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2:44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1

商务部研究院4月22日《2012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对全年消费市场走势和扩大消费政策走向给出基本判断,认为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超越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而今年扩大消费政策的总基调将是保持原有政策的连续性。

报告认为,2012年,消费将在近10年首次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消费增长将保持在较快区间。尽管今年消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有所减弱,但物价回落、预期中的利率下调会对消费增长产生利好,总消费增长将延续2011年消费同比增速回落趋势,达15%左右。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关系看,在2011年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仅比投资低2.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三驾马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延续上年发展势头,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超越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初步形成。

报告认为,尽管近年来我国扩大消费的政策向农村倾斜,而且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但是2012年城镇的消费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农村。主要原因在于,2011年,城镇与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下降到3.13倍,但是消费差距却变化不大;城市化将导致城镇消费者人数多于农村,截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占比达到51.27%。

报告认为,2012年,我国总消费增速将在上年增速回落的基础上进一步减速,要实现“稳增长、稳物价”的双重目标,必须保持消费的增长态势不变。但是考虑到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影响,预计今年扩大消费政策基调将是保持原有扩大消费政策的连续性。既要保持消费支持对象的连续性,对即将到期的扩大消费政策,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接续和替代政策,避免对消费增长动力釜底抽薪;又要保持便利消费政策的连续性,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今年在保持扩大消费政策连续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政策创新空间。可能的政策创新空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扩大消费政策不会像以往那样广谱性地支持某类产品,可能会对支持对象加以约束。可能对政策支持对象加入绿色、节能环保等约束指标,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形成;也可能对支持对象加入自主品牌的约束指标,引导形成喜爱自主品牌、以消费自主品牌为荣的消费文化。二是扩大消费政策可能扩展支持的行业范围。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将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以及家政、养老、大众餐饮等服务消费纳入到扩大消费政策的支持范围。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2

当2010年中国报业广告增长18.9%,跑赢广告市场总体的时候,不少人都会怀疑这是不是昙花一现?但今年前三季度,报业广告增长15.3%,再次领先总体大盘时,我们不能不冷静地思考这是为什么?

2011年报纸广告继续跑赢广告市场总体

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2011年1~9月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增长13.9%,其中,电视广告增长13.7%,报纸广告增长15.3%,再次跑赢市场总体。与2010年报纸广告18.9%的增长率相比,2011年上半年的增速降低了3.6个百分点。但由于2010年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增长,具有恢复性增长的因素,而今年前三季度应该是常态的增长,这就说明报业广告仍然有着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2011年前三季度各月来看,1、2月由于元旦、春节的影响,环比、同比都出现下降。之后的四个月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但进入第三季度后同比增速有所放缓,特别是9月的同比增长率下滑到个位数,可能是一个严峻的信号。

1~9月最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和汽车两个支柱行业的不同趋势。前三季度房地产成为最给力的行业,广告额大增37.4%,而汽车(交通)广告额却下降2.7%。这再次印证了产业景气对广告投放影响的规律。

始于2010年4月的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一年半多,市场冷清,销量大幅下滑使得开发商资金链的问题开始凸显,这导致部分房价已经开始松动。有观点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已经到来,房价将进入下降通道。我们曾经说过,房地产景气与广告投放似乎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房子热销时,广告不会随之同步增长,而房子滞销时,广告却反其行之。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多次,似乎成为一种规律。从这次调控对房地产广告的影响看,2010年4月中旬开始调控,5、6月广告就出现负增长,7月以后虽然恢复增长,但一直处于个位数的低水平。但到第四季度,突然出现超过20%的大幅增长,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11年,而且有不断加快的迹象。由此看出,调控之后的两个月是开发商的观望期,之后,产业景气与广告投放就呈现出明显的背离趋势。

总体来看,前三个季度在报纸广告的增量中,房地产行业的贡献高达55%,其虽然带动了报纸广告的增长,但由于贡献行业过于集中于房地产,也使广告经营的风险大大增加。9月房地产广告的增速大幅减缓,似乎警示着我们,面对拐点的到来,开发商会不会又处在一次观望期?如果是这样,今年第四季度甚至明年的报纸广告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汽车行业正相反,产业景气与广告投放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已经被近20年的事实所证明。2010年,生产汽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销售汽车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在市场繁荣的推动下,汽车广告大幅度增长38.8%。但在2011年前四个月汽车广告还有增长,5月开始就转为负增长,虽然今年前三季度,汽车累计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但产销同比仅增长2.75%和3.62%,与2010年形成巨大反差。在汽车市场低位徘徊的影响下,1~9月报纸汽车广告下降了2.7%。

有业内人士称,近期车市没有反弹迹象,甚至仍有继续探底的可能,不过年底前或将企稳回升。可以预计,如果车市不能反弹,继续维持目前的状态,接下来广告投放趋势不会改变。2010年拉动报业广告增长的主力行业,今年将成为最困难的行业之一。

除了上述两个大幅变化的行业之外,娱乐及休闲、金融、教育培训分别增长42%、30.5%和41.5%,成为推动报纸广告增长的主力行业。而医疗保健行业继续下滑,1~9月出现5.6%的负增长。

1~9月报纸广告的态势能否延续到年底,从资源层面上看,还是取决于几个主要行业的变化。这几个行业的景气趋势延续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前三个行业中,房地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汽车广告由于车市短期难于回暖,还看不到回升迹象,9月开始增速减缓的趋势有可能延续至2012年。因此,2012年广告经营将可能面临较为困难的局面。

在新传播环境下,报纸传播价值的回归是广告持续增长的保证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传播环境变化有目共睹,尤其是近两年微博的高速发展,使传播环境更加突出了自媒体传播的特征。人们普遍认为,报纸是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传统媒体,由此“报纸消亡”的观点曾一度不绝于耳。但至少到目前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报纸并没有“消亡”的迹象,在新传播环境中主流大众媒体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加强。如何解析这种现象?报纸是“回光返照”,还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经过近10年的探索,报纸开始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逐步找到了在新环境中报纸的存在价值,而这种存在价值恰恰是新传播环境所必需的。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回归。

