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4:43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扩面,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尤其不少农业大省、大县,纷纷以城镇化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社会化覆盖农村,把若干个村通过规划整合而建成新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引导农民搬迁上楼居住。各地试点探索出了村落自组织、村社合一、企业带动、移民搬迁、联村建社等多元模式,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衍生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社区化在“好得很”与“糟得很”的争议中曲折行进。

在新挑战、新要求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何去何从?如何走出一条生态、生产、生活契合,就业、服务、管理并举,自然、文化、历史和谐的健康发展之路?多地仍在探路,未来任重道远。

谨防走向“形象工程”

一些地方的农村社区历经多年发展,确实大大改变了昔日村落的落后面貌和人居环境,然而,也有相当多的地方路子走偏,步子踩空。有的不尊重农民意愿,不遵循乡村与城市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的不同运行路径和发展规律,盲目规划,片面模仿,以行政化、运动式、“一刀切”的强势推进撤村并居,大拆大建,恨不得一夜之间消灭旧式形态的村庄而代之以集中居住、整齐划一的楼群小区。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5年在完成针对全国农村90个社区、1789位农户的调研后,发出预警:谨防农村社区建设走向形象工程。

调查发现,社区建设上政府主导,农民、社区参与不足,存在“外生强内生弱”的困境;社区发展惠民不足,在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方面的效果有限,面临“重建设轻发展”的困局;社区管理定位不清,面临“有机构无机制”的难题;社区公共服务欠缺,面临“重短期轻长远”的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出于“政府政策规划”的占比为67.42%,出自“农民自发要求”的比重为15.73%,还有“产业发展或公共工程建设需要”占比是16.85%。而对于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政府主导社区建设,占比为57.3%,其次是村集体的占比33.71%,而企业或其他因素作为主导力量的占比为8.99%。可见,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外力推动”,农民参与程度较低,难以汇聚“内生型”发展力量。

从就业机会的变化情况来看,在1789个农户中,60.67%农户认为入住农村社区后就业机会没什么变化,33.64%的农户认为入住社区后就业机会有所增加,还有5.69%认为就业机会减少。可见,社区建o对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程度有限。

此外,集中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当前并不适合所有地区,在山东、河南等平原地区土地流转比较多的地方,适合搞社区。而在丘陵地带,农业机械化难以大规模开展,如何实施,有待进一步探索。

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政府都有发展的要求,主要领导的任期就那么几年,要建设新农村,需要看到直观的效果,形式化的东西随之产生。但也要认识到,一定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趋势和方向,不能因为有形式化的东西,就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

土地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违规占地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中部省份中,湖北省查处违规用地的力度较大。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多次表示,城镇化必须依法依规推进,坚决打击占用耕地进行开发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从2013年起,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就采用卫星图片执法技术,通过比对卫星图片的变化及时发现违法建设。但国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诸多难处,一是违法用地制止难,二是执法到位难,三是处罚到位难。一方面,国土部门没有强制权力,只能要求对方停工,一旦风头过后违法建设项目就很快死灰复燃;此外,在查处的违法建设中,违法主体的背后时常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处罚起来异常艰难。

实际上,新农村建设中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之间存在不匹配、不协调。城乡总体规划是地方政府、规划部门以及专家学者集体设计的规划,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是对该地域的土地性质的界定,比如这块地是耕地还是建设用地。在基层暴露出的一大尴尬现状就是,地方政府在进行项目规划时,往往并未与土地部门协调,其中建设用地是否违法只能留待事后追究。

此外,基层普遍反映的土地审批时间过长、流程复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尽管一些地方的国土部门正着手研究下放部分权力,减少审批流程,尽量减少其中的矛盾,但效果并不明显。

自2006年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开,作为解决建设用地紧缺的这一制度创新,被部分地方政府异化放大和突破利用,盲目实施大规模撤村并居。

按照规定,增减挂钩项目区应在试点市、县行政辖区内设置,封闭运行,有些地方却违规有偿流转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此外,增减挂钩周转指标3年内应归还,而实际执行中许多地方拖延复垦归还耕地。据国土资源部调研组对24个试点省份调研,有的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国土监管部门串通作假,拖延复垦耕地,有些只是推平了事,其中布满建筑垃圾,无法耕种。

公共服务体系亟待理顺

在一些地方,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短缺,且更多地向县城集中,或向少数试点乡镇、先进村倾斜,大量新型农村社区被边缘化、空心化,很难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沦为“两不管”“两不靠”地带。

在重庆某地,2011年4个行政村撤村并居后,建立了一个农村社区,户籍居民有8000多人。这里出现了城乡福利、公共财政投入“两不管”的问题:因为不再是行政村,就享受不到国家对农村道路、水窖、农网改造、农田灌溉等资金投入;又由于不是城市社区,因此得不到城市道路清洁、园林绿化、路灯建设等资金投入,成为“上不靠天、下不沾地”的空白地带。这个社区工矿企业很多,外来的务工人口有1万多人,但是在撤村并居之后,成了“几不管”的地方,“悬在半空中”。一些居民点通路、通水的问题长期没有办法解决,群众意见很大,经常上访。

在一些地区,因为征地、招工等原因,部分农业人口转成了非农业人口,失去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后,他们在参与村内事务、享受村内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种种问题。外来流动人员则更尴尬,虽然为当地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身份上始终是个外来人口,难以享受村内居民的福利待遇,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起来都颇费周折。

近些年,一些发达农村社区涌入大量非户籍人口,原有社区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来满足非户籍人口需求,这就产生“僧多粥少”的矛盾,造成了“同村不同权”。

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有无吸引力,农民进入后能否形成一致的认同感、归属感,这些都取决于新型农村社区有形公共服务和无形公共服务的建设。如果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交通、水电设施、活动场所、购物商店,以及垃圾处理和通信宽带等硬件服务都超过村庄社区,如果新型农村社区的孩子上学、看病就医、卫生防疫、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软件服务也与城市社区接近或同水平,那么,农民就会自愿向新型农村社区聚集并主动接受市民化改造。如果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引领农民迈向城乡一体化的帆船,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就是驱使这艘帆船破浪前行的动力。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2

最初,这种旅游接待方式备受赞誉,且因为对农村经济的带动而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然而,在农家乐已经发展了近20年之后,其瓶颈的出现——缺乏创新的简单重复以及接待特色和品质的提升缓慢,让越来越多的旅客开始重新考虑回归酒店及度假村,

农家乐,路在何方?

