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辅导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7:06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1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一、前言

小学生心理辅导应当划归在儿童心理辅导领域,为心理辅导内的关键环节。儿童心理辅导还有治疗相关工作者表示“避免粗略的将儿童当作‘小大人’,避免将儿童的心理辅导当成依照比例压缩的成人心理辅导,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作为藏族城镇小学生心理辅导者既要有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又要有从理念到方法、从专业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较好的训练和专业成长。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围绕着心理辅导的一个案例,对如何强化藏族城镇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提出了个人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结合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

(一)案例背景

1、个案身份

王小雨;性别:男;年龄:10岁;三年级学生。

2、个案起因

很长一段时间,该生常滋事、闹事、打骂同学、无心向学。对待老师的教育表面上能接受,但背后却说谎欺骗,没有悔改之意。

3、个案调查

王同学家共计四口,包括父母还有一个姐姐,由于父母思想保守,即使有女儿,不过比较偏向男孩。王同学小时候,对其十分溺爱,没有进行科学教育,导致王同学自身出现很多恶习。研究王同学父母,教育途径不得当,没有同王同学进行合理交流,造成王同学出现叛逆思想,忽视他人的教育,没有接受科学的教育。

4、分析与诊断

王同学争强好胜,还有父母溺爱,能够察言观色、经常撒谎,性情反复多变,出现诸多恶习;家庭条件:父母在教育方面方法不恰当,同学校方面不一致;学校条件:王同学学习成绩较差,思想、品德、意识存在不足,平时教育没有效果,不能产生明显效果。

(二)心理辅导的策略建议

1、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对待学生

从存在心理障碍还有心理困惑的儿童从教育过程中产生注意力分散,多动明显,不遵守教育秩序等情况,不能通过批评、训斥还有体罚途径解决。从教育环节内,杜绝产生对号入座情况,杜绝给儿童发展还有心理问题的处理出现消极作用。同时,从推动儿童处理心理问题的环节内,特别关键的步骤为了解儿童的内心想法,另外,想要消除儿童的担忧,应重视儿童隐私。

2、因材施教,实行个别针对辅导

由于学生心理的独特性和环境的差异性,造成的心理障碍也有其特殊性。所以采取个别心理指导,有针对性地矫治和疏导各种心理障碍是一项必需的工作。学校可以成立“心灵小屋”的心理活动室或者是“心灵热线”咨询室,为学生开辟一个娱乐游戏,说心里话,排除心理障碍,解决学习困难的天地。同时心理辅导老师应作好前来咨询学生的咨询和记录,耐心地倾听,及时有效地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惑。

三、实现与学生良好的沟通

(1)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为当代师生关系的展示。理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有自尊心。任课教师可以快速奖励学生的些许提高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热情、理解后进生,任课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心理,假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尊,恐惧其他人歧视,想要在和谐平等环境中学习,上述均应通过任课教师进行营建。

(2)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

许多藏族城镇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藏族城镇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4、培养学生兴趣转移不良情绪

转移调控即为在学生自身情绪比较消极的过程中,能够开展另外的活动,借助焦点发生转移来有效消减消极情绪。任课教师应培养儿童在不开心的情况下,能够忘记不开心的事,能够看看电影、参加运动、唱歌等等,借助另外的活动有效减少消极思想。

5、创建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营造和谐稳定的学习氛围应特别重视同学生父母保持交流,推动学生父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心理健康的关键作用,了解教育儿童的科学途径。同时借助教师家访、儿童素质发展报告书、教师同父母的交流同途径,推动教师同父母有效交流。父母、老师稳定的联系可以给学生营造稳定的氛围,推动学生给自己开展科学的了解,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三)案例成效

1、现在,王同学可以及时完成功课,学习出现了突出的好转。

2、近几个月,同同学关系比较融洽,同学逐渐认同了王同学,建立了友谊。

3、王同学家长说,王同学同父母关系逐渐改善,能够进行交流,感情增进。

四、结论

教育工作者只要有关注学生发展的责任心,一定会结合教学实际,搞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师生心灵上“微妙接触”,一定会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育心”之目标一定会达成。本文对小学生心理辅导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认为应该:

(1)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对待学生;

(2)帮助小学生树立积极的观念;

(3)因材施教,实行个别针对辅导;

(4)实现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尊重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

(5)培养学生兴趣转移不良情绪;

(6)创建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2

一、由两个咨询个案引发的思考

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大多为青少年。不久前,一个女孩走进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她叫小岚,就读初二,住宿生。室友们最近迷上了熄灯后讲鬼故事,引来女孩们蒙着被子的惊呼。即使这样,其他女生不一会儿就渐入梦乡,而小岚却只要闭上眼就“看到”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和一张“模糊的人脸”,她已经连续好几天怕得睡不着觉了。确认最近没有令小岚焦虑和恐惧的特别事件后,我打算做一些深入的了解。教给小岚放松技巧后,我请她闭上眼睛回想曾经出现在眼前的场景和面孔,像谁?像在哪儿?起初她不停地摇头,我一边引导她放松一边鼓励她,终于小岚告诉我:“我想起了太太(曾祖母),那个地方像太太的家,乡下很简陋的房子,我和太太、爷爷、奶奶在那里生活过两年。”睁开眼睛,小岚的眼睛湿润了。随后她回忆起“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很多人,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隐约听到‘死’这个字眼,当时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远远看到太太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大人嫌小孩子碍手碍脚,总把我们支开。后来爸妈就把我接回城里了”。很多年以后她才渐渐明白,太太其实已经去世了。