共存与互补是现阶段媒体环境的基本特征。新媒体的成长并不是以“消灭”某类传统媒体为目标,而是给受众更多的接触媒体和传播信息的机会。CtR中国城市居民调查(CnRS-tGi)的数据显示,2010年平均每天接触3种以上媒体的人群比例达到73.5%,比2007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而70%左右的高端人群每天接触的媒体达到5种。这表明,传播环境的变化使受众接触媒体更方便、更多元。

同样,受众的媒体接触时间变化也反映了这样的趋势。CnRS-tGi数据表明,2010年,受众每天平均读报时间为37.4分钟,读杂志时间为31分钟,分别比2007年减少了3.4分钟和3.3分钟;2010年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131.8分钟,收听广播时间为30.2分钟,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5.5分钟和7.5分钟;而同期上网时间达到189.4分钟,增加了52.1分钟。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受众接触媒体的时间长达7个小时,比2007年提高了近一个小时。由此可见,媒体已经全面介入受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多元媒体的存在正在给受众提供更大的方便。

从时间的分布上看,网络的接触时间大幅度增加,已经占据受众最多的时间,而电视、广播的接触时间不降反增,只有平面媒体的时间有所减少。笔者认为,时间结构的变化恰恰说明新媒体的成长并不是要取代传统媒体曾经所占据的“受众时间”,而是与传统媒体共同创造了新的媒体环境。至于平面媒体的受众接触时间略有减少,也不表明“消亡”会到来,它也说明了平面媒体存在的必要性,在多元媒体的时代,每天有半个多小时看报纸足够了。在接触其他更便捷媒体的同时,阅读报纸正体现了报纸的公信力和话语权。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自媒体时代更需要权威大众媒体。网络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量在爆发式的增长。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新闻、资讯,受众却感到困惑,找到有价值信息的难度增大,受众接近事实真相和对事件、信息解读的要求增加。“7.23”动车事故后的传播过程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播最快的是微博,它在第一时间发出现场信息引起广泛关注和转发,并不断发出新的信息,微博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大量的信息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片面甚至失真的信息,即使是真实的信息,也可能是局部的、某一个侧面的、某一个视角的。因此得到微博信息后,受众更关心的是更加详细、全面的情况,以及事故的直接原因、深层原因,处理过程和深度分析。

我们看到,动车事故的报道和传播形成了一个多媒体、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体系。各种媒体相互补充,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报纸在全面、客观、深度和解析上的表现尤为出色。很多报纸采用大量版面连续报道、深度解读,采访专业人士,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并在报道中采用微博信息,分析微博传播。这些报道被大量的网络媒体转载,形成了巨大的二次传播力。可以看出,大众媒体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传播,但却统领了事件报道的话语权,而有价值的微博信息也通过大众媒体放大了传播效应。

默多克曾经说:“人们越是陷入信息沼泽,可能会转而只相信权威信息。”这实际上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各类媒体当中,报纸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主流报纸无疑是受众认为最权威的媒体,因此,在接触网络媒体的同时,看看报纸怎么说正在成为受众的媒体接触需要。

适应企业营销要求,抓住区域广告资源,实现广告传播价值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报业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竞争激烈在所难免,报业要想继续企稳,仍然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适应企业营销变化,做企业联系消费者的营销平台。报纸广告经营的增长原因,不仅在于逐步适应新传媒环境,还在于适应企业传播要求,将广告平台转型为营销平台,实现媒体价值的回归。

在后经济时代,消费者的认知和体验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和体验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发展,企业提供的不只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满足,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价值欲望,稳定而长期的消费者关系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媒体在企业建立消费者关系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因为媒体关注并挑选消费者需要的信息,可以超越产品的交易和消费,引导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消费价值欲望,是消费者获取品牌信息、认知品牌的最基本的平台。这样,企业与消费者的连续性关系就存在于他们所信赖的媒体之中。

正是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这种发展,成就了报纸广告的发展。报纸广告市场的绝大部分源于地方报纸。本地化、民生化的优势,使报纸成为连接企业的细分市场和目标客户最有效的媒体。我们知道,欲望因地区而存在差异,碎片化使欲望差异更加明显,但消费者就以这些差异而细分,品牌落地就是落在差异之中,营销的落脚点最终在区域。而地方报纸最了解受众感兴趣的信息,能够针对不同细分顾客提供不同信息,触达企业与消费者的接触点。

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媒体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传播无限性,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接触到媒体新闻和信息。毋庸置疑,这是网络媒体的巨大优势。但是,物有一长必有一短,传播无限带来的广泛覆盖使其新闻和信息难以做到对每一个局部城市的充分聚焦。本地新闻、本地民生、本地文化、本地消费、本地习俗等恰恰是城市报纸的优势所在,而受众最关心的则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这就使地方新闻、信息、文化、消费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城市报纸有了充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发挥区域媒体优势,吸纳区域广告资源。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在传统媒体广告总量中,投向全国性媒体的广告占总量的1/3,其中超过90%投在中央台和省级卫视,而2/3的广告投向了区域性媒体。这表明广告资源的主要流向在区域市场,这一市场分配格局在报纸中更加显著,报纸广告总量中高达98%以上的广告是投向地方性报纸的。

广告资源在媒体分配上的这种格局,实际上反映了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的。无论什么品牌,其市场份额都是由一个个区域市场组成的,只有落地于一个个区域市场,才能成为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品牌,更何况绝大多数本土品牌还处于地方品牌阶段,它们依赖的只能是区域性媒体平台。

报纸广告的行业构成已经诠释了广告资源的市场特征。房地产广告是报纸的第一大广告来源,占到报纸广告的27%左右,零售业广告是第二大广告来源,占到19%左右。两个行业占到近一半广告资源,而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行业所需要的媒体平台都是地方性媒体。