甲二资深旅游媒体人

中国的农家乐,不应止步

笔者之前曾经读到一组资料,数据显示,在农家乐、民俗村的数量急剧上升的同时,单个的农家乐的收入正在下降。同时,随着郊野度假酒店、度假村的兴起,郊游住宿选择的比例也开始向正规住宿接待机构倾斜。大批新建的民俗村、农家乐集中区入住率提高速度十分有限,部分甚至陷入经营窘境。

真的是这样么?或者说,真的是中国的消费者已经“洋”到不屑于农家乐的消费,都有实力去住酒店、度假村了么?其实不然。

如果说“洋”,我们不妨看看西方国家20年前的数据。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1996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40亿美元。199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法国东部便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能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25%。

看到这组数据,我想我们不应该再给农家乐发展的停滞不前找任何借口,我们应认真找到其发展瓶颈之所在。

首先,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私家车的发展,一度兴盛。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特色,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几乎占据了农家乐市场的80%,缺乏差异化的农家乐让游客的重复旅游兴趣大减。

其次,有些地区的农家乐在建设上没有做好旅游资源的调研,追求规模效应。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一些风景比较一般,游客吸引力比较低的地方,同样有几十上百个农家乐并存的“壮观“景象。如果一个村有100个农家乐,按一户接待10人计算,一个村子的接待能力达到上千人,相当于3-4个五星级酒店。接待能力远远大于景点可以吸引的客流,毫无疑问,这种盲目建设摊薄了农家乐的利润。

最后,农家乐虽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在接待水平和接待特色上,一直低水平重复发展,吸引的客户始终比较低端。

因此,农家乐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从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突出特色、提升档次等多方面下功夫,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体系。

苗华敏自驾俱乐部负责人

现在的农家乐,缺什么

作为一个资深的京郊自驾游组织者,我比较客观地见证了农家乐发展和遭遇瓶颈的全过程。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京城私家车保有量的急剧提升,郊区自驾游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一批新建、新兴的景区也随之兴起,农家乐也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阶段。

坦率地说,在世纪之交农家乐的兴起中,很大程度是农家乐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当时严重不足的京郊旅游接待能力。当时,北京市关于郊区新城和郊区旅游的整体规划还不够完整,在很多今天被称为黄金路线、黄金景区的地方,接待能力很差。除了少数的招待所、旅店外,只有一些比较著名的成熟景区有硬件条件过硬的宾馆。而这种硬件过硬,就当时而言,也主要指的是住宿接待,娱乐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背景下,农家乐提供的不仅有基本的住宿条件,也有一些如烧烤、导游、特色采摘、农家生活体验方面的娱乐性选择,因此得到了很多游客的追捧。

但十数年匆匆过去,一大批专业、规模化、上档次的郊区接待机构开始普及,大的接待中心可以接纳数千游客,其中又分别有以会议、体检、保健、温泉、红酒、综合娱乐、体育为各种主题的选择,一些3a以上的景点周围,也营建了大量星级度假村和酒店。游客们完全可以享受“乡野生活、城市食宿”的双重体验,这极大地分流了原有农家乐的客群。

部分农家乐开始突围,但受资金的限制,最大的也不过是提升了接待的容量、增加了餐饮娱乐的项目,但在整体的软硬件服务水平和特色经营上,基本是止步不前。虽然有些新兴的农家乐也建立了网站,但受经营者经济能力和经营思维的限制,总体上提升有限,因此,农家乐在不断损失中端以上客群的同时,还在因为规模化而被摊薄利润。

我认为农家乐的突围,必须是在政府引导下的科学发展,在样板指导下的有序发展,在聆听游客心声基础上的有目的发展的结合。

苗伟海外旅游达人

农家乐要提升的恐怕是观念

我在各个国家都体验过一些郊野旅游。我个人感觉,中国的农家乐是可以搞好的,但需要系统的学习成功经验。

作为一名游客,其实我个人关心的只有三点——居住的舒适和洁净、餐饮的自然和生态、预订的方便和简单。

我在法国、西班牙都住过乡村旅店。其中很多乡村旅店的规模,其实还不如我们的农家乐。它们甚至还不会和国内的农家乐一样,提供一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等,可以说比我们的农家乐更“古朴”。

但我们依旧很乐于住这种乡村旅店,首先是特别干净。我记得在德国的海德堡附近的一个乡村旅店住过,店主每天都要给我们换新的床单、被套、枕巾,全是雪白的。我们实在是觉得这样太“奢侈”了,即使在国内,在家里,一周到两周换一次床上用品对大多数人已经足够。但这家店主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他们就是这样的习惯。我记得看到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说在二战期间,德国本土已经开始挨炸弹了。但他的房东还是每天打扫一次房屋,甚至每天端着大盆的肥皂水去洗门口的一段人行道……在这里我绝非是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但在一些农家乐看到陈旧的被褥、灰尘噗噗的枕头和已经发硬的毛巾时,真的没有勇气睡下去。毕竟不是战争年代,不是行军或者逃难,我们是去旅游或者休闲的。我想,这里面要提升的恐怕是观念,不是设备。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3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破解举措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1、“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的统治,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大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农村户口。歧视性的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将来中国农民要有不生产经营的自由。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解放农民就是解放最大的生产力,减负仍不是最终的增收目标,只有在农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产品产销的机制,实现的增收,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也是脱贫的关键。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综合农业(林、牧、旅游业)和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有市场需求的龙头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盲目,而是指导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了。对于农业的投入要增加,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方面。小城镇的建设要慎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快上,没有条件的地方,也不能一哄而上。农民进城打工也是一种转移,工作政府要多指导,组织好。对待民工的问题,也要贯彻《劳动法》对待。只有解除套在农民身上的土地枷锁,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①回报农民———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进一步减少税费的征收。现在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农民负担。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还给补贴,我们更应该扶植他们增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百分之十五,却要养活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向农民收取一切税费,用十年时间恢复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培育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以应对wto的加入。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就会冲击我们的农产品,城市不要本国农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价格高?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科技水平的差异。美国农业已经农场化了,一般规模是5000亩,我国则是家庭经营,户均不过六、七亩,最大的户也不过二、三十亩。为什么我国农业不能规模经营?除了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把农民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自完全还给农民和农产品价格过低过,另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其实农村改革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一步步地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当农民有充分的自由后,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尊重农民———重构县乡基层政府。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个基层政府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要求来构建,绝不可照葫芦画瓢。应当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人民群众意见构建县乡政府和政府部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改革”。

③依靠农民———让人民群众管理政府。任何一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就会膨胀、腐败,会走向人民的反面。人民群众怎么管理基层政府呢?第一,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第二,财政的钱怎么花,由当地组织和民间社团讨论,人大决策,政府照着执行,执行过程接受党组织民间组织和人民代表的监督。第三,公仆违背了民意,人民有权力罢免。第四,政府所有政务必须公开,随时接受监督、质询。党的基层组织,应依靠人民加强对政府的建设领导和监督,党永远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解决三农和农村经济问题,如果没有大思路、大前提、新战略、新举措,是无所作为的。

6、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让土地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农业积聚。

参考文献:

1、沈亚军《wto与“三农”》;《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第3期

2、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4

关键词民生南题 深度报道

当前,农村社会民生工程问题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媒体宣传如何创新,如何及时、客观、深刻地反映这一问题,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和必须深思的重大哲学问题。

一、观念有更新 报道有创新

首先,是端正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媒体多元化的冲击,一些媒体为适应市场需求,在确立办报导向时,认为报纸的市场在于城市与经济商业部门,农村中看报纸的人比较少,广告来源也很少,所以,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流于形式。因此,农村中民生问题的热点、难点等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其次,是克服在农村民生报道上的误区。有的媒体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图解各级党委有关民生问题的方针、政策,写一些地方为农民修路、建房的经验,就算达到预期目标了。报道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会议的决议、指示多,农民的意见、声音少;走过场与流通于形式的东西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少;单纯的经验多,反映特点的指导少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的观念、态度没有确定好。第一线记者泡在农村采访的也很少,即使跑在农村的也较少找准民生问题报道的主体到底在哪里。

