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园林设计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5:23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 现代设计

引言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促进了城市园林的发展。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园林建设时,首先必须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园林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设计。现代构成在现代构成学科中作为造型美学法则,不止可以通过绘画以及雕塑来体现现代构成的装饰性,还可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对园林的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为园林注入了现代化元素。在园林设计中能够充分的应用现代构成理论主要有两部分原因,一是从本质上说园林设计和现代构成都同属视觉艺术,都是对事物形式美进行表达,并且现代构成对事物形式美的表达和园林设计对事物形式美的表达要素能够相互对应。二是园林设计本身就属于现代构成学科的一部分,现代构成能够直接影响到园林设计。两种学科中,园林设计和现代构成的视觉心理进行研究时都是从“看”的角度出发,本文通过对园林设计以及现代构成的深入探析,对园林设计和现代构成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

一、园林设计是视觉艺术的一种

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界,艺术的本质就是作为情感符号并通过形态语言来表达。一系列的视觉心理趋向的研究表明,如抽象、概括等手法为现代构成理论提供了心理学的前提。心理学家研究视觉艺术,揭示人们的感觉来源,并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符号因素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感情变化,视觉艺术正是通过人类情感符号的表达来创造艺术世界的艺术,他们的语言是形态语言。园林设计可以纳人视觉设计的研究范畴,园林设计也是美与和谐的艺术,它们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那么作为同样起源于视觉艺术的现代构成,它同时对园林设计具有意义。

2园林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

从现代设计的范畴可知,园林设计同建筑设计一样是属于现代设计范畴的。它不仅存在于当下的现代社会中,为人们服务,而且其创作手法与审美标准都符合时代气息。虽然园林同建筑一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但是时代又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和形式,在技术标准和理性的设计原则前提下,艺术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园林设计毫无疑问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有许多关于艺术认知和创作的理论能够通用并使用于园林设计中,但是作为实用性很强的艺术设计,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园林设计的功能性和每个场地的独特性是其区别于许多其它种类设计的关键。

3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的视觉心理

园林设计的视觉心理与现代构成的视觉心理都是在研究“看”,这种“看”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选择性,是对所观察事物的一种概括和提炼,并且注入观者的经验和主观目的,是有目的的“看”,这种“看”的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二者兼具简单化、平衡性的特点。具体来说,“简单化”是指人对看到的事物有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的认知系统对有规则的,简单的,完整的,以及平衡的事物有偏好,同时对于复杂的形体也喜欢把他分解成为简单的形体来理解,零碎的喜欢将他们联系整合起来观察。这种心理倾向,也是人们对艺术形态抽象化的心理基础;“平衡”是指力的均衡,在人们观看事物的时候,有一些结构尤其是在平面图形中他们在视觉心理上给我们传达了一种心理的“力”。在复杂的图形中,只有各种力达到平衡,画面才会变的稳定而完整。那么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借助于这些图形和结构关系来引导不同的心理感受,以表达设计意向。

4现代构成是园林设计的一种方法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园林都是从模仿或改造大自然开始的,东方的秀美山川成为人们创造的精神源泉;而西方传统园林,最远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园林,在那里自然的风光并不可观,气候炎热,因而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第二自然,即使在早期的西方园林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矩形的场地以及水池,还有明显的中轴线,可以说早已有了简单的构成影子。虽说东方传统园林中多是以自然式的风景园林居多,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类构成的理论,但精辟的见解、闪光的思想并不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东西方文化在不断的碰撞和交融,尤其是伴随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现代设计的兴起,在包豪斯学院里完善成一体的现代构成业已成为众多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方法。现代构成教给人们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设计的态度,那就是对于自然的提炼。许多的园林设计的经典案例本身就是一幅幅成功的构成作品。

5 现代构成的构成要素

现代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即点、线、面,这是我们研究形态学或者任何抽象理论的基础。与之对应的是设计之中的最基本元素点、线、面,这些看似简单的元素是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但在这些简单的造型元素中,却蕴含着广泛而丰富的可以被众多的学科运用的潜质和内涵,比如在园林设计中“点”能够产生丰富的变化,其大小形状包括材质都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从平面上看“点”可以是一棵孤植树,也可以是一个园林中各种构筑物,也可能是人们观赏景致时的透景线穿过的地方;“线”本事有着连续性和动感,最直接的联想应该是园林中实际存在的各级道路、景墙、规则式种植的绿篱或者滨河区域的带状空间;“面”在现代构成中是承载物质的基底,可能是一大片的如茵绿地,也可能是一处面积适宜的铺装地面,给人们提供发生种种室外活动可能的场所。这些要素各自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当我们把一条路抽象的看作一条线的时候,线的粗细、两端的处理和弯曲程度等通过自身的特性就具有一种表现的张力,这种传达给人们的是直接的感受和使用上的便捷与否。园林设计作品要从造型和使用双方进行考虑,因而如何合理运用现代构成中的基本元素,达到收放自如、动静相宜,同时能够便于人们的使用,是需要设计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2

【关键字】:城市园林;生态效应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城市园林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城市园林带来的生态效益也渐渐受到国家以及地区的重视。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不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它的含义始终是人类利用和模仿自然美的场地,是为人类提供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一种艺术饰品。我们的生存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保障,现代人们通过植树造林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通过园林实现生态效益。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核心所在,它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并且改造地形(或者进一步筑山、理水、叠石)、种植树木、花草,通过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一系列途径,可以建成自然的环境和生活。城市园林的设计的生态效应在园林设计中可能会引起的周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这就需要人们规划时注意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传统的园林设计对于所在区域周围的环境考虑的都较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也就必然引起一定的生态效应,包括在水资源环境、周围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1、城市园林设计的生态效应分析