广告资源的市场格局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在新媒体飞速发展阶段,为什么新媒体对报纸广告的分流并不显著。那是因为无限传播是新媒体的优势,而区域传播目前还不具备竞争优势。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3

imF预测中国经济2016年和2017年将分别增长6.5%和6.2%,比1月份预期均调高0.2个百分点。报告说,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反映了中国近期推出的稳增长措施及中国国内稳健的消费需求。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从制造业和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和消费驱动。随着中国去产能、去库存的推进,工业增长将出现下降。但随着经济转向消费驱动,服务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同时收入增长保持稳定,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健及支持消费的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将保证经济转型平稳进行。

imF认为,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对全球经济带来积极溢出效应,总体来看对自身及世界都有益处。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4月12日在新闻会上表示,中国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途径众多,包括更加清晰的政策沟通及确保经济转型平稳推进等。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虽然走出了危机,但复苏步伐一直比较缓慢,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仍在继续,但增速放缓且日益脆弱,这导致全球经济面临更大下行风险。报告将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增速预期分别下调至1.9%和2%,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今明两年增速预期分别下调至4.1%和4.6%。报告预计,美国今年增长2.4%,与去年持平,2017年增速会小幅提升;今明两年欧元区分别增长1.5%和1.6%;2016年日本经济增速将维持在0.5%,2017年随着消费税上调,日本经济预计将小幅收缩0.1个百分点。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4

回应可持续发展议程,主动与消费者沟通与其切身相关的议题,能为品牌创造竞争优势。由被动的单向传播转为双向积极沟通,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因为它让品牌内容从单项产品延伸为全面服务,帮助消费者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但是,仅仅发出环境和社会的信息是不够的。只有当品牌对企业责任感和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具有实质性的承诺,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策略。

经济衰退背景下的全球市场正在受到重创,对营销人士而言,营销的效益毋庸置疑已成为焦点。在一个品牌混杂的市场上,当每个品牌都在试图传播其价值的信息时,差异化的定位尤其可以提升其竞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传播为企业提升品牌资产提供了契机。深谙此道的品牌将更好地走过经济衰退期,并在衰退结束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因此,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传播?它是一种强调“低物质化”的传播方式,即通过减少传播过程中的资源需求,来提升品牌的情感价值、品牌忠诚度和信任等宝贵资产。

可持续发展传播不是让品牌一夜之间变绿,或利用标榜自然或绿色的标志性口号进行传播。事实上,这种做法可能会遭受漂绿指控,特别是当你来自汽车或石化行业。相对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传播方式,应由翔实的数据做支撑,以明确的行动口号吸引消费者,来创造震撼性的沟通。

对于那些创建有效的可持续传播的品牌来说,现在有一个机会让它们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但到目前为止,媒介传播界还未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信任感,尤其是在沟通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消费者感到怀疑和困惑。Forrester公司最近的研究表明,多达77%的人不相信品牌发出的环保宣言。《GfK》罗佩尔报告指出,64%的人希望绿色宣言能由第三方认证。疑惑和缺乏信任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市场也发生着变化,数字化正迅速地改变着商业动态。搜索的力量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找到任何与品牌相关的信息。隐私无处可藏。互联网能为企业提供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提供的信息更透明,并能接触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但许多公司正在坐失良机。据估计,在接下来的12至18个月,60%的公司将启动数字营销活动,以便能更持续地与消费者沟通。数字营销将节约成本,因为它能对市场活动进行在线数据测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效率和营销投资回报率。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传播?在Clownfish,我们认为可以用四项基本原则(4C)来概括:信誉(Credibility)、清晰(Clarity)、一致(Consistency)和对话(Conversation)。综合了这四项原则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恢复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信誉:这意味着不再瞎说。任何形式的传播必须以强有力的、可核查的技术数据为基础。这听上去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但却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实质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传播正在被非政府组织挑出来予以批评,甚至被禁止传播。英国《卫报》披露,英国广告局在2007年裁定19条做出误导消费者的绿色声明广告应当撤销,大大高于2006年的10条广告。

清晰:企业通过数字化营销表达的信息务必清晰、真实、可信,这样才能提高透明度。相关研究表明,信息的透明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呈正比关系。这意味着,公司不能含糊其辞地称其产品是“环保”的,表达方式应该简单明了。比如,88%的消费者会对“提高能源效率”有正面回应,但只有61%的消费者赞同“绿色”这种表述。环保标签可帮助公司传播,但并不总是表述清晰。英国零售商Boots曾在某系列洗发水的碳足迹后进行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28%的消费者不知道产品的碳足迹与气候变化有联系。

一致:可持续发展不是一股潮流。实际上,在Clownfish,我们相信可持续发展将会是21世纪新的商业模式。公司应该制定长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整体上解决问题,而不是逐一解决单个问题。应该确立一项“运动”而不只是开展某一项“活动”。公司未来传递的信息应该与其目前在市场上所宣传的信息相呼应。

对话:在“广告狂人”年代,做得最成功的品牌,往往是因为广告营销做得出色。然而,随着数字化营销的出现,企业的重点也相应转移。未来,在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中口碑最好的企业才是最成功的品牌。过去是企业“灌输式”营销的时代,现在则是企业和消费者双向沟通的时代。借助互联网的互动功能,让品牌的粉丝和批评者都有表达其看法的一席之地,或者通过博客让这种表达更深入,企业从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产品,以反映消费者价值观的转变。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5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房地产领域,如“稳定住房消费”、“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以及将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尤其是今年的报告未使用“调控”等相关表述,一改近年来“房价回归合理”这类的用词,重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起公众热议。对此,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取消限购,而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则表示,北京市住房限购不会取消,是永恒的;专家学者、市场人士的看法总体上是以利好来看待,甚至有人认为是“天大利好”,是与2008年“基调似曾相识”的全面支持,但也有代表委员“善意”提醒,稳定住房消费不等于维稳高房价。那么,对2015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我们究竟该进行怎样的判断呢?

