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品处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0:18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废弃危险化学品,是指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废弃危险化学品属于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活动污染环境的防治。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试剂、药品污染环境的防治,也适用本办法。

盛装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受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包装物,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本办法未作规定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产生量、安全合理利用废弃危险化学品和无害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废弃危险化学品回收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实行充分回收和安全合理利用。

国家鼓励、支持集中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促进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产业化发展。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国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随意弃置废弃危险化学品。

第八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者、进口者、销售者、使用者对废弃危险化学品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危险化学品生产者应当合理安排生产项目和规模,遵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尽量减少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产生量。

危险化学品生产者负责自行或者委托有相应经营类别和经营规模的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对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回收、利用、处置。

危险化学品进口者、销售者、使用者负责委托有相应经营类别和经营规模的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对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回收、利用、处置。

危险化学品生产者、进口者、销售者负责向使用者和公众提供废弃危险化学品回收、利用、处置单位和回收、利用、处置方法的信息。

第九条产生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报废管理制度,制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管理计划并依法报环境保护部门备案,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档案。

产生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品名、成份或组成、特性、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信息。

前款事项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进行变更申报。

第十条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信息交换平台,促进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回收和安全合理利用。

第十一条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回收利用、处置与其产品同种的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提供符合下列条件的证明材料:

(一)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具备回收利用、处置该种危险化学品的设施、技术和工艺;

(三)具备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废弃危险化学品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回收、利用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必须保证回收、利用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设施、设备和场所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对不能利用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或者承担处置费用。

第十三条产生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向其提供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成分或组成、特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接收单位应当对接收的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核实;未经核实的,不得处置;经核实不符的,应当在确定其品种、成分、特性后再进行处置。

禁止将废弃危险化学品提供或者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等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并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对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对场地造成污染的,应当将环境恢复方案报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同意后,在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对污染场地进行环境恢复。对污染场地完成环境恢复后,应当委托环境保护检测机构对恢复后的场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报告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对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第十六条转移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跨设区的市级以上行政区域转移的,并应当依法报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可转移。

第十七条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或者接收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应当委托有相应经营类别和经营规模的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回收、利用、处置。

对收缴的废弃危险化学品有明确责任人的,处置费用由责任人承担,由收缴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追缴;对收缴的废弃危险化学品无明确责任人或者责任人无能力承担处置费用的,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废弃危险化学品,由收缴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向本级财政申请处置费用。

第十八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安全负责。

从事废弃危险化学品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第十九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制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建设或配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设施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发生废弃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事故责任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按照国家有关事故报告程序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反本办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并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

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检查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挠。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予以处罚:

(一)随意弃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

(二)不按规定申报登记废弃危险化学品,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

(三)将废弃危险化学品提供或者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

(四)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废弃危险化学品的;

(五)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六)未制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不处置其产生的废弃危险化学品或者不承担处置费用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弃危险化学品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在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时,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对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的;

(二)未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并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的;

(三)未将环境恢复方案报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同意进行环境恢复的;

(四)未将环境恢复后的检测报告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的。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废弃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环境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决定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停业或者关闭。

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阻挠环境保护部门现场检查的,由执行现场检查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2

一、基本情况

1-6月共监督转移危险废物10种384.932吨,其中废弃危险化学品、废药品4.44吨,废矿物油87.5吨,废乳化液24.4吨,染料涂料废物70.143吨,含铬废物10.489吨,实验室废液4.932吨,履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122份。转移、处置医疗废物1200吨。

为2家单位办理了新增放射源初审,8家单位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清理废旧放射源13枚,处理举报28起,检查企事业单位300余家,行政处罚案件结案1起,处罚金额2万元整,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6件,告知书18件,限期37件,办理省、市政协提案12件、建议2件,起草制发文件9份。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

积极协调,截至6月底已有438家医疗单位签订了处置协议,处置医疗废物1200余吨。

(二)完成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试点及重点行业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源专项调查及20__年度固体废物污染信息工作。

按照国家和省环保局要求和部署,为掌握我市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加强对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源的监督管理,全市重点行业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源专项调查试点工作于20__年底启动。为做好此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刻录了申报登记信息系统光盘,召开了由各区、县(市)环保部门主管局长、负责人和市管二十家试点企业负责人员参加的工作会议,在符合申报登记范围的84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企业开展了申报试点,其中16家制药企业、17家化工企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45134.82吨,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单位自行处置利用的占98.79,主要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为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哈分公司、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和哈尔滨气化厂5家单位。

按照省环保局关于“哈尔滨和大庆两市应于07年6月5日前完成对上一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的首次”要求,以哈尔滨市20__年环统数据为基础,综合申报信息、专项调查数据等,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导则》的要求,将包括各类固体废物总体情况、主要工业固废、矿产开发企业固废、主要工业固废产生单位、主要工业危废、主要工业危废产生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农村固废、固废处置、危险废物设施状况在内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于20__年6月5日分别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告栏和哈尔滨环保网通知通告栏上进行了。

完成了10家企业哈尔滨市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上报工作。

(三)完成表面电镀处理行业换发排污许可证检查工作。

按照局工作的整体部署,配合局污控二处、各区环保局、市表面工程协会,按照“电镀类企业换发排污许可证规定条件”对哈市去年第一批核发排污许可证的38家电镀类企业的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及电镀废液废渣的安全贮存、处置及转移情况进行了换证前的现场检查,并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签定迁进待建的电镀园区意向协议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

(四)废弃电子产品集中处置工作启动。

为加快废弃电子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防治环境污染,我局与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废弃电子产品集中收集处理的通知》(哈环发[20__]10号),在全市各级党政

机关、各有关事业单位开展废弃电子产品的集中收集、处置工作,由哈尔滨工业废物交换中心承担废弃电子产品的收集、处置工作。(五)开展放射源初审和废旧放射源回收工作。

为2家放射源使用单位办理新增放射源审批,清理历史遗留废旧放射源13枚,协助省辐射环境监督站为省医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卷烟总厂、黑龙江省东北医院、和平医院医院等8件单位核发了辐射安全许可证。目前我市共有80家放射源使用单位,共计769枚放射源,50余家单位加入市辐射技术应用协会。

三、危险废物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请况

(一)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非法排放被查处。

(二)妥善处置江边有毒垃圾。

20__年5月16日,对倾倒在距松花江公路桥江北下桥口右侧、防洪堤外侧约40米处的300斤护衣宝(防止衣服生虫生霉)、蟑螂药、耗子药、植物防虫剂等危险废物,连夜进行了彻底清理、并运往国环公司焚烧处理。

四、完成、提案处理答复工作

截至6月26日,我中心共接到局转来的23件电磁辐射、5件危险废物污染举报、,以及50余个电话咨询,在最短时间内对举报、案件进行了处理,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当事人。

中心共对涉及到医疗废物、电子垃圾、废旧电池、废弃荧光灯管、废塑料、废机油的2件省政协提案、10件市政协提案、2件市民建设进行了答复办理。起草制发正式文件9份,信息85条。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3

关键词:危险特性;鉴别;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X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4203

1引言

危险废物鉴别,是指鉴别机构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采样和检测,给出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结论的过程。《“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鉴定机制和制度,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固体废物属性和危险废物鉴定工作”[1~3]。我国于1996年颁布实施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并于2008年和2016年进行了修订。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于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试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固体废物检测方法标准等初步构成了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笔者针对江苏省内光伏行业、印染行业和非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的污泥危险特性的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出了该省现行危废鉴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的优化方案。

2现行危险废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鉴别标准因子不全面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项目包括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和急性毒性,涵盖了综合性指标和特异性指标,包括了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但是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中所依据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编制于2016年而且物质主要集中在小分子物质方面,对于近些年新合成的部分有毒大分子物质未能做到及时的增补,造成在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工作时样品或样品检出物不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质含量危害成分项目名录之列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印染废水污泥鉴定中,部分染料及染料助剂等大分子物质未包含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质含量的因子中。

