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2:03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1

[关键词]低碳城市新能源产业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7)03-0073-04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低碳城市新兴产业培育的制度联动机制研究”(16BJL118)。

[作者简介]秦艳(1979―),女,广西兴安人,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产业政策。

近几年,广西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能源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化与产业化推动了产城融合。

一、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本文以南宁、柳州、桂林为重点,对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产业发展方面:三年来,三市GDp增长率有所下降,总体保持稳增长。柳州的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但其比重仍然较低;桂林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但在2015年有所降低;南宁第三产业比重一直较高,且高于2015年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均值(0.53)。

低碳城市建设方面:从建成区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来看,南宁、柳州、桂林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与2015年国家平均数(0.03)相比,柳州、桂林的节能环保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过低,南宁的比例(0.04)略高。三个城市中,工业用电量均逐步减少,城乡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并且,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中,除柳州工业用电比例较高,南宁和桂林的工业用电比例与居民生活用电比例相近。

产城人互动方面:三个城市第二产业中电力、建筑业人员占比均高于2015年国家的平均数(0.18)。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均在0.3左右,与2015年国家均值接近。根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三个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占比都过低。而且,城市道路面积也均低于2015年国家平均数(15.6平方米)。

二、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广西城市的能源消耗比例仍不合理,高碳排放能源占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同时,广西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且新能源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的绿色能源消费提供了基础。基于此,在当前低碳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策略,即以低碳城市建设为基础,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以新能源产业为保障,驱动低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实现城市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低碳城市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等要素支撑。

低碳城市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市场。低碳城市建设就是降低“负”产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清洁能源是城市中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基本保证,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市场,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柳州低碳城市建设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倒逼清洁电力的开发,从而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低碳城市建设增强了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城市的集聚效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支持,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广西的经济中心,柳州城市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产业园区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柳州高新区已成为柳州工业发展的基地。并且,柳州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了柳东新区的建设,并推动了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

广西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桂林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及风电建设,并获得了较好发展。2015年,南宁市实现了22项新能源的并网项目、83项并网服务。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山港―龙潭组团”的龙潭产业园区将建成为广西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绿色电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广西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为低碳城市中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2016年上半年,在总发电量中,生物质能、风力、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占了9.5%,相比同期增长了6.1%,火力发电下降为36.1%①。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绿色交通的建设。广西新能源动力系统、电控等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充电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三、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

发展思路

低碳型产城融合并不是新能源产业与低碳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低碳城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载体,并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必须要厘清其实施路径并从技术、规划、政策、人才等多方面为之提供有效支撑。

(一)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基于前面的现状分析,本文从设立产城融合区及完善城市系统两个方面构建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实施路径:

1.以l展为基本原则设立产城融合区

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当产业和城市获得同步发展时,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间的协调性就会凸显。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匹配是产城融合的前提条件。要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就需要有与低碳城市相匹配的产业。广西可再生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选取新能源产业作为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匹配产业,能有效地促进“低碳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根据前面的分析,选取南宁、柳州、桂林为试点,以“低碳型”产城融合为目标设立产城融合区,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低碳转型。

2.基于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建设城市系统

市场和政府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中,应以市场和政府为主体,完善城市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要素的集聚,进而推动低碳城市与新能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城融合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道路、水电等城市设施建设,加强低碳城市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发展间的互动;通过教育、科技及社会保障等,为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服务。

(二)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

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的顺利进行,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形成由技术、规划、产业体系、政策及人才保障等子系统构成的全面支撑体系。具体如下:

1.技术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加强,通过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科技资源的集中,能充分发挥群内研发优势,从而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因此,广西应在加强城市群建设的同时,加强低碳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政府扶持和社会投入的结合,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技术的创新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企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

2.促进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为了避免区域整治规划、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等规划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排斥,应采取“多规合一”的措施,统一指导和引导城市、县域、社区、产业园区等多层次规划间的协同。柳州市的“多规合一”试点中取得的成果值得借鉴,即在现有的城乡、土地及环保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并形成三类空间的三条红线。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还要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应基于《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V西新能源产业规划》(2009)、《广西关于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实施建议》(2015)等相关规划,加强低碳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基地及低碳城市间的产业衔接,以及促进低碳交通、低碳市政等要素的协调发展。

3.低碳型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广西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广西应加强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协同,即通过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动产业间的协作,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的低碳转型,建立低碳型产业体系。同时,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带动了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广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了城市化建设。因此,通过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互动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最终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

4.政策制度体系。产城融合涉及城乡规划、土地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此,还需要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一是低碳金融、低碳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是城市的经济基础,同时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金融支持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支撑要素,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更需要发展低碳金融的政策支持。一方面,通过低碳信贷,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且支持新能源技术、设备等研发能力,以及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另一方面,将金融服务拓展到低碳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推进低碳交通、建筑节能等城市建设工作。并且,通过财税政策,将政府资金与市场融资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在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推动作用。二是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柳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形成“多个产城融合发展组团”,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包括柳州汽车城组团等四个组团,并将道路、水电等市政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对产业和城市布局进行统筹。因此,应加强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将产业与城市在空间上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三是规划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管理,严管空间规划,促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产业、低碳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间的协同,制定低碳发展总体空间规划方案,避免多头管理及规划冲突。要实现政策制定部门间的协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及相关产业碳排放数据的共享,保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都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

5.人才保障体系。尽管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在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还比较缺乏。广西应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低碳城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并且,完善现有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为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的科学研发及成果产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贾若祥.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15):52-54.

[2]陈瑶.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实例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2):161-166.

[3]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44-47.

[4]李光辉.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苏美蓉,陈彬等.中国低碳城市热思考: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3):48-55.

[6]叶振宇.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J].区域经济评论,2013,(04):13-17.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55-04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转型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城市社会经济改良角度提出了许多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型,如19世纪末由英国社会学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922年霍华德学派专家L·翁温提出的“卫星城市”理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新能源的开发和能源利用。把低碳经济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研究思路。本文以深圳为例对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城市经济转型受到多方面动力因素影响,如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区域整合、信息化、技术创新、交通运输等。其中,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可以不断调整政策措施,企业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不断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的转变,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图1所示的就是各种因素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过程。

二、深圳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浪费和大量的碳排放,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圳低碳经济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来看,深圳地少人多,能源和主要资源依赖外部,这决定了深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注重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圳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不仅要求节约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也要求更加关注其他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产业特点来看,深圳致力于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也要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低碳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

从人文特点来看,深圳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总体上较高,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纳程度也较高。深圳倡导和实施家庭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形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习惯,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材料,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大力倡导传统产业的低碳革新文化。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理念进一步提升。

三、推动深圳低碳城市转型的思路——构建四大低碳体系

深圳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一)资源体系:以低碳能源系统为基础

低碳能源体系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能源生产、运输和供给体系低碳化。低碳能源体系是城市低碳经济的支撑系统,与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基础设施体系、低碳社会消费体系密不可分,并对其他体系起着支持和保障作用。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关系到深圳经济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此外,要在确保深圳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能源环保技术,促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依托能源环保技术,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缓解深圳碳排放压力,为深圳经济发展预留碳排放空间。

(二)动力体系:以低碳产业为核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是深圳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增长,核心的对策就是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包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型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深圳的产业方向和比较优势,构建低碳的产业体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大力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促进深圳乃至全国低碳发展提供装备、技术和服务支撑。目前,在深圳的产业版图中,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产业比重超过60%,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促进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三)社会体系: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包括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政府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培育低碳发展意识。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市民逐步加深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主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消耗和排放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四)评价体系:建立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应包括碳交易、碳排放、低碳产出等。不仅要关注碳排放总量,还要关注单位GDp的碳排放。分层次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形成对深圳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具体包括四个层次:(1)总指标,可对应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编制的《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中的总目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制定总指标。(2)支撑系统子层,对应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的各项分目标,可以建立不同的子系统。(3)路径层,为达到各分项目标的路径选择。(4)指标层,为约束路径的具体因子,可作为评价考核的各项量化指数。

四、深圳低碳转型的切入点

2010年1月,国家住建部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部市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深圳的城市发展特点,推出率先启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一)低碳实践区:以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主导的区域

前海中心区、蛇口工业区和光明、坪山新区这三大低碳实践区,既各具特色,又有较大空间,有利于综合而系统地推进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在区域内的全方位发展。

