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习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9:45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1

  

为切实开展好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行风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和谐、快速发展,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扎实做好了学习动员阶段的相关工作。现将本阶段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于后。

  

一、认真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动员。

  

1、为使我校作风整顿工作落到处,收到实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刘东贤任组长,副校长罗波任副组长,班子成员袁道雄、廖德华、匡建国、谭德钏、团队负责人、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下设作风整顿办公室于学校行政办公室,由罗波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学校成立了五个作风整顿学习小组。语文组:组长江秋林,联系领导罗波;数学组:组长苏勇,联系领导廖德华;理化生组:组长伍爱明,联系领导谭德钏;英语组:组长贺华林,联系领导袁道雄;政史组:组长贺小辉,联系领导匡建国。

  

2、认真制定了工作方案。学校认真分析了干部职工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详细制定了《xx初中集中开展干部及教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和《高兴初中干部作风整顿学习动员阶段实施方案》。结合方案,具体拟定了学习动员阶段的具体安排意见。

  

3、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了学习动员会。12月13日,学校召集全体教职工召开了学习动员会,书记校长刘东贤、副校长工会主席罗波分别作了动员讲话。会上,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了《xx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田书记和屠书记在全市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高兴初中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安排。向全体教职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统一了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4、干部作风整顿办公室制作了作风整顿宣传专栏,书写了宣传标语,设立了举报信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现场宣讲等有效渠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习、讨论,收了良好的效果。

  

1、我校给全体教职工每人印发了《xx初中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xx初中干部职工作风整顿工作学习动员阶段实施方案》《学习动员阶段具体安排》、分发专用笔记本、心得体会材料纸和有关学习资料。12月16日、17日,教职工认真自学了《江泽民文选》、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并认真作好了学习笔记。学校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其进行了抽查。

  

2、领导班子集中学习收到实效。学校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央关于严禁党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有关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言行,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自觉性。

  

3、学校利用12月18日下午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党章》、“八荣八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信访条例》、市委《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省教育厅“双八条”规定、市纪委转发《中共广安市纪委关于“四项清理”典型案件的通报》;12月19日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央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有关规定;12月20日分组学习了中共华蓥市教育局委员会转发《中共华蓥市委办公室华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共广安市委关于开展向汤群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通知》、《中共华市教育局委员会关于转发<中共华蓥市委关于开展向何昌淑同志学习的决定>的通知》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通过集中学习和专题讨论,引导教职工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调动了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讨论中,教职工积极发言,紧密联系学校和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当前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4、12月21日,分组学习了华蓥市教育局关于转发《中共华蓥市委办公室<领导批示>的通知》,观看了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教职工结合典型报告和电教片,开展了激烈的讨论。讨论中,众多教师谈出了同样的感受:从先进典型何昌淑老师的身上,进一步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责任的重大,表示一定要以何昌淑老师为榜样,学习她牢记宗旨、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学习她恪尽职守、辛勤耕耘的敬业精神、学习她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搞好本职工作,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业务素质,为乡村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全体教职工深刻领会学习内容,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了学习心得交流会,总结了学习效果。同时,学校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职工的心得体会进行了评比,评出了部分优秀心得文章并对其进行了表彰奖励。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建立健全了学习的长效机制。

  

为使学习活动得到深化,我校建立健全了相关学习制度。

  

一是建立了授课制度,学校主要领导和部门领导主动承担专题辅导任务,主要领导授课不少于一堂,力求内容的思想性、实效性、适用性有机统一。

  

二是严格考勤制度,凡不按要求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一律按学校工作纪律制度严格逗硬执行。

  

三是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要求学习交流必须人人参加,人人撰写交流材料,组内人人进行交流。

  

四是建立了反馈制度,要求干部职工时常深入教师、学生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健全了考评制度,学校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随时对教职工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职工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挂钩。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个别教师对此次作风整顿工作在思想认识上不十分到位,讨论中发言不够积极主动,抓不住主要问题,谈认识比较肤浅;二是个别教师学习不够深入,领会不深,学习笔记不够规范。

  

xx市xx初中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2

关键词:初三数学;阶段复习;复习方式

初三年级面临中考,是紧张的复习阶段。而传统的题海战术复习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更不能引导学生生成知识脉络。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学情出发,设置有针对性的阶段性复习方案,指导学生巩固和梳理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内化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升运用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为了提升初三数学的复习效果,笔者针对阶段性复习的特点经过实践探索,提出了立体攀升的阶段性策略,并提出了初三数学阶段性复习的开展策略。

一、阶段性复习的特点

阶段性的复习是依据知识形成的理论模式开展循序渐进的复习,对于初中数学学科而言,阶段性复习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完成各项训练,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立体性

阶段性复习有着立体的特征,所谓立体特征就是复习的内容更全面,也更具逻辑性。首先,阶段复习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类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复习的内容面面俱到,同时又不显杂乱,能够保证复习无遗漏,知识无遗漏。其次,阶段复习的立体模式能够将较多的数学知识分解开来,实现项目突破的复习,这样就能够节省时间,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阶段复习能够让学生在整理知识体系的同时,完成各项能力训练,这种训练能够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通过考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来衡量知识掌握程度。

