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十篇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十篇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7:16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1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1号,以下简称《2000年普法要点》)和《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2号,以下简称《“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执行。

    一、按照《2000年普法要点》的要求,继续抓好《北京市劳动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三个五年规划》(京劳法发〔1997〕32号)最后一年普法教育工作的落实,确保“三五”普法教育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认真搞好本单位“三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按照《“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提出的基本标准、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北京市“三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见》(京法治〔2000〕1号)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总结验收工作。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安排如下:

    7月底前为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自查和总结阶段,8月10日前将总结交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9月10日前为市局对区、县局的检查验收、评选阶段,具体形式另行通知。市局在9月20日前将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接受验收检查和评选。

    三、提高对“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义的认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工程。对社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可以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系统内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实施依法行政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经历了三个普法五年规划,通过总结,找出经验,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00?2002)》(京办发〔2000〕25号),制定本单位的普法规划,将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四、加强对“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领导。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系统该项工作的组织,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或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总结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并明确具体承办人,确保总结验收工作取得实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

    2000年是“三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为开创二十一世纪普法教育工作新局面打好基础的重要之年。根据全国普法工作的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2000年普法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坚持开展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切实做好“三五”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工作,研究制定下一步规划,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将普法教育不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全局继续推进普法教育

    普法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全局来开展。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在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中的宣传、教育、引导、保障作用。

    一是不断强化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对党和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贯彻中央关于从严治政的要求,为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面的学习,继续开展对干部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是结合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把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和劳动保障法律知识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普法教育,将两个确保、社会保险费扩面征缴、劳动力市场管理等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认真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

    做好“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是今年普法工作的重点。根据中央文件和全国人大决议精神,以及全国普法办制定的验收指导意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确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案。这次总结验收的基本原则是,谁制定规划,谁组织验收。验收的方法是在自查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验收,有重点地进行抽查。为此要求:

    一要抓好验收的质量。在严格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做好“三五”普法的收尾工作。凡是验收不合格的地区,要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进行补课。

    二要做到验收工作不走过场。要认真总结“三五”普法工作中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部里普法办将对各地开展总结验收的情况进行抽查。

    三要按期完成验收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9月底以前完成本地区的验收工作,并写出总结验收报告及下一步的普法工作建议,上报部普法办。部里将进行评选,为全国普法工作总结表彰做好准备。

    三、研究制定新的普法教育工作规划

    开展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的基础上,要抓紧研究制定今后的普法教育规划。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新的普法工作规划的制定,从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形成一些前瞻性的思路,使普法工作更好地为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服务。

    一是制定新的普法教育规划要与立法规划相一致。通过开展普法教育,一方面要促进现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也要为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要结合总结“三五”普法情况,对下一步的普法教育工作思路、主要任务、方法措施等问题进行调研,注意总结和发现“三五”普法教育工作中成功的做法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新的规划内容贴近实际,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进一步细化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各地要进一步积极探索普法教育的新方法,采取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的普法教育活动。

    四、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要结合各项法制工作的推进,坚持不懈地推进普法教育。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

    一是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等项行政执法工作中,要注重以普法教育为主,以行政处罚为辅,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中,要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促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是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工青妇组织、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各类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加强联系,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的氛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

    根据全国“三五”普法教育规划,2000年将进入总结验收阶段。为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检验“三五”普法成效,巩固法制宣传教育成果,进一步将普法教育工作不断引入深入,根据《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验收的意见》,现对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全国“三五”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决议的总体要求和劳动保障部“三五”普法规划,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实效,以总结验收为契机,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扩大普法教育工作成效,为下一步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在总结验收中,既要突出劳动保障“三五”普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对象和普法教育中的难点和热点,又要对普法教育的一般情况进行总结,要全面地反映本地区实施“三五”普法教育的总体情况。

    二是条块结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三五”普法验收工作要与本地区组织的总结验收工作相结合,以服从本地的验收安排为主;要主动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搞好协调,总结验收材料同时报送当地有关部门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

    三是求真务实。劳动保障“三五”普法验收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总结“三五”普法的实施情况。通过验收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普法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基本内容

    (1)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2)各地政府及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四、基本标准

    (1)对单位的验收标准。领导重视,组织普法工作措施得力,制定有普法教育规划;确定有负责机构,经费和办公条件有保障;加强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建设,有年度普法计划,普法教材、培训有保证;开展了检查落实,较圆满地完成了“三五”普法知识考核,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对重点对象的验收标准。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工作落到实处;按年度普法计划,参加了规定内容的普法知识考核,有考核成绩记录;通过普法学习,能较熟练地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五、基本方法

    总结验收按自下而上、分级实施的方法进行,在自查的基础上,上一级普法主管机关验收下一级的实施工作。劳动保障部普法办对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抽查。具体步骤可分三个阶段: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2