回到工作报告大背景解析政策文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最多的词是“发展”,134次;其次是“改革”,86次;第三是“经济”,85次;第四是“建设”,75次。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总理在部署2015年工作时,就开宗明义,继续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我们面临的形势却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在此总体背景中,政府工作报告总共提到“住房”16次,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在回顾2014年工作的总结中强调:“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群众对“住房”不满意的地方是非常多的,但就商品房市场而言,在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最不满意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价格了,大涨,没房的人更不满;大降,买了房的人也很不满。

其二,在谈到“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时强调:“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毫无疑问,住房公积金可通过支持住房消费、提升财富效应和部分替代预防性储蓄以提振消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增值收益归属、使用范围、管理方式等方面可能会有大的改革。改革之后,支持住房消费的功能毫无疑问会更充分,毕竟在2014年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就要求“放宽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但提振的消费绝不仅仅是住房消费。

其三,在谈到“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时强调:“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相比于其它方面充满“正能量”的用词,唯独住房消费使用的是“稳定”这个中性词。在6个方面的并列中,在“培育增长点”之下,理解“稳定住房消费”,可能更多地就需要从“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了,更需要打开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之外的想象空间,如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甚至是互联网化的高科技绿色地产。

其四,也是最集中的一段,就是在谈到“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时,除了列出相关指标性任务外,强调“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置于整个工作报告中,基于房地产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可谓总体利好。实际上,这种利好自2014年以来,已经通过松绑限购、放松房贷、2014年9月央行新政、降息降准得到了体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利好却没有官方承认是在救市,而是强调回归市场化。2015年,继续的政策利好,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思路将继续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搞“强刺激”的“克强经济学”,房市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稳定”。但“坚持分类指导”。一方面,意味着住房消费的有些领域,将基本完全市场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楼市将继续分化,即使一些地方政府将“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的政策发挥到最大化,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市,也未必会向上稳定,向下稳定也是不能排除的。

核心是正确理解“住房消费”

针对总理工作报告中的“住房消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提出了问题:住房消费是绝大多数居民消费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但在现行的国家统计局的报表中﹐中国住房从来就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如果这样﹐中国居民住房消费如何来稳定?确实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住房消费是指当住房用于居民居住时,租住的,其租金计入承租人的消费支出;自住的,比照相应市场价格,以虚拟房租形式计入房屋所有人的最终消费。也就是说,住房消费仅是指居民所支付的房租,这实际上导致了两个问题:其一,由于我国住房供应的复杂现实,房屋租赁市场还不发达,会导致房租的真实数据难以统计,或者统计数据失真;其二,导致购买房子是投资而不是最终消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长期异化为投资市场。

按照国际惯例,能源、汽车贷款、休闲娱乐、宠物、运动器材、俱乐部会员卡、私人交通等,都是计入Cpi权数的。比如美国,住房消费就占Cpi权数的30%左右,具体又包括房租、外出居住支出、房屋保险、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四项。而我国的Cpi编制,还带有计划经济鲜明的遗迹,教育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住房消费等基本还没有完全反映其中。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将房地产问题单独论述,而是与其它5大消费并列,融入了“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之中,这可能就需要我们摒弃传统观念,以国际惯例的思维来对待“住房消费”这个概念,对待“稳定”这一政策的价值诉求。

首先,房屋是一种耐用品,且具有升值可能性,买卖房子在国际上均计入投资范畴而不是消费范畴。所以,我们得承认,尽管住房交易对住房消费的贡献显而易见,但“住房消费”终究不等于“住房交易”。也就是说,稳定住房消费,政府也会注重住房的合理消费结构,并不等于一味追求住房交易,更不会一味鼓励投资投机型购房。因此,后续相关政策的取向,也极可能围绕消费进行,而不是围绕交易进行。房地产市场“崩盘论”尽管可休矣,但房地产商期待的“强刺激”可能未必如期而至,“稳定住房消费”并不等于“维稳高房价”。

其次,相比于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调控”为主题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则是围绕“消费”的主题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实际上意味着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框架中,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面临着性质转型,即房地产市场正在由过去投机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向消费为主导的住房市场转型,将逐步成为一个改善全体居民居住条件的市场。只有这样,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杠杆让房地产市场按市场规律调整,才能真正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否则,就只能继续依靠行政手段,试图达到“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房企应在“大拐点”前着眼长远

房地产市场的主题变为“消费”,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态度真正的“大拐点”,也就意味着房地产的“软着陆”不远了。房地产什么时候“软着陆”,这又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软着陆”息息相关。但在双“软着陆”的“新常态”下,最后只有20%的开发商会活下来,并非是危言耸听,这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软着陆”,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通过“互联网+”、“创客”、“双引擎”、“中国制造2025”等新词传递了施政新思路。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尽管用经济减速换结构调整空间,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加大,将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降到了7%,但考虑到“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以及房地产的支柱产业效应,对稳增长的拉动力,在信贷、财政、税收等层面出台也惠及到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性“微刺激”,概率是较大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分类指导”、“因地施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旗号之下,出台“强刺激”的救市政策,也是有可能的。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6

2007年两会学习体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三处谈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凸显宏观调控在2006年政府工作取得重要成绩和做好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报告第一部分在总结2006年完成的主要工作时,第一项工作就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2006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突出的矛盾是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多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保持宏观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一是加强土地调控,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二是加强货币信贷管理,两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三是加强财政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四是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和监督检查;五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着力调整住房供给结构。随着这些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落实,其成效逐步显现,到2006年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回落,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放缓,部分地方的房地产价格开始趋稳。可以说,由于2006年我们及时而适度地采取了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比较好地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有效地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7

这正是10月22日在天津召开的首届“可持续发展与商业实践――2015绿色供应链论坛”论坛讨论的重点。论坛由天津绿色供应链服务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可持续发展联盟联合举办。

消费端到生产的可持续影响

“我们如果一天喝两杯咖啡的话,这么一个简单的生活行为,一年要消耗掉129升咖啡,8公斤咖啡豆和5公斤肥料,还会产生很多化学杀虫剂污染的危害”。蒋南青举例认为,“要实现可持续供应链,就要让公众了解从消费端到生产是如何影响的,在每个环节消费者如何通过购买可持续消费的产品带动这个需求。”

