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6:09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对策研究

自主知识产权是指在一国疆域范围内,由本国公民(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对其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及获得许可购买他国或他人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软件等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则是指由中国公民(自然人)、内资机构主导的创新活动形成的,或由其购买的且不受相关知识产权成果原权利人影响的知识产权成果,通过对其进行工程化集成、示范应用,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且形成产业规模或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无形资产资本运作且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或效应的过程。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具有独占性、自主性以及重大带动性的特点,其核心是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起步较晚,国内专家和学者们对知识产权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多从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取得了不少理论和实际的成就。

有些学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的过程需要知识产权的激励和保护。吴国平(1999)提出专利制度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来推动技术进步的有效手段。陈美章(2001)认为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密不可分;知识产权制度随着技术创新的发生、发展而诞生和不断完善,而技术创新的蓬勃发展也需要依赖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机制、保护机制、引导机制和加速机制。而李学勇(2005)认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处于鼓励自主创新和模仿国外技术的两难权衡之中。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相对技术水平和模仿能力。余长林、王瑞芳(2009)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一国为了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过紧或过松都不宜,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另一些学者则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当前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成为占据竞争制高点以及参与财富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曹世华(2006)强调,随着知识产权被许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用作保护本国市场的屏障和侵占他国市场的贸易大棒,知识产权壁垒已经成为企业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叶留娟、赵有广(2008)认为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既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如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跨国公司的垄断性、加剧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等不利的影响。陈伟、祝鹏飞(2010)认为,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发展呈正相关。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对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市场优势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也起着战略作用。张智群(2011)发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地位,限制其他国家企业进入其知识产权占领的产业,通过各种手段限制知识产权及其产品对外贸易和投资,实施知识产权壁垒,达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长期国际贸易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国际贸易都有较大的影响。知识产权战略在驱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成为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同时,知识产权是影响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它是产品差异化和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一、推进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必要性

1、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要素已经逐步替代工业经济的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主导要素。迈克尔·波特强调,“创新可以使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能应付国际市场的需求。”当前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越来越依靠以知识要素为本的全面自主创新。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要求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关键,是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由传统农业向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再向知识密集型行业转移,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这一工业化进程中,知识产权势必成为当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技术创新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其成果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够引起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更新、质量改善,相应扩大对其他行业产品的需求时,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而自主创新是实现这些转变的关键。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其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自主创新深层次的表现形式,只有企业不断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切实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建设“创新湖北”的内在要求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创新,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动力之源。建设“创新湖北”,自主创新是强大引擎。创新驱动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湖北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新观念、新体制、新知识、新技术,替代传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投入,从“要素红利”、“人口红利”走向“制度红利”、“创新红利”,才能满足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需要。而自主创新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因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建设“创新湖北”的内在要求。

二、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现状及其产业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1、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现状

(1)湖北省专利总量分析。2012年湖北省专利申请总量为51316件,排名全国第9,同比增长20.71%,低全国平均增长率(27.08%)6.37个百分点(见图1)。2012年湖北省专利授权总量为24475件,排名全国第11,同比增长28.58%,低全国平均增长率(31.61%)3.03个百分点(见图2)。

(2)湖北省专利类型结构分析。在专利申请方面,2012年湖北省专利申请总量为5131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4640件,同比增长41.76%,占申请总量28.5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24078件,同比增长38.30%,占申请总量46.92%;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12598件,同比下降14.72%,占申请总量24.55%(见图3)。而在授予方面,2012年湖北省专利授权总量244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050件,同比增长28.16%,占授权总量16.55%;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15876件,同比增长42.44%,占授权总量64.87%;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量4549件,同比下降3.79%,占授权总量18.59%(见图4)。

(3)专利所有人结构分析。专利申请方面,2012年湖北省非职务专利申请量17548件,同比增长35.59%,占申请总量34.20%。职务专利申请量33768件,同比增长14.20%。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25868件,同比增长8.89%,占申请总量50.41%;大专院校专利申请量为4298件,同比增长7.10%,占申请总量8.38%;机关单位专利申请量为2257件,同比增长683.68%,占申请总量4.40%,科研单位专利申请量为1345件,同比下降10.93%,占申请总量2.62%(见图5)。而在专利授权方面,2012年湖北省非职务专利授权量6820件,同比增长35.4%,占授权总量27.87%。职务专利授权量为17655件,同比增长26.13%。其中,企业专利授权量14061件,同比增长27.47%,占授权总量57.45%;大专院校专利授权量2595件,同比增长16.11%,占授权总量10.60%;机关单位专利授权量为350件,同比增长124.36%,占授权总量1.43%;科研单位专利授权量为649件,同比增长12.67%,占授权总量2.65%(见图6)。

(4)湖北省专利有效情况统计分析。截至2012年12月,湖北省累计有效专利64719件,排名全国第11。其中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2089件,专利密度达210件/百万人(见图7)。

2、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而当前,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1)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整体质量不高。湖北省专利申请数量虽然比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专利质量总体不高,发明专利比重偏小,2012年湖北省发明专利授权量4050件,占专利授权总量的16.55%。并且很多自主技术处在产业链低端,属于专利,尽管有些是原创性、自主创新的技术,但技术不成熟、不稳定,制约了专利等技术知识产权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很多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侧重于科研价值,而市场导向和产业化价值低。而外观设计专利虽然实施容易,但产品附加价值比较低。

(2)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不足。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不足和激励机制僵化两个方面。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长期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各方面优秀人才队伍的支撑。而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投入有限,又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因此,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引进、轻自主研发的现象。在激励机制方面,对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股份激励,没有将他们的利益与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业化的收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3)政策环境有待优化。当前,湖北省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导向不够明确。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业化过程中,在引导、鼓励、扶持专利成果产业化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二是政策重点不够突出。政府出台政策涉及面广,但未能按照自身的特点来重点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扶持。三是政策的协调性不够。目前,湖北省政策层次多样,政策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调性不够。扶持政策类型单一,主要集中在税收、进出口、土地等,缺乏政策的结构配套。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政策与相关科研攻关、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配套。