如何及时、准确、深刻地报道党和政府关于建设民生工程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重要责任。只有真正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最广大的农民。了解他们的困难、情绪、热点、经验和呼声,结合实际解读好、宣传好党对建设民生工程的政策,才能当好广大农民的代言人和民生建设工程发展变化的记录人。www.133229.com

海南日报在报道民生工程中,十分注意更新观念,创新报道。不仅设立了相关的民生版面,又相对集中一段时间有针对性报道全省农村民生建设工程问题,这些“战役性”的报道,主题各异,突破口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握住了当时的“脉搏”,即克服了过去民生报道表面化、简单化现象,把民生工程进一步融化到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如何闯市场,如何实现增收等,反响很大。跑农村一线的记者,观念更新,还就农村民生中涉及到农村中有关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土地问题、村务公开问题、社区建设问题、发展后劲问题等纳入民生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取得比较显著的社会效果。

二、既要“热脸面”又要“冷屁股”

农村民生问题报道的主体位置开始呈上升已成趋势。但是。对民生工程的热点问题如何处理,对媒体不仅是一个责任问题。还有一个“辩证施治”问题。

当前,社会民生生活中出现诸多热点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新闻媒体面对如此众多的民生热点问题,既不能采取回避政策,不闻不问,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介入,勇于担当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因此。对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既要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又要从关乎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对热点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做好策划和部署,对民生热点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不仅要充分了解民众对各种问题的热点、难点的本质所在,又要对进行宣传报道之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评估。尤其是,对民生热点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将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对其他群众、其他干部的互相影响和渗透、互相牵扯和转化都要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才决定进行“辩证施治”。

新闻媒体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态度明确,旗帜鲜明。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的民生热点问题,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该提倡什么,鞭挞什么,新闻记者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绝对不能含糊其辞。同时,要立足全局,选好选准热点选题。哪些民生问题要“炒热”,哪些民生问题则要“轻描淡写”,既要有个“度”,又要有个“量”。

其次,对群众中因关心自己切身利益问题,而引发上访的民生热点问题,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其正确的意见与诉求要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对其干扰改革发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错误言行要予以批评与疏导。

三、“放大镜”看面“显微镜”知底

马克思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一致的,动机与效果也是一致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片面逐步走向全面,从表层透到本质的,从“坐井观天”不断升华到“一览众山小”。因此,作为担负民生热点问题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报道对象的核心。从一些成功的民生热点问题报道来看,都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局部到整体,从事物的外部联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帮助受众获得对民生热点问题特点的认识。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有的新闻工作者用行话说,对民生热点问题,要用“放大镜”看现象,用“显微镜”看本质。因为,有时候,错综复杂的现象容易迷惑人眼,令人找不着北。有的媒体称,民生热点报道如果不触及问题的本质,只是罗列一大堆社会现象,这是不能信服人的。海南农垦于去年底挂牌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后,先后有四十多人困难职工被帮扶。海南日报记者在采写这一新闻时,起初是想当作一则动态新闻来写,但后来,又了解到,全垦区又有一百多位困难职工在基层也得到了有效帮坏。这位记者透过这一帮扶现象,看到了垦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积极作用。所以,记者的报道透过这些现象,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建设作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是短期行为,而应当是常态的,讲究科学态度,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这则报道透过一个现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报道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四、局部抓特色整体现起色

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不仅具有事物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抓民生热点,通过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来认识矛盾的普遍性。这不仅是一个认识规律,也是一条新闻规律。如果媒体对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平淡无奇。缺乏鲜明特征和典型意义,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会微乎其微。

事物的个性总是离不开共性。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民生热点报道时,一定要衡量所报道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意义。这里就有一个“以点带面”的问题。首先,报道这个典型、这个特色,一定强调这个“点”要有时代意义,有代表性,否则。那就失去了报道价值。如果当你发现这个新闻线索其显露的倾向具有普遍性,具有指导性,这个“点”就抓得有意义了。去年以来,海南日报在报道我省解决农村社会民生问题,不仅突出强调各级领导的一种社会责任,宣传他们舍得投资解决民生,也注意彰显个别带动一般的效果。比如有的地方不仅注意“输血”,也注意“造血”。通过带动农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有的地方通过引领农民发展新兴优势产业,更新传统产业,由此而达到解决民生问题

等,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也有个别媒体的报道存在表浅化现象。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彰显解决民生的个性特点。其中,大多数报道都是讲各级领导只是注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解决农民的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面孔、经验、作法几乎都一样。而涉及到农村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热点、难点问题却缺乏深层次的、普遍性的意义。如农村改革政策不到位,农民治贫致富难的问题;有农村路也搞了,房子也修了,但是,由于市场要素不全,农产品卖难问题等。由此可见,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从个性着手,从共性着眼,作到:宏观在手,微观在握,才能做得有声有色。五、抓住积极面克服落后面

作为党报,对待农村民生热点问题报道,一定要做到思想深刻、视点高度、辩证分析。其中,接纳积极面,克服落后面,是应当值得提倡和坚持的。只有这样,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起到进一步引导民众明事悟理、化解矛盾。

如对待当前一些企业大量职工下岗这个民生热点问题,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更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就容易陷入问题的误区而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感情用事,缺少理性思考,不顾社会影响,充当落后群体的尾巴。

对待这样的问题,必须从积极的态度入手,从党和政府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并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再就业问题这样一个积极面来报道,多从正面报道下岗人员如何实现自身观念转变,积极应对当前的工作环境、竞争环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之态度,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起到疏解社会矛盾、健康向上发展的态势。

除了强调新闻工作者必具备职业道德问题外,也强调要有一个科学态度问题。对待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地分析事物的进步面和落后面,澄清事物的主流及其支流,从而透过事物的现状,看到其发展前景。

在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强调动机与效果相结合,也就是说,要从良好的动机出发,最终使民生热点报道产生正面影响力,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5

盐城市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解决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农保工作推进过程中,该市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省政府《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为指针,突出制度安排、规划先行,突出农村重点、城乡统筹,突出共济普惠、彰显职能,积极探索、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7年探索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2009年全面铺开,2010年全面覆盖,特别是通过大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千村推广”“四有”工程建设三年计划,以“四有”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新农保基础平台建设问题,新农保全覆盖取得重大进展,被确定为国家新农保工作联系点。截止目前,全市新农保应保人数2369089人,实际参保2369060人,参保率99%,60岁以上农村居民864536人,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863283人,基础养老金领取率99.9%。

一是政策促动。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农民、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依靠制度予以保障。该市根据省《实施办法》,着力在政策衔接、摸准人头、测算经费、收益分析、经办服务等八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新农保工作,本着“低水平、广覆盖、可增长”的原则,出台了《盐城市市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农保参保范围、缴费档次、基础养老金标准、缴费补贴标准等。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均制订出台了新农保《实施办法》,全市新农保制度实现规范统一,与省《实施办法》基本相衔接。

