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2:09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1

【摘要】目的论述中药制剂的新剂型——靶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中药靶向制剂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中药靶向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结果靶向制剂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结论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发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切实可行,并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和优势。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靶向制剂

目前中药制剂的研究与生产已形成四大释药系统同时发展的格局,这四类释药系统是:普通给药系统、缓释给药系统、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中药靶向制剂是中药制剂的新型给药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新剂型研究的热点之一。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hrlichp于1906年提出的。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drugsystemtDS),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有选择地定位于靶区(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给药系统[1]。靶向制剂最初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给药途径、靶向的专一性与持效性、药物类型和临床运用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材料学及分子生物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中药靶向制剂的发展,突显出中药制剂在治疗癌症等疑难杂症方面的作用,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就近年来中药靶向制剂的进展作一综述。

1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1.1靶向制剂的分类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①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targetingpreparation),即自然靶向制剂。载药微粒在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使药物在这些器官浓集而发挥作用。其中包括:脂质体(liposome)、乳剂、微球(mircosphere)、还有随着高分子材料发展起来的纳米囊(nankcapsule)、纳米球(nanosphere)。②主动靶向制剂(activepreparation)是在被动靶向制剂的基础上将修饰的药物载体定向的运送到靶区。其中包括:经修饰的载体药物、配体-受体系统、连接单克隆抗体后的免疫微粒、前体药物等。③物理化学靶向制剂(physicalandchemicaltargetingpreparation),其中包括:磁感应制剂、pH敏感制剂、热敏感制剂、栓塞药物等。

另外,按作用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口腔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结肠给药系统、皮肤给药系统及眼给药系统等。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结肠靶向制剂等。

1.2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特点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将药物包裹或嵌入液品、液膜、脂质、类脂蛋白以及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中,制成微粒、复合型乳剂、脂质体等各种类型的胶体或混悬系统,通过多种给药方式,这些微粒选择性的聚积于肝、脾、淋巴等部位释放而发挥疗效。而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oCDDS)是通过适当的方法,使药物经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而是运送至回盲肠后释放并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区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使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适于临床运用。

2中药靶向制剂的临床应用

2.1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药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药物制剂。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载药靶向运行、延长疗效、避免耐药性、减少给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改变给药途径等优点[2]。常规的脂质体主要由磷脂或磷脂和胆酸组成,改造过的脂质体通过选择不同磷脂或投入其它成分而改变成热敏、pH敏和阳离子脂质体等;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免疫和长循环脂质体等;还可以运用磁性制剂和前体制剂的原理制备磁性脂质体和前体脂质体[3]。如用超声法或高压乳化法等制成黄芩脂质体分散液,再用流动床将它用多种糖芯材料(山梨酸、葡萄糖等)作切线喷雾制成黄芩脂质体粉末,有助于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4]。另外还有青蒿素、银杏叶、喜树碱和长春新碱等脂质体的报道,而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双参相口服液,也是国内、外首次关于中药复方脂质体的报道[5]。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脂质体双层膜的组成及制备工艺,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其靶向分布、对靶细胞作用等方面。

2.2微囊、微球靶向给药系统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囊膜材料),将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新的剂型。囊膜有隔离外界与药物接触作用,可防止药物氧化、水解和挥发,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复方制剂中的配伍禁忌。我国研制的中药挥发油类微囊已有10余种,如可提高稳定性的芥油微囊,掩盖不良臭味的蒜素微囊等,也可制备特殊性能微囊(磁性微囊、pH敏感微囊)起到靶向释药作用。

微球是指将药物分子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多用生物降解材料为载体,如蛋白类(明胶、白蛋白等)、糖类(琼脂糖、淀粉、葡萄糖、壳聚糖等)、合成聚脂类(如聚乳酸、丙交酯乙脂类共聚物等),而以二乙胺基乙基葡萄糖、血清白蛋白、可降解淀粉制成的微球具有生物黏附性。靶向微球可分为三类:普通注射微球、栓塞性微球、磁性微球[6]。如以高分子生物降解聚碳酸酯[poly(DtC-co-tmC)90∶10]为载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含肿瘤坏死因子(inF)并具有强烈磁性的聚碳酸酯磁性微球[7]。以壳聚糖为载体制成的金雀异黄素(Genistein,4′,5,7-三羟基异黄酮)微球胶囊制剂,对肺与脾的选择性强,并且药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具有一定的缓释性[8]。

2.3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给药系统,该系统通过特殊控释技术,使药物转运到回盲部后,才开始崩解或释出载体微粒,并使载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黏附于结肠膜表面,达到定位释药与黏附的双重目的[9]。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在中药方面的运用还处在研究阶段,如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是由于游离蒽醌对大肠的作用,将大黄提取、浓缩、干燥,制成大黄泻下的大肠靶向制剂,就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用量[10]。又如以中药组方进行药物提取,精制后制成微丸,选取经特殊处理的果胶为包衣材料,考察其在人体结肠内的定位、释药情况,为中药结肠给药提供了依据[11]。

2.4复合型乳剂药物制成复乳后,可以达到缓释、控释目的,而且在体内具有淋巴系统的定向性,可选择性地分布于肝、肺、肾、脾等网状内皮系统较丰富的器官中。复乳中的小油滴与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成为良好的靶向给药系统,复乳也可作为多肽、蛋白质等水溶性药物的载体,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失活,增加稳定性[2]。目前中药复乳制剂虽不多见,但从长远看,乳剂尤其是复乳有可能成为抗癌药物靶向输送的重要工具之一。如用peG、紫杉醇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DSpe)的氯仿溶液在氮气流下减压成膜,加入玉米油经水化超声处理后,通过微流化器使其微乳化,制得的紫杉醇微乳[12]。康莱特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作用,直接有效抑制癌细胞,同时能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功能,并有良好的镇痛功能,且无不良反应[13]。

2.5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粒是由天然高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明胶、乙基纤维素等)或合成高分子物质(如聚氰基丙烯酸烷酯(paCa)、丙烯酸共聚物等)制成粒径为nm级固态胶体粒子,分为药库膜壳型纳米囊和基质骨架型纳米粒。这类载体制剂的优点是可生物降解、低免疫性、制剂形成多样化、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如用乳化法制备了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纳米粒(168±62)nm,研究表明小鼠口服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14]。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的喜树碱固体脂质体纳米,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在体内有良好的靶向性[15]。最新的研究表明,甘油三酯和油类连合的固液二相载药系统,比传统的硬脂酸载药系统具有更大的载药量,并且更适合于临床运用[16]。

3中药靶向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中药靶向制剂在我国还仅处于实验阶段目前,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主要是在单味药方面,而中药有效部位及复方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这与制定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因此,应首先选择药味较少、作用显著、著名中药复方来作为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的突破口。

3.2中药靶向制剂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如何较恰当地描述中药靶向制剂体内、外释放过程,是中药靶向制剂质量评价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运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3.3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开展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要真正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临床可用的靶向制剂,只靠制剂学的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应用新技术开发中药新剂型,特别是靶向制剂,是中医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4讨论

剂型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大有前途的学术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医药科研项目中,剂型改革即第四类新药约占40%(尤其是中成药的剂型改革)。中药成分复杂且作用是多靶点的,因此在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过程中,应根据中药各种确定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在人体内的作用部位制成各成分相应的靶向微粒,并阐明药物各靶点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药作用多靶点的问题。此外制剂的靶向性应当和中药的归经和药物在体内的作用部位结合起来,使之更符合中医基础理论。

随着世界医药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理想的中药剂型应该是具有稳定明确的成分指标以及可重复的药理和临床效用数据的“标准化制剂”。建立客观的质量检测指标,使制剂生产研究与国际研发工作接轨,这是今后中药新制剂研究的重心。综上所述,随着材料学、分子生物学及制剂技术的发展,中药靶向制剂已经发展成为中药药剂学的一个新亮点,随着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体内药代学的研究深入,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殿洲.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32.

[2]董方言.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6,363.

[3]张冬青,程怡.脂质体的研究概况[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2):125.

[4]全东琴,苏德森,张景海.蝎毒脂质体前体制剂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1,29(6):31.

[5]吴志荣,徐莲英,蔡贞.双参脂质体口服液的研制[J].中成药,1988,12(7):6.

[6]李超英.抗癌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再研究及展望[J].中医药学报,2001,29(6):31.

[7]吴远,叶红军,王家,等.含肿瘤坏死因子聚碳酸酯磁性微球的制备及靶向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1):33.

[8]吴婉莹,李云谷.金雀异黄素壳聚糖微球胶囊的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药材,2002,25(4):282.

[9]陈建海,陈清元,陈志良.结肠定位黏附释药系统聚合物载体研究与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60):366.

[10]武新安.大黄泻下的大肠靶向给药之我见[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72.

[11]刘晓华,张均寿,李纯球,等.中药结肠靶向给药研究[J].中成药,2001,23(12):859.

[12]阎家麒,王惠杰,童岩,等.紫杉醇微乳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3)∶173.

[13]李超英.中药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及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2)∶30.