(4)中介服务市场尚不规范。在市场经济中,中介机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在知识产权领域,中介服务机构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湖北省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数量多、规模小;服务不健全,部分中介组织行政依赖性强;服务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技术评估、市场开拓和融资服务等中间服务;管理运行不规范,部分服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与其职能不协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中介组织人才队伍素质较低,诚信经营意识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5)知识产权成果化专门人才匮乏。目前,知识产权成果化专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严重匮乏。高校毕业生,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首要来源,据统计,目前高校接受过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学生不足5%,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只有3所设有知识产权双学位专业。整个社会受过系统培训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仅30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知识产权人才除了数量紧缺外,业务素质也差强人意。一个合格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不仅懂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至少成为一个行业里的行家。

三、推进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对策研究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围绕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工作,通过出台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专利产业化提供法律支撑。通过制定引导性政策,完善专利机制,继续加大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全面增强专利产业化的动力和活力,为专利产业化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在法律、制度、政策上保障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顺利产业化。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落实执行中央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等,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意见》,《关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对专利产业化进行跟踪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湖北省专利产业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加鼓励和支持专利产业化的条款,从源头上抓好专利申请和授权的质量,夯实专利实施与产业化的基础。

(2)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促进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和保证。一要加大对专利产业化工作的培训、宣传、执法、试点经费的支持,增加对培训、宣传、执法、专利申请资助经费的投入,增设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专项资金。二要加强信贷的支持。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多层次的财税扶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在一些重要领域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和产业。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支持。四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3)建立健全专利技术服务体系。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管理体系、执法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协调运作,而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基础。要建立手段先进、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专利技术市场体系,继续创造条件建立以国家专利信息中心为龙头、以省专利信息中心为纽带、以各区县专利信息机构为基础的全市专利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湖北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营造有利于专利交易和产业化的信用环境。

(4)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财政政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为了降低企业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很有必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活动,顺利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产业化,推动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引导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

企业作为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能够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成果转化成产业,应用于市场开拓,这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此,企业要落实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加自身的专利储备,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条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运用与产业化,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运用和产业化效果。

(1)提高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投入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一定智力条件的有机结合,能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创新成果。一直以来,湖北中烟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了规范、明确的知识产权经费投入体系,特别是狠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3年上半年,共申请专利189项,授权专利136件;累计申报专利1555项,授权专利1074件。湖北中烟专利申请量位居烟草行业及湖北企业前列。二是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鼓励试验,允许失败,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近年来,武钢每年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宣传为契机,大范围组织职工学习和参与“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知识竞赛”活动,提高职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同时,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训了大批工人技师、技术骨干、研发和技术管理人员,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东风汽车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专利知识及有关其它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特别科技人员对专利、知识产权知识和掌握和运用水平。培训和教育的广泛开展,使知识产权工作得到领导重视,也吸引了全体员工的关注力,成为知识产权管理网络体系运行的推动力。三是加强与国内外重点研发机构、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湖北中烟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全国270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形式的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化水平不断提升。

(2)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为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抓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科技、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研究,获取有关技术发展信息、市场竞争信息、法律信息等,预测相关的发展趋势,争取赢得相应的主动权,而在知识产权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的总和。为加强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湖北中烟不仅与内地、香港、台湾等知识产权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还创建起国内外知识产权监控预警机制,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湖北中烟还与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联合开发了“烟草专利信息分析系统”软件,该软件针对企业目前和将来可能涉及的产品或技术领域,收集世界各国和各专利组织机构的相关专利数据,并且提供与之配套的专利检索系统,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符合企业专业化需求的专利技术资料库。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湖北中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逐步上升。武钢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组建了科技创新部(知识产权管理部),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实施集中管理。并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市场化”的工作思路,明确技术诀窍、专利、商标和标准化管理等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通过大幅度提高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强化专利与标准、技术秘密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构筑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网。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奖酬制度,明确知识产权在技术和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在科技人员申请专利后给予奖励,在专利实现产业化后从产业化效益中提成,大力表彰和奖励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对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和取得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的科技成果给予重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效果显著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东风汽车公司建立了科学的企业专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专利工作与技术创新工作的考核评价有机结合,加大专利利益分配与奖励力度,采取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了专利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推动手段,湖北中烟建立了完善的奖励策略,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调动员工的创造热情,对于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价值、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将专利项目作为部门考核、职称评定、科技项目奖励的重要依据。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给予奖励,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3、加强高校与企业有机结合

企业对市场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而高校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提供知识、技术、人才等必要要素。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就是要求企业将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迅速反馈给高校或科研院所,高校或科研院所迅速地做出反应,研究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促进高校知识产权的转移和运用,更能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顺利的产业化。

(1)加快培养知识产权人才。要尽快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以项目课题制的方式促进科技人才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流动,鼓励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柔性流动,推行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制度。

(2)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坚持利用各自的特色优势学科来带动全省科技产业的发展。探索知识产权的最佳运用方式。目前高校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方式主要有高校自办企业实施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合作、通过在科技园孵化科技成果后,再推出成为企业。

4、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中介服务市场,能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转让、合作与产业化。完善专利成果转让服务体系,规范技术转让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信息交流、专利成果等行为,可以促进转制科研单位增加专利成果中介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进程。

(1)加强专利技术评估的建设。专利技术评估是专利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专利技术的评估不同于有形资产的评估,它要求评估人员不仅懂资产评估,还要具备一定的专利知识和技术知识。专利技术评估机构要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使专利权人能准确认识自己所持有专利的价值,扫除专利交易的障碍。

(2)进一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不要仅局限于专利申请,还要引进懂法律、懂技术、熟悉市场、善于交易的人才,来解决专利许可贸易和实施转化、专利纠纷及专利评估等业务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包括检索、专题信息加工、专利推介、专利评估、战略咨询服务等,逐步提高专利技术转化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注:本文系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以国有企业为引领的湖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2012[28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晓辉:国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3).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2(22).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教学 研互动 

近30年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它指从教育基本理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巧、教育实践与体验等诸方面提高。它包含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等内容的教师专业素养。纵观目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一般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对某一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极少,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则更少。本文从一般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出发,论述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概念的内涵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标准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其本质内涵和标准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观点之一: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结果。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教师自身素质与客观环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其内外两方面标准都必不可少。 