2.攀升性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复习过程必须是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效果。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这样往往会使得学生一头雾水。阶段性复习强调从易到难安排复习内容,这样的复习活动就是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使得复习过程具有“攀升性”,而不是一味地完成习题,做到哪里,学到哪里,思想一片混乱。其实,初三阶段的复习就是为了更好地整理三年来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对中考。因此,复习过程中切忌一步到位,要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要做到渐进性,就得认真思考如何设计阶段性的复习任务,保证复习内容是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采取先个别后整体的策略,即先单元后专题再模拟的复习模式。总之,阶段性的特征要求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二、初三数学阶段性复习的开展

1.全面复习

全面复习是初三数学复习活动的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复习要从教材基础知识入手,以回顾和夯实基础知识为目的,生成知识脉络。只有这样全面整理才能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不理解。精确制导,有的放矢,查漏补缺,就是全面复习的主要目标。具体的开展方法如下:

(1)自学树立知识点

教师发放导学案,然后管理学生选择两个单元或者三个单元,先仔细读完课本,看懂课本中的例题,要边看边批注,勾出重要定义或者解法。看完题目以后要认真完成自学、探诊、自我诊断,然后启动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

(2)教师帮助优化知识结构

完成课后的自学复习之后,教师要从繁杂的知识中抓住主线,其直接效益是解决中考卷中的基本题,其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做好基础准备,系统训练,夯实双基。

(3)基础知识过关

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要求教师能够系统地进行知识测试,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理解,就不可能熟练、灵活地应用。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解题方法。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完成以上全面梳理知识就能够保证全面复习做到查漏补缺,完成知识网络化的形成。

2.专题讲授

专题讲授是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深入专题复习,这是阶段复习的第二步,也是重点阶段。专题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线结合,交织成知识网,注重与现实的联系,以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教师要设立专题内容,设立方法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按照“中考题型分为“填空、选择专题”“规律性专题”“探索性专题”“阅读材料专题”“开放性专题”等。也可以按照数学知识体系,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数与式;(2)方程与方程组;(3)不等式;(4)函数;(5)统计与概率;(6)直线型;(7)相似;(8)解直角三角形;(9)圆;(10)图像信息问题;(11)情境应用题;(12)阅读理解问题。接下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专题内容进行复习讲授,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由教师总结知识点,由于知识点较为,广泛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这样既照顾到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又能激发中等以上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欲。第二步,进行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主要是对专题内容的出错点进行训练。例如:数学的综合题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关键点,找不到隐含的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由已知条件能求出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做下去就会一步一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3.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的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完成中考模拟试题,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初三复习的最末阶段,本阶段是在模拟测试之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查漏补缺阶段,这个阶段要指导学生掌握“答题要点”,学习答题技巧,以提高答题命中率。在前两轮的复习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过关,基本方法技能已经掌握。第三轮复习应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熟悉中考出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既然是模拟试题,试题的选择是关键,教师必须要尽可能模仿近些年来的中考出题模式,保证阶段性的复习有实效的测评作用。同时,要重视测评结果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找到原因并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与目标。

概括地说,我们可以将阶段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夯实基础以期厚积薄发,第二阶段作为复习的关键阶段指导大家掌握答题技巧,第三阶段是迁移理论知识,生成运用能力。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初中三年来学过的数学知识,确保复习成果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兴所,李忠旺.初三数学“立向攀升”的三阶段复习[J].辽宁教育,2002(4).

[2]宋丽明.谈谈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3).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3

学前教育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更好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的活动之一。

二、开展学前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1.早准备,早着手,我每次开展的学前教育都是思考在期末,方案的形成在假期。

2.针对性强才能出实效。学前教育绝不简单地等同于收心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上一学年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变化,面对新学年需要具备的生理,心理,思想状况的变化而准备,备课时都应围绕这几个方面精心准备。

3.要有层次性。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可大致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初一阶段,确立目标,热爱班集体,迈好中学学习的第一步。初二,防差转差,提出决不拖班级后退,决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初三,创建优秀的班集体,人人争当合格的毕业生。

4.做好形成性评价。学前教育既是常规工作,也是一次极好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机会,学前教育结束后,一定要从工作的角度,班集体建设的角度对整个活动计划,活动过程,全班同学的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总结做到三全:一,全过程总结,如目标制定,活动情况,结果分析等。二,全班参与检查总结,组对总结,个人总结。三,全班总结,总结活动对学生身心,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三、操作策略简介

1.精心设计班主任的第一次亮相。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形象犹为重要,关系到学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同你,接受你,因此,班主任从外表方面,穿着要得体大方,举止端庄,谈吐文明,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初一新生报名,我一般会比报名时间早到一小时,当新生出现时,我会主动到教室门口迎接,并亲切地向他们问好,对陆续到来的学生,我会与他们交谈,问他们的姓名,家庭住址,来自哪一个小学,对新学校的印象如何,并从中物色一些孩子,安排他们做一些工作,如:打扫教室、摆放桌椅、帮助我接待后来的学生,这样便能及早打破新生的陌生感,形成一种融洽的氛围。