有些项目的测定如氟化钠、氟化锌、氰化钠、氰化钡等无法直接测定其物质的含量,而是通过测定无机氟化物和无机氰化物的值来通过分子量折算,因此并不具有准确性,其参考意义也有待考证。同时浸出毒性中已测定的物质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等在毒性物质含量中仍然包含,造成重复测定和双重标准。导致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能出现漏洞盲区死角,给危废鉴别科学性带来不确定性,进而给固体废物决策管理带来一定风险[4~6]。

2.2鉴别程序不完善

现行危险废物鉴别流程及鉴定体系下,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的周期普遍较长。原因主要为样品数量多、采样及检测时间长。鉴别周期过长造成企业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出现滞后,在鉴别的过程中会出现鉴别对象的不合理处置,对环境可能造成危害。同时鉴别结论的认定缺乏灵活性,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因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原因发生一些工艺或原辅料等方面的变更。直接要求企业重新开展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企业负担重且不科学。

同时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环评审批、竣工验收及危险废物鉴定分属不同的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如何对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的介入时间进行明确的定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3鉴别工作缺乏环境监管

为有效监督鉴别机构的鉴定质量,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公正”,根据目前该省鉴别流程,环保主管部门将每年对鉴别机构完成的鉴别报告进行抽检,抽检比例数量不少于10%,但截至目前,该省尚未开展对鉴别机构的考核工作。

在际鉴别工作中,鉴别机构对检测机构的采样过程进行监督,陪同采样,但对检测机构的分析过程无法做到监管,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否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尚有待论证。如何对检测机构进行监管,在检测机构采样、分析过程中需采取哪些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目前管理部门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危险废物方面,对于鉴定后的固体废物缺乏有效的监管,既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虽然鉴定对象被鉴定为一般固废,但若处置不当,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氟化钙污泥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若处置不当,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隐患:由于氟化钙在水及酸雨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浸出量远大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如氟化钙污泥直接用于铺路或填埋,其中的氟容易通过降水随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处置不当会引起地表水中氟化物浓度增加,造成地下水及土壤中含氟量超标,引起二次污染。

3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优化方案

3.1鉴别因子有针对性选取

从企业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污染物迁移等环节结合初步采样结果分析了待鉴别固体废物中可能存在的鉴别因子。各种污泥经原辅材料的迁移转化,鉴别因子较为复杂。从上述结果来看,不同的行业的检测因子是不同的,但当企业类型一致时,检测因子基本一致,略有差异。

3.1.1易燃性和反应性鉴别因子

目前江苏省鉴别的固体废物对象主要为废水处理污泥,对照易燃性和反应性鉴别标准中的条件,污泥基本可以排除易燃性和反应性。

3.1.2腐蚀性和急性毒性鉴别因子

从目前开展的鉴别项目来看,腐蚀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筛这两项的检测周期长,费用高,导致鉴别周期长、费用高。氟化钙污泥因其酸碱影响较大,腐蚀性速率的检测还是必要的,但是针对印染污泥及非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其腐蚀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筛远远低于标准值,因此建议,对这两项可不纳入检测,腐蚀性仅检测待鉴别固体废物的pH值,如pH值超标,再复测其腐蚀性速率指标。

3.1.3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

光伏企业因原辅材料及废水处理工艺的不同,因子略有不同,氟化钙污泥中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大部分为无机物质,主要为铜、锌、总铬、镍、总银、无机氟化物等。因此建议光伏行业的主要检测因子为部分重金属和无机氟化物因子。

印染污泥因使用的染料不同,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略有差异。使用活性染料的企业有机物因子主要为硝基苯、硝基苯胺类、萘胺类以及酚类物质;使用分散染料的企业的有机物因子主要为苯酚、苯胺类等。无机物因子涉及染料中管控的铜、锌、总铬、镍和可能含有的氟化物、氰化物类物质。

污水处理厂的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因其接管企业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接管企业为电子行业时,鉴别因子主要为无机化合物和卤代烃类物质;接管企业为印染企业时,主要为无机物质和苯酚、苯胺类衍生物;接管企业的类型较多时,鉴别因子也随之变得复杂。

综上所述,鉴别因子的选择因企业类别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应进行针对性的筛选。氟化钙污泥的鉴别因子主要为腐蚀性、部分重金属及无机氟化物;印染污泥的鉴别因子主要为pH、铜、锌、总铬、镍、氟化物、氰化物类无机物质,根据染料的不同成分选择硝基苯类、酚类、苯胺及其同分异构体类物质;非重点行业工业污水处理厂的鉴别因子根据其接管企业的类型进行针对性选取。

3.2鉴别流程部分程序适当简化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的鉴别程序中,需经两次检测分析:初步采样检测分析和正式采样检测分析;经两次专家评审会: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和鉴别报告专家评审会。通过分析,废水处理污泥基本上均不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在鉴别流程中部分程序可以适当简化。

3.2.1初步采样检测分析

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初步检测中检出的物质大部分均可以通过分析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工艺、污染物迁移等得出,因此可以不需要进行样品的初步检测,直接通过污染物迁移确定其正式采样鉴别因子,如在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上专家对鉴别因子有异议,再根据需要开展样品检测。

3.2.2鉴别报告专家评审会

鉴别报告仅是在通过专家评审后的鉴别方案中补充检测结果,相较于鉴别方案的编制工作,鉴别报告的工作难度较小,因此只要鉴别机构按照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上专家提出的要求及相关鉴别规范进行报告的编制,根据相关标准确定b别结论,无需进行鉴别报告的专家评审会,这样有利于缩短鉴别周期,提高鉴别效率。

3.3加强后续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

含氟污泥、印染污泥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往往在鉴别后均不属于危险废物,但还是比其他一般固体废物具有更多的环境风险性。氟化钙污泥碱性较高,如管理不当,被随意堆放丢弃或作为一般固体废物进行填埋,会造成氟离子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环境质量超标。印染污泥由于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及衍生物,如简单的填埋或直接暴露在旷野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或成为土地的遗留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成分较单个企业的污泥成分更为复杂,造成二次污泥的可能性更大。

针对这些现状建议对这些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区别于一般固废,作为严控废物进行管理,有效防范这些污泥带来的一些潜在的环境隐患。另外,针对各类污泥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进一步探讨其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如氟化钙污泥含有大量的氟离子,可作为副产品出售、作为萤石替代剂应用于炼铁过程中的脱硫、作为飞灰的稳定化添加剂以及通过浮选回用污泥等;印染污泥因具有一定的有机成分,可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生产陶粒和悬浮材料;多种污泥由于具有团粒、颗粒坚硬等特性,可资源化利用烧制轻质的节能砖,生产水泥压制品,制作陶瓷等[7,8]。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及江苏省危废鉴别体系,分析了我国现行危废鉴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的优化方案。为后续危废鉴别体系及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正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已建立了初步的鉴别体系,但尚不完善。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仍需继续加强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研究,总结试点工作开展经验,尽快完善现行的鉴别工作体系以及试行的鉴别工作程序等,正式的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及鉴别机构管理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危险废物鉴别工作。

江苏省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并借鉴鉴别工作开展较好的其他省市的经验,进一步对该省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及鉴别流程进行完善,强化监管,加强全省危险废物鉴别能力建设。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参考文献:

[1]

王琪,段华波,黄启飞.危险废物鉴别体系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科技,2005,6(28):16~18.

[2]林锋,张瑜,沈莉萍,等.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6(2):77~79.

[3]孙绍锋,胡华龙,郭瑞,等.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2):37~39.

[4]段华波,王琪,黄启飞等.中国危险废物名录研究[J].四川环境,2005,24(3):94~97.

