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6:12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就业心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

1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市场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学,特别是中小学教学实施新课标后,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摇篮,体育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综合性素质。同时,随着各大城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普遍推广和社区健身活动的不断发展对健美操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大学生毕业是否成功地实现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调查显示:就业心态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了就业的成败。因此,调整大学生就业心态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紧迫性。因此,本论文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研究,对其树立正确就业心态做出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学生的就业心态。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态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及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对心理转台的调节和控制,在就业和求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3.1北京体育大学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学生的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一般指对哪种职业或者工作比较感兴趣,比较愿意把它作为自己选择的对象。不少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就业意向,但毕业生毕业时对于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等问题尚不明确,同时对于自己毕业后的期望值较高。据调查,就业意向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师占65.7%、健身教练3%、考研究生13.7%、公务员16.7%、其它占0.9%。

3.2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就业地区选择

通过调查得知,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仍十分严重。

3.3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在就业市场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客观环境下,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体教专业健美操专项的大学生,由于专项与专业的原因,其就业压力的情况有其特殊性。经统计,其影响因素如下:专业知识不足、求职信息不全、毕业供过于求、竞争激烈、性别歧视、竞争不公平等。

3.4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就业心态的主要表现形式

3.4.1好高鹜远型

大学毕业生一般对个人职业的发展抱有相当高的期望,渴望高薪、高福利、舒适的工作环境。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无根据地给自己定位,不肯改变自己的就业取向。

3.4.2盲目充电型

这种心态在毕业生中占了很大比重,不少学生把实力作为就业的重要筹码,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纷纷加入各种考证过级的热潮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选择培训科目是盲目跟风,导致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粗枝大叶,而所学的知识又蜻蜓点水,既花钱又学不致用。

3.4.3守株待兔型

与上述两类大学生不同,这类心态的学生常常乐观地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面包会有的,工作也会有的”。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与求职目标,随波逐流,没有目标地游荡于各个求职场中。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社会和自身的专业、专项的了解和分析,调查对象65.7%的理想就业岗位为体育老师,有68.6%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专项有所期待,希望能沿着专业与专项就业,但同时表现出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前提下,专业对口已不再是学生择业时最关键的因素。

4.2建议

学校应完善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功能,加强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就业信息的提供,使学生从各个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同时,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增强学生在学术技能之外的择业能力,针对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现状,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另外,学生也应多面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建立起联系。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2

理论授课渗透科研动态,提高学生科研意识

首先,生态学授课过程中,每章结束后设单独一次课来做生态学方向的进展专题。例如,在第三章《种群生态学》中设“植物化感作用及应用”专题,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中设“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专题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热点的了解[5],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而且,在理论授课中,结合生态学知识点,介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成果。例如,介绍东北师范大学“重污染支流伊通河水污染治理与河道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线虫对铜锌污染土壤的生物指示作用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际应用价值。对生态学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学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以及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学生重视生态学的实践性。

同时,介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态学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为学生考研提供方向。例如,介绍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生态学专业包括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等六个方向,介绍南京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包括信息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六个方向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为他们考研和从事工作确定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实验授课结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

一方面,在实验课的内容设计上结合教师在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利用承担科研课题的条件,设置综合性和研究型实验[6]。结合教师的教育厅课题和佳木斯大学青年项目,带领学生对土壤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实验中提高学生准备试验、设计实验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如“生命表的编制”实验中,不再是教师的单独讲授,而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师提供枝角目分科检索表,让学生主动学习水蚤中裸腹蚤属、象鼻蚤属和低额蚤属等的鉴定方法。在“种群增长模型”试验中,教师给出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多小核草履虫和棘尾虫的图片和区分依据,由学生尝试来做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增长模型。

实验课程内容上增加相关知识内容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在“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试验中,介绍DpS、SpSS和SaS统计软件的应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处理。学生掌握了生态学野外取样、群落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技能,具备了独立进行研究实验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及毕业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生态学

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门理论性强、有广阔应用前景并直接承担着提高国民生态意识、普及生态教育等重要任务的学科[1,2]。同时,生态学也是一门具体的方法论,是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中必须掌握与贯彻的一种现实思维方式[3]。生态学作为一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4]。当今,生态学已发展成为指导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之一,将是指导与实践人类这一伟大战略进程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而且在指导人类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5],对建设好生态学科对于丰富和发展自然科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1977年内蒙古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学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有54所高校开设了生态学本科专业,98所高校培养生态学硕士研究生,36所高校培养生态学博士研究生[2,6]。为加强生态学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最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2年)》中,将生态学由原来隶属于生物学的二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重视[2]。总之,生态学已成为当今学科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然而,如何提高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各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首要核心问题。基于这一根本出发点,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省级一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主要从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4个方面对生态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大力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教学与科研平台等硬件设施条件的建设与完善是学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吸引优秀人才并显著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必要条件。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应瞄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整合和优化现有教学和科研资源,使学科仪器设备更加完善,研究手段更加丰富,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研究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教学和科研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使学科的总体教学科研资源和设施条件、教学和科研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一流水平。优质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优秀的教学团队、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科学的教学管理,这些都与课程的内涵息息相关。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就需要构建优秀教学团队,创建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出版精品教材,完善现有省级教学实验平台,新建生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完善现有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并拓展新的实验实习基地;同时应积极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提升教学影响力,以吸引优秀生源提升生源质量。优质科研资源主要是指实验室硬件条件和野外长期实验研究平台。加强优质科研资源建设,应以学科现有的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强各类先进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增加和完善各类型或研究方向的骨干实验室,整合和优化实验室科研资源,使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和科研手段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学科现有的部省级野外科研台站为基础,增加新的野外研究基地和科研平台,整合现有资源,提升各台站或基地的硬件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生态学科研创新基地;同时,还应积极申请各种校级或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称号。