根据联合利华的测算,大部分对环境的影响发生在消费者使用环境,比如,就一瓶洗发水来说,耗能最大的环节是消费者用来洗头的消费环节。如果希望把环境影响降低,企业还要通过品牌的力量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联合利华北亚地区沟通与可持续总监吴亮的建议是:“要影响消费者行为,必须容易理解和执行,同时要让消费者有意愿、设置奖励。”比如,联合利华推出补充装沐浴液,消费者购买后会得到购物券奖励重复购买,而补充装可以节省70%的塑料。

供应商的绿色认证

在会议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了“2015年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报告”,对167个开展在华供应链管理的品牌进行了识别。报告显示,一批全球领先品牌绿化采购和生产的努力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多数品牌仍有巨大改进空间,同时绿色供应链建设正在获得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更多认同。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北京时间11月5日下午在北京、柏林同时《2013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指出,按照减排目标,到2020年,全球最大排放量应不超过4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便已经达到501亿吨。在减排措施方面,今年的报告强调了交通、建筑与农业三方面的减排潜力,包括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建筑节能标准的设立、耕作方式的改进等等。报告首次详细分析了农业领域的减排措施。目前农业领域产生的直接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的11%,2020年之前的减排潜力介于11亿吨至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之间。如考虑间接排放量,这一数字可能更大。

世界银行绘制金融包容性路线图

newworldBankGroupReportChartsRoadmapforFinancialinclusion

11月11日消息,世界银行集团新报告《2014年全球金融发展报告:金融包容性》敦促政策制定者关注最有益于贫困、妇女及其他弱势人群的产品。

报告认为,贫困人口从技术创新中受益最大,因为技术创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费用,使其更加方便。低收入经济体、尤其是那些有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的经济体,允许在现有银行网点之外提供金融服务有很多好处。

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提高信息披露标准,支持开发针对市场失灵的设计精良的创新型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消除一些行为障碍。

patagonia将首度推出公平贸易组织认证服装

patagoniatoLaunchFairtradeCertifiedaapparelin2014

patagonia成为首家提供公平贸易组织认证(FairtradeCertified)户外服装的公司,并将于2014年秋季推出9款经过认证的户外服装,同时,承诺每售出一件,patagonia就汇入一定金额至工人的特别基金帐户中。

制衣工人们能共同决定如何使用这笔资金,可以是奖学金、受灾救助金,也可以使用在医疗照护及交通费用上。此外,工人们也能投票决定是否将该笔资金当做现金分红,金额可等同于一个月甚至更多的薪资。

伦敦金融城银行纷纷抛弃碳交易部门

LondonBanksQuitCarbontrading

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正面临一场危机,至少有10家在英国的银行决定缩减,或者关闭其碳交易业务部门。

根据欧洲碳交易机制,企业可以买卖允许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配额,如果企业排放超配额,将遭到欧盟罚款。但是碳排放配额价格持续下跌,因为这个市场内的配额过多,压低了污染者的排放成本,导致配额价格持续下跌。

智库公共策略研究所(ippR)认为交易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本身存在严重问题,etS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配额交易市场。“etS本身的不稳定,导致配额交易需求锐减……这导致银行大幅削减了这方面的职位”。

ippR称:“目前大多数新的交易活动发生在亚洲,不过如果etS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我们认为伦敦能够再次成为交易中心。”

埃森哲调查:八成Ceo将永续性议题作为企业成长与创新的目标

SustainabilitymodelKeytoFutureSuccessofBusinesses

2013年出版之《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一埃森哲Ceo永续性研究:美好世界的建筑师》报告中详细调查全球1,000位Ceo对永续性议题之观点。

报告指出,超过八成的Ceo将永续性议题作为企业成长与创新的目标,且高达九成以上的Ceo认为,环境、社会及政策对企业未来规划相当重要。然而,目前企业无法有效连结永续发展与企业价值,仅有约四成的受访者相信能够准确量化永续发展的商业价值。更有超过半数的Ceo认为经济资源的缺乏使永续理念难以导入企业决策核心,且比起永续性,消费者似乎更在乎产品价格、品质及实用性。因此,经济气候指数(economicclimate)与竞争优先权(competingpriorties)等因素阻碍了企业落实永续发展的理念。

商学院观察:企业社会责任驱动稀缺药品发展

BusinessSchool:CSRDriveScarceDrugDevelopment

日前,inSeeC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isabelleChalamon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四位教授共同研究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素如何推动稀缺药品的发展。

对于制药企业的网站所进行的量化研究则表明,只有很少的企业在网站上公布他们在稀缺药品开放方面的努力――虽然很多企业网站都在谈论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且企业经理也毫无异议地认为稀缺药品的开发是制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项研究建议企业可以更好地把他们的业务活动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并对决策者提出了建议。考虑到潜在的技术发展,他们应该给稀缺药品的开发更多的支持,例如设立政府奖项,延长这类药品或治疗产品的独家推广期。

15家品牌的产品通过it行业CSR标准认证

productsof15BrandsCertificatedbyitindustryCSRStandards

瑞典专业雇员协会(简称tCo,SwedishFederationofprofessionalemployees)于2012年所公布的tCoCertified认证标准中,除要求it类产品应符合其所规范的低电磁波、低有害物质、人体工学设计、能耗、产品寿命保固及回收服务外,也订立了严格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申请tCo产品认证的制造商每年需提供指定的第三方公正单位的审核报告,并由专家评估进行工厂现场稽核。

目前为止,已经有acer、aoC、aSUS、BenQ、Dell、eizo、Fujitsu、Hp、iiyama、Lenovo、LG、philips、Samsung、Viewsonic和terra等15个品牌产品已经制定相关的生产规范并取得tCoCertified产品认证。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LeeDV4正式

newLeeDLaunches,promising‘QuantumLeap’

11月20日,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最新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LeeDV4。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122个测试工程正在使用LeeDV4标准。