1前海中心区

前海合作区从地理位置看来,不仅位于整个珠三角湾区的核心位置,而且还处在对于构建珠三角国际大都市圈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港——深圳——广州”核心位置之上。其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结构调整引领区,它可发展成为深圳主要的大规模综合性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服务中心。前海中心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重点产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促进居住、就业的平衡,减少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因此在前海中心实践区推进低碳发展。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低碳能源和低碳交通为突破口,带动低碳产业发展和产业低碳化发展,使重装备产业更轻,产业链更绿,物流业更净。

2蛇口工业区

城市更新改造是深圳重要的城市规划方向。要从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科学梳理蛇口旧工业区的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与基础条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功能、空间、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全面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为蛇口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客观、全面的科学依据,最终将蛇口建设成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低碳城区建设的先进示范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城区。

3光明、坪山新区

光明、坪山两个新区是深圳的新型功能区。新区的定位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区。在光明新区可重点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规划和建设。坪山新区可以引进项目规模大,低污染、低能耗,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以“动感绿都”行动为重点,提高对资源的再生利用,重点建设低碳试点小区、低碳社区、中心区低碳生态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二)对城市低碳化的改造方向

1城市交通低碳化改造

贯彻“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制定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转变机动车类型结构,积极推广交通新科技及新能源应用,包括开发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另一方面用征收机动车碳税等方式,通过价格信号和低碳信号引导企业生产和机动车市场结构改良和优化。还可加大推进绿色道路规划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在改造和新建道路中推广应用绿色材料。

2城市建筑低碳化改造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要重视低碳建筑的技术开发,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积极推行本土适宜技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政府机关及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提倡绿色施工,推进建筑工业化,全方位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3城市废弃物低碳化改造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节能环保型建筑;耗热量;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低碳环境的大背景下,低碳耗能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而我国高耗能的建筑的弊端逐渐暴露,建筑工程逐步向节能型的方向发展,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节能型的建设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政府需要重视节能型的绿色建设。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主要是指利用建筑的造型、朝向、维护结构、空间布局等进行节能降耗的设计。同时,开发商要积极开发节能型住宅,引导市场的需求。作为消费者要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要购买节能型住宅,支持节能型住宅的推广。

一、节能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目的

1.1节能设计的内容

节能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布置和体型系数设计、围护结构设计以及采暖系统设计。对于建筑物的布置和体型系数的设计要使建筑的设计有利于节约采暖能耗。对于围护结构的设计,要确保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窗户的气密性、朝向、层数以及入口门斗等的设计必须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对于采暖系统设计,要对管道保温和采暖系统等方面进行设计,做到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1.2节能设计的目的

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辐射获得更多的热量,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热量。通过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要提高门窗设计的气密性,以达到减少热量的损失。

二、建筑节能建筑设计要点

1.建筑平面布局设计

平面布局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就是综合建筑平面布局的考虑,结合建筑自身朝向、体形等要素,建筑布局进行有效设计。建筑环保设计,追求建筑外形的而简单大方,在建筑外形上降低各类资源的消耗。对于建筑工程的朝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服务功能运行过程中所需消耗的能量多少。一般要求建筑朝向设计需要强调依托季节的特性,将季节特点应用到建筑使用功能上,降低对电力等资源的消耗。例如在建筑朝向设计时,应考虑夏季建筑内部的通风问题,并且还需要考虑在冬季建筑的日照问题等。因此,在进行建筑节能环保设计时,需要加强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减少电力等能源的消耗,通过设计来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节能。

2.建筑节能材料环保设计

对于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设计,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在选择建材时应该遵循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以减少碳排放量,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为原则。针对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节能环保设计时,一方面应加强对新型建材的研究,并大胆启用各种新型的环保建材,例如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陶粒砌块、新型隔墙板以及纤维石膏板等,此类新型建材一般都是以煤灰、石粉等废料为主要原料,与传统建材相比具有质量轻、隔音以及隔热效果好等特点,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应加强对工程施工地点的全面调查,充分挖掘当地存在的节能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去。

3.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1)外墙结构

在对建筑外墙结构进行环保节能设计时,首先应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以求能够提高外墙体的保温性能。另外,应提高外墙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尽量减少凹凸与错落,将体形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外门窗

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设计,主要就是实现工程建设的节能降耗目的,认真选择外门窗设计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第一,在设计时应提高外门窗的遮阳效果,尽量减少门窗所造成的热量散失。对于门窗材料的选择,首选为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外窗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门窗的隔热效果。第二,应设计好墙面与门窗之间的比例,因为相同面积墙体与门窗相比,门窗散热是墙体的4倍以上。为了降低建筑工程的散热,应严格控制门窗与墙体比例,以较小的窗墙比例来减少空调的热量损耗。第三,还需要加强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设计,这一方面可以选择用多层或者中空玻璃的方式,来降低建筑的能量损耗。

(3)屋顶结构

屋顶结构是阳光直射的主要部位,其表面温度要比其他部位高很多。在对此结构进行环保节能设计时,可以选择二次隔热模式,即在建筑屋顶上设置隔热层。另外,可以将屋顶设计成倒置式或者是提高屋面反射率等方式,减少能量的损失。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屋顶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对自然降水的收集,将收集到的水作为日常生活上使用,可以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4.电气节能设计

首先,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进行,根据工程不同区域实际功能需求来合理配置照明系统,以求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荧光灯加装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使功率因数>0.95,气体放电灯的单灯功率因素≥0.85,并且应该选择能效等级相对较高的产品。对与灯具电路的设计,应该选择分路的方式,以此来避免大面积点亮现象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功能损耗。其次,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例如电机应选择节能型,降低设备能源的损耗。变压器应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效果的设备,在配电室选择应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使功率因素>0.9变压器设置深入负荷中心,以此来减少低压电缆的用量,并可减少线路上造成的电能损耗。

三、节能环保型建筑设计的分析

3.1建筑物布置以及体型系数对节能的影响

建筑的朝向影响着太阳辐射的热量以及空气渗透耗热量。一般情况下,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东西向的板式多层建筑的传热耗能比南北向的要高5%左右。如果建筑物主立面朝向冬季主导风向,会造成空气渗透量增加。建筑物的朝向应该避开冬季风的朝向,尽量采取南北向。建筑物体型系数通常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及其所包含的的体积的比值。在相同条件下,建筑物好热指标和体系系数成正比例关系。做好节能型建筑的建造,要把体系系数控制在0.3或者0.3以下。建筑物的楼梯间、外廊以及出入口对建筑物的节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筑物的楼梯间没有采暖设备以及没有设置单元门窗,都不利于建筑物的节能。

3.2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做好围护结构的建设对于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是节能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对于外墙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外墙的类型、外墙的主置以及外墙的传热系数等。在屋面的节能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使得屋面的传热系数小于规范值。因为受到风力以及室外压力差的作用,空气会通过窗户进入室内。对于窗户节能的设置,要充分考虑耗热。窗户是节能设计的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建设,不断改善窗户的气密性和保温性。对于直接接触土壤的地面要进行保温措施,而对于非直接接触地面的土壤,不采取措施。

3.3供暖系统的设计

住宅建筑物供暖的热源来自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要依据采暖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置。在供暖系统的设计时要,要确定系统的规模以及供热半径,因此要对热负荷进行详细的调查。当系统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适宜采取一、二次水系统供暖,从而提高热源的运作效率。在热水管道敷设时,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于一次网管采用地沟敷设,而对于二次网管和庭院网管,适宜直接敷设。对于采暖供热管的材料要采用保温材料,通常采用的材料有岩棉管壳、聚氨酯硬质泡沫以及玻璃棉壳等。

四、发展节能型建筑工程的对策

4.1不断推进和加快技术创新

在建筑工程节能化建设中,需要从设计、选材、施工、运营的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建设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节能系统,发挥节能技术做大的效果。现代化的节能型住宅是凭借科技为依托,围绕节能、节地、节水、节电等方面进行建设的。对于节能型建筑工程,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建立建筑工程标准化体系,还要不断开发节约资源的环保。组织科研攻关,研发适应我国建筑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积极鼓励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其中研发的重点是新型围护结构体系、室内环境节能控制体系,空调制冷系统,降低运作的耗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要注意建筑节能技术的改造和节能技术的创新。在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中,要充分利用经济适用的节能产产品和技术。