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大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之一,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质就是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创新是人类为了一定目的,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和发展的活动。创新能力来自于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和持之以恒的自我更新精神,一切创造力都根源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学科,要自强自立,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全面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支持优秀创新团队,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孕育重大自主成果,支撑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从2004年就开始推出了“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应突出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坚持“引领、融合、协同、开放”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或培养“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或“省特聘教授”等方式,以及“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学术团队领军型人才及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需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带头人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突出领军人才的核心作用,能够领衔具有特色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承担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的科研与教学成果,位居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先进行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在每个主要学术方向均有1~2名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杰出教授,形成一支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创新能力强并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重点学科队伍;同时注重对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海外进修或出国留学等方式,加强对学科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实现学科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的长效合理性。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改革进程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使命。生态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设定具有特色且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在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总体战略规划下,秉承“育人为本,创新为魂,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为培养方针,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德育为核心,旨在培养掌握较强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改革进程,积极开展多模式、多途径、全方位培养高质量生态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重点开展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创新本科教育模式,以个性化、差异化、创新化培养为原则,实现分类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国际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形成多方向、多层次的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应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增设有利个性化培养的课程,增加了弹性学分的灵活度,使得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国家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总体发展趋势,课程数量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满足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需求。为了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应鼓励各位老师积极申请主持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积极创建优质课件资源和精品课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并积极申报校级或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学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同时也积极吸引国外青年教师和留学生来华学习交流,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要在海外研修期间至少听满2门相关或相近专业课程,提高学科的国际化教学水平。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对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积极督促引导他们申请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校优博基金等科研计划项目和各类奖学金,让优秀研究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水平。在生态学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学校会重点引进较多的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因此应适度扩大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和留学生招生规模,并注重提升硕士、博士单位培养质量。此外,应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助研制度,为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学术引导,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科研补贴。同时,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全过程培养质量监控制度,加大研究生的奖惩力度,对考核优秀的研究生发放高额奖学金,实施考核不合格延期毕业和退学机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确保优秀的生源,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培养目标,学科还应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项目,提高其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不断推进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催化剂。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强,才更有可能把学科的科研发展前沿及最新研究进展完美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术好奇心和听课动力,也有利于塑造教师的学术魅力和师德修养,进而能激励更多的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心态报考生态学研究生,并可以在一个完美的学术氛围中和课题平台下高质量地完成研究生学业,进而获得一个不错的职业发展前景或工作机会。因此,学科应瞄准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发展领域,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依托学科各个学术团队的研究基础与优势,积极申报争取更多的部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优势性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对解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力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部省级科技奖。以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建设为例,在森林生态学研究方向,应瞄准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研究的重大需求,集中以我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等困难立地为对象,研究集成困难立地森林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等;在土壤生态学研究方向,应基于人工林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研究人工林结构、功能调控及经营措施对林分生产力维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对林木生长、生理生态过程、生物量分配以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规律,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机制与恢复理论,探索经营措施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学研究方向,应研究城镇工矿区土壤污染防治及植被恢复技术,揭示南方丘陵红壤沙化土壤侵蚀机理,提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关键配套技术;在湿地生态学研究方向,应面向国家湿地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等方面的科技需求,立足江苏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保护、恢复与管理技术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监测与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的机理研究;在城市生态学研究方向,应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为核心,从城市生态景观树种选择和结构优化出发,研究城市植被对城市水、土、气、声的影响规律,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评价城市植被经营技术的效果,阐明城市植被对城市碳、氮、水的调控机制。综上所述,在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追踪国内外生态学科发展前沿,进一步凝练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汇聚高端学术人才,加强优质学术团队建设,大力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完善科研平台建设,优化配置优势资源,着力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总体质量,努力扩大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和国内一流的生态学学科。总之,在生态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目标,而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优秀人才培养质量及重大科研创新的根本保证,并且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内容及内在核心内容,应该将更多的人力与财力投入到师资队伍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及科研创新能力。当然,建设一批具有特色与优势的教学与科研平台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提高科研创新驱动力的必要条件支撑。目前,各大高校的学科建设中,重仪器设备购置而轻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的风气呈盛行和蔓延趋势,导致大量仪器设备闲置或未充分利用,实在是极大地浪费了国家的财力资源和外汇储备;而师资队伍水平却未有显著性提升,这必将导致学科的后续发展潜力极大受限,这一现象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予以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方精云,朱江玲,吉成均,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82-188.

[2]朱凡,王光军,梁小翠,等.基于人才培养对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102-104.

[3]薛勇民,王继创.论深层生态学的方法论意蕴[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7(5):94-99.

[4]朱建雯,吐尔逊娜依•热依木,罗艳丽,等.干旱荒漠区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165-166.

[5]张蕾,姚宁宁,张刚,等.中国高校生态教育现状及发展建议[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72-74.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4

生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为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整体环境出发,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开展系统、全面、可持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生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一种研究取向,自20世纪中期西方开始出现。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开始更多关注这一研究取向,对其进行分类和界定,研究其理论取向及意义,根据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模式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内容也陆续从以生态危机及环境保护为初衷的生态心理学角度扩展至研究人—环境交互作用的注重实际应用性的生态心理学,谋求人与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生态心理学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也为更加系统地、动态地、发展地研究心理打开了新的思路。生态心理学观点在各个学科当中都有运用。它系统宏观的思想可以给予各项工作许多启发,并十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实际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需不断提升,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需不断改善。利用生态心理学观点整体把握、综合考量、系统操作并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和谐、稳定,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路可结合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探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逐渐占有较重的地位。201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机构设置、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硬件软件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开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正在逐步走向理念人本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发展科学化的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体现为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相辅助,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相配合,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排查,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与此同时,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除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外,重点针对已经出现问题和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校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错认为仅仅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第二,很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质不足,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学时设置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不足,学校其他教师及行政人员不重视、不理解、不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导致工作开展不力;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较为单一,目前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往往只有课堂,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少,且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第四,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网络资源、社会多元思想等多方面的环境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1],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受到诸多影响。

2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生态心理学,狭义上可界定为: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有学者先后对国内外生态心理学本身进行了梳理、分类和界定,概括出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学者们达成以下共识:第一,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理论影响,以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第二,生态心理学强调环境或背景性因素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环境孤立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第三,多元的交互的因果解释对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3];第四,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交互作用,研究对象是人—环境,研究要在真实环境中进行[4]。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学不应该仅研究人的意识和行为,更应重点研究人的心理和所对应的环境因素。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意义与价值。

2.1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的意义及应用概况整体主义是生态心理学遵循的原则,研究侧重于谋求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自兴起以来,将实验室心理研究扩展到了社会应用性的心理研究,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及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很长远的发展趋势。研究者发现:“更为宏观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仅仅是对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被动响应,还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塑造它们的宏观环境”[5]。因此,生态心理学观点将研究对象从个体与近端环境扩展至宏观环境,可以为各领域研究创建更多视角,将生态学理论融入各领域理论体系,更系统全面地、贴合实际地研究问题。目前在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运用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心理疗法的探索、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构建、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作用、对教育活动的启示等。如在心理疗法领域,荒野疗法、家庭疗法都运用了生态心理学观点,行之有效,应用广泛;在教育领域,生态学习观、情境教学观应运而生。这些研究的结论将有助于系统全面地思考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用生态心理学观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研究价值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与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个体与环境的组合同样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同理,在高校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以往大多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大学生自身与外在环境隔离开,习惯于对学生做单一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预防和处理,以不出现问题为目标,很少采用积极手段维护学生的和谐心理;在学校整体环境上,仅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学生家长、学校其他教师及工作人员极少参与,如此很难真正实现各个独立生态系统与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想要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状态,不仅需要做针对大学生的工作,更应融合环境,把握整体情况,共同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其更加系统、全面、行之有效、可持续。

3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可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体研究,要考虑到其相互之间的共生关系,结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可从整体环境入手,坚持横向全面发展,纵向可持续发展,系统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1从整体环境出发构建和谐心理环境大学生心理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依托于整体环境情况,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不能割裂联系孤立地看待心理活动。任何心理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实现的[6],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从整体环境出发,作用于学生心理这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注重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上文提到,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之一是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而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若要构建整体和谐的心理环境,不能孤立来看学生的心理活动,应改善原有的仅针对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提高学生自身调节心态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促进其内心全面和谐发展。

3.1.2建立全员心理教育的体制机制学校环境与校园文化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当前很多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一个部门来完成,学校各级人员(包括领导、行政人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片面并具有局限性。全员心理教育是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每一位教师的心理知识素养。除对问题的处理以外,在日常管理、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传递心理教育讯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得到教育,共同营造一个时时温暖、处处温馨的和谐心理环境。3.1.3把握“互联网+”时代开展全面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为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新的媒介,社交、娱乐、学习……以上种种活动均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有两方面启示:一是防范。即要注意大学生在新媒体获取的信息是否对其积极心态有不良影响。二是利用。即主动通过新媒体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学生心理状态“察言观色”,如通过微信朋友圈观察学生实时心理状态,通过个人博客博文看学生的心路历程,通过微博使用情况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向,通过播客、小咖秀等作品上传观察学生的气质个性[7]。把握“互联网+”时代这个社会环境,开展全面的心理教育。