LeeDV4的变化包括:新的市场领域,如数据中心、仓库和配送中心、医院、现有的学校、现有的零售及中层住宅项目;简化了LeeD信用提交要求。提供逐层深入的参考指南,并配以视频和教程以及一个更直观的技术平台。LeeDV4更注重结果,能够帮助建筑的拥有者了解应如何管理他们的建筑,来挖掘绿色潜力;新的影响类型,包括气候变化、人类健康、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绿色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GRi推出在线工具帮助用户编制CSR报告

G4onlinemakesSustainabilityReporting‘easier’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最新推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报告(CSR报告)编制工具――G4online(https://g4.globalreportf/pages/default.aspx),来指导用户使用GRi最新的G4版CSR报告指南编写报告。

该工具主要为已经对“报告原则”和“G4指南中的标准信息披露”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提供帮助,他们可以使用此工具来:快速了解重要术语和概念、G4中所引用的信息、从用户的报道,网站,博客,论坛或社交网络平台等直接链接到G4相关内容。

BSR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应含卫生与健康

BSRReport:CSRshouldincludeHygieneandhealth

在对可口可乐、沃尔玛、微软、雪佛龙和通用磨坊公司等250多家大型公司的调查中,企业社会责任组织(BusinessForSocial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BSR)对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对业务与人口健康的调查以及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贡献的评估等。

BSR报告总结出三个主要趋势:第一,社会普遍期望公司在人口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公司在回应这些期望时,将重点主要放在了自己的员工和消费者上;第三,健康和保健的重点仍然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它应该同时被放在如慈善部、市场营销部、研发部等其他部门。

CSReurope活动消息newsfromCSReurope

CSReurope加入inGenious倡议

CSReuropeJoinsinGeniousStemeducationineuropeinitiative

日前,CSReurope宣布加入一项名为inGenious的欧洲教育倡议。该倡议旨在强化产业界与各国教育部门的协作关系,构建产学界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机制,以提升欧洲科技力量与教育创新渠道。部分欧盟国家的教育部门、17家跨国公司以及一些协会和研究机构加入了倡议。

倡议成员将致力于同教师合作,增加科学教育的实用性、生涯规划课程比重,支持Stem教育更好地适应青年人就业。倡议进行的前两年重在评估与改进,越来越多的欧洲私人机构和学校也会加入进来。

CSReurope增进与区域伙伴合作

CSReuropeForgesnewRelationshipswithRegionalpartners

第七届里尔世界论坛上,CSReurope同欧洲以外的部分国家CSR组织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些区域机构包括加拿大商业社会组织、thaipat研究院(泰国)、empresaa论坛(拉丁美洲)和东盟企CSR网络(东南亚)。CSReurope希望通过与这些伙伴合作,共同分享欧洲“企业2020”愿景,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全球会员企业。

论坛期间,CSReurope也联合比利时商业社会组织发起了主题为“职业生涯再思考:应对更长工作年限的人力资源视角”的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分享了部分最佳的商业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升员工就业能力的优秀做法。

CSReurope会员新闻CSReurope’smembersnews嘉吉成立可可种植合作学院

CargillLaunchesCoopacademy

近期,嘉吉公司在非洲象牙海岸发起了首个商业技能项目,即成立嘉吉合作学院以促成当地可可种植户间的合作。该项目在全球可可种植业尚属首例,是嘉吉“可可宣言”的最新倡议。项目将为参与合作的种植户提供管理技能培训,使得可可种植更加富有效率。

“可可宣言”是嘉吉在可持续可可供应链的一项承诺,致力于在三大领域改善全球可可供应质量:提升种植户生活水平,支持种植社区发展,投资面向未来的种植技能。嘉吉认为,种植户合作正是构建可持续价值链的关键,需要向全球推广应用最佳的发展模式。欧莱雅公布2020可持续发展承诺

L’orea]announces2020‘SharingBeautywithall’Commitment

日前,欧莱雅公布了到2020年的可持续发展新承诺,表示要在实现商业抱负的同时,优化集团可持续发展进程。欧莱雅希望在未来赢得10亿新消费者,同时承诺改善从研发到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美丽,与众共享”的承诺,让消费者也参与其中。

“美丽,与众共享”承诺的四大支柱包括:到2020年,100%的产品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环境足迹在2005年的基准水平上减少60%,赋予欧莱雅每位消费者做出可持续消费选择的能力以及在员工、供应商、社区发展等领域的目标计划。

大众举办第二届“蓝创・工厂”大会

Volkswagen’s‘thinkBlue.Factory’annualmeetingHeld

日前,大众汽车举办了第二届“蓝创・工厂”(thinkBlue.Factory)年度大会,来自全球27家大众工厂的350多名环境专家参与其中。自2011年“蓝创・工厂”计划实施以来,大众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工厂已完成了3400项环境改进措施中的50%。

“蓝创・工厂”是“蓝创”的一部分,“蓝创”是大众为实现更宏伟环境可持续性的品牌行动战略。该计划致力于改善生产环节的环境可持续性,已获得多项国际荣誉和奖项。根据规划,大众汽车废弃物产量、水资源消耗及溶剂、碳排放量到2018年将减少25%。

欧盟观察eUUpdate

Forética就透明度立法发起讨论

ForéticaReactstoFutureLawontransparency

For6tica(西班牙企业社会责任组织)正发起一项西班牙全民讨论,探讨即将颁布的透明度相关立法与本国竞争力提升的关联性。现阶段,欧盟成员国中只有西班牙、塞浦路斯、卢森堡和马耳他四国没有公布有关透明度的相应立法。

上述立法正处于最后征求公众意见阶段之后,将由西班牙议会审议通过。该项法律将增加人们获取公共信息的渠道,强化反腐败治理等规定。尽管如此,

Forética仍认为该立法有改进空间,如可以增加对公职人员未尽职责的惩处力度。为此,Forética号召政府部门、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同商讨并施加影响。

第二届欧洲社会创新竞赛发起

SecondeuropeanSocialinnovationCompetitionLaunched

近日,第二届欧洲社会创新竞赛已由欧盟委员会发起。根据比赛规则,每一位欧洲公民都可参与其中,那些可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就业环境的创新方案将有望获奖。接下来,30位进入半决赛的参与者将获得一定的帮助与指导,这使他们的新想法得以形成具体的操作项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赛事议程显示,本届比赛报名截止到2013年12月11日。