城市园林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成是源与受体之间的关系,源就是指产生影响的原因,受体就是指产生的影响。根据源与受体不同的联系方式,城市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识别方法可以分为图层法、专家判别法、矩阵法、系统流程法、清单法、网络法等,城市园林设计根据不同的内容分为基本的道路建筑设计、种植设计、景观设计以及水系设计等。这些不同设计内容针对环境所引起的生态效应也有所不同,形成的效果也有正面亦有负面。城市园林设计在水资源环境时常常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虽然人们在极力避免但是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几乎在贯穿城市园林设计所有环节,都要消耗掉大量的水资源去浇灌各类植物或是维系其水系统的运转,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对附近的水资源利用结构造成影响,在生态结构上讲已经人为的改变了周围环境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具体的看,从大的方面讲,维系园林区域水系统的运转若所处地方水资源相对丰富还好,比如南方地区,但若对于水资源相对匮乏西北地区维系整个园区的水系统正常运转必然会影响到当地周围区域内城市居民或农田用水,前者居民用水若分配合理造成的影响还能小一些,若对农地或是其他需要水资源灌溉的地方,必然会引起生态用水紧张情况。其二从浇灌植物上看,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与周围区域形成的水资源争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园区开始运行开始之后就必然需要维持长期的供水,这点来看也是一个不小的影响,在水资源匮乏地带也容易引起周围生态系统问题。对于周边环境大气、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种植设计与建筑设计中。其中种植设计产生有利影响,而建筑设计产生的不利影响就是通过减少种植面积来实现的。

城市园林还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所在周边的环境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就是大气环境,第二个就是水环境,第三个就是声环境。总体上看,以生态学角度切入,绿地的增加必然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形成有利影响,影响大小的区别在于绿地大小面积,无论是从吸收二氧化碳还是吸收粉尘或是调节空气湿度等方面。水环境方面,如上述方面来说起码在园林能够自行维系水循环之前,对周围水环境都会造成负面影响。而在声音方面则可能形成正向影响,因为如高大的乔木类的植物可以吸收,当然也与面积大小、所在区域的居民区情况有关,若是面积有限游客量大的话或可能形成负面影响。在生态学上看,整个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构成这个系统都是有诸多具有共生关系的物种组成。这里面重点提及的是共生关系,基于篇幅有限,这种共生关系指的是整个系统中所有物种生存发展是以一个长期过程为基准,而不是以短期掠夺其它生物资源为主。城市园林区的生物多样性,指的也是这样,它指的不是单纯数量的多少,而是里面生物数量是否构成在协调关系上和谐,没有破坏正常长期发展的植物存在。而从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园林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周围生态的平衡,几乎所有园林区都会引进若干外来物种,只是这种物种在设计师评估破坏性选择了最小的或是趋于没有伤害的物种。所以,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上从客观上将,城市园林设计对于生态效应产生的影响是必然的,在设计中设计师必然要注意。

2、针对城市园林设计中引起生态效应的优化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蓄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约有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因此水资源在很多情况下是制约城市园林设计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等干旱缺水的地区。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中采取的节水措施主要是:雨水回用技术、地下集雨回灌技术、使用中水灌溉等。针对水资源的优化,寻找新的途径降低对附近区域水资源供给的影响,比如雨水回用技术和地下雨水回灌系统的利用,可以通过回收自然生态系统的水源来降低当地的水资源负荷。从节流方面看,可以利用利用引用一些处理的后的污水在再次利用从而降低对周围区域水资源的掠夺。针对周围环境的优化。从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看,水资源的方面与上述重复不再赘述,而针对可能会对周围造成的声音污染来说,实际上在设计时候就可以避免选择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如对于一些易于吸收声音的植被在地方合理的种植,采用多层次多物种等方式,而且由此可能带来明显的积极效果。生物多样性的优化。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就需要设计者考虑物种竞争的情况,假如有了外来物种竞争的情况尽量分区域将容易与其共生互惠植物有层次的分布在一起,以最大限度降低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关于生态效益的受水资源、周围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做到节约水源,增加物种多样性,来优化园林,才能让园林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3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89-01

一、研究方法

系统查阅了2000年――2010年11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本文通过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试图将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系统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0――2010年11年间,收录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占总数的0.4%。

(二)科研成果分布情况

1、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论文共25篇,占42.4%,在邸海彦,赵一寒的《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中:主要以陶然亭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两方面的传承关系。王雷,王建国的《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中:作者讨论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宋珊,邹志荣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中:从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布局形式、造园手法、意境表达、理论和手法入手,比较两者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利弊。

2、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9篇,占32.2%。在曹建富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作者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观、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以及设计理念来研究了园林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各地文化特色,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肖毅的《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中:通过对江南园林自然式布局和造园方法的分析,对古典园林手法的充分利用和剖析,对江南园林有一定的探究的前提下,对现代园林以及景观设计有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3、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5篇,占25.4%。在汪亮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中:对传统封闭式园林艺术与开放式现代景观设计载体、生态观、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在卢思的《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差异与联系》中:论文首先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继而探讨了两者间本质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总体情况来看,在近11年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景观设计有了自己的理论创新。从研究水平来看。不仅关注理论而且关注调研实践,并开始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评价。

但同时,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足。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园林有不同的内容和试用范围。调研发现,在探讨现代景观设计的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吸收和借鉴的深度还不够,只停留在在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吸收层面,而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二,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对和继承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对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才能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中国古典园林是否还可以再现代景观设计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于本土创新是否是唯一值得信赖的途径?都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其三、对中国古典园林给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较少。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要深入研究对古典园林的理解和创造力;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新园林。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4

