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4:31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1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卫生科学发展----关于__县卫生系统医疗安全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杨建华(20__年4月)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我们从容应对92年大型食物中毒,97年特大洪水,01年艾滋病,03年“非典”,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05年狂犬病,08年冰雪灾害、手足口病、汶川大地震、婴幼儿奶粉事件等严峻挑战和考验,全力以赴抓好了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卫生科学发展规律,我县医疗安全保障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医疗安全监管仍然不力,违规医疗执行屡禁不止,医疗市场和医疗广告监管有待加强。二是个别单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不强,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环节质量控制不力,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医患沟通不足,纠纷隐患较多,医疗纠纷仍然居高不下,每年都有5-10万元以上的大额医疗纠纷赔偿发生,并且呈上升势头。三是违规执业现象仍然存在,越权超范围手术、违规开展剖宫产仍然存在。四是医院医疗安全救治能力和财政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建立科学工作理念,形成尊重科学管理规律,正确制定科学发展措施。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核心,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卫生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问题的社会民生工作,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胡总书记在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各种论述和报告中,均强调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有健康才有小康,把我们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的高度,把卫生工作视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弘扬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就是卫生工作的第一要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卫生的目标做好我们的工作,特别是做和医疗安全工作,不断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取得新突破,切实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呈现卫生工作新局面,推动卫生科学发展。为此,医疗安全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个中心,以创建“平安医院”为载体,结合卫生部开展的“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和省卫生厅开展的“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切实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医疗保健需求,努力实现全县医疗事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一是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行医疗安全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防范医疗纠纷。近年,医疗纠纷呈上升势头,并出现医闹事件,给我们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理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卫生系统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各医疗单位有着十分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当发生在我们人少势单的乡镇卫生院时,处理医疗纠纷那真是要有多难就有多难,迫于无奈,赔了许多“冤枉钱”。但有时反过来看,站在患方的角度,由于我们工作不细致,观察不及时,检查不全面,诊疗不规范,预后不掌握,告知不到位,甚至超范围执业、无证行医,医疗差错事故等,因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态度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不在少数,据调查达60-70%。所以切实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努力减少、积极防范和有效处置医疗事故纠纷,是我们卫生系统各单位必须常抓不懈的课题。一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和管理好病人。要向社会和病人广泛宣全健康与疾病以及医院文化,要推行医务公开,要履行病人签字告知制度,要实行首诊负责制,要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实行病人至上,服务至上等等,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二要落实医护人员责任,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继续推行医疗安全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防范和及时处置医疗纠纷,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一方面要确保重点目标任务的实现/,!/。即:不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差错控制在1%以内,不发生影响恶劣的一级医疗事故;不发生影响恶劣的违反医德医风规定的问题;不发生违反《献血法》的医疗事件;临床医疗、医技、护理工作,按省、市下达的医院分级管理要求达标;不发生因医疗、护理工作失误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不发生因预防接种的医技、疫苗问题所导致的接种对象死亡;不发生影响恶劣的违反《药品管理法》规定的事件,特别不出现因使用假、劣药品致人死亡、伤残的事故。一方面要采取过硬措施,确保责任制落实。包括:制定和完善《防范与处理医疗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有医疗质量监督员,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有奖罚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医技、护理、行管、后勤等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标准,并与工资、奖金挂钩;认真组织全员进行有关医疗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学习,开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经常性学习活动;坚持首问首诊负责、上级医生查房与院长查房、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医疗安全、医疗差错、事故讨论等各项诊疗工作核心制度;严格执行手术项目准入审批制度,严格控制超范围超级别手术,遇特殊情况必要时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严禁截留高危孕产妇,违规开展剖宫产手术等等。三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因严重违反《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搞好医疗安全”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反复出现违反上述目标要求,导致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给予通报批评,相关单位及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年度不得评先评优,按职改政策规定,事故责任人三年内将不予晋升职称,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二是抓好“全面协调”,切实加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监管。全面协调抓好医疗安全工作,迁涉到社会,病人,医院,政府各个方面。一要依法行政,严格医疗服务准入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湖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县《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标准、要求,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校验关,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医护人员准入关,确保依法执业。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要持续开展医疗市场和医疗广告清理整顿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二要依法行医,加强医疗机构自身管理。各医疗机构要不断增强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始终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摆在医院工作的首要位置,以质量安全为主线,做好医院各项工作,要把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监管作为突出的核心工作,切实抓好抓实,要继续抓好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和素质培养,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建立健全和落实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以及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检查评价和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要不断完善医疗质量分析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指南20__年版》的要求,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和建设,做好医院等级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护理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大专科护士和专业化护理人才的培养,要切实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强化监测和培训,健全院感病例诊断与报告制度,加强院感重点部门的监管。三要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实现医患和社会互动,切实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根据中央综治办、卫生部等部委局和省、综治办、卫生厅等厅局有关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要求,以及市综治委《关于印发<怀化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县已经制定并即将出台“平安医院”创建实施方案,我们要组织各医疗卫生本单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当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加强同各有关部门的协调,牵头组织好各项创建工作的开展。一要加强领导,要成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工作有经费,办公有场所,落实有措施,具体工作有人做;二要针对本地、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三要精心布置,广泛宣传,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墙报、宣传栏,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创建工作,做到人人知晓创建活动,人人参与创建活动;四要将创建活动内容纳入本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行奖优罚劣;五要将创建活动同“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专项活动紧密结合,形成医疗纠纷处理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创建成员单位的作用,加大对医闹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达到优化和改善医疗服务环境的目的。三是落实“可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医疗安全科学发展。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任务是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神圣职责,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一方面要落实政府公共卫生财政保障,落实医改政策,履行“政府举办”职能,不断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房屋设备等经费纳入保障预算并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卫生系统各单位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要加强和规范院前急救网络建设与管理,开展院前急救工作;二要按照急诊科设置标准和规范,加强急诊科的房屋、设备和设施建设,使之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程序优化,交通明显;三要着力加强急救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应急医疗救治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定期组织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健全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流程,明确应急救援程序和工作职责,提高卫生应急工作能力,切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总之,我们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医疗安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应对,统筹安排,切实抓好医疗安全各项措施,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一定能够开创我县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新局面,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2

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贯彻实施国家九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年新增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60岁以上老人接种肺炎疫苗等3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各级财政保证所需经费,覆盖全体居民。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加强督导和检查。

(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整合市级妇幼保健资源。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整合全市医学科研资源,搭建国内外合作平台,加强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联合攻关。加强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微生物学、环境与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等学科建设,大力培养现场流行病学等应用型公共卫生技术人才。研制和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适宜技术、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完善技术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和血液质量控制,完善临床用血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探索开展气象公共卫生研究与服务。

(三)加强慢性非污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为支撑、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预防控制体系。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工程。提高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开展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探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病早期筛查和病人社区综合管理。健全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和信息制度。

(四)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推广应用孕产期适宜保健和干预技术。提高生殖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儿童综合发育干预、评估体系;逐步建立和规范遗传代谢病等本市罕见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和管理体系,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水平。开展儿童精神卫生需求评估。

(五)加强学校卫生服务。实行“医教结合”探索“一校一医”工作模式。降低学生肥胖发生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和服务。加强因病缺勤缺课演讲,完善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

(六)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以技术贮藏为基础。建立实验室及现场快速检测方法,配备相应设备和试剂,加强人员培养和科学研究。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侦检和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援等方面的公共卫生应急专业技能培训。以应急处置为重点,根据应急处置预案,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现场处置效率。加强“120119110应急系统的联动,构建立体式、跨区域、多部门协调合作的应急医疗救治系统。加强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和专科急救中心的建设。

(七)努力提升公共卫生监督能力。完善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装备和车辆配置达到国家和本市规定规范。建立公共卫生监督的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平台,加强公共场所卫生、污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平安保证相关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基层食品药品平安监督网络和监测信息共享平台,配备食品药品相关监督设备和快速检测装备。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逐步建立高风险食品的溯源系统,健全药品平安实时监控系统。建立食品平安风险评估中心,发挥好食品药品平安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食品平安监管,提高食品平安水平。

(八)加强职业病综合防治。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进一步发挥工伤平安和医疗救助制度的作用,搞好职业病患者的医疗救治。探索采取商业平安方式,鼓励用人单位投保,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水平。

(九)推进全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以建设健康乡村为平台。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市民的健康素养明显提高。围绕控油、控盐、控烟、控体重、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和控制抗生素滥用等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并面向全市居民家庭免费发放相关实用健康工具。居(村)委会推广建立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企事业单位探索和推广职工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全市培育1万名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志愿组织者,每年组织20万名人群参与健康自我管理活动。

(十)切实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经费、发展建设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布置。2011年起依照常住人口规范,各区县人均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规范应高于50元。切实保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

二、实现本市居民基本医疗保证制度全覆盖

(一)完善基本医疗平安制度。整合本市多类型的医疗平安制度。将从事自由职业人员和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安全,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平安体系,缩小不同人群待遇差异,形成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安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安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证制度。2012年,基本医疗保证制度覆盖本市城乡居民,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证水平。缩小不同医保制度之间、城乡之间的医保待遇差距。逐步形成合理的医保待遇梯度。逐步调整各类制度的医保支付比例,适度提高市民基本医疗保证水平。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平安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达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逾越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报销80%归并人群分类,调整依照出生年月享受相应医保待遇的方法,缩小待遇差异。优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平安参保人员综合减负办法。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平安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1年全面落实区县级统筹。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逐步达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安全的人均筹资水平。新农合参合人员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门诊基本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60%和50%政策范围内住院基本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平均达到70%落实新农合大病减贫补助政策,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倍以上。相应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逐步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平安筹资水平接轨。完善新农合“以奖代补”财政投入方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逐步提高外来从业人员医疗保证水平。

(三)完善医疗平安支付方式。完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总额预算支付方式。探索研究支持医疗联合体的医保支付方法。根据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调整,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探索单病种管理等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基金使用监管。

(四)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证计划。依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原则。建立多层次、多元投入的老年护理保证计划。积极研究制订老年护理保证筹资、支付、运行、服务、评估等政策。

(五)发展补充医疗保证制度。完善补充医疗保证制度。鼓励商业平安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平安产品。促进补充医疗平安机构、商业平安机构和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探索直接结算,简化理赔手续。

