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十篇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十篇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6:44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1

1、信息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信息素养教育

保罗?泽考斯(pau.lZurkowski)1974年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对这一概念做过简单的阐述,它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的意识及途径、信息的评价与利用等内容。[1]但对于信息素养的确切定义,至今为止还尚属讨论阶段。尽管如此,国内外各个高校也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等各种渠道和手段不断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国内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等知名大学主要是采用开设信息文献检索课程、专门信息文化讲座、在线网络信息文化课程以及新生入馆教育等手段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少数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会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专业课程进行教育[2],国外的如美国的马里兰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奥斯汀皮耶州立大学等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各自的“基于地区人群的医学信息分析课程”、“高年级地球微生物课程”、“‘多媒体能力’远程学位联机课程”当中

去[3]。可见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俨然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和大众趋势,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新生入馆教育等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献检索、信息获取等基本能力上,更多地是朝着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贯通着力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方向发展,而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培育和践行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信息素养教育作用体现之一。

1.2、信息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引领当代大学生为实现自我人生理想与价值不断努力前行的强大动力,是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攀爬奋斗的精神支柱。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错综复杂形势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与多样思想文化的传入和交流以及国内自身多元多样思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产生了影响,呈现出理想与信念淡薄甚至缺失、人生价值追求崇拜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医学伦理道德缺失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国民教育等途径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树立和增其强理想与信念意识,正确树立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进一步规范自身医学职业、伦理行为,树立良好的医学职业和伦理道德。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内容,它可以通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育结果等方面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起到引导、规范等重要作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信息素养教育,一旦离开他们无法树立良好地信息获取意识、无法从纷繁冗杂的网络信息当中科学地帅选、评价和利用出有用、有效的信息、无法正确地树立信息道德和网络诚信、导致盲目听信甚至利用社会谣言获取非法利益。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也积极作用于信息素养教育,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

2、信息素养教育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

2.1、教育内容

国内外学界对于信息素养定义本身具有多种定义,因此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皮介郑[4]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对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上做了大体上的概括,具体为信息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筛选意识、信息传播意识)的教育、信息知识(信息文化知识、信息系统管理知识)教育、信息能力(信息获取、帅选和利用处理及创新应用等能力)教育、信息德育(数字网络诚信)。具体来说:

首先,信息意识的形成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良好前提。信息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理论文化知识信息的获取、检索意识,养成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纷繁冗杂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的意识,摒弃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和传播,充分发挥主流文化信息或思潮的正能量。其次,信息知识教育丰富了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信息文化知识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知识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再者,信息能力教育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良好平台,尤其是信息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医学生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和水平,培养他们在医学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最后,信息德育教育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道德支撑。医学德育教育包含数字网络诚信教育[5]、信息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为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意识,规范自身医学学习或职业行为打下良好基础。

2.2、教育过程

信息素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言行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言行举动,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信息素养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不仅局限在图书馆领域,而是更多地与其他学科镶嵌式融合发展,这就不仅要求馆员自身信息专业素质要过硬也对其他学科教师综合信息素质作出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是生生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也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条件,通过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不断肯定与否定,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与信息相互交互与传播的过程,不仅是医学与医学信息的交互,同时也有医学与其他学科信息的交互;不仅是学校内部之间信息的交互,同时也是学校与自然、社会信息的交互。这一过程中医学生对于各类信息的正负能量把握不准直接影响到到自身对医学专业学习与实践的坚持和对医学事业理想与信念的坚定。因此,信息素养教育过程是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不断深化。

2.3、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场所。目前国内信息素养教育还多数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一定程度上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时间过长、形式单一使得多数学生缺乏参与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环境单一和局限从侧面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国外信息素养教育俨然已成为他们加强公民教育的便利平台,打破原有单一乏味的课堂教学,积极探寻和实践学科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3],充分发挥数字网络及时便捷迅速等特征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新型信息网络背景下,在公民道德的约束下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下,实行远程在线公民教育课程、网络公民教育视频课程等,努力营造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增强公民信息素质。为此,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新型网络技术相结合,坚持兴趣培养优先为原则,努力营造和谐、平等、自由、公正和法治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其中,交流互助,充分接受健康良好的医学信息文化教育。

2.4、教育目标与效果

信息素养教育效果需要一定的标准评价,而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的标准也是非常多。国外的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制定过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998年由美国aaSL和aeCt两个协会共同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以及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于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国内学者孙平、陈文勇及杨晓光等人参照国外信息素质标准,结合本国教育实际环境对信息素养的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本文参照这两个标准[7]-[8]大体上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效果归纳为培养具有能够在遵循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约束的前提下有效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获取、选择、利用和评价信息,从而从中达到一定的目的的“信息人”。这种“信息人”的培养能够让医学生在信息堆中接触和掌握到自身需要的信息,树立其良好的信息价值观,这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相一致。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和效果也会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自身必须要有良好地信息价值观和信息素养教育职业道德,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握医学生信息价值观的培养内在规律,这同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也是相一致的。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效果能够比较理性引导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朝着正确和主流的方向发展。

3、启示

第一、尽管信息素养教育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当中的作用在我国体现的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从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在公民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阵地。

第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趋于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因此作为解决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对称问题重要途径之一的信息素养教育也更加要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同时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合于其他学科(如医学)发展当中去、融合于科学研究当中去,使得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更加宽泛包容的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教育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的学校将会发展成一个包括技术-信息网络、人际-经验网络和社会-价值网络三位一体的网络中心。技术网络只会强化而不会取代学校教育。在作为复合网络中心的未来学校里,个体社会化必须解决的认知、行为和态度特别是信仰等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统筹解决。

【关键词】学校模式;复合;网络中心

网络引入教育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未来的学校模式将是怎样的?

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互联网的出现及其伴随信息技术的更新而获得的飞跃发展,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信念,也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以及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学校模式。可以预见,未来的学校模式将是一个包含技术—信息网络、人际—经验网络和社会—价值网络的三位一体的复合网络中心。

一、未来的学校是一个复合的网络中心

1.未来的学校是一个技术—信息网络中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功效。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或论述难以数计。综观近期的研究成果可知,信息容量大、传递速度快、自主性和选择性强、提高学习效率与降低学习成本等,是人们普遍赞赏的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功能。其实,把获得的知识(信息)与获取信息的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的完满结合,更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无以伦比的功能,西方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追求高效能的时代,当教育质量实际上成为学校生命线的时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便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

传统的学校是一个技术—知识中心。传统的教育教学技术曾经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引领风骚,如造纸技术、书写技术、演示技术等,这些技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知识增长水平相适应,而与知识激增、陈旧速率加快的信息时代的要求越来越远。传统的学校传递的是知识,学生学习的是经过国家、社会或教师裁剪、筛选、加工或改造了的信息,即知识,这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但这些知识不仅容量有限,而且传递速度慢,尽管适应了国家、社会的需要乃至教师个人的意愿,可未必适合学习者的水平、兴趣和特长。在作为技术—知识中心的传统学校里,学校是知识的中心,但基于旧式技术的知识传递是单向的,教师在学校里传递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并不构成“网络”,不仅限制了受教育的规模,而且学习者对课程没有多少自主性和选择性。

未来的学校将是一个技术—信息网络中心。传统的教学媒体将会退居次要地位,而网络技术将会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主导技术,从而使学校成为社会区中技术先进、环境舒适、功能配套、指导有力的信息集散地。在未来的学校,基于对网络等现代技术信息的获得,在空间上突破了学校的地域限制而具有广延性;在时间上突破了学校的日程安排而具有全涉性和弹性;在信息获取方式上突破了单向、被动的传递限制,而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和多向性。信息技术化、技术网络化就使学校成为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里的一个中心。这种“中心”无法在学校之外形成,因为信息不完全等于知识。信息资源只有借助技术网络,通过课程模式转变为知识资源,它才具有下面的积极功效,而惟有学校才具备这种转换功能。技术—信息网络中心为学生和社区中有需要的人士提供获取有用信息(知识)的场地和指导服务。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在广袤的信息天地里,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兴趣、特长并有助加速社会化发展的信息,并将它们整合成一个一个相互关联、又不断加深拓展的课程,通过学习和训练,拓展认知领域,发展操作技能,提高心智水平,建构知识体系。

