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十篇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十篇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4:45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从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状况看,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出下述几方面的趋势。

一、经营范围的扩大化、国际化趋势

从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经营范围的扩大趋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在业务领域方面的混业化(金融业内部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混合经营)、跨业化(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混合经营)趋势和在业务地域方面的国际化趋势。

1.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范围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混业经营趋势已经相当明显,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的限制,允许银行扩展所有的金融服务,从而使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同时从事多种业务经营,标志着银行业进入了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时代。相对于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而言,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成本、获利能力、抗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得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应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带来的挑战中,表现出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强的竞争力。这说明,国际银行业最终走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模式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伴随着商业银行的混业趋势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跨业经营趋势也日渐明显。商业银行正迅速向综合服务机构转变,业务范围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除了提供财务咨询、委托理财、信用卡等新型金融业务,还提供关于旅游、交通、娱乐的公共资讯服务,向非金融业的渗透扩展已现端倪。同时,非金融业的企业也在图谋进入商业银行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地域范围方面,国际银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商业银行选择跨国经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赢利和谋求自身的更好发展,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通讯与交通等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便利与支持。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继续深入、科学技术继续进步的背景下,可以预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曰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都会选择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以寻求更多的利润来源,和通过国际化获得更广阔的利润空间,从而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大化、国际化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二、经营方式的智能化、网络化趋势

1.商业银行经营的智能化。商业银行经营智能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体现为商业银行用计算机系统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以电子化方式自动处理日常业务。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体现为商业银行内部综合管理信息的系统化,即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银行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信息的使用、传递效率。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业务处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银行的全部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预测,从而实现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的高度集成化、网络化的人机信息系统。

2.商业银行经营的网络化。网络银行,又称互联网银行、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是指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网络银行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传输媒介,以计算机及其他通讯工具为输入终端,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设置成本远远低子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正是基于这一优势,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猛。

三、经营过程的创新趋势

商业银行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内部管理创新也可以被称为“银行再造”,指的是商业银行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调整、改变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业务流程,使银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与竞争力。业务创新则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方面的创新,主要是业务种类、金融工具的创新。

1.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表现为银行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改善内部管理。由于不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差异主要是由内部管理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内部管理创新活跃的银行,往往比那些不能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内部管理创新的银行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目前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创新特点是以客户需要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创新的主要策略包括根据客户价值定价、通过战略联盟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整合业务流程、实行客户与银行单点接触策略、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扩大经营范围等。从趋势看,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的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变革之策,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只要商业银行存在,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就不会停止。

2.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从商业银行创新的频率看,较大的内部管理创新只是偶尔发生,业务品种、工具的创新则可以不断出现。大多数的金融创新都表现为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业务方式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nowS)、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nowS)、自动转账账户(atS)、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货币市场存单(mmC)、现金管理账户(Cma)、浮动利率贷款、金融期货和期权、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都属于业务创新这一类型。总之,商业银行的创新,不管是内部管理创新还是业务创新,都是为了获取利润和提高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动不会停止,创新的趋势会永远持续。

参考文献:

[1]王元龙.论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J].国

际金融研究,2002,(3).

[2]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

业的竞争与发展[J].经济研究,1999,

(8).

[3]姜海军.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J].

新金融,2009,(3).

[4]杨建辉.未来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与战

略[J].现代商业银行,2001,(11).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2

昨天上午总行科技部的两位同志介绍了网上银行软件开发和整个系统的主要情况,下午深圳、上海、浙江、湖南等分行介绍了网上银行建设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虽然还是处于初步阶段,但深圳、上海等分行的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体现了一种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拚搏意识,讲得非常好。对总行部署网上银行工作,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刚才谷崖、卫国同志也讲了意见,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网上银行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日益广泛的电子商务活动。网络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传统银行业,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传统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从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手段、管理模式到经营的时间和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和管理革命。这是今后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断言,网上银行业务将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决定着商业银行在新一轮竞争中的排序和市场份额。网上银行的迅猛发展迫使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经营策略,加快电子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已经从简单的业务处理模式扩展到经营模式、决策管理、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等各个层面。运用新兴的科技手段进行经营和业务创新,将是新世纪银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农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是农业银行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以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时代,网上银行已经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经济平台和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农业银行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大趋势,改造传统形象和提升传统银行业务品质,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新经济形态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商业银行业务范围选择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发展水平对金融体系的不同要求,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及循环上升性。商业银行金融功能多表现在资金创造及资源配置两方面内容,银行直接融资及间接融资业务在不同经济形势以及不同经济发展基础下具有不同的优越性及功能性。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主导产业形成期间,经济发展对于商业金融功能的需求多表现在其创造功能,以银行为主导,经济的成熟性发展逐渐促进资金形式的改变,逐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重视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二)金融深化水平

金融体系与商业银行业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金融体系深化则传统业务空间逐渐缩小,优势性因素逐渐减小,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传统性业务可为市场提供标准流动工具,实现小额及分散性资金的集中,避免信息不完善所引起的相关风险,促进金融体系稳定,与此同时,除以上优势性因素外,银行同时存在组织成本、规模限定以及资产负债不对称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带来了比较恶劣的影响,因此金融体系不发达情况下易造成交易成本增多,资金需求的不断增长逐渐使得银行资金优势减弱,发展空间难以实现有效扩大。

(三)新的经济形态

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方向已逐渐向信息产业发展,而且产业化发展的前景愈发广阔,因此在此大的社会发展背景前提下,商业银行金融体系面临新的发展要求,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使得新的主导业务形成必须建立在一定规模的资金基础上,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资金成本降低,银行传统业务失去资金优势,新产业的不确定性及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无法实现对市场的完全理解与掌握,因此导致其优势性必然呈下降趋势。

二、商业银行业务拓展整合及影响

(一)业务拓展

现代社会发展虽逐渐呈现新的经济形态,但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其传统业务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的成本交易,因此市场经济发展中仍需要必要的银行资金支持,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多倾向于小型企业发展资金需求,此类资金经济优势称关系融资,同时企业日常发展中需要一定的流通资金满足企业市场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此过程中银行可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以资产证券化为发展背景实现传统业务的拓展,降低自身发展交易成本。从而能够减少资金需求量,扩大经济效益。