[14]易以木,杨唐玉,潘为民.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毫微粒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28(3):244.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方剂学;课程设置;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322-02

随着中医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扩招之势的日增,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呈现一度下滑的趋势,如何提高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对于从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教育工作者来说,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课程的设置、定位与建设与教学质量高低的关系密切,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关于方剂学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与建设等问题,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不正之处敬请同仁予以斧正。

1 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对方剂学专业课程准确定位的前提,首先要明确方剂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依据方剂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才能够对方剂学专业课程予以准确定位,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笔者认为,方剂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为:“一专多能,一才多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方剂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来确立的。作为方剂学研究生来说,不仅要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泛的现代医学知识;作为指导教师来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为重要。为此,应将研究生方剂学专业课程定位于:“面向中医、服务中西、辐射医药、重在方剂”。既要适应中医药发展,中、西医学需求,还要具有方剂学自身特色。

对于方剂学专业课程的内涵定位来说,首先要注重传承,同时又要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就以超越自我,充实传统中医理论,使当前的中药方剂现代研究与保持中医药学特色紧密地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全面揭示中药方剂防病治病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此,则使中医药学的特色得以保持,优势得到发挥,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了解课程特点合理设置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在中药学基础上研究药物间配伍关系和配伍规律以及君臣佐使地位的知识体系;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相互沟通必须经由的桥梁学科;是指导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的应用基础学科;是中医药学基本特色和优势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本院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方剂专业人才,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加强课程改革,推陈出新教学内容,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方剂学基本理论及其关键问题、建立中药小复方精选系统操作技术平台的思路与方法、中药药性基本理论、中药药理与新药研发等研究生课程。

方剂学是中医学理、法、方、药有机结合逻辑方法体系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辨证论治的特色与规律,方剂的“功能主治”将方药与临床应用连接起来。可见,方剂学内容涉及面较宽,内容繁杂。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宜精宜少,有目的地增加研究生学习与研究的弹性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出来;课程内容设置不仅与研究方向相结合,而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一个方面,将研究生知识储备作为课程设置的重心,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补充,从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多维角度去考虑,发挥课程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发展的最大功效。通过挖掘方剂学教材中的宝贵因素,给研究生以创造性思考、反思、质疑的机会,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笔者认为,方剂学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与学术前沿结合,使研究生有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体现一专多能;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就业面、适应性,为了使学生具有宽泛、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创造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一专多能、一才多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 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创新

中医要发展,先从教育人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的方法密切相关,而这又与研究生课程设计关系密切。如果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或课程设计不按中医理论结构编排,忽略中医学特色,不注重方剂学传统理论,甚或教材出现各种问题等,均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积极进行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本校的研究生方剂学专业课程以《医方发挥》为蓝本。参考《方剂学》教材,结合各指导教师、学科的研究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博而精深的专题讲座式的授课模式。以课程建设带动人才的培养,在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整改的有效措施,推动课程建设的发展。

通过课程建设来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作为方剂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来说,在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既要注重方剂专业学位点的研究方向,又要考虑研究生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来灵活安排内容;研究生在方剂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向古方剂要效益,深入挖掘古方剂蕴含的潜在的逻辑思想,使之学会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寻求、探索、解决未被人们认知的科学内涵。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中药专业;通用人才;《方剂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3)17-09-02

《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高校各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沿用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思路,即以培养处方能力为主。但是,中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担任药师,新药研发和推介等,故需通过《方剂学》获得与中药相关的临床知识而不是处方能力,基于这一需求,对中药专业《方剂学》进行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1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全社会对本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实用性要求较高,因此中医药教育也要顺应就业需求,考虑学以致用[1]。因此,应调整和创新各学科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这对于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向就业实际工作的合理转化有着现实意义。其次,为了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基本理论也不能荒废。因此,通用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基本理论和实用知识兼顾。

2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综合考虑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在不降低《方剂学》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从就业出口来看,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而中药学各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担任药师、新药研发(临床监察)和新药推介(针对临床医生的讲师和医药代表)等工作。这些工作对《方剂学》知识的第一需求并不是获得临床处方的能力,因此若完全按照中医类学科的《方剂学》教学内容、大纲和模式授课,将不能完全适应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专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等也应该有所改进。

虽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不在临床一线,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又离不开临床,所以他们也需要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而药学各专业课程设置都没有中医临床课,因此《方剂学》在使得中药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临床用药知识方面就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课时设置反而比中医专业少。

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适当调整中药学院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内容及与之适应的教学大纲,使中药专业学

生在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兼顾与本专业特点有关的《方剂学》相关知识,又能拓展与就业有关的实用的知识面,在应用能力上有提升,即保证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学时里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不缺少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应有的作用。

3教学改革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方剂学》核心知识与中药学院学生的特殊需求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核心知识、基本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专业需求。

4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使中药学院的学生通过《方剂学》有限的学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为了既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适当兼顾就业市场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又保证学生能系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核心知识,我们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4.1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我们认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对于各专业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专业《方剂学》学时设置不同,学生将来要进入的行业也不同,因此对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讲授,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又有差别。为保证研究结论准确和严谨,有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再次确认《方剂学》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首先,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炼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纵向方面,研究建国以来各版《方剂学》教材,了解《方剂学》内容的变化情况;横向方面,研究国内知名中医药大学针对各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大纲,了解各学校各专业都重视的《方剂学》教学内容。其次,进一步访问教学管理部门对《方剂学》课程设置的建议,访问资深的《方剂学》教师以了解前贤和同仁在《方剂学》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及发现的问题。再次,总结作者个人多年的经验。其对方剂学的知识体系和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都有切身的体会。通过以上方法确定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

4.2学生所需知识的特点以及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1)调查研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以及《方剂学》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并调查中药学各专业在校学生对《方剂学》学习的需求和教改建议。(2)了解中药学院各专业的就业出口,调查已毕业学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对已学《方剂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及所需补充的相关知识。(3)调查用人单位对中药学各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并分析确认其中哪些是《方剂学》教学能够给予学生的。

4.3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最佳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案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与中药学院各专业学生对《方剂学》的特殊需求有机地结合,得到适当调整《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方案,制定了适合中药专业的教学大纲。

5本研究的结论

5.1《方剂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比较建国以来历版《方剂学》教材,发现各版教材的章节设置基本一致。比较我国比较知名的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发现基本内容一致但是细节有差异。

结合总结个人《方剂学》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相同的,中药专业也不例外[2-3]。当然,中药专业《方剂学》的课时较少,而且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与中医专业确实有所不同,因此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确实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一般说来,《方剂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论中包括方剂学发展史、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和用法,各论是经典方剂讲解。

5.2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总论教学的特点

药学生出口不论是药师,药品推介还是医药研发企业等,都是通过药与临床密切相关,因此任何一专业和行业都必须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理法方药缺一不可,因此总论中方剂的组成变化,也就是组方配伍理论和法度,是方剂学教学重点,是必保的核心知识。

考虑到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特点,从剂型与成药关系密切角度考虑,总论中除治法和组成变化外,还应该重视剂型的讲解,应把剂型讲解提到一个高度。

中药专业的《方剂学》课程通常在三年级开设,在此前的两年中,中药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与中药相关的课程,如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等,因此中药专业学生对单味药的理解和记忆比较深刻。然而临床等应用领域中,中药的治疗作用是以方剂的形式实现的,所以《方剂学》总论的教学中还应该强调中药和方剂的联系与区别,以理法方药方剂配伍思路为重点,讲解其用药知识,这对于中药专业毕业生将来开发新成药或者作为药品推介师向临床医师讲解宣传自己的产品都是很有好处的。

5.3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各论中的选方原则

考虑到中药专业《方剂学》课时相对较少,各论中所能选择的经典方剂的数目相对就少,必须采用少而精的选方原则,主要是注重方剂对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为纲,以纲为目,纲举目张”。

5.3.1体现法度的方剂依据“方从法出,依法统方”的理念,选方和授课时注重以方表法,重点是能表达配伍法度的方剂尤其是一方多法的方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并不强调对每一张方剂面面俱到。如麻黄汤,麻黄配杏仁,表达了宣降相因的理肺法度,对肺系疾病的处方和肺系新药配方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5.3.2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药方药学专业培养目的不是临床医师,通过方剂学学习侧重的不是培养其处方能力,而是实际应用能力,中成药的使用不可忽视,因此在正方和附方的选择中尽量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中成药剂型而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的方剂,这一特点特别适合于药店的药师。

5.3.3近年新开发成功的药方(适合于制药企业的药师)近年来,新药研发人员将一些经典方剂剂型加以改革,成功开出新的中成药,这些成药成功的走向市场,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制药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由安宫牛黄丸研发为清开灵就是一个剂型改革的成功案例;又如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传统名方,今人在此基础上去生姜加香附、丹皮、栀子增强方剂疏肝解郁的作用,又可治疗肝郁化热,成功的开发出中成药舒肝颗粒,舒肝颗粒疗效稳定,使用安全,价格便宜,已纳入非处方中成药目录。这是一个方剂配伍改革的成功案例。因此,为培养学生在药品开发企业的就业竞争和长足发展的能力,应多选对古方剂型改革获配伍调整取得明显成功的案例,并重点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和关键点。

5.3.4《方剂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环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实用能力的培养,如模拟药店药师、药品推介师和住院药师的工作场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方剂学知识撰写求职报告病进行模拟求职答辩等,通过以上环节的讲解和点评,使方剂学理论知识实用化。实践环节可以再教学课时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璞.中医药通才教育的几点看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5,13(2):51-52.

[2]谢鸣.临证选方配伍及其规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4):2-5.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天麻素;理化性质;制剂;鼻腔给药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3(a)-0032-04

Researchprogresson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ofGastrodin

QinFuhua1CaiYan2JiZhuwa1

1.Schoolofpharmaceuticsengineering,ZhejiangpharmaceuticalCollege,Zhejiangprovince,ningbo315100,China;2.Departmentofpharmacy,theninthHospitalofningboCity,Zhejiangprovince,ningbo315020,China

[abstract]thelargedosageandfrequentuseofGastrodintraditionalpreparationwithlowbioavailabilityandbraintargetinghasledtopoorpatienttolera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quickrelease,controlledreleaseandintranasaldrugdeliverysystemofGastrodinprovidetheoreticalandtechnicalsupportforimprovingthebioavailabilityandbraintargetingofdrug,soastosolvetheproblemsinclinicmedication.