2.未来的学校是一个人际──经验网络中心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行为经验习得的过程。行为经验的习得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自然习得来说,学校教育可以为个体行为经验习得提供类型最多样、过程最简便、形式最集中、训练最有效的帮助。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以来,“经验”的选择与实话就成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无论是传统教育理论,还是现代教育理论,对问题探讨的核心都是“经验”的选择与实施。虽然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取向和结论,但尽可能使“经验”在符合社会正统价值或主体集团利益的同时具有多样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则是社会发展的强烈期望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传统的学校是一个书本—经验中心。在这样的中心里,以教科书为代表的书本是学习者获取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惟一的或主要的源泉,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也把学生局限在有限的教材之中。正如宋真宗的《劝学诗》所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盅粟。……男儿欲遂平生长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仿佛书中已包含了一切,人的成长无需外求。然而,传统教科书展现的“经验”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是极其有限的,在文化价值上还具有单一性,根本无法构成一个江中个体多方面需要的“经验网络”,而且在来源上具有间接性,在时间上具有迟效性。这种缺陷可称为“经验本体不足”。在农业社会或工业社会初期,学习者尚可应付人生所需,而在工业社会后巨大作用特别是信息时代,这种“经验本体不足”不仅无法使学习者应对人生所南,就连应对学校生活都有困难。此外,传统的教育教学倚重书本知识,忽视实际经验;倚重间接经验,忽视直接经验,纸上谈兵,堂上种稻,这种缺陷可称为“经验传习偏颇”。这不仅使学习者获得经验的途径比较单一,而且获得的经验也比较狭窄,以致饱读诗书,空谈心性,不求实用。陶行知从现代精神出发批评传统学校的教育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并且认为不实行“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改革,就无以革除这一弊端。这种状况正在改变,而且也只会因为以网络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介入而发生改变。

未来的学校是一个人际—经验网络中心。由于对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作为学习对象的“经验”有效地突破了书本的局限,而建筑在广阔的人际关系上。一方面,进入学习领域的经验数量和类型大大增加,在文化价值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多质经验本身就是一个“网络”,“经验本体丰富”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经验的习得不仅可以在书本上、在现实交往中进行,而且可以在网络里、在虚拟的情境下实行。这就拓宽了经验习得渠道,从而使多样化的渠道也成为一个“网络”。传统学校也有人际交往,但大量的交往特别是师生交往是不平等的,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很大的局限。未来的学校模式将会因“网络”而使教育中的人际交往包括师生关系变得更平等、民主,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高扬"。总之,在人际—经验网络中心模式的未来学校里,人际交往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而且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学习垂涎经验和社会经验,在人际网络中获得实用的知识技能,得到生动、直接、深刻的情感体验,藉此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人际—经验网络中心具有书本—经验中心无法比拟的功能,它所追求的不只是观念层面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触及人的情感和行为,这对人的态度、价值、信念的形成和巩固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3.未来学校是一个社会—价值网络中心

知识、经验和价值是学校教育和个体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传习可以使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和态度(包括信仰)得到改善和发展。价值培育或价值认同向来为学校教育所关注。在我国,价值教育更是形成了长久的传统,千百年来,知识与经验都让位于正统价值观念特别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即便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信念似乎并未改变过。就教育的现代社会功能来说,美国功能主义学者t.parsons等把社会结构分为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四大部分,学校教育不仅发展“有机行为体系”,而且还影响“人格体系”,使个体学习并掌握“共同价值”、“社会规范”和“情感表达方式”,最终形成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态度体系。

传统的学校是一个学校—价值中心。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赖学校,在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和如何形成这种价值观方面,学生始终处在被灌输者的地位,没有多少自主选择的余地。学校在灌输价值观的时候,尽管不会有违国家主导的价值标准但在国家主导价值标准的学校选择问题上,免不了带有浓郁的校本功利主义色彩,如对全面发展目标的认知和全面发展教育的举措,在应试教育的文化氛围里就普遍出现片面性,这就说明学校—价值中心模式实话的是一种狭隘的价值观。学生无法感受主导价值体系的全貌,而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容易被校外非主流或对立的价值观的“新颖性”所吸引。与此同时,学校在灌输价值观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单向授受方式,为了保证授受的有效性往往还采取许多“有力”的措施,这种被强制感诱发出许多接受障碍。在民主与文化多元的社会里,限制学生对多元价值的了解,往往会降低他们对主导价值的接纳程度。这是现代社会学校—价值中心模式暴露的越来越严重的弊端。

未来的学校是一个社会—价值网络中心。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将不仅仅依赖学校,社会各种价值体系,包括主流的、非主流的和叛逆的,都将可能进入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借助技术网络而流布的观念更是形形色色,无处不在,学生接纳哪种观念更新,取决于该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具有教育责任的人所发挥的指导回升,但选择的主动权在学生。指导选择与灌输接纳不同,一旦确立某种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在认知上是明了的,在情感上是认同的,在意志上是决然的,在行动上的一致的,也就是说,他将达到知行合一,矢志不逾的“信仰”的境界。

二、技术网络只会强化而不会取代学校教育

信息社会的技术将会成为重要的变革力量,它对学校教育具有强化功能。然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校的大量出现,是否会取代学校和教师,这是许多人都极其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在确认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会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教与学的行为的同时,也必须确认技术性网络仅仅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一个环境,虽然这种环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永远无法取代能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或创设多种环境的学校。

首先,从教育媒体的发展来看,任何媒体包括技术网络都不是万能的,它们各有优势,不同性质的媒体之间没有替代性。而媒体在教育中的介入将呈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先进的趋势。国外学者(如安东尼·贝茨、嘉格伦等)也认为,媒介不是信息,就信息传递而言,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而且,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需要依赖大量丰富的教学软件劫持依赖教育人员细心维护和严格管理。因此,网络技术再完善,也不可能改变其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手段)这一本质。

其次,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和培训是保存和增加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的首要系统。这些系统传播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开发率。”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寻求和努力实现教育与培训的最大的速度和效率。教育的主体是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要素,教育是人培育人的活动,这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人类随着自身的不断进化选择了最有效率的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创造出学校教育,这是人类教育的最大创新。学校教育是不会早于人类社会而消亡的。

第三,从学生的成长来看,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成长着的学生会遇到许多他们自己无法解决或不能很好面对的问题,需要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导;成长着的学生有许多网络无法给予满足的成长需要,网络之外的学习和活动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不是抽象的人,他们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特定的社会里,他们有必要社会化,社会要求他们社会化。而出于商业得益的“网络社会”利用学生的求知天性和无(少)—知特点,兜售大量的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危害学生的成长。基于循序和发展的价值观,社会必然会危房成长着的学生积极融入主流社会接受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网络社会”的无限选择性和特定社会的有限选择性构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导致在特定社会开放学生选择时空的同时限制(甚至干预)学生的某些选择。这一任务主要由具有左右学生选择功能的学校及其代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教师来承担。

第四,从教师的功能来看,教师具有传递、引导和左右(限制、干预、矫正)的功能。受聘于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书育人)的教师,不仅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学生基于网络的学习过程中依然具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作用。pedersen等人(1978)通过研究一所小学的才是对学生的真实影响得出“教师不只可以影响学生现在的生活,还可以改变他的将来”的结论。经过训练后的具有社会主流价值化倾向的教师,其专业素养、职业责任和社会约束,可以帮助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传递真实的知识和主流的观念,引导并激励学生社会化,特别是在自由度和选择度很大的网络学习中经常跟学生在一起生活或活动的教师比家庭组织或其他社会机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和左右更具实时性和有效性。

第五,从网络教育的实践来看,随着网络的不断延伸和被广泛使用,网络的信息虚假、理论错误、伦理缺失、道德沦丧、污秽泛滥、犯罪流行等,正日益成为信息时代严重的社会流行病。纯化“网络社会”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社会正在为此作出努力。当然,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社会”问题会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但就现有的技术来看,依靠学校的监控和引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即便是在技术监控不成问题的未来,学校依然有其独具有优越性。

总之,技术网络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它所承载的信息是庞杂的,只有经过学校和教师的筛选或辅导才有可能成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课程。如果确认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或顺利社会化,那么,就必须确认技术网络永远无法取代学校及其教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复合网络中心的未来学校,将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或顺利社会化提供全面的服务。或者说,个体社会化必须解决的认知、行为和信仰等三大问题,将会在以复合网络中心为标志的未来学校里得到有效的统筹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1999,(1).[3]张芳森.浅谈高师院校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

[4]佟元之,阎岩,张文惠.基础教育教学减负增效的思考与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0,(4).