在业务开展需求背景之上,商业银行新业务开展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主要是在现有金融产品及服务基础之上实现对其创新及发展,面向客户,针对客户的相关需求实现业务操作。通过对业务的知识的精确掌握和不断熟悉,使银行的业务开展取得新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扩大业务范围,并取得相关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业务整合

一般而言,相关商业银行在对自身业务进行整合时多以全面化及专业化发展为主,全面化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相关业务开展中不断进行业务扩充,内容包含现有所有相关业务,但银行业务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该业务通常多以商业银行集团实现业务操作,由集团逐渐向下属部门及公司提供相关业务,商业银行的发展会随着其市场信誉度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会存在巨型银行,专业化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中多以一项业务或多项业务为发展重心实现银行业务操作。两种业务整合形式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巨型银行在发展中需要相关专业人士专业从事专业性业务,同时可对其进行分拆及分包,小规模的商业银行也可获取相关经济效益,提升自身的效益增长及规模发展。

(三)影响分析

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及整合方面受到多因素影响,首先银行内部组织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影响不断趋于规模化增长,多数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不断打破银行发展地域性限制,提升业务空间,促进银行发展;新经济形势下的银行逐渐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竞争逐渐趋于全球发展,使得商业银行逐渐打破国域限制,提升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形势下的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受到多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其经营模式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经营模式的变化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主要包含银行业务范围选择及银行业务拓展及整合等因素,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商业银行应不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及发展原则,促进银行完善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伟.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李俊涛.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功能视角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截至2008年6月,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量已达到57.7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82倍。从资产质量上看,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2%,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银行机构数量从原来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发展到已拥有近万家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已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于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问题国内学者从多方面进行过论述,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很少从金融功能视角进行动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三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历程,围绕我国商业银行具有怎样的金融功能,是否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三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功能呈现出怎么的变化;金融功能发挥的效果如何;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功能又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1978~2008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功能日趋完善,功能发挥的效果日益显现,回顾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78~1984:专业银行逐步设立阶段

中国的金融体制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向市场导向的金融体制转变,这种转变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当时计划经济制度安排下,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双重职能:它既是国家集中管理金融的行政机构,又是统一经营全国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于一体。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业务;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外汇业务;中国建设银行除了办理拨改贷外,还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承办原来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四大专业银行在它们各自分工的领域办理业务,这一阶段的专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前身)具有了基本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的功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基本的存贷款服务。但当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水平有限,因此银行功能的发挥处于较低层次。另外,当时专业银行另一个突出的功能是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政策性任务,使得银行企业化经营的目标很难实现。银行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对经济建设所需资金进行分配,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在这样的体制下,银行只是充当财政的会计出纳,贷款按指令计划行事,使得银行不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

(二)1985~1994:以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制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有银行进入专业银行时期。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成立之后,交通银行在1986年重新组建,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全国性银行也相继成立;外资、侨资银行陆续进入;四大专业银行的业务交叉和企业化经营试验,开始突破原有专业化分工的限制,中国银行体系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一阶段我国银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特点,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基础功能日益巩固。专业银行信贷业务突破了原来短期信贷领域,向中、长期信贷领域扩展;业务的交叉经营扩大了对客户的服务范围,农业银行进城,工商银行下乡,中国银行办理国内业务,建设银行发放周转性贷款,所有银行都开办外汇业务,专业银行成为事实上的金融百货公司,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但这一阶段国有大银行纷纷开办附属的信托、证券机构,从事高风险的揽存放贷和证券投资活动;1992年经济过热时,更把大量信贷资金注入房地产开发和开发区建设,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该时期的风险管理模式具有组合风险管理的某些特征,但重点还在资产风险管理上,银行风险管理功能尚处于初创时期。1994年为分离政策性业务,国家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政策转为政策性银行,为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1995~2002:商业银行改革加速发展阶段

以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十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7月1日实施的《商业银行法》为标志,国有银行从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统一法人体制,加强了各总行信贷集中和资金调度,上收了县支行的信贷决策权限,改变了贷款分散决策局面,削弱了省分行权力,统一法人,统一风险管理。1998年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1999年到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约1.4万亿的不良资产,资产结构得到改善,提高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段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商业银行发挥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的效率逐步提高,对资金的配置效率大大改进,消费信贷市场的启动,使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领域日益扩大,业务品种也不断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功能更健全、发展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

(四)2003年至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阶段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2003年12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代表国家行使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以保证国家注资的安全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2004年1月6日,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两家银行的资本金,开始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2005年6月、7月,中国银行分别在香港、中国内地成功发行H股和a股。中国工商银行于2006年10月以a+H股同步发行、同步上市的方式,成功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三家试点银行在今年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体系,转变经营机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改革分支机构组织

架构和业务流程,落实与战略投资者达成的协议,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随着商业银行自身实力的显著增强,发挥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手段的风险管理和考核机制将取代以前传统的管理和机制,以风险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eVa)和资本收益率(RaRoC)集中反映银行的盈利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股东回报的高低,标志着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开始步入成熟时期。截至2008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世界上最盈利银行,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也已跻身世界前30家大银行之列。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相继成功,有利于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有利于维护经济金融稳定,也有利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三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内在规律

(一)金融功能的发展是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十年来,我国银行业提供的贷款量始终占到全部社会资金需求的80%以上,信贷结构和质量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充分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步提升。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客户日益多元的金融需求,努力提供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发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商业银行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显著提升。

(二)商业银行功能变迁的内在规律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功能演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的辉煌成绩得益于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围绕这样一个基本方向,我国银行业基本实现了从专业银行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从外部体制到内部经营机制的转变、从传统经营方式到现代经营模式的转变。三十年的改革,我们逐步总结出商业银行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稳定性和层次性,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功能演进详见上表。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在发展中逐步剥离商业银行的政策,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从基础的信用中介功能、支付中介功能,向金融服务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引导经济快速发展功能的领域扩展;商业银行功能发挥的效果日益显著,功能日益完善,真实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和个人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功能还会不断丰富和扩展,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三、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趋势

