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指导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1:47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1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政治;学案教学;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45-01

以新课程理念为主题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教育领域广泛开展,为此,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课堂角色,促使传统教学向开放性教学转变等几个方面。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1."学案"及"学案导学"的基本内涵

"学案"教学是不同于传统"教案"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所谓"学案",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学案导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提供必需的实物、教具和图片,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提供策略方法,适时进行情意培养,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辅助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1]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的基本内涵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设计教学,在深入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仿照学生的思维方式,精心编写"学案",在"学案"中通过设计典型材料,构建学习情境,有梯度地设置各种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自学并进行有效检测,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活动过程。简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学方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是以依托"学案"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过程。[2]

2.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必要性

当前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教师应改变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者的形象。"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的一种新教学模式,适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第一,新课标呼唤新的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阐述其课程总目标时指出:"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强调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

第二,"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和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学案导学"中,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3.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高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的主动性有待提高,政治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认真设计导学案内容。一是"学案导学"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为本,注重导学,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的导学案。二是导学案应该运用精炼的导语引出课题,明确课题的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并且通过恰当的学习任务设计,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该问题的积极性。在学生预习课本时,应带着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来预习,学会勾画书中的重、难点和疑问。三是导学案应充分利用时政热点来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而不是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读死书。

第二,学生自主预习导学案,合作讨论导学案疑问。"学案导学"注重学生如何学。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从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这种学习模式具有开放性、主体性、民主性等特点,另外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问题与课程相吻合,给出必要的引导、启发,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不至于让课堂一盘散沙。

第三,教师精讲点拨问题,引导探究导学案难点。在笔者近年教学的实践中,一般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仍会存在问题,对于有代表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探讨,教师在引导探究难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讲解时要能把握课本的重点和方向,语言准确,内容精炼,抓住问题的根本。充分利用学生讨论时返回的信息,着力解决关键性紧迫性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注意学法指导,着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第四,学生认真完成习题,整理内化导学案重点。通过训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整理内化重点知识,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观察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讲评,解决突出问题,及时表扬学生的独到之处。同时要关注学困生的状况,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把题目做完,并且要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才能最终提高学生成绩。通过训练,不断提高阅读、审题能力、解题技艺、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如鹏,傅海伦."学案"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与教学,2004(7)

[2]于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2

关键词:国政课;教学案例;使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Ca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66-02

将教学案例引入思政课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和阐明一些学生所关心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及学术观点。而引入一些教学案例去辅助课堂教学。将教学案例引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备课时精选案例,在教学中择机使用,以全班或分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案例,再由师生分析案例,剖析每个案例中所蕴涵的各种理论知识,最后以学生口述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导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思政课的概念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改进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案例选择是关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

即指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且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每一个教学案例均由其背景(“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主题(即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细节(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或关键性的细节)、结果(案例所描述事件发展的客观结果)和评析(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议论、看法)五要素构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的高校各门思政课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学读本、疑难问题解析及学习参考文选等教学参考用书中,与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案例比较多。任课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一定要遵循典型性原则,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教学案例,或运用投影仪、多媒体,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由学生以表演方式将这些案例呈现出来。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上编“从鸦片战争到前夜”教学中,可随机引入“近代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近代中国国家产业化的艰难历程”、“经济技术落后是否决定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必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不能救中国”等案例;在中编“从到新中国成立”教学中,可随机引入“如何认识中国建国方案的选择”、“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深远意义”、“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历史命运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等案例;在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学中,可随机引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科学地评价和思想”等案例。

二、针对性原则

一是学校在教师是否使用案例教学问题上,不应为了追求“时尚”而强求整齐划一,甚至要求教师必须课课使用案例教学,实行“一刀切”。应依据针对性原则,让教师自主选择是否使用。诚然,案例教学具有传统的概念注入式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手段互补的教学活动,它的使用必须服从于课程、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必须服务于学生认知规律这一最高目标,不能滥用。

二是每位教师在备课中也应依据每次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等自主选择是否使用和怎样使用案例来辅助课堂教学。案例选用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那些不用案例不易解决的重点、难点内容来使用案例教学。

三、严密性原则

教师在将教学案例引入思政课教学时,切记要遵循严密性原则。做到:其一,引入的教学案例必须要紧扣章、节、目的教学主题,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其二,使用案例教学必须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要依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准案例,认真分析在课堂实施案例剖析、辩论、探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中向学生进行解读与阐释;其三,组织课堂案例剖析、辩论、探究的步骤要紧凑,须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阅读案例到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思考,再到提出对策,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科学性原则

将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是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之升华,因而选用教学案例时一定要突出科学性原则。所选案例的内容既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具有典型性、必要性和针对性,又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能激发学生辩论、探究之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案例剖析、辩论、探究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和鲜活的影音声像资料。在所提供的这些资料中,对文字、符号、图表的显示及概念的表述和配音、配乐的处理都应做到准确无误,杜绝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五、适度性原则

当前。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时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使用的案例越多越能体现“案例”在教学中的优势。于是传统的精讲多练、师生辩论互动、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手段被忽视甚至被抛弃,于是章章用案例,节节用案例,甚至将一些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的案例也引入课堂,出现了“案例”牵着师生鼻子走的现象。案例过多,学生难以消化,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适度性原则,要求教师在使用案例时要把握住“度”,要适当地使用案例。案例不是用得越多,就越好,而是要适度,应在符合教学需要、方便师生操作的前提下使用,切不可滥用和误用。

