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3:49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1

[关键词]改革开放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形成预期思想观念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时也泛指包括与之直接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领导体制、教学对象等种种因素的总和。改革开放理论,是一门社会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讲,是指那些直接指导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理论;从广义上讲,则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部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改革开放理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改革开放理论的传播、实践、发展和成果展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这种平台作用,通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的四次大调整比较集中地体现出来。

一、为配合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兴起制定实施“78方案”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准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意见》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目的和任务、教材与教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意见》实质上就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78方案”。《意见》一方面借鉴了1961年4月教育部制定的《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即通常所说的“61方案”)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改革开放萌芽与初始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各高校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积极落实“78方案”,先后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程,教育部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这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这四门课程,就是后来所说的“旧四门”。当时之所以开设“旧四门”,主要是因为“”期间“搞乱了路线是非、理论是非和思想是非”,需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把过去“颠倒的是非统统纠正过来”[1](p70),以展现和推进正在发生积极变革的中国社会。

二、为适应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制定实施“85方案”

“78方案”实施以后,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1985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2](p106)《通知》对大、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进行了总体改革与规划,将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设置由过去的“旧四门”调整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就是“85方案”。“85方案”“新四门”课程的设置,突出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理念。

在“78方案”和“85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高校逐步开始开设思想品德课。1982年以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只开设“一课”,即“马列主义理论课”。随着“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完整课程体系的逐步推广,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两课”架构最终形成。“思想品德课”始于80年代初期部分高校开设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讲座,1982年10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后转为必修课。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理论及其实践的需要,“法律基础”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在完善思想品德课体系的过程中先后增设。1986年7月,、国家教委联合发出《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通知》,各高校开始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教育、引导。1986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全国高校开始讲授法律基础知识。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对思想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做出明确规定,即设置“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五门课程,其中前两门为必修课,后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1993年7月,国家教委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中,将“大学生思想修养”与“人生哲理”两门选开课,调整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一门必修课。

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及其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反映了这一阶段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适应了在大学生中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为体现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制定实施“98方案”

全国高校在实施“85方案”的同时,围绕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党的理论发展状况,就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深入地探索。1991年8月,国家教委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继续积极进行以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理论教育同国内外现实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门课程都应从不同的理论侧面和不同的逻辑体系,去阐明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动摇的历史逻辑和政治结论,去回答学生所存在的带倾向性的深层思想认识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观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划清界限”。[3](p139)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并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鉴于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理论建设的重大发展,在1993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强调指出,“两课”的各门课程都要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中心内容。此后,各高校的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始转向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开展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问题,确定普通高校“两课”调整改革后开设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在内的八门课程。同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课的通知》。6月,、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的通知》。该《意见》即为“98方案”。“98方案”指出:“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两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全面地反映中国实际和时展。”[4]p182-183“98方案”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只在本科院校开设;思想品德课为两门,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另外规定,“职业道德”课除师范、医学等一些特殊专业要作为专业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外,其它专业可作为选修课或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安排教学。自1998年秋季开学以后,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开始全面实施“98方案”。“98方案”的突出特点,是增设党的重要改革开放理论体系之一――邓小平理论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

四、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制定实施“05方案”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和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党的改革开放新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长期思考,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01年7月,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2004年又写进了国家宪法。

为了学习、领会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提出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两课”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003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提出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并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两课”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进来。

为突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的重大发展,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结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心组织编写全面反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的教材。[5](p177-19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的精神,2005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开始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概念,并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3月,和教育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该意见的实施方案,即“05方案”。“05方案”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必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只在本科学生中开设。另外,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本科学生还应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等选修课。“05方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设置更加精练、更加实际,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特别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材重点增加了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时至2009年,“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调整更名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05方案”的制定、实施与完善,更加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师和学生)直接推动改革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在其自身的运行过程中,通过高校教师及学生的科研与理论创新,也在直接促进改革开放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本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曾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问题进行过积极的探索。

在国家统一理论方面,本人1995年撰文提出,在坚持“一国两制”方案核心的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应有所丰富和发展。可以考虑采用两岸共同认可的国家名称,作为促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6](p208)后来,党的对台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调整。从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到表述为“两岸一中”,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针对很多人为了强化党内监督机制,提出实行党委纪委“平行体制”或纪委绝对“垂直体制”的构想,阐明若从我们党的实际情况出发上述两种体制都是不可行的。因为设置与党委地位完全平行的纪委,或者纪委系统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绝对垂直领导,这样虽然会提高纪委的权威,加强党内监督制约的力度,增进纪律检查工作的活力;但因为由众多代表组成的党的代表大会并非常设机构,由它产生的两个平等机关同时并存或者各自分别自成体系,结果必然会加大党内摩擦,影响党的集中统一,出现“党委系”与“纪委系”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会最终导致党的分裂。由此可见,“平行论”和“垂直论”并不可取,也不存在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完善纪检监督体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7](p36-38)

