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7:38

国民经济体系篇1

[关键词]民族;民族经济体制;国家经济体制。

[作者]马淮,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047-004

在当今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中,往往存在着直接将民族经济体制等同于国家经济体制的现象。这一方面使得民族经济学与主要研究国家经济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出现重合,民族经济学不得不对这一研究领域“退避三舍”,不利于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则使得学界对于民族国家的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性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民族性原因缺乏深入认识,形成民族国家的制度和体制建设的掣肘。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廓清认识,合理看待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关系。

一、民族经济体制是阶段性的民族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

民族经济体制是民族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是民族经济制度的展开与阶段性形式。民族经济制度是对一种社会形态中民族经济关系总体性质的规定,民族经济体制则是阶段性的民族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对一种社会形态中不同阶段上的特殊民族经济关系性质的规定。

一种民族经济制度存在的时间往往是很长的,在其存续期间,虽然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变,从而总体的民族生产关系未发生变动,但是随着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变化及其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关系的调整,在民族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族经济体制会随之发生转变,从而形成民族经济制度延续过程中的民族经济体制的质变。民族经济体制的质变是民族经济制度量变的重要表现,是民族经济制度阶段性矛盾变化的结果。当民族经济体制转变时,并不意味着民族经济制度被否定,民族经济制度的一般性本质和原则作为民族经济体制转化的大前提存在着,同时在民族经济体制的转化中得以坚持并提升。

民族经济体制所涉及的经济权利,与民族经济制度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民族经济制度层次的权利,主要是所有权,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两个基本权利,这是一个民族经济生活的基石,只要所有权关系不发生改变,民族经济制度就能保持。民族经济体制则是在既定的由法律明确规定的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占有权、监督权、管理权等权利构成的对民族经济关系和民族经济活动的界定与导引,它涉及所有权对占有权的控制方式、占有权的地位和作用、监督权和管理权的构造和运行方式等,具体表现于民族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民族经济的决策权力结构、民族经济利益和动力结构、民族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等方面,是由民族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等组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的有机整体。

民族经济体制作为民族经济关系在一个阶段矛盾各方面对立统一的集中体现,是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制衡。民族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由各方势力相互矛盾、斗争决定,其框架也是由各经济权利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如果说,在民族经济制度层面,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在主要经济矛盾中占主要方面的阶级或群体的性质,那么,在民族经济体制层面,各个利益群体――不论是已经占据社会主体地位的,还是正在争取主导地位的,或社会的弱势群体,都会积极地展开活动,试图通过对民族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利益分配格局,同时,民族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矛盾,包括旧的部落、部落联盟的差异与矛盾、区域间的关系与矛盾、不同人种与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矛盾、阶级关系与矛盾、阶层与集团关系与矛盾、新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与矛盾等等,都会在这个层面展现出来。各种矛盾综合运动的结果,形成对既有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和修正,并最终促成民族经济体制内容和方向的演变。

民族经济体制不同于国家经济体制。通常我们简称“经济体制”时,往往指代的是国家经济体制。需要注意的是,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二、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有机联系

从联系上来说,民族经济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在民族国家,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往往重合。

民族经济体制的出现要远远晚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出现。国家和民族虽然都是历史范畴,但是民族相较国家而言,对于经济内合性、政治集中性和文化同质性的要求要高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国家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而形成,即使这个国家的内部成员依然是离散的、缺乏密切的内在联系的,成员共同体仅仅处于氏族或氏族联合体的阶段,但只要形成政治公权力的统一,就可以称作国家的形成,这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政治和封建领主政治中都可以观察到。也正因此,对于国家,韦伯定义说,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列宁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当一个社会组织中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时,我们就可以说国家出现了。但这时,源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具有高度的群体自身认同感的民族,还远未形成。民族是通过国家形式而产生的。在国家的发展阶段上,城邦式国家仅仅是国家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之后,西方的国家又经过马其顿、奥斯曼土耳其、罗马或阿拉伯式的军事帝国,最后才从13世纪的英国、法国开始,逐渐孕育出民族,并进而形成以民族为基本内核的现代民族国家。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典型特征就表现在王权在与教权、封建力的斗争中地位逐渐上升,而伴随着教权地位的下降,原本被教皇或者上帝赋予世俗主宰地位的国王的神圣性也在丧失,国民开始把对国王的忠诚转化为对具有相同特征、内在联系的生存共同体的忠诚,而伴随着这样的转变,也就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内在聚合性更强的社会形式――民族。黑格尔曾讲:“民族不是为了产生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在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中可以得到更加清晰地说明,华盛顿就在他的告别演讲中曾说:“政府的统一使你们(指美国公民)组成了一个民族,美国人这个名字就属于你们,你们都是国民”。无论是从欧洲、美洲,还是民族形成最早的中国来看,民族都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当国家孕育出民族后,民族经济体制才能相伴而生。

民族经济体制是民族这个生存共同体经济系统、有机作用的结果。在民族内部,为互通有无,满足整体的需求,各地域之间、支系之间的个体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联系。正是通过这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经济联系体,民族经济体制得以存在和发展。

对于民族国家而言,一旦民族经济体制形成并得到良性发展,国家的稳定性、内合性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而且,通常来说,国家的发展程度越高,民族的国族化程度往往越深;国家发展程度越低,情况则正好相反,这几乎是一种规律。究其原因,就在于国家发育程度越高,政府行政能力和责任感

越强,国家的建设规模和开发力度就越大,国家经济的整合力和社会信息的穿透力就越犀利,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文化传播网络就越发达,基于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理性思维的国民文化就越繁荣,越具影响力。而所有这些对于国内民族而言都意味着深入、有利的促进、冲击和改造。“在一些发达国家不管族群和移民集团原来处于一种怎样发展状态,面对结构稳定、职责分明的政府机构,严密完整、无可躲避的法律体系,数额庞大、精心规划的国家投资,无处不在、高速运转的市场经济,开放发达、规模宏大的教育培训网络,铺天盖地、无所不包的传媒信息等等,他们现在只能以国家的发展状况为参照点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而且这种适应还必定是尽可能地快,因为在浩大的社会潮流的冲刷、裹挟下,想慢都慢不下来。”近代以来,国家往往会利用民族的整合性、凝聚力来加强自身的稳定性建设,通过塑造国族来促进民族国家自身的发展。“民族一国家”的国家结构,已经成为近现代国家发展的潮流。在20世纪之前,英吉利民族、法兰西民族、美利坚民族、德意志民族等等典型的民族国家已经形成,20世纪之后,又先后出现了三次民族国家形成的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在东欧和南欧出现了一批新的“民族一国家”;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削弱和瓦解,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原殖民地再度兴起了民族主义浪潮,从而兴起了一大批“解放型”的“民族一国家”;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以及苏联解体后在其各个地区,尤其是一些东欧国家(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中出现的民族主义运动,这一次浪潮使欧洲和中亚在原有3个国家的基础上出现了23个新的独立国家。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民族与国家在民众外延上具有同一性,“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无论行使哪种职能,都需要使自己具有民族这一普遍的形式。虽然各国的统治阶级在其阶级属性上各不相同,国家的阶级内容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无不以民族的外观出现,以民族的代表者的资格活跃于世界舞台,而每个民族也都依附于一定的国家形态,因此,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与他所依附的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相依相扶的关系,使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经常出现重合,这也是当代很多学者对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不予区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区别

