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十篇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十篇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8:03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1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信息社会总指数(iSi)达到0.4712,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上一年提高1.68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历史进程中。2007~2013年年均复合增长9.16%。

依据信息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重点对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等维度,以信息社会指数的标准评价体系考察信息社会的发展水平。

走向知识型经济

知识型经济发展是第一项测评指数,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以及人力资源情况,来反映信息社会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013年,全国共有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等5个省份、以及深圳、广州、南京、无锡、杭州、西安、济南等20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20个信息社会指数超过0.6,也就是说,已经了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其中,青岛、宁波、太原、镇江、长沙等5个城市首次进入,北京、上海仍处于领跑地位。

从测评报告测算的指标中可以看出,使用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来进行综合,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转换为人均收入,这个更能反映当地实际富裕状况的测算,反而比使用GDp指标的测算结果更趋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政绩考核注重GDp,取得了丰硕成绩。但是,近年来GDp导向引发了一些问题。从理论上讲,在资源性城市或国有经济发达地区,会出现国有企业收入转移或财政收入转移等问题,导致GDp并不是与完全与当地富裕程度挂钩;另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可以跨越国境分解情况下,外向型程度高的城市的GDp很大部分是境外公司创造的。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GDp指标的重要性正逐步下降,甚至出现了GDp和人们富裕程度关联度弱化现象。对此,十报告明确提出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的战略目标。对于一国或一省而言,GDp或许意义更大,但是对于一座城市,老百姓的收入体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研究员表示,“山东东营的GDp得分大幅高于济南、青岛――2010年东营人均GDp116404元,济南、青岛分别为57947、65812。如果采用人均GDp指标,东营知识型经济指数、信息社会指数将大幅提升,信息社会指数将达到0.4800,仅次于大连0.4823,处于三省45市的第二位。但是,我们发现在其它三级指标得分上,东营并没有表现出与第二位相符的数据。此外,还发现:东营的人均收入反而低于济南、青岛。在使用人均收入后,例如东营各项三级指标排位基本稳定,总排名也下降到第6位。”

其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程度,决定着该地区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快慢与稳定,服务业尤其是包括信息服务业在内的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地区在研发、创新和能效方面的发展情况,创新能力的建设,绿色经济的发展,也是知识性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代表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知识型经济领域,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09%。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厦门、东莞依靠产业结构带动转型的代表。

近年来,随着区域分工合作的深入发展,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深,东部地区信息社会发展的板块效应开始出现。中西部地区普遍低于全国水平。2013年全国进入信息社会的23个地级以上城市(含直辖市)中有20个城市位于东部三大区域,占比约为87%。

网络化社会和数字化生活

网络化社会和数字化生活是报告中的两个重要的测算领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层出不穷,信息产品应用门槛降低,数字化生活日益丰富,是2013年信息社会的利好趋势。2013年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浙江、广东的网络化社会指数超过0.6,排在前6位。之后依次是辽宁、福建、吉林、山东、河北等省。不过,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数字化生活和网络化社会对全国信息社会指数提升的贡献最高,贡献率分别达到45.74%、34.88%,是信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得到这样的结论,一方面需要从社会的视角考察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反映信息社会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包容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居民个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反映信息技术在居民中的扩散和普及程度。

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城乡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异大小,以及社会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城镇化程度,都影响着网络化社会的进程。

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是信息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宽带中国”布局下,信息基础设施接入不断完善;在移动互联技术推动下不断增强的信息产品支付能力;以及随着信息产品应用门槛降低,不断提升的信息产品普及率都是全国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信息产品“用得上”。2013年中国网络化社会指数达到0.5250,同比增长8.64%。2007-2013年年均复合增长8.39%。对于西部地区,2013年广西、青海、宁夏、新疆网络化社会指数有所上升。不过,整体来讲,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其中,全国数字包容状况,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异情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2

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还有待时间给出。

不过最近记者在山东几个城市的采访过程中,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移动信息应用的丰富多彩,城市管理、娱乐生活和饮食消费……无一不因为信息的加入而变得别具风采,在方便、高效、实惠、好玩儿的背后,我们依稀可以领略到未来移动新生活的精彩。

“格子”里面管城市

城市化进程不可逆,然而愈显“滞后”的城市管理和高速“膨胀”的市区发展已矛盾重重,怎么办?

三年前,即2004年,北京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数字化管理试点区,提出了将城市“分割”、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年前,作为济南市核心城区和重要窗口的历下区在山东省省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该省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区,驶上了“数字历下”建设的轨道。

“数字历下”的建设思路是这样的:将面积100.89平方公里,人口59万的历下区划分为60个网格单元,同时,对全区城市部件(如路灯、树木)定位编码,标注在相应的网格中,每一个网格中有一到两名管理监督员对所辖区实施全时段监控。

然而各类城市公共物件数以万计,要记住所有物件的“身份证号码”,并且达到发现问题、举报问题、解决问题的快速响应,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显然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移动山东济南分公司开发了基于GpRS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城市信息实时传递系统―――“城管通”。

管理员对分管区域实行巡视时,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图文声信息向监督中心报告情况,同时指挥中心也可以通过市民呼叫系统、政府便民热线电话等获得来自社会公众和媒体的信息。指挥中心得到这些信息后,通过城市管理平台迅速确定发生问题的地点,进行立案,并根据问题归属,立即派遣相关的专业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理。如果市属部件发生问题,指挥中心就交由设施办协调市级部门进行处理。专业人员处理完毕后,要报告给区属专业部门,专业部门要向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中心即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并收取核查结果。通过对两方面信息核实一致后进行结案,至此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结束。同时,将这一处理过程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

有了“城管通”,现代城市管理的重大技术难题终于被克服了。现在,历下区的网格化、数字化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片区监督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政府服务水平也更加认可了。

发送短信“选节目”

走进淄博市广电局时,一幅巨大的广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热烈庆祝全国双向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双向转换是真正实现数字电视互动性的关键技术,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一个会议,不放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举办,而落户淄博呢?

负责淄博市数字电视业务运营的天网视讯公司总经理助理丁宇告诉记者,淄博是广电总局首批试点数字电视的33个城市之一,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数字电视改造,同时,淄博还是全国第一个双向开通数字电视的城市。目前,全市所有城区的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已经完成,大约有37万用户,其中10多万是双向的。有如此高的普及率,全国会议放在这里举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双向数字电视的开通给淄博市民的娱乐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除了能够收看到更多的电视频道外,市民还可以用手机发送短信到相应的信息平台,为自己和家人点播中意的电视节目,真正实现个性化娱乐。

为了让市民们能够享受到更大的实惠,同时更好地宣传数字电视业务,淄博广电与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携手,利用彩铃名片、彩信预报和小区短信等多种方式,向客户主动推送节目内容和优惠手段。

现在,很多淄博市民都盼着被10086的幸运电话“砸”一下。淄博广电联手淄博移动,每个月向登记在册,并且得到许可的电视用户拨打10086外呼电话,推荐淄博广电的彩铃,一旦客户使用该彩铃作为自己的个性回铃音,即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消费金额,用于付费数字电视节目的抵付。淄博广电还开通了小区短信业务,在闹市区或广电局区域,向中国移动客户发送系统升级改造和其他有关数字电视等内容的宣传短信,有效地扩大的企业和产品知名度,服务了客户。同时,淄博广电还向客户推送彩信节目预报,将中央电视台和HBo联合推出的《第一剧场》中的精品内容推荐给电视用户,让他们即使不用买电视报,也能随时掌控精彩节目信息。