观点之二:必须从两个角度来界定教师专业化。一个角度是从专业出发,另一个角度则从个人入手。前者又可以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考察方式。静态论者参考专业特质学者的观点,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伦理、专业自主、专业成长。他们以此指标为参照系来评价教师职业是否达到了专业的水平,并提出达成教师专业化的措施。动态论者则把“专业化”看作某一职业逐渐达到专业水平的过程。在此观点的支持者霍利(hoyle,e.)看来,教师专业化必须具备两个标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从个人角度看,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职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职业社会化过程并不以进入这个职业作为结束点,也不在早期教师职业的任何一点上结束”。[1] 

观点之三: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组织发展”阶段,关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此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二是“专业发展”阶段,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既要有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又要有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并且通过职前、职后培训的理智取向;还要注重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思”,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探究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同时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或途径,通过小组教师的相互合作,确定教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态取向。[2] 

2.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界定 

fullan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贯穿在教师职前教育至退休时的个人生涯中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经历的总和。[3]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有了更宽泛的含义,grant认为:专业发展远不同于学习技能术语“培训”之概念,它还有一个定义: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方法来帮助教师不仅学会新的技能,而且帮助教师开拓新的教育视野和他们自己的实践;探索新的或先进的教育内容和资源的理念。当教师付诸实践,推进使用技术手段帮助问题式学习遇到挑战的时候,这个专业发展的定义还包含对教师支持的含义。[4]现代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应对时代挑战的资源,也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支撑帮助教师持续发展专业的能力、理解力和兴趣。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专业人员,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在本文中,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 

在英语教学文献中,关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一般意义上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专业的显著特征就是把专业作为一个永久目标来对待(pennington,1990)。[5]从概念上讲,成长就必然意味着变化和发展,即,语言教师首先要有需要发展的意识、积极开放的态度,这样他们才会产生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发展。另外,语言教师的变化存在着四个特点:这种变化不一定就表现在行为上的不同,它可以指意识上的变化;变化不一定是立竿见影或一

蹴而就的;有些变化可以直接获得,因而是可量化的,而有些则不然;某种类型的变化趋于封闭性,有些则属于开放式的(freeman,1989)。[6] 

3.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特点 

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括正式受教育的经历,参加各种研讨、实践活动、各种培训、教育计划和各种非正式的学习经历,比如:有指导的学习(mentoring)、课堂观摩学习(observingclassroom)、课堂教学(classroomteachingandlearning)、在线学习(learningonline)、教研组的教研活动(workshopandseminar)、单独或和其他教师做些研究以及很多其他形式的非正式的自学活动、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等。金美福认为,作为教师,角色转型的环节和过程应为教、学、研。教是知识的输出,学是知识的输入,研是知识的生成和对所学的反思过程。当然这三者不可分割,在互为存在并互动的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才可以实现。根据知识社会论的观点,“知识人”概念是确认教师专业地位的一个工具,教师依赖的知识即教师知识,那是教师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理就是参与知识的方式,即教、学、研。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往往就发生在教、学、研同期互动的过程之中[7]。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持续、有效的,它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不是一年参加几次什么活动或培训就完事。

4.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以及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本人必须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必须具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是教师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逐渐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2)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有发展、有停滞、有低潮。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连续性,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和研究,以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以确保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符合时代的需要。 

3)专业发展的情境性。美国学者travers说过:“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8]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是依靠个人经验和对教学的感悟而获得的。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也赋有挑战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实践,教学情境相联系,并与同事、专家合作,在学校中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文化,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4)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结构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教师专业结构的多样性。教师工作包括观察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评价学生学习等多种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这些不同的活动中。教学既是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教育知识、技能层面的发展,也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意各方面的成长。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和特殊性 

1.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英语教师是专业人员,负有自己的专业职责,具体包括英语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伦理、专业成长;第二,英语教师是可持续发展的个体。英语教师在生理上都已经成熟,但在心智上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第三,英语教师即学习者与研究者。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可以自我调控的结果,英语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改进,由教师来改进自己的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最直接、最确切、最有效的方式;第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多阶段中完成的,职业指导教育阶段,师范教育阶段,持续进行的继续教育阶段。 

2.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1)专业意识的特殊性,一个专业发展水平高的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学生、师德高尚的人。他不仅具有尊重生命、追求崇高、热爱教育的信念,而且特别需要爱国意识、国际视野。取异域文化之精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放眼世界的国际意识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得到升华。 

2)专业知识的特殊性。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沉淀。除了英语学科知识、相关的学科知识外,还特别需要英语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如国外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社会风俗习惯、风土人情、道德传统、宗教信仰等

;在了解国外文化的同时,英语教师还应提高自身本国文化的修养,并把两种文化作对比分析。 

3)专业能力的特殊性。英语课堂作为语言实践课,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来完成。英语教师主要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开展课堂对话、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英语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情境设计能力、交往能力等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用流利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及生生的互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和思维的能力,做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交际性和互动性的统一。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英语教师在整个英语教育教学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英语教育专业训练,不断获得提高英语教育专业关于英语和教育两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运用素养,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教学素养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 

[2]蒋竞莹.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综述[j].教育探索,2004,(4):104. 

[3][4]转引自王新瑜.沙坪坝区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c].重庆:西南大学,2006. 

[5]pennington,m.c.aprofessionaldevelopmentfocusforthelanguageteachingpracticum[a].inj.c.richardsandd.nunan(eds.)secondlanguageteachereducation[c].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17. 

[6]freeman,d.teachertraining,development,anddecisionmakingmodel:amodelofteachingandrelatedstrategiesforlanguageteachereducation[j].tesolquarterly,1989(23):27-45. 