二是行政推动。新农保制度惠民工程连续两年被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市政府将新农保列为2010年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市政府成立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新农保工作会办会、推进会、现场会,全面部署和动员新农保工作。全市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加大新农保财政投入,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补贴、缴费财政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共列入财政预算3.7亿元。各级还重视新农保经办机构建设,帮助解决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基本保障新农保经办管理的需要。

三是会战发动。在全市组织开展“双覆盖”百日会战活动,“双覆盖”一是新农保适龄参保、基础养老金发放全覆盖,二是“四有”村建设全覆盖。百日会战分为宣传发动、组织突击、实施攻坚、总结表彰四个阶段,并突出各个阶段工作重点。市政府专门召开“双覆盖”百日会战现场推进会,现场推进会规模空前。各地通过“日统计、周通报、月督查”,及时通报新农保进度,积极开展会战活动,新农保成效显现,新农保参保率、基础养老金发放率,都提前半年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是载体带动。新农保实施全覆盖,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需要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盐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实现广大农村居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建设,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实施“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千村推广”工程,按照建立平台、摸清情况、宣传发动、自愿申报、对应衔接、筛选初审、公示确定、跟踪落实“八环节”工作法组织推进“四有”村建设,按照“五个一”(有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一间房、一台电脑、一部传真机、一部电话)标准建立村级劳动保障站,目前全市2081个“四有”推广村劳动保障平台“五个一”全部到位。省委、省政府专门在盐城召开现场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同志亲自到会讲话,对该市“四有”平台建设予以充分肯定。“四有”村建设全覆盖,为推进新农保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五是四级联动。经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盐城市已初步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新农保工作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市政府制定下达新农保全覆盖工程目标,各县(市、区)与各乡镇,各乡镇与各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实行镇包村、村入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四级推动新农保的强劲态势。新农保工作的有力推进,为实现新农保制度的长期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五大问题影响新农保制度的长期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新农保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调研中,我们感到,组织发动和农民的广泛参与,仅仅是新农保工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实现新农保制度的长期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这是难度最大的问题。从长期来看,我们既要重视新农保制度建立初期的组织动员与舆论推动,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新农保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需要切实破解新农保制度运行面临的五大难题。

1.如何维持农民缴费意愿,是新农保运行中的一大难题――当前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参加新农保,不能排除的一个问题是对政策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的顾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生存环境的限制,农民更重视眼前利益。目前,新农保选择低档次参保的情况比较普遍,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自己还不到45周岁,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对参保关心程度低,存在观望心理。尤其是年轻人对长期性养老保险的兴趣和热情普遍很低,对新农保制度是否维持长期缴费意愿有很大不确定性,即使参保,中途退保的可能性也很大。有的农民以为现在还在试点阶段,试点就是试试看,新农保说不定也会重蹈老农保的覆辙;有的农民担心新农保缴费会越来越多,以后逐年增加经济上承担不了;还有的农民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新农保会像之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样,如国家不仅取消农业税,还给农民种粮补助等各种补助,农民以后也不需要再缴新农保费了,直接享受养老金。类似这样对国家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怀疑影响了农民的参保意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参保进度。

2.新农保如何与其他制度有效衔接是实施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难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全覆盖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一方面是与其他社会养老制度的对接难。目前,新农保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衔接办法尚未出台,导致各地对这部分农村居民是否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理解不一、执行不一,容易引发新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跨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对接不完善。新农保的覆盖对象是广大农村居民,目前居住在小城镇无保障的其他人员,尚未明确列入新农保的参保范围,也享受不到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很多在外务工人员在工作地参加了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这部分人回到农村后,政策之间缺乏有效对接。还有一部分人群,比如,已满16周岁的农村女性,她们未出嫁前在父母家参了保,出嫁后到外地又还没有实行新农保制度,她们的养老保险该如何接续等问题。据有关部门粗略估计,全省没有养老保险的城镇老年居民有数十万之多。新农保制度的有效衔接是制度可持续发展,实现其社会政策目标的重要条件。

3.切实解决新农保运行中各级财政的责任分担问题――新农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有待进一步落实到位。新农保制度设计中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建立各项财政补贴机制,构建普惠式的农民养老金制度。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各地大多使用省补资金发放了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到位率偏低,尤其是对新农保的参保补贴资金仅仅纳入了预算,未及时足额划入。这对新农保工作的进一步推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如何实现新农保制度的长期有效管理,这也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各级农保经办机构、人员、经费有待进一步落实到位。在新农保运行过程中,市、县两级农保经办机构,负责实施新农保的组织推进、政策制订、宣传培训、稽核审计、经办管理、信息网络服务、督查考核等项工作,随着新农保工作的蓬勃开展和经办业务量的急剧增加,实现新农保适龄参保全覆盖和基础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必须切实解决有人做事、有钱办事问题,保证各级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必要的工作条件。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常按照经办人员、服务对象1:5000的比例配备机构人员,市、县两级城保经办机构分别是副处级和副科级建制,初步保证了城保经办业务的开展,而全市新农保服务对象超过300万人,各级农保经办机构普遍人手不足、经费不足。同时,市、县两级农保经办机构的机构建制与其承担的经办服务职能不相称,难以有效发挥新农保的组织推进、工作协调和经办服务职能,农保经办机构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普遍较低。社保管理平台脆弱、管理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支撑繁重的管理任务,将会严重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可持续发展。

5.新农保基金的管理与保值增值是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又是制度运行的难点之一――新农保基金收缴和基金保值增值不到位影响新农保的顺利推进。目前,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新农保基金管理环节多、在途时间长、金额大,存在安全隐患,亟待引起重视。据了解,各地新农保保费和养老金基本上是由本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制度平台、管理平台、技术平台亟待加强。目前的机构网络对于待遇领取等无法做到简单、便捷、安全。更为严重的是,按现行基金管理办法,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储蓄利率按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计入个人账户,长期如此,恐引起账户亏空。如何避免新农保重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个人账户空账和养老金筹资缺口问题,如何实现新农保社会统筹账户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制度化、法律化,如何做实新农保个人账户并实现参保农民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尽快完善新农保基金管理办法,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制度建设问题。

三、构建我市新农保制度运行长效机制,推进新农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如何构建“新农保”运行的长效机制,实现新农保长期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是探索我省新农保下一步发展,谋划更完善、更科学的运行机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1.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眼光谋划新农保,提高对农村养老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不能将养老仍然看成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据统计,盐城市2009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9.58万,占总人口的16%,自1990年盐城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年来,盐城市老年人口以3.5%的比例递增。今后一个时期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20年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21.5%。可以想象,如果不从现在起给农民进行物质积累,再过二、三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可能成为威胁农村社会安定的头号问题。“银潮”不仅仅会冲击城镇,更将猛烈地冲击社保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如何防止农村老年人陷入贫困,“防洪”比贫困到来后的“抢险”更加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万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消除长久以来人们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片面认识。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和组织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意识。制订适合农村特点的宣传教育规划,广泛深入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及其优越性,通过耐心的讲解和引导,使农民了解政策,明白道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努力营造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氛围。