[5]王奎珍,张鑫.谈谈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0,(4)

[6]黄堂红.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改革的关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5).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影响;素质教育;信息技能;网络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8-02

一、教育信息化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系统适应信息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为灵魂,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明显特征就是: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全体性(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全面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性(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开放性(注重开发学生思维方式)。一切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1]。

(一)教育信息化构建素质教育的主体作用

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效的学习有赖于学生主体的能动参与,教师和学校的作用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知识“再发现”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决定教学的内容、方法、速度,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者,这与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不相符。实现教育信息化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导演、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信息源变成了信息控制者,为学生创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环境;学生变成课堂的又一个主人,学生凭借现代化教育媒体的帮助,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种“双主”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下,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将变得更加现实

网络的发展将为自主的学习方式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保证。作为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用于个性化学习。不仅教师能从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与信息世界“中间人”的角色,帮助学生吸收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而且学生也学得更加自如,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实现。这将促使学生成为其自身学习进步的创造者和评价者,变“由别人教育”为“个人自

我教育”,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掘和自我约束力的增强,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个性化倾向,从而有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2]。

(三)教育信息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必需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的教育运用改变了师生交往的方式,网络教育为师生虚拟了一个平等和宽松的交往环境,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心理的开放程度来讲,这种间接的交往方式会更自由、更平等、更真实、更和谐,它使学生打消了“面对面”交往中的种种顾虑,能够轻松地、真实地与教师交流和沟通,师生能从交往中得到认知上、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只有在这种无形交往和对话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才能在主动交往中得到发展。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互助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提供最重要的客观条件。通过网络,学生不必依赖于法定文化和法定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和基础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如智能导师、音频点播、视频点播、课件点播等信息化系统,为“因材施教”、“按需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个性得以自由、健康发展。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造就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总之,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服务,为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二、教育信息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教育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教育信息化在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极大。

(一)网络教育与信息源垄断性的矛盾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产生影响

网络教育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同时又以信息源的垄断以及程序化等形式,在暗中萎缩和削弱潜在的批判空间,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产生负面影响。网络在传播信息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信息垃圾和信息欺诈。反动黑色信息,黄色信息污染,对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已造成很多消极负面影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危害[3]。因此,网上行为主要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自觉性和道德责任感。在网络中,无论是操纵网络的组织者,还是低素质高手段的网民,都有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伪造以假乱真的信息来欺诈的情况。在大学校园中,威胁最大的则是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欺诈和文化欺诈,这会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4

从实践背景的介绍中可以发现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状况与理想氛围间还有较大的差距,这说明了当前德育教育的宏观环境依然滞留在高校信息不公开或者是信息公开环境不完善的状况下。这种不完善的环境意味着德育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当高校信息公开已形成压倒性的舆论共识时,实践上的滞后将给德育教育带来以下消极影响:

(一)隐含德育信任危机

在信息公开不完善的环境下,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织,高校的自我监督机制出现失灵状况。高校内部的诚信、腐败等问题愈发凸显,伴随着公众的各种诟病,高校渐渐远离了尊崇和激赏。当前,高校面临着重塑公信力、重拾公众敬意的现实挑战。《报告》显示112所被调查高校仅有38.4%比例的高校信息透明考评及格,这也说明了高校信息公开实践的严峻状况。高校信息公开并非道德义务,实践中高校对法律义务性规定集体的“怠惰执行”难免让人产生疑问,高校作为德育教育方也会违法?作为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高校依法公开信息为何在实践中进展缓慢?现实中高校的公众形象当然无法同作为德育教育组织主体的高校切割,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德育实践的互动关系中将会对作为教育者的高校产生德育信任危机,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正是受教育者对作为德育教育方的高校的认知冲突,即实践认知与预设认知之间的冲突,这种信任危机将会对德育教育的实效构成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价值生成受限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框架下,决策往往是“内部”的事情,“关门决策”习以为常。学生和教师对学校公共事务的利益表达最容易被忽略,决策遗漏了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常导致批评和执行不力。国内较早对现代大学制度进行研究的学者指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特征是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构建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共同治理模式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精髓。”信息的有效获取是参与治理的前提,没有信息公开的完善环境,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相关的信息未曾掌握或知之甚少,则不可能实现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进而,没有参与治理的途径,德育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两分”的关系就得不到改变,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现代德育教育主体间性关系的构建就无法完成,受教育者也无法在参与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内化德育教育的价值观念,德育教育价值的生成就会受到阻碍。

(三)负面示范效应积聚

作为德育教育方的高校如未能审时度势及时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在实践中不利于塑造高校积极健康的公众形象,不利于高校逐渐远离腐败、暗箱操作等诟病。高校作为授权的行政主体行使着部分行政权力,接受必要的监督则是应有之义。如学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在学校和学生的德育互动中就不利于树立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从而间接弱化学生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接受和认同心理。众所周知,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高校当然不是例外。《办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属于法的范畴,其施行后,高校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即是违反了法的强制性规定。信息公开实践滞后的环境下,高校作为德育教育方只会积聚负面的德育示范效应,不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道德风险难以避免

南京一项针对当地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关注的信息内容与相应的信息公开的程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学生在期望获取有关高校信息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学生对信息的现实需求与高校对信息的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将会导致不理想状况出现,如利于德育教育相关责任部门逃避、推卸责任。德育教育存在方式是非实物形态,学生获取德育教育内容的效用不易测量。同时,德育教育还是一个多主体合作生产的过程,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出发,这容易导致拥有信息优势的学校德育教育相关责任部门用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给学生带来利益损害,从而带来“道德风险”。每一个德育教育环节的主体都可以利用信息优势推卸责任而无人为低质德育教育负责。除以上问题外,信息公开不完善还会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学生对学校服务的认同度,并导致学生对个人事务决策的低效率,同时增加了学生获取错误信息及决策失误的概率。作为德育教育受教育者的学生会将责任笼统地归因于作为德育教育方的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间接地消解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高校信息公开对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必将会深刻影响到高校德育教育的整体环境,这样的影响深远且极具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增加德育环境的透明程度

网络助推下的信息化时代,高校内在和外在环境都发生了深层次的积极变革。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变革并没有就此止步,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封闭的自我监督体系逐步被打破。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等权利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将再次为高校变革注入催化剂。倘若将视野聚焦在德育活动上,我们会发现高校信息公开正在并逐渐加深影响德育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平衡关系。高校德育主体凭借信息垄断的优势开展德育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吃力。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学生也将不断强化对高校组织行为包括高校信息公开行为合法性的评判和期待,这就意味着德育教育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关系将逐步得到扭转。因此,客观上也给德育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德育教育只有不断加强说理逻辑和增强透明程度,才能应对高校信息公开带来的情势变化。

(二)引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丰富德育主体的内涵认知

上文提到,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共同治理模式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方向。就高等教育而言,学生应是最当然、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就明确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要使“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高校信息公开为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进行了铺垫,学生不再仅仅作为被动参与的德育对象。这种趋势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双方都被视为主体间的统一性与协调性的交往互动。高校与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在信息公开时代将会得到新的发展,关于德育主体的认知也将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激励高校接受规则约束,确认德育垂范的必要条件

高校信息公开会强化学生对高校各类组织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期待和评判,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对学校德育活动认可的难度,对德育认同的达成形成了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高校信息公开为高校塑造公众形象,提升公信力提供了一个契机。良好的公众形象会为德育对象接受和认同相应的德育教育奠定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高校作为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组织,应在遵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上树立积极的形象典范。高等学校的德育活动一直强调训练学生对社会共同规范的信仰及遵守,其逻辑前提是高校自身对社会共同规范有着必然的认可和尊重。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就社会规范之执行建立了一个双方默认的“契约”,双方共同维护社会规范的尊严。信息公开的宏观趋势及实践会激励高校积极遵守社会规范,高校对规则的尊重将会形成一种德育垂范,这种德育垂范将会构成未来德育教育产生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四)引导高校再造服务规程,拓展德育教育的外延边界

高校信息公开为高校相关部门严格履行服务职责、完成充分的信息披露、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创造了外在条件。信息的公开将进一步挤压高校内部相关部门引发“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促使高校切实以学生利益为中心提供服务。高校内部相关部门的服务规程将进一步得到再造,各部门除业务工作之外还承担普遍意义上的德育教育责任的认识将得到强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将通过高校内部各相关部门高质量的服务传递给德育对象,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会因此受益。这种趋势契合“大德育”理念下高校内部相关部门对德育教育功能的承担及发挥,从实践上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外延边界,从理论上丰富了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层面。当然,高校信息公开也会为学生个人事务的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判断基础,会提高学生对学校服务的认同度,从而间接激发学生作为德育教育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将外在的教育转化成内在需要,形成自觉追求。

三、高校信息公开趋势下德育教育的思路调整

高校应顺势而为,积极借助信息公开的契机,对德育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重新梳理,为德育教育在信息公开的背景下开创新的局面。总体而言,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转变:

