对云计算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5:20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1

关键词:实验教学;云计算实验平台;实验模式;实践创新

引言

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因而云计算课程正逐渐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国内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在培养云计算专业人才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1-2]。为促进学生掌握云计算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河海大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以及云系统的架构和应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掌握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部署云平台,进而在云平台上构建相关云应用。由于云计算是来源于互联网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是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负载平衡等多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成果,云计算技术的实践性、时代性与发展性,决定云计算是一门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因此实验环节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构建实验平台、优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模式、强化综合设计训练等措施,帮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实力。

1构建云计算实验平台

为了给云计算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供实验环境支持,笔者采用“iBmopenStackSolutionforSystemX”云平台解决方案设计企业级私有云架构[3],构建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并在其上部署虚拟桌面、分布式计算等应用环境,按实验需求分配基础设施资源,提供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支持。openStack是一整套云计算开源软件项目的综合,旨在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实现基础设施级的资源配置。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创建实验环境,为云计算课程以及其他物联网专业课程提供应用开发和环境管理服务。云计算实验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云计算实验平台的物理设施资源包括网络、计算和存储设备等,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KVm对底层硬件进行虚拟化,形成统一的虚拟资源池[4]。云计算实验平台中部署了openStack的核心服务组件,包括存储服务、计算服务、镜像服务、认证服务、网络服务等,以提供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管理;同时还配置了开源的网络资源监控工具Ganglia和nagios,对云平台的运行状况及性能进行实时监控。nagios用于监控云平台的主机、网络和服务状态,Ganglia用于监控系统资源负荷情况。在基于openStack的云实验平台下配置常用的云应用工具,如数据库、桌面云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存储平台Hadoop等。桌面云系统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自主创建和管理虚拟机实验环境的方式,采用VDi(virtualdesktopinstructure,虚拟桌面架构)模式构建。云实验平台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制作为镜像,需要时再利用这些镜像创建虚拟机,学生只需获得使用权限,通过桌面云登录到虚拟机,就可获得所需的实验资源。云实验平台下的Hadoop应用环境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相关实验以及专业工程实践提供环境支持和展示服务;在openStack云平台中部署Hadoop,不仅能充分利用云平台中未被利用的计算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还可简化Hadoop集群的部署工作,大大提高实验环境的部署效率。

2产学合作,优化实验内容

云计算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动手对云平台进行操作和配置,加深理解云计算的理论和架构并掌握一些云应用构建和部署的经典技术,最终能够利用云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围绕这个目标,河海大学与iBm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云计算实验的关键内容和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技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iBm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持、教师参加iBm的云计算技术培训等各种方式,积极吸收云计算企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利用iBm公司提供的云平台资源实施相关的实验项目,设计iaaS、paaS以及SaaS相关的实验项目并持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在i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开源云平台openStack的部署和应用。通过安装和配置openStack核心组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基础设施云架构,从而理解怎样构建公有云和私有云;学生采用脚本安装或源码安装方式搭建一个多节点的openStack云平台,安装openStack的主要组件服务并对openStack云平台实现基本的操作管理,掌握iaaS平台对基础设施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模式。在p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包括Hadoop以及iBmBluemix平台的应用。学生通过搭建一个Hadoop集群的分布式计算平台,熟悉其核心组件,同时自主研究大数据分析算法,对现实中海量数据处理场景进行分析,并在Hadoop集群环境中处理实现。Bluemix是iBm公司推出的paaS公用平台,学生在Bluemix平台配置开发环境,可以实现移动应用、web应用、大数据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部署[5],通过自主研发和实践操作理解云计算paaS平台的可靠、高效以及高可伸缩的处理特点。在SaaS级别上,以iBmworklight开发环境为核心,将云计算和移动开发相结合,设计海量并发移动应用开发等案例。这些实验内容的设置,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结合行业云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云应用的特点以及构建、部署、运行和管理云应用的相关技术。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虚拟化、集群管理、云平台资源分配、云应用部署和等多种技术内容,加深对云平台层次模型的理解,提高云平台的实践技能。教师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补充实验项目,结合物联网专业的其他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与工程训练与工程应用相关的实验项目,如与移动流媒体应用开发实验平台相结合,在云计算平台部署后端移动视频直播服务器,实现手机视频即拍即传、手机视频直播和点播播放功能,设计基于云平台的实时移动视频应用实验项目,作为开放性实验。

3依托在线课堂,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对实验素材进行整理和测试并补充完善相关的理论知识,编著出版针对本科生层次的云计算实践教程,使学生能够在教程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同时对课程进行在线课堂建设,整合包含视频、ppt、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实验素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由于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平台更新快,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需要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因此在线课堂应密切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动态,紧密跟踪主流云计算平台与技术,及时更新技术资料和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依托在线课堂,教师应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课前预习(在线)和课后拓展(在线)环节并在课堂实验中增加研讨内容,逐步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实验模式,形成“课前预习(线上)+实验研讨(线下)+课后拓展(线上)”的混合型实验模式。在线课堂的开放性和云实验平台的共享性决定课程采用混合型实验模式具有先天优势:学生可以随时提前进行实验预习和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网络平台传给教师审核;教师可以在云实验平台上验证学生提交的实验作品;课后拓展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可以通过远程登录云实验平台申请分配,并通过虚拟桌面的方式获取。在混合实验模式下,教师在实验前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和阅读资料上传到在线课堂,并为学生制订可完成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自由自主地完成与实验相关的预习任务;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进行互动讨论,让班级同学以小组形式开展协同学习,将实验任务落实到组内的每个成员;实验验收时由各组讲解相应内容,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参与讨论;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在线提交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根据学生表现和实验结果打分并计入课程总成绩。混合型实验模式打破传统实验方式对实验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解决学生学习意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效果。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动手实践和讨论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仅轻松学习专业知识,还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表达能力。

4强化综合设计训练

对于云计算的初学者和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讲,课程教学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快速建立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操作直观了解云平台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和剖析云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模块,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课程教学的进度实时安排实验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及时消化理解课堂所授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云计算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完成拓展实验项目。学生以课外小组的形式提高学习,学习主题不限,可以是iaaS/paaS平台搭建配置,也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或者设计一套从底层到应用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以paaS平台Bluemix为例,该云平台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不限制开发内容和开发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该平台实现与硬件、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应用并且即时到互联网。课后拓展实验环节注重综合能力训练[6],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中设计开发云计算应用系统,逐步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表现突出或者在公有云平台上优秀作品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部级组织的云计算相关赛事,如云计算应用大赛、iBm公有云平台开发大赛等,利用学科赛事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7]。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竞赛,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模式,掌握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提高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

