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7:48

教育规划分析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幼儿教师;规划分析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专业,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并且给予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有着极高的期望,所以对于相关学校而言,理应加强学前教育相关方面的改革,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幼儿教师。

一、学前教育专业现如今的社会现状

由于我国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同时对于教育方面的改革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也有了更加新颖完善的发展要求,相关专家提出,幼儿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这就使得各大院校对于本校实际教育情况做出了不同的改革与提升。

作为一门非常热门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对于教师的质量、社会对于幼儿教师需求量等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每个教师需要分析自己所在区域的学前教育实际发展状况,然后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方法,作出符合该地区的教育转变,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满足当地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幼儿专业教师的相关培训和审核,确保每一个教师都尽心尽力的完成他要完成的责任和义务,严格监管教师工作;顺利发展幼儿教师行业也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教材选取上寻求一个明确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教育的同时还有对其进行更深一层次的讨论与研究,日常的教育工作要做到严谨对待,全面发展,向着教育事业同一个目标共同发展进步,加强改善自身水平的同时时刻关注国家相应的政策变化,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繁荣昌盛发展。

二、学前教育课程规划改革与设置

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因此学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首先改革的项目就是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现阶段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模块化方式,但是某些专家指出,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时候可以突出这个专业的特色,增加学生就业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多关注教师中和素质的提升;当前学前教育课程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重复,必读说相关题目的重复,不同学时相同学习内容的重复;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改革力度太小,变化不明显,仍然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实际实践,取得的效果很小,最终毕业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三、学前教育课程规划的具体措施

1.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新的道路的开拓发展

从教学本质来分析,学前教育是面向幼儿的启蒙教育,在这个方面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把握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认知的能力,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和辅导开发学生智力,对于幼儿后期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整个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好核心理念,拒绝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而是要关注于幼儿自身成长等方面,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减轻后期学习压力。

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管理角度,不实行强制性的管理,尊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耐心教导,明确培养学生发展成长能力,将新型的教学管理做好,做棒。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某些影响可能影响其一生,并将有而近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在幼儿哭闹不止的情况下,首先确认其是否身体不适,在对其进行仔细询问,发现问题所在后,不能一味的进行指责或惩罚,而是不断地给他讲道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对于实践环节的有效加强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仅仅是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熟练运用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实际工作的经验,所以说相关学校还要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价钱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的实践检验处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正,不断充实自己。实践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有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其中内涵,监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到相关的学校进行实际了解和学习,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甚至包括学习教室布置等。可以安排相关的幼儿园实习岗位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能力。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就业思想,给予正确的引导,降低学生失业率,鼓励一部分学生到幼儿园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做一些具体实际的教学工作。

3.改变教学方法,引入游戏教学法,开展亲子活动

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到应接受的知识。适当的开展一些亲子活动,例如定期举行亲子运动会,开展例如亲子接力赛、亲子两人三足等一系列亲子活动,积极的对亲子运动会进行宣传,使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参与到其中,增添亲子间的默契与感情,也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4.适当的改变管理模式来促进教学发展

目前学前教育的管理模式仍然有所欠缺,问题层出不穷,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大多数教师对幼儿实行强制性的约束管理,甚至是约束幼儿思想,对于学生发展没有一点好处。因此学前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需要从管理理念方面改革做起,完善传统管理方法,结合新型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最大程度上给予幼儿更为有利的生活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管理模式,促进教学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和理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要想从根本上完全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完整的体现出学前教育应该有的教学特色。面对当下的教学现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教学理念,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技能的培训,为未来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开辟出更为长远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教育规划分析篇2

关键词:校园规划;场地利用;鲤鱼跃龙门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内,项目用地南临永泰大街、北接永康大街、东衔望都路、西邻肥子路,项目用地内有10m左右高差的台地,斜向近乎45°分割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119621m2(约180亩),容积率为0.445,建筑密度为12.21。

2设计理念———打造孤竹文化、校园文化和设计创意相结合地方独有的文化学校,创建“一心、两面、三区、四轴”美丽的校园

2.1“鲤鱼跃龙门”设计理念创造校园中心(一心)