丁宇最后告诉记者,使用移动业务宣传数字电视,具有到达率高、目标定向、效果好的特点,和移动公司的合作,让他们更好地推广了业务,同时也使淄博市民能够更加轻松、便捷地享受到精彩的电视节目。

美食资讯“信手来”

牟小姐是泉城济南的一位白领,也称得上是“有钱有闲”一族,平时没啥大追求,唯独对吃情有独钟。最近,牟小姐发现了一件新的“觅食”和“优惠”利器―――“美食俱乐部”。

“美食俱乐部”其实是面向泉城济南的中国移动客户推出的一项包月业务,客户发送短信“DZQCmS”到096159或者登录山东移动信息网定制后,每月可收到不低于10条的二维码彩信美食优惠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三类:1.电子优惠卷、代金券―――如“济南鱼翅皇宫优惠卷20元”、“澳门豆捞代金券50元”等,客户到酒店就餐持手机经二维码系统识别即可享受优惠或冲抵就餐费用;2.经典食谱、时令食谱―――如“清真酱牛肉做法”、“原壳鲍鱼做法”等;3.餐饮优惠信息―――如酒店优惠和活动信息:“××酒店于8月16日开业,开业前3日凭此彩信享受菜金6折优惠”;“××酒店在3周年店庆之际,推出吃100送100活动,欢迎惠顾”等等。

“美食俱乐部”根据每季饮食规律和当前饮食时尚,送美食、送文化,更给客户送去了真正的实惠。牟小姐对记者说,该业务包月费为10元,而每个月发送的优惠券金额在50到200元之间,真是“物超所值”。该平台自5月19日上线以来,一周时间内即发展客户1800多人,深受泉城爱吃一族的喜爱。

而对于商家来说,“美食俱乐部”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宣传渠道,取代商家传统的纸质优惠券,对于优惠控制更加准确,符合现代餐饮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同时提高了酒店的服务品质和形象。加盟商之一的润华世纪酒店企划总监方年对记者说,美食俱乐部业务“时尚、新奇、好玩”,深受年轻食客的喜爱,对于我们联系客户、招揽回头客很有帮助。“现在我们的优惠幅度是30元,以后可以提高到50元、100元,对于这个业务,我们很有信心。”

“美食俱乐部”业务的开展,为济南地区移动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就餐向导,提供了丰富的折扣优惠,颠覆了餐饮企业的传统营销方式,助推了地区餐饮业的发展。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3

关键词 城市台数字化直播星突围之路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城市电视台发展现状

城市台是我国行政规划的产物,也是目前中国电视行业中数目最为庞大的一级电视媒体。中国目前有666个城市。有2000余个城市频道,是我国电视业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在宣传国家政策、传播科学知识、引导社会舆论、丰富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数字卫星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受众可选择的节目数量成倍增加,城市台频道市场份额呈逐渐下降趋势。

如南京的观众通过数字电视一共可以收看到127套电视节目,杭州的数字电视付费之后可收看到119个电视频道,深圳的数字付费电视频道也多达92个电视频道。一些城市的数字电视除了央视的16个频道的节目,各省级卫视之外。数字付费电视还可以收看到如香港无线、凤凰卫视、HBo、Cnn、Discovery、国家地理、星空卫视等境外电视频道。

数字电视使得受众面前可选择的节目数量以几倍的规模骤然增加,城市台的频道完全淹没于其中,奋力争夺观众的遥控器正成为城市台紧张和敏感的呐喊。

在这场数字化的战争中,城市电视台处于相对劣势,近几年,城市台频道市场份额呈逐渐下降趋势,许多城市台广告经营处境艰难。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在近几年的市场竞争中,省级卫视凭借自身的资源和覆盖优势,以及在内容开发和制作上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已经达到21.23%,而资源和覆盖不占优势的省级地面频道和市县级频道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日益被分流到其他新媒体端坐于电视机前的主流观众多为4岁以上人士,收视对象老龄化倾向日趋明显;观众平均每天的收视时间也有所减少。

电视广告收入是城市电视台的经济支柱。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台年收入可达亿元以上外,绝大多数城市台的年收入都有在亿元以下,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台年收入甚至难上千万。据全国城市电视台广告协会的资料统汁。2005年全国城市电视台广告收入超过3000万的35个,超过5000万的10个,超过亿元的11个。全国300多家城市电视台,多数台广告规模仅维持在1000―2000万元。

以目前湖南、湖北、江西等几个中部省份的中等城市电视台为例,一般晚上黄金时间30秒的刊例价格是2500―4000元,操作价格一般在1.0―1.5折,即300-400元。白天专题平均价格为每分钟30-50元。稍为大一点的广告单,价格使在1折以下,最低已降到0.2折。

在资源有限、规模有限、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城市电视台面对数字化浪潮出路何在?

二、城市电视媒体是有根的媒体

城市台地域性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台在经济实力和大范围调动资源上,是不能与央视卫视等相竞争的,他们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化。

但是,城市台毕竟是有根的媒体,具有独特的传播价值。城市台虽然没有央视的宏观性、全面性、高端性的优势。也没有省级卫视的中观性、全面性和垄断性,但是,城市电视台所面对的受众具有更加明确、具体而微的特点。相对于遥不可及的国际新闻,“身边的家门口的新闻”对于老百姓的吸引力更大。

城市电视媒台本身就是为一城一地服务的媒体,有着央视和卫视所不具备的直接性、敏锐性。不仅拥有信息渠道,发现制作上的快捷性与便利性,而且在报道角度与报道手法等方面更容易符合地方观众的口味。许多城市台在节目题材与视角的选择方面,与所在区域的受众更加贴近,可以实现气息相通,并有更多机会让观众直接参与节目制作,在许多城市。一个热线电话“就能把记者召到身边”,也能很快地把嘉宾请到演播现场,谈论老百姓的话题。

这种地理和心理的接近性,随着民生新闻的脱颖而出,更吸引大批观众的目光。收视率大幅上升,与那些靠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和显著性吸引观众的节目相比毫不逊色。这些优势都是中央台以及各省上星台所不可替代的。随着城市台新闻自采能力的增强,“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新闻节目竞争格局逐步被撼动。

在央视索福瑞2008年第6期的《收视中国》中国十大城市收视率报告中,我们看到在2007年4月30日―2008年4月1日期间,北京当地收视前十位的都是北京电视台制作的节目,杭州当地收视前十中排名前七位的,都是杭州电视台如《阿六头说新闻》、《开心茶馆》、《我和你说》等自办节目,同时期成都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也占据当地收视市场前十中的三席。这些节目为所属台带来了理想的收视表现和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从全天走势来看,除18:00―19:00中央级频道在全天各个时段均处于领先地位,在18:00―19:00,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频道依托其贴近城市百姓生活的优势,利用一些城市化、平民化、本土化的节目如民生新闻等成功突围,收视率远远超过中央级频道。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成长以及其所造成的扩散效应,区域经济被世人逐步关注。一个城市电视台涵盖的观众少则上百万,多则千余万,绝对是一个能够有所作为的大市场。