5结语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2

Ceo应如何理解云计算?4月9日和16日,我连续两次给国资委中央企业信息化第一名企业的领导干部讲解云计算。给Ceo讲解云计算,不同于对Cio和技术人员的讲解。关于技术和应用方面的问题,我推荐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主编的《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基石》;我要给Ceo们讲的,主要是从核心价值角度理解的云计算。以下是我讲解的部分观点,在更大范围与同行交流。

一、云计算是否改变商业之道

汉代的董仲舒说过一句话:“天不变,道亦不变。”本意是想说,道是不会改变的。但这句话有个前提――“天不变”。如果天变了,道是一定要变的。天就是世界潮流,具体说,就是生产力。云计算就是天的变化,它会不会带来商道变化,这是Ceo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说云计算只是对应用有影响,但不改变商业之道,Ceo完全没有必要过问云计算,把它交给Cio处理就是了。

当前我们看到的对云计算的各种阐释,多是从应用角度的现象描述,是讲给Cio和技术人员听的。有些从应用角度看是正确的描述,从道的角度看却是错误的。例如,说“云计算”的发展将导致全球信息在收集、传输、储存、处理等各个环节上进一步集中。这话讲给Ceo听就会有误导。云计算在应用层确实有集中的一面,但它只是“统”与“分”两个侧面中的一面。从商业之道的角度看,不能把云计算理解为集中统一之道。段永朝《未来商业模式:最牛的“云”》一文中,借波普尔之口,谈云和钟的区别,就指出了把分散灵活的云理解为集中控制的钟这种致命的错误。

云计算所能改变的商业之道,在我看来,首先是从分工创造财富,改变为融合创造财富。我在《21世纪财富的新源泉》中,比较了盖茨与斯密在这方面的相反之道。蒸汽机的“天”,决定着分工创造财富之“道”,云计算的“天”,将决定融合创造财富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云计算首先是一种融合之道。它改变了资本专用性条件下的报酬递减规律,通过资源融合走上报酬递增之路。当云计算将来冲击到整个经济时,传统中关于外部性、搭便车等从道的高度否定网络的理论,将面临实践的挑战。

云计算所能改变的商业之道,降一个层次说,需要Ceo从企业原动力,即钱德勒称之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的角度理解。Ceo需要从创造财富的两大钱眼,即规模报酬递增与范围报酬递增,来判断云计算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换句话说,要判断企业战略,是依靠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还是小批量、多品种。以此决定是战略性地利用云计算,还是只进行战术性的应用。举例来说,中远集运的利润中,有87%来自散货,说明它在战略层而不是技术层,已实现了按云的方式(散的方式)进行市场竞争。专家总是说云计算可以降低成本。这话在战术上是不错的。但对中央企业来说,云计算在计算存储环节节省个两亿、三亿,与中远集运战略上转型为云而赚取几百亿,孰轻孰重?Ceo显然应当优先考虑战略上的问题,而不是与技术人员算小钱。

云计算所能改变的商业之道,再降一个层次,到CFo的层次,需要考虑对决策型财务的影响。云计算如果能深入到战略财务层,面对的将是这类问题:企业利润是100%来自于能带来80%收入的20%的完全竞争中的短头型业务,还是33%的利润来自能带来25%收入的90%的垄断竞争中的长尾型业务?我给领导们展示了各种财务报表说明,云计算最终要达到理想的财务效果,绝不是把业务搬上云那么简单。它需要公司重新进行财务策略的选择。正确选择的结果,将是带领企业从中国制造式的利润越来越低的成本竞争,转向超越价格战的高附加值的差异化竞争。这才是云的财务实质。

二、云计算如何改变商业模式

许多人都在谈云计算的商业应用,但从应用之道――商业模式角度讲,我认为有许多讲得太技术化、甚至有不当之处。Ceo理解的云计算应用,不应是技术应用,而是应用的模式选择问题。我举了四类问题加以说明。

第一类问题,云计算共享的本质是什么?以长尾模式为例,长尾是一种小批量、多品种业务。云计算应用于长尾,首先要排除利基、隐形冠军这类截取长尾的业务类型,而追求长尾全线业务集成,因为最能发挥云计算共享资源的优势。从Ceo的角度,要考虑的不是应用本身,而是这类应用的制度环境。云计算在集成分散业务这种应用中,实际将把企业不知不觉带入一场产权革命。试想,资本专用性是不适合云计算的;在云计算中,资源要在没有所有制关系的主体之间进行共享,它的产权基础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基础不是公有制,而是社会资本所有制。Ceo首先把这个想清楚,再决定做不做。省得到了法院再去思考,那就晚了。

第二类问题,云计算中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是什么?从局部观点谈云计算应用最易导致的误导是,或者认为它是集中统一模式,或是认为它是完全的分散模式。我认为,云计算不是为集中而集中,而是(系统)越集中(应用)就越分散。以免费模式为例,免费的前提是业态分离(不分离的叫打折),即将一种业态分离为基础业务(统的业务)和增值业务(分的业务)两种相互依赖的业态,二者通过交叉补贴,形成商业生态。所以,云计算既不是统,也不是分,实际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模式。把局部的数据集中业务,放大为整个云计算的应用特征,就像盲人摸象。而现在谈云计算分布式应用的偏少,应避免这种片面性。

第三类问题,云计算中成本与增值的关系是什么?从局部观点谈云计算的又一误导,是仅仅从成本节约角度观察云计算。这是不完整的。以卓越运营理念为例,由于片面强调成本节约,结果造成丰田事件这样的悲剧。新的卓越运营理念要求,将成本节约与增值相对分离,以模块化的大规模生产为主节约成本,以个性化的定制模式为主实现增值。成本导向的云计算的误导在于诱使云计算“复辟”传统的大规模集中模式,而严重忽略了差异化增值这个主导方向。因此,节约成本只能作为云计算的一个基础环节加以强调,而不宜作为全部。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3

椒图科技JHSe安全云解决方案是以安全操作系统为依托,打造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为上层云应用构建“安全云”环境,从而保障云计算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据介绍,云计算系统通常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层架构,其中,iaaS层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原本在物理上分散的服务器、存储等设备高度集中,以资源池的形式为paaS平台和SaaS应用的高效运行提供支撑。从这个角度看,保障iaaS层基础平台的安全是整个云计算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所在。而在云计算基础架构中,操作系统作为虚拟化的基石,承载着大量重要的数据信息,也是调度计算、存储资源以处理业务及对外服务的重要平台,其安全性问题尤为重要。而目前,国内在大型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方面仍然停留在打补丁、配置简单策略等手工加固阶段,缺少专业的安全操作系统产品,尤其像主流的大型商用服务器操作系统(如aiX、Hp-UX、SoLaRiS等)普遍为来自海外的不开源产品,这给国内云计算发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JHSe安全云解决方案正是解决iaaS层面的基础安全问题,即操作系统安全。作为安全云解决方案的核心,JHSe产品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00多项全新技术,通过增强型RBaC、BLp、Dte三种安全模型的联动运作,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子系统(SSooS)进行重构和扩充,打造自主可控的安全操作系统,夯实云计算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同时,JHSe安全云解决方案采用了n+2层拓扑结构,可对物理上分散的各级系统进行集中管控,为云计算环境提供体系化的安全防护。此外,JHSe安全云解决方案还具有网络拓扑自动生成、异构网络集中管理等功能,从而提升云计算系统的运维效率,帮助用户快速融入云计算时代。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原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战生认为,目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提出了云计算发展的国家战略,其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niSt)颁布了大量相关标准指南,引导和规范云计算及其安全保障的发展。而在我国,目前尚缺少对云计算国家政策标准层面的具体统一规范,云计算安全防护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也尚未到位。大量紧迫的工作有待我们去严肃面对和踏实解决,需要我们从顶层设计,从底层落实。赵战生教授希望,椒图科技此次的安全云解决方案,能够通过自主技术创新的力量,为我国云计算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4

