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1:52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

经济学基础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深入领会和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弹性原理;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领会生产、成本理论;理解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需求、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理解iS—Lm模型;领会财政、货币政策的种类及其手段。促进学生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1.总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有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教学内容。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何生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需求和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规律;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法;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弹性计算。(2)教学内容。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购买能力且愿意购买该商品的数量。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出售能力且愿意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3.偏好与效用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消费者的偏好;知道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厌恶品、中性商品;了解效用的概念;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欲望与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4.厂商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生产与生产函数;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厂商均衡理论。

5.成本与收益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成本的含义;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了解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区别;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2)教学内容。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6.市场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2)教学内容。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7.要素收入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了结洛伦斯曲线的含义;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2)教学内容。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8.市场失灵与政府垄断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2)教学内容。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的对策;政府失灵论。

9.总需求与总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总需求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2)教学内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函数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是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10.失业与通货膨胀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了解菲利普斯曲线。(2)教学内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含义和类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1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成因。(2)教学内容。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和成因;增长核算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

1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财政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2)教学内容。经济政策: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财政思想的演变,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货币政策其作用的其他途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的关系。资本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证券的发行和流通,证券的交易与价格,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交易,垫头交易,期权交易,双向期权。

13.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2)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的优点,金本位制的不足之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倾销的含义,倾销的特征,反倾销的措施,倾销的确定。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干预,关税。

参考文献:

[1][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3.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2

 

一、前言

 

作为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经济伦理价值的研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斯·韦伯深入分析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动力,并介绍了其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联。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建设中,必须在相应的伦理价值支撑下进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解决经济林伦理失范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象,鉴于此,下面结合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深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二、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伦理观解读

 

(一)经济伦理观的精神实质。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和经济基础为促使资本主义兴起的主要因素,这点在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得到明确的说明,且认为经济因素受非经济因素决定、理性经济活动被非理性因素决定以及新教伦理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等。除此之外,马克思韦伯认为经济模式背后包含一定的精神力量,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也就是决定经济模式成败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同时,也就是这种无形力量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精神对近代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属于理性的资本主义形式,受新教伦理影响。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资本主义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节制有度、勤奋节俭、精明强干、讲究信用,将全部身心投身到事业中去,并意犹未尽。第二,劳动为人们的天职,不管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负责一定的义务和职责;第三,获利为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但不是人们幸福生活的手段。

 

(二)经济伦理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斯·韦伯从新教伦理方面解释了勤奋、俭省、守信和节欲等精神为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指引人们从道德和伦理两个方面很好的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含一般市场经济的属性,同时,还包含市场经济的特性。相比于新教伦理,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具有大量的封建意识,缺乏理性潜能,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社会生产能力,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伦理道德和法律这两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体系发展较慢,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某些部分丧失道德规范,出现卖假、作假和失信等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发展,因此,价值体系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态势,不管是国民经济水平,还是人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拜金主义、道德沦丧、奢侈腐败等现象也越来越多,从而引起各种社会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资本主义市场进行分析,结合其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的兴起在于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是在三者的交互影响下出现的,马克思·韦伯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新教伦理的作用,马克斯·韦伯提出不管是哪种经济模式,其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资本主义中,其发展的精神力量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差别,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极大的差别,它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类型,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必然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初期,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及弱点,使得各方面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主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些见利忘义、国家意识减弱、道德失范的现象,西方资本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伦理价值体系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限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需要遵守自由、平等的原则,所谓的自由是指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人们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这也是人们自由实现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精神因素。所谓的平等是指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价值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在给予人们经济领域自由和平等权力的同时,应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则,为平等自愿感形成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坚持继承与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应该先对一般的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借鉴一般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养分,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此外,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拓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评判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从而全面调动劳动者的了伦理道德观念。第二,注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而这些伦理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如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敬业、节俭、诚信等优秀美德,对于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五、总结

 

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及其精神有深入的介绍,通过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能全面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3

关键词:管制;规制;监管;干预;调控;市场监管法;市场规制法

1管制、规制与监管

管制、规制与监管都是英文“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对于日本学者的著述倾向于将它译为规制,如金泽良雄在《经济法概论》一书中第一编第四章所谈及的问题就是“经济法中的规制”,植草益的《微观规制经济学》等。对于英美学者的著述则更倾向于使用管制,如丹尼尔•史普博的著作是《管制与市场》,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等。而在国内的经济学著述中,管制与规制的运用也无统一的规范,如王俊豪所著《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马昕等所著《管制经济学》,谢地所著《政府规制经济学》,王雅莉所著《公共规制经济学》,张维迎的《管制与信誉》等。在经济法学著述中,结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学者们大多数使用的是市场规制,如漆多俊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十章所述内容即是“市场规制法原理与制度体系”,监管在经济学领域很少见,但是在法学领域,有的学者将市场监管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为微观经济法范畴,是干预市场微观领域的不同手段。如卢炯星认为,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行为规制法同属于微观经济法范畴,但两者却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在与法律密切联系的层面上,管制、规制与监管并无本质区别,既包括与此相关的政策,也包括为实施政策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有学者认为:管制原意是指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和节制,并含有规则、法律和命令的基本含义,通常理解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限制,要比监管的范围大的多,监管只是管制的一种,是从维护安全,降低风险角度进行的管制。管制与规制并无不同,只是“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而已,无论管制更多的适用于政策性讨论也好,规制侧重于管制法律表现形式也好,这些区别对于实质性研究并无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应该是刻意追求到底是该用规制还是用管制,而是应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整体来掌握适用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经济管理方法的区别。