1.1视觉艺术中的园林设计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是用视觉来进行感知的。点线面重新进行排列组合是现代构成的重要依据。而视觉所形成的抽象、概括等心理方式为现代构成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视觉艺术的出众在于,它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符号,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不同感觉。换句话来说,视觉艺术就是依靠人类所谓的情感符号来创造一个艺术世界。园林设计也是因为人类的视觉艺术而存在的,是一种和谐美的艺术。同样属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构成,对园林的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2现代构成中的园林设计

其实,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一样,都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服务,而且特殊的审美和创作手法也符合时代的需求。园林和建筑都是中华建筑史上的伟大创造,在历史和时代双重的压力下,在设计标准的严格规则下,它的艺术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园林设计毫无疑问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园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它更多地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在当代,园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而广泛建置于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园林和其它的建筑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空间、平面的不同感受之外,还可以利用茁长的植物增加艺术气息。植物灵动,一年四季呈现不一样的景色,给人们带来赏花踏梅的情趣。这就是园林设计的时空构建。例如,苏州近郊的静思园便属于现代主题园林,其间的植物四季而变,带来不一样的风情。其间奇石边围绕着绿树,实属一番美景。

1.3现代构成与园林设计之间的视觉心理

园林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视觉艺术的一种,故此,现代构成理论能够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实践。两者之间的视觉心理都是研究“看”的感觉。这种“看”是一种感官的需求,是对事物主观的进行观察,再加以提炼评析。主观目的的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人们的视觉总是带有“简单化”,因为我们的认知总是喜欢简单化,所谓的复杂事物,也用简单的思维去看,去揣摩。再零零碎碎的拼凑在一起,形成整合。这就是人们艺术形态抽象化的形成基础。而人们在看一些平面图形的时候,就会感觉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力”的视觉感。而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力”的感觉才会“平衡”。画面就会稳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结构关系来创造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变化,来表达出园林设计的意向和趋势。

1.4园林设计的方法是现代构成

模仿大自然的美丽,是园林建筑最早的开端。中国园林的成就达到了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正是因为东方拥有秀美的江河和自然风光。西方园林艺术主题是有神论的“人体美”。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树木成行列栽植。但西方园林里所形成的中轴线,可以说明有了基本园林样式的影子。东方园林的治园特点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现代源自传统,是对传统要素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性的理解。而现代构成有相应的语言和模式,可以成为园林设计的主要方法。

2现代构成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林地设计应遵循改善环境为根本宗旨,而园林地设计又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首先,园林设计必须要在大自然原本的基础上建造结构,坚持用植物造景。而如今,现代构成理论广泛应用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行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代构成理论所建立起的园林景致,教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自然生态的提炼。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带来的全球化,使得包豪斯学院的现代构成理论,成为当今众多园林设计师首选的设计方法。例如,上海大观园为现代园林运用现代构成理论的典型,内设人工湖,全园以大湖为中心,以池塘、沁芳溪沟通各景点,构成有主有支、有动有静的水系,湖边设结构元素点:亭、榭。湖中设结构元素线:曲桥、石舫、石灯,溪上设桥亭,形成山重水复、流水人家的江南园林风光。

3结语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5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如今的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城市景观园林中表现出来,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往大了说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而往小了看,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景观设计艺术。由于景观园林设计非常重要,所以,其受到现阶段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也说明如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日益密切。

1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现状

1.1对景观园林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虽然城市基本都已经启动了景观园林的建设工作,但确实还存在一些人对景观园林的认识不足现象,对于景观园林的相关知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阶段,缺乏真正的认识[1]。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景观园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认识只是一个基本的“知道”概念,还无法意识到景观园林真正的作用点在哪些地方,也谈不上研究景观园林实际应用,这样一来,便导致了虽然很多城市在建设景观园林,但是所建设的项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些城市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更重视的是景观园林的观赏性,而忽视了绿化的重要性,这种景观园林设计只能是一时为城市带来好处,而缺乏长远的发展意义,对城市的绿化意义不大,更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景观园林设计不符合实际

很多设计师的设计内容单单看图纸内容看不出问题,但是在真正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能做到工程的顺利开展,即使问设计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也问不出所以然来,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对设计方案重新修改,要么就是暂停园林的施工。这种现象的产生因素无外乎是以下2种:园林设计师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只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追求新时代创新园林;景观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没有认真对待设计工作,设计完成后,没有回过头来审核设计是否可行。

2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

2.1遵循绿色生态发展

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带给了生态环境一定的破坏,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也是经济发展必然会经过的历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会越来受到人们越多的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现在我国的发展目的,但是在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师显然理解错误了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们认为只要将自然物种应用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错误的认识显然无法实现对自然的尊重。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要遵循绿色生态的自然发展,在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外在美进行考虑,还要将环保意识融入进设计中,真正实现人、自然二者的协调共进。

2.2从城市的整体发展着手

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要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对园林进行建设,综合考虑景观的后期效益,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并在管理的基础上降低景观园林建设的成本投入,最终使园林充分展现出城市的风格特点,成为性比价较高的实用性园林[2]。设计师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从城市实际情况着手,多方面考虑园林与城市的发展是否统一,真正使园林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2.3园林与物种的有机结合

园林建设中植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能够展现出园林的不同特点,所以,设计师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在遵循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植物多样性,将不同物种使用在园林设计中,与园林进行统一性的搭配,四季变化的不同让园林具有不同特点,但是无论哪个季节园林都具有观赏性,在物种和园林统一搭配的基础上,使园林设计更具有美观性及科学性。

