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十篇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十篇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2:45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1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2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微观经济主体

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学者逐渐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介绍并引入中国(如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一些范式,如“产权”“交易费用”“委托—关系”等,对于我国传统的企业运行机制的弊端具有较为充分的解释力,因而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较为广泛的研究兴趣。与此同时,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却被忽视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曾被沦为某些自我标榜为“马克思主义”的极“左”思想的实现载体。因此,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应用于我国企业运营的实践中,对推动我国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大型国际型企业集团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困境反思的基础上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科斯从研究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和社会成本及收益间的差别出发,提出减少交易费用是企业产生的原因;自此以后,张五常、威廉姆森、哈特等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沿着他的思路,继续探讨企业的本质、企业能够实现交易费用节约的规模边界范围以及合理的企业内部权力安排和剩余分配结构等。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深厚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同样也是其核心问题。虽然马克思经济学并未形成系统的企业理论,但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所反映出来的许多关于企业性质、规模及其内部权力结构等方面的理论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对传统“市场机制和谐论”的反思,都是在探讨个人与社会相分离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特点,这使二者具有了可比性的基础。但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绩效准则、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使企业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

综观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当中的企业理论,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或边界、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因此,笔者拟从这三个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

关于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比较

由于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企业组织的运行也是以人的活动为基本要素的。因此在分析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之前,有必要对二者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论述作一比较。将“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方式作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共同特点。但在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视野里,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行为特点的理解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背景,认为人的行动受主观意识领域中的“理性”支配。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已进了一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约束着人们行动的现实因素,并对“理性”的作用与功能范围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定,但并没有超越用主观认知结构说明人们的行为选择这一基本立场;而马克思经济学则以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限制着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行为的具体方式与特点的,是每个人现实拥有的、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并不否认人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否认理性的作用,但马克思经济学在说明理性对人们行动的意义的同时,更强调理性作用的现实约束条件。因此,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真正决定人们的行动及其特点的并不是理性本身,而是理性行为选择据以进行的各种约束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行为人的财富占有、交往关系以及观念意识结构等。所有这些约束条件构成行为人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构成可以进行理性选择的广度范围,也决定着由选择而采取相应行动的具体特点。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中人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共性特征,而马克思经济学中人的行为特点因各自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不同,具有现实性和差异性。

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单调定义必然导致对抗型的人际交往论,而马克思经济学对人本质的理解却是多元的、与一定历史条件相结合的,是协作型人际交往论的基础。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领导干部;把握能力

[中图分类号]D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56-04

同志曾在讲话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而正确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转型的特殊时期,“十二五”开局已经两年,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分析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大量存在。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矛盾也仍然不少。从深层次和长远来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呈现出一种常态化,并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清醒地认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妥善处理好长期累积和不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关系到能否巩固当前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趋势,关系到能否顺利为“十二五”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把握能力,积极引导经济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导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现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资本所有者、中介组织人员以及民营经济、“三资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新的经济利益主体大量出现。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各自有其独立利益,分别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对经济活动的预期等相互博弈、分散决策,从而增加了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初步建立阶段,经济运行市场化的基础已经确立,但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仍然在现实中存在一定“市场”,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机制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正如同志讲话所言,市场经济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再次,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完全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化进程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特别是在当前各类问题叠加而致的“矛盾凸显期”,使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客观上增加了正确把握经济形势的难度。最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产要素、劳务、资本、技术等流动更加迅速,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国际产业转移、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二、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有效途径

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助于经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相对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和各种有效分析工具,辩证认识经济运行的主客观现状和条件,致力全面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规律。

1.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理论基础。领导干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目前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所依据的凯恩斯理论等更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务必熟知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题是发展。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系列内容;对外开放的理论,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上,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1]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凯恩斯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应主动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该理论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这里所称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生产厂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生产厂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生产厂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2]在干预经济的方式上,凯恩斯强调运用财政政策,而且主要是赤字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没落应运而生的,他的理论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为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已经历经30余年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导致的“短缺经济”仍然有其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社会生产力逐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至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与调控充分借鉴凯恩斯经济理论,以其所主张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和“相机抉择”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行的“需求管理”的方式运用到中国经济的实践之中。应该说,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下,无论是通过直接增加需求还是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都使总需求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都没有被带动起来,总需求仍然不振。这主要因为凯恩斯理论在我国运用的市场体制还不够成熟,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时,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主的西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但必须充分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更好地利于我国宏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原则。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被实践证明科学成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科学通行的分析工具,遵循宏观与微观结合、总量与结构结合、现状与趋势结合、国内与国际结合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并用,准确判断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和主要问题,丰富和深化对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的认识,正确确定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重点和政策组合,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变化的维度。

