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2:08

电力建设方案篇1

关键词:电力;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改进方式

电力项目建设档案是指将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通过整理、鉴定然后将其进行归档,作为电力项目建设的历史存根,以便更好的反应电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更是整个工程结束后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和验收的重要依据。电力项目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其对档案的管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因此,对我国当前电力项目建设中档案管理方式的改进十分必要,可以帮助其更好的完成我国电力项目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使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与信息化的统一,为我国电力项目建设未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借鉴和参考,从而不断促进我国电力项目建设行业的发展。笔者下面依次提出对我国项目建设中档案管理方式的改进措施。

1.及时进行档案验收工作,避免档案积压、便于档案管理

我国电力项目建设中档案管理方式的改进首先要从大量的电力项目建设档案积压问题入手。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完工,相关部门在对工程竣工进行验收时,我国电力项目建设的档案验收工作也要与其保持一致,同时进行,避免因档案验收不及时造成档案积压,从而对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带来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该自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形成档案验收小组,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竣工报告、协议、合同等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并检验所归档的文件是否真实、准确、系统、齐全,以及归入档案的文件是否为原件、相关手续是否经过双方签字生效,档案的文件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等。如果在档案管理中有不符合要求的文件,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并限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整改工作,使档案工作落实到实处、分类清晰、组卷科学,便于在日后的档案管理中,利于保管及使用。

2.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更好的完成档案的管理工作

由于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电力项目建设的参见单位多数以临时的兼职人员作为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其对工程的具体规章制度、相关合同等工作任务不清晰,加之对档案的收集、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工作都还不了解,没有经过相关的工作培训就直接作为电力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临时上岗人员,不但自身缺乏对档案工作的敏感度和专业性,并且对电力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度不高,也就大大降低了对本职工作的重视度,不能充分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给电力项目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阻碍和困难。因此,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电力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兼职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对项目建设档案管理的敏感性。在项目建设施工之前,应通过多种形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无论是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临时聘请的兼职人员,都应同时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基础和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技能,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工程的档案验收和归档工作准确、无误。

3.对档案管理引用合同制,保证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我国对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相应的重要举措,其中,合同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甲乙双方相互约束的强有力法律依据。因此,在电力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样引用合同制是确保建设项目档案齐全、完整的强有力保证。在参建单位进行工程竞标并签订各项协议、合同的同时,应将确保项目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准确、无误、按时完成,保证归档文件完整、齐全等一并列入到合同当中,以法律手段严格约束双方履行合同内容,共尽合同义务。保证档案的按时移交及归档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确保档案质量。对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方,如出现档案资料收集不全、质量较差、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等现象,应按照合同规定,扣除相应款项及惩罚措施。通过合同制来保证建设项目档案齐全、完整,进而为确保档案工作有效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结语:

电力项目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工程量正逐年增加,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力项目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电力项目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如何改进我国电力项目建设中档案的管理方式,是缓解电力项目建设中档案管理压力和困难的重要举措。笔者通过以上对电力项目建设中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方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与学习、思考与探究,不断创新出更加全面的电力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方式,对我国当前电力项目建设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加芳.对电力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报,2011(01).

[2]钱小英.电力建设企业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3]沈惠利,杨琦.浅谈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0(13).

[4]魏慧.知识管理视域的城建档案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2(05).

电力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方案寄存器

   一、电力计量自动化方案要求

   (一)要保证系统高可靠性、高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体现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即计量自动化系统采用双机冗余设计。从前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到网络设备、采集通道均采用双机冗余配置,支持自动切换。同时在站端和客户端采用高可靠性、高性能的采集监测管理终端。

   (二)要保证系统易扩展性,体现在系统总体设计时必须整体考虑,统一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最新的国际、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统一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确保系统易于实现与供电部门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等相关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易于实现与省公司、相关市公司、所辖县市局及与所辖电厂的相关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易于实现电网规模扩展和软件高级功能扩展。

   (三)要保证数据编码统一,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原始数据来源多个系统,如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地区厂站电能量遥测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和配变监测计量及其他系统或终端来获取数据,为保证数据唯一性,对各类档案信息应建立统一的编码系统。 