即使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我们依然要在认识并重视这种关系的同时,对二者的区别予以强调,不能将二者混同。

首先,虽然大多数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重合,仍然不能忽视存在着一些民族经济体制,其在外延上差别于国家经济体制。实际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政治生活,也都各自具备实现它们的政治生活的民族政治体系。这种体系既可能采取国家的形态……也可能采取非国家的形态,或者是若干具有过渡意义中间环节或中介形式”。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分离的例子在历史和现实中不胜枚举。例如历史上的元帝国。元帝国曾经以其剽悍的骑兵征占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片土地,版图曾到达里海,外高加索,南包西亚,北括俄罗斯和东欧诸国。元帝国虽然进行了领土的扩张,但未能形成民族融合,德国、法国、东罗马帝国等等的人民依然保持着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存在形态,这使元帝国的国家经济体制外延要远大于民族经济体制外延。再比如前苏联。前苏联实行的是民族联邦制,一个民族建立一个共和国,各共和国通过加盟形成苏联。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前苏联已经拥有16个加盟共和国、17个自治共和国、6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专区。由于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自己是多民族国家,前苏联始终没有依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形成囊括全苏联人民在内的国族,这使得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要明显大于民族经济体制,或者说,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就是由若干个民族经济体制构成的综合体。在前苏联的示范效应下,捷克斯洛伐克等一批东欧国家也形成了国家经济体制大于民族经济体制的体制结构。当然,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外延上的差别,也可以表现为国家经济体制范围小于民族经济体制。比如前东德和西德,很明显,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都是德意志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德意志民族的族民在国家形态上一分为二,其结果就导致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经济体制要大于国家经济体制;现代民族经济体制大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共享“朝鲜族”民族族称的北朝鲜(朝鲜)和南朝鲜(韩国)。两个国家共同存在于朝鲜半岛,共同的民族属性使其虽然在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差异较大,但同一民族的内聚力依然不断地使两个国家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呈现出联系、融合的倾向。

其次,从内涵上说,由于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主体不同,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的作用对象也不相同。民族而非国家、族民而非国民,是民族经济体制的主要涉及主体。现代国家,其最根本的两个要素是领土和公民,国家的全部制度机制都是围绕这两个要素和原则设计建构的,国家干预和控制经济与社会的能力是在领土范围内实施的,对外部行为者的控制也是通过对领土和边界的管理与控制实现的。而民族则不同。民族是人们在同一政治组织和相应制度框架内,在共同地域内由同一文化形态主导从事经济活动的具有共同语言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不仅强调它的族民的地理生存区域,更加强调其在政治、文化、经济、语言等方面的同一性、类似性。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区别,导致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的作用对象存在较大差异。概括来说,国家经济体制干预和控制经济以领土边界和国民为限,其国民是否由同一民族构成,并不是国家经济体制研究所关注的,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与联系,也并非国家经济体制的分析要点;而民族经济体制的研究对象则是受政治、文化、经济、语言等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民族成员及民族成员所在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由不同的民族性决定的民族经济体制的差异是民族经济体制研究的重点问题,民族间的经济差别、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民族经济体制变迁的作用方式和结果也是民族经济体制所要密切关注的。正是由于以上区别,使我们在谈论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时,主要分析以苏联的联邦中央为核心的联邦总体经济体制;而在探讨前苏联的民族经济体制时,则不仅要对联邦总体经济体制进行说明,还要对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等等的经济体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说明,而且,前者提供的是背景,后者才是民族经济体制研究的主体内容。

国民经济体系篇2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mpS;Sna;生产;收入

1.两种体系:mpS与Sna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中,由联合国公布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体系有两个: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1.1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联合国于1971年发表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也称其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简称mpS),它是前苏联在总结1925年以来计算国民收入的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套核算方法和体系,主要用于苏联和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也称东方体系,我国早期也采用这套核算体系。

mpS的理论依据是:社会生产就是物质生产,只有创造物质产品或者作为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直接延伸的活动才是生产活动,其他活动都是非生产活动。据此,全部社会产品都是由物质部门生产的,物质产品的价值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因此mpS只需着重考察物质产品的再生产过程,即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物质产品价值的分配和再分配、物质产品的使用构成和具体去向,等等。

mpS采用限制性生产的概念,它把经济生产的定义只限于物质产品生产和生产性劳务,只承认物质生产才是生产,相应地,社会产品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果。从使用价值看,物质产品由工业、农业和建筑业三大部门生产,社会产品就是这三个部门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从价值形成过程看,物质产品的价值除三大部门所创造的价值外,还包括货物运输业和商业等流通部门追加在商品中的价值。所以,mpS把工业、农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业通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这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构成了mpS的社会产品价值核算的内容。

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简称Sna)首创于英国,它是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核算理论和实践制定出来的方法体系,故也称西方体系。

相对于mpS而言,Sna有三个显著特点:

Sna是依据综合性生产观念组织核算的。它认为:人类的各种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活动都是生产活动,换言之,生产的本质不在于是否提供物质产品,而是在于是否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Sna还充分运用了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投入产出分析,资金流量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和国际收支分析等工具,这些大大扩充了Sna的核算内容和分析领域。

Sna是一种以账户形式和复式簿记法组织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核算方法能够保证整个核算体系的逻辑严谨。

Sna则采用综合性生产观。按照这种生产观,凡是创造效用并取得收入的活动,除去非法活动外,不管是生产物质产品还是提供各类服务,一律看作是生产活动,即Sna将服务部门与物质生产部门等同看待,归入生产部门,也就是说,Sna的生产范围除了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外,还包括了除个人自我服务以外的各个社会服务领域。因此,Sna的社会产品―商品就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产品的合称,这样,Sna的核算范围就不仅包括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劳务。显然,其核算范围比只计及物质产品的mpS就大多了。

2.mpS与Sna的比较

2.1概念比较

对整个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核算,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内容,但对什么是生产活动,什么是社会产品,mpS和Sna则有不同定义。mpS是建立在物质生产观念的基础之上,其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因此,mpS计量的国民收入是基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产出成果。该体系适应于物质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Sna把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放在同等位置上一视同仁地核算,更有利于全面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它有利于反映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人们服务性消费比重不断提高的客观趋势。