[7]金美福.知识人:教师角色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3(4):23.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中专学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存在问题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机械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因此,很多学生都选择就读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将很多专业结合起来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是机械设计与制造。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能够教育学生运用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成熟的经验理论解决机械制造当中比较复杂的问题。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内涵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并且不断改进生产过程,最终能够自动化生产产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提高工厂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大解放员工的劳动力,并且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快速发展。

2.中专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相关问题

2.1理论知识相对陈旧。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过程我发现,现在使用的机械制造教学大纲内容比较陈旧,跟不上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步伐,致使学生学习不到比较前沿的有关机械制造的知识,在旧的教学大纲当中没有重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2.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机械设计制造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形式比较传统,没有总结出一套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是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而没有考虑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机械制造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一无所获。

2.3实践教学相对缺乏。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很多学校都出现生源严重超标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实习机会,只能观摩,甚至有的学生只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就很难培养出适合企业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中专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实施良好教学的相关建议

3.1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基础课程的有效结合。

3.1.1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将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但是应该将工程应用作为主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1.2将与该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知识与专业方向结合起来。比如,教师教授“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能力。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讲解不同内容,这样学生能够将这部分知识更好地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及理解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好本专业知识。在讲解齿轮传动中,结合相关专业特点选择合金钢材料和设计突出硬齿面,这些知识将会普遍运用到以后学习与工作中,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积极定位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机械制造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将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以动画、影片等形式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表现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传授理论知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3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

在机械制造教学过程当中,开展实践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机械制造专业本身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老师要将理论融入实践。可以让学生到工厂亲身体验实习操作,老师进行现场讲解与示范,并传授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够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与老师讲解,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机械制造思维,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培养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4.结语

教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时,必须跟上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步伐,将更多前沿知识与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还要锻炼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在中专机械制造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并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综合素养

0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且其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能源资源领域人才定性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国家对高素质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一领域人才的培养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更应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和未来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才能在有限的四年大学中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将来的就业或进一步深造作好准备。

1电气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力部原属六大本科院校之一的长沙理工大学在《2016级本科生学习指南》中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如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强、弱电知识结构、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特别是现代电力系统的系统运行、规划设计、试验分析、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电气装备领域和自动化信息领域从事设计、研制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般而言,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应用型、研究型和管理型3种,其中应用型技术人员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要求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技术工作,约占工程师总数的75%。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社会现实需求相一致,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身就是综合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要面向整个电工学科,使学生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到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获得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

2电气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长沙理工大学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核心知识能力要求为掌握一t外国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听、说、写的基础,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与交流;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和趋势;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本专业常用的应用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学会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手段及方法;经过必要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电气工程必要的文献查阅、工程读图与制图、工程设计与计算以及现场操作、施工、调试、实验等相关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现场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事实上,电气专业在校大学生要通过专业学习综合提升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2.1人文素养

首先,一个人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健康的情绪和健全人格,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能够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其次,任何社会的公民都要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有与生俱来的作为人应该享有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各种权利,并以平等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具有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再次,作为未来的“工程人”也要掌握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口头与书面交流沟通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测试结果、撰写论文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2.2专业素养

首先要学好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物理知识,掌握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及积分变换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学、磁学、力学、热学等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

也要多去涉足其他专业领域。例如机械与电气工程息息相关,很多电气产品的研发都离不开机械知识,多学习机械知识有益于以后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掌握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至少要掌握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能运用常用的电气CaD软件分析和解决一般性工程的实际问题;要多多关注业界资讯,多深入电力生产运输现场,加深感性认识,随时更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实时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

3结论

据麦可思研究院近三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数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排名均位居全国最易就业的前二十个专业之列,就业率均远超全国大学生专业平均水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如果能从大一开始就制定好学习和发展计划,勤奋学习,勇于创新,迎接挑战,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丰厚的人文素养,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就可在工业企业、金融部门、政府机关等不同部门的电力工程、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计算机应用领域中从事电气及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营销、服务等工作,在人才供求市场上受到欢迎。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而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都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工科专业。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不断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专业化问题未能引起足够关注。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职业、专业

1.1.1职业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职业”定义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须同时具备下列特征:(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1.1.2专业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的一个系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校分成的门类;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

实际上,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一般人所理解的专业大多就是指这类特定的职业。

1.1.3职业和专业的关系

通过对职业和专业的概念分析,从社会分工与职业分类的角度看,“职业”是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分工,是谋生的工作;专业又可称为专门职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专业高于职业,专业更强调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精神,而职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

1.2教师专业化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教师是一个专业,然后有一个“化”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教师的培养培训机构,要求国家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因此,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80年代后,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教师专业化目标的重心开始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探究使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2.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本文所言的大学体育教师是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不包括体育院(系)专业的教师。对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阐述应围绕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主要是指作为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所应拥有的专业素质及其专业发展。理论上,要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师专业化知识体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和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认识,认为大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经验、专业创造性等四个方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职前教育阶段、入门教育阶段、在职任教阶段。

3.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

查阅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结合我国大学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现行关于教师资格的教师专业标准比较概括、笼统,教育理念与行为标准相混合,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对教师行为具体的描述。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目前还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我们去正视和解决,如大学体育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自主意识等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在研究了大量的有关文献基础上,根据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并综合《教师法》、《高等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种论说,进行归纳总结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主要有几下几点:

第一,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大学体育教师应掌握高深的且能持续发展的专业知识,这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开展科研活动的必备条件。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研究性知识。(1)学科性知识,包括:①专业基础知识,是指能够从事高校体育学科教学的知识;②专业主题知识,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对于所从事的主要运动项目状况的了解;③专业前沿知识是指教师对于本专业前沿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2)条件性知识,是指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训练活动所应具备的特有知识。(3)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驾驭课堂活动解决所面临各种问题的知识。(4)研究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科内容及发展方向、对学生现状及发展规律、对教学目标及达成方式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第二,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一般专业技能、专业特殊能力、自我完善能力。(1)一般专业技能,是指教师为完成正常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体能与智能基础。(2)专业特殊能力,主要包括教养与教育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教养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养活动使学生达到体育课培养的标准。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其本职工作的一项特殊的本领。(3)自我完善能力,是大学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另一种特殊的能力,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构成了促进其完善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第三,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职业道德。大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刻苦训练、严谨治学、讲究体育道德、团结协作、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相互支持、积极配合的职业道德。

第四,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体育教师的各种能力、情感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的提高过程;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动地、积极地促使自身发展。