2.强化政府主导,建立稳定增长的筹资机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之所以“新”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明确了政府投入责任,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要保证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健全各级财政稳定、长效的新农保资金补助机制,建立农民缴费、集体补助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市、县财政每年应列出专项预算,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并随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强化政府主导,还需要完善体制,明确各级财政职责,妥善解决好新农保制度中各级财政责任分担问题,形成良性有序的投入机制。建议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明确各县(市、区)财政尽快拨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配套资金和农村居民参保补贴资金,推动新农保制度正常有效运行。

3.切实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管理能力。要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组织建设,重点加强履行政府社会保险职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和经办能力建设,合理设定新农保经办机构的编制,配备与其业务相适应的管理和经办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市、县两级农保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将市、县两级农保经办机构统一提升为副处级、副科级建制。同时,加快建设新农保信息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并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加强网络建设规划,加强新农保信息联网管理工作,使经办工作做到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此外,还可以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工作,鼓励按照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政府制定规则并委托和督办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保险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开展新农保宣传推广、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精算与管理咨询和健康养老保险培训等,切实降低新农保制度的运行成本,让农民享受更为及时、高效的养老保险保障服务。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6

最近,镇党委组织部门围绕“建强村级班子,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调查范围为北桥镇所辖10个行政村(社区)。调查结果表明,我们镇的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们镇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也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我镇村级班子建设的现状

我镇10个行政村(社区)班子,共有班子成员87名,其中35岁以下的14人,占16%。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51人,占59%。调查表明,近年来,我们镇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镇党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近3年来,通过行政村合并、村两委会换届等,全镇先后调整村两委成员41人,其中村党组织书记13人,村主任10人。村级班子整体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部分村干部廉洁自律,勤政务实,积极为群众谋利益,干群关系密切,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镇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和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主要干部报酬全面实行了统筹,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同时,镇党委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干部,工作上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近3年来,全镇共培养和发展村优秀青年农民党员41名,其中已任村级班子干部的10名,已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的达31名。

调查也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镇现有87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8名,占9%,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6名,占41%。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部分村干部的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部分村干部思想陈旧,观念保守,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从能力素质看,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等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从作风素质看,一些村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三是选一个好的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好一个班长难度加大,村干部队伍缺乏梯队。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形象。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村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村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村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抓得不力,使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培养、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村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级班子出现软弱涣散的迹象,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第四,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干部肩负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但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村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村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上,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村干部的工作涉及全村家家户户,诸如邻里纠纷、建房造屋、计划生育、发展经济等都要管,既要有刚也要有柔,把握不好,还会得罪人,更为严重的是打击报复村干部,使得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想当村干部,造成了一些班子能力下降。二是经济待遇低。近几年来,虽然对村干部的待遇有所提高,但与现行社会的发展相比,待遇还是很低,影响了在职干部的积极性。三是政治待遇上无奔头。以前,优秀的村干部可以招聘为乡镇合同制、事业编制干部,甚至还可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鼓励很大。政策取消后,一些有能力的农村青年认为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村主任,既进不了事业单位,又进不了公务员序列,感到当村干部政治上没有奔头,不愿当村干部。四是卸任后,生活无保障。区、镇有文件要求对村主要干部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了村主要干部的后顾之忧,但对村班子一般干部,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不要说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连现在实行的村级老干部定期生活补助也没有,退下来的时候各村发的一次性补贴是“杯水车薪”,实在不能维持生计,生活难保障。因此,在职村干部普遍认为村干部“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干脆“撂挑子”。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俗话说:一个好的班子能够带出一支好的队伍,一支好的队伍能够建成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能促进一方经济的发展。要想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带领群众面向市场经济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经过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后我们认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要针对当前村级班子中存在的不足及新农村建设对村级班子的内在要求,找准着眼点,抓住着力点,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把选拔村干部和培养农村后备干部放到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确立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方向和理念。要把着眼点放在坚持“四个方向”上:一要市场化方向,突出班子建设懂得市场经济、懂得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把农村的经济全面发展上去。二要坚持民主化方向,班子的建立要在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的基础上产生,充分代表农民的真实意愿。三要坚持科学化方向,要坚持《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突出村级班子建设的规范性,村级班子的结构如何优化,村级班子的干部如何从农民或党员中选拔。四要坚持专业化方向,突出村级班子建设要懂得农村工作,是农村发家致富的能手,懂得如何根据当地情况发展农村经济。

要把着力点放在树立和增强“三个理念”上:一是发展理念。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要把能否发展作为评判村级领导班子强弱与否的根本标准。二是创新理念。围绕“朝气蓬勃,奋发有力”目标要求来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村级班子是否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这个班子是否勇于创新、奋发有为。三是人才理念。围绕“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思想来吸引、培育和用好人才。把村级后备干部是否大量涌现和层出不穷作为评价村级经济是否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以此来尽快扭转村级班子在人力资源上的滞后状况。

第三,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在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上有新的举措。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放在“四个一”上:即“一个扩大、一个提高、一个优化、一个增强”。

1、在选拔村级班子成员和农村后备干部上,要不断扩大村干部的来源,以此来增强领导班子的能力。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广泛吸纳在市场经济中有致富能力,有带领群众致富愿望,希望加入党组织的优秀个体工商者、私营业主、高中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退伍军人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从而解决党员队伍、村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重点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有致富本领、又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愿望的优秀青年党员作为村干部后备人选加以培养,给他们压担子、提供锻炼的机会,逐渐提高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为村干部储备人才。镇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条件一旦成熟及时选拔到村级班子岗位上来。

2、提高村支部书记的能力,是解决班子能力建设的关键。实践证明,一个村级班子能力的弱与强,支部书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在支部书记的选拔上,我们认为:(1)能自己带头致富;(2)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3)年龄最好是30岁到45岁的中青年人;(4)要有理想,要有奉献精神。在支部书记的能力的表现上看:(1)要善于抓住全局,全村一盘棋思想;(2)要能找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富民之路;(3)要会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协调作战;(4)要有创新、创业精神。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建设好一个村级班子,必须选好和使用好一名优秀的党支部书记。

3、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尤其是村书记与村主任这一对搭档,是建设好班子的内因。农村工作针对千家万户,复杂而琐碎,如何使班子每个成员都发挥好作用,把农村工作全面抓上去,就是优化班子结构问题。我们要建设的班子是1+1>2或1+4>5,而不是相反。在优化班子结构上,村书记和村主任这一对搭档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是要配强村书记、村主任这一对搭档,就像部队中的连队一样(连长和指导员),连长要能在业务上、训练上、军事上冲锋在前,同时指导员要在把方向、把大局上下功夫,协调做好思想工作上下功夫。村书记与村主任同样也是如此,书记是扛旗指路,主任是拉马吹号拼命干,对各自工作要认真负责,又要紧密配合。书记与主任,我们认为最好不要一人兼,这样不利于工作,其次,在配其他班子成员时,要考虑年龄结构,个人特长及农村工作经验,群众威信等综合搭配,尽可能使班子人员年轻化,有活力,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具有整体战斗力。

4、增强村级班子的吸引力是稳定村级班子建设的基础。我们在讲奉献的同时,也要随着时展,设法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设责权利统一的村级班子。实行倾斜政策,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的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保障,完善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使村干部能老有所养,有病可治,使村干部感到工作有奔头,前途有盼头,生活有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第四,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村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