【关键词】云计算云计算安全问题网格计算虚拟化

it行业为了改造数据中心,突破新的空间,基于云的构架,提出了云计算的相关解决方案,将云计算的优势通过终端用户呈现出来。英特尔了2015年云计算愿景,并承诺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帮助企业和用户建立更为完善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的优势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向非常亟待我们研究。

1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路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是由并行网格所组成的一个巨大的服务网络,按照客户的需要,利用“云”端的服务器集群来完成数据的处理和储存,将大量数据通过大型数据处理中心分配计算资源,达到超级计算机群的处理效果。

云计算体系中有以下核心元素:

(1)云用户端,是用云用户的入口,服务于云端用户的交互界面。

(2)服务目录,云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所能请求的所有服务目录。

(3)管理系统,能对云用户实名认证并进行管理。

(4)部署工具,根系统接受用户所有请求,据用户请求转发到相应程序,。

(5)监控,计量云计算系统中所有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传给中心服务器分析和统计。

(6)服务器集群,通过管理系统管理所设置的虚拟化或物理化的服务器。

2云计算体系相关重要部署

2.1总虚拟设备

Vmwareinfrastructure是目前在云计算中使用的主要虚拟机之一,它通过整合服务器来降低it成本,并通过暗哨计划内和计划外停机来改进业务连续性,运行比较少的服务器且动态关闭不适用的服务器。

2.2信息安全问题

云计算设施中,资源实现了完全共享,私人信息也不例外,在云计算服务设计中为了保护用户隐私信息,需要设计原则,以便将尽量少的个人信息发送到云中,分析系统只进行必要的收集并且还要实现用户控制,通过允许用户控制最重要的个人信息以及委托第三方来管理。还要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复制和使用或者修改个人信息。允许用户自由的加入和退出,明确并限制数据的使用目的,确保对个人信息处理和使用的用户身份明确。最后还要给用户提供安全提示,清楚的表明在云服务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形成一种有效的反馈机制。

2.3基于分析的数据管理系统

没有采用共享体系结构造相关的数据管理系统在对远程数据复制时,很难满足aCiD的需求,而且储存数据时也有较大风险。因而基于分析的数据管理系统才是云计算部署中最为合适的数据管理应用程序。

2云计算优势

2.1可靠性高

云计算在分布式计算中针对不同的资源,自动分配资源计算节点。节点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计算节点的任务运行。云计算还在分布式存储中自动切分数据,针对存储单元故障,自动备份保存到其他单元。

2.2资源调动能力强

云计算具有可以动态伸缩的规模,服务商可以通过适时增多服务器节点这一方式来协同用户增长规模,进而提高云计算体系服务能力。用户与服务商能够各取所需,云计算体系中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资源可以自由调度,这意味着云计算拥有极强的生命力。

2.3服务方便快捷

由于云计算体系拥有庞大的资源共享池以及特别完善的运行模式,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对于自己不需要的资源,用户可以将其归还的资源共享池。这样服务器的利用率得到强大提升,又会给用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3云计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3.1云体系下的虚拟技术

虚拟化是云计算最主要的特点。通过虚拟平台进行管理、扩展、迁移、备份,种种操作都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完成。虚拟化技术将应用系统的不同层面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存储等一一隔离开来,打破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和应用中的物理设备之间的划分,实现架构动态化,也能集中管理和动态使用物理资源及虚拟资源的目的。

3.2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异同点

网格计算侧重于解决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分配,而云计算则倾向于计算、存储和应用资源的共享。网格计算可以是在线计算或由分布式计算资源支持的一种服务,也可以是可以用来执行大规模任务的松散连接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一个虚拟超级计算机。网格计算强调资源共享,云计算强调专有。网格计算中任何用户都能够使用其它节点的资源,云计算中任何用户都可以获取自己专有资源,用户不需要贡献自己的资源。网格计算强调将工作量转移到远程的可用计算资源上。云计算支持网格类型应用,也支持非网格环境,计算资源被转换形式去适应工作负载。网格计算难以自动扩展侧重并行的计算集中性需求。云计算可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的扩展,侧重事务性应用,大量的单独的请求。网格计算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在某些领域继续存在,而云计算却预示着整个it产业标志性的变革风暴。

3.3云安全问题

云安全技术是p2p技术、网格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分布式计算技术混合发展、自然演化的结果。云计算体系功能强大,相对其他体系,云计算体系更加能够快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另一方面,如何保证云端用户的隐私信息是云计算发展的一大重要课题。

3.4云计算相关标准化工作

当前国内外已有一些相关组织和团体正在进行“云计算”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云体系中,云管理标准,云安全标准,云间协议是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关注这一方向的国内外阻止和科研单位特别多,但是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云计算标准化相关工作刚刚起步,还未成熟,许多问题亟待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改进。大部分厂家考虑到自身利益不愿意公开相关工作的研究成果,这极大阻碍了云计算标准化的科研发展。

4结束语

云计算是当今it领域服务模式的一大升级,不仅能影响企业的命运,更加会影响每一个云端用户的生活模式。它宣告基于云计算模式的超级计算机时代已经来临。云计算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云计算的前景也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海量.云计算亟需标准化全球标准研究尚起步[J].通信世纪网,2008.

[2]孙香花.云计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重庆:百度文库,2011:(7-28).

[3]李永楠,李德忠.浅谈云计算优势、应用及发展[J].中国技术新产品,2008.