[Keywords]Gastrodin;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intranasaldrugdelivery

天麻素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化学名为4-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又名天麻苷。天麻素药理作用广泛,具有镇痛、降压、镇静、抗惊厥、保护神经、增强免疫等诸多作用。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为引人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天麻素可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能增加脑血流量并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神经性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以及对帕金森病与老年性痴呆症具有防治作用等[1]。临床上多用于晕眩、头痛、神经衰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神经元炎等症的治疗[2-4]。天麻素毒性低,消除快,不良反应小,一直以来作为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的有效药物之一,药用价值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和注射剂,这些传统制剂在给药过程中存在给药剂量大、给药频繁、药物靶向性差等缺陷。近年来,天麻素新剂型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利用新的制剂技术对天麻素注射剂、口服速释、缓控释制剂及鼻腔给药制剂等多方向进行了探索,本文就天麻素新制剂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概括。

1天麻素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

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在制剂处方前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麻素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154~156℃,分子量为286,结构中含有醇羟基和酚羟基(图1),属于亲水性小分子药物。

研究表明,天麻素易溶于纯化水、pH1.2的盐酸及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0.3~0.4mg/mL),易溶于甲醇,微溶于丙酮、异丙醇,在氯仿中则几乎不溶[5]。天麻素的溶解度满足制剂开发是对普通制剂及缓控释制剂溶解度的要求,且稳定性良好,有利于其制剂的开发。但是其脂溶性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吸收,降低了生物利用度。天麻素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p)随pH增加而呈现增大趋势,但总体偏小,渗透性较差,其透膜的能力成为吸收的主要障碍之一。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天麻素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天麻素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李丁等[6]采用大鼠在体循环方法研究天麻素在不同浓度和不同肠段下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10.0~200.0mg/L范围内天麻素在各小肠段的吸收速率o显著性差异,吸收呈现一级动力学过程,机制为被动扩散。杨园等[7]则采用灌胃的方式给药后对天麻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低剂量(50mg/kg)、中剂量(100mg/kg)时,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天麻素大鼠体内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而高剂量(200mg/kg)时,半衰期(t1/2)、平均驻留时间(mRt)等发生变化,表现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给家兔、大鼠和狗静脉注射天麻素后,体内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天麻素静注后人体药动学显示,药-时间曲线经拟合后符合二室模型,达峰时间(tmax)和t1/2分别为1.0、4.16h,药物分布速度快,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8]。口服天麻素胶囊的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天麻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较为迅速,能快速起效,与前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

2天麻素新制剂

2.1注射剂

天麻素注射液临床的给药途径为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常因原辅料的质量、生产环境与生产工艺控制不严等导致可见异物不合格,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如何避免可见异物特别是内源性可见异物的出现是天麻素注射剂制备的关键。沈红宾等[10]公开了一种天麻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注射液中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避免了天麻素的氧化;加入稳定剂氯化钠,避免了注射液中天麻素的析出,保证了天麻素注射液的稳定性。与之类似,葛海涛等[11]公开的专利中采用金属离子络合剂、稳定剂及缓冲液三者来联用更好地提高了天麻素注射剂的稳定性。而陈彦等[12]则采用新型的制剂技术将天麻素包封于多相脂质体中提高其稳定性。该发明以大豆磷脂酰肌醇、胆固醇、吐温80、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海藻糖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组成多相脂质体,天麻素的包封率高,脂质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制剂的稳定性良好,符合静脉注射的要求。

除了解决天麻素注射液的稳定性问题外,研究人员对提高注射剂的脑靶向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者基于天麻素的脑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活性及体内特点,利用脂质体为载体,制备了天麻素纳米脂质体注射液,以期提高其脑靶向性。梅华[13]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的天麻素纳米脂质体,外形圆整,平均粒径为77nm,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性。黄静等[14]制备了天麻素纳米脂质体并进行了脑靶向性的初步评价。经优化后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7.52±0.79)nm,Zeta电位为(-1.36±0.7)mV,平均包封率为(29.8±0.14)%,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速率方程。小鼠尾静脉给药后,天麻素纳米脂质体与同剂量的天麻素注射液相比,其靶向指数>1,脑靶向作用显著提高。

2.2口服速释制剂

口服速释制剂是指服用后能快速崩解或迅速溶解的固体制剂,因速崩、速溶而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特点,成为制剂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天麻素速释制剂的开发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顺应性以及天麻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2.2.1口腔崩解片口腔崩解片新型的速释片剂类型,可在无水或仅有少量水存在的条件下于口腔中快速崩解,随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而吸收。与普通片相比,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婴幼儿、老年和吞服困难的患者。有研究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制备了天麻素口腔崩解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15]。研究以口感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选矫味剂,以崩解时限为指标,正交试验筛选天麻素口腔崩解片最优处方,制备的崩解片体内外崩解时间相关性良好,均在20s以内,2min溶出度达98.0%。王锦刚等[16]公开了一种天麻素口腔崩解片及制备方法,以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天麻素微囊;甘露醇用聚维酮(pVp-K30)作黏合剂制成颗粒,两者混合后加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维酮(pVpp)等崩解剂及其他组分混匀,压片。所得崩解片口感良好,硬度合适,在1min内能完全崩散。

2.2.2分散片分散片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它结合了片剂和液体制剂的特点,相比普通片剂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经嘉[17]对天麻素分散片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得天麻素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所制备的三批样品均在3min内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30min溶出量均>标示量的80%,优于市售天麻素片。葛海涛等[18]则采用熔融法以肠溶性载体与水溶性载体联用,将天麻素制成固体分散体,将速释和缓释有机地相结合,改善了天麻素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

2.2.3泡腾片泡腾片是通过片内有机酸及无机碱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从而促使片剂在水中快速崩解分散后再吞服的片剂,服用方便且生物利用度高。王超志[19]公开了一种天麻素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将200目天麻素粉与150目乳糖粉,等量递增混合均匀;将填充剂、有机酸、无机碱、矫味剂、掩味剂、着色剂和剂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加入天麻素和乳糖混合粉末中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

此外,研究报道的天麻素速释制剂还包括滴丸[20]、软胶囊[21]等。

2.3口服缓控释制剂

目前的天麻素片每日给药3次,制成缓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同时,天麻素的体内半衰期为3~4h,制成缓释制剂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并降低药物在体内浓度的波动性。李菲等[22]以45%羟丙甲纤维素(HpmCK15m)为骨架材料,10%十八醇为阻滞剂制备了天麻素缓释骨架片,体外持续释药12h,释药动力学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刘辉等[23]则采用渗透泵技术制备天麻素渗透泵片,以氯化钠为渗透压活性物质,以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片剂激光致孔而得。这一新型渗透泵制剂具有显著的零级释药特征。洪燕龙等[24]采用挤出滚圆法天麻素效应组分速释微丸,以eudragitRS100为主要包衣材料,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天麻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所得微丸粉体学性质良好,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在12h内具有缓慢的释药作用。此外,蔡铮等[25]公开了一种天麻素时辰给药制剂应用于早醒型失眠症的治疗,该制剂为包衣片,片芯由天麻素、乳糖、微晶纤维素等组成,以HpmC为隔离层,eC为控释层进行包衣,通过调节隔离层和控释层包衣的重量,控制天麻素的释放时滞,实现了天麻素服用4~6h后释药的目的。

2.4鼻腔给药制剂

天麻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其主要部位为脑[26]。因此如何提高药物在脑内的分布是发挥药物疗效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天麻素水溶性强,透过血脑屏障能力弱且消除快,临床需频繁给药,剂量大,患者难以耐受。近年来,在研究者对药物脑靶向的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下,发现鼻腔给药或可成为有效递送药物入脑的一种方式。鼻腔中存在通向脑部的特殊通路――嗅神经通路或嗅黏膜上皮通路,药物可经此特殊的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27-28]。鼻腔给药方便,能在维持脑内有效浓度的同时减少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患者依从性高。曾昭氚等[29]公开了一种天麻素鼻喷制剂,为天麻素、吐温、聚乙二醇、丙二醇、eDta-2na、苯扎氯铵和纯化水组成的澄清透明溶液。呼吸道雾滴分布和雾滴颗粒度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该制剂喷雾粒径合适,基本消除进入呼吸道的可能性,用药安全性较好。

理想的经鼻脑靶向给药系统需克服鼻纤毛的清除作用,提高在鼻腔中的滞留时间。相比于传统的滴鼻溶液,生物黏附性微粒制剂在该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石森林等[30]以淀粉轲じ讲牧希采用复乳化交联法研制了天麻素淀粉微球,借助淀粉良好的生物黏附性,使微球黏附在鼻黏膜表面,克服鼻纤毛的清除作用,显著延长药物的滞留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无黏附性粉末的平均滞留时间为(176.92±23.25)s,而天麻素淀粉微球的平均滞留时间延长至(944.33±68.29)s,折算为人体鼻黏膜滞留时间约为3h。此外,如何提高水溶性药物的鼻黏膜渗透性能也成为实现经鼻脑靶向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给药系统中添加吸收促进剂是其中一种方式。李希等[31]对天麻素经鼻给药制剂的吸收促进剂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筛选,研究采用家兔鼻黏膜进行了体外促渗实验,比较了冰片、丙二醇、水溶性氮酮的促渗透效果,结果显示,氮酮的促渗效果最好,增渗约达2倍。

蔡铮等[32]采用结冷胶为基质材料制备了离子敏感型天麻素原位凝胶,并进行了凝胶体外释放行为考察和体内脑靶向性的评价。凝胶释药速度较快,符合鼻腔内释药时间有限的特点;研究测定了溶液静注和原位凝胶鼻腔给药后血浆中天麻素和脑内天麻苷元的浓度。结果显示,鼻腔给药后大鼠大脑、小脑及嗅球的药r曲线下面积(aUC)分别增加了1.16、0.77、3.34倍,脑靶向指数分别为2.66、2.18和5.34,表明鼻腔给药后药物的脑靶向性提高,证实鼻腔给药可有效递送天麻素入脑。

3讨论

天麻素因其药理作用广泛,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防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制剂仍然为常规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但天麻素水溶性强,渗透能力差,导致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脑靶向性低,临床给药剂量大且给药频繁,患者耐受性差。随着新制剂技术的不断开发,目前已有天麻素速释、缓控释及鼻腔给药等新剂型的探索研究,为解决临床给药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脑靶向性,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等各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离临床应用还有距离且存在诸多的困难需克服。天麻素虽药理作用广泛且安全性较高,但其活性不强。对天麻素及其苷元进行结构修饰和结构优化,研发出具有更强药理作用的化合物,是天麻素开发的另一个重要方向[33]。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天麻素新衍生物和新制剂能在将来开发成功,为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龚其海,石京山,杨丹莉,等.天麻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3):176-179.