一、不断改进教师评价制度,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教师评价模式不但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评价教师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建立多元教师评价制度,全面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业绩、态度和师德。教师评价应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式:校长评价(行政人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

1.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泽一中教师考核办法》,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首要要求。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有些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德育工作,学校在考核中加大了德育考核的分值,引导教师注重德育工作,好多女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2.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评优树模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些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老师的干劲,使临泽一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迈入全市前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挥棒,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五唯”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高考制度,不“唯分数”,建立综合的学生水平评价体系,录取学生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依据。

1.完善德育评价。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我校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设立德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强化体育评价。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请小屯卫生院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3.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把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临泽一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的智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而言美育、劳动教育成为短板。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制定和完善了《临泽一中美育工作年度计划》、《临泽一中艺术教学规范》、《临泽一中音体美教师单列考核办法》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规定标准,在各学年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开课达到体育每周2节,音乐、美术每周各1节,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

同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劳动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每学期参加劳动教育课不少于20课时。根据我校实际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每班每月集中上劳动课半天4课时,由教导处制订学期总课表,每天安排一个班级上劳动课。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加强和落实,学生的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规范,也促进了我校美育和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弥补了短板,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逐步探索、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德(思想品德)、智(学业水平)、体(身心健康)、美(艺术素养)、劳(社会实践)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3

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明委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定乐昌市教育系统2021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把“育新人”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内容

(一)制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计划,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责任部门:基教股;完成时限:2021年2月)

(二)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全市中小学校深入拓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教育主题活动。(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供相关实景图片、说明报告等材料由基教股负责汇总整理。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2.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培养树立新时代青少年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各校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的未成年人德育典型,推荐评选乐昌市“新时代好少年”。(责任部门:市少工委、教育团工委、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供开展活动情况、相关实景图片等材料由市少工委、教育团工委负责汇总整理。完成时限:2021年6月、2021年12月)

3.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责任部门:市教师发展中心、体卫艺股、基教股、市青少宫、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供开展活动情况、相关实景图片等材料,每个活动1张,共4张。市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收集“一有三声五进”工程开展情况的有关材料;体卫艺股负责汇总整理戏曲、书法、传统体育有关材料;基教股负责汇总整理经典诵读有关材料。完成时限:2021年6月)

4.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参与学校、社区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帮助未成年人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交开展活动情况、相关实景图片等材料由基教股负责汇总整理。完成时限:2021年3月)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是进教材,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加大校本读本的研发力度,注重校本读本的使用,提高校本读本的循环、普及使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渗透,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二是进课堂,融入教育主渠道。结合德育课程要求,按照每两周至少1课时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形成不同学段不同主题的教育课系列,同时在主题班会、队会、团会、思想品德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积极开展规范守则教育,运用升国旗仪式、成人礼仪式、入团入队仪式等礼仪制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进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创新做好校园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营造,形式多样地在广大的未成年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记熟背、入脑入心活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演讲、黑板报、手抄报、模范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坚定理想信念。(责任部门:基教股、市教师发展中心、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交开展活动情况、相关实景图片等材料由市基教股负责汇总整理。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6.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加强各类仪式教育内涵研究,充分发挥开学、入队、入团、毕业、成人礼等仪式教育的激励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成长各个阶段,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寓意深刻的仪式活动,实施让学生终身难忘的“成长教育”。(责任部门:市少工委、教育团工委、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交开展仪式情况说明报告、各仪式相关实景图片等材料由市少工委、教育团工委负责汇总整理。完成时限:五四、六一等时间节点)

