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3:01

安全工作意识篇1

在2020年中,以党的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安排,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抓管、同落实,切实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收到较好效果。

一、意识形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亲自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就意识形态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深刻指出“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因此,我们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狠抓意识形态学习教育。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习计划,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教职工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理,进一步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及系列讲话,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要搭建载体抓落实。

一是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思想引领。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结合我国及国际疫情防控的情况,进一步坚定广大教师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二是紧密结合支部党建工作,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扎实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帮助机关广大教师调整心态、化解困惑、疏通心结,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三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大力宣传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弘扬时代精神,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严禁在qq、微信,反动消极的言论、低级庸俗的图片、视频;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意识形态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二是安排部署多,检查少,工作力度尚待加强。三是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还有待提高。主要原因还是思想重视不够,工作落实不够,措施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安全工作意识篇2

一、提高认识,迅速启动,把安全工作放到政治高度

频发的校园安全事件,牵动着家长、社会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心,压抑着学校全体教师的心情,使我们紧张的神经绷得更紧了。为落实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我们于5月3日晚上,就召开了全体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专题研究下一步的学校安全工作,率先启动安全应急预案,以一级战备状态抓好安全工作。1、加大资金投入购买了电警棍、头盔、木棒等保安器械,并依据学校实际,在学校大门口加了一道安全门,形成一个安全保护带,更能保护到校学生的安全。在此基础上,我们立即辞退了年龄偏大的传达室人员,率先在设立了中心小学警务室,每年花费4万元,配备了2名专职保安,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确保了学生到校就有人进行保护。针对我校地处文昌路,过往车辆较多的实际,为保护学生安全过马路,我们又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与交警大队积极联系,每年又投入资金2万多元,聘请了2名交通协管员,白天全天上岗,身穿交警制服全天护送学生过马路,彻底扭转了困扰我校多年的交通安全隐患,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为切实保护好学生安全,把好校门口安全,严防不法分子入校,我们及时制定了保安、协警安全职责,并纳入了动态考核,实行教师凭卡进校,外单位人员一律凭介绍信或工作证进校,家长不准进校,确有急事找班主任需在警务室谈话,不准和学生接触,杜绝了社会人员接触学生,为全校师生筑牢了第一道防线,营造了安全的校园环境。

二、明确职责,师生齐动,精心打造平安校园

为打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我们坚持“人人都是安全员,师生齐动抓安全”的工作思路,1、强化责任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在场,谁负责”的原则,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落实工作责任制,分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门卫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各项工作职责到人、责任上墙、责任到位,把学校安全工作内容细化分解,严格实行一岗双责,把全校分成若干安全责任区,每个区域都明确1-2名教师负责,明确职责,全天候管理,并在校园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从而增强了教师抓安全的责任感、压力感。同时,针对我校楼层较高,易出现安全事件的实际,我们又实行了楼层安全警戒线和课间教师巡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每个班又选出10名安全小卫士,统一佩戴标志,轮流上岗,监督并制止同学的不安全行为,在全校构建了立体的安全管理网络,为安全校园的打造奠定了基础。2、强化校内安全管理和治安防范,按照“立足内部,内外联动,全面设防,确保安全”的要求,切实加大对校内重点要害部位和贵重物品的管理,完善“三防”措施,严格落实夜晚值班和领导值班巡查制度,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治安防范设施建设,我校共安装监控器10个,基本实现了全方位监控。3、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树立严谨的校风校纪,有效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三、查找不足,自我完善,健全长效安全机制。

安全工作意识篇3

近年来,为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梅河口市农业局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执法监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将规模养殖场(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环节100%纳入监管范围,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考核,狠抓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监管工作,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杜绝了农业投入品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预防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稳中有升,实现了农产品安全可靠的工作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机制

1.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秘书长为副组长,农业、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指导、情况调度、监督检查及日常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农业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质检、农科、执法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在局机关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市政府又与24个乡、镇(街)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把部门工作职责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机结合,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2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了《梅河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宣传工作方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市政府、主管部门和职能单位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并与年终考评挂钩。

2.构建长效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完善和落实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农产品包装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六项制度”,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农产品生产基地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培训制度等,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2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监管服务平台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加强“体系、制度和基础”的建设。2010年,市农业局争取国家投资300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新建化验室300平方米,购置农产品检测设备50余台(套),目前仪器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开展部分农产品检测工作。三是加强监管机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24个乡镇(街)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乡镇农科站长兼任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即“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实行联合建设,不增加人员编制,统一纳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具体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配强了工作班子,明确了任务目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人抓、有成效。

3.加强督导检查,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1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有害农产品进入市场每年备春耕生产前,会同工商、质监打假办等执法部门联合组织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资安全大检查,着重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品种、质量、来源和经营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肥料和食品添加剂的行为。2012年共出动人员145人次,动用车辆18台次,检查农资经营商店123家,共扦样种子1000多样份进行检验;查处无证经营业户1户;水稻侵权品种1起,涉案种子1450斤;假种子150公斤;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案件29起,立案6起,结案4起,罚款27000元。通过执法检查,净化了农资市场,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进入梅河口市销售,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安全。