[5]黄凤娟,柴春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危险废物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J].环境与发展,2013(5):10~11.

[6]陈小亮,吕晶.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有关问题的思考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4):48~50.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4

(一)进一步深化、完善对产废单位的监督管理,拓宽管理范围,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1、针对20__年开展的固废、危废申报工作,深入企业进一步核实固废、危废的产生数量、种类及产生贮存、处置情况。

措施:实行动态申报制度,对产废大户实行变更申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使企业主动申报与监督管理相统一。

2、对产废单位实行规范化管理。

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行网上申请联单制度,从日常监督和转移联单入手,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管;要求各产废单位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对重点产危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产废单位提出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计划。

3、在继续确保医疗废物100处置率的前提下,采用医疗废物专用联单收集运输危险废物。以实验室废液、感光材料废物为重点,在全市大专院校、各相关企事业单位全力推进感光材料废物综合利用、实验室废液的无害化集中处置工作。

措施:加强对产废和处置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的监督工作,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处置,严格转移联单制度。

4、在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工作。

措施:帮助企业拓宽固废利用渠道,建立固废综合利用信息交换平台,推进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二)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及处置单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处置行为,对小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实行集中规范化管理。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措施:强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落实,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的现场监督,实行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处置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对处置企业进行合理布局,控制处置企业数量,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处置企业合理竞争,长远发展。同时,在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建成后,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小型企业实行园区化统一集中管理。对收集、运输、处置危险废物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

2、贯彻落实《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加大查处力度。

措施:对存有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实行限期处置和强制处置相结合,对本市能够处置的就地处置,无法处置的转移到外地处置。

(三)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初审、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进口废物初审工。

措施:对办理许可证、进口废物的单位实行现场踏查,深入企业了解,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四)加快固体废物处置项目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1、在06年初,积极引资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

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的建成,积极引入固体废物利用新技术。

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措施: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放射性管理工作培训,组织落实培训内容。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保证条例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对新增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完善新增放射源的建档工作,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放射源编码和数据库,实行放射源身份管理工作。

(三)、加强在用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用源单位每季度报一次安全管理现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在用放射源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要求辖区内所有相关单位按规定设置放射性标识、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并监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制定事故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

(四)、加强废弃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严格执行废弃放射源安全贮存制度,对辖区内所有废弃放射源施行强制收贮。

(五)、加强电磁辐射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完善申报登记制度,对辖区内电磁辐射污染源实行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

三、提高固废、辐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预案,提高污染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高标准完成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工作

认真听取落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完成答复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举报的办理工作;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保障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实施各项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为抓手,通过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从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和利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督促产生企业加快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力度,处置利用企业严格依法经营,坚决杜绝危险废物排放行为,实现全区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做出贡献。

二、实施范围

全区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单位,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企业单位。

三、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3月)

根据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在全区推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二)部署阶段(年4月上旬)

召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动员和部署,明确实施目的、内容和要求。

(三)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中旬至9月)

1.启动(年4月中旬至4月底)

区环境监察大队根据各自职责,以年度申报登记数据和日常监管情况为依据,摸清现状底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方法步骤,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情况统计表(见附件)及实施方案应于年4月30日前报市局。

2.整治(年5月至6月)

在全区范围内对所有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项整治,对照需要规范的内容,督促企业制定上报整治计划,并跟踪督促落实。

3.查处(年7月至8月)

区环境监察支队根据各自职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单位或拒不整改的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以查处促整改,促提高。

4.自查(年9月)

区环境监察支队对所管辖的企业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总结并报市局,同时按照一企一档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档案。

(四)市级验收阶段(年10月)

由市环保局组成检查验收组,采取查看档案、现场抽查等形式,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不到位的,限期完善。

(五)省级验收阶段(年11月)

在市级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形成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自查报告,报请省环保厅进行验收。

(六)总结表彰阶段(年12月)

根据省、市检查验收情况,对全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该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

四、需要规范的内容

(一)如实申报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认真落实危险废物信息季报制度。

(二)制定年度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报当地和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管理计划应当包括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管理办法以及按月(季、年)转移(频次)计划。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及时变更申报。

(三)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台帐。要确定危险废物产生源,根据危险废物产生后不同的管理流程,在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建立有关危险废物的台账记录表(或称生产日志)或危险废物转移内部联单机制。

(四)建有符合相关标准的贮存设施和场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实行分类收集后置于贮存设施内,贮存时限不得超过一年,并设专人管理。

(五)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产生量及去向并在车间、贮存(库房)场所等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以及管理规章制度在厂区显著位置张贴。

(六)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纳入集中、无害化处置,或者自行采取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利用自有设施采取资源化利用措施的,要说明利用的技术、设备、产品以及利用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利用的,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报批和依法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七)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依法设置相应识别标志。

(八)建立和完善突发危险废物环境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和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定期组织实施应对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应对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处置能力,确保环境安全。绘制地形示意图,标明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道路以及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和场所的位置并在场区显著位置张贴。

(九)坚持职工培训制度。每年培训有关职工不少于二次,有培训教材(结合本单位实际自编),讲课有记录,并有影像资料,资料保留齐全。

(十)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企业单位还要按照《环境保护部年号公告》要求,认真执行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及报告制度,每季度第一个月向市局污控处和区环保局报告上一季度经营情况。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在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是加强环境管理、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科学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二)明确责任分工。区局管理科负责组织开展全区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区环保局管理科负责组织所管辖产生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区环境监察大队负责组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和所管辖产生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负责对区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并建立全市规范化管理工作档案。

(三)加强宣传教育。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涉及企业众多,政策和技术要求较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对危险废物的特性、危害,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要求、技术标准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发挥责任主体意识,积极投入到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来。

(四)严格执法监管。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必须与严格执法监管结合起来,对工作开展中发现的违法问题,应及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以严格执法监管推动规范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档案建设。为确保顺利通过市环保局及省环保厅验收,自此项工作开展之日起就要高度重视档案建设工作,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字、声像、图片等资料注重收集、整理、归类、保存。

六、工作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四)《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六)《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6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理集中增收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环保部门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铁路站段目前危险废物的处理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由各站段联系当地具有相应资格的企业进行处置。但站段产生的危险废物品种较多、数量极少,还涉及跨地区(或跨省)的车间,运输站段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1运输站段产生危险废物分类

铁路运输产生危险废物的主要站段集中在机务、车辆、工务、供电、电务等系统,其他系统产生的量相对较小。

1.1按类别分

运输站段产生的危险废物按国家划分类别,主要分为废矿物油与含油废物(Hw08)、其他废物(Hw49)两类。

1.2按途径分

运输站段产生的危险废物按产生的途径,主要分为其他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及含矿物油废物(废物代码900-249-08);车辆、机械维修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润滑脂(废物代码900-214-08),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废物代码900-041-49);废弃的铅酸电池、镉镊电池、氧化汞电池、汞开关、荧光粉和阴极射线管(废物代码900-044-49)4类。

1.3按品名分

运输站段产生的危险废物按具体品名,主要分为废机油、废齿轮箱油、废空压机油、废油脂、废油漆桶、废铅酸电池等。

2运输站段危险废物处理状况

运输站段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基本都是按照各自站段特点,结合当地环保部门要求采取适合自身的处理方式。

2.1在储存管理方面

各站段基本能够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储存场所管理规范》各项要求进行储存,但是由于受期初站场设计、建设等方面的影响,仍存在储存场所需要重新规划、建立,地面防渗漏措施不彻底、新旧危险废物没有完全分离、固液危险废物分离不全、新旧混合存放等问题。

2.2在处理方式上

基本采用和当地有处理危险废物资格的企业签订处置协议,支付一定的处置费用。

3运输站段危险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集团公司制定并下发了相关制度办法,各站段也按照集团公司制度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进行了细化并制定了站段固废(含危险废物)处理办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处理主体责任不明确