1.1管制(规制)的性质

丹尼尔•耶金在他的一书《制高点——重建现代政府与市场之争中》写到的管制(规制)在战前与战后被接受的程度和内容有非常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查看了相关资料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前的管制(规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制,政府的手伸向市场的各个微观领域,因此它指的是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直接监督和管理。而凯恩斯主义则将政府从微观拉向宏观,主张管理总体经济而不是具体的市场运作。因此,凯恩斯主义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名称“政府干预”,用与区分政府管制(规制)。丹尼尔•史普博认为管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者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者特殊行为。金泽良雄认为规制可以理解为是对于一定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秩序,而起到限制的作用,经济法规制的对象就是经济生活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循环的全部过程,并包括与此有关的金融、运输等。维斯卡西认为,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力,政府管制就是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这种强制力。植草益认为,政府管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我国学者王俊豪则将管制定义为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因此,管制(规制)的性质是对微观经济领域和主体的干预。

1.2监管及市场监管法

监管,有学者将其解释为监督和管理,但其并不是监督和管理的内涵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国外有学者认为:监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经济个体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强制性限制。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监管就是由监管者为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被监管者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和主动的干预和控制的活动。卢炯星给监管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监管就是市场运作的条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为目的,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和干涉,或者说,监管就是政府根据法律制定与执行规章的行为,因此,市场监管就是监管主体制定各类市场的行为规则,并通过执行这些行为规则来减少市场失灵、构建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竞争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监管法作为经济法需要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不断加深,而逐渐进入法学家们的研究视野中。目前学界关于此方面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不多。但是,市场监管法在微观经济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调整市场在运行过程中,监管主体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市场监管法不仅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运营的准则,也是市场监管主体依法监督、持续审慎监管、有效监管的依据,对于保障市场的安全与秩序、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市场监管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是属于经济法,而且应当是经济法的独立组成部分。它与市场规制法虽然都是调节微观经济的法律,但是作用的领域却各不相同。经济法学界注意力普遍集中在体现调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宏观调控法和维护市场竞争的微观市场规制法,对于市场监管法很少提及,这在各个法学著述中可以发现大多学者将经济法的内容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如漆多俊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学》,邱本的《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等。有的则用市场规制法包含了市场监管法,但是对于两种微观领域的调控措施又没能很好的协调两者的差异。在研究微观经济立法时,没有必要区别市场规制与市场监管,因为微观经济活动的配置应该交给市场,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时的一个次优选择,所以微观经济领域的立法就应该本着少管,间接管理的原则。当需要管理一项经济事务时,根本不用区别是规制范畴还是监管范畴,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什么时候管以及如何管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4

关键词: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假设;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市场一政府博弈方式;市场一政府二元双向纠错机制

中图分类号:F0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7―0039―05

迄今为止,政府与市场究竟应在经济舞台上扮演何种角色,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不仅如此,在市场理性假设和政府理性假设两大对立的主流经济思维误导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经济生活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和驾驭。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始终主宰着经济思维的理性假设,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致命病毒,它的危害性随着人类经济生活的日趋复杂而与日俱增。搭建在这个虚拟基石之上的经济学大厦和人类经济舞台矛盾重重、危机四伏。

理性假设: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

经济学理论中包含了一系列前提性假设,理性假设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基本属性的假定。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经济学研究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即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取向。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理性假说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强调经济人的趋利性,其二是强调经济人行为的一致性。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阐释了这种假设的意义:“经济学依赖于一个更一般的心理假设,即人类行为是完全合乎理性的。但这一理性不包含价值评估。”“在讨论均衡条件时把合乎理性视为一致性是有意义的。”“完全合乎理性的假设,只是许多经济学假设的一部分,还有比如假设人们完全预知未来。作这些假设,不是为了使现实世界与这些假设所构造的世界相一致,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孤立地研究各种倾向。然后通过对比,利用由此获得的知识解释较为复杂的情况。”

理性假设自其诞生起便一直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批判。“将一个具体的人分成‘经济人’、‘伦理人’、‘理性人’、‘宗教人’、‘政治人’,并不是说现实中的人就是以此分成若干种类别的,也不是说一个人是由这几部分构成的。现实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如果孤立地去研究所谓的‘经济人’,所谓的‘理性人’以及所谓的‘政治人’,这种研究就很难是科学的。因为脱离了其他社会关系去观察人身上存在的某种特定的关系,这种特定关系就无法说清楚。”

不少经济学家将人们对经济理性的批判视为一种哭笑不得的外行见解。罗宾斯认为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进行相对估价的要求。他指出,认为经济学家所想象的世界完全由利己主义者或“快乐机器”所构成是极其荒谬的。对经济学家而言,经济主体可能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可能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者,可能是纯粹的禁欲主义者,可能是纯粹的主义者,更有可能是这一切的混合体。相对估价仅仅是一种便利的方式。这一解释确实反映了经济学家使用理性假设的原初动机。但是,在经济研究中,人们却常常忘记这一原初动机,而不经意中将假设当成了不证自明的立论前提。基于理性假设的经济学,被大多数人当成了基于现实的经济学。我们不难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中发现他们对市场理性的笃信,也不难从政府干预主义者的政策主张中看到他们对政府理性决策能力的信心。