3.2建立农资经营业户档案,确保诚信经营为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对全市农资经营业户的经营品种、进货渠道、进货日期、生产单位、货源数量、产品标识、登记证等逐项登记备案存档,实行动态监督。通过建立农资信用卡,经营业户档案,诚信档案,记录经营行为、监督抽检结果、违规行为,实行质量安全检查追溯制和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机制,提高了农资经营业户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了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从源头上加以防范。

3.3建立基地生产记录档案,加强源头管理从生产入手,建立农产品基地生产记录档案,对种植品种、农药及肥料使用品种、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次数等进行全程记录。在农产品生长旺季或采收季节,组织人员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中农产品进行例行监测,采取产品年检、不定期抽检和委托吉林省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检测等手段规范基地生产、销售,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检查蔬菜农药残留,2012年共开展监督检查32次,送省质检机构抽检样品50个,秋菜抽样数量500个,未发现违禁药物超标现象。

4.抓好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

4.1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调动市、乡、村三级技术人员,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农民安全、科学、高效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绿色食品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通过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统一灭鼠、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开发生物农药技术,推广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减少农药、肥料的投入,确保全市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无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4.2开展产地环境监测教育农民和企业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积极组织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环境监测。共监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3.3万亩,培育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8个;监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23万亩,培育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示范基地13个。

4.3认真开展标准化生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采取市里集中办班、乡镇分散培训、聘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人员、技术推广员、产业化经营企业和农户广泛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2012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00期,印发技术资料11万份,培训农民11万人次,举办农业技术讲座30期,播放录像80次,送科技下乡24次。提高了生产者标准化生产技能和科学种植水平。

4.4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为了堵塞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了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每个村聘请1名责任意识较强的农户担任生产监督员,适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有效防范了违禁农药的使用。同时,在农业局设立举报监督电话0435-5095106,对举报重要线索的有功人员给予50~100元的奖励,提高了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5建立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简报、农村集市、培训班、梅河农网等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基地允许、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扩大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使用宣传范围。

5.注重宣传培训,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5.1对监管者开展培训组织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园艺特产站监管者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培训班。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了监管者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执法能力。

5.2对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实地去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培训,增强了企业从业人员责任意识、农产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保证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的质量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安全工作意识篇4

要树立四种意识

宜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胡建青

当前,全国正在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县局、大队多次组织学习、教育后,本人与大队全体党员在认真学书记及其他中央、省委等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并进行交流讨论后,对这次全国性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法制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各界对执法者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交通民警,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言一行显出应有风采,我觉得必须做到:信念要纯、自身要正、情感要真、工作要实,并要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树立宗旨意识

始终保持警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一切以人为本,是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交警队伍执法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要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小到查纠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大到维护我市的交通安全态势稳定,都必须树立宗旨意识,要认识到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执法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要牢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褐谥腥ァ保?压ぷ髯帕φ惴旁谖?褐诖丛彀踩?⒊┩ǖ牡缆坊肪成希?诠芾砩舷鹿ψ颉⒃诜?裆隙?越睿?鋈嗣袢褐谟祷さ闹捶ㄕ撸?鋈嗣袢褐谛爬底鹁吹姆?裾摺?

二是树立党性意识

党性意识是党员的灵魂。树立党性意识,第一,要对党绝对忠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要把党性意识体现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之中,不浮于表面,要落实在行动上,以党性促进交通治安管理工作,以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树牢党性意识。第二,要增强组织观念,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班子团结、队伍团结,保证政令、警令畅通,使上级的部署和精神得到全面落实,通过认真工作来体现党员的党性意识。第三,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经常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和周围的同志们相互帮助、相互督促,自觉主动地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同志要通过民主生活会、支部会议等途径,统一思想、交流认识,及时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有关精神,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执行,真正在思想上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第四,要正确看待成绩、名利和地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职业与公安事业、尽党员之责与尽岗位职责的关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工作岗位只是一种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第一是党员、第二是执法民警、第三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的首要职责是为党和人民管理好交通、管理好治安,必须时刻牢记是党教育培养了我们,是领导信任我们,是人民群众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离开了组织、群众,没有党的教育和培养、没有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一切成绩和功劳都应该归功于党和人民。

三是树立敬业意识

做为一个党员、一个交警队伍的带班人,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敬业意识,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执行上级命令、重大决策、在抓队伍建设、抓管理等方面,要站稳立场,要勤政敬业、争创一流,对于问题和不足要敢于查、敢于管、善于总结分析,对于好的方面我们也要大力提倡、发扬,要善于挖掘队伍的闪光点,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权力,不光是名誉和地位,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大胆探索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竭尽全力把本职工作做好,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和有关要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作风上,要脚踏实地率先垂范,不管是面对人民群众还是身边的同志,我们要始终牢记“我是一名党员”、“我是一个普通的带班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要自己先带头,自己做表率。