要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宏观分析是把握宏观形势的基本依据,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没有宏观分析的微观基础,宏观分析无异于缘木求鱼。宏观分析,重点进行总量、结构、财政、金融分析;微观分析,重点考察企业行为:销售、利润、库存、订单、企业家信息(11项pmi指数),居民行为:收入、消费、储蓄、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要把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总量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最高层次,因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关系是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主线,总量分析主要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在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以结构变革为中心的新成长阶段,结构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主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趋势分析,现状分析,主要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趋势分析,主要进行增量分析、边际变化分析、环比分析(趋势往往领先同比1-2个季度)、景气分析(先行指标分析)。要把国内经济放在国际环境大背景下去审视,重视国内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国际分析主要分析国家经济和政策、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国际商品市场和价格、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汇率、利率、股市、资本流动等),在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时,必须做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3.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西方宏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市场经济运行。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调控宏观经济。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出现“滞胀性”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的科学性在西方经济学界因此受到质疑,新自由主义逐渐开始盛行。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至今余波未平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的地位迅速动摇,西方经济学界“回到凯恩斯”的声音日益强大。尽管对于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系列矛盾,西方宏观经济学也在与时俱进,并先后出现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等多个流派,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超越或代替凯恩斯主义,而是与凯恩斯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上已证明其存在难以言说的种种弊端,可以称得上与其一脉相承的改良后的各种西方宏观经济学流派也非促进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走向科学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直关注与宏观经济分析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受制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观念束缚,早期的研究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舍弃了商品与货币流通、资本流通等,对马克思宏观经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或片面性就成为了必然。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学界开始普遍关注市场经济的流通关系,尤其在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实证方法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过犹不及,在拓展研究视野、方法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严重倾向:有人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唯一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并将之作为一种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甚至认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操作实践只能依赖于它,并发展到直接套用凯恩斯主义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对策。而对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和发展置若罔闻,甚至将其完全抛弃。事实上,要实事求是地调控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必须抛掉对于凯恩斯主义的迷思。宏观经济分析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关于西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过一系列科学的宏观分析。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继承、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显然是可行且不可缺失的。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是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与新的经济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为主,博采凯恩斯主义等西方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众家之长,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三、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素质

1.加强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同样经济现象的分析,理论素养不同,分析水平就不同。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加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当下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尤其应该进一步深刻领会。要理解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了解价格、税率、利率、汇率等调控手段的特点,把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要加强学习掌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比如: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理论、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理论,了解资本流动、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特点。要加强学习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理论和工具,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2.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重视调查研究,加强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环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掌握了实情,才能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如果没能完全了解实际情况,甚至被虚假信息所蒙蔽,那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和把握。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围绕大局,把握中心,确定调研方向,在宏观上把握大局,在微观上抓住重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实质,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信息时代,处处留心皆信息。领导干部只要心细,随时随地注意掌握情况,都能为自己的调研找到准确、实在的第一手资料和有参考价值的情况。调查研究要调查了解和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好的坏的都要听,要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在掌握相关资料后,要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形成有质量、有深度的调研材料。领导干部工作忙,时间比较紧,动手写文章的时间可能不多,但也要抽时间多写调研文章。

3.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掌握实情,是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和前提,但要真正准确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还必须密切结合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审核、检验、分类、汇编等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入解剖经济现象之间、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抓取主要的、关键性的信息,努力从经济运行的现状中找出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表象中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切实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脉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是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之一。针对当前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创造条件,以增强领导干部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素质为重点,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提升领导干部队伍服务发展能力。比如可以组织领导干部成员到知名高校进行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题培训,或者邀请高层次专家教授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专题讲座,通过从理论到实务的专题化学习,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对宏观经济形势、外向型经济等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水平和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高效服务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但是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比以往更加重视和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工作,为有效调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求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参考文献:

[1]张根海.美国金融危机的社会根源及凯恩斯主义的回归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12).

[2](美)曼昆.宏观经济学(6)[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2.

[3]邓小平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3.

[4]高新民:论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4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三本高校“五段式”教学模式

2000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本科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现象,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同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社会对创新的要求日益迫切,高校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宏观经济学课程是教育部审定的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管类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三本高校为了追求较高的就业率,将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都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非常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三本学生未来求职的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不重视,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的热情不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趋势,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五段式”教学模式。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

宏观经济学课程具有知识新、内容多、逻辑性强等特点。知识新是指学生对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运行规则缺乏感性认识,也就是对作为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总结的宏观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经济变量的关系、资源配置的方式感到陌生与新鲜。内容多是指宏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六个理论板块。其中,数学模型分析又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学生接受起来较慢。相对于较多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而言,课堂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逻辑性强是指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科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培养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作用巨大。宏观经济学是特有的文字理论、图形、数学模型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导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其他任何课程所不可替代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其他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和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和经济类专业考研的必考课,在三本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二、三本高校学生的特点

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19%以上,本科教育内部也开始多层次化,三本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高考第一大省――河南省为例,2013年河南高考报考人数75.8万人,高考实际录取人数53.6万人,其中三本录取人数为79028人,三本录取人数在高考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10.43%,三本录取人数占到总录取人数的14.74%,占到本科录取人数的31.63%,这充分说明三本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1)。