7.上好思政课、团队日主题活动课。2021年全市各中小学100%落实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和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课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责任部门:市少工委、教育团工委、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交经验做法的总结、相关实景图片等材料由市少工委、教育团工委负责汇总整理。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8.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责任部门:人事股、审监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各学校提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进展和成效情况由人事股负责汇总整理。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9.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要求。制定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要求的工作安排的方案,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构建学校“控辍保学”机制。(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汇总提交本辖区学校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说明。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0.丰富素质教育内容。以增强体育育人功能为宗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足开齐学校体育课,普及校园足球,提升大课间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培育学生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育美立人”理念为指引,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构建“大美育”格局,推进美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责任部门:体卫艺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体卫艺股分别提交全市中小学体育、美育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1.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全市各中小学校100%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和劳动实践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最美劳动瞬间”“我是光荣的劳动者”职业体验、争当“新时代劳动小能手”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思想和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提交全市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按安排和劳动实践的情况、各学校提供不同场景的劳动实景图片交基教股汇总。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2.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各中小学校要建立预防机制,积极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开展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承诺书签名活动等多途径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认真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责任部门:市教师发展中心、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市教师发展中心提交全市中小学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3.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市各中小学建立文明校园创建常态机制,实施文明校园动态管理,每年复评一次,各级文明校园每年考评得分不低于85分,并制定摘牌机制。目前,全市共44所中小学,已被评为乐昌市级以上文明校园共41所,覆盖率93.2%;其中,被评为韶关市级“文明校园”26所,覆盖率59.1%。到2021年年底,全市实现县市级文明校园100%创建成功,着力打造一所文明校园示范校,使文明校园创建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提交全市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情况说明报告。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4.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加强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讲文明、讲卫生、防疾病的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责任部门:基教股、体卫艺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提交全市中小学加强安全管理和生命教育的情况是否发生安全、人身伤害等责任事故的材料;体卫艺股提交加强健康教育及是否发生卫生责任事故等有关材料;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5.持续加强家校联系,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完善中小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有计划召开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的情况。(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提交全市中小学家委会的说明情况报告。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6.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好用好心理健康辅导室,提高专兼职特别是兼职心理教育教师业务水平,积极开展“阳光成长”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评体系,列入“平安校园”考核内容。(责任部门:基教股、欧春红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名师工作室提交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说明报告、实景图片。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7.协助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加强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指校园围墙或围栏外延直线距离200米以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性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无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广告牌,无成人用品店;校园周边取缔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责任部门:基教股、体卫艺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提交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的说明报告、实景图片。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8.开展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积极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亲情帮扶、学业帮教等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坚定坚强坚韧、自信自立自强,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生活、成长成才。(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提交开展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的说明报告、实景图片。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19.校外教育活动导向正确、规范有序。加强校外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及活动规范化管理。(责任部门:职成股。工作要求:职成股提交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及活动管理的情况,包含是否背离主流价值的现象。)

20.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做到“四有”:即有管理制度、有活动项目、有经费保障、有专兼职辅导老师队伍。(责任部门:体卫艺股。工作要求:体卫艺股提交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情况汇报以及“四有”情况说明报告)

21.全面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课时计划,做到教学计划、师资、课时、教材四落实,实现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大力营造良好的禁毒教育氛围,抓好禁毒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创建工作。(责任部门:基教股、全市各中小学校。工作要求:基教股提交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说明报告、实景图片。完成时限: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

三、材料报送要求

(一)完成时限是“2021年全年持续开展”的工作,请于2021年7月30日之前和2021年10月30日之前把相关图文材料汇总上报。完成时限具体到某个月的,请于当月30日之前汇总上报(如:完成时限:2021年3月,即在2021年3月30日之前报送相关图文材料)。

(二)说明报告的撰写行文要简洁扼要,主要从工作部署,工作措施或办法以及工作成效三方面进行阐述,所有说明报告控制在800字以内,不要空话套话,做到简洁、明白、实在,要求把相关数据(如活动场次、参与人数、取得的成效数据等)写清楚,说明报告经校长签字后扫描到发送到邮箱。