第一次访谈主要是了解问题和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小岚离开后,在整理她的资料时,我突然想起了开学初接到的一个个案:来访者小晋是一名初一新生,男,住校,父母周末轮流来探望,开学三周时由校医转介过来,校医反映男孩的身体不太好,瘦瘦弱弱的他黑眼圈很重,看上去精神状态不佳。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小晋的父母在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生下小晋(目前父母均已年近五十),家庭关系比较融洽,妈妈承担了主要的教养任务。一年前爷爷因病突然过世,小晋感到“爸爸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他“从来没有见过爸爸那么伤心”。后来虽然生活逐渐回归正常,但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要是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离开我了怎么办?”特别是来到宁波读书后,他特别想家,这个问题又不由自主出现在脑海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想这个问题想得睡不着觉,蒙在被子里偷偷哭泣。上语文课的时候,只要一学到和亲情有关的章节,他就忍不住当堂呜咽。爸妈知道后安慰他说他们的年龄也不是很大,身体还是很健康的,不可能突然离世,让他不要担心,但是小晋的情绪问题并没有好转。我进一步了解了小晋的成长经历,他没有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父母没有重大疾病,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这两个案例中的来访者一个主诉受恐惧情绪困扰,一个主诉适应不良,诱发事件和来访者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但是我注意到一个共同点:两位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丧失”事件(亲人离世),而且他们的情绪困扰都和“丧失”事件有关。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两个案例中的来访者都是青少年,他们第一次经历“丧失”事件的时候还是懵懂的儿童时期。中国的传统不主张让儿童参与到葬礼等事件中,一方面是怕孩子添乱,另一方面也是顾忌给孩子们留下心理上的阴影或者是“不吉利”,这样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首先,成年人得知亲人离世后自然流露出的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于还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反应,会引发他们形成一种“死亡――悲伤(恐惧)”的联想,这可能就成为了他们日后在面对死亡时的基本情绪。其次,儿童虽然不理解死亡,但是他们能够从家中的变化(如,家长的表情都很严肃、家中突然聚集起很多人等)发现这是一件很重大、很特别的事件,他们会对此产生一系列的猜想,这些猜想可能就是儿童对死亡的理解的雏形,这些猜想如果不加引导,其中一些歪曲的、不正确的猜想可能就会造成日后的心理困扰。一些青少年会寻求解释“这是为什么”,如果找不到答案,就可能产生冲动行为。最后,成年人通过哀悼活动、亲友的支持等,在一段时间后能够从悲伤中走出,恢复正常生活,而儿童的情绪反应则一直被忽视,他们的感受可能被压抑,引起一些过度反应。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的女孩第一次目睹“死亡”时还不到十岁,她与逝者的情感依恋一下子被中断。作为儿童,她不能理解这种中断的原因和意义,加上家里的成年人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感变化,忽视了对孩子情绪的处理,于是疑惑、不舍甚至是恐惧等情绪被压抑。多年后,同学们讲鬼故事时,那种神秘、恐惧、新奇的情绪唤起了女孩被压抑的情绪,她产生了比其他同学更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是出现了和过去经历相关的意象(“空荡荡的房间”“模糊的人脸”),在女孩没有识别出这些意象的意义之前,它们的重复出现让女孩感到恐惧。

案例二中的男孩在爷爷离世后目睹了爸爸强烈的情绪反应,根据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男孩在没有经历过和父母分离的情况下,从爸爸的行为反应中“观察学习”到了和父母分离的悲伤,让他把同父母的“分离”理解为一种很强烈的、难以承受的痛苦。另外,男孩此时已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使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去向有很多矛盾、冲突的想法,男孩家中的变故使他在面对生命的去向时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担心和害怕。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男孩此时正在经历一个并不容易的“适应过程”:他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异地过集体生活,身体素质不佳的他不仅要独自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处理和同学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而且他从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到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学业上也面临很大的压力。面对压力事件,青少年可能会出现退行――哭泣、想家、寝食不安。空间的阻隔使男孩不能即时满足对父母的依恋,强烈的思念唤起了男孩曾经的体验,即“同父母的分离”是一种很强烈的、难以承受的痛苦。他还给自己的思念和担忧找到了一个合理化的借口――爸爸妈妈的年龄比较大,所以他们会更早离世或者年老体衰,这就成了他日日烦恼的源泉。

如果说丧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现象,青少年儿童在成年之前很可能会经历家人离世等“丧失”事件,那么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意义,帮助他们更加合理地处理面对亲人离世等丧失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呢?我想到了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专业技术――“哀伤辅导”。

三、运用哀伤辅导理论开展心理辅导

在确认运用哀伤辅导的技术对小岚开展辅导后,我首先明确开展哀伤辅导的主要任务不是回避丧失和悲伤,而是要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表达、调整和控制悲伤,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性改变,并修复内部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换言之,哀伤辅导的过程是修通丧失,避免形成创伤的过程。来访者正处在青春期,她对死亡的了解已经接近成人,明白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普遍的和正常的。所以我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表达曾经被压抑的悲伤;分析由于丧失所带来的改变并寻找应对的方法;改善不适认知,采用新的方式生活并发掘生活中的积极力量。

第一次咨询,我和小岚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往事的回忆让她感到放松了不少。一周后,小岚来到咨询室,告诉我她的情绪状态有所好转,不过她还是不明白怕鬼故事和太太有什么关系。我结合哀伤理论向小岚进行了解释,小岚点头表示认可。简单的小结后,我们结束了咨询。第三次咨询,我们共同确定了“处理由太太去世这一事件带来的负性情绪”的阶段性辅导目标。通过营造安全的氛围,我鼓励小岚说出对死亡的感受。

咨:小岚,我们来谈谈关于太太死亡这件事你现在的感受吧。(关注现在)

岚:心里怪怪的,一个曾经和我生活过的人再也不会出现了,而我当时却连她其实已经死了都不知道,她会不会怨我?

咨:如果时光一下子回到太太临终前,你可以选择一种方式去参与接下来的事情,你希望做些什么?(奇迹问句,让来访者自己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岚:我希望大人们能告诉我太太已经永远离开了,然后让我参与整个(葬礼)过程,也许我就会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咨:听得出你对太太的不舍,假如有机会让你在太太临终前和她告别,你想和她说什么?

接下来,通过空椅子技术,小岚表达了对太太的不舍和怀念。陪伴着小岚释放悲伤和不舍的情绪,等她平静下来,我对她说:“当年家人是想保护你才隐瞒了这件事,现在你长大了,有足够的心理力量去面对这件事,你可以和家人主动谈谈这件事情。”我布置给小岚两个“作业”:一是试着和家人谈谈,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太太的怀念。我希望小岚能通过完成这两个任务感受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找到支持性的力量。

第四次咨询,小岚告诉我她的睡眠情况已经恢复了正常,然后她向我“汇报”了她的作业:周末回家她主动问起太太的事情,爸爸感到很吃惊,但是看到她真诚的样子,就给她讲了一些太太的故事,与她分享了对太太的感情。小岚画了一幅画,“太太不识字,还是画画比较好”,她画了一个老人搂着一个小女孩的画面,“这是我对太太印象最深的画面,想起它就觉得很温馨、很感动。画完之后我找了片空地把画烧了,希望太太能收到”。

咨:现在想起太太,你的感受是什么?