4.2建立和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制

政府要成立节能管理机制,指导和规范节能住宅的建筑建设,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工程,想要建立节能型建筑工程,必须从建筑施工的设计、施工过程、施工验收,等环节入手,力图节能型建筑的各环节都要符合施工标准。施工单位要严格依照设计方案施工,确保施过程符合节能标准。监理单位要依照标准节能型的建筑材料、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流程进行监管。应该在施工中建立节能质量总站,依照相关规定对建筑的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节能型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关部门要对施工的工程以及工程的验收进行检查,确保节能型的施工符合设计方案。

4.3节能型建筑工程的供给激励政策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政府要对节能型住宅建筑市场进行调节,一般从供给和需求入手,促进节能型建筑市场的良好发展。从供给方面来讲,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政策方面给予节能产品和节能型建筑商以优惠政策以及特别折旧和税收减免政策,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减低贷款利率,确保他们资金的充足。政府还可以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减低节能型建筑的成本,也可以采用对节能建筑工程实施补贴制度,尤其是对于节能技术研发要给予财政补贴。政府还可以通过产业技术政策,降低节能技术的研发风险,从而促进节能型建筑工程的技术进步。另外政府可以重点扶植有条件的开发商,促使开发商实现规模经济,最终降低节能型建筑工程的开发成本。从需求方面来讲,政府应该鼓励消费者对节能型建筑的认可,实施经济鼓励政策,不断增加节能型建筑的需求。政府可以实行信息透明化政策,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促使节能型建筑的能耗符合预期的能耗标准,促使节能型建筑发挥其作用,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提高消费者对节能环保型建筑购买的积极性。

五、结语

推广节能型建筑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节能型建筑的开发需要政府、开发商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型建筑工程的产品的支持,完善节能型住宅的管理体系,对于开发商和消费者都要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以便促进我国节能型建筑市场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明,胡昊.基于能源成本分析的居住建筑节能推广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3):414-418.

[2]刘洪玉,陈伟,王松涛.我国节能住宅供求决策的影响因素与政策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6(8):41-48.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4

关键词:两型社会;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城市群,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深刻变革。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郊结合地区迅速扩张,城乡多元利益矛盾加剧,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挑战也慢慢凸显。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标是打造长株潭经济增长带,实现区域战略转型和区域协同发展,同时通过实验区的建设打造中部崛起引领极,推动湖南率先崛起。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基于此,湖南省对城乡规划编制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崭新实践,产生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湖南省“3+5”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一大批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的优秀规划成果。本文对城乡规划理念的突破与实践创新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两型社会”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更好更快的道路。

2对“两型社会”内涵的认知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本质是在城市建设中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质是遵循自然规律,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倡导生态文明与环境文化,降低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1。前者包含了探索资源节约(节地、节水、节材)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等内容;后者包括建立城市主体功能区,制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政策等内容。“两型社会”思想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城市建设脱离“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恶性循环巢臼的必要保证。

3“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突破

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突破以往的规划理念,强调集约式发展、节约、生态友好的规划原则,探索以节约资源、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体系。在新的形势下,“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创新:

3.1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建立“两型社会”综合性指标体系

“两型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需要有健全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与制约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为“两型社会”必须综合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因此,应以量化的形式来统领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

长沙市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专题研究,深入探索建立“两型社会”综合性指标体系。在经济、社会、科技、环境、能源、资源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对“两型社会”综合试点进行有效监测的一整套共计40项的统计指标体系。既确保了产业经济量的增长,又保证质的提升,确保经济发展成果被全体人民共享,城乡发展统筹协调,把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优先考虑因素,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益阳东部新区片区规划(2010-2030)》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社会和谐”作为5个分目标,提出指标52项,突出了生态保护、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污染治理、节地节能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理念,既体现了创新性和包容性,又注重操作性和可复制性3。

3.2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建立科学、完整、连续的生态保障体系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将生态保障体系规划作为独立完整的专项规划同步开展。通过生态资源、生态敏感性、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禁限适建分区的划分明确城乡建设用地边界,“底”“图”同步研究,建立科学、完整、连续的生态补偿保障体系。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生态资源分析与生态敏感性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城乡生态功能区域,确定须严格控制的生态保育次区域界线,建立起“工”字型生态廊道和城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使生态系统在未来不因经济发展、城市开发建设等因素而受到破坏,为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建设成“两型社会”提供重要的生态环境基础4。

湖南省城乡统筹示范镇莲花镇在《莲花镇“两型”示范镇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中依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在空间上把镇区划分成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建成区等四种类型,其中:禁止建设区包括价值的区域;限制建设区主要是低山丘陵区;适宜建设区主要为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域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支撑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廊道、历史文化保护区;建成区包括现状镇区及独立工矿点。对各区域进行分区管制,制定管理策略5。

3.3引入紧凑城市理念,倡导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模式

“两型社会”节约资源最首要的便是关注土地资源。在城乡规划的编制中,要注重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紧凑开发城市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规划中注重结合toD土地利用模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用地高强度开发,实现土地节约。在提高居住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适当采取高容积率开发,提倡综合用地使用。创新立体开发模式,发掘地下空间利用价值。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通过生态分析,确定“生态绿色边界”(eGB),也就是所谓的“绿线”。这条边界是城市开发的底线,边界范围是需要严格保护的生态用地;通过经济、产业、人口与土地规模的分析,确定城乡开发的优先级和城镇组团的建设用地规模,从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GB);在确定了城市增长边界与生态控制线边界后,通过对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析,确定城市设施的服务边界,并据此调整规划用地布局,同时也为规划方案实施后的城市再生长提供发展方向依据。按照“用地节约、建设节俭、设施节能”的要求实施紧凑组团式开发,使人口密度、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综合开发利用城市交通枢两型社会纽与中心区的地下空间。

3.4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循环模式

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循环,三次产业之间及内部的循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莲花镇“两型”示范镇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提出了建立以常规能源为主,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为辅的能源结构。推广普及太阳能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风能发电站;加强沼气等生物质能源技术的提升和改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淘汰一批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高的工业企业,建成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和生产基地。

3.5贯彻城乡统筹理念,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支撑服务体系

城乡统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坚持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城乡规划的编制中要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支撑服务体系,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格局。加强农村道路、交通、水利、电力、能源、垃圾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延伸和共享。建立城乡综合公共交通网络,依托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道路与农村地区的县道、乡道、村道连成网络,形成由城际快速公交、城市公交、乡村公交和特色旅游公交线路组成的低碳高效综合交通体系,有利于城乡物流和人流的便捷通达。统筹建立安全、稳定、经济的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网络,满足城乡居民对资源能源的需求。

4结语

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不懈探索与研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现实为导向,对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和实践进行不断突破与创新,从而在建设两型社会的道路上,实现有效规划、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两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2.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益阳东部新区片区规划(2010-2030);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综改试验区;山西科技创新城;城市建设;创新主体;产业创新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311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006-03Doi:10.13535/ki.11-4406/n.2015.25.004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试验区)是我国为破除“资源诅咒”,推动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山西实施的重大政策试点,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综改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部级综改试验区。探索一种适用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成为山西省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出发,依据省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列为山西综改试验区的标杆项目,将其打造成全国科技引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特色示范区。如何更好地进行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是政府和学界的关注所在。

1山西综改试验区

2010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2014年6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从主题上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开发开放、统筹城乡、“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农业现代化、资源型经济转型。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使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了改变对煤炭的路径依赖,寻求适宜于山西乃至全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曾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多种尝试。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1996~1999年)。1996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第二阶段,起步阶段(1999~2003年)。这一阶段实施了“一增三优”、“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1311”等调结构的重大工程,实现了由产品调整向行业调整的深化。第三阶段,稳固阶段(2004~2006年)。这一阶段提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战略,并确定了“七大优势产业”。第四阶段,发展阶段(2006~2010年)。这一阶段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等转型路径。第五阶段,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是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区的确立及实施阶段。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路径,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2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2.1山西科技创新城

