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十篇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十篇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3:24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1

【关键词】:土地规划修编农田保护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14-01

一、土地利用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基础研究工作不扎实

一些规划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和图件时效性不强,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编制过程中缺乏广泛深入的调查、评价、反馈,细致科学的评估论证,未能取得真实、详细、可靠的第一手基础资料。相关规划衔接工作不力,上下级规划部门对接、协调、指导、沟通不够,使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二)耕地保护重点偏僻

侧重耕地的数量保护而对质量保护、结构和布局规划,特别是生态保护等方面重视不够、标准不统一。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上存在着“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状况,保护指标也未准确地落实在规划图上。同时,因缺乏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周边环境影响的调查、评估、分析,将一些土壤污染、地下水、地表水源污染、荒漠化、盐渍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内的土地也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进行保护,未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规划修编工作中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三)编制方法的“刚性”和“灵活性”结合不紧密

“指标控制与土地用途分区规划相结合”是贯穿规划修编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实际修编工作中,偏重指标控制,忽视土地用途分区的空间管制作用。一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确定和分解缺乏科学有力的依据、工作方法简单,对基本农田保护区战略作用、管制作用认识不深,普遍缺乏有依据、可操作性强的管制细则。

(四)一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严重脱节

主要是实施措施未纳入规划方案,具体内容不够全面深入,缺少有力、有效的保障机制。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随意修改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频繁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布局,为各类园区和基础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大开绿灯,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上述问题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既有目前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的作用,也有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对现有的规划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和实施保障大力改进与充实完善,全面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保障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可行性,适应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的总体要求。

二、基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一)改进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合理确定耕地保护目标

一要推进规划编制程序的规范化、公开化、民主化。在规划的准备宣传、编制论证、协调衔接、审批公告全过程贯彻耕地保护的思想。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大环境治理,撂荒土地复垦等等,均应由具体承担保护义务和涉及利益分配的相关权利关系人参与讨论,有关结果应及时公告。有专家提出,规划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政策问题,修编规划在考虑技术层面的同时也要考虑提出相应的政策。

二要继承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指标控制和土地用途分区规划相结合”等规划原则,加强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建立上下级规划信息反馈的互动机制,合理测算、统筹确定符合实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把落实国家土地资源保护目标、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兼顾。

(二)科学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强化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作用

根据耕地地力分等级标准以及农田分等定级成果,将粮、棉、油、蔬菜、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以及有良好的水利灌溉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农用地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将基本农田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网和其他农业设施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也可一并划入统一管理保护。乡(镇)规划编制中,确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应当全部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其数量应符合上级规划的要求。

(三)重点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区位布局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引导作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布局必须集中在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区域,部级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主产区,重要农产品基地,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集中分布区,优质农产品物种保存地等必须纳入保护范围。新一轮规划修编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对不符合生态建设和环保要求的基本农田分布现状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是中西部生态退耕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和独立厂矿周边的基本农田。充分尊重基本农田保护法律的严肃性,调整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布局,必须由相关部门出具不宜划为基本农田的证明文件,经上级规划确认后方可核减。有耕地后备资源和土地整理复垦潜力的地区还应在规划修编中进行补划。

(四)完善规划实施措施,全面建立保障机制

在规划行政职责管理范围内,将规划目标与具体实施措施相挂钩。采取经济、技术、科技、法律等手段,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其中,在经济手段上,应优先将资金、先进科技应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尤其是通过土地专项规划的实施,使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投资政策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技术措施上,注重基本农田地力和生态保护,摧动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五)采用高新科技,扩展监测内容,公告相关结果

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调查统计序列和保护监测系统,准确掌握资源的变化情况,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加强基本农田规划、划定、保护、监测等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全国性基本农田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平台。

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告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监测与评估结果,并与相关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度挂钩,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凡是违法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受到依法查处的重点案例,还应在全国通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毕小曼,田春华.土地规划“精打细算”修编[J].望,2007,(22).

[2]梁丰,曾刚.浅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问题[J].科协论坛,2007,⑺.

[3]田春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渐行渐明(下)――关于规划的最新话题[J].中国土地,2007,⑸.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2

【关键词】耕地保护;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协调

党的十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亿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阶段,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做到既要吃饭,又要发展。因此,必须多举并措,建立耕地长效保护机制,切实有效保护好耕地。对此,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1.抓好行政监督体系建设

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耕地保护监管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仅靠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土地用途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已远远满足不了耕地保护的要求,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多的新形式、新任务和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耕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内容、体系和标准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制度,凡大面积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必须经过领导小组核准,杜绝耕地保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必须建立由发改委、国土、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将耕地保护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济南市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有关局委办“一把手”为成员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在市土地局设立办公室,负责全市耕地保护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近年来,济南市又成立了城市建设项目审批领导小组,建立了建设项目审批的规范化程序和机制,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按程序经过各部门初审和领导小组集体会审。在土地预审环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切实做到项目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不违反规划用地、不突破计划供地,并且严格按照国家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要求,从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定额标准、供地政策、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占补平衡制度等方面,严格审核和把关,坚决杜绝项目建设浪费土地,有效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

2.抓好社会监督体系建设

社会监督通常是指全社会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派、社会团体、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对耕地保护的监督,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从目前情况看,社会监督职能缺乏相对独立性,内容和程序还不完善,基本上属于行政管理,缺乏独立运行的支撑系统,一旦行政职能弱化,社会监督也就随之减弱。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抓好社会监督体系建设的思路就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建立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通过多种形式把行政监督、权力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全方位、一体化的社会监督网络。近年来,济南市注重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广泛地把耕地保护政策宣传与社会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张贴标语、信息广播、宣传车巡回宣传等形式,大力开展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宣传,让全社会了解耕地保护政策,发动群众监督耕地保护工作。并在市广播电台开播政务监督热线、建立国土资信息源网站,在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全社会营造了保护耕地和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3.抓好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建设

近几年,国务院、山东省、菏泽市多次下发省、市、县三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各地政府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其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量负责。从执行情况看,各级政府重视程度逐年提高,耕地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从考核自查情况看,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涉及多项指标,标准较为笼统,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系统的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政府应组织国土、农业、林业、水种、统计等部门,结合耕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指标的研究,对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耕地质量、数据资料、奖励惩罚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形成操作简便、标准科学、系统完整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

4.抓好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可以看出,耕地占补平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以保护耕地为核心的重要制度。但在其实施过程中,由于尚未建立起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制定出具体的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质量的验收标准体系,耕地占补平衡往往停留在“数量”层面。目前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各地国土、农业等部门应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已有成果,从耕地的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优劣、配套设施条件等方面入手,尽快研究制定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标准、土地开发发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技术上防止“以质抵量、占多补少”,确保做到补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质量降低的实行按等级折算,用面积折抵,使耕地保护体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均衡保护。