作者简介

于万清(1974-),男,江苏省宿迁市人,本科,讲师,计算机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5

这种云计算的转型,对于产业链上游企业来说,显然是先知先觉。2010年,中国万网进行了战略调整,其iDC业务总体开始向云计算倾斜,以往万网的机房比较零散,随后,万网将北京、杭州作为其云计算核心,这就形成了良性互通的网络。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依靠云计算转型,万网的业务也开始向云计算进军,3月3日,在中国万网主办的“2012云计算应用跨界研讨会”上,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万网副总裁、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范春莹。

时代周报:作为以前万网的技术副总裁,转变为目前的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对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范春莹:我是工程师出身的,过去的十年,我实现了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而未来的十年,我希望能从技术管理者向公司管理者的转型。从技术到销售,让我更能理解一线销售的艰辛和苦衷,更能理解客户的痛和信任,更能理解需求到研发到产品的距离。目前这个部门,给了我一个从产品设计到销售、到运营管理、到售后支持全方位的平台,同时,也非常感谢总裁对我的信任。

时代周报:云计算的生态链是怎样的?其中,万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万网如何看待云计算这一块市场?

范春莹:云计算的生态链一般分为iaaS、paaS和SaaS三个层面,iaaS层以提供云计算基础资源服务为主:如云主机、云存储;在paaS(平台即服务)方面,知名的软件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说谷歌、SalesForce,当然中国的淘宝网的开放平台、百度开放平台,也试图在开放平台中角逐;在SaaS领域,都是比较强的软件商,以在线服务的形式提供软件支持,如Sap、800app等。

万网的云计算服务主要是在iaaS领域,在国内是领先的,但在iaaS领域我们遇到的国际竞争对手都很强,比如说亚马逊、RackSpace等。万网是从2010年初正式推出云计算服务的,并从传统的互联网基础托管服务供应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迈进。从用户规模和云计算资源量来看,可以说万网是中国第一家成功推出了企业商用云计算的公司。2011年我们就销售出了2万台云主机,为几万家企业提供了云计算服务。我们预计中国的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会不断扩大,有着非常可观的增长率。

时代周报:目前在云计算的模式上,很多都是大企业都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那么,对于创业者或者新入局者,云计算市场还有机会吗?

范春莹:这是一个好问题。有些人认为云计算仍然会赢家通吃或少数企业垄断,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云计算真正带给了创业者机会。记得2011年7月,云存储商Dropbox以50亿美元估值融资时,他的员工数只有65名,这就是云计算+互联网模式给创业者的机会!云计算让创业者可以在资金储备和投入无法与大公司抗衡时享受到对等的资源机会,让创业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领域的创新,让这种创新可以以互联网、以开放平台方式传播,这些都让今天的创业者更可能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生存甚至胜出。我觉得在云计算的生存链中,创业者选择SaaS模式或作为paaS平台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机会会更多。

时代周报:互联网的本质之一是“分享”,同样,这个词在云计算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范春莹: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云计算中一般把“分享”叫“共享”,云计算从资源角度看,更像是“共享”与“独占”的平衡。一方面,云计算的基础资源是共享的,如计算资源(CpU,内存)和存储资源(硬盘等存储集群),这种共享保证了按需提供和高性价比;而针对每个客户对应的虚拟网络、虚拟机、应用环境、权限角色、信息安全等都是独占的,这保证客户系统和信息的独立性和安全性。这就好比家里的水、电、煤等资源是大家可共享的,但已经进入你家电器中的水、电、燃气就是你独享的资源了。

从产业链上来讲,只有“分享”才能够走下去,可以看到,在大企业的背后,生存着很多的小企业,而“独占”在互联网中几乎很难生存,同理,在云计算产业链中也是如此,这也好比社会的分工协作一样。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6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是能够将共享的资源和信息按照用户的相关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的设备上,所以说状态信息是云计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这些信息只有通过不断的更新才能够使云计算系统机构和用户更好的通过这些信息来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云资源是云计算当中最小的单位,所以一定要有云资源的支持才能够运行云应用。因此我们的云计算当中,要制定相应的监控计划对云资源进行管理,制定一个云资源的监控系统,此外我们还要对云计算的环境复杂性有一个较为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对资源的了解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调度,使得资源的负载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如果系统出现故障的话,我们就能够从监控系统当中获得相应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对故障进行相应的修复,现阶段云资源已经逐渐的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当中,而为了使这一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就需要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我们可以采集大量的信息将其转化成系统的服务,用户此时就可以通过系统服务来使用这些信息资源。

2云计算系统管理中对用户的管理

云计算的出现就是为用户服务的,因此在云计算的系统当中,用户的信息资源要比其他所有的系统资源都要多很多,因此在云计算系统当中,对用户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1云计算系统中的用户情况

云计算用户就是广大用户利用网络中合法的字符来证明自身的身份。在这一过程当中,只有经过云计算系统中的相关验证,才可以成为合法的有效的云用户,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的身份是否是真实合法有效的。

2.2云用户命名的管理

在云计算中,每一个用户都有其自身的独特身份标识,这种标识在用户之间是可以互相看到的,在云计算中还分为上层用户和下层用户,上层用户看见这一标识之后,就能够详细的了解这一用户的基本特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云计算的系统中,用户的命名有很多都是重叠的,这时用户在给自己命名的时候就会出现系统让用户改名字的情况,这时用户就需要在自身用户名的身上改动一下。比如说两个人都叫王宇,就可以让一个人标识为王宇,而另一个人标识为王宇三,大部分的重叠用户名都是这样被区分的。但是在法律上来说,用户的名还是以王宇为主,因此我们的用户在命名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用户名重叠的情况。

2.3云计算中用户的操作管理

云计算中的用户其实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都是相对存在的,也就是说用户在云计算中是有其存在时间的,建立云计算系统的用户以及注销用户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问题,所以说用户在云计算中所存在的时间是不同的,时间不同,那么使用途径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真实的操作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下几点:(1)建立云计算系统用户的时候,一个新的账号出现就意味着一个新用户的出现,新用户一定要提供自己真实的资料。而且还需要通过相关的法律审核才可以,审核之后云计算才会确认新用户的存在;(2)用户在登陆云计算系统的时候,输入创建时的用户名称,还要输入与之相对应的密码来加以保护,这一方式和其他的网站登陆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在云计算系统中,用户可以用自身相对独特的接入设备来进行云计算的登陆,以后在对其进行登陆的时候,就不在需要重新输入密码了;(3)对于用户改变情况的操作管理。用户改变情况其实大部分都是用户注销账户的原因,对用户建立时的资料在核实之后就可以采取注销处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云计算资料都是采取注销处理的,因为还有一部分的不确定因素,而且采取注销措施是需要经过用户同意的,如果因一些外部原因造成用户同意不了的情况,那么就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保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再进行注销工作。

3云计算系统的监控管理

对云计算系统的监管其实就是云系统自身的实际状况,之后由相关的监管部门来根据云计算所提供的情况进行监控管理,最终达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的目的。在整个监管的过程当中,监管系统对云计算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监督,而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的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目前所存在的监管问题就是由于云计算自身的复杂性,其复杂性的出现导致监管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复杂性,使得监管的难度也有所加大,云系统的监督控制体系通过对云计算系统的实时监督来发现云计算系统当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对其隐患及时的给出解决的方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出现的问题对云计算系统的影响。