[2]natoliJL,manacka,DeanB,etal.Globalprevalenceofchronicmigraine:asystematicreview[J].Cephalalgia,2010,30(5):599-609.

[3]许伟.脑靶向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29(7):575-580.

[4]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天麻素对多巴胺、硝酸甘油诱发的血管舒缩异常模型大鼠血流调节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959-2962.

[5]李晓琦,张光霁,申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天麻素的理化性质及溶液稳定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3):851-854.

[6]李丁,千,孙天慧.天麻素在大鼠小肠内吸收动力学的研究[J].中国药剂学杂志,2006,4(5):217-221.

[7]杨园,杜鹏,陈勇,等.不同剂量天麻提取物中天麻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5):94-97.

[8]罗军,吴中亮,王惠先.天麻素注射液人体药动学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6,22(5):391-393.

[9]华雯妍,朱艺芳,张全英.天麻素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7):634-636.

[10]沈红宾,靳奉会,吴双俊,等.一种天麻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Cn103156808a[p].2013-06-19.

[11]葛海涛,唐俊.天麻素注射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3126980a[p].2013-06-05.

[12]陈彦,陶灵刚.一种天麻素多相脂质体注射液:Cn102626390a[p].2012-08-08.

[13]梅华.天麻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J].中国药师,2011,14(4):480-483.

[14]黄静,何文,李秀芳,等.天麻素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其脑靶向性的初步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27(4):345-350.

[15]邹萍,齐同珍,刘辉,等.天麻素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和质量控制[J].中国药业,2013,22(23):39-41.

[16]王锦刚,蒋海松.一种天麻素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Cn1923185a[p].2007-03-07.

[17]经嘉.天麻素分散片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药学院,2013.

[18]葛海涛,唐俊.一种天麻素固体分散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2038660a[p].2011-01-06.

[19]王超志.一种改进的天麻素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Cn101332189a[p].2008-12-31.

[20]候德华.天麻素滴丸制备工艺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2):93-94.

[21]邵爱霞,崔秋菊,付会,等.天麻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Cn1875949a[p].2006-12-31.

[22]李菲,王建筑,毕研平,等.天麻缓释片的制备[J].中成药,2014,36(8):1626-1630.

[23]刘辉,张芸,樊光辉,等.天麻素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8):1490-1494.

[24]洪燕龙,林晓,徐德生,等.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天麻效应组分缓释微丸的研究[J].中药材,2009,32(9):1444-1447.

[25]蔡铮,刘中秋,杨兆祥,等.一种天麻素时辰给药制剂:Cn102228449a[p].2011-11-02.

[26]游金辉,谭天秩,匡安仁,等.3H-天麻苷元和3H-天麻素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代谢[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25(3):325-328.

[27]mandap,HargettJK,VakaSR,etal.Deliveryofcefotaximetothebrainviaintranasaladministration[J].DrugDevindpharm,2011,37(11):1306-1310.

[28]RuanYeping,YaoLi,ZhangBingbing,etal.nanoparticle-mediateddeliveryofneurotoxin-Ⅱtothebrainwithintranasaladministration:aneffectivestrategytoimproveantinociceptiveactivityofneurotoxin[J].DrugDevindpharm,2012,38(1):123-128.

[29]曾昭氚,田杰,夏春秀.天麻素鼻喷制剂:Cn101467969a[p].2009-07-01.

[30]石森林,李晓琦,施笑晖,等.天麻素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鼻黏膜黏附性与体外释药特性考察[J].中草药,2016,47(4):585-590.

[31]李希,易晓霞,黄嫣,等.天麻素经鼻给药制剂的吸收促进剂筛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25-27.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中药制剂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验教学

中药制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传统理论、制剂工艺技术、制剂的机理、中药质量标准的发展方向的学科,同时是一门极具发展前景的中药学类的应用专业重点学科[1]。本课程要求中药学学生必须掌握中药制剂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中药制剂学的基本技能,同时熟悉并了解中药制剂学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性,中药制剂学的研究进展,在推动中药与世界接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中药制剂学的实验课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本门课题最基本的中药制剂工艺、中药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而明确中药制剂目的。为实现上述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中药药剂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改革中,目的是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充分掌握中药制剂基本理论、中药制剂工艺和各类制剂作用等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系统授课、启发及讨论式等形式教学交替的模式,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中的现代教育先进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总之,通过中药制剂学的教学及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理论教学改革内容

1.1传统制剂方法与现代制剂工艺的比较

中药制剂是我国的一门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是中华民族用药经验和理论几千年的总结。由于中药的种类繁杂及历史条件的限制,全国各地制剂方法千差万别,因此中药制剂工艺难以适应现在Gmp的生产及要求,研究中药制剂技术、改进制剂工艺是中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一原因,我们在中药制剂学授课内容上加强了传统制剂方法与现代中药制剂工艺对比教学研究,如牛黄解毒丸,传统的制作时间需5~7天,费时费工;现代制剂新工艺改为牛黄解毒片直接用粉末,压片,制成制剂,只需2―3天,大大节省了制剂时间,而改进后的制剂品各项指标基本与原工艺制剂品一致[2]。为了鼓励中药专业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借鉴新的科技成果并应用于中药制剂学,我们自编了《中药制剂学实验教学教材》,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药制剂原理及现代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新成果及新进展,在阐明制剂原理的基础上,以中药制剂必然向制剂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化等方向发展,使我国传统中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药材而充分发挥药效及疗效。

1.2加强中药制剂原理的讲授

由于中药制剂学原理的研究是中药制剂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如果中药制剂原理讲清楚,那么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在中药制剂学的理论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中药制剂的科学依据和各类药材之间的作用,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制剂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及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通过这种原理的讲解,可引导学生结合中药分析及中药化学等相关知识,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

1.3重视与中药制剂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应用

中药制剂学与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与中药炮制也密切相关,如中药大黄的酒制,延胡索醋制,以及有毒药理如川乌的水解炮制方法,以上目的或改变药物的作用或减少药物的毒性。再如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的中药制剂标准制定可应用到中药制剂学课程的中药质量研究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上方面的教学改革中,笔者充分利用本校在中药分析、中药化学等优势,结合现代研究的成果,将其应用到中药制剂教学及实验中,如采用增加各种辅料解决中药易霉变及中药各种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改变中药剂型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等等。在课堂讲授中,不断汲取这些相关学科的精华,引入中药制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技术,深入研究中药制剂机理,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和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中药制剂学与中药专业多门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不但中药制剂课程与其他课程密切合作,而且笔者与相关专业实验人员也进行合作研究,为中药制剂剂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改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中药制剂理论教学改革

1.2.1多媒体与教学录像相结合

在中药制剂教学手段上,通过制作能够客观反映中药制剂学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录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在中药制剂学课程进行到“各论”部分时,应用中药传统制剂方法的教学录像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本门课题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中药制剂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提高中药制剂各种剂型的基本操作技能各实验水平。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消除了课堂单调的讲授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中药制剂专业课题的兴趣。

1.2.2中药制剂理论及实验教学课题教学方式

由于互动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因此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不断提高中药制剂学的教学质量。在这种方式教学中,作为主体作用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怎么学,在课堂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如学习“中药各类剂型”一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如何从哪几个方面把握各种剂型的制法及原理,使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积极发言,并对没有理解的相关问题,积极发言提问,调动课堂上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生的一些发言,使教师有所启发,反过来提升教学水平并促进教学。中药制剂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继承传统中药制剂技术,而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药制剂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内涵。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适应将来从事中药制剂的科研、教学及生产等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科研课题,定期开展课题研究讨论,组织中药制剂专业技术学习。例如,目前在中药制剂科学研究中,部分学生参加了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参加该项目的科研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中药制剂的科学内涵,并显著提高了大学生对中药制剂学的学习兴趣。在开展课题研究讨论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中药丸剂、中药散剂、片剂等几个剂型进行详细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中药制剂实验教学内容

中药制剂实验教学内容有传统的制剂方法实验,又有将现代的新剂型实验,旨在通过以上实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中药制剂的内涵。根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笔者自编了《中药制剂学实验讲义》,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进,如在传统实验中,引入了传统与现代制剂剂型前后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对比实验内容。

2.2中药制剂实验教学设备

为了使学生直观了解中药制剂新设备、新工艺,笔者在实验课程中增设了远红外干燥设备及自动中药压片机等,通过参观、操作及现场讲解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远红外干燥设备的原理和优势、工作特点,加深了对新型制剂设备与新的制剂方法的理解。调查表明,学生对这些中药制剂新设备、新工艺有很浓厚的兴趣,对中药制剂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有了新的认识。

2.3中药制剂理论及实验教学考核办法

目前实验教学内容中增设了综合设计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独立进行操作。综合设计性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内容包括查阅文献,实验步骤设计,实验结束后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以上可反映学生真实的实验结果。在中药制剂理论教学上,要求学生自己制作ppt,课堂上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思维及实验方法,其他同学提出相关问题,并由教师按照设计思维、讲述水平、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点评,并给出成绩。

中药制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在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药学专业及骨干课程。为了使中药学专业学生更好地继承、发扬这门专业学科理论及实验基本知识,笔者结合本校优势和特色,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学生对中药制剂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及实验学习兴趣。近年来本校的中药制剂学科已一改过去单一传统制剂的教学、科研模式,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在继承传统制剂方法的同时,更加重视传统制剂理论和现代制剂研究的新成果,重视现代制剂工艺的发展,使教学内容与现代生产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及综合分析能力。当然,在今后的中药制剂学教学及实验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总结,力争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中药制剂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科研及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6

虽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不在临床一线,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又离不开临床,所以他们也需要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而药学各专业课程设置都没有中医临床课,因此《方剂学》在使得中药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临床用药知识方面就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课时设置反而比中医专业少。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适当调整中药学院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内容及与之适应的教学大纲,使中药专业学生在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兼顾与本专业特点有关的《方剂学》相关知识,又能拓展与就业有关的实用的知识面,在应用能力上有提升,即保证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学时里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不缺少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应有的作用。

2教学改革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方剂学》核心知识与中药学院学生的特殊需求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核心知识、基本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专业需求。