(三)实景图片要求提供现场图片,实景图片拍摄要求横屏拍摄、清晰简洁、构图美观、主题突显,能充分反映活动现场、工作内容;现场图片内周边环境干净整洁、不得有不文明现象出现。未要求提供几张图片的工作,每类提供2—3张图片即可。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4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7年上半年纠风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劳动保障系统纠风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纪委五次全会、州纪委工作会议、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县纪委有关纠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扎实的开展了纠风工作,现将本系统开展纠风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按照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县纪委纠风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注重把学习和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放在首位,把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纠风工作的文件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从学习的“时间、方法、步骤”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安排和要求。在时间安排上,我们在每周一、三、五下午政治学习时20分钟作为纠风工作的专项学习时间;在学习内容上主要以自治区、州、县纠风工作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等为主;在学习方法和步骤上,主要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进行,同时按照“先学习,后实践、查问题、再深入”的步骤深入开展,从而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了对纠风工作的认识。二、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年初,根据州劳动保障局和县纪委《2007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单位及时制定了2007年纠风工作实施计划。为确保纠风各项任务的落实,本系统成立了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层层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了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并建立健全纠风档案,定期不定期的对下属单位、各科室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三、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作好政务,财务公开。今年我们按照州劳动保障局和县纪委有关政务、财务公开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系统政务、财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并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同时积极开展便民的“一站式”服务,做到政务、财务公开,承诺事项公开,监督措施公开,责任追究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社会监督,预防不正之风问题的发生。(二)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加大了劳动行政执法力度,纠正和处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协助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的相关规定,对造成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注重加强多方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的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使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的监控,探索建立劳动保障诚信等级制,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上访和突发事件。(三)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店提供规范管理。结合今年纠风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履行定点《协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自治区、自治州医疗保险政策及《协议》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保护参保人员的利益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四)加强对社保基金、就业、培训资金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资管理方面,重点检查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情况,针对社保基金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查找,同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纠正违规行为,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同时我们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就业、培训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查找在资金管理运作中容易发生违规问题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了改进意见。(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窗口服务。上半年来,我们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针对干部职工队伍和行风建设的实际状况,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建立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强化监督制为主要内容的预防和纠正不正之风的有效机制。教育干部职工要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树立劳动保障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对办事人员和来访群众热情接待,对反映的问题耐心解答,杜绝以“四难”或“三好一不”相待,即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不办事。切实纠正劳动保障系统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四难、现金多、一拖”的问题和解决个别单位存在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办事不公、执法不严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对下岗失业人员、在岗职工和求职人员、企业离退休人员开展“直通车”、“零距离”、“保姆式”服务。(六)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和自查活动。上半年,我们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在本系统内开展民主评议工作,主要解决局机关、科室和相关单位存在的执法能不严、办事不公、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和行政不作为等问题,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针对社保基金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的、反复的进行了自查,彻底把问题摆上了桌面,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纠正,对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从源头上予以治理,同时制定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四、存在的问题(一)整体上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对纠风工作的重视程度很高,但仍有个别人员对纠风工作的开展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二)解决群众的困难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关键所在,而出于各种原因,到目前,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问题未能落到实处。五、下一步纠风工作计划(一)继续强化纠风工作的教育,将此项工作作为日常重要工作长抓不懈。(二)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工作,确保各项基金有序运行,同时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广泛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多关心群众的热点问题,切实做到利为民谋,情为民所系。(四)继续按照州局、县纪委纠风工作安排和指导,加大整改措施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总结作者:一心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更新时间:2007-6-10××*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总结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以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和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以反腐倡廉教育、促进教育制度、监督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建立,增强了劳动保障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有效的开展,现将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按照县委、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安排部署,我单位及时制定了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把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作为7月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签订责任书,责任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档案,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局各科室进行检查,真正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保证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有效深入的开展,我们认真开展了本系统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动员大会,学习了县委关于教育月活动的安排和县长××*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劳动保障局关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和意见,对全系统干部职工扎实系统的教育动员,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个别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再次思想动员。三、开展自查评议,转变工作作风以此次教育月活动为契机,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再次开展了自查评议。在自查评议过程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于揭短亮相,不遮不掩的真正把问题摆上了桌面,特别是对社保基金运作上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自查和反思,同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四、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成效显著(一)在教育月活动的期间,我们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党纪政纪法规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加强了“两个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的宣传和学习的力度,同时党同廉政教育负责人,为本系统上了二次党风廉政为组织开展了一次廉政专题教育,并充分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开展思想教育,不断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切实纠正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法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二)积极开展座谈活动,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对教育月活动的认识和体会,畅谈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和存的问题,通过学习,交流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干部职工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在此期间,我们对照县纪委关于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进行了登记,对本系统干部住房情况进行了检查登记,同时结合本系统实际情况,对社保基金的管理运作再次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三)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为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好政策,大力宣传廉政从政、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中央、自治区、州、县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成果,深入基层面向群众,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此活动为契机,学习和展示好的做法,同时举办了党建学习园地,每个干部职工不少于2007字的心得体会实行上墙,活动尾声,我们对每位干部职工进行了党建测试,通过测试广大干部职工对党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五、存在的问题1、整体上本系统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程度很高,但仍有个别同志在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2、干部职工通过对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总体上有很大的提高,但个别干部职工学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六、下一步计划1、将继续按照县委和××劳动保障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安排部署,加强对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日常的重要工作。2、将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将继续加强对各项基金的监督管理使用,保证基金正常平稳运行。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5

关键词:玩中学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一、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社会。

1、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2、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缝纫、烹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2、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社会。

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用食堂,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挖泥,摔泥,揉泥,捏泥,"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下海捡贝,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按周编制,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动用游戏的技能训练设计方法,就是在强制与基本强制性的训练中引入儿童在游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轻松活泼、自由选择的情感,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师生、学生间的全面合作。我们可将劳动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例如"猜一猜,我在干什么?"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学生或梳头,或系鞋带……个个兴致盎然。

比赛法: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低段安排刷牙、穿衣、洗手、洗手帕等比赛,高段可进行钉钮扣、做垫子、做蝇拍等比赛。由于比赛时学生十分投入,因此收效甚高。

表演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曾讲到表演教学的好处:一是由孩子自己进行,有直接生活感受,二是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因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事先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然后按根据特长选定内容。由于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表演时学生总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这样,准备、表演多次练习,学生的技能自然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模拟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6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开发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指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的鼻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这些能力与资本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特征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基数庞大,有明显的扩张趋势。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占世界劳动总数的26%左右,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之和,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01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农业部课题组2000年采用国内人口学者在综合年龄结构、生育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后得出的人口预测水平方案,按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所占的比重分割后,再根据届时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劳动年龄人口进行分割,进而得出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估计。

