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十篇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十篇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3:15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1

一、主要收获及感悟

一是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认识。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培训,使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真切的认识,提高了进一歩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路,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能有幸从事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一名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乡镇干部的幸运。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独具特色,充满魅力,完全具备加快推进实施乡树振兴的条件。通过此次学习,我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

二、四点启示

一要高度重视生态提升。农村美不美,关键看治水。发展快不快,关键看生态。结合实际,在工作中,我们要固树立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环保、经济、社会三者关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生态环境保障镇有丰富的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资源,在下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将把绿化、硬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污水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尽可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的,通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庄绿化的目标是村在林中,同时还要注意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打造以生态文明为恃色的美丽多村。

二要解放思想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深刻反思,我们在开展多项工作特別是重大工作时,时常出现各部门干部都是一定要找到法律法规及文件政策依据后才去落实、实施,如果没有找到明确的依据宁可不去落实,秉承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不作为路线,从而导致好多机遇在大家寻找依据的过程中已悄然逝去。其次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就没有乡村振兴的持续健康发展。实事求是的讲,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事关乡村振兴战路实施的成败。为此,我们要抓住农村社区的三大关键群体一一党员干部、妇女和青少年,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乡村振兴利大家、搞好振兴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2

开展乡村组织振兴调研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组织振兴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市组织 名党建特派员到村开展“乡村组织振兴专题调研”活动,按照“全面调研、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摸透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系统谋划工作措施,为实施乡村组织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   特色板块夯实了基础。

提高站位,摸实情。把选派党建特派员到村开展调研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任务,组织全员认真学习有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到最基层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各村的自然资源禀赋、干部队伍情况、经济发展存在困难和村“两委”班子情况,提前逐一分析研究,分门别类建档立卡,在做大量的政策解读和答疑释惑工作的同时,准确掌握了乡村组织振兴现状。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3

同志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年初,中央、省里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今天召开本次会议,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部署,把精神读透,把思路厘清,把方向找准,把底子打好,明确定位,清楚职责。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是今后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乡村振兴将战略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为我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开个好头,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刚才,区委分管领导传达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工作布置的很详细、很具体、很有前瞻性,请大家务必要将文件精神细嚼慢咽,将交办工作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

(一)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党的以来,“三农”工作形势日新月异,惠农政策推陈出新,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战略的目标的重点难点和核心,认识到下一阶段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二要深刻领会这一战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体要求做文章、下功夫;三要正确把握这一战略的基本原则,要始终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不动摇;四要时刻谨记这一战略的目标任务,严格按照部署要求,依照时间节点实现乡村振兴工作重大进展。

(二)牢固树立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意识

我们必须清楚明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持久的重大工程,从区四套班子到基层党组织都要牢固树立好全局意识。一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明确自己的站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实施这项工程的一份子,是实施战略的主人翁、工排头兵、开拓者;二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广大干部要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为己任,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争做乡村振兴发展的领头羊;三要牢固树立紧迫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刻不容缓,我们要保证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走神、不落后、不掉队,时刻谨记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三)紧密结合三农工作现状来实施战略

要紧密结合我区农村现状,以“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xx”为目标,结合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施战略规划。一要结合秀美乡村工作,集中打造一批具有xx特色的秀美乡村建设示范点;二要结合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在外客商资源优势高位推动乡贤文化;三要结合产业发展工作,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思路;四要结合民生工作,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助力民生事业,奋力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秀美、农民幸福的战略目标。

二、要坐在老百姓的角度,统筹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

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为了农民,针对农民问题,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农业人口市民化,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通过减少农民数量富裕剩余农民;另一手抓留守农民的能力,通过政策的扶持、引导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收入。要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体要求,多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走好五条路径。

(一)走好探索创新机制,政策扶持产业的路径

我区农村地域广、农村人口多,农村发展规模不一,发展形势良莠不齐。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发挥规划引领和服务导向作用,明确区域发展目标、方针和措施。一要加快壮大优势产业,要善于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大做文章,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要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物联网、智慧农业等新业态,逐步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的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与信息、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四要加大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的力度,多引导、多扶持、多鼓励,多一点惠民的政策,纵深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放心,安心、舒心。