在知识分子理论方面,提出“知识分子不只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8]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多元化”的观点。本人在文章中指出,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具有较多知识”的社会成员,其他因素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为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的分类及其阶级属性,则往往与知识分子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对社会的态度直接相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具有二重性,即进步性和阶段性。考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阶级属性,主要应该从与职业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知识分子不再是青一色公有制(“全民”或“集体”)经济关系下的职工,而是分属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关系下的“知识人”。随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自身职业分布结构的重大变化,其阶级属性也相应地呈现为多元化。在当代中国社会,没有知识分子的阶级、阶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各个阶级、阶层均拥有自己的知识分子。[9](p14-16)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改革开放理论”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推进改革开放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作用可用如下图示表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重要平台作用的体现

为配合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兴起,制定实施“78方案”

为适应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制定实施“85方案”

为体现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制定实施“98方案”

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制定实施“05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刘畅然.第二次国共合作回顾与祖国和平统一展望[a].李秉刚,戴茂林.抗日战争与民族振兴[C].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畅然.现行纪检监察体制的局限性与应该采取的对策[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作为一个子系统,其“”有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产生制约作用。

(一)经济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因此,经济关系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主导因素。政策作为人们“思想”的产物,自然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自建国以来,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集中管理,高校被定位于政治之中。围绕政府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只规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旋律等意识形态教育。如195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确定在高校设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后,直至1976年的政策始终强调通过“学习着作”、“选读马列主义经典着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主旋律教育的规定来看,1950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规定了“反帝教育、教育、五爱教育”的工作重点。1961年《高教六十条》提出,要使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高校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而拥有了非政治领域的自主社会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拥紧现实而放逐理想,追逐功利而嬉戏道义,尊重自我而淡薄群体”的价值取向[2]。对此,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束以阶级斗争为教育内容的时代,开始重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1986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要普及法律常识。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校园文化”的教育途径。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网络化教育的开展。

(二)政治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政治体制下制定和实施的,“体制上容纳的可能性决定了公共政策选择的结果。”[3]因此,对政策变迁影响最大的政治因素是政治体制。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映在政策领域即以中央精神和领导指示作为逻辑起点。如1950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根据共同纲领文教政策”来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其他方面。1970年《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指出,遵照的教导,培养有文化科学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遵照胡启立同志关于“在全国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的指示开设法律基础课。

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进程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仍存在集权政治的“阴影”,但已不是“主流”。如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根据十五大精神进行课程设置及有关工作。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政策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政策导向的变化,即开始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和生活需要,政策的文本表述由“引导”代替“应当”、“必须”。在制定政策时,政府也逐渐跳出“权力的圈子”,积极迎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如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历时9个月的调研,涉及全国几乎所有高校,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宏观管理、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4]。

(三)文化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文化的因子总会深入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内在精神,成为决定政策变迁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前,社会文化价值观高度同质,人们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权威的意志作为价值尺度,绝对否定人作为个体自我的存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社会的一切事务由政府直接决定,民众(包括大学生)无权利质疑政策或拒绝执行政策,即使政策发生方向性错误仍得到运行,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错再错”。如1957年《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出台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左”,教育目标转向阶级斗争教育,教育内容转向对马列着作的学习,教育方式转向劳动改造,管理体制转向工农兵学员管理。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才逐渐“转轨”。

改革开放后,文化价值观多元突显,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观“迷失与缺失、多元与偏离”[5]等现象,使政府主动地变革政策。如《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教育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个性需要的教育途径。在教育管理方面,1987年《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制度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基础动力——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因此,在政府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众多活动中,教育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维护、加强其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行为个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不是我国政府独有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对高校德育进行管理,只是管理方式不同而已。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干预,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基础动力

政府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由官方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团中央等)主动提出,并在各高校选择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旧、新政策的讨论,最终以官方主体的名义发文。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先是总书记专门就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了3次重要批示,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部署,接下来由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全国10个地区,包括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上海地区、天津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征集大量材料,并从地方高校选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形成的。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形成的政策,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大学生利益却无法真正得到体现,这种政策是“义务型”政策,即一项政策出台后,目标群体不得不履行一些新的义务或者增加履行原有义务的总量。由政府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渐进变迁为主,少有激进变迁。从政策变迁的60余年来看,除《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时期对政策作全面调整外,基本保持了政策的稳定变迁。政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时,不是保持“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而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政府的价值取向表现在:(1)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统一大学生思想和行为;(3)培养社会的接班人。

政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调整和终止旧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建国之初政府全面学习前苏联,使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的规定上明显带有前苏联教育制度的痕迹。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满和躁动倾向,为此政府推动政策转向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并相应增加了“阶级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等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受“”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讨论,为此政府主动结束了阶级斗争教育,并推动政策从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转向突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受“市场化”、“利益化”、“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大学生队伍出现了“理想淡化”、“信仰动摇”、“价值扭曲”、“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倾向,为此政府再次调整政策,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形式,提出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制定有关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条例及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生