到2010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04%;2015年该比例上升到72.12%:2030年该比例下降为55%。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在21世纪初期有上升。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征

由于基本国情和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体素质较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科技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虽然2003年比1980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总体上仍然是偏低的。另外,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为13.1年,英国为14年,法国为13.1年,日本为11.1年,而我国只有8年。因此,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障碍,是我国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力科技文化水平任重而道远。

2 经营管理素质方面,农民经营管理能力较低。经过几十年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断更迭,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淡薄了。重土轻迁的观念也改变了,哪里能赚钱就到哪里去。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投身到发展商品经济的洪流中,他们的商品经济观念逐渐树立起来。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集镇的周围地区,农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普遍树立起来了。在中部、西部,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也发展得很快。但在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农业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的种植率还很低,多种经营还没有广泛地展开。多数农民筹办的企业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不高,不能汲取现代管理知识。而以传统的方式来管理、经营企业。结果造成资源大量浪费,效益不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规模。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强调指出,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不仅要为农村引进新的生产要素,最重要的是要有能运用新的生产要素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生活宽裕的发展道路,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本存量低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的全面进步。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如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其收入就相对较低,在其它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对教育的投入自然较少。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人力资源质量低一收入较低一教育投入相对较少一知识存量少”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形成,并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改进穷人的福利和关键性生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的质量、提高知识水平……人类的未来并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而是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是“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在于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但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与低水平的人力资源质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人才资源匮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最大的瓶颈。因此,“三农”问题解决的制度,将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影响到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大局

世界银行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由此推算。中国GDp的总量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因此,大力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加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教育。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树立起重视农村科教事业、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观念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意识中逐渐解放出来,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还明显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利国

利民的一项全国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财政上的投入,更需要农村劳动力本身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节目等形式,在本村发家致富的群体中挑选典型,宣传科技文化在其发家致富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身边的实例教育周围的农民。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宣传。帮助农民认识到参加教育、培训等都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通过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劳动收入。

(二)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开发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培养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建立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

1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拨款。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影响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视文盲劳动者的生产率为100%,受过中等教育劳动者的生产率可达209%,而受过大学教育劳动者的生产率可达到400%。我国目前教育状况离现代化建设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距离还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国教育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其中,基础教育费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9.81%的中小学生。而农村的可支配收入与教育资金间的矛盾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主动参与教育投资的一个直接原因。

2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开发途径,成人教育、农闲培训班、职业技术演示等多管齐下,建立起一整套与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多种教育方式是适应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正在从事耕作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年人来说。农闲期间的短期培训班、教授新耕作方法和家庭技术的示范以及不定期对农民进行教育的会议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要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三)建立和搞活农村劳动力市场。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1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营造农村人才成长与创业的良好环境。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该地区根据特定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条件来突出区域的产业或行业配置,即区域性产业或行业配置应反映出该地区的主线。应满足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和发现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建立起人才奖励机制,完善农村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的保护制度。要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的原则。建立制度,优化环境、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

2 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建立便于农村现有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虽然不直接增加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但却使现有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7

 

第一部分上半年开展的常规工作

 

   2017年4月6日,三监区正式成立。四个月以来,我们三监区以监区的安全稳定为首要任务,加强了业务学习和内部管理,积极开展生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民警队伍建设方面

  队伍建设始终关系到工作全局,我们三监区是今年4月份刚新成立的,民警来自不同的部门,且大多数没有一线管理罪犯的实际经验。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监区把稳定民警队伍、抓好民警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作为第一重点,经常性地开展民警职业操守和职业底线教育,严抓纪律作风。以“一带一”、以老带新的形式,使青年民警更快更好的成长。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整治活动,全面落实推行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推进监区党建政治工作常态化。监区形成了严守纪律规矩的良好风尚。

二、监管安全方面

面对三监区民警执法基础工作薄弱的实际情况,监区自成立以来就大力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工作。通过学习提高执法业务理论基础,提高民警计分考核、减刑假释等业务能力。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及时请有关部门帮助答疑解惑,让有管理经验的同志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每一个民警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监管知识。面对监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罪犯多监区分配过来等突出问题,监区民警加岗值班,摸清犯情,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监区各项工作正常的开展。罪犯三课教育、个别谈话以及各层面的集体点名教育等教育活动也同步有序开展。四个月以来,通过全体民警的努力,监区监管工作扎实推进,管教秩序安全稳定。