以“鲤鱼跃龙门”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过程,聚焦于校园中心(一心)———“龙门跃化”广场,赋予学生奋发努力、“鱼化成龙”的励志意义。生活区设在用地的低面,教学区、实训区设在用地的高面,通过学校食堂、孤竹文化长廊和“龙门跃化”广场自然地层次过渡联络,组成科学合理的学校功能序列;同时也和卢龙县的龙相映成趣,更加突出卢龙学子的地域特征。

2.2充分利用地形创造校园两个地面标高变化(两面)和三区的特色

方案基本保持了原有地貌,充分地利用地形的3~10m高差和自然地形特点,紧凑地结合了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区之间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和整个校园景观序列,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土方工程量,形成了学校独有的校园场地“两面”和有机的“三区”特色。

2.3功能的高效组合(三区)

本方案以“教”和“学”的本质需求做为出发点,将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的独立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各部分既联系便捷,又功能独立;使各功能空间既好管理(封闭),又能摆脱传统式封闭的教育空间模式。在校园创造出许多开敞空间,供学习交流之用。

2.4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校园四个景观轴线(四轴)

利用场地的高低错落布置了丰富精彩的四条景观轴(四轴),通过深刻提炼卢龙县的地域文化,并将其融入校园广场、室外连廊、景观小品、历史文化墙等方式,赋予了充满浓厚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在享受不同的视觉景观盛宴的同时,让师生们深刻了解卢龙县历史文化,致力打造了卢龙县专属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

3总平面设计

3.1主入口分析

项目用地南侧的永泰大街已经形成,相比于还未形成的东、西、北侧道路,道路红线最宽,更便利联系城区主干道。东南侧地势较高,形成眺望景观的优势,诸多的先决条件下校园主入口设在东南侧最合理,同时应和了中国传统的“坎宅巽门”的设计原理,还在地势上形成鸟瞰校园景色形态。

3.2功能分析

建筑布局成相互半围合的建筑群落,即便捷联系又分区明确,布局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和中心景观广场。建筑群落之间形成开合空间、渗透空间,创造了交流空间,使校园空间层次丰富多彩。综合办公楼和一栋主教学楼通过门楼形象的展厅联系成沿永泰大街的一栋主体建筑,并后退建筑红线50m,形成广场和停车场,成为用地东南角的标志性建筑。门楼形象的展厅中心开广口圆形洞口,即解决展厅间接采光问题,又形成进入教学区的天人对话场。其前面摆设两组四列卢龙出土的父丁簋的复制品做引导,显著突出门楼洞口的建筑群主入口,在主入口下即形成强烈的南北主轴线,还引导人对“天问”的好奇。从南到北布置教学楼、阶梯教室、实训楼等教学区用房,其中阶梯教室做为公共的教学空间与对面的中心景观区做了空间对话。由学生公寓、食堂综合楼组成的生活区设在用地的北侧,并在永康大街设置用地的次入口。食堂综合楼设在对教学环境影响最小的东北角———校园的下风向位置,是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的功能上下交通纽带,同时也是用地东北角的标志性建筑。活动区设在用地西侧,从南到北分别设风雨操场、篮球场、排球场以及400m南北向标准运动场。活动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围合形成了中心景观广场,使校园形成最大范围的景观绿化。另外在用地的西南角和北侧各预留了建设用地,供将来扩建和教育配套设施使用。

3.3交通分析

校园采用人车分流,车行在用地设成环路跟校园内人行道路分离,保障了校园空间的宁静、安全和景观。教学区和生活区、活动区之间的垂直交通采用了三种方式:一是中心景观广场通过间歇式的台阶和平台的方式逐级缓缓而动,上下行进中享受时间、空间和景观的变化;二是通过食堂内外部楼梯和台阶解决;三是通过沿地形高差设计的孤竹文化长廊内部楼梯解决。为了食堂、超市等的货流交通通畅,在食堂综合楼北侧单独设置了货流集散空间。