4云计算系统网络管理中计费的管理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7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环境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032-01

信息社会出现了许多信息系统上的漏洞,这些漏洞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性缺失,就会导致社会发展遭到毁灭性打击,甚至引起政治动荡、国防危机等问题。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安全不仅是一种技术问题,而是每个国家都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对国家平稳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云计算概述

1.1云计算原理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近几年研发出的新型计算方式,是基于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技术上发展出的新型计算模型,是一种共享基础的新型架构方式,通过超大规模分布式环境,实现数据存储与网络服务功能。云计算的根本就是“计算即服务”,在互联网上获得服务资源。云计算中包括数量极大的计算机,但是对于使用者来说,只需要应用统一服务界面就可以完成操作,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使用功能强大的云计算机。云计算的原理就是将数据处理任务通过网络进行处理,根据企业级数据处理中心处理用户的数据,之后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心向多个用户提供数据服务,为个人用户节约资源。云计算通过计算分布模式,在大型分布计算机上存储或发送数据,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远程服务器与本地计算机上,企业级的数据处理中心,可以更加流畅的调动数据资源,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调动计算机存储系统。

1.2云计算优缺点

(1)云计算优点。云计算的部署与配置十分方便,可以直接通过internet为用户访问提供服务;可扩展性极强,云计算可以无缝扩展到大规模集群上,甚至可以共同处理几千个节点;可用性极高,云计算可以忽略部分错误节点,甚至大多数节点失效也不会造成程序崩溃;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告别了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只能实现软资源共享,通过云计算,完全可以实现软资源与计算机硬资源的共享;减小投入费用,全部的管理与维护皆由云计算供应商提供。

(2)云计算缺点。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时有发生,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其中包括性能、可用性等。与传统业务无法快速平稳过渡,容易发生垄断问题。

2云计算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2.1正视云计算的发展潜力

近几年云计算技术不断成熟,而云计算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防护问题,已经成为信息防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所以互联网监督部门必须了解云计算的发展潜力,正确认识云计算信息防护的重要性,积极促进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防护能力发展。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为了提高云计算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防护水平,有关部门必须了解云计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优化的部分,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水平,实现云计算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防护。

2.2建立运营商信息保障平台

我国互联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使市场环境更加复杂,运营商几乎都有独特的云计算平台,这种情况使信息保障无法形成统一的平台,也无法加强运营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分散的信息保障平台,根本无法完全发挥出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全部效用,这也使得云端信息价值下降,最终造成云计算网络环境资源严重浪费。计算机技术使信息传输与储存更加快捷,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存储总量要超过历史各个时代信息的总和,这种情况说明了运营商如果继续采取各自为战的方式,那么将无法完成互联网大环境下的信息保障工作,而且也会影响运营商的日常运营状态。为了有效提高云计算网络环境的信息安全水平,各大运营商应当破开隔阂,共同建立统一的云计算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不同运营商的信息高度整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云计算信息保障优势。通过高度整合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云计算技术发展,使云计算在网络环境下拥有更多信息保障技术的支持。

2.3信息内容加密处理

为了提高信息安全等级,应当对云计算网络环境下的内容加密处理,在信息完成加密后,如果用户想要获取正确的信息,必须输入对应的密码才能获得信息资料。使用加密技术处理云计算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内容,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安全等级,即使文件被非合法用户发送到网络上,其内容也无法直接调出,可以使信息安全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一旦文件被破解或者脱离掌控,控制者可以采取pGp对信息进行保护,以这种方式,可以使信息在传输过程加密,使信息安全性得到有效加强。在云计算网络环境下,信息在传输阶段,控制者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通过加密后,可以使信息内容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安全。为了解决云计算网络环境中存在的非法入侵者,需要处理api密匙,控制者在文件传输过程设置多个api密匙,可以有效降低黑客入侵几率,保证信息内容不会被盗取。

2.4备份云计算信息内容

在云计算网络环境下,通过数据备份提高信息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保护方法,可以为控制者提供多级别的信息防护。不同级别的数据防护在多个服务及上皆有数据备份,数据中心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的安全要求调整服务级别,用户根据使用需求决定信息备份等级。

3结语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在新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我国必须加强云计算的研究与建设,通过云计算产业链的控制,提高云计算安全监控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确保我国不会在云计算竞争中落后。

参考文献

[1]蹇旭,李雯雯.云计算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4):323-326.

[2]冯登国,张敏,张妍,等.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22):45-48.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8

关键词:云计算;公共云;私有云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674-03

1概述

从08年到现在,云计算这个词进入大家视野已有5年多的时间,有关云计算的论文和报道也很多,同时,今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出现云计算的概念,可见云计算已经热到了国家关注的高度。但到底什么是“云”,为什么会出现“云”,云到底能干什么,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云实现的基础是什么,云实现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云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很多常规的应用要冠以云的称谓,云应用现在落地了吗,云和图书馆服务能有何交集,对云计算有哪些认识误区,该文将给大家进行拨云见日求真云,并进一步探讨图书馆服务遇到的现实困境,以及这朵真云能给图书馆带来什么。

2云计算产生的背景——两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传统数据中心发展遇到了困境,光靠硬件升级替换提高性能的老路已走到尽头,迫切需要一种革命性的技术来为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全世界各行各业都在缩减开支度难关,it部门也一样,预算被缩减之后,靠硬件投资更新设备提高性能的老路就被堵住了,此为困境一;传统更新设备提高性能的办法浪费大,新设备替换旧设备,性能的提升是以一种革命式而非积累式,无法照顾好已有的投资,此为困境二;各种应用各自独占一定计算资源,有的严重过剩,有的严重不足,有的此时过剩彼时不足,计算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协调,缺乏灵活性,不能按需投放计算资源,此为困境三。所有这些导致缺乏与浪费并存,不足与过剩同在,两对矛盾的不可调和呼唤一种新技术的出现,这就是云计算产生的背景。

3云定义

云计算的出现将首先在it业界产生一场生态革命,很多的it企业如不以变应变将被淘汰,这也导致很多企业慌忙给自己的产品贴上云计算的标签,站在有利自己的角度解释着各自的“云”,导致了“云”的混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完整的定义,何为真正的云?