三、劳务生产方面

   自4月份正常开展劳务加工以来,监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通过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建立了监区安全网络成员图。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力度,推进应急演练成常态,使民警到罪犯到外来工人都接受教育,提高应急能力。针对劳务加工项目,积极与厂方沟通联系,认真分析产品结构,细究各工位的生产特点,排摸各环节的产能衔接度等情况。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积极探索生产考核纪律。4-7月已完成劳务加工产值45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监区生产经济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因劳务加工单位供料不足,无法正常生产,经友好协商双方在应收款结清的前提下提前终止合同。

第二部分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到实处,使全监区民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正风肃纪,紧盯“四风”问题。积极开展“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主题活动”,按照“可听、可看、可学,见成效”的总体要求,推进廉政家访、廉政建档、家属助廉、廉政教育等系列活动。

二、继续开展加强以监狱安全稳定为基础的工作,切实认清严峻形势,绷紧安全之弦。切实加强罪犯教育,做好“面”上稳控。切实深化犯情排摸,做好“点”上严控。切实严格直接管理,加大现场管控。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抓制度的执行力。切实强化教育培训,紧跟形势变化,使每一个民警做到心中有底,不至于产生本领恐慌而自乱阵脚,使每一个民警都成为监管改造方面的专家、能手。监区将以监狱核心制度为依据,切实落实、开展执法活动。

三、以塑造罪犯健康人格为重点,结合监狱白鹭文化教育,使用监内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开展监区“廉”字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三走进”等工作形式,积极开展集体、个别罪犯教育,努力走近罪犯内心深处,稳定犯情,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8

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以少先队的中心工作为重心,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把本班建成具有纪律严谨、团结向上的班风以及具有积极进取、勤学争优的学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贯彻国家环保政策,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我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有14人。本班基本情况如下:学生的责任意识(包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自我承担的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也较差。但是,作为男生多的班级,在行为规范上、在纪律上却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做事、处理问题都显得较粗放,在学习上容易出现倦怠,做事易半途而废。学风还是略显散漫,班级的学习战斗力较弱。因此,本学期我中队确立基本目标:建立一支有进取心的具有强大责任心的班级,强化纪律严谨、团结向上的班风以及具有积极进取、勤学争优的学风。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1、深入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学生个人纪律的严谨性以及做事的规范性,让其认真、用心对待学习和生活。

2,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切实抓好学生日常学习工作。

3、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其成为有礼貌、讲诚信、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学生。

4、健全班委体制,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定期指导、评价和开展班干部工作。

5、建立“一帮一”辅导体制,学生互助上进,勤学争优。

6、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其争当环保小公民。

7、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集体凝聚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为他人做件好事”的活动。

四、班级各月份主要活动内容

二月份:

1、假期况总结,安定学生情绪,定本学期目标,收集整理寒假实践活动成果,做好总结表彰。

2、加强纪律、以及行为规范的教育,制定中队计划。

3、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6、诚信主题班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队会。

三月份:

1、评选2月份“文明之星”。

2、结合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开展《雷锋精神伴我行》系列主题班队会活动。

3、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感悟亲情、感谢母亲”活动。

4、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开展“植绿、护绿”环保教育活动。

5、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是3月26日),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6、开展“我的祖国”读书活动。

7、评选三月份“文明之星”。

四月份:

1、4月4日清明节期间组织开展“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系列活动。

2、开展“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

3、做好期中复习。

4、开展“争做文明诚信人”主题班会。

5、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

6、评选四月份“文明之星”。

五月份:

1、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培养队员的劳动技能,激发队员热爱劳动的热情和情感。

2、结合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今年是5月13日)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3、结合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今年是5月20日)开展“向残疾人献爱心”活动。

4、评选五月份“文明之星”。

六月份:

1、庆祝六一儿童节、发展新队员。

2、结合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进行宣传教育活动。

3、做好学期末班队工作总结与反思。

4、评选六月份“文明之星”。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9

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一年一度秋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为加强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确保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现就今年秋季学校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

各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会实践活动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勤工俭学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正确方向,坚决纠正和杜绝社会实践活动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要坚决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执行《*省中小学勤工俭学管理暂行办法》,切实落实市县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当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劳动性的实践活动,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和缺乏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禁止学校组织小学三年级(包括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小学生连续参加活动不得超过3天,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中学生连续参加活动不得超过5天,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县直中小学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要坚持就近原则,农村学生要做到小学生不出村,中学生不出乡镇。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得把学生当作劳动力,坚决禁止向学生下达创收任务和其它“以钱代劳”的错误做法。

二、加强管理,坚持严格的审批制度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上报教育局,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原则上,农村中小学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由学校报请学区区长批准;以学校(含教学点)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区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县政府备案。县直各中小学(含榆林中学)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校校长批准;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校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县政府备案。严禁学校、教师未经批准私自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做好宣传,切实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透明度

各学区(校)要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材料、开通咨询电话、设置专项公示栏等方式及时将实践活动的相关政策、活动方案、工作措施、活动进展、收益等向社会公开,让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大实践活动的透明度,使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不能因为集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而导致不稳定因素出现,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四、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师生安全防护意识