(一)德育教育的模式应融合制度参与

高校信息公开促生了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的治理,“关门决策”在信息公开潮流的裹挟下将不再具有市场,学生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必然会以恰当的方式逐步介入决策和管理的体系。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设计为这种参与提供了一种程式化的渠道,伴随着共同治理实践的深化成熟,学生对学校公共事务的参与愿望和参与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不会参与、不愿参与、不能参与的局面将会得到改观。高校信息公开背景下长期的协同治理必定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而使学生得到浸染。高校的德育也应把握趋势作出相应调整,将学生制度化参与高校公共事务的实践作为德育教育的良好范本,培养学生热心公共事务的精神,训练学生参与公共事务能力。制度化的参与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型的德育模式,通过事前的程序化参与机制吸收学生对决策事项的各类意见建议,经过学校、教师、学生的充分互动、争议的拢合、共识的达成,可以最大程度上消弭决策事项事后的不满抵触和执行不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的效果。

(二)德育教育的双方应建立契约关系

信息公开条件下共同治理的精神和实践也会逐步影响到德育教育者和德育对象双方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通过高校的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可以通过更加公开正当的途径去了解作为德育教育者的高校遵守法律、社会公共规范及校内规则的具体情况,通过程序化的、良性的批评建议与高校形成互动的实践。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政府与社会民众就规则的达成及遵守形成了“共同的契约”,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法律规则、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念能否得到信仰并尊崇,关键在于政府的模范遵守带来的上行下效。在高校的德育实践中,德育活动要传播的德育观念和德育规范在特定意义上也是德育教育者及德育对象“共同的道德契约”,是德育教育双方共同的价值认同,双方都应当无条件遵守。对道德契约的共同维护和遵守打破了传统德育教育中德育观念单向性的、权威性的传递,通过德育教育双方共同履行契约的德育实践达成德育教育的目的。高校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对高校校务的知情权、监督权,也促成了高校与学生共同遵守规则的“契约关系”。保障了学生知情权监督权的高校信息公开有助于高校依法履行职责,提供良好的服务,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德育激励,创造良好的遵守规则的德育生态环境。

(三)德育教育的终端应强化规则意识

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较广,涉及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部门的信息能否充分透明的公开决定着信息服务的意识和水准。尤其是从等级上属于教育组织的终端机构,与学生直接接触,学生对这些机构的信息服务具有最直接的感受,他们从高校的管理和服务中进行评价,去有意识地比较高校宣扬的教育理念跟高校的身体力行是否一致。随着高校服务更加精细、所涉内容更加广泛、终端组织越来越多,在面临着信息公开的压力下,管理和服务更要经得起推敲。因此,依规则办事、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是必然的选择。如果把德育理念比喻成河流的上游或水源地,那么高校各部门尤其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各类终端组织的管理服务则是德育教育过程的下游,这些终端组织才是决定德育教育的接收方即学生能否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关键。因此,高校信息公开趋势下,高校各职能部门,尤其是终端组织的窗口部门,包括很多看似与德育不相关的部门更要树立规则意识、服务意识、程序透明意识,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要经得起信息公开的检验,从而为德育教育作出全员育人意义上的贡献。

(四)德育教育的过程应趋于精细实证

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会越来越多地将教育过程的细节展现出来,无论是通过信息的主动公开还是依申请的公开。高校信息公开越彻底,程序越透明,对教育的猜测和质疑则会越少。在更加强调教育细节的信息公开时代,德育教育也必须重视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和事实来说话,而非纯粹依靠似乎“永远正确”的道德形象感召。德育本身是一门科学,同时又依赖于其他领域,德育本身并非体系内的自给自足,其立论依据具备相应的“科学”基础,纯粹的粗线条的“好”或“坏”的价值判断及意识形态式的论断已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教育应更充分运用多学科知识并集合具备数据和实证特征的社会事实来阐述教育内容。转型期的社会给高校的思潮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在面对众多争议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时,德育教育更应该就其推崇的观点展现其精细的论证方法、条陈缕析式的论证过程。正是因为高校信息公开打破了德育教育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局面,高校德育就需用共同认可的信息素材来完成德育任务。高校信息公开条件下的德育注重结论,但应更重视精细的、实证的论证说理过程。

四、余论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5

从高校教育科研网络的建设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九五”、“十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迅速发展,截止到现在,已有超过千亿的投资进入到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近95%以上的高等院校建有校园网,近50万所中小学校建设了计算机机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中小学校园网有近5万个,相当多的发达地区建立起了城域教育网络。但是在这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中,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教育信息化在经过了一轮大规模的硬件投资之后,无法提出新的建设重点,看不到与投资金额相匹配的应用效益,教育信息化的作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教育信息化投入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近一段时间有明显放缓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经过初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批量采购后,由于缺乏应用的亮点,需求欠缺,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投入;广大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成为目前教育信息化投资建设的重点,这些投资以国家扶持为主,主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从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到,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发展和应用相对缓慢和集中反思的高原期。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信息化产业推进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

回首过去的几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基本延续着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这主要体现在:(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错位,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畸形,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资源与人才培养仍然是普遍现象;(2)教育信息化无用论甚嚣尘上,其应用仍然主要停留在信息技术课、应付学校等级评比检查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都没产生本质性、大面积的影响,缺乏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动力;(3)教育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进化式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大量资金的浪费状况之中;(4)各种教育信息系统由于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不够,系统之间彼此隔离,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不能进行互联互通,导致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5)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一直以来都在已有的教育体制、组织结构下进行,只做局部优化,但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必然要求教学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实现优化和变革,要求在更大的组织范围内产生影响,然而一旦触及固有的组织关系、结构就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信息化的相关改革便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教育信息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使我国当代的教育信息化步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一个行业的成熟,绝不仅仅是满足当前浅层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应用创新,推动行业业务模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更高效率地运转。假设微机行业只停留在最初做一些简单计算的层面上,没有后来的电子办公、大容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媒体娱乐、网络应用等推动行业发展的革命性应用,那就不会有现在的pC产业。教育信息化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只有能够真正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和管理的变革,真正推动管理与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提高,才会有持续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意识,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忽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技术与教育实践互相脱节,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没有形成;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长期规划,过于关注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进行思考,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

二、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及模型

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各因子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互相联系使个体得以成长。也就是说,学校本身就是由多个彼此联系密切的部分构成的,而这些部分之间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整个学校系统的重组和优化,这种现象与生态学的观点非常类似。而当信息技术介入学校领域时,“技术”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信息技术游离在学校生态之外,作为一个单独考虑的部分的话,那么教育信息化就将始终是游荡在教育边缘的“不速之客”;只有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系统有机的组成部分的时候,也就是使学校生态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取得教育信息化初衷的良好效果。为此,我们引入了“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

1.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系统”的术语是由社会学家Bonnienardi和Vickio`Day创造的,指“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在整个概念中,“技术”是信息生态必不可少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核心要素是在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比如在一个现代医院的环境中,引入了诸多含有先进技术的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与已有的病床、医药器材等共同构成了医院这个信息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但这个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则是具有医学专业知识、会使用先进设备的医生,因为只有医生的活动才能真正完成医院的使命——治病救人。同时,在一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必然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中所有的要素、活动都要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nardi等提出“介绍信息生态的概念是为了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我们希望从系统的观点来抓住这个概念”[1]。归纳起来,我们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系统性:与一般的生态系统一样,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而形成的整体。但在信息生态系统别强调“技术”是这一整体的重要要素之一。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多样性:信息生态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和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生态,一个多样性的信息生态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地方,拥有许多不同的资源和资料,允许个体脾性和兴趣存在。

动态演化:一个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总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不断介入使信息生态不断演化,这也就需要在该系统中的人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参与信息生态的持续发展。

关键性“物种”:也可借用生态学概念中的“中坚种群”的概念。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是指那些具有丰富业务经验、同时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人,他们能支持新技术的使用,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活动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

情境性:每一个情境下技术发挥的是不同的作用,而信息生态中的人能够对自己的本地生态施加影响,这是在这个生态之外的别的人无法办到的。

协同性:信息生态中存在各种子系统和“物种”,它们之间是协同互动的,在协同互动中推动系统演化。标准和规范是系统协同互动的数字神经。

2.教育信息生态模型

信息生态的概念为我们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图1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包含了教学思想层、教学实践层和社会支持环境层,其核心价值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信息生态中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和谐互动。教育理论与观念是整个模型的制高点,是教育信息生态的核心价值体现,它决定了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的发展方向;教学实践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得以体现;教学环境是该模型的支柱,是教育信息生态得以进化的基础,也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它为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1)教学思想层