安全工作意识篇5

如何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

杨威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中国北京100000)

【摘要】我国退休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安全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使离退休人员健康长寿,安全幸福地安渡晚年,这不仅是老年群体的愿望,更是社会稳定繁荣的需要,同样也是离退休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离退休人员群体安全问题的分析,阐明了作为一名离退休工作人员如何做好老年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安全;宣传;预防;健康

中国退休人员队伍从本世纪初不断扩大,老年群体人口总量呈现迅速增长态势,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四。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变化,将会给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安全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使离退休人员健康长寿,安全幸福地安渡晚年,这不仅是老年群体的愿望,更是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同样也是离退休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退休老年群体的安全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地社会系统工程。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实质是能否体现老年人安全和健康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老年安全服务管理工作是通过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以实现老年人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各种预防活动。通过预防、培训、干预等手段,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安全素质,不断增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减少老年群体的安全事故发生和人身伤害。老年安全服务管理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老年群体安全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国民安全素质,弘扬安全文化,促进社区安全和公共安全,实现本质安全的有效途径。

1老年群体面对的重点安全问题

1.1电信诈骗和街头诈骗安全问题

(1)公安部统计:2013年下半年,全国发生的20万元以上电信诈骗案受害人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占78%。

(2)老年人面临的街头诈骗,如产品推销、算命消灾、免费体检、低价旅游等诈骗众多,老年人经济损失严重。

1.2老年人公共场所安全问题

(1)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跌倒事件的人数超过2/3。

(2)老年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1.3老年人家居安全问题

(1)老年人对于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掌握有限,火灾死亡率高。

(2)老年人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误服、重复用药引起药物中毒。

(3)老年人吞咽功能减低,呛咳、哽塞引发进食安全伤害。

(4)部分老年人生理状况尚可,智能障碍明显,老人发生走失。

(5)老年人心理脆弱,因家庭纠纷等因素,导致老年人自杀。

(6)老人免疫力低下,患传染疾病导致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7)老人对温度的感知能力降低,高温易中暑、脑卒中。

1.4老年人交通安全问题

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我国一个地级市2010年发生92起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有52起死亡事故与老年人有关,占死亡总数的53.3%。

2如何预防减少和干预解决老年安全问题

2.1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开展老年安全工作

统筹安排制定老年群体安全工作计划,坚持强化老年人安全意识;细化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深化完善安全管理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促进老年群体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预防伤害事故发生。通过持续改进,确保本质安全。确定具体的老年人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和工作目标,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安全指标体系,按照老年安全工作要求规范运行。

2.2加强老年群体安全培训

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安全理念推广活动。以讲座、培训、演练多种形式组织老年安全技能培训。开展老年人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防范伤害事故再次发生。以如何防范老年人多发安全伤害为重点,开展针对性培训。组织学习老年人突发疾病的抢救方法和救护知识,实施老年群体在活动场所内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推演。学习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和实际操作演练。

2.3建立老年安全伤害监测体系,提升干预能力

事故与伤害监测信息是预防与控制老年安全工作的基础。建立治安交通、消防医疗机构和社区为主的事故与伤害监测体系,形成老年安全事故与伤害监测网络。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干预措施,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促进项目奠定基础。通过收集整理老年事故与伤害数据,掌握各类事故与伤害情况。通过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全面准确的分析,增强老年人事故与伤害的风险辨识能力。

2.4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广泛宣传

广泛开展老年安全宣传教育。增加社区老年安全宣传橱窗、温馨提示栏、大型宣传标语牌,充分发挥社区宣传栏作用,实现社区网络全覆盖。及时宣传、传递老年安全相关知识、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资源,宣传老年安全工作。印制防火、防骗等宣传材料,积极推动社区老年安全理念落实。

2.5重视公共场所安全设施专项治理工作

对老年人活动场所分散,人员活动区域密集的特点,加强电器设备、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应急管理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工作。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修复道路及社区破损路面,规范明确社区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安装机动车减速带,规范交通管理。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居民楼门安装楼宇对讲装置,加强居民区、重要路口等重点部位的区域监控。

2.6有效实施家居安全促进项目

针对老年人易造成跌倒损伤的情况,开展防跌倒安全促进项目。进行老年人活动场所铺设防滑地砖、安装双向扶手等改造。为60岁以上老年人家中浴室安装扶手。按照社区建筑消防器材配备规范要求,开展消防设施促进工程,配备消防应急器材箱,为消除火灾、减少损失、降低伤害提供保障。认真开展社区基础设备设施改造,保证老年人安全。