首先要抓好“选人”。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标准,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通过“公推直选”、“两推一选”选举等办法,以“三票”选举(通过党员推荐、村民代表表决、党员差额选举三个关键环节,以投票等形式,实行层层差额淘汰,把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选送大学生进村任职、选拔农村“双强”干部(工作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等措施选出党员群众满意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党组织书记。要打破“老实人”、“本分人”当书记的传统观念,选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富有开创精神的,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担任村书记。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要探索性地改革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选调一批高素质、愿意扎根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到村党组织任职,优化基层党组织的干部结构。同时还应突破现有的管理下限,由村到组延伸管理,充实村民小组的干部配置。

其次是抓好育人。从调研情况看,有54.1%的调查对象认为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村干部队伍建设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把育人的重点放在提高村队伍的素质上,把教育培训当作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治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一五”规划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促进中央精神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对村书记,区、镇要经常集中加以重点培训,对其他村干部,镇、村也要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不断加强对村干部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开展用好的典型教导人,用坏的典型警示人的活动。通过培训学习,切实帮助村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提高村干部队伍的素质,纯洁党的队伍,强化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当好发展农村经济的“领路人”,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不断研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和途径,身体力行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成为群众的标杆,让群众普遍感受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进而全面激发建设热情,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再次是管理要“严”。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上级党委和村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工作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要严把选举关。班子是选出来的,选优配强班子是农村所有工作的关键。事实告诉我们:在选举过程中,由于把关不严,被一些人钻了空子,导致思想不纯、私心严重的人混进了基层队伍;由于素质和目的不同,必定是班子不和,相互拆台,你争我们夺,一盘散沙,工作就必然受到影响;要严把执政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党的核心作用决不允许被替代。我们要强调村民自治,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必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应该借口“村民自治”,就撇开基层党组织,村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均由村民代表来决定;要严把公正关。调查中我们发现,群众思想不统一大都源于对公正的认识问题。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如村民建房、水电费的收缴、纠纷的调解和各种款项的分配等等,都要按照政策,公正办事。如果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不满,导致上访或集访,影响整体工作,危及稳定大局。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7

首先,是端正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媒体多元化的冲击,一些媒体为适应市场需求,在确立办报导向时,认为报纸的市场在于城市与经济商业部门,农村中看报纸的人比较少,广告来源也很少,所以,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流于形式。因此,农村中民生问题的热点、难点等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其次,是克服在农村民生报道上的误区。有的媒体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图解各级党委有关民生问题的方针、政策,写一些地方为农民修路、建房的经验,就算达到预期目标了。报道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会议的决议、指示多,农民的意见、声音少;走过场与流通于形式的东西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少;单纯的经验多,反映特点的指导少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的观念、态度没有确定好。第一线记者泡在农村采访的也很少,即使跑在农村的也较少找准民生问题报道的主体到底在哪里。

如何及时、准确、深刻地报道党和政府关于建设民生工程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重要责任。只有真正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最广大的农民。了解他们的困难、情绪、热点、经验和呼声,结合实际解读好、宣传好党对建设民生工程的政策,才能当好广大农民的代言人和民生建设工程发展变化的记录人。

海南日报在报道民生工程中,十分注意更新观念,创新报道。不仅设立了相关的民生版面,又相对集中一段时间有针对性报道全省农村民生建设工程问题,这些“战役性”的报道,主题各异,突破口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握住了当时的“脉搏”,即克服了过去民生报道表面化、简单化现象,把民生工程进一步融化到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如何闯市场,如何实现增收等,反响很大。跑农村一线的记者,观念更新,还就农村民生中涉及到农村中有关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土地问题、村务公开问题、社区建设问题、发展后劲问题等纳入民生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取得比较显著的社会效果。

二、既要“热脸面”又要“冷屁股”

农村民生问题报道的主置开始呈上升已成趋势。但是。对民生工程的热点问题如何处理,对媒体不仅是一个责任问题。还有一个“辩证施治”问题。

当前,社会民生生活中出现诸多热点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新闻媒体面对如此众多的民生热点问题,既不能采取回避政策,不闻不问,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介入,勇于担当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因此。对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既要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又要从关乎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对热点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做好策划和部署,对民生热点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不仅要充分了解民众对各种问题的热点、难点的本质所在,又要对进行宣传报道之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评估。尤其是,对民生热点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将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对其他群众、其他干部的互相影响和渗透、互相牵扯和转化都要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才决定进行“辩证施治”。

新闻媒体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态度明确,旗帜鲜明。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的民生热点问题,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该提倡什么,鞭挞什么,新闻记者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绝对不能含糊其辞。同时,要立足全局,选好选准热点选题。哪些民生问题要“炒热”,哪些民生问题则要“轻描淡写”,既要有个“度”,又要有个“量”。

其次,对群众中因关心自己切身利益问题,而引发上访的民生热点问题,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其正确的意见与诉求要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对其干扰改革发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错误言行要予以批评与疏导。

三、“放大镜”看面“显微镜”知底

马克思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一致的,动机与效果也是一致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片面逐步走向全面,从表层透到本质的,从“坐井观天”不断升华到“一览众山小”。因此,作为担负民生热点问题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报道对象的核心。从一些成功的民生热点问题报道来看,都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局部到整体,从事物的外部联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帮助受众获得对民生热点问题特点的认识。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有的新闻工作者用行话说,对民生热点问题,要用“放大镜”看现象,用“显微镜”看本质。因为,有时候,错综复杂的现象容易迷惑人眼,令人找不着北。有的媒体称,民生热点报道如果不触及问题的本质,只是罗列一大堆社会现象,这是不能信服人的。海南农垦于去年底挂牌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后,先后有四十多人困难职工被帮扶。海南日报记者在采写这一新闻时,起初是想当作一则动态新闻来写,但后来,又了解到,全垦区又有一百多位困难职工在基层也得到了有效帮坏。这位记者透过这一帮扶现象,看到了垦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积极作用。所以,记者的报道透过这些现象,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建设作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是短期行为,而应当是常态的,讲究科学态度,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这则报道透过一个现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报道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四、局部抓特色整体现起色

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不仅具有事物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抓民生热点,通过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来认识矛盾的普遍性。这不仅是一个认识规律,也是一条新闻规律。如果媒体对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平淡无奇。缺乏鲜明特征和典型意义,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会微乎其微。

事物的个性总是离不开共性。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民生热点报道时,一定要衡量所报道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意义。这里就有一个“以点带面”的问题。首先,报道这个典型、这个特色,一定强调这个“点”要有时代意义,有代表性,否则。那就失去了报道价值。如果当你发现这个新闻线索其显露的倾向具有普遍性,具有指导性,这个“点”就抓得有意义了。去年以来,海南日报在报道我省解决农村社会民生问题,不仅突出强调各级领导的一种社会责任,宣传他们舍得投资解决民生,也注意彰显个别带动一般的效果。比如有的地方不仅注意“输血”,也注意“造血”。通过带动农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有的地方通过引领农民发展新兴优势产业,更新传统产业,由此而达到解决民生问题