第五,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就专业特征而言,专业自主是达到完全专业地位的关键之一。林彩岫指出专业自主指“专业团体或专业人员有被认可的权利和义务,而自行决定或处理具有非常专业性质的事务”。1993年10月通过的《教师法》和1995年3月通过的《教育法》规定了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项: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大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包括教师自我层面专业自主和学校团体层面专业自主两个方面。其中教师自我层面包括教学反省、专业决定、独立自由的感觉等,还有教学方面,如体育教学目标、方法、内容、教材编选、教学设计及组织实施等,而学校团体层面则是指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进修活动,以及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等方面。

4.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4.1推行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职前、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的统称。各国纷纷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保证教师有不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是使未来教师具有从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专业道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实践型”、从“教书型”向“专家型”转变。它们都是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实现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应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确保培养、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建立教师培训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建立专业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大学体育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又要具有较高的教育专业水平。要使职前、入职、职后的课程不重复,并强调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培养体育教师的创造能力为重点,强调实践性。例如体育教学论要以校本课程的理论和研究为重点,教育心理学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规律为重点,教育研究方法要以教师行动策略研究为重点。

构建终身性专业训练体系,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必须考虑到职前、入职与在职一体化的问题,以提高大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2提高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高校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品格等道德行为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影响。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体育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了师德原则和规范,例如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学术风气不正等职业道德问题。

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事业观和人才观;强化制度力量,塑造师高业精、风正纪严的合格施教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并积极地投身于教育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让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一种品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3给予大学体育教师专业方面的自

教师专业自主要表现在:大学体育教师必须有专业资格证书,入职、聘用和解聘等有严格规定的程序,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以区别专业水平的差异,职称的晋升要经过专家的评审等。

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环节,教师资格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要求。参照世界发达国家对教师资格认定的规定,在学历上应明确规定高校教师要有硕士以上的学位。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分为:初级教师资格证书、中级教师资格证书、高极教师资格证书和优秀教师资格证书。这对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柳海民等.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95-02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它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基础

(一)学科性知识。学科性知识是指与教师所教学科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它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教授的科目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因为教师执教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学习的评价等,都依赖于教师对学科的理解。教师对所教科目了解透彻,掌握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把握全局,展示知识的活力,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智力,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同时教师的学科性知识也会随着自身的教学实践而逐步发展和提高。

(二)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条件性知识是广大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善于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教育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尤其是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提升为揭示教育规律的新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和方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特点,才能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方式,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

(三)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动中,实际课堂情境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还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感悟、反思、体会等方式发现和理解自身的实践经验,并融合的自身生活经验,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更多的来自于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成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实践性知识实质地主导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首先应具有实践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自身在教育教学中沉积下来并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知识;其次应具有个人性,该知识是属于教师个人拥有并具有排他性,是个人全部教学实践的总结;最后还应具有情境性,这是指教师的教学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特定的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专业知识结构错位,学历层次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教师整体学历起点偏低,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对学科性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基本上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教师对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却较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进取心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在长期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使用多年前的教学方法和的教案,尤其是处于高原期的教师,容易对教学产生了倦怠。现在还有一些教师忽视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学的深入学习,只依靠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师应改善教学方式,通过继续教育或深造提高学历和知识,学习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特点,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合理地处理教学事件和师生关系。

(二)职前培养存在问题,职后发展面临挑战。职前教师培养是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我国,职前教师培养主要由师范院校承担,但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的力度不够,部分师范院校还存在“去师范化”的倾向,职前教师培养与教师实际的教学情境相脱离。目前,我国师范教育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师范院校课程的设计中,往往只注重教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条件性知识的掌握,虽也强调教育实践或实习,但教育实习时间短、范围窄,师范生难以深入进行教学实践,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离。对于一个准教师而言,师范学校的教育和实践成为了他们今后教学的基础,而其教学水平将会受到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不合理的师范课程设置、条件性和实践性知识缺乏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将会对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

虽然教师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其仍只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职后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已为教师职后培训作出了一些努力,但就总体来看,教师职后教育不能满足专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一是尚未建立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教师的职后教育与发展体系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共同构建。教师发展是一个终身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教师在职培养和继续接受教育方面,师范院校是都应担此重任。二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很多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观念淡薄,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参与进修。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虽然教师自己对教师专业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但总体来看,培养教师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和政府的责任,此外社会各教育机构也应承担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

三、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改变继续教育方式,提高教师知识文化底蕴。继续教育要由学历补偿教育向提高教师内在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化。学历补偿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在特定形势下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学历现状提出并实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随着教师的学历普遍有所提高、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就应该从早期的外部硬性学历要求转变为对教师内在质量、素质水平的要求,所以继续教育应着重于提高教师内在质量。教师职业实践性很强,仅有各方面的一些知识是不够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才能不断地形成自己的教育能力,而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更多的是体现在人格特征和教育经验上。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方法应多样化,包含经验分享、案例情境教学、合作和对话教学等,突出情境性、参与性的多种方法。培训还要多元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不同的教师人员根据各自所需,采取与学校岗位需要相结合的培训等。

(二)对教学实践经验反思,积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反思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在教学中会自觉反思,不断地超越自我。教师通过自身的反思,可以更加理性地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教学思想。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能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的分析,主动地将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重申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需要有一个转换期。在这期间,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对于教师确立正确、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反思后,教师就会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我国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而对科学研究不太重视,甚至忽视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学成果的转化,从而导致我国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把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截然分开,认为教育研究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工作,教育研究是理论界专业人士的责任,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无法胜任其研究,即使进行了一些研究,也不能被人认可或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因为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不仅是实践者,更是研究者,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教育研究的对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研究位置,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因为教师置身于现实开放的动态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有着深切的认识,能够对教学活动的情境、过程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感同身受,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地及时地解决新问题,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教学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作出评价与判断。

(四)建立良好的教师交流机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建立起良好的教师交流机制与平台,同事间需进行专业经验的分享与互动,这种分享性的互动能让教师感知自己的专业声音与观点,激励教师更高的专业意识、团队精神和自信心,并从中学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甚至批判和反省自己的经验。教师可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通过互动、对话、合作、反思和实践的历程,提升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通过良好的交流机制,可以协助教师达成个人、社会和专业三方面的发展。在个人发展方面,重视教师声音及见解立场的自由表达,可以让教师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与尊严,从而建立起自信心与教学效能感;在社会发展方面,能突破教师的专业孤立,发展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团队与学习共同体意识;在专业发展方面,可以通过分享生活经验和实践方法,拓宽自己的教学视角,了解他人的观点,并提出个人独特的教学理论,从而有效地建构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程晓堂,孙晓慧.中国英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