六、启发性原则

思政课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运用理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案例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法不同,它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课堂讨论、探究为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一是训练学生个体思维,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和联合攻关能力;三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为达到此目的,使用的案例一定要对学生的课堂辩论和探究学习具有启发性的功能。要围绕“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和影视,调动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启发其去思考和探究,引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克服其对教师的依赖性和思维的从动性,培养其求异思辨的能力,切忌由教师直白地给出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

七、导学性原则

导学性原则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案例辩论、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通过教师设疑问难,积极引导,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集体合作,最终完成对案例探究学习的过程。可见,案例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过程,这一过程由教师的“导”开始,以学生的“学”成告终。教师的“导”应包括“引导”、“诱导”和“指导”。“引导”是引领学生找准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辩论的方向;“诱导”是诱发学生掌握案例探求的方法;“指导”是教会学生揭示案例的规律。教师的“导”是为学生探求新知、掌握学习方法铺就道路,架设桥梁。学生的“学”应包括“自学”、“合学”与“创学”。“自学”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在自主思维中学习和训练。“合学”是指班组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主动适应班集体,学会合作,增强班组凝聚力。“创学”即指创新性学习。学生个体均具有潜在的程度不同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通过“导”去开发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案例教学中的导学形式多种多样,如引导班级集体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同桌合作探究和个体自学思考等。

八、析理性原则

“析理”是指学生在教师导引下,根据“案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细节以及事件发展的客观结果和对案例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剖析,辨析是非,进而突破思政课教学中的难点,以达到明晰事理,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在“析理”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剖析、辨析、总结,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独立分析、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析理”和“导引”过程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析理”过程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3

在高中政治教学一线,导学案已经成为高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导学案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教学格局,教师有原来的管理者、指挥者转变成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导学案已针对性的知识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的任务、路线和途径,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导学案还实现了课堂知识的有效总结,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全记录,为学生复习提供了学习资料,并且还能让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步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经验借鉴。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环节处理

对于导学案教学来说,基本的思路就是以政治学案为载体,实现学案与教材的完美整合,师生教与学之间的配合,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突出他们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及创新。运用导学案教学的环节有如下几个部分:

(一)编写政治课程导学案

导学案教学的基础工作就是认真编写可行的导学案,这是基础工程。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综合分析教材、教辅和教学大纲,设计的导学案一定不能偏离学习主题,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要认真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设计的导学案要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编写导学案的时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指导性原则,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指导学生学习,在学法上和深度引导上给与辅助;遵循层次性原则,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导学案编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挖掘学生资源,可以让学生适当的参与到编写工作中来,使得导学案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依托导学案自学

导学案重在围绕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鉴定和检测。导学案的逻辑性一般比较强,知识体系也比较清晰,所以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要结合导学案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理清知识体系,学会反思和总结。

(三)师生讨论评析

在导学案的学习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了解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引导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并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给与解决。在此过程中,政治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并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做出精细解释,做出评析,供学生参考学习。

(四)老师答疑与评析

通过学生自学、教学交流,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之上,政治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对于学生的疑问,错误理解给与解答和纠正,做到精讲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答疑,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突出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达标总结

所谓的达标就是紧扣本节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而设计针对性的政治练习题,习题的设计既要侧重于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总结是指学生对从课前预习到达标练习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评和初省,是一个整理、提高的过程。

三、高中政治运用学案导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专业,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并不意味着要打破或者改变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而是在严格遵循中央的指示精神,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做的一项有益尝试,具体的结合点,我们放在教学方法上,通过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更好地实现和达到中央的要求和目标。在开展教学中,我们选择了“05方案”所要求开设的五门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与我院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为试点,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果。我们有意把这样好的做法总结出来,在其他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推开,全面提高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以下,笔者仅就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一番详细介绍,以求教于方家善士。

一、专题教学法。众所周知,“基础”课各章节之间并不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基于课本,又应当超越课本,专题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在专题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方面,我们会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遵循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课时的安排。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我们重点讲述职业道德部分,尤其是结合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来谈,在诚信教育方面花大力气来进行教育和引导;在法律基础方面,法律意识的阐述放在重点,具体的法律制度将着重讲述民商法、经济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安排主要是让“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授课,摆脱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教学方法。事实上,经过这几年我们的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每个学期的学生评教中,担任“基础”课的老师在全院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二、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的具体教学中,不同专题的内容如何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必须找到一个契合点,即同样的内容如何展示该专业的特色,我们的做法是通过案例教学法来落实。在选取案例方面,学院和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给予大力支持,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世界各大名校商学院的相关教材,这样我们在备课之时便有充分的经典案例来供选择。在此,笔者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选择世界各大名校商学院选取的营销案例的原因,首先,在于这些案例很经典,特别能说明营销策略和手段,同时也能说明营销行为背后的精神。比如,我们在讲述爱国这一主题,会援引日本索尼公司在1960年代拒绝美国企业要求放弃自己品牌这一案例,由此深入讲述企业营销过程中要有民族和国家振兴的担当,激励学生以后在以后事业中创造和坚守中国品牌。其次,经典案例能较大扩大学生的视野,打开他们是思维,从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层次来思考和实施营销行为,毋庸讳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比如我们在讲理想之时,会引用海尔集团打进欧洲市场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怎么从高要求、高标准上来树立个人、团队和企业的理想。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绝不仅仅来源于这些商学院教材之中,我们生活案例也时常进入课堂,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支持教学内容。在这类案例的选取中,我们更愿意选择这两类案例,第一类为往届毕业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二类是每一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别市场营销大赛的例子。这两类案例主要来自于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的提供,“基础课”教师可以用这些案例来深入浅出地讲述理论,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创业的理想和激情,让学生在内心中树立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虽然来自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但我并不差,我的未来始终是由自己勤奋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因为我的学长和我的同学,他们就在创造事业的辉煌,我也可以的。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这样想,并脚踏实地地去做,比一整节课地灌输理论更有效果;从学生自身来看,这样是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接地气的,是他们实实在在的人生指引和价值领航。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起学生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着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学生或者以独立、或者以分组的方式来进行讨论、辩论、课件展示等,尽可能地把教学目标融入到学生的参与过程当中去。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要我学”模式,达到“我要学”的效果。在此,笔者须指出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院的思政课教学中,既创设社会类的主题,比如:理性爱国、拒绝网络谣言、学习十八大精神等,更多的是结合学生专业来选定主题、创设场景,比如,思政课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进行营销战略与技巧策划、商务谈判、营销案例分析等,在这些课堂实践中,我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最贴近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更具有应用性与实效性,避免了学生因为思政课的主题过于宏大而无法把握所导致的兴趣倦怠。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果是明显的。