5.抓好耕地保护激励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利益主体的独立性和多元化日益增强,耕地保护工作的基础和条件也在开始发生变化,必须建立起以农民为主的耕地保护激励体系。各地应积极探索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与农业部门土地承包合同书合二为一的形式,明确农户承包基本农田的位置和面积,落实保护责任,同时参与国家粮食直补形式,每年再给予承包基本农田的农户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激励广大农户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济南市平阴县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块钱解决耕地保护难”的经验,全县推行“一村一名信息员,每人每天一块钱,时时处处有人管”的办法。在全县346个行政村每村聘任1名土地管理信息员,每人生天补助1块钱,如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信息员可直接向县国土资源局举报,如知情不报,取消信息员资格,停发补助费,基本上做到了耕地保护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置、零、零发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3

关键词:固阳县;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1.固阳县区域概况与土地整治现状

土地整治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农村土地整治问题是研究的核心,目前土地整治研究关注土地整治政策法规建设、重视土地整治战略与规划的研究与实施、聚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土地整治技术创新和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本文以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为背景,选取效益评价指标对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分析。包头市固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0′~110°41′,北纬40°42′~41°8′58″,东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交界,南与土默特右旗、石拐区、九原区相邻,西同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前旗接壤,北与达茂旗相连,行政区域土地面积5025km2,县境南高北低,东部高于西部。属中温带亚干旱地区。固阳县辖6个镇:金山镇、西斗铺镇、下湿壕镇、怀朔镇、银号镇、兴顺西镇,104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7.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金山镇,距自治区首府210km。

2005年以来,固阳县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8个,建设规模7911.27hm2,总投资12272万元,新增耕地面积537.3hm2,目前已通过验收19个,总面积达4969.48hm2,新增耕地面积422.62hm2。通过对项目区土地的整理,项目区耕地的质量有所提升,将原有质量低下的土地转变为高收益耕地,并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为促进农村和谐、协调发展做好基础。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进行整理,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较之前有所提高,从而促进了农村更快、更好的发展。

2.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1项目区经济效益状况

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价格前三年平均价格,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内种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项目区内年每亩净增产值为400元,年净总收益为316.45万元。

2.2土地整理项目区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一以固阳县金山镇召地村为例

2.2.1费用计算

(1)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15.61÷123.89=0.126(hm2/万元)

(2)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规模=123.89÷95.76=1.29(万元/hm2)

(3)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总投资÷新增耕地面积=123.89÷15.61=7.94(万元/hm2)

(4)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项目区年产总值)×100%=(5.60÷47.89)×100%=11.69%

2.2.2静态评价指标

(1)年净收益=总销售收入-总成本=32.95-8.69=24.26(万元)

(2)静态投资收益率=(年净增加收益÷项目总投资)×100%=(24.26÷123.89)×100%=19.58%

(3)静态投资回收期=项目总投资÷年净增加收益值=123.89÷24.26=5.11≈6(年)

2.2.3土地整理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土地整理后,召地村耕地面积由总面积75.60hm2(其中75.60hm2水浇地)增加到91.21hm2水浇地。新增耕地面积15.61hm2。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原有耕地整理后增产效益和新增耕地效益。新增耕地增产效益来自两方面,一是新增耕地产出的效益,二是由于水利、农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项目总投资为123.89万元,年新增经济效益为24.26万元。静态收益率高出平均水平3.57个百分点,静态投资回收期比平均水平快一年。按这些指标来说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是有一定成效的。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134.18hm2,通过补充耕地后,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为131.98hm2,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31.98hm2。通过补充耕地该项目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增量都在1000元以上,又增加了就业机会,对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公平分配有关键性作用。

3.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项目区社会效益计算与分析-以固阳县金山镇召地村为例:

(1)新增耕地面积=整理后的耕地面积-整理前的耕地面积=91.21-75.60=15.61(hm2)

(2)新增耕地面积比例=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建设规模×100%=15.61÷95.76×100%=16.30%

(3)人均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区总人口=15.61÷2392=0.007(hm2/人)

(4)新增耕地供养人数=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区现状人均耕地面积=15.61×(85320÷16685)=80(人)

(5)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78.90÷95.76×100%=82.39%

(6)土地利用率增量=[(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利用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利用面积)÷项目建设规模]×100%=[(95.76-78.90)÷95.76]×100%=17.61%

(7)粮食产量水平(单产增量)=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粮食总产量÷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总产量÷项目建设规模=399083÷95.76-196917÷95.76=2111.17(kg/hm2)

(8)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完成后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实施前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实施前粮食生产能力]×100%=[(399083-196917)÷196917]×100%=102.67%

(9)农民收入水平(人均年纯收入增量)=项目区农户年纯收入增量之和÷项目区人口数量=242600÷2392=101.42(元/人)

(10)就业效果(单位投资增加就业人数)=项目新增总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80÷123.89=0.65(人/万元)

召地村土地总面积为95.76hm2,开发整理前有效耕地面积为75.60hm2,通过土地整理后,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为91.21hm2,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5.61hm2,新增耕地率高出固阳县基本农田平均水平7.13个百分点。通过土地整理该项目区农产品生产总量、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加快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实施田、水、路、林和电综合整治,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成高标准、高效益和高质量的农业生产基地,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各项工程的实施,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当地农民可以充分利用项目区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降低生产风险,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通过土地整理,合法、合理的土地权属得到调整,将减少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纠纷,有利于保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4.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效益计算与分析一以固阳县金山镇召地村为例:

(1)土地复垦率=耕地面积÷项目总面积×100%=91.21÷95.76×100%=95.25%

(2)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地面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地面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1.10+91.21)-(0+75.60)]÷95.76×100%=17.45%

(3)林草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区总规模]×100%=[(1.10-0)÷95.76]×100%=1.15%

土地整理可以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农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的综合效益。

5.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选取的局限性

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因子的定义和相关数据在来源和统计方法上很难做到完全的一致性,因此导致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受数据可获取性和研究水平的制约,选取指标相对比较简单,一些负指标未能进行考虑,尽管选取指标时已经挑选了各效益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但各指标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重叠,造成一定的重复计算。因此对指标进行优化选取是以后土地整治项目效益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2)项目区后续管理不到位

土地整治后期项目移交给当地村委和镇政府,没有产业支撑,缺少有效管护,管护意识不强,资金缺乏,管护主体不明确,缺少后期管护制度保障等,管护问题也日益凸显,陷入了“有人用,没人管”的处境,水利电力设备失窃,地埋管道冻裂,泄水井不排水,道路林网损坏、新增耕地无人耕种而撂荒等现象屡见不鲜,较大程度影响了土地整治项目预期的目的和发挥应有的社会效果。