3全力打造老年服务管理的大安全概念

安全工作意识篇6

关键词:安全意识;薄弱;成因;提升;观念;安全意愿;培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世界通行的公理,怎样预防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呢?不少企业对安全制度强调很多,事故却屡屡不断。究其原因,企业里各级管理者不重视提升各岗位员工安全意识,普遍把安全意识当成了软指标,嘴上说的多,实际做的少。

据统计,98%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安全技术水平低下所占比例不到10%。由此说明,员工安全意识差,必将酿成安全事故。安全意识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一、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成因分析

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安全意识,是指员工思想意识中对于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员工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在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系安全带的人,不走天桥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不是不知道系安全带的好处,不是不知道天桥的用途,而是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首先表现为“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第一”作为世界通行的公理,理应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但是“预防为主”的意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安全第一”意识的体现,就是“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再去考虑“安全第一”。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其次表现为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员工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如果人人都把安全当作是别人的事,不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没有了主动性,员工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提升安全意识必须树立的观念

安全生产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方面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一是要树立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的观念。安全知识通俗地讲,就是面对危险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做。它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和经验。据调查,在企业近一半的员工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一半多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有不少人不知道旋转的部件不能碰,高压容器会爆炸。以上这些,都是安全知识不具备的体现。

近年来企业陆续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具备了基本安全设施。因此,我们应把安全生产工作注意力放在安全知识的储备上,用安全知识武装员工的头脑,在紧急时刻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这要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为重要。

二是要树立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的观念。如前所述,事故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而大多数企业安全培训时,将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90%和10%的倒挂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安全培训工作,陷入了一种重视安全知识而忽视安全意识的误区。

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关键在于你思想意识当中对安全是怎样认识的,包括你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警惕性。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障。

三是要树立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的观念。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员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一个不会保护自己的人,怎么能保护别人?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的人,怎么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在强烈的安全生产意愿的驱动下,员工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职责。“不怕死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生产车间不是战场!不能存在不怕死的精神!“怕死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我们经常说“责任重于泰山”,就是希望员工树立责任意识,进而靠责任意识促进安全意识的树立。因此,安全培训工作首先应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其次才是安全技能的培训,而培养员工与管理层的合作态度,又被放在安全意识教育之前,也就是靠培养员工的合作态度来逐渐培养其安全意识。

安全意愿是员工打心眼里愿意去履行安全职责,遵守安全规章;所以,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员工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

三、员工安全意愿的培养

如上所述,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呢?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安全意愿的根本是员工的主动性,发挥安全意愿的关键是要具备主动性。员工没有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缺乏了主动性,安全意识的薄弱在所难免。员工应该明白,对自己的安全自己责无旁贷,对他人的安全自己负有监督和帮助的责任,对他人的不安全行为自己有提醒和制止的义务。只有突出自我的安全主体作用,发挥安全主体意识,安全形势才能好转。只有有了主动性,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最后升华为“我会安全”;有了主动性,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有了主动性,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要让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企业管理者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依靠情感依托,实现员工态度的转变。对企业来说,搞清楚“安全为了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一是要让我们的员工明白“安全为了谁”。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每个企业制订了很多安全规章制度,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花了不少时间,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落实不到员工的行动上呢?主要原因是员工多数认为安全工作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是企业强加于他们自己的,甚至有极个别员工存在逆反心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安全规定和接受安全知识,就是我们安全管理采取的“强制原理”,强加给他们的“要我安全”。

让我们的员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安全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伙伴、为了企业,首先为自己,其次为他人。普通人为自己的动力总是大过为他人。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就有了安全的无穷动力。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员工才能理解我们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良苦用心,才会清楚安全生产管理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个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对我们员工起到有效保护;一次次的安全培训教育,才能成为我们安全管理人员的善意提醒。只有这样,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才能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增加我们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真正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二是要让我们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做到警钟长鸣,紧紧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在企业生产工作中,我们很多员工不是没有安全意识,而是不能长期的保持安全意识,很多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时的麻痹大意上。让我们的员工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就不会忽视安全的重要性,就能战胜自满心理,排除一切隐患,消除麻痹大意意识,克服松懈的思想和侥幸心理,永远保持高度的安全警惕性。

三是要让我们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在生活、生产工作中成为一种好习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贻害无穷,习惯决定性格,习惯决定命运,人生成败在于习惯。违章和违规一旦成为习惯,这种坏习惯会让人遗叹终身。只要我们的员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就可以保证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第一次就做对”,当员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对就不存在问题。正确的一再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安全的习惯,会让每一名员工终生受益,安全的习惯会让每一个企业顺利地安全发展!