[3]柳海民,孙士杰.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2000(5)

【作者简介】毛武毅,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冯海英,西华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8

2012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之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开局之年。大力实施知识产权立市战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既是加快推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进程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推我市经济的转型发展,现就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依据,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大力实施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机制,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转化应用体系,以行政与司法并行运作为特征的执法和保护体系,以政府管理服务为调控的目标导向体系,着力提升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的优化提升、转型发展。

2.主要目标:2012年实现专利申请总量1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达到3300件;实现专利授权8700件,其中发明专利的授权达到370件;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350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2件以上;全市国际pCt专利申请超过10件,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和质量、标准、品牌战略,商标注册申请总量达到3000件,中国驰名商标申报2件以上,省著名商标申报10件以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二、工作重点

1.着力培育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平台,激励和引导企业建设以专利、标准、品牌等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的创新链,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发明专利的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确保全市专利申请数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专利的质量同步提升。积极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和建有研发机构“两个全覆盖”工作,年内在全市4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消灭“零”专利。

2.着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引导企业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与前瞻性技术。大力推进企业专利数据库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专利文献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提高研发创新的起点,避免重复开发或者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3.着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经营能力。建成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经营和交易。推广法尔胜、长电科技专利池试点建设的经验,以科技项目储备库、科技项目超市、行业专利池、现代主导产业技术路线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一库一市一池一图三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强对企业专利申报、知识产权融资、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等专业服务,扩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覆盖的区域,完善国家权威数据库联网的专利查询通道,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和指导。

4.着力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建设和完善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开展知识产权的司法鉴定、知识产权情报分析和侵权分析、企业技术难题攻关项目、专利信息的检索及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企业专利等知识产权项目的挖掘和管理。以重点企业专利保护示范项目带动全市企业专利保护工作的实施,加强与市法院知识产权庭的合作,加大专利、商标、版权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力度。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哑铃型”转型,走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三自”发展道路。

三、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相关目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之中,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中介机构的沟通,对涉及本部门的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报告。要加强对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定期汇总、分析、评估,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大力促进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和著作权登记工作。积极鼓励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在市科技创新资金中辟出专项资金,支持以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积累。专利资助分阶段进行,对职务发明的发明专利在申请阶段给予1500元/件的资助,对已经进入实审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加快申请的发明专利给予1000元/件的资助,获得授权的给予5000元/件的资助;非职务发明的发明专利,在发明专利申请阶段给予1500元/件的资助,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5000元/件的资助。我市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创作的作品,经登记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证(保护期在一年以上)的,每件给予5000元的资助。及时对我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专利申请进行资助,进一步推动我市专利、著作权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

3.组织开展“百企万件专利”行动计划。突出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优势企业中甄选100家企业,通过企业自主申报,机构联合申报等办法,年内每家企业申请专利不少于100件并达到一定授权比例,力争形成百家企业拥有10000件专利的目标,对达标企业给予8万元申请、授权费资助,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比重达到20%及以上的企业予以2万元奖励。在此基础上开展“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机制,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全过程,推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能够充分利用专利制度、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专利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局将会同主管部门每年对创建企业进行验收评比,甄选出10家企业,认定为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每家5万元资金奖励。创建企业将优先推荐申报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和省专利实施计划。

4.积极实施质量、标准和品牌战略。加强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工作,完善技术标准公共信息服务和检测服务,引导企业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培育一批能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机结合的骨干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形成事实标准,推动行业技术标准联盟,抢占行业制高点。支持重点企业、行业参与国家主导和国际组织主导的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增强标准制订话语权。引导和扶持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省名牌,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品牌和全国性品牌。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5.强力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选择部分专业镇(街道)及特色科技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形成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提高区域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在全市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我市区域性知识产权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鼓励专业镇(街道)及特色科技园区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大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应用和保护体系,培育良好的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育年申请专利超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350件,专利授权超800件的专利申请优势镇(街道)、园区,并给予5万元的奖励。

6.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建设“市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专利监控系统”,开展对同类专利或竞争对手专利的监控预警;针对低碳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石化)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传感器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开展专利状况分析研究,推动产业向高起点,高水平发展;开展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建设,为企业专利保护策略、市场定位策略及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和帮助。

7.继续健全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实施中介、评价评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和战略研究咨询,提供全面、快捷、诚信、合法的服务,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规范和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和引进法律、咨询等服务机构,引进竞争机制,逐步形成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高原期”;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87-04

“高原期”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知识形成的中后期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在经历“高原期”之后,又继续上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拓展与提高,取得一定的成绩后,专业发展水平停滞不前的一个非常时期。王铁军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入职适应期(18-25岁)、成熟胜任期(25-35岁)、高原平台期(35-45岁)、成功创造期(40-55岁)、退职回归期(55岁至退休)。可以说,“高原期”是所有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周期根据不同教师的情况或长或短。能否尽快走出“高原期”,是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瓶颈、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关于“高原期”的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教师克服“高原期”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仍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何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教师度过“高原期”,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当前教师逾越专业发展“高原期”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要采取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等方式来帮助教师度过“高原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活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实效性差等问题。

“继续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化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刻认识而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正确。相当部分的教师不了解继续教育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错误地认为学历教育才是正规教育,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则是非正规教育,可有可无,参加继续教育既影响教学工作,又增加经济上和精力上的负担;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无非是交钱买证书,参加不参加学习都可以。学习态度的偏差严重影响到继续教育的质量。二是缺乏时间保障。由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难以安排足够的时间参加继续教育,这就造成了学时少、课量大的矛盾,教师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往往是被动应付,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太理想。三是培训的内容脱离教师实际。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是师范院校或教师进修学校,大部分授课教师是师范院校的教师,虽然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底蕴,但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单纯的空头理论无法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更谈不上对教育实践的提升,培训内容无法“深入人心”,对于参加培训的教师而言无异于“对牛弹琴”,难以达到培训效果。