3.4景观分析

———孤竹文化、校园文化和设计创意结合打造四条景观轴校园景观沿着四条景观轴展开,教学区南北景观轴以入口处“簋列迎宾”开始,进入教学区是励志学塔,形象自卢龙县陀罗尼经幢塔造型,西侧是“书院闻声”广场,取意卢龙县内的书院山,经过东西两侧的建筑和柱廊,抵达组织上下交通的食堂部位,对景是“首阳列屏”,取意卢龙八景阳山列屏和卢龙境内的首阳山;接着转向东西向生活区景观轴,进入学生公寓围合空间,以“花径观鱼”和锦鲤雕塑为核心的园林绿化成为学生们的生活乐园;向西来到校园南北景观轴,其北是取景框式校园次门,向南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庄严的国旗。在这里景观轴线45度向东南指向中心景观广场和孤竹文化长廊,间歇式的台阶和平台缓缓而上,神圣的“龙门跃化”广场和鱼化龙雕塑展现卢龙学子化龙成才的美好前景,也是校园核心的景观主题。孤竹文化长廊成为校园上下联系的交通枢纽,又为师生提供了交流、休憩的空间,成为校园因地制宜的特点,其挡土墙以文化墙的形式成为孤竹文化、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以鱼化龙雕塑为中心还形成一条东西景观轴,向东可以仰视阶梯教室和斜屋顶上的比喻光阴如梭的时钟,向西是以卢龙县传说飞将军李广射石为题材的“金石为开”文化石。

3.5雨水排水设计

用地基本保持了原貌,整个场地自然排水。西北侧低处用地采用雨水回收技术,把雨水回收集中于中心景观广场周边并作为水景景观,东侧和南侧地块在保持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做平整和修补。

4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把交通空间、卫生间和附属用房等辅助空间布置于北侧,日照较好的南侧全部留给了功能房间和教室,空间尺度适宜。多处设计的交流休憩空间,使“教”与“学”空间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学校更倾向于职业技术专业,需要的技术操作空间较多,宿舍和教学楼的屋顶做上人和种植屋面,提供了更多的休息、交流和学习实践空间。

5建筑风格及立面设计

建筑采用简洁的现代风格,简单的建筑体块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内外空间。教学楼和学生公寓采用校园红建筑主色彩(红砖)加部分白色涂料点缀,强调了建筑群的文化感和历史感,体育建筑采用活波的曲线和浅色铝板与白色为主暗红为辅的食堂相呼应,丰富校园色彩的变化。另外,为了便于识别,在立面增加了1、2、3等数字形象造型,增加了建筑趣味。

6技术措施

教育规划分析篇3

一、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发掘学生的潜力,提升个人的实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潜在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形成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并保证优势方面的持续增值;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认识到理想与自身能力间的差距,并不断地努力去缩小这种差异,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要想能够顺利地就业必须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在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目标,而是盲目地混到毕业,然后带着单薄的简历和求职信四处求职,在求职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完全凭借运气,所以经常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因此在中职院校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使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进而在毕业后具备与工作岗位相符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的现状

1.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部分中职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中只是从就业形势、政策、求职经验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讲述。而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预测人才的需求、心理?Y源、职业测评以及实践训练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当前中职院校中,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仅是提供就业信息和推荐,在职业选择、就业准备以及工作安置等方面工作都稍显不足。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滞后

当前,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够完善和系统,最多也就只能算就业指导课,而且教材难以与当前的就业政策和现状相符,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在课程的设置和时间的安排上,一般都将课程设置在毕业班,仅通过几堂就业技巧培训课就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忽视了职业规划的循序渐进和深化的过程。同时由于社会实践的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环境了解不透彻,缺乏真正的就业和职业体验,难以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

受教师资源以及学校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大部分中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都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而且很多教师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多数院系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都是党政干部或者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等,这些人员的专业能力欠缺,学历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以及辅导服务不够完善,学生们难以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咨询和指导,无法客观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