为从本质上把握云计算,在此给出如下定义:

云计算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用自动化管理软件相配合,以便对数据中心相关硬件(包括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在虚拟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统一管理调配,达到能按需积累式扩展(或减少关闭)硬件资源、自动监控资源使用情况、自动按需投放计算资源、用户能自助申请按需得到计算资源等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虚拟的集大成的开放式的超级计算机。

此定义很好地体现了云计算对云计算产生背景中两对矛盾的解决。

4云定义是照妖镜,纷纷扰扰全看清

有了定义,有上面对定义全面透彻的剖析,对于云计算是怎么回事应了然于胸了。下面用云定义为工具来解释一下纷纷扰扰的云现象。云计算是一场it技术革命,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破坏性创新,必然导致一场it产业革命[1],所以从生态链、利益链角度来看云计算是比较合适的。既然云计算是方向,从生产方来说,它就必然促使商家往此方向靠拢,否则就面临生存危机;从消费方来说,云计算既是为解决某种需求而产生的技术,也必受到用户的欢迎。

云计算是一台虚拟的、集大成的、开放的超级计算机,从生产它的角度说,它由各种部件构成,由多商家以协作开放的姿态共同完成,与此生产相关的商家、行为和产品都可以冠以云名称,比如云生产商,云开发商、云生产、云开发,产品有云服务器、云交换机、云存储、云网络、云虚拟软件、云集成软件、云存储管理软件、云操作系统、云应用软件、云应用开发平台软件、云网站等。

从消费服务的角度来说,炒的比较热几个概念,如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HaaS(硬件即服务)、BpaaS(业务流程即服务)、XaaS(一切皆服务)几乎成了云计算的代名词,其实不过是讨论如何消费这台超级计算机而已,没有云计算这些服务照样可以进行,只是没有那么方便,云计算只是为这种服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再来看看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这几个概念,说的只是这台云计算机放在什么地方,服务范围多大而已。公共云放在公用网络上,能为所有网民服务,私有云放在企业单位内部网上,主要为内部员工服务。公共云和私有云同时存在,当然就构成混合云。

还有什么教育云、健康云、监控云、位置云、视频云、办公云、营销云、科研云、政务云等,说的只是那些行业在使用云计算机提供行业服务,由于云计算的开放性、存储容量、运算能力、接入带宽理论上可按需无限扩展性,为将行业信息服务集中整合到云计算上提供了可能。各种资源及信息服务早已存在,在此只是利用云计算将以前这种分散资源服务加以整合在一起统一服务罢了。

5求云计算与图书馆的交集

以上说清一个问题,云计算到底是什么,没有明白这个问题,如何求交集?说清了这个问题,求交集又有何难。云计算是一台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它为解决两对尖锐矛盾而生,具有某些特异功能,和图书馆有没有交集,就看图书馆是否有需求,是否用得上它。

5.1两对矛盾图书馆普遍存在,当然需要云计算

前文提到两对矛盾(缺乏与浪费并存,不足与过剩同在。)在图书馆是普遍存在。纵观一下现在的图书馆,不管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经过十多年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都有了各自或大或小的数据中心,里面有好多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运行着各种数据库,有自建的,但大部分是买来的,也运行着各种应用管理程序。应用项目随年月增多,基本每个应用都是独占一台服务器,机房越来越满,都快没处搁了,等着新建大机房吧!有些数据库,经过这么些年的积累,数据在不断的增加,原先预留的空间越来越不够用了,运算响应能力越来越跟不上需求了,怎么办啊?等着申请经费批复了买新设备替换吧,可图书馆要申请到点经费一般还是比较难的。能换新设备是好,可对管理员来说也是个麻烦事,耽误使用不说,新设备又得装系统,重新配置好运行环境,再将数据进行迁移,有时迁移还会很不顺利。可事情还是没个头,照这速度发展下去,过不了几年又得换。被替换下来设备,报废吗?可它并没有坏啊,在它的能力范围还是可以发挥余热的,可是能让它独自承受的活实在少了,真是拾之不起,弃之可惜,无奈,只有报废处理了。但还有另一种现象,有的数据库,使用的人比较少,数据增加慢,为其预留的空间和运算能长期处在闲置状态而得不到利用,严重性能过剩。还有,不光各数据库之间存在负荷不均匀的现象,同一数据库不同时段也存在不均匀的现象,有时负荷可能超限,导致服务器不响应,有时负荷不足,服务器处于闲置状态。而且不同数据库的访问高峰时段还不一样,可惜这些服务器都是各干各的活,闲的也帮不上忙的服务器的忙。

再放眼看看各个图书馆之间,哪怕是离得很近,处于同一个高校园区的各高校图书馆,你有的数据库我不能没有啊,大家都在竞相买同样的数据,建机房,购设备,最后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重复投资,大大的浪费。

所以这些问题不都反应为两对矛盾吗,缺乏与浪费并存,不足与过剩同在,当然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困,这就是云计算。

5.2图书馆公共云建立有利于资源整合

云计算的能力,从整合基础硬件设施资源中来,又用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中去,从整合到整合,完成一个轮回。以整合对付整合,以毒攻毒吗?类似,确实有效。云计算的开放性,导致它可用积累式扩容替代淘汰革命式扩容,纳新不弃旧,照顾了旧有投资,避免了浪费,同时也为不断的运算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带宽的扩容,拆除了“天花板”,理论上能做到无限扩展。云计算的虚拟整合,按需投放资源的特性,更是造就了团结的力量、整合的力量,使基础资源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也能从容面对各种高峰负荷。

5.3开发商的数据库可以物归原主,我要的只是服务

理想云和现实有距离,云计算目前可逐步可做到的是怎么样呢?问题集中在图书馆的数据中心,当然是从解救数据中心开始。如何解救?减负。且看云计算如何为图书馆减负。

先在大部分图书馆数据中心,运行的数据是买来的,是数据商数据的本地镜像。这些数据本是可以不用图书馆本地镜像的,直接访问数据商提供的网上数据就行,也就是所谓的包库使用模式,我只花钱买服务,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都如此的话,问题就来了,数据商的服务器接待能力有限,当访问量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造成拒绝服务攻击的效果,概不接待了,这样就谁也使用不了,所以又必须建镜像站。然而这种情况在各地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立起来后就不同了,数据商可以在云数据中心按需申请购买基础资源,将数据库运行在云计算服务器上,云计算的按需投放资源的能力,使它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爆发性的访问量。这样以后各图书馆就可以不用建镜像站了,直接按需付费或年包库的方式使用数据商的各种数据库,真正实现将开发商的数据还给开发商,我要的只是服务。

5.4私有云,这个可以有

当所有的商业数据库离开了图书馆,你会发现,图书馆的数据中心几乎要空了,这是好事!庆幸之余我们会发现还有些数据必须留在数据中心,那就是各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还有就是各馆的纸质图书管理系统。这些可是立馆之本,没有这部分数据图书馆服务可就要瘫了。这么重要的数据,其实也可以放到租用的云计算服务器上,但你总有点担心,所以,这时建私有云就有必要了。我们可以购买虚拟化软件,购买自动化整合软件,对本馆现有的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整合、统一管理、按需分配实现云化,构建出一台虚拟、集成、开放的超级计算机,然后将相应的应用放到云计算机上运行服务,这就私有云应用模式。

当然,要构建这台私有云计算机,光购买软件的费用就会很高的,一般的馆目前基本难接受,幸好这部分自建数据量不是很大,被访问使用量不会很高,用传统的服务器就能对付,到实在需要的时候再建私有云也不迟。