“校本教研”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在自己的教学中积累或汲取同事的经验解决问题,也被称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在校本教研中,教师是主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直接目的。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各个学校都将校本教研看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目前,许多学校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尚不到位,有的学校把校本教研当作传统的学校教研,开展活动的形式无外乎就是上几节公开课,听几节观摩课,评几节课,写几篇论文等等,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三多三少”:空谈多,落实少;形式成果多,实际成果少;研究课题多,推广应用少……这样一来,教师会对校本教研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所谓的校本教研是换汤不换药,缺乏参与的热情,与预期目的背道而驰。中小学校教育教研资源相对匮乏,得到专家或优秀教师直接引领的机会也较少。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虽然一些新的教研形式如教研沙龙、话题讨论、案例反思等不断涌现,但由于资源的匮乏,很多教研活动开展起来大同小异,形式较为单一,再加上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引领,校本教研活动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日趋形式化,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从整体上看,当前引导、帮助教师走出“高原期”的认识是统一的,措施是存在的,但较为缺乏的是教师对“高原期”的正确认识和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亟须搭建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落到实处。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舶来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形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帮助教师尽快度过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新的有效途径。

二、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平台。引导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种融教师职前教育、在职进修和教师教育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它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强调在实践中促进与发展实践性知识、能力与智慧,对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改善知识结构、加强合作意识、提升科研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可以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是帮助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的良好平台。

1激发文化自觉,走出发展意识淡薄的“高原期”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态度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之所以进入“高原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特别是欠缺自觉性和主动性,继而缺乏发展的后继动力。进入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教师往往会出现一些特点较为显著的心理问题。教师在经过入职适应期、成熟胜任期的锻炼之后,已经完全适应了教师工作岗位,部分教师会以专家自居,自信于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技巧,容易产生自我满足的情绪,安于现状,缺乏前进的动力。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主体错位的现象,多数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人们对教师职业存在着工具化的倾向,过于强调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很少顾及教师职业对教师本人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这种外部的认识导向造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制于自上而下要求的束缚,缺乏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而言,尚能凭借着工作的新鲜感和满腔热情克服这种认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对于进入“高原期”的教师而言,这种长期的被动的专业发展意识,使他们无法感受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进而产生职业倦怠,丧失前进动力,更谈不上走出“高原期”了。

因此,帮助教师度过“高原期”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引导教师树立起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更深层地说,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发展趋势。文化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文化紧迫感与使命感的来源和动力,它使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文化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能够反恩、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有效促进教师的文化自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打破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各个中小学校之间的隔阂,给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其运行的主体就是教师,其思想认识基础就在于激发教师的文化自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教师发展学校中,他们除了扮演任课教师的角色,还需要研究教与学的复杂性,对教师个人的知识、信念进行反思,对教师实践智慧的价值予以重新认识。在与大学教师韵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们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主动转变专业发展思维,倾注时间与精力来学习与研究,进而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在开展教学研究、培养高校师范实习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习惯又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这促使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从而使他们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反思型实践者”。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各种新内容和新方式的实验,使课堂实践得到改进并具有生命活力,自身的职业感、专业感和自我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这正是促进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的强大内在动力。

2改善认知结构,走出专业知识缺乏的“高原期”

教师的知识结构状况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在课程和教学改革中,作为课程主体的诠释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其对课程的理解及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必要科学分析和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知识的掌握先于能力的形成,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同时,由于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从而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又需要通过教师去探索与实践,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动作组织体系、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而进入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教师,往往认为自身对于知识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应付学生的需求,没有认识到更新和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亟待改善,但苦于没有适当的平台,依靠自身单打独斗,缺乏高水平的指引,效果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教学实践是教师知识结构优化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20世纪80年代,在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中,人们发现教师的知识构成具有多方面性,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本体性知识主要指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可以在职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习得,但是实践性知识却需要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和反思,对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升华和内化才能形成。这其中,实践性知识对于教师的自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新的理论认识主张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观,指出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获得与具体情景相联系的知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的研究热潮便是这种理论认识的具体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正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下进行的。在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发展学校中,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中小学交流出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大学则发挥理论研究的专长,双方以个案调查、专题讨论、行动研究等多种具体方式开展合作,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实践与理论交替运用、互相促进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参与活动的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完善,突破了原有知识结构的瓶颈,使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得以有效融合,促进了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走出“高原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寻求合作伙伴,走出合作精神匮乏的“高原期”

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是一个阶段性的进程,这个进程周期的长短除了跟教师本人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也有很大的联系。自然界存在着植物群体生长的“共生效应”,人类群体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效应。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独行者”的活动,而是在教师群体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提升发展动力,开辟发展路径,从而寻求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行为,需要教师的集体努力。教师要尽快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期”,除了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构建“内在主体式”研修体系这一路径,还应注重合作发展意识,将“生态取向”(同伴互助、教师合作)与“内在主体式”研修体系联系起来,构成教师专业化的两翼共生共长。

教师发展学校组建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各种活动都是围绕大学与中小学之间、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来开展的,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精髓。教师通过参加教师发展学校的活动,可以寻求到专业合作发展的伙伴,从而实现专业群体发展。具体的合作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与大学专家之间的合作,通过专题报告、名师带教、继续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等形式,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大学教师则弱化其在传统教师教育模式中的学术权威形象,以教师教育者、学习者、研究者、平等合作者等多重身份出现,通过与中小学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大学教师的理论向实践转化。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互助,通过课例研究、反恩交流、教育博客、说课评课等活动中实现互动,与持不同观点的同事进行对话式交流,从而引发教师的反思和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和研究自身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完善和突破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自我超越。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这两方面的合作互助,教师度过专业发展“高原期”的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4提升教研能力,走出研究精神贫乏的“高原期”

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学效果的中介和桥梁。一位成熟的教师不仅是经验型的教师,更应是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经常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可以促使广大教师关注身边的教育现象,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发现的问题,从而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规律,克服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促进自身的发展。教研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主观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研究是“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对教师专业成长而言,教育科研是高效的“助燃剂”,通过教育科研,帮助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教学风格,进而帮助自己尽快走出“高原期”。