(3)整理项目耕地的质量等级评定过于程序化

土地整理后的耕地参照相关规程进行质量等级评定,在指标因素的选取上存在问题,包头市固阳县属丘陵区,但局部地区地貌也属于平原,这样在相关因素选取上就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最终导致个别项目最终评定出的等级不够精确,没有和实地的耕地状况相吻合。

5.2土地整治对策

(1)优化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的选取

加强对内涵更丰富的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更全面、更准确反映土地整治各项效益的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取以克服分析过程中的粗略性,提高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2)完善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

一是工程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为使工程竣工后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项目区建设完成后,应尽快将竣工的土地整治项目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本着“谁承包、谁管护、谁受益、谁维修、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明确各级管护目标,责任与义务,形成专业管护与群防群护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在合同签订后,要加强后期监督检查,要建立奖惩机制,特别是要将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与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相挂钩,明确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负总责,年终考核时,奖优惩罚。二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积极落实管护主体与直接受益管护责任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管护意识,真正做到“整治一片、保护一片、显效一片”,土地开发整治成果由农民共享,有力促进农民增人,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发挥长期作用。

(3)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治项目耕地的质量等级评定

首先要去项目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同地类耕地等级进行参照,其次在相关规程上,对于以旗县为单位定的指标选取因素改为以乡镇进行指标因素选取为单位,这样能更详细、更准确的对项目区耕地的质量等级进行评定,最后在项目区耕地入库时,项目区耕地等级无需与项目区原耕地等级进行对比,因为整理后的耕地有可能地类发生改变从而在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与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选取上发生变化,有可能导致自然质量等的大幅提高。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4

关键词: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生态补偿制度;启示

abstract:plantoprotectthelandfallowwasinvestedbyU.S.governmentandwasimplementedby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thefarmersvolunteeredforthisprojecttogetlong-termeco-environmentalbenefits.SoilerosionhassignificantlyreducedandsoilqualityandenvironmentalqualityhavesignificantlyimprovedintheUnitedStatessincetheimplementationoftheCRpproject.implementationofecologicalcompensationsystemgotgreatsuccessbecauseofitsuniqueideasandmethodsintheprocessofimplementingplantoprotectthelandfallow.itcanserveasareferenceforChina.

Keywords:plantoprotectthelandfallowinU.S.;ecologicalcompensationsystem;inspiration

一、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的内容与运作过程

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onservationreserveprogram,CRp)是根据美国1985年通过的食品安全法案(FoodSecurityactof1985)设立,1986年起开始实施的一项全国性的农业环保项目。CR本着农民(包括农场主等土地所有者)自愿参与的原则,由政府补贴,农民实施10-15年的休耕还林、还草等长期性植被恢复保护。[1]“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针对那些土壤极易侵蚀的和其他环境敏感的作物用地进行补贴,扶持农作物生产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长期性植被保护措施,最终达到改善水质、控制土壤侵蚀、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的目的。

CRp由农业部农场服务局(FarmServiceagency,FSa)负责实施,全国范围的农民自愿参与。根据这项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申请批准程序是:根据有关地区的农场服务局的通告,农民提出申请,申请书中农民根据自己的接收意愿提出对休耕保护土地的要价,当地农场服务局在收到申请的7-90天内给予答复。各地农场局要告知农民当地每单位土地实行休耕保护计划所能够获得的补贴额。当地农场局和国家农场局对所有投标申请进行研究,借助环境效益指数(environmentBenefitsindex,eBi)和其他规定综合分析,研究其可行性和租金要价,对农民的退耕申请进行分析和筛选。CRp对申请者有严格的条件要求,只有满足计划所规定的各种条件的农场主才能够得到补贴。列入CRp的土地一是要休耕,退出粮食种植,二是要采取绿化措施,种植多年生的草类、灌木或林木。农场服务局每年向CRp参与者提供补贴,CRp提供的补贴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一是土地租金补贴,对于农民自愿退耕并纳入CRp的土地,农场服务局将根据这些土地所在地的土地相对生产率和当地的旱地租金价格,评估、确定一个年度土地租金补贴价格,农民获准加入CRp后,即可享受补贴。二是分担植被保护措施的实施成本,根据农民实施种草、植树等植被保护措施的成本,CRp向农民提供不超过成本50%的现金补贴。另外还有可能提供9.9美元/hm2年(4美元/英亩年)的补助作为一些特别维持责任的鼓励金;对于一些持续签约的项目,每年还提供不超过年租金20%的其他的经济资助作为激励。除负责实施该计划的农场服务局外,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naturalResourcesConservationService,nRCS)和美国农业部合作研究、教育与推广局,以及各州林业机构、地方水土保持机构和相关的私有机构等,也为CRp计划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环境的需要在任何时点上均可进行CRp合同的续签。[2]

CRp的实施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并且使农民收入多元化,繁荣了当地的经济,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美国CRp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经验分析

1.美国CRp对公民自然资源产权的尊重与保护。在美国,公民对自己的个人产权,尤其是在土地和自然资源产权方面享有清晰而深刻的界定与划分。任何对公民个人产权的限制都是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亵渎与违背。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作为美国的生态补偿工程,必然要对公民的资源产权予以尊重和保护。在生态保护行政征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公民的利益与想法,把补偿额度与方式确立在公民权益保障的基础之上,将对公民产权的限制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清晰的产权制度,激励了自然生态资源价值的良性运转,使公民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生态保护工程中。

2.美国CRp的补偿标准多样化。美国CRp工程的补偿主要包括土地租金补贴和植被保护的实施成本两部分。因为各地不同类型耕地的生产条件和土地特征各不相同,农业部根据当地土地的相对生产率和租金价格确定每一类耕地的单位年最高补偿金额。这样,实际的退耕耕地的租金补偿标准是多样性的,比如,2001年全美国CRp工程的土地租金补偿标准平均为每英亩44美元,最高为每英亩103美元,最低为每英亩27美元。此外,CRp还向农民提供工程的成本补偿,用于种草、植树和植被管护,补偿额度不超过农民总成本的50%,因为退耕后恢复植被的措施各不相同,因此成本补偿也不尽一样。[3]

3.美国CRp的补偿期限较长,而且可以适当延长补偿期限。农民获准加入CRp工程后,按规定可以与农业部签订10-15年休耕合同,并按批准的面积和双方同意的补偿标准享受土地租金补贴,以及成本补贴。从1996年起,陆续有CRp合同到期,合同到期的农民可以自动延期一年享受补偿(可以申请提前结束CRp合同),一年后,还可以申请继续参与CRp工程。2001年底的数据表明,当时有55%的项目土地是续签合同的土地。到2002年为止,实施CRp的农地面积有1360万hm2(3400万英亩)。对那些CRp合同期满的土地,有研究表明49%的土地会一年内重新转成农地,但各地区的比例不尽相同。[4]