2.根据学前教育的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前教育氛围,比如:2009届9班的学前教育,我为本班取名为“阳光之旅”,我在前面的黑板画了一幅画:绿树丛中一条大路,并写下了“希望之路,阳光之旅”八个大字,在画的旁边写了一段话:孩子们,欢迎你加入阳光之旅,预祝你们旅途愉快而充实!在后面的黑板绘了一座险峰,还配了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新集体的温馨,如家庭般的温暖,暗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以阳光的心态去克服它并战胜它。

3.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手段及内容

手段:问卷式,座谈式,交流式,讲座式(请家长,往届的学生)等。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4

【关键词】阶段性复习;初中数学;实践探析

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归类总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中需要各种教学思想的加入,数学思想是一个重要并且应该具备的思想.因此,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引导法重要性的认识,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要求将引导方法融入备课环节,写出有效的数学知识学习的引导实例教案.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更应该结合生活展开教学,做好知识点的阶段性复习,归类总结,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掌握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整体学习.同时复习课堂的开始与结束的延续同等重要,应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处处是数学和数学学习的无限性.但是,往往理想和现实总有一些差别.

一、插入知识点归类总结,引导建立互动交流平台

授课教师可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容,将知识在教案中转化成其他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融入一种与知识相关问题的情境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概念的思考.同时,试着寻找适合的理解方式,将前后知识点的学习进行不断的总结,或者在教学的时候插入之前的内容,进行小规模的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更加全面和合理,让学生在复习式的教学情境中逐步提高知识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并不是问题琐碎,而是与所学知识点相关问题的不断总结,突出重点,启发思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互动,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促进课堂的有序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函数”复习课时,可设置如下提问“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对函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对《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与对比,针对性提出不同的解题步骤问题,通过类比,讨论提出大胆猜想.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方面达到了课前问题的引入能引导学生预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学习能力.

二、混合式复习教学模式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将所要讲的某章内容做一个条理性的总结提纲,或者说期中总结或者是总结等,同时,做好几种教学方式混合使用的教案,注重课堂复习教学中的多元化引入环节.有的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教学方式等感兴趣,可通过某名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知识点总结的导线,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获得局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知识点更加容易接受.另外,教师需按照复纲需求进行有序的讲解,不能随意教学,以避免误导学生,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并应用这些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同时,要发挥课后对课堂的延续作用,教学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针对课堂或者下一节复习课的内容进行设问,对于学生来讲,当做是探索性的问题,既可以总结当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启发学生产生积极备战下一阶段的知识点总结的兴趣,为学生能够自主复习创造条件,也实现阶段性复习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讲“几何”的复习时,对《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两节进行综合解析,混合教学,要事先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工具,希望同学们通过观察的形式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学生为主导,逐步引入解题思想

教材的研读需要达到把握课本基础知识,而知识点的阶段性总结则需要良好的教学思想的引入,教师培养学生研读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把教学思想的培养当做是兴趣培养的前驱,将这些思想引入课堂,学生把握了这些思想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初中阶段就重视引入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尤其是在教学的复习阶段中,教学思想的引入能大大提高学生归类总结的能力,也为阶段性复习提升效率.这些思想主要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教学思想的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兴趣延续,使学生认识到教学思想对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以方程思想为例,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将问题转化为不同的设问,适当设定未知数,结合定义和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方程式或方程组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想方法.

四、加强课堂讨论的开展

对与数学的理解,我们都能想到它的计算过程和准确性.而阶段性的复习则需要学生不断地讨论与思考,将学生总结能力的培养结合提纲式知识点挖掘教材,将教材与知识点的总结结合起来,这样更能将提纲式复习作为阶段性复习教学中的主线,教师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能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应以倾听学生的想法为主,如:在讲“圆”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想起生活中的不同物体,那么学生可能会对其具有的性质做初步的猜测,授课教师对其评价总结.与此同时,规律的传授并不是单一的,应引导他们举一反三,将此性质应用到其他的物体或者物质.

五、总结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充分重视课堂,将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初三总复习记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英语作为中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之一。所以在初三阶段的总复习中,英语科目的复习也一直都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但是在传统的初三英语复习课上,教师主要是以安排学生完成整套的试卷然后教师批阅、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样的一种复习方式弊端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反复的训练让学生身心俱疲,早已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做习题的方式并不能检测出学生未能掌握的所有的知识漏洞,也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的初三英语复习课效率低下的原因。为了提高初三英语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本文将就初中英语复习课的记忆规律进行介绍。

1全面复习与重点练习相结合

初三阶段的英语课作为对初中阶段所有的知识进行的总结和回顾,所以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回忆初中阶段的单词和语法知识。由于初中阶段的词汇总量和知识点数量是比较大的,想要将初中两年半的学习内容在最后的半年完全复习到位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必须将重点的语法知识和在中考中常考的词汇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复习中就能够做到有所侧重,节约复习时间。对于重点的语法点和知识点,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只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反复练习才能确保学生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而对于那些非重难点的知识,教师则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复习,然后在下一节课通过小考检查学生的复习状况。这样既能节约课堂时间又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知识框架的建构