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使中药学院的学生通过《方剂学》有限的学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为了既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适当兼顾就业市场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又保证学生能系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核心知识,我们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3.1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我们认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对于各专业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专业《方剂学》学时设置不同,学生将来要进入的行业也不同,因此对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讲授,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又有差别。为保证研究结论准确和严谨,有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再次确认《方剂学》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首先,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炼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纵向方面,研究建国以来各版《方剂学》教材,了解《方剂学》内容的变化情况;横向方面,研究国内知名中医药大学针对各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大纲,了解各学校各专业都重视的《方剂学》教学内容。其次,进一步访问教学管理部门对《方剂学》课程设置的建议,访问资深的《方剂学》教师以了解前贤和同仁在《方剂学》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及发现的问题。再次,总结作者个人多年的经验。其对方剂学的知识体系和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都有切身的体会。通过以上方法确定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

3.2学生所需知识的特点以及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1)调查研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以及《方剂学》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并调查中药学各专业在校学生对《方剂学》学习的需求和教改建议。(2)了解中药学院各专业的就业出口,调查已毕业学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对已学《方剂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及所需补充的相关知识。(3)调查用人单位对中药学各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并分析确认其中哪些是《方剂学》教学能够给予学生的。

3.3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最佳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案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与中药学院各专业学生对《方剂学》的特殊需求有机地结合,得到适当调整《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方案,制定了适合中药专业的教学大纲。

4本研究的结论

4.1《方剂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比较建国以来历版《方剂学》教材,发现各版教材的章节设置基本一致。比较我国比较知名的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发现基本内容一致但是细节有差异。结合总结个人《方剂学》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相同的,中药专业也不例外。当然,中药专业《方剂学》的课时较少,而且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与中医专业确实有所不同,因此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确实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一般说来,《方剂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论中包括方剂学发展史、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和用法,各论是经典方剂讲解。

4.2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总论教学的特点

药学生出口不论是药师,药品推介还是医药研发企业等,都是通过药与临床密切相关,因此任何一专业和行业都必须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理法方药缺一不可,因此总论中方剂的组成变化,也就是组方配伍理论和法度,是方剂学教学重点,是必保的核心知识。考虑到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特点,从剂型与成药关系密切角度考虑,总论中除治法和组成变化外,还应该重视剂型的讲解,应把剂型讲解提到一个高度。中药专业的《方剂学》课程通常在三年级开设,在此前的两年中,中药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与中药相关的课程,如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等,因此中药专业学生对单味药的理解和记忆比较深刻。然而临床等应用领域中,中药的治疗作用是以方剂的形式实现的,所以《方剂学》总论的教学中还应该强调中药和方剂的联系与区别,以理法方药方剂配伍思路为重点,讲解其用药知识,这对于中药专业毕业生将来开发新成药或者作为药品推介师向临床医师讲解宣传自己的产品都是很有好处的。

4.3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各论中的选方原则

考虑到中药专业《方剂学》课时相对较少,各论中所能选择的经典方剂的数目相对就少,必须采用少而精的选方原则,主要是注重方剂对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为纲,以纲为目,纲举目张”。

4.3.1体现法度的方剂

依据“方从法出,依法统方”的理念,选方和授课时注重以方表法,重点是能表达配伍法度的方剂尤其是一方多法的方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并不强调对每一张方剂面面俱到。如麻黄汤,麻黄配杏仁,表达了宣降相因的理肺法度,对肺系疾病的处方和肺系新药配方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4.3.2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药方

药学专业培养目的不是临床医师,通过方剂学学习侧重的不是培养其处方能力,而是实际应用能力,中成药的使用不可忽视,因此在正方和附方的选择中尽量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中成药剂型而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的方剂,这一特点特别适合于药店的药师。

4.3.3近年新开发成功的药方

近年来,新药研发人员将一些经典方剂剂型加以改革,成功开出新的中成药,这些成药成功的走向市场,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制药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由安宫牛黄丸研发为清开灵就是一个剂型改革的成功案例;又如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传统名方,今人在此基础上去生姜加香附、丹皮、栀子增强方剂疏肝解郁的作用,又可治疗肝郁化热,成功的开发出中成药舒肝颗粒,舒肝颗粒疗效稳定,使用安全,价格便宜,已纳入非处方中成药目录。这是一个方剂配伍改革的成功案例。因此,为培养学生在药品开发企业的就业竞争和长足发展的能力,应多选对古方剂型改革获配伍调整取得明显成功的案例,并重点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和关键点。

4.3.4《方剂学》教学的实践环节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7

一般认为,纳米结晶技术可极大地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Fu等报道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在药物浓度为2µg/ml时以溶液状态存在,而当药物浓度为200µg/ml时只有部分能溶解[4]。因此推测溶解的尼莫地平以分子形式通过被动扩散被吸收,而未溶解的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则是通过特定吸收通路直接被吸收。虽然药物纳米结晶与胶体载体有一些共同点,但它们在机体内的吸收及转运方式却不尽相同[5]。Rejman等认为纳米结晶主要是通过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从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药效[6]。而müller等研究证实药物纳米结晶在体内还存在特殊的转运方式,因此具有与其他纳米制剂不同的生物药剂学特性[7]。药物纳米结晶的吸收部位更多地是在空肠而非回肠,提示药物纳米结晶在体内可能存在特殊的吸收机制。pantic得到的研究结果与müller等的报道相似,其研究表明一定尺寸的纳米微粒可直接进入细胞,进而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8]。细胞旁路通道转运可能是药物纳米结晶进入机体的潜在方式之一,但尺寸较大(>100nm)的纳米药物颗粒很难直接通过细胞间隙(<100nm)。Sakai等认为加入表面活性剂(如脱氧胆酸钠)能扩大细胞间隙,从而促进药物纳米结晶从细胞旁路通道转运[9]。有些药物纳米结晶是通过网格蛋白和非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胞饮作用及吞噬作用等直接进入细胞。为研究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Zhang等使用氯丙嗪破坏细胞的网格蛋白,结果表明细胞失去网格蛋白后对药物纳米结晶的吸收率显著下降,这一结果支持了网格蛋白在药物纳米结晶内吞过程中有协助作用的假说[10]。进一步研究表明,与37℃时相比,细胞在4℃时对纳米结晶的吸收量减少,因为纳米结晶的细胞内吞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因此推测该现象可能是较低温度下纳米结晶的内吞作用减弱的结果。这些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对药物纳米结晶的吸收是主动转运的过程。由于血管上皮细胞间的孔隙很小(约3nm),被内吞的纳米结晶主要由淋巴系统转运,而非静脉吸收。也有研究认为药物纳米结晶可通过m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直接到达淋巴细胞和组织,但由于m细胞仅占小肠上皮细胞的1%,因此该途径的转运效率较低[11]。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提出药物纳米结晶的各种吸收机制及代谢、排泄途径,但这些理论尚不够完备。未来还需要设计更多的体内试验对药物纳米结晶的体内生物药剂学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为其临床用药提供更好的支持。

2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纳米结晶生物药剂学特性的影响

药物纳米结晶可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包括口服、注射、经眼和经肺等,这增加了纳米结晶的应用范围。不同给药方式也会对药物纳米结晶的体内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综述了药物纳米结晶经口服、静脉、吸入等方式给药后的生物药剂学特性。

2.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一直是最安全、最方便的给药途径。对于口服制剂而言,溶解度决定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将药物制成纳米结晶后,其溶解度增加,对黏膜的吸附能力增强,同时可延长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从而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实现药物对淋巴介导疾病的靶向给药。有临床研究表明,胃肠道淋巴组织的派伊尔结(peyer'spatches)中巨噬细胞所摄取的纳米结晶药物可通过肠系膜淋巴管转运至胸导管,从而进入全身血循环,这样可有效地避免常规口服给药的首过效应,并可实现靶向治疗淋巴介导的疾病[12]。有研究者指出,口服药物纳米结晶一旦被胃肠道吸收,就会很快通过门静脉转运到肝脏并被代谢,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13]。参与体循环的纳米结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排泄,但主要是肾排泄。肾脏组织切片及尿液成像结果显示,纳米结晶颗粒越小,越易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14]。西罗莫司纳米结晶是由惠氏制药在2000年推出,经美国FDa批准的首个口服纳米结晶药物。与西罗莫司口服液相比,其纳米结晶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1%[15]。纳米结晶的尺寸效应已成功用于改善阿瑞匹坦(emend®)的体内生物药剂学特性,口服阿瑞匹坦纳米混悬液比普通混悬液的生物利用度高了2.1倍[16]。有研究表明,难溶于水的非诺贝特在进食和空腹条件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较明显,主要原因是胆汁和餐后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能促进吸收。而非诺贝特被制成纳米结晶后,溶解度增大,在任意状态下服用都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17]。

2.2静脉给药静脉给药具有起效快、给药剂量小及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但难溶性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常需要使用一些可能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溶剂及辅料,这极大地限制了难溶性药物静脉给药制剂的应用[18,19]。药物纳米结晶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辅料,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静脉给药。设计药物纳米结晶静脉注射制剂时,须考虑网状内皮细胞及肝脏、脾脏中肝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一般尺寸较小(<100nm)的药物纳米结晶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捕获,静脉给药后cmax及aUC与普通制剂相比均有大幅提高,起效更快、药效更强。粒径小于100nm的药物纳米结晶表现出类似真溶液的性质,而大于500nm的纳米结晶则主要积累在肝脏中。纳米结晶的这些特性可用于制备特定的靶向药物[20]。已有多种难溶性药物,如冬凌草甲素、伊曲康唑和姜黄素等已被制成纳米结晶用于静脉注射。