三、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同时要与学生将面向的校内外服务和管理机构等进行结合。所以中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观念的认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带动学生管理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改革。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负责、职业与自身匹配以及终身探索等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而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真实作用。

2.加强对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在职业技术生涯教育中,中职院校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技能。首先,可以通过教研研讨、集中培训以及校本培训的方式提升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严抓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并将其作为教师招聘、任用、考核以及晋升的指标。其次,在教师的聘任中需要聘请一些具有职业指导规划经验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经历的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能够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以及帮扶,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进行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综合领域的培训,提升教师们的综合素质。这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训,能够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更加科学,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3.注重职业规划的制定,完善就业指导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使学生的职业个性与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为学生定制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了解就业形势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技能。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择业,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在就业指导中要针对当前的就业政策以及形势,使学生端正态度、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快速适应企业的能力。

4.完善课程体系,拓展教育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包括职业生涯的理论、实践以及文化素质课程等。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需要加入就业政策、形式、就业观、综合素质测评以及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识。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对教学内容、方式等进行整改,注重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的讲解。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规划分析篇4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递增。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自身的个人发展意识的滞后和职业意识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大学生理性认知自我,挖掘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竞争力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但是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成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而言,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较为滞后,并且存在着一些问题。

1.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普及度不高,社会对其理解度和认同度不高,高校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机构设置、师资力量和资金投入上都明显不足,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也是流于形式。而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在大学阶段也未能接受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1.2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亟需完善

与西方国家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都没有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咨询机构。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但是也是作为选修课而存在,没有形成“理念导入一职业测评一个性咨询一生涯辅导”的完整体系。就业指导也仅仅是提供一些面试技巧、写作培训等基本服务,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要了。

1.3高校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

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需要拥有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经过相关领域培训。但是目前各高校都缺少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基本上都是高校的学生工作方面的老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而这些老师由于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培训指导,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

1.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内容空洞、形式单一

由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这方面的经验较少。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基本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理论化和教条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方式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必要地实践课程,采用“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缺乏趣味,难以激起同学的兴趣,无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2.加强和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分析

2.1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应该充分深入、正确地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充分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人生发展和职场就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而调动大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积极性。

2.2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生入学伊始,就应该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引导大学生尽快树立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也不能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特点,要根据其兴趣爱好、性格、认知能力、职业倾向等因素,客观正确地引导其认知自我,科学地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队伍作为保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各个专业的知识和相关培训,这样才能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能力。

2.4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而设置。高校需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在课程内容上,不仅需要包涵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还应该涉及性格探索、兴趣探索、技能探索、价值观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管理和反馈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之外,还应该增加案例分析、互动等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社会各方面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改进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大学生更加顺利地就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颂平,张荣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3):105—106

教育规划分析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大学生

创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新的教育理念与发展方向,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经济结构调整中也将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创业项目设计作为创业教育的手段是一种素质教育的延伸,是教育模式探索的前沿。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的背景

1.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原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就业压力,由于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增加,直接造成了毕业就业比例不均的现状。只有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创新才能在根本上改变社会就业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创新思想。自主创业的同时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2.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创新”,教育创新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依托职业规划教育所开展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分析则成为一个崭新的教育方式。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的方案

在学生大二上半学年选取试点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对护理专业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护理的本质,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辩论的方式了解护理本身,同时了解自身投入到护理事业的追求是什么。立足本专业分析专业现状、专业前景及对自身的规划发展计划。

在学生大二下半学年让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上策划小型创业项目,以提供家庭重症陪护服务为研究,从前期宣传、培训安排、上岗管理到后期回访几方面提交实施方案。

1.前期宣传讨论研究

学生在前期宣传的策划方案中主要采用了查阅资料与实践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书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大量资料的翻阅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对护理服务进行包装。在讨论研究中也各自阐述了理论依据,但重在形式,缺乏深度分析。在学生讨论后,老师加入讨论,引导学生首先研究服务的受众群体,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研究了解主要服务对象更容易接受哪一种宣传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在宣传前策划基本的服务项目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侧重宣传优势项目,针对患者家属心里做出服务的项目流程广告,使受众对象能直接了解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内容,从而有效选择团队提供的服务。