各学区(校)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要广泛宣传,近期,各学区(校)要开展大规模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采取简报、图片展、知识竞赛、主题报告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部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二要强化教育,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农户等方面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消防、交通法规,遵守安全制度,遵守学校纪律,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懂得预防拥挤踩踏、火灾、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的一般常识;三要开展演练,各学校要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要抽调专门力量组织安全演练,重点是灭火、自救、紧急情况下疏散演练等,培养师生员工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能力。农村学校的演练活动要以防火、防盗、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危房(险墙)倒塌等内容为重点;城市学生要加强防拥挤、防火、防震、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内容的演练,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师生员工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四要靠实责任,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县教育局和学区区长、学校校长、班主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好一级的安全工作格局。各学区(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必须明确安全工作责任人,靠实安全责任;五要落实措施,各学区(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药品、器材,并将班主任以外的其他教职工安排到班级,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乘车必须选择证照齐全且符合载人条件的车辆,严禁组织学生乘坐拖拉机、货车等不符合客运条件的车辆;严禁学生自驾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违章行驶。学生骑自行车或步行时,学校管理人员要一同前往,组织学生按照交通法规有秩序行进,决不允许师生分离。在实践场所,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现场监管,维护好现场秩序,确保安全。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要防止学生私自离开实践场所,防止学生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保证学生按时、卫生就餐,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六要及时报告,学生在校内和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必须及时上报。农村中小学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学区和乡(镇)政府,学区和乡(镇)政府必须立即报告县教育局和县政府;县直各中小学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县教育局,对发生房屋倒塌、火灾、交通、疫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师生非正常伤亡,学校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急需抢救的,学校在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全力组织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精心组织,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各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展之前,要开好五个会,即以学区为单位的校长会,学校校委会,全校师生动员会,家委会及家长会,村组干部会,认真扎实安排此项工作。在开展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学校上报教育局的方案,精心组织,层层签订责任书,分片、分年级、分组合理安排。活动结束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各校要在10月15日之前将活动总结以学区(校)为单位报教育局。同时,学校也要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全面总结本校的活动,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使活动有始有终。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篇10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工人群体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10-0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征

1.相关概念的界定。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采取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即指当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0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但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劳动力。需指出,现实情况是,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是年轻力壮的群体,留在农村从事从业生产的往往是年老和年幼的群体。新工人群体,是指户籍身份是农民,但是已经离开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在城市生活和工作,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以换取工资或劳务报酬的广大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新生代打工者,同样户籍身份是农民,出生在80后、90后的第二代、第三代打工者,这些人中或是没有当过真正的农民,常年在外打工,或是出生和成长在城市。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第一,从数量上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乡村人口总数为6.1866亿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数量为2.27亿人,占全部囊等耸的16.67%。此外,2015年农民工总量已达2.7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量的1/5。蔡■通过以月对农村劳动力在不同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投入进行划分,进一步细分出2011年务农劳动力总数为1.92亿的结果,并建议未来十年每年减少这部分人群中的200万人[1]。根据2014年中国经济蓝皮书的规划,到2024年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将下降到占总人口的7.8%。第二,从质量上说,通过考察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可以反映未来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角度考察农村受教育情况,就会发现,现存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以湖南为例,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仅占46.61%,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占38.78%。从接受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针对166名被调查者中有60人自愿参加过职业培训,其中男性36人,女性24人,培训内容集中在服务技能、电器修理和电脑使用上[2]。第三,从年龄结构上说,80、90后已经成为劳动力主体,占一半以上。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口中少儿和老人(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是22.5%和13.7%。新生代劳动者与老一代劳动者的重要区别是他们大多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人群,除了户籍归属为农民以外,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都受到城市带来的影响。第四,从劳动者生工作和生活状态上说,一方面是劳动者吃苦耐劳的精神继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劳动者在工作、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迷失。统计显示,深圳打工者换工作的频率是一年半,苏州打工者换工作的频率是两年。同时,在消费主义影响以及低工资的现实面前,大多数劳动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迷失。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对的挑战

1.企业用工荒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构成压力。关于用工荒的报道始于2003年,先是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现大批企业缺劳动力,接着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是企业用工荒,但劳动力总量却是供大于求,荒的是高技术人才。吕途将用工荒划分为“脉冲式”“春节前后阶段性”和“持续性用工荒”[3]。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这里主要关注的是第三种用工荒。这种用工荒是由劳动者本身素质偏低,企业疏于培训,以及劳动者就业不稳定等因素综合导致的。鉴于此,有学者提出用工荒现象正好可以倒逼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化升级。从经济结构发展的角度考虑,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是发达国家实现升级的一般规律。但是,这对中国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意味着他们正在面对着一方面是由自身教育水平劳动技能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文化素质高和高技术人才渴求的深刻矛盾,这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就业。