岚:虽然想到太太已经死了感觉很不舒服,不过不会害怕了,更多的是想起她活着时的一些片段,希望她在“那边”也能开开心心的。

接下来,我希望能够带着小岚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在过去的经历中寻找正向的意义。

咨:回想和太太生活直到后来她去世的这段经历,你有什么收获吗?

岚:(思考)听爸妈说爷爷奶奶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为了照顾太太特意搬到乡下去住,他们全心全意照顾太太直到她去世,这让我很感动,我也要努力去继承这个传统。

小岚通过和家人的共情以及仪式化的行动释放了对太太的思念,相比原来“死亡――恐惧”的联想,她对这一丧失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甚至从中寻找到了积极的力量。总结后我们结束了咨询。

四、反思和小结

(一)青少年儿童“哀伤”的特殊性

由于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青少年儿童的哀伤和成年人会有以下一些区别。第一,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对死亡的理解。例如儿童可能受到童话故事的影响,把死亡理解为“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而青少年则能够用“死亡”来表达,但是对其含义理解不深刻。第二,青少年儿童只有有限的能力以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死亡带来的感受对成年人来说是复杂的,成年人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尚难以表达,青少年更是只能用简单的词汇描述,如上文中的两位来访者,在提及死亡时的感受就是“害怕”“奇怪”,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刻的表述。第三,对于确认自己失落的经验所带来的痛苦,青少年儿童的承受能力很有限。第四,哀伤时,青少年儿童与人相处的方式和成人不一样。在失去亲人时,成人通常被允许表达悲伤,并能得到周围人的关怀与安慰,但青少年儿童不会也避免谈论这样的主题。

因此,青少年儿童面对“丧失”事件时很可能无法适度处理哀伤,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抑郁情绪,或在成年后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且青少年儿童自我建构尚未完成,客体关系发展尚未成熟,往往用退行来应对哀伤,寻求替代物(替代客体)。所以,青少年儿童的哀伤处理,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认知、人格、社会和情绪的发展有所调整。

(二)咨询中建立安全性联结非常重要

在个案的辅导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青少年儿童的哀伤辅导中,陪伴和建立起新的安全性联结非常重要,而共情正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安全联结的基本条件。咨询师尊重、接纳、真诚、温暖的态度为鼓励孩子表达悲伤提供了可能。咨询师要丢掉框架,走进孩子,聆听他们的悲伤和困惑,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反应表达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做到跟着孩子,而不是教条和漠不关己地说教。

(三)不足和展望

在这个案例中,从案主表面的情绪问题识别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小岚的领悟力和表达力较好,咨询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我深知对“死亡”“生命”的疑惑不是通过四次咨询就能解开的。咨询中如果我能放慢脚步,少一些咨询师的解释,多一些耐心和陪伴,把思考的空间更多地留给小岚,也许会打开小岚对生命更加深入的思考。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3

每个儿童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的绽放需要父母的精心浇灌,需要师长的培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本期策划响应江苏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主席张京霞“保护女童,我们一起行动”的倡议,关注儿童性安全的家庭教育。

预防为主,教导在先――

新闻回顾:

广东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共受理未成年女性的案件1708件,在2506名受害女童中,14周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50.72%,14周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49.28%。

这些案件中,“熟人”作案占了65.74%。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女童受害者多;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女童受害者多。

――《羊城晚报》

某慈善基金会研究报告显示,只有35%的家长报告自己的孩子曾被侵害过,但学生组实际承认被侵害的人数比例要远高过家长预期。学生和家长调查之间数据差异最大的是犯类,从未成年人中采集到的受侵人数比例是家长报告的8倍之多。

――央视网

解读:警惕最熟悉的危险分子

的定义:一方通过语言或形体的有关性内容的暗示或接触,给另一方造成心理上的反感、压抑和恐慌的,可称为“性骚扰”。如果使用了权威、暴力、金钱,引诱、胁迫他人或在非自愿和未知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关系或猥亵他人性器官的,造成对受害人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都可以称作为“”。

对象:被女童多在14周岁以下(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留守女童、偏远地区女孩受侵害居多。在城市里,男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值得警惕。

作案者:据调查,80%的幼儿案为“熟人”作案,比如亲戚、家人的朋友等容易接近孩子的人,城乡离异人群也是儿童的主要作案者。身体安全和身体尊严对于儿童而言,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他们很单纯,对于身边的人没有任何戒心,特别是那些看上去和蔼可亲的大人,如果他们慈眉善目,再给予一些小礼物,很容易让孩子放松警惕,不在意他们做了一些什么,不知不觉中就被了。

遭受的原因: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或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看管;学校性教育知识缺乏,儿童性教育方面知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都是遭受的主要原因。

低龄儿童遭到往往是处于无知状态下,而青少年遭到概率则更高一些,他们早年缺乏性教育,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受利益驱使。那些被成年人诱导的案例中,少女家庭教育问题也是十分凸显。

受侵害地点:者多是采取“就近原则”(事发地点多在学校或居所附近),以避免孩子走远,家长着急寻找从而被发现。少部分儿童遭受是在上学或回家途中,农村或偏僻地区经常是在者的住所中。

遭后,孩子为何没有告诉家长?