集团公司有相应的制度办法,但是具体落实到站段仍存在处理主体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不同类型站段处理的部门不同,即使是同一系统(如车务、车辆)的处理责任部门也不尽相同,进而导致各站段之间横向沟通、取长补短的联系不够通畅。

3.2处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危险废物处理和危险化学品管理一样,管理知识性强,涉及危险废物运输、标识、保管、计划管理、申报登记等,处理人员均须经过危险化学品的专业培训,需要掌握较强的危险废物专业性知识,但目前站段这一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

3.3储存场所不够完备

按照规定危险废物必须单独场所储存,但目前受条件限制,部分站段没有按要求对其单独存放,而且储存场所标识管理不齐全。场所内部防渗漏措施、防雨、防晒、通风、远离居民区等仍与国家标准有一定差距。

3.4处理方式单一

基本上采取的方式是和当地有处理资格的企业签订处置协议委托其处理,而且都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情况和委托处理厂家谈判、签订协议。特别在签订协议过程中,都是单兵作战,由于产生量少,有的站段1年总的产生只有7~8t,分到下属车间,每个车间也只有1~2t。基本是委托厂家认为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站段没有话语权,对于产生量较少的站段尤其明显。

4危险废物处理原因分析

鉴于站段处理危险废物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构成。

4.1受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

如有的站场起初设计时没有考虑越来越严格的环保问题,站场面积相对较小,有的当初就没有考虑危险废物处理专门场所问题。

4.2思想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变

对环境保护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观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随便扔点丢点不会影响大环境。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站段也要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

4.3危险废物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现有处理危险废物的人员都是技术科、材料科或者后勤中心等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有的甚至对危险废物品种、产生途径、仓储基本要求、处理基本要求都不清楚,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历,大部分都是边干边学。

4.4谈判能力较弱

有的站段车间在省内外地,还有的车间在省外城市,但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危险废物基本要在本城市完成处理,给站段的处理、特别是跨省异地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5处理危险废物建议及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危险废物处理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铁路站段要探讨有效措施合理合法合规地处理好危险废物。

5.1明确处理主体

集团公司层面或者中国铁路总公司层面应该明确站段实施危险废物处理主体,最好能够明确到站段哪个部门该做什么,如哪个部门制定危险废物处理制度,哪个部门具体实施处理,哪个部门签订处理合同,哪个部门上报处理材料,避免站段环境保护部门(如技术科等)和其他部门(如后勤中心、办公室、材料科等)相互推诿、相互扯皮。

5.2加强人员培训

一是要通过系统集中培训,组织危险废物管理人员集中对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集中培训,培训以理论为主,形成危险废物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师资最好能请到地方政府环保局人员;二是要结合典型案例培训,比如学习2014年“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等典型案例,因为这些案例教训深刻,大家只知表面现象,对深层次的原因都不清楚,尤其是这两起事故都是涉及到危险化学品方面的专业管理知识。

5.3统一规划布局

目前在危险废物设计、建立、使用、处置时都是各个站段自己研究决定,站段在规划时也只是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规定要求,根据网上有关危险废物储存管理办法来规划本段危险废物储存场地。但运输站段产生的废物不仅仅是危险废物,还涉及到其他如污泥、废旧金属、旧轨料、办公垃圾、生活垃圾。这么多品类的垃圾建议应该进行统一的分类,针对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办公垃圾、生活垃圾、厨余垃圾设计建立专门的储存场所。不同的场所应配置相应标识,满足消防要求,可以进行顶层设计,做到布局合理、统一规格、统一式样、统一配置。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7

据介绍,今年前四月,全省实施按日计罚案件10宗,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8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73宗,广东执行新《环保法》执法力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受到环保部充分肯定,有效保障了环境质量改善和群众环境权益。

无人机发现

隐蔽黑工厂废液横流

清洗化工桶的危险废液横流,五颜六色的废渣直接倒在厂区,没有任何的防渗措施。在厂区后面,还有3个储存这些废渣废水的池子,池子里的水布满油光发黑发亮。这是记者跟随此次打击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在中山市民众镇一家非法危废厂看到的一幕。

据悉,省环境保护厅近日印发《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全省环保部门,会同各地公安、检察机关等开展大规模的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偷排、直排废水废气,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5月初,根据中山市民众镇东胜村村民关于黑工厂的举报,省环境保护厅会同中山市环保局、民众镇环保分局,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对该片区进行突击检查。为准确定位该非法危废厂位置,中山市环保局启用无人机侦察,很快在距离起飞地200米左右的位置发现了该工厂。经过长时间的敲门无应后,消防人员连破两道大门。

进入厂区后,环境监测人员立即对桶的产品、水池废渣废液和排放的水渠进行取样检测。“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属于对危废的化工原料桶进行清洗翻新的地下黑加工厂。”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局负责人介绍,该黑工厂选址非常隐蔽,利用木柴厂打掩护,一般人很难发现。现场人员初步判定,这些危废铁桶各种各样的来源都有,废渣废液属有毒有害物品。

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局负责人表示,经化验检测确定它的危害性后,将和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妥善处置,消除对环境的危害。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对该案进行调查处理。

此外,5月10至12日,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省环境保护厅会同各地环保部门对肇庆市鼎湖区华杰金属材料厂,东莞市横沥宏涛金属助剂厂,广州市信友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四家涉嫌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并移交公安部门。

“这些企业已符合涉嫌刑事犯罪移送条件。”省环境保护厅介绍,这些企业都没有处置危险废物的资质,却擅自处置含铜蚀刻液,含银、锡废渣,以及含铜废酸等危险废物。

其中,肇庆市鼎湖区华杰金属材料厂非法处置危废案件,引起了肇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举一反三从严排查,严厉查处该类环境违法行为”肇庆市委书记、市长赖泽华表示。公安部门已对涉案厂方5名责任人实施了刑事拘留。

一季度广东查处案件数

居全国前三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广东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环境质量改善和群众环境权益,受到环保部充分肯定。据环保部今年5月通报,第一季度,广东查处案件总数依旧位居全国前三名。

省环境保护厅近日通报前四个月新《环境保护法》及相关配套办法实施情况,显示广东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度不减。通报显示,2016年前四月,全省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10宗,查封扣押案件282宗,限产停产案件110宗,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8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73宗,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2298个。

“江门市按日连续计罚执行力度最大。”省环境保护厅相关人员介绍,今年前四月全省10宗按日连续处罚案件中江门占了3宗。按日计罚数额较大的是中山市火力发电有限公司两台旧机组废气超标排放违法案件,罚款金额达180万元,目前两台超标机组已被永久关停。

据了解,广东今年执法重点加强了对重污染行业,重点流域的环境问题整治。

“揭阳打击违法电镀的力度最大。”据介绍,今年以来,揭阳加强环保与公安联合执法,全市共查处非法电镀、洗金银等环境犯罪案件20宗,公安机关现场控制人员84人,刑事拘留50人。

加强了对东江、练江等重点流域环境问题整治。省环境保护厅、惠州市人民政府会同军垦驻军对潼湖地区的禽畜污染进行大面积清理,监测数据显示,潼湖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好转,军地联合制污初见成效。练江流域,今年汕头揭阳两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80宗,移交公安机关刑事拘留9人,行政拘留26人。

此外,还加强了对重点环境问题的督查督办。今年4月,环境保护部通报了全国大气污染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云浮市宝利硫酸有限公司,罗定市粘土砖、石材产业等环境污染问题榜上有名。

省环境保护厅分别约谈了云浮、江门市政府,督办其按环保部的要求落实整改。云浮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督导组,并约谈了云安区政府和企业负责人,同时向企业发出《关于取缔云浮市宝利硫酸有限公司7万吨/年硫铁矿制酸生产线的通知》,“该厂将搬迁至化工园区,进行集中治污。”云浮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罗定市政府已对辖区32家粘土砖厂和56家石材加工企业的违法生产设备进行了立案查封,强制停止生产措施;

“发现一起坚决依法处理一起。”省环境保护厅介绍,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以来,广东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千方百计克服执法力量不足的困难,打出“组合拳”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企业监测数据造假

直接移交公安

鉴于去年底东莞市长安镇锦厦三洲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监测数据造假造成的恶劣影响。《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开展打击监测数据和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

省环境保护厅有关人员表示,专项行动中,如发现环境监测机构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出具虚假监测报告的行为,一律按照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一律将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此外,《行动方案》还要求,各地须严格按照新《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等法律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震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8

abstract:thefactthatthegeneration,disposal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thehazardouswasteisthefoundationofhazardouswastemanagement.Combiningwiththeworkingpracticethatourcompanylearnsfromdealingwithhazardouswasteinthecity,thisarticlepointsout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isposalandmanagementofthehazardouswaste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onhowtooptimizethem.