2.3吸入给药肺部的表面积很大,约有100m2。药物吸入肺部后,能迅速进入体循环,起效较快。有研究证实,黄芩苷纳米结晶肺部给药产生的药效与静脉注射相当[21]。由于长期暴露于外部环境中,肺部较易通过呼吸道接触到致病源、过敏原和病原体,因此呼吸道的纤毛会将吸入的大颗粒及时清扫出体外。与传统的气雾剂和粉雾剂不同,药物纳米结晶粒径小,生物黏附性强,不易受呼吸道清扫作用的影响,药物能更好地吸收。有研究表明,药物纳米结晶雾化后与吸入式粉末分散体相比,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治疗慢性哮喘的布地奈德溶解度差,普通干粉吸入剂生物利用度较低,将其制为纳米混悬型气雾剂后,起效时间由14.4min缩短至8.4min,半衰期由5.4h延长至6.6h,最大血药浓度提高了1.8倍。此外,一定尺寸的药物纳米结晶进入肺泡后可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富集,该现象可用于治疗因肺泡巨噬细胞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2.4眼部给药由于眼部存在复杂的血眼屏障,眼部给药一直是一种难度很高的给药方式,大多数药物是以溶液或悬浮液的形式给药。传统制剂用于眼部给药时,眼球转动(眨眼)及流泪会快速降低给药部位的药物浓度,导致生物利用度低,往往须重复给药才能达到治疗剂量。为延长眼部给药的作用时间,将药物直接注入眼球或使用凝胶制剂是常用方法,但疗效并未显著提高,并可能导致视力模糊和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药物纳米结晶有较大的表面积,在眼部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可提高药物的吸收程度,延长作用时间。ali等利用纳米沉淀和湿法研磨组合技术制备了氢化可的松纳米结晶,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普通制剂相比,药物纳米结晶在兔眼部的作用时间延长,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有研究将毛喉素(降眼内压药)制成纳米结晶,与普通混悬剂作用时间(4~6h)相比,其降压作用时间可延长至12h。

2.5透皮给药药物在角质层的渗透率决定了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由于药物纳米结晶的尺寸较小,能通过角质层间隙,透皮能力大大增强。分散后的药物纳米结晶还能长时间停留在局部皮肤上,缓慢释药,从而延长作用时间。将L-抗坏血酸制成亲脂性长效纳米制剂用于透皮给药,可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31]。

3药物纳米结晶的生物药剂学特性在体内靶向性研究中的运用

药物选择性差会降低疗效,同时增加不良反应。如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肿瘤药多为非选择性药物,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虽然很强,但由于体内分布广泛,常规治疗剂量对正常组织器官也会产生显著的不良反应。因此,设计具有靶向机制的药物传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靶向给药系统可使药物选择性分布于病变部位,使病变组织的药物浓度增大,提高药物疗效,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着力于开发靶向药物纳米结晶以拓宽药物的应用前景。如bupravaquone[用于治疗感染卡氏囊虫的艾滋病(HiV)患者]制成纳米结晶后表现出更好的靶向性和稳定性,与微粉化制剂相比,生物利用度提高至40%,疗效提高了2.5倍,且治疗剂量大大降低。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涂覆的阿托伐醌纳米结晶与微粉化阿托伐醌悬浮液(wellvone®)相比,其血脑屏障透过率提高了30%,对小鼠脑中弓形虫的杀灭作用增强了60%。研究表明,大鼠静脉给药后,相比于单纯药物,纳米结晶药物在脑、肝、脾等部位的蓄积量显著增高。纳米结晶的表面改性可使其具有靶向于特定目标组织细胞的特性。用荧光标记物对纳米结晶进行表面标记的方式已被广泛用于诊断研究中,如通过连接荧光素-5-马来酰亚胺的硅烷来改变硅羟基磷灰石纳米结晶的表面性质以适应实时生物细胞的运输,结果观察到前成骨细胞中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结晶发出荧光长达24h。有人还预测,纳米结晶可能会实现生长因子的细胞内传递。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血管丰富、血管壁间隙较宽、结构完整性差,淋巴回流缺失,这使得大分子物质和纳米结晶微粒具有选择性高通透性和滞留性,这种现象被称作实体瘤组织的高渗透和长滞留(epR)效应。药物纳米结晶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在机体内可实现与普通微粉化药物相迥异的生物分布特征,在实体瘤epR效应的影响下产生被动靶向作用,从而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增强其抗肿瘤效果。研究表明,与普通的喜树碱溶液相比,喜树碱纳米结晶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量提高了5倍,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有研究表明,和冬凌草甲素溶液相比,冬凌草甲素纳米结晶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和SmmC-7721细胞的体内抑制性更好,显示出较强的凋亡活性。多西他赛纳米结晶静脉给药后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量较多西他赛注射剂更高,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不良反应也更轻。治疗抗性是肿瘤细胞抵消被动靶向的一种自适应策略。这会导致细胞通透性和血液供应的改变,导致纳米结晶的epR效应和被动靶向性降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将能靶向于肿瘤细胞上过度表达活性受体的配体连结到纳米结晶上。Liu等报道相对于没有连接叶酸共轭稳定剂的紫杉醇纳米结晶,连接了叶酸共轭稳定剂的纳米结晶在高表达叶酸受体的KB细胞中优先摄取,从而增加了其体外细胞毒性。在另一项研究中,使用泊洛沙姆共轭叶酸修饰的piK75纳米结晶可靶向于叶酸受体,药物在肿瘤中的蓄积量增加了10倍。

4结语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8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生猪产品的国际化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利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来发展无公害生猪产业,生产绿色食品,已是我国生猪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寻找可替代抗生素及化学促生长剂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当务之急。现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个解决问题的建议,供同行商榷。

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主要功效

1.1提高猪体的免疫力

现已发现中草药中的多糖类(黄芪多糖、花粉多糖等)、有机酸(马兜铃酸等)、生物碱(小檗碱等)、苷类(人参皂甙等)和挥发油类(大蒜素等)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黄芪、党参、白术、大枣等可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

1.2防治疾病

养猪业近年来由于传染性疾病高发,抗生素因为耐药性及药残等原因已无法满足养猪业的发展需要。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双向调节、整体调控的特点,有标本兼治之功效,且效果优于抗生素添加剂。据报道,用马齿苋、鱼腥草、茯苓、山楂等配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对比饲喂断奶仔猪,结果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比抗生素组腹泻率低69%;利用中草药添加剂治疗仔猪白痢,已取得良好效果;而利用马齿苋等中草药添加剂防治仔猪肠炎,比化学药物具有更好疗效。

1.3提高生长速度,改善猪肉品质

中草药一般均含蛋白质、糖、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虽然含量较低,甚至是微量的,但其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营养作用并能补充动物机体所需的物质。通过研究发现,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张乔等研制的中草药诱食剂可提高仔猪采食量9.6%,提高日粮增重12.3%,使用效果明显。因此,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促进猪只生长、改善猪肉品质。

1.4提高猪的繁殖能力

中草药本身不是激素,但是可以起到与激素相似的作用,并能减轻或防止、消除外源性激素的毒副作用。现已发现,香附、当归、甘草、蛇床子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人参、虫草、淫羊藿等具有雄激素样作用。用益母草、淫羊藿等配成的“催情散”可促进母畜,治疗母畜不孕症,提高公猪的配种能力。

1.5促进泌乳,保证仔猪健康生长

相关研究表明,给产仔母猪喂食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苍术、陈皮、茯苓等中药添加剂后可以促进母猪泌乳,并能提高母乳质量,同时哺乳的仔猪发育好、生长速度快。

2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制备工艺落后

绝大多数以散剂和煎剂为主,精制型不多,制备工艺简单粗糙。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通常是将中药材原药直接粉碎后与饲料一起混合使用,一般添加剂量在5%~10%才会有较好的效果,用量大、成本高、操作不方便。

2.2适口性差

常用的中草药如黄连、龙胆草味极苦;干姜味辛;紫苏因含挥发油有特殊气味。猪的味觉发达,对含特殊气味的及口味不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一般少食,甚至拒食。

2.3质量难以保证

传统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一般以粉剂入药,只能从粉剂的粉碎目数进行产品质量控制。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同一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却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药材,同一地区,采集时间、部位不同,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差别。因此,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质量不稳定,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药效评价,无法真正科学、合理、经济的把握其用法用量。

3当前发展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措施

3.1拓新中药材资源,开发复方中药制剂

我国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很多中草药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例如一些民间偏方、验方非常有效,但是药典没有收载,可以大力开发;一些尚未推广使用的中草药,也可充分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成本,又可以扩大药源,解决药材紧缺情况。单纯一种中草药的作用十分有限,可根据中兽医学理论,按一定目的依据组方原则来配伍复方制剂,充分利用各类中草药的资源,开发出多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

3.2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中药材Gap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为达到“真实、质优、稳定、可控”的目的,而使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规范化。没有中药材Gap就没有饮片和中成药的标准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标准化,而且中药材Gap还可为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的规范提供可遵循的质量标准,为优选和改进生产技术提供努力方向和可借鉴的方法。中药材Gap的制订既要符合国际标准,又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既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又要注意保护和发挥中药的传统特色,从而支持和带动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规范化生产。

3.3固定中草药配方应采用稳定先进的制备工艺

中药配方固定和制备工艺稳定是保证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质量的前提。中药的配伍应讲究精而专,要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来综合考虑,不能随意组合。中药的配伍与中药的炮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固定中药配方,才能相应的为其建立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是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关键。稳定的制备工艺可使生产出的产品在质量上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不会超过要求的范围,从而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饲用效果才会得到根本的保证。这将有利于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规模化生产,有利于统一管理和销售,有利于走市场化的道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选择先进的制备工艺,特别是在提取工艺中采用先进的提取技术使中草药的药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加强药物研究,提高中药利用率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药剂科管理蒙医医院自身发展

蒙医药剂科是基层蒙医医院的一个综合性的职能科室,是蒙医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蒙医医院药品的供应并负责调剂、配制制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监督检查药品质量,因而工作性质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又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药品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药剂科必须从单纯的药品供应保障向药学服务的综合性多学科方向发展。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之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医医院的业务和经济活动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负责医院药品的供应、调剂、配制制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监督检查药品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经济的药品,指导正确的服药方法,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疗效以提高生存质量,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1]。如何加强基层医院药剂科的管理,使药剂科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是摆在药剂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主要仍以药品供应为中心。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药品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对药剂科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地位及如何加强其管理及自身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一、新形势下药剂科的战略地位