1、性教育知识薄弱,不知是对自己的。

2、可能遭遇了威胁,者不准孩子告诉任何人。

3、可能贪玩才会被,怕被家长批评。

4、可能拿了者的好处,不想还给他。

5、者可能是亲戚或老师,怕以后被骂,不敢说。

案例:孩子懂得自护最重要

案例1:养父6岁女童

广西南宁市民郑某某因无生育能力,7年前与妻子黄某领养一女婴。谁料他却对6岁的养女施暴。日前,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判处郑某某有期徒刑六年九个月。

2012年11月25日,郑某某带养女小丽(化名)到南宁市良庆区一家饭店吃饭,喝酒后,将6岁半的养女带至包厢卫生间内实施。案发当晚洗澡时,黄某发现女儿的内裤有疑似分泌物,便带女儿到派出所报案。经医生诊断,小丽处女膜陈旧性破裂。

养母黄某怀疑女儿早在2009年开始,也就是小丽3岁多时,就被郑某某。小丽在公安人员询问时提到,自己多次被养父用胶布封其嘴巴、用绳子绑其手脚进行。

案例2:9岁留守女童遭身亡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新沟镇付家村外出打工村民汪先生永远听不到女儿的笑声了。2013年5月11日,女儿小玲(化名)的生命定格在9岁。

小玲父母常年在浙江金华做泥瓦匠,小玲和弟弟留在乡村,由奶奶一人照顾。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小玲乖巧懂事,放学后,还帮奶奶做家务及照顾弟弟。事发当天,小玲因家里的电视信号接收器坏了,带着弟弟和堂妹到邻居刘某家看电视。其间,小玲弟弟和堂妹因故外出,留下小玲和刘某在屋里。刘某起了歹念,欲行不轨遭拒后,他残忍地掐死了小玲。

案发36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刘某被警方抓获。

案例3:小学校长12年9女童

安徽潜山县某小学校长杨某,12年先后对9名女童实施,最小的受害者年仅6岁。日前,潜山检察院以涉嫌猥亵儿童罪对杨某提起公诉。

2012年8月19日,网友“自然狂想曲”休假返回位于安徽潜山县余井镇的老家。她在和孩子们玩游戏时,提醒孩子们有秘密要告诉妈妈,不要替坏人保守秘密。没想到,这个简单的互动游戏,却让她了解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罪行。

游戏中,14岁的雪儿(化名)紧闭嘴唇,眼泪汪汪。她告诉“自然狂想曲”:“我有个秘密,杨老师把我侮辱了……”

8月20日,思考了一夜的“自然狂想曲”,选择报警。之后的几天,“自然狂想曲”先后找到了6名被杨某的女孩,并陪着这些孩子做了笔录和身体检查。

直到杨某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父母们才陆续知道孩子的遭遇。

……

孩子普遍缺乏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广大家长尤其是留守流动儿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了解隐私权、学会自我保护、懂得寻求帮助,使他们避免遭受侵害。

家长行动:预防为主教导在先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

让孩子知道自己身体部位的用处以及“禁止靠近”的位置:

1、可以采取人体图形认知法,找一些人体解剖图或人体画像,家长告诉孩子每个部位的功能,在隐私位置写上“禁止靠近”,以增加孩子的感性认知。

2、让孩子画自己的画像,然后,在画像上标出“禁止”标志,用双面胶贴上。

3、让孩子亲自写下“请不要碰我”“请把你的手挪开”“我爸爸就在隔壁”等等简洁易记的防范用语,与孩子一起演练,增强遇到状况时的应变能力。

告诉孩子无论是谁,只要对自己有以下行为,肯定是有恶意的:

1、大人带你到隐蔽地方,让脱衣服、裤子。

2、大人有意无意地抚摸你的胸部、下身,或让你摸他的敏感部位。

3、大人和你谈论敏感部位,或一起看有镜头的电影、视频。

4、大人用他身体某部位(生殖器、嘴)接触你的身体任何部位。

这些行为发生后,告诉孩子一定要拒绝并马上告诉家长。

对于家长而言要更多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而对于孩子来说只需要弄明白“哪些是坏事”“哪些行为要防范”“哪些事情要马上告诉”“遇到应该怎么做”。记住关键词:发现、了解、防止、告诉。

教会孩子如何自护

1、出门路上要结伴而行,不要单独到四周没人的地方去。

2、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家人不在场时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钱、礼物、食物、饮料等。

3、外出玩耍要征得父母或家人的同意,并说出一同玩耍的伙伴、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家等。

4、对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行为,都必须断然拒绝。

5、者有凶器的时候要学会智取逃跑,不要大声喊叫。

6、遇到疑似犯的威胁时,要大声拒绝、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的人求助。

7、牢记陌生人或熟人都可能成为者。

不让孩子处于“脱管状态”

1、调查显示,熟人、教师、医生、已婚人士,这些看起来安全的人,却可能是最危险的人,不让10岁以下的孩子处于“脱管状态”,因为他们防范意识尚未构建,要尽量陪同或将他们置于视线范围内。

2、注意监督、提醒、培养15-20岁花季少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她们对交往朋友进行“过滤”,防止交友不慎;晚上尽量不外出,不喝酒,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不要去宾馆酒店或KtV这样的场所,避免因贪玩而遭受伤害。

注意孩子细节反映,及时发现状况

1、突然不敢上学、不敢出门或不敢独自呆在家中。

2、内衣裤、身体状况有异常。

3、性情、神态或情绪反常。

4、说起某人,表现出惊恐、讨厌等神情。

低龄儿童大多因为率真而不会刻意隐瞒,但会因为他们还不太理解的后果,可能情绪变化不会特别明显,所以往往会因为家长的忽略而屡次遭受,甚至很多年后才发觉,延误了早期预防干涉和维权的时机。一般在这个阶段,家长只要细心询问,都能掌握案情。儿童遭受猥亵后,身体上一般也会有瘀伤出现,家长要多留心观察。

孩子遭遇怎么办?

1、应当马上报案,并保留好证据,将者绳之于法。

2、请家长在儿童身边给予更多时间陪伴,以减少孩子的不安全感。

3、当警方需要进行询问和调查时,请与警察沟通如何降低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4、对于已经报案的,请帮助孩子及时补充一些相关知识,预防未来的其他伤害。

5、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定期参加心理咨询,同时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广泛的同龄交际关系,并逐渐淡化对此事件的谈论。

悲剧发生,如何避免二次伤害?