科学假设很容易被人们误用和滥用。在复杂而漫长的科学探索中,先辈们的假设一旦被埋入理论大厦的深层地基,就会被处于大厦顶端的后来者们当作勿庸置疑的真理。理性假设正是这样一个隐藏于主流经济学根基内的思维陷阱。

经济学的陷阱:基于理性假设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

市场和政府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两大主体,我们称之为二元。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包含了两组悖论:一是市场理性假设悖论,二是政府理性假设悖论。其内涵由两大命题和四种结果构成。

命题一:(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市场理性假设)市场是理性的,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必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果一:(历史证明)市场自由竞争必然导向垄断,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崩溃。

命题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政府理性假设)政府是理性的,通过政府的干预可以有效地克服市场的非理性,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命题的极端版是计划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中央计划经济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最终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唯一出路。

结果二:(历史证明)政府干预也会引发市场无序和经济危机。命题二极端版的后果也是极端的,它导致了生产力的严重衰退。

市场理性假设和政府理性假设是经济学和经济管理中两种相互对立的思维,两者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轮番影响着政府的经济政策,并派生出另外两种结果。

结果三:市场自由放任政策的结果总是导致政府干预的抬头。当市场自由放任导致经济危机时,政府不得不通过干预来收拾烂摊子。

结果四:政府干预的结果总是导致市场自由放任主义的复活。政府干预常常出错,使得市场时而失去活力时而失去控制。随着政府干预的失败,经济内部必然产生放松管制的强烈要求,

市场理性假设及相应的经济政策总是以市场失灵而告终,于是,政府理性假设及相应的经济政策便有了可乘之机;但是,政府干预也常常以政府失灵而告终,于是,市场理性假设及其相应的政策又获得了发言权。基于理性假设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或者说由此演绎的放开市场与管制市场的二元变奏,是贯穿近代以来人类经济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一直左右着人类的经济思维和政策选择。

基于制度层面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

实际上,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包含了两种不同层面的悖论。其一是理论层面的悖论,即由经济学理性假设引发的逻辑矛盾;其二是现实层面的悖论,即由市场和政府自身的制度缺陷引发的现实矛盾。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

市场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但是,市场又是导致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干预是经济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政府干预又是人为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市场自由化的结果总是导致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结果又总是回归市场自由化。

现实层面的悖论基于市场和政府的制度属性,甚至可以溯源到人性和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很难轻易化解的悖论。本文主要探讨理论层面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现实层面的悖论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市场理性假设及其破产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坚持市场是理性的,认为“看不见的手”能够推动市场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根据萨伊法则,任何产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同量的对于产品的需求。就整个社会看,既然供给同时形成需求,而人们的需求又是无限的,生产会自动趋于均衡,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不会发生生产过剩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现象。

市场理性假设及与之配套的自由市场政策,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彻底破产的。事实上,在此之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暴露出了周期性危机的特征。早在1889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就揭示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现象。他通过历史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危机每9―10年发生一次。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分析了1789年至192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波动,他发现了三个升降周期:1789―1849年,上升25年,下降35年;1849―1896年,上升24年,下降23年;1896―1920年,上升24年,1920年后开始下降。

市场理性假设放大了市场行为的理性成份,被这一假设强化了的市场迷信,导致了人们对市场的放任。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历史表明,市场运行并不是遵循理性法则的,自由市场必然导向垄断和周期性危机。

政府理性假设及其破产

市场理性假设的破产,毁灭了人们对市场的迷信和崇拜,经济学家们不得不寻求其他力量来驾驭非理性的经济怪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了离经叛道的国家干预理论。于是,一个与市场理性假设相对立的新假设诞生了。

政府理性假设是凯恩斯主义者主张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含义是:政府是理性的,通过政府的干预可以有效地修正市场的非理和非理性后果。这一假设虽然没有像市场理性假设那样被明确地表达出来,但却可以轻易地从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演绎出来。政府理性假设导致了人们对政府的迷信,滋长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热情,政府干预手段被滥用,政府干预的作用被夸大。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全面接管了市场对经济生活的管辖权。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学说开始不灵验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美国从70年代起出现“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四面楚歌,反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流派如货币学派、供应学派、新制度学派等迅速在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并各自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此同时,作为政府理性假设极端版本的中央计划经济,在经历了早期的“”之后,很快暴露出了深刻的内在矛盾,并最终走向了全面崩溃。在政府理性假设引导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了不同的政府干预政策,结果前者有成有败,后者则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政府理性假设未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二元变奏下的经济动荡

20世纪80年代之后,绝对形态的自由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已相当罕见,两者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极端化倾向有所减弱。然而,人们思维上根深蒂固的传统误区远未消除,市场理性假设和政府理性假设仍是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立论的出发点,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主流思维仍在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两极之间摆动。