在现实中,处于“高原期”的教师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依靠经验教学,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能力向高层次发展。由于过分依赖过去积累的经验,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不断变化的教育现象,因而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问题时,往往不能和以前一样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制约了自己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教研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突破“高原期”的关键。教师发展学校由于其活动对象、活动目的与传统的功利性教学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参加活动的教师比起一般教师更愿意承担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如应用新教学法、教授新教学内容等,也因为接触到挑战性的任务而更愿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习需要都以教学实践问题为基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遵循“教学-反思-探究-改革”这样的闭合环路。这种基于教研活动的探究式活动有利于促使知识授受型教师向能力创新型教师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相比于传统教师教育中的以强化教师教学技能熟练为目的被动式教师专业发展,显然前进了一大步。教师通过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实现了教学科研一体化。教研活动使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展示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跨越,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5开展多元评价,走出提升动力不足的“高原期”

自动化专业知识篇10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的专业工作者。班主任专业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追求,它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保障制度以促进班主任形成专业意识、提升专业情感,也需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体会和感悟,更需要班主任个体的素质建构、内涵提升、自主发展和自我超越。班主任专业化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班主任专业化蕴含着“五个统一”,即班主任专业化是学科专业专业化与教育专业专业化的统一、群体专业化与个体专业发展的统一、制度保障与自主发展的统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统一、学习研究与实践反思的统一。

一、班主任专业化是学科专业专业化与教育专业专业化的统一

专业是职业分化和发展的结果,是指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明确的专业标准,并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班主任专业化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班主任的“学科专业”是指班集体建设、班会的组织、团队活动的指导、与学生谈话的艺术等。它们构成班主任学科知识的体系,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基础。班主任的“教育专业”是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与学生精神成长相关的知识,包括关心、理解、尊重、信任等。就班主任的专业化来说,“学科专业”的专业化很重要,如果没有班集体建设的本事,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即从精神上关怀学生,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具备这样的素质与能力,才是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2]

班主任工作是以完整的人作为工作对象的,因此,班主任应当具有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和相应的教育技能,班主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应当向现代社会领域全方位开掘。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先进教育观念的引领和班主任人格力量的支撑,而且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专业技能。学生要成为合格人才,班集体要由“松散群体”朝着“成熟班集体”发展,班主任必须处理好班主任“教育主体”与学生“学习主体”的关系、“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关系以及“物化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班集体发展水平才能得到迅速提升。[3]可见,班主任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班主任专业化是学科专业专业化和教育专业专业化的统一。

二、班主任专业化是群体专业化与个体专业发展的统一

从实践主体来看,班主任专业化包括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从职业群体角度看,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群体在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班主任个体角度看,班主任专业化也被称作“班主任专业发展”。班主任专业发展是指班主任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群体专业化与个体专业发展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然而,在班主任专业化中,班主任的个体专业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没有个体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群体的专业成熟。个体专业发展是一个职业上升为专业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职业保持、巩固其专业地位的必然要求。

不论是在职业群体层面还是在个体发展层面,班主任专业化都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着困难和艰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实现班主任个体专业发展,必须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技能、提升专业道德。

专业化的班主任需要有清醒的专业自觉,不能仅凭经验工作。班主任除了像一般科任教师一样要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了解德育原理、班主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需要掌握班级管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步运用到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之中,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班主任专业角色的丰富性,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科技、环保、艺术等多方面的教育,要求班主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而深刻的专业认知可以改变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优化班主任的工作行为,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知识虽然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并不必然地转化为能力。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创建班集体的能力、做好个别学生工作的能力、组织开展多种活动的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交往协调能力、熟练地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等。

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对于班主任来说,职业道德更有其特殊意义。这是由班主任专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从班主任的劳动内容来说,班主任的专业劳动主要是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德行成长和发展,或者说,班主任的专业劳动主要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是道德教育的资源,是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因素。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既是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班主任做人的过程,是班主任展现自己道德人格的过程。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参与到教育劳动中,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与班主任的道德是融为一体的。

从本质上说,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班主任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班主任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三、班主任专业化是制度保障与自主发展的统一

班主任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制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班主任的职责制度、培训制度、资格制度、职级制度和薪酬制度等,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班主任职责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班主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形成清晰的专业角色意识。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在国家规定的班主任职责制度之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也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细化班主任职责,形成完善的职责配套制度。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就要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课程体系,依据班主任的职责要求,根据时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建立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课程体系。班主任培训课程体系要注重成人培训的特点,以实践性、体验性培训为主,渗透理论性培训内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规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建立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既体现了国家对专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又是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认可,是对教师具有承担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认定。班主任职级制度主要是根据班主任的学历、年龄、任职年限、所管班集体状态考核结果、班主任和班级在各级评比中所获荣誉和奖励、班主任的学识和科研水平等情况进行评定。班主任的职级与教师的职称同等对待,不同职级的班主任享有不同的报酬。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是班主任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与职业自我实现的一种激励制度,体现着国家和学校对班主任工作及其专业性的重视和尊重程度,体现着一个追求专业发展的班主任的主体价值和人格尊严。

班主任专业化既需要外部强化,更需要主体内化,它是制度保障与自主发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同理,在班主任专业发展中,自主发展是根本,这是来自班主任自身本能的内驱力。班主任只有自己努力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水平,从经验型班主任向研究型班主任发展,使自己的专业成熟程度不断提高,真正成为训练有素、不可替代的角色,才能使班主任工作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班主任专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提高的终身发展过程,这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强大而恒久的内在发展动力。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班主任的劳动对象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班主任只有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技巧,才能适应社会、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对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来说,定期的专业培训是必要的,但这只能解决一些共性问题,而难以面向个性各异的班主任个体,难以深入到具体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因此,班主任自觉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强烈的自主发展愿景非常重要。一方面,它们能够帮助班主任把所拥有的原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实现理论在实践平台上的“软着陆”,优化班主任工作实践;另一方面,它们又能够把班主任的缄默知识和个性体验提炼、升华,纳入班主任的理念体系和素质结构之中,促进班主任的思想更新和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