3.2从横向与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整体主义和可持续原则,开展系统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教育活动。可从横向和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1从横向角度全面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多项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出发,每一项工作都应站在宏观的角度系统地探索其开展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人—环境的交互作用,第一,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尽可能多利用情境教学,创设相应的相对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处在真实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育内容,掌握处理方法;第二,改善仅有课堂教学的现状,多结合实际的社会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在心理普查方面,除了利用相关心理普查量表进行筛查以外,可以基于生态心理学视角建立新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弥补目前心理健康标准存在的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缺陷,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宏观考查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地衡量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症状表现,而且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与环境的关联性,在相互影响中审视心理健康的表现及其影响[8]。在心理咨询方面,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这时可采用荒野疗法、森田疗法、冒险疗法、自然疗法等,在行动上回归大自然,在思想上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从而改善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对于未出现问题的学生应多注意动态平衡的维持,尽可能将工作重心从“治”转换为“防”。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方面,可在个人成长性质活动基础上开拓团体性质活动,重在协调学生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开展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增添心理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处于积极温暖的校园环境中,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2从纵向角度开展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纵向开展主要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应具有持续性,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不能只顾眼前,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处理问题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之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学会遇到问题积极调节心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持续,学生心理得以长久健康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其自身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应加强师生互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加深校园文化影响,让学校、家庭、社会、文化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整体环境,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保障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心态。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生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更具实际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珲.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14):63—65.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易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25):12—16.

[4]易芳,俞宏辉.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6—20.

[5]窦东徽,石敏,赵然,刘肖岑.社会生态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新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3—53.

[6]李梅.从生态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9.

[7]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7):223—224.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5

以总课题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为依托,结合本校课题组的研究计划和实际情况,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切实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特制定本研究计划。

二、研究内容:

我们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以学生为关注的对象,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原动力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达成自主的学态;一个方向以教师为关注对象,探索符合生态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实现自然“助长”,“无痕教育”,达成民主的教态。本期研究继续以课堂为载体,进行生态化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本期的研究中我们重点以预习指导为切入点,具体研究如何将预习指导纳入课堂,并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工作措施:

1、继续培训教师。狠抓业务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积极组织主研教师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通过学习方案,学习李森教授等人的学术专著,让教师明白研究的方向,理解“生态化教学”的含义。教师通过自己去查阅资料,深化认识,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自身的教学行为成为高效的行动,而不是盲动。

2、修改方案,制定计划。根据总课题组新修订的方案修改我校的研究方案,并制定研究计划。

3、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根据自己的探索,在教研活动的时候以展示课的方式展现自己对生态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教案、课例、叙事、反思、经验文章等。

4、做好子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和结题工作。

四、具体安排:

3月:

1、完善子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任务和措施。

2、制定20xx—20xx学年下期工作计划。

3、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撰写论文、反思、教案等。

4、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

4月:

1、学习生态化课堂的理论知识。

2、“生态化课堂”校级研究课赛课活动

2、聚焦课堂,主研教师上研究课。(矿、方两校联合教研)

3、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

5月:

1、聚焦课堂,走进课堂,校内“推门课”活动。

2、学习生态化课堂的相关理论。

3、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活动。

4、收集整理资料,做好子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

4、收集

6月:

1、请专家到校为教师做专业引领。

2、学习生态课堂的相关理论。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社会。态社会心理社会意识转型时期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7-0036-06

无论是否合法,也无论学科归属是否确定,社会心态的概念正被广泛使用,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心态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学术论文为420篇,以与社会心态相近的文化心态、民族心态、国民心态、群体心态和大众心态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学术论文分别为803篇、62篇、59篇、18篇和19篇,专题研究社会心态的专著和博士论文近50部(篇)。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以便将问题的研究引向系统和深入。为此,本文以从1979-2006年发表的学术文章作为期限,将有关社会心态及相近的国民心态、民族心态研究的成果做一概述和评论,以求有所裨益。

一、关于社会心态的界定

社会心态这一概念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大量出现的。在此以前,对社会心态所反映的大致相同的对象的表述,使用的大多是“活思想”、“思想状况”、“思想动态”等术语。直至现在,没有哪一门成熟成型的学科将其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或范畴吸纳并使用。望文生义,社会心态就是社会心理状态;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可《辞海》和《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都没有收录,2004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没有列此条目;其中的“社会心理学”条目中没有此内容。

社会心态的含义是什么呢?在相关的文章中,有的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界定,有的没有做界定就展开了论述。从这些做出了界定和尽管没做界定但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文章看,社会心态大多在以下三种含义上使用。

一是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状态,或是社会心理的一个层面。持此观点的文章多以对社会调查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为特征。…

二是把社会心态看作与社会心理有联系,但不归结或等同于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群体具有的共同性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在特征上表现为整体性、复杂性和时代性。在理论定位上,认为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介于社会意识和个人情绪之间。持这种观点的文章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态势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态势”。第二类是表现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这类文章中有许多并没有对社会心态做出自己的界定,而是直接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进行归纳分析。第三类是整体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就是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整体,也可以称为国民心态、民族心态或文化心态、大众心态,包括心理状态、行为取向以及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于社会存在的认知程度、特定事物的价值评价以及情感观念有机集合的一种态度。第四类是人心民意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就是人心民意或社情民意。

三是从哲学层面加以界定,认为社会心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中介,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持这一观点的文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体精神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态状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第二类是精神文化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属于社会主观精神领域,是人们长期积淀起来的意识和心灵深处的稳定性倾向、定势,在本质上属于低水平、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第三类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人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的自我占有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和表现形式,浸染着生存论意义上的某种价值秩序或价值系统,标志着一定人的实际生存状态。

以上三种观点相互有交叉。每种观点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对的,即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和作用

(一)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

根据对社会心态不同的界定,对社会心态的表现的论述也不相同。

在把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的表现都是从实证的角度。描述了人们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具有代表性的是丁元竹等人的文章。他们在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中,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社会心理做出了概括。例如,文章根据“居民对社会经济活动各方面今后三年发展的信心度”的数据,得出了城乡居民的心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期好于对现状的评价。”冯伯麟的文章在大量的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1993年北京市民社会心态描述为:对政府高度信任、对生活满意、对社会风气强烈不满,等等。㈣

在把社会心态看作是一定时期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表现的论述比较丰富。一是整体论述,即正面负面的表现都讲。谢泽生对民族文化心理演绎的历史转变进行了描述。对上,由迷信而遵从,由遵从而敬畏,由敬畏而崇拜,由崇拜而奉献,由奉献而牺牲;对己,由分散而闭塞,由闭塞而知足,由知足而安分,由安分而守成,由守成而平庸。丁水木概括了改革开放后上海人的社会心态:对改革措施认识理性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个体需求实利化。汪新建等从学理上,在道德观念意识、人格价值意识、审美意识、社会观念与人际关系心态几个方面描述了社会心态的表现。郑仓元描述的问题有: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强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社会心态反应不断趋向深层化和理性化、人们的社会心理空间将逐步得到拓展、社会心态的冲突和缓解的交替出现。刘燕描述的问题有:心态冲突的双向趋势、心态反映的深层化趋势。二是过程论述,即对国民心态的发展轨迹进行描述。邵道生给出了转型时期国民心态呈现的五大特征:从无序向有序方向发展:从简单的两极性逐渐向复杂的多向性方向发展;从非道德性向道德性方向发展;从浮躁、非理性逐渐向冷静、理性方向发展:从不成熟向成熟方向发展。三是负面论述,即对社会心态的表现中具有负面效应的因素所做的归纳。最具代表性的是邵道生的观点,他把国民心态的危机表现概括为六种倾向:物俗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冷漠化倾向、躁动化倾向、无责任化倾向和虚假化倾向。㈣揭扬表述为五个症结:失衡与迷茫、浮澡与行为短期化、自危意识与怀旧心态、冷漠与无助、心理矛盾与评价标准的二元化。旧汪建新表述为:社会道德观念与信仰的世俗化、国民意识中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的蜕化、国民文化心理表现出一定的自嘲与自卑、审美心态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畸变。