(二)走好打造秀美家园,创建卫生城镇的路径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要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以农田、山林、建筑、水域为看点,结合当地的宗祠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着力打造一批具有xx特色的秀美乡村建设示范点,力争“一村一品”;二要长效管理国土资源,深入推动“一户一宅”制度,长效管理农民建房秩序;三要重点整治污染设施,对矿山、砂厂、养殖场、砖瓦窑场的整治整改,对农村工业污染保持“零容忍”;四要科学制定环卫规划,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建立起良好的环卫秩序,要以村民小组为单元,稳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建立起良性的长效机制。

(三)走好推动移风易俗,传承优良家风的路径

要扎实做好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和摒弃陈规陋习的移风易俗工作,一要积极倡导和谐文明的生活生产理念,基层政府要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沉下心来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二要通过乡贤带动,通过制定、执行乡规民约,由德高望重的乡贤去淳化、维系乡村礼俗,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三要通过宣扬和奖励“文明家庭”,以好家风汇聚成好的村风民约,逐步带动村民整体素质提升,不断厚积文明沃土。

(四)走好党建引领工作,干群同心共治的路径

乡村工作,需要依靠广大基层干部来抓,但更离不开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主治理。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加大对青年农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重用,坚定乡村治理的领导力量;二要建立综合治理体系,从自主治理出发,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支撑,实现道德共建的乡村治理体系。三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要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村两委+理事会”“村两委+乡贤会”等乡村治理新模式,形成治理有效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文明新秩序。

(五)走好聚力脱贫攻坚,多谋致富举措的路径

要实现农民致富的目标,须一手抓农业人口市民化,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通过减少农民数量富裕剩余农民;另一手抓留守农民的能力,通过政策的扶持、引导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收入。一要安排一批就业岗位,有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要开展一批技能教育,有心助力农民职业发展;三要落实一批保障措施,有效提供农村民生兜底服务;四要开辟一批造血资源,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采摘农场、散养禽畜、无公害蔬菜等切入,切实助力农民增收创收。同时,要坚持打好脱贫攻坚战,不断优化十一大扶贫工程,关爱贫困人口的脱贫大计。

三、要以坚定扎实的力度,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落实。

(一)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强大合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区、乡、村三级联动的战略工作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统一协调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依照部门特征有序开展相应工作;要强化各级组织、各级单位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工作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及时调整、补充决策,进行查漏补缺。

(二)强化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各单位要迅速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文件及会议精神,层层抓好宣传动员。要制定详细规划,吃透文件精神,结合地方实情做好前期工作部署;要全面覆盖宣传,统筹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会媒介等宣传载体,并结合上门入户宣传,做到辖区全覆盖、无盲区;要突出党员作用,要充分发动党员干部参与进来,引导他们成为实施战略的生力军。

(三)强化执纪问责,提供纪律保障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4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今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详细阐述整个战略的内涵与实施。我有幸作为培训班的一员,亲历了整个培训过程,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课堂上,聆听了学院教授铉玉秋、胡志宏所作的《浙江生态文明治理的“三治”经验》、《党建+生态:红色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的专题辅导,让我对湖州市践行两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感受。现场教学,先后观摩学习了长兴县水口乡的全域“景区+农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双林镇向阳村“魅力水乡、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模式,“中国白茶第一村”—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脱贫致富的路径、“两山理念发源地”—天荒坪镇余村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刘家塘村“慢生活”乡村旅游的理念、“田园鲁家”—递铺街道鲁家村“无中生有、创新发展”的过程,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防风非遗文化”的开发和莫干山小镇发展郡安里(洋家乐)的做法,吴兴区仁皇街道桥西村“红色拆迁、发展集体经济”的举措,以及南太湖部级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的成果等等。

右玉与安吉同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分别是朔州、湖州的下辖县,又同是指示和肯定的县,两县、两市的发展有其相似性,发展的阶段又出现明显的差别,究竟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最大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右玉看右玉,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安吉看右玉,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破解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

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

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四是责任上要担当。

从鲁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决定、共担风险,处处闪耀着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情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需要担当,就要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一要有为群众为集体利益担当初心。二要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天下为公的公心。这既是对干部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范文1

 