   二、电力计量自动化总体方案

   根据上述建设原则和要求,终端设备层有不同计量现场,它们将信息,如实时电能量信息、计量事件及电气运行信息等通过通信层的电力通信网及公共无线数据网传输到主站采集层;通信接入设备将信息从通信网络收到后,根据信息报头区分信息类别进行信息解析处理,并将解析后的计量信息传送到采集服务器,以便送到业务应用处理层。数据交换即业务处理层,从采集服务器收集到数据后,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业务数据展现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计量现场信息写入数据库服务器;同时根据需要从数据库服务器读取历史数据和档案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和业务展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及时写入数据库服务器。业务处理层内各业务子系统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 

   三、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

   标准化计量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实现统一营销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计量标准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企业经济效益上。要实现计量的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建立针对性强的计量标准化实施体系,概括来说需要分三部,即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人员及服务标准化。

   1.提高计量精度,促进计量仪表的标准化、规范化

   (1)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品:更换国家明令禁用或淘汰的电能表,加大计量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计量数字化,提高计量自动化管理水平。电能计量装置必须满足计量规程要求,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电能表,采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专用二次回路,不与保护、测量回路共用。根据计量规程要求,开展计量点的改造工作,完善计量装置。

   (2)计量监督加大检验力度:严格执行计量监督,加大对电能表检验、二次压降及综合误差测试、互感器变比调整考核力度,发挥技术优势,提高计量精度。按负荷的类别选择所需要的准确度等级,并在投产前做好试验调校工作,使计量装置的误差满足要求。

   (3)运行管理周检和轮换:加强计量运行管理,根据规程进行周期校验和轮换。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在要求的二次负荷范围内,均可以用准确度等级来控制。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线压降所造成的误差,无法直接用准确度来衡量,在计量综合误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整互感器误差互补或采用电压二次导线电压误差补偿器进行补偿,从而降低计量综合误差。

   2.加强计量选型定表的综合性分析,提高计量准确性

   (1)正确接线:针对电力系统的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计量和接线方式,减少计量误差。

   (2)合理定位:合理选择计量点的位置,尽量靠近现场,减少互感器二次负载和二次回路损耗,提高计量精度。

   (3)合理选型: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正常负荷电流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三分之二以上,对季节性较强负荷,采用多抽头的电流互感器,保证互感器在高精度范围内运行。

   (4)综合分析:开展计量点的综合分析,提倡计量装置的整体校验,通过开展综合误差分析,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现场的周期校验和周期轮换制度及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的周期检验工作。

   3.保证检验用具及条件符合标准

   严格组织进行计量监督及定期校验,按相关标准对照执行。标准电能表和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每一年送检一次。凡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标准装置,不合格应停止使用,进行修理调整,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现场检验条件应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4.不断推广使用先进技术

   不断瞄准当代计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的现代科技含量,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5.加强同专业部门联系,得到上级部门技术支持积极争取上级专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支持,不断学习,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为电力计量标准化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计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是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所倡导的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依据。与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时掌握经济指标等息息相关。因此,供电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提倡标准化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增高,对电力进行标准计量和自动计量,实现信息系统的管理,是电厂、输电单位和用电单位的目标。但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电力体系,加上电力行业始终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以及电力行业长期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的管理观念落后与该行业复杂的专业应用的矛盾,造成计量管理系统应用较为落后。采用先进的电力计量模式,有利于供电企业形成“大营销”工作格局,有利于发、供、用电三方就如何销售与购买电能、如何进行经济计算,营业性计费达成最广泛额一致,进而做到产电、输电、用电的公正合理。

   参考文献:

电力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其发展一直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时代背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如今时代的能源建设与稳定的发展,电力企业就要采取一定措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是一种完善体制,它是电力企业参与到低价的网络竞争中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提倡着环保理念。对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会使电力企业实现安全化、标准化、规范化等管理模式的途径。

2电力系统信息化的研究背景

2.1电力系统信息化的研究意义。信息系统的的发展过程很长,很多信息系统正在开发与运营阶段,但是,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会导致电力市场的改革时期的到来,只有不断的进行向前推进,才能使其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智能化法发展的今天,对于传统的理念将会很难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对于众多的应用程序来说,it服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可以称为是首个专注于信息部门服务的系统。所以它的出现是信息化系统的一个转折点,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其主要的建设目标来看,它将全面的进行电力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优化等等,同时也会将有用的数据进行高效的传输,实现最终使用价值。