4.美国CRp的补偿机制是动态的。美国CRp的补偿机制一直在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符合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不断增加的环保需求。在CRp实施初期,只要农民所申请补偿标准低于或等于农业部确定的最高标准,即被批准。但政府很快发现,一些环境敏感地带的耕地并没有纳入CRp工程,原因是那些地方的耕地产量高,农民期望的补偿标准高于农业部的最高标准。为此,农业部在1990年开始采用环境效益指数,确定新的补偿标准,把那些产量高但环境脆弱区域的耕地也纳入了CRp工程。1996年后,又对环境效益指数进行了调整,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保护也纳入CRp工程。农业部还对实施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和抗盐碱植被带保持等措施的农民放宽了申请加入CRp工程的条件,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加入CRp工程,并获得最高的土地租金补偿和优惠的成本补偿。

5.美国CRp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美国CRp工程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把政策推进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农业部根据不同耕地的具体情况及机会成本,在各地制定最高补偿标准,农民则根据耕地的条件和市场情况,提出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标准。农业部在申请加入CRp工程的众多项目中,选择那些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项目。CRp项目的申请审批程序类似于市场竞标机制,这种竞标机制隐含了自愿和竞争的原则。可见,虽然美国CRp工程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但工程实施过程一直注重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遵循成本收益最优原则。

三、美国CRp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1.在生态补偿过程中确立清晰的产权关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确定并尊重生态效益的产权是一个国家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明确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责、权、利的关键性因素。美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产权是很清晰的,在CRp的运作过程中,如果需要对私人产权进行限制,国家必须与产权所有人达成合意并进行相应的补偿。而中国则有些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这意味着我国的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而不是属于个人或者某个团体,这就在实践中因种种说不清楚的关系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失去了相应的主体。[5]因此,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就必须明确自然产权关系;只有用法律的形式确认生态补偿区域居民的经营权、收益权,才能更好的调动区域内居民进行生态环境管护的积极性。

从美国的CRp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补偿对象的权利保障。从10-15年的补偿期限到科学动态的补偿机制,从人性化的协商模式到补偿方式的多样化,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CRp通过生态补偿的手段,很好的解决了公民的环境权、生存权与发展权之间的矛盾。但是在中国的生态补偿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三种权利“撞车”的尴尬局面。由于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与善后政策,我国的生态补偿很难走上协调国家所有权与个体所有权、经济权益与环境权益、个体权益和社会权益之间的道路。也只有根据中国各地的现实情况,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设计人性的生态补偿制度,才能及时、合理、合法的解决环境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系。

2.根据补偿区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补偿标准。美国CRp计划实施过程中,农民会在考虑土地的机会成本及相应的计划实施成本收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加之每个州都有对资金的分配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样能保证把资金用到那些最需要保护的项目上。由此看来,美国的补贴标准可以具体到每家每户都有不同的标准。我国的生态补偿虽然也有一定的差别补偿,比如退耕还林中分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但这种划分是非常粗线条的、大而化之的,不符合各地实际情况。所以,中国应该充分考虑各地的不同情况,适当细化经济补偿标准,实行分区调控的政策,以使其能够更符合当地的情况,从而保证资金使用的环境效益水平。[6]

中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可以借鉴美国CRp工程的经验,由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不同区域各种类型退耕地的最高补偿标准,然后由各县(市)根据当地应补偿情况的基本特征和机会成本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农户自主确定是否参与补偿工程。要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区域价格和成本的高低等重要因素,区别对待。补偿标准的确定也应该把政府制定最高标准和农户自愿申报相结合。

3.充分考虑公民的意愿和利益,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协调作用。美国的CRp补偿都是公民自己提出申请,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运作,更充分的考虑了公民的利益与机会成本并充分体现了公民的自主性,补贴也会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的生态补偿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的,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说延长退耕还林的补助期,但显然还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不仅要在国内实行炭排放交易机制,以解决生态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应该考虑参与全球生态效益交易市场,拓展外部效益内部化的市场渠道,逐步健全生态效益的市场补偿机制。[7]

当然,政府是推动和实施生态补偿的主要力量。生态恢复与保护“必须主要靠政府的力量,应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支出列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盘子”[8]。所以,为了防止民众的“搭便车”心理而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对于一些受益范围广、利益主体不清晰的生态服务公共物品,应以政府公共财政资金补偿为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政府依然是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买单”人。[9]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途径和市场机制也是生态补偿的重要实施方式,对于生态利益受损方和受益方十分明确、生态破坏责任关系很清晰的可以引入市场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补偿中的调节作用。

4.制定科学的效益评价系统,确保补偿项目从选择到执行都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美国CRp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其科学的效益评价系统,在CRp实施的过程中,农业部根据土壤数据库、地形图、土地分布图等建立环境效益指数(eBi),评价地块的生态效益,同时参考各地土地市场信息,以确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对那些急需保护的资源给予较高的比重,同时按照该比例进行资金分配,但各个州对所分配的资金又有一定的支配权,这就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另外,在美国生态修复工程中还运用了加权平均侵蚀指数、土地相对生产率等定量指标,所有这些都值得借鉴。对中国来说更应该重视这种效益评价体系,通过对生态补偿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前评估,可以确定项目是否值得、可行,而且可以使资金进行更合理的分配。[10]

显然,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收集相关资料,建立一套合理的经济、环境效益评价系统,从而保证补偿标准的科学合理以激励公民更好的参与补偿工程[11]。同时,将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纳入评价体系之中,设计衡量工程绩效的各项具体指标,并对一定时期内各项指标做出动态的调整,以确保补偿项目从选择到执行都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参考文献

[1]向青.美国环保休耕计划的做法与经验[J].林业经济,2006(1):73-78.

[2]邢祥娟.美国生态修复政策及其对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的借鉴[J].林业经济,2008(7):21-24.

[3]冉瑞平.论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J].生态经济,2007(1):299-301,308.

[4]同[1].

[5]麻朝晖.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思考[J].求索,2003(1):16-18.

[6]秦艳红.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4):557-567.

[7]李爱年.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25.

[8]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三: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和措施[J].环境保护,2002(5):3.