自由主义虽然已不完全反对政府的有限干预,但在具体政策上却常常毫不含糊地主张彻底放开管制。20世纪80年代,自由主义者推动了西方国家银行业的自由化,过度放开管制导致了银行业的恶性竞争和市场的混乱无序,由此引发了金融危机。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行自由主义政策,决定放开对民航业的管制,结果导致了大量竞争者蜂拥而入。在1978―1993年间,29家新的航空公司进入了该行业,民航运载能力严重过剩,价格跌到了几乎无利可图的水平,1982年全行业损失了7亿元,而在1990―1992年间,损失更高达71亿元,超过了该行业过去50年收益的总和。美国民航业至今未能摆脱这一困境。凯恩斯主义承认市场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对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作了限定。但是,即使在公认的合理干预范围内,政府政策也常常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失败的干预明显受到政府理性假设的误导,过度相信政策干预的有效性强化了政策制定者的自负。合理划定政府的干预范围并不等于政府能够有效地实施干预。政府智商从来就不能确保政府行为实现其理性预期,人们看到的常常是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的结果。

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对政策层面经久不衰的左右,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动荡。政府理性假设总是推动政府走向过度干预,而过度干预的结果必然引发市场自由化的呼声,于是,政府不得不放松管制,放开市场;市场理性假设则推动自由主义者走向大规模削弱政府干预,导致市场过度自由化,引发恶性竞争,于是,政府又不得不起而干预。在这种两极间的钟摆运动中,国民经济处于频繁的景气波动之中。

从理性假设到有限理性假设: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的化解

基于理性假设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是一个经济学陷阱,是人类经济治理中人为危机的思维根源。突破这一作茧自缚的思维悖论,是当代经济学的紧迫课题之一。

有学者将科学悖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那些前提中包含直接错误的悖论,有人认为这类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悖论;第二类是前提中不包含直接错误的悖论,这类悖论通常基于人类理性本身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对于第一种悖论,我们可以通过修正其前提性错误来加以化解;对于第二种悖论,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调节手段,降低其负面影响和危害程度。

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包含了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两种不同的悖论,前者属于第一类悖论,后者属于第二类悖论。近代以来的经济史表明,理论层面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加剧了人类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矛盾,通过修正其前提性假设,我们不仅可以化解这一悖论,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实层面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

不同的前提性假设导向不同的理论体系,并且具有不同的正负效应。因此,尽管前提性假设的正确性无需验证,但其合理性却值得我们作充分的论证。经济学需要选择一个比理性假设更有益的前提性假设,用有限理性假设取性假设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我们可以对理论层面的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的命题作如下修正:

旧命题1:市场是理性的,市场可以自动自发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新命题1:市场是有限理性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旧命题2:政府是理性的,通过政府干预可以有效地修正市场的非理性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新命题2:政府是有限理性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政府既不能完全驾驭市场的非理性机制,也

不可能完全消除自身的非理,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但却又带有自身的缺陷。

结论:市场和政府都不可能完全遵循理性原则,如何用一方的理性去制约和弥补另一方的非理性,是缓解现实层面市场一政府二元悖论,减少经济波动频率、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关键点。

理性的有限性否定了市场理性假设和政府理性假设中暗示的一致性,动摇了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的理论基础。既然市场和政府都不完全是理性的,那么单纯依靠市场和政府任何一方面的作用,国民经济都会出现失控和衰退。有限理性既是市场和政府获得成功的条件,也是其遭到失败的根源。

有限理性假设包括个体有限理性假设、市场有限理性假设和政府有限理性假设三个不同层面,是对经济人假设、市场理性假设和政府理性假设的修正。其基本内涵是:个体、市场和政府三者的行为均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其有限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非理的广泛存在,个体、市场和政府三者的行为并非都是理性的;二是即使理也是十分有限的。个体的理既缺乏内在的一致性,也与其他个体的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孤立的、差异化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理,使得市场和政府的集体理缺乏坚实的基础。诞生于启蒙时代的理性一词,反映了近代经典物理学鼓舞下人类形成的强烈自信,这个带着启蒙时代印记的概念,夸大了人类理智的力量,它对近代以来的人类行为既有巨大的推动,也有严重的误导。用有限理性取性,可以扭转人们对理性力量的过分信任。

在理论层面,有限理性假设要求对基于理性假设的主流经济学作全面的反思,从而在有限理性假设基础上建构新的经济理论;在实践层面,有限理性假设提醒人们放弃“1加1等于2”的线性思维和理性决策模式,在全面分析市场与政府的博弈方式及其后果之后作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并适时地进行动态修正。有限理性假设是一种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它不可能帮助我们彻底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但却有可能减少危机发生的频次,降低危机的危害程度。

凯恩斯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当程度上得力于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府干预的利弊互见和成败参半,证明了有限理性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然而,大部分决策者并没有意识到有限理性的存在,他们总是过分相信理性的力量。正是这种被哈耶克称之为“致命的自负”的“理性崇拜”,使得政府不断越过有限理性的边界,过于自信地冒险推行过度的经济政策,造成了严重的非理性后果。以有限理性假设取性假设,可以有效地削弱政府决策行为中的极端化倾向,基于有限理性的渐进主义路线是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有效途径。有限理性假设要求我们,将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和政府的有限理性当作一种基本的认识前提,而不是像理性假设那样,从简化的、一致的、确定的假设出发。这一转变,有助于我们从量子力学而不是牛顿力学中演绎新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经济治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和政府理性假设所导致的过度行为,从而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和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引入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市场一政府二元双向纠错机制。在全球经济时代,这一机制还需要逐步演变为三元纠错机制,即市场、政府和国际经济治理机构三元协同纠错机制。有限理性条件下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方式