2.2对于系统建设的需求研究。电力产业逐渐壮大的同时,电力企业的各种业务需求量也会逐渐的上升,那么,在应用系统的运行当中,需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规范性及高效性。综合以上的各种要求,我们要积极的改善电力企业在运营当中的管理水平,并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去实践。首先,我们要将管理系统的运行服务建立起来,这将会为电力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这种管理系统来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率及服务。

3对于服务系统的介绍

首先,我们将了解到it服务管理系统,它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即系统特色模块与常规应用模块,其中系统特色模块是由服务台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检修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等;常规应用模块是由系统管理、资产管理、报表管理、综合查询等。其次,我们要知晓it服务的信息平台的建设,省局单位优先、市级单位进行试验、进行全面的推广的同时要慢慢的完善系统,与此同时,要审视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并明确发展方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先进it服务管理理念进行引进,并创新及突破。

4针对系统建设方案的分析研究

4.1系统整体的框架分析。对于it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集合各种规范的标准,比如要按照省地的一体化、集中式的理念来完善设计,其业务的管理范围要将省信息中心,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与别的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流与传输。

4.2系统结构的整体设计。系统结构的整体设计是系统的中心内容,大概我们将系统可以用两大部分来阐述,它们是系统硬件平台与系统软件平台。将它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来表述系统的结构,第一层是基础的设施平台,第二层是数据层(即为数据资源平台),第三层为整合层,第四层是业务层,第五层是展现层。it基础设施由网络设施、统一接入系统、主机、服务器、存储、备份系统、辅助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等组成;数据层主要由数据索引、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抽取、数据筛选等组成;整合层主要由数据对象和接口服务组成;业务层主要由系统业务功能和应用支撑平台组成,负责提供对业务逻辑的封装,应用支撑平台负责提供平台性质的组件;展现层主要负责实现系统的界面逻辑。

4.3对于系统功能模块的主要设计。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功能模块的分析,它依据于很多基本的设计原则与理念,主要包含着下面的几项内容:业务管理(资源申请模块)、检修管理(停复役管理模块)以及运行管理(巡检管理模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4.3.1业务管理。在设备进行运行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信息处于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中,那么资源申请就是其稳定运行的一个基础性保障,这会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员工的素质至关重要。那么规范化的制度来制约员工的行为是保障运营的关键。

4.3.2检修管理。通常情况下,我们要将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妥善的保管,那么对于设备停止运行前,我们要设定一定的程序,保证数据的准确、方案的妥当以及应急措施进行预设等保证安全的各项工作。一般要设有专人进行记录,每天填写停复议申请单,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在停复议申请单上要包含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及讨论建议等内容。

4.3.3运行管理。任何设备都有个定期的检测项目,那么对于系统功能来说,巡检管理模块就拥有这样功能的项目,经过各种测试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那么正常的运行就需要巡检管理模块的维护,一般性的检查很难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那么一些缺陷及安全运行就要通过巡检管理模块进行侦测,综合诸多因素,我们在设计巡检管理模块的时候,应该认真、不得有一丝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将所有的程序检查好。

5研究总结

随着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迅猛,对于电力企业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竞争更加的激烈,那么只有将信息化带入到各大企业当中,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篇文章主要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条件下,对于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化研究,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切实可行方案,使我国的电力产业发展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电力建设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及全乡经济安全的高度,增强保护电力设施的责任感和紧张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构筑群防群治电力保护组织网络,严厉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犯罪,努力实现无触电伤亡、无涉电事故、无涉电纠纷、无破损坏标志物、无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确保电力设施安全。

二、组织领导

乡里成立以党委书记粟伟明任组长,乡长朱思宇、副书记黄生军、大溪水库管理所所长杨绍荣及乡农电站站长梁美清任副组长,以米长富、陈光学、李建新、陈建军、梁忠红、王亨平、龙波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三、创建标准

电力设施安全是指乡、村辖内的电力设施,实行属地管理,保证辖区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包括办公、生产、生活等用电安全文明。

1、组织健全,责任落实。乡镇党委政府与电力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把电力设施安全创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电力设施安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分别明确一名领导负责,确定专人抓。创建办与综治办合署办公。有场地、牌子、经费、台帐、档卡完备,实行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

2、打击防范,措施落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冲击扰乱发电、供电企业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得移动、损害生产场所的生产设施及标志物,不得兴建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电力部门与乡实现五无(无涉电纠纷、无涉电事故、无涉电伤亡、无破损坏标志物、无涉电治安刑事案件)工作目标。电力纠纷调处率达100,电力治安案件查处率100,电力刑事案件破案率达100,严厉打击破坏电力设施设备的违法犯罪分子。