2.4园林设计从人的心理着手

在对园林设计之前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解,调查人们更想要什么样的景观园林,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设计出真正符合人心的景观园林,这样的园林才能真正使人得到身心的愉快。想要把握人心并不容易,设计者需要深入到人群中体验生活,并且在了解了人们的想法之后还要进行总结,最终才能将设计理念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实现生态发展与园林实用性的协调统一。

3结束语

城市景观园林展示着一个城市的特点,能够有效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很多因素,还要使生态与园林的共同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景观园林更具有价值。总之,景观园林设计非常重要,对景观园林的设计要考虑当地自然景色,结合当地人文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亚星.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7(13):93.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建设定位;科技发展;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发展迅速,全国各地掀起了设计与建设风景园林的热潮。无论大江南北,我们都能看到集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于一身的风景园林。尽管风景园林的遍地可拾,但是关于风景园林的定位,学术界与实际工作中的设计者们却有着不同的见解,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关于中国风景园林的深度思考。基于此,本文对近代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特别是科技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与阐述,以期为未来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风景园林定位探讨

关于风景园林的定位,学术界与实际工作中的设计者和决策者们向来有不同的见解。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何在实际工作中的走访发现,国内目前关于风景园林的定位主要集中于两个基点上,即艺术与科技。换言之,设计者和决策者们规划设计出来的风景园林究竟是艺术品还是科技品很值得我们探讨。两种不同的关于风景园林定位的逻辑起点决定了规划设计风景园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与方法。

(一)风景园林艺术品论

风景园林艺术品论强调风景园林是艺术品,支持者们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功与否归因于其是否实现了风景园林应有的美感。他们认为,多年来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主要基于人们特别是设计者和决策者们对风景园林美感的认知。换言之,中国风景园林的迅速发展是人们对艺术美不断追求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风景园林的艺术性是最重要的,而在建设风景园林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技术则仅是工具和手段,不需要过多关注与深入研究。

(二)风景园林科技品论

风景园林科技品论强调风景园林是科技产物,支持者们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功与否归因于其是否运用了风景园林可运用的最高科技成果。他们认为,多年来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主要基于人们特别是设计者和决策者们对风景园林应有的科技运用。换言之,中国风景园林的迅速发展是与人们对于科技成果不断追求分不开的。在他们看来,风景园林的科技性是最重要的,而在建设风景园林过程中所体现的艺术美感则仅是边框绣花和点缀,不需要过多关注与深入研究。

三、风景园林科技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于风景园林的关注焦点逐渐由艺术美感转向科技发展方面。承接上文,该部分笔者将重点阐述中国近代风景园林科技的发展状况。

近代中国风景园林运用的科学技术相对较少,从使用材料上来说,近代中国风景园林大多使用的是纯天然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建筑材料,比如砖块、奇异石块、瓦片和直接移植的植被等;从建筑方法上来说,近代中国风景园林的建设大多采用简单堆砌排列和简单布局组合等。虽然科技含量不高,但是由于一直以来注重对于风景园林艺术美感的考究,所以近代中国风景园林还是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逐渐被引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使之科技含量迅速增加,并引发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一轮改革。从使用材料上来讲,改革后的中国风景园林使用的材料不再是与传统风景园林紧密相连的砖块、奇石、瓦片等,取而代之的是塑料制品、钢筋和成品、玻璃制品、纤维膜产品和编织物品等新型材料;从建筑方法上来说,改革后的中国风景园林建筑方法也不再那么单调,结构形式也开始多变起来,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浇筑法使许多传统技术无法表现的景观呈现在风景园林中,比如临时性景观、可移动景观、包裹景观和高科技含量光电景观等等。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近代中国风景园林科技发展不仅限于使用材料和建筑方法中,更在于科技理念的发展。有什么层次的科技理念就有什么层次的科技运用。近代中国风景园林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设计者和决策者们科技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升华。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设计者跳出规划设计本身,很多设计者都有工程建筑和新科技研究经验,他们的加入,使得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呈现出科技兴设计的态势。笔者总结发现,近代以来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科技兴设计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也即早期阶段,主要是将新的建筑方法运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第二阶段,也即中期阶段,主要是将新科技革命成果,诸如光电技术、合成材料等新材料运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第三阶段,也即现阶段,主要是将一些节能节耗绿色环保的材料和技术运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三个阶段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却是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相承接的。我们可以断言的是,未来风景园林科技的发展亦会如此。

四、风景园林发展趋势

近代以来,中国风景园林已经由重艺术美感向重科技含量转变。而这一趋势也将继续很长一段时期。一言以蔽之,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会继续沿着节能接好绿色环保这个方向发展。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会呈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风景园林节约科技的发展。当前人类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实现资源节约化运用下的人类发展极为重要。风景园林随人类发展而存在,自然要求其实现节约化资源。未来中国风景园林可能会更多地关注乡土野生的绿化资源,充分尊重场地的自我演化过程,并让自然“参与”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趋势二,风景园林环保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要让未来坏境不恶化,必须做到风景园林建设的环保发展。多使用环保材料、多运用环保手段、多采用环保方案是未来中国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又一科技要求。趋势三,风景园林综合使用技术的发展。任何一种材料都可以有多种用途。在实现风景园林建设节约环保的同时,要最大限度的综合使用所用材料,一者能提高经济效益,二者能减少耗费。只有突破综合使用技术,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并促成中国风景园林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五、总结

中国风景园林迅速发展既得益于其艺术美感的升华,更在于其科技的使用。通过上述阐述,笔者认为,只有深刻把握风景园林的定位,知晓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过程,才能更好的驾驭风景园林的艺术创新和科技运用,进而才能真正促成中国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让民众享受到其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建胜,朱伟勇,伍丽娟.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2011(6)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7