[9]李静云.中国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探讨——以美国农业生态补偿为例[J].绿色视野,2007(10):33-36.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5

关键词:扶绥县,土地开垦,可研性分析,数据建库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永恒主题。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土地资源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它是解决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土地资源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的有利手段及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土地开垦项目可研性分析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1-2]。

为具体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扶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为指导,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为目标,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来扶绥县土地开垦项目可研性分析。

1项目建设必要性

(1)开展该项目区建设是落实《扶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缓解耕地占补压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2)通过项目区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将有效提高项目区内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3]。

因此,对项目区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和重新整理,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依据与内容

2.1项目依据

(1)《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0〕168号);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桂财建〔2010〕244号);

(3)《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桂国土资发〔2011〕21号);

(4)《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12〕151号);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县级财政审核报账管理办法》(桂财建〔2010〕203号);

(6)《完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国土厅发〔2009〕70号);

(7)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开垦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财建〔2006〕12号);

(8)《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专题会议纪要(第一期)》;

(9)《关于同意组建广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桂政函〔2010〕328号);

(10)关于印发《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的通知(国测财字〔2002〕3号)。

2.2项目内容

根据扶绥县各项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其主要内容有:

(1)土地平整工程:可利用的零星不稳定耕地进行土地翻耕,主要利用施工机械清除杂草树根、翻耕松土,清理石芽等。

(2)灌溉与排水工程:本项目未设计灌溉与排水工程。

(3)田间道路工程:在原有道路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田间道路网络,以提高耕作效率,为机械化耕作奠定基础。田间道路工程工程施工费约占总工程施工费的52.82%。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扶绥县各项目区域未设计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

(5)其他工程:在原有村道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屯内道路网络,扶绥县各项目区域其他工程工程施工费约占总工程施工费的44.88%。

3项目分析

3.1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1)限制因素分析

a、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布局不合理,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发展。项目区田间道路路况较差,通行困难,每逢雨季,湿滑难行,不便耕作利用和管理,不利于规模经营、土地综合治理开发。

B、土地利用效益低。项目区农民自发开垦的耕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农作物产量不高,整体土地利用效益比较低。

(2)改善措施

根据上述情况,拟采取以下措施对项目区进行规划和建设:

a、对项目区田间路网进行完善,通过改建维修现有道路,使项目区覆盖四通八达的路网系统,为机械化耕作生产创造条件。

B、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未利用地,通过多途径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和维持有机质平衡,改善土壤质量,提升耕地地力等级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2土地适宜性评价

扶绥县各项目是不稳定耕地开垦,这部分耕地由于缺乏系统整治,耕地质量差,种植作物产量低,这些耕地很不稳定,扶绥县各项目土地适宜性评价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耕地的改造进行。

(1)评价方法

本文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价法,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相关方法计算出待开发土地的适宜程度综合分值。

(2)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原则

a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评价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程度确定。

B评价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权重值在0~1之间,各目标权重值之和、同一目标下的各准则目标权重值之和、同一准则目标下的各指标权重值之和均为1。

(3)适宜性等级划分标准

评价的新增耕地按其土地适宜程度分别可分为4个等级。

(1)Ⅰ级适宜土地

其适宜性评价程度综合分值为80~100分。质量好或较好,农业利用无限制因素,不需采取改良措施或略需采取改良措施,开发后容易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可正常利用,对本身或邻近土地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2)Ⅱ级适宜土地

其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度综合分值为60~80分。质量中等,农业利用受一定限制,需要采取一定改良或保护措施,才能开发利用。

(3)Ⅲ级适宜土地

其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度综合分值为40~60分。质量差,农业利用受很大限制或土壤肥力很低,改良困难,需要采取复杂的工程措施,才能开发利用。

(4)Ⅳ级适宜土地

其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度综合分值为0~40分。不能开发整理成耕地

3.3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我区不稳定耕地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1〕5号),不稳定耕地是指对属于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后,由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且未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前纳入耕地统计范围、也未在相关图件上表示过的新增耕地。该部分耕地通过土地开垦达到相关规定的质量,经申请确认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3.4不稳定耕地建库路线

根据第一、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布置相应的软硬件环境,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后获得的新增耕地及立项未批复耕地数据库,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新增耕地及立项未批复耕地数据库建库流程图

5结束语

扶绥县土地开垦项目实施后,能使自然资源、技术、生产和群众生活各方面协调发展,项目的土地整治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可改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其能保水、保土,增加土地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项目的建设可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得以优化合理地配置,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

因此,扶绥县土地开垦项目实施前的可研性分析,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来说均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罗鸿、李晶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国土房产,2009(03).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6

关键词:土地整理;耕地质量;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1、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人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现有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另一方面,为保证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需要,要占用部分耕地,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问题等的限制,潜力非常有限。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非农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和耕地急需保护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在耕地占补平衡当中,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可以补充大量耕地,对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耕地的动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初级阶段,补充耕地数量和新增耕地率成为项目申报、衡量项目成效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各个地方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只注重增加耕地面积,而忽略了提升耕地质量,补充的耕地质量水平往往偏低,所以,把耕地数量的增加作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是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就在于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方面。

2、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过度重视耕地数量的补充,而忽略了耕地质量的提高

现在,在我国进行土地整理的具体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地区对于土地整理的目标依旧主要是增加耕地的数量,并没有在改善生态以及提高耕地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在实际的整改工作中之后,土地的质量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我国能够进行开发适合做耕地的土地已经比较少,很多时候,为了确保耕地的占用和补充能够平衡,便开发那些不适合做耕地的荒地,虽然面积能够保证,但是质量却很难达到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土地整理的时候不能够仅仅只看耕地的数量,更应该重视土地的质量,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

2.2、在土地整理的时候没有将生态效益以及景观效益结合起来

目前,土地整理项目大多注重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考虑很少。在进行具体的土地整理工作中,没有很好的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保护,也没有提出相关的要求,所以进行具体土地整理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些方面的问题。现在进行农村土地整理的时候,设计道路及沟渠的时候追求高品位的设计,虽然规划出来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美化农村的形象和环境,生产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特色不断的缺失,景观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地减少,各个地方都大同不易。

3、优化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的建议

3.1、制定统一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标准体系

3.1.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考虑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工程质量、土壤性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7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基本要素,构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2、将指标分级与标准化

为了能够定量评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需对上述指标体系的各指标进行量化和标准化。作为初级阶段的研究,本研究中根据各指标的含义及其对质量的内在客观要求,进行分级,并且对各级赋予相应的指标值,即指标标准化。

3.1.3、要确定因素权重

因素权重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常用的如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等,可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内容、资料基础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其方法喜忧参半。

3.2、建章立制、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

3.2.1、建立监理单位诚信档案考核制度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的详细规定,制定相应的监理单位诚信考核制度。对监理单位的备案条件、备案提交的资料、监理单位项目的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方法、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该单位的诚信档案,以便评定监理的执业资格水平,规定其可以承担的业务等级。

3.2.2、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单位制度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工作进行多年之后,应更强调行业队伍的素质,使其真正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服务。要在实际工作中重点核查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总监理工程师的执业注册信息是否属实,监理工程师资质一般要求是具有国家认可的水利、交通等三级以上资质;其次要强化对相关监理执业人员的管理。

3.2.3、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在项目监理和建设过程中,可以效仿水利、园林、电力等行业的资质管理制度,并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本行业的资质管理制度。或者可以和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相互认证成为一体,共同提高。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要求:水利三级以上资质企业;市政二级以上资质企业。

3.2.4、要加强监理人员培训

工程监理是一项技术性、服务性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维护监理秩序、保证监理人员质量和监理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3.3、培养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

不管是前期的质量计划,中期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还是后期的质量改进,都需要专业人才去做。而土地开发整理又具有综合性强、工期长、技术性强等特点,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一支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坚持引进来。特聘大学专家教授、技术精湛的前线工人来授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抽调各有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程指挥组和质量检验组,负责项目工程的招标、施工队伍的资质考核、施工指导及施工质量监督。二是坚持走出去。积极走访先进国家地区,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总之,没有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队伍,就不可能管理出高质量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最终也不可能收到土地开发整理的预期效果。

3.4、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土地开发整理要走向正规,必须以管理的规范化为基础。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尤其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管理,把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立项依据,同时加强对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争取做到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要根据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技术标准。第三,要根据各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坚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

总而言之,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耕地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保护对农业大国中国至关重要,因此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地整理主要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合理的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改善限制耕地质量的影响因子,以最有效的方式提高耕地质量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通过耕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升土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相关问题以及其相应改善措施的分析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昌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62.