四、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同样重视实践教学,但却并不简单地把学生带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也不仅仅要求学生做社会调查,而是在学生专业上做文章,让思政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专业实践中,通过他们的言传与身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得到了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具体的实践教学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每个学期,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都有实训周,在实训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也会参与其中,在专业课教师的安排下,与学生共同参加实训,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思政课教师不需要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只需对学生提供帮助与咨询,必要的时候对他们的实训进行必要的、适度的指导,尤其是在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方面,思政课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我院每年都会举办“工商模拟市场”这一活动,即让学生在集中的时间和指定的校内地点,摆摊设点,卖各种商品。一般来说,学生们都是组队进行参加,学院和思政部并未硬性规定每个学生团队都必须要由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但经过这几年我们的努力,从学生专业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学生们在组队的过程中,经常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他们更出色地在“工商模拟市场”中一展风采。在此,笔者要说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必须形成联动机制,在这一点上,我们与我院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教师们以及相关班级的辅导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我们开展好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务实,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必须得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理念贯彻下来。诚然,以上四种方法亦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所使用,但我们的特色在于落实到学生的专业上来。在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这一大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每个学期评教中即可看出,相关班级的思政课教师的评教分数往往要比专业课教师要高。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一定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用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5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年6号文件

【3】戴金祥,王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想.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5

[关键词]大学生模拟法庭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10-01

一、实施方法与过程

思政部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精心策划和开展了“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每年上半年搜集热点、焦点案件进行遴选,邀请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各学院学工主任进行论证,确定本年度模拟法庭主题,制定模拟法庭活动方案、编写剧本。新学期开学后,教师遴选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为期近3个月的彩排,指导教师全程指导,部领导把关,思政部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张贴宣传海报,选择在普法宣传日来临之际面向全院学生公演。

思政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选取案例分别是“大学生伤害案”“交通肇事案”“大学生求职杀人案”和“大学生抢劫案”。这些案件能够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选择真实案例,尽力按照真实的法律工作要求和流程进行模拟,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件材料,按照法律工作者真实的工作状态要求学生进行案件的研讨和出庭。这种比较真实的法律工作状态模拟课程带给学生的是最大限度地接触真实法律的体验,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平时所学的法律知识,并充分考虑到证据的运用、事实的认定等平时课堂教学所忽略的东西,全方位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中,思政部在活动组织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前让参加排练的学生熟悉法庭程序。因为模拟法庭活动能不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于法庭程序是否熟悉,而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法律程序的熟悉上。活动指导教师带领大家反复排练,精益求精,力求真实还原法庭原貌,每一次活动都做了百分之百的充分准备。

二、引入真实法庭庭审

2014年2月27日,思政部引入了一场真实的法庭庭审。平顶山卫东区人民法院在我院2号楼701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传销案件庭审活动,公开审理被告人葛某、罗某非法拘禁一案,420余名师生零距离感受案件审理过程。本次庭审观摩活动为师生上了一节真实、生动的法律课。

审判结束后,法官们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就传销危害、怎样避免误入传销组织,以及误入传销组织后怎样自救等问题踊跃发言,审判庭庭长张峰一一认真进行了解答。本次活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处处长匡予生与卫东区法院刑事庭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与刑事庭庭长亲临活动会场指导工作,充分做好了提审犯人、开庭审判、现场互动等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卫东区人民法院刑事庭积极开展“新春第一课”教育活动,在请示上级领导后,精选了与大学生实际有关的案例。合作双方能够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一个细节问题,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没有什么法律课比这更真实了,这种形式的‘课堂’希望以后多一些,更希望我们能与法官们零距离学习交流法律知识。”2013级矿井建设专业任雅鑫说。

为加强与卫东区法院更加深层次的合作,下一步将聘请法官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到法院听审,组织教师到法院实践调研,搜集鲜活案例,强化教学效果,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并完善“课堂+活动+法庭+基地+网络”五环相衔接、相连接、相叠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三、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6