党的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乡村成为了“养老集聚地”,导致了乡村原本就落后的形势更加严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在这发展的攻坚期,“乡村振兴”应运而生。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树立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确实在乡村振兴中保好驾护好航。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振兴乡村,绝不是口号,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供给侧改革,从历史到现在,这些政策都是我党创新精神的实际体现。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诉我们,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占据改革、乡村振兴的主动权。

 

我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乡村振兴,与我同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将切实做到维护核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牢记重担和使命,“在基层保一方安宁,为人民守一片乐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范文2

 

党的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向纵深推进,但由于发展条件和能力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当前,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广大农村居民能否同步实现小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还需要看到的是,我国是一个拥有近6亿农村常住人口、城乡区域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腿和薄弱环节。党的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弥补农村现代化这一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是20个字的要求,但有几个方面已经根据新情况进行了调整,更好地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因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加快振兴农村产业,首先,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当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农村科技服务力量薄弱,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已经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更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3%至6%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青年人不断向城镇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趋势日益严重。要全面振兴乡村,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整合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同时,要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农村干部、农民和新型主体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打通渠道,让广大农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红利。首先,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也给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其次,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此外,还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农业补贴方式,增强补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提高农业补贴的效能;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范文3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今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详细阐述整个战略的内涵与实施。我有幸作为培训班的一员,亲历了整个培训过程,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课堂上,聆听了学院教授玹玉秋、胡志宏所作的《**生态文明治理的三治经验》、《党建+生态:红色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的专题辅导,让我对湖州市践行两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感受。现场教学,先后观摩学习了长兴县水口乡的全域景区+农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双林镇向阳村魅力水乡、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模式,中国白茶第一村**县溪龙乡黄杜村脱贫致富的路径、两山理念发源地天荒坪镇余村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刘家塘村慢生活乡村旅游的理念、田园鲁家递铺街道鲁家村无中生有、创新发展的过程,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防风非遗文化的开发和莫干山小镇发展郡安里(洋家乐)的做法,吴兴区仁皇街道桥西村红色拆迁、发展集体经济的举措,以及南太湖部级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的成果等等。

 

**与**同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分别是朔州、湖州的下辖县,又同是指示和肯定的县,两县、两市的发展有其相似性,发展的阶段又出现明显的差别,究竟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最大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看**,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看**,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破解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四是责任上要担当。从鲁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决定、共担风险,处处闪耀着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情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需要担当,就要大力传承弘扬**精神。一要有为群众为集体利益担当初心。二要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天下为公的公心。这既是对干部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quwanr”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乡村振兴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兖州区是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资源富集,素以“九省通衢、齐鲁咽喉”著称,面积535平方公里,人口55.5万,辖6镇4街道办事处,共34个居委会,440个自然村。自2018年以来,兖州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刻学习领会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和“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础、两年扩片成带抓提升、三年全面铺开成样板”工作目标,以示范项目创建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推动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在济宁“走在前、作示范”。2019年兖州区被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单项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全区“三重”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一线推进、工作落实上给予了重点支持和倾斜。

一是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到位。结合机构改革,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主任的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召开了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全体会议,出台了委员会工作规则、工作细则,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多次听取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美丽乡村等三农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及分管领导先后多次视察三农工作、召开现场会,并作出批示,确保工作高效推进。各镇(街道)也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主任的领导机构,完善“书记抓、抓书记”责任制,制定镇街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领办党建突破项目,抓实“一把手”责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二是机构运行顺畅高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指挥,8位副县级领导任副指挥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抽调人员进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具体负责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综合协调、督导调度等工作。成立了由1名区级领导任组长,2-5个部门为牵头单位的五个振兴工作专班,各专门成立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工作推进。10个镇街也参照区里做法,成立机构、配备专班,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全区上下隶属关系清晰、工作安排顺畅、任务落实得力。