在从哲学层面界定社会心态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的表现主要是从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要素与层次上论述的。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的表现即它的结构,是心理意向、社会理智和精神支柱。李静等认为社会心态表现为价值取向性心态、思维方式性心态、行为模式性心态。

除上述对社会心态的表现的论述之外,还有许多研究具体社会心态的文章,如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私人企业主的政治心态、大学生心态、地区心态和某一断代史的社会心态。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作用

所有的文章都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指出了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哲学层面研究社会心态的观点对其作用的概括。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具有社会认识论和历史观意义上的中介过滤作用、双向效应影响和自我调节效能。李静等认为,第一,社会心态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抗变性,从而使社会转型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滞后;第二,社会心态通常无形地起着社会组织凝结的作用;第三,社会心态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引导作用;第四,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李布的文章分析了社会心态正面变化的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形成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三是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分析了社会心态负面变化的消极作用:一是信仰危机加大;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大;三是阻碍改革的进程。…

三、关于社会心态形成的原因、调节及调节的目标

(一)关于社会心态形成的原因

对于社会心态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所有的文章都持肯定的意见;并认为大致有三种:一是经济原因,二是社会环境包括文化传统的原因,三是主体自身原因。而根据对社会心态不同性质的概括,对原因分析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整体型原因和负面型原因。

所谓整体型原因,就是对社会心态不做正面负面性质的区分,只就其整体由过去到现在不同面貌的变化原因而言。这种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认为社会心态变化有其历史原因,同时也有其现实原因,即是由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社会结构的转型、制度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变所引起的。旧有的认为,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利益关系变化是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变化的经济根源;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了不同利益群体心态差异的产生,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了分配不公情绪的出现。

所谓负面型原因,就是只分析社会心态的负面变化原因。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心态的负面甚至是危机性变化,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引起:一是社会心态的“非理性化”。这是对过去“极端理性化”的反动。过去人们在“极端理性化的理论”控制下,笃信有绝对权威的理论。在今天的转型社会,这种理论已不适用,而新的理论还没有确立,人们陷入“理性失落”,“非理性倾向”呈现出来。二是国民心态的失衡。这是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的真实反映。三是“榜样”力量的丧失,使国民心态的发展更趋无序。㈣还有的文章认为,利益关系变化是转型时期产生负面社会心态的经济根源,传统惯性的约束是负面社会心态产生的文化根源,认知局限是负面社会心态产生的认识根源,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效应及社会深层次问题的交叉互动是负面社会心态发展的体制根源。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

这是所发表的文章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方面反映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反映了这是社会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或调适或引导或疏导)的观点,可以根据对社会心态的不同界定来加以概述。把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的文章,在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的问题上,大多根据实证资料概括出来的社会心态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把社会心态看作共同性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文章,分别根据自己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调节的主张或对策。有的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体察群众疾苦:必须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充分发挥其表达不满意见与宣泄不满情绪以调适与削减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强度与烈度的“安全阀”机制功能;必须有赖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治经济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必须做一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尤其是着力解决一些引起人们反感的社会问题。有的主张要大力强化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力度;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的力度;加强社会利益矛盾的协调,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有的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主张,要坚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的从价值观教育的角度主张,扬弃和整合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构建具有相对统一性且能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社会价值体系:坚持价值观的一元主导调控和整合作用。有的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迅速完成文化转型;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工作,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人们的审美观念的更新;加强宣传教育与引导,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来指导和影响国民文化心理;个人也要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旧

把社会心态看作是社会主体精神结构的文章认为,社会心态一经产生,就有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是可以通过细致的工作而得到调节的。基本原则,一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原则,二是社会变革进程与社会心理承受力平衡的原则,三是利益分配公正的原则,四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五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六是斗争性原则。

(三)社会心态调节的目标

关于社会心态调节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心态与党和国家的大局相联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它认为,社会心态的调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有利于维护“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形成社会心态在体制转型时期的动力机制、更新机制、稳定机制、整合机制,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适应巨大的社会变迁,并以积极的态度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安定,形成一种有利于发展、改革和稳定的社会心态。第二种观点是从完善社会心态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恢复正常的社会心态进而使之优化。它认为,要塑造现代人格。要校正价值取向,要正面发挥整体整合的功能。旧第三种观点是从社会心态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它认为,社会心态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动荡转换期、稳定常规期、危机反常期、革命更换期,这些时期前后相连,循环发展。在这些时期都有良性状态、恶性状态和中性状态。调节社会心态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争取良性状态,避免恶性状态,促进中性状态向良性状态转化。

四、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与评论

(一)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

在众多文章中,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认识的。

在理论方面展开的观点认为,首先,社会心态研究将历史观和认识论重新融为了一体。因为社会心态理论的提出。直截了当地否定了社会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白板论”和“直观感受论”,表明任何社会意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社会心态直接作用的结果。正是社会心态的作用,才使得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功能。在这里,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界限消失了,使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块整钢”的特性。其次,有助于完善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态的理论,以一种对唯心史观“只看到”思想动

机的片面性的否定的态度,在关注思想动机产生的经济原因的同时,认真分析了社会群体主体的心智状态,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在实践方面展开的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变化迅速、广泛和深刻,社会心态不像个人情绪变化迅速和无常,也不像意识形态变化较为缓慢,具有相对稳定性,以此来把握急剧变化的社会存在所引起的社会意识变化,较方便也较为科学。同时,研究和重视这~问题,调节社会心态进入良性状态,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前进和进步,也可以建立依据社会心态研究的成果,建立社会预防机制,在社会混乱状态到来之前拉起警报,及早采取对应措施,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评论

社会心态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其客观原因。转型时期急骤变化的社会生活,要求我们对社会意识进行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同步性研究;仅从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都不能解决问题。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处于自发的、非系统的、低层次的社会意识的心理层次,其瞬息万变的现状,给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以及研究成果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例如,1996年前,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几乎就在转眼之间,中国人就要面对通货紧缩的买方市场。由此带来的社会心理的变化是极其迅速的,从社会心理层面研究社会意识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仅仅从社会意识形式的角度研究自觉的、系统的、处于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缓慢的变化及其滞后性,给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价值带来不利影响。正如任何风暴都发于青萍之末一样,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发于“青萍之末”。这“青萍之末”就是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不仅是意识形态变化的起点,也是社会心理变化的整体显现或“晴雨表”。所以,在“青萍之末”可以见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变化的端倪与整体面貌。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社会心态研究成为热点就再自然不过了。

研究这一热点问题的成果在短期如此之多地出现,说明学术界的活力和责任感,说明参与此问题研究的同仁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其中许多文章的研究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为实际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也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这种研究已经大大突破了过去的那种对思想状况分析研究的模式和水平。这是社会心态成为研究热点的主观原因和主要状况。