[关键词]行政法;案例教学;实践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1]

它起源于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这种教学法在他的弟子柏拉图那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柏拉图把老师的问答法编辑成书,寓教于许多有趣的日常小故事中,我们现在常见的《理想国》一书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

现代案例教学兴起于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开始在行政法教学中逐步引入案例教学。行政法教学的抽象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行政法教学需要引入案例教学法[2],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俗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才能将法律规范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法律素养。案例式教学具有目标性、启发性、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的特点正是行政法教学所需要的效果。

行政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中,在宣讲和解释法律理论、法律概念或法律条文时,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根据法律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该法律理论、法律概念或是法律条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缺陷

(1)案例选取缺乏启发性、时代性和中国特色

行政法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有些老师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案例资料,在选取案例时没有经过精心筛选和加工就在课堂上交给学生讨论。这导致很多教学案例对学生来说不是太容易就是太难,不能给学生以启发,更不用谈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也有一些老师所选择的案例太过老旧缺乏,缺乏时事性,或是不能适应新的法律规范的要求,或是脱离实际太远,这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基础知识。还有一些老师选了很多外国行政法的司法案例,不仅严重脱离中国的行政法司法实践,也让抽象的行政法更加让学生难以理解。

(2)课堂组织缺乏参与性、互动性和对抗性

行政法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堂中来,进入案例的情景,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法律思维能力。行政法学案例教学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像司法人员、律师一样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得学生可以获得运用各种技术和技巧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3]但有些老师只注重利用案例对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进行讲解,只是向几个学生提问,只顾表达自己的新观点,显示自己的理论水平,把自己当作演员,把学生当作观众,完全忘记了培养学生才是课堂的目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没有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进入案例中的角色。这样就没办法促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也没办法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不到案例教学所应有的效果。

行政法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相互之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在互动中启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发现问题,相互讨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一些老师只草草地将案例结合教材中的法律知识展开阐述,无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不能或不想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行政法案例教学更要求学生就案例中的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擦出真理的火花和灵感,锻炼分析能力和辩论技巧,夯实法律实践的基本能力。但课堂中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对于老师来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点是行政法案例教学中最难以实现的目标。这有些是由于老师的教学能力的不足,有一些是由于学生没有这种对抗性学习的能力。

2、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认识和技巧

行政法案例教学对授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而是案例讨论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仲裁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技能。然而,由于高校普遍存在‘“大学无教法”、‘“教学方法是中小学的事,大学里用不着讲究这些”等思想。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大学教师多数重视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又由于行政法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师资力量原本就不足,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导,以及对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培训的缺乏,使得能够熟练运用案例教学进行行政法教学的专业老师更是屈指可数。此外,作为从事行政法教学的教师而言,行政执法实践经验的缺乏也会对案例教学造成制约,加之进行案例教学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学校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致许多教师对案例教学缺乏激情和热情,不愿意主动地加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案例教学水平。即便是那些积极尝试案例教学的教师,在案例选择、编写,组织课堂讨论,总结等环节上都还存在诸多不足,无法真正胜任行政法案例教学。

3、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行政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演员”。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能力和热情的欠缺是开展案例教学的重大障碍。这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一些非重点大学的学生中。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社会“金钱至上”“读书无用论”等庸俗观念盛行,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也不想把精力花在学习上。其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当多的教师仍然奉行“师道尊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仍将学生置于自身的对立面,自觉与不自觉地拉大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致使学生在行政法案例教学过程中不敢轻易提问,在讨论中也从不敢轻易发言。再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已经养成依赖教师、死记硬背、照搬书本的习惯,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使得他们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行政法案例教学方式,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或不能紧扣案例作分析,答非所问;或囿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使行政法案例教学的目的无法真正实现。

4、行政法案例教学缺乏评价机制

行政法案例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强调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是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为标准,它的功能是测量学生,带有技术理性色彩管理主义倾向,妨碍了学生与教师的健康发展。从当前的行政法案例教学实践来看,仍然主要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而行政法案例教学的评价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教师对案例教学缺乏激情和热情,不愿意主动地加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案例教学水平;学生则出于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往往对案例教学有一种排斥的心理。

三、行政法案例教学之新思路

面临前述的种种困境和问题,行政法案例教学实践需要进一步进行反思,找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1、行政法案例的选择

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案例式教学中,对案例选取的恰当与否是教学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笔者认为案例式教学中案例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应具有典型性[4]

案例教学所选择案例的案件事实应与所探讨的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对应性,案例能够较好的说明或解释某一或某些法律原理、原则、规则的内涵及其运用。案例的选取并不在于其所涉及的标的额的大小、内容的繁简,而在于其案件事实与教师所授法律知识的联系。

(2)案例应具有争议性

案例的疑难性即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疑点多、障碍多、曲折性的特点。选取的案例最好满足“似是而非”、“是而不非”的情节曲折之奇和事件引人入胜之奇的两大基本要求。“似是而非”是指教学中选取的案例情节曲折,粗看一目了然,仔细分析却越看越有争议,引发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难以一下子下结论;或者是案例一出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而不非”是指通过所选案例的曲折离奇的情节的层层剖析,抽丝剥茧,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在正反思索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案例应具有时事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尽量选取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这样能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也能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法律实践中的新动态。通过具有时代性的案例的讨论,有利于了解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案例应具有综合性