教育理论和观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否愿意接受新思想,能否对各种教育理论和观念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是否开放、是否能够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因此,教育教学的理论和观念是学校信息生态模型的制高点,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观念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和资源库)的建设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信息化应用上,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生存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人能实现全面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教育信息化“生命环境观”[2]。

第二,系统方法对教育信息化领域实现观念转变和范畴扩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引进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思想(贝塔朗菲定律)。系统作为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有机组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其本质特征就是有机的整体性。目前教育信息化虽然把计算机与网络、软件、资源、人员、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但基本上仍是在脱离教育系统整体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并不能与教育系统形成和谐生态,它们都有悖于整体性原则。若能借鉴系统方法及其模式,从教育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从教育系统与教育信息化的要素之间、信息化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将教育系统中所有的职能、资源和信息技术都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崭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教育信息系统,这是单独运用某些职能或资源所无法获得的结果,也就是教育信息生态所追求的“协同作用”或整体效应。

第三,指导学校工作方向的理论观点应是既继承教育传统精华,又适应信息时展,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理论,它必须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兼容并包。时代决定了教育的改革永不停顿,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提倡多样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自身的学习体验,因此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是时代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既不可全盘否定传统环境下的教学,也不可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的理论观点;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

(2)教学实践层

这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核心层面,也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教育信息化能否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实践层的各个元素中,是衡量是否形成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的重要指标。

教学实践层中包含了硬件环境、教学资源、软件工具、教学人员等几个要素:

硬件环境是进行教学实践的基本条件,包括校园网络、各种功能的数字化教室、备课室、计算机相关设备等。硬件环境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网络的建设要合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合理的应用需求以外,还需要对终端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硬件环境应充分考虑技术对人体影响的环境,教室布置、桌椅摆放、桌椅高度、投影和控制设备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教学资源是信息环境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环境下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教学实践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转变观念,使资源来源渠道多样化。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与一线教学单位合作,开发出有特色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如电教馆、信息中心)可以集中组织、部署区域性资源建设工作,实现区域内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学校则可以设计开发校本资源和购买合适的商业教学资源并重的形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学的特定需求。

软件工具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在学校环境中常见的软件工具有: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数字内容的管理、教学跟踪与评估工具,为学生提供课堂互动的手段,可大大提高课堂互动的广度与深度;几何画板、概念图等软件工具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模;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则能较好地实现问题表征,促进外在知识的内化;教育网志(Blog)则为教师实现教学反思、同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基于资源库的学科网站群为校本教育资源的开放、共建、共享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人才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在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教育管理者、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共同构成了系统模型中的“人才群”。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思想观念、行事作风对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建设起到关键作用,他在学校的组织框架中处于决策者位置,负责学校整体发展框架的设计、信息化投资的决策、给予校内各组织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学科研的专家;学科教师是教学实践的直接实施者,他们将直接决定教学实践的形态,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能在教学实践中熟练、自觉地应用恰当的技术,并能对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而在学校人才群体中,教育技术人员的作用需要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教育技术人员不再是单纯的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电脑设备维修工、课件制作者、教学辅助人员,而应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推进专家,是信息环境下教学的指导者。

硬件环境、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和人才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教学实践,它们以教学实践为核心,通过教学实践来整合、得到检验并融入到教育信息生态中。教育实践是教育信息生态进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成为一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实现从公开课、示范课向常规化课堂转变;第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能充分的体现“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并有积极的情感投入、广泛的认知范围和深刻的认知体验;第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是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一起有机互动,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交流协作、知识建构、生活实践的环境与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发展个性人格、孕育集体智慧、积累生活问题解决的经验。

3)社会支持环境层

信息化投资、教育技术标准、组织政策与制度、教育技术服务共同决定了学校信息化的宏观社会环境,是学校信息生态模型的四个支柱。

持续而又适度的信息化投资是教育信息化的血液,它既包括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应包括软件资源、教师培训、信息化相关科研经费等的相关投入。一次性的巨大信息化投资并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它需要根据较为长期的规划进行持续的投入,从而保持信息化系统的持续发展。同时在投资结构上,应体现硬件与软件、建设与应用投资并重的思路。

随着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和互联显得至关重要。而教育管理数据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SCoRm)、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等一系列教育技术规范和标准则为教育信息系统实现进化和互联提供了基本保证,它们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协同性的根本保证。

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学校组织政策和制度应是一种弹性的组织架构,能突破层级体制的束缚。在新课改和信息文化的促动下,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系统的群体动力、领导、教学、管理等关键要素进行再设计,通过组织内部调整使之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深层次变革。和谐信息生态的进化,必然会促动现有教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要求对教学和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造,要求适应工业时代的层级式教学管理组织转化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扁平式网状组织,突破层级和信息孤岛的樊篱,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有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设备的逐渐增加、网络状况更加多样,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等问题将越来越多。目前这些支持工作大多由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完成,但由于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校内部相关信息设备的维护,经常支持不及时,网管人员疲于奔命,学科教师怨声载道。为改变这种局面,学校网络维护等基础性的技术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服务功能,相关维护工作外包给社会服务公司,使责任明确。电教教师、专业教师应该作为应用的专家,负责推动应用,负责把周围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通过这个共同体真正把应用落实下去。只有所有的教师把网络技术作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化才真正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构成了学校信息生态模型,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原型体现。模型中所有要素的互相作用,最终将实现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信息生态的内涵与启示

我们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了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借用其生态观和系统观,构建了学校信息生态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认为,通过对教育信息生态内涵的解析,有助于启发解决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新思路。

1.对教育信息化工程进行系统化规划

学校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社会监督等多个角色组成的人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课室环境、办公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那么教育信息化要对该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影响,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机构变革、标准架构、应用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并要把关注点从技术、硬件环境转移到人及其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从而使教育信息化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

从系统观点出发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的变革问题。“重硬轻软”的现象会阻碍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发展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何该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硬件方面的投资效果往往最显著、最快捷,而软件、应用、培训等的投资则往往见效较慢且不易评估效果。如果不以系统观点对教育信息化进行长期的规划,仅从短期效果来衡量,则很难真正改变教育信息化投资“重硬轻软”的现象,很难为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技术培训、运营服务、标准研究等投入充足的资金。

在系统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物质环境网络、实践网络产生变化,人的网络也必须改变。因此,实现组织机构的变革将不再是一件难上加难而又无法预料的事情了。可以通过硬件环境建设、核心示范性科研项目启动去带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初步组织变化,在示范性项目中逐渐促进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更广范围内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最终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2.教育信息化要真正以“人”为本

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人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系统的“关键性物种”,而人的发展则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信息环境下,如何使用技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是否能恰当地使用甚至判断技术运用能否对教学的效果带来影响等的决定因素都是教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决定了这个系统是否是一个动态、开放、多样的系统,决定了“技术”能在该系统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决定了这个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将能如何实现。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先进的技术不是主角,主角应该是有开放教育理念的教学人员。

3.促进技术在教育中的“消融”

教育信息生态强调“多样性”和“情境性”。也就是说,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样的群体元素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普通传统教室,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络教学资源和粉笔黑板,网络社区和真实的班级社会并存,这些不同的角色和群体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生态学中所说的“栖息地”,多种角色和群体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彼此不断调整和适应。同时每一个群体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情境,从教育信息生态“多样性”和“情境性”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诸如“教育信息化是否就是要用电子文稿代替粉笔黑板、是否就是要用网络代替教师”的质疑——教育信息化并不意味着技术万能,并不是要完全颠覆传统学校,也不是要追求最新最好的技术,合适的、恰当的、能促进教育信息生态核心价值实现的技术才是最好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提出“让技术回归教育的幕后”,“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3]。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4.适应教育信息系统动态进化与互联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内部都努力保持平衡。但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又必然处在不断的动态演化中,它允许新事物的进入,在与系统内部原有元素互相适应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毕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要实现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就需要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在较小的成本下实现软件的升级;在不同的教育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强调以服务为基本粒度的、功能之间松散耦合、新的系统架构方便低成本的软件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并在监管机构、标准研究专家、从业人员、产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保证各种教育系统采用的通讯数据格式符合统一标准、通讯方法与平台无关、通讯机制足够简单安全,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整体聚合,推进管理与教学的整体优化。

5.突破体制制约,实现学校组织结构优化

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的应用,会促动现有教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必然要求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通过促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来逐步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实质仍然是“教育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信息化”上做文章,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同体制、制度、应用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的问题。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现代教育管理,还必须要有管理理念、技术规范、基础数据库、安全体系、人员和制度的突破,要处理好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流程调整、利益格局调整所带来的与现行体系的矛盾和冲突。