广告商选择媒体,一是“打面”,二是“打点”。“打面”,即尽可能地扩大广告的覆盖面,这个时候,选择中央台或省级卫视做广告的居多。“打点”,即在一省一市一个地区促销,由于单个城市的市场容量都很大,所以企业一般都针对单个城市进行精耕细作,这些城市的电视台自然成为首选电视媒体,赢得了大量的广告预算。

相对于央视和卫视高昂的广告费用而言。城市电视台的广告费就低廉了许多。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2008年广告价格是每5秒21300元,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进行时》在北京当地的收视份额要比央视的《法治在线》高,但是它在2008年的广告价格却仅为每30秒钟15000元。湖北卫视2008年每日18:00―24:00广告价格每5秒在5000―9000元之间,而武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晚间电视广告价格,只在2000―4000元之间。两相比较,城市电视台的广告收费要远低于同时段省级卫视的收费。

所以,城市台虽然在资金、资源等方面不及央视、卫视等强势电视媒体,但也有接近性这个优势,就一定能在挤压中冲出重围。

三、城市电视台的发展对策

城市电视台应该扎根于其区域性的特点,充分挖掘本地电视节目资源,制作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适合本地观众

口味的电视节目,以应对央视和众多上星台的竞争,而内容的本土化也就成为城市台生存发展的最好出路。

第一,精耕细作,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民生新闻是城市电视台的竞争利器,但目前许多城市台民生新闻的发展正遭遇瓶颈。由于节目发展过快,制作团队的培养跟不上,许多台民生新闻节目内容低俗,制作粗糙,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市场份额不断收缩。

有数据表明,像大名鼎鼎的《南京零距离》等节目的收视主体中,中老年观众和低收入人群占据了一半以上。温州市对方言播报新闻节目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对该类新闻节目最叫好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杭州市对此类节目的抽样调查也显示,对该类节目最亲睐的是对杭城有较深乡土情结的中老年人。高学历高素质观众大都对方言播报新闻并不赞同。

如果说早期的民生新闻是跑马圈地的话,那么今天的民生新闻更需要精耕细作。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从一个更大的社会关照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生活中的新闻现象,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第二,关注日常生活,为百姓提供服务。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贴近性、服务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而这方面。城市台占居着特殊的区位优势。有良好的市场空间。越来多的城市台开办了服务型电视节目,如《楼市观察》、《房产报道》、《快乐购》、《名医名院》等。服务类电视节目直接针对群众生活中所关心的物价、房价、生活时尚、医疗卫生等资讯进行报道,关注消费水平,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地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中。随着节目定位的细分和数字电视的发展,一些定位于生活服务的专业化频道不断涌现,如南京电视台开办了信息频道,苏州电视台开办了生活资讯频道,青岛电视台开办了生活服务频道。无锡电视台开办了都市资讯频道,

第三,主动融入新媒体,共同发展。目前,城市台面临的是省台、央视及省级卫视的竞争,但不久的将来,电视将受到来自各种新媒体更加残酷的竞争。在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台与其在新媒体的竞争下被动防御,还不如主动参与新媒体的竞争。主动融入新媒体,共同发展。在我国数字化、多媒体、直播星三方面全力发展的现在,作为传统的城市电视媒体,“要特别关注电视媒体的替代竞争品。即所谓的ip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我们能不能介入用户?能不能有好内容?这就要反思我们整个电视台在产业链当中的定位。在这个链中我们能做什么。过去我们太依赖频道,频道是我们的饭碗和收入来源。频道在现在非常多的情况下已不是稀有资源,你有别人也有很多的情况下,我们的位置在哪儿?”

第四,为客户提供直接的渠道服务。城市电视台作为最贴近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基层媒体,它的重要价值就是能够为客户提供直接的渠道服务,以及对这一服务的有力支持。如果城市媒体能够在这方面深入挖掘,有所建树,那么我们一定能够最终赢得客户的认可,从而建立起与客户双赢的利益结合体,使我们的发展得到有力的保证。

第五,加强合作,寻求双赢。城市电视台的经营活动受到地域范围的限制,其影响力范围也受到了同样的限制。走城市台之间的联合是解决其竞争劣势的一条可行之道。在这方面,声势比较大,初具规模的是2005年6月份成立的江苏城市合体以及江浙24城市盟。2005年年底,辽宁14城市也进行了首次联合媒体招商的尝试。然而,就目前的城市盟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来讲,联盟似乎只是一个噱头――产品单一、价格没有优势、各城市市场以及媒体状况参差不齐等因素使广告主并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些专家认为城市台的联盟战略必须突破媒体行政体制下的藩篱,建立起企业化的媒体利益联盟,而且联盟不应仅仅局限在数量上的覆盖型联盟,还应注重媒体地位相近、区域市场规模相近、地理位置互补的渗透型联盟。如东北3+1联盟(三个省会城市+大连)、环渤海经济圈联盟等。此外,联盟体应推出更多适应广告主市场终端策略的广告产品,联盟体统一招商,统一推广,使广告客户真正体会到方便和实惠。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4

从全国的广播电视报业界来看,“广播电视报”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一张依托于电视节目表起家的市民报,是一张进人家庭的大众报纸。但在当今的报业竞争下,这类报纸呈现出日趋没落的态势,面临着不改就很难生存的困难。

一张报纸的准确定位和明晰的办报思想,是办好报纸的先决条件。这里所说的准确,不能是办报者闭门造车,也不能是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或办报者的个人爱好制定出来的,而是要经过调查、研究读者和市场,根据市场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

一、定位要研究广告市场

目前,媒体市场公认“广告商就是媒体的衣食父母”。

广告商需要从媒体获得他的消费人群,通过媒体的宣传把产品深入到目标人群当中去,从而达到消化产品获取利润的目的。由此看来,目标人群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广告、不同的产品针对的目标人群是不同的,广告商考虑在一家媒体投放广告,首先着眼的是这家媒体的受众群体是否是他产品的消费对象。

就全国的经济形势而言,在“广播电视报”当红的年代,当时以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发展最快,报业还没有形成气候,文化还没有作为一种产业被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广播电视报”作为一张非党报类的平面媒体,其发展遇到了一个非常“顺”的成长环境,因此它在广告市场上几乎占尽风光。那个时期,“广播电视报”愁的不是没有广告,而是广告在有限的版面如何安排的问题,广告客户不需要去找,只要能按时把他们的广告刊登在报纸上,就算是给足了面子。

现如今,没有人再用“广播电视报”去指导自己看电视,广告商逐渐抛弃了这张功能日渐消退的报纸,而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把广告资源几乎占尽。

以《黑龙江广播电视报》为例。从80年代到现在,该报的广告类别变化不大,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卖纺织机、卖烧鸡、治牛皮癣白癜风、保健内裤和少数的学校招生类广告,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广告客户绝大都是民间的小医疗机构卖药,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减少,更不见有房地产、实业类等有品质的广告。医疗健康类保健类广告对于所有的报纸来说,都是属于好介入的,但含金量低,因为它的目标人群都是中低收入阶层。读者群层次太低不行,那么办一张大而全的、向晚报类看齐的、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读者的“广播电视报”行不行?