案例教学中选取的案例最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性即指所选取的案例所涉猎的知识点不拘泥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具有一定的深度,涉及到多个法学原理和法律问题,有时甚至还可以涉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以外的其他法律知识。

(5)案例应具有适当性

案例选取的适当性是指案例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案例的选取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案例。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应选择知识点少、难度小、篇幅短的案例;针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选取知识面广、疑难性大的案例。其次,案例的选取应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的深入,传授法学知识的多寡来选取教学案例,一般是先易后难,层层深入。

(6)案例应具有趣味性

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最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的案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7)案例应具有适度的理论性

现行法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漏洞,部分案例在现行法上甚至找不到合理的依据,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法律分析问题,找到理论上的最佳解决方案。

2、课堂组织中的作用

行政法案例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提高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对抗性,这就要发动学生广泛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入案例中的情景和角色,通过相互讨论与相互辩驳,获得灵感,擦出真理的火花,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和辩论技巧,培养法律职业的基本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笔者认为,要实现前述效果,教师要发挥如下几种作用:

(1)案例讨论、参与的主持人

在行政法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向学生布置教学的内容,把握教学进行的程序,并在课堂教学中维持课堂秩序。因此,在案例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像主持人那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学习的程序、规范。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营造热烈而有秩序的气氛。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总结,使案例教学有始有终,首尾照应。尤其当学生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和共识时,教师还要综合各种不同的看法和决策,给学生一个既有共性又包含特性的结论代。这是在行政法案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最经常性的角色。

(2)课堂互动和辩论的导演

课堂互动首先是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5]师生关系是任何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从理想的层面看,师生双方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双方的智识与能力的提升,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达到教育内容与思想认识的相互促进、双向授受。课堂互动还要引导生生之间的互动。行政法案例教学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这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它实际上应处于教师无形的监控与指导之下。教师相当于导演的角色,使学生学会相互讨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促使学生之间的观点相互碰撞,引发他们相互的辩驳,进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3)学生思想碰撞的催化剂

学生思想的相互碰撞是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学生的讨论和思维,完成或实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催化剂角色的发挥,就是帮助、启发学生,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提问向学生发出挑战,推动他们思考,将问题由表面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教师催化剂角色的发挥,还体现在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充当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促使各种思想相互撞击和融合,丰富教学的内容。

3、建立和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行政法案例教学既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顺利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因此,激励评价机制应当涉及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面。一方面,应当建立促进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水平的激励机制,设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教师行政法案例教学的成效进行核定,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奖评定的一项指标。另一方面,应当建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激励评价机制。高校可以将学生考试制度、考试内容的确定、学生成绩的评分标准等等都与案例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克服学生基于功利主义思想应付甚至抵制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第10期.

[2]关保英.行政法案例教学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第4期.

[3]余清华,龚家林,郭善玲.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管见[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第5期.

[4]张晓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J],2004年10月,第13卷第5期.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7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政策变迁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61-0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名称曾经历“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教育”、“马列主义基础”、“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思想概论”等,直至现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变化。每一次课程名称的变化,都与党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紧密有关。依据中国社会、中国高等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等宏观政策变化过程,可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1949―195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规定为相关部门制定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将“新民主主义论”列为文、法、教育(或师范)学院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此后,“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前身,正式进入大学课程体系。

事实上,1949年10月8日颁布的《办法》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献。例如,它对“新民主主义论”的教学目的及重点并没有详尽的规定,对政策如何实施也缺乏规划。这种情r到了1950年有了改变。195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任务,详细说明了新民主主义论的教学重点,应包括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等七个方面。

但是,各高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1953年6月,高教部下发了《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正式将“新民主主义论”调整成为“中国革命史”。这一做法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密切相关,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将课程内容扩展为“中国革命史”是一种必然趋势[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1956年9月,高教部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这是对以往课程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中规定了“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学期、学时以及课堂讲授与讨论的学时比,以及课程的考核要求等等,较为详细。

总之,自1949年到1956年这段时间,高校“新民主主义理论”(后改为“中国革命史”)属于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相关部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基于以下背景:一是对学生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决定了高校“新民主主义论”课程的开设。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课程,结合政治运动开展教育,使学生的政治认识有明显的提高[2]。二是国家的政治任务及全国高校教学实际情况的发展和要求决定了该门课程政策的调整和变迁。三是在课程目标上,突出强调革命性。有的文件中就强调要让学生树立和巩固革命的人生观。因此,这一时期,反映在历史教育方面的政策有以下特点:一是对于历史教育而言,更多的是基于政治需要的视角而制定政策。至于“新民主主义论”课,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上往往也是围绕着国家政治任务而展开。例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文提到的高教部于1953年6月颁布的《通知》中指出“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要“特别着重说明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以加强学生的反帝爱国主义思想。”[3]二是历史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这个指导思想也一直持续到“98方案”出台以前。“新民主主义论”(后改为“中国革命史”)在全国各个层次的院校都要开设,在排课顺序上也经常排在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位,一般情况下,课时也最多。

二、加强社会主义教育的十年(1956―1966)

1956年底,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国家制定课程政策时也从“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为主,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为主的转变。与之相适应,高教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下发了一些文件,根据这些文件,高校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取代了“中国革命史”。后来“社会主义教育”又被‘马列主义基础’取代。1959年以后,“中共党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在高校逐步开设。1964年10月,下发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过去的政策相比,该文件对“中共党史”的教学任务,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制方面都有更加详细的规定。