政策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群体。一项政策如果使目标群体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它就较容易被目标群体接受;反之,一项政策如果被目标群体视为对其利益的侵害和剥夺,那么它就难以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可[7]。因此,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

50年代大学生对政治、马列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据回忆:当时同学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不是体育、不是游戏、甚至不是学业,而是政治,大家都坚定地笃信马列主义[8]。因此,不论政策怎样学生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它,学生的表现促使政府沿着建国初期的政策走下去。从课程规定来看,1956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与1952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相比较,除增加马列主义基础外,其余保持一致。1957年后,部分大学生思想的波动状态才促使政府进行政策微调。如1958年《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规定,一律停开政治课,改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1959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60年代大学生共同拥有着“讲政治,不讲出身”的时代心理,对党、国家和表现出无限忠诚,拥有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追求。学生的表现使政策在延续的基础上向绝对服从于政府和社会的方向发展,以至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如1961年《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1964年《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其目的均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宣传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80年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自我搜寻”、“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奋斗”、“自我超越”,逐渐散去了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认为“政治理论好像没有多少用处,是可有可无的。对于现在的功课不像入学时那么热心了。有时甚至想抛弃它,但又觉得束手无策,陷入痛苦的彷徨中。”[9]同时,少数学生中也出现了某些思想消极、混乱等现象,并多次发生。学生的变化使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增设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90年代大学生思想动荡比较明显,如面对腐败、分配不公等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脑体倒挂”现象和新的就业制度心理问题急剧增加。学生的变化使政府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如1995年、1998年分别形成“两课”改革的“95”、“98”方案。从课程改革来看,浓厚的政治色彩降低,道德教育得到提升。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以“德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并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这表明政府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生活化方向发展。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3

依据政策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局面)的不同,本研究将中小学德育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形势、教育状况和青少年思想表现这样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下讨论各阶段德育政策群的主要内容。

(一)1978-1982年,以重建为主的德育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确立了“经济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的方针。教育要在调整和整顿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解决如何开展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这一阶段以重建德育工作为目标的德育政策。

首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这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他谈到:“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其次,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教育部等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变了以往德育的混乱状况,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教育部根据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通过贯彻《守则》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熏陶。第二,针对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恢复与开展,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和《关于认真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通知》,并尝试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向各地发出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试行意见》,明确了我国德育实施与保障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力量统合的办法。

(二)1982-1992年,以完善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此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向开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并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讨论。青少年中间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党和政府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颁布了一系列带有革新特点的、以完善德育工作指导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最先完善了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各项规定。它一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其次,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局出发,指出了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任务和内容,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第三,针对各项具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使中小学德育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依据。

(三)1992-2002年,以改进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系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了本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展开。为了解决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此阶段的德育政策以改进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是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两份《意见》提出了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及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要求。据此,国家教委在相继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统一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其次,为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三,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制定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后,在2001年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又出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中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使德育课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德育学习的实效。第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了中小学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四)2002年至今,以深化为主的德育政策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党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制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巩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此阶段,党和政府针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颁布了若干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策。《意见》概括了未成年人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指出了加强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已有成果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另外,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下发了具体的《意见》和《通知》,以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经验总结

30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和教育科学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德育政策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制定路线,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科学认识制定或修订政策,表现出了渐进性政策模式的优点。这样,德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既应对了社会形势需要,又较好地引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使其自身不断地趋于成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了德育规律。尽管4个阶段德育政策的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本身各不相同,但各阶段政策在政策方向、政策立场、政策手段、政策结构和政策具体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连贯性突出表现在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上,前一阶段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后一阶段政策制订的依据。而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正是我国30年里中小学德育政策的经验所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政治方向是统一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政策指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富强、民主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因此,政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将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党团组织直接参与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形下,德育政策应该对社会主义方向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学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出发来规划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德育为首是中小学德育政策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出发点。政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策逐步将德育工作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推向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政策要求中小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其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德育政策就一直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事实上,党和政府是德育政策的决策主体,这本身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政策具体要求领导干部深入中小学,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政府部门给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必要的财力支持;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就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政策实施办法的实效欠佳,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推诿和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反而干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政府部门领导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具体规定。

(四)政策结构完整

如上所述,我国各阶段都既有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又有具体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这些政策又分为综合政策和专项政策。综合政策一般是对某一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专项政策多为对某一项德育内容的系统安排和对某一方面德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另外,我国多数单项德育政策的结构也比较完整,既有对政策制订依据和指导思想的说明,又有对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的阐述,还有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的规定。