3、预防为主,教育落实。电力设施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管理部门或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及扭送。每年电力部门组织宣讲团队到乡、或中、小学宣讲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有关电力常识至少一次。通过宣传电力法、电力常识,以达到提高全民电力设施安全保护的意识。

4、制度健全,工作落实。修订和完善电力设施的保护制度,推行领导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目标责任量化到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全力维护电力设施的安全。

5、依法清障,确保畅通。保护电力设施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为确保管内的输电线路安全畅通和砍青扫障顺利。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依法制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不得种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或高秆植物。新种植或自然生长的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应当予以砍伐,并不予支付林木补偿和林地补偿或植被恢复等费用。

四、措施要求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乡里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村里要明确分管电力设施安全工作的干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2、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各村、单位要高度重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范畴,乡、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专人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从依法护电、用电、参与管电和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自觉性,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用电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电力设施保护意识。

电力建设方案篇5

通过提前规划和建设,重点解决20个脱贫村(10个市列,10个县列)、1300户脱贫户3800人的生产生活用电,满足动力电使用需求,家用电器使用需求,户通电率达100%,电压合格率达100%。

2017年计划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小城镇和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等项目对脱贫村、脱贫户农网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实施企业为电力有限公司。

二、重点工作

(一)政策措施。积极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部署,协调推进脱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为确保脱贫减贫任务的完成,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将电力建设扶贫专项全部纳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范围。目前2017年计划投入(已下达)资金8100万元,完成中心村改造工作,改造10kv线路32公里,低压线路改造718公里。今年脱贫电力改造资金缺口大,20个贫困村(已完成改造7个村,剩下13个)和37个未改造村,目前正在向上积极争取资金,资金总需求1.45亿元。

(三)进度安排。

1.新建项目。2017年4月前完成32个中心村项目前期设计工作,2017年5月底完成招标工作,2017年9月底全面完成建设工作。保障扶贫工作中电力建设实施进度与相关配套建设同步,并按照相关要求,按时汇报建设进度。

2.安排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对37个未进行农网改造村和54个贫困村做好勘查设计、预算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县发改局牵头,积极向国家、省能源局、农网改造省级法人汇报,争取更多的电力扶贫项目和资金,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各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乡镇政府作为农网改造主体,要督促、协调脱贫户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各乡镇供电所负责辖区内电力扶贫项目基础资料收集和实施。电力公司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生活用电的实施主体之一,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

电力建设方案篇6

1.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特殊性。从表面上来看,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与其他工程档案管理并无不同,但实际上,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存在其特殊性。首先,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是对电力工程全过程档案的管理,而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却包括了设计、施工、检修等多个方面,有些工程在竣工十几年后还需要进行线路保养,那么,电力工程建设档案就必须是针对单个项目的、跟踪性的,这给档案管理提高了难度;其次,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服务性质与其他工程档案管理不同,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电力企业内部的员工及工程师,还包括了电网的使用者。

2.探讨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意义。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电力企业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不仅关系着电力企业技术革新和施工建设质量,还对企业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电网使用中的纠纷有帮助;从社会基础设施发展角度来看,电力企业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是保证我国电网建设和电力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探讨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指的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和档案管理实际效用的比率。电力工程建设档案因为其特殊性,经常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异地奔波以及长时间的档案归档工作,但实际上,档案管理的效用却没有被完全地展示出来,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不高。例如,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设计方面进行建档,要对参与工程设计的设计师进行资料搜集,还需要对工程设计的科学原理以及实际应用的预测等资料进行搜集,这些资料的搜集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耗费很多时间,但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却缺乏一个成熟的程序以使这个步骤简化,与此同时,搜集来的资料和档案的利用率却很低。

2.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档案管理方法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档案资料形成方法以及档案储存和调用的方法。目前大多数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还处于传统管理的状态,档案管理资料多是纸质的,这些资料规整起来十分耗费时间,查找起来也十分麻烦。另外,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多能够为以后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的工作细节,往往因为无法快速形成纸质档案而被忽视,这直接降低了档案的质量。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热爱档案工作,掌握多种档案管理技术,将会使档案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工作人员能够摆正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质,档案的应用性也会得以提高。但是,目前的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往往由企业中的老员工负责,这些员工的档案管理思想还停留在对工程建设的文书管理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理解不多,因此导致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迟迟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方法