三本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都与一本、二本有一定差距,甚至相差100多分,录取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太高。三本高校学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三本学生的基础较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差,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成绩普遍较低,自学能力和自律性不强,接受能力有限,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大。第二,三本高校的收费较高,导致部分学生的家庭生活陷入贫困状态,这类学生可能会通过打零工等勤工助学方式来完成学业,这样其学习时间和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第三,一部分三本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学生觉得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能够由家里安排不用自己发愁而不好好学习。第四,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和急功近利,甚至读书无用论又沉渣泛起,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影响较大。第五,三本学生认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像微观经济学那样和个人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第六,三本高校的学生普遍感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抽象、模型复杂、数学推导过多,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甚至畏惧宏观经济学,基本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性地记住几个基本概念和某些原理,谈不上对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深层次理解与应用。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五段式”教学模式

根据调研和实践,以三本高校学生的知识特点和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提出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五段式”教学模式,即趣味导读、模型精讲、问题发现、热点讨论、课堂实践。

1、趣味导读

用浅显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或犀利的笑话导入《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GDp局限性时,首先让学生看一个笑话:“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通事故。‘好极了’,GDp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新闻报道、整理行道树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这个笑话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GDp存在的缺陷。

2、模型精讲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简单的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因此,模型讲授是教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三本高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低,数学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也较弱。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模型讲授三段化能够将抽象而复杂的模型简单化,更有利于消除三本高校学生对模型的恐惧感。首先,介绍理论模型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相关经济学家的故事,帮助学生回顾数学知识,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本课程知识结合起来。其次,以文字表述、几何图解与数学论证多种方式解释,综合利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等教学手段,解决学生对模型的理解问题。图形分析与转化,比如曲线的推导或移动涉及到四个象限、点的变换、线的移动,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其动态的演变过程。三本高校学生素质相对差些,对问题的反应也慢一些,因此数学论证过程用ppt课件转化太快,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呈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理解经济理论的逻辑分析和推导过程。最后,进一步阐述实行不同方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曲线位置,乃至对均衡收入有何影响。

3、问题发现

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汇率变动等宏观经济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的择业、消费、投资、储蓄都离不开对这些宏观因素的正确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发现问题为核心,积极引导学生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探讨现实经济问题,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原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经济规律的能力,而且能够训练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国民收入核算时,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GDp与Gnp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现在用GDp而不用Gnp作为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总量?在讲授“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时,启发学生们提出问题:每一种理论或学派的缺陷在哪里?偏重点有什么区别?这些派别之间的对立和关联表现在哪里?通过问题发现,让学生们自己找到答案,气氛活跃,印象深刻。“问题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很深的学术功底,还需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够控制课堂、把握全局,及时将学生的发散思维拉回到课堂,不会因“发现问题”影响课程的教学进度。

4、热点讨论

课堂讨论是一种有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想使课堂讨论富有成效最关键的就是科学合理的设置主题。宏观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每年宏观经济的热点都不同。因此,选择现实经济问题时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每年的情况进行调整,促使学生关心经济热点问题。比如,由于学生对失业和通胀问题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在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进行课堂讨论。2007年通货膨胀是热点问题,在讲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一章时,主要让学生衡量当年通货膨胀的状况,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不同群体的影响。而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问题变成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对失业问题的探讨成为重点。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课堂讨论当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促进研讨的深化。课堂讨论结束,教师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概括性理解。

5、课堂实践

三本高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课堂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宏观经济学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实现三本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实施“课堂理论学习+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实现校企对接的必然要求。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三本高校的培养目标,笔者尝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第一,角色模拟。角色模拟就是由教师给出一定的案例或待解决的经济问题,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扮演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地分析与处理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一方面,学生通过浅显生动的情境模拟,可以对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角色模拟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及对问题的自主分析与决策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演绎“破窗事件”,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GDp这一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存在的缺陷和乘数理论等。第二,报告撰写。以国民收入核算教学为例,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利用GDp指标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分析。为了示范分析问题的步骤,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效果,可以设计以下指导方案以供学生参考:首先,描述三年来河南省GDp、人均GDp的变化情况,第一、二、三产业对河南省GDp的贡献及变化情况,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在支出核算GDp中所占的比重和变化;河南省GDp在中国所占的比重及其变化,河南省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等。其次,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探寻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所学理论与河南省的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五段式”教学法,既可以弥补三本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缺点,增强学生接受宏观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与其他专业课结合增加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更好地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水平。

(注: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3-3411)和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75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2]张宝贵: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

[3]萧灼基:以宏观经济学方法研究现实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7(4).

[4]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5]陈银娥、刘健:关于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5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兴趣分组法;本土化

一、引言

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eminakamura、JónSteinsson将宏观经济类比于气象学,二者都涉及高度复杂的一般平衡系统,人们基于经验数据总结出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并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后,凯恩斯的主张政府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思想成为了主流,《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也成为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圣经”,备受推崇。60年代末期蔓延的“滞胀”使得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陷入了现实的麻烦中。而极端自由市场主张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为“滞胀”提供了一个微观的解释,自由主义又回到历史的舞台上。同时凯恩斯主义也在一个个麻烦中不断修正和发展,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并最终成为了新的主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目前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仍然主要研究政府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而同样致力于宏观经济研究并且被评为“20世纪仅次于凯恩斯的、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代表的自由主义较少被搬上课堂。而对于如此复杂的体系已经不是一个学派的理论能解释得清楚了。因此,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思想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本文将结合我国经济变革历史和教学经验,引入不同学派经济主张的兴趣分组法对非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进行讨论,并提出改革思路和措施建议。