语言学家们曾经设想,人类是通过将新的认知对象与原先就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认知对象加以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然后逐渐内化成大脑中的认知对象。所以有很多学者根据这一猜想研究出了一些比较高效的记忆方法来帮助学习者记忆那些表面看来毫无任何关系可言的信息。这一记忆策略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很多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共同认可:倘若学习者能够将单词、词组以及语法知识等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掌握起来,必定能够将这些新知识内化成语言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结合实际语境进行语言的输出。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构建英语的知识框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他们非常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才能不断掌握构建知识框架的技巧。此外,由于知识框架的构建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教师除了要进行集中指导以外还应该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分享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3概念导图的重要作用

概念导图是指人类在记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的知识的时候按照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将其组成一定导图来达到帮助记忆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概念导图主要是教师讲解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借以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点的工具,而且一般都是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所以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概念导图只是教师专属的一种抽象的教学用具。但是概念导图对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中类似特定时态等具有一定系统性的知识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工具。倘若学生也能够掌握使用思维导图的技巧,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复习速度和效率。而且这种技巧除了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还适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因此掌握这样一种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生的。

4兴趣在记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任何一种认知活动来说,兴趣都是最好的助燃剂。只有当人类遇到了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都会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才会随之快速提高。对于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很多初中学生都纠结于屡背屡忘的单词,而无法对英语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将英语学习视为一种巨大的煎熬,就更加无法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了。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很多初中生都会对背诵比较长的单词抱怨连连,这也是阻碍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背诵单词方法分享活动,或是将学生按照英语基础组成互助小组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5对记忆周期的巧妙利用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6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有效衔接;英语语言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088-03

回顾外语教学的历史,不难看出,外语教学总是在赞成语法教学和反对语法教学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中发展的(thombury,1999)。我国英语语法教学也曾经历两个阶段:结构主义影响下的极端强调语法教学阶段和交际教学法影响下的极端忽视语法教学阶段。现在,学者们对外语语法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程晓堂(2013)认为,当前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教语法的问题,而是教什么样的语法和如何教语法的问题,语法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语法结构上还是放在语法的表意功能上?笔者认为,语法的结构和表意功能并不是独立或对立存在的,语法结构是意义的符号,在教授一种语法结构时不能不教给学生语法结构的意义,比如should/could+现在完成时语法结构,它表达的意义是本应该做却未做的事,教师在讲授时必须把结构的意义告知学生,并在语境中反复练习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并运用于自己对语篇的理解和创造之中。语法结构和语法结构表达的意义相互依存,意义通过结构来表达,结构因为意义而存在,记不住结构就无法表达意义,忘记结构表达的意义等于手执矛却不知如何使矛,因此,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其实难以区分轻重。英语语法教学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各个阶段的教学与研究自成一体,缺乏衔接和统筹安排。语法教学服务于语言学习,学会语法并不是语法教学的根本目标,笔者认为,英语语法教学应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大框架下将各个阶段有效衔接起来,统筹安排,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体系,以完成学好语言这个最终目标。

一、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呈上升趋势。笔者在CnKi学术趋势统计中发现,从2005年到2014年,有关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文章的收录量呈曲线上升趋势(见表1)。

此表说明,关于外语界语法教学的争论,已经从应不应该教语法走到了如何教语法的阶段,语法教学仍然是外语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内容。随后笔者在CnKi以英语语法教学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区间为2005~2014,文章来源为核心期刊),共检索出86条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分类后,笔者发现研究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类:语言学理论或教育理论与语法教学,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语法教学现状与策略,高职英语语法教学,初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语法教学研究综述。其中以第一类和第二类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然而,笔者发现各个阶段的研究对我国语法教学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就造成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不能在大的英语语言学习目标下去讨论各个阶段的教学;第二,将一种理论应用有所有阶段的语法教学。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在缺少经常,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学目标、针对点及方法应该不同。

二、对我国小初高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语法教学目标的解读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规定,小学毕业学生英语语法应达到二级水平,初中毕业应达到五级水平,高中毕业应达到九级水平。(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课程标准中对英语语法二级,五级,九级的具体描述如表2、表3、表4所示。

从课程标准对这三个等级语法的具体描述中我们发现:

1.语法的表意功能得到强调。

2.课程标准中对三个等级的语法教学描述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二级和九级分别只列举两条,四条,五级语法描述却列举了六条之多。

3.从这三个等级语法描述的侧重上来看,是从词到句再到语篇。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语法的表意功能是语法学习的重点,大部分语法知识应该在初中阶段学习,掌握语篇的表述能力与理解能力是语法学习的最终目标。课程标准无疑是教学的风向标,这两个课程标准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语法教学显然有明确的侧重和系统安排,各个阶段的教师和研究者应该在这两个目标的指导下制定教学重点,以有效衔接各个阶段的语法教学,不能各自为营,如在小学阶段就急于让学生掌握复杂的语法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阶段又重复小学阶段的语法点或是热衷于交际法,造成学生对这一阶段该掌握的语法模模糊糊,进入高中阶段不得不又复习初中阶段的语法,对语法在语篇中的具体使用无暇顾及。因此,在教学中将每个阶段孤立起来去讨论语法教学策略和手段显然不利于语法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对我国小初高毕业试卷的分析

测试对教学有反拨作用,为了分析每个阶段的测试对语法教学的要求,笔者从各地抽取了三个阶段的代表性毕业样卷各五套,并将语法能力对学生能否在该题型中取得较高成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5、表6、表7所示。