这两个体系的最大差别是在生产概念上的差异,由生产概念差异而引起的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的计算范围也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在Sna中,由于服务部门也计算产值,物质生产部门的中间消耗就应包括对服务的消耗价值,而相应的服务部门也有了自身的物质消耗。但在mpS中,服务部门不计算产值,因此,物质生产部门对服务的消耗不作中问消耗处理。至于服务活动中的各种物质消耗,则作为社会最终使用,形成消费基金。两个体系在中间消耗上的差别,除了由于生产范围的不同外,还有:第一,在Sna中包括固定资本损耗,mpS则不包括;第二,在Sna中作为中间消耗的企业在文化设施方面的非生产性支出,在mpS看作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转移支付,从物质生产领域的营业盈余中扣除,有关这方面的产品消耗作为最终消耗;第三,在Sna中作为中间消耗处理的企业业务旅差费,在mpS中看作是居民的原始收入,所消耗的产品作为居民的个人消费;等等。

由于对生产的定义不同,最终消费和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概念也不一致。在mpS中,最终消费只限于对物质产品的购买,而不能体现为劳务的购买支付。非物质生产领域内职工的工资及其他收入,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不能作为生产收入。而在Sna中,最终消费还包括非物质劳务的购买,如支付医疗费用、教育费用、房租等。既然在市场上通过价格获得的货币收入,理所当然地视为生产收入,并且计算产值,那么,除了义务性的转移收支外,再分配也就几乎不存在了。

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mpS存在的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其在很多方面不适于当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因而越来越多采用mpS的国家,开始结合本国实际,逐步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开始运用Sna核算原理和方法。

2.2核算方法的比较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是从国民经济总体上研究国民生产、分配、使用之间的关系,主要使用国民经济平衡表,该表为单式平衡表,只是通过左右两栏数据的平衡综合说明社会整体的再生产过程。构成mpS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主要包括:综合物资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劳动力资源平衡表,国民财产平衡表以及固定资产平衡表等。其核心指标主要是: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国民财产及物质产品消耗,消费与积累等。同时,各表间只存在经济指标的内涵关联,不存在严格的核算对应关系。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由国民收入核算,投人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以及资产负债核算组成的。它从宏观经济的控制和调节出发,既对国民收入在各环节的规模水平及结构状况作分别研究,又将国民生产、国民分配和国民使用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核算方法为复式记帐法,即运用国民经济收支活动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原理,以帐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这种核算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较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这两个体系在概念和方法上的比较,可以看出Sna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不受物质生产领域的局限;

二是核算内容不仅包含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而且还包含收支和金融交易等资金运动,能较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运动过程。Sna十分重视从价值方面来考察国民经济运行,把国民收入核算、投人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民财富核算和国际收支核算5个方面都纳人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相比之下,mpS在这方面的核算则有欠完整,特别是在资金流量核算和国民财富核算方面,所差更多;

三是核算方法采用复式记帐法,通过帐户体系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能较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

相比之下,mpS用单式记帐的方法,以平衡表形式对国民经济的各种活动进行单方面的登录和计算,各种国民经济平衡表之间,在数量上虽有联系,但联系得不够严密。

2.3主要指标对比和换算

两大体系除了上述主要区别外,在具体核算指标、原则和方法上也各具特点,甚至两大体系中名称相同的某些统计指标,其经济涵义、范围口径、计算方法也往往存在差异。在mpS中,反映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是国民收入。它是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的总和,扣除了一切中间消耗C_2,也扣除了固定资产折旧C_1。同时,国民收入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在Sna中,反映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它们既包括新创造的价值V+m,也包括固定资产折旧C_1,同时其计算范围扩大到整个三次产业,即全社会的所有部门。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按照国土原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原则计算。

两大体系主要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主要表现为指标间和各指标内部的构成项目的换算。

两大体系主要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来实现。调整包括:一、调整服务价值,包括中间消耗价值口径的调整;二、指标构成项目的调整,包括各指标概念的调整;三、计算原则的调整,包括以国土原则口径计算的指标调整为以国民原则口径计算的指标;四、对价格标准的调整,包括通过汇率调整为统一的货币量形式。调整两大体系的总量指标,无论是从Sna口径调整到mpS口径,还是从mpS口径调整到Sna口径,调整内容都是相同的,只是各项目的加减计算相反。

两大体系各指标内部的构成项目的换算,同样必须通过逐项调整来实现。以两大体系国民分配指标的换算为例。从分配角度看,Sna增加值中的雇员报酬相当于mpS中的居民原始收入。Sna的营业盈余加间接税净额相当于mpS的企业原始收入。Sna的增加值中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而mpS的国民收入中则不包括。此外,第一,在Sna中,雇主对雇员社会保险金是作为对雇员报酬的一部分,而在mpS中,则作为出自企业原始收入的支付;第二,个体经济收入,在Sna中包括在营业盈余内,而在mpS中,则包括在居民原始收入内。(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灿.国民经济核算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王爱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骆耕漠.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4]褚可邑.对mpS与Sna核算体系的比较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13卷2期

国民经济体系篇3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迁

一、供需框架

为了揭示制度变迁的规律,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主体的不同,把制度变迁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在这一领域成绩最为突出的是V?w?拉坦(Venronw?Ruttan)和林毅夫。v?w?拉坦应用他对技术变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制度变迁,将舒尔茨和诺斯等的理论推进了一步。

二、主体博弈

一般来讲,Sna供给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官方)。供给结构单一、成本巨大、投资期长,风险远高于收益。官方供给Sna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因而Sna在此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相比而言,Sna需求主体则不同,它由政府、企业、个人所组成。需求主体多元化,因而需求的利益目标(动力)不同(注:在此所言的需求利益目标,类似诺斯的术语“外部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需求目标基本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国际比较;对企业而言,其利益目标包括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以及企业家个人努力的社会实现;对个人而言,其对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需求是为了寻求完备信息,减少市场交易的环节和风险,即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其经济利益,实现其个人经济目标函数最大化。

Sna供给与Sna需求主体、目标既然存在上述差异,同时,Sna所具有的巨大信息含量和丰富的方法,使人们在考虑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时,必须首先对Sna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引导机制加以重视。

三、基于需求缺口的变迁方式

由于需求主体多元化、需求目标函数多层次化,相对于供给主体的单一结构及目标函数的单层次化,就存在一个需求缺口,这反映在对Sna信息的总量及结构需求分布上。可以说,Sna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这种需求缺口。