山西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太原市的辐射能力,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全省的经济区和发展核心区,决定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列为山西综改区的标杆项目,将其打造成山西乃至全国科技引领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特殊示范区。构想中的山西科技创新城是以山西路和108国道为轴线的太原小店区东部以及晋中榆次区西北部的山西交界处,大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其中科技创新城的核心区在太旧高速以北、靠近榆次大学城的区域。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功能区主要由科技创新研发区、高新科技产业化示范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区、科技与文化融合区等组成。具体而言:科技创新研发区由省级、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团队工作室等构成;高新科技产业化示范园区由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中小企业创业中心等构成;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区由创业基金、成果转化、企业上市、财务公司、金融服务等构成;科技与文化融合区由高科技文化企业、创意中心等构成。山西科技创新城重点扶持的产业主要为山西省重点扶植的创新型产业,即现代装备制造业、特色煤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煤层气产业)等新兴行业。

2.2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目标及任务

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走向知识化和高水平的产物,其目的是提高民生水平、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科技创新城是区别于工业型、资源型、旅游型等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特殊城市类型,包括科技研发、高科技产业以及为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产业服务机构三种体系。从各国科技城的发展轨迹来看,主要有科技园区的城市化和城市高科技化两种,从各国科技城的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政府强制型、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型、自由发展型四种。山西科技创新城应该为政府引导下的城市高科技化。也就是说,从整个城市范围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的主要产业,各种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山西省该区的建设目的以及山西同城化的规划、太原与榆次的区位、资源、工业基础、文化底蕴、发展环境等现状,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科技创新城将依托并整合太原高新区、太原经济区、榆次大学城、晋中经济区、榆次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区域资源,在依托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及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将科技创新城打造成既能推动已有项目和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又能辐射带动两区交界相邻地带的发展,使之成为山西乃至中部产业转型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科技创新城规划按照“一带两翼”的构想,结合“创新、开放、人本、和谐、便捷”五大核心理念。山西科技创新城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三大高地”,即战略性支柱产业及其产品的研发创新高地、战略性支柱产业研发创新精英的人才集聚高地、资源经济区域型发展的产业示范高地。探索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有效转化的发展路径。

3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难点

综改区下的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具体到操作层面,难点主要是在转型跨越发展和山西同城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破解“转型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山西同城化”等难题。

从现有资源看,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具有区位、人才、产业等多种依托优势。就区位而言,太原是山西的省会,更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同时,太原作为全国最大的综改区中心,是全省中部经济的枢纽所在,面临着承担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新探索。就人才而言,山西地区拥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日化院等科研院所。产业方面,山西地区拥有太钢、太重、山西焦煤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但是,如何发挥优势的最大作用,让优势资源有机融合、相互碰撞,孕育和培育出巨大的合力是难点所在。

200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就曾明确提出,要以山西同城化为中心,将太原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与技术创新基地。《规划》为山西同城化提供了实施依据,山西科技创新城可以看作是促进山西同城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也曾多次强调“山西获批综改区之后,晋中的机遇最大”。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山西同城化步伐较为困难。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同城化的提出,到2011年许西收费站的拆除用了近20年的时间就可见一斑。

4促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措施建议

科技城的发展表明创新是科技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实上,科技城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创新目标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的。科技城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是城市创新体系构建的指针,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科技城战略目标的保证。科技创新体系由科技创新主体构成,包括政府、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人才支撑体系以及政府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融资体系。根据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实物、技术、政策、文化等四个层面。科技城创新体系的建设是通过建立创新机制和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完整的创新网络,激发高科技企业、各类科技中介、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等主体的创新活力,增强城市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竞争能力实现的。因此,要建设好山西科技创新城,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来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带动经济顺利转型:

4.1解放思想促进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

在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解放思想,才能冲破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山西转型发展过程中做到如下五点来促进经济转型: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心态解放出来。在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和利用好山西的文化资源,做到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从单打到联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尝试打破山西经济圈的范畴,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示范城,可以尝试汇集全省的科技创新力量,凝聚“一核一圈三群”的所有优势,在发展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同时,为晋北、晋中、晋东南经济圈培育创新体和经济增长点。

4.2科技创新城协调发展委员会的建立

要建立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城协调发展委员会,负责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系统的领导及其动员、组织体系的构建与效能机制发育,势必成为系统的中枢与纽带。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创新城建设战略的实施和组织、政策予以立法保障;对现行的创新领导机构机器组织体系予以提升、强化和规范;组建决策辅助体系,整合社会研究力量,提供决策支持;不断提升创新领导阶层的学习力、知识量和决策能力。

4.3促进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从产业形态看,山西科技创新城作为山西跨越式发展的代表,应该走产业复合型的道路。发展好以煤炭为基础的行业,做好煤炭深加工产业,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结合山西自身的科技基础和科技能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在全国有影响、有竞争的产业链、产业创新集群。

4.4调动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是科技创新城的主体,创新城的各主体之间应准确定位,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政府启动,统筹规划;面向市场,企业运作;以人为本,社会参与”的原则,明确职能。确实做到政产学研的充分融合,发挥科技创新城的引领作用,就要准确定位各主体,并明确职能。只有明确各职能主体的位置,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4.5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实施考核评价机制

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扶持技术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健全技术市场体系的同时,着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培育多渠道、市场化、产学研结合、产业化提升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体系。

4.6优中选优,重点先行

选拔一批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其进行重点扶植,将其培育成山西科技创新城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4.7多元投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吸引外部资金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山西科技创新城。一方面,吸引外地甚至国外资金。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能只依靠国家和山西省的资金支持,应该主动走出去,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加入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另一方面,在积极寻求外部资金支持的同时,利用好山西本地的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新科技产业。

5结语

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遇到困难,是由历史原因和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实现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光有大决心和大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大智慧、大力气和大手笔。最根本的是建立由高层领导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负责国家政策的实施并制定出一套好的办法,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体制和机制上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切实使山西科技创新城在综改试验区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华.山西转型经济史[D].山西大学,2012.

[2]尤建新,等.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的思考――上海与深圳的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申小蓉.国际视野下的科技型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6.

[4]樊杰,等.(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J].地理科学,2002,(12).

[5]李政文.前沿资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6]袁纯清.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再造一个新山西[J].求是,2010,(19).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6

【摘要】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本文借鉴国外和国内试点城市节水经验,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分别从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工程与技术措施、文化措施四个方面论述了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对策。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现如今,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2014年3月,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重要治水思想,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节水优先是新时期治水工作的根本方针,强化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增强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基于我国国情、水情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体系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保证,是规范和引导节水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体系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概述

1、节水型社会建设内容

不同国家不同阶段,赋予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不同的内容。我国现处于全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着重于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建立有效驱动机制,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和规范节约用水行为等方面,以此促进全社会用水观念的更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中许多方面的制约问题。

2、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

随着100个部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众多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不断深入探索,各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实施,节水政策和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了水权、水价管理制度,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得到增强;[1]但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例如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节水相关法规制度,节水技术推广不足,缺少深入的经济与文化驱动,未能充分发挥水市场对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经济促进作用等。此外,多数节水工作指标未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虽已提升至0.52,但仍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左右,国内600多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平均漏损率超过15%等。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从管理、制度、经济、技术、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完善组织管理,健全法规制度,规范水市场运作,推广节水技术,营造节水文化氛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内容

1、管理措施

多年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实践表明,技改是重点,管理是关键,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作支撑,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一纸空谈。为此,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体系首先从节水管理层面进行分析。

(1)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实施依靠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需要各政府部门在节水工作开展过程中科学划分职能职责,避免出现空白管理地带,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科学有效的协作机动配合。为此,则需构建以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为协调与决策层、节约用水办公室为执行与管理层、咨询委员会为咨询与顾问层、公众互动协会为监督与参与层的四位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体制。

(2)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必须要建立一套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增强组织内在活力和对外应变能力,从而保证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从组织管理、法规制度、政策导向、利益驱动、节水投入、监督执法、宣传教育等方面构建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推进的良性运行机制。

(3)建设规范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利用法规、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创新,提高社会节水意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向前发展。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制度设计、制度落实和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一个从制定到实施再到修改制定的不断循环不断完善发展的动态过程。[2]

2、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包括水权、水价、水市场、节水资金四个方面,科学的水价制度、完善的水权管理、健康的水市场运转,合理的节水资金投入与管理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机制。

(1)明晰水权,实施水权管理。水权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各行政区可根据本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调度情况来制定水权转换管理办法,鼓励水权由低用水效率领域向高用水效率领域转移。水权转换管理办法的内容包括:水权相关概念的界定,初始水权的确定,水权转换程序,水权转换费用,水权转换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在水权交易中可采用政府主导的水权交易机制,比如建立水银行制度,水银行主要负责的是水权交易,其主要任务是规定水权交易的参与条件。[4]