展望未来,我国商业银行既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又面对许多严峻的挑战,也将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显现许多新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不断扩展和提升自身的金融功能。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其金融功能。

(一)顺应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知名大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发展,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条件也不断成熟,综合经营成为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商业银行扩展和提升功能的重要方式。我国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投资设立或参股的形式,进一步加快综合经营步伐,形成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基金、证券、保险、信托业务齐全的金融机构。

(二)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生产、贸易、投资和劳务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预期升值和外向型经济加速形成背景下,境内大型企业集团的跨境投资倾向日趋明显,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的国际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风险管理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强化信息处理功能和跨国、跨地区资源配置功能,对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趋同,今后一段时期商业银行的竞争将主要取决于能否在提供差异化、多样化服务方面赢得优势。商业银行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客户的服务功能,只有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重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重视自身品牌的培育,加速从同质同类的竞争走向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竞争。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信社改制的产物,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随着许多其他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以及大量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未完全形成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本文拟通过量化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做出探讨。

二、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机构性缺陷等问题。同时,农村地区“弱质性”的特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盈利能力差。笔者通过对大量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选取了14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评价指标作为分析对象,用来构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构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邀请多位农村金融方面的专家,运用Saat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C,采用yaahp7.5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向量、各指标的权重wj。同时得到各判断矩阵的CR值分别为:a-B为0.0001,B1-C为0.0423,B2-3为0.0748,B3-C为0.0399,由于各判断矩阵CR值均小于0.10,说明各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检验。

(二)数据的选取

我国东部地区较早完成农信社改革,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程度更高。因此,研究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的数据,对大都市与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农商行作为大都市农商行样本,张家港、江阴、常熟等7家农商行作为地县级农商行样本。结合所得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各银行的评价值:

根据上式,得到各银行的aHp模型评价值,各银行得分与排序情况(见表2)。

表210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aHp评价值及其排序

(三)各指标评分分析

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远高于地县级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地县级农商行中,广东省的顺德、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江苏省吴江、张家港等5家农商行。我们发现,农商行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当地经济发展越好,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优于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其中吴江、张家港、江南、常熟、顺德农商行都保持上升趋势,江阴和东莞农商行基本维持,大都市农商行除广州保持较好发展趋势外,北京和上海状况不佳,特别是北京农商行呈现负增长。可见地县级农商行成长性要优于大都市农商行。规模小、起点低,能更好与当地农户与小微企业实现金融供需对接,在满足当地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都市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及地县级农商行。现阶段,大都市农村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的绝对值,远高于地县级农商行,但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更优。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经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表现更突出,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而地县级农商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主要依托于当地特色中小企业的支持。

四、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以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坚持以农村市场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村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以服务“三农”的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第三,充分发挥小银行决策高效性和运营灵活性的优势,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抗风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单位为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5).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7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策性金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普遍调整了发展战略,日益呈现出机构的重组再造及其业务经营的多元化、业务范围的扩大化、业务总量的结构性扩张与逆转、业务手段的商业化运作程度增强的一般特征和总体上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改革中都普遍强调和坚持其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种不同的政策路径,我国政策性银行应定位于“三位一体”改革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比较金融;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

作者简介:王伟(1963-),男,河南正阳人,金融学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策性金融、农村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1783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125-04 收稿日期:2007-07-31

一、引言

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十年来,有许多基本而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梳理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把加快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目前,国内在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上,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理论观点及政策倾向:第一种是白钦先、王伟(2004),曾康霖(2004)等人基于政策性金融理论。认为政策性银行要坚持政策性为主的方向,在实现政策性金融“六大协调均衡”基础上,建立健全政策性银行运作机制,实现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种是李扬(2005)等人把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认为政策性金融在短期内不仅不应弱化,还应从国家目标、政府信用、市场运作方面进一步加以发展和寻求创新,并以此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向。第三种是在陈元(2004)提出的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张涛(2005)等人主张三家政策性银行都应当转型为主动竞争性盈利的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并采取“分账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在2007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2007)提出了政策性银行“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则。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思路仍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既要学习借鉴和顺应世界各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与时俱进,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因素,切实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普遍进行了体制的再造和发展战略的重新调整,日益呈现出业务总量的结构性扩张和业务结构的市场化程度增强的总体特征和趋势。从业务结构调整上来看,政策性银行的融资结构逐步由财政融资向市场融资转变,采取分账户经营或母子公司的方式分别经营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进而导致总量的结构性逆转态势,即政策性业务规模逐步减少,商业性业务比重逐步增大,从而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摩擦、冲突和竞争的态势进一步加深。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如韩国进出口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性银行等,仍然恪守专营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非竞争性原则。因而在国外政策性银行发展战略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和趋势。这也给政策性金融制度建设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发展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策性金融业变革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组和体制再造态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由此也带来了金融全球化问题,导致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这种趋势在90年代更加明显。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金融改革,并购和重组金融机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混业经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混业经营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使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逐渐模糊,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并走向多元化、综合化。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大大增强,正在进入传统的政策性金融业务领域;另一方面,有一些国家,政府对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和免税优惠开始减少,所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得不相应调整自己,或者对机构进行了重组和再构造,或者对业务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和不同的战略措施。其共同的特点和趋势是,继续坚持机构的政策性金融性质和历史使命,在严格遵循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区域及社会发展政策的前提下,在银行和市场的框架内开展业务活动和进行运作,由传统的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融资的模式逐渐向市场化融资的模式转变。

(二)业务多样化和市场化运作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形式多样化,更多地面向市场发行金融债券融资;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既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又兼营与其相关的商业性金融业务,既从事一般银行信贷业务又经营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而且是通过市场化或商业化的运作手段,来实现其多样化的经营目标。2003年,韩国产业银行的产业金融债券融资比重达到全部负债的45%。2001年,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开始发行非政府保证债,目前金融债券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已达到11%以上。