消除需求缺口,从理论上讲应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减少Sna供给,二是增加Sna需求。然而对于Sna来讲,显而易见的是,政府的供给如果是理性原则下的行为,一般是增加而不会减少。由于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因而最好由政府来承担,在此政府不妨进行“垄断生产”。客观地讲,消除Sna需求缺口最好由增加Sna需求着手。潜在需求主体、目标的显性化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在Sna中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并且,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古典经济学中萨伊定律(Say’sLaw)所描述的现象,即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特殊功能,扩大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及优势的宣传,以及安排相应配套的措施来进行Sna的强制性推扩,即强制性变迁。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变迁,最主要的特点是强制性变迁。

四、为什么是强制性变迁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维护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力工具,其作用就在于减少国家机器运行的交易费用。因此,以制度变迁为背景考察的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强制性的特。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的认识,制度安排中“搭便车”的问题也是决定国民经济核算强制性变迁的原因。

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认识: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公共产品

这一观点最早是由邱东教授提出的。因为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在属性上就具有了公共产品最根本的特点。

这一论述可以归结为两个理论:一是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制度安排的公共产品性质。作为第一个理论基础,来自信息经济学关于“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的研究,信息是商品的关键是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有萨缪尔森、海德和阿罗。信息是公共产品,自然以信息库出现的国民核算体系也就具备了这种特点;第二个理论基础,来自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产品,而这个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

两种理论基础,决定了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这一性质。所以,不管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还是单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民经济核算变迁就应该是强制性的。

(二)解决制度安排中“搭便车”问题

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的行为。“搭便车”是产权经济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们看来,公共产品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之一。“搭便车”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可以简单地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从而使创新者缺少激励。

五、较为一般的集体行动(注:此说法是为了区分统计与一般制度分析中的集体行动)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诱致性安排,可能会是政府更看重的。因为,政府需要了解权力以外的变迁因素。在强调制度变迁主要力量的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变迁是强制性的;而在强调核算变迁的目标等方面时,这种诱致性变迁就更重要了。

诱致性变迁的主体一般是一群人或一个团体,通过诱致性安排所达成的变迁,其制度结构的稳定性也更高。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整个社会的市场应用结合更接近。而根据杨仲山的论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部本身是市场化的。

在改革初始阶段,政府的强制力是最突出的,其他经济主体的作用在这时是较难发挥的。因而,有关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各种利益团体、利益个人可能会感到,这种变迁的起始与他们无关。他们作为个人的、集体的行动并不会影响改革的发生,但接下来情况就会有变化。在目前情况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是为政府管理经济服务。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他经济主体会增加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他们需要通过这种工具(或制度)提供的相关服务,来帮助自身增强竞争的实力。因此,各经济主体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方法的需要会增加。而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来说,其实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宏观核算微观化要求”。

对核算信息与方法的大量需求,是目前核算体系的“外部利润”之一。由此,除政府以外的其他各经济主体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起到相应的作用。而由各相关利益个人所组成的团体,就会形成有关核算改革方面的集体行动,以便使这项改革按照满足他们要求的方向去演进。他们会提出各种变革的具体措施,如变革现有的调查方式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市场数据;对服务行业新的分类与核算;非正规部门活动进入核算范围;增加信息产业方面的新内容,等等。总之,集体行动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发挥作用。

国民经济体系篇4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衔接应急管理

当前,理论界对国民经济动员参与发挥“应急功能”有两种思路:一是打破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和政府应急体制界限,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应战应急一体化的综合体制。另一种思路是依托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和应急体制,从相互衔接而不是相互替代的角度来构建国民经济联合动员制度。上述两种思路各有利弊,但从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后一种思路比较切合实际。一方面,从国民经济动员自身建设来看,应战功能仍是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主要功能。目前,经济动员系统仍未完成与军队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信息化转型,在应战功能尚未完全健全的情况下过分注重应急功能必然影响国民经济动员应战能力,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的应急体系经过长期建设,已经形成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完整体系,短期内进行体制变革的难度较大。

一、注重职能衔接,促进分工合作

从工作职能上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国民经济动员体系进行区分是实现两个体系衔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二者职能一致,重复建设,那就谈不上相互衔接,正因为在职能上可以互补,衔接才成为现实的需要,才有可能实现。区分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工作职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按照应对对象的不同适度进行区分;二是按照应对的不同阶段来进行区分。

1、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区分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职能

《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指出: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对于一般和较大级别的突发事件而言,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一般有能力独自处理,不需要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协助,除非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体系不需要响应。对于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为尽早控制事件,消除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动员应该启动响应机制,协助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应对突发事件。因此,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一般和较大突发事件为主,而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则以应对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为主。

2、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阶段区分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职能

关于应急管理的阶段划分,在应急管理理论中有多种划分方式,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芬克的四阶段模型: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米特罗夫的五阶段模型:信号侦测、探测和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和学习阶段;伯奇和古斯的三队段模型:危机前、危机和危机后。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的应对分为四个阶段:预防与准备、监督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本文的分析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划分方式。

根据不同的阶段来区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国民经济动员体系职能,就是将不同阶段中的主要工作进行分类,并依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不同特点和优势来进行分工。在预防与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检查和监控;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购买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加强应急教育,培养群众安全意识;完善应急储备;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开发研究应对突发事件的设施设备等。该阶段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储备体系和进行应急演练,其他的工作应该由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来完成。在监督与预警阶段,主要工作有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报告;根据不同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信息数据库,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根据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进行预警。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应该都由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来承担。在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的主要工作对两个体系而言没有多大差别,应该由两部门合作完成。在事后恢复与重建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损失评估;灾区重建;救助补偿、抚慰抚恤等安置善后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等。这一阶段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上述对应急各个阶段工作的分析,可以发现,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主要工作表现在预防与准备阶段和应急与处置阶段。从职能上看,国民经济动员在应急中应重点加强的职能是进行应急准备(主要是制定预案、完善储备、加强演练)和应急处置。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应重点加强的职能是应急预防、应急监测、应急预警、应急评估和善后安置。针对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同特点,将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进行区分,可以强化各自优势,减少资源的重复配置,提高应急效率。

二、注重制度衔接,强化沟通协调

1、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制度的本质是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共同决策指挥机制。当前,我国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需要,已经成立了自成体系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独有的组织体制、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这就使得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在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共同应急时,存在较大的体制阻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从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选择相关领导共同决策和指挥应急工作,可以综合考虑两个系统的不同情况,减少阻力,最大程度形成应对合力。召开联席会议的主要工作是:平时研究国民经济动员的有关重大问题,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战略规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整体资源;非常时期协调调动一切动员资源保障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需要。