(五)政策内容丰富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内容丰富,大体涉及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课程教学、行为规范、专项教育活动、实施管理与保障落实5大方面。课程教学方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项规定,逐步促进了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各阶段德育课程教学之间的衔接,使中小学德育课程进一步符合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行为规范调整的对象依次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专项教育活动内容逐步丰富,从阶段一的文明礼貌活动,到阶段二、三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再到阶段四的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廉洁教育。实施管理方面逐步制订了学校内部的工作体制,提出了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意见,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总体部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落实方面从对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到对校园文化的主动建设,强调将德育工作视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紧密结合社会形势,真正立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在结合社会政治需要的情况下,较好地引领、推进了中小学德育的重建、完善、改进和深化工作,直接保证了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间接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一言以蔽之,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政策是“谨慎而又灵活的、富有远见的社会政策”。今后,我们应继承德育政策的经验,加大德育政策的研究力度,更加认真地研究中小学德育规律,尤其是当下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情况;更加细致地评估德育政策的效果,尤其要及时终结那些过时的、重复的德育政策,以保证德育政策更有效地落实,同时使中小学德育政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4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周长祜)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它通过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可以测量的行为要求,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和“程度”,有效地控制教学的方向性和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知识、觉悟、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上课程标准优于教学大纲。1990年8月国家教委党组办公会议提出,今后“教学的总体设计不一定叫‘教学大纲’,可改称‘课程设置标准’”。1991年上海市率先在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教学中试行“课程标准”。1995年12月国家教委明确提出,“组织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任务(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程标准》编订小组,自1995年4月始经过14个月的努力,在广泛征求各省意见基础上六易其稿,最后在审查委员的协助下完成制订工作。1996年6月7日国家教委首次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下面就学习、贯彻《课程标准》相关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课程标准》的特点

制订下发《课程标准》是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措施。《课程标准》同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四个特点。

1.明确了对教学目标和程度的具体要求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教育,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常识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对于缺乏社会实际知识的中学生讲,在学习上不可求全,只能要求他们了解最基本的内容、把握最基本的观点。实践证明,目标明确、内容范围适当、深浅适中、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要求,就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由于现行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范注重表达什么,而不能在“目标”和“程度”上提出具体要求,因此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较教学大纲的作用还要显得突出一些。

鉴于以上因素,在《课程标准》的基本模式确定时,就充分考虑到要突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规范作用和对教学程度的制约作用。在其具体的制订过程中,注意总结了教学大纲规范教学作用的方式优劣,并积极吸取了一些地区试行会考考试标准的成功经验和国外施行课程标准的经验,注意加强了对教学基本内容的规范作用,确定了可以把握、可以检测的教学目标要求,使其不但体现出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基本要求,而且体现出对学生觉悟、能力的具体程度的要求,并能对教师实施教学给以具体的指导和引导。《课程标准》对掌握教学内容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通过“识记”、“理解”、“运用”等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的。

2.力图更为有效地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教学搞成教条式的学习,而失去其活的灵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一定要注意生动活泼,使学生愿意学、学得进、吸收消化得了。1985年8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要求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讲课应当用丰富而生动的事实引出和论证有关的观点,而不能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概念。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泼的课堂讨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切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以培养他们发现、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年来,思想政治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行教学大纲为将成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采取了在教学内容中通过安排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和史实材料,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并归纳成基本观点、原理或演绎论证有关原理的方法,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此基础上,《课程标准》通过具体的教学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通过提出“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强调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教学方法,教出实效、教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明确教师教学要“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课程标准》首次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具备的用具,促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走出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区域。

3.确定教学考核标准

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估制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检查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运用、选择的教学资料是否合宜等,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见国家教委1995年12月2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由于现行教学大纲没有对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提供具体标准说明,因此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可检测的考核标准。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在组织制订《课程标准》时,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命题处欣

然派人参加了该项工作,共同参与研究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估考核问题。《课程标准》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确定了以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为中心内容的评估项目和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估教师教学的标准;确定了对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课程标准》根据十年来高校招生政治学科的考试经验和近年来各省高中会考的经验,以及一些优秀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经验,确定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目的、原则、途径和标准,既对教学内容要求达到的范围、程度提供了具体的说明,又对学生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提出了切实的要求。

4.规范了教材的编写、审查、选用制度

国家教委为促进教材建设的发展,在教材的编写制度上贯彻了“一纲多本”的方针。目前已形成了国家组织编写的示范性教材与地方组织编写的特色教材并举的局面,涌现出了一些为教师、学生和社会所喜欢的优秀教材。十年来,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施行使我国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推动教材建设工作,并能避免多种教材都是在同一水平、同一风格、同一编写模式上踏步行进、重复建设的弊病,急需在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法规性文件中增加对教材编写的规范功能及评价教材的客观标准。为此,《课程标准》对如何取得到教材编写资格、如何显示特色教材风格、如何送审以及什么教材为合格教材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由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范的方式不同,也为教材的多样风格开了绿灯。