6总结

本文从给云计算下定义出发,探寻出云计算的本质,并详细分析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和云计算的出现给图书馆带来的利好情势,求出了云计算和图书馆真正的交集。云计算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它适合用于具有海量数据整合,具有阵发性巨大访问量的应用场合。一般普通的规模较小、面对用户较窄、数据增加较慢,数据比较重要的应用,传统的一个应用一服务器的本地方式还是比较好,毕竟起点低,易上手、给人实在踏实感。云计算是新生事物,得随时间慢慢成熟,云计算全面应用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也需要其他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传统应用方式和云计算方式将会并行存在。图书馆对于云计算的态度,用一句养生名言来总结一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从容、适时、按需、谨慎地迎接云计算,这样应是比较合适的。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9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有一个用于高能物理研究的计算平台,参与了国际高能物理网格LCG(LHCComputingGrid)的研究与部署。这次,当记者再次聊起这个平台的时候,许老师已将“网格”换成了“云计算”。

根据iDC最新的《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3.2亿美元。iDC认为,随着当前宏观经济反弹,中国用户将日益热衷于在云计算方面进行投资,包括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对现有云服务的发展,以及拓展新的云服务。

济钢集团自动化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张元福也向《计算机世界》报记者表示,最近他给相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方案,建议建立一个云计算平台。“济钢集团自动化信息技术公司一直服务于济南钢铁,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了将这些信息化经验服务和共享于整个行业,我希望能有一个云计算平台,可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他说。

虽然张元福的云计算构想还处在筹备阶段,但实际上,包括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电信等在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建设、甚至是应用云计算。在这些企业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也开始思索,云计算该如何落地。

上海楚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如今的主营业务是为创业园区内的高新企业提供测试平台,或是给它们提供it资源租赁服务。楚星公司总经理王永久认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测试云”。楚星公司原本是硬件服务器销售商,为了打单,他们买下了一套x86刀片服务器,作为用户的方案测试平台。不过,王永久发现,不测试的时候,设备就有大段时间闲置在那里。恰巧此时楚星公司搬进了交大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这里众多的初创企业,没有自己的it资源,在园区管委会的撮合下,楚星公司开始为这些企业提供it资源服务。

当然,王永久算是在云计算方面走得比较前的,而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高瑞年则代表着更多中国用户对云计算的看法。高瑞年很明确地告诉记者:“我们还没开始云计算。”他认为,与其再花钱单独购入设备搭建云计算平台,不如做好当前设备的资源整合工作,而对于他来说,从虚拟化入手更经济也更实际。

不管是从虚拟化开始,还是从其他方面入手,对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用户而言,如何让云计算落地已经是一个可以摆在台面上的事情了。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讨论云计算相关的安全、标准等问题。

作为全球it上游提供商,当全球一半以上的服务器都有一颗“灯,等灯等灯”的“芯”时,英特尔也已经把目光更长远地放到了云计算的身上。2010年11月,英特尔了“2015年云愿景”,把互通、自动化、客户端自适应作为云计算三大要素展现在了用户面前。同时,作为实现“2015年云愿景”的重要一步,英特尔帮助创建了一个由70多家全球领先企业联合组成的“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

日前,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裁及市场部总经理BoydDavis访华期间,特别就英特尔对云计算的观点和规划,接受了《计算机世界》报的独家采访。

《计算机世界》:很明显,云计算从模式、广度和深度上都给it服务带来了巨大变革。对于企业而言,云计算提供的是可扩展的it资源,但这同时给Cio们带来了新的问题,该如何高效、自动管理这些资源?

BoydDavis:在组织架构方面,云计算相对于传统的it架构确实有很大的改变。从英特尔的角度来看,就是从传统it模式转向服务,不管是计算、存储还是网络,用户到最后在应用平台上看到的都将是一个服务。用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分几步走:一是要建立自己的云平台,让原有的it资源能够实现更高的性能,同时对这些it资源实施自动化管理。每个用户都要了解自己的应用,达到所谓的标准化,从而使应用能够更容易地架构在云计算平台上;二是整合,主要是指it资源和架构的虚拟化。不过,it资源虚拟化对用户来讲并不是说it架构被抽象化了,而是要形成一个动态的、可调配的资源池;三是自动化,用户基于云架构的工具,包括管理、预测未来业务扩张的各种手段,实现自动化管理,从而使云战略的部署更加高效和便捷。

《计算机世界》:我们注意到,有一些电信运营商尝试建立自己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并计划逐渐扩展到公有云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哪些技术挑战?

BoydDavis:总的来说,从技术角度来讲,我并不认为私有云和公有云有什么不同。比较而言,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要清楚自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服务的收费模式该如何实现,所以它们会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服务协议。而对企业的私有云来讲,它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大家可以做一些尝试,然后分摊成本就行了。

由于云计算的复杂性,造成目前云计算的建设还处在一个不完全成熟的阶段。谁也不敢说现在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就可以实现云计算了。特别是资源互联互通、产业标准等方面,都还处在探讨的过程中。英特尔去年了2015年的“云愿景”,我们提到了自动的、互通的、客户端自适应的特性,坦率来讲,这是一个愿景,还需要整个产业界从技术上一步一步地解决。

《计算机世界》:现在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电信运营商或互联网企业,它们的基础架构和以往有了哪些变化?

BoydDavis: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架构跟传统的数据中心还是比较接近的,但它需要更大的弹性。而ipDC(互联网数据中心)则有很大的变化。ipDC与传统的企业用户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应用种类相对单一,但是它服务的对象却很庞大,可能是百万级的消费者人群,而传统的企业数据中心,可能只需要服务1万名员工,这1万人也许有1000种应用,这样的话,ipDC对优化的架构需求也更加明显。

英特尔希望能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一起合作,详细地了解它们的应用需求,然后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差异化的产品给他们。

《计算机世界》:用户都对云计算有很美好的愿景,比如更多的数字设备能够方便地接入云,比如手表、手机、录音笔等都可能接入到云计算服务中,这对云计算背后的基础架构的建设和管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挑战呢?