(2)制定水价,提高用水效率。水价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经济杠杆,水价包括基础水价、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生活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三种形式,基础水价是实施阶梯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能有效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制定水价的时候,应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以及一定时期内的区域水资源情况,分类制定水价,以便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与水价相关的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合理制定水价,加强监督、管理和用水计量,完善水费计收办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水价听证制度等。

(3)经济调控,规范水市场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在水的使用权确定以后,对水权进行交易和转让,就形成了水市场。通过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激励机制来保障水市场的良性运转。充分调动社会节水积极性,发挥市场激励政策的作用,加强水市场管理。通过市场激励政策及市场规范制度等一系列的内部制度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面开展。[5]

(4)加强投入,合理使用资金。资金保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决定性作用,节水建设投入不够,节水工作难以全面展开,坚持“多渠道、多层次、以节水养节水”的资金筹措原则,用节水获取的收益作为节水的投入,形成一种节水投资的“良性循环”,拓宽资金来源途径。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对建设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坚持按程序、按原则办事,严格内审和监督,保证资金安全,确保资金使用正确。

3、文化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道德建设、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等影响和约束人们的用水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优良的节水文化氛围,以文化的力量,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1)舆论宣传,加强个体节水意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持久、广泛的节水宣传,引导人们了解国家节水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人们掌握节水方法,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并且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无意识节水,并使其长期延续下去,实现由“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意识转变,建立良好的社会节水氛围。

(2)道德教育,约束群体用水行为。对于新时期的社会公众来说,节约用水是一项必须进行的道德教育,通过舆论、习惯、教育来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利用道德的导向作用来约束群体的用水行为,逐步建立与节水型社会密切相关的社会规范、习俗、惯例和道德准则,使人们自觉承担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任。

(3)营造氛围,形成社会节水文化。任何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实现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文化环境可以酝酿出具有不同特点、不同价值取向的制度规范。[6]节水文化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文化与行为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通过节水教育、习惯培养、科技创新、组织建设等方面来营造良好的社会节水氛围,建立社会节水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影响社会用水行为,强有力地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4、工程与技术措施

节水型社会建设,关键是要抓好载体建设。农业、工业与城镇生活构成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三大载体,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与关键。

(1)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是节水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工程与技术节水措施有:渠系工程改造,减少水在干支渠道的渗漏损失;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用管道输水灌溉代替明渠输水避免水分蒸发;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灌溉技术;使用非充分灌溉,减少灌溉用水;根据当地水资源特点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缺水地区选用耐旱品种;利用秸秆覆盖、薄膜覆盖,缩小种植行距等田间保水保墒措施,减少田间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水利用效率等。各种灌溉节水措施都要通过小面积示范、典型试验来逐步推广。

(2)工业节水。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工程与技术节水措施有: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节水的“三同时制度”;回收工艺冷凝水、蒸汽凝结水;改造工艺和设备,淘汰高耗水工艺和落后的设备,改用节水系统;一水多用或污水净化后回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工业供水管网管理,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开展水平衡测试;积极鼓励节水技术应用和创新等。

(3)城镇生活节水。主要体现在加强供水和用水管理、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等方面。主要的技术节水措施有:积极推广节水型器具;进行老化旧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提高用水效率;饮用水和生活杂用水采用分系统管路供水;建设中水管道和污水回用系统;积极推进雨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等。

三、结语

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体系是保证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技术、经济、管理、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组织好、管理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加大节水工作的广度、深度,使统筹规划,措施实施、试点示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陈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启示[J].中国水利,2012.15.30-33.

[2]张乾元,王修贵.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先导性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政策取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37-39.

[3]刘嘉.水权概念和体系的探析―基于资源水与产品水的划分视角[J].当代财经,2012.06.26-34.

[4]陆文聪,覃琼霞.以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水权交易机制设计[J].水利学报,2012.03.323-332.

[5]陈静,程东祥,吴秀玲,颜大伟.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系统及经济驱动研究[J].生态经济,2014.09.77-81.

[6]金良浚.建设节水文化―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形成[J].中国水利,2012.S1.13-14+24.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两型社会”;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013-02

“两型社会”从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的范畴。根据《辞海》中的解释,社会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从整体来看,人是自然长期发展与进化的产物,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始终处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人、自然环境和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各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能源消耗迅猛增长,因此我国目前承载了较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张,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还将不断加剧,如不尽快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实现。2004年初,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2005年6月,同志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同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已经从过去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多层次目标。

1“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包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由此,“两型社会”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制、宣传、教育等手段和途径,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实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从结构来看,“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复合体;从目标来看,“两型社会”都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实现过程来看,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范围普遍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从结果来看,“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定向性社会变迁的形式,最终会通过对现存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局部性变革,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传统工业社会下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部地区作为承接发达国家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尤为突出,因此国家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在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极具全局意义的战略举措,也将成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突破口。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两个区域获得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各领域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换取尽量多的社会经济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实现人类、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一条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特色道路;是顺应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规律,首次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目标结合,上升到社会演进路径转变的高度,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全新模式的构筑。“两型社会”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环境不断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更符合中国利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举措。

我国“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可以分别从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从源头入手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努力完成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共赢。“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两型”理念、借助体制机制的监督和引导,合理规划建设路径,才能转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两型社会”的特征

“两型社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形态,更是探索一条生产绿色高效、生活健康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全新发展道路。“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立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全新观点,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具体表现。从根本而言是一次社会变革。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在现阶段已为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两型社会”建设只涉及体制机制的优化,而并非根本制度的变革;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发动,其步骤具有局部性和累积性。“两型社会”的特征总结如下:

2.1系统性

“两型社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和环境,这一问题既是自然生态领域的问题,也是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问题,甚至是科技和文化领域的问题。因此,“两型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具有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科技、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性,这些领域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更是一个系统复合体,由国家、地区、城市、产业、企业、家庭等多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且均围绕“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进行自我组织和系统控制。

2.2共生性

“两型社会”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在这一系统中,人与自然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即共生。共生是向异质开放或与异质结合的方式。人与自然都共同存在于共生网络中,社会由各个层次的共生系统所构成,要实现和谐共生,必须重视利益主体的平等,如资源、环境利用中的代内和代际公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合理分享资源。人向自然索取资源,但又不得造成过度破坏,并且保护环境,改善共生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渐进性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以现实的问题为导向,在现实的可能中不断探索的渐进式发展道路。建成“两型社会”是长期目标,这决定了从中短期看来,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其间“两型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必然会根据本阶段的客观现实制定,从而体现出差异性,相关的建设步骤和措施也要予以一一对应。

2.4耦合性

“两型社会”要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统一。不同社会主体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不同,则压力不同,“两型社会”建设路径也不同;不同社会主体自身发展水平不一,则其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不同;不同社会主体外部约束条件,如社会风气、受教育程度等迥异,则其参与建设“两型社会”的主动性和结果也不尽一致。因此,对于不同的社会建设主体,尽管“两型社会”的最终目标、短期的评价标准相同,但其实现路径和方式存在差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耦合性。

2.5创新性

“两型社会”是一个要求社会主体具有创新意识和改造能力的有机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主动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和完善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因此构建“两型社会”离不开改革创新。

3结语

“两型社会”是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为目标,预示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虽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研究已有较长时间,但“两型社会”并非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概念,一种新型社会发展观。因此进一步厘清“两型社会”建设的要素、内涵和特征,将有助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孔来,王如燕.两型社会的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

[2]蔡景庆.两型社会建设应当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8

“两型城市”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城市发展形态。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建设“两型城市”,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安徽省淮南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淮南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两型城市”为抓手,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产业是基础支撑。建设“两型城市”,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产业基础。淮南市遵循“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的结构升级路径,积极打造华东大型煤电基地;实施七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升优势产业,建设大型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煤化工基地;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和生产业,繁荣特色文化旅游业。