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较为独特的乡土景观。在历史漫长的古代,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都会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将艺术文化应用其中,以便能够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光线、气候、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无论是布置亭台楼阁,还是种植植被,亦或者布局园林结构都对其予以考虑,除此之外,还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予以有机结合,让人们在对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与大自然实现亲密接触。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还较为重视空间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法,努力做到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化功能空间。例如扬州个园就是扬州古典园林中最具艺术价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2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极为推崇顺应自然的发展让园林设计与大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效果务必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来看,虽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就造成较多生态资源浪费。

2.2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特别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颐和园在自身建筑的独特性基础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让二者相映成辉,一起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体现出来。又如扬州个园的面积虽不大,但一处一景,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让人叹为观止,个园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堆叠4种不同的石料(宜石、笋石、黄石、湖石)来营造出“春、夏、秋、冬”4景,表达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种截然不同的诗情画意,最终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2.3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气污染、用地日益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用地面积也较小,应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空间变化往往要求既统一又多样,那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层次变化的特点,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打造出现代、立体、多样的园林景观空间。

3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冲击,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也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还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都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许多思考、许多借鉴。从目前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多地受到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影响,虽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但缺乏内涵,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内心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不利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务必要继承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营造出具有适宜居住和较强观赏性的景观作品。这既是对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也能够让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4结语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8

关键字:中式;园林设计;思路;探索

pickto:China'smodernlandscapedesignistotryandinnovation,gardendesignistoadapttothetimeschangeandadheringtothetraditional.inthispaper,theChinesestylegardendesignideasexplored,putforwarditsownviews,landscapedesignforareference.

Keyword:Chinesestyle;Landscapedesign;trainofthought;explo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园林是具有文化、生态、景观、公共安全等综合功能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公众的生活质量与园林设计的合理与否有很大的影响。园林规划设计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时期而开始发展,受到传统园林设计的技术局限,园林资源的利益冲突的影响,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追求经济效益和城市现象的园林设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探索了中式园林设计思路,旨在寻求一套完善的园林设计方案。

1.从社会角度探索园林设计思路

中国园林设计因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有了新的定位与新的要求。新的定位要要求与社会性质有很大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园林设计不断注入活力,向园林设计提供各种各样的设计材料,使实现创新设计有了很大可行性。社会的发展使得转型期的中国园林设计面临着许多问题,寻找解决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园林设计问题,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设计理念所要求的,也是去满足公众的生活需求的渠道。改变与更新园林设计的制定与实施内容,创新园林设计的方法,是园林设计变革与发展的必要途径。

通过对各种场所、绿地、等空间资源的安排,进行园林设计的利益分配。在利益日趋多元化下的园林设计,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与公众生活质量的保障能判定园林设计是否合理的标准,在社会多元价值的冲突,公众的价值观与生活需求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单一园林设计思路已经无法解决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理性的设计思路与片面的园林空间研究已逐渐跟不上时代,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社会中的多元化利益,从公众价值取向上,实现促进社会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形成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园林设计思路。

2.完善园林设计的规划与制度

园林设计会由于权力分配的不对称而造成许多问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园林设计中尤其突出,调整与完善我国园林设计体系,以实现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平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园林设计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上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的角度是基于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与法规,借鉴国外的政策与法规,不断完善园林设计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明确社会公平与园林设计的关系,相关政策与法规在园林设计的权力方面应该给予公众参与园林设计的权力,实现这一规定是以保障园林设计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实现,充分保障了公众对园林设计的需求的利益[1]。

我国的园林设计应该在设计每个环节中,以立法的方式使公众可以参与到园林设计中,赋予公众权利与义务,以严谨的态度在法规中规定公众参与园林设计的相关程序,让这些程序贯穿园林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完善园林设计的规划与制度,明确公众参与范围与方式,对于可能发生的一些违规事件要采取相应的责任追究,

对于园林设计的实施环节,有效的可操作性规划要加强研究力度,编制的制度要以具体化,法定化为基础,体现社会公平为原则。对实施后的园林设计评估机制要合符编制的制度,通过不断操作方法与经验的积累,理清责任,实现效率与公平,完善园林设计的规划与制度。

3.园林设计要关注社会问题

3.1节约型社会下的园林设计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因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断涌现。对资源的过度攫取与浪费,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低效益的能源消耗影响着园林设计的思路。在构建节约型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对园林设计的要求。在资源的使用上,园林设计直接影响施工与管理的资源利用程度,实现园林设计的节约是资源利用的最大节约。在结合环境资源的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制止园林设计的源头上的浪费,以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为先导,对投入的水,能源,土地等进行控制,采取相关的措施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园林设计向环保,节约,获取效益,舒适,健康等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园林设计要尊重公众需求

我国的老年人与残疾人的数量不断增长,园林设计能给予这些公众应有尊重,而且能不断引导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和谐社会发展的成果,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园林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园林能提供一个让老年人、残疾人娱乐的地方,是他们认为舒适,安全,宁静,心理上一直向往的活动场所。我国的园林设计应考虑到这些弱势人群的心理需要,总一开始的构思设计上,就要以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园林环境为目的。园林设计的思路可以结合这些弱势人群的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特征,对年龄结构,残疾类型进行深入的考虑,从市场上引进的工艺、设备与材料要以服务于这些弱势人群为依照标准。充分实现人性化的园林设计才得到政府与公众的认可[2]。