一旦发生,对孩子的心理层面会带来永久的伤害,难以弥合。受害儿童往往会因此生活在恐惧、怀疑和压抑之中,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安全感。被成年人“欺负”使儿童对成年人世界感到恐惧,未免产生害怕“长大”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会使儿童拒绝新鲜事物,行为退缩,难以成熟,人际交往能力必然受到影响。

有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却并未被关注,进而从恐惧发展到喜欢变态的性方式,从而也发展成变态的人格倾向。甚至有些人长大后又会变成另一个心理变态者或者实施儿童的犯罪者。因此,对受伤害儿童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

而在案调查取证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又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反复讲述被的过程、细节,在医院进行多次身体检查等等,都会加剧受害儿童的心理创伤反应,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

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如何少伤害或不伤害孩子,是全世界都在面对的挑战。在此方面,我们可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操作方式:对未成年人首次访谈时全程录像,这个录像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孩子不必多次被询问,也不必出证。而父母在此期间,更是负有很大责任。父母有义务告诉孩子,这不是他(她)的错;尊重并保护受害孩子的隐私权,做好保密工作;安排孩子接受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可以选择警方指定的心理辅导机构或社工组织,避免学校中咨询被同学看见,从而给孩子带来压力。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4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长联系卡。2012年,武宁县妇联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长联系卡工作,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等个人情况以及父母、老师、监护人的情况、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案,使学校、家长、监护人能够就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及时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受到了广大留守儿童家长的欢迎。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系列活动。一是“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营造家庭环境。发动女党员、女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担当“爱心妈妈”,对“留守儿童”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为他们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辅导、经济扶助等方面的帮助。二是“巾帼文明岗”与“留守儿童”结对,营造关爱环境。三是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营造学习上互助环境。让每个学校的品学兼优生结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相互帮助,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营造学习环境。依托现有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与师资力量,选取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引导,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并且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定期的家教知识培训和指导,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教育。

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父母不在身边,使留守儿童缺乏情感宣泄、倾诉对象,逐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思想、讲心事,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自卑,甚而悲观、孤僻、偏激。针对这种情况,该县在县城各中小学、部分乡镇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咨询室,让那些有经验、有爱心、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老师担当“知心老师”,通过心理辅导、心理测试、趣味游戏、真诚交流,一点一点地消除孩子们对外界的心理隔膜。同时,每年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各种心理咨询学习培训,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提供教师资源。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5

一、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身心发展亚健康。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家庭教育缺位,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一些儿童出现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逆反心理强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二是学业成绩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监管,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缺少学习动力,出现厌学情绪。部分留守儿童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母照样能在城市打工挣钱,觉得读书不读书也没啥区别,不自觉地陷入“读书无用论”。三是道德行为失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家庭教育缺失,道德约束缺乏,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出现行为偏差,有的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四是安全隐患凸显。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只关心孩子吃饱穿暖,不注意孩子的心理生理方面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在安全衔接上存在漏洞,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事故发生。

二、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任务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6

【关键词】城市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工作法

一、定义概述

(一)城市留守儿童的特点及行为问题

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家外出工作,儿童在家留守的时间超过6个月,无法和父母单方或双方一起生活的城市家庭当中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即为城市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其一,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为给孩子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条件,年轻的父母选择外出谋生,看重的是孩子的物质要求和学习条件,忽略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的关注。其二,城市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主要为祖辈监护,处于祖辈监护状态下的儿童多处于中心地位,父母的角色由祖父母替代。生活当中,祖辈对于儿童多度溺爱,源自于天然隔代关系下祖辈对于儿童的言行较为纵容,使得儿童愈发骄纵。其三,学习教育匮乏,祖辈多显得无能为力。由于祖辈的文化程度有限,对于儿童的教学内容多无能为力,使得对于儿童在学习上的自觉能力考虑强,表现出两极性的特征,自学能力很强,或者对于学习不在乎且伴有欺骗老师与监护人的说谎行为。城市儿童的行为问题,可分为习惯问题与原发性的行为问题。前者主要是和身体相关的诸如咬指甲等习惯性的问题,后者指的是和环境相关的如说谎、与家长违拗、不服从老师等行为上的问题。

(二)儿童社会个案工作的含义和特征

儿童个案工作在个案社会工作的范畴内,专业性强,同时由于儿童有着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儿童个案工作的含义和特点有着独特性。童个案工作工作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有着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等方面知识并且了解儿童的社会专业工作者。儿童个案工作具有长远性,是以利于儿童发展作为基本的原则,目的在于帮助那些存在问题、需要帮助的儿童,使其健康的成长。

儿童个案工作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工作对象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对于问题的理解方式多不同于成年人,掌握儿童的共性,并把握好差异性是工作者基本的一项技能。其二,需要讲究方法的技术性、科学性。个案工作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各个环节和步骤上严格遵循规定进行,但在形式上要注意灵活变通。儿童个案工作强调方法与经验相结合,使得工作本身兼具技术性和科学性。其三,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助人自助。儿童需要启发,应适当激发儿童的潜能,让儿童独立思考和决策,而非进行单一的保护和照顾,避免个案工作无法进行。其四,应确保过程的系统性和工作全过程的扩展性。处于发展变化当中的儿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儿童存在的问题由多方面原因引发,在工作中应当重视对于系统论的运用。同时,在服务过程中,应当将服务对象扩展至儿童的老师、监护人等,确保工作更为有效地进行。

二、社会个案工作法介入城市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方式

(一)针对城市留守儿童本身的问题进行直接介入

社会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例如,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差、动力不足等等学习问题,可采用功能个案的社会工作模式帮助儿童改变;对于道德与社会行为问题,采取治疗模式以修正不良的行为;对于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等等问题,可采取教父模式等进行互动以促进儿童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某个需解决的问题,采取任务中心模式进行服务。每一种解决模式有着较为独立的使用范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相互协调促进,同时服务于案主。

(二)进行城市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间接的介入

城市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包含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为家庭和学校,是社会工作的重点。由于父母对于儿童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缺失,对儿童学习上的监督和辅导,心理健康引导,道德观念形成,社会行为管教等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负面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家庭展开社会工作,解决教育问题。城市留守儿童在学习辅导上的缺失,社会供着可以直接进行辅导,或组织“志愿者”等进行结对辅导,并对学校介入。中观层面为社区,社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城市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工作应以社区为依托,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进行资料的搜集、分析、和执行,并联合社区志愿者为儿童提供相应服务。宏观层面为政府的规章制度。社会工作者应使城市流程儿童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保护儿童的权益。

三、结语

在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父母离家外出,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在儿童的生活当中缺失,儿童的委托监护人个人能力十分有限、教育方式欠缺的情况下,城市留守儿童缺乏了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判断的能力,不良因素的存在不利于儿童的正常成长与社会化。社会工作法有助于促进城市留守儿童行为问题解决。儿童社会工作乃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城市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儿童父母外出工作,而儿童的委托监护人能力较为有限。城市留守儿童因为父母角色的缺失,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教育、心理、生活等等方面的方式出现偏差,造成儿童的行为异常问题。城市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往往无法获得学校、社区、政府等等正式体系支持,求助于社会工作者则为最为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7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许多儿童“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1.“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例如上网玩游戏成瘾,天气炎热受他人蛊惑下水游泳,这些事例都会给“留守儿童”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有时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