二、《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规定上对原教学大纲做了必要的调

整,进一步完善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1.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三阶段划分方式,改变了原来将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划为一个教学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划为一个阶段的方式,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教学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另作一个教学阶段的方式统筹安排教学内容。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确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这次修订现行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点的突出标志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构建教学体系,以讲“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政治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律为主,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教育。

从多次对现行教学教学大纲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看,教师、教研员和学生对现行大纲所确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要点已取得共识。因此在修订工作中对原教学内容仅做进一步完善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参加这次《课程标准》制订工作的同志基本为原教学大纲的编订人员。

3.为使今后教材的编写能充分贯彻思想政治课的“两个需求”(即体现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教育的要求及体现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上的需求)原则,《课程标准》精心设计了各章节的内容和要求。

三、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培训

1.《课程标准》分两步实施,1997年先在江西、山西、天津的高中各年级施行,1998年秋季扩大到全国高中的各个年级。与此同时,高校招生政治科的考试也将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5

为了解当前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现状,笔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学课题组近期对国内7所职业学校的155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55份,有效回收1485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素质,个人诚信等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亟须提升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水平。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模糊,对职业认知度不高据调查,在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原因上,80%的学生表示主要原因是“高考失利”,并且很多人在对就读高职院校有较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有10%的学生表示,为了获得“文凭”这一敲门砖,而盲目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在专业选择问题上,有70%的学生仅凭个人的喜好和家长的意见进行选择,而事实上对于就读专业不甚了解,对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有60%选择专业时只关注该行业在市场上的薪资待遇情况,甚少了解该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就业政策、发展前景等问题。此番种种会导致高职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方向感,甚至会造成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高职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当今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思潮互相撞击,加之高职院校的诸多特殊性更加剧了学生们的市场短期心理和行为。接受调查的高职生中,80%以上的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待遇好、工资高、出人头地、摆脱现状”,而对专业对口、职业发展和贡献社会等因素并不十分重视。从就业地理空间上看,90%以上的学生选择大城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愿意服务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少之又少。可见,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的判断和取向上,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较多地选择现实利益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功利性和个人本位倾向成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

高职思政教育课堂形式单一,教法陈旧调查显示,全国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从内容安排上看,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虽然都涉及大学生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但是课堂组织内容单一,教法陈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80%的学生表示课堂内容单一,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习兴趣不高;70%的学生表示,教学内容应该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未来就业方向和特色增加一些职业素养教育。

从调查不难看出,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内容偏理论化,很难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就业方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也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指出,“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这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从实践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生源、师资、科研、教学质量等方面都相对薄弱,但其自身也存在很多独特优势,比如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需求,工学结合强化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往往社会化程度高,市场意识强,社会实践能力强,就业观念更加开放等。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的这些优势,在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中,比如,在心理素质内容的教学中,注意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在理想和信念的教学中,注意职业价值理想和职业价值信念的教育;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等。此外,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院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正逐渐被颠覆,为适应这样的新变化,高职思政理论课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和创新,比如,可以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使思政课教学结合企业行业对人才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素质、品德操行的要求予以调整。

重视文化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优化高职思政教育的文化环境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在德育环境中人的本能是基础,学习是中介,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面的影响,而在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因此,职业院校要努力加强社会文化环境、企业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构建优良的、立体的文化环境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建立高职学生多维度关怀机制职业院校要主动联合企业、社区等各个系统参与到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来。同时,各高职院校应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职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很多学生在校企结合教育模式下,感到学习压力大和工作生活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择业就业目标不明确,由此产生的职业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教师,要开展学生职业心理教育、辅导和职业心理咨询,要做好学生职业心理的调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因此,心理咨询室要发挥专业指导机构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应有的独特优势。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6

关键词:专业满意度;就业态度:非师范类思想政治专业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6-0078-07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本人、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态度指个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对就业问题的反应方式。就业态度具有显著的指导性和动力性,能够推动人的就业行为;就业态度通常包括积极、消极和漠然等类型。就业态度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就业满意度,也会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机制。因此,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就业态度研究是高校提出就业对策、解决就业困境的重点。相关研究指出家庭实力、就业教育、实习经历、专业知识、就业能力、专业满意度都是影响就业态度的因素。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已经有322所高校招收本科生,其中师范类学校153所,综合性大学69所。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导向和学科归属的混乱,致使综合性大学开办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类本科过程中面临着学生长期就业态度消极的境遇。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学校专业的良性发展。