明白了“安全为了谁”,是安全意识之母,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也是实现“人人互相要安全”唯一途径。

我们只有明白了“安全为了谁”,才知道了“谁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安全的内涵: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做好安全工作,对个人是生命的平安,对企业是财产的保全。安全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安全管理是对员工最好的关怀。任何一起安全事故对你本人,对你家庭,损失不仅“重大”而且绝对是“特大”。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福利,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一切。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安全工作意识篇7

【关键词】提高与加强;油田生产;安全意识;方式方法

引言

大量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事故是作业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和疏忽引起的,事故发生与个人的安全意识、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企业的发展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员工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解决好油田生产安全意识问题,做到防大于救,是解决油田行业的必由之路。

1.提高油田生产安全意识的作用

安全意识的教育就是把有关油田生产的科学文化知识、安全生产技术、注意事项和遇险求生自救知识教授给员工,通过作业实践将员工培养成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安全意识、安全知识集一身的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安全思想、意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和训练,也是作业人员获取安全知识的重要来源渠道,是油田行业防患于未然从根源上解决人为性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好办法,从源头上解决不但可以更大程度的解决安全问题还可以弥补事故后补救带来的大量损失。提高油田生产的安全意识不但是对企业员工人权的重视,也是降低企业损失,维护企业稳定发展,促进企业成熟运营的重大举措,更是对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实践;同时人身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是一个敏感的社会话题,解决好安全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2.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存在的困境

我国油田行业虽然起步晚基础薄弱,但是近些年国家和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精力进行建设,不文明的、无意识的作业现象越来越少,但是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员工素质有待加强。油田行业和建筑行业有相似点,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现场设备多、秩序混乱,同时需要大量生产工作人员,管理和调度难度大,员工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不高;再者油田行业基本是户外作业,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差,同时缺乏正规化、规模化的集中管理,员工之间因为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的差异,容易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都是阻碍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的因素[1]。

(3)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油田行业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成立了针对油田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部门。但是因为工作环境和人为原因,导致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很多工作流于形式、虚有其表,这也给油田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

(4)企业领导的重视力度和宣传强度不够。虽然全国绝大多数的油田产业领导做到了上下一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部分领导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对于安全生产意识存在误区,相应的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很多员工对于安全生产意识的模糊,为企业安全生产埋下不稳定因素[2]。

3.对于提高油田安全生产意识的方式、方法的思考

安全生产是全社会的工作人员的共同目标,基于油田工作的特性,对于提高油田安全生产意识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3.1从油田企业产生的外部机制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方法

首先,提高油田安全生产意识还需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企业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细则,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和排查存在安全生产问题的各个环节,对于一线生产员工进行突击性检查,对于违规现象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处罚决不姑息,实行登记上岗、责任到人的;其次,要对于油田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把责任具体化。提高油田安全生产意识,就要加强对生产的管理和监督,把生产的责任明确到人,细化分工,防治事故的责任额推诿,绝不给安全生产留下任何的隐患因素,再次,就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机构,提高油田安全生产意识还需要对安全普及工作的效果进行及时监控和反馈,从而对油田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和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这是对提高油田安全生产的全局把握。

3.2从油田企业生产内部因素来加强安全工作意识方法

第一,从油田生产的的主要参与者,员工自身考察。首要工作是对参与油田生产额全体员工开展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有关油田生产的科学文化知识、安全生产技术、注意事项和遇险求生自救知识等,并实行培训后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考核过程中要严格遵照相关制度和要求,考试合格的颁发工作证,不合格的要进行二次培训并审核,杜绝不合格上岗或者未持证作业的现象,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于违规现象严惩不贷。培训过程中号召全体员工必须参加,对于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等理论方面知识要进行细致、耐心的讲解,对于安全技能、自救知识部分要进行实践操作,确保每个一线员工实际掌握;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第二,加强企业文化中的安全生产意识宣传和监察。从高层来看,需要油田行业领导要加强对于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视,还要加强对于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力度。企业还可以为张贴横幅、定期号召全体员工观看安全教育的录像资料,使整个企业形成一种安全生产的企业安全文化,对认真按规定操作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为每一个下发安全意识宣传手册做到人手一本,并成立工作组下基层为员工积极讲解和宣传,并定期检查员工的阅读情况和了解程度。第三,要及时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加强管理是目的,提高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观念才是重点。油田企业对于全体员工实行集中化、规模化、人性化管理,组成调研小分队及时下基层调研实地了解员工的实际需要,合理调节和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努力清除安全生产的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3]。

4.结语

安全生产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益,更是促进企业成熟运营,缓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油田行业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维华.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对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安全工作意识篇8

【关键词】通信施工人员集体安全意识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信行业也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过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这样通信施工人人员的安全施工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重视的问题;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通信企业也不例外。然而在具体实际的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本文笔者就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这一问题进行了浅析,旨在为预防和减少通信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什么是集体安全意识

一般来说,集体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集体对各种侵害自己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持有的一种高度警戒心理。集体安全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安全放在首位的意识。安全放在首位的意识是整个安全意识的重中之重。它是确保安全意识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贯彻的指导思想,是集体安全意识的基石。