2.“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父母关爱,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4.“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

5.“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加之爷爷、奶奶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

二、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对策

1.学校、家庭、村委建立联防机制

学校成立校委会,成员由家长、老师和村干部组成,定期研究学生安全管理问题,对于一些特殊学生,要建立档案重点关注其行为和思想动态,尤其是在寒暑假期,校委会要在学生经常路过的池塘、河流等危险区域树立警告牌,村干部和家长要思想统一,即凡是看见有学生在水边玩耍的都要进行劝阻。

2.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和沟通

学校的教师要多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联系,告诉他们孩子在家和学校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避免此严彼宽现象的发生。

3.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4.健全学校教育

首先,要求每一个农村中小学都要对留守学生进行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和老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难题。尽量多安排他们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其次,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再次,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自尊、自立意识,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重要意义。最后,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8

一、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辅导模式发展

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理论辅导模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态系统论的视角对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及服务需求进行分析;二是从优势理论和增能理论的角度探讨构建以儿童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三是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方法的运用。1.生态系统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实践性和服务性是儿童社会工作的根基,因此,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理论辅导模式是以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帮助需求为切入点,诸如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健康问题、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等。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社会工作解决方案和介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辅导模式。近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本质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开始从留守儿童与家庭和社会系统的连接与互动出现的障碍(魏晨、黄柳,2012),或者从留守儿童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失能及彼此断裂(高翔,2014)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成长困境的深层原因。我国政府也从这个认识角度揭示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正是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本质的深入认识,社会工作已经逐步转向为多元化的服务策略,我国政府也开始着手建立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体系,并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优势和增能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经常被视为“弱势群体”,与其他儿童群体相比,由于家庭关爱与照顾的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确面临着更多的成长困境与风险,也更需要社会的帮助。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具有同样的成长特质和发展潜力。优势理论和增能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主张留守儿童的“去标签化”,强调关注留守儿童自身的优势和力量,注重激发留守儿童内在的发展动力,积极培养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受到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的训练,许多社会工作者对留守儿童构建了积极的认知与态度,在服务的行动层面也更加强调通过积极关注、潜能开发和增能方式来开展服务。目前,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将重点聚焦于留守儿童的优势方面,积极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多元协调机制,增能留守儿童,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3.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评估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服务实践中越来越被重视。在服务的评估方面,很多学者综合使用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等方式,通过对服务对象和相关人员的评估,针对留守儿童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和服务目标达成度及效果进行了评估,或者对整个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对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反思,为其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也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仅是对服务内容进行了反思,或者提出整体改善留守儿童现状和问题的相关建议,在留守儿童服务的需求评估、服务传输过程评估、服务成效评估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比较缺乏。相对而言,虽然评估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已经被纳入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但是全面系统地将评估的理念、理论与方法深入到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全过程中的做法并不多,亟待进一步的推广和利用。

二、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合型的干预方法。社会工作有多种干预方法,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或者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但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成长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不仅各种各样,并且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决定了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干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是单一的,而是需要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或者说多元化的服务策略。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干预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家庭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学校及农村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及社会政策倡导等。目前,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更多是采取复合型的干预手段,如个案、小组、家庭和学校干预的综合运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把农村社区、社会及社会政策倡导手段纳入进来。实践证明,与单一的干预方法相比,复合型的干预模式更为有效,尤其是在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生态、扩展资源链接、增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留守儿童为本、以留守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复合型干预方法为手段、以增能和激发留守儿童内在发展动力为目标的系统化服务模式。该模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开展面向留守儿童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的综合,注重增强个案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动员不同的组织和群体共同参与;二是建立多维协调机制,即完善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支撑,通过多维度的增能,修复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三是服务项目与政策实践紧密结合,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不仅提供直接的服务,同时也承担着政策专家、外部工作环境改变的人、内部工作环境改变的人、政策的执行者、宣传者等角色;四是制度化服务安排,例如许多农村社区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站)或关爱服务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持续的、多样化的服务。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这意味着留守儿童系统化模式将在制度层面上进一步扩展。3.多样化的服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项目多样化,一方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提供不同的服务,另一方面对面临不同问题的留守儿童提供不同的服务。二是服务对象的多样化,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对象是留守儿童,但服务对象也包括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等,主要有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学校老师、同辈群体等。三是服务形式多样化,例如“妈妈”“异地网络互动”“家长学习课堂”“留守儿童幸福之家”“心理导航室”“亲情热线电话”“真心话信箱”“互帮互助结对子”,等等。四是服务内容多样化,例如针对留守儿童进行的心理疏导和教授安全知识的课堂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从赋权角度协助留守儿童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学校服务;针对留守儿童学习和情感需求,开展多层次介入服务;针对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需求开展的小组活动和个案辅导;针对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问题介入其家庭的个案或小组工作;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为特困家庭留守儿童提供相关辅导和资金援助等,链接有益资源;回应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策划实施了各种项目和具体的小组活动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间接介入其教育支持体系,帮助解决学习问题。

三、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主体的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包括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内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多元化主体。一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如政策支持、政府购买等)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事业中;另一方面,包括社会组织(如侨联、妇联、基金会等),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教师、志愿者等在内的社会力量已经成为直接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在多元化的服务主体中,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留守儿童提供直接、有效的专业化服务。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工作人员,他们以机构为依托通过项目进驻社区或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其中既包括直接的面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服务,也包括宏观层面的社会政策倡导。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多元服务主体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面向留守儿童的多元服务主体中,社会工作者充当着协调组织者和资源链接者,不仅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源链接,申请政府相关的补助或寻找社会公益资源和爱心人士,链接公益资源,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须协调和组织不同留守儿童的服务主体,整合资源,以期达成服务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如下:第一,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虽然一些服务具有理论依据,但是大部分服务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科学性和服务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缺乏科学的服务评估。评估是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估不仅是服务项目开展的必要前提和服务效果的客观检验,也是政府决策及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虽然目前不少学者和社会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意识到服务过程中评估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还缺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缺乏独立的评估机构和专业人才。第三,专业社会工作者供给不足。在服务提供者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十分缺乏,大部分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服务由老师来承担,而农村中小学及其教师无力提供专业的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此外,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人员也不固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的效果。第四,社会工作的认知与认可度较低。社会工作服务的顺利开展需要各方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必要的经费支持,然而在落后的农村,人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留守儿童本身就面临着学习和帮助家里干农活的双重任务,他们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第五,资金及资源缺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需要资金支持,目前针对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投入,二是社会资助。虽然政府十分重视面向留守儿童的专业化服务,但相比留守儿童的规模和需求而言,资金投入的整体规模仍然比较小,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与此同时,社会资助的资金占比不大,且来源不稳定,也制约了服务提供的质量与持续性。第六,项目的持续性及稳定性较差。很多项目因时间、人力和资金等条件所限,难以完整的实施,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得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五、结语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9