(三)总量的结构性倾斜及其逆转和扩张性态势

按照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性要求,在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总量中,政策性业务应该占有绝对大的比重或向此倾斜,而其他辅或延伸的相关业务占比应该较小。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深入发展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优惠待遇正在减少或趋于消失,使得政策性业务总量有所下降(如日本的政策性农业贷款占整个金融体系融资额的比重,从五六十年代的30%下降到70年代的15%),政策性银行不断提高其经营商业性业务的比重,或者说出现了业务总量的结构性逆转,而且这种态势正在逐步扩大。

然而,当今政策性业务规模的相对稳定或有所减少是就总体规模而言的,具体到个别行业、个别地区、个别时期和个别类型的政策性金融,其业务规模总量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稳步上升。例如,发达国家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对本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支持,不仅力度大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如1945年《美国进出口银行法》颁布时,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信贷规模为35亿美元,1951年10月扩大到45亿美元,1963年达到90亿美元,1968年贷款规模又被提高到135亿美元,到1993年,美

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规模被增至750亿美元。尽管如此,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出口的程度相比,日本最高为36.9%、法国为17.7%、加拿大为7.1%、德国为5.4%、英国为4.4%,美国则仅列为第6位,为3.7%。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外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对本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支持力度有日益增强的趋势。又如,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的商业性业务项目(商业性帐户)一般所占比重较大,大约占六分之五还多,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债务危机等原因,政策性业务(国家利益帐户)不断增加,达到四分之一左右。

(四)分账户经营和母子公司经营态势

为了避免政策性银行借助政府资源从事不公平竞争,同时防止商业损失转嫁国家财政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国外一些兼营商业性业务的政策性银行采取分账户管理和建立母子公司两种方式,实现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业务的综合经营。

一是实行分账户管理。国内外许多从事商业性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即通过特别账户或信托基金,实行专项管理,隔离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设有海外经济合作账户和国际金融账户,泰国农业与农村合作银行(BaaC)、韩国产业银行、韩国输出入银行等的业务也分为两类管理,分别设置会计账户,分账核算。再以亚洲开发银行为例,亚行通过优惠窗口“亚洲发展基金”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低息长期开发援助,通过“技术援助特别基金”、“日本特别基金”提供技术援助赠款。这些特别账户的设立,将政策层面的专项业务与其他一般性商业性业务加以隔离,保证资金成本较低的优惠基金不被用于商业盈利性业务。

二是建立母子公司。即政策性银行成立专门的子公司来提供商业。这些子公司,有的为政策性银行全资拥有,有的与战略伙伴(民营资本)合资成立,专门从事商业性盈利业务。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巴西社会经济开发银行(BnDeS)、世界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都拥有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和财务管理权限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法律和财务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受独立董事会管理。部分子公司还通过上市成为公众公司以优化治理结构和强化市场约束。如德国KFw拥有34.1%股份的德国产业投资银行,专门从事商业性的长期项目融资。巴西BnDeS则通过全资子公司BnDeS―paR和Finame从事商业性股权投资和工业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业务。国际多边机构世界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分别通过全资拥有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欧洲投资基金(eiF),从事商业性金融服务。

三、政策性金融制度长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与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政策路径

无论是从上述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比较来看,还是从理论上而言,不论市场经济和市场金融体制发展到任何阶段和任何程度,政策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有益的对称性和补充性的制度形式而始终必不可少。在市场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向的历史进程中,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补充和协调发展的角度而言,两者犹如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行,共生共存于市场经济的始终,只要存在商业性金融,就必然相伴而生政策性金融。这不仅是一个金融规律,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规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政策性金融蓬勃兴起,为本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复兴和社会进步立下了有目共睹和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重新为人们所认识。不仅遭受危机的国家政府更加注重发挥政策性银行的重要而独特的功能作用,重整本国经济(如在1998年,日本政府再度要求日本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扶持有生命力的企业,用于恢复经济的贷款占其当年贷款额的42%),而且在国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也在发挥作用,援助和拯救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由此,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在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又得到显现。与此同时,一些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纷纷要求组建政策性银行,他们相信,无论是在工业化时期还是在经济转轨时期,政策性银行都与经济发展直接相联。如俄罗斯于1999年成立了开发银行,越南也在准备组建开发银行。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尽管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外政策性金融体系也进行了重要的变革,但作为一种制度的政策性金融仍然不可或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目前很多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仍然作为一类重要机构存在于金融体系之内,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见表2)。

所以,根据政策性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市场失灵说(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两手”并用并存)、资源配置说(资源配置宏微观主体与资源配置宏微观目标的有机统一)、公共产品说(生产和提供准公共金融产品的现实需要)等理论观点,并从国内外政策性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政策性银行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及随后国内经济复苏振兴中的突出表现,以及wto规则框架下仍然默许、各国政府也仍然普遍离不开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客观现实,等等,这些都说明和佐证了政策性金融制度并非一种权宜之计。

那么,在当今国外的政策性银行不断改革和多元化发展的潮流趋势之下,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政策路径应该怎样抉择呢?

第一种政策路径,是最为规范地协调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关系的最佳路径,也是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真正意义和科学性所在。但是,鉴于大量而单一的政府财政性融资正在逐渐让位于以市场融资为主,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这种纯粹的理论期望很难付诸于实践。目前,也有一些官员学者对政策性银行依靠国家资源提供政策性信贷资金这一做法产生质疑(张涛,2005)。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政策性银行是代表国家利益而从事政策性的业务,提供准公共产品,依靠必要的财政资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也是防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业务竞争的基本途径之一;问题是政策性银行用国家资源去从事什么性质的业务活动,所以应该受到质疑的是那些动用珍贵而稀缺的国家资源从事商业性业务或越位竞争的政策性银行。