三是制度保障强劲有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精神,全区先后召开了农村工作、规划编制、示范项目现场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等会议,科学编制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兖州区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责任分工》的通知(济兖农委发〔2019〕5号)、《中共济宁区兖州区委济宁区兖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济兖发﹝2020﹞1号)、《中共济宁区兖州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和<2020年全区乡村振兴任务清单>的通知》(济兖农委发﹝2020﹞1号),制定了推进农业农村优选发展、小城镇助推乡村振兴、开展示范创建、落实五大专班任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严格督考调度,将乡村振兴考核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制定出台了《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推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对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逐个提升。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区领导每月定期到项目一线进行现场办公,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落实,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是“1+5+n+10”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兖州区科学编制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将乡村振兴纳入全区“三重”工作体系,构建形成区乡村振兴指挥部统筹谋划、五个专班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区镇村联动推进的“1+5+n+10”工作格局,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坚持典型带动、先试先行,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全区有1个镇、5个村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3个示范区被批准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2020年7月兖州区被纳入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区创建范围,5个村被纳入示范村创建范围。

二是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区注册农民合作社823家、家庭农场206家,发展50亩以上种粮大户746户。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5%。发展壮大粮油加工、农机装备、肉鸭养殖、中草药种植“四大产业集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形成了以百盛生物、益海嘉里、今麦郎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创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个。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三是“十百千”工程示范工程初现成效,探索了适应本地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1个镇、5个村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今年兖州区被列为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漕河镇管家口村党支部领办企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副书记杨东奇批示和肯定。新兖镇牛楼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政府主导+公司运营+村民入股”模式,打造了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1+n”示范模式,以新兖镇牛楼和小马青为中心的滨河示范区、以大安西垛村为中心的瓜蒌种植、以小孟镇梁家村为中心的中草药种植、以漕河镇管口村为中心的特色农业种植初具规模,均可带动周边3—4个村实现发展。

四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探索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型、发展物业经济(租赁)型、土地规模经营型、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经济组织型、村企合作(联姻)型等九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19年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预计今年年底6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

五是五大振兴统筹发展,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培育乡村好青年省级2名、市级4名、区级40名,1人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33个,市级“清洁村庄达到62个,林木覆盖率达到30.1%。农村文化丰富多样,被列为第二批部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打造了“蒲公英夜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新兖镇小马青村“积分制”经验做法上报中央农办。

三、下步工作重点

我们将以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十百千示范区为契机,按照“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础、两年扩片成带抓提升、三年全面铺开成样板”的发展目标,围绕“一环、两带、三组团”的发展框架(“一环”,即以济阳路、谷肖路、金谷路、南环城路为示范轴;“两带”,即泗河绿色发展带和洸府河生态休闲带;“三组团”,即以颜店镇、新驿镇为带动的苗木种植、林下经济、特色养殖组团,以小孟镇、漕河镇为带动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生产、深加工组团,以大安镇、新兖镇为代表的农工旅融合发展组团),以重点镇、特色镇、示范村为基础,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2019年-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区初见成效,形成符合我区实际、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齐鲁样板。

——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巩固示范点建设成果,集中力量打造示范区。在巩固示范片点创建成果基础上,集中力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着力在村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效果、特色文化挖掘、产业项目发展等方面进行打造,解决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巩固全区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到2021年,示范镇、示范区初见成效。突出集体经济增收、绿化提升、产业发展等四方面内容,形成符合我区实际、可复制、可借鉴的乡村振兴之路。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20年,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建立起配套的规划发展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制度管理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2021年,全区35%的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50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50户,培育示范主体10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处。

——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21年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10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100%以上、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粪污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农村清洁供暖。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7

党的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XX镇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关系到全镇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全镇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为此,根据XX镇实际,在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河畔,距XX市区60余公里,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XX场因构溪河绕场而过素有“小保宁”之称。全镇有农业户6356户,农业人口25000余人,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兼产林、桑、桐、果、杜仲。养殖生猪、家禽、蚕,现在主产生姜,是川北生姜第一镇。

二、工作思路及具体做法

(一)工作思路

全镇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XX市委以及XX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同时,全力实施市委145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

(二)具体做法

1.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兴旺发展态势。XX镇在产业发展方面始终坚持走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之路,通过招引业主,培育大户,提升效益。如今全镇生姜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亩,毛叶山桐子种植面积6100亩,果药年种植面积6500亩,生猪年出栏稳定在5万头,四大亿元产业经济带已经给XX镇的种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在持续发展壮大“生猪、生姜、果药、山桐子”四大亿元产业带的基础上,围绕XX镇“竹根姜”“XX窖酒”“XX泡菜”三大特色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品牌产业。一是成功完成“XX竹根姜”国家地理地标产品的申报和认证工作,“XX竹根姜”正式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二是“XX窖酒”“XX泡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下,年销量保持高速增长,XX镇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广,品牌价值也越来越高,产业强镇的奋斗目标已基本实现。