(二)重在预防的意识。重在预防的意识是保证安全生产和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方法。它有助于施工人员把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因此,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就是,不断地探索生产施工规律,总结出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遵守并维护国家法律意识。随着我国生产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法律建设也在不断逐渐完善,使得人们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的逐渐普及,依法进行生产管理和操作成为保证施工安全、稳步、可持续进行的重要法律制度后盾。

(四)维护自身和工友安全意识。维护自身和工友安全意识是告诉广大通信施工人员,安全问题关于我们每个人,所以,所有的通信施工人员在具体作业的过程中,在维护自身安全的时候也要顾全大局,考虑工友的安全,不能损人利己。同时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面对工程意外险情时候的自我救助的能力。

(五)集体互助意识。通信工程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以及不同的施工团队进行合作,为了能够着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每一个施工队之间和每个施工队内部都需要进行强有力的互助合作,只有这样当危险出现的时候,才能够迅速形成合力进行自救,并高效应对、解决问题。

二、在通信施工过程中集体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集体安全生产在通信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通信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其生存下来的基本要求,是其继续前进的稳固基石。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员工集体安全,企业是不可能继续走下去的。因此,在企业进行生产和施工时,能够保障员工安全已经成为这个企业能否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前提。

(二)集体工人的安全生产才能成就一个通信企业的长久发展。如果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情况是,当某通信企业已经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的意外事故之时,它就失去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它以后在行业内的正常生产活动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对其以后的持续长期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集体安全生产也是保障通信施工人员生命健康权的法律基本要求。在我国的宪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就是生命健康权。可见,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就是自身的生命与健康能得以保障,所以在生产中务必要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在当今,法制不断完善,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权成为施工单位必须要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和责任。

三、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举措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做好安全施工计划。通信企业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做好企业的安全施工计划,使所有的工程施工项目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这一安全理念和施工方针,要做到经常检查和剔除位于生产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保障工人安全。

(二)进行集体安全意识教育。进行集体安全意识教育是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重要环节。这样既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施工的氛围,又是他们学习安全意识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通信企业要不间断地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既要对常见事故预防知识进行引导,又要做好突发性事故的预防教育,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了解施工人员的内心想法。据笔者走访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施工人员的内心活动变化与其岗位发生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关系的,所以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有必要加强与工人的沟通,了解施工人员的内心想法,注意掌握员工的思想脉搏,不让员工带情绪工作,时刻不放松安全警惕。

(四)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就是做好安全施工的督导工作,使施工人员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具体做法如下: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不定时地对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安全常识掌握情况、安全设施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落实中增强安全意识。

(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在通信工程开始之前,要对施工人员集体进行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教育,是集体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法纪意识,这样他们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就会按专业法规办事,努力做到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明确那种是可行的行为,那种是不可行的行为。另外对施工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施工的具体培训,即要求集体施工人员学习机器设备安全操作程序,掌握相关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最终达到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得到规范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本文笔者从安全意识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安全生产在通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彰显了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出的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相信通过建立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我国的通信施工安全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1)

[2]赵卫辉,张贵永.论安全意识在施工安全中的重要性.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

安全工作意识篇9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监管力度。但员工安全意识差,越来越成为制约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作为煤矿安全培训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培训中扭转此倒挂现象。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安全意愿

近年来,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对煤矿安全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的三并重原则,将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煤矿安全意识淡薄的体现

做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是防止煤矿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据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全部事故都是事先可以预防的,究其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因此,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有必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1.麻痹心理。有的职工由于从事的工作是经常干的工作,自认为一切都熟悉,导致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注意到作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以习惯的方式去对待,结果导致事故的发生。

2.从众心理。有的职工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安全素质低,对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模糊不清、不能察觉自己的违章行为,自己不动脑,事事依赖别人。一遇到稍不熟悉的问题,别人在违章操作时不但不制止,自己也稀里糊涂跟着干,以至做出愚蠢的荒唐事。

3.侥幸心理。由于偶然的、意外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于灾害,是人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和根源。在现实工作中,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也不缺乏安全知识,而且技术水平也不低,是“明知故犯”。觉得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4.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工作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干活图省事,嫌麻烦。总想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5.压抑心理。有的职工不安心本职工作,人际关系紧张或生活中的不顺心等诸多原因,精神上压抑,导致心理疲劳,结果作业中精力不集中,警觉意识减弱,责任心下降,反应迟钝,甚至会失去自控能力。

6.逆反心理。有的个别职工有一种对抗心理,无组织、无纪律、不服从领导,你说东,他偏西,为所欲为;甚至有挺而走险的,结果酿成大患。

7.逞能心理。这是一种对安全生产极为有害的心理。争强好胜、易冲动,为了表现自己“突出”,往往不顾客观条件,过高估计自己,不懂装懂,只考虑一时的痛快,甚至失去理智,明知是违章,有危险,但偏要去干,结果害人又害己。