1.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档案工作效率。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性低的另一个原因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有关系,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行调整。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如档案的保存方式、档案信息的流转程序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定,避免出现由于不统一标准所带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2.采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方式落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采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是必要的。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小的空间实现对项目工程档案的统一的、有结构的管理,能够使纸质档案资料和电子音像档案资料结合。要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档案管理,首先需要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购置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最基本的办公室常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电脑等,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工作需要哪些设备;其次,应该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并真正实施,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

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如果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在工作中提不起“管理资料”的兴趣、在工作中不够认真、不能及时处理问题,则档案管理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应针对年龄偏大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档案管理和文件传输,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重视优秀的人才的引进,以保证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行;最后,应根据档案管理使用的新技术、新软件的特点,对在岗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必须提高保密意识,维护档案的安全稳定。

四、结语

电力建设方案篇7

1.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概述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资料和数据都比较庞大,档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的电力工程建设日益增加,电力工程所担负的供电任务越来越艰巨,能否科学地管理好档案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如何归集种类繁多的电力工程档案,提升电力工程成果应用水平,这对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科学合理地划分电力工程档案的类别,建立标准一致的电力工程档案模板以及规范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流程,是做好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

2.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实施

电力工程档案主要对各类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电力工程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进行记录,使电力工程的各环节信息记录在案,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效果有据可查,以达到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扩大电力工程成果应用的目的。科学规范地做好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做好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从规范化管理流程、档案类别的划分、标准统一的档案管理三个方面着手。

(1)规范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流程

由于传统的电力工程档案随意不规范归档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电力工程管理机制,也不能适应信息化形势下电子档案查询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企业文化及特点,在传统的电力工程档案归档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档案管理理念和标准化管理方式,使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更加符合企业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及归档时限实现整个电力工程资料归档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创建纸质及电子档案两种方式,真实有效地记载电力工程的信息,通过信息手段为企业工程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2)科学合理地划分电力工程档案的类别

包括电力工程设计过程、电力工程施工过程、验收过程。电力工程档案应按照“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及管理,便于保存、统计及查询。基于这一目标并结合供电企业当前开展的电力工程,将电力工程各类档案分别进行登记、编目、分类整理、保管,便于查找、统计和分析。

(3)建立标准一致的电力工程档案

电力工程档案的规范统一对于电力工程档案归档、后续查询及成果应用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标准一致的系统化电力工程档案模板以及电力工程档案装订顺序对于了解电力工程进度、电力工程效果及电力工程评估、改进意见都具有直观性及针对性。电力工程档案应根据电力工程类别分别制定各类标准化、系统化的档案。

3.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内部通过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评选的办法,实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提升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水平。开展电力工程档案的评先评优,通过“五个方面”进行评比,如电力工程档案的标准性、完整性、分类的准确性、信息的丰富性,进行年度综合评选。对于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同时作为电力工程档案范例进行公开展览并组织学习,促使各电力工程负责部门按照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督促按时保质地完成电力工程档案工作。另外,对于未按标准、未按要求时限对电力工程档案进行整理的,将列入绩效考核指标对电力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考核。

4.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是电力企业不断加强电力工程过程精益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电力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合理分类、规范整理、安全保管、方便利用,促进各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严谨有序,注重实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一,电力工程档案记载着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电力工程情况,对管理人员研究、了解电力企业整体员工队伍素质及电力工程情况,以及为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性证据数据,同时有利于确认企业取得的经营成果。第二,档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各项电力工程工作中真实的历史记录,电力工程档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过往的一个个电力工程案例、一份份电力工程评估表及改进意见书可以为今后的电力工程提供借鉴,从而可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效果。第三,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有力保证案卷质量,为电力工程档案的借阅、复印及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度不够,信息化意识不强

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信息化意识不强是影响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一些电力企业没有意识到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其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只注重刻意追求档案数字化,而忽略了相关发展配套技术,这种信息化建设只是流于形式的存在,不能适应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需要。

2.专业人才不足

在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专业化训练,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信息的采集、开发与利用缺乏实践经验,从而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影响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3.缺乏信息化系统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不足

我国档案信息化技术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在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同时,因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平台和科学完善的检索工具,从而使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利用受到限制。目前要实现电力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共享,必须要统一档案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的管理标准,同时也要统一电子文件的管理标准和纸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及资源共享。