第二种政策路径,是在政府减少或取消支持(主要是财政援助)的环境条件之下,政策性银行不得不走的一条生存与发展之路,国内外政策性银行也已或正在普遍地实施这种举措,似乎有席卷全球之势。从与商业性金融相互协调的角度来看,这种势头令人不无担忧,因为这无疑将不同程度地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产生业务摩擦和竞争。对此,最高金融决策与监管部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要求政策性银行所经营或兼营的商业性业务应该是与其政策性业务相关或适度延伸的有限的商业性业务,而且必须是非主动竞争性盈利,不能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展开正面的市场竞争。因为无论如何隔离两类不同性质的业务制度,政府事实上也是政策性银行所从事的商

业性业务的最后风险承担者,政策性银行即使没有政府的显性财力支持,也有政府的隐性信用支持或隐含担保,何况政府还是其所有者或主要控股者,所以政策性银行还应该固守其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属性和宗旨,而不能唯利是图地主动竞争取胜。

关于分账户经营问题,在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之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当时称为国有专业银行)“一身二任”,也曾采取过这种分账户经营方式,既经营商业性业务,也兼营政策性业务,但由于体制问题而使得效果不甚理想,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挤占挪用政策性资金或怠慢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中央决定组建政策性银行,分离分立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因此,在国外能行得通的东西在国内未必能行得通,在中国的国情和现有体制框架之下,尤其是在目前金融法制生态环境不完善和政策性金融立法缺失、人治多于法治的情况下,国有的政策性银行采取分账户管理或建立母子公司的形式分别经营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其结果如何,是否重蹈覆辙,很值得我们深思、反思和质疑。笔者以为,这不仅会进一步加大政策性金融同商业性金融业务摩擦和竞争的程度,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政策性业务的开展和完成,其前景不容乐观,换汤不换药,很可能殊途同归。退而言之,即使是在现阶段新形势下,在政策性银行内部试行“分账管理”经营模式,也必须在出台相应的专门法律的基础上依法运作、规范和保障,并做好可行性研究。

第三种政策路径,也可以说是对上述两种路径思路的折中和协调,笔者认为应该大力而广泛地推崇和实施。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所有或控制的、并体现其政策意图的特殊金融机构,政府全方位的系统支持手段和机制始终不能缺失。针对财政融资日趋递减的现实,目前关键的是政府支持方式的重新抉择,即由直接支持向间接支持转变,主要表现为:政策性银行主要依靠国家信用支持面向市场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由大量的财政融资向适时适量适度地提供财政资金或财务补偿、减免税赋转变。根据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和深入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政策性银行应该适度缩减业务总量或总体发展规模,调整业务发展结构,尽可能地扩大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量比重,在区域开发、机构设置、业务种类和方式等方面补充商业性金融的结构性缺失,以突出商业性金融在市场经济金融体制中的主体性和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在现阶段,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即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等弱势金融支持的力度。当然,即使必须有所为的政策性业务,政策性银行所要为的也应该主要是发挥其首倡诱导基础上的虹吸与扩张,即通过较少的资金来吸引诱导商业性金融的主动参与,达到以小博大的杠杆功效和互利合作的双赢。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分业经营;综合经营;商业银行

 引言

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国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

所谓商业银行综合,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商业银行的综合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管理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这是商业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而言,既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选择。狭义的理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既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商业银行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商业银行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其实,在商业银行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军证券领域,而证券机构则可以通过创建共同基金的形式蚕食银行的存款。即使在银行内部,也可以开展一些非证券类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项目融资、结构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兼并顾问和商业银行创新产品等。各种商业银行机构也可以开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前的热身运动”——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通过银行转帐业务,开展网上交易业务,利用银行卡、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券商委托银行网点代办开户业务,银行承担资金结算和基金托管业务以及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合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动力

银行实行综合经营或分业经营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对于经营的选择,应该视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自从九十年代初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以来,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情况己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目前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要求的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但是,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大潮看,银行综合经营己是大势所趋,况且我国政府在银行综合经营上的管制有所松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提高其竞争力的考虑,有着实行综合经营的强烈冲动。

(一)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

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出现重大的变化:

1、在地域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限制;对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2、在业务对象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五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

3、在业务范围方面,外资银行涉及的银行服务范围包括:接受公众存款和其他应付基金承对;所有类型的贷款,如消费信贷、抵押信贷、商业交易的和融资;商业银行租赁;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如信用卡、收费卡和借记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担保和承兑;其他商业银行服务提供者从事商业银行信息、商业银行数据处理及有关软件的提供和交换。以及对上述所有活动进行的咨询、中介和其他附属服务,如信用调查与分析、投资和有价证券的研究与咨询、为公司收购与重组及制定战略提供建议等全方位商业银行服务。

4、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国加入wto五年后,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以及外资商业银行机构企业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的非审慎措施,即允许更多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最终于2006年可以在任何地点,经营任何商业银行业务。

综合经营的外资商业银行机构进入我国市场,能够全面运用各种商业银行工具为客户服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业务范围存在的局限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来看,不仅在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上根本无力与西方实行综合经营的银行进行竞争,甚至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也难以应付由于外资银行进入而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必要根据国际经济商业银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认真研究和探讨采取综合经营模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使之能够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

(二)应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竞争

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依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但其增长速度却远低于证券、保险业等其他商业银行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无非是存贷款利差。随着各个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不断的商业银行创新和融资证券化趋势,优化传统的利润来源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负债业务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发展必然带来商业银行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符合不同投资人特点的、个性化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将逐渐开发出来,居民的储蓄会纷纷发生分流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等更有利的方向,这样,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将是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公司等机构创造出的各种各样存款性质的商业银行投资工具,更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因而,这时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发生动摇,银行传统的汇总储蓄、活期存款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随着这些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利差基数减少,银行利差收入会急剧下降,盈利形势恶化,到那时,商业银行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以求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各业的交叉领域的广大业务空间必会成为其业务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从资产业务方面看,由于多元化和资产证券化的需要,银行原有的资产业务,也会受到竞争的压力,如原有的住房消费贷款业务也会渐渐为建筑协会等机构渗透。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以股票市场为例,证券市场上无论是上市公司总数规模,还是资金规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发展会给其他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和大公司直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筹资提供方便,通过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总体呈递增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银行的间接商业银行转向直接商业银行这样的一种趋势。虽然,银行在融资方面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一段时期内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间接商业银行的发展,这将削弱了银行原来所占有的垄断地位和在融资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激烈的竞争已使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中发生“脱媒”现象,随着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媒介作用降低,银行传统业务市场份额缩小,银行盈利也会受到影响。面对融资的证券化,商业银行原有的在商业银行市场的定位发生挑战时,分业压力、综合呼声会随之增加。