关爱从贴近肌肤的面料开始

童装一般首选吸湿性,透气性好的纯棉面料,婴幼儿服装的面料常以高品质的精梳棉为主,用平纹组织织造,这样的面料触感柔软,穿着舒适、易洗涤,避免儿童娇嫩的皮肤受到刺激。除平纹机织布外,松弛而有自然弹性的针织面料也是最常用的选择。

尤其是这两年,针织牛仔面料被高档童装广泛采用。针织牛仔轻薄而又有弹性,非常适合于儿童的特点。虽然现在机织牛仔加入氯纶后也有弹性,但针织本身有弹性再加上氯纶就可以做成更加轻薄的产品。针织还可以做双面结构,表面是牛仔里面还可以是其他亲肤原料,从而可以扩展出许多功能。

不过,针织牛仔面料比普通机织牛仔面料在成本上还是要高出近1/3的价格。这是由于它对技术要求较高,因为针织牛仔面料不是经纱编织成的,而是筒子纱线编织的,这些纱线的张力要一致,假如张力不同,纱线在后面织成面料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而且针织纱线比较细,更增加了分纱技术的难度。

在国际童装市场,除棉,丝,麻等纯天然材质的面料继续流行外,一些具有良好亲肤,护肤性能的新型化纤面料,如:天丝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甲壳质纤维、莫代尔纤维、大豆蛋白质纤维面料也大量在童装中使用。

被专家们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的竹原纤维面料,因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犹如毛细管作用,可以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再加上竹原纤维中含有叶绿素钢钠,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抗菌性能。叶绿素铜钠同时也是安全、优良的紫外线吸收剂,这使得竹原纤维织物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功效。因此用竹原纤维面料制作童装,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又有极佳的保健作用,特别适合于婴幼儿穿着。

在日本还发明了一种含维生素的面料,它是将含有可以转换为维生素c的维生素原引入传统的纺织面料中,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就会反应生成维生素c。这种面料运用到婴儿服装中,开发出可以补充各种营养的服装,那么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因为缺少某种维生素而影响成长了。

为了强化童装的吸汗,透气性,除在材质上精心选择外,还可对一些普通面料进行特殊处理达到改善面料品质的效果,如对纯棉进行弹性、压泡,丝光,牛仔砂洗处理使质地变得细柔软滑,透气性更佳。另一些弹性,防水、抗菌,防静电,防紫外线,双丝双烧,抗电磁波功能等特殊处理则使童装在舒适、柔软、轻盈、防撕,耐洗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

警惕色彩背后的负面危害

童装面料的颜色大多明亮,鲜艳,但在一抹亮色背后也牵扯到一个“负面危害”:各地质检部门每年对童装进行抽样检查时的情况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染色牢度不合格。染色牢度不合格突出表现在耐摩擦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涂料印花耐洗色牢度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面料企业在面料染色中固色不牢或后处理工序漂洗不充分。用染色牢度差的面料制作的童装在遇到水,汗渍或唾液时,颜料容易脱落褪色,不但影响美观,并且颜料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还可能被孩子的皮肤吸收,危害健康。

印花也是童装中不可忽视的细节。目前的童装中,有70%~80%选用的都是印花图案。由于要稳固图案色彩,就不得不选用一些化学物质。而根据体重含量来看,极易造成童装中铅和甲醛等化工原料的超标,所谓“体重含量”,用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成人和小孩体重差异大,那么相同大小的印花分别平均给成人和小孩时,单位体重中,孩子所承受的有害物质一定比成人要大得多。因此,要减少童装中出现印花的比例,而拼色图案和绣花图案是目前专家所提倡的。

pH值的高低也与面料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有密切的关联。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产企业在染色整理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酸碱性物质,又没有采取合理的中和处理工艺,从而造成产品的pH值超标。pH值不合格将直接破坏儿童皮肤的平衡机理,减弱皮肤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反应,甚至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为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有些厂家会使用含有甲醛的整理剂,如未被处理干净,会在穿着过程中逐渐释放出甲醛,对孩子的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头晕,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血液病甚至癌症。

针对于此,FZ/t81014-2008《婴幼儿服装》产品标准已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首都专门针对婴幼儿(年龄在24个月及以内)服装安全制定的产品标准。标准明确规定凡涉及服装安全方面的条款均为强制性。

标准中对于一些量化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0.2mg/kg等。标准还要求,婴幼儿服装中禁止添加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并不得存在异味,pH值限定为4.0~7.5。另外,婴幼儿服装必须在标识上注明“不可干洗”,因为干洗剂中可能含有刺激婴幼儿皮肤的物质。

为避免由于染整不当带来的危害,选用天然彩棉或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染色的面料,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是一种真正安全环保的绿色童装。

童装辅料之中也有生态学问

童装辅料包括衬料,里料、垫料,纽扣,拉链措攀,卡环,泡钉,饰件,标唛,缝纫线,绣花线,绳带,花边,人造革等等。这些辅料主要涉及4项生态指标:重金属,增塑剂,色牢度和禁用染料。

以纽扣来说,首先材料要安全环保,提倡使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木质纽扣,毛竹纽扣。童装用的组合纽扣不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如铬、镍、钻,铜,汞,铅等。比如一些童装上印刷的树脂图案或面料涂层中铅含量超标;所使用的金属纽扣,拉链,铆钉,按钮、饰牌中含有镍涂层或为镍合金制造,塑料吊牌含镉超标。