4.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许多电力企业对档案工作不重视,加之档案管理的经费有限,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这成为阻碍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普及利用的关键性因素。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必备基础设施,技术得不到提升,系统更新缓慢,影响了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三、新时期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增强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意识,制定发展规划

管理者对档案信息化要予以充分重视,对档案信息化的资源配备、信息共享、协作开发等问题能够进行全面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科学计划,企业各部门相互协作以加快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2.培养专业档案信息化人才

加快培养专业档案信息化人才是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纽带,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对电力工程信息的收集、归类和整理,因此,电力企业不仅要对在职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培养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知识及电力工程知识三门知识兼备的综合性人才,强化其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还要适时引进具备信息化专业技能的人才,从多方面努力建设以管理型人才为基础,以综合型人才为骨干的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队伍,促进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制定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标准

档案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库,即对档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有效提供档案信息。只有对档案信息资源库进行合理配置、方便利用,才能有效地满足和保证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统一标准和规范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应加快制定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以及规范档案信息化建设。

4.增加资金投入

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经费,在资金投入方面不仅要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投入,促进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改善档案管理条件,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与现代高新技术的相互结合,还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严格防止资金不合理和浪费现象。

四、结束语

电力建设方案篇8

1.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概述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资料和数据都比较庞大,档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的电力工程建设日益增加,电力工程所担负的供电任务越来越艰巨,能否科学地管理好档案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如何归集种类繁多的电力工程档案,提升电力工程成果应用水平,这对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科学合理地划分电力工程档案的类别,建立标准一致的电力工程档案模板以及规范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流程,是做好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

2.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实施

电力工程档案主要对各类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电力工程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进行记录,使电力工程的各环节信息记录在案,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效果有据可查,以达到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扩大电力工程成果应用的目的。科学规范地做好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做好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从规范化管理流程、档案类别的划分、标准统一的档案管理三个方面着手。

(1)规范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流程

由于传统的电力工程档案随意不规范归档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电力工程管理机制,也不能适应信息化形势下电子档案查询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企业文化及特点,在传统的电力工程档案归档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档案管理理念和标准化管理方式,使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更加符合企业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及归档时限实现整个电力工程资料归档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创建纸质及电子档案两种方式,真实有效地记载电力工程的信息,通过信息手段为企业工程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2)科学合理地划分电力工程档案的类别

包括电力工程设计过程、电力工程施工过程、验收过程。电力工程档案应按照“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及管理,便于保存、统计及查询。基于这一目标并结合供电企业当前开展的电力工程,将电力工程各类档案分别进行登记、编目、分类整理、保管,便于查找、统计和分析。

(3)建立标准一致的电力工程档案

电力工程档案的规范统一对于电力工程档案归档、后续查询及成果应用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标准一致的系统化电力工程档案模板以及电力工程档案装订顺序对于了解电力工程进度、电力工程效果及电力工程评估、改进意见都具有直观性及针对性。电力工程档案应根据电力工程类别分别制定各类标准化、系统化的档案。

3.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内部通过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评选的办法,实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提升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水平。开展电力工程档案的评先评优,通过“五个方面”进行评比,如电力工程档案的标准性、完整性、分类的准确性、信息的丰富性,进行年度综合评选。对于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同时作为电力工程档案范例进行公开展览并组织学习,促使各电力工程负责部门按照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督促按时保质地完成电力工程档案工作。另外,对于未按标准、未按要求时限对电力工程档案进行整理的,将列入绩效考核指标对电力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考核。

4.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是电力企业不断加强电力工程过程精益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电力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合理分类、规范整理、安全保管、方便利用,促进各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严谨有序,注重实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一,电力工程档案记载着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电力工程情况,对管理人员研究、了解电力企业整体员工队伍素质及电力工程情况,以及为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性证据数据,同时有利于确认企业取得的经营成果。第二,档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各项电力工程工作中真实的历史记录,电力工程档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过往的一个个电力工程案例、一份份电力工程评估表及改进意见书可以为今后的电力工程提供借鉴,从而可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效果。第三,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有力保证案卷质量,为电力工程档案的借阅、复印及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度不够,信息化意识不强

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信息化意识不强是影响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一些电力企业没有意识到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其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只注重刻意追求档案数字化,而忽略了相关发展配套技术,这种信息化建设只是流于形式的存在,不能适应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需要。