再次,从表外业务看,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活动,包括了担保、商业银行衍生工具、贷款承诺、投资银行业务及信托、咨询、结算等。世界范围内,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一改过去将资产负债管理作为银行关注重点的传统。国外的银行积极通过表外业务寻找利润空间,国外银行的表外业务十分发达一般占到业务收入的30—40%,而我国仅为10%左右,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大部分来自存贷差利自、收入,大约占到90%。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出于竞争的压力,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与国际接轨,我国现在也在渐渐实行通用的巴塞尔协议的做法。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要求,表外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较低,有的非或有资产与非或有负债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为零,银行出于逃避对有资本比率的管理要求扩大表外业务成为必然的选择。表外业务包括了商业银行工具的交易以及收费和出售贷款等取得收入的业务,它的商业银行工具有许多是银行与证券结合的产物,如投资银行的部分业务,因而随着不断创新,表外业务的发展将会模糊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界限,使得分业与综合的篱笆也被逐步拆除。

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将形成各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突起,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压力,使其不得不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进行商业银行创新,扩大业务范围,这就不断形成对原有分业经营模式的突破。

(三)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求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不可忽视,真正的商业银行本质内涵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趋利避害原则下,实现盈利最大化是其从事经营基本动机,依据前文提到的综合经营具有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和吸引客户的优势,随着分业经营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盈利最大化的实现是建立在其经营领域和业务空间不断拓展基础上的。在当今,商业银行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下,把银行业务发展的空间定位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会抑制商业银行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这样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竞争实力的银行,分业经营会成为其发展的障碍。同时,经营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使银行综合经营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出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商业银行抛弃“分业制”,实行“综合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因而随着商业银行内部机制的不断完善,外部监管的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必然需要综合经营体制的建立。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具有业务多元化,商业银行化特征的综合经营战略顺应了世界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其灵活、多样的全方位服务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一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之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成为各银行发展的宗旨追求利润、自负盈亏必将使各商业银行的经营者的经营观念和体系发生改变,经营的综合性战略已成为一种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国际间商业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组合式商业银行工具的大量涌现,综合经营战略作为一种商业银行领域的新生事物必将受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成为世界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主流。目前我国正积极复关,与世界经济接轨,复关后,市场领域的垄断地位就要被打破,竞争将日益国际化。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与强大的外国商业银行机构抗衡,实施灵活、高效独具特色的综合经营战略将成为最佳选择。

(一)在资产业务方面

随着证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证券流动性的提高,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减少库存现金、存放央行、存放同业等一级准备,逐步增加持有部分变现能力强且收益率较高的政府短期债券作为二线准备,以优化资产结构、增强盈利能力。由于在机构网络分布、传统客户群、资金实力、专业人才、信誉、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和优势,商业银行在发行、兑付、承销、买卖政府债券方面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现在我国又将政府债券的作用从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将保持较大规模,商业银行更是应当抓住机遇,在政府证券市场中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二)在负债业务方面

直接融资的发展,给客户资产组合更多的选择。客户不满足于把自己的商业银行资产存放在银行里,而更加看重投资类产品。商业银行为拓展其负债业务,增加资金来源,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包括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信用卡、外汇等在内的有效商业银行产品,才能进一步锁定客户,使其在一站式商业银行服务中得到满意。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三)在中间业务方面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业务,但并没有限制商业银行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特别是在当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有限情况下,商业银行可利用其在信息、专业水平、人力资源上的优势,积极推进商业银行创新,注意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1)资产评估业务,如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中的收购兼并提供资产评估服务。(2)客户理财业务,如涉及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的咨询服务。(3)资金结算与清算业务,如为券商资金往来提供结算、股票发行市场中申购款的收缴与结算等。(4)信息咨询业务,如为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重要信息。(5)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如基金托管业务、投资业务等。《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等投资银行业务。如在实践中出现: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推出了企业购并转项贷款;中国工商银行托管开元。

(四)在国际业务方面

由于国际业务往往较少受到国内商业银行法规的约束,商业银行可以在国际业务中广泛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如投资外国债券、在国外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参加国际证券包销和银团货款等。商业银行还可在境外购买、控股或新设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公司,直接从事包括证券市场一级、二级市场在内的全部业务,如: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西敏证券公司。对于国际网络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则可尝试全球保管业务,即跨国证券管理服务业务。

(五)在银行it业务方面

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2700家银行提供网上银行的服务,不仅如此,使用者对在网上商业银行的认知度是很高的,62%的人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超过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网上银行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速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卡、网上银行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商业银行服务。如:全国统一的银行卡网络中心将建立、银行卡发行突破2亿张、证券保险通过网上银行和银行卡委托交易等。

结束语

自193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而德国等一部分欧洲国家坚持实行综合经营模式以来,综合经营与分业经营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尤其在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的改进,金融自由化、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必然也会融入到世界银行体系当中,综合经营将是我国最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版。

2、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版。

3、许少奇:《论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之必然趋势与模式选择》,《经济法》,2003年第8期。

4、黄禹忠、吴献金:《混业经营监管机构设置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5、陈衡:《“入世”后中国保险业混业经营》,《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6、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9

2001年6月,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这样,中国为金融业分业体制下实践混业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早在1999年11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金融化法案》,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揭开了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混业经营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金融业的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指同一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金融业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独立子公司形式存在,并分别设立账户,分别核算经营成果,分别进行风险控制,建立系统内垂直管理体系,从而防止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而此时的金融机构,则成为金融集团控股公司,也就是综合性的“金融超市”。这样,可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充分利用金融资源,达到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高效经营的目的。

在现阶段,中国金融业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分业体制的前提下实践混业经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是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也是市场发展的需求。