对于重金属,童装要特别注意金属拉链不可含铅,oeko-texStandard1002004年以后版本明确不可使用铅及铅合金产品。因此,童装应避免使用上述重金属制品,尤其是婴幼儿服装,因为婴儿有可能吮吸闪闪发光的金属制品,这对他们的健康十分不利。

国际市场对童装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出口童装辅料的标准也日趋严格。儿童对重金属的吸收率高且解毒、排毒功能差,所以极易受到铅等重金属的危害。美国CpSC近期虽已决定免除几乎所有纺织品的铅测试要求,但按钮,按扣、拉链,装饰和紧固件等仍需进行铅测试,欧美等国外市场的新法规将检点落在纽扣、金属饰物,拉链和印花所使用的油漆上。国外由于童装中限用化合物含量超标而召回或退货的案例正呈上升趋势。

对增塑剂的考核,原先仅限于pVC人造皮革,现在oeko-texStandard100已将增塑剂的考核范围扩大至一切塑料制品,但仅限于婴幼儿服装。因此,服装厂在生产婴幼儿服装时对塑料制品的使用要慎重,包括塑料商标、饰件,贴片、包边、发泡物质等。如某些儿童用的塑料围兜,塑料反光条,塑料装饰牌节日演出饰品等部位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超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超标将导致儿童成年后患不孕症,或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辅料色牢度差的危害,主要来自有色口袋布,有色衬料、花边、缝纫线,绣花线,对这些辅料不仅要明确采购要求,而且需要进行色牢度检测,尤其在大批量使用的时候,要防止这些颜色的褪色对服装其他部分造成沾色。

对染色辅料要关注禁用染料指标,尤其在使用有色衬料、花边和大面积绣花时,如果其生态性不过关,会引起禁用染料指标方面的麻烦。

无论多么有意趣的设计,安全第一

儿童服装绳带,小零部件等安全性能已成为欧美等地日益关注的质量安全问题。目前美国和欧盟均对儿童服装上的束带和绳索设置了专门的法规要求。例如美国aStmF1816《儿童上衣的绳带安全规范》及CpSC的《儿童上衣的抽紧带指南》对衣服尺寸为2t-12的衣领/帽子束带和2t-16的腰部/底部束带制定了具体的规定。欧盟BSen1468标准详细规定了对14岁以下儿童服装(包括化妆服和滑雪服)的风帽和颈部区域腰部区域,腰部以下边缘区域、袖子及其他部位区域的绳索和束带的要求。这意味着:

1 7~14岁儿童服装帽子、颈部抽绳或带自由端的抽绳,其长度不得超过7.5厘米。

2 帽子,颈部抽绳不得为松紧的,除了用于肩章,颈部系带。

3 儿童服装胸部和腰部不得含有自由端长度超过14厘米的抽绳。

4 颈部系带风格的儿童服装帽子和颈部不得含有松散端。

5 松开状态下,从打结端量起,在前端打结儿童服装不得有长度大于36厘米的打结的带子。

在我国实施《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和《提高机械安全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三项童装国家标准。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篇10

关键词:SoS儿童村心理健康心理调查

一.问题提出

SoS儿童村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儿童村的管理者、妈妈们,以及为儿童村服务的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是目前心理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关心儿童村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研究儿童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对儿童村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根据黑齐SoS儿童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较好的反映出处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儿童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并针对一些显著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会员们于二一四年十一月对SoS儿童村的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及辅导。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黑齐SoS儿童村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中,三年级(14人),四年级(9人),五年级(11人),六年级(12人)七年级(14人)八年级(7人),九年级(6人),十年级(5人)。发放问卷84份,回收问卷84份。根据问卷统计要求,出现漏选的问卷被判定为无效问卷,故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79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人,女生28人。

2.调查工具。本调查采用全国广泛使用的标准化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该调查以焦虑程度为指标,共调查8个内容,分别为:1.学习困扰与焦虑;2.人际关系焦虑;3.孤独情绪倾向;4.自责与自卑倾向;5.过度敏感倾向;6.躯体症状;7.过度恐惧情绪倾向;8.冲动意念与行为倾向。计100道题目,每题有“是”与“不是”两答案供选择,调查中的记分、统计、询问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3.方法。将调查问卷发给被试,按儿童村家庭进行集体调查。由主试说明指导语及强调需注意的问题,时间不限,其中要求被试如实回答。使用microsoftexcel把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问卷结果用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心理问题检出率。在所调查的儿童中总体上心理较健康,但在学习困扰与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孤独情绪、自责与自卑、过度敏感、过度恐惧情绪六个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6个内容中人际关系焦虑比较突出,有11人,占13.9%,超过正常水平。其次,在学习方面有6人,占7.6%,有困扰和焦虑倾向。其它方面,自责与自卑、过度恐惧情绪两项内容有问题的有5人,占6.3%。有过度敏感倾向的有4人,占5.1%。有孤独情绪的有3人,占3.8%。总体上看儿童村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有3名儿童有3项以上超过正常水平,总分也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特别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虽然有问题的儿童比例不大,但对于个体来说,一方面存在问题就不是小事。

2.男生心理健康统计情况。男生有人际关系焦虑的人数较多,占男生的15%。学习困扰与焦虑、过度恐惧情绪、过度敏感、自责与自卑各占3.9%。

3.女生心理健康统计情况。女生中学习困扰与焦虑问题的占女生14%,人际关系焦虑占10.7%,自责与自卑占10.7%,过度恐惧情绪10.7%。孤独情绪、过度敏感分别占7.2%。从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看,女生的问题检出率大于男生。

四.讨论与建议

1.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良好,说明儿童村很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但也有个别儿童某些心理偏常,如人际关系焦虑、学习困扰与焦虑的检出率较高,说明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各方面不均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的进行辅导。

首先对人焦虑倾向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占被调查人数的13.9%。对人焦虑大多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或者因儿童村儿童以往的生活经历,或者是过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或者是由于儿童村家庭的特殊性等。

其次存在学习方面焦虑的学生占7.6%。适度的学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促进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焦虑是指那些学习焦虑过强的学生,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从而变成学习焦虑。这与期望过强、学习压力过大有关。对心理健康水平过低,有3项以上不正常的儿童,心理咨询师及教师、家庭妈妈等人员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辅导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