然而,这种研究,还是处于散乱、不够准确全面、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的状态,因而,尽管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很多,但并没有达到规范的系统的程度。大多数文章在展开自己的研究内容时,并没有对社会心态做出自己的界定。这一方面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一种学科前沿状态,另一方面表现出了这方面研究的散乱状态。不少文章对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把握不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合适的研究方法,所以导致了对问题的表述不够准确全面。例如,有的文章研究的是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却只是研究了社会心态的负面的表现,对正面的表现缺乏足够的论述。从而给人这样的一种印象,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心态正在走向误区,甚至越变越坏。这些问题都与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有关。社会心态的研究,究竟是属于何种学科?或者什么学科也不属于,而只是新出现的边缘交叉学科?这些问题在许多研究者那里是没有意识到的。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术界对新出现的研究对象缺乏一种学科自觉,没能迅速地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加以展开(最近,有人提出了建立“群体心态学”的主张,对于推动社会心态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兆头);另一方面是哲学研究滞后,没有对这种新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这些缺憾都是今后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建构一个新的学科――社会心态学,将是这个方向不远处的一个目标。愿这个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智勇,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7,(2);高云峰,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态的嬗变过程[J],辽宁师专学报,2002,(2);刘扬,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调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2,(6);冯伯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l心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5,(2),

[2]丁水木,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启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1),

[3]郑仓元,转型期社会心态变化的主要趋势[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3),

[4]李布,对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的探讨[J],桂海论丛,2000,(1),

[5]准确把握社会心态[J],嘹望新闻周刊,2003,(7),

[6]程家明,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J],教学与研究,1993,(2);社会0态的变化和调节[J],江汉论坛,1992,(2),

[7]李静等,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8]胡红生,试论社会。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1,(1),

[9]丁元竹等,我国居民社会心态跟踪分析与社会经济形势预测(2001-2002)[J],经济学动态,2002,(2),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知识生态圈数字图书馆可视化

[分类号]G35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图书馆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却是纷繁复杂,各个国家、机构、作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数字图书馆的相关问题,人们很难对数字图书馆的总体研究趋势、研究重点及规律有清晰的把握。知识生态学是融合了生态学理念的研究知识运动规律的学科,从知识生态的视角对学术研究产出的知识进行研究,有助于从系统、动态和平衡的角度探讨知识运动的内部规律。数字图书馆研究不断地产出知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共同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知识生态圈。本文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构成要素进行可视化分析,解析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为揭示其内在规律提供参考。

2 “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解析

2.1 知识生态圈

知识生态圈是知识产生、发展、演化、应用、消亡这一生命过程发生的空间范围,包括知识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及知识运动所依赖的条件。知识生态圈中知识运动所依赖的条件主要包括生产、传播和利用知识的人以及知识环境。知识生态圈反映了知识人、知识、知识环境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均衡运动状态,以及知识人与知识环境之间以知识为纽带、满足知识需求的互动关系。

2.2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构成与结构

学术研究是知识创造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过程中知识运动丰富。学术研究的知识生态圈是指通过学术研究,新知识得以产生、传播、发展、演化、利用的支撑要素和空间范围。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涵盖了知识生命周期的主要部分,知识消亡这一过程往往在知识的应用实践领域逐步发生,在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中也有部分涉及,表现为该知识在逐年产生的学术文献中逐步消失。

2.2.1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核心支撑要素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核心支撑要素包括经典文献、主要研究者、研究热点和主要研究机构,它们分别代表了知识载体、知识生产者和知识集聚趋向。

经典文献是指在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科主要研究内容的精炼,是学科发展的原点或基础,它的内容往往是开创性的、不可跨越的,代表了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在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中,经典文献是知识的载体,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整个生态圈中进行知识的传播。

主要研究者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对学科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这些研究者往往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不断地丰富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内容,并且对学科的某一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在整个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中,他们作为生产知识的主体,不断地为生态圈加入新鲜的元素,经过磨合适应后,推动知识生态圈内知识的流动。

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阶段,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一问题的集中研究。研究热点大都是阶段性的,随外部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原因不断变化。在知识生态圈中,研究热点也是知识集聚点,形成生态圈中的“热区”。“热区”集聚了知识、研究者以及研究机构,是推动知识生态圈各要素运转的动力。

主要研究机构是指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研究机构,是学科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在知识生态圈中,研究机构功能广泛,能够从多种角度促进知识的传播、交流和发酵,如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发起和主办等。通过机构的传播扩散,知识能够快速聚集或大范围地传播,知识生态圈得到发展和进化。

2.2.2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影响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主要有知识流程,即知识生命周期以及知识生态圈的平衡。

知识流程是指知识在研究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各个知识驻点间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交流的过程。知识流程建构起知识生态圈的骨架,形成了生态圈内知识流动的路径和方向。知识流程群决定了知识流动的速度、效率及与各个核心要素的交流状况,合理的知识流程群有利于维持生态圈内的平衡,进而提高知识生态圈的质量。

知识生命周期是指知识在时间上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产生、加工、存储、应用、老化。知识生命周期体现了知识的循环和更新,影响着知识生态圈的质量。过长的知识生命周期表明这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趋于平稳,一方面说明学科研究比较成熟,另一方面则表明该领域新的知识元素较少;而短小的知识生命周期一方面表明学科知识尚在发展之中,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表明该领域知识创新活动比较频繁。

知识生态圈的平衡是指生态圈内各要素有序发展,知识运动呈稳定协调发展的状态。知识生态圈的平衡是其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

2.3 “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构成

以“数字图书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其核心要素包括“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经典文献、主要研究者、研究热点以及主要研究机构,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了解“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内知识流程、知识生命周期及知识生态平衡状况。

3 “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n--f视化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气候变化;生理生态学;生态模型;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35-03

前言

2014年12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关于组织实施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的精神,经海南省学位委员办公室组织专家讨论,确定了以海南大学法治中国专题、生态学研究前沿与进展及海南师范大学政治公共课、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等8门课程成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同时列入海南省首批研究生课程改革试点。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是增强高校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研究生教育比较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而容易忽视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试点工作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开展试点工作是每个试点院校亟待解决并需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通过试点工作改变研究生教育学术化倾向,营造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硕士点,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强大的支撑平台,是承担《生态学研究前沿与进展》试点课程的理想单位。学院本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积极开展课程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强化研究生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适时引入当今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培养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扩大科研和创新能力切入点,引导研究生发挥潜在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动机和科研热情。

一、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生态学研究前沿与进展》在海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里被列为生态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同时也是我校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总计20个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足见该门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海南大学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该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老师就有十多人。为了更好地执行《生态学研究前沿与进展》的试点工作,组织专家讨论后,还是决定优先邀请国内外的校外杰出专家学者来授课,带动本校师生在生态学前沿领域的协同发展。