抽取的五套小学毕业考试题共涉及九种题型,笔者发现,其中有三种题型对学生的英语语法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能否在该题型中取得高分和学生的语法能力有很大关系,这三种题型是:单词时态填空,单项选择题,补全句子。抽取的五套中考试卷共涉及八种题型,而语法能力对学生能否在该题型中取得高分的影响程度大的有五种题型,它们是:选择题,完形填空,写单词的适当形式,阅读并完成句子,书面表达。抽取的五套高考试卷涉及四种题型,而语法对学生能否做正确的影响程度较大的只有两种题型: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个阶段的测试也各有侧重,考试目标和课程大纲的要求是相应的,从小学阶段的语法的浅入到初中阶段语法的强化再到高中阶段语法的深化至语篇。

四、对我国小初高英语语法教学衔接的建议

1.各个阶段的语法教学应各有侧重,整体上形成一个系统

桂诗春(转引自罗书全,2006)指出他在开始大量阅读时,并没有系统学过语法,单项的语法练习也很少做过,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的阅读。他不反对学语法,却主张接触大量的语言素材之后再去学。我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正应该如此,先给学生大量输入语言形式与意义,形成一个整体语言概念,语法教学应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输入量后再开始,并应简单,粗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去习得。这一阶段的语法教学要点到为止,不需要触类旁通。如在遇到“momwasfierce.”这样的语言形式时只需要告诉学生这个句子表示过去的状态即可,或是当语法给学生对语篇的理解造成障碍时,教师再加以简单说明。在有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和积累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法学习就会轻松很多,学生在阅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语法点,对语法的表意功能会理解的更透彻,这时教师对语法的讲解是为学生建造一个语言框架让学生学会自己添砖加瓦,为自我语言的生成提供条件。这一阶段的语法教学要扎实牢固,不可过于灵活,以免使学生混乱。语法知识在初中阶段基本学完后,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要进入语篇,在语篇中复习巩固,丰满语法框架,语法的灵活用法,在语境中表示的不同含义是高中语法学习的重点。

在大的语言学习目标下,三个阶段的语法教学就形成了小学时大量输入语言素材,语法点到为止,到初中时牢固扎实的学习语法知识,最后到高中时在语篇中灵活运用语法这样的一个大的系统。

2.不同阶段侧重不同的教学方法

从宏观的角度,语法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输入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以互动/输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程晓堂,2013),从微观的角度可以分为归纳教学法和演绎教学法(罗书全,2006)。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属于输入教学法和演绎教学法,现在盛行的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以输出为基础的教学法和归纳教学法,而任务型教学法则可以是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一个阶段的语法教学可能会用到多种教学方法,但应有侧重。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为了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应以交际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相辅。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是为学生打下坚实语言知识的重要阶段,应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相辅,在这一阶段过多地使用交际教学法不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法知识,但也不可完全采用翻译法使得语法学习枯燥不堪,可以结合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反复习,让学生不仅熟记语法结构也能掌握这一结构表达的意义。高中阶段语法教学宜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其他教学方法相辅,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语法在语篇中的使用,理解语篇,进而学会用恰当的语法表达自己,完成自己的语篇。

五、结语

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目标。但这一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语法教学应该有效地衔接起来,在大的语言学习目标下,讨论每个阶段的语法教学,教学方法上不能一味强调在语境中习得语法,也不能完全遵循结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而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我国学生学英语的自身特点进行语法教学,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thombury,S,HowtoteachGrammar[m].edinburghLongmanpersoneducationLimited,1999.

[2]程晓堂.关于语法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4):62-70.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7

初中生处于性格、价值观逐渐成型并成熟的动态阶段,具有其特殊性及较大的可塑性。也可以说初中阶段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初一到初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坚持“三段一体”,这里的“三段”指的是初一、初二、初三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针对性。“一体”指的是在初中三年中,有必须常抓不懈的环节,前后一以贯之,不可间断。

一、“三段”――各有特点,对症下药

初一阶段学生刚入校,很多习惯必须从头抓起,从头做起,因此这是最繁琐的一个阶段;初二不是起始年级,属于容易懈怠的阶段;初三因为面临毕业,学业压力大,最容易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强化,而这个阶段又绝不能忽视。

1.初一阶段

初一阶段最重要的是第一学期,我把它分为以下四个小阶段:

(1)探索期: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老师不熟悉,对环境不熟悉,第一个月都是小心谨慎地对待周边的一切,处于探索期,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优点,隐藏缺点,以期可以在新老师、新同学面前,在新班级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因此这个阶段,对于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都会尽力做到最好。班主任应当根据《中学生守则》和学校规定,给每个学生提出大方向、大目标的要求,再组织学生自行制订班级常规。在班级常规之下,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再提出可操作的具体细节要求。当然,不良习惯不可能完全隐藏,总会露出马脚。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及时提点,让学生在与班主任初识阶段就产生一定的敬畏心理。