关键词:危险废物调查方法;处置方法;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Keywords:investigationmethodsofhazardouswaste;wastedisposal;existingproblems;optimized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Q0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317—04

0引言

2010年连云港市危险废物处置量为3153.872吨,综合考虑连云港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所减少的危险废物产量和城市发展将增加的危险废物产量,以及少报、漏报的危险废物量,危险废物处置量按每年5%的增加考虑,则15年内需集中处置的危险废物量将约为14.6万吨/年。

1现有化工危险废物处置对策

1.1热解焚烧方式目前,连云港共有两家采用热解焚烧方式处理危险废物的企业,已全部投入运行。

1.1.1连云港铃木组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连云港铃木组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由日本铃木组株式会社投资组建,主要经营工业有毒有害、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项目厂址位于江苏灌云(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内,获准经营的危险废物类别主要有:医疗废物(Hw01)、医药废物(Hw02)、焚烧处置农药废物(Hw04)、木材防腐剂废物(Hw05)、有机溶剂废物(Hw06)、废矿物油(Hw08)、废乳化液(Hw09)、精(蒸)馏残渣(Hw11)、染料涂料废物(Hw12)、有机树脂类废物(Hw13)、感光材料废物(Hw16)、含酚废物(Hw39)、废卤化有机溶剂(Hw41)。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控气式热解炉一套(分a、B、C炉)、废液炉一座和高温蒸汽处理装置一套。控气式热解炉处理能力为6054t/a;废液炉处理能力为1296t/a;高温蒸汽处理装置处理能力为1650t/a,合计处理能力为9000t/a。主体工艺流程见图1。

1.1.2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厂址位于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内,获准经营的危险废物类别主要有:农药废物(Hw04)、木材防腐剂废物(Hw05)、有机溶剂废物(Hw06)、废矿物油(Hw08)、废乳化液(Hw09)、精(蒸)馏残渣(Hw11)、染料涂料废物(Hw12)、有机树脂类废物(Hw13)、表面处理废物(Hw17)、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Hw19)、无机氰化物废物(Hw33)、废碱(Hw35)、有机磷化物废物(Hw37)、有机氰化物废物(Hw38)、含酚废物(Hw39)、含醚废物(Hw40)、废卤化有机溶剂(Hw41)、有机溶剂废物(Hw42)、含有机卤化物废物(Hw45)、其他废物(Hw48)。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集中处理综合性固体废弃物的回转窑焚烧装置,处理能力为9000t/a。主体工艺流程见图2。

1.2精/蒸馏回收方式连云港润峰环保产业公司厂址位于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内,是一家专门从事有机废液处置的单位,是为连云港市化学工业配套的环保企业,将各化工企业废液收集后进行精制回收,再将得到的产品返还企业作为原料进行再生产,获准经营的危险废物类别主要有:废有机溶剂[含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甲苯、甲醇、异戊醇、乙酸乙酯、丙酮、环已烷、石油醚](Hw42)、废卤化有机溶剂[三氯乙烷、二氯乙烷](Hw41)、苯胺废液(Hw11),合计4740t/a。

企业主要设置三套废溶剂回收生产线和一套釜底残液处理生产线,其中三套废溶剂回收设备分别为:DmF/DmaC精馏装置、苯胺精馏装置及杂醇油精馏装置,根据所需回收的溶剂选用不同设备。

2处置对策优化及建议

2.1推进危险废物最小化管理

2.1.1将危险废物最小化管理列入处置对策优化研究的动机将危险废物最小化管理列入处置对策优化研究的动机:①化学工业过程废弃物除了造成环境问题外,还代表由于过程的低效率导致有价值的原料和能源的损失,此外废弃物还需要高额的处理费用,而实行废物最小化,企业从提高原料利用和降低废物处理两方面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②缓解热解焚烧方式处理设施的压力,充分利用连云港润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富余能力;③提高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在连云港市化工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中的地位。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9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严查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污染、废水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以及环境违法犯罪问题,加强涉重金属排放行业企业监督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医药农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规范企业环境管理,提升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一)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和水污染等环境违法问题

1.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反映的和媒体报道的环境污染问题列为环保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严厉查处危害群众健康、社会反响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屡查屡犯、明知故犯、恶意偷排、多次被查处仍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实施停产整顿;对超标排放的,依法给予高限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特别是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要一律取缔。加强与公安机关合作,从严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2.加强对水泥企业以及燃煤锅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电力企业(包括企业自备电厂)燃煤机组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除尘、脱硫、脱硝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检查2012年以来批准并投产的电力企业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情况、既有电厂达标排放情况和为执行新标准所做的准备情况,督促企业加快推进脱硝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严查擅自停运闲置治污设施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加大对水泥企业和重点燃煤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检查频次,对偷排、超标排放、无故擅自停运治污设施、无故开启烟气旁路、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弄虚作假的,依法从重处罚、追缴排污费。加强治污设施停运管理,规范企业停产、投产报告,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3.加大对企业废水排放的排查力度。彻底摸清废水排放去向,严查利用渗井(旱井)、渗坑(坑塘)、溶洞、矿井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废水的违法行为。对擅自拆除、闲置污染物治理设施,利用暗管偷排废水、将废水稀释后排放、通过储水罐等运输工具转移倾倒废水废液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并予以处罚;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要责令其停止生产;造成重大或特大水污染事故的,依法报请市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构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4.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治理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泥处理处置情况,严查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非法倾倒污泥等违法行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脱氮的升级改造,促进氨氮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的监督性监测,全面分析、掌控污水处理厂运行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尤其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情况。进一步加大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监管力度,严禁擅自堆放、随意丢弃、倾倒、直接排放。督促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置、利用单位建立污泥管理台账,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详细记录污泥产生量、转移量、处置量及其去向等情况,建立定期向辖区环保、住建等主管部门报告制度。严厉打击擅自停运、在线监控不能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二)集中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的“回头看”活动

1.检查“六个一律”整治要求落实情况。集中开展涉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的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铅蓄电池和电镀等重点行业的“回头看”活动,重点检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是否取缔,已下达取缔决定的,是否拆除生产设备、吊(注)销营业执照、妥善处置危险废物;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是否停产整治;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等执行不到位的,是否停止生产;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者超标排放的,是否停产整治(已完成整改任务的,是否严格执行验收规程和标准);不能依法达到防护距离要求的,是否停产整治;排查整治工作不到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是否追究责任。对专项检查、抽查和督查中发现的环境问题,是否整改到位。

2.检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在建企业环保“三同时”、安全“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生产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特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危险废物贮存及处置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企业自行开展污染物监测情况;工业园区企业污染物预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三)全面排查整治医药农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1.全面排查医药农药制造企业。重点排查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安全“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制度执行情况;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处置情况,特别是原料药、制剂等企业产生的蒸馏及反应残渣、母液及反应基或培养基、吸附剂、催化剂、溶剂、废药品及过期原料等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工业园区集中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群众反映工业园区污染问题的解决情况。排查要不留死角,摸清医药农药制造企业底数,建立监督管理台账。