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高校历史课属于曲折发展时期。首先,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是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相较于第一阶段,该阶段的政治倾向性更加明显,这在当时党的教育工作方针中有明确反映,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明: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当然,从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也是相关部门进行课程政策调整的原因。例如,鉴于“中国革命史”教师无一人是从大学本专毕业的,所以教育部主张建立专门培养和提高高校政治课教师的学校,要求中国人民大学设立“马列主义基础”系或专业[4]。和以往政策比,在培养师资方面,这是一个进步。总之,这一时期围绕历史教育方面的政策有如下特点:一是党和国家依然重视历史教育。从1957年到1958年,高校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律停开,只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虽然这一做法并不科学,但足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二是这一时期历史教育方面的课程政策随着国家政治气候的变化而有时摇摆不定。例如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课程名称亦曾频繁变化。课程名称变动大,内容变动也大。所以历史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这一时期缺乏相对稳定性。但总的来说,“中共党史”基本保持了正常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时期一度停开“中共党史”课(1966―1976)

“”是一场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高校也是个重灾区。“”开始后,从1966年到1969年,高校在校学生被停开所有课程。1970年秋季恢复了高校招生,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得到了恢复。“中共党史”即为当时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之一。

“”时期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时的特点依然是以政治为中心,受其影响,“中共党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特性,在政策的制定上“无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要求,无视教学规律的特性,完全与当时政治气氛的变化相结合。”[5]尽管从1970年开始,高校恢复了“中共党史”课程,但是在和“”的“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口号下,以“革命大批判”取代了课堂教学,政治理论课完全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庸。”[6]属于历史教育的“中共党史”课程仅仅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四、“三大课改方案”:从“中国革命史”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977―20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包括历史教育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新得到了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三次改革,产生了三个课程改革方案,包括:“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

(一)“85方案”中的“中国革命史”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1985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对高校大学生要“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所以,这一时期,从课程设置上看“中共党史”又改回到了“中国革命史”,该《通知》也被称为“85方案”。

与改革开放前比,该阶段在政策制定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政策制定时不但强调以政治为中心,而且也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从时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的课程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其次是对高校“中国革命史”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了深刻认识。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中也曾多次重点强调了这一点:早在1979年5月的《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中就曾明确“必须明确肯定每门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科学。”[7]三是政策制定更缘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时效性的需要。例如,突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从1985年到1995年,涉及到历史教育方面的政策文本大约有十个,其中至少在七个文本中都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四是政策制定上注重中国革命史教师学历哟蔚奶岣摺G康鳌耙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培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资。”[8]在政策实施上除了和过去一样,在一些高校开设“中国革命史”本科专业外,更鼓励肯定试办“中国革命史”研究生班,这在以往的文件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应该说,“85方案”中关于历史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政策实施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忽视思想性,影响了教学实效性。针对“85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出台了“98方案”。

(二)“98方案”中的“思想概论”

“98方案”出台的背景之一是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及规范“两课”课程设置,1998年6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该文件被称为“98方案”。为了加强中国革命史教育的理论性,“98方案”用“思想概论”取代了原来的“中国革命史”,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该政策使得高校历史方面的教育从理论层面上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国家对历史教育课程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具有创造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导向发生明显变化,浓厚的政治色彩降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度以“德育”这一名称代替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概论”即为德育课程之一。二是在政策制定上重视历史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课程名称的调整即为证明。在“85方案”中,将“中国革命史”课调整为“思想概论”课,这一调整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从“思想概论”到“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课程逻辑[9]。可见,该阶段的政策在强调历史知识的同时,更突出了对历史理论的重视。三是历史教育课程不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取而代之的是“邓小平理论”。

(三)“05方案”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5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实施方案》,史称“05方案”。“05方案”规定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与其他阶段比,这一时期课程政策的制定有一个突出的背景:那就是中国高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苏联“三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即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10]。进入21世纪以后,开展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政策导向上,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05方案”及其以后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政策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提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的政策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价值取向上,则突出以人为本,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二是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会充分考虑一线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建议及需求,重视实地调研,制定政策。三是将教材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集全国之力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改变了过去历史教育课程“一纲多本”的现象,全国高校使用材,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四是重视课程建设。首先是出台相应课程建设标准。如2010年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指标具体细化,易于高校操作,如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鼓励小班教学等等。其次是在有条件的高校推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目前为止,较典型的有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等。最后是结合实际需要,多次修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五是抓学科建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二级学科已于2008年增设,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更加科学。

综上,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的变迁受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较深,政治性比较明显,体现出了该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时期的政策变迁充分体现了国家主体的意志,对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关注略显薄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目标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学科地位的确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除关注其政治性和思想性之外,更关注该门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学术性,尤其是拓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的有效途径,更关注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

――――――――――

参考文献:

〔1〕刘辉.中国人民大学与建国初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J].教学与研究,2008(11):92.

〔2〕〔3〕〔4〕〔7〕〔8〕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16、34-35、76、120.

〔5〕姬丽萍.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J].中共党史研究,2010(11):33.