2.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小镇。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把环保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XX镇位于构溪河的上游,发展的定位是打造成“秦巴山区最具品味的山水田园生态小城镇”,山水田园追求的就是青山绿水,因此,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线”的理念,强化责任抓环保,突出重点抓整改,着眼长远建机制,坚决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深入实施“蓝天

碧水

青山”工程,完成辖区扬尘治理和落后产能升级淘汰,推进全镇水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了全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效益和谐统一。

3.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乡风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龙吟山村、乐里庙村、华严寺村集中力量开展以“净化、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组织贫困户积极开展

“六顺六净”大行动,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积极创建省级“四好村”。

4.保经济、促发展,全面小康已愈来愈近。XX镇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坚持以促进镇域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为第一要务,保耕地、稳产量,全镇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达到5.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11%,达到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10%,达到17600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万吨,人均年占有达到800公斤,全面小康生活已近离我们愈来愈近。

三、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才能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过对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总的来说,我镇在乡村振兴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环境不优。我镇在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了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还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质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在我镇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2.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不好好学习,就当农民”,是乡村家长、教师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口号。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没出息的的人才当农民,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2019年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是,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具体到XX镇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重大原则,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三农”知识培训,使农村一线锻炼成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把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行业领头羊,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2.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刻不容缓。针对当前我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蓬勃兴起,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重点扶持解决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等难题。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8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文化产业;发展

2020年10月,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也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今,“农村文化软实力”早已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乡村文化振兴”也同样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巨大,农民对文化享受的需求也更为广泛。因此,我们应当在农村文化发展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将农村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经济资本,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辟新颖的路径。为使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加快推进,我们需要从背景、现状、措施等角度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相关问题。

一、乡村文化振兴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徐铭聪(2020)认为,我国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和事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诸多乡风乡俗、乡景乡味等都是以文化为载体,搭建乡村振兴的平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同时,文化是涵养发展最好的营养。坚持文化涵养发展的导向,能更好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方向,让乡村发展能够从深化改革中更好汲取营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存在着诸多矛盾,需要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充分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因此,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涵养乡村发展的营养来源。

二、我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有效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刘如飞(2016)认为,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且很大一部分有待开发的传统文化资源集中在农村地区,如巴蜀饮食文化、陕西泥塑剪纸文化、青海“花儿”民歌文化等,这些文化在农村地区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使农民致富增收,也会使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增添新的生机,使之有效传承,并会提升城市居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提升农民素质,并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经济活动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农民从事经济活动需要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因此只要改进农民的思想意识,农民的经济活动能力就会有效提升,而文化正是改进农民思想意识的良药。当前我国需要让农民群体充分认识文化的重要性,一旦农民群体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就自然会接受现代教育,并随之提升农民群体的基本素质和文化兴趣。另外,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农民整体需求不再只拘泥于实体农产品,而是对实体农产品和带有附加值的文化农产品(如剪纸、绘画、皮影戏等)产生双重需求。因此,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提升农民群体对文化的需求力度,会进一步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使农民的视野更广泛,更开阔。(三)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几乎每一项农村实体产业都不可避免地触及了这一矛盾。而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其他实体产业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农村其他实体产业相比,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投资少、能耗低、不占用土地、不破坏自然环境、无资源枯竭风险等较高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使农民出产的物质由单纯输出实体农产品转化为实体农产品和文化农产品双输出,从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促进“乡风文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乡风文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和人文关怀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拥有这一条件的必要手段就是良好的文化教育。对农民群体开展良好的文化教育,有助于革除农村陋习,改进农民生活作风,促进农民思想先进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使“乡风文明”这一目标实现于广大农村。(五)建立城乡交流的纽带。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必定会成为城市居民的兴趣对象。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下,农民会自然观察城市居民对农村文化的需求;城市居民在节假日下乡旅游时,也会从中发掘文化农产品的神奇意境,内心会自然迸发与农民的交流意愿。因此,农村文化产业是建立城乡交流的纽带。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加大城市居民与农民的交流来往,促进社会和谐。