(2)适应期: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学生间很快熟识起来,对班集体也产生了熟悉感。通常国庆节放假结束,老师们都会有这样一个看法:学生开始显露出自己的真实面貌了。调皮的、不学习的、个性暴躁的,等等情形一一出现。因此,假期一结束,班主任就应第一时间召开班会,对第一个月的班级常规进行小结,以正面表扬为主,侧面批评为辅。注意表扬面要大,同时也要在班级中树立几个典型,让全班同学以他们为榜样,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学生对小明星的评选很在意,也可以此为契机,在班级中营造一种“人人争当小明星,我为班级做贡献”的氛围。

(3)熟悉期:半个学期下来,班主任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差不多了解了。此时就要更加关注如何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了。学生们生活在班级这样一个小团队中,他们的个性、为人的方式都决定了他们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所谓行为习惯,很多时候就是在与他人相处时成型、成熟的。我认为,能在学生没出问题时就进行细致的教育,防患于未然是日常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最有本事的班主任不是最会处理突发状况的班主任,而是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班主任。此时班主任也要学会借用任课老师的力量,协同作战。

(4)回归期:寒假,是学生行为习惯回归懒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时期。假期一结束,班主任就要第一时间进行常规的再教育,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上学期的表现,对这一学期提出全新的奋斗目标,并进行目标的分解,提出具体的达成措施。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注意不断帮助学生修改目标,以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修改计划的过程,就是班主任不断关注学生、学生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

初一阶段是初中三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老师所费精力也是最多的。当学生的行为步入正轨,接下来的初二、初三阶段的工作就相对容易得多。

2.初二阶段

这个阶段,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外在表现越来越明显――自我意识过强、情绪不稳定等等。初一时行为表现良好的学生也会出现不听话、叛逆的情况。一味打压或是严格统一行为标准,对部分学生而言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这个阶段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强化也需要因人而异,做到“和而不同”。

经过了初一一年的学校生活,很多学生会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变成所谓的“老油条”。班级中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一小部分自我要求较高的学生会自觉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成为班级的中流砥柱。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会松懈,行为会出现不当、随意性强的倾向。此时班主任要在发现苗头的时候就着手处理,让孩子们时刻意识到班主任的存在。也因此,课间到班级加强巡查力度就变得很有用,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又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班主任的存在。

不少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校“紧”,回家“松”。家校不能同步而产生矛盾,学生的习惯就永远不可能养好。因此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也非常重要。当然,与家长联系未必要让学生知道,尤其是性格比较尖锐、叛逆的学生,班主任还要充当亲子间沟通的桥梁与剂。还有个别学生,成了班级的“落后分子”,大有“软硬不吃”的意思,他们的工作是最难做的,既要和家长联系,又要时刻与任课老师联系,掌握最新动向。这样批评表扬、谈心交流时,我们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每一次班级活动、学校活动,都可以成为培养与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活动前的动员、活动中的指导、活动结束后有针对性的总结,学生可以自评互评,老师参与点评,甚至可以请家长给予评价。每一次活动我们总能发现学生平时不易外现的优点、优势,因势利导给予合理的肯定。而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作为下一阶段班级行为习惯培养的重点。

初二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一个明显的分化,而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是相一致,甚至是相互影响的,尤其要注意的是成绩有下滑趋势的学生,行为习惯千万不能有所松懈。与初一相比,初二阶段的行为习惯培养与强化,光靠嘴说远远不够。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与初一学生截然不同,因此潜移默化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

3.初三阶段

初三老师和学生大都会认为,初三最重要的是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强化应该“退居二线”了。但是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具有一致性,一样下滑,另一样一定出问题。所以首先班主任的意识要加强,甚至要让学生有一种越到最后越要注意行为习惯的意识。校服、校徽的穿着与佩带,看起来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但实际上,它所带来的无形的影响是言语的说教比不了的。做操、卫生等各项看似寻常的活动,往往给学生传递着老师的想法,甚至每一件事情之间都会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一紧百紧,一松百松。初三阶段,我认为班主任的态度比学生的态度更重要。

二、“一体”――前后统一,常抓不懈

虽说“三段”各有特点,但它们依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好的习惯需要常抓不懈,不断巩固,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最终目的。因此,有些教育方式、手段是需要三年一贯去做的,这就是“一体”。

早自习、班会课都是教育的主阵地。学生讨厌说教的方式,我们不妨换些他们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读故事――以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有趣的事来引导学生“推人及己”,以富有哲理和寓意的故事启发学生;还可以进行美文赏析,让学生自己寻找有教意的故事,做成幻灯片,推荐给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既有了收效,又增加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看电影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事情,《小鞋子》《放牛班的春天》之类能触动人心灵的片子可以替代老师的苦口婆心;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催人奋进的故事,利用课本、利用课堂,教育教学不分家,省时又省力。

学生之间一定避免不了大大小小的摩擦,班主任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忌讳“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未必就能让学生接受。批评以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什么这么处理。把学生真正当成有思想的人来看待,把老师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们,有时会得到他们的理解与认同。问题的处理还可以下放到班级,请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甚至全班同学可以作为事后督察员进行监督管理。而这种由学生来评判事情的方式,也可以无形中给全班每一个学生以警醒和引导。