欧洲国家纷纷公布CSR行动计划

europeannationalactionplansexplained

近期,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公布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国家计划和行动要点,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了于2013年9月份的“英国国家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向所有英国企业传递出,政府在商业与人权保护方面的期待和要求。欧洲部分国家已经对外了类似的行动计划,欧盟委员会也就此表示,希望更多的成员国政府加入行动。CSReurope在欧洲的国家合作伙伴也为此付出了努力。

媒体资讯lnthemedia

毕马威G4解读简报

KpmGReleases‘G4:impactonReporting’Briefing

毕马威(KpmG)会计师事务所近期《G4:对报告的影响》简报,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于2013年5月公布的新一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4)进行了解读。

毕马威国际公布的这项简报通过总结G4中5个最显著的变化,来分析G4对全球商业的影响。GRi指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有2年的时间,从此前的G3指南过渡到G4。2015年12月31日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都需按照G4标准编制。

出版物publication

调查:高管是CSR最重要驱动者

StudyshowsseniorLeadershipisnumberoneDriverof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9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报业市场空间拓展措施

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蓬勃发展,与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广泛渗透,传统报业更是受到了互联网络的强烈冲击,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传统报业面临的挑战

第一,传统报业面临着收入不佳、发行量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近两年《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报业巨头,都曾为节约成本而进行过裁员。高盛咨询公司的报告称,美国报业2008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收入比最近几年中表现最差的2004年同期增长仅为1.7%。这些都是美国报业面临困境的表现。

第二,纸价上涨,传统报业的印刷成本提高,利润持续下滑,使报业媒体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生产经营受到严重挑战。

第三,受众分流加快,读报时间缩短。报纸的消费者正变得更加自主和多元。过去以办报者为本位的办报模式(办报者办什么样的报纸,读者就看什么样的报纸)正在转变为受众本位化模式,受众的选择对报业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报纸》一书的作者菲利普·梅耶说:“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2040年4月最后的一位读者将读完最后一份报纸将其丢入垃圾桶。”

第四,内容与运营模式的同质化带来的可替代性与微利化趋势。内容层次是千报一面,经营模式没有太大差异。正如喻国明所言:“随着各报的相互效仿和水涨船高,报纸在内容和运营方面日益趋同。内容与经营模式上的‘同质化’必然导致彼此间的可替代性增强。”①

传统报业的机遇

第一,传统报纸拥有无可替代的文字魅力。报纸一直以深度见长、以深度为美,这是广播和电视难以企及的。近年来,以央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中国电视深度报道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囿于电视的特性,比如画面稍纵即逝不容观众思考、多媒体的信息不利于观众深入接受信息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的深度报道远不如报纸的深度报道有魅力。

另一方面,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分享着中国的媒介市场。但是,尽管手机等新媒体具有高速度、强时效、大容量等特点,报纸仍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有年轻读者坦言,如果文章内容需要慢慢思考品读,那么他们还是会选择捧着印刷文字看,而非看电子版。

第二,传统报业的市场空间潜力无限。从2005年起,有关中国报业“拐点”之争在新闻业界和学界引起了热烈讨论。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持“下拐点论”,他认为以2005年为拐点,传统报纸发展停止上升而进入抛物线下滑的阶段,同时年轻读者会逐渐流失和发行市场逐渐萎缩。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则持“上拐点论”,认为目前整个传媒产业处于正当期的期末和成熟期的初期,还有相当长的生命历程和极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较为认同“上拐点论”。与国际报业整体发展现状相比,当前我国报业市场仍然蕴含着较大的潜力,这点由我国目前的千人日报拥有量、报纸普及率两项指标可以说明。

千人日报拥有量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国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从每千人日报拥有量来看,北欧地区每千人超过500份,发达国家达到250份,世界平均水平为每千人96份。而我国日报的千人拥有量2004年为75.86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中,北京的千人日报拥有量为274.2份,虽然已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与日本等报业大国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日本千人日报拥有量是650万份,仅次于挪威,排名世界第二)。我国报纸普及率在2004年为每户平均0.26份,其中北京地区每户平均0.85份。

另一方面,有关调查显示北京报业市场目前实际“开发”人群仅占全部可能读者总数的64.8%,还有35.2%的人可能成为报纸读者而目前尚未加入到读报大军中来。这些都证明中国报业市场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传统报业挖掘市场空间的措施

以内容为中心打造传统报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打造充分符合读者心理的内容。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的消费时代。所谓新消费时代,就是人们从以往的以消费物质产品为主转向在保持物质消费水准不断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注重以信息消费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早在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卡茨就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在使用媒体上具有主动性,他们通常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媒体和媒介内容。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受众的选择主动性也在逐渐增强。尤其是在当前以信息消费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正在成为消费主流的背景下,报纸作为式微的传统媒体之一,理应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满足受众合理需求,从而拓展报纸的市场份额。

第二,挖掘满足读者深层次阅读需求的内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相关研究指出,许多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的实现都与信息的提供与消费有一定的相关性。

长期以来,报纸以综合内容见长,报纸版面内容往往涉及方方面面,然而综合内容的弊端之一在于“杂而不精”。表面上,读者确实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信息,实际上,在借助报纸了解社会的同时,读者内心也有着较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期待被满足。“一周要闻回顾与深度分析”的受欢迎就是很好的例子,报纸的忠实读者一般认为,工作日版报纸大多只是简要报道新闻消息,所以希望能在周末进行一个深度的全方位的新闻分析。

第三,打造品牌。在以“内容为王”的媒介时代,吸引读者的最重要武器莫过于精彩而符合受众需求的媒介内容了。此外,品牌的重要性也不能被忽视。事实上,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本在目前的商业战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个大品牌,往往能给产品带来巨大的收获。报业品牌亦如此。