我们来看一下其他城市的“广播电视报”。许多城市的“广播电视报”经过调整,多数办成了大而全的“本儿报”,比如《唐山广播电视报》、《太原广播电视报》《呔庆广播电视报》、《鹤城广播电视报》。但这种办法能不能行得通,一定要看这张报纸的历史和现实地位以及这所城市的报业竞争态势,要看这张报纸有没有可能成为这个城市的主流媒体。所以,现实情况是,采用这种办法以除了少数几家电视报比较不错,很多还是不行。这是因为“广播电视报”的边缘性,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城市的主流媒体。只有把自己的地位上升为主流媒体才有可能从广告商那里赢得更多的份额。

二、定位要分析读者的“含金量”

读者的“含金量”是指读者对报纸所具有的广告市场的价值。读者的“含金量”越高,报纸越能吸引广告。读者的“含金量”由读者的数量、读者订阅的方式和读者的消费水平及社会影响力等要素构成。读者的数量太少,报纸办得过于“阳春白雪”,让人难以附和,成为小众读物,肯定是不行的,“广播电视报”的读者还应该是大众化的、进人家庭的一张报纸。

在报纸的读者群达到一定数量的前提下,读者订阅的方式和读者的消费水平、社会影响力如何,决定着读者的“含金量”。读者群中,自费订阅的比重越大,读者对报纸的阅读就越投入,读者的“含金量”也越高。广告是报纸的组成部分,报纸的可读性强,读者爱看,报纸所载的广告自然也容易进入读者的视野而实现其刊载价值。其次是读者的消费水平及社会影响力,在读者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读者的消费水平越高,则读者对广告商的吸引就越大。有资料表明,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的期发数虽然只有5万左右,但广告的价格很高,而且广告供不应求,原因在于,一些世界著名的政界要人都是该刊的常年订户,如美国的历届国务卿基辛格、舒尔茨等,西欧各国的首相、部长等。这些读者不但消费水平高,而且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舆论,因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成了该刊的广告客户,在《经济学家》上登广告,成了企业进入这些政界要人视野的途径。

因此,未来“广播电视报”的主体读者,应该是中等或中等偏上收人、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

三、定位要有前瞻性

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来看,广播电视数字化将贯穿在今后5~10年广电发展进程中。中国广播影视业将进入向数字化全面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这个领域还没有被报业进行大规模的开掘。所以“广播电视报”作为一张这个领域内的专业化平面媒体,只要跟上广播电视大环境整体前进的步伐。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广播电视报”的广播电视概念再也不可能局限于节目表、娱乐内容、电视剧介绍或靠刊登一些满足市民猎奇心理的“新、奇、特”的社会新闻来维持,“广播电视报”的经营者必须眼界放宽,在大的广播电视理念上做文章,广播电视的特色不仅不能扔掉,反而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掘,将其强化成为自身最大的特点。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5

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项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而且政策更实、提法更新、标准更高、力度更大。代表委员们认为,面对最为复杂和关键的一年,这份报告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必胜的信心。经济增长目标、消费价格涨幅、进出口增长目标、财政赤字、新增贷款和新增就业人数这六大数据,传递出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讯息。

GDp预期增长8%左右:

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8%左右。这个数字与去年预期目标一样。

“今年‘三驾马车’前景总体良好,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再重复旧的发展模式,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Cpi涨幅3%左右:

温和上涨不必过分担心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在经历了近一年的下降后转为上升,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通胀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预期目标在3%左右。

“全年Cpi可以控制在3%左右,是比较温和的可接受的。当然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升,确实应该采取合理调控措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进出口增长8%:

在增强外贸竞争力上下功夫

计划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

“从我们企业感受到的情况看,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正在缓慢复苏,对新兴市场如南美、中东、非洲等的出口正快速发展,增幅超过欧美市场。”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认为,与去年总体下降不同,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将呈现上升态势。

财政赤字超万亿:

积极财政不减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这意味着在去年9500亿元赤字的基础上,今年赤字规模又增加了1000亿元。

“目前我国经济虽呈现回升向好势头,但基础还不稳固,需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需要保持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由于财政收入增长较低,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因此财政赤字仍需要保持适度规模。”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说。

新增贷款7.5万亿元:

货币政策仍适度宽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一数字较去年全年实际新增的9.56万亿元贷款减少了2万多亿元。

“2009年信贷投放量的大幅增加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非常态举措,今年新增信贷目标较去年全年发放贷款额有所回落,合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水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多方化解就业压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这一指标与去年报告的指标持平。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6

【关键词】经济新闻统计新闻深度报道

统计界有名言:“统计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每项统计报告,记载了刚刚过去的社会经济的数据历史;及时讲述这段历史,告诉人们这些刚产生的数字,此刻代表着什么、说明着什么、揭示出什么,预示出什么?那么统计无论是“流动的历史”也好,“历史的流动”也罢,就成为了当下的新闻。

一、统计新闻的特点

统计新闻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新闻直接反映具体的、实在的、可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它往往是用经过抽象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反映某个经济活动或经济砚象的数量状态,让人们从这个数量形态上去认识这个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的意义。如果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可以说,统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间接性报道。

在统计新闻中,除了描述新闻事实的数字材料外,大量的引证和分析数字的材料往往是“背景材料”。从这个意义上看,有时统计新闻实际上是背景性新闻。

一般的经济新闻要求及时、新鲜,有严格的时间性限制,报道上要与事实发生的时间距离越近越好,但统计新闻所报道的不是“现在事实”而是“过去事实”,有时还会有对“未来事实”的预测报道,因而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性和超前性。它的主要价值不在时新性上,而重在针对性上,只要它针对有关决策提出了适时的分析和建议,起到了参谋作用,那么它就是有较强的新闻价值。

统计新闻虽然也是以经济为题材的,但不能把它与一般的经济新闻划等号。由于它是以统计数字为主要特征的,而统计数字是统计信息的表现形式,因而它是既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又具有统计信息特征的新闻。同时,由于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反映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因此,它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既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社会的,还可以是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类新闻。

二、在统计信息中寻找新闻点

目前出现在各类媒体上的统计信息,大致有这么三类:一是统计公报,分年度、季度、月度,以及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第二类是与部门工作相关的统计信息,多出现在专业报刊上;第三类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统计信息,比如GDp的增长速度、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变动幅度等。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充分挖掘第三类统计信息,从内容到形式对其进行完全新闻化的处理,辅以写作技巧上的创新,新闻的亮点就会从统计信息中凸显出来。

如何让普通群众对统计新闻产生兴趣?关键还是要围绕社会热点,围绕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去挖掘数字背后有用、有益的信息。比如,当今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也最令他们关注的问题可以说集中体现在青少年的“校”和“学”,中青年的“岗”和“房”,中老年的“财”和“保”,老年人的“医”和“养”上,从统计信息中寻找和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自然会吸引眼球。