二、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也是管理学等其他专业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对于不同层次和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也存在差异,研究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差异,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经济学专业和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也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较为直观地体现在课时和教学目标上,在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课时设计上比经济学专业少,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一般为48学时,而非经济学专业为32学时。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宏观经济一般衡量指标和宏观经济学运行原理以及了解我国宏观经济现况,而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教学目标中包含对基本模型的掌握和应用。但是,这种差异不能仅局限于课时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更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但是由于高校教学规章制度等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面对不同的课时和教学目标,高校教师较难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缺乏为此进行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动力。同时,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内容理论依靠图形、模型和公式等推导演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比较吃力,特别是学术层次较低的一些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因此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课程,涉及较多模型推导和数学公式分析,传统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就涉及iS-Lm模型、aD-aS模型及开放经济中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这些模型让很多学生心生畏惧,尤其是数理思维较弱的学生,他们很难在枯燥的模型分析中寻找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乐趣,掌握及应用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就更无从谈起。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型又是很有必要的,他们未来可能继续深造,为未来学习高级经济学打下基础;此外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在他们本科后期的经济学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基石。

(二)非经济专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不重视,理解存在误区

非经济专业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视程度不够,在理解上也有偏差。由于未来的学习中涉及经济学的课程不多,学生对经济学的态度不够重视,导致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则更加困难。同时也导致了非经济专业学生在一些经济观念上存在偏差。例如,对经济发展模式理解的偏差。对于一个国家在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主张,各个国家也顺应自身的发展特征选择较为合适的发展模式。在非经济专业学生进行经济发展模式偏向上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更加偏向凯恩斯主张的国家调控派。参加调查的197名学生中仅有33名更加偏向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以国家调控为辅,164名学生选择了以国家调控为主,自由市场经济为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认识明显不足,学生虽多来自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地区,但是由于和市场接触少,对经济学的学习和认识不足,因此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存在认识的偏差。

(三)教学中缺乏对中国案例的分析

经济学起源于西方,发展于西方,传统宏观经济学也是对西方国家近几百年的发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研究体系。基于国情的特殊性,将宏观经济学的现有理论体系照搬到中国的讲台上,教学便失去了联系实际的基础,很多指标也不能给学生更切身的体会。例如,很多院校选择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作为教材,该教材的特点就是简单易懂,理论不偏不倚,但是教材中的数据多取自美国经济,缺乏中国经济现状的有关数据,而中国数据却是中国大学生所应该重点认识和理解的数据。同时现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来源于西方,但是我国经济体制和西方有较大的差异,经济发展的路径也存在差异,现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显然不能满足国内的应用型教学的需求。再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始终是中流砥柱,虽然近年来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但在能源、通信、航空等领域依然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些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低,以及部分行业的国有企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也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把握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当中应当充分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还是应当适当对其进行保护,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从哪些方面改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而在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没有体现这些带有很明显中国化的素材。

四、非经济专业宏观经济学改革模式探索

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几大问题,结合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对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进行实践探索后得出以下改革建议。鉴于各高校的教学层次和培养目标有所差异,应根据不同院校进行调整。

(一)教学框架上简化宏观经济学理论,强化理解和应用

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要是为其带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其了解宏观经济现状,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应当弱化,而强化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的现实应用。本次教学改革对宏观经济学的整体框架进行的调整主要包含: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衡量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2.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中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从需求方面来说就是国家或地区从哪里可以赚钱,涵盖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四大方面的学习,从供给方面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赚的钱如何来分配,财富的分配最终按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分别计入工资、利息等。3.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是解决和解释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因为宏观经济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产生了不同主张的宏观经济学流派。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经济危机、贸易摩擦、失业、通货膨胀以及贫富差距的问题。4.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旨在通过政府财政及货币的手段来熨平经济波动,使得经济平稳增长。而政策必须依据一国或地区自身条件来制定,因此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当前国情,读懂我国的经济政策,同时通过研究地方的经济发展历程,能够为地方未来经济增长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方法上引入兴趣导向分组法教学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解为主,理论性较强,一般课堂较为沉闷,师生互动较为困难。在对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后,课程内容较为简单,突出应用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次教学改革在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采取了兴趣分组法,该教学方法曾被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此次教学改革并非完全照搬前人的改革经验,而是对兴趣分组法结合宏观经济学知识进行了创新。学生在学习了宏观经济的绪论和宏观经济基本指标后,基本对宏观经济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选择一个基本的立场,即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辅、政府调控为辅的“弗里德曼方队”,还是以政府调控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凯恩斯方队”。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从自己选择的立场出发参与不同专题的讨论。在进入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及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学习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不同的专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在所在的方队进行组队,新的学习小组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并形成学习成果,两个方队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辩论,教师在双方辩论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将双方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计入平时成绩。