等,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也有个别媒体的报道存在表浅化现象。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彰显解决民生的个性特点。其中,大多数报道都是讲各级领导只是注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解决农民的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面孔、经验、作法几乎都一样。而涉及到农村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热点、难点问题却缺乏深层次的、普遍性的意义。如农村改革政策不到位,农民治贫致富难的问题;有农村路也搞了,房子也修了,但是,由于市场要素不全,农产品卖难问题等。由此可见,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从个性着手,从共性着眼,作到:宏观在手,微观在握,才能做得有声有色。五、抓住积极面克服落后面

作为党报,对待农村民生热点问题报道,一定要做到思想深刻、视点高度、辩证分析。其中,接纳积极面,克服落后面,是应当值得提倡和坚持的。只有这样,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起到进一步引导民众明事悟理、化解矛盾。

如对待当前一些企业大量职工下岗这个民生热点问题,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更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就容易陷入问题的误区而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感情用事,缺少理性思考,不顾社会影响,充当落后群体的尾巴。

对待这样的问题,必须从积极的态度入手,从党和政府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并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再就业问题这样一个积极面来报道,多从正面报道下岗人员如何实现自身观念转变,积极应对当前的工作环境、竞争环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之态度,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起到疏解社会矛盾、健康向上发展的态势。

除了强调新闻工作者必具备职业道德问题外,也强调要有一个科学态度问题。对待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地分析事物的进步面和落后面,澄清事物的主流及其支流,从而透过事物的现状,看到其发展前景。

在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强调动机与效果相结合,也就是说,要从良好的动机出发,最终使民生热点报道产生正面影响力,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此,必须注意克服主观动机上一味追求所谓“亮点”、“卖点”,迎合社会上一些民众的低端要求,把民生问题的落后面当作所谓热点,大肆宣扬,这就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健康心理表现和一种失职行为。

综上所述,对待农村中的民生热点问题的积极因素和落后因素,新闻工作者应当做到:对待体现党的政策的,而又一时解决不了问题;对待一些涉及民生的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经过调查应当急切解决的,必须从体现时代精神与反映生活本质主流入手,作好宣传报道,为群众起到释难解疑的作用。通过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推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的解决。对社会民生上的负面问题,应当进一步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敢于和善于为民鼓与呼、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8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难点;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赋予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的内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2014年四川省西充县县委政府提出: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名县”和“文化城市”战略,让我们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显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较为明显的困难与挑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就必须针对农村开展基层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地域经济的加快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如何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难点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实践工作的情况来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难点在于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明确要求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四川省西充县县委政府也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县目标,但这种理念却并没有被深刻贯彻到农村当中。

一方面,政府大多数还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地方经济上。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从主观上忽视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搞几场活动应付应付就行了,从而一味地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文化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去领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就表现出其认识的局限性,还有就是专业艺术类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在几方面结合的背景下,部分政府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也就没有认真对待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

(二)农民的意识不到位

此外,除开政府部门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之外,农民个人的意识不到位也是阻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难点。

从某种意义来说,政府部门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倡导者,也就是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出方向,而农民才是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主力军。

但是,部分农民却并没有相应的意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就决定了农民不愿意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在我们四川省西充县槐树镇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农民不理解政府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不愿意自觉参与,甚至还有人说长道短,打击工作人员和参与老百姓的积极性。

一些农民从主观上认为政府开展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意义不大,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得到农民的配合,也就导致一些工作计划无法顺利开展。

三、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针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难点,首先可以做的是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招引专业艺术人才。

一方面,通过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更好的帮助政府领悟国家有关基层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也就能够帮助政府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进行合理的取舍和侧重。如上文述及,部分政府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从而忽视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够,无法正确意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给政府当好参谋。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就能够提高政府组织、策划和协调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能力。从上文论及的内容来看,农民不理解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而不愿意配合政府的相关工作。

再就是加大对专业艺术人才的招引,使基层文化建设更系统,更全面地发展,让工作上档次,让参与者感到基层文化建设有新意,有创意,有夺破。让老百姓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有足够的信心,不断增强文化自觉。

此时,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能够与老百姓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就取决于其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与政府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制定更好的工作计划、如何与农民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切合、如何实现“三贴近”就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相关。

由此可以看出,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二)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

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引导农民从抵触到接受,最后到主动配合政府相关工作的局面。

首先,政府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这就需要向农民详细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进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大力的宣传,农民才能够逐步接受基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相关工作的过程中。

其次,政府部门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可以通过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农民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通过这样的举措,一方面可以起到更进一步的宣传作用,进而引导更多的农民投入到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通过树立相关的榜样可以在农民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并且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这就能够通过农民进行更有效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农民之间的感染能够更有效的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进而使得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更顺利的发展。

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能够极大地减少农民的抵触情绪,进而更轻松的引导农民正确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程,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从实际出发,认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存在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匮乏,以及农民不愿意配合等问题。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大力开展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从各个方面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9

关键词:农村村民;农业科技;传播;影响

1.引言

在大学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科技知识传播的方式和意义。大众接受科技知识是要靠传播的,科技知识的传播过程,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大众化过程。从理论上讲,科技知识的传播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政府组织的形式自上而下的宣传普及。政府部门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传媒,对科技知识进行全方位大范围,方便快捷并且是简单易懂的大众化传播;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进行科技知识教育。由于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的原因,学校就成为了科技知识传播的主渠道,在对每个人进行专门学科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同时接受广泛的科技知识的熏陶;三是将科技知识的传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总是离不开物质产品,可以通过产品说明等等手段传播科技知识。这是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但是,实际的情况如何?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一般村民对待农业科技知识的态度如何?这值得我们认真了解。2009年7月,利用暑假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在成都下属的三区县(温江、双流、新津)进行了农村村民接受农业科技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

2.调查分析

课题组于2009年7月对上述三区县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回收746份,除去信息填写不符合要求的,共获得有效问卷724份,问卷有效率为97%。各项统计分析结果见下述各种统计分析。

2.1关于调查对象。任何调查的开始,都是从对人的调查开始的。农村村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接受情况会不会与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呢?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相关内容的调查。我们对调查对象都是随机走访的,各项调查结果见2.2关于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影响。在对你是否了解农业科技的回答中,56%的农村村民表示听说过,29%的农村村民认为了解一点,15%的农村村民认为不了解,听说过和了解一点的相加,一共有85%的农村村民在到一定程度上了解农业科技(见表2)。

可见,随着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村村民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也在提升。农业科技已成为最富活力的农业技术,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还正在日益贴近农村村民。

农村村民种地,过去是自己留存农作物种子,产量低质量差。近年来农作物新品种不断向农村推广,农村村民对它能接受和使用吗?在对你平时种地是否使用新品种并且是否了解新品种的回答中,35%的农村村民表示接受新品种是通过看了种子包装上的说明文字,40%的农村村民表示经常用,25%的农村村民表示使用过。这就说明,由于新品种本身的特性赢得了广大农村村民的青睐。

2.3关于农业科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安全问题。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发展正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基因工程研究培育出了“用水更少、抗旱、抗虫害、营养价值和产量更高、对环境也无害”的新作物。但是也相应提出了安全性问题。关于农业科技的安全性,是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在对你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回答中,62%的农村村民表示安全,16%的农村村民表示不安全,另外有22%的农村村民表示不清楚。

在对你是否会吃转基因食品的回答中,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农村村民表示会吃,表示不安全或不清楚是否安全的农村村民认为不会吃。这就说明大多数农村村民还是对生物科技是有信心的,但是担心的人也不少。