3.3实现防灾避难的园林设计

我国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园林设计要对空间进行综合的利用,从设计的角度上能够担当市民在遭受自然灾害下紧急避难、疏散人流、临时安置人流的重要场所。我国的园林设计应不断研究园林空间的综合利用,逐渐体现出园林在防灾避难上的重要作用。园林依靠其面积大,空间分布均匀,自然环境优良,设施改造方便等优势,可以在不断优化设计上实现能被市民信赖的,理想的防灾避难场所。为实现更好的防灾避难功能,园林设计要结合有关防灾、减灾、避难等学科内容,从防灾避难的规划上配套相应的材料与技术上,来逐步完善防灾避难的园林设计,使实现防灾避难的园林设计有规律可循,科学而又规范。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园林设计是我国发展园林设计的必然趋势。

4.中式园林设计思路分析

4.1体现人性化的园林设计思路

园林设计主要服务于人,因此园林设计要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理念,从园林景观到园林使用者的角度分析,设计出人性化、更满足公众需求、令人愉悦的园林是一个重要的园林设计思路。一个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园林能通过精巧的设计和丰富多彩的环境使人产生愉悦,使人感受到园林设计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享受园林设计所带来的功能之余,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待园林。人性化的园林设计需要考虑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的各自影响而又互补的关系,思路可以取自公众对大自然环境的印象,取自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园林设计景观。

4.2明确主题的园林设计思路

园林的主题对于整个园林设计是相当重要的,不同的景观、不同的设计特色由园林的主题所决定。明确的主题思想能给设计者清晰的设计动机与创作意图,主题还要与设计的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相统一,不同的主题在设置环绕草坪、配置植物、设置的的雕塑象等要体现出主题,与主题的表达内容一致。因此,在把握主题时要有准确的立意,严谨的设计框架,结合园林环境,定位好园林的性质、功能与形式,寻找一条综合性的设计思路。

4.3注重艺术的园林设计思路

园林需要艺术来提高其特色,在体现特色功能上,吸引公众的眼球以达到园林设计的目的。从审美的角度上看,园林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不断结合各类艺术之间的内容,吸取了音乐、电影、戏剧、自然景观等多种多样的创作手法,从而创造了光效应艺术、行为艺术、媒体艺术等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新艺术形式。园林设计人员应总结过去我国的艺术创造形式,吸取现代丰富艺术形式,引用艺术思想与形式语言,使创造的园林设计艺术综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3]。

4.4考虑经济性的园林设计思路

我国的园林设计吸取了传统的园林设计经验,借鉴了国外的园林设计艺术精华,不断在用材、色彩、造型等对园林有所要求,在文化、环境、场所上给予公众不同的景观感受,满足了公众对园林的要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造型的园林设计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效果,但要注意考虑经济效益,不要盲目追求艺术效果导致资金浪费。采用的新材料可能中看不中用,新造型未必能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因此,园林设计充分考虑经济性必不可少。

5.结语

我国的园林设计要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的为目标,园林设计思路是园林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能否起到改善公众的生活环境、塑造的景观特色、体现的文化氛围的作用,因此,探索我国园林设计的思路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从社会公平视角探究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变革[J].农业经纬.2011,(10):194-197.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9

接着讲述了环境设计的规则和环境设计所涉及的要素及其的创新。

最后讲述了环境设计的创新。

关键字:环境;设计;设计要素

Shallowtalkthemodernenvironmentdesign

Summary:thistextcarriesonelaboratetotheenvironmentdesignfirst,seeingtheenvironmentaldesignfromthedifferentangleagainafter.Relatedthemainfactorthatruleandenvironmentsinvolvewhendesignoftheenvironmentdesignimmediatelyafteranditofinnovation.Relatedtheinnovationoftheenvironmentdesignfinally.

Keyword:environment,design,designmainfactor

引言

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及民族习性而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因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中国人乐观平和的人生观及其对自然的哲学观,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园林。一般人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而至今流传最广的便是私家园林。回观今人所建之园林,由于受现实环境、材料来源、匠师的训练及社会背景等种种限制,使我们要建造一座具有传统风味的中国园林,已非易事。

一、阐述现代的环境设计

①何为环境设计

现代园林逐渐凝结成了融功能、空间组织及形式创新为一体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一方面,设计追求良好的服务或使用功能,例如为人们漫步、休憩、晒太阳、遮荫、聊天、观望等户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场所,解决好流线与交通的关系,考虑到人们交往与使用中的心理与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再拘泥于明显的传统园林形式与风格,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提倡设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自由、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快与流畅,以及设计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在形式创造方面,在当代各种主义与思潮纷争的背景之下,现代园林设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与多元化特征。现代主义、折衷主义、分解与拼贴、不相关秩序体系的重叠、历史或文脉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隐喻与象征、甚至幽默都成了园林设计可以接受的思想。但是,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阵营中,绝大多数设计师仍然视传统为设计的根基,在造型上仍采用理性方式去锤炼形式与探索空间,仍然以和谐完美作为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当然,这种和谐完美不局限形式本身,而是形式与现代园林服务于社会和人的诸多功能与需求的统一。

由于西方现代园林吸收了东方文化——中国传统园林的紧凑、自然与人工相辅相成,其简洁的形态正合现代主义的胃口。这些影响形成了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构图中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自由运用多种形式。植物只是园中的一种造园素材,而不像在传统庭院中被作为主要内容。植物以自然形态为美,人工修剪或造型日渐稀少;用流动的线形或形体产生活泼与明快的空间,而不是仅用轴线或视线组织空间,重视经济可行性与空间的多用途性,追求非对称构图和动态平衡,注重具有亲切感和适于使用的室外空间创造;住宅庭院设计中,重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室内生活在室外庭院空间中的延伸,还有非传统材料的使用和传统材料新的用法。

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说,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宇,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物体,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物体,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物体,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物体,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