〔6〕曹开华.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地位的嬗变[J].党史文苑,2007(18):62.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8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即是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际需要,通过引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让学生通过一个实实在在的案例,在特定的情境中积极探索思考,总结归纳出其内在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

1.鲜明的针对性。案例教学中针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经过实践检验的典型事件,通过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达成相应的共识。从这一点上看,案例教学法对偏重于理论教学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十分鲜明的针对性,可以让学生透过一个真真实实发生的事件去解读、理解某一个抽象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度的实践性。案例教学法所选择的案例均是来自于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实践,学生不仅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去解读这些案例,还要通过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归纳出其中的内涵。这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丰富的社会实践问题,并且从中能够培养他们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深刻的启发性。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不仅包含着对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时间的详细描述,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问题。案例教学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对案例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判断、推理、论证,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启迪学生。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高中政治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精选出针对性强、富含启迪性、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事件。在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精选案例。案例是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的核心,选择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高中政治课程在实施案例教学前,应当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收集到足够多的、针对性强的案例素材,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风格进一步筛选出合适的案例。这里所说的合适的案例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所选的案例应当能够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要有深刻的启发性,即所选的案例对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能够对所讲授的理论问题具有形象的阐明作用,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获得启发;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即所选的案例应该是社会上已经发生过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对其进行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

2.呈现案例。案例的呈现即是教师对所精选的案例进行展示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如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和方式的运用,极大丰富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高中政治课堂案例教学活动中,也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案例的展示,此外还有印发相关的案例材料,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口头讲述,学生模拟表演等形式。而案例的呈现时间,有先案例后理论,先理论后案例,甚至理论―案例―理论等形式。这些形式的应用应当以学生能听懂,能理解,能接受,能获得启发为主。

3.分析讨论案例。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分析讨论案例关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思想政治课枯燥的理论内容与案例结合起来,揭示案例与理论之间的联系,分析讨论其内涵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角色,利用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进一步探索总结出案例揭示的理论内涵。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9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不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性,而且强调了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对话”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入联系”转变;教学方式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与意识形态领域冲突的激烈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传话”思路,引人“对话”式教学,以更有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对话”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传统思路是“传话”,即教师以课堂为载体,向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师生之间是传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塑造者和被塑造者以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显然,这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因此,超越传统“传话”模式的“对话”式教学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将其具体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两者之所以能够结合,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任务和“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共同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不只是使大学生接受一般性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融人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信念和信仰,并表现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体现于行动中,也就是说要完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对话”式教学正契合了这一教学任务。

    教育视界中的“对话”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首先在谈话层次上,它追求师生间平等、自由、公正的语言交流;其次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学生精神世界与教育引导的融合,这就超过了谈话和交流的范畴;最后,“对话”揭示了一种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授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可见,“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赋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地位,重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尤其强调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与“传话”式教学重视宣传和讲解过程相反,“对话”式教学着眼于建立一种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由“教师要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学生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只有在这一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在大学生头脑中得到确立和巩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话”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1.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具有较高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和作用,但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却由于教学思路的不同而存在分歧。

    传统的“传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这一环节,基本理念是“要学生学”,强调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因此,在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扩展时往往通过列出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这一观点虽然看到了教师的讲解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出现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普通的知识课程进行讲授的情况。学生即使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也不能自然而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更不要说这种“要学生学”的形式往往引起学生反感,影响他们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和知识。

    “对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自我完善”上,基本理念是“学生要学”,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除了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外,还应包括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侧重点不同,面对的大学生也处于不同的年级,在促进自我完善方面必然有不同的要求。为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年级、分课程制定出贴合大学生实际的完整的自我完善的目标系统。

2.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入联系”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由于具体课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系,但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有一条得到普遍认可的基本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在教材的理论内容之外,还要关注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两者联系得当、有力,易于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有助于巩固其指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尽管不少教师能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也能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尝试,但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就在于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受到“传话式”教学思路的影响,是一种“简单结合”,将“理论”简单理解为政治教育,将“实际”简单理解为结论明确的一般实例,使得二者的联系变成生硬的“两层皮”。在这样“简单结合”原则下选择安排的教学内容尽管有理论,也有实际,仍很难真正吸引学生。

    “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双方在意义交互中的深层次沟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论和实际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应实现相应转变。

  首先,教学的理论内容要从简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向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转变。这里要澄清的是,并非“对话”式教学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相反,它主张教师应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反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同于一般的人文素质课程。但由于“对话”中师生双方不是控制、操纵的关系,不是强行把一方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因此不赞成脱离知识的空洞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因为舍弃了知识教育抽象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只会出现机械教条、生搬硬套的情况,不但不能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只有寓思想性、政治性于科学知识体系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系统知识的普及才能达到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本着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体系和知识进行全面、客观的讲授,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的普遍原理和分析方法,也包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具体结论;既要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思潮进行简单对比。在发展和对比中让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心。

    其次,教学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列举一般实例向深人分析社会重大问题转变。所谓一般实例是指争议性不大、结论明确的具体事例,在教学中引用这类例子固然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但是,由于这些例子对现实的反映多是从正面直接进行的,且结论一目了然,难以触动学生深层的精神世界,也难以激发学生深人思考和讨论,仍然是徘徊在“传话”的旧思路中,只不过“传话”的内容是实例而已。如果教学中仅局限于这类例子,学生会认为教师故意片面选取那些能够解释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事实,而回避了现实中的矛盾和争端,逐渐对单一的课堂内容失去兴趣,转而更加关注从其他渠道获取的负面信息。并且,由于在课堂上接受的都是用正面实例说明正面观点的教育,在遇到有争议的社会重大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甚至会产生悲观、失望等负面消极情绪,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片面列举一般实例向深入对比分析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转变,在争议、分歧甚至是负面事例中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只有对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和实际内容都有了改进,才能在对两者关系的把握上实现从“简单结合”向“深人联系”的转变。这既要求教师能深刻领悟和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超越“传话式”的政治说教,又要求教师敢于和善于联系社会重大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大学生进行深度“对话”。