创新是核心要素。建设“两型城市”,重点和难点在于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优化要素支撑结构,实现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淮南市结合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煤炭高效率开采及瓦斯综合利用,推进高标准、高产出、大循环火力集中发电示范点建设,推进煤化工精深加工及循环利用,实现核心技术向核心产品和经济优势转化;坚持开放式创新,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山南高新技术产业园,集聚创新要素;引导和推动企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统筹是重要方法。建设“两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口与环境等关系。淮南市坚持走城(矿)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子,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形成功能全、有特色、集约化的城镇体系以及市矿统筹发展体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民生工程体系,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路子,开发新城区,提升老城区,改造老矿区,完善风景区,形成宜居宜业的综合优势;走开放式发展的路子,参与建设合肥经济圈,放大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效应,提高经济开放度;走民营经济大发展的路子,破除体制障碍,促进投资创业,增强发展活力。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9

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水利部召开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年大连会议以来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交流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分析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研究部署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下面,我就节水型社会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大连会议以来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进展

大连会议以来,我国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在中央领导下,奋勇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要求,以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为重心,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节水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监督考核,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扎实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总量控制管理取得新进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了全国、流域、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明确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承载能力、水域纳污能力,为水量分配工作奠定了基础。永定河干流和大凌河水量分配方案分别经国务院和国务院授权水利部批准。一些省区开展了行政区域内主要江河的水量分配工作,江西省完成了赣江、信江、抚河、修河、饶河五条主要河流水量分配,广东省完成了东江水量分配,陕西省完成了渭河水量分配,湖南省启动了湘江水量分配工作。同时,全国七大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初步编制完成。二是行业用水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了行业用水定额,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基本编制完成,10个高用水行业用水定额实施。各地区将用水定额作为一项基本的技术控制指标,运用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取水许可量、下达用水计划、考核评价用水户节水水平等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三是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颁布《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至此,以一个条例、二个办法即《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颁布为标志,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四是水资源论证制度得到深化。水资源论证进一步扩展,逐步由已往的具体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拓展到工业园区、生态园区等区域规划的水资源论证,从源头上遏制了盲目兴建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五是水资源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北京市政府*年颁布水功能区划为标志,全国31个省区全部完成水功能区划定并进入实施阶段。根据水功能区划,各省市加快推进了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的工作,完成了全国七大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登记工作,加强了对新建、改建和扩大的排污口的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公布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20年)》,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量安全。

(二)不断改革创新,节水型社会建设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是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的水价机制逐步建立。水资源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征。部分地区水利工程供水实行了两部制水价、丰枯季节水价等水价制度。*年底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供水平均价格比*年底提高4.7%。天津市、石家庄市、哈尔滨市、南京市等13个城市分别调整了自来水供水价格或污水处理费,平均调价幅度为22%左右。其中,特种行业实行了高水价管理,用水平均价格达到每立方米10.88元。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施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推行范围也不断扩大,*年底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中15个实施了阶梯式水价。各地还根据不同行业用水特点实行分类计价,拉开用水差价。二是财政税收激励机制初步建立。*年开始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从事符合条件的节水项目的所得,可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近期,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又公布了《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年版)》,对洗衣机、换热器、冷却塔、灌溉机具生产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力地促进节水产业的发展。三是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连续三年公布了各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监督考核各地工业用水效率情况。各省市和试点地区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下辖区域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职责。部分省市还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评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各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协调合作,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各试点地区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机构,组建改建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形成了试点地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格局。国务院明确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水利部,所有省级人民政府成立了相应的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71%的市级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各级节水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体制优势,指导各行业、各单位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用水效率的提高。

(四)加强基础建设,管理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水利部在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启动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要求,加强了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人员在用水定额管理、规划编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组织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长期战略研究》、《重点行业用水效率和效益调查与评估》等一系列节水型社会建设关键性课题研究,解决各地在建设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实施指导和技术支撑。此外,水利部联合有关部门大力实施《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加快推进节水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普及应用。

(五)注重实践探索,试点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展了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申报审批工作,相继批准公布了北京市大兴区等36个全国试点,全国试点达到78个。省级试点规模相继扩大,甘肃省在建省级试点达到43个,山东省在建省级试点达到21个,江苏省在建省级试点达到12个,河北省在建省级试点达到10个,全国在建省级试点近200个。试点规模的扩大加大了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作用。全国试点和省级试点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试点地区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途径,丰富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

大连会议以来,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而农业用水量进一步减少,全国用水结构进一步优化。按可比价计算,*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年减少10%和8%,全国用水总量增长不超过1%。全国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西安等试点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九五"期间,国家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念。"*"期间,通过开展试点,进行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回顾实践探索历程,张掖试点用实践理清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期的一系列关键性认识问题,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能不能以及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问题,体现了一个"新"字,突出了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绵阳试点开启了对丰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道路的探索,启发了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体现了一个"别"字,突出了资源禀赋有别,建设思路有别,建设措施有别。大连试点着眼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取、供、用、耗、排的用水全过程管理,丰富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途径和实现形式,体现了一个"全"字,突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社会的节水管理。发展至今日,以西安市为代表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更加注重于将理念转变为行动,将思路付诸于实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实践需求,从实际出发,向实处考虑,体现了一个"实"字,突出了用实招、办实事、谋实效。总结这一时期以西安为代表的各试点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践经验,我们有以下几点主要认识:

一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的前提。很多全国试点从解决自身水资源问题出发,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西安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伊始,就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产业规划,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压缩印染、纺织、炼钢、造纸、机械加工等高耗水行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现代工业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提高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天津市以水布局,将电力、化工等行业置于沿海,实施海水综合开发战略,将再生水回用工程与纺织工业园、空港物流加工区以及滨海新区各工业园区同期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逐渐形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主导产业与水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用水结构高度一致的整体布局。深圳市委、市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提出"三个舍得"、"二个不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不惜放缓发展速度、不惜放弃一些投资项目,着眼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将万元GDp用水量作为产业导向目录的考核指标,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建设,对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印染、皮革、电镀等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大力扶持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西安市、天津市、深圳市等试点的做法,进一步表明只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才能取得显著实效,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是部门分工协作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部门分工协作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政府各有关部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种绩效动力机制。通过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并以之作为行政管理的目标导向,通过定期的目标责任行政考核,评价节水型社会建设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行为和效果,肯定积极、否定消极,为各成员单位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主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动力源泉。西安市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体系,将14大类、66项目标任务落实到29个部门和单位,提出完成任务时限要求,每年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与部门、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各成员单位与区县政府实行年度考核,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市人大、市政府不定期听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节水型社会建设进展情况,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山西省、辽宁省、江西省政府将节水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体系,河北省水利、财政部门联合开展*年度试点检查,对试点的有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验收。江苏省水利厅、发改委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13个地市,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年度考核评估,对建设成效较好的南通市、徐州市等6个城市进行了表彰。各省市的实践证明,部门分工协作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各级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是创新节水机制是破解节水"壁垒"的根本途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一些行业或领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常规方法往往很难产生好的效果,被认为是节水工作的难点甚至是"盲区"。在过去一年的试点建设中,一些试点地区在传统节水方法难以奏效的领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探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农业水价改革方面,由于行业经济产出和承受能力较低,水价太高则增加农民负担,价格偏低则起不到促进节水的作用,因此一般价格调节手段往往很难奏效,不利于用水效率的提高。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针对性地建立了"提补水价"制度。"提"是将水价提高,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经济调节作用;"补"是财政部门对水价改革给以补贴,将财政补贴资金和水价提高部分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一提一补的水价改革,既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实现了节奖超罚,又没有增加农民的负担。在农业地表水灌溉计量方面,由于渠灌区人工计量不直接、不精确,容易引发用水矛盾,不利于节约用水。河北省元氏县创造性地开发了"渠改管",将明渠自流灌溉改为有压管道灌溉,安装水表计量,解决了地表水灌溉计量问题。宾馆、学校等公共场所用水主体流动性大,难以将用水量与责任主体挂钩,容易导致用水浪费。北京市、天津市、西安市等很多地区的高校对学生用水实行iC卡计量,用水插卡收费,有力地遏制了用水浪费。宁波市等一些地区探索在建立完善用水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宾馆水电费与房费分离收费模式,有效地促进宾馆节水。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破解传统节水盲区的方法,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四是推进宣传教育有效引导公众参与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很多试点地区更加重视节水宣传教育的实效,切实从提高公众节水意识角度设计、筹划节水宣传教育方式,建立节水教育基地,提供视听冲击力强的宣传教育方式,开展公众体验式宣传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公众节水意识,促进了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建立。北京市建立节水展馆,为公众免费提供学习节水用水知识的场所,体验不同用水方式,掌握节水窍门。天津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节水漫画,制作《天津节水漫画集》,通过鼓励公众参与节水设计引导公众思考节水。深圳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水征文评选活动,强化公众节水观念。加强学校节水宣传,把节水宣传教育作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布节水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市民投诉,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节水问题,鼓励广大市民参与节水。连续多年举办以"饮水思源,市民关爱东江行"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每年邀请市民代表参观境外引水工程,使市民通过实地参观感受深圳之水来之不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四年来,深圳市民用水观念发生显著改变,节水认知率提高了近一倍。廊坊市、石家庄市实现"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刊上有文、道路旁有牌、墙体上有图、包装上有字"的多方位立体宣传。这些地区的做法说明,新颖有效的节水宣传教育措施往往能事半功倍,使节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赢得公众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支持。