2.深入整治医药农药制造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严肃查处超标排放、偷排漏排或采用非法手段转移废水的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卫生、安全防护距离要求,督促未达到防护距离要求或安全风险高的企业向工业园区搬迁,解决异味扰民问题。严肃查处不按照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在转移过程中倾倒丢弃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对未依法转移危险废物的,督促产生企业承担清除污染、赔偿损失的责任。发现将抗生素菌渣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及时移送农业部门。对“三废”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生产装置,报请当地政府予以淘汰关闭。

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加强对医药农药制造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企业管理,督促企业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严格执行废水排放标准和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危险废物的贮存、转移、处置环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重点排查整治危险废物产生、利用或处置企业。

1.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申报登记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相关信息,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采取有效措施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严肃查处不设置危险废物标志、不按规定申报登记或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环境违法行为。

2.对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产生企业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严肃查处不按照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严禁委托无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严肃查处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在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丢弃、遗撒的环境违法行为,对故意倾倒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建立危险废物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主体责任,未依法转移危险废物的,产生企业应承担清除污染,赔偿损失的责任。

3.对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危险废物或不按照许可证规定的经营范围经营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要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限期处理。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市政府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环保局、发改局、经信局、监察局、司法局、财政局、工商局、住建局、安监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政策指导,日常协调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局)负责。各镇街、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环保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制定方案,周密部署,细化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和整治任务,具体落实到部门和负责人。

(二)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全面整治。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坚持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制度,强化联合执法,充分发挥部门联动的优势,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和服务等工作,加强与监察、司法机关配合,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加强对环保专项行动的考核,从组织领导、信息报送、阶段情况及工作总结等方面加强对基层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情况的调度,切实保障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追究责任。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将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典型环境污染问题作为重点,分批进行挂牌督办,落实相关责任,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挂牌督办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辖区或相邻区域环境严重污染或者造成破坏的;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致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对不依法行使职权,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强宣传报道,曝光典型案件。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将宣传工作贯穿行动始终,保持声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及时环保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查处情况、挂牌督办案件等相关信息,回应媒体报道和社会关切。要加大曝光力度,公开曝光恶意违法排污行为和典型违法案件,强化警示教育。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邀请人民群众参与执法检查,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下旬)

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动员,安排部署专项行动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确定整治重点,对重金属排放、化工等重点企业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点工业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

(二)检查和整治阶段(8月至9月上旬)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集中检查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对排查中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制定详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时限和要求。9月10日前,公布环保违法案件信息,并将环保专项行动进展情况以及涉重金属重点行业的“回头看”活动、全面排查整治医药农药行业的情况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督查阶段(9月中旬至10月底)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重点整治对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迎接各上级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我市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督查。

危废品处理方案篇10

一场重大劫难后,事故应急处置往往需持续数日,尤其是后续土壤修复,甚至经年。

水环境风险尚可控

化学品爆炸事故造成的污水必须优先处置,否则一旦下雨防堵不及,会造成污染扩散。在探讨处置方案时,天津港事故现场专家组曾对周边几家污水处理厂进行比选,最后选定距爆炸现场最近的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污管网内的废水与消防废水。

现场指挥部还确定了一个废水处置途径,即通过专用的罐装运输车,将废水转运至40余公里之外的天津合佳威立雅危废处置中心,主要承担现场隔离区的明渠、水坑、水塘等低洼汇水区内的高浓度废水。

传统的市政污水处理厂通常采用生物法处理废水,含危化品的高浓度废水要依赖物理、化学等方法特殊处理,两者技术路线不同。“只要不计成本,技术上不是难题。”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薛晓飞分析,处理每吨危化品废水的成本几十元,处理同量的市政污水仅需几角钱,甚至几分钱。

最棘手的是废水量太大,处理时间长。现场区的排海口、市政管网全部被封堵,防止污染源外泄,这导致大量高浓度含氰化物废水淤积。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事故现场存有约6万吨废水。

数十辆运输车、抽水车与挖掘机被调往封闭区紧急作业。至8月21日,天津市政府副市长王宏江称,封闭区内的污水已处理了3060吨。

令专家组不安的还有,爆炸发生后,在原点形成一个直径约100米、积满水的大坑,看上去像一只睁大的巨眼望向天空。以水坑为中心的警戒区内,氰化物超标严重。

根据环保应急工作组的测定,大水坑中废水的氰化物平均超标40多倍,另外,pH值也出现超标,在10-11之间,碱性很强。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助理王立前对《财经》记者分析,碱性废水比酸性废水危害小,因为氰化钠不能遇酸,遇酸会变成剧毒的氢氰酸,在碱性环境下,氰化物比较稳定。

污水处置还增设了一道破氰专项装置,由前去支援的清华大学等机构专家制定。核心区内高浓度污水的破氰处理将原地进行,然后转运。所谓破氰处理,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氰根离子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拆散,从而将氰化物分解成低毒物或无毒物,如氮气和碳酸盐等。到现场之前,专家已做过破氰效果与效率的紧急实验。

经过破氰处理的废水,再通过污水处理厂、危废处置中心,经多个无害化处理环节,水质达标后再排放入海。一位在现场的环保部专家说:“上级有两点要求,一是不能只满足达标值,要执行更高级别,达到污染前的背景值再外排;二是确保一滴未经处理的水都不能外漏。”

截至8月26日,大坑周边积水点内废水,已经用罐车运出。然而,由于大坑附近土壤松软、不能承载罐车重量,运出废水方案不适用大坑内废水。据媒体报道,大坑中6万吨污水量,需要预备出10倍的储水能力,也就是达到60万吨水的储水能力。

一套破氰设备日处理污水5000吨左右。一位天津市环保系统官员说:“现场计划增加设备进行积水清理,要彻底处理完毕预计可能三个月。”

相比地表水的封闭式控制,目前对地下水的监测略显不足。地表水环境监测点位共42个,海水环境监测点6个,而地下水监测点仅有8月22日设置的一个。根据当天的监测数据,地下水中检出氰化物,未超标。

一位曾去过现场的环保系统专家对《财经》记者说:“一个监测点是不够的,要想掌握全面情况,应布设更多的地下水监测点。”

地下水一旦被污染,修复的难度将远远超过地表水治理,且修复周期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学院教授王红旗说,此次事故幸好有地域特殊性,即使发生了地下渗漏,主要污染对象也是海洋,而不会对水源地造成威胁。

天津港是填海造地项目,事故发生地靠近渤海海域,海水与地下水互通,污染浓度会受到海水稀释;另一方面,相比地表水的径流速度,地下水的污染物扩散速度会相对缓慢。

土壤修复方案待定

由于爆炸事发地邻近住宅区,土壤污染的治理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附近居民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位在现场的环保部固废中心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应急处置结束之后,后续要修复土壤。这项内容已被列入事故指挥部的工作范畴,但具体修复方案尚未确定,目前处于准备启动的状态。

与常规项目相比,天津爆炸事故的遗留场地复杂得多。

中国环境科学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表示,常规污染场地是多年积累的污染造成,污染源相对容易确定,污染物迁移途径与范围可根据扩散模型测算出大致规律,而天津事故麻烦之处是,污染物的污染规律不易掌握。

比如,事故现场是多种危化品仓储库,遗留污染物不明,而且爆炸过程中不排除发生二次化学反应生成新污染物;污染扩散途径多,爆炸过后除了空气和水、土层等自然条件以外,还可以通过喷溅、挥发、沉积以及自然散落等途径造成环境污染。