市场一政府二元双向纠错机制基于政府、市场主体和经济人的共同努力。其基本原理是市场和政府应尽可能以自己的理回应和纠正对方的非理。政府纠正市场非理是很容易理解的,市场如何能够纠正政府的非理,这要取决于企业的理性水平和社会责任与自然人的理性精神和公德意识。我们只要将中国企业和自然人与发达国家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市场的理性力量是因地因时而异的。

研究有限理性条件下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方式,是有效驾驭市场一政府二元双向纠错机制的认识论前提。如下图所示,市场与政府均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面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市场与政府之间八组基本的博弈方式:

方式一:理性市场行为应对理性政府行为,即当政府做出理时,市场以理性方式加以回应;

方式二:理性市场行为应对非理性政府行为,即当政府做出非理时,市场以理加以回应;

方式三:非理性市场行为应对理性政府行为,即当政府做出理时,市场以非理加以回应;

方式四:非理性市场行为应对非理性政府行为,即当政府做出非理时,市场以非理加以回应;

方式五:理性政府行为应对理性市场行为,即当市场做出理时,政府以理加以回应;

方式六:理性政府行为应对非理性市场行为,即当市场做出非理时,政府以理加以回应;

方式七:非理性政府行为应对理性市场行为,即当市场做出理时,政府以非理加以回应;

方式八:非理性政府行为应对非理性市场行为,即当市场做出非理时,政府以非理加以回应。

市场与政府之间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博弈方式,由此构成了一国经济生活的复杂博弈结构。如果再将国民经济的内部博弈置于全球经济的博弈场,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将进一步加深。正是这种市场与政府的复杂博弈,加剧了经济在二元变奏中的动荡。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5

关键词:  市场   政府职能

    政府是一个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然而不同的人对政府的含义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政府国家机器,是国家的暴力机关,担负着维持阶级统治的职能,同时也应该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进行管理;有人认为政府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执掌者,支配和控制着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职能;有人认为政府就是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利的主体,是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主体,政府应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因此要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必须对政府的含义作一个界定。

    政府的概念和国家的概念密切相关,政府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为了使国家的意志得到表达和执行,必须建立、维持,并发展一个非常复杂的政府组织”①国家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实体。一般说来国家代表着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国家代表着一定的地域。国家和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于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划分居民,而国家却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它的居民。从国家的这个意义上来讲,政府职能当然也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超过了这个区域政府职能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其次国家代表着一定的公共权力。按照契约论者的观点,这种公共权力来自于人们的让渡,人们服从这种公共权力就是服从自己。在恩格斯看来这种公共权力是以种种暴力工具为后盾的,“这种公共权力在每一个国家里都存在,构成这种公共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这些东西都是以前氏族社会所没有的。”②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就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而且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公共权力。而政府实际上就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主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体系。

    作为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政府实际上具备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政府通过执掌公共权力可以对社会资源做出权威性分配,同时可以对社会共事务做出权威性决定。也就是说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就掌握了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权,而且,那些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公共权力说了算;其二,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权力机构,他自身的生存维持是通过社会的税收来实现的。“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甚至捐税也不够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借债,即发行公债。”③可见离开了税收,政府就无法存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政府作一个广泛的定义,即只要能够对社会公共资源做出权威性分配、能够对社会公共事务做出权威性决定的特定的组织或者机构,都可以算作政府。我们在分析政府职能的时候讲的是广泛意义上的政府,而不仅仅指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中的行政部门。

    规定了政府的含义,我们再来分析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市场的自发运行会给社会带来高效率,政府的过多干预只会起到反作用,政府需要作的只是提供安全和秩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政府的职责作了如下的规定:“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这就是说要建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绝不是为着任何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的利益),这种事业与设施在由大社会经营时,其利润经常补偿费用而有余,但若由个人或者少数人经营,就决不能补偿所费。”④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庇古认为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消除客观上存在的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之间的背离。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刺激有效需求来克服经济危机。萨缪尔森认为政府应该采取矫正垄断,收入政策等方法来实现社会的效率、平等和稳定。70年代后兴起的新自由主义者又重新鼓吹市场的效率,举起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大旗。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政府在管理经济过程中有时容易超出宏观调控的范围,直接干涉参与经济活动,这样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从政府的内在特征来看,政府和市场在某些方面是相互排斥的,所以政府不能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否则就容易起到反作用。

    第一,政府具有公共性的特征。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公共权力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政府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的一般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解决社会的公共问题。社会公共权力是出于缓和利益矛盾需要才产生的,公共权力的执掌者——政府会必须以成员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活动的宗旨,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相对脱离,凌驾于社会之上才能真正的履行其公共管理的职能。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作为市场的管理者、监督者出现,而不能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因为市场参与者本身必须是代表不同利益并且占有不同资源的市场行为主体。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如果直接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就违反了自身公共性的特征,也就很难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规则。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来存在着各种挂靠政府机关的各种企业,国家机关成了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这样这些机关在制定或者执行政策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的向自己下属的企业倾斜,这样就违反了政府公共性的要求,扰乱了市场的公平和效率。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不断要求各种挂靠机关的企业必须和政府机关脱轨,就是为了保证政府的公共性。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策略

abstract:alongwithourcountrysocialistmarketmechanismestablishmentandtheperfect,allkindsofinvestorsarethecapitalinvestmentdirectionandreasonableexpensesasprojectcostmanagementistheimportantcontentofinordertogetthemoneytomaintainandincreaseitsvalue,whichrequirestheprojectcostmanagementisnotjustpassivelyreflecthasdeterminedthecontentoftheprojectofallkindsofcost,moretobeactiveparticipationindecision-making,engineeringdesignandconstructionprocess,thedynamiccontroloftheengineeringcost,soastoimproveprojectmanagementlevelandefficiency,andgivefullplaytotheprojectcostmanagementtheirduerole.