6.构建促进创新的市场竞争体系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并不是象牙塔和绝缘体,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与外界有良好、流畅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外界环境是推动它不断进化发展的外在力量,对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而言,这个环境就是教育信息化市场。简单地说,教育信息化市场应该要满足并推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尤其是教学实践层的各个元素的进化发展;也就是说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执行者应有影响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力量。这就需要教育信息化市场和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双向的信息流——市场给信息生态系统输送产品,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信息生态系统反馈信息给教育信息化市场,促进市场内企业的不断创新、进步,使相关产品更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

因此,要构建一个健康的教育信息化市场,首先就需要打破目前教育信息化采购与使用分离的现象,要让教学实践的使用者直接参与采购选择,这样才能促使教育信息化的从业企业追踪一线教学,能在开发的产品上实现“以应用为本”;其次,教育信息化市场要真正实现以“市场做主”而非行政力量的参与干涉,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广泛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形成企业之间互相合作的产业链,打造大型诚信的教育信息化企业。

[参考文献]

[1]Bonniea.nardiandVickiL.o`Day,1999,informationecologies:

usingtechnologywithheart.,Cambrige,mass:mitpress,1999

[2]黎加厚.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J].电化教育研究,2002,(2)

[3]weiser,m.,1991,thecomputerforthe21stcentury.Scientificamerican,265(3),94-95,98-102

[4]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5]余胜泉,夏巍峰.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3,(10下)(12下)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6

科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了《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出版界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近日笔者对该套丛书的主编,河南省教育厅蒋笃运厅长进行了访谈。

记者(以下简称“记”):蒋厅长,您主编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共九本论著已由科学出版社全部出版,请谈一下编著本系列丛书的出发点是什么?

蒋厅长(以下简称“蒋”):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的兴起,对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了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的出现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我国,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协调和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战略选择。“十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化基础建设及设备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就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情况而言,同发达国家相比,与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技术设备更新较快,管理较为复杂,对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譬如,教育信息化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层次相对较低、对师生情感态度缺失问题重视不够等,这些因素都将限制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由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立项,带领河南师范大学一批教育技术中青年学者,多视角地展开中国教育信息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模式研究,以期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全面地发展,并最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本丛书即是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的结晶。

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九本著作包含的主要内容。

蒋:《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既反映了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又具有比较科学、完整的框架体系。本套丛书的九本著作涉及教育信息化不同层次和诸多领域,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对教育信息化展开深入探究,大致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理论方面:《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三本著作是从总体上、从教育信息化的宏观层面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研究和论述。《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领导、教育信息化督导问题和中外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对教育信息化进行概述,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共享、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和成本效益,并阐述了下一代互联网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主要分为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两项内容,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研究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研究给以启示。

第二组技术应用方面:《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三本著作侧重从技术的角度,探究教育信息化的不同技术层面及其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则以社会性软件带来的学习革命、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获取与为分类方法,由浅入深的介绍了信息技术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配有大量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技术观、教育观、艺术观和哲学观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特点、思想和方法。《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介绍了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国际比较研究,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要素结构、开发过程和各类资源的开发,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和共享等问题。

第三组情感态度方面:《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著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侧面对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概述、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环境下情感教育的作用、原则、策略和途径,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情感交流。还就网络环境对学习者的情感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对学习者的心理和情感领域所带来的冲击。

第四组远程教育及教师发展方面:《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和《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两本著作从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探究。《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介绍了成人远程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自导学习的理论、模式和实施策略,并针对成人远程教育研究了其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原则、策略、教与学设计模型和评价。有针对性的探讨了远程教学在企业培训应用中的特点、原则、模型设计和课程开发过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环境,包括web环境及其课程开发、基于网格的远程教育环境等。这些内容为远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和开发手段。《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首先从宏观上介绍了信息时代的特征、教育信息化发展意义和进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其次介绍了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在制度上的演进与意义,比较深入的探讨了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构成及培养问题,讨论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道德、法律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师范本科生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工作经验谈了教师职前教育、在职培训的内容和模式;最后,探讨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评价问题。

该丛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教育信息化系列问题的学术性丛书,研究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情感问题、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问题;系统比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异同,并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开展了研究;首次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书研究的问题覆盖层次较广,涵盖案例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适用于各个层面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对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对中小学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和管理者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记: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广泛和深入,相比较以往成果,《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有哪些创新点?

蒋:河南省教育厅一直高度关注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从2003年开始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多视角地展开中国教育信息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模式研究,该研究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教育信息化类科研课题有十余项,这一系列研究以推动并指导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针对目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中面临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本丛书就是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的结晶,是河南省第一套以教育信息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丛书,创新点大致有几个方面:1.在国内率先系统研究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情感问题、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问题;系统比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异同,并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开展了研究;首次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2.丛书涉及面广、语言平实,尤其是对技术的描述尽量做到专业与通俗相结合,内容上深入浅出,适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书中涵盖了许多实践案例,既捕捉了技术的前沿,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习中基本上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书。3.丛书涵盖案例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对研究与应用都有很强的借鉴价值。4.丛书的适用面非常广,不仅对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指明了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工作方向,也对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总之,该丛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教育信息化系列问题的学术性丛书,对解决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问题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记:《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主要针对哪些读者群?

蒋:本丛书既有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又有解决实践问题的案例分析,可供教育系统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用,也可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以及广大信息技术从业者的工具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后,社会反映良好,被河南省2007年度和200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采用,也被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教材使用。2007年出版的《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等五本著作在市场上已脱销,出版社印刷了第二版。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反映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问题的日益关注。

记:蒋厅长,近年来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请您谈谈河南省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蒋: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教育厅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数字化校园雏形已初露端倪。河南省在全国首次开展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估工作。通过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张豪锋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连续三年的评估研究,分析研究了全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理清了建立一个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发展思路。

这里简要列举我省高等教育信息化近年来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1领导重视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可靠保证。河南省委、省政府把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厅成立了全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方案,全力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高校领导也比较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92.42%的高校设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81.82%的高校成立了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许多高校制订了相应的信息化规章制度。

2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平台。河南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光纤总长达3000公里,全省18个省辖市实现了2.5G的高速互连,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省级教育科研主干网络。全省80多所大学都以1000兆率接入,总出口带宽10G,教育科研网峰直流量达到近5G。郑州大学经过努力,成为CeRnet225个核心节点之一,节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累计投入400余万元。20所高校通过隧道方式,接入了下一代互联网。

3经费投入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尽管经费比较紧张,但为了加速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我省绝大多数高校仍在不断增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力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我省被调查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均每校总投入241.00万元,2003年平均每校总投入267.73万元,2004年平均每校总投入320.29万元。在这种财力支持下,81.82%的高校已建立较先进、功能较齐全的校园网,并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平均每个高校教学、科研、行政部门办公室联网的比例为94.65%,教室联网的比例为52.18%,学生宿舍联网(有线网)的比例为26.36%。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19.70%的高校已经建立无线网,28.78%的高校计划建立无线网。在互联网接入方面,96.97%的高校已接入互联网。100%的高校对it设备、软件和系统进行了较好的维护。这些基础校园网络建设为高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4充分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最终目的。河南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三批共有25所高校被列为示范工程学校。调查数据显示,在高校教学信息化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81.82%的高校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9.09%的高校为全日制学生提供在线学分课程,4.55%的高校承认本校学生通过inteRnet在国内外其它学校所修课程的学分,65.15%的高校已设立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提供支持和帮助的部门,95.46%的高校定期和不定期为教职员工提供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外远程教育系统、校内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信息中心、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高校分别达到25.76%、9.09%、72.73%、22.73%、40.91%、50.00%、62.12%、16.67%、25.76%、15.15%、80.30%和60.61%。其中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外远程教育系统、校内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信息中心已经开始了业务运作,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网络化、科学化的轨道。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于国家而言,大学生是未来的发展人才,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高校需要结合新媒体文化,加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

一、大学生喜欢新媒体的原因

(一)新媒体契合大学生的时尚心理

新媒体不断发展,成为主流媒体,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新媒体,大学生能够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学习较为先进的知识,使学生跟随时代的发展。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求知欲较为旺盛,想象力较为丰富,学习具有较强的愿望,对新生事物接受的速度较快,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较强。

(二)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大学阶段是成人的前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处于探索阶段,网络中的信息能够成为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获得知识。大学生获得信息之后,会对人和事进行对比,提高分析、辨认的能力。此外,大学生通过手机等载体,和他人进行分析交流,锻炼和他人进行交往的能力。同时,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可以进行社会实践并能够进行创业,不断积累经验。