统计信息数据多,专业性强,必须对其进行新闻化处理。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四种写作技巧:第一是数字转换法。把大数字转换成小数字。正如英国的一本关于新闻写作的书中曾提到,当读者从报刊上读到他的国家财政赤字是1亿美元,或国民生产总值是50亿美元时,他并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当他读到国家债务摊到每个男人、妇女和小孩头上是2美元时,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是数字拟人化。把数字的变化落实到人的身上。比如去年一直居高不下的物价,笔者在采写相关稿件时,先通过一位普通市民每天的算账记账说菜价的变化,再通过一个农贸市场的市场部经理来分析具体市场的情况,由此带出全市的价格变化,最后分析其上涨的背景原因。以点带面,贴近民生,使文章通俗易懂。

第三是数字对比法。通过对数字的横向、纵向比较,从比较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第四是数字延伸法。从眼前的数据寻找背后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原因,以此深化数据的含义。如2012年我市公布老龄人口数据,笔者在采写相关稿件时,没有把它处理成常规的排行榜解读,而是重点把社会发展指标、人口素质指标等拎出来,综合以前的采访素材,进行点评分析,从强调铜陵步入老龄化社会方面采写报道。

三、拓宽统计新闻的深度广度

随着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主体这一观点被社会所接受,统计资料日益被新闻媒介所重视,形成了以统计资料为主要报道素材的统计新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统计新闻都有别于一般的杜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有着自己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统计新闻有广泛性特点。统计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业、农业、财贸、物资、劳资、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统计资料全面地反映出社会的经济情况,并在这一基础上,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统计信息,包括经济分析报告、对宏观经济的监控、预告情况、社会经济问题的预测等等。这些统计成果都是社会急需的,而且成为统计新闻广泛的素材来源,使统计新闻的内容较之其它新闻类别更具有广泛性。

在形式上,统计新闻以数据运用为主体,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统计新闻是以数字运用的方式对社会经济生活加以反映、判断、分析,统计工作的基本成果——数据资料,是统计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础。建立在大量的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统计数据基础上,使人感到统计新闻主观色彩较少,无需花费更多的笔墨渲染气氛,阐述观点、展开议论,通过数字,使人一目了然。数字在统计新闻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通过数字的比较,直接说明主题,经济活动的成果,往往通过数字的比较,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例如,《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大幅增长》(《中国信息报》1994年3月4日),这条消息中,“35个大中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227.6元,比上年增长31%,人均生活费收入2998.3元,比上年增长31.5%”通过数字的相对数的揭示,使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这一主题清晰明了,不需加多余的说明。其次,系列的数字运用,可以通过相互的连带关系,揭示规律及趋势。《上海市的经济地位明显提高》(《中国信息报》1994年4月25日)这条消息中,就是用数字指标来揭示上海经济持续发展提高这一趋势的。

统计新闻具有简洁明了的特征,它侧重于事物“面”的报道,对事物的表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一般的社会新闻则不同,它更侧重于事物“点”的报道,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特征。统计新闻往往是对一段时期发生的事,或一个极典型而又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进行报道,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统计工作的事后性与阶段性所决定的。

统计新闻属于过去时范畴,如何让过去的这一范畴与现在和将来接轨,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将简单的数字报表写成读者关注的深度报道。如在处理统计部门的本市儿童、妇女发展纲要这类稿件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将数据与相关部门采取的发展举措、落实成效等结合起来,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入统计部门未来的数字预测,采写的相关稿件以数字为起始,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深度报道中体现,无形中加深了统计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可读性。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7

【关键词】高铁传媒广告

一、投放形式分析

目前辽宁城市旅游广告的创意形式单一、常规化特点明显,以景区自身的广告定位为主要传播内容,大连、沈阳等面积和旅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广告形式多样、数量多,分布范围较大,省内各大旅游景区广告的投放比较集中,在广告创意与设计上,主要是景区形象宣传,简单直接的平面广告,主要起到告知作用。在形式上大体都是景区白天或者夜景的图片与景区的名称结合在一起的简单排版。在制作方面,户外平面以写真布高清喷绘为主,室内的高清喷绘布有的加入了灯箱效果,白天和晚上的广告效果比较突出醒目。在展示面积方面,因为景区规模较大,大型图片展示的效果比较好,所以大多数城市旅游广告的展示面积比较大,展示面积都在1平方米以上,5平米以上的大型展示广告位占主要比例。在高铁车辆中,城市旅游广告的形式相对增加,例如软性广播广告、杂志广告等形式,也得到了普遍使用。在高铁终点站到达时,终点城市的旅游广告通过广播的形式,软性的提醒到站,对天气等进行播报等形式也比较多见。在高铁杂志中,对于高铁行驶线路途中的城市人文地理、经济文化等的介绍内容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旅游导向的广告作用。

二、投放内容分析

对于辽宁省城市旅游广告的投放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形象展示类广告,这类广告主要是景区的美丽风光、人文活动、历史文化的图像展示,通过图片与文字结合的设计,进行最直观的展示。辽宁省内景区的自然资源丰富,景区风光秀美,各个景区的旅游形象和旅游著名景点各有特色,广告通过景区的秀美风光展示,简约的旅游定位和广告语,色彩鲜艳,面积大,广告内容醒目,消费者在候车的过程中一目了然,直接或间接的接收到旅游城市和相关景区的广告信息。除了自然景观的图片以外,还有一些旅游城市景区历史文化图片、人文活动的图形直观展示。

第二类城市旅游广告属于软性广告,通过旅游城市及景区的历史文化故事,渊源探究,游记,购物,餐饮介绍等软性介绍形式出现。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广播、旅游杂志、车内食品售卖等方式传达给受众。广播内容以到达城市的介绍为主,比较全面的介绍。杂志广告从各个角度进行,图文结合的介绍,有购物、休闲、活动、历史文化、美丽景色等各类内容的介绍和软性植入。

第三类广告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告整体性,以城市广告冠名列车来打造和传播城市旅游形象,这个典型案例就是“锦州号”旅游列车――沈阳北―北京D12次列车。为打造流动城市名片,为旅客提供全新的旅游文化氛围和旅游咨询服务,锦州市旅游委与沈阳铁路局锦州直属集团公司密切合作,将沈阳北―北京的D12次列车,冠名为“锦州号”旅游列车。这是锦州旅游对外宣传一种新尝试,标志着锦州市全力打造辽宁旅游第三极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帷幕全面拉开。同时,“锦州号”旅游高铁的开行,也把锦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宣传出去,把锦州人的热情好客、东北人豪爽奔放的性格带出去,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到“山海福地,锦绣之州”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让旅游者“乐游锦州、不虚此行”。这是一次城市旅游形象广告传播的创新形式。从整体城市旅游形象广告为切入点,以城市名称进行冠名还是第一次,在旅游城市广告推广的形式与效果上实现了双重创新。

这三大类城市旅游广告内容形式多样,基本涵盖了城市旅游广告的各个方面,不同的城市、景区的旅游形象广告根据自身的旅游定位和推广需要,进行传播。

三、辽宁城市广告高铁媒介投放的效果分析

通过高铁动车的广告系统,辽宁省城市广告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辽宁省城市及各个景区的旅游品牌形象得到推广。

旅游市场,特别是城市旅游市场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有: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的不断提升,客运、铁路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无论是自驾游还是选择社会交通系统自助游的数量近年来都在大幅度的提升,不论是出门旅游还是去办事,都十分便利,贴别是高铁动车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使旅游出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不断缩减。