Keywords:constructionproject;Costmanagement;Reform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造价又可简称为工程造价,它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建设工程造价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具购置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组成,其根据资本保全原则形成工程建成以后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价值。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合理确定工程建设的规模、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费用支出、节约有限的资源、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造价的概念

建设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这里所说的工程,泛指一切建设工程,它的范围和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含义有2种:

第1种含义:建设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相应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显然,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投资者选定一个投资项目后,就要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后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至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

第2种含义: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显然,建设工程造价的第2种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换对象,通过招投标、承发包或其他交易形式,在进行多次性预估的基础上,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通常是把建设工程造价的第2种含义只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的2种含义是以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质。以建设工程的投资者来说,建设工程造价就是项目投资,是“购买”项目付出的价格;同时也是投资者在作为市场供给主体时“出售”项目时定价的基础。对于承包商来说,建设工程造价是他们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总和,或是特指范围的建设工程造价,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与建设工程造价的概念相对应,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也有2种,即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工程建设投资管理范畴。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为实现其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建设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它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微观和宏观2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是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其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竟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的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建设工程造价和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成果。

2.1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实施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根据相应的计价依据和计算精度的要求,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结算价,并按有关规定和报批程序,经有权部门批准后成为该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很显然,建设工程造价确定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

2.2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和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策略

1.全面修改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编制办法

工程定额和材料预算价格编制办法是国家建设的经济法规。市场经济愈发展,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就必须愈加完善。才能做到宏观控制和指导经济的繁荣。现行的“材料编制办法”实际上也做了多次补充。即使将它们串联,与当前客观存在仍不大适应。国家规定一部份生产资料价格开放;企业推向市场.有权自订价格;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科技进步;货物包装改善、运输工具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如果原有的管理办法没有认真地修改.就无法正确引导建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

2.按市场材料价格编入单价势在必行

由于测定价格时和以后价格变化《即时间差与价格差》它们是经济运动的产物。我们原有发生材料价差因没有进入直接费用是计划经济的束缚。是一种经营企业向投资方或消费方的政策让利。不是水涨船高,而是水涨船被淹没的不合情理的规定。规定本身是维护老化的合法比。企业要设备更新就得靠贷款.靠外来资金,缺乏活力。因此,按市场材料、人工、机械价格编入预算单价本是客观经济规律的需要。

3.允许施工企业自订管理费用

根据改革放权精神.在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改革,国家费用定额仅作为建设工程概预算依据,企业应根据自己实力情况确定保本点和收益来确定适合的管理费率,走向市场,参与市场,这样促使企业职工更新观念,转化经营作风,也可以促进科技进步。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工程建设和城镇住宅建设等将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端倪。本文作者由此提出以上改革策略,如有不足请广大读者予以斧正。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7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这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时,我们也应纠正对西方经济学“一边倒”,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倾向。

为了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于2007年编写了一本颇具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试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尝试向各位同行汇报经济学论文,以求得到指点。

一、增加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只开设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其内容全是西方经济学。这样,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只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把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全部内容,会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不相符。经济学不等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的课程中,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内容不应该相同。经济学原理应该包括比西方经济学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类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院校,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应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有意在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方面作些尝试。本教材既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主要内容,又包括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理论(特别是经济制度理论和价值理论)。在本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价值);其他章节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本教材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简单的拼凑,而是尽量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学论文,避免出现理论上的矛盾,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均衡价格;归纳了“资本”的五种含义;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利息的产生;用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改进

把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体内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会人”范畴(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资源配置(第一节)和经济制度(第二节)两部分。在经济制度部分提出了与资源配置部分的“经济人”相对应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讲的“社会人”,不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的管理学的“社会人”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制度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社会人”下了定义:“所谓社会人,就是与社会相联系,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经济主体。”同时指出:“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人为前提。不研究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2.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第一章)。本教材从狭义和广义来介绍生产关系范畴,提出:“讲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来说,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等。”同时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说明。

3.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仅讲了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学论文,还讲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指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4.供求决定价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导学生这样的观点: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其实,这种观点既与现实不符,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符。本教材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观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①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和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中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又包括正常使用生产资料所平均耗费的生产资料中已凝结的劳动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决定了商品的新价值和旧价值。”与流行的说法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两个新摘要劳动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决定商品的旧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中提到过的。

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用劳动的智力成分来解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教材中指出:真正决定人类劳动本质的东西是智力劳动②;智力劳动的含量决定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决定了各种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7.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第三章)。在我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和均衡价格是脱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讲均衡价格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讲价值规律。本教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教材写道:“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按照代表价值量的均衡价格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说,价值体现了利益的平衡。而在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这时,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展的竞争就会引起供求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回到代表价值量并体现利益平衡的均衡价格上来。……价值有一种力量,把价格拉向代表价值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必然趋势。”