[2]盛鸿来.浅析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07:66.

[3]滕国生,张国梁.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索[J].农业与技术,2014,04:235.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7

为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粮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粮食生产目标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品,事关国计民生。近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作物复种指数逐年提高,粮食生产基本稳定。但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自然灾害频发,耕地质量下降,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增多等原因,全市粮食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和紧迫工作抓实抓好,确保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明确粮食生产目标。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9万亩以上,总产14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在26.87万亩以上,早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9.37万亩以上。

二、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

(一)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执法力度,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耕地保护执法检查活动,严肃处理耕地保护中的违法行为。对已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闲置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市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照每平方米6元以上10元以下的标准收取闲置费;对交通、水利、土地整理等工程建设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限期恢复耕地生产能力。

(二)坚决遏制耕地抛荒。采取强有力措施,杜绝全年性抛荒,减少季节性抛荒。继续实行耕地抛荒“黑名单”制度,将耕地保护工作与乡镇(街道)、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对列入“黑名单”乡镇(街道)取消其“三农”工作的评先资格;抛荒特别严重的,依法依规依政策从严处理。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并组织恢复耕种;对闲置抛荒连续两年以上未开发的土地,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新发包给农民,恢复耕种。

(三)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粮食生产优先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耕地向种田能手、种粮大户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四)严格执行粮食直补政策。按照“谁种谁受益,不种不受惠”的原则,严格落实《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规定,执行“种多少补多少,不种不补”政策,将水稻良种补贴发放给直接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对抛荒的农户,按抛荒面积停发各种补贴;对虚报种粮补贴的,依法依规从严查处。

三、切实加大投入,推动粮食生产发展

(一)设立粮食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从涉农整合资金中安排100-200万元逐步建立粮食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粮食生产的高产创建、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耕地质量建设、病虫害预测预警与防治和考核奖励等工作。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粮食生产。

(二)继续实行粮油生产奖励政策。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对双季稻区双季稻种植面积100亩(含)以上、亩产在800公斤以上,或一季稻区一季稻种植100亩(含)以上、亩产在500公斤以上的种粮大户每户奖励3000元;对抛荒耕地进行复垦且种植粮食面积在50亩以上(双季稻区种植双季稻)的农户每户奖励3000元;对种植油菜50亩以上且亩产在150公斤以上的农户每户奖励2000元。支持发展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组织。〖HtF〗对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示范带动力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粮油专业合作社,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资政发〔2010〕14号)文件规定给予扶持。

(三)继续推行种植业农业保险。引导水稻(油菜)种植农户以及水稻制种户自愿参与种植业农业保险,并对参保农户给予75%的保费补贴。

(四)全力恢复水毁稻田。积极组织农民主动参与稻田复垦工作。对验收合格的复垦稻田,由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着力扶持壮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从实际出发,对各类粮食作物确定1-2个主推品种予以重点推广。大力推广省工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重点推广水稻轻简栽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植保“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机耕机插机收等适用增产节本技术。加大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力度,提高水稻机插机收水平。鼓励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组织添置谷物烘干机和高质量的稻米加工机械,提高粮食生产加工水平。

(二)认真组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根据实际建立不同模式的示范田和示范片,明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市本级创办

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2个,平均亩产900公斤以上。各乡镇(街道)按稻田面积的10%至少建立1个水稻高产示范点或200亩以上的旱粮高产示范点。积极探索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插收的“五统一”高产创建模式。

(三)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落实《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抓好非农建设用地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扩大油菜、绿肥的种植面积,实行水旱轮作,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加强耕地质量监测,防治农田污染、水土退化,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保障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对耕地的基本需求。

五、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

(一)落实领导责任。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村办、财政、农业、水利、粮食、发改、科技、国土资源、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目标,细化责任,落实措施,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全市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8

实施“五大转变”

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共同责任机制

一是由过去“以县为主”向“以村为主”转变,突出发挥乡镇、村干部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明确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耕地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的第一责任人。县政府每年年初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与各乡镇签订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责任状后,各乡镇再与各村(社区)签订责任状,将土地保护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各村(社区),并明确各村及村民组为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动态监测责任人。充分发挥乡镇、村对土地管理最直接、最及时的“前沿阵地”作用,建立排查预防、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努力把群众反映的土地问题化解在基层,做到“零上访、零投诉、零纠纷”,有效解决了国土资源管理“上面热、下面凉”的难题,有力调动了乡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由“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

二是由过去“以国土部门单纯管理为主”向“以政府负责、乡镇村和部门联动管理”转变,突出形成全民参与、多方协同、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立责任考核机制,每年由政府办牵头,组织国土、农业、监察等部门定期组织对各乡镇进行检查考核,县政府将乡镇国土资源目标任务的考核结果与国土资源项目申报、资金补助安排进行挂钩;建立国土管理联合执法机制,成立县国土资源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领导担任组长,建立联合执法、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成立乡镇土地管理执法中队,由乡镇分管领导任队长,形成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合力。

三是由过去“以注重发展为主”向“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并重”转变,突出国土资源管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别强调要牢固确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并重。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土地用途管制,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4年共争取项目资金9680万元,实施土地复垦项目98个,新增耕地28000亩,全县基本农田勘界保护面积达4.47万公顷,保护率达86.5%。对新的建设用地做到全程监管,依法用地;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确保全县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切实把好土地征用、转用审核报批关,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项目不准报批农用地转用。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将有限的用地指标用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了县城和开发区重点工程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需要。

四是由过去“以单纯抓执法检查、被动应付为主”向“以教育预防、源头治理为主”转变,突出建立控制源头、标本兼治的预防管理体系。改变过去疲于应付、被动应对的管理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全面开展严禁违法用地、严禁违规建设的“两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土地市场管理基本制度,规范土地市场,在全县开展非农建设用地普查,对非农建设用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加强土地管理提供了依据。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评范围,注重抓好国土资源目标管理责任机制的落实,年中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年底对全年责任机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扎实开展土地违规案件查处专项行动和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将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对违法违规用地案件,由县国土、监察、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合办案,做到既处理事又处理人,共立案查处违规违法15起,处理党员干部9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人,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案件4起,全县土地违法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5%。