8.好奇心理。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二、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的对策

安全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的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如何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必须遵守安全实践中的三大法则,即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明白了为什么,职工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安全知识,主动地去学习安全技能,才能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职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安全培训要从学员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要让学员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教师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有了情感依托,才会有态度的转变。

第一,要使学员知道“安全是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明白“安全为了谁”,学员才能理解工作单位管理层的良苦用心,才会清楚为什么要那样做。一个个安全制度,才能当成是有效的保护;一次次安全教育,才能当成是善意的提醒。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才能在深处扎根,正所谓是“我要安全”。

第二,要使学员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没有一点安全意识,而是不能长期保持安全意识,很多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时的疏忽上。究其原因,要么是不觉得安全重要,要么是长时间的生产安全出现“安全意识疲劳”。

明白“安全为了谁”,学员才可以战胜单调、枯燥和紧张,消除麻痹等意识,克服“安全意识疲劳”,保持安全警惕性。

第三,要使学员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生成败在于习惯,安全与否也在于习惯。习惯性违章,违章成为习惯,习惯会让人抱憾终生。

安全也可以成为习惯。只要人们明白“安全为了谁”,就可以保证“第一次就做对”。当职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对就不存在问题。正确的一再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安全的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

明白“安全为了谁”,是安全意识之母,是安全工作之魂。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爱。爱人和被人爱,是生活的全部。家人的关爱,是最普遍的形式。然而,家人的爱,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会显得无比脆弱。“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中国人早就认识到的人生三大不幸。在和平的环境中,除了疾病,事故是造成一个人人生三大不幸的罪魁祸首。在教学中教师要告诫学员在工作中:

第一,莫忘子女的祝福。

第二,莫忘爱人的心愿。

第三,莫忘父母的期盼。

在教学中可以把集团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的相关人员请进课堂。让伤残职工或工亡家属“现身说法”:残疾工人坐着轮椅讲述自己是如何伤残的,伤残之后如何地痛苦;女儿讲父亲是如何工亡的,工亡之后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悲痛和困难等等。

职工安全意识的高低,同安全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保护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安全培训中,教师有必要提高安全意识教育,并将它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贾宗太.煤矿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的几点经验[J].煤炭高等教育,2003,(05).

安全工作意识篇10

关键词:层级管理、安全文化、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映,也可以说意识就是人的心理,是人自觉的、有目的的高级心理部分。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对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心理状态。一直以来,公司都将安全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每天都在讲安全、抓安全,各级领导在安全管理上也是煞费苦心,可各类安全违章、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还是部分员工始终在安全生产上存在侥幸心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心态根深蒂固。难道我们就真的不能不“湿鞋”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要始终知道自己准备干什么,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应该采取怎样安全措施后再去干。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安全意识,才会有更安全的行为。

一、员工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对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

分析近年来公司所发生的安全违章和安全事故,与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有关的违章、事故占到近70%,无票操作、操作时不检查设备状态、恶性误操作、执行制度刚性不强、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未履行现场勘察制度等这些现象所暴露出的问题,实质就是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和欠缺。

(二)对安全责任的重压心理

某供电公司组织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压力、安全生产等4个方面,压力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员工普遍感觉到压力较大,调查中“从来没有”压力的员工只占7%,处于“经常”或“几乎每天”都有压力的员工占到72%,其中40%员工“几乎每天”都“担心所做事情会出差错”。可见,很大一部分员工具有安全责任的重压心理。员工一方面在思想上呈现的是安全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呈现的却是对安全责任的重压心理,这样的一对矛盾就成为了发生违章、引发事故的温床。

二、员工安全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一)对安全教育的忽视、厌倦心理

一是对安全教育的忽视心理。安全教育对电力从业人员是件必不可少的事,但是有的员工却不在意。认为很多电力生产工作是简单劳动,受不受安全教育不重要。这种心理只要存在就会对做好安全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对安全教育的厌倦心理。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安全教育内容枯燥,教育形式单一,讨论时有时是对人不对事。

(二)对安全活动的应付心理

有的员工认为只要工作中小心一点,事故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参加班组安全活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内心深处并不想参加安全活动,但不参加安全活动又面临考核,所以在活动中对内容并不关心,抱有应付心理。

(三)对安全管理的逆反心理

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员工的“三违”行为处理失当。例如:不能坚持原则,讲关系和讲情面的情况存在,随意性大,对相关责任人处理不平衡等现象,使员工对安全管理产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二是对员工的违章行为以罚代教。员工违章了,未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或工作方法欠妥,没有使员工从道理上明白为什么要抓好安全,究竟错在哪里,后果有多么严重,只是一罚了事,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

三、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措施

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要从企业、管理者、员工自身这三个层面着手,明确“三者”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有机结合,才能逐步实现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既定目标。