(六)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搞好本市基本医疗安全、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综合帮扶工作的衔接。增加医疗救助资金投入。简化医疗救助审批顺序,推进定点医疗机构实时结算医疗救助费用,实施事后医疗救助向事中、事前救助转移。试点开展取消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救助病种限制;住院救助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门诊救助。针对因病致贫“支出型”贫困人群,制定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切实缓解其实际困难。

三、为居民提供平安有效、公平可及、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

(一)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立市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委员会。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的实际情况,增加381种社区基本用药。2011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国家基本药物和本市增补药物的范围内配备使用药物,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依照国家要求,逐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

(二)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证体系。将基本药物统一纳入市级药品集中招标推销体系。明显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由中标药品生产企业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建立核查档案。开展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处方工艺核查,严格执行Gmp有关规定。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监管,严格执行GSp有关规定。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全面实施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追溯管理。探索药品“监督检查、快速筛查、靶向抽样、目标检验”抽验模式,发挥抽验的最大效能。完善药物贮藏制度,确保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不常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

(三)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将基本药物品种全部纳入本市各类基本医疗平安药品目录。加强对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的培训和考核。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演讲与监测,健全药品平安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提高市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水平,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

四、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

(一)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制定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实施郊区三级医院建设“5+3+1工程,即在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和原南汇地区各引进一所三级医院,积极支持崇明县、奉贤区、青浦区中心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迁建金山医院,使郊区各区县都拥有至少一所三级综合医院。中心城区三级医院原则上不再增加床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照街道(乡镇)所辖范围规划设置。

(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完善由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优化老年护理服务资源。整合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局部二级医院、社会办医疗机构等现有医疗资源提供老年护理服务。增加家庭病床,鼓励居家护理。探索建立老年护理分级管理模式,制定老年护理服务规范、老年护理机构出入院规范和第三方评估方法。加强康复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人才培养,推进局部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市级层面重点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区县级层面完成18个区县的精神卫生中心规范化改造,加强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卫生康复站。进一步完善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相关政策,逐步给予符合区域卫生规划、技术质量利息优势明显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应的医保定点待遇。

(三)健全中医服务体系。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龙头。整合市和区县两级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结合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推进研究型中医医院部市共建项目。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新建隶属三级中医院的中医门诊部,加强政府举办的二级中医医院建设,推进实施中医坐堂诊所项目计划。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传承,建设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中医临床优势专科、推广应用中医诊疗适宜技术。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培育中医药高级领军人才,开设高级西医师“西学中”研修班,实施优秀中青年和“杏林新星”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国际规范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建设,组织研究中医医疗、护理、中药药剂质量控制相关规范。

(四)推进医疗资源整合。鼓励采取多种方式整合医疗资源。本市选择23个区县先行开展改革试点,探索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向全市推广。医疗联合体实施“统一运行管理、统一医保预付、统一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推进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为市民提供全程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市民可选择现有的就医方式,也可选择医疗联合体签约就医,选择与医疗联合体签约就医的可享受就医服务优惠政策。

五、探索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围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引导基本医疗服务重心下沉社区。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立。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改革,完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针对社区各类人群加强社区三级预防,积极开展健康管理,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开展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家庭医生负责对一定数量的人群开展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形成更为紧密的服务关系。引导本市居民与社区家庭医生自愿签约首诊;探索依照服务人口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坚持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投入、医保定点资格、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空虚农村基层医师队伍,通过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下派至村卫生室开展工作。根据乡村医生承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满意度,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补助。

(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政府责任,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监管,实行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和绩效评估,完善预算调整机制和预决算审核制度。

(三)完善医保总额预付方法。合理确定各区县的医保预付额度。适度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明确医保总额预付制度下的医疗机构相关财务管理操作规定。

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出资人代表行使公立医院所有权,推进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建立对经营者履行职责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开展部市共建,市政府分别与卫生部、总后勤部共建卫生部在沪部管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加强全行业属地化管理。

(二)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构建以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绩效考核、质量管理、资产监管、审计监督为核心的专业化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利息核算与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大型综合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剥离“院中院”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特需床位。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优先使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度,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探索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方法和形式。建立以岗位责任、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医院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和以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推进公立医院弥补机制改革。以公益性为导向。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完善政府投入机制,逐步实现公立医院弥补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向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转变。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发展建设支出,经专家论证和有关部门批准后,纳入项目库管理,所需资金由政府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接受能力逐年统筹布置。依照服务本钱,保证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给予专项补助。探索对中医院、污染病医院、精神病院、职业病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康复医院、老年护理机构实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政府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规范和贷款行为。

(四)推进公立医院监管机制改革。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基建项目规模,严格控制大型医用设备准入。强化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实施医疗机构“一户一档”医务人员“一人一档”和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联络员制度,完善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和监督机制。实施医疗平安监督管理方法,完善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等管理办法,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和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支出监管。探索实行医保诚信管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等制度,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契约化管理。探索建立社会第三方的公立医院评价制度。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五)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不时深化医保和医疗联动改革。形成医疗机构积极主动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内在动力,保证患者合理的医疗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医保病人自费药品和医用材料的使用。加大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推销力度。进一步扩大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范围,减少重复检验检查。将医药费用控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公立医疗机构院长绩效考核体系和医院等级评审体系。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加强医疗服务、医疗收费管理,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杜绝乱收费、分解收费等行为,减轻病人负担。

(六)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强宣传引导。保证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行风,促进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保证医务人员合理的收入待遇,探索建立医务人员收入的合理增长机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工作负荷,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疏通利益诉求渠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完善医疗执业安全,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平安和医疗责任险,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依法治理“医闹”行为。

七、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依照“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统一管理、规范培训”原则。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师队伍。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原则上设置在本市符合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少数可设置在具有显著专科优势的二级甲等医疗机构。市卫生部门要根据培训基地的培训能力和全市培训需求,合理确定培训基地数量和每个培训基地招录住院医师的数量。从2010年起,每年完成2000名左右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全部集中在经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其他医疗机构不再承担住院医师培训职能。各级医疗机构要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新进人员聘任临床医学类初级医师岗位和晋升临床医学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住院医师培训对象工资待遇参照培训基地同类人员待遇,并依法参与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规定的社会保证,享受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合同约定的相关福利待遇。将全科医师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提高全科医师培养的比重,加强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全科医师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形成一支“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全科医生队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二)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和优秀人才队伍培养。实施新一轮医学学科建设计划。争取进入部级临床医学中心行列,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探索建设若干个转化医学中心和市级临床研究基地。构建医学科学研究平台,优化完善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市中医药研究院、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市食品药品平安研究中心的运行机制,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转化形成适宜技术、降低医疗费用为导向,加强联合科技攻关,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推进医学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学人才梯队建设计划,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一流医学专家队伍,培育德才兼备的医学专家后备队伍。探索建立食品平安监管部门与高校食品平安监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速食品药品监管人才培养。不时完善食品平安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专家队伍。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培养,探索建立医疗救护员制度。

八、建设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

(一)建设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依照国家公布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为本市常住居民建立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内容的电子健康档案,为来沪就诊的外地患者建立电子医疗服务记录。加强居民健康信息和患者就医信息管理,确保信息平安和规范使用。

(二)建设覆盖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网。以政务外网为主要依托。市级平台为全市范围跨区县、跨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共享协同提供支撑服务,医联平台为市级医院之间以及市级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诊疗数据共享提供支撑服务,区县平台为区县内部以及与本区县以外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支撑服务。

(三)促进医疗服务和健康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逐步形成连续、动态、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通过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信息交换共享,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业务协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医疗,提高检验检查、专病诊治等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健康信息网,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家庭医生制度的运作以及临床用药的使用分析和监管提供平台支撑和信息服务。

九、加快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

(一)推进国际医学园建设。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建设国际医学园。浦东新区国际医学园以先进医疗器械制造业和现代医疗服务业为核心。启动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引进国际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本市临床医学中心的作用,建设一批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创新建设机制,由社会资金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立医院以品牌、人员、技术等要素参与,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二)发展中外合资合作办医和社会办医。鼓励中外合资合作办医。建立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在供给短缺领域举办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以高端技术或高端服务为特色的医疗机构。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业。发展与国际医疗平安接轨、符合国际医疗服务惯例的涉外医疗服务。培养涉外医师和护士队伍。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涉外医疗服务市场。积极探索医疗旅游、健康管理、高端医疗、中医药保健养生、康复护理服务、整形美容等服务业态的发展。

促进医疗服务业发展。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等政策,四)完善促进医疗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本市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机构建设、运营管理及可继续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积极探索试行医师多点执业,发明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宽松政策环境。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促进商业平安公司与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探索商业平安公司直接投资、参股医疗机构。培育并发挥好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使其承担起行业自律、协调、服务和管理功能。

十、切实解决居民看病就医中的突出问题

(一)进一步方便居民就医。加强医院门诊力量配置。加强普通门诊专家把关和指导。根据居民需求,局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设双休日门诊。推行门诊预约诊疗,提供网站、电话、现场等多种预约途径,逐步提高门诊预约率。试点开展专家门诊实名制挂号。推行门诊“一站式付费”和医保病人“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减少病人排队次数和等候时间。提供网上查询检验检查演讲服务,减少患者就医往返次数。推广整合门诊,加强专科协作,方便居民就医。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市医疗机构。方便慢性病患者配药,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临时服药的慢病患者,应当开具24周处方用量。对局部临床必需的贵重药品,以集中定点的方式保证供应。

(二)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各级医疗机构不得采取任何与科室或医生经济创收直接挂钩的分配方式。负责对是否存在过度医疗行为进行认定,认定结果记入责任医生的执业档案,并与个人职称晋升和执业资格挂钩。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加强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范多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严禁各级医疗机构出现院内“假出院”等弄虚作假行为。设立违规医疗服务行为联合投诉电话,加大卫生、医保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

(三)规范医保病人自费药品和自费医用资料的使用。医院使用自费药品和医用资料应当事先告知。并进入医院的财务账目。明确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医保住院病人自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并实行严格考核。定期公示医疗机构自费项目的费用情况,鼓励居民举报医院违规使用自费药品和医用材料的行为。适度调整医保药品和医用资料报销范围,逐步将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且无替代品的局部药品或医用资料纳入报销范围。

(四)改善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服务。市、区县两级医疗急救中心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推进急救站规范化建设。提高随车急救医师保证待遇,探索建立医疗救护员制度,解决随车急救人员数量缺乏的问题。规范医院急诊接诊流程,坚持“绿色通道”疏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必需确保核定的留观床位数量,加强急诊人员配备,提高收治急诊病人的能力,救护车到达后及时接车救治,确保救护车快速离院。落实就近急诊原则,一般疾病依照就近原则,送往设有急诊的距离最近的医院,各接诊医院必需落实首诊负责制。