作为一个人,理性与感性总是相伴相随的。尤其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很容易意气用事,接受老师的教育也经常会出现“听不进去”的情况。这时,平日里培养的感情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好帮手。“情”与“理”是辩证统一的存在,能善用情感解决问题的老师,绝对是聪明的老师。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8

在进入初三以后,学生的学习有如下特点:经过初一、初二的学习,学生进入初三时,已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形成了初步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初三年级在继续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培养读、写能力。初中三年级必须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初三阶段学生除了要完成上述任务以外,还要对初中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准备参加升学考试。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初三的教和学中都容易出现问题。

初三年级学生学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进入初三后,由于年龄的增大,在课堂上参加听说活动往往不如初一、初二积极、主动。由于中考的压力,学生又往往容易急功近利,不愿在自己的综合素质发展上多花时间,往往采用课后盲目增加练习量的方法来提高成绩,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基础较差和学习能力滞后的学生,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有的学生开始放弃英语。

面对升学,教师的压力也很大,进入初三后,教师也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想法,担心课堂上学生活动多了,教师讲少了,学生题做少了,分数上不去,影响升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活动,由初一、初二的以学生为中心退回到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以词汇和语法为主线,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讲语言点,语法知识,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初一、初二形成的听说能力退化;初三应该进一步发展的阅读能力受到制约,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缺乏阅读技巧而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应首先明确:整个初三的教学应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新课教学阶段和总复习阶段。不能把新课教学阶段的时间缩得太短,复习时间拖得太长,总复习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二个月以内,我们应在教学中提高总复习的效率和效益。

在二个月以内要把初中三年所学的全部知识复习一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复习时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抓纲务本。“纲”就是教师要进一步明确中学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从而根据其要求,把学生三年来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复习。“本”就是要把所用教材的内容作为复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重点。我把总复习过程分为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课本为主的复习。这个阶段按每单元进行全面复习。要以语法与词汇为主线,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复习中,应教会学生去建构知识体系,归纳和总结学过的知识。语法复习时,应按词法和句法去建构。词汇复习的另一个重点是短语,教师应在复习中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词组与短语,然后,应分单元进行归纳、整理。

第二阶段是以功能项目为主线进行专项复习。应按交际用语去建构。如:问路、打电话、购物、看病、问候、介绍、感谢、求助、请求、邀请、祝贺、谈论天气、日期、时间、建议等。功能话题复习时,应指导学生课前进行话题句型的整理,上课过程应该是:再现话题--归纳重点句型――运用――练习。

第三阶段是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通过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可以检测复习效果,查漏补缺。这一阶段,教师要在命题、阅卷、分析、讲评指导上下功夫,学生应按实战要求投入训练。我们反对题海战术,讲究科学训练。教师应该明白量大不等于质高,题多不等于分高,抓基础才不怕考。训练应紧扣考点,把握好试题的难度,太难容易使学生信心不足或忽视基础,太易容易使学生盲目乐观。题量也必须合适,量大了,学生做不完,往往把阅读题“蒙选”,检测不到阅读能力,也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发展;量小了,不能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出题时,不出偏、怪题,将学生引入歧途,更不能出错题,误导学生,耽误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初三学生的生活是很单调的、枯燥的、劳累的,学科教师也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关心学生,尤其是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给予他们最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要尽最大努力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并且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身心放松,去享受我们的课堂,而不是靠课后大量重复的练习或者去压学生、罚学生。课后的练习不能太多,学生才有时间去消化课堂上复习的内容,才有时间针对他们自己的情况去复习。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9

《教学大纲》指出:“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高中、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其间也有一个过渡衔接的过程。

如果高初中课程标准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来考虑,然后分阶段落实各年级的具体目标,那么,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会体现着系统性、一致性和连贯性。而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实际上,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高中语文教材中抽象逻辑思维内容的增加,抽象程度提高了。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法学法的差别,从而导致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困难。

如诗歌教学。初中阶段实际教学不是很重视,基本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

如文言文阅读。初中阶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如现代文阅读。初中阶段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阶段则要求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如作文教学。初中阶段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高中阶段则要求作文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初中课文一般篇幅较短,知识容量小、难点少、要求低,而且课时充足,教师便于教学,学生易于接受;高中课文一般篇幅较长,知识容量大、难点多、要求较高而课时紧张,教师难于操作,学生难于学习。

面对初高中教学上的差异,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做好处理衔接的心理准备

衔接难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高中教师不必埋怨学生基础差,也不必指责初中老师教学中的种种不足,他们是无辜的。再说,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问题既然已经摆在面前,那就静下心来想一想,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想想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想想怎么解决它们,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二、做好处理衔接的材料准备

整体材料准备。高中教师应先仔细研究高、初中课程标准,将二者进行比较,体会两个课程标准对同一知识能力的要求的不同,要求差异越大,往往表明它在高、初中时衔接越难。高中教师还要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并与高中教材比较,找出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也往往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难点。如,初中对词语分类、短语类型、句子构成等只学不考,这就造成教师、学生重视不足甚至完全抛弃,而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就离不开这些知识。因此对他们语法方面的知识要进行补充学习,加大训练力度。高中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知道他们的不足。这几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处理衔接的关键了。这些材料进行整理之后,可作为处理高初中教学衔接的“总纲”。