2.专业人才不足

在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专业化训练,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信息的采集、开发与利用缺乏实践经验,从而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影响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3.缺乏信息化系统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不足

我国档案信息化技术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在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同时,因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平台和科学完善的检索工具,从而使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利用受到限制。目前要实现电力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共享,必须要统一档案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的管理标准,同时也要统一电子文件的管理标准和纸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及资源共享。

4.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许多电力企业对档案工作不重视,加之档案管理的经费有限,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这成为阻碍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普及利用的关键性因素。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必备基础设施,技术得不到提升,系统更新缓慢,影响了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三、新时期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增强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意识,制定发展规划

电力建设方案篇9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档案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电力档案的管理,是电力管理部门及其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由于电力档案具有涉及范围广、门类多、信息量大等特点,故其对电力管理部门及其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我国发电量从5亿千瓦发展到9亿千瓦,成为世界上水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届时我国电力工业体系将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给我们科学规范地进行电力档案的管理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

一、加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一切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电力供应做出了有效调整,而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方法与模式也在逐步升级,从先前的无档案运行到抽屉木柜保存,从电力企业部门兼职管理模式转向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起到指向性的作用,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档案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从而有利于企业维护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历史业绩,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建设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争取到工程创优的资格,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部级奖项都和档案建设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电力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国家会将相关的全部档案资料作为验收的必备条件;新的档案记录随着电力建设工程的完成而形成,具有最原始、最真实、最全面等特点,能够为后期电力工程的生产运行、定期维护以及专项改造等事项提供有效的依据,还能够对电力工程设计、调试和生产制造起到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可以通过相对应的档案信息反映出来,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注重档案管理建设,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保持档案的系统成套性、原始真实记录性以及完整准确性等特性;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牵涉企业单位大量的人员,而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却常常处于被疏忽的地位。例如:有些电力工程建设档案资料被放在参建单位,经常出现工程建设档案丢失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档案记录图画信息与现实中的工程建设不相符的情况;有的档案资料由于使用了保存性不强的纸张导致记录信息字迹模糊不清等。以上这些问题会造成大量的物质资源浪费,不利于工程建设、维护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国一个核电站由于相关档案信息资料的不齐全,被政府部门强行停业,并将其视为常规电厂,对其长远发展产生了惨重打击,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南京一解放桥从修建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对其进行全面检修时,发现其相应的历史档案已经辗转到多家国外公司,其中包括该桥的设计图纸和详细的施工方案,而如果没有这些档案记录,在修正、改造时必定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进行电力企业工程建设时,必须注重加强档案管理建设,将档案放在重要位置来对待,因为保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所在。加强电力企业档案建设还能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效保障,由于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实行的是产权分开的基本制度,这就更加突显了档案的重要性,企业在进一步明确职责、实行政企分开的过程中,必须要形成档案才能够进行科学管理。另外,还能够通过档案来维护企业的基本权益。在新时期电力生产建设中,尤其是在企业进行电力设备维护、施工改造时,更要充分发挥系统档案的作用,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施工方案,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减少企业物资浪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1、着力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的高素质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业务的工作效率、水平和质量,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管理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等。要有国家档案管理岗位资格证书,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特别是要有电力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档案学、图书馆学、文秘、信息资源管理学、电气类等相关专业;有全面的统筹规划能力,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高效的执行能力;熟练掌握1~2种通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有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有较好的职业素质、团队合作意识,严谨细致,认真负责。

档案业务培训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对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和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培训。企业必须将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继续再教育、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水平。岗位培训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最主要途径。企业档案人员应适时参加一些系统的、专业性较强的专题培训和研讨,或者采取网络学习的方式,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不断激发和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其工作能力。还可以引进和培养现代管理人才,通过招聘懂档案管理、法律、会外语、精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改变目前档案管理部门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老化的状况,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档案管理水平。

2、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目前,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规章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档案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电力企业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体系,标准化建设滞后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依旧相对于企业发展严重不足。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科学的思想和组织管理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对文件、档案等信息进行逐步发掘、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使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提高利用效率。这是提高档案的信息价值和促进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档案管理要适应企业的发展,这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在企业内部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务。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价值,为企业服务。

电力企业要在现代化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化,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这是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新形势下,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飞速发展,企业在面对庞大繁杂的企业档案信息时要想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必须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减轻档案人员重复进行的体力劳动,提供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要通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改革档案管理中不合适的方法和手段。除此之外,经济效益好、现代化管理水平高的电力企业更要鼓励其全面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