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看来,突发环境事故在各界高度关注之下,现场应对处置的紧迫性更强,制定修复方案时不可能做到常规污染场地项目的长时间论证、比较。并且,客观限制因素较多,还要在敏感事故中严防可能发生的次生事故。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事故场地曾存包括硝酸铵、硝酸钾在内的氧化物1300吨左右,金属钠、金属镁等易燃物约500吨。这些危险品基本上在参与大爆炸后分解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一般情况下,硝酸铵、硝酸钾并不具有特别的危害,只是当有大的外力,如撞击、高温时才会发生爆炸。而且,爆炸后形成的是比较简单的物质如氮气、水等,总体上危害不会很大。

需要关注的是氰化物的污染。爆炸前现场存有700吨氰化钠,后期工作人员在核心区已清理收集近200吨,并将它们安全运出。也就是说,可能有500吨氰化钠被散播遗留在环境中。

氰化物是冶金、化工、制药、纤维制造等工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国内有治理的成熟方法。通过处理受氰化物污染的土壤,可以使氰化物分解成低毒物或无毒物。因此,与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土壤相比,氰化物的处理难度相对较低。杨敏认为,现场危险品的处理工作要尽快掌握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然后进行污染物的截留和妥当处理。

按轻重缓急进行分期治理,也是国外处理突发环境事故污染场地的原则。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ChemicalControlCorporation场地,曾长期作为危废储存、处理场地,接收过不同类型的化学品。这块场地在1980年发生了一起火灾及爆炸事故,引发了土壤、水污染等严重后果。

该场地彻底治理,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历时一年的应急处置,主要是清理所有雨水管网、打捞周边地表水污染物,以及移除场地周边的所有容器,并完成有针对性的初步场地调查;之后,是全面调查和评估,经多轮论证,七年后,美国国家环保局才确定最终修复方案,选择了固化稳定化技术。最终,直到1993年12月修复工程竣工。

竣工并不代表修复工程结束了。按美国国家环保局规定,该场地每五年要进行一次评估,经三次评估来验证是否达到修复决策目标。因此,直到2009年,整个修复工作才彻底完成,最终的评估结果显示该地块能满足对人体健康和环保的要求。

在天津港事故现场,危化品清理和废水治理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加之邻近住宅区,因此,污染土采取了转运、在别处存放的异位修复法。其实,在常规的污染场地项目中,更受业界推崇的是原位修复法,此法可以减少外运污土带来的环境风险。

自8月20日起,中铁十八局五公司,开始在天津港海铁一号路,建设高1.2米的存放池,该池有防渗结构,能存放2.4万方污土。

上述环保部专家告诉《财经》记者,该存放池只是短期封存污土,最终还要原地或再转运出去修复,最终的修复方案尚未确定。第一步要对现场含危废物质的土壤进行简单洗消处理,下一步就会转运到临时存放池中,应急处置结束后再进行彻底修复。

全面评估还须时日

大水坑内的水处理完后,坑内底泥该如何处理?这给现场环保专家组出了一道难题。污染场地的治理对象通常还包括含高危、有害物质的渣和屑,以及附有大量有毒物质的底泥等。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污染场地涉及约3公里长的地下排水涵管,其中沉积物的清除属于地下密闭空间作业,且其中积水较多,是修复工程的难点。

“当时一个有利条件是正处于冬天,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把管网中的底泥给冻住了。我们采取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一点点抠出来,再送到危废处置焚烧炉中处理掉。”刘建国参与了该事故应急处置和场地调查修复,他回忆,方案确定后,整个处置过程耗时四个多月才完成。针对不同污染物,上述爆炸后的善后处置采取了安全填埋、高温焚烧以及生化处理等技术结合应用。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虽有多种可供选用,天津港事故后场地的修复方案尚未敲定。《财经》记者获悉,原因主要有:应急阶段远未结束,后续更漫长的治理还无暇顾及;事故现场的后续土地利用方向尚未明确,还无法确定最终的修复目标值,进而无法拿出最终的技术路线。更为关键的是,决定修复方案的基本前提――全面的污染风险评估报告尚未完成。

自8月16日起,天津市环境监测站在事故区5公里内,布设73个土壤环境监测点。8月22日,官方公布,测出16个土样有氰化物,但均不超标,大致方位是事故点南侧和东部偏北。借此事故,应该建立一套突发环境事故善后处置长期监控和评估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及时公布。如此才能让民众放心

天津港“遗毒”清理持久战

本刊记者高胜科贺涛孙爱民/文

距离天津港“8・12”事故现场2公里的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在爆炸中部分设施损坏,紧急抢修。爆炸发生翌日下午,这家市政污水处理厂临危受命,负责处理事故区内废水。

一场重大劫难后,事故应急处置往往需持续数日,尤其是后续土壤修复,甚至经年。

水环境风险尚可控

化学品爆炸事故造成的污水必须优先处置,否则一旦下雨防堵不及,会造成污染扩散。在探讨处置方案时,天津港事故现场专家组曾对周边几家污水处理厂进行比选,最后选定距爆炸现场最近的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污管网内的废水与消防废水。

现场指挥部还确定了一个废水处置途径,即通过专用的罐装运输车,将废水转运至40余公里之外的天津合佳威立雅危废处置中心,主要承担现场隔离区的明渠、水坑、水塘等低洼汇水区内的高浓度废水。

传统的市政污水处理厂通常采用生物法处理废水,含危化品的高浓度废水要依赖物理、化学等方法特殊处理,两者技术路线不同。“只要不计成本,技术上不是难题。”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薛晓飞分析,处理每吨危化品废水的成本几十元,处理同量的市政污水仅需几角钱,甚至几分钱。

最棘手的是废水量太大,处理时间长。现场区的排海口、市政管网全部被封堵,防止污染源外泄,这导致大量高浓度含氰化物废水淤积。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事故现场存有约6万吨废水。

数十辆运输车、抽水车与挖掘机被调往封闭区紧急作业。至8月21日,天津市政府副市长王宏江称,封闭区内的污水已处理了3060吨。

令专家组不安的还有,爆炸发生后,在原点形成一个直径约100米、积满水的大坑,看上去像一只睁大的巨眼望向天空。以水坑为中心的警戒区内,氰化物超标严重。

根据环保应急工作组的测定,大水坑中废水的氰化物平均超标40多倍,另外,pH值也出现超标,在10-11之间,碱性很强。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助理王立前对《财经》记者分析,碱性废水比酸性废水危害小,因为氰化钠不能遇酸,遇酸会变成剧毒的氢氰酸,在碱性环境下,氰化物比较稳定。

污水处置还增设了一道破氰专项装置,由前去支援的清华大学等机构专家制定。核心区内高浓度污水的破氰处理将原地进行,然后转运。所谓破氰处理,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氰根离子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拆散,从而将氰化物分解成低毒物或无毒物,如氮气和碳酸盐等。到现场之前,专家已做过破氰效果与效率的紧急实验。

经过破氰处理的废水,再通过污水处理厂、危废处置中心,经多个无害化处理环节,水质达标后再排放入海。一位在现场的环保部专家说:“上级有两点要求,一是不能只满足达标值,要执行更高级别,达到污染前的背景值再外排;二是确保一滴未经处理的水都不能外漏。”

截至8月26日,大坑周边积水点内废水,已经用罐车运出。然而,由于大坑附近土壤松软、不能承载罐车重量,运出废水方案不适用大坑内废水。据媒体报道,大坑中6万吨污水量,需要预备出10倍的储水能力,也就是达到60万吨水的储水能力。

一套破氰设备日处理污水5000吨左右。一位天津市环保系统官员说:“现场计划增加设备进行积水清理,要彻底处理完毕预计可能三个月。”

相比地表水的封闭式控制,目前对地下水的监测略显不足。地表水环境监测点位共42个,海水环境监测点6个,而地下水监测点仅有8月22日设置的一个。根据当天的监测数据,地下水中检出氰化物,未超标。