8.收入的来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专讲收入分配的第七章开始时就指出:“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数同类教材都没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9.资本的含义(第七章)。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资本”概念,如“资本家”、“资本主义”“国有资本”、“资本金”、“资本与负债”、“资本品”、“资本市场”等,可能会对“资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应如何解释资本的含义?本教材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资本”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资本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②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额的价值。③资本是企业中属于所有者的价值。④资本是被生产出来又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物品。⑤资本是长期资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讲述利息存在原因时,分别对资本主义利息和社会主义利息进行分析经济学论文,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撇开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经济学解释利息存在的原因所运用的是“时差利息论”和“迂回生产论”,没有讲到本质上。本教材对利息存在原因的说明,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同时抽掉其中有关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资本具有价值增殖的本质属性。”对此,从资本供给者和资本需求者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利润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没有采用“利润的来源”的提法,因为这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讲利润有三个来源:创新、承担风险和垄断;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利润也不例外。关于利润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承担风险只是与创新活动相伴的一种行为,它本身不会产生出利润。因此,本教材只讲创新和垄断这两个原因,重点讲述创新,分别叙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是如何产生出利润的,由此得出结论:“创新利润是由于创新活动使产品价格高于成本而产生的。”本教材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经济学论文,指出:“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劳动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12.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第十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货币流通规律一般是在关于货币职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货膨胀理论部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不讲货币流通规律。本教材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并用一个与货币流通规律有联系的、表示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作用的总供求平衡公式来说明。这公式是:价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1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作了较多的论述。教材中首先说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通过分析这些矛盾,从四个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②经济稳定要求宏观调控;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④社会稳定要求宏观调控。在论述第一个必要性时指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失效的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

1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书在讲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只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四个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度是通过影响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

注释:

①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此观点来自何明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数学化——关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8

 

关键词:企业名称;字号;冲突;竞争法;知识产权法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名称与自然人的名称一样,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已,而与之相关的冲突或纠纷亦是少之义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名称所蕴含的意义或价值不再那么简单,与其相关的冲突也越来越多。这些冲突带来的危害是明的。冲突一方的行为可能直接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商标权等民事权利,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破坏正常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还可能直接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然而,我们的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滞后,很多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如何准确把握企业名称在市场经济中的含义和属性,对与之有关的冲突重新加以审视,并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调整方式,这无论是对消费者、市场经营者,还是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企业名称与商号、字号的含义辨析

弄清企业名称的含义与构成及其与字号、商号之『白J的关系,是准确理解企业名称冲突,完善企业名称法律调整的必要前提。

企业名称是企业人格特定化的标记,也即企业藉以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记。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名称通过标识或标注等方式将其依附在各种具体的市场交易行为,以及其特定商品和服务之上。很多情形下,交易对象或消费者经常通过对企业名称的辨别来区分不同的交易对象的信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声誉等。当一个企业成为知名或驰名企业时,其名称象征着良好的社会信誉或声誉,蕴含着一定的或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论及企业名称时,人们经常也会淡及商号和字号等概念,且往往混为一谈。这种混乱缘于我国的传统称谓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过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手工作坊或店铺的名称通常被称为字号。由于手工作坊和店铺为当时最主要的商事企业形态,商号和字号往往被作等同理解和使用。1986年我国在制定《民法通则》时,也基本沿袭了这一传统。

该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在诉讼中以依法登记的宁号作为诉讼当事人,而该法对法人企业的名称却不称为字号。可见,该法将字号定义为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的企业名称,而非法人企业的名称。商号和字号的混同理解,还缘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1991年颁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该规定将字号和商号作等同使用。

在后来的立法中,这种理解及混乱逐渐得到纠正。国务院于1997年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中再没有字号或商号等使用,而是直接使用企业名称一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4年颁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字号只是企业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局于2008年颁布的《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字号只是个体工商户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见在立法界,人们对字号和企业名称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即企业名称依次由行政区域、字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等部分构成。字号只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业)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商号这一概念,除了前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④间接涉及外,没有法律法规对之含义作出规定。在经济界,有人将字号等同于商号。在法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商号即商事主体的名称,也俗称商号。也有学者认为对商号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号等同于商事名称,而狭义的商号仅指字号。可见,商号是企业名称或字号的别名而已。

二、企业名称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

企业名称与自然人的姓名一样,均为一种识别性的符号。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姓名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定性为一种具有身份陛质的人格权。它受民法保护,禁止他人非法侵害。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名称(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名称)与自然人姓名相比,它却具有明显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这些属性致使对企业名称进行单一的民法调整已经不再合理。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9