三、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与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明显较晚。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包括农村在内的各种文化产业一直未能得到重视,直至我国建设新农村战略提出后部分地区才开始重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由此使得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其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尚处低度开发阶段。(二)农村文化人力资源匮乏。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思想意识有着明显的差距。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体仍被保守的小农意识所左右,使得他们缺乏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掌握市场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同时,一些农村基层部门在环境、待遇等方面远低于城市,缺乏专业人才吸引,使得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三)农村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处于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都是明显的二元结构,即城市、农村分别发展。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且拥有丰富充足的文化资源,我国广大城市居民可供选择的文化活动及产品有着明显较高的数量和质量。而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文化资源分配与城市相比严重失衡,使得农村的文化活动与产品显得单调匮乏。一些农民只局限于打牌搓麻将、看电视等低级文化活动,已远不能适应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四)管理模式僵化,缺乏相应法律规范和政策支持。我国文化管理模式存在着制度僵化、缺乏弹性应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都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为基石,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青睐。这一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广大农村文化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使用。同时,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出现了“人治化”、“无序化”现象,致使部分农村文化资源被破坏,濒临消亡的危机。而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存在着相应政策缺乏的问题。由于我国长期没有出台相应的市场准入和税收减免政策,社会资助未形成制度化,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充足资金,不能健康长久发展。(五)缺乏国际影响力。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日趋成熟,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局限于国内,加上我国文化存在独特性,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文化缺乏正确认知并持怀疑态度,使得中国文化产业难以走出国门。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能有助于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实现。(六)同质化严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各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趋于同质化,具体表现在自身文化资源难以有效发掘,缺乏对特色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跟风”现象严重,不能更好宣扬当地特色文化。农村文化产业同质化使得我国农村文化活力降低,严重影响农村形象。

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同样不应缺少创新意识。要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改造旧有的产业销售模式,使之更适应新时代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改进农村手工艺生产技术,提升文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摒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跟风”现象,建立更符合农村地情且具有当地农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基础,同时也应该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支持。如果想建立一个成熟的、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当前的人力和物力是不足以支撑的,这就需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发挥其服务文化界的优势,出台适应于当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合理政策,为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而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出现的“人治化”、“无序化”现象,国家更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遏制这些不良现象,让农村文化产业实现良好健康发展。(三)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文化和文化产业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都有着紧密联系,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同样有利于政治、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提升农村地区就业率,扩大农村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使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四)完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农村文化产业亦如此。如果这一产业缺乏相应人才支撑,那么它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直至被时代淘汰。目前,我国诸多农村文化因人才不足濒临失传,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对优秀文化人才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以便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一领域。另外,也应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的推广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五)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倡移风易俗。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大力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手段,有力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时,一些农村存在的各种陋习也是阻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需要提倡移风易俗,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重塑农民价值观,以作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季丹军.加快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18(01).

[2]刘如飞.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0).

[3]焦遥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农家参谋,2018(23).

[4]王颜红.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15(04).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9

同志们:

从现在到

2020

年是我们补齐短板,

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

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

报告阐述“三农”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再一次强调了

“重中之重”

地位,

提出了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

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

村干部提振精神,

鼓足干劲,

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

村振兴的主体,

农民是乡

村振兴的受益者,

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

一个时期以来,

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

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还没有根本解决,

这严重影响了

农村发展速度,

要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

充分发挥其在乡

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

村党组织书记“官职”

虽小但责任不轻,

一个村有了

一名好书记,

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

打开视野、

拓宽渠道,

从农村致富带头人、

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

贤中,

把优秀人才访出来、

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

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

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

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

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

党员作用发挥好。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

不断发现新生力量,

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改变目

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

严重弱化的局面。

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

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

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

办公益事业的岗位,

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

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

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

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

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

做到制度化、

经常化,

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

批评和自我批评、

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工作中,

健全“三项机制”

落实党建责任。

即年初目

标承诺制。

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

明确年度目

标;