BoydDavis:这其实就是云计算如何扩展的问题。我们现在看到互联网服务数据中心,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全球的,当它们提供的服务涉及到其背后的几十万台服务器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满足业务急速扩展的要求。英特尔认为,惟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自动化,或者是自适应。从英特尔来讲,就是客户端自识别,

云计算可以提供复杂的服务,但是服务的复杂性不能降低服务的质量。无论用户使用什么样的客户端来访问云,云都应该能够自动识别客户端的计算能力,比如你通过一个大尺寸的高清电视接入云服务,但是得到的图像质量和使用手机所获得的是一样的,我想用户一定不会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有自适应的架构,使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可以自动地适应客户端的计算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更丰富多彩的云服务。

《计算机世界》:说到服务,自然就会让人想到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也有人认为,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已经从被动的防御转到了主动的预测,在这种变化趋势下,对数据中心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BoydDavis:没错,安全对于云计算来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话题。过去,数据中心都是位于一个物理的地点,谈到安全问题的时候,都是讲这个地点怎么安全、服务器怎么保证它的安全。但是到了云计算时代,你根本不知道服务是由哪台服务器、哪个架构来提供的。从英特尔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安全相关的特性,要在芯片层面解决,这才是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此外,云计算的安全问题,除了产业界要提供技术以外,政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提高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可信度,实际上需要产业界内服务提供商、硬件提供商,还有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才能够向前推进。

《计算机世界》:按照应用类型,云被分成基础设施云、平台云或者应用云等。我们现在也看到了,有些云服务提供商可能想同时扮演这三个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单从技术基础架构建设上来看,服务商如果要在三个角色之间转换的时候,如何做到平滑地转变呢?

BoydDavis: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主要是针对it基础架构,paaS(平台即服务)主要针对开发者,SaaS(软件即服务)主要针对真正的用户,不同的服务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基础架构上并没有什么差异。提供三种平台服务,完全取决于云服务提供商自己的策略,至于平衡三者的关系,对服务提供商来说,就是要管理好不同服务背后的基础架构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以及互操作性。

背景资料:

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是一个由全球最具影响力的it经理成立的独立组织。作为该联盟的技术顾问,英特尔会根据联盟为应对主要it挑战而定义的一系列应用模式来调整其技术。英特尔提供建议的应用模式包括:为实现更高安全性的可信计算池、为简化云基础设施的云内平衡计算等。

采访手记

向云转型,顺应时展

上一次见到BoydDavis是一年前,在英特尔至强7500处理器的会上,那一次他谈论更多的,还是传统的芯片技术。

不到一年时间,英特尔提出了云愿景,并开始转向云计算,这虽然不足以称之为革命的转变,但却是顺应时展的延伸。

目前,市场上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有不少,但正如BoydDavis所说的,云计算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时期,到底谁的解决方案更靠谱,还不是一个关键的命题。关键在于,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样的it基础设施架构才能给用户带来灵活和丰富的云计算服务。

不断升高的it成本和管理的复杂性,一直困扰着数据中心的发展。竖井式的it基础设施,显然已不能满足云计算对于计算资源的共享需求。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通过自动化虚拟机迁移简化管理,代表了用户最急切的呼声。这就需要未来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间各种数据、服务能够自动迁移,并且这一切可以在自动化的情况下实现。

对云计算的理解篇10

第三次it浪潮

云计算的出现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麦卡锡就提出了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的理念,这成为云计算思想的起源。在20世纪80年代网格计算、90年代公用计算,21世纪初虚拟化技术、Soa、SaaS应用的支撑下,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使用和交付模式逐渐为学界和产业界所认知。

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梁念坚说:“我们今天有一个口号,叫做‘启动云的力量(Cloudpower)’,我们利用我们15年的经验,以及在云计算里面的投入,现在可以覆盖到全方位,包括政府、大企业、中小企业,也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所以我们可以跟大家一起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分享云端的应用和新商业模式。”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5年,云计算和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对于这些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业务的快速成长匹配,而云计算的租用模式正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众多的服务器、存储硬件厂商以及平台软件厂商都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政府和企业用户中,以便未来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云计算运营商也将在这次大潮中实现快速发展,比如正在全国各地兴建高性能计算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的政府部门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有望成为面向公共计算领域的云计算运营主体,而电信运营商、iDC托管服务商、大型互联网公司、软件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也具有成为云计算运营商的潜力。

tech•eD2010大会期间,微软展示了包括windowsazure、windowsphone7、microsoftLync等在内的多项重要的云计算产品和技术。微软大中华区平台及开发工具事业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指出:“微软在云计算领域有着近15年的经验,从Hotmail到windowsUpdate再到XboxLive,微软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云服务。同时,微软拥有最全面的企业级云计算产品、技术和基础设施,并致力于通过windowsazure云计算平台、Hyper-V虚拟化技术等实现‘it即服务’愿景,帮助企业减少it基础设施投入,从而专注于核心业务研发。”

中国的云计算产业生态

当前,国际it产业巨头都将中国作为云计算业务发展的热点区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尽管国内产学研各界还处于学习和计划阶段,但已经显示出对云计算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高校、研究机构、媒体,都纷纷加入云计算产业生态的打造中,积极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

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金字塔模型,从国内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同企业在金字塔的不同级别均有动作:处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是基础设施层,能够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iaaS云基础设施服务,这是所有应用和平台的基础,也是“云计算”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基于基础设施之上的是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层的paaS服务;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应用层,提供在线的软件服务即SaaS服务。金字塔的这三个层面合起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随着国内云计算应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整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010年9月,微软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正式落户上海。10月,微软与济南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承诺合作推动济南市云计算产业发展。11月,微软与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联合打造了国内首个“云计算应用孵化中心”,以及“健康云”和“中小企业云”。

目前,微软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正在合作开展云计算本地化应用方面的研究,并在开发测试云等行业垂直云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与推广。通过类似开发测试云的平台,软件企业无需一次性投资购买硬件、软件与网络设备,通过租用开发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就可以迅速开始进行软件的开发与测试。目前,双方合作成立的云计算实验室正在筹建中。

挑战与机遇

云计算带来的这一场历史性的技术革命,对于本地软件厂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微软对云计算产业的领导地位同时也表现在带领和帮助本地合作伙伴迎接云计算浪潮,实现共赢。

2010年初,惠普与微软宣布了一项2.5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推出建立在下一代“基础设施到应用程序”模型之上的新解决方案,通过加快应用程序部署来推进云计算,消除管理复杂性和将手动流程自动化,以降低it总体成本。这一协议代表了迄今业界最全面的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程序的技术组合集成,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开发、部署和管理it环境方面的客户体验。

作为计划的一部分,惠普与微软联合开发了HpCloudFoundationforHyper-V架构,它集成了HpBladeSystemmatrix产品、microsoftSystemCenter以及windowsServer2008R2Hyper-V,为客户在私有云环境中有效地运行业务应用打造了坚实的基石。这一解决方案将帮助客户减少架构部署时间,实现物理和虚拟资源池的动态灵活配置,并且加强对Hyper-V虚拟架构和应用的统一管理。同时,惠普还推出了HpCloudStartforHyper-V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在30天内构建私有云环境。

“现在,竖井式和孤岛式的it基础架构,使得客户的it服务部署、运维以及管理变得日益复杂。”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裁兼惠普企业业务集团总经理高瑞彬表示:“借助HpCloudFoundationforHyper-V,惠普云咨询服务能够帮助客户构建私有云环境,一次性配置it资源,并可按需进行动态调配,从而有效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