2.随着国家法定假日体系的完善,省内游数量不断攀升。而且周边兄弟省份的游客也在不断增加。劳动法规的完善,百姓具有法定的假日和工作年假等,具有了旅游的时间。促进了辽宁省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3.省内各个城市、景区结合自身特点,面向市场经济,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旅游文化建设,开发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很多部级景区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建设,在配套和服务上不断进步,吸引消费者。很多民营开发的中小旅游项目数量增加,例如水上乐园、生态公园、度假村等项目各具特色,活动多样,服务完善,吸引了大量省内游客。很多旅游项目结合景区的气候优势,即使在冬天也开发了很多滑雪、温泉、雪雕、冰灯等旅游项目。极大的丰富了辽宁省的旅游市场。

由于以上诸多原因,旅游文化市场的扩大,各大旅游城市、各个景区、旅游所长的推广和传播成为了重要的市场拓展内容。高铁广告系统的多样性、整合性、便捷性和受众高达到率等特点,成为了旅游广告的重要媒介。通过高铁广告系统能够直接的达到旅游品牌的告知推广作用。旅客通过各种形式的平面媒介,在高铁广告系统中,广告接收率高。根据调研的统计数据:高铁广告的信息到达率为60%,广告千人成本仅为11.6元,同其他媒体相比较,广告传达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二)、辽宁省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得到推广。

高铁广告系统的形式多样,主要以平面媒体为主流,平面媒体的最大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制作成本相对低廉。而旅游广告比较适合这类广告媒体。通过直观的图片,广告信息文字,能够直接的传达出城市旅游形象。特别是景区优美景色的图片、文化历史活动的现场照片等,这些色彩艳丽、风光秀美的图片,通过精美的设计和排版,再植入广告信息,借助高铁广告信息系统的媒介,直观的展现出来,特别是高铁广告信息系统中,很多平面媒介的展示面积比较大,五米以上的巨大平面媒体,大型护栏广告,大型户外广告,室内大型广告牌等,大面积的展示能够达到广阔、壮美、秀丽的景色展示,给人直观、身临其境的感觉。醒目、令人印象深刻。对于辽宁省的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辽宁省城市旅游形象推广中,景观、历史人文等信息得到传播。

高铁广告信息系统,城市旅游广告内容繁多,但是在城市旅游广告主要以图像类信息为主,文字信息为辅的广告形式进行传播。主要都是旅游风光形象与简单的广告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这些想象生动的视觉形象广告,使城市、景区的自然风光得到很好地展现,同时结合历史人文活动,把景区的历史人文等信息传达给受众。例如沈阳的城市旅游形象广告内容中,将张学良大帅府、五里河雕塑、沈阳故宫、方圆金融大厦、沈阳市俯瞰图等通过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整合设计,并配有广告活动信息:花最少的钱玩转沈阳――沈阳三日游的广告主题,同时结合详细的广告信息,活动时间等,通过直观的形式将广告述求传达给消费者。还有一些景区,也同样利用这种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方法进行推广,例如盘锦红海滩的平面广告,就是利用红海滩的美丽风光照片同“天下起光红海滩”的旅游定位。

四、具体的拉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8

学生回家乡自行联系当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实践活动,学生返校后,必须交回在本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站、所)签章及部门领导进行成绩评定签字的实践鉴定考核表一份。实践内容与要求包括:

1.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或以后发展的方向,到相应的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卫生院(站、所)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其中在药房和治疗室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半天,每天不少于6小时。

2.总计诊治疾病不少于20人次。

3.书写门诊病历不少于10份、医学留观病历不少于3份。

二、实践调研报告内容

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卫生院(站、所)医疗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医疗活动调研报告1份。每位学生必须认真、如实的完成。调研报告须经当地有关部门签字、盖章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学校才给予成绩评定及获得的学分。各班组织对本班调研报告进行评分,并按本班级学生人数的10%推荐优秀调研报告到学校进行交流。

医学本科生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医疗实践调研报告提纲如下。

要求:(1)每份调研报告的内容为1项(下列4项,任选1项);

(2)每份调研报告立题要新颖,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一定要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说明问题。

1.了解本社区或乡镇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结构与疾病谱的关系;xx年本地区前10位常见病与多发病(一一列出病名)的发病原因以及与人口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的分组对应关系,本社区或乡镇疾病的防治方法和效果,你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2.了解本社区或乡镇卫生资源结构与现状——包括组织结构与现状,人员年龄、学历、执业资格、医学技术职称结构与现状;本地区卫生区域规划及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其本地区解决问题的办法,请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其对策。

3.城市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站、所)在治疗本地区常见病与多发病(一一列出病名)中:

(1)中医就诊率(含就诊原因)、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各为多少?

(2)平均治愈或使其好转1人次的医疗费用为多少元?(本社区或乡镇每人年平均收入为多少元)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9

提要:从刚开始的跨区域合作运营都市报,到后来的数字化运作、资本化运作,以及设想中的“城市综合服务体”,华商传媒集团趟过多条转型路径,其中的经验、得失成败值得正在探索报业转型之路的报人深思。

关键词:华商传媒报业转型数字化

华商传媒集团的主体报纸《华商报》由原来的内刊《侨声时报》改名而来,1997年由张富汉等人入主,引进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定位为市民生活报,全面改版。与当时全国风起云涌的都市报一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西安确立了绝对的市场地位。

从1999年开始,华商传媒集团先后跨区域合作运营了《新文化报》(吉林)、《华商晨报》(辽宁)、《重庆时报》等都市类报纸,现在这几张报纸在区域市场都牢牢占据了优势地位。

与大多数都市报一样,华商传媒集团的几张报纸也开始面临“透明的天花板”,报纸版面容量有限,无法持续再增加广告量;本地市场空间有限,竞争格局已趋稳定,无法再抢占市场份额;转型拓展成为必然的选择。从刚开始的跨区域合作运营都市报,到后来的数字化运作、资本化运作,以及设想中的“城市综合服务体”,华商传媒集团趟过多条转型路径,其中的经验、得失成败值得正在探索转型之路的报人深思。

跨产业延伸:相关还是不相关?

华商传媒集团的多元产业几乎是与跨区域合作运营都市报同时进行的,其在报纸主业发展到一个平台之后就积极朝横向多元拓展。华商传媒集团的产业很丰富很多元,按照与主业的关系来划分的话,华商传媒集团的多元产业可以分为两种。

报业相关产业。如很多报业集团一样,华商传媒集团的多元化之路也是从印刷厂、发行部门开始的。立足于报业主业,围绕上下游的发行、印刷、广告,第一批多元化的结构单元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黄马甲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配送队伍,在西安、长春、沈阳、重庆共有12000名员工。与全国其他各类发行公司一样,黄马甲刚开始只承接自己报社的发行业务,后来开始业务多元化,譬如配送瓶装奶业务,在西安日均十几万瓶,每年都增长10%以上。目前,黄马甲公司逐步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据齐东介绍,黄马甲2012年以来,正在积极拓展快递业务。西安、沈阳、重庆、长春四个城市的黄马甲都在积极运作,日均配送已超过一万单。黄马甲目前收入结构中,来自报纸发行的收_入占比已下降到40%左右。由于华商传媒集团的四地报纸架构,黄马甲的最大特点在于这些业务的异地复制和导地联动。