②从不同的角度看环境设计

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二字,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已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人类生活的环境景观,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在大地上的投影。人类在不断地为实现某种欲望而改造和创造景观,直至其实现了这种欲望后,新的、更高的欲望又引诱他去追求、发明新的技术,采用新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从而在大地上写下新的景观。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轨迹。从田园到花园,到公园,直到高科技企业园,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科技进步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的历程。

从设计方法上看,建筑外环境设计具有其“公共性”的一面。除建筑师外,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和雕塑师都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他们各自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处理方法。比如园林设计师精通绿化,对植物种类和季节、土壤的适应性研究非常熟悉,还能够设想各种时令的景致变化;建筑师对营造的技术感兴趣,他们研究的是砌筑、搭建和形式,对于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室外空地尤为热衷。现代艺术的手法更富于想象力和整体意义,这首先需要参与者整体的观念更新,跳出栽绿篱、埋栅栏泛泛的处理方法,放弃狭隘的行业偏见。这是发挥想象力,创造场所特征与整体环境相映生辉的基本前提。

二、随时展的环境设计观念

①环境设计所遵循的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发展后,所形成的自然选择,它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文化面貌、生活方式和建造样式奠定了基础。我们应清楚,所谓地方性原则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难以与大多数现实的设计相对照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它首先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设计法则,因为设计项目从来都是具体的、带有特殊条件的。不论在北京还是上海,在中国还是法国,设计的着眼点首先是要对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其次,从建设坏境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具体设计的成败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是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条件。

后现代以来的城市环境景观,在首先满足功能性、技术性指标的前提下,强调了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1)注重追求城市空间的趣味性。(2)与地方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相呼应,使当地特有的风土文化价值得以保持和张扬。这样产生的新环境才能自然地溶入地方生活中去。(3)强调景观道的设置,为行人提供舒适和便利。景观道包括专用的和与城市干道同向的步行便道。后者则在保障一定宽度的同时,要求有绿色屏障与车行道相隔。另外,建筑底层的细部设计亦是为景观道创造情趣的重要手段,需要予以重视。(4)强调设施多样化和完整程度,注重使技术的细节在应用中得到鲜明而有趣的表现。(5)重视环境艺术作品的创作实施,使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线变得模糊,从而表达出生活艺术化的理想。

②环境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素(空间、场所、领域)

空间即Space,它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场所即place,也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的,但是限定得不如空间那么严密精确,它有时没有顶面,有时没有底面。领域即Domain,它的空间界定则更为松散,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动物界。如一只老虎,一般活动出没的范围约为几平方公里,这一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第二只老虎,这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就是这只老虎的活动领域。空间、场所和领域三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而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因而设计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考虑,如建筑设计的边界界面多以空间为基准,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则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

③设计要素的创新

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最引人注目并且容易理解的就是以现代面貌出现的设计要素。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20世纪50—60年代法国的西蒙(JacquesSimond)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设想,用点状地形加强围合感,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对法国现代园林设计师有一定的影响。瑞士的克莱默(ernstCramer)为1959年庭园博览会设计的诗园中,运用三棱锥和圆锥台组合体,这些地形就像抽象雕塑一样,与自然环境产生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效果。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园林及环境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由埃里克森建筑事务所(arthurericksonarchitects)设计的罗宾逊广场(RobsonSquarepark),水池、瀑布水景与省政府办公大楼融为一体。巨大的水池位于楼顶,犹如“天池”,水从屋顶倾泻而下,形成了巨大的瀑布。除了体量外,水景设计在手法上也异常丰富,形成了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特性与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既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了城市环境,又可供观赏、鼓励人们参与。

④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与传统园林的服务对象和装饰与观赏性不同,现代园林面向大众的使用功能已成为设计师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形式建立在功能之上,并且力求简明与合乎目的。例如,纽约观景台公园和横滨美术馆前广场公园虽然都不大,条件也不复杂,但公园设计视线安排合理,使用方便,空间划分明确,细部考虑周到,反映了现代主义手法在当代园林中的广泛应用。大自然是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许多作品的重要灵感之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他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哈普林对自然现象做过细致的观察,他曾对围绕自然石块周围的溪水的运动,自然石块的块面形态及质感,做了大量的写生与记录。在这些研究中,他体验到了自然过程的抽象之道。例如他设计的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oregon)伊拉•凯勒水景广场(LraKellerFountainplaza),从高处的涓涓细流到湍急的水流,从层层跌落的跌水直到轰鸣倾泻的瀑布,整个过程被浓缩于咫尺之间。

⑤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对文脉的深层阅读要求深入到一个场所的精神领域之中,并关注到传统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只有更倾心地体验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质,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时,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使设计本身成为一部关于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美学教科书。法国园林师谢墨托夫(alexandreChemetoff)在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中设计的下沉式竹园(theBambooGarden),有意识地保留了城市的地下管线设施,给水干管、排水管、电力管纵横于场地之中,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小小的绿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庞大聚集体的一个“碎片”。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苏州园林。绘画讲“意在笔先”,造园也是这样,必须先有一个主题思想。不但全园需要有一个主题,就是园中的每一个局部景观的组织也需要有不同情趣的主题。例如,苏州网师园,以“渔隐”为主题,其主体景观便选择表现“网师”(“渔翁”)生活的湖泊景象,湖泊型的水体衬托的山林景象构成了以“渔翁”为主题的园林意境,在这一主题下延伸发展而设置的其他景观空间,使全园的景观结构丰富变幻,而最终又不脱离“渔翁”的主题,做到了思想情趣与景观的统一,也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三、园林意境的创造和环境设计的创新

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几大要素;然而,具体景观的建造还不等于是园林艺术作品的完成。景观只有被赋予一定的思想意境并与景观要素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园林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所谓园林意境,是高于直观的园林景观的审美范畴,是通过所见的具体景象来暗示更深更广的美好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便是如此。