第一,信息技术的进步,模糊了单一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随着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信息共享必然会导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从而模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之间的界限。

第二,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决定了金融业?昆业经营的必然。金融全球化是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业务与机构的跨境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全球化的实质,一方面是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另一方面是金融活动按同一规则运行,还有一方面是在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同质的金融资产在价格上趋于等同。

第三,客户对金融商品需求的多样化,促使金融业改变陈旧的经营理念。中国金融市场早在几年前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了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内,客户的需求对金融业而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客户对金融商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大多是综合性需求,客户需要存款、贷款、结算等金融商品,也需要买保险、买基金、买债券、炒股票和使用信用卡,客户都希望是“一站式”全过程金融服务,即在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能得到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就如同在“金融超市”选购金融商品。而这一切,在分业经营下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在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第四,中国金融业的经营现状,迫使金融业改变旧的经营模式。我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与国际金融改革趋势相悖逆。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金融业的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大。多样化的业务具有内在平衡特征,可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分散金融风险。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别处于无差异经营和无差异竞争的状态,包括机构发展和市场定位在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层次、有分工、有竞争、有合作的良性发展格局,对金融业资源的总量利用造成了极大浪费。

综上所述,中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势在必行,这既是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国内市场形势的需要,而且技术进步为混业经营提供了可能。事实上,近几年我国金融业已有混业经营的势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已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市场中间业务;工商银行还在香港收购了上市银行香港友联银行;中国银行则早已设立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底以来,保险公司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基金进入证券市场。国际经验表明,实行混业经营并不一定比分业经营产生更多的风险,如德国等欧洲国家一直实行全能银行制,没有产生严重的金融风险;实行分业经营也不一定减少银行风险,如日本长期实行分业经营,近几年不断有银行倒闭,而美国过去的分业经营体制严重制约了美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因此,适应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潮流和趋势,适时调整我国分业经营体制,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中国金融业在坚持现行法律框架下的分业体制的前提下应当怎样实践混业经营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途径之一:现行金融法律,拓宽银行新的业务领域。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投资”。第3条中则规定了允许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部分保险业务。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拓展以下业务:1.开展基金业务如基金托管业务、基金资产的投资管理业务,适当时候可设立金融产业基金并上市;2.开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如办理股票质押贷款、为券商资金往来提供清算、股票发行市场申购款的收缴与结算等;3.开展项目融资业务,如进行项目的评估和资金安排;4.开展企业并购业务如帮助企业诊断和评级,帮助制订兼并战略,帮助设计企业产权结构等;5.开展代客户理财业务,如为个人理财和为公司理财提供咨询服务;6.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如发行金融债券等;7.保险业务。通过现行法律允许的上述业务的拓展,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现在有不少商业银行开办了上述业务中的一些,但力度还不够,效率不高,要进一步把工作做实做细,尤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改善现有经营模式。

途径之二:整合现有机构,实施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战略。

我国现有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有利于形成竞争,但也过多地加大了竞争成本,尤其是在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其无差异性竞争成本更大,我国金融业的普遍不景气状况也就难以改变。而整合现有金融机构,在分业体制的前提下实践混业经营,实施一行三制或一行多制即可改善这种局面。

一方面,可以在境外多设立分支机构,并实行混业经营,全能银行,与此同时,则减少境内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在境内重组金融机构,实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的相互并购或相互参股,并以一业为主,他业为辅,他业则以独立子公司形式存在,并分别设立账户,分别核算经营成果,分别进行风险控制,建立系统内垂直管理体系,从而防止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而此时的银行,则成为金融集团控股公司,也就是综合性的“金融超市”,成为“一行三制”或“一行多制”。加入wto后,大量涌进的外资银行都是全能型银行,是“混合编队”,中资金融机构以“单兵作战”形式是无法应对的,实施“一行三制”或“一行多制”重组现有金融机构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途径之三: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银行。

信用技术飞速发展,使全球金融产品不断形成网络化趋势,金融机构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为客户服务。据预测,西方国家2001年网络银行业务量将占传统银行业务量的20%一40%,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业务量将占银行总业务量的50%左右。网络银行因为其技术优势,很容易绕过传统市场壁垒。我国现行立法对网络银行没有涉及,按法学原则,没有明文禁止者即不违法,在我国境内发展网络银行无法律障碍。而且,网络银行的成本较低。网络银行将是未来银行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

途径之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实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

我国的金融监管是分业监管,分业监管的初衷是好的,但随着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统一监管将成为一种必然。面对全能型的外资金融机构和即将成为全能型的中资金融机构,不能不进行统一监管。为此,应制定统一金融安全标准和监管标准。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经营管理战略

互联网金融是将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主导金融的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大数据信息时代在传统金融领域应用的集中体现,从其本质来看,互联网金融是资金供求双方绕开金融中介,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进行直接交易的一种直接融资市场。20世纪90年代,美国第一家网络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互联网金融雏形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上看,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得益于互联网与金融业两者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一方面源于互联网企业积极涉足传统金融业。另一方面则是传统金融业对互联网的日益重视。互联网企业对金融业的渗透水到渠成。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与国际互联网的接轨,网上电子交易应运而生。伴随着网上供需双方交易需求的出现进而出现互联网金融,看似相互进攻的态势其实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此外,互联网的平台优势,使得其非常容易掌握大量的宝贵信息资源,比如他们了解平台内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他们自身掌握着大量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转记录以及在利率市场化不充分的背景下,大量的理财需求等都使得互联网的自由、公开、透明的理念比较容易的实现了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流动。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渗透

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固有的优势条件,在支付、结算和融资等金融领域广泛迅速涉足,以不断加速的步伐改变着以银行为主导的市场资金格局,以不可逆转的侵蚀态势冲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领域,对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与盈利能力带来颠覆性、系统性、综合性、持续性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向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领域渗透