3、规范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基本建设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电力企业档案工作特点,制订并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并贯彻落实责任制,切实将档案工作的“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纳入到企业各项工作流程,严格责任分工,规范过程管控,形成闭环管理。只有纲领性文件是不行的,必须对相关文件编制办法进行细化,避免由于理解不一造成资料整理的混乱,给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要将工程的过程管理和归档责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使工程技术和档案管理人员有明确的收集方向和标准,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适用和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对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形成以文件编制、交接验收等为主要内容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依据相关规定从组织领导、管理体系、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要建立和落实各级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个人职责,才能使档案收集、归档、保管等工作落到实处。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形成档案,有义务将其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归档保存,并逐步提高档案意识。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使员工意识到档案的形成至保存、利用不仅是档案人员的职责,也是全体企业员工的责任。要确保档案管理的完整、准确、系统,将项目档案工作和项目建设一样纳入程序管理,用规范的档案管理行为推动档案规范化管理。

结束语

总之,当今社会管理方向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信息化,它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应以社会信息化为依托,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尽快早日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和资源共享,使企业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勇.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1(07):85―79

[2]董明.谈新时期供电企业档案工作的创新[J].企业家天地.2010(10):145―157

[3]王国英.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09(10):242―256

电力建设方案篇10

灰色层次分析法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

1引言

配电网的建设发展水平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有直接影响,同时它也是影响电力系统节能降耗程度的关键,要克服配电网发展建设中的障碍,就要对配电网建设工程进行整体的综合评价,以发现、分析配电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配电网建设进行设计指导上具有重要意义。

2配电网的定义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网、配电网和用电四部分组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整体供电质量的关键部分。配电网的定义按功能确定,即由供电企业直接向用户供电的电网,都可认为是配电网。

电力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发电、变电、送电、配电和售电五个基本环节。由发电厂、输配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及其生产过程联结起来的有机整体称为电力系统。而电力系统中,由送电、变电、配电设备及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所组成的部分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

为了方便研究和计算,将电网分为送电网和配电网两部分。一般来讲,将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称送电网;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称为配电网,其作用是将电能分配给用户。它由配电变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配电网的供电电压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是以3~10kV电压的高压大功率用户直接供电;二是经10kV专用变压器或公用变压器降压后以380/220V向低压、小功率用户供电。

3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模型

依据配电网建设工程的特点,甄选出关键指标,构建如下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首先由专家打分对同层次的两两指标进行比较,采用1~9比例标度方法,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层矩阵的特征向量,再做归一化处理,求出各层指标的权重用w表示,并进行归一化检验

3.2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

首先通过专家打分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根据配电网工程的性质以及该指标在过去出现过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确定最优值,由各指标的最优值构成理想方案,将其作为对比方案,再由专家对各指标进行满意度打分,构造由参考序列和被比较序列构成的矩阵,通过邓氏关联度公式,计算建设方案中的指标与该指标最优值的灰色关联系数,邓氏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3.3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将得到的指标权重与灰色关联系数结合,得底层指标灰色关联度,将其作为上一层的基础指标,再对上一层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直至最高层,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数值应在\[0,1\]内变化,关联度越接近1,表示与理想方案的接近度越大,关联度越接近0,表示与理想方案的接近程度越小,建设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度公式为μ=we,其中,μ表示合成灰色关联度,w表示指标权重,e表示灰色关联矩阵,由此得到建设方案的评价结果。

4应用举例

根据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以某配电网建设工程为例,对该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4.1应用上述方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

w=(0.2437,0.2708,0.1352,0.1627,0.1174,0.0700);w1=(0.6667,0.3333);w2=(0.5714,0.1429,0.2857);w3=(0.1111,0.2222,0.1429,0.5238),w4=(0.1025,0.2132,0.2641,0.3512,0.3331);w5=(0.7500,0.2500);w5=(0.1429,0.8571)。

4.2灰色关联度分析

对建设方案进行评分,并确定理想方案作为对比方案,见表1。

由此确定灰色关联系数矩阵e,逐层进行分析等到灰色关联度数值μ=we=0.8362,根据评语集可得出某配电网建设工程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

5结论

综合评价对配电网建设工程至关重要,本文在遵循配电网建设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本文所研究内容为配电网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范明天,张祖平.配电网络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