2、信息共享制度

信息共享制度是指国民经济动员体系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在各自拥有信息资源上的交流与沟通。信息共享是整合各类资源信息,实现精确有效动员的必要条件。在信息时代,如何从信息海洋中收集、处理和甄别有效信息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事务。但是,面对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拥有所有信息,信息总是不完备的。国民经济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同属于国民经济应变力的范畴,都是应对国家危机(包括突发事件和战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二者来说,信息共享显得尤为重要。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改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应急信息系统与动员信息系统的现状,建立共享互通的信息网络通道,是实现信息共享制度的关键。要继续加快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做好软件总体规划和标准化工作,建立互相兼容的信息操作平台,预留与应急信息系统的对接接口,真正实现系统互连、数据兼容。

3、资源共用制度

资源共用制度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动员体系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在应战和应急过程中可以相互使用对方物质资源。为满足各自工作所需,国民经济动员体系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都各自成立了物资储备体系。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时,单凭一方的物资储备可能难以在品种和数量上满足应对需要,客观上要求整合两个部门的物资储备体系,共同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需要。实现资源共用必须了解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结构特点,还涉及到生产、筹措、运输等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资源共用制度就是要从制度上规范相关的职责权限、运作程序、工作方法等,为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与应急系统共同使用资源创造条件。

三、注重预案衔接,形成应对合力

近年来,根据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各级经济动员机构组织拟制了国民经济动员综合预案、专业预案和企业预案。为应付突发事件,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应战预案与应急预案自成体系。因此,将国民经济动员应战预案与应急预案衔接起来,形成配套体系,是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应急能力的当务之急。一是在完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中增加国民经济动员应急预案。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分类、分级形成综合配套的国民经济动员应急预案,使得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不仅能够保障应战需要,而且能够保障应急需要。二是在国民经济动员现有预案中增加服务应急需要的内容。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与应急机构协调的方法和程序;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包括动员储备、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专业保障队伍、综合保障基地)应急使用的方法和程序;国民经济动员系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方法和程序。

【参考文献】

[1]朱庆林: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应变力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2]朱庆林:纳入机制模式:新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必然选择[J].军事经济研究,2002(2).

国民经济体系篇5

经济基础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政治、科学、艺术、教育等活动的基础。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组成部分的体育,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多数人对体育的认识只重视了体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健身功能,但对体育的文化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认识不够,认为体育是一种纯消费事业,不是一项产业。1985年国家经统计局和国家计委把体育划为第三产业,属于第一产业的第三层次。体育产业的发展会扩大对相关产业的需求。从生产的角度讲,体育产品的生产需要一些投入品,即通常所说的生产要素。体育产业的发展首先会直接扩大对这些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而促进这些生产要素产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育与经济有一体化整合的趋势。我们要依据国情和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律,选择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与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及其运作方式,构建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推动体育与经济一体化运作的实践,促进体育经济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一是产业发展速度快,每年的递增速度相对于传统产业要高出一到两倍,一般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投资的企业和商家迅速增加。二是门类比较齐全,包括体育竞赛表演到体育器材装备制造、体育服装设计与制造、体育健身体闲娱乐消费和服务培训、体育场馆开放、体育中介、体育保险、体育新闻媒体和体育网络的出版播放、体育用品博览和展示、体育的发行和公益金的使用等等。三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体育产业。如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已经成为运动鞋生产大国。质量较高且物美价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四是培养了一批民族体育品牌。做得比较成功的有李宁运动服、运动鞋,安踏运动鞋、青岛双星运动鞋,北京奥索克公司户外运动用品、北京探路者公司户外运动用品,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职业半职业联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国际赛,国际龙舟赛,湖南的《体坛周报》,黑龙江亚伯力滑雪场等等。这此品牌虽然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品牌还难以匹敌,但在国际大运动品牌的垄断下,能够做到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已经实属不易。正是我国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和广泛参与体育运动,热爱体育的人士投身体育产业,才使我国的体育产业达到今天的规模,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日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63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欧美发达国家占国民总值的4%左右。按照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体育产业一般是在一个国家经济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时开始繁荣的。而20世纪末国际体育运动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增加和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政府和国际、国内体育组织为推动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所采取的积极政策不断深入,体育产业规模迅速扩人,并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达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另外,每年各地举办的商业性竞赛和表演约有400-500次,营业额约8000万人民币。体育产业的产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加快了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进程,体育产业遇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商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是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比1998年增加7000亿元。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在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必定要占据重要的份额。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

四是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拉动消费市场。随着物质生话不断的丰富,人们都想选择一种让身心愉悦快乐的生话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健康才是人最大的财富”,“有健康才有未来”。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体育消费市场的火爆源于人民健康意识的转变。

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富裕阶段,人口数量将稳定在15亿左右,如果按年人均1000元体育消费额算,那时我国一年的体育消费总额就将达到15000亿元,对增加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将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并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正才.体育产业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08年27期

[2]李建忠,孙长江.中国体育经济初探.科技信息

[3]栾开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10月

国民经济体系篇6

这次会是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委指导,中国煤炭、机械、钢铁、石化、轻工、纺织、建材、有色、电力、矿业等10家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会)协办召开的。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国际组织代表、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会)、地方工经联、工业企业有关负责人、主要全国性新闻媒体代表600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了主旨讲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对会作出重要批示:“此项工作很有意义。”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作出重要批示:“工业经济联合会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不断完善‘四位一体、多元共促’的协调推进机制,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继续作好这项工作,特别是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司长聂生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刘海燕主持会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会上还了《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五年(2008-2012)回顾及趋势展望》并针对国际国内社会责任发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87家企业在会上了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有8个单位的代表作了专题发言。

“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是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国内首个工业领域社会责任报告集中的重要会议,自此始每年将举办一届。旨在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和交流平台,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督评价机制,提升企业履责管理实践水平,树立典范,营造氛围,推动形成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四位一体、多元共促”的协同推进格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体系篇7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潜力数据空间数据

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建设中,信息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截止到2006年底,在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领导下,我国部级、省级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基本建设完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三级经济动员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总体上,全国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技术基础好,技术架构先进,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高,实现了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这为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平战转换”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国民经济应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得力保障。

但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如何升级原有信息系统,将其建成为一个能全面反映经济动员工作内容、流程,符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思想,比较简易、直观、用户界面友好的,比较实用的系统软件,就成为当前困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问题之一。

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问题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www.133229.com做好经济动员潜力资源的数字化,即让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资源成为信息技术可识别的信息,是信息系统升级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当前录入信息系统的各种数据,包括潜力数据,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动员指标体系不全面;空间数据需要充实、精确;空间数据和潜力数据更新缓慢;军队和地方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调查,加重了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工作负担。

(二)智能化问题

建设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利用信息平台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或提供及时有效的动员方案。由于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理论、方法及模型的研究还不完善,直接导致现有信息系统的决策水平低,平时的应用仅限于对数据的各种操作。因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开发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加强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模块。