华商数码公司原来就是华商传媒集团的印刷厂,现在承印着集团所属报刊以及全国上百家报刊,2012年公司总收入超过5亿元,规模已经发展得很大。接下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由报纸印刷向商务印刷拓展。

华商圣锐广告公司则着华商传媒集团旗下报纸的外埠广告。

这些公司属于报业产业上下游延伸多元化的产物,都没有脱离开主业。

与报业无关的产业。华商传媒集团萱事长张富汉多年前就强调有能力的多元化发展。几年来,华商传媒逐步形成主业+投资的发展格局。在主业都市报业务仍然呈现增长势头的情形下。用报业形成的利润涉足投资业务,取得较好的回报。

华商传媒集团主张以传媒控制资本,以资本壮大传媒,降低跨行业风险,避免人才瓶颈。投资业务形成的良好回报,使集团有足够的财力涉足转型业务的探索。

报业数字化:新媒体不是报业的明天

受全国报业数字化浪潮的裹挟,华商传媒集团在20io年前后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数字化尝试,但总体上投入不多。如网络方面,有华商网、新文化网、重庆时报橙网等新闻网站,沈阳辽一网、96128购物网等电子商务网站、123hi城市生活消费平台网站。2011年,华商传媒集团高层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这些年来,就华商传媒集团而言,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东西,比如分类信息网站、视频网站、网购等,我们动手晚了。所以接下来要把握住机会。”

但时间进入2012、2013年,华商传媒集团认识到,“在区域里做独立的互联网产品已经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在pC领域,绝大多数垂直网站已经失去机会。”也确实,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团购网站是媒体做起来的,以前说团购网站拥有区域、资源、商家的优势,但是还仍然无法获得竞争地位。网络,毕竟是没有疆域的平台。

实际上,华商传媒集团的大部分数字化转型举措都带有探路的性质,投入都不多。齐东说:“跟随战略的好处是没怎么花冤枉钱,摊子铺得不会太大,但也会丧失先机。看清趋势,看懂别人,看透自己,在这个基础上要敢于尝试。”

华商传媒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冀万林认为:新媒体转型是全世界报纸面对产业转型时提出的共同目标,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一种模式如果只是几次尝试不成功,可能是个性问题,但十几年都没有规模化的成功案例,就一定有必然性规律了。

传统报纸在内容、品牌、公信力、营销等各方面看似都有优势,然而互联网发展十几年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三五年,唯独报纸的新媒体转型趟不出一条路。这其实也不是报业转型独有的困境,产业升级时,原先在传统领域居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往往更加难以转身。现在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企业无法适应新环境下的游戏规则,无法平衡既得利益和转型利益,无法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

首先是行业规律认知冲突。传统的内容和媒介稀缺环境下,报纸以内容传播形成有效的人群覆盖,所以有“内容为王”的说法,但最终贡献收入的对价不是内容,而是内容吸引的用户注意力。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内容过剩、多媒体化、实时互动等特性,都是传统报纸未曾遇到的。多数互联网公司都不依靠阅读形成用户核心价值,搜索、社交、游戏、娱乐、服务……都比新闻信息更有黏性,这是真正“用户为王”的时代。而传统报纸的新媒体转型架构,依然习惯于依赖自身有限的内容资源。在网络营销社会化、移动化、碎片化趋势已经很明显的当下,多数都市报新媒体还是画地为牢,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新闻门户网站、展示广告营销的模式。优质内容必定有需求,但是传统都市报的内容生产和聚合能力有限且分散,结果是新闻聚合网站廉价整合嫁接传统媒体的内容和公信力,形成自己的商业规模。

其次是转型利益冲突。这是产业升级期间企业转型的共性问题。主业虽有下滑趋势,依然是现金牛,转型业务可能充满希望,但也充满风险,还往往与主业的现实利润贡献相冲突。要把握好既得利益与战略利益之间的平衡,不仅需要决策者的洞察力与胆识,还需要有长效的管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显然不是传统报业体制所能具备的。所以,报纸新媒体转型总是在投入与发展的矛盾中纠结,缺乏战略性资源投入规划,新媒体项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报纸主业则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越陷越深。

第三是创新机制冲突。互联网创新和创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有效的基础制度支撑。企业风险归根到底就是资产安全问题。大企业存在多重委托关系,股东与管理者分离,必须有相应的内控体系来避免股东权益受到不当损害,传统报业也是如此。这就与互联网创新需要的开放、自主、灵活形成了矛盾。团队风险是智慧、精力、时间投入的机会成本,也需要对应的回报机制。市场化环境中,创业者和风险投资是互联网创新和创业的主体,通过资本和风险社会化、创业者个人利益捆绑和激励,实现了有效的风险分散和控制、激发出高度创业激情。这在传统都市报体制内无法实现,而依托职业化团队发展创新或创业型项目,多数都是缘木求鱼。

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中即使克服了上述障碍,取得个别项目突破,紧接着就会面临市场规模和结构不匹配的问题。都市报是区域城市媒体,以展示广告为主要产品,目前单一中心城市的市场规模通常达到10亿以上。而互联网是无边界的开放平台,展示广告并非网络经济的主体,以展示广告经营为主的新浪的2011年广告收入为2294亿元,仅相当于两个城市都市报市场之和。区域互联网展示广告市场规模更非常小,而一些新兴社会化平台很难区域化。这是由互联网和传统报纸不同的传播方式、广告主营销模式决定的。

如果将数字新媒体作为都市报转型的出路,不论是通过孵化还是并购的手段,要想达到能够承载未来报业下滑预期的市场规模,显然只有两个出路。一是基于现有资源能力,发展区域互联网媒体模式,进而复制和整合,形成跨地域的市场和业务规模。这个确实有人在尝试,尚未有显著进展,而绝大多数局限于单一区域的都市报根本无力推动。二是跳出现有资源能力,以资本手段整合相对成熟的垂直互联网项目。目前也有人在做,但接下来就是整合难题,即使新模式成功,也可能与原有业务和团队的转型关系不大。

报业的破茧重生:一平台开放与数字化转型

采访中,华商传媒集团管理层认为,传统报纸面临的挑战不仅是阅读习惯改变,而是全产业链转型,单从产业经济角度来看,行业萎缩不可避免,甚至有商业模式衰败的威胁,而新媒体转型既先天不足又无法支撑转型的战略期望。那么传统都市报的转型之路到底在哪里呢?