(三)教学内容上引入更多本土案例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材里,国内的教材多偏向理论化,国外的教材缺乏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内容,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直观的感受,此次教学改革也引入了中国的历史及当代经济的相关案例及材料。例如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加入世贸组织、“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2018年GDp总量是1978年的244.73倍,人均GDp为167.59倍,创造了“中国奇迹”。如何解释“中国奇迹”和总结中国发展经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我国的发展经验有所了解和思考。

五、结论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6

一、科学发展观下完善税收理念的目标选择

与科学发展观的多层次目标取向相适应,国家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手段与调节经济运行、协调国家和微观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要创新思路,更新观念,超越单纯就经济论税收,就税收论经济的“税收经济观”,充分重视国家税收这一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分配关系的经济范畴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以便在为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取向提供必要财力支持的同时,凭借其内在的杠杆调节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最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税收理念方面的直接反映是,在继续坚持我国长期遵循的“税收经济观”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原则,树立指导新时期税收实践的“科学税收观”。具体说,“科学税收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首先,适应与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质上讲,税收作为国家为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汲取手段,其源泉是人们再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税收首先表现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来源于经济,受经济的最终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由此决定了经济既是治税的出发点,也是治税的归宿点,税收必须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下,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客观决定着社会和人发展的实现程度。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非但不应弱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切实加强,这种加强必须是在进一步认识与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以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前提。

其次,满足政治与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社会上有的观点出于对我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的考虑以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的,片面理解西方财税理论,把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惟一职能,忽视甚至有意弱化、丑化税收其他内在功能,认为强调税收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就必然会导致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制地汲取社会资源,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完整发挥。事实上,无论从我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强调国家在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还是从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强调利用税收手段实施社会政策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治程序对税收政策确定的巨大影响角度考虑,税收的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具体税收实践过程中,其对税收政策的确定与税收征管实践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如我国近期出台的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政策,就可被视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表现。而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机构,自然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而存在,因而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属性。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的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或政府)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此,税收又是一个政治范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税务机关在履行其内在的政治职能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从而使税收征纳行为同时具有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属性。忽视税收的这些基本属性,不但很难正确回答税收实践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导致目前税收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主要根源,因而也很难为税收工作从根本上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

第三,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等多层次目标取向的共同要求下,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税收内在职能作用的完整发挥就成为了—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我国以前税收工作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如过去长期单纯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以及近年过于强调税收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的能动作用等,客观上成为了税务人员权力意识膨胀、执法随意性过大、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为名无视社会承受能力,随意安排税收收入计划等问题的深层次思想根源。因此,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了“科学税收观”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这一人文主义的治国、执政理念则要求税收各项工作必须从“人的根本需要”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

二、科学税收观下对税收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尝试性地把科学税收观具体表述为: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思想导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本质的基本要求,在协调兼顾税收内在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内在的聚财与调节职能作用,从而最终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与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这一税收理念对我国今后的税收改革至少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税制设计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制安排要全面落实“公平效率观”,在突出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内在要求,不损害微观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国家履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职能所必需的收入规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两者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满足社会福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应在进一步完善“双主体税制模式”,协调流转税在组织收入与所得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各自积极作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简化税制以降低社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水平;拓宽税基以确保税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降低税率以增强微观市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力度;加强税收征管以实现既定税制横向公平与纵向公正。通过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扩大消费税税基,开征社会保障税、环保税,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政管理权限等各项改革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必要制度支持。

在改革的步骤选择方面,考虑到税制对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巨大影响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税制建设的理想模式与现实可支持的改革举措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税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在充分理解社会、政治、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与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本着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思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实施一项确保一项。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7

一、科学发展观下完善税收理念的目标选择

与科学发展观的多层次目标取向相适应,国家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手段与调节经济运行、协调国家和微观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要创新思路,更新观念,超越单纯就经济论税收,就税收论经济的“税收经济观”,充分重视国家税收这一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分配关系的经济范畴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以便在为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取向提供必要财力支持的同时,凭借其内在的杠杆调节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最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税收理念方面的直接反映是,在继续坚持我国长期遵循的“税收经济观”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原则,树立指导新时期税收实践的“科学税收观”。具体说,“科学税收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首先,适应与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质上讲,税收作为国家为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汲取手段,其源泉是人们再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税收首先表现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来源于经济,受经济的最终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由此决定了经济既是治税的出发点,也是治税的归宿点,税收必须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下,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客观决定着社会和人发展的实现程度。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非但不应弱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切实加强,这种加强必须是在进一步认识与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以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前提。

其次,满足政治与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社会上有的观点出于对我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的考虑以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的,片面理解西方财税理论,把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惟一职能,忽视甚至有意弱化、丑化税收其他内在功能,认为强调税收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就必然会导致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制地汲取社会资源,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完整发挥。事实上,无论从我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强调国家在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还是从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强调利用税收手段实施社会政策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治程序对税收政策确定的巨大影响角度考虑,税收的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具体税收实践过程中,其对税收政策的确定与税收征管实践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如我国近期出台的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政策,就可被视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表现。而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机构,自然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而存在,因而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属性。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的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或政府)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此,税收又是一个政治范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税务机关在履行其内在的政治职能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从而使税收征纳行为同时具有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属性。忽视税收的这些基本属性,不但很难正确回答税收实践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导致目前税收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主要根源,因而也很难为税收工作从根本上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