我们在取得经验、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长期形成的用水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用水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一些地区未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协调,在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盲目建设高耗水、重污染的项目,人为地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形势。在发展意识上,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水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在法规建设上,节水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法律手段支撑。在机制建设上,以财政激励和水价政策为主的市场调节机制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技术进步上,先进实用的节水用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还不够,还缺乏节水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快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节水型社会建设正面临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时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全面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进展、新内容,认真履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使命、新任务。

一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近年来,中央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国家"*"规划纲要中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约束性目标,强化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民生水利的要求,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保障饮水安全、经济社会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要协调好我国城乡快速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关系,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的关系。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水型社会建设要认真研究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属性,妥善处理好水在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的交互作用,更加注重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要通过切实转变用水方式,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水环境的友好,利用好水,保护好水,实现人水和谐。

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水资源节约保护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要求我们更加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注重水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功能,科学调配不同区域的水资源量,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健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政策法规,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推进国家水权制度建设和区域水价制度改革。

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务院近期的"三定"规定明确,水利部负责节约用水工作,指导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理顺节水管理体制,加强政府领导,推动部门协作,充分发挥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

五是确保完成国家"*"规划纲要有关目标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显示,"*"前两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为16%。但是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南方五个省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总的下降幅度仅为10%左右,全国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规划目标不容乐观。今后二年,要更加积极地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管理措施,更加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完成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节水目标。

四、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当前,我们要切实落实好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在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改善民生和科学发展,更加重视制度建设,用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破解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难题和壁垒。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以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四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实和管理。各地要以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为蓝本,结合地方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目标,对"*"期间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检查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制定好"*"后两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工作计划和重点,将目标与任务逐层分解到所辖各区域和有关部门,切实健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责任和监督考核制度。各省要将水耗降低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各省和试点地区要按照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投入机制,保障建设资金投入,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以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建设。各流域管理机构要在流域层面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编制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各省分水即指标细化工作。明年底,要完成省(区)内部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编制。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要从水的角度提出流域内产业布局的指导性原则,对地方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行业用水定额起到指导作用。要确定不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入河污染物限制总量控制指标,使每一个省、市、县都有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予以落实。要力争在"*"期间,初步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地区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已行业用水定额的省区要根据定额执行情况,适时进行修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完善定额体系,扩大定额管理范围。要在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计划用水制度、建设项目节水评估制度、水功能区划等节水型社会基本制度,大力开展相关制度的实施细则、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建设,明细制度实施的主体和具体的奖惩措施,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三)加快节水型社会法制和标准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水法》为核心,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水型社会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强化监督管理。一是研究完善节约用水的相关法规,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节约用水条例》等法规规章。未出台节约用水地方性法规的各省市要加快起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尽早出台。二是深入研究,稳步推进,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用水效率标准。重点制定用水量大、使用面广的农业灌溉用水产品、工业用水设备(产品)以及家用卫生洁具等水效标准。先行启动水嘴、坐便器、淋浴器等生活用水产品的水效标准编制工作。开展建筑节水标准设计,加快制定建筑物节水标准。三是建立强制淘汰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水平和不同行业用水特点,研究制定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目录。对落后的、高耗水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实行强制淘汰制度。

(四)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水新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节水型水价机制。水价应当能够全面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成本,补偿供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建设成本,并使企业合理盈利。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及资源补偿的要求,合理确定各类用水的水资源费标准。污水处理费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的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二是大力推动节水型产品认证和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研究建立节水型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水型产品。三是加大财政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节水项目的资金补助,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建立节水信息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国内外各类节水信息、先进的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导用水户挖潜改造,提高用水效率。

(五)深入做好各行业节水工作。要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要求,全面开展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生活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农业要继续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重点做好现有灌区的续建配套改造、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和推进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工业节水的重点是引导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用水技术改造,调整供水工艺,实行一水多用,综合利用,提高节水水平。要组织开展新技术设备交流推广会,引导用水户选择经济适用的节水新技术设备。要鼓励企业推行"零排放",促进废、污水的处理、回用和沿海地区海水的利用。城镇生活节水要更加注重自来水公司等公共供水单位产水环节节水,着力推广使用节水型产品,治理供水环节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高职教育教育资源配置

[作者简介]丁正荣(1972-),男,江苏海安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旅游管理。(江苏无锡214024)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14-03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新型城镇化被列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重点。依据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内涵做如下归纳: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大战略的协调产物,是促使农村地区产业集聚以形成产城融合效果的必然结果,是延续农村文明的应有之义;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实现与农村及城镇产业布局相适宜,能有效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建设目标;新型城镇化要求建立符合和谐社会主义理念和包容力的新型城市与乡镇,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城市化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人文和经济领域的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最终又可以表现为科技与人文的进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高区域经济生产力总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高职教育办学目标时,从高职教育所处的宏大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培养大批掌握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技术型人才,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二、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障碍

1.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呈现非理性扩张模式与小微化模式并存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偏向于规模化发展的办学目标定位影响其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大学扩招促使高职教育呈井喷式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将办学重点定位为规模扩张,而忽视了对高职教育质量的必要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盲目扩张办学规模的问题。高职院校为争夺生源而展开无底线的博弈,而生源相对丰沛的高职院校为谋求短期经济效益也超办学能力招生,导致职业教育质量滑坡,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埋下伏笔。与此同时,处于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因专业教育资源匮乏而处于小型化、低水平发展状态。该类高职院校的小规模发展路径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浪费了有限的高职教育资源。

2.教育产业化促使高职院校偏向于盈利化办学目标定位,从而影响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在高职学科建设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热衷于发展与热门职位对口的热门专业,而忽视平衡发展其他非热门专业。高职教育的产业化发展战略有利于高职院校运用市场规则和市场工具来优化高职教育资源的组织形式,但过于重视产业化特征甚至将其视为高职教育资源的唯一组织形式,必然背离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在充分运用教育市场运作规律以实现高职教育产业价值的同时,充分挖掘高职教育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其办学目标时兼顾盈利目标和公益目标,将其教育资源更多投向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上。

(二)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教育资源投资问题

1.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投资模式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快速发展节奏不相适应。第一,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导致优质生源流失。高职办学经费虽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高职办学经费的购买力增长水平却低于预期。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秉持以学生缴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经费政策,主要通过收取学生学费的方式来支撑高职教育事业。高职教育的高收费加重了高职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将优质生源驱离高职教育,从而使得高职生源质量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需求。同时,高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其生均办学经费支出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实训设施与设备投资,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对高职办学经费投资力度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实训设备技术水平低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技术进步水平,从而限制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能力。第二,高职院校缺乏面向社会主动筹措办学经费的意志和能力。由于我国长期秉持以政府财政拨付为主的高职教育举办体制,在行政力量主导下成长起来的高职院校缺乏自主办学的内在能动性,缺乏与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力量进行积极沟通的经验和渠道。这使得高职院校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难以及时跟进市场化导向下新型城镇化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地方政府在进行投资高职教育决策时忽视高职教育事业的人才与技术的外部经济性,从而削弱其增加高职教育投资的意愿。高职教育的外部经济性实质是指政府在高职教育事业上的投资并非通过产业化后高职院校的盈利来补偿,地方政府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投资可实现地方经济实体纳税能力的增加,从而弥补其在职教领域的投资。各地政府偏好于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放于少部分重点高职院校,弱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的县域高职院校的投资力度。这使得县域经济实体企业难以低成本地获取必要的技术人才,从而制约县域企事业单位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战略的实施,进而抬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运行总成本,削弱新生代农民工通过高职技术培训进入现代经济体系的能力。