药品管理法赋予了药剂科重要的职责《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赋予了药剂科以下重要职责:①要认真贯彻药品法规,根据医院临床与科研、教学需要购、销合格药品、把好质量关;②开发、研制新的制剂,加强制剂室建设;③承担新药临床研究,参加药品评价;④考察所用药品的质量、疗效积极开展药检工作,建立和健全药品监控和质量检查制度,防止不合格药品用于患者,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⑤严格特殊药品的供应与管理,防止滥用与流失;⑥开展临床药学研究;⑦协助医师处理药物中毒急救工作,通过对毒物的分析,加速诊断和合理选用药物,或为中毒急救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⑧严格审核、评估、调配处方,认真执行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等。因此,药剂科已由生产、供应、调配、管理型逐步扩展到药学研究、教学训练、药品质控、药品监督、情报信息、合理用药等多方位管理职能,并成为医院药政管理的职能机构。

二、加强药剂科质量管理的建议

1.重视药品质量

提供好质量的药品是药剂科最基本的职责,因此药剂科应把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对药品质量的把关包括采购、验收和保管这些过程。

医院在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建立药品采购监督委员会、药品遴选专家和药事委员会,对临床使用的药品从集中招标网上,以公开、公平、公正、诚信交易的原则,既要考虑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质优价廉的品种并选择有实力诚信、证照齐全的经销商,同时应与经销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明确经销商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开展药品的电子化管理

药品的电子化管理是实现医院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实现药品的电子化管理,可以合理、全面、准确地以药品编码体系为基础,记录药品从入库到出库到各药房及各个科室的整个药品流通中各个环节所发生的事件,随时提供药库的库存、药品流向和消耗的全面管理,能根据现有库存,药品效期情况,提供采购计划或应暂停采购的信息。

3.开展临床药学研究

临床药学是近年来医、药结合的新兴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药师深入临床与医师密切合作,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协助临床医师选药与合理用药,维护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院的发展,医院药剂科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管理药品的部门,药剂科还应该引进并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开展广泛的临床药学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就目前而言,应着重开展的临床药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②开展血药浓度监测。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

4.重视窗口服务

当今医院之间面临的竞争不仅是医院技术的竞争,也是服务水平和服务特色的竞争。药剂科作为一个提供窗口服务的科室,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在窗口直接接触患者的药剂人员应规范服务语言,讲究服务的艺术性,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及语速,要让患者感到亲切柔和及心情舒畅。目前,在广大人群中已经形成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房”的局面,为适应这一已形成的形势,药剂科应成立咨询台,由执业药师负责接受患者的咨询,这样,患者可以直接从药房购买到一些自己需要的非处方药,以减少患者挂号、开处方排队等现象,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伴随着社会进步,医药卫生领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医院的药剂科也必须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一体化的重要职能部门。因此药剂科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在科学规范管理好药品的同时,更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药剂学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药物传输系统 脉冲式给药系统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受体型与免疫型靶向制剂

药物传输系统(DrugDeliverySystems,DDS)系指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在60年代以前的药剂学中称为剂型。如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贴片、气雾剂等。随着科学的进步,剂型的发展已远远超越其原有的内涵,需要用药物传输系统或给药器(Device)这类术语加以表述,即原由药物与辅料制成的各种剂型已满足不了临床治疗的需要,有的将药物制成输注系统供用,有的则采用钛合金制成给药器植入体内应用,使临床用药更理想化。为克服普通制剂的有效血浓维持时间短的缺陷,出现了长效注射剂,口服长效给药系统或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剂。由于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它的市场前景看好。缓释制剂通常是指口服给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达有效血浓,并能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制剂。控释制剂系指释药速度仅受给药系统本身的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如pH、酶、离子、胃肠蠕动等因素的影响[1],是按设计好的程序控制释药的制剂,如零级释药的渗透泵,脉冲释药的微丸,结肠定位释药的片剂或胶囊以及自动调节释药的胰岛素给药器等等。亦有些文献对缓释、控释制剂不加严格区分,统称为缓/控释制剂。

国外现有规格不同的缓/控释制剂商品达数百种以上,其剂型亦有片剂、胶囊、栓剂、渗透泵、透皮贴片、药条、植入剂、粘膜粘附剂及注射剂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口服缓/控释制剂发展最快。缓释微丸胶囊剂与缓释片相比,具有安全系数高的特点,一个胶囊是由上百粒缓释微丸组成,若有个别小丸进入胃肠道后发生迅速崩解释药的现象,其影响是微小的,而缓释片若有崩释现象,因其单次剂量比普通制剂大,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了;而且缓释微丸胶囊不易对胃空速率慢的患者发生叠加释放的现象,以及不易受胃液pH值变化的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缓释微丸胶囊比缓释片更具有发展前景。

我国早在1977年版的中国药典就收载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没食子酸锑钠缓释片,但在这方面的研究直到80年代才被广泛重视。1995年我国批准的缓/控释制剂就有7个,脂质体、微球、毫微粒等亚微粒分散给药系统以及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这类口服靶向给药制剂国内研究也很活跃(目前脂质体已有批准生产的品种)。今就以下几个侧面进行概述。

1 新型缓/控释制剂研究概况

1.1 胃内滞留型控释给药系统[2,3] 可参阅有关文献。

1.2 脉冲式给药系统 根据时辰药理学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均有时间节律,这已成为设计定时释药这类控释制剂的重要依据。释药方式符合人体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这是近代药剂学研究的一种新型释药模式。国外有多家制药企业正在研究开发这类脉冲式给药系统,国内亦已开始研究。

脉冲释药系统(pulsatilereleasesystem)口服时将以时控的方式在胃肠道内特定部位释放药物。这类给药系统特别适用于夜间或醒后马上需要有一个血浓峰值的疾病(如失眠、哮喘、关节炎、局部缺血性心脏病等),也适用于在肠道较下部位处释药和吸收的那些疾病(如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口服肽类等)。目前国外投入这类研究的主要有平喘药、心血管药和H2受体阻断剂及胰岛素等。引入注目的是aLZa公司和Searle公司共同开发的维拉帕米昼夜节律脉冲释药系统商品名为Calan-oRoS。治疗实践证明:高血压患者最佳给药时间为清晨3点左右,此时患者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脏、血管收缩加强,因而最可能出问题,该给药系统晚上临睡前服用,次日清晨可释放脉冲剂量的药物,十分符合该病节律变化的需要,预计该剂型很快即可上市。

1.2.1 脉冲释药片 按时控崩解机制(time-controlleddisintegrationmechanism)设计的一种干压包衣片可达脉冲释药之目的。其片芯由药物与崩解剂组成,其外壳是由水渗透性小的复合材料组成。调节外壳厚度与水渗透性即可控制其脉冲释药时间。例如:以盐酸硫氮nFDa1酮为模型药物(在较宽的胃肠道内可被吸收),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钙(eCG-505)作崩解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制成片芯。外壳由氢化蓖麻油(HCo)、聚氯乙烯(pVC)和聚乙二醇(peG6000)混合组成,采用90~94℃熔融法制粒,取20目颗粒,以干压包衣法制片,调节peG用量及外壳厚度即可控制水的渗透速率。这种系统的平均时滞为(7±1)h,此时药物在15min内释放完毕。

1.2.2 脉冲释药微丸[4] 亦称时控爆裂系统(time-controlledexplosionsystem,teS)。这种球形微丸的结构可分4层,从里到外分丸芯、药物层、膨胀剂层及水不溶性聚合物外层衣膜,见图1。当水份通过外层衣膜向系统内渗透,接触膨胀剂,一旦水化膨胀剂的膨胀力超过外层衣膜的抗张强度时,膜开始破裂,触发药物释放。可通过改变外层衣膜的厚度来控制释放药物的时间。例如,丸芯用糖丸(nonpareil),其外层依次包上药物层、膨胀层(L-HpC)及外层eC膜,当膨胀层厚度(180μm)固定时,eC膜层的厚度可影响释药的时滞(tL),如胃复安teS,eC膜厚为20μm时,tL为1h;eC膜厚为25μm时,tL为2h;eC膜厚为30μm时,tL为3h。若eC膜(25μm)厚固定,则调节L-HpC层的厚度亦可调节释药时间,如tiapridehydrochlorideteS,在L-HpC为120μm厚时,经历1h的时滞后释药,但衣膜6h也未破;若L-HpC为180μm时,2h后衣膜开始破裂,6h内全破,药物释放同步进行。

teS可适用于各种理化性质不同的药物。这类给药系统国内亦已开始研究。

1.3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5~11] 结肠部位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要求能在结肠部位释药;此外,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多肽类、蛋白类药物增多,这类药物通常要注射给药,因它们在胃肠道上段稳定性及吸收利用差,故不宜口服,可是在结肠段降解蛋白的酶类较少,往往吸收利用较好,若能制成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则多肽类、蛋白类药物口服给药就有希望,因而国内外均致力于研制开发这类新型给药系统。这类给药系统通常可由下列几种材料制成。

1.3.1 pH敏感的肠溶材料 采用双层衣膜控制药物在结肠部位释放。如:将消炎痛(25%w/w)、乳糖(62%w/w)、淀粉(10%w/w)混匀,以10%(w/V)pVp水溶液湿润制粒,55℃干燥,整粒后加1%m.S,以Φ4.5mm凹冲压片后包HpmC缓释衣层(增重35.7%,配方为:methocelK155.0,peG4001.0,talc2.0,pVp2.5,乙醇84.0,水5.5),再包肠衣层(增重5%,配方为:8%(w/V)eudragitl,2%Dep)。这类材料易受肠道pH值变化的影响。

1.3.2 时控型材料 通常食物在胃及小肠分别滞留约3h左右,所以食物运行至结肠约需5~7h。若能控制在5~7h释药者即可达结肠给药之效。前述时控型脉冲释药系统即属此类,这类给药系统因各人胃排空速率不同,所以个体差异较大。

1.3.3 酶消化型材料 利用结肠部位特有的微生物所产生的酶,以降解高分子材料而释药,例如,偶氮聚合物、果胶等可被结肠中特有的微生物酶降解而释药。这类材料结肠定位的专属性较前两类强。