(三)实用性问题

实用性是评价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之一。一个成功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应该符合各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然而,现有信息系统在动员的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和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还不够;系统界面风格也还存在不友好、不易操作等问题。这就使得现有信息系统很难提高日常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信息共享、多极互联问题

虽然目前各省市都建了自己的经济动员信息平台,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或者说实现这些平台相互通信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些平台仍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在横向上,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国动委其他几个办公室之间,与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网路还未联通,保密措施没有统一标准;在纵向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战区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各地县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现有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军地网络标准不一致,还没有构成统一的网路,从生产企业到作战部队的经济动员链还未建立。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平台的潜力数据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低,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服务。

(五)信息安全问题

经济动员工作涉及军事、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众多高密级性单位,其安全保密性要求自然很高,而且现代信息战争条件下的经济动员信息系统技术含量相当高,对战争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必然要求信息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升级要采取多种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建立可靠的经济动员信息安全模式,确保动员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原则

立足“安全管用”设计。按照经济动员平时和战时需要,搭建良好的人——机交互及操作界面,使系统形象、直观、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稳定性,同时,采取加密机、加密卡、技术防范、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监视监控等防范措施,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坚持“平战结合”设计。按照“平时服务、及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进行设计,明确军队后勤保障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应急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依据“规范标准”设计。按照国标、军标及国民经济动员行业标准,采用当前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构建数据库体系、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采取统一的网络接口标准、数据转换标准,便于实现国民经济动员“横向共享、纵向互联互通”;着眼“长远发展”设计。借鉴和吸纳现有各种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的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效益建设。同时,考虑平时和战时国民经济动员手段的发展更新,注重本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紧跟形势,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策略

(一)通过多个步骤分类解决数据问题

1.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首先,要开展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现在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颁布的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比较宏观,不能满足进行城市应急动员能力调查的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标准体系,为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共享提供规范和依据,解决潜力调查数据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平台的收集与共享问题。

其次,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已建成的各省市动员信息系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各局委办的信息系统之间也都需要规范方便的数据交换服务来消除这种差异,至少做到异构系统数据层面的求同存异。通过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数据库、跨系统的数据采集,采集过程自动化及解决潜力数据动态性问题。

再次,建立横向信息共享机制。仅有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在技术层面的数据共享还不够,仍然需要在机制上的支持。试想如果搭建了技术平台,统计局、卫生局等局委办不合作,不提供互联接口,那么,还是无法做到信息共享。所以,必须要建立各局委办的信息共享机制,充实和完善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功能,从而切实保证潜力数据的动态性、完整性问题。

2.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的精确性问题。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多比例尺数据、遥感、航片、三维数据)、动员单位专题图数据(医院分布专题图、加油站分布专题图、生产企业分布专题图等)两类。这种数据的收集比较繁琐,一般都有专业部门进行。

有些信息系统采用邮政编码的方式代替基础地理数据。这种方式精度不够,不利于工作的展开。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移动终端设备,动员工作者通过它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gps定位功能、数据采集功能、导航功能、通讯功能、数据下载功能。这样,空间数据的采集就更加方便,并能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二)智能化问题的解决

首先,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的理论研究。应对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的理论、方法及模型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决策方法和模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模型库,再利用编程技术将其在计算机上实现,就可以为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

其次,通过逻辑处理、人工智能等智能化信息处理方式,对动员潜力数据进行分析,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努力使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系统具备类似人脑的智力和自动感知能力,逐步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决策、指挥、控制、执行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增强国民经济动员组织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

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是各种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一种系统性能,它是自动化系统对用户最基本的承诺,所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更加重要,为了提高办公自动化和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中系统的实用性,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系统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国民经济动员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实施中可首先进行业务处理层及管理中的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全面自动化过渡,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紧密连在一起;升级后的信息系统应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方便用户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和开发;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四)构建完备的经济动员信息网络系统

要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一种适应快速动员、精确保障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政府的“电子政务网”和军队的“国防干线通信网”为基础,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纵短横宽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在纵向上,国家、总部、战区、省均应建立动员信息处理中心,与军队最高作战指挥机构、各总部、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军兵种动员机构相联结;在横向上,战区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战区联勤作战指挥机构、战区军兵种部队、所属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相联结;省级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省级相关部门相联结,形成横向联合、纵向互通的动员网络体系。

(五)分层次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层安全。对于网络层的传输安全,采用在网络结构中安装密码设备解决,设备由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统一组织采购;数据层安全。用户权限的设置可以精确到某一条数据记录,只能修改自己填报的数据。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功能层安全。功能权限管理方面,可对系统每个功能的使用人员进行设置和管理。

综上所述,升级后的信息系统应该是根据国民经济动员的最新情况和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规划,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律,在总结现有的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要体现动员的新理念和动员新的需求特点。同时,在系统应用过程中注重培养既懂经济动员业务又能熟练使用信息系统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昭君.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4)

国民经济体系篇8

   1选择合理的研究目标

   选择合理的目标,是实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前提。在体系研究过程中,往往不能直接表达社会需要,并存在诸多社会需求的矛盾。因此研究者必须在不同的利益冲突中选择恰当目标,以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同时确立最终目标还可明确工作的研究方向与尺度,提高研究效率与质量。结合这一目标,当前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总体目标为:坚持全面、可持续、协调的发展观念,力争3—6年时间内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基本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具体来说,在实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与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实物量核算、环境价值量核算等体系建设,以个别地区试点的情况,加快推广宣传环境核算体系,为全面实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定基础。

   2加快资源环境损耗核算

   首先,实现环境调查的制度化,通过对环境污染状况及损失调查,建立损失估算计算模式;其次,根据国家技术组提供的调查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实现对大气污染损失环境污染损失固体废物污染损失以及水污染损失等核算;再次,根据国家技术组提供的各企事业单位的环保支出情况调查表,对各单位的环保支出进行调查,以获得内部环境治理污染的成本情况。可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数据的采集或处理涉及到卫生、环保、农业、统计及城建等多个部门之间的配合。

   3国民经济核算的技术途径

   首先,完善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理论,加快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其次,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或改进经济核算的理论方法,讨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关系,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账户,及时调整系统经济指标,以获得如绿色增加值、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等关键指标。再次,在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账户的前提下,对现有的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实现修正,构建绿色经济计量模型、绿色投人产出分析矩阵和模型、绿色经济运行监控体系等;最后,根据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理论,计算绿色经济指标,对我国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与规划。

   4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为了确保其制度的连续性、数据的真实性等,需要各行各业提供核算资料,包括绿色环境核算、绿色会计核算、绿色统计核算等,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支撑和保障,例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会计法规、统计法规、审计法规、资源环境法规以及政策、信息共享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顺利发展。