二、课程教学内容

1.气候变化。海南大学非常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立了海南低碳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接了“海南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森林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研究”等项目,为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学术报告中,首先讲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态度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然后着重讲解了全球气候变化的F状及造成此现状的科学原因;最后指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的措施与目前的污染治理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是和谐统一的。在刘文杰教授(海南大学D类人才)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疏勒河上游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报告中,系统讲解了全球变化的概念和特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式以及相关观测与模拟研究的不确定性和难点,介绍常用的野外观测与模拟方法以及初步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展望。这些报告对研究生培养及生态学学科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海南大学谭正洪教授(C类人才)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中系统介绍了生态系统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由来,基于生态系统尺度上研究热带雨林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有关碳循环的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著名生态学家周国逸研究员“森林发生与演替过程中水、碳循环的关键科学问题”的报告中,系统讲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在其发生、发育过程中大致经过森林发生阶段、森林成熟阶段和地带性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分析了森林演替对水资源的影响、成熟森林的碳汇能力、全球变化背景下地带性森林的稳定性与变化方向、区域和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贡献这几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并强调了地带性森林在碳汇方面的作用,对我国未来碳排放、森林植被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3.植物生态生理学。植物生态生理学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生理生态的角度研究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张胜(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员“不同性别的杨树对环境胁迫差异响应的生理生态及分子机制”的专题报告中,系统地从生态因子、水分生理、光合作用、离子转运等角度讲述了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同时讲述了现代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非生物胁迫的相关性;他还向大家介绍了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分化与鉴定的相关研究(同工酶研究);最后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和方向,向大家展示了雌雄青杨对低温、干旱、盐及元素(n/p/K)缺乏等非生物胁迫在生长发育、生态生理适应及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差异响应,分析了雌雄植株对非生物胁迫差异响应研究的生态学意义。北京大学的唐艳鸿教授(获得者)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做了“高Co2条件下变动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专题报告,他先从光-光合作用曲线开始,讲述了稳定条件下和变动条件下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时也讲述了高Co2环境下叶温对动态光合作用的影响。唐艳鸿教授针对看似简单的光合作用问题深入探讨,从日常方法研究中,找到前人没有完全研究的光合作用内容,完成了学科知识的补全性研究,该做法确实需要每个科研人员进行如何在平淡工作中解决科学基础问题的思考。

4.生态模型。生态模型是生态学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它的种类繁多。北京师范大学袁文平(中组部,优青获得者)教授“植被生产力的遥感反演算法”的专题中,首先介绍了研究植被生产力的常用观测方法和模型方法,比较了目前六种代表性的遥感驱动过程模型(气侯统计模型、全球动态植被模型、基于遥感资料的过程模型、气候统计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模型以及eC-LUe模型),然后详细讲解了eC-LUe模型的数据拟合性,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在建立eC-LUe模型中碰到的问题及有效解决方法。同时详细的讲解了全球动态植被模型的构架等基础知识,又适时的引入相关国际前沿研究进展。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JiyeZeng研究员“trace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ShowninatmosphericCo2DataatHaterumamonitoringStation”的专题报告中,简要地介绍了他在海洋大气环境领域做的工作,通过在日本最南端的岛屿波照间岛上的监测站实时释放无质量、无体积的Lagrangianparticle,并对其所在环境气象数据进行收集,由此可建立模型预测释放Lagrangianparticle的未来走向,同时也可追溯其历史来路,从而分析得到一年四季中波照间岛Co2的主要来源地。他建立的CGeRmeteX模型也可供业界学者免费使用,并被业界广泛认同。

5.环境生态学。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生态学也列为本次课程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唐翔宇研究员(百人计划)从环境生态学领域做了题为“Sources,trancportandfateofpollutantsinsoils”的专题报告,详细讲述了环境水文和环境污染化学的基础知识,并系统介绍了不同地理地貌条件下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各种污染源通过各种途径迁移进入土壤、迁移规律与归宿以及相应检测方法,并就有机污染物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最新数据、最新研究方法和进展情况做了介绍。美国夏威夷大学李庆孝教授做了主题为“nutraceuticalsResearchinperspective”的专题报告,阐述了利用环境化学、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现代营养品研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当前国际市场中营养品的主要种类、研发状况等研究背景,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多发疾病开发出相应的生态营养品。随后,李庆孝教授从生态学角度介绍了营养品、植物杀虫剂和棕榈树过氧化物酶等方面的科研前景,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

6.微生物生态学。北京大学陆雅海教授(长江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做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的专题讲座,从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肥力、全球变化、环境污染等5个方面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前沿与进展情况。并把微生物生态学的将来发展在基础性科学问题、应用性基础科学问题和多学科交叉方法平台三个层面上进行了展望分析,最终达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南京农业大学洪晓月教授做了“共生菌影响昆虫生殖不亲和的分子机理”的讲座,详细讲解了何为分子生态学,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昆虫分子生态学研究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共生菌对昆虫的影响不仅在防御、提供营养等方面,还影响昆虫的生殖亲和性。wolbachia在农业害虫二斑叶螨和灰飞虱中普遍感染且引起细胞质不亲和(Ci)。自然n群二斑叶螨wolbachia感染率2.5%-85%,wolbachia诱导二斑叶螨Ci表现为后代的孵化率显著下降,后代死亡率显著上升,并且后代雌螨的比率显著下降。自然种群灰飞虱wolbachia感染率65.9%-100%。不亲和杂交组合较亲和组合产卵量显著降低且后代孵化率为零,表现出完全胞质不亲和作用。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发现与Ci相关的基因及miRna。这些研究对有害昆虫的生物防治生物入侵防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课程总结与展望

生态学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科学,生态学理论是从实践中发现、总结、提炼而成,这就要求高层次生态学人才必须重视生态学理论的钻研,具备坚实的生态学基础理论储备并及时更新知识。历经一个学期的《生态学研究前沿与进展》课程建设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既能深化基础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有利于启发我校师生的创新思维和锻造科研进取精神,为我校生态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分享胜利果实的同时,也需要不断为该课程的优化提出建议。

生态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专业,孙慧珍等曾将东北林业大学的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生源分为三大类17个以上的本科专业,可见其专业知识背景差异较大。本次《生态学研究前沿与进展》的授课对象除了生态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外,还有来自其他20个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由于学生专业背景差别较大,课程授课内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渐凸显。尽管专家们在授课时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普及和讲解,一些非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仍很难跟上课程节奏,课后也往往消化不良,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建议在今后的课程开展中,一方面限制选课专业,尽量缩小专业差异;另一方面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介绍每一讲所请专家的讲课时间、研究方向等给学生做参考。学生们还可以自己查一些相关资料,以便对专家所讲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有目的地做好课前准备。最后,作为一门课程而不是单纯的讲座,建议加强课程组织形式,强化考勤考核制度。

《生态学研究前沿与进展》课程试点也为其他研究生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借鉴。祝愿该课程更上一个台阶,感谢为该课程付出的所有专家和老师。

参考文献: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生态系统海洋生态服务功能

1.引言

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生命支持系统,为人类福利提供了大量的服务。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提供、生态过程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1]。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属于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方向,也是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2]。其中,以Daily和Costanza等的工作最具代表性。Daily系统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服务价值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内容。生态系统服务不仅是联系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桥梁,也是将行政经济手段应用于生态环境管理的桥梁。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为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更好的理念和方法。

国内科学家积极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欧阳志云等通过计算得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为30.48万亿/年。陈仲新等按照Costanza的方法按面积比例折算后,得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为5.61万亿/年,海洋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为2.17万亿/年,是同年我国GDp的1.73倍,比欧阳志云的结果明显偏低。何浩等基于遥感数据认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17万亿元。不同学者的估算结果都说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在万亿量级[3]。