(三)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的内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1.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支柱性产业战略发展方向失调。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所需教育资源投入上缺乏横向合作关系建构,未能通过强化专业群建设的方式来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系列产业人才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并非凭借一家企业之力来拉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而需通过建立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来系统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问题。这要求高职院校通过将支撑专业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整合的方式来完善专业群建设,有效激活专业集群的整体效益,实现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战略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产业集群相融合。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内部院系之间教务管理权的条块化分割严重,各院系之间缺乏有效的专业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从而制约高职院校专业集群资源的优化重组。

2.高职院校缺乏柔性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来落实其专业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要依托实体产业的发展来实现,而实体产业的管理与工程的持续性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其对高职人才的技术要求。这要求高职院校建立柔性化专业建设体系来适应外部人才需求的持续性变动趋势。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缺乏建立柔性化专业建设体系所需的必要条件,校企间信息共享水平不足,校企间虚拟整合力度有限,使得高职院校的柔性化专业建设体系难以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体系接轨。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为社会提供高职教育服务的意识,缺乏针对农民工的专门职业培训,无法满足城镇化的劳动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的整体进程。高职院校未能及时跟踪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涌现的新行业、新职业和新岗位,脱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趋势来制订专业调整方案,从而降低了专业建设适应新型城镇化人才需求的能力。

(四)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的外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1.高职院校在整合企业等外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合作主体间的协调性。高职院校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的过程实质是合作双方利益交互的过程。但是,由于校企间的教育资源整合需要在跨组织合作环境中实现,而组织之间的运营目标和运作模式的差异导致合作各方的教育资源整合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一是处于激烈市场竞争压力下的企业肩负沉重的生产任务压力,而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的教书育人目标与企业通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二是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要求遵循知识获取规则来实现,其教学过程讲求知识的求新性与求异性,重视培养学生基于已知知识来学习未知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对庞大知识体系的持续性探索,而企业则重视对成熟技术的专业化应用,其生产过程更多重视通过单调性专业技能的运用来生产具有同一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就导致逐层推进式的高职教学过程与重复单调性的企业生产过程之间的冲突。三是高职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工艺实现过程之间存在矛盾,高职院校通常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在规律来组织其课程内容,而企业的生产工艺通常汇聚多门课程知识来实现,二者组织模式的差异导致高职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间难以建立同步实施关系。

2.利益分配机制缺位削弱高职院校对整合外部教育资源的战略执行力。高职院校利用外部教育资源的能力取决于高职院校和合作方企业的合作意愿及合作能力。合作方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目标是把握招聘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先机和获取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科研成果。企业的校企合作目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目标之间既有交集又有一定程度的偏离,这为二者在合作过程中的冲突埋下伏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投资回报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而合作方企业则偏重于追求短期合作绩效,热衷于获取可迅速转化为正现金流的高职院校技术和人才资源。合作过程中的校企双方均面临着合作项目投资收益期限错配的风险。同时,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校企合作项目肩负着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使命,而校企联合体在赢得新型城镇化建设政治价值的同时,势必打乱合作方企业按照经济运行规律来合理配置资源的计划,削弱企业应得的经济收益。这使得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下的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展开校企合作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动性。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评估体系重视教师的国家纵向课题申报而忽视企业横向课题研究,重视获取科研经费和技术研发而忽视技术转移与技术价值实现。在现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引导下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缺乏整合外部教育资源的能动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

三、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

(一)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行政功能优化

1.高职院校应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来创新高职办学体制。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理顺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的监管关系,强化高职院校对教育资源配置决策的自。发达国家政府对高职教育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揭示,政府职教主管部门应当将其自身权力限定在宏观调控领域,不过度干预高职院校的内部具体事务。当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掌握高职院校关键领导岗位的人事任免权,控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拨付权,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设施与设备投资等具体教育资源的配置。究其根本,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行政权力与高职院校的自主办学权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缺乏有效的认识。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把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定位为政务服务关系,通过财政拨款和政策支持等方式来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办学政策环境和经费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教育管理执法权的归属和使用边界,删减繁琐的教育执法程序,确保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上。地方高职教育主管部门转变行政职能,摒弃对高职教育具体事务的过度干预型行政方法,转而通过强化政府对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建立符合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有助于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服务型行政管理体制。

2.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来制定高职整体发展规划。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战略是大型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各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具体实施特点来统筹规划。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把握地区宏观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订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方案,以确保高职教育资源投放领域与新城镇化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相一致。考虑到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有着显著差异性,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来确立若干支柱型产业,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来鼎力支持该类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提高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整体落实水平。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方支柱型产业的人才需求来调整区域范围内的高职专业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结构,以有效增强高职专业课程及师资力量配置与地方支柱性产业人才需求的关联度。

(二)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教育资源投资策略优化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创新高职教育投资新机制,为充实高职教育所需办学资源开辟新资金来源。

1.立法机构应当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联袂完善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化解制约民间资本参与高职教育投资活动的制度。立法机构应当着手启动《高职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工作,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高职教育领域展开投资,有效弥补当前高职院校过度依赖财政资金办学的不足。《高职教育促进法》可在借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职业教育投资人身份甄别制度,将具有合法身份和合理办学目的的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都纳入高职教育投资者管理体制中。同时,高职院校应当建立面向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估制度,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来稽核并认可其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完善面向民资的高职教育办学质量评估,可以有效保障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合格高职教育的权利。

2.高职院校的教育投资体系建设应当健全投资退出机制。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完善教育产权场外交易市场,为教育产权投资者提供顺畅的投资退出渠道。运用场外教育产权交易市场来为教育产权投资者提供投资退出服务的优势在于,场外教育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制度相对灵活,无需接受较为严格的金融市场监管者提出的诸项产权交易监管规则,从而为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相对不规范的教育产权投资人提供便利。但是,由于场外教育产权交易市场的市场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相对不完善,市场管理者需要借助网络化产权交易技术来降低交易者的价格谈判成本,为促成产权交易提供制度和技术便利。为保障教育产权交易的顺畅进行,产权交易的运行主体还应促进与之配套的产权评估机构的功能完善,以确保教育产权交易标的物的价值与价格相统一。

(三)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策略优化

1.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教育资源置换的方式来激活学校存量教育资源,优化高职院校紧缺教育资源的配置方案。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存在分布领域不均衡的问题,教学设施与关键教学设备所需资金极为紧张,而教学用地等资源相对富余。高职院校应当密切关注其存量资产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土地资产的利用效率,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来盘活土地存量资产。高职院校可与地方政府展开协商以获得土地用途变更批文,并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原理来高价出售市区土地并低价购入郊区土地。高职院校可在教学用地总面积不变的情形下获取较高的土地置换套利,并将该项收益转投到教学工程建设与教学设备购置领域,从而有效化解高职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局。

2.县域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构建以受教育者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平台的方式来实现高职教育资源的校内共享。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存在部门间管理权限条块化分割问题。高职院校可打破横亘在教育资源重组面前的部门和院系藩篱,探索以学生的求学需求为目标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实现高职教育从传统“教书”为本向“育人”为本的转向升级。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服务对象,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特色、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具有显著办学优势且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的特色专业。

(四)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职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策略优化

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新型城镇化的人才需求,依托具有较强职业训练能力的高职院校来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可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展开合作,建立覆盖范围广的青年农民技能培训网络体系。

1.高职院校应当着手推进高职院校间教育资源共享。为有效克服县域高职教育的资源投入短板问题,高职院校间应当展开多层次合作。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可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来与县域高职院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不损害自身办学能力的前提下提高高职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可通过设置县域高职教师访问学者项目的方式来鼓励县域高职教师进驻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展开全日制脱产学习,为县域高职教师访问学者项目投入优秀的师资力量来帮助县域高职院校提升其教师水平,从而确保县域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保持同步。

2.高职院校应当着力推进校企间教育资源共享。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可以联合打破行业界限,实现区域经济范围内的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校企间教育资源整合战略可以围绕核心高职院校来展开,通过整合教育、生产与科研等业务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的分享。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企业的闲置生产设施来完成配套实训教学工作,降低校方在教学设施与设备领域的投资负担,增加设备的利用效率,可以外聘企业的熟练技术员工来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有效克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力量的不足,可以与企业合力建构有利于校企人才无障碍流通的制度体系,并建立实训与顶岗互补、师资共享、校企双向技术服务等制度,为实现校企人力资源的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