五是由过去“以突击性管理为主”向“经常化、网络化管理”转变,突出全覆盖、反应快的动态监测网络建设。在全县建立县、乡、村、组四级信息员制度,协同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巡查;着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乡镇国土所配备计算机设备,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数据库,组建国土资源信息局域网,全面实现国土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真正形成从县到乡镇、村的联合信息网络,确保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查处和从严打击,从而有效防止了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实现“四个结合”

提高国土管理工作水平和效果,

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一是在耕地保护上,要将依法保护和有效激励结合起来。把用地政策与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结合起来,有效激励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从职责分解、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详细责任和管理措施,确保耕地保护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发生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滥占乱用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未完成耕地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目标的乡镇和村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度先进、优秀评选资格,并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对2007年度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共发放奖金12万元。通过这些措施,有力激发了乡镇、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形成了加快发展与耕地保护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新增耕地上,要将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土地开发复垦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人口,加大村庄整治和土地开发复垦力度,新增有效耕地。在原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内,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制定村庄规划,逐步调整乡村结构,优化乡村布局和规模,适当安排农村居民点布局,积极引导农民向集镇和新规划的居民点集中,有计划地搬迁老村庄,并及时对空出的村庄土地进行复垦整理。通过搬迁村庄和对“空心村”的土地进行复垦整理,全县新增有效耕地3000亩。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村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农民投资为主,资金筹措多元化”的原则,在集镇规划区内利用“空心村”建设宜望新村,将分散居住的320户村民集中安排居住,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有力促进了集镇发展。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9

【关键词】耕地保护;制度;机制广西

1问题的提出

2007年,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并且之后连续3年的土地日都将坚守耕地红线作为宣传主题,可见,国家把耕地保护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广西自治区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小。2010年全区耕地面积为442.4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8.62%,人均耕地0.72亩,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二是耕地质量不高。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耕种的力量不足。农民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使用无机肥,导致土壤退化。另外,建设用地项目挂钩的补充耕地,大多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耕地质量不高,而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位于城镇周边的良田,整体耕地质量下降。全国农用地分等结果显示,我区高、中、低质量的耕地面积比例分分为占16%、50%、34%,中、低等别的耕地占的比重很大。三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加大。2006年到2010年期间,我区耕地减少33415公顷,平均每年减少6683公顷;根据广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2005年为基始年,到2020要我区耕地减少需求为14.76万公顷,年均减少需求为9840公顷,而目前我区尚有耕地后备资源14.06万公顷,参照以往耕地占用的经验数据及其需求变化趋势,未来十几年内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这个总体目标极为困难。同时,污染、灾毁等问题也成为保护耕地的重大障碍,地质灾害、土质污染必然会导致耕地质量的降低,甚至还使耕地丧失功能,从而使耕地数量减少。在人口、经济处于加快发展阶段的广西,耕地资源已经成为影响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2现有耕地保护制度及其效应分析

我区现行耕地保护制度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耕地保护法律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落实,实现耕地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近年来我区通过贯彻落实相关制度,耕地保护已显现政策效果。体现在:

一是耕地减少的势头逐渐遏制。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1-2008年之间,全区各类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毁等因素引起的耕地减少量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耕地增加量的差值,分别为2.42万公顷、3.31万公顷、2.78万公顷、6.21万公顷、3.29万公顷。可以看出,期间全区耕地呈减少趋势,2007年开始有所起回升。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国家调整退耕还林规划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广西耕地转为其他可调整地类;另一方面自治区开始严格执行政府耕地责任目标考核制度,通过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强化政府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责任意识,政府也实行了对耕地最严格的保护。2007年比2006年增加了0.01%。二是耕地占补平衡严格落实。来自于对全区耕地占补平衡履行情况的检查,1999到2010年之间,全区建设补充耕地48371.99公顷,连续十一年均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三是土地整治工作力度加大。从2006年至2010年底,全区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45个,实施土地整理面积达223518.78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3%,新增耕地9007.95公顷,提高粮食产能3.35亿斤,在稳定全区耕地数量的同时,开始重视提高耕地质量。

3现有耕地保护制度的缺陷分析

综上,客观而论,自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我区在保护耕地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不容置疑,在当前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的矛盾凸显下,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广西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的重要时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等重点发展区域和重大工业产业建设必将导致建设用地需求量将大幅增加,耕地保护压力巨大,同时现行的耕地保护制度的缺陷更影响了我区保护耕地目标的实现。表现在:

3.1耕地质量保护力量薄弱

我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但是一致以来我区对耕地的质量关注不够,“重数量轻质量”现象难以遏制。表现在一是耕地“占优补劣”难以控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创立初衷就是通过确保各个区域内耕地的总量和质量,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耕地总量、质量和结构的动态平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实践中片面强调数量平衡,而忽视了质量平衡,耕地占用者往往占优补劣、以次充好,从而造成耕地资源的隐性流失。二是缺少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区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只停留在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一级,不利于耕地保护的分解,使耕地质量保护没有在耕地保护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是作为提高土地质量最重要的措施土地整治工作成效见慢。尽管各地方每年都在积极申报土地整治项目,但是由于相关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出台,造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批、实施受到影响,以致大部分土地整治项目未能按期完成。

3.2耕地保护责任难以落实

耕地保护的目标责任制,是指确定一定区域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规范各级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的耕地保护工作行为,确保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明确各级政府为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但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实施细则,我区一直没有建立起一套很科学的考核指标和严明的奖惩措施,对地方政府没有形成的实质性的压力,保护责任难以落实。地方政府面对占用耕地带来的巨大收益时,仍然会积极争取农用地转用指标,而将保护耕地的目标搁置一旁。耕地保护责任主体虚化,责任难以落实。

3.3耕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缺失

我区耕地保护各项政策制度实施不利的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利益调节机制缺失。由于耕地作为农用地的价值低下,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都不高。对于地方政府,法律规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条件十分严格,保护成本高但是保护经费不足。我区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要有土地的支持,而越多地保护耕地就意味着会丧失越多经济发展的机会。因此,地方更多的时候选择牺牲耕地保护以满足经济发展,同时再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确保不违反现行政策。但我区耕地质量不断降低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广大农民,耕种效益比较低,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一亩地一年的经济收入甚至比不上打工一个月的经济收入,经过简单核算,很容易就会做出弃耕抛荒的决定。因此耕地保护中的经济补偿措施很重要。

4现有耕地保护制度的创新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我区耕地保护制度的缺陷,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