十一、落实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和协调推进改革。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区县应参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模式,区县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认真落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探索成立统筹协调本市卫生与健康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健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文件,细化政策措施,明确实施方法。加强医改监测评价,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改革效果惠及全体居民。

(二)加强财力保证。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转变投入机制,完善弥补方法,依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切实保证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3

一、以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为抓手,推进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1.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完善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继续开展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推进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使每个行政村有1所达到建设标准的村卫生所,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高村卫生所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

2.加快推进县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县级综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学科发展方向,重点加强精神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病理科、麻醉科和医学影像科等关键科室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精神科、康复科、儿科、妇产科等薄弱临床专科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扎实推进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工作。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抓好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医疗机构疾病控制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0%。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推进疾控、结防、卫监、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完成县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及协管网络,推进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巩固县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健康教育室并配备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

二、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

4.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今年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人均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280元,个人缴费60元。优化统筹补偿方案,确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8万元。

5.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在继续实施总额限额付费、扩大按病种付费覆盖面的基础上,今年6月底前,着手按床日付费改革。在保证服务质量前提下,合理控制诊疗费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6.推进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将国家要求的20种重大疾病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由新农合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偿,对白内障、唇腭裂、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患者实施常态化免费救治,推进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救治,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手术治疗。继续抓好农村重点污染区域专项医疗救治工作。

7.加强新农合管理工作。巩固完善新农合门诊统筹,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推进即时结报工作,巩固和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

三、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8.巩固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落实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和措施,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9.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延伸。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县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应达到40%-50%。

10.加强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监管。抓好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实现药品配送使用的有效监管。

11.大力推进基本诊疗路径管理。增加基本诊疗路径管理病种,县第一人民医院不少于30个病种数,县级其他医疗单位不少于4个病种数。在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推动基本诊疗路径管理,全面完成好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基本诊疗路径管理病种定额付费改革试点。

12.完善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对基层卫生人员考核力度。积极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四、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

13.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认真理解学习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精神,加强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医院的横向联系,学习借鉴试点经验,做好试点工作的前期准备。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建设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统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积极稳步开展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全面领会医院评审的指标内涵,切实掌握医院评审的程序和方法,突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14.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聘用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5.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继续推行预约诊疗、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服务措施,优化就诊环境和流程。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病房创建工作。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6.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完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实行规范化管理,努力做强做优,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五、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17.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加强资金监管,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定期检查、督查及通报制度,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明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和专项经费的分配比例,原则上村卫生所不低于40%。

18.抓好重点人群健康体检,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规范化管理率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9.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抓好“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治疗、尿毒症困难患者免费治疗工作,抓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项目。

20.抓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手足口病、狂犬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与疫情处置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维持无脊灰状态,推进消除麻疹工作,确保通过省卫生厅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90%达标验收。认真落实县人大《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慢病防治工作措施,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癌症早诊早治和脑卒中干预,提高慢病规范管理和控制率。

21.抓好妇幼卫生工作。抓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加强母婴保健技术管理,开展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达标建设,推进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开展第二轮妇幼安康工程先进县创建活动,继续实施“降消”项目等妇幼卫生项目,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85%以上,力争全县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听力筛查率分别达6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维持在99%以上,孕产妇艾滋病咨询及抗体检测率达到80%以上。

2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卫生县城、卫生城镇创建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农村环境卫生危害因素监测、烟草控制等项目。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加强病媒生物防控监管,开展病媒生物控制达标考核。

23.抓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县级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强化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完善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能力。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公众个人防护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六、加强医疗服务、食品和公共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24.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务人员执业管理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加强植(介)入类技术、血液净化、肿瘤性疾病、内镜技术、消毒供应等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深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院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加快院前急救反应速度,提高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组织工作,最大限度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

25.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县级医院骨干培训项目。开展医院评审评价,建立医疗缺陷管理点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扩大院务公开示范点。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加强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监管。开展民营医院“规范化服务”活动,促进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化发展。推进医疗纠纷专业调解机构建设,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建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开展平安医院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按照全市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

26.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协调体系建设,成立县食安委办公室,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扩大监测品种和范围。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卫生学调查,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7.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开展卫生监督员全员培训,强化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推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确保全县辖区内卫生监督协管实施率达到100%。切实加强医疗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深入开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健康相关产品、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执法,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七、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8.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培养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和乡村中医医生。加强县中医院国医堂建设,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29.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大力发展中医药诊疗技术,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临床应用研究、挖掘、整理,提高中医药预防和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和质量,确保我县顺利通过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期满复核。配合开展全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30.推进中医康复和预防保健。积极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宣传普及。

八、加强卫生人才和科技工作,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31.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卫生人才队伍。完成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渠道引进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完成20名县第一人民医院编外护理人员纳入编制内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继续开展乡镇卫生院医学生免费定向培养,做好首批定向生的安置工作。

32.提升卫生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县级医学学科能力建设。每年面向基层筛选推广不少于5项适宜技术。加大卫生科技引进和创新力度,制订完善科技创新鼓励政策,激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科技创新。

33.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使用管理、药品电子监管等卫生信息化工作。加快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卫生信息化统筹规划和管理。6月份,所有县级公立医院要完成阳光医药信息化基础建设,确保年底前与“阳光医药”系统互连互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医院诊疗服务行为管理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信息系统。

九、加强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34.加强卫生系统党建工作。认真组织好党的十精神宣传贯彻落实工作,注重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巩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和医疗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卫生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扎实工作。

35.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执行全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标结果,推进“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开展招标采购工作。健全完善卫生系统财务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核算和监督。切实抓好院务公开工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强化监管制约,严格控制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推进重点岗位轮岗制度。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4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本人就20__年来的工作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着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的原则,认真总结剖析班子及自己一年来的思想及工作状况,现在我向大会作述职报告,请予审议。

20__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区卫生工作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加强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抓手,整体推进医疗卫生各项工作向前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有力促进了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强化行业监管和行风建设,不断深化医德医风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卫生行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声誉。为此,我们一直将卫生行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20__年,按照市、区纠风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区卫生系统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我们针对当前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院发展思路等方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而引发的种种不良现象,结合卫生部开展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中商业贿赂专项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合开展医药乱收费专项治理活动,治理药品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在全员动员教育的基础上,医院领导对与药商、器械商联系较多的重点部门重点防治,医院领导要求重点部门工作人员要正确处理与药品器械商的关系,按国家法律、法规、校纪院规办事,坚决抵制收受礼金、礼品、宴请等。为了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医院负责人与相关重点部门工作人员签订了责任书。医院各种药品、器械、试剂及一次性消耗器材实行招标采购,明确药品及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程序。截至20__年9月,4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市级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采购的药品总金额达1702.9万元,占用药总额的96.2,预计节约资金243.87万元。

2、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创建优质医疗服务示范窗口。活动方案和内容以进一步促使我区各医疗机构加强医院科学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院的业务与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的医患服务关系,为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难题。

通过活动的开展,卫生行风有了较大的转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得到了加强,改变了服务观念,增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部分医院把改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等工作融入到效能建设工作中,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如:三灶医院为确保患者在门诊就医方便快捷,规范了门诊各诊室各窗口标识。同时,还加强了导诊人员的管理,提高其服务态度和工作责任感,指导低文化人群就诊。对急诊抢救病人,各科室、各岗位给予了优先,特殊情况先做检查和抢救,后交费用。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首诊的病人认真负责检查和处理,需转科或科间会诊的危重、疑难病人,首诊医生亲自与有关科室接洽。在邀请急会诊时,要求被邀科室随叫随到。平沙医院实施惠民政策,合理检查,开展优质诚信服务活动,提升了服务质量,促进了医院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红旗医院围绕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主题,制定了活动细化措施,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量化管理指标,落实便民措施,如在医院门诊、住院部设科室位置图标志;公开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承诺等;医护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建立导医(办事)咨询台,对危重、行走不便需帮助的患者实行全程导诊;各楼层增设候诊椅,方便患者候诊,努力改善住院部环境,让患者住得舒适安心一些;门诊部增设挂号窗口,免收专家挂号费,急诊挂号费,持ic卡住院病人的起文秘杂烩网付标准由500元降至300元;在门诊和住院部建立健康宣教栏;救护车24小时候诊,院前急救5分钟内出发;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实行全院绿色生命通道,先抢救后交费或边抢救边办入院手续;对出院产妇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建立健康档案;团体健康体检,医院免费为体检人员供应早餐等人性化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3、结合院务公开工作要求,积极推行医疗收费公开,遏制乱收费等不正之风。医疗收费做到收费项目公开,20__年,三灶、平沙医院均采用了电子滚动屏幕进行医疗收费价格公开,红旗医院的电子滚动屏正在建设中;推广电脑收费软件技术的使用,做到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规定,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岗位培训,减少错收费,多收费,重复收费等现象的发生。

4、结合药品使用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制度,遏制开单提成和开大处方的行为。建立《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制度》,并将其列入卫生系统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一起考核,从而遏制开单提成和开大处方的行为。实行药品动态监控、超常预警制度。开展医生不当处方、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院内公示和点评,建立合理用药考评制度。

经过近一年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全区医疗行业行风有了明显的改善,顺利通过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评议团的评议,达到“满意”等次。

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水平

20__年,我们以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架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着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由于机制日趋健全、队伍不断充实,各项疾病预防和传染病监测到位,全年无重大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流行。

1、公共卫生服务架构趋于完善。区、镇两级公共卫生服务架构不断完善,并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为加快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区卫生监督所编制由10人增加到11人,另有19名卫生监督员分散在各个镇医院;由此自上而下,全区公共卫生服务架构健全,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稳定,区、镇两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2、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一是重点抓好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组织各医院开展霍乱、登革热、流感及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改进了传染病管理机制,提高了传染病管控水平;二是认真按照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范计划免疫管理,使全区适龄儿童i类疫苗免费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三是艾滋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开展了艾滋病基线调查,加大了艾滋病防控宣传和干预力度,如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提高了艾滋病防控水平;四是加强了精神卫生工作,完善了精神病康复网络,平沙医院被市政府确定为“珠海市精神病康复医院和传染病医院”;五是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今年8月下旬开始,我市香洲区出现登革热爆发流行。为了防止登革热疫情在我区发生和流行,中心着力开展监测工作,对所有发热病人进行监测和报告,制订每日必报制度,暴发率达到零的突破,疑似登革热病例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即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bi)监测;8月28日,我区的bi为41.3,其中红旗镇藤山社区的bi高达74.0。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工作,至9月7日,bi降至20.2,至9月14日全区绝大多数社区bi在10以下,以后维持在安全水平。