在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下,互联网企业逐渐参与到金融市场的交易中来,而互联网金融创新恰恰符合金融脱媒的大趋势和内在逻辑。支付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最核心和基础业务之一,正遭受着互联网金融的全面进攻,主要表现为在金融管制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的资金供需双方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进行交易,完成资金的体外交易。随着个人通讯设备以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货币价值结算的互联网在线支付规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网支付业务直接冲击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颠覆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的支付中介地位。互联网支付系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支付结算系统正快速侵蚀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

(二)互联网金融向商业银行的融资领域渗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存贷利差长期来看趋于收窄,对于数量众多、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的中小微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加大,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低。这就使得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方兴未艾的网络借贷。网络借贷自2007年在上海兴起,目前影响范围已经遍及全国,这种借“网”而生的借贷平台,已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上千家。这些平台因应了小额资金拥有者强力的投资理财欲望和小额投资者无法从银行取得资金的困境,满足了草根民众的金融需求,在数年内已经培育起数十亿的规模,发展十分迅速。

(三)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

首先,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网络融资平台的异军突起,为那些未受到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的中小微企业着实提供了资金的便利,一时间受到广大草根阶层的欢迎和支持。因此在未来必将产生小微信贷和个人借贷与银行之间的竞争。其次,第三方支付内容的逐渐丰富势必蚕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正规第三方支付牌照,获牌业务类型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基于未来商户和个人客户的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触角伸向新的领域。主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类型也会渐渐从线上走到线下,一旦第三方pos收单业务变得成熟,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策略

互联网金融在21世纪的迅速蔓延,其正在侵蚀和改变着传统金融业,传统金融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面对互联网金融咄咄逼人的攻势,商业银行应审时度势从战略高度去重视互联网金融业态,重视大数据的挖掘与开发,主动迎接互联网业的挑战,适时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和渗透,从而实现经营理念、组合结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业务流程以及风险防范的全面调整与战略转型,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金融服务理念和质量,在不断的顺势而为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壮大。

1、树立互联网思维,做好大数据挖掘。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不再一手遮天,其政策与牌照优势已无法抵挡互联网金融的入侵,传统的商业银行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互联网思维去更新自身的业务理念,在运营思维的转变中去巩固自身地位。商业银行应该尽快转变服务意识,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改变,进而由“实体网点推销式经营”过渡到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经营模式。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细分客户群,为广大客户提供定制化和多样化的服务,进而灵活满足众多客户灵活自主选择金融服务的诉求。

2、整合互联网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的全面升级

首先,针对自身已经逐渐成熟的互联网网上银行功能,不断拓宽其功能和地位。目前,各个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自身的网上银行功能。基于各银行规模和实力差别,网银业务也参差不齐,从整体上看并未将网银业务上升到战略高度。商业银行应该从战略安排上转变对网银业务的认识,不断深化挖掘网银的功能,提升网银的地位。从技术上不断丰富和细化网银平台的功能,比如支持各类公益性事业缴费、充值、投融资、消费信贷等服务,并不断优化网银界面,提高网络界面操作的便捷性,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多个颜色、模式、产品摆设的操作界面,提升客户体验度,使网银服务覆盖银行的所有线上金融服务和支付功能。其次,商业银行应整合各类支付功能,利用自身庞大的客户群发挥信用中介功能,成为各类电商进行网上交易的支付平台。最后就是提供客户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整合服务。网络支付的切入,使得商业银行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与交易信息,通过客户的交易行为和数据分析,使得互联网与企业供应链、中小企业信贷信息相结合,着力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满足客户的整体诉求。

3、构建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架构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对自身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深度变革。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主要从管理层级、运营模式、渠道体系等方面寻求变革。

首先,建立一个顺应时代并适应自身的合适的组织管理层级是商业银行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不同的发展战略可以用不同的组织管理层级来匹配。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需精简管理层级,拓展管理幅度。减少商业银行管理层级,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质量,提升银行对市场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其次,在实现精简组织管理层级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加快业务运营垂直化改革,对原有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重组,建立垂直化、专业化的业务运营管理模式。一方面,业务运营垂直化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对目标市场的服务深度和广度,同时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银行业务营销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业务运营专业化,能够大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的专业性,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4、完善各种协调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首先,寻求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协调。互联网金融市场代表着未来金融服务与发展的方向,各国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拓展着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然而,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的风险以及不完善的风险控制体质导致了各国对互联网金融的严格限制于监管,监管者面临着创新与监管之间的两难选择。所以各国在大力扶持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弥补法律漏洞,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利而且健康的发展环境。

其次,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创造银行机构的最大利益。互联网金融市场在给消费者提供高效交易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权益之争,监管者既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以维持市场的信心,又要维护金融机构的权益,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二者的协调性问题便显得格外重要。维权会增强消费者信心,稳定市场秩序,同时也会改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实现两者的兼容发展。

第三,努力探寻国内与国际监管的对接。互联网金融发展让世界金融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一国居民的服务选择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不可避免就会带来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风险在世界金融市场之间蔓延与传播,单独依赖一国的监管机构无法及时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潜在风险,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然而各国的权责分配以及本国金融机构的利益使得国际合作充满困难,即便如此,国际监管合作不可避免,应该努力探寻国际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合作渠道,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加强沟通协调。

5、培养金融专业型复合型人才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与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出现脱钩的现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出现杂乱现象,虽然学历层次逐渐提高,但专业基本上是大杂烩,真正熟悉金融,精通金融理论的人才非常稀少。在这种情况下,对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专业化的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复合型的互联网金融团队,另一方面要大力挖掘优质优秀复合人才,首先要懂得金融专业,其次比较精通互联网技术,而就目前来说这样的人才非常少。因此,集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网络工具运用技能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复合型人才,将是互联网金融领域争夺的重点。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渗透势不可挡,但并未撼动银行的市场霸主地位。这同时倒逼商业银行主动迎接互联时代的挑战,实现自身的转型与改革。如何有效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去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银行运营体系,在大数据时代赢得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恐怕是每一个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也希望商业银行也在变革与不变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以更加专业,更加优质的服务面向市场,在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与竞争中去构筑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系统。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玉喜,赵明地.网络金融中商业银行面对的挑战及功能定位[J].商业研究.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