专业满意度是影响就业态度的重要因素。专业满意度借鉴自企业管理领域的“顾客满意度”理论。顾客满意度指顾客感受到的服务质量达到其期望值的程度。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和服务产品产生的实际感知与预期的差值。具体来讲,专业满意度是高校“顾客”——学生从专业软硬件、教师资源及专业培养目标等角度对大学生专业培养力度的一种评价。要改变综合性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就业态度低迷的状况,必须从专业满意度入手,对专业的师资、课程设置、硬件环境进行测评,才能有效改进专业培养上不恰当的管理模式,从而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推动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战略发展。

因此,本课题组主要对综合性大学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就业态度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专业满意度是如何影响就业态度的,并提出提高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数据获取方式与调查样本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八所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352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回收率为94.3%。在有效样本中,男生占31.3%,女生占68.7%;大一占24.1%,大二占22.9%,大三25.6%,大四占27.4%;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占38.6%,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学生占61.4%。

2访谈调查样本

在问卷调查数据样本中根据就业态度的不同,随机抽取32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其中就业态度积极的同学占47.6%:消极的占25.9%;漠然的占26.5%。

3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独立样本检验和相关分析,其中,以反映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为自变量,以就业态度作为因变量建立相关关系,以此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同时,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大纲主要围绕专业态度、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就业预期等方面设置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专业满意度现状

专业满意度是学生感知和学生专业期望相比较后的主观感受,学生的感知主要由学生对专业课程、课程体系设计、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硬件设施的评判所构成。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所学专业是你报的第几志愿”这一问题,结果显示只有19%的学生填报第一志愿。而59.5%的学生都是服从调剂,说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是被调剂到大学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剂使得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了解程度不高,影响刚入学时学生对专业的满意情况。如表1-1所示,只有12%的学生对这个专业有较高的满意度,而有42.2%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是比较低的。但是,通过两年学习,学生到了大三大四,专业满意度明显提高,16.9%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较高,21.7%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比较低。比刚入学时的比例降低了20.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具体的专业满意度感知指标方面,如表1-2所示,学生对专业课安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呈现较不满意度的态度,满意度“低”和“很低”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在对任课教师工作态度、基础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方面,超过25%的学生都比较满意,超过40%的学生满意程度中等:在图书资源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高”和“很高”的学生超过40%,说明对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基本上满意,而专业设计和教师资源等软件方面学生的期望值与实际感知有较大差距,于是对专业的抱怨就会变多。

在访谈中,有的同学提到“有的简单基础课程应该放在前面学,理论性强、难学的放在后面学,现在很多都乱的,课程安排经常变更,有的还有重复,大三还在调课程”,“应该从浅入深的来学,有一个宏观的目标,每学期学的课程我们事前都不知道,而且跟通知书上面的课程有出入,每个学期学什么应该向学生公开,让我们心里有个数”。可见,学生对课程安排的满意度不高,一方面由于没有公开每学期的课程设置方案,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将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所以使得学生缺乏安全感,只能通过考教师资格证、计算机证或人力资源管理证书来为自己将来就业增加筹码: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根据难易程度来安排每学年的课程,学生对专业课程没有一个由浅入深积累的过程,无法在学生心中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体系。

2就业态度的现状分析

就业态度分为就业认知、情感与意志三个方面,其中认知表现为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的认识情况:就业情感主要指对就业前景的判断和就业信心的强弱程度;就业意志意味着自我认识到就业的价值从而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就业的心理过程。

(1)就业方向明确。就业方向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态度。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就业选择方面,31%选择去企业,28.6%选择考研,12%选择考公务员,4.8%选择出国深造,23.6%则选择其他。调查结果显示至少75.5%的同学对未来就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其中,去企业和考研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虽然很多学生最初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目标是去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做公务员,但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考公务员难度较大,只是就业方向的选择之一。

(2)就业前景认知较低。就业前景是学生对该专业就业趋势的总体态度倾向。是就业态度组成因素之一。根据调查,35.7%的学生不看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认为无前途;7.3%的学生认为非常没有前途;23.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15.5%的学生认为较有前途:8.3%的学生认为很有前途。可见,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对专业就业前景不看好,认为影响他们就业信心的主要因素依次排序是专业实力、专业前景、学校实力、社会认可、自身能力这几个方面,而科研能力、学习风气、学校整体就业实力等因素并不是主要因素。显然,学科的专业性对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心影响较大。

(3)就业意志薄弱,工作与专业不需要一致。在将来就业是否找与专业相关的t作上,8.4%的学生认为一定要相关,而26.5%的学生认为即使不对口也要相关,18%的学生直接认为不想找对口的,而有43.4%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如表2-1所示,男大学生更有强烈的愿望找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而有近一半的女大学生对工作是否要专业对口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见,该专业学生并不认为需要学以致用,更多的学生倾向于找到工作,而不是对口的工作。面对就业困难,并没有很强的意志力。

(4)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个人能力是决定是否能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成影响就业的个人能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英语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和学习成绩对就业有较大的影响,如表2-2所示,但是对于专业是否对就业有积极影响方面,学生普遍比较迷茫。