2.培训安排

学生根据在学校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制定比较合理的培训步骤,在与老师进行前期宣传的可行性讨论后,学生结合不同的服务给出了不同的培训方案,在培训方法的查阅资料方面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而且提出了可以直接招聘具有工作经验护理人员的想法,在创新思维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老师指导后又在培训时长的设置、上岗后的服务态度与服务理念、培训合格标准的界定、培训考核方式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深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3.上岗管理

在上岗管理的制定过程里,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多,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公司流转管理的过程,老师采用了让学生先观摩再探讨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访了几家公司,从而让学生了解了几种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在讨论环节学生并没有完全照搬企业的管理方法,而是结合自身特点并查阅了大量资料论证了自身管理方案的可行性。从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奖惩制度、员工福利等各领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老师指导后又对上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状况提出了意见,在一些意外的处理、前期工作合同的制订以及制订合同前所需要的法律依据等方面,随着讨论的加深能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更趋向成熟,考虑问题的方法更全面、更完善。

4.后期回访

大部分学生在回访部分提出了打分评级制度,并给予了合理有效的执行方法。少部分学生提出回访与宣传相结合的思路,由于重症护理的服务对象偏向老龄化,在服务类比的情况下,提出被服务对象是有效的宣传窗口,在回访中放开优惠政策,提供康复护理帮助,提升自身形象与口碑,从而使回访与宣传相结合。把回访既作为一个服务态度的标准,也作为一个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手段。老师加入讨论后对这部分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强调了回访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回访与员工绩效挂钩的具体细节参考意见。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的效果

在为期一年的创业项目设计后,项目小组对试点班级和普通班级做了各选取1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分如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测试,学生的分析能力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测试以及学生心理素质测试。结果显示普通班级的平均分为78.4分,试点班级的测试平均分为90.2分,并且高分同学都出在试点班级。在同年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与表彰中也以试点班级的同学居多。

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紧紧围绕着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技术养成的全人格能力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创业创新,迅速适应行业能力、能力综合性、能力系统性的提高都有着显著作用。依托职业规划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让学生懂得了我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我想要什么,我如何得到。在得到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创新思维、开拓想法,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找到了一个好的实践方法与思路。

参考文献:

[1]吕超,邵雪伟.养成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综合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75-80.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106-108.

[3]李春卉,石玮.开展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3(16):54-55.

[4]申俊霞.医学类高职高专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模式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41-145.

[5]周书云.职业规划教育在高职新生教育中的意义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0(2):58-60.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YCY201505);2015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立项课题(20152029)。

教育规划分析篇6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特点;规划;策略

一、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特点

(一)大学生生涯的不确定性

所谓生涯不确定是指个人尚未选出或决定未来从事何种职业活动,并为之做出准备的不确定状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完全确定,而职业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因此许多青年学子在进入大学的院系进行专业学习、训练后,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及发展方向,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感到茫然、陌生和困难。

(二)生涯发展对自我认定的影响

生涯不确定状态不但形成生涯发展迟滞,甚至进而导致自我认定的危机。多数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涯不确定的学生经常出现焦虑、目标与兴趣模糊不定、缺乏求学动机、对学生角色投入不足、学业成绩偏低等现象。

有些大学生虽明确了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是由外界因素影响决定的。这种已经确定的状态在面对生涯抉择时,会产生听天由命的想法,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对于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形成一个正面的自我认定是非常不利的。

(三)生涯发展的认知阶段

1.二元论阶段。思维水平处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思维形态是单纯的、二元的,常常以对或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和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认为适合自己的“正确”职业只有一个,因而转向老师、父母、咨询员或者利用兴趣量表等方式,寻求答案和方向,这种思维方式是外部导向的,欠缺自主性,也常常因为无法找到那个“正确答案”而焦虑。

2.多元论阶段。在这阶段中,学生能考虑到多种生涯选择,认识到做生涯决定后的结果,但