【摘要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Grosfeld,1990)。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关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学说,但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一套现成的“过渡”理论或“转轨”理论用来指导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重大实践。这意味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做了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确切地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形态的特征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仅仅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藕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而分工越发达,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笔者认为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历史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产权独立于所有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分离与制衡机制的创立,曾使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相藕合,也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经济低效率直接相关。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是以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全部社会生产都要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对全部劳动和资源都要有计划地配置和调节,商品也就随之自动消失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是相同的。从计划经济的现实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共同特点都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其运行机制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计划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质是支配与强制,即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全面垄断和政府的超经济强制,因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纯理解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有三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这与计划经济的基础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良出市场经济。事实上无论是理论意义上的计划经济还是实践意义上的“统制经济”都是同市场经济相根本对立的。如果不是这样来理解,那么就意味着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模煳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才会出现,而“统制经济”实际上是超越客观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有着一种与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世界性背景和意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打破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出现正是市场经济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无疑使中国经济隔离于世界市场的“经济鲁宾逊”式的设计最终归于梦想。世界需要中国,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而不是政府。因此,我国高度集中体制下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政府作为一个超级的“经济托拉斯”来与国外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和竞争,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导致经济的X非效率。因此中国建立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相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有了理论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据。我们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置于国际大背景的坐标之中,就会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的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同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二、市场化及其标准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学者也对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市场化及其判断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场化;二是市场化有无标准;三是市场化的研究方法问题。

市场化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范畴。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市场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而较早系统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市场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市场机制包括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利益机制等,是市场化理论含义的延伸[3]。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的过程这个定义非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规范,但是忽略了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见物不见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现代经济学把市场过程更多地理解为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另外把市场化单纯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会偏离市场化的本质。已如前述,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过程,是有一定的理论假设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和市场化已经完成的经济中,在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已成为既定前提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才被称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经济形式。经济市场化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的确立、实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过程。经济自由权既包括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包括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主体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平等互利的条件下,自主从事交易活动,交易双方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利,而且还能够创造合作剩余,这样就使原来我们认为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的交易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因此凸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化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市场化进程有绝对的标准。这种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要判断和评价体制改革是否达到目标,就必须对测度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作出界定,尽管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复杂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他认为,应以100%作为完全的市场化的标准,以0%作为完全计划化的标准。其理由是由于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国家对不同领域的干预、在不同时期的干预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来界定完全的市场化(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100%),而以某一个市场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作为对比的基础或参照系,那么,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失去统一的标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时期的比较也会发生困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化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意义[8]。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或测度市场化程度的绝对值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从绝对值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化程度。说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达到一个百分数,会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世界上存在一个100%市场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并不存在;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调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所以,不存在一个静态不变的市场经济标准。因此,对市场化进程的绝对评价是无意义的,而只能进行不同地区之间进程快慢的相对比较,即以名次之类的顺序尺度进行衡量。

笔者认为,市场化不仅在性质上是可以定性的,市场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而且在标准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含过程,也是指一定的标准,严格来说它是指市场经济发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是从5%向10%过渡,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市场化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不能单纯是指过程而言的。其次对于标准来说,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市场化的程度的一个限定,即规定了市场化的最低标准,比如说5%就不能说是市场化了。至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易越来越突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组织经济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只能进行相对比较等观点,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本身是不能测定的,而只是说明市场化的测度的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称为非市场经济或坟墓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可称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之间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0%—50%可称为转轨中经济,市场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称之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中经济。国内学者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断,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种估计,高位估计是65%,中位估计是55%—60%,低位估计是60%[7]。正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基本达到或已经接近60%的判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世纪5—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关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遗产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利用50多个经济指标对世界150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中国市场化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50%,考虑到可存在的人为的偏差,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估计至多达到美国的60%—65%,处于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十五期间,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相当的难度。从西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英国、美国和日本来看,英国大体上用了250年使英国成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封建制度几千年,计划经济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如生产要素市场化问题、市民社会的建构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有科学的判断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断,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有:江晓薇、宋红旭[5]提出的测算指标是:(1)企业自主度:包括企业的14项自,即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资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2)市场国内开放度: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3)市场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口依存序、非关税壁垒,直接投资实际额;(4)宏观调控度:包括税收负担、政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费、信贷管理;国家计委课题组[6]是从商品市场(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入手进行测算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就是国家已经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场的比重。顾海兵[7]则是从要素市场化方面进行研究。他提出的测度指标包括:(1)劳动力市场化,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镇、城乡的户口封闭体制;(2)资金市场化,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利率结构;(3)生产市场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三产业;(4)价格市场化,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陈宗胜[3]认为,对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最好按经济体制自身的构成,即企业、政府、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徐明华[8]则从8个方面进行了测算,这8个方面包括:(1)所有制结构:包括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等5项具体指标;(2)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率:包括GDp与政府消费之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等6项具体指标;(3)投资的市场化: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基建投资中非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等3项指标;(4)商品市场发育:包括出口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商品销售额与工农业产值之比等3项指标;(5)要素市场发育:包括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每万人职业介绍机构数等5项指标;(6)对外开放:包括外贸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7)经济活动频度:包括每万人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工业企业单位数等3项指标;(8)人的观念:包括每万人个体户数、每万人私营企业投资者数等4项指标。笔者认为,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探索研究市场化的程度判断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实上每个指标体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运用不同指标体系判断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而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基本趋势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借鉴美国遗产基金会的研究方法,该基金会的经济学家首先把经济自由化定义为“对于政府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们对经济自由化指数的测量也是针对政府对于经济所施加的束缚程度进行考察,因此这种考察的具体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相关政策。这种考察是对影响经济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产出”方进行考察;该机构共设置50项变量或指标,采用分值测度的方法进行“打分”和评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察制度因素对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当然影响一个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还有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

[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3]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文通.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n].北京日报,2002-04-19。

[5]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2)。

[7]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5)。

[9]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1)。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篇10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