1.3.4 其他 采用高频胶囊,在胶壳上装一个微型线圈,在高频磁场作用下线圈产生电流,引发胶壳破裂而释药。

1.4 自动调节给药系统[12,13] 可参阅有关文献。

2 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现状

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高药物的靶向性,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强药物的疗效,同时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因此靶向给药系统(tDDS)已成为现代药剂学的重要内容。通常可将控释制剂分成两大类:一类专门研究如何控制制剂中药物释放的速度,即零级、一级还是脉冲式释药,抑或自调式释药等等(已在前述内容中讨论);另一类专门研究如何控制制剂中药物释放的去向,这是一类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新制剂,因而将其归属于靶向制剂进行单列讨论。

2.1 靶向给药制剂的分类

2.1.1 按给药途径分 全身作用靶向给药制剂,即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给药后,能使药物导向所需发挥作用的部位;非全身作用的靶向给药制剂,即局部用药后,药物就在该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2.1.2 按作用方式分 主动靶向(activetargeting)给药制剂具有识别靶组织或靶细胞的大分子,以其为载体的能力;被动靶向(passivetargeting)给药制剂,像脂质体、微球、毫微粒、乳剂或复乳等微粒载体制剂,对靶细胞并无识别能力,但可经血循环到达它们不能通过的毛细血管床,并在该部位释药。

2.1.3 按药物作用水平分 一级靶向,如微粒载体制剂只能将药物输送至特定的器官;二级靶向,系指能将药物输送至某器官的特定部位;三级靶向,系指能将药物输送至特定部位的病变细胞内。如若能将药物制成三级靶向制剂,则可使药物在细胞水平上发挥作用,药物可专门攻击病变细胞,对正常细胞没有或几乎没有不良的影响,可使药物的疗效达到最理想的程度。

2.1.4 按物理形态分 水不溶性制剂指脂质体、微球、毫微粒、乳剂或复乳等水不溶性微粒载体制剂;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特异或非特异性大分子载体制剂,包括合成大分子与天然的生物大分子(如聚多糖、抗体、核糖、核酸等)载体制剂,药物的靶向主要凭借载体系统来实现,故又可称为药物载体系统(drug-carriersystems)。

文献资料经常采用主动靶向与被动靶向给药制剂的分类法。

在以往研究中,被动靶向给药研究较多,如脂质体等微粒载体制剂,进入机体后,可按其粒径大小分布于不同的脏器:静脉注射7~12μm的微粒,可被肺部机械性截滤而摄取;动脉注射大于12μm的微粒,可阻滞于毛细血管床而到达肝、肾荷瘤器官中;静脉、动脉或腹腔注射0.1~0.2μm的微粒,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巨噬细胞吞噬最终到达肝脏枯否氏细胞的溶酶体中。

2.2 靶向给药系统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14,15],科学家们又将能识别靶细胞的大分子连接于药物载体的表面(或与药物分子直接相联),如:将单克隆抗体连接于含药脂质体(或毫微粒)的表面,可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但因实体瘤内血供差,它向瘤体内部靶向的效果亦差;进而研制人鼠嵌合抗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chtnt)脂质体,使其靶向实体瘤内的效果比单抗脂质体大为提高,这种免疫型脂质体作为药物传输系统的研究报道虽为数不多,但目前已受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研究表明多数肿瘤细胞表面上的叶酸受体,在数量和活性上均比正常细胞大得多,因而可制备叶酸脂质体,它以叶酸受体为介导,提高了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

叶酸脂质体易导向“健康”肿瘤细胞膜,故为非晚期肿瘤治疗药物的优良传输系统;chtnt-脂质体易穿透“不健康”肿瘤细胞膜而靶向细胞核,故为晚期肿瘤治疗药物的优良传输系统,这样两种不同的靶向脂质体可用于治疗不同生长期的广谱肿瘤。

1966年morell等发现哺乳动物的肝实质细胞膜表面存在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receptor,aSGpr),该受体能专一性地识别以半乳糖为端基的糖蛋白,因而以这样的糖蛋白为载体,可将药物导向肝实质细胞(肝非实质细胞(枯否氏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表面有甘露糖受体),并主动向肝细胞的溶酶体转运,而受体本身又能重新回到细胞膜。

目前国内外对受体型与免疫型靶向制剂研究报道较多,通过这两种介导方式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使药效发挥得最好,不良反应降至最小。

还可将药物制成磁性制剂,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如含超微磁粒的盐酸阿霉素蛋白微球,动脉注射后,在靶区体外磁场的引导下,其靶区药物浓度比静脉注射同剂量的游离阿霉素高出100倍。临床试验表明,磁性制剂中的磁性超微粒子可以定期安全地被排出体外。但尚存在磁场的强度、梯度与“聚焦”问题,磁场是否会改变红细胞的机能和改变血流的方式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低密度脂蛋白(LDL)[16]是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浆中的脂蛋白。人血浆中LDL可携带血浆胆固醇总量的2/3,是细胞外源性胆固醇的主要来源。LDL体内代谢主要经由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LDL受体识别,从而进入细胞内被利用,在细胞内的内源性胆固醇不能满足需要时,通过调节细胞膜上LDL受体的数目和活性,以增加对LDL的吸收而增加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利用。LDL主要经肝内特定的LDL受体清除。癌细胞常具有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障碍,且由于其大量增殖复制,细胞膜对胆固醇的大量需求,细胞表面LDL受体的活性及数量在某些癌细胞中高出正常细胞20倍以上,因此,采用LDL荷载抗癌药物,可大大提高对某些癌细胞的靶向性。LDL是内源性脂蛋白,将它作为药物载体,即可避免脂质体、单克隆抗体等在体循环中被网状内皮系统迅速清除的问题,又可弥补一般载体存在的靶向性差的不足,这对解决当前抗癌药物化疗中存在的靶向性差、不良反应大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细小的药物载体微粒进入体循环时易被ReS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影响药物到达所需治疗的靶区,故此,回避ReS的吞噬作用已成为药物载体靶向性的重点课题之一[17,18]。若将空白载体先用ReS饱和,然后再给含药载体,即可直达靶区,但此举会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并伴发其他疾病,故此法不可取;若以机体内源性物质如LDL为载体,则可回避ReS的吞噬。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回避ReS的免疫脂质体(ReS-avoidingimmunoliposomes),即在含药脂质体的表面既有igG免疫抗体,又裹以peG,见图2。这样既回避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又可将药物导向靶细胞。peG可回避ReS吞噬的机制虽未完全搞清,但这与peG分子具独特结构有关,即与其强亲水性和有一定的鞣革 刃性有关,推测pGe具有模仿白细胞、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多糖基因的功能。又如回避ReS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nonionicsurfactantvesicles,nsVs即niosomes),由peG2000-胆固醇衍生物(peG-ch)制成的长循环阿霉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longcirculationadriamycinnsVs,L-aDm-nsVs),其表面上的peG层增强了该囊泡的亲水性,从而减少ReS的吞噬,延长血中循环时间,提高靶向性和抑瘤活性。

参考文献

1 anselHC,popovichnG,allenLV.pharmaceuticaldosageformsanddrugdeliverysystems.williams&wilkinsBaltimore.6thed.newYork:marcelDekkerinc,1995.218~220

2 Deshpandeaa,ShahnH,RhodesCt,etal.Developmentofanovelcontrolled-releasesystemforgastricretention.pharmRes,1997,14(6)∶815

3 ShalabywSw,Blevinswe,parkK.invitroandinvivostudiesofenzyme-digesbiblehydrogelsfororaldrugdelivery.JControlledRelease,1992,19(1~3)∶131

4 UedaS,YamagulchiH,Kotanim,etal.Developmentofanoveldrugreleasesystem,time-controlledexplosionsystem(teS)Ⅱ.ChempharmBull,1994,42(4)∶246

5 BieckpR.Colonicdrugabsorptionandmetabolism.newYork:marcelDekkerinc,1993.169~172

6 Gazzaniga,Sangallime,GiordanoF.oralchronotopicdrugdeliverysystems:achievementoftimeand/orsitspecifity.eurJpharmBiopharm,1994,40(4)∶246

7 Rubinsteina,RadaiR,ezram,etal.invitroevaluationofcalciumpectinate:apotentialcolon-specificdrugdeliverycarrier.pharmRes,1993,10(2)∶258

8 ashfordm,FellJ,attwoodD,etal.Studiesonpectinformulationsforcolonicdrugdelivery.JControlledRelease,1994,30(3)∶225

9 LeopoldCS,FriendDR.adexamethasone-poly(L-asparticacid)conjugateaspotentialprodrugforcolon-specificdrugdelivery.eurJpharmBiopharm,1996,42(Suppl1)∶S485

10 BieckpR.Colonicdrugabsorptionandmetabolism.newYork:marcelDekkerinc,1993.145~148

11 SakoK,nakashimaH,Sawadat,etal.Relationshipbetweengelationrateofcontrolled-releaseacetaminophentabletscontainingployethyleneoxideandcolonicdrugreleaseindogs.pharmRes,1996,13(4)∶549

12 andersonJm,KimSw,KopeǒchJ,etal.advancesindrugdeliverysystems5.London,newYork,tokyo:elsevieramsterdam,1992.145~159

13 KitanoS,Koyamay,KataokaK,etal.anoveldrugdeliverysystemutilizingaglucoseresponsivepolymercomplexbetweenpoly(vinylalcohol)andpoly(n-vinl-2-pyrrolidone)withaphenylboronicacidmoiety.JControlledRelease,1992,19(1~3)∶161

14 GottschalkS,CristianoRJ,SmithLC,etal.FolatereceptormediatedDnadeliveryintotumorcells:potosomaldisruptionresultsinenhancedgeneexpression.Genether,1994,1(1)∶185

15 Rojansakuly.antisenseoligonucleotidetherapeutics:drugdeliveryandtargeting.advDrugDeliveryRev,1996,18(2)∶115

16 BijsterboschmK,BerkeltJCV.nativeandmodifiedlipoproteinsasdrugdeliverysystems.advDrugDeliveryRev,1990,5(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