(三)新媒体话语权契合大学生的性格

现在的大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追求自由,新媒体的信息来源较广,交流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传播信息的形式是多中心、多角度、立体式的传播,传播者、接受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关系是对等交流,体现了交流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大学生个人的需求不同,在同样的时间、不同的环境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行为形成保护。

(四)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备受学生的青睐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是信息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新媒体传递信息的方式转向为多角度、多侧面,新媒体信息的形式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以以动态的方式进行传播。大学生喜欢追求丰富的生活,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如此,综合的表现形式使得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其次,信息传播具有互动化的特点,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开放,信息的传播较为自由,双向性的传播使得人际交流更加广泛。即时的通讯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交流的随意性增加。

二、新媒体文化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

新媒体包含着海量的信息,多种信息资源不断出现,成为复合的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信息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对信息进行修改、增补,丰富信息的内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网络导航等,选择具有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的资料,弥补课程教学的缺点,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得以创新

新媒体文化能够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新的教育形式,提供教育的便利性。新媒体可以把信息站点和用户相联系,传播的通道变为多角度、多维度,传播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信息较为自由,接受和运用信息较为丰富,只有有设备入网,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由的处理信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教育的模式,认真的选择教育内容,利用教育的形式,把文字和声音、图像以及数据相互结合,使得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更加的形象,不仅包括纸质阅读的形式,还包括侧面进行引导,思想道德教育互动性更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三)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得以提高

现在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较为空洞,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不认真,甚至会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新媒介能够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能够增加课堂的活力,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转变原来课堂单一的现象。其次,它可以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利用手机、博客以及网络论坛等,进行相互的交流,的信息更加便捷,充分的利用课外时间,迅速的传递相关的内容,符合大学生的信息要求。第三,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社会特征如身份等被掩盖。虚拟的环境以及角色,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降低了心理防范的意识,教育的双方主体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自由的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提高

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新媒体所塑造的文化,主要是具有自由性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影响如下:第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基础比较差,学习方法、自觉性存在差异,借助于新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新媒体文化,不断的转变学习方式,在新媒体文化的帮助下,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地进行搜索,从单纯的接受信息,转为进行信息的生产和加工。第二,转变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大学生不仅接受信息,还可以传播信息,获取的形式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交流活动。

三、新媒体文化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和法制观念等。新媒体文化与校园的信息文化相融合,信息的以及使用的空间更加自由。在新媒体环境中,不仅具有积极向上的信息,还具有落后、腐朽的信息文化,使得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加了难度。利用新媒体,大学生获得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难以控制的特点,部分信息影响到学生的认知以及道德观念,使得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舆论导向更加困难,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被削弱,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二)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较高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者需要掌握校园信息化的平台,能够发挥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加强对新媒体文化的认知。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好奇心较为强烈,对新生事物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他们成为新媒体的接受者以及使用者。和大学生相比,教育者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意识较为浅薄,网络技术的水平较低,对新鲜事物不敏感,观念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为迎接新媒体文化的挑战,教育者更应该对新媒体加强认知,不断的更新知识,提高新媒体的素养。

(三)大学生容易出现信任危机以及人格障碍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通常以匿名的形式进行交流,新媒体所塑造的文化具有信息规范缺失的问题,真实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新媒体中出现信任危机的现象,可能会对大学生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得现实交往中缺乏真实性的问题,影响到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媒体交往具有虚拟性,心理交流具有间接性,大学生可能会去除心理的负担,在新媒体交往中较为真实、坦率。但是,如果学生进行新媒体交往的角色固定后,当和现实出现较大的差异时,会表现出双重的人格以及多重的人格。如果大学生存在现实人格和虚拟人格转换较为频繁的问题,则可能导致心理危机问题,进而引发人格障碍。

(四)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受到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受到影响,需要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把实体的世界与虚拟的世界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空洞的谈论与低俗的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但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相对落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原有的教育环境严重落后于新媒体的发展,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目的方面缺少理论、实践研究,许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缺乏深刻的认知。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借助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信息具有正确的价值评判,对新媒体知识加强了解,增强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实现知识量的增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自觉的使用新媒体,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

[2]孙国宽.新媒体生态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8).

[3]余芝云,马家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高教),2013(3).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58-02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同样对军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中,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军事人才是我国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而较高信息素质的军事人才的培养与军队院校的教学密切相关。因此,今后军队院校教学发展要侧重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建设。这引起了军队院校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的改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具有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对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化环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运用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成为推动军队院校教育发展及变革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军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是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努力提高人员信息素养是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建章立制、转变工作模式、形成信息化文化环境是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高级阶段。信息化条件下的“人”要具有信息化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工作技能,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模式。军人的信息素养决定着军校教育信息化的成败,也决定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所以,信息化环境下“人”的培养变得非常重要,在信息化无处不在的环境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员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二、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学员依靠自己的自觉努力、积极主动地在理论与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二十一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员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必须要强调学员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员必须以人为本。当今社会要求每个人必须进行终身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学员具备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就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能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院校教育任重而道远。

三、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以上阐述,结合教育信息化环境以及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员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员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认识倾向,对学员自主性学习具有推动和激励作用。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培养学员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是培养学员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因此要以“境”来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发展的能力。

2.让学员在参与中自主学习。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扎实。比如教员在教学平台设计上,不能只注重知识传递的功能,学员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学员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需要教员从情感,兴趣方面引导学员,从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3.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独立阅读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练习和重点练习的能力,及时复习和及时提高的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形成这些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4.习得自主学习的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员更好地发挥天赋和能力。教员在教学中应注重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员习得如何在学习中去获得知识的方法。

5.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科学评价、激励性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科学的评价方式能引导学员朝着健康的轨道开展竞争。在课堂上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学员,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意见,凡是学员正确的解答特别是有创见的看法,都应给予鼓励和赞赏。这样有利于增进学员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6.运用学习策略,创设学习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员为中心,通过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随即进入式、启发式、自我反馈式、探索式等各种学习策略诱发学员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由于武警部队学院的特殊性,注定网络教学将成为未来军队院校部队培训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为学员提供自主、开放的交流环境,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教学环境中容易忽视情感的交流,如网络是虚拟的,互不如传统教学,教师缺乏对情感交流的重视等,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学员自主学习的最好状态。苏霍姆斯基认为,学生成功体验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价值感的满足,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别人的表扬、奖励所带来的荣誉感的满足,这是外在因素。如果教员能最大程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和保护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并教之一些切实有用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员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中,能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构建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逐步形成和提高,真正达到让学员“自求得之”的目的,为学员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是当今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其中,人才是变革的基础和关键。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总结、改进,需要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把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院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2]庄孝彰.军校教员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04.

[3]李学臣.浅谈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学教育,2012,(1).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高校核心竞争力资源共享高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17-03

【abstract】thecorecompetitivenessoftheuniversityisacompetitivepowertokeepuptheuniversity’ssurviveanddevelopment.attheinformationage,thekeytodemonstratethecorecompetitivenessoftheuniversityistrainingresource-orientedsharingforuniversityinformatization.thispaperdescribestheconceptofcorecompetitiveness,thesystemofcorecompetitivenessofresource-orientedsharingforuniversityinformatizationandhowtotrainit.