①功能与景观的统一

单纯的景象构成,还只是限于形式,是一个美丽的躯壳,还不能说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存在,只有当园林的思想情趣与景观要素相统一,建筑功能与景观要素相统一,才能称为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一座园林,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如果没有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的环境,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座椅,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饥渴时没有饮食供应等,其景观再优美也会使人无心欣赏,也就更谈不上领略其景观中的意境了。对于园林景观的创作来说,出于思想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是必要的;出于实用的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同样是必要的。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不同于看画,人的因素是作为参与者、体验者而融入园林景观中的,要在游乐中甚至生活中去观赏。园林景观所提供的美感也不仅限于视觉,而且具有听觉、嗅觉、触觉及至全身心的舒适感。园林意境的产生,只有在满足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

②再现自然的景观

意境的创造是通过具体景观形象来表现的。景观如何能产生意境呢,反映自然风景的园林景观,首先应符合自然规律,反映自然的原型。艺术讲求“形似”与“神似”,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最高境界。一座园林艺术作品的产生,是基于设计家对生活的感受,经过主观再创造的结果。园林艺术的创作不但包含作者的审美观、自然观、园林观的逻辑思维,同时还反映出设计家对美的生活情趣所激发出的形象思维。因此,设计家对生活的观察越深刻、知识越渊博、逻辑思维越正确、艺术修养越高、形象思维越活跃、创作经验越丰富,其作品就愈具有概括性,作品的意境就愈加深远。

③生态理论应用于环境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写道:“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绿化的问题,从创造生态环境考虑,需要对以下的因素进行规划:(1)分析居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居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2)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3)最大限度地利用居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现场地。(4)发挥居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要创造青山绿水中的风水宝地。园林生态在景观设计上的几点体现:(1)从绿化苗木来讲,做到“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及经过驯化的引种树种,并注意运用本地植被中的顶极群落。这一过程,需满足绿化生长所需的水、肥、光、气、热等条件,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2)尽可能提高环境的“绿视率”。绿色是环境永恒的主旋律。提高“绿视率”,如停车场、路面,广场、架空层都要尽可能多的被绿色覆盖。(3)运用节省能耗的材料。在可替代的材料中,尽量选用能耗低的材料,特别注重环保新材料的应用。既满足生态原则,又满足环保原则。如构筑物选用多孔水泥砖,弃用粘土实心砖。(4)运用可循环或能降解的材料,如环保透水砖、pVC植草板等。(5)垃圾分类收集,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类,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用环保型垃圾筒(6)深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征,让环境的改善与居民的素质提高相互促进。既有园林生态之考虑,又摘取环保中的某些方面。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

[3]何林.应用美学.辽海出版社,2000.

[4]许懋彦.淡路梦舞台——安藤忠雄圆梦的舞台.世界建筑,2001(2):70~75

[5]邓林.建筑艺术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6]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出版社,2000

对园林设计的看法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创新

当今的园林建设与以往不同,它更应当跟上时代的节奏,充分体现出现代的建筑艺术、科学技术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大胆尝试应用创新意识,在充分体现出现代设计新思路的同时,也要突出一定的传统特色,把现代精神文化与传统艺术特色做到真正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园林成为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品。

1现代风景园林的功能价值

园林是陶冶人的情操、放松人的紧张情绪的最好场所,而在园林设计中完美地应用创新意识则可以使园林的文化品位与艺术境界得到极大的升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创新意识一般是源于传统园林设计基础之上的,这样更能体现出园林的使用价值。二十世纪初,中国公共园林开始正式出现。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园林又奏响了新的时代历程篇章。如今园林的功能价值是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社会形象功能、生态效益功能与文化载体功

能等。

1.1社会形象功能现代园林除了起到美化城市、供人游玩的作用之外,还是一个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标

志。例如,在广东省东莞市的长安镇,有一个长两百米、宽一百二十米的大型园林广场,整个园林集喷泉、舞台、雕塑、休息绿地与会场于一体,景观壮丽、气势雄浑,将长安镇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今去过长安镇的朋友,首先就会想起长安镇的园林。可见现代园林所起到的社会形象功能确实很大。

1.2生态效益功能现代园林被称为是城市的肺脏,因为它可以调节城市的湿度、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噪音、减少风害。尤其是在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园林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与改善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1.3文化载体功能现代园林不仅是一种观赏主体,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园林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不同文化在园林中的不断渗透,现代园林已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它和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服装文化一样,成为都市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方法

2.1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实施创新设计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对西方园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17世纪在欧洲形成中国热还是追求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手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园林的巨大影响。一些中国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如采用环形游览线路的布局方式,散点式景点布局和视点的移动转换等等,已完全融入西方园林的设计手法之中,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其出处了。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旧中国社会体制的瓦解,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来文化、尤其是殖民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日益显现。此时,西方园林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内容上和类型上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亦步亦趋、步履艰难地走到今天的。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

2.2运用农业产业方法进行创新设计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2.3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我们都知道,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的源泉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季节的变换、草木的荣枯往往使得自然景观最美的一刻稍纵即逝。古典园林对此基本上只能是“顺其自然”而已。现代景观设计则可利用众多的技术手段将之“定格”下来,以令“好景常在”。

生态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应该算作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其更加重要的意义,倒不在其技术本身,而在于一系列生态观念:如“系统观”(生态系统)、“平衡观”(生态平衡)等的引入。这种引入,使现代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以及产生何种方式的影响,涉及动物、植物、昆虫、鸟类等在内的生态相关性,已日益为现代景观设计师们所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