3、妇幼保健工作又上新台阶。按照《母婴保健法》和《珠海市妇女发展纲要》、《珠海市儿童发展纲要》,依托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的妇幼保健网络,积极开展各项优生、优育工作。一是组织各医院产、儿科负责人,对全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参与市级评审,先后举办了8期基层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培训;二是积极推动免费婚检实施,对患有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准婚青年进行合理治疗和婚育指导;三是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四是成立了区级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成立了评审专家组,制定了妇幼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邀请市妇幼专家对我区各医院产房进行规范化设计,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的妇幼工作的深入开展。五是狠抓医院产科规范建设,进一步健全了覆盖全区的妇幼卫生信息报告体系。从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入手,认真落实珠海市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中的妇幼卫生指标,扎实推进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妇幼卫生健康水平。

4、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卫生综合执法。我们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上,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卫生综合执法。区卫生监督所和镇医院卫生监督小组,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全年共受理各类投诉14起;非法行医案15宗,共处置单位15户,其中责令整改4户,立案行政处罚3宗,

5、爱国卫生工作成绩喜人。目前,我区已创建部级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镇3个,省卫生村8个。同时,配合全区卫生防疫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通过努力,我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65和100。

三、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随着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发起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入手,一方面打击非法行医,一方面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延伸。要求各个医疗单位积极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要求,结合单位实际问题,认真进行整改。以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为重点,整体推进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1、严格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质量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逐步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各个医疗单位都能够将医疗质量管理视为医院发展的根本,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到位。为强化“三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邀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对全区医院医疗技术骨干进行三基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并且要求达到全区医护人员人人参与,人人考核,人人过关,普遍提高了基层医护人员的基础技能和医疗服务水平。

2、加强对外医院合作,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区内三灶医院、平沙医院、红旗医院均与市人民医院的合作,加强了双向转诊制度、院际会诊制度、标本联检制度、特殊检查预约检查制度、特殊项目院际治疗制度以本文及医院人员进修与市人民医院卫生下乡基地创建等合作项目;另外,市人民医院还定期派专家到我区三灶医院坐诊,使全区群众不出金湾就可就近享受到安全、高质、经济、方便的城市卫生服务。

3、打击非法行医,确保人民群众医疗安全。根据省市卫生部门关于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行动的要求,我们与工商、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在该专项行动中,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强信息沟通,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做好大案要案查处。至今,累计出动卫生监督员35人次,查处非法行医15宗,其中立案3宗,取缔黑诊所10户,非法医疗机构36间,罚款总额6800元,发出监督意见书72份,取缔无证行医10家,没收各类药械5箱,限期整改4家。计生执法人员9人次、综治队员34人次,出动车辆9台次。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36户,警告10户,责令改正3户;非法牙科诊所9间,非法医疗诊所1间,收缴牙椅8台、压缩机6台、药械一批。

四、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我区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自20__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进展顺利。一是领导重视,积极协调,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了有力的保障。自工程启动以来,市、区、镇政府领导均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包括市政府邓群芳副市长、区委书记陈杰同志、陈刚副区长、陈静副区长等市区领导都多次亲临建设现场,协调相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由于此项工程涉及部门多,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比较复杂,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早期建设工作进展缓慢。陈静副区长得知后,马上召集相关部门领导和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解决了工程中诸多问题。在此期间,区建设局、质控站、审图中心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加快工程进度加班加点,开辟绿色通道,三灶、平沙、红旗三个镇的领导也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目前,全区拟在三个镇建设的30家(三灶草堂村暂不建)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其中新建22家,装修或改扩建8家。截止到11月27日,己有15家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动工(其中海澄村、平塘社区、沙脊村、广发村、广益村、大林社区6家已完成投入使用),其余的预计明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极大改善我区农村医疗设施破旧落后的现状,为全区群众提供叫完善的日常保健及“小病免费”治疗工作;同时,为确保医疗诊疗水平,区卫生局还将定期从区内医院派出主治以上医师到各中心巡诊,从而有效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小病治疗免费”的目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五、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

20__年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1660人,参保率达93.5%,其中低保102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逐年提高,20__年试行a、b档管理。筹资额由20__年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至20__年的80元,20__年提高至120元/180元(b档)。个人出资不变,提高部分主要由各级财政补助。20__年a档筹资情况:市财政补助30元,区财政补助40元,镇财政补助25元,个人出资25元;b档:市、区财政补助同a档,镇财政补助80元,个人出资30元。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补偿水平逐年提高,一是补偿比例不断提高。20__年镇级医疗机构补偿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至60%,区内补偿比例为40%,区外比例为30%。二是补偿封顶线不断提高。20__年封顶线由原来的6000元,提高至13000元(a档)、15000元(b档)。三是受益率提高。以前只保住院,20__年开始增加了普通门诊补偿,b档参合人员可享受每人每年100元的门诊补偿,受到群众的好评,20__年起全区将实行门诊补偿,响应市委市政府“大病统筹救助,中病纳入保险,小病免费治疗”的卫生改革思路,门诊补偿限定在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起到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作用。四是受益面不断扩大。特殊病种和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结石碎石、肿瘤门诊康复治疗等,凭证也可享受合作医疗报销。另外,参合人员还可每年享受一次免费体检,通过多渠道增加群众的受益。

截至20__年9月份,住院补偿752人次,补偿率为2.4%,补偿金额为110多万元,其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补偿占46.6%,县级医疗机构补偿占4.7%,乡(镇)级机构补偿占48.7%;门诊补偿254人次,补偿金额为6671元;正常分娩补偿4200元。

六、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工作,在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效。同时,兼顾各项卫生工作的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1、进一步落实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解决我区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9月初以来,根据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我局与各镇、各相关部门行动迅速,责任明确,围绕工作目标,在注重治标的同时,着力治本,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专项整治后,共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890份,停业整顿116家,取缔63家,查处案件20起,涉案货值8.8万元,罚款8000元。补发卫生许可证163份,目前,正常开业发放卫生许可证为100,健康证持证率100。无卫生许可证查处100,对已完成经常性量化分级管理评分的612间,其中学校食堂达到100,其他餐饮单位达94.5,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和台帐达98,食品市场、超市100建立了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经过20多天的大力整治,目前,这些餐饮业经营单位已基本符合要求。

2、加快区内医院硬件设施建设。区内三家镇卫生院均为上世纪60年代左右建成的,目前均已比较破旧,另外,当时的设计标准已不符合现在区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人民的卫生需求,因此,今年三灶医院、红旗医院分别建设新的医院住院大楼,目前已经完成区级立项,筹集资金基本到位,计划20__年建成使用。同时,我们还计划以平沙医院为依托组建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将其打造成珠海市公立精神康复和传染病防治医院。目前市政府已批准立项,区政府也成立了临时筹建小组,进行前期筹建工作。

3、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贫困人员、家庭医疗救助水平。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职能,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遇到家庭贫困或三无病人,医院治疗后,病人往往无法支付医疗费用,而相关部门又不能给予足额的补贴,这部分医疗费用只能由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极个别医院为了生存,为了效益,偶尔会发生拒绝接收家庭贫困无钱治疗的病人。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既是我们医院的无奈,也为我们要加快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敲响了警钟。20__年10月18日,金湾区红十字会正式挂牌成立。在金湾区红十字会第一次理事会议上,正式通过金湾区红十字会救助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对于家庭贫困或三无病人在医院的治疗费用,在财政预算资金补贴后尚不足的部分由金湾区红十字会统一解决。至此,困扰我区多年的贫困人员医疗救助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下一步彻底解决困难群众看病贵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大力加强卫生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推广卫生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举办了卫生系统乒乓球比赛、歌舞比赛、“5·12”国际护士节护士才艺展示会等活动,组织各单位参加市卫生系统文艺表演等活动。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年初,我们与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年两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将“三防”(防火、防灾、防)的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各单位都能按照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对水、电、锅炉、高压氧舱的安全运行均有制度保障。同时,抓好氧气、酒精、毒麻药品的管理。全年,区卫生系统各单位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6、完成全区各类大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卫生系统全力配合,为各类大型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先后派出医务人员40多人参与各类活动的医疗保健工作,卫生保障监餐120餐次,包括区委、区政府的重要接待,各类大型会议等活动,圆满地完成医疗卫生保健任务。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5

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效

抗震救灾紧急救援和疾病防控受市、县表彰。汶川地震后,局党组迅速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启动医疗救护应急预案,局领导靠前指挥,深入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抢险,保证灾前入院病人的安全转移,妥善安置和及时治疗县内地震伤员和绵竹、什邡、德阳、汶川等地318名伤病员,收治的入院伤员无一例死亡。组织12支医疗队共369人次奔赴都江堰、龙池、虹口等地抢救转运伤病员464人次。出动疾控和卫生监督人员885人次支援都江堰、彭州灾后疫情防控。在我县灾区群众安置区建立三级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选派6名医护人员为727名灾区群众服务。以饮水卫生监测和环境消毒为重点,扎实抓好灾后疾病防控,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制定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对口支援崇州市锦江乡、江源镇卫生院灾后重建,援赠医疗设备价值3万余元。

汶川地震后,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灾情调查摸底和统计工作,对受灾房屋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和鉴定,及时编制了《**县卫生系统灾后重建2009-2012年规划》,完成了高板等13家卫生院的危房拆除和加固维修改造,对县一医院、县二医院、县疾控中心、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和赵家、五凤、云绣卫生院等单位受损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杨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正在装修,五凤、赵家、云绣卫生院改造即将完工,清江卫生院已完成招标,高板、三星、栖贤卫生院灾后重建工程即将挂网招标。目前,已上报并正争取6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和28个村卫生站灾后重建项目。通过努力,全年对上争取市政府灾后重建资金1000万元,市红十字会灾后维修加固资金200万元,市财政维修加固资金60万元;中国红十字总会和红十字基金会灾后重建援建资金2117万元;中央2009年新增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62万元,涉及全县灾后重建及加固维修项目33个。截至目前,共争取资金3939万元。