    3.教学方法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的范围很广,有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也有国外教育方法的借鉴;有方法论上的改革,也有具体方法的创新。实践应用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案例法、专题法等具体方法也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采用。但由于受到“传话”教学思路的限制,很多教学方法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常规。

课程思政指导方案篇10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高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在政治经济学(本文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引入启发式、开放式的案例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为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一、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现状

如何将案例教学适度应用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教师层面,需要明确角色定位,具备知识储备、联系实践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要对案例进行系统性、深层次解读,把教材理论的深度与教学案例的广度相结合,把理论凝练的指导性与案例应用的多样性相结合。学生层面,需要转变意识,变被动理论灌输为主动参与探讨,学会把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具体化实践,在丰富形象的案例内容中提炼理论重点,与教学目标契合。在教学管理方面,既要注重案例教学资源内容的开放与共享,及时更新案例库,又要注重班级规模、教学课时安排等具体措施,以期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有效作用。

目前,案例教学在政治经济学课堂上得到了应用,并逐步获得诸多教师的认可,也引发学者和教学管理者对其持续关注,总结了操作强、效果好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案例选择的问题。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集科学性、阶级性和理论性为一体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并在积极总结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新经验和探索经济关系变化新情况中不断发展的,如何展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大的生命力?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必须提高质量,同时与生活贴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在网上随机抽选几个案例或对部分案例断章取义,就会使案例与教学内容不匹配,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第二,案例应用的问题。政治经济学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生产关系,要摒弃错综复杂的各种干扰因素,探寻其本质的必然性,必须通过科学的抽象法来进行,如何科学分析,舍去与本质无关的表面现象,揭开内在的本质联系?必须从占有大量具体材料入手,案例教学的选取,一方面,是政治经济学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经济现象到本质规律概括的理论来源和支撑;另一方面,是案例利用政治经济学理论,从系统到单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描述到现象说明的现实指导和推演。如果案例应用中没体现出这种辩证关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很难实现。

二、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张教育者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激发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学习乐趣,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维模式。比如,教学中,如何解释一种商品随着生产的扩大和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越来越低?这就需要将学生带入选取的问题情境,在案例中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蕴含在案例中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第二,理论联系实践,缩短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实证科学,它根植于现实经济运动的沃土之中,从实践中来,又能解释现实和接受实践的检验。政治经济学所应用的实证分析的事例材料具有普遍性,这就保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理论具有科学性。比如,在生产关系内容中,列举现实生活中化妆品的不同卖点,同一家公司不同产品的广告宣传,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这种侧重学习过程体验的教学,使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认识更为科学系统,提高教学有效性、认同感。

第三,围绕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中,通过真实和特定的情境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己知识积累,以认真思考、相互讨论为途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实现形式”中,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发现一切商品生产者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为什么不断创新,研究和开发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什么改进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获取最大的利益?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锻炼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促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三、政治经济学案例选取的原则

案例选取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立场,既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完成教学目标,又要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既要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动力,又要使案例教学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精神。

第一,案例选取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选取更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政治经济学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由于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因而政治经济学也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青年学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通过案例选取要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科学认识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必胜信心,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第二,案例选取要真实,贴近生活实际。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的真理观,具有真实性、深刻性,在案例教学中,要把这种真理观置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全面性之中,使蕴含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走进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案例选择要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共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理论内化、缩短理论与现实距离,用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互动参与;以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的案例,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货币的职能”教学中,通过生活中“商品定价”“银行存款”“购买黄金”“赊购赊销”“美元储备”等经济现象,归纳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并指出相互间在历史和逻辑上有着有机的联系。

第三,案例选取要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一致。案例选取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挖掘课程案例的深度,增强思想性、主题性,激发参与性、互动性,避免“为案例而案例”的形式主义。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引人入胜的视频、故事等,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但是也容易造成“只看热闹、不看门道”“故事案例略知,理论学习肤浅”等现象。因此,案例教学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整体课程设计,成为科学理论的支撑和实证。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用发展的眼光,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一方面,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取要符合逻辑发展规律,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一致;另一方面,对待学生提供的个别案例,要置于逻辑进程与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相一致的过程中考虑,避免因案例选取对课程内容忽略,更要避免特殊案例的片面解读,使教学目标失去方向性。

第四,案例选取要动态更新,体现时代精神。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政治经济学案例选取要不断动态更新,注重时效性,结合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互动思考的积极性。案例选取要洋溢时代感,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社会变化发展,选取材料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并以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全方位探讨案例蕴含的道理,启迪拓展学生思维。比如,对于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互联网+、从纸币到银行卡到微信、支付宝等经济现象,要从中国和世界经济生活的实际出发,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新时代、新课题、新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不能企图直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寻求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用案例思考和提炼,用理论指导和印证,体现出时代精神。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向俊杰,陈威.高校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校研究,

[2]新华社.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3]彭文峰.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运用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