第三,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等多层次目标取向的共同要求下,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税收内在职能作用的完整发挥就成为了—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我国以前税收工作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如过去长期单纯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以及近年过于强调税收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的能动作用等,客观上成为了税务人员权力意识膨胀、执法随意性过大、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为名无视社会承受能力,随意安排税收收入计划等问题的深层次思想根源。因此,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了“科学税收观”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这一人文主义的治国、执政理念则要求税收各项工作必须从“人的根本需要”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

二、科学税收观下对税收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尝试性地把科学税收观具体表述为: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思想导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本质的基本要求,在协调兼顾税收内在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内在的聚财与调节职能作用,从而最终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与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这一税收理念对我国今后的税收改革至少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税制设计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制安排要全面落实“公平效率观”,在突出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内在要求,不损害微观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国家履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职能所必需的收入规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两者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满足社会福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应在进一步完善“双主体税制模式”,协调流转税在组织收入与所得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各自积极作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简化税制以降低社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水平;拓宽税基以确保税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降低税率以增强微观市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力度;加强税收征管以实现既定税制横向公平与纵向公正。通过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扩大消费税税基,开征社会保障税、环保税,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政管理权限等各项改革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必要制度支持。

在改革的步骤选择方面,考虑到税制对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巨大影响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税制建设的理想模式与现实可支持的改革举措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税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在充分理解社会、政治、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与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本着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思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实施一项确保一项。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8

一、科学发展观下完善税收理念的目标选择

与科学发展观的多层次目标取向相适应,国家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手段与调节经济运行、协调国家和微观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要创新思路,更新观念,超越单纯就经济论税收,就税收论经济的“税收经济观”,充分重视国家税收这一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分配关系的经济范畴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以便在为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取向提供必要财力支持的同时,凭借其内在的杠杆调节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最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税收理念方面的直接反映是,在继续坚持我国长期遵循的“税收经济观”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原则,树立指导新时期税收实践的“科学税收观”。具体说,“科学税收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首先,适应与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质上讲,税收作为国家为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汲取手段,其源泉是人们再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税收首先表现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来源于经济,受经济的最终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由此决定了经济既是治税的出发点,也是治税的归宿点,税收必须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下,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客观决定着社会和人发展的实现程度。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非但不应弱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切实加强,这种加强必须是在进一步认识与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以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前提。

其次,满足政治与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社会上有的观点出于对我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的考虑以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的,片面理解西方财税理论,把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惟一职能,忽视甚至有意弱化、丑化税收其他内在功能,认为强调税收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就必然会导致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制地汲取社会资源,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完整发挥。事实上,无论从我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强调国家在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还是从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强调利用税收手段实施社会政策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治程序对税收政策确定的巨大影响角度考虑,税收的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具体税收实践过程中,其对税收政策的确定与税收征管实践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如我国近期出台的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政策,就可被视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表现。而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机构,自然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而存在,因而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属性。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的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或政府)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此,税收又是一个政治范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税务机关在履行其内在的政治职能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从而使税收征纳行为同时具有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属性。忽视税收的这些基本属性,不但很难正确回答税收实践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导致目前税收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主要根源,因而也很难为税收工作从根本上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

第三,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等多层次目标取向的共同要求下,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税收内在职能作用的完整发挥就成为了—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我国以前税收工作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如过去长期单纯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以及近年过于强调税收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的能动作用等,客观上成为了税务人员权力意识膨胀、执法随意性过大、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为名无视社会承受能力,随意安排税收收入计划等问题的深层次思想根源。因此,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了“科学税收观”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这一人文主义的治国、执政理念则要求税收各项工作必须从“人的根本需要”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

二、科学税收观下对税收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尝试性地把科学税收观具体表述为: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思想导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本质的基本要求,在协调兼顾税收内在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内在的聚财与调节职能作用,从而最终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与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这一税收理念对我国今后的税收改革至少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税制设计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制安排要全面落实“公平效率观”,在突出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内在要求,不损害微观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国家履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职能所必需的收入规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两者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满足社会福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应在进一步完善“双主体税制模式”,协调流转税在组织收入与所得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各自积极作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简化税制以降低社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水平;拓宽税基以确保税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降低税率以增强微观市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力度;加强税收征管以实现既定税制横向公平与纵向公正。通过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扩大消费税税基,开征社会保障税、环保税,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政管理权限等各项改革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必要制度支持。

在改革的步骤选择方面,考虑到税制对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巨大影响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税制建设的理想模式与现实可支持的改革举措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税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在充分理解社会、政治、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与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本着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思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实施一项确保一项。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9