季度督查谈心制。

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

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

年末述职评议制。

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

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

实施乡

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

村产业。

我乡

*个村的基础设施、

经济状况、

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发展乡

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形成优势互补、

各具特色、

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

____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

村面貌发生了

天翻地覆的变化,

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成为乡

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为此,

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

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

首先,

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

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

绩效考核压担子、

定任务,

实现党建、

经济互动双赢。

其次,

要调动返乡

能人、

种植大户

大学生、

退伍军人等乡

村人才参与乡

村振兴战略。

作为村庄人才,

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

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

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

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

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

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

村的建设,

而美丽乡

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要想繁荣乡

村文化,

首先,

要不断完善乡

村文化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投入,

推进乡

文化站、

农村文化广场、

农家书屋、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广播电视户

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

其次,

要重塑乡

村社会规范。

伦理、道德、

村规民约、

风俗习惯是乡

村治理的重要载体,

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没有稳定,

发展就不会稳固,

也不会持久。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

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

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

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

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让贫困人口

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党课讲稿同志们:

____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乡村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

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意义重大。

13

亿多中国人中,

有着近

10

亿农民,

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

农村、

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

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

愿景的实现,

关乎“乡土中国”

的可持续发展。

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

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

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

回得去、

留得下,

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

我认为农民必须富,

让人们愿意回。

乡村若是“梧桐树”,

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

正所谓“家有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

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

从产业发展、

社会保障、

就业创业、

社会治安、

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

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

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

农民工返乡,

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

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

我认为农村必须美,

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改变农村环境,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还农村以“松月

夜生凉,

风泉满清听”

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

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

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

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

乡村的土壤、水体、

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

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

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

干净的水质、

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

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

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

我认为农业必须强,

让人们留得下。

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

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

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

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

“城归”

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

当农业搭上“旅游+”

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

与“再生”

的机会。

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

宁静致远,

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

尤其是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

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

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

更大担当,

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

竭泽而渔不可行。

全民期待“美丽乡村”

的今天,

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

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

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

只有走上富民、

村美、

强业的多赢之路,

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党课讲稿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____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首度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

“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____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二、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

“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报告指出,

“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篇10

作为**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载体,“亮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成果、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活动(简称乡村振兴“双亮”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区上下积极响应,各单位围绕“双亮”在“实干”上做文章,营造了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

一、活动组织“三个注重”有力度

一是注重创新与发展同步。为进一步激发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动能,自今年始,万州区创新以“亮产业、亮环境,学机制、比作风”为核心,组织全区40个镇乡党委政府和12个区级相关部门通过一年两次现场观摩学习,展示农业产业成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二是注重区级和镇乡协同。**区将40个镇乡按照地域分成四个组,分别由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联系)领导担任副组长,每组确定一个区级部门为联络员单位,负责乡村振兴“双亮”活动的组织开展,全部区领导、12个涉农重点部门及全区40个镇乡全程参与。

三是注重学习和提升共促。现场观摩结束后,参与活动单位分别对现场观摩项目进行测评排序,各镇乡对区级涉农重点部门服务态度及质量、业务指导、帮助镇乡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并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做法,引导学习交流工作方法,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切实推动作风转变。

二、活动开展“三个围绕”有深度

一是围绕“务实之举”开展工作。本次活动紧抓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件民生实事,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践行“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次探索。

二是围绕“发展之要”开展工作。**虽是农业大区,但农业产业和农村环境优势不显,生态与产业的转化思路有局限。此次活动以上率下增加动能,以点带面突出整体,以干带群深化协作,催生了一大批产业发展和人居整治的示范典型,带动力明显。

三是围绕“群众之盼”开展工作。此次活动将“兴产业、美环境”作为**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通过装扮乡村的“外在美”,经营“内在美”,表里兼治,全力打造“繁荣、宜居、活力”的升级版美丽乡村,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环境。

三、活动成效“三个层面”有进度

一是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活动由各级“一把手”牵头参与,通过上下“一盘棋”整区推动,“看、讲、评、述”步步推进,参与者本着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改进提高的目的,既学习好的做法经验,又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既是出题人,又是解题人,该立体体验增加了各镇乡和部门对乡村振兴的感性认识,也互通了具体适用的思路举措,帮助各单位更好的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