2.劳动者文化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挑战。受劳动者本身的文化水平及技术技能制约,无法弥补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当前,新生代打工者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人群,他们已经占到整个打工群体的60%以上。新生代打工者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为67.2%[4],这与上一代打工者的受教育程度相比明显偏高,但横向比较,一方面是与企业用工标准的差距仍然很大,另一方面是在农村接受教育人群的程度又不及新生代打工者的总体水平。这对还未转移的劳动力来说,转移就业的压力更加严峻。

3.打工者工作不稳定带来的挑战。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另一个表现是打工者的工作不稳定。已有调查指出,新生代打工者在工作上,更多地开始关注与自身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条件。如工作条件差劳动保护差、做工无聊觉得没有提升自己的空间、看不见未来以及部分企业道德缺失、追求工资或者前景更高的工作。凡此种种,都构成工人更换工作的推动力,这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增大。但从中不难发现,工人已经有意识地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工人有追求成为完整的人的需要。这种情况对想要转移的劳动力来说,无疑会增加就业的不确定性。

4.劳动技能培训缺乏带来的挑战。这与打工者工作的不稳定有密切联系,按照西方的模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应该对劳动者技能等进行相关培训。当前的问题是,由于工人就业的不稳定,企业所面临的承担教育培训员工的风险成本增加,结果导致大部分企业没有对工人进行技能上的进一步培训,这对企业和工人来说都是损失。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企业为转型急需人才的背景下,这种缺失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阻力,也影响工人的自我完善和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5.转移过程中就业渠道不健全的挑战。当前我国打工者转移就业模式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本地打工的同乡、亲戚或朋友介绍,少部分通过招工广告。这种就业渠道过于狭窄的弊病,导致了寻求工作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传输不畅通,增加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和企业寻求工人的难度。同时,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引发从业者受骗等一系列问题。

三、持续平稳转移劳动力的建议

1.现实挑战背后的深刻问题。通过对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新生代打工者的境遇,结合当前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第一,户籍制度下打工者身份不平等及由此带来的一些列不稳定因素;第二,打工者各项福利、社会保障的缺失带来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表现在无住房保障、医疗、养老、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及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的对人才的要求;第四,企业的用工及培训制度不能保证劳动者稳定的工作;第五,社会对打工者没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

2.对策和建议。首先,需政府破除原先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持有农村户籍的打工者成为“二等公民”的主要障碍。户籍制度及其连带的附属因素,如城市的各项保险、社会保障、受教育等相关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地彻底解决,但长远看,打工者只有享受到平等的待遇,才能成为稳定的工人,对国家和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广州、重庆等地对持有本地农村户口的打工者先行开始解决,但广州、重庆外来打工者的数量也十分突出,这样区别对待必然会影响外来打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除了城市中原有的打工者,每年仍有数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这个群体,破解户籍制度的速度刻不容缓。其次,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出力,建立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并拓宽就业渠道。目前情况是,一方面,企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打工者的不稳定性,企业不愿出过多的Y金去培养人才。这种情势下,靠企业单方面难以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就需要政府牵头,重新设计职业技术教育的完备体系,带动高校和社会,保障劳动者技能的培养,从而进一步转化成更加先进的生产力。教育需要资金,对打工者的培养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帮助其成长。圆梦计划已经走过了其第七个年头,从范围上看,还无法满足多数打工者对职业技能学习的需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企业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借鉴传统制造业强国的经验,特别是在老牌发达国家相继强调新的制造业标准的背景下,如德国打造工业4.0,日本提出重造制造业,以及我国的2025计划等,在此机遇与挑战中培养并形成一批现代产业工人。最后,打工者在面对复杂的工作和社会环境中需要自身的努力。历史上,中国工人具有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地位,与当前打工者的状况暴露出其以赚钱为目的的生存状态形成强烈反差。在持续性用工荒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成就业压力的趋势下,还伴随着消费主义、资本逻辑弥散的现实社会。因此,除了外部环境要为打工者争取平等、公平的各项机会以外,打工者以及正在朝这一群体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抵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才有可能保护属于自己的权益。

四、结语

当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是已转移的人群面对各种制度和现实因素带来的考验,另一方面是尚有大量的劳动力亟待平稳转移。现存的制度等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将影响劳动力的持续转移,甚至可能出现间断的回流。劳动力如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不利于企业的转型,浪费劳动力资源对国家的现代过进程是阻力也是损失,各项制度的不完善对劳动者的生活就业就没有基本保证。

长远看,应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出力保证这部分人群的权益,保证这部分人群成为完整意义的人,也就保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平稳转移的渠道,这有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

[2]李青阳.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