【Keywords】CorecompetitivenessoftheuniversityResourcessharingUniversityinformatization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早来源于普拉哈拉得和哈默20世纪90年代初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它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并非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当这种资源和能力是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并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迅速为国际高等教育界所接受。理查德•萨尔德认为:“战略规划的目的是要使学校处于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就是强调高校要通过选择制定与实施战略规划,形成战略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国内一些高校关注的焦点。

2.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竞争能力。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所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和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没有特色终究会被淘汰”。强化和发挥特色,有利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规划、培育、提升与创新,以各种竞争优势为国家和所在区域做出贡献,以贡献获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人的能力:学生的知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也都离不开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资源共享正是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借鉴他人,展示自己。更好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更好借鉴他人学科建设;更好地提升科学决策能力;更好地更新教学理念。

二、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

1.高校信息化概念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教育时代。“信息化”主要是指“主动地推进与使用信息与信息技术”,这基于“信息与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具有正面的影响”的价值判断。在信息经济条件和国家推进信息化的宏观环境下,“经济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应运而生。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高校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了“信息化校园计划”。1996年起国内的一些著名高校开始进行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教育。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我国十五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在网络教育时代,高校信息化已经突破了面向多媒体教学、网上办公(oa)和高校管理,大量应用于资源共享,服务于人,因此,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高校纷纷导入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建设项目和URp(UniversityResourceplanning,高校资源计划)等高校信息化集成系统,以期提高高校竞争力,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高校信息化定义为面向教学的高校信息化、面向高校管理的高校信息化、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高校信息化就是利用intranet、extranet等网络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将高校内部的资源和外部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与其它高校、政府部门等外部主体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加入现代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生态圈,以分享信息化生态圈的网络价值。因此,这个阶段的高校信息化是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

2.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

从宏观上讲,教育资源共享是通过电子手段建立的一种新的教育秩序,不仅涉及电子技术和教育资源共享本身,而且涉及到诸如科研、生产、经营等社会其他层面;从微观角度说,资源共享是指各种具有活动能力的实体(高校、企业、科研、个体等)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的各项学习活动,涵盖了信息交换、资料查询、问题求解、组建虚拟高校、远程教育等。资源共享可定义为:在信息化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各种教育和学习活动,以获得协同竞争优势。在信息教育条件下,资源共享已成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展示自我资源,扩大知名度,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积极实施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

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就是高校以互联网为基础,全面应用符合资源共享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或重构高校组织结构和教务模式,最终过渡到信息化高校,全面实现资源共享模式。

不同类型(工科、理科、文理兼招)的高校,竞争力有不同的特点,信息化目标也有所区别;不同层次的高校,由于所处的市场地位不同、面对的客户群和竞争链关系不同,因而也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化模式。不同的信息化模式又由不同的解决方案构成,每一种模式所包含的内涵也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导入模型选择。在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导入模型结构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和应用需求,选择基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导入模型。

三、培养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

1.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体系

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高校信息化对高校本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在资源共享环境下,随着高校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校活动的核心竞争力链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核心竞争力链理论分析高校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已不能仅局限于核心高校核心竞争力链所创造的价值,还应该扩展到整个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链,关注高校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链、科研核心竞争力链、竞争者核心竞争力链、个体核心竞争力链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给高校带来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样,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就成为如图1所示的形态,相应的高校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也就包括核心竞争力、服务竞争力、让渡竞争力、比较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五个方面。

图1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体系

2.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导入模型如何影响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呢?信息化应用模式的不同方面对不同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差异化影响又是怎样的呢?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导入模型适宜程度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存在正向影响的命题,见如图2所示的理论分析概念模型。

图2概念模型

(1)核心竞争力。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即建立在流程重组基础上的高校信息化使采用信息化的高校的链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学习与服务而产生的竞争力,如教学资源和图书资料的共享、学科建设的借鉴、人才培养的先进方法、科研能力的提升、管理观念的变化、校园文化的建设。

(2)让渡竞争力。由协作效应带来的隐性竞争力的提升和由对其它高校支持的显性竞争力的提升,进而使其获得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比较竞争力。实施面向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可以使核心高校的竞争力较竞争对手更加强大,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为高校带来相对竞争者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4)服务竞争力。面向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可以与社区、培训机构、企业与科研所等多种部门服务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信息化的协同性。

(5)品牌竞争力。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成功运作,给社会提供了多种信息化,在社会上形成强烈的反响。

3.培养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

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包括校园网基础设施、网络教学资源、网络科研资源、电子文献保障、校务管理系统、网络宣传等信息化。

建立基于高校校园网的管理信息系统,涉及高校的所有环节和部门,建立若干应用系统和基本信息资源库,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从局部应用向全局数据信息共享应用发展。

高校文献和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整合是高校新的竞争力。文献和信息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与要求,资源整合是实现信息共享的有效途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应当重视资源、服务和功能的充分整合,按照信息资源整合――资源空间共享――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三步走”的思路,发展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统一、规范的数据库,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建立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来实现优质教育的资源共享。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库与共享平台,建立部级教育资源库、分类教育资源库和学校、公司、个人网站等提供的资源,培养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

建立高校知识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知识的共享可以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经费使用率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增长个人的知识才能;及时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而失去应用价值。高校知识的共享包括支持知识的获取、实施知识的传播、确保新知识的扩散、促进知识程序正常运行。因此,高校知识共享是培养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小结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信息化的发展是锐不可当的,培养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可以使高校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持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信息化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62-02

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各高校纷纷引进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传统教育逐渐向现代化教育转变。然而,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期,部分高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着重成果数量、轻实践效果的情况;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理解不透,存在盲目使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改革光有形的变革,缺少质的突破。其本质原因是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忽略了教学主体的心理体验和人格特质的发展规律,使其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通过营造积极环境和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安全地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从而激发个体潜能和积极力量。因此,可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以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增进学生积极体验,进而使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得以真正的落地实施。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积极心理学”着眼于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情绪,它重视人的潜能和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健康人格,尝试用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的积极性和开放性。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认为人类的发展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核心观点: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的情绪体验认为个人的发展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主要是靠这个人或这个社会拥有的积极东西的积累,而不仅仅是靠对消极东西的纠正,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的人格主要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力量及美德,以及人的潜能开发。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形成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大系统(包括国家制度、政策等)和小系统(包括学校、社区、家庭等),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安全地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

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是传统教学走向现代化教学的必经之路,是实现教育教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高校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改革的浪潮中,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知与应用是否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中前进,是否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当前高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值得反思的。

(一)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积极情绪体验不足。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积极情绪体验不足表现在:主观认知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教学重在信息技术的革新与运用,一味地追求新资源、新技术,盲目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生搬硬套信息化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情绪体验。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接不暇的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有系统脉络的书本知识指引转为多途径多类别的信息知识习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角度出发,将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产生抵触和自卑的心理,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同样,教师在面对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教师自身的心理情绪也需要调试。教师的主观臆断和方式方法的偏激必将会影响师生之间的积极情绪体验,使教学效果走向反面。

(二)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塑造不到位。积极人格特质的塑造是消除和抑制消极的情绪,通过培育积极的力量来达到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积极情绪体验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积极人格特质的塑造。此外,信息化教学中“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观念是影响积极人格塑造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革新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推手,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旦忽略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丧失了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共赢,就无法达到自我实现,从而阻碍人格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创新思维产生的心理机制和人格实现的特质,一味灌输信息化教学理念,学生被动而盲目地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使学生的人格特质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三)信息化教学积极组织系统构建不完善。积极组织系统有利于激发和培养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信息化教学组织系统从大的方面看,国家政府在制度、政策的建立和推广上成效显著,但在具体实现与操作上各地区良莠不齐,成效不明显;从小的方面看,社区、学校以及课堂环境的构建上,“重成果建设,轻实践效果”的风气直接影响了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具体体现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政策在地区和学校落地开花,各部门多举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信息化教学成果的制作、项目申报等工作成了各高校和教师个人证明业绩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化成果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却忽略了成果的实践效果,没有考虑到这些成果是否能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否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否能达到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培养的目的。

三、e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启示

高校信息化教学要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其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激发其内在需求动机,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创造性及积极的人格特质;同时构建积极的组织环境,营造以人为本、个性化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创建高效、愉悦的课堂环境和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积极的组织环境有利于积极情绪的产生,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实现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途径,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注重师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教师要吃透信息化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激发自身积极的心理因素,以正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其次,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心理机制反馈。避免盲目地灌输信息化教学资源,随意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后,通过增加师生之间积极的情绪体验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更多的正面情感,形成积极高效的自我评价。第一,对所学课程的情感。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对学生来说会产生选择的盲目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人性化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自我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对所学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二,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信息技术的使用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得到拓展和丰富。教师要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的尺度,立足于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三,对教师的情感。教与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应注意时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二)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核心。信息化教学倡导新技术、新资源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容易让人产生“重工具理性”的误区。教育的本质应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核心。信息化教学中,要重视积极情绪的力量,对学生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帮助其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特质。

首先,重视积极情绪的力量。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个体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能正确的认知自我,肯定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其次,尊重个性发展,培育个体才干优势。在教育过程中,用积极的态度采取赏识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最后,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和创造性思维,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条件,培养其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能力。

(三)以培育积极的组织系统为保障。对于大环境来说,培育积极的组织系统需要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定位,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将理念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在实践效果中找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对于小环境来说,也就是具体到学校和课堂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宽松积极的氛围,鼓励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革,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为培育积极人格品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积极的组织环境。其次,教师要建立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一个轻松、开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潜能的开发。同时,教师应重视心理环境建设。在师生的角色定位上应由权威的主导者转变为积极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从而创建一种情感上互相支、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系统。

【参考文献】

[1]方华.积极心理学研究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宋颖.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创新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

[3]银小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4]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林媛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7)

【基金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KY2016YB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