二、卫生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县级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实施规范化建设,规范了管理体制、功能定位、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药品管理。

建立了县医院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财务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经县委、县政府审查同意,制定实施了《**县公立医院和卫生院全面实施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按照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服务模式要求,明确了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两大功能。

实施“收支两条线”和会计委派制。投资30万元建立卫生财务集中支付中心,对医疗机构财务实行报帐制集中管理,取消原有所有资金帐户,建立统一的收入和支出帐户,纠正和规范开支86项,杜绝不合理开支13万余元,控制了债务增长。制发了《**县卫生局关于规范物资采购及修缮工作的通知》,规范了修购开支管理。

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定岗、定责、定薪,全县24家乡镇卫生院确定编制803人。制定实施《**县医疗卫生单位分配方案指导意见(试行)》,职工工资实施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促使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优秀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

县级医疗单位药品坚持阳光采购,乡镇卫生院药品坚持“两网”配送率达100%。实施低利率药品顺加价,乡镇卫生院顺加30%,县级医院顺加15%。制定了药品、医用品采购制度和基本医疗用药目录,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和收费公示制度,引导和规范用药,杜绝“乱检查”、“大处方”,将县级医疗机构人均门诊费用控制在75元/次左右,乡镇卫生院人均门诊费用控制在35元/次左右;县级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280元/床/日左右,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120元/床/日左右。

完善了乡镇建立公共卫生所设施设备,制定了乡镇公共卫生所人员考核制度,规范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行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犬伤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按照医院等级管理要求,推动医疗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建立完善了管理方案,规范了医疗服务流程,完善了《基本医疗诊疗项目》、《基本医疗用药目录》。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率先推行使用“成都通用门诊病历”。开展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指导临床用药工作,由专门临床药师跟踪查房,看病历记录,看医嘱、处方等,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分析、点评、通报。开展了以医院感染监控、临床实验室质控、医院核心制度落实为重点的“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加强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坚持事情没查清楚不放过、原因没找准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保障了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合理调整病员流向和结构,实施了县、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病员1000余人次。共4页,当前第1页1

现场审验注册医疗机构68家,校验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58个,清理医疗机构注册不符合要求的项目2236项,依法调整有关登记审批事项1688项,依法取消有关登记审批事项548项;组织完成执业医师报名考试356人,受理执业医师注册145人次、执业护士注册136人;委托县二医院考核医师增加执业科目18人次,涉及3个专业。制定了《**县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202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定期考核。经审核筛查,符合简易程序考核1239人,符合一般程序考核784人。启动实施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制订实施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制作了服务流程标识图和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制度标牌,规范了院容院貌,改善了医务人员形象。

开展了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和应急献血演练,建立了稳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继续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无偿献血和血液安全管理被成都市评为先进单位。

撤并非建制卫生院2家。开展规范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试点取得良好成效。隆盛镇实施卫生院与村站松散管理,统一为村医生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统一质量管理、对外形象、药品管理、财务管理、目标考核。广兴镇将村卫生站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重新规划村卫生站并由卫生院医生任站长,实施集体办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由卫生院负责。

我县卫生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市卫生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工作经验在我县举行的全市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建设座谈会上交流,在全市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其中乡镇卫生院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成功模式在全市郊县推广,并受到《健康报》关注。

三、群众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投资50余万元,配制有线通讯、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载信息终端gps,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实施全县120呼救集中受理,组建**“120”急救指挥中心,完成了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建设。“3g”(gps-gprs-gis)综合技术系统的应用,位居全市郊县领先水平。我县“120”急救指挥体系在抗震救灾医疗应急和日常急诊救治中成功发挥了指挥中枢作用,受到了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强化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管理,狠抓灾后疾病防控和艾滋病、霍乱、结核病、手足口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20.90/10万,与XX年年同比下降6.19%;全年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疫情。血吸虫病防治基本达到传播阻断,查螺412.5万平方米,灭螺107.2万平方米,查病74165人。狂犬病防制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加强了犬只管理,狠抓了灭犬工作,建立实施了犬伤患者免疫信息反馈制度,强化了防制知识宣传,实现了“0”发病目标。

努力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9.52%。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124880人,接种率达99.53%,如期实现了国家消除麻疹目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7.62%。

确保了大灾之年无大疫。在清江路口、赵杨路口、成野路口、赵官路口设点对从灾区返回车辆进行24小时消毒。出动人员1642人次,消毒灾区返回车辆825辆、都江堰和彭州灾区尸体88具。出动人员752人次,消毒公共场所面积达178.5万平方米。为各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学校、部分单位以及宗教寺庙等地共62家单位分发大卫消毒剂3388公斤、灭菌片102瓶。

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建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制定实施了救治应急预案,采取“四定”、“三集中”、“三免费”的强力措施抓好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筛查救治工作:一是定医院、定人员、定场所、定标准。二是集中人员、集中设备、集中指挥。三是免挂号费、免辅助检查费、免治疗费。通过努力,筛查患儿13153人次,诊断233人,收住院28人次。

2009年是省、市确定的妇幼保健年,按照省、市要求充实了基层妇幼人员,完善了妇幼卫生、产科工作制度和孕期保健设施。强化了产科质量、母婴保健检查、高危妊娠管理和产科急救训练。加强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工作,对全县18家助产技术单位开展了母婴保健专项执法检查。全面安装使用“妇幼保健一卡通管理系统”,建立起全县妇女儿童健康信息平台。在全县实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032项目),完成24544人普查任务,中国扶贫基金会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对此给予通报嘉奖。通过努力,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5.63/10万以内、10.65‰以内;高危妊娠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100%、85.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2.8%。

10月中旬在全市郊区县率先正式启动全县范围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工作,12月30日完成并通过验收。

推行卫生执法监督网格化管理。选聘44名卫生监督协管员,网络延伸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行政村,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餐饮行业和公共场所,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食品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餐饮行业量化分级率达100%,评级率达85%。狠抓农村群宴监管,全年共监督农村群宴8595桌,实现了全年无重大食物中毒和可疑食源性疾病爆发。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全县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同时,狠抓灾后群众安置点、救援食品、灾后饮水卫生监测,完成饮用水监管164户次、食品生产经营1200余户次、学校食堂274户次、医疗机构69家次、灾民安置点35次,确保了灾后群众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和灾后学校按时复课。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医疗秩序专项整治活动4次,检查医疗机构400余家次、保健品经营场所30余家次,消毒产品经营场所40余家次,取缔无证行医摊点15家。共4页,当前第2页2

以省级卫生县城复审为契机,认真开展了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和除“四害”工作。设宣传点43个,发放健康教育壁报2200余份、宣传折页8万余份、宣传单70余万份。在县城启动“健康新长征”卫生宣传系列活动,印发宣传资料、画(册)35万余份,制作横幅33条、展板12张、电视专题宣传48期、广播335次。消毒粪坑2205个,蚊蝇孽生地1558处,发放鼠药1600公斤。通过努力,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审,创建市级卫生村2个、县级卫生村4个。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组织出动医护人员262人次,救护车87辆次,圆满完成了县“两会”等重大活动医疗救护保障任务。

四、社区卫生服务取得新进展

在全县启动“卫生进社区”活动,在县城赵镇开展了“人人享有健康保障,户户都有家庭医生”活动,为XX余名低保、残疾人家庭赠送了保健箱,统一配备自行车、移动诊断桌,组成多支医疗小分队常年深入居民院落上门为群众服务。淮口中心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已通过验收。积极推行“六位一体”服务模式,规范并细化服务项目,做到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和贫困群众等为重点人群,综合提供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以解决本地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建立责任医师团队,入户调查1200人,体检2500人次,建立健康档案17120户,实施慢病管理1218人。

五、部级农村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向国家和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积极争取,启动了国家农村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方案和中医药发展规划。龙头单位县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立项、选址、征地等基础工作。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福兴中心卫生院等10个乡镇卫生院经市专家组检查验收达标。投资30余万元创办“**中医名医馆”,汇集省、市、县名中医接诊我县及周边区县等地疑难病患者1.6万人次,满足广大群众中医服务需求,为弘扬传统医学作出了新贡献。建立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骨伤科和针灸理疗科)。选派8名中医骨干参加省中医师资培训。争取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免费培训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生270名,每人发送了银针、火罐等医疗设施。按照政策核准的25名参加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中医人员全部合格。

六、卫生惠民行动深入开展

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行农村五保户医疗托管工作。全县5000余名五保户(集中居住、散居)的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委托属地乡镇卫生院直管。全年五保户门诊23000人次,住院治疗3500人次。市、县领导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在5家县级医院惠民门诊对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低保户、工会会员、劳动模范等实施惠民服务,优惠3000余人次。实施“甘露援助行动”,为201名特困残疾人赠发爱心医疗卡,免收新合农民挂号费和体检费及三无人员医疗救治费。完成了260名贫困人群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实施上述惠民行动及医药政策性降价全年惠民金额达175万余元。

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医学科技工作成绩显著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卫生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调整领导干部52名,公开招聘选拔领导干部7名。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举办了为期6天的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医院管理培训班,培训领导干部260人次。引进县外中高级专业人才5名,县内系统外回流高级专业人才1名,推荐享受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7名。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将今年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大专以上毕业生23名纳入财政全额拨款;对近两年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毕业生上浮一级工资;引导33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支援乡镇卫生院发展,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县级医院选派102名中高级医护人员指导帮助乡镇卫生院,乡镇医院派出64人次到县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完成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70人。举办干部管理、院感、抗生素应用、妇幼、执业医师考前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各种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

以县级医疗单位为主体,以临床医学实用技术为重点,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48项,每个县级医疗机构建立重点学科2个,在部级及市级以上医刊发表与交流论文60篇,3篇获优秀论文奖。申报县科技成果26项,通过专家评审16项,获奖12项。经专家鉴定,其中3项达到省、市领先水平。

八、党的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切实加强,工会和共青团作用进一步发挥

认真落实学习制度,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组织系统党员干部结合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领导干部民主评议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县委全委会精神和各级卫生会议精神。