挖掘潜在的广告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收入是大部分报社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广告经营对于一个报社来说极其重要。一般来讲,报纸刊登的广告可划分为工商广告和分类广告。分类广告一般是指版面位置相对固定、规格较小的非工商广告,在国外,分类广告已经成为报纸广告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有关机构统计,美国报纸的分类广告面积约占报纸广告总面积的50%以上,收入大约占报纸广告总收入的40%。

但在中国,报纸广告仍然以工商广告居多,尤其以房地产、汽车广告为重,分类广告开发严重不足。工商广告以特刊或者专版的形式往往在工作日里毫不费力地吸引消费者,然而一到周末,由于广告商长久以来对报纸周末版发行量减少的印象,于是投放的工商广告就减少,报社广告总数量也随之减少。可见,广告类别的单一和开发不足严重制约着都市报周末版广告市场的发展。

改善报社内部管理,改进发行策略。第一,以人为本重管理。报社首先需要改善其内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的调配,其中内部人员岗位调整应该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报社领导要根据报纸的扩版计划和安排,在报社内部进行新一轮的人员安排和调整,比如成立特刊部,或者在现有基础上实行轮班制度,实现周末“人休报不休”的目标。在整个报社内部管理调度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唯此,才能真正调动起全体报社员工齐心协力办好报纸的热情。

第二,围绕发行施策略。2005年9月17日,《华尔街日报》打破116年来周末停刊的传统,开始在每周六出版周末版。《华尔街日报·周末版》除了在内容上一改该报平日版的严肃和冰冷,报道内容明显“柔化”(以休闲生活为主)外,在管理运营模式上也与日报有所不同。改变日报B2B(商家对商家)运营模式为B2C(商家对个体终端消费者)模式。这种改变使得《华尔街日报》在稳定B2B市场的同时,争取到针对高端消费者的B2C类广告,实现报纸广告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同时该报周末版还开发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新增加的周末版不向读者增加任何额外费用,还可免费投递到读者家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中国也在进一步加强对报业市场秩序的整顿,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报业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有着巨大的潜在读者群体;有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广告市场;报业集团化过程持续发展,报业集团跨媒体、跨地域经营步伐将加快等等,这些都为中国传统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中国报业必将取得更大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媒体业务管理部)

可持续消费报告篇10

2005年,该啤酒制造商的高档产品风花啤酒上市,为了快速推动该产品进入市场,该啤酒厂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于是,他们聘请了一家灵通广告公司策划促销活动。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后,该广告公司策划的活动粉墨登场:当地的一家报社与风花啤酒联合促销,即凭一份报纸,可以领一瓶风花啤酒。广告发出后,反应还不错,很多人拿着报纸纷纷到指定地点兑换啤酒。可当活动进行到中途时,公司的市场总监却发现好像是报摊老板的人,挑着报纸去办事处或者经销商处兑换啤酒,一兑就是上千瓶。这与计划中的很多消费者参与活动有很大的差距。于是,该公司赶紧登报申明:每个人凭身份证只能领一瓶。本来是想以此法限定有些人从中作弊,结果却发现,兑酒的人相比于以前反而少了。市场总监领着报社的总编去现场看,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报摊老板见无机可乘,干脆报纸涨价,原来零售0.5元/份的报纸,涨到了1元/份。如此一来,去兑酒点兑酒的消费者少了,而大街上的报童、人力车夫等却在领酒。这与预期的目标偏离很大。因此,在兑现了4000多件酒后,该活动不得不被叫停。

该项活动的费用算打了水漂。但市场总得还要去做,毕竟新产品需要持续去推。这时,该经销商决定自己策划,在与厂家签订了费用投入及相应的销售量指标后,该经销商找到了普尔斯马特连锁超市市场部,经过一番谈判,双方商定:厂家与当地一家杂志合作,在首版一期刊登广告,整个广告版面内容设计安排是:上部分是产品品牌宣传,下面是活动介绍,背底还巧妙地设计了一首藏头诗,最下边是活动细则:在规定时间内,即元月1日~31日,凡普尔斯马特会员卡续年费100元,可以现场免费领取一件价值100元的风花啤酒。此投放广告的杂志还在各连锁超市免费发放给持卡的消费者。此广告登出后,效果出人意料。由于在协议当中厂家只答应提供1000件产品,因此,面对着众多交了年费而等待领酒的消费者,普尔斯马特超市不得不买风花啤酒4500件,用于会员续费兑现产品。

活动结束后,元旦一过,普尔斯马特又一次下订单3000件,大年三十前全部销售完毕。这项活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厂商和零售商获得双赢。作为厂家仅仅投入了1000件酒,普尔斯马特却卖了近7500多件酒,相比于第一个活动,投入产出比相当高。

这是发生在华南某区域的一个市场策划案例,却也是一个典型的对标案例。

案例一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外行策划了内行。作为一个以传媒策划出身的广告公司,在不了解啤酒行业、啤酒市场、啤酒消费人群的情况下,选择了一个低端的媒体,虽然那家报纸发行量较大,但它的读者群却是普通市民阶层,也就是说,面对的是一群消费能力有限,与产品匹配度不高的消费群,它与风花高端的目标消费群定位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是导致这次推广活动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而案例二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选择的媒体是一个高端杂志,其读者群恰恰是风花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可谓媒体与目标顾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次,其选择普尔斯马特超市的会员顾客,其实是看中了持卡消费者,一般都是有着较高消费能力的顾客,而这恰恰也是风花啤酒的目标顾客群。

此外,案例一的失败还在于缺乏对活动的大张旗鼓的宣传,仅仅在哪家报纸的广告版面“广而告之”。这样做的缺陷是,不能对此次活动进行大力度的宣传和监督,不能够形成首尾呼应、互动的传播效应。而案例二,除了那家高端期刊进行广告传播外,还配合有这家最大的连锁超市普尔斯马特的Dm、海报、条幅、pop等宣传物料,展开了全方位的宣传,因此,参与人员面广而数量多,宣传效果较高。可见,一个活动的策划成功,一定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一个单点就能制胜的问题。它需要聚焦资源,但又需要其他一些配套的措施来做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