具体材料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教学衔接问题,尤其在每一单元教学之前要回顾一下“总纲”,看看这一单元在衔接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衔接问题是在单元教学之前解决还是结合在课文教学中解决,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三、做好处理衔接的学生指导

初中阶段学习总结篇10

关键词:汉语学习迁移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20-01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学习阶段从低级迈向高极,不单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知识、方法、思维方式的前后(低年级到高年级)、左右(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不断演进提高,相互影响。不同阶段,不同种学科间学习的相互影响,心理学上叫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和启发。

通常认为中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由于与英语完全迥异,因此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会相较其它类母语学生来得困难,也就是说作为母语的汉语对英语学习的障碍比较大。但从学习和教学看,实际不然,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许多方言如吴越方言,福建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语调差别巨大,大相径庭,上述地区学生的母语实际并非真正的汉语(现代普通话),他们除方言母语之外,汉语(普通话)实际是其掌握的“第二种语言”,打此比方是为了说明,上述地区学生学汉语言(普通话)并不比外国人容易,同时汉语学习的经验、迁移对于已掌握汉语的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所有语言的学习本身有共同规律。本文说明的是汉语学习的经验对于初中英语这种入门阶段的教学方法的导引、参考实例。

汉语入门学习对英语基础教学有很重要的启发。基础的学习对每种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基础是向更高阶段学习的前提,也为学习者打下一生的语言文化根基。每一种语言的学习,尤其在基础阶段,都离不开结合此种语言规律反复强化的基础练习、训练和运用。基础阶段教学中舍弃这种基本的学习方法,为吸引学生兴趣、或希望学生轻松学习的讨巧方法都往往适得其反,不利于打下扎实英语基础,为英语学习埋下失败的开始。

1音标的学习

我国汉语的学习是从拼音开始的,上过学的人都有小时候背“a、o、e……”的记忆,反复背诵、听写、默写,以达到熟练运用拼音的水平。这一点在以后的汉语学习中被证明是十分重要的,会拼写、拼读汉语拼音就会自己读字、识字。现在发现一些大专文化的人不能使用拼音,如发短信,就是当初没有学好拼音的缘故。

英语作为以发音为主的文字,音标的重要性不亚于汉字的拼音,在初中阶段的音标教学中,往往只要求学生会读所有音标,会对应音标拼读单词,这作为对重要的语言基础内容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参照学生汉语入门的学习经验,应该要求学生做到:

熟练的默写48个国际音标,对音标的分类要熟记并能单独默写,如20个元音中12个单元音,8个双元音;单元音中长元单和短元音分类。十对辅音的各10个清辅音与浊辅音分类记忆;3个似拼音[h][r][l];2个半元音[w][j]。像汉语拼音一样,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对于以后的英语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要求学生不仅会对应音标拼读单词,还要对应单词写出音标,和汉语一样,音标掌握的熟练程度对英语词汇、发音的学习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2单词学习

作为象形文字,汉字以形定音,所以在基础阶段的文字书写记忆,是结合部首分类的规律来学习汉字的,如:

提手旁:扌提打扒

纟红练纸

氵海河江

而我们学习汉字的过程并不比外国人轻松多少,孩提时代也是依此规律归类学习,通过不断的重复书写、记忆在在我们的脑海中植下方块字的印象。

英语是字母文字,以音定形,即它是由发音决定文字的组成,是各种字母有规律的组合,虽然形式上与汉字不同,但我们可以类比当初汉字的偏旁部首学习方法,总结出英语的“偏旁部首”列表,这样与汉字的对照中,学生能很快搞懂英语单词的组合规律,通过对字母组合和例词的反复书写、记忆,像认识汉字基本笔画组成偏旁部首一样,熟悉散乱的字母构成的各种字母组合和例词,那么英语单词在初学者的眼中就不再是一堆随意的字母,而是与发音相匹配的各种字母组合相互构成。学习英语词汇将变得和汉字一样,学生对英语单词达到这种感觉,才算对英语的真正入门。

3课外阅读

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课外阅读是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语言环境的原因,这种课外学习对于汉语而言,可以是学生自发学习,对于英语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监督。

需要要求学生定期订阅或购买课外英语读物,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和英语水平,读物内容要求体现趣味性,同时更为重要的必须与英语国家文化和资讯相结合,这样不仅对英语学习有帮助,也能让学生体味成就感。

读物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课外读物订阅购买和阅读要做为一项作业的内容,阶段检查和讲评,并作为英语形成性评价教学中学生考核内容的一部份。

4影视欣赏

对于上文所述的方言地区的学生而言,汉语(普通话)除了在课堂有限的使用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方言的环境,几乎没有练习汉语(普通话)的机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讲一口过得去中文(普通话),除了其它因素外,有一项生活的内容对此的促进是巨大的,就是影视的影响。不仅传授了语言文化也自然而然的学习了汉语。

所以对于英语学习,必须要求学生观看规定的英文版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的选择根据初中英语水平和学习的阶段进行。和课外阅读一样,作为学生作业和学习考核的内容。

5课文背诵

呤诵一直是古文汉语学习的主要方式,现代汉语基础阶段的学习,背诵范文是获得写作能力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基本方法,所以应严格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对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