3专业满意度与就业态度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如表3-1所示,我们将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与就业态度进行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与就业态度之间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那么,是否专业满意的各项指标对就业态度都有解释力呢?我们进一步将专业满意度的各项测量指标作为自变量,就业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3-2所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课程兴趣”一项指标对就业态度具有显著解释力,调整后的R方达到0.236。即课程兴趣可以解释就业态度的23.6%。最终模型方程式如下:

就业态度=0.523*课程兴趣+1.165

为了进一步探索影响“课程兴趣”变量的影响因素。我们将专业满意度的其他各项指标作为自变量,课程兴趣作为因变量进行同步回归分析,如表3-3所示,专业满意度的其他各项指标对课程兴趣的解释力高达70.9%,其中课程安排满意度、专业图书资源、教师教学效果解释力较高,而课程体系设计、教师工作态度则解释力较弱。课程兴趣的解释力回归模型如下:

课程兴趣=0.801*课程安排合理度+0.114*专业图书资源丰富性+0.081*教师教学效果+0.004*课程体系设计-0.013*教师工作态度+0.191

通过以上对专业满意度和就业态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探索,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一个专业满意度指标对就业态度都具有解释力,虽然他们之间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专业满意度的各项指标是通过影响“课程兴趣”这一中介变量,从而影响就业态度的,其中课程安排满意程度、专业图书资源与教师教学效果是影响课程兴趣变量的主要自变量,如图1所示。

那么,为何“课程兴趣”这一变量对就业态度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力呢?在调查中,如表1-2所示,在学生“专业课程兴趣程度”这一问题上,54.2%的学生选择了满意度一般,10.8%的学生选择了高满意度度。10.8%的学生选择了很高的满意度,15.7%的学生选择了低满意度,8.4%则选择了很低的满意度,可见“课程兴趣”满意度较低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在访谈中有同学提到“刚知道读这专业的时候,很惊讶,很茫然,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学什么,因为分数的限制,就来读了”,而入学时的学习兴趣、对专业的满意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年大学该如何度过。对自己的专业缺乏兴趣,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认为专业目标无法满足其大学学习需要,在专业学习上也不容易取得好的成绩,因而就业态度比较悲观;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设置、教师上课效果等其他专业满意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课程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预测,降低就业信心。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普遍较低。虽然经过两年学习,专业总体满意度有所增强。但是对课程兴趣、课程安排、课程体系设计、教师工作态度、教师课堂效果和专业图书资源等具体内容的满意度并不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直被认为是师范类专业,社会和家长对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知度较低,学生往往是因为被调剂进人此专业,因此对这个专业的专业满意度最初都是比较低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初的培养目标往往定位在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部门提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形势急剧变化,新兴专业层出不穷,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逐步取代原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从事的工作领域。如今,培养单位也面临着培养目标的困惑,究竟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培养基层党政工作者、政治思想者、考研预备军还是其他?因此,在课程安排和具体设计上,这些综合性大学的培养单位也缺乏明确的培养导向。

(2)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的专业就业信心不足。该专业同学虽然就业方向明确,但是大多数同学并不认为要从事和该专业相关的工作,且认为该专业就业前景不大好。这既有社会就业环境倾向于热门专业、技术类行业造成的外部因素,也有本专业较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内部因素。

(3)专业满意度会较强地影响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的就业态度。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通过“课程兴趣”这一中介变量对该专业同学的就业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提高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的就业态度,增强专业认同感和就业信心,必须强化同学们对该专业的满意度。

2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增强学生就业信心。综合性大学根据学校特点明确本学校非师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达到该目标的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既要体现社会需求,也要具有专业特征。并且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学校、教师和学长的渲染和渗透,让同学知道这个专业能干什么,有什么价值,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2)建立本科导师培养体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素养。个人能力是决定大学生就业成效的重要因素,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专业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让同学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和价值。本科导师培养体系即从学生进校开始由有资格的导师引导学习,包括了解学生特点、阅读经典书目、申报科研项目、指导论文到开展主题讨论等内容,这能充分给予同学们向本专业老师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7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政治教学导入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全员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即抽象的多,具体的少;遥远的多,现实的少;观念性的多,实用性的少;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往往不能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一种注重成效的教育。教师离不开“灌输-考试”的基本模式,学生是离不开“识记-应试”的基本方法。而在教学评价上,往往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因而出现片面以学生的书面试卷的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则是缺乏实践活动状况的评价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实施素质教育,显然需要我们政治教师对既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

二、理论和实践依据

1、从教育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认知和智力开发来说,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因此,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从心理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

3、从实践角度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在知情行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导学式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其实施过程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对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是一种既不重教也不重学的“夹心族”。其教学流程图式是: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结。