为两个县级医院配备党组织负责人各一人,建议乡镇党委调整所在卫生院党支部书记10名;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争先创优活动,充分发挥各单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开展支援灾区“手拉手、献爱心”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为灾区捐款15万余元,交纳“特殊党费”2.7万元,为彭州灾区送去价值5万余元的医疗药品和器械。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活动,表彰抗震救灾基层先进党组织8个、优秀共产党员20名,其中县中医院谢秩芬受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表彰,县一医院王艇受到市政府表彰。发展抗震救灾一线新党员10名。开展“党建联四方共建新城乡”活动。为平桥金钱寺村修建“连心路”,送现金3000元和食物一批,派出32名医务人员为60岁以上贫困党员和42户贫困农户免费义诊体检。为又新祝新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资助资金1万元。积极开展城区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农村村社活动,选派38名中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支援乡镇卫生院。共4页,当前第3页3

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局党组书记、局长与各单位一把手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加强了灾后救援物资、资金和灾后重建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管理。对基建、药品采购、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报批、招标进行了全程监督,与灾后重建项目承建单位、建设单位签订了廉政合同。对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内部审计,对审计出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整改。对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量化年度考核。

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实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机关绩效考评制度,在局机关设立了首问责任岗和方便群众联系公示牌。成立行政审批科,建立完善了《卫生行政许可程序制度》、《卫生行政许可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卫生行政许可过错追纠制度》等7个行政许可管理制度,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行政许可实行集中受理、集中审批制度和网上审批。全年办理卫生许可证995个。

争创市级文明单位1个,巩固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6个、县级文明单位(标兵)23个。

各单位工会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组织职工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积极参加赈灾义演。卫生系统职工技能竞赛被市总工会评为技能竞赛活动先进单位。组织县一医院护士执业礼仪队参加了市卫生局、市护理学会举办的“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竞赛”之护士职业礼仪比赛,进入参赛的36支队伍中的前十二强,在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各单位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后备军作用,积极组队参加了全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文艺表演,获得好评。组织团员青年举办了静脉输液技能规范操作竞赛和“庆改革.迎新年”诗歌朗诵大赛。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6

一、检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情况:院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包括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用电及消防情况,易燃、易爆、麻毒药品等危险品管理以及医疗安全管理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组织领导

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2、预防医疗事故方面

落实了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到位。医疗安全的各项硬件设施完善,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设施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处理方式符合标准,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责任到人。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制定有相关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保持通讯畅通,建立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应急物资储备。

4、治安保卫和消防方面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治安保卫和消防职责、工作制度,人员值班落实到位。重点要害科室的防护责任措施落实。

(二)医院内感染及消毒安全

1、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有具体的办公人员,工作人员职责明确。

2、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医院感染控制、隔离措施》《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产房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3、制订了医院消毒隔离登记制度,对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4、全院医务人员均参加了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发现的问题

1、消防器械未落实到位。

2、感染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效果监测不够及时,登记不全,未作监测分析。

3、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不够重视,存在麻痹思想。

三、整改措施

1、立即安装好合格的消防器械。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7

一、严格执行新医改政策,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

积极学习新医改政策,努力转变思想观念,严格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配合院长完成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及绩效工资改革。按照卫生局的部署安排,扎实、稳妥做好我院的医改工作。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律法规,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三、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认真落实合管局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措施和文件,严格控制均住院费用、进一步降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加强对村卫生室新农合工作监管,严肃查处村级医务人员违纪违规套取合作基金行为,控制次均就诊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运行。

四、加强卫生院行风建设。

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评议和综合治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五、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审批等制度,确保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针对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重点做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以及耗材价格等信息的公开,杜绝乱收费现象。

卫生院下半年工作计划二: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继续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活动,用制度和纪律教育人、约束人。严禁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红包”、物品和宴请;不得外转病人和处方;坚决杜绝药商代表到临床促销药品和各种形式的药品回扣;不得以任何理由与患者或家属争吵和打骂;坚持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诿、训斥和刁难病人;努力杜绝非医疗原因造成不良现象和事件。

二、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诊疗方案。加强现行病历监控与质量管理,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对危重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救治及时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加强重点科室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提高与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三、学习贯彻医改精神,落实执行医改政策

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快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20**年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抓好医改各项任务。

四、统筹兼顾,做好医院各项工作

1、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创先争优”、医疗机构行风民主评议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8

20__年,我县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县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以“规范化建设年”为主题,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抗震救灾,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城乡卫生均衡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效

抗震救灾紧急救援和疾病防控受市、县表彰。汶川地震后,局党组迅速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启动医疗救护应急预案,局领导靠前指挥,深入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抢险,保证灾前入院病人的安全转移,妥善安置和及时治疗县内地震伤员和绵竹、什邡、德阳、汶川等地318名伤病员,收治的入院伤员无一例死亡。组织12支医疗队共369人次奔赴都江堰、龙池、虹口等地抢救转运伤病员464人次。出动疾控和卫生监督人员885人次支援都江堰、彭州灾后疫情防控。在我县灾区群众安置区建立三级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选派6名医护人员为727名灾区群众服务。以饮水卫生监测和环境消毒为重点,扎实抓好灾后疾病防控,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制定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对口支援崇州市锦江乡、江源镇卫生院灾后重建,援赠医疗设备价值3万余元。

汶川地震后,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灾情调查摸底和统计工作,对受灾房屋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和鉴定,及时编制了《##县卫生系统灾后重建20__-20__年规划》,完成了高板等13家卫生院的危房拆除和加固维修改造,对县一医院、县二医院、县疾控中心、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和赵家、五凤、云绣卫生院等单位受损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杨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正在装修,五凤、赵家、云绣卫生院改造即将完工,清江卫生院已完成招标,高板、三星、栖贤卫生院灾后重建工程即将挂网招标。目前,已上报并正争取6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和28个村卫生站灾后重建项目。通过努力,全年对上争取市政府灾后重建资金1000万元,市红十字会灾后维修加固资金200万元,市财政维修加固资金60万元;中国红十字总会和红十字基金会灾后重建援建资金2117万元;中央20__年新增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62万元,涉及全县灾后重建及加固维修项目33个。截至目前,共争取资金3939万元。

二、卫生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县级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实施规范化建设,规范了管理体制、功能定位、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药品管理。

建立了县医院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财务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经县委、县政府审查同意,制定实施了《##县公立医院和卫生院全面实施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按照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服务模式要求,明确了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两大功能。

实施“收支两条线”和会计委派制。投资30万元建立卫生财务集中支付中心,对医疗机构财务实行报帐制集中管理,取消原有>文秘站:通知》,规范了修购开支管理。

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定岗、定责、定薪,全县24家乡镇卫生院确定编制803人。制定实施《##县医疗卫生单位分配方案指导意见(试行)》,职工工资实施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促使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优秀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

县级医疗单位药品坚持阳光采购,乡镇卫生院药品坚持“两网”配送率达100%。实施低利率药品顺加价,乡镇卫生院顺加30%,县级医院顺加15%。制定了药品、医用品采购制度和基本医疗用药目录,严格执行收费标

准和收费公示制度,引导和规范用药,杜绝“乱检查”、“大处方”,将县级医疗机构人均门诊费用控制在75元/次左右,乡镇卫生院人均门诊费用控制在35元/次左右;县级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280元/床/日左右,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120元/床/日左右。

完善了乡镇建立公共卫生所设施设备,制定了乡镇公共卫生所人员考核制度,规范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行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犬伤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按照医院等级管理要求,推动医疗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建立完善了管理方案,规范了医疗服务流程,完善了《基本医疗诊疗项目》、《基本医疗用药目录》。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率先推行使用“成都通用门诊病历”。开展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指导临床用药工作,由专门临床药师跟踪查房,看病历记录,看医嘱、处方等,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分析、点评、通报。开展了以医院感染监控、临床实验室质控、医院核心制度落实为重点的“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加强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坚持事情没查清楚不放过、原因没找准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保障了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合理调整病员流向和结构,实施了县、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病员1000余人次。

现场审验注册医疗机构68家,校验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58个,清理医疗机构注册不符合要求的项目2236项,依法调整有关登记审批事项1688项,依法取消有关登记审批事项548项;组织完成执业医师报名考试356人,受理执业医师注册145人次、执业护士注册136人;委托县二医院考核医师增加执业科目18人次,涉及3个专业。制定了《##县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202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定期考核。经审核筛查,符合简易程序考核1239人,符合一般程序考核784人。启动实施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制订实施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制作了服务流程标识图和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制度标牌,规范了院容院貌,改善了医务人员形象。

开展了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和应急献血演练,建立了稳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继续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无偿献血和血液安全管理被成都市评为先进单位。

撤并非建制卫生院2家。开展规范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试点取得良好成效。隆盛镇实施卫生院与村站松散管理,统一为村医生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统一质量管理、对外形象、药品管理、财务管理、目标考核。广兴镇将村卫生站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重新规划村卫生站并由卫生院医生任站长,实施集体办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由卫生院负责。

我县卫生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市卫生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工作经验在我县举行的全市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建设座谈会上交流,在全市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其中乡镇卫生院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成功模式在全市郊县推广,并受到《健康报》关注。

三、群众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投资50余万元,配制有线通讯、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载信息终端gps,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实施全县120呼救集中受理,组建##“120”急救指挥中心,完成了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建设。“3g”(gps-gprs-gis)综合技术系统的应用,位居全市郊县领先水平。我县“120”急救指挥体系在抗震救灾医疗应急和日常急诊救治中成功发挥了指挥中枢作用,受到了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强化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管理,狠抓灾后疾病防控和艾滋病、霍乱、结核病、手足口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20.90/10万,与20__年同比下降6.19%;全年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疫情。血吸虫病防治基本达到传播阻断,查螺412.5万平方米,灭螺107.2万平方米,查病74165人。狂犬病防制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加强了犬只管理,狠抓了灭犬工作,建立实施了犬伤患者免疫信息反馈制度,强化了防制知识宣传,实现了“0”发病目标。

努力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9.52%。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124880人,接种率达99.53%,如期实现了国家消除麻疹目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7.62%。

确保了大灾之年无大疫。在清江路口、赵杨路口、成野路口、赵官路口设点对从灾区返回车辆进行24小时消毒。出动人员1642人次,消毒灾区返回车辆825辆、都江堰和彭州灾区尸体88具。出动人员752人次,消毒公共场所面积达178.5万平方米。为各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学校、部分单位以及宗教寺庙等地共62家单位分发大卫消毒剂3388公斤、灭菌片102瓶。

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建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制定实施了救治应急预案,采取“四定”、“三集中”、“三免费”的强力措施抓好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筛查救治工作:一是定医院、定人员、定场所、定标准。二是集中人员、集中设备、集中指挥。三是免挂号费、免辅助检查费、免治疗费。通过努力,筛查患儿13153人次,诊断233人,收住院28人次。