(一)企业层面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1.树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在各项安全活动中,要以人身安全为关注焦点,以不断完善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的措施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全体员工,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员工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是国家法律的衍伸,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必定违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安全的根本所在,制度不打折,执行无借口。如果有“规”不遵,有“矩”不守,除了问题要追责,强调法律意识,丰富其“安全动机”。教育员工注重过程安全把控,强化细节管理,加强自身安全修养,养成不断追求“零错误”、“零误差”的习惯,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充分发挥习惯成自然的正面效应,提升其行为达到不知不觉又很自觉的安全程度。教育员工安全管理须超前预防,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提前做好事故预想,认真执行现场勘察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等都是安全关口前移措施,指导其规范现场作业,开启所从事工作安全预见性,激发员工安全潜意识的培养。    

   2.完善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刘振亚董事长在2013年6月14日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提到,一般电网事故从2003年的134起下降到2012年的6起,一般设备事故从341起下降到10起,城市、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减少7小时和38小时。这组数据说明,近年来公司设备技术技术创新有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安全指标大幅提升。同时,人身事故发生率也逐步下降,这一升一降充分体现了公司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全面提升,有力保障了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那么,在完善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方面,我们还需做哪些工作呢?一是不断改善办公环境,实现员工办公、休息、个人工器具、集中学习等功能的区域划分,营造舒适、明亮、通透、整洁的工作环境,帮助员工文明、快乐、安心的开展工作。二是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人力资源管理要科学分析不同岗位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需求,并明确劳保用品品种、数量和使用周期。要结合维护设备规模的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避免员工超负荷、超强度工作。三是引进新技术,更新安全防范装备。开发区公司的开闭所标准化整治工作,在定置管理、设备标识、操作可视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期将从开闭所运行环境和设备智能监测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开闭所自动恒温、恒湿、防进水、除尘等环境维护功能,实现设备自动测温、跳闸监控、隔离故障区等远程监测和遥控功能,以便员工劳动强度得道缓解,并引导员工接受新科技带来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通过减少员工现场维护量,有效降低运维过程中习惯性违章和事故发生的几率,为员工创造智能、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3.搭建安全教育培训的平台

一是建立安全教育室。2012年6月13日,正式投用的市公司安全教育室,建筑面积650平米,设有五大展区、16个安全教育功能模块,是全省目前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科技含量最高的安全教育基地,实现了看、学、练、考、体验、互动全过程、流程化培训模式。目前,安教室已成为省内、甚至省外各单位竞相参观学习的安全教育基地。二是建设应急培训基地。市公司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了应急基地建设工作,经过两年精心打造,建成了占地面积为24750平方米的应急培训基地,开创华中地区“两个一、三个最”:既是华中地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占地面积最广,培训设施最多,培训课程最全。应急培训基地于2012年5月开班以来,成功举办了9期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公司的应急管理人员、应急基干分队共计581人参加了培训。三是公司持续推进“安全课堂进现场活动”,编制修订安全“口袋书”,收集相关事故案例,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通过安全警示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二)管理者帮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

1.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树立安全规责意识。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要督导一线员工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对各类违章行为“零容忍”,敢于碰硬、严抓严管。加强“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检查通报机制,持续深化反违章工作,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管理达标评级工作,指导员工建立安全规则意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强化措施,构筑起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这样一来,员工的安全意识自然会增强,事故发生的概率必将大大降低。

2.奖惩结合,树立安全荣辱意识。

一是严查事故原因。对待事故要严肃认真,深刻反思、吸取教训。深入开展调查分析,彻底查清问题根源,举一反三、防微杜渐。二是严肃责任追究。按照“四不放过”要求,进一步加大安全事故查处力度。对于存在问题和隐患没有查出,或查出但没有落实整改的,要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问责。特别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安全考核,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导致安全事故的,要按照规定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三是选数典型模范。对习惯性遵章的员工,要进行奖励,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三)员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

1.培养安全自觉能力

安全自觉能力是包括感觉、知觉、思想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体现。“班前会”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对提高安全自觉能力来讲,“班前会”开得好能产生“定势现象”,其过程表现为:服从同化习惯3个阶段。首先要求员工服从安排、接受指令,可能是表面服从,也可能内心服从;随后,“班前会”的坚持召开会让员工受班组中其他人的思想行为的同化,慢慢从内心接受安全措施;最终,长此以往员工会渐渐形成自觉遵章习惯。

2.培养安全辨识能力

员工要善于借助公司搭建的学习平台,学习《安规》、《运规》、《调规》及各种现场规程等相关知识,提高安全理论水平。通过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将学习过程中的感觉、知觉进一步消化,使之不断上升为概念、判断、推理,并运用逻辑的、理性化的思维活动,形成系统化、高度自觉化的实践行为,正确分析现场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增强对安全隐患的辨识能力,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切实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