一位曾去过现场的环保系统专家对《财经》记者说:“一个监测点是不够的,要想掌握全面情况,应布设更多的地下水监测点。”

地下水一旦被污染,修复的难度将远远超过地表水治理,且修复周期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学院教授王红旗说,此次事故幸好有地域特殊性,即使发生了地下渗漏,主要污染对象也是海洋,而不会对水源地造成威胁。

天津港是填海造地项目,事故发生地靠近渤海海域,海水与地下水互通,污染浓度会受到海水稀释;另一方面,相比地表水的径流速度,地下水的污染物扩散速度会相对缓慢。

土壤修复方案待定

由于爆炸事发地邻近住宅区,土壤污染的治理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附近居民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位在现场的环保部固废中心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应急处置结束之后,后续要修复土壤。这项内容已被列入事故指挥部的工作范畴,但具体修复方案尚未确定,目前处于准备启动的状态。

与常规项目相比,天津爆炸事故的遗留场地复杂得多。

中国环境科学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表示,常规污染场地是多年积累的污染造成,污染源相对容易确定,污染物迁移途径与范围可根据扩散模型测算出大致规律,而天津事故麻烦之处是,污染物的污染规律不易掌握。

比如,事故现场是多种危化品仓储库,遗留污染物不明,而且爆炸过程中不排除发生二次化学反应生成新污染物;污染扩散途径多,爆炸过后除了空气和水、土层等自然条件以外,还可以通过喷溅、挥发、沉积以及自然散落等途径造成环境污染。

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看来,突发环境事故在各界高度关注之下,现场应对处置的紧迫性更强,制定修复方案时不可能做到常规污染场地项目的长时间论证、比较。并且,客观限制因素较多,还要在敏感事故中严防可能发生的次生事故。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事故场地曾存包括硝酸铵、硝酸钾在内的氧化物1300吨左右,金属钠、金属镁等易燃物约500吨。这些危险品基本上在参与大爆炸后分解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一般情况下,硝酸铵、硝酸钾并不具有特别的危害,只是当有大的外力,如撞击、高温时才会发生爆炸。而且,爆炸后形成的是比较简单的物质如氮气、水等,总体上危害不会很大。

需要关注的是氰化物的污染。爆炸前现场存有700吨氰化钠,后期工作人员在核心区已清理收集近200吨,并将它们安全运出。也就是说,可能有500吨氰化钠被散播遗留在环境中。

氰化物是冶金、化工、制药、纤维制造等工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国内有治理的成熟方法。通过处理受氰化物污染的土壤,可以使氰化物分解成低毒物或无毒物。因此,与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土壤相比,氰化物的处理难度相对较低。杨敏认为,现场危险品的处理工作要尽快掌握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然后进行污染物的截留和妥当处理。

按轻重缓急进行分期治理,也是国外处理突发环境事故污染场地的原则。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ChemicalControlCorporation场地,曾长期作为危废储存、处理场地,接收过不同类型的化学品。这块场地在1980年发生了一起火灾及爆炸事故,引发了土壤、水污染等严重后果。

该场地彻底治理,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历时一年的应急处置,主要是清理所有雨水管网、打捞周边地表水污染物,以及移除场地周边的所有容器,并完成有针对性的初步场地调查;之后,是全面调查和评估,经多轮论证,七年后,美国国家环保局才确定最终修复方案,选择了固化稳定化技术。最终,直到1993年12月修复工程竣工。

竣工并不代表修复工程结束了。按美国国家环保局规定,该场地每五年要进行一次评估,经三次评估来验证是否达到修复决策目标。因此,直到2009年,整个修复工作才彻底完成,最终的评估结果显示该地块能满足对人体健康和环保的要求。

在天津港事故现场,危化品清理和废水治理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加之邻近住宅区,因此,污染土采取了转运、在别处存放的异位修复法。其实,在常规的污染场地项目中,更受业界推崇的是原位修复法,此法可以减少外运污土带来的环境风险。

自8月20日起,中铁十八局五公司,开始在天津港海铁一号路,建设高1.2米的存放池,该池有防渗结构,能存放2.4万方污土。

上述环保部专家告诉《财经》记者,该存放池只是短期封存污土,最终还要原地或再转运出去修复,最终的修复方案尚未确定。第一步要对现场含危废物质的土壤进行简单洗消处理,下一步就会转运到临时存放池中,应急处置结束后再进行彻底修复。

全面评估还须时日

大水坑内的水处理完后,坑内底泥该如何处理?这给现场环保专家组出了一道难题。污染场地的治理对象通常还包括含高危、有害物质的渣和屑,以及附有大量有毒物质的底泥等。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污染场地涉及约3公里长的地下排水涵管,其中沉积物的清除属于地下密闭空间作业,且其中积水较多,是修复工程的难点。

“当时一个有利条件是正处于冬天,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把管网中的底泥给冻住了。我们采取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一点点抠出来,再送到危废处置焚烧炉中处理掉。”刘建国参与了该事故应急处置和场地调查修复,他回忆,方案确定后,整个处置过程耗时四个多月才完成。针对不同污染物,上述爆炸后的善后处置采取了安全填埋、高温焚烧以及生化处理等技术结合应用。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虽有多种可供选用,天津港事故后场地的修复方案尚未敲定。《财经》记者获悉,原因主要有:应急阶段远未结束,后续更漫长的治理还无暇顾及;事故现场的后续土地利用方向尚未明确,还无法确定最终的修复目标值,进而无法拿出最终的技术路线。更为关键的是,决定修复方案的基本前提――全面的污染风险评估报告尚未完成。

自8月16日起,天津市环境监测站在事故区5公里内,布设73个土壤环境监测点。8月22日,官方公布,测出16个土样有氰化物,但均不超标,大致方位是事故点南侧和东部偏北。

多位受访土壤修复专家指出,5公里范围内布设73个土壤点位远远不够,无法全面、系统掌握场地污染实情。何况,深层土壤采样分析仍在进行中。

一位中科院土壤修复专家对《财经》记者分析,“按规范要求,这块场地应网格状布设上万个点位,考虑到场地类型单一、事故刚发生土壤污染迁移慢,至少也得布设上千个点位。73个点位只能做到大概的摸底。”

现场工作人员的难处是,上述建议受现场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实施,现场周边并非空地,而是建成的住宅区。一位现场专家诉苦说,“如按采样规范,采样目标只能是土壤,但网格点位恰好可能是一栋房子,无法采集。”

环保部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已派驻专家进入现场,对土壤、地下水等环境影响全面评估。《财经》记者获悉,由于现场工作量庞大,且要在统一调度下协助应急处置和监测决策,要得出一个初步的评估结果仍需多日。

针对突发灾难善后,刘建国建议,长期治理千万不能留下隐患,应借此事故,建立一套突发环境事故善后处置长期监控、评估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及时公布。如此,才能让民众放心。

本刊实习生毛嘉辰对此文亦有贡献

多位受访土壤修复专家指出,5公里范围内布设73个土壤点位远远不够,无法全面、系统掌握场地污染实情。何况,深层土壤采样分析仍在进行中。

一位中科院土壤修复专家对《财经》记者分析,“按规范要求,这块场地应网格状布设上万个点位,考虑到场地类型单一、事故刚发生土壤污染迁移慢,至少也得布设上千个点位。73个点位只能做到大概的摸底。”

现场工作人员的难处是,上述建议受现场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实施,现场周边并非空地,而是建成的住宅区。一位现场专家诉苦说,“如按采样规范,采样目标只能是土壤,但网格点位恰好可能是一栋房子,无法采集。”

环保部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已派驻专家进入现场,对土壤、地下水等环境影响全面评估。《财经》记者获悉,由于现场工作量庞大,且要在统一调度下协助应急处置和监测决策,要得出一个初步的评估结果仍需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