既然是转型而不是转产,就应该有三个基本出发点:基于现有业务和团队基础、围绕文化传媒产业、构建新的闭合产业链。否则从资本角度出发,面临主业下滑威胁,只需要退出夕阳的报纸业务,投资成熟的新兴产业即可,不存在转型的问题了。

基于都市报资源转型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平台价值。传统都市报商业模式的本质,是通过新闻信息传播,构建区域内主流大众人群的意识凝聚和传播平台,对人们的公共话题、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甚至是价值观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将这种影响能力以广告的形式售卖给广告主,弥补信息生产成本并获得利润。

传统产业环境下,营销传播渠道有限,都市报直接将这种影响力以版面广告形式销售,就足以获得支撑完整产业链的收入规模,这是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选择。但现在环境变了,读者和广告主都有了更多更好的选项,都市报面临覆盖能力和经营效率的双重压力,两者互为因果,将导致报业经济的螺旋式持续下滑。要推动都市报的转型,就必须下决心斩断这个下滑曲线。也就是说,要在覆盖能力和经营效率两方面寻求突破并相互支撑。

华商传媒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冀万林谈了自己的观点:一个符合逻辑的战略选择就是“平台开放”。都市报资源的核心是拥有强大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超级平台,其商业价值绝不仅限于广告销售。传统模式下,都市报将平台作为经营手段,实现了现金价值最大化,现在要应对产业转型挑战,就必须发挥平台的战略杠杆作用,将其战略价值最大化。

具体而言,平台开放是指都市报以其现有媒体平台的公信力、影响力为依托,围绕关联度大、成熟度高、具备增长潜力的行业,选择优质项目和团队,开放平台进行战略合作或经营模式转型,拓展进入城市文化、生活关联产业,扩大和深化都市报在细分领域的影响力,促进都市报原有的以新闻内容为导向的纸质城市信息平台,向以本地新闻、服务和应用为导向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生活消费信息平台转型,延续报纸平台的市场地位、覆盖能力和营收规模,形成数字化传播时代的新型城市媒体商业模式和完整产业链。

都市报平台的开放包括两个层次的战略方向。首先是商业模式的开放,更加灵活地进行经营模式创新,发挥都市报影响力的战略杠杆作用,而不仅仅是现金营收。其次是创新机制的开放,以实际行动鼓励支持内部和外部创业团队的积极探索,在成熟的报纸管控机制下培育局部的数字化创业机制。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篇10

文/侯大伟樊曦吴晓颖

增长、健康、权益、保障、改革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五个关键词,代表们认为,回应了社会公众在收入增长、生态环境、农民权益、医疗保障和政府改革等领域的期盼和要求,既直面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又体现出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在利益诉求上的诸多共识。

关键词一:增长

报告原文:“经济不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经济工作仍然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发展还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一心一意抓发展,才可能在2020年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潘成英:提高消费能力,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政府工件报告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回应了大家对收入倍增的关注。

关键词二:健康

报告原文:“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侯晓春代表: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新在科学规划、新在可持续发展、新在绿色生态,新在天要更蓝、地要更绿、水要更清,新在让大家觉得生活更美好。

全国人大代表康永恒:健康权是人们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政府有保障公民健康权的义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健康权比经济增长更重要。

关键词三: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长葛红林: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紧密相连,与农民财产权益紧密相关。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一个启示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切实保障好农民的财产权益,把农民的权利还给农民,以达到“还权赋能”的目的。

关键词四:保障

报告原文:“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珙县王家镇和平村村委会主任王明容:我今年本来带来了《将先天性心脏病纳入全额免费医疗的建议》,但没想到的是,我还没提交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真是意外的惊喜。

关键词五:改革

报告原文:“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康永恒代表: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现有成就基础上,经济社会要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还要依赖于改革。

十大数字

文/张旭东韩洁王海鹰

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十大数字备受瞩目,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这也凸显出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

【数字1】经济增长7.5%:重在调结构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这与去年相同。而此前2005年至2011年这一指标曾连续为8%左右。国际横向比,这一增速在全球低迷状况下,依然是高速度;自身纵向比,速度略调低,说明中国经济将在调结构、重质量上下功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说,连续两年把增速主动调低,一方面显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较复杂,目标符合实际;另一方面也意味我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转方式、增效益的新阶段。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代表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宜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不必刻意追求超越潜在增长率。

【数字2】物价3.5%:警惕上涨冲动

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意味今年通胀压力不可小觑。这一数值比去年4%的预期目标低,而又高于去年物价2.6%的实际执行数。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去年物价运行低于预期。但年末岁初,物价又有抬头趋势。近期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在积聚,预计物价将进入回升周期。

杨子强代表认为,输入性通胀、劳动力刚性需求、资源型产品价格上涨是此番推动物价上涨的原因。“综合看,今年物价涨幅将高于去年。”

【数字3】新增就业900万:老目标背后有压力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这一目标和前4年相同。实际看,近几年就业完成形势均比较好。不过,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且在当前经济复杂多变状况下,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完成高质量的就业并不容易。

山东蓝翔职业培训学院院长荣兰祥代表说,九成学生考大学,一成学生上技校,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比例恰恰相反。就业结构性失衡和就业理念偏差,凸显出就业市场的新挑战。

【数字4】赤字1.2万亿元:为改善民生预留财政空间

从绝对值看,赤字1.2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不过,衡量财政风险的赤字率为2%左右,在近十年中处于中等略高水平,依然在警戒线3%以内。增加赤字,主要是有助于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力,向调结构、惠民生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受国内外经济影响,我国财政一方面收入下降,另一方面支出不减,这需要增发国债和地方债保持一定的财政扩张力度。

也有代表委员提出,要警惕地方出现新一轮投资热,防止潜在财政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

【数字5】m2增长13%:一个百分点落差有深意

m2反映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与宏观调控有着密切关系。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唐一林代表提醒说,控制好物价,根本是要管好货币发行,避免资金泛滥。

相比去年增长14%目标,m2今年有一个百分点的落差,是3年来的最低值。这意味更注重发挥稳健货币政策效果,今年货币政策既适当调节流动性,也显现审慎指向,释放出控物价的信号。

【数字6】18亿亩耕地:一道坚持不变的红线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说法,此前在多个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过。此次重申,深意凸显。粮食虽然九连增,但依然处于紧平衡;城镇化快速发展,令土地供需矛盾更突出。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仅为一亩多,形势不容乐观。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唐洪军代表说,粮食安全仍是头等大事,18亿亩耕地红线只能强化,不能削弱。

【数字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九连涨”殊为不易

2005年至2012年,国家已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累计月人均增加1021元,2012年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

这一项惠民生政策,持之以恒格外难得,彰显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过,山东烟台市市长王良代表提醒说,由于历史原因,当前企业退休人员与事业退休人员待遇仍存差距,需要在今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继续解决。

【数字8】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小数据背后是大民生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这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医改时启动,主要由城乡社区及乡镇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经费覆盖13亿多全体城乡居民,服务项目如今包括10大类40多项。

目前,人均经费已从当初2009年的15元实现翻番,百姓将享受更多免费服务。需指出的是,服务虽覆盖全体,但每项服务涉及人群不同,经费标准也不一样。有的代表反映,现实中很多地方按照户籍提供服务,流动人口覆盖不到,应进一步强化执行落实。

此外,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

【数字9】保障房新开工630万套:助力改变房地产结构

房市走向牵动万人心。保障房大规模投入,将有效改变市场结构,发挥正效应。

过去5年,全国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1200多万套。今年还将基本建成保障房470万套。

杨子强代表说,保障房建设是德政工程,牵涉经济全局,关系民生福祉。“要确保分配公平,注重建设质量,切实把好事办好。”

【数字10】教育经费支出已超2万亿元:一分钱也不能打水漂

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超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教育是强国之本,去年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已达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的目标。今后投入还将加大,但如何花好钱更为关键,要堵住浪费漏洞,百姓也有权知道教育经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