20__年是省、市确定的妇幼保健年,按照省、市要求充实了基层妇幼人员,完善了妇幼卫生、产科工作制度和孕期保健设施。强化了产科质量、母婴保健检查、高危妊娠管理和产科急救训练。加强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工作,对全县18家助产技术单位开展了母婴保健专项执法检查。全面安装使用“妇幼保健一卡通管理系统”,建立起全县妇女儿童健康信息平台。在全县实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032项目),完成24544人普查任务,中国扶贫基金会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对此给予通报嘉奖。通过努力,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5.63/10万以内、10.65‰以内;高危妊娠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100%、85.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2.8%。

10月中旬在全市郊区县率先正式启动全县范围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工作,12月30日完成并通过验收。

推行卫生执法监督网格化管理。选聘44名卫生监督协管员,网络延伸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行政村,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餐饮行业和公共场所,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食品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餐饮行业量化分级率达100%,评级率达85%。狠抓农村群宴监管,全年共监督农村群宴8595桌,实现了全年无重大食物中毒和可疑食源性疾病爆发。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全县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同时,狠抓灾后群众安置点、救援食品、灾后饮水卫生监测,完成饮用水监管164户次、食品生产经营1200余户次、学校食堂274户次、医疗机构69家次、灾民安置点35次,确保了灾后群众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和灾后学校按时复课。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医疗秩序专项整治活动4次,检查医疗机构400余家次、保健品经营场所30余家次,消毒产品经营场所40余家次,取缔无证行医摊点15家。

以省级卫生县城复审为契机,认真开展了群众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和除“四害”工作。设宣传点43个,发放健康教育壁报2200余份、宣传折页8万余份、宣传单70余万份。在县城启动“健康新长征”卫生宣传系列活动,印发宣传资料、画(册)35万余份,制作横幅33条、展板12张、电视专题宣传48期、广播335次。消毒粪坑2205个,蚊蝇孽生地1558处,发放鼠药1600公斤。通过努力,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审,创建市级卫生村2个、县级卫生村4个。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组织出动医护人员262人次,救护车87辆次,圆满完成了县“两会”等重大活动医疗救护保障任务。

四、社区卫生服务取得新进展

在全县启动“卫生进社区”活动,在县城赵镇开展了“人人享有健康保障,户户都有家庭医生”活动,为20__余名低保、残疾人家庭赠送了保健箱,统一配备自行车、移动诊断桌,组成多支医疗小分队常年深入居民院落上门为群众服务。淮口中心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已通过验收。积极推行“六位一体”服务模式,规范并细化服务项目,做到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和贫困群众等为重点人群,综合提供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以解决本地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建立责任医师团队,入户调查1200人,体检2500人次,建立健康档案17120户,实施慢病管理1218人。

五、部级农村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向国家和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积极争取,启动了国家农村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方案和中医药发展规划。龙头单位县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立项、选址、征地等基础工作。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福兴中心卫生院等10个乡镇卫生院经市专家组检查验收达标。投资30余万元创办“##中医名医馆”,汇集省、市、县名中医接诊我县及周边区县等地疑难病患者1.6万人次,满足广大群众中医服务需求,为弘扬传统医学作出了新贡献。建立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骨伤科和针灸理疗科)。选派8名中医骨干参加省中医师资培训。争取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免费培训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生270名,每人发送了银针、火罐等医疗设施。按照政策核准的25名参加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中医人员全部合格。

六、卫生惠民行动深入开展

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行农村五保户医疗托管工作。全县5000余名五保户(集中居住、散居)的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委托属地乡镇卫生院直管。全年五保户门诊23000人次,住院治疗3500人次。市、县领导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在5家县级医院惠民门诊对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低保户、工会会员、劳动模范等实施惠民服务,优惠3000余人次。实施“甘露援助行动”,为201名特困残疾人赠发爱心医疗卡,免收新合农民挂号费和体检费及三无人员医疗救治费。完成了260名贫困人群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实施上述惠民行动及医药政策性降价全年惠民金额达175万余元。

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医学科技工作成绩显著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卫生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调整领导干部52名,公开招聘选拔领导干部7名。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举办了为期6天的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医院管理培训班,培训领导干部260人次。引进县外中高级专业人才5名,县内系统外回流高级专业人才1名,推荐享受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7名。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将今年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大专以上毕业生23名纳入财政全额拨款;对近两年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毕业生上浮一级工资;引导33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支援乡镇卫生院发展,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县级医院选派102名中高级医护人员指导帮助乡镇卫生院,乡镇医院派出64人次到县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完成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70人。举办干部管理、院感、抗生素应用、妇幼、执业医师考前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各种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

以县级医疗单位为主体,以临床医学实用技术为重点,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48项,每个县级医疗机构建立重点学科2个,在部级及市级以上医刊发表与交流论文60篇,3篇获优秀论文奖。申报县科技成果26项,通过专家评审16项,获奖12项。经专家鉴定,其中3项达到省、市领先水平。

八、党的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切实加强,工会和共青团作用进一步发挥

认真落实学习制度,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组织系统党员干部结合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领导干部民主评议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县委全委会精神和各级卫生会议精神。

为两个县级医院配备党组织负责人各一人,建议乡镇党委调整所在卫生院党支部书记10名;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争先创优活动,充分发挥各单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开展支援灾区“手拉手、献爱心”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为灾区捐款15万余元,交纳“特殊党费”2.7万元,为彭州灾区送去价值5万余元的医疗药品和器械。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活动,表彰抗震救灾基层先进党组织8个、优秀共产党员20名,其中县中医院谢秩芬受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表彰,县一医院王艇受到市政府表彰。发展抗震救灾一线新党员10名。开展“党建联四方共建新城乡”活动。为平桥金钱寺村修建“连心路”,送现金3000元和食物一批,派出32名医务人员为60岁以上贫困党员和42户贫困农户免费义诊体检。为又新祝新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资助资金1万元。积极开展城区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农村村社活动,选派38名中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支援乡镇卫生院。

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局党组书记、局长与各单位一把手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加强了灾后救援物资、资金和灾后重建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管理。对基建、药品采购、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报批、招标进行了全程监督,与灾后重建项目承建单位、建设单位签订了廉政合同。对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内部审计,对审计出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整改。对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量化年度考核。

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实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机关绩效考评制度,在局机关设立了首问责任岗和方便群众联系公示牌。成立行政审批科,建立完善了《卫生行政许可程序制度》、《卫生行政许可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卫生行政许可过错追纠制度》等7个行政许可管理制度,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行政许可实行集中受理、集中审批制度和网上审批。全年办理卫生许可证995个。

争创市级文明单位1个,巩固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6个、县级文明单位(标兵)23个。

各单位工会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组织职工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积极参加赈灾义演。卫生系统职工技能竞赛被市总工会评为技能竞赛活动先进单位。组织县一医院护士执业礼仪队参加了市卫生局、市护理学会举办的“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竞赛”之护士职业礼仪比赛,进入参赛的36支队伍中的前十二强,在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各单位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后备军作用,积极组队参加了全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文艺表演,获得好评。组织团员青年举办了静脉输液技能规范操作竞赛和“庆改革.迎新年”诗歌朗诵大赛。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9

会议期间,朱庆生会长带领与会代表参观了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子长县,深入到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实地了解了子长县的公立医院改革成果。

县域卫生成为公立医院改革主战场

朱庆生会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至今已走过了三年的历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至门诊小病;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并逐步完善,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11类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推开。三年医改实践证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尤其在基层收效明显,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了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人民群众开始从新医改中享受到越来越大的实惠和好处。

朱庆生会长说:“本届论坛的主题定位为县域综合医改。因为县既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的龙头,又是今年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主战场。县域医改成功与否,关乎全国医改的成效得失。我们欣慰地看到,这几年全国很多地方积极推进县域医改,一些省根据自己的省情市情,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例如西部的陕西省已确定在50个县(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东部的浙江省选择了29个县(市)为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还有湖南、四川、江苏、宁夏、安徽等省(区)的县域改革也是亮点纷呈,各具特色。”

梁万年副主任在大会发言中介绍了“十二五”医改规划的主要思路和主要工作。梁万年介绍说:“‘十二五’医改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三个坚持、三个转变、三个突出’。‘三个坚持’强调,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三个转变’,是要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三个突出’指突出三方面的主攻任务,即‘医保’、‘医药’、‘医疗’。‘医保’是基础,旨在解决民众看得起病的问题;‘医药’是关键,旨在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疗’是根本,旨在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聂春雷在发言中就县域医疗卫生改革中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结合实际创新机制,包括经费补偿、人事分配、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典范项目威风八面

此次论坛上,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走在前面的6个县(市)的卫生局长们,交流了各自地区的医改成果,和参会代表们一起交流了经验、分享了心得。

2009年10月,陕西省子长县被确定为卫生部张茅书记的医改联系点和全省医改的试点。陕西省子长县卫生局副局长拓乃章介绍了子长县的成果和经验。医改四年来,财政累计投入3.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年均为7.8%,年增幅32.6%。全县三级医疗机构年均用于推进医改增加的经常性支出2011年为2500万元,占当年医疗卫生总支出的20.8%,占县财政总支出的1.6%。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源于子长县从六项措施入手,强化财政投入,解决了政府投入缺位问题:子长县从2008年6月1日起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形成的300万元减收由财政补贴,且Ct、彩超等大型检查费用也下调15%;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把过去财政对县医院只核发70%的工资改为100%核发;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费用被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为公立医院安排13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人才;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由县财政统一打包,逐年清还;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更新由财政负担;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经费由财政每院每年定额补贴8万元~

10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我国最广泛的人民群体有了医疗保障。湖南省桑植县卫生局局长陈俊文介绍了桑植县的新农合实施情况。桑植县自2005年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新农合基金总量逐年增长,2011年度基金总量达到了7873万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200万元,乡镇住院的补助比例从2005年的45%上升到2011年的80%。2012年新农合人平筹资额增加到290元,全县新农合基金的年度总量达到1.01亿。桑植县为当地的老百姓算了这样的一笔账:如果乡镇卫生院的补助比例提高到100%,也只增加20%,仅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减少的药品费用支出就可以足额弥补,更不用说还有新农合基金的增加量了。因此,桑植县的新农合基金完全可以为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基本医疗费用买单。陈俊文在介绍中提到:“2011年8月~2012年5月期间,在乡镇住院直接受益的参合农民有19359人次,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5516人次,所占比重上升2.4%。县级住院人次同期增长2271人次,但其比重较往年同期下降2%。说明实行全报销制度后,参合农民自发性的双向转诊,使得乡镇卫生院已逐渐成为其看病就医的首选。与往年同期相比,参合患者人均补偿增长116元,日均、次均费用分别下降31元、81元,实际补偿率由66%上升到8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桑植模式”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极具典范意义。