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出版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专著。国外针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不多。Duarte分析了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Hol-mund分析了大西洋斯德哥尔摩群岛海域放流5种鱼类所提高的服务价值变化。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实际的研究工作不多。徐丛春等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框架体系。汪永华等采用问卷方式研究海南新村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价值,当地居民的最大支付意愿为56.87元/人,恢复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效益每年至少有325万元。2002年国家海洋局资助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课题,陈尚等率先对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建立了我国海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2003年科技部资助朱明远等研究2种不同性质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包括养殖开发型海湾――桑沟湾、保护型生态系统――南麂列岛,初步研究报告已经完成。目前研究工作是建立不同海洋生态类型的服务功能定量和价值计算的方法,并开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软件,应用于评估4大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11个沿海省区的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05年3月,国家海洋局启动了为期5年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计划,经费总额228.8万元。

2.研究进展

2.1基础理论研究

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和内涵、服务的分类指标体系、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与受控机理等方面。对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Cairns(1997)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福利所必需的那些生态系统功能。Daily(1997)则认为:生态系统的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Costanza等(1997)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就是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统称,它代表着人类直接和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董全(1999)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那些由自然生物过程产生和维持的环境资源方面的条件和服务。ma(2003)则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Daily和Dasgupta(2004)进一步将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明确为: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广泛的生态效应与过程,对人类所提供的各种效益,包括了物质生产、生命支撑功能、生活满足效应和选择的保留。从这些定义来看,Daily的定义更倾向从生态学角度来阐明生态系统的服务,在生态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和认可[4]。

2.2价值评估研究

自1997年后,许多生态学家与经济学家都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对完善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做出了贡献。Goulder等(1997)详细地分析讨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哲学基础,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除了具有内在价值,对人类还具有工具价值。一般认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除了哲学含义以外,还具有生态学、经济学与社会学含义。在生态学上,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来源于生物的生存价值和协同进化,并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和生境功能相关联,通常以能量的形式来表达价值的多少,称为能量价值论。在社会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受信息功能支持,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是以货币形式来表达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的效用性大小、稀缺性多少以及获得这些服务所需成本的高低。生态系统服务的总经济价值(teV)包括了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两大部分,前者又包含了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和选择价值(oV),而非使用价值则包括遗产价值(BV)和存在价值(eV)。尽管在学术上还存在着争议,但大多数学者将存在价值归类于使用价值当中[3]。同时Farber等(2002)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还具有时间含义: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利息折扣等因素,人们通常认为未来的价值不如现在高。应用研究各国的学者们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技术方法对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不同类型的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批具有可利用价值的成果。

3.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学科发展方向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经起步,今后需要在以下10个方面加强研究:(1)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化及其在不同尺度(海湾、海盆、大洋、全球)上的转换;(2)不同海洋生态类型(如海湾、珊瑚礁、红树林、草滩湿地等)服务价值的准确计算方法;(3)重要人类用海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格局的长期影响;(4)支撑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生态过程;(5)各类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和海洋灾害损害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理论、方法;(6)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健康、国家生态安全的关系;(7)在县、市、省、海区、大生态系、大洋、全球尺度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8)海洋生态补偿金和生态补偿制度;(9)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优化沿海土地开发、产业开发、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海域环保的贡献;(10)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DailyGC.introduction:whatareecosystemServices?[C]//DailyGC,ed.natures’Services:SocietalDependenceonnaturalecosystems.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7.

[2]张朝晖,王宗灵,朱明远.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7,26(6):925-932.

生态学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述评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01

中图分类号:F1245;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3-0001-03

abstract:Fromthefourlayersofenterprise,industry,regionandnation,thepaperreviewstherelatedresearchachievementsaroundfouraspectsincludingtheconnotationandstructure,evolution,governance,strategy&policyofinnovationecosystem,thensummarizesthecurrentresearchshortagesandpointsoutthefutureresearchdirectionsandfocuses.

Keywords:innovationecosystem;innovationdriven;reviewandcomment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而且创新范式开始转向创新生态系统。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正式提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2005年日本产业结构委员会提出了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宏伟目标,2013年欧盟“都柏林宣言”部署的新一代创新政策也聚焦于创新生态系统。我国也积极关注与探索创新生态系统,2011年科技部举行“创新圆桌会议”,讨论“创新生态系统”议题。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创新的新范式,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述评,以期为创新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

1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结构

1.1企业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moore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1]。adner提出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凸显创新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并认为企业的创新成功还需要与相关合作伙伴构建创新链和采用链来快速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2]。在结构方面,adner等指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上游组件商、下游互补件商以及集成商构成[3,4];Hienerth等研究表明,一些先锋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甚至将用户纳入其中,即“生产方-用户”结构[5]。国内学者张云生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围绕技术标准形成的协同共生的创新体系,具有基于配套技术的模块化结构[6]。

1.2产业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Gawer等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发挥产业基础性创新支撑作用的产品、服务、技术集合,创新者可以利用它来开发自己的配套产品或服务,并指出该类平台的构成主体及模块化技术架构[7];王娜等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环境因素、产业体系、软硬件设施、人才等组成[8]。

1.3区域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国内学者黄鲁成最早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并定义为某一区域内由技术创新组织和技术创新环境复合而成,并开展创新资源、信息交流的有机系统[9];刘友金等则认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由创新主体、消费者(产品的终端用户)、市场、环境、分解者等组成[10]。

1.4国家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最早由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并认为美国经济强大依赖于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朱迪・埃斯特琳进一步指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研究、开发和应用三大群落构成[11]。

2创新生B系统演化规律

2.1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实质上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间的关系变化[12]。胡京波等研究表明,民用飞机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依次为组件转包制造、大组件生产以及风险共担式协作研发,客户-组件供应商的动态关系推动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13]。当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多阶段演进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机遇、竞争水平和需求偏好造成了iphone游戏类和非游戏类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不同演进过程[14]。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依次遵循基于“渐进性小生境开放式产品平台全面拓展”的演进路径,并在创新驱动力、需求拉动力和政策引导力的综合作用下实现持续升级[15]。

2.2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国内外学者对特定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规律开展研究。首先从类比自然生态的特点出发,陈瑜等研究了复制、竞合与重组机制对光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并指出其主要演化方向为后向捕食和前向捕食战略[16];Chen等则分析了风力涡轮机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追赶过程,并探讨四个演进阶段的技术累积模式、不同主体间作用关系以及演进动力[17]。其次,半导体光刻设备产业新技术替代旧技术仍然遵循了S型曲线,只是这种替代过程是新的创新生态替代旧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而新技术替代挑战和旧技术拓展机遇则是决定产业技术更新速度的关键维度[18]。

此外,学者们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鲜有涉及,在国家层面也仅有个别学者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工作,如Fukuda等指出日本和美国创新生态系统政策并行演进路径遵循:替代性可持续发展、共同演化性自我强化、组织惯性与竞争性学习、异质性协同等原理[19]。

3创新生态系统治理

3.1企业层面的治理

学者们关注创新生态系统不同成员之间冲突治理。首先是目标差异性治理,一些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新创企业需要通过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来协调核心企业和风险投资者之间的目标冲突[20];其次,企业与其他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不当也会引发冲突,有针对性的知识披露有助于提高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度[21],当然核心企业还应主导建立知识产权治理机制[22];最后,企业还面临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治理,mantovani等认为企业与配套产品生产商之间不协作会造成企业更多额外成本,尤其在市场饱和状态下,核心企业会陷入“囚徒困境”[23]。此外,张云生等提出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24]。

3.2产业层面的治理

一些学者更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表明,由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成员间依存关系的不均衡性、组件和配件创新的专用性、集体“搭便车”等原因,应当建立宏观文化机制、集体制裁机制等外部治理机制和谈判协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等内部治理机制[25]。