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eminakamura、JónSteinsson将宏观经济类比于气象学,二者都涉及高度复杂的一般平衡系统,人们基于经验数据总结出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并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后,凯恩斯的主张政府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思想成为了主流,《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也成为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圣经”,备受推崇。60年代末期蔓延的“滞胀”使得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陷入了现实的麻烦中。而极端自由市场主张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为“滞胀”提供了一个微观的解释,自由主义又回到历史的舞台上。同时凯恩斯主义也在一个个麻烦中不断修正和发展,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并最终成为了新的主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目前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仍然主要研究政府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而同样致力于宏观经济研究并且被评为“20世纪仅次于凯恩斯的、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代表的自由主义较少被搬上课堂。而对于如此复杂的体系已经不是一个学派的理论能解释得清楚了。因此,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思想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本经济学硕士论文将结合我国经济变革历史和教学经验,引入不同学派经济主张的兴趣分组法对非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进行讨论,并提出改革思路和措施建议。

二、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也是管理学等其他专业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对于不同层次和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也存在差异,研究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差异,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经济学专业和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也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较为直观地体现在课时和教学目标上,在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课时设计上比经济学专业少,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一般为48学时,而非经济学专业为32学时。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宏观经济一般衡量指标和宏观经济学运行原理以及了解我国宏观经济现况,而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教学目标中包含对基本模型的掌握和应用。但是,这种差异不能仅局限于课时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更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但是由于高校教学规章制度等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面对不同的课时和教学目标,高校教师较难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缺乏为此进行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动力。同时,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内容理论依靠图形、模型和公式等推导演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比较吃力,特别是学术层次较低的一些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因此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课程,涉及较多模型推导和数学公式分析,传统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就涉及iS-Lm模型、aD-aS模型及开放经济中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这些模型让很多学生心生畏惧,尤其是数理思维较弱的学生,他们很难在枯燥的模型分析中寻找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乐趣,掌握及应用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就更无从谈起。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型又是很有必要的,他们未来可能继续深造,为未来学习高级经济学打下基础;此外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在他们本科后期的经济学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基石。

(二)非经济专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不重视,理解存在误区

非经济专业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视程度不够,在理解上也有偏差。由于未来的学习中涉及经济学的课程不多,学生对经济学的态度不够重视,导致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则更加困难。同时也导致了非经济专业学生在一些经济观念上存在偏差。例如,对经济发展模式理解的偏差。对于一个国家在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主张,各个国家也顺应自身的发展特征选择较为合适的发展模式。在非经济专业学生进行经济发展模式偏向上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更加偏向凯恩斯主张的国家调控派。参加调查的197名学生中仅有33名更加偏向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以国家调控为辅,164名学生选择了以国家调控为主,自由市场经济为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认识明显不足,学生虽多来自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地区,但是由于和市场接触少,对经济学的学习和认识不足,因此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存在认识的偏差。

(三)教学中缺乏对中国案例的分析

经济学起源于西方,发展于西方,传统宏观经济学也是对西方国家近几百年的发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研究体系。基于国情的特殊性,将宏观经济学的现有理论体系照搬到中国的讲台上,教学便失去了联系实际的基础,很多指标也不能给学生更切身的体会。例如,很多院校选择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作为教材,该教材的特点就是简单易懂,理论不偏不倚,但是教材中的数据多取自美国经济,缺乏中国经济现状的有关数据,而中国数据却是中国大学生所应该重点认识和理解的数据。同时现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来源于西方,但是我国经济体制和西方有较大的差异,经济发展的路径也存在差异,现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显然不能满足国内的应用型教学的需求。再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始终是中流砥柱,虽然近年来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但在能源、通信、航空等领域依然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些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低,以及部分行业的国有企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也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把握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当中应当充分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还是应当适当对其进行保护,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从哪些方面改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而在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没有体现这些带有很明显中国化的素材。

四、非经济专业宏观经济学改革模式探索

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几大问题,结合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对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进行实践探索后得出以下改革建议。鉴于各高校的教学层次和培养目标有所差异,应根据不同院校进行调整。

(一)教学框架上简化宏观经济学理论,强化理解和应用

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要是为其带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其了解宏观经济现状,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应当弱化,而强化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的现实应用。本次教学改革对宏观经济学的整体框架进行的调整主要包含: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衡量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2.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中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从需求方面来说就是国家或地区从哪里可以赚钱,涵盖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四大方面的学习,从供给方面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赚的钱如何来分配,财富的分配最终按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分别计入工资、利息等。3.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是解决和解释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因为宏观经济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产生了不同主张的宏观经济学流派。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经济危机、贸易摩擦、失业、通货膨胀以及贫富差距的问题。4.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旨在通过政府财政及货币的手段来熨平经济波动,使得经济平稳增长。而政策必须依据一国或地区自身条件来制定,因此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当前国情,读懂我国的经济政策,同时通过研究地方的经济发展历程,能够为地方未来经济增长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方法上引入兴趣导向分组法教学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解为主,理论性较强,一般课堂较为沉闷,师生互动较为困难。在对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后,课程内容较为简单,突出应用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次教学改革在非经济学专业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采取了兴趣分组法,该教学方法曾被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此次教学改革并非完全照搬前人的改革经验,而是对兴趣分组法结合宏观经济学知识进行了创新。学生在学习了宏观经济的绪论和宏观经济基本指标后,基本对宏观经济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选择一个基本的立场,即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辅、政府调控为辅的“弗里德曼方队”,还是以政府调控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凯恩斯方队”。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从自己选择的立场出发参与不同专题的讨论。在进入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及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学习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不同的专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在所在的方队进行组队,新的学习小组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并形成学习成果,两个方队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辩论,教师在双方辩论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将双方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计入平时成绩。