卫生院医疗安全制度篇10

(一)以深化改革为中心,推进卫生难点逐步解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影响群众健康权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将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各单位必须紧紧围绕医改这个中心,着力抓好五项改革,造福广大群众。

1、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再度提高保障水平。今年的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个人筹资提高到30元。全面做好农民以户为单位缴费工作,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住院补偿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全部达到50%,非定点医疗机构提高到35%,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肾衰透析、血友病输血(含Viii因子)、器官移植病人在门诊特殊治疗的医药费用按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二是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落实新农合基金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坚持“双印鉴”和“上报对帐单”制度,加强新农合基金运行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稳定基金使用率,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筹集基金的25%。三是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稽查,严格单病种限价和次均住院费用控制,严厉查处新农合违规行为,坚决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四是坚持便民的就医报帐方式。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全面实行参合农民在本市内所有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就医,简化农民县外就医转诊手续,推行参合农民在市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直补工作,探索建立跨省新农合直补和农民在相邻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按县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的做法,做到“当地参合,异地住院,同等直报”。五是加快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配合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现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网及县级网上审核。探索实行新农合、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药品管理、乡镇卫生院管理系统四网合一。六是加强新农合与相关制度衔接。实行新农合补偿与医疗救助资金捆绑式结算服务,简化手续,使困难参合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资金。

2、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做好全县9所中心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抓好基本药物采购配送、配备使用、增加报销、完善补偿等重点环节,保证非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和金额控制在30%以内,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引导群众积极使用基本药物。继续推行县级医疗机构所用药品(包含基本药物)全部通过网上招标采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单位由招标选择的配送企业统一配送药品,确保药品质量,降低虚高药价,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培训任务。加快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13年底主体建设完工;县中医院住院扩建项目要确保第一季度交付使用;完成左里、汪墩中心卫生院等项目建设;实施全科医生培训计划,逐步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卫生技术人员在岗培训。二是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落实卫生支农政策。继续开展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各县直单位要从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乡镇卫生院支持。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一是实施四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继续推进“光明·微笑”工程,今年“五一”节全完成580例手术任务,确保手术质量;(2)继续为8—15岁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第三针;(3)为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完成7897人次补服叶酸工作;(4)完成2200户农村改厕工作。二是抓好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20%;(2)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覆盖率达80%以上;(3)强化儿童保健工作,3岁以下儿童规范管理率不低于70%;(4)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管理率不低于75%;(5)加强老年保健工作,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建档管理,健康管理率达到25%;(6)继续加强规划免疫工作,确保免费接种规范普及;(7)加强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95%;(8)开展慢病管理,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加强监测和干预,两类人群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20%、25%;(9)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对明确诊断的患者管理率达15%。三是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队伍,强化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完善卫生应急装备和储备,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一是抓好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二是抓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配合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探索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单病种收费、门诊统筹等方式方法,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工作。三是鼓励高年资医师到基层服务,切实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二)以“五项”建设为抓手,推进“六项”工作新突破

1、抓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进预防保健工作新突破。一是加强疾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疾控机构绩效考核,疾控中心90%的专业人员要通过培训考核。二是增强公共卫生监测能力。推进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价体系。三是加强重大急性传染病防控。重点抓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疫情监测和报告,抓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推进甲流疫苗接种,科学救治重症病例,强化健康教育和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认真开展人禽流感、鼠疫、霍乱、非典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及时有效处置传染病疫情。四是加强艾滋病防控。加强防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知晓率。积极推进高危人群综合干预,促进安全套的推广使用。加大高危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力度,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率。认真实施综合防治措施,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做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工作。五是加强结核病防控。积极落实结核病治疗免费政策,保持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以上,病人治愈率85%以上。落实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好结核病终期评估工作。六是加强免疫规划工作。落实免疫规划实施经费,认真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覆盖率100%,“五苗”常规接种率95%,新增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100%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强化安全接种,及时妥善处理接种异常反应。实施乙型肝炎防治规划,提高首针免疫及时率。加强麻疹病例监测,按要求开展4岁以下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逐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七是加强麻风病防治。继续做好皮肤病防治工作。落实麻风病筛查和康复人员的访视。八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开展“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示范门诊”创建活动。做好“两纲”终期评估准备工作。按期完成13000名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任务。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项目准入管理,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和妇幼保健工作考核评价四项规范。从今年元月4日起,全县所的出生医学证明由县妇保院办理发放,各医疗单位要公示办证流程,努力方便群众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县医院、妇保院、中医院要认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防止出生缺陷。继续实施“降消”项目,规范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使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2/10万和17/‰以下,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九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春秋两季公共卫生周和爱国卫生月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市级卫生县城创建活动。抓好农村水质卫生监测,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积极开展控烟工作,争取卫生行政部门在6月底前完成无烟单位达标,二级以上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年内完成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达标,2013年底前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

2、抓好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村卫生所管理、中医药工作新突破。一是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继续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财政全额保障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政策,加强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配备,实施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将县城芙蓉路老科协康复诊所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试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广中医、康复等适宜技术进社区,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进社区。二是推进服务能力达标建设。今年南峰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必须达到建设标准,所有未整合的村卫生所年内必须整合达标。三是规范村卫生所管理。组织开展村卫生所管理专题调研,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村卫生所管理分配制度,落实村卫生所管理责任,完善村卫生所监督评价考核机制,引入乡村医生淘汰机制,下大力气建立一张择医方便、出诊及时、收费合理的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四是推进中医中药发展。加大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政策倾斜,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抓好中青年名中医研修培养。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大力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努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参与率。积极参与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试点工作。

3、抓好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推进医疗服务新突破。一是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强化县级医院急诊、手术室、外科、妇产科专业水平提升,从人员、技术、设施方面给予倾斜,全面提高急、危、重、疑难病症救治能力。二是加强“120”急救体系建设。强化医疗急救管理和硬件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治能力。建立完善急危重病伤员急救绿色通道,努力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开展急救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院前急救水平。切实加强与110、122、119等相关部门联系与沟通,协调处理突发事件救援工作。三是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启动全国“百家优质医院”和“诚信民营医院”创建活动,蔡岭、三汊港、土塘、徐埠中心卫生院开展一级医院评审工作,推进医疗机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医疗机构用药管理,认真执行《国家处方集》,完善处方点评制度,落实临床用药“四项通报制度”,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落实“三合理”要求。加强血液质量与安全监管,落实《临床用血技术操作规范》,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确保献血者用血直报率≥80%,稳步提高本地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总量的百分比。加强护理管理,充实临床护士队伍,落实基础护理职责,积极参加全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示范医院”、“示范病房”创建工作,改善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服务。严格医疗技术、人员准入,组织开展医师考核,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管,对学科设置、技术水平达不到相应标准的,责令退出医疗服务。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落实医疗服务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医疗资源、服务质量、医药费用等方面信息内容。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开展医疗安全大检查,加强医院投诉管理,完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优化医疗执业环境。继续完善“医疗后服务”、“一卡通”、“一单通”、“错时、及时、全时、延时”等服务新举措,推行电话预约诊疗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四是开展临床路经试点。以应用临床诊疗路径为契机,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控制医药费用。要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进行环节监控,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制度,保证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4、抓好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推进卫生安全保障新突破。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健全卫生监督网络,完善助理卫生监督员制度,提高农村卫生监督覆盖率。加强全县卫生监督骨干培训,培养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和业务骨干,促进卫生监督队伍素质提升。全面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推行“八项行为规范”、“八条禁令”、“一字工作法”,不断完善卫生监督执法考评机制,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二是开展食品安全整顿。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做好餐饮服务监管职能移交准备工作。推进全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餐饮整顿覆盖面100%,餐饮单位原料采购索证率100%,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100%,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合格率100%。整顿和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秩序,实现保健食品投诉举报查处率100%。开展无证无照餐饮单位专项清理整治,全县无证无照餐饮经营单位查处率100%。三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建立健全与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办联办制度,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肃查处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四是强化公共卫生监管。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县80%以上的住宿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规范集中式供水单位管理,积极防范和科学处置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学校卫生监督通报制度,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城镇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加强消毒产品及涉水产品的卫生监督。五是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卫生行政许可事项100%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分别承办、限时办结。

5、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技术工作新突破。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年继续引进具有学士学位本科及以上卫生人才充实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考聘用医学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继续通过省卫生厅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项目引进一批执业医师,积极争取引进更多的“三支一扶”人员,全面壮大卫生人才队伍。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后备人才和管理人才,发挥名医“传帮带”作用,逐步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梯型人才队伍。实施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培训项目,抓好农村卫生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推进临床药师和全科医师培训,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选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继续落实“九堂大课”制度,全面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三是抓好医学科技管理工作。加大科技兴卫力度,继续推进“三名”工程。充分发挥“双卫网”的远程医学教育功能,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强化卫技人员培训,逐步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严格基本学分及培训合格后方可聘用上岗制度。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巩固领先学科水平,提高一般学科水平,注重新技术的学习、引进和应用,扩大学科建设范围,增进学科建设深度,打造一批特色学科、强势学科,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建立医学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努力突破县级医学技术瓶颈。

(三)统筹各项工作,推进服务发展创佳绩

1、强化创业服务。一是抓卫生项目建设管理。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要落实项目领导,建设和监督责任制,加强项目的督导检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二是创优投资发展环境。开展“双创双比”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展现卫生部门窗口形象。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工作,控制对企业的检查频次,严格园区企业检查申请批准制度。三是加强职业病防治。强化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能力建设,提供有效职业病防治服务。加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严重违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查工作。四是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全面推进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重点做好沿鄱阳湖区村庄淘汰耕牛、以机代牛、安全放牧等工作。加强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和疫情控制,做好急感和晚期血吸虫病救治工作。五是建立企业家结对服务制度。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要与园区重点企业结对,搞好卫生服务,扶助企业发展。各医疗保健机构要组织专家深入企业,主动为100名以上企业家提供诊疗优惠、协办诊疗手续、卫生保健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并帮助组织企业职工进行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