第一阶段,自学教材。它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通常自学教材安排在课前或课外,但这既占用了学生作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安排在课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是较好的,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中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有利于讲课中有针对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这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其一,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或者学生对课本结论提出怀疑时,教师不作正面回答,将分歧点或疑点交给学生讨论。如在高一哲学常识中讲到人生价值时,学生对“张华救老人有无价值(意义)”存在不同看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认识到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不仅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不能只看物质贡献的大小,忽视精神贡献是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如在高二经济常识中,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提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是否还要坚持艰苦奋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消费情况,谈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可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形成学生之间互相争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为讨论寻找论据,必然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巩固。

第三阶段,启发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相机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有自已的精神世界,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他们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渴望别人耐心地倾听和肯定,不愿接受一般化的说教,要求自我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同时理解力、概括力、辩证思维也有初步发展。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知识等现状,把师生关系确定为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讨论,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他们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耐心地说服教育,使课堂讨论达到和谐而有成效的境界。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动力,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讨论进程加以调控,并不时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思辨力,风趣的体态把讨论气氛引向和谐、激烈,避免讨论走入死胡同,或因缺乏气氛而停止。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8

2001年莆田市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改革,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新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初二法律常识开篇课——前言,让学生弄清学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书本第3页漫画“视而不见”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并提出问题:如此危险,此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三、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们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引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讲清热点的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学科内、学科间分析的角度。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9

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新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初二法律常识开篇课——前言,让学生弄清学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书本第3页漫画“视而不见”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并提出问题:如此危险,此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三、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们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引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讲清热点的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学科内、学科间分析的角度。

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篇10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努力把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行动。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是公安院校的追求目标,因此,强化实践教学,逐步探索和建立课堂教学与警务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公安院校大学生是公安队伍的重要人才来源,是公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1加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真正成为连接抽象理论、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之间的纽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气息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1.2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采用“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普遍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生硬枯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很难达到。而把社会实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有效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并通过帮助对学生解决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自觉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言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3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新型警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2008年8月,公安部政治部下发了《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以“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突出公安职业特色,突出警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为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四项基本要求。可见,突出实践教学符合公安工作的特点与要求,是当前形势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应用型警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复合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任职需要,把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把理论运用到与专业相关的实践中去,通过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增强他们的政治鉴别力、组织协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实践教学还只是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辅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第一,在教学资源上,多依赖教师的自我积累而缺乏系统配套、针对性强的内容设计。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整合,主要依赖教师的自我积累和开发。这就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指导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基本都是由任课教师来组织实施,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之大多任课教师组织社会实践能力上的不足及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在组织实施上,实践教学缺乏规划,形式单一。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因此在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对活动的内容及目的缺乏系统安排与规划。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假期社会调查,二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三是教学录像、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观展览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认真规划与具体落实,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往往是有实践而无实效。

第三,在实施机制上,缺乏完善的协同机制和考核机制。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部门协动机制;二是学生考核机制不完善。大多高校,每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学生处、校团委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各部门缺乏协调配合,各自为政,造成学生疲于应付,事倍功半。从考核机制来看,存在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问题。往往把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忽略对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更缺乏对学生在实践中所表现的理想、信念、智慧、能力等进行的综合考核。

第四,在经费投入上,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经费是确保实践教学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都规定了高校必须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但由于这些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经费的具体数额,未就相应责任条款进行具体说明,导致其执行起来效力大大降低。目前,经费不足已成为各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瓶颈。

3加强和改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

针对以上问题,公安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制度化实践课程设计、多渠道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稳步推进机制改革,以保证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实施。

3.1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使之规范化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中“教学管理”指标体系中“实践教学”部分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因此,学校教务部门必须把社会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统一部署,要有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和具体课表安排。

3.2多渠道开发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

公安院校拥有丰富的实践资源可以作为学生运用理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平台。首先,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如把学生参与公安见习(实习)、大型安保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使他们充分认识公安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明确自身角色,确定努力方向;其次,要积极争取校外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校际资源共享,邀请校外专家和公安部英模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再次,要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如通过参观警察博物馆让学生体认警察角色,感悟警察道德的内涵;最后,还要努力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上收集信息和资料,写出分析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挥主体性,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

3.3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协同运行机制

为加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与管理,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为主导,建立由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学生处、团委等各部门互相配合的运行机制。其中,教务处是宏观组织单位,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并规定实践教学的具体学时和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是执行单位,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主题、内容、形式、要求和考核体系的制定,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处、团委是协同部门,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完成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3.4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考核评估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反过来又对学习和教学组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要以能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在考核过程中,除了考察实践活动真实性、实践次数、考勤等显性指标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创新能力,以及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等隐性因素。

3.5建立实践教学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列入学校年初的经费预算中,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做到专款专用,在学校财力充裕的情况下,还应努力逐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给予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充足的经费支持。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公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140)

参考文献

[1]费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7—170.

[2]符惠明.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