4.1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体系

一是进一步鼓励耕地整理,实现耕地保护可持续发展。我区应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突显土地整治综合效益为重点,加快推进土地整治逐步由单纯的土地整理向结合风貌改造、增减挂钩等综合整治转变,由零星分散向重大项目转变,由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推动耕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基本农田管护。应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全面落实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基本农田补划检查验收制度,规范基本农田补划工作,实现基本农田动态管理。三是建立耕地质量管理机制。由国土、农业、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合作,从制定耕地质量标准和耕地质量验收办法,建立和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体系和预警预报系统等方面,建立耕地质量管理机制。

4.2健全落实共同责任机制

耕地保护是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乃至村民共同的目标责任,要建立共同责任机制,旨在层层落实责任人,明确责任范围,加强责任意识,量化保护责任目标。首先是明确职责。政府是耕地保护的行政责任主体,政府组成部门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负有参与监督管理责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执行耕地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全面履行管理职责;发改、规划、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要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尽量少占或者不占耕地。二是建立并行使党政领导干部耕地保护责任制、问责制和离任审计制度,对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启动问责。三是构建耕地保护监管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多关口、网络化的耕地保护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贯彻落实有关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策。

4.3健全耕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

一是探索提高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建立、降低使用存量土地的成本机制。如提高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按土地取得费用从价计征,使税额能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减免有关使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的成本税费,以鼓励使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二是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国家应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补贴力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三是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落实对农户保护耕地的直接补贴。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四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补充耕地。

参考文献:

[1]任治.当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11(1):43-47.

[2]范全现.制约耕地保护的原因与举措[J].经济论坛,2011(2):64-65.

耕地保护指标考评细则篇10

(一)改革创新原则。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二)集约高效原则。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严格用地标准、准入门槛和绩效考核,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开发原则。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矿山生态保护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加强绿色矿业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着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力。

(四)成果共享原则。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统筹各方利益,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总体目标

(一)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明显优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基本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总规模以内,城镇村用地结构和布局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

(二)公众参与和社会共识明显增强。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增强全民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新风尚。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探索创新,开展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复合利用、立体利用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

(四)矿产资源生态开发和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所有矿山企业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位居全省先进水平,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以下简称“三率”)明显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矿山地质环境逐步改善。

(五)国土资源节约集约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国土资源管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建设有新突破,不断完善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政策制度,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激励约束、评价考核等节约集约长效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坚持惜土如金,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管控。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红线,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涉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类规划,确保规划的协调一致。加强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确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底限,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

(二)坚持向内挖潜,加大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力度。深入推进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闲置土地发现不留死角、处置全覆盖。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实施“零地技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经营,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利用存量土地、租赁标准厂房等途径解决生产经营场所。认真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三)坚持奖优罚劣,着力提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结构,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科技型创业创新项目用地,严格新建工业项目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益。将单位GDp地耗纳入县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确保全州单位GDp地耗水平超额完成省定“十三五”目标。强化土地利用综合监管,落实土地动态巡查制度,保持五年累计供地率不低于65%。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4项创新试点。

(四)坚持主体责任,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和速度;做好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建立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断提高。

(五)坚持齐抓共管,深入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整合水利、交通、村庄建设等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放大效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服务新农村建设。创新土地整治建设模式,深入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工作试点,积极服务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国土生态整治和矿山复绿工程,全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统筹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重点完成全州“三区两线”(“三区”指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两线”指交通干线、河流沿线的直观可视范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六)坚持示范引导,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探索建立净采矿权出让制度。开展州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建设,培育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艺、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矿山废水、废气、废渣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共享试点建设,以资源开发服务精准扶贫。严格执行矿产资源“三率”标准,建立重要矿产资源“三率”监测考核体系,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矿产资源利用绩效与奖惩挂钩,推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逐步淘汰设备、“三率”和安全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全面促进矿产资源科学低耗和高效利用。

(七)坚持于法有据,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利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坚持“一户一宅”分配原则,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公开土地征收信息。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定期调整征地补偿标准,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八)坚持综合配套,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建立全州统一的1+n(州+8县市)交易平台,推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各种调控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市场主体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单位GDp地耗考核,改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评价,规范项目节地评价。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违法查处快速反应机制,以新开工项目清理为重点,着力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执法监察体系,有效制止和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6年3月15日—4月30日)。州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各县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经费,选定中介技术协作单位,按要求收集相关评价考核数据,组织上报材料。

(二)推进落实阶段(2016年5月1日—6月10日)。严格落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措施,按照创建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对创建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研、检查和指导,适时召开座谈会,进行总结交流,确保达到创建活动考核测评要求。

(三)总结申报阶段(2016年6月11日—6月30日)。全面总结全州在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形成的新机制和新经验,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奖励政策,及时组织申报材料编制,做好申报工作。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州创建工作,是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把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把创建活动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州长任组长,分管副州长任副组长,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监察局、州国土资源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住建委、州经信委、州商务局、州人社局、州规划局、州统计局、州环保局、州农业局、州林业局、州水利水产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体新广局、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州政府法制办、州电视台、日报社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国土资源局,州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州直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创建办的日常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各县市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创建活动顺利推进。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法规、政策和资源国情、省情、州情,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各级创建办要制定宣传方案和各阶段的重点宣传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对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工作进展、典型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扩大创建活动影响力,促进形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民共识,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及时上报。

(四)培养节约集约意识。树立节约优先理念,建立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树立集约利用理念,加快外延扩展粗放利用向内涵挖潜集约利用转变,大力提升资源产出效率和综合效益;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树立市场配置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市场,构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树立创新引领理念,把创新摆在资源节约的核心位置,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制度和管理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资源节约利用水平。

(五)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储备计划管理,建立储备土地的供应与农地转用指标挂钩制度。细化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严格落实定额指标管理。开展开发区、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建立工业项目无绩效退出机制。形成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的联动政策,建立存量用地集约利用和增量用地挂钩机制。制定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政策,开展零星工业用地置换,探索工业用地储备,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行劣势企业淘汰。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和竣工核验制度。完善考核挂钩制度,将资源消耗、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指标纳入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六)严格规划管控。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近、中、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

(七)强化耕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切实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内容和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扎实做好以城市周边为重点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倒逼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制度。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推进“金土地”工程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耕地保护质量持续提升和生态状况不断好转。

(八)推动节地挖潜。针对我州耕地资源相对缺乏、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极度紧张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加大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应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采取协商收回、协议置换、自行开发等形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在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用地结构调控、投资强度、盘活闲置土地上狠下功夫,督促帮助企业加大投资强度,提高用地效率。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标准,提高建设用地准入门槛,有效调控用地规模和标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创新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开发城市建设用地的新思路、新办法。

(九)实施资源整合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树立矿业开发一盘棋的思想,整合优势资源,鼓励矿业集聚开发。推进矿产资源在区域内合理流动,重点向龙头企业集聚,对现有小矿山企业采取限期整改、重组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组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做到开采与治理两手抓,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