3.3区域层面的治理

国外学者认为,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作为研发中心的吸引力,需要本地和全球以及内部与外部的知识综合治理[26];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很长的工业历史的地区,还需要克服区域结构性危机[27],当然还要致力于开放式创新下的外部创新源集成[28]。国内学者还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生态位评价,如覃荔荔等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及指标体系[29]。

4创新生态系统战略与政策

4.1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

学者们对创新生态系统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首先,在总体发展战略方面,遵循了“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定位创新生态系统重置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路径[4]。其次,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是多种战略活动的集合,企业成员的创新战略、创新协作活动协调以及技术战略投资之间存在着关联性[30];平台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组织核心,创新生态系统平台领导战略包括:技术标准化战略、创新激励战略、互补技术研发战略以及平台企业内外部冲突协调战略[31]。此外,突出专利战略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并将其专利许可战略分为主动许可和被动许可[32]。

此外,关于国家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战略鲜有文献涉及,在产业层面也仅有张运生研究了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33]。

4.2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支持政策

watanabe等认为在21世纪由资讯社会向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构建面向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体系才能维持美国、日本的创新优势[34];2012年美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再次强调,应当通过面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政策来提升国家竞争力[35]。mcCarthy等认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不足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开展创新的历史,目前需要通过国家体制基础和政策制度变革来发展国家创新生态系统[36]。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推进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政策,如曾国屏等认为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D变过程中,相应政策也需要由“供给”向“需求”转变[37]。

5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作用,创新生态系统也开始成为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基于生态化、有机式的基本思路探究更具创新效率和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治理以及战略与政策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资料也难称丰富。为此,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方法的系统性和实践指导性出发,未来研究还应当突出以下方面。

(1)突出对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结构认知的统一性。这关系到该研究领域术语(或符号)的统一性和研究对象与边界的明确性,尤其是与“创新系统”的区别是什么,不能仅仅是在“创新系统”前面加上“生态”进行修饰,而是要充分展现“生态”的深刻内涵和结构功能的独特优势。

(2)注重不同层面创新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不能简单地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内容和方法生搬硬套到国家、产业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同时还要关注四个层面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尤其要研究宏观层创新生态系统的微观基础以及微观层创新生态系统的宏观表现。

(3)强化研究内容的均衡性。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各层面以及不同内容的研究均衡性,突出产业层的战略与政策、区域层的演化规律和战略与政策、国家层的治理等问题的研究。

(4)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要突出创新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提高运用生态学视角与方法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强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研究问题的逐步明确与深化,需要大样本问卷调查、建模与仿真、博弈论、复杂系统等研究方法的有效运用。

(5)关注中国情境下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创新生态系统是中国未来创新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而且中国创新实践经验也应当是丰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方法的重要素材,为此应当开展中国不同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证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尤其关注中国情境下创新系统向创新生态系统转型升级的机理、路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mooreJF,predators,prey.anewecology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3(3):75-86.

[2]adnerR.matchYourinnovationStrategytoYourinnovationecosystem[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6(4):98-107.

[3]adnerR,KapoorR.ValueCreationininnovationecosystems:HowtheStructureoftechnologicalinterdependenceaffectsFirmperformanceinnewtechnologyGeneration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0(3):306-333.

[4]罗恩・阿德纳.广角镜战略:企业创新的生态与风险[m].秦雪征,谭静,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67-96.

[5]HienerthC,LettlC,Keinzp.SynergiesamongproducerFirms,LeadUsers,andUserCommunities:theCaseoftheLeGoproducer-userecosystem[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14(4):848-866.

[6]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与结构解析[J].软科学,2008(11):95-98.

[7]Gawera.BridgingDifferingperspectivesontechnologicalplatforms:towardanintegrativeFramework[J].Researchpolicy,2014(7):1239-1249.

[8]王娜,.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内部一致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5):24-30.

[9]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3(1):23-26.

[10]刘友金,易秋平.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失调及其实现平衡的途径[J].系统工程,2005(10):97-101.

[11]朱迪・埃斯特琳.美国创新在衰退[m].闾佳,翁翼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8.

[12]StillK,HuhtamkiJ,RussellmG,Rubensn.insightsfororchestratinginnovationecosystems:theCaseofeitiCtLabsandData-drivennetworkVisualiz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2014(2/3):243-265.

[13]胡京波,欧阳桃花,谭振亚,等.以SF民机转包生产商为核心企业的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J].管理学报,2014(8):1116-1125.

[14]YinpL,DavisJp,muzyryaY.entrepreneurialinnovation:Killerappsintheiphoneecosystem[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14(5):255-259.

[15]王宏起,汪英a,武建龙,刘家洋.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J].中国软科学,2016(4):81-94.

[16]陈瑜,谢富纪.基于Lotka-Voterra模型的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演化路径的仿生学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3):74-84.

[17]ChenYt,RongK,XueL.evolution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inChina'swindturbinemanufacturing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2014(Si):262-299.

[18]adnerR,KapoorR.innovationecosystemsandthepaceofSubstitution:Re-examiningtechnologyS-curv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6(4):625-648.

[19]FukudaK,watanabeC.JapaneseandUSperspectivesonthenationalinnovationecosystem[J].technologyinSociety,2008,30(1):49-43.

[20]nambisanS,BaronRa.entrepreneurshipininnovationecosystems:entrepreneurs'Self-regulatoryprocessesandtheirimplicationsfornewVentureSuccess[J].entrepreneurship:theory&practice,2013(5):1071-1097.

[21]alexyo,GeorgeG,Salterai.theSelectiveRevealingofKnowledgeanditsimplicationsforinnovativeactivity[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3(2):270-291.

[22]LetenB.Vanhaverbekew,Roijakkersn.ipmodelstoorchestrateinnovationecosystems:imeC,apublicResearchinstituteinnano-electronics[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2013(4):51-64.

[23]mantovania,Ruiz-alisedaF.equilibriuminnovationecosystems:theDarkSideofCollaboratingwithComplementors[J].managementScience,2016(2):534-549.

[24]张运生,邹思明,张利飞.基于定价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2):157-165.

[25]吴绍波,顾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1):13-21.

[26]maleckieJ.ConnectingLocalentrepreneurialecosystemstoGlobalinnovationnetworks:openinnovation,DoublenetworksandKnowledge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management,2011(1):36-59.

[27]oksanenK,Hautamkia.transformingRegionsintoinnovationecosystems:amodelforRenewingLocalindustrialStructures[J].innovationJournal,2014(2):2-16.

[28]almiralle,Leem,majchrzaka.openinnovationRequiresintegratedCompetitioncommunityecosystems:LessonsLearnedFromCivicopeninnovation[J].BusinessHorizons,2014(3):391-400.

[29]覃荔荔,王道平,周超.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在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5):927-935.

[30]KapoorR,LeeJm.CoordinatingandCompetinginecosystems:HoworganizationalFormsShapenewtechnologyinvestment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3(3):274-296.

[31]张利飞.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平台领导战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99-103.

[32]LichtenthalerU.DeterminantsofproactiveandReactivetechnologyLicensing:aContingencyperspective[J].Researchpolicy,2010(1):55-66.

[33]张运生.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34-143.

[34]watanabeC,FukudaK.nationalinnovationecosystems:theSimilarityandDisparityofJapan-UStechnologypolicySystemstowardaServiceorientedeconomy[J].JournalofServicesResearch,2006(1):159-186.

[35]nationalResearchCouncil.RisingtotheChallenge:U.S.innovationpolicyfortheGlobaleconomy[R].washington,DC:thenationalacademiespres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