(三)教学内容上引入更多本土案例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材里,国内的教材多偏向理论化,国外的教材缺乏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内容,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直观的感受,此次教学改革也引入了中国的历史及当代经济的相关案例及材料。例如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加入世贸组织、“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2018年GDp总量是1978年的244.73倍,人均GDp为167.59倍,创造了“中国奇迹”。如何解释“中国奇迹”和总结中国发展经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我国的发展经验有所了解和思考。

五、结论

非经济专业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根据教学学时和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框架和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导入本土案例等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理解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具备一定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经济学硕士妏参考文献]

[1]冯俊新,李时宇.全球金融危机与宏观经济学思潮转变[J].教学与研究,2016(4):34-43.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篇10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众多学者(战勇,2008;祖晓青,2010;李海明和翁卫国,2011)从教学范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等方面对该课程(初级教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的教改关注的较少。中级宏观经济学为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和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比较起来,经济学基础课程(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高级课程则强调论证的严密性和实证性,作为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之间的中级课程,则更多地起到培养学生经济学直觉的作用。我们学院一直以来在大一开设宏观经济学(初级教程)的双语教学,在大二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本文就我们学院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尝试对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由于我们学院本科教学一直使用曼昆的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因而,在这里主要分析该教材的一些主要特点。

1.理论的抽象程度高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是在美国的经济实践基础上编写的,是用来分析美国的经济问题的,教材内的案例主要是来于美国。美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结构完整,企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其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等发展充分。在这种环境下,不论是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政策工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在我国,市场发育还相对不完善,国内的企业要真正成为独立的主体,还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理解宏观学经济的理论。其结果是,这些理论对学生往往显得抽象难懂。

2.与宏观经济实际联系紧密中级宏观经济学为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要求非常高的课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对学生基础和教师水平要求都很高,要求学生要具有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基础,要有较高的应用数学的能力,要有对一些现实的宏观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不仅要求教师既要按照教学大纲讲授完规定的教学内容,还要具有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宏观经济现实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宏观经济的科研基础。

3.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首先对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三个重要变量(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作了一般性的介绍;接着,从长期角度(当价格伸缩性时)分别考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这三个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即第3-8章的古典理论);然后,从短期角度(当价格粘性时)分析这三个重点问题(即第9-13章的经济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讲述了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整个课程,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系统的将宏观经济学的主流理论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使得这些宏观经济理论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三、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手段比较简单教师在课堂中大多采用口授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导致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解的非良性教学现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中大量的数学推导,导致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对此门学科缺乏兴趣,产生畏难的态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数学推导和图表分析过程,而教师们往往采取口授的方式,使得原本艰涩难懂的推导变得更加无趣,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兴趣。结果是,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以后,常常觉得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众多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2.切合中国实际的案例非常少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的特点是逻辑严谨,思路清晰,教材安排也比较很适合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需要。但是该教材采用的是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案例,缺乏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式的案例。这样导致了课堂上主要讲理论以及美国的案例,缺乏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缺乏能够贴近当代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前沿的话题。这使得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对于知识掌握仅仅停留在理解的程度,很难进一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使得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够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环节,但无论是教务处对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还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都主要依据评教分数或考试分数,这种对分数的过分推崇往往会扭曲事实的真相,这种评价方式也会使得教师习惯于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授课,学生也主要以书本学习为主,而忽略了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学习。事实上,宏观经济学的许多经济学理论都是从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进而又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因此,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只是理解它的数学推导或者它的计算公式就足够了,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会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

4.课时安排的相对偏少从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方面来看,我们学院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是54个学时。相对于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54学时显然比较紧张。为了讲完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常常需要赶进度。每上一次课(一次课三个学时)需要讲完一章的内容,差不多是三十页的教学内容;即使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要完全吸收课题上讲的内容还是有很大的难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的时候,教师已经在往后面赶教学进度了。其结果是,学生后面的课自然听不懂,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改进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一些主要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以提高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1.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包括自己主讲的内容和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课堂设计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深入浅出地掌握所学知识点,又能从这些抽象的理论中体会到其内在的精髓,能够从所学知识中对社会有初步的了解。好的课堂设计还要突出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课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堂问题的设计和精选,课堂问题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把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一起,而不是只记住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所学知识的用处,才能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分页标题#e#

2.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组织上,应该将启发式教学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可以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课堂上教师需要以章为单元,概述基本内容、强调基本概念、讲解重点难点,把枯燥的理论讲解转为活跃的讨论研究。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的运用理论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讲授的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来,或者是在讲完某个原理后,随即向学生提出一个跟原理应用相关的问题,通过“即问即答”,引导学生看、听、说、思考联动,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