   5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评价标准

   由于我们面临较复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因此需要将原本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个简单部分,出于对我国资源、环境统计工作较为薄弱的考虑,再加上资源环境核算的复杂性,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规程、评审标准与评价体系。将资源和环境核算加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既涉及到实物核算,也包含价值核算,这也是资源与环境核算的难题所在。目前,国际上尚未确定统一估价方式,其理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因此,在我国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只能循序渐进,而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在核算体系中,坚持“由易到难”、“先开展实物核算、再开展价值核算”的原则。同时建立与当前发展状况相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及评价标准。其中评价标准的建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体系的应用前景与应用效果、科学理论价值、开展试点应用、试点的具体内容、培训体系、推广形式等,以及研究成果的潜力、成果的综合效应等。

国民经济体系篇9

经济统计指标休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反映国民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构成的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统计学必须突破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建立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设置一套从宏观角度出发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经济统计指标休系。

一设置一个科学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体系的确定与完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实际

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其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水平、增长速度、比例关系和经济效益.社会再生产的运动过程:剐受置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依据,只有掌握正确的社会再生产的理论,才能制订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把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反映出来,即把生产的基本条件、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过程,再生产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具体反映出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因此,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能够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确定统计指标的内容、口径和计算方法,才能体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要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现象和过程各个方面的数,表现和数里关系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过程,而且还要反映国民经济现象和过程所有方面的指标.因此,这个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是既能反映生产力,也能反映生产关系;:既能反映经济基础,也能反映上层建筑;既能反映社会经济状况,也能反映同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状况等,然后按主次轻重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的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须研究各个指标的内在联系和主要的比例关系,进而才能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综合平衡统计指标体系。

(三)要从宏观角度出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和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调节和管理

设置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形成一套从宏观角度出发的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经济统计指标休系。要做到这一点,其一,要有反映市场经济特点的多种指标;其二,要有适应国家加强宏观控制与调节的各种指标;其三,要有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其四,要有反映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标,等等.另外,经济统计指标休系的设置还要考虑国家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这个需要休现了统计的目的性.从宏观认识对象本身来讲,它有无数的标志,可以设计许许多多的指标来反映它,选择哪些指标来进行考核或进行观察,以哪个作为核心指标,怎样确定这些指标的口径、计算时间和计算方法,都要考虑国家管理经济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四)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确立后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作适当的补充或修改

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现象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休系建立后,在一定时期内,它在涵义、范围、计算方法、不变价格等方面应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样便于积累资料和保证资料的可比性.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现行经济统计指标休系可能会出现不能完全满足客观要求的情况,因而对原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作适当补充或修改。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对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必须做适当的修改与补充。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着不完善、不配套、不衔接、不同步、不标准、不适用等诸多弊端,急需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综合配套性的改革,以剔除过时的、繁琐的、不切实际的、不科学的统计指标,补充和增加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指标.

此外,建立科学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还必须对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其经济效益作出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并使之合乎与国际统计资料对比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要建立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既要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模式,同时也要区别于国外的模式.要在总结我国统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统计指标体系模式,即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模式及西方国家的模式。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模式的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有3部分指标: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情况的指标和反映人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了社会生产领域,又反映了非生产领域,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经济统计指标的总休构成了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内容.适合编制国民经济平衡表的要求。同时,该指标休系中的各种指标,特别是有关反映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及其结果的指标,是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经济理论提出来的,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投人生产到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的最终使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统计指标休系模式主要是从经济,社会、科技等3个方面来反映整个社会及经济状况,在结构上是分散型的,其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为适应它们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而制定的。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是商品、资金、投资、劳务等基本经济活动的核算。因此,在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设置了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消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国内固定资产总投资、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以及其他有关各个指标。

我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过去基本上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模式相类似,这跟50年代学习苏联,比较长的时间搞计划经济有关.我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休系比较长时间受到原苏联模式的影响,甚至采用的编制技术和概念也是基于原苏联的实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人,我国经济统计工作者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和运用的经验基础上,吸取了原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指标休系的一些长处,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Sna体系(国民帐号休系)的优点,对我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逐步改进和完善,把如何建立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研究的重点。1978年以来,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开始了作为全面市场改革组成部分的统计休系改革,目前正处于向国际上普遍采用的Sna体系的转变过渡阶段。我国统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以联合国国民帐号休系(Sna)为基础的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上采用了1993年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但是,由于考虑到应保持我国国民核算资料的连续性和同实行mpS休系(物质产品核算休系)国家国民经济愧算资料的国际可比性,并考虑到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的应用习‘喷,因此,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保留了传统体系的某些核算内容和方法。例如,1993年Sna把固定资产在生产中的使用费称为固定资本消耗,而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标休系仍称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用为固定资产折旧;又如1993年Sna建议可以采用两种价格为市场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产出价值,即基本价格和生产者价格,而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标休系关于相应产出价值的估价只用了生产者价格,没有采用基本价格,等等.这说明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标休系还受mpS休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数据采集体系是在原有mpS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计、税收等方面制度的改革正在深化,统计尚未完全从这个不断的改革进程中调整过来,目前还有许多如金融、外贸、价格等方面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例如,目前所采用的价格还不是完全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必须尽快取消双轨价格,加快建立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自经济改革将某些产品引人市场机制以来,由于部分产品的价格由市场来确定,因而对价格统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就需要通过在各种市场上采集价格来编制扩大的城乡价格指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国现行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予以相应的拓宽,使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真正成为衡量和管理日益市场化的经济发展的工具。

三根据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初步认为我国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可考虑由以下内容组成.

(一)反映社会再生产条件的指标体系

1.反映人口数量、构成和变动的指标体系

如人口数量;人口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迁人率、迁出率、净迁移率;人口总数预测、出生人数预测、死亡人数预测等指标.

2.反映劳动资源总量及其构成和变动的指标体系

如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构成;劳动资源的地区和部门分布;劳动资源增减;劳动力需要量和利用等指标。

3.反映自然资源的指标体系

如土地资源面积、森林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矿产储量矿产能利用量、水力资源蕴藏量、水力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指标。

4.国民财产统计指标体系

(l)固定资产数量、构成和利用指标体系.如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房地产的开发与利用等指标。

(2)流动资产指标体系。如流动资产价值总量、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等指标.

5.金融资产统计指标体系

如金融资产总额、金融负债总额等指标.

6.投资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内投资总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国际投资额和投资结构分析、国际投资的利润和利润率等指标。

(二)反映社会产品生产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

1.社会产品产量的统计指标体系如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商品产值、商品率以及净产值、增加值等指标。

2.服务部门统计指标体系如社会劳务总值、社会劳务净值、社会劳务增加值等指标.了.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如国民(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等指标.

(三)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品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

1.商品流转统计指标体系

如商品购进量、销售量、调拔量、库存量等指标.