3.农村村民对农业科技应用的看法

上述调查结果涉及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农村村民对待农业科技知识的态度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村民对待农业科技的态度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关键取决于他们认为农业科技是否对农业生产真的有帮助。在你认为农业科技是否对农业增产有帮助的回答中,97%的农村村民认为有帮助,3%的农村村民认为没有帮助。这就说明大多数农村村民还是认可农业科技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这一矛盾还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变得愈发尖锐。如果没有科技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就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转基因育种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的竞争焦点。以重要农作物的功能基因为核心的转基因技术突破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对你认为转基因种子产出的食品是否容易销售的回答中,84%的农村村民认为比容容易,16%的农村村民表示一般。

尽管从理论上的研究认为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动物胚胎移植与克隆技术以及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新型饲料添加剂与新型疫苗的开发应用,将大幅度地减少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引起种植业的根本改变。但是在现实中,农村村民的态度如何呢?也许上表给出了部分答案。人们的担心可见一斑。在对你是否看好农业科技的前景的回答中,89%的农村村民表示农业科技会越来越成熟并越来越对农业有帮助。

4、结论和建议

4.1从调查中得到了两个基本性的结论。

一是农业科技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总理说过:“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依靠科技手段、农业科技和转基因技术。”农业科技帮助农村村民在耕地上节约了更多资源、生产了更多作物,同时投入也减少了。农村村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也就改善了。二是农业科技的发展呈现巨大的活力。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已进入收获期,由此可能引发农业科技产业的快速生长。其特征表现为农业科学技术成熟度较高,农业产业规模较大,农业生产品种多,农业经济的效益也日益明显。农村村民们大多相信农业科技带来的好处以及未来农业的发展潜力。

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篇10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公民素质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不足

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2011年发生的“乌坎事件”可以说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的一个典型事例。“乌坎事件”的发生,除了其特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着普遍性的根源,即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乌坎,村民自治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过场,取而代之的是村民被治。普通村民没有实现当家做主,而所谓的村支书或者存在却成了实际权力的拥有者。这种权力“霸占”暴露的是权力结构的高度集中而非权力结构的制衡。权力一旦被某些人或者集团把持,往往诱发腐败现象,侵犯群众利益,严重者将会导致的发生。

农村基层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农村基层管理方式与村民自治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成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又一重大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党政不分的历史惯性思维下,发展基层民主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力,总是不由自主地混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农村基层管理方式过于粗放,不够科学。想通过党的领导直接或间接替代村民自治,这就必然造成人为干预选举、操控选举、破坏选举等损害村民自治的不良现象。这样一来,村干部的权利就脱离了村民的监督和制约,从而诱发村级腐败现象的发生。

村民的民主素质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素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低。这一现状就造成了村民对基层民主重要性的认识不强,对村民自治的信任弱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乌坎村民潜意识里形成了对村干部的“依赖”,这种“依赖”也是对村干部所拥有权力的“依赖”。这种“依赖”行为就纵容了村干部的专横与贪腐。说到底,这种依赖根源于村民没有形成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

二、公民素质培养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考量“公民”内涵时,就必须从个体所处的各种现实社会关系入手,把其当作一个关系范畴,统筹考虑。那么什么是“公民素质”呢?公民素质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广义上讲,公民作为一个自然和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如德智体美劳等。从侠义上讲,在民主社会,公民作为民主社会的成员之一,在各项公共事务中能够正确履行和承担权利与义务,并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各种关系,使其成为一个与自己身份和地位相适应的一个具有品性、态度和德行的个人。如前所述,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村民自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农村基层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村民的民主素质不高等不足。公民素质培养作为人生观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村民当家作主的保证,是发展基层民主实施民主监督的基本途径,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实需要。

公民素质培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民主制度,它是基层群众的自治性组织,村民有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众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本组织内的各项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最终推动农村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社会进步。而村民是否具备公民素质则极大影响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村民公民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保证其地位和身份的独立性,使其更够最大限度的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而当今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对村民进行公民素质教育,提高其对自身主体性地位的认同,增强其对村务参与、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意识,使其在村务管理中真正发挥主体性地位,正确履行权利和承担义务,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

公民素质培养是村民当家作主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民主的实现不仅仅靠政治制度的支撑,同时还需要合格的民主政治主体―――公民素质培养作为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对村民进行公民素质培养,使村民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真正实现其当家作主的地位,真正实现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众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真正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本组织内的各项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公民素质的内涵决定了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的责任和义务所在,那就是在村务事物管理中能够正确履行和承担权利与义务,并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如此才能保证村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公民素质培养是发展基层民主,实施民主监督的基本途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价值诉求就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真正实现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而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需要对村民进行公民素质培养,着重培养其主体精神,对其主体精神和主体地位所需的相关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也就是需要其公民意识教育和民主实践的共同体现。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要想真正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除了法规制度的健全之外,更需要广大公民具有监督意识和法治精神,而监督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正是公民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

三、公民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

广义上的公民素质是指公民作为一个自然和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如主体意识、科学文化素质、政治参与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建设具有高水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公民素质如何培养呢?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加强主体意识教育,提高村民公民意识。主体意识就是一个主体对自身的定位和对自我的认识。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主体如何看待自身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在村民自治中自身作用的发挥,能否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利益的关系,能否正确看待自己在村务管理中的权力与责任等。这种主体意识的培养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要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对村民进行主体意识教育,增强其对权利、权力、责任、义务的区分和认识,使其在基层事务管理中增强主体的规范意识和实践意识,继而提高村民的公民意识,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遏制“一言堂”,才能推动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村民主体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公民意识,同时有利于促进村民养成正确的参与村务事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明确了村民的主体意识,也就把握住了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关键。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民主体意识教育,除了主体自身的自识和反思之外,更需要形成能够使主体在个人与集体、理论与实践、制度与思想层面的一种外在机制――农村政治社会化。

推动农村政治社会化,提高村民政治参与能力。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在《当代比较政治学》中说:“政治社会化也就是一代人把政治标准和信仰传给下一代,这个过程叫做文化传送。”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要把公民作为政治社会化推动的主导力量,公民除了接受政治知识、政治理念、政治信仰、政治素质、政治模式之外,更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既公民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实践活动对习得的政治知识进行强化,并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推动农村政治社会化,提高村民政治参与能力,必须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村民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条件,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利,真正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本组织内的各项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农村政治社会化,重构农村地区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教育,重建农民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这样既可以形成社会公平意识,又有利于农村地区文化和道德秩序的构建,使其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从而在深层次上提高农村的乡风文明、政治文明,维护社会公正。同时,重构农村地区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教育,实现农村政治社会化又与农村基础教育和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村民是否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的提高,影响着农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等一系列判断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状况,因此,在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一批懂技术、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建设一批惠民的教育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其次,要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投入和发展,以城镇教育带动农村教育,以农村教育推动城乡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再次,要在农村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和观念、破除封建迷信的禁锢,形成积极向上的农村精神风貌。最后,要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要在农村地区建设一批文化站点和文化基础设施,培养一批农村演艺剧团和队伍,同时要对乡镇文化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调节乡镇文化管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