2.货物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如货物货运量、周转量、周转期、运行密度等指标.

3.物资供梢统计指标体系

如物资供货量、进货量、消费量、库存量与库存总值、产品供货合同执行情况等指标。

4.由卜电统计指标体系

如邮电业务量、通讯网、邮路及电路、通讯水平等指标。

(四)反映社会产品成本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生产成本、完成成本、平均成本、机会成本、原材料费用指数、活劳动费用指数等.

(五)反映社会产品价格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市场价格、生产价格、基本价格、均衡价格、商品平均价格、商品差价和比价、价格指数等指标。

(六)反映国民收入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民收人生产额、使用额、积累基金、消费基金等指标。

(七)反映财政、信贷、金融、保险的统计指标体系

1.财政统计指标体系

如财政预算内(外)收人、财政预算内(外)支出、财政收人占国民收人的比重、基本建设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预算外预算内资金的比例等指标。

2.信货统计指标体系

如信贷资金来源、信贷资金运用、平均贷款余额、贷款周转速度等指标。

3.金融统计指标体系

如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率、金融市场的利率和汇率、证券价格、股票价格、证券益率、货币汇率指数、股票指数等指标.

4.保险统计指标体系

如保险种数、保险金额、保险费收人、赔款件数和金额等指标.

(八)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居民的收人水平、居民的消费水平、居民的消费构成及其变化、平均每人居住面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基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货币购买力指数、恩格尔函数、需求弹性系数等指标。

(九)反映对外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

1.对外贸易统计指标体系

如出口成交额、进口定货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贸易差额、进出口商品价格、进出口物量指数、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额指数、进出门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等。

2.国际收支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际收支经常往来项目、资本往来项目、储备增减变动额、顺差和逆差等指标。

(十)反映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1.反映生产方面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社会总成本净产值率、社会总成本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物质消耗率、原材料(能源)节约额、能耗降低率、生产性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程度等指标。

2.反映流通方面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

如流通费用率、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流动资金占用率等指标。

3.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固定资产年平均报酬率、固定资产支付使用率等指标。

4.反映消费方面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人均国民收人、人均消费资料等指标。

5.反映技术、信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技术、信息对国民收人增长速度的贡献、年技术进步速度、产品质量提高率、开发新产品带来的成本降低额与利润增加额、新产品利润占全部产品利润的比重、固定资产更新率等指标。

(十一)反映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商品供需平衡统计指标体系

如本期商品可供量、本期商品实际供应量、本期有货币购买力的商品需求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期末结余的商品购买力等指标。

2.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总过程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民经济活动条件的平衡、社会总产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国民收人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等指标。

(十二)反映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指标体系

国民经济体系篇10

一、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

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以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扩展,增加了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内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是基础性的国民经济核算,通过它能够对国民经济进行数量上广泛和细致的刻画。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辅助体系,从环境的角度对国民经济核算进行了拓展,但同时仍然遵循标准体系的分类、规则和计算方式等。因此,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是完全兼容的。联合国在2003年《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中,公布了这种包含环境辅助体系的计算方法,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环境国民经济核算占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在德国,这种辅助体系主要是在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建议的基础上,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中实现的。

环境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在于展示经济主体(生产者或者是生产行业以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即在一段既定时间内的生产和消费)对自然的需求、消耗和损害,同时也展示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以上这些信息的总和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并检测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成果必不可少的数据统计基础。

二、联邦统计局的环境国民经济核算

下图展示了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哪些方式来展示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并对经济活动进行描述的。

环境国民经济核算的关键,是要扩展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关于财产的概念。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记录“生产出的财产”,同时考虑部分的自然财产,即有市场价值的自然。与此相反,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需要考虑到所有不是被生产出的“自然财产”。其中包括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例如:矿藏,土地,生态体系和其他的自然体系。这些部分不仅包括有市场价值的自然财产,还包括那些有效用,但还暂时没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财产。

在德国,环境国民经济核算有四项模本。

四项模本之一的“物质的财产计算”,是将财产以非货币单位的形式表现出来。模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经济核算中的土地核算。它根据使用的种类以及经济活动的不同类型对土地进行划分。从土地使用的方式和对土地人为的改变中可以推导出土地的损害状况。

作为环境经济核算第二项模本的“物质流的计算”(或者被称为物质、能源流的计算),展示了经济过程中的物质流量。它沿用了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生产和消费概念。这里尤其将相应的流量,如对资源的使用和有害物质的排放,作为环境污染的指标包含到自然财产中去,但这些流量无法用相应的货币表示出来。同时,“物质流的计算”也考虑到了经济中的物质流量。最后,“物质流计算”将由经济活动产生的物质流量同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相应的货币量对应起来。

尽管人们已经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中,用货币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相对于环境很重要的流量和存量进行了描述,但是,还是有必要从环境的角度,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已有的数据重新进行分解。这就是环境经济核算的第三个模本“环保和环境税”的任务。目前,这一模本主要集中在统计有利于环保的私人和国家的支出以及与环境相关的税费。

第四种模本“货币估价”,主要是制定规则和实施方式,对第一、第二种模本下的物质存量和流量账户进行估价。这种评估方式会产生各式各样方法上的问题(评价/总和问题,地区差异,对因果关系的有限了解等),因此,这些计算结果应当由科学机构,而不是由对公布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精确性的官方统计局来提供。所以环境GDp作为官方数据是不存在的。但是,对此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比如可以借助研究机构的国民经济计算模型,对可持续经济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联邦统计局可以和这些研究机构合作,为多领域的模型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在欧洲以及民族国家层面上,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将环境利益纳入到各种产业政策中去。为了阐述这种政策和监督其运行,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报导体系。环境国民经济核算―――鉴于其体系的系统性和不同部分的稳固联系―――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显示出了与现存指数体系相比独特的优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联邦统计局在环境经济核算的框架下,建立了这个产业报导模本,通过环境国民经济核算向所挑选的政策领域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目前“环境和交通”模本已经建成。“环境和农业”,“环境和家庭”的汇报模本正在建设中。

三、社会参与和信息

从1990年至2002年期间,联邦统计局关于环境国民经济核算的工作,一直得到由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反应堆安全部建立的顾问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委员会由科学界、不同部委、环保局和联邦统计局的代表组成,任务在于审核环境国民经济核算的设计草案,严格评估联邦统计局的工作并且提供相应的建议。为了使环境国民经济核算的工作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基础,环境经济核算顾问委员会从1994年起,扩大了其构成范围,吸收了社会组织的成员作为代表。

在已经介绍的国民环境经济核算每项领域中,都存在已经实施了的和正在实施中的研究计划,这些计划部分的研究得到国外专家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已经向公众公开了关于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物质能源流量的详细计算、经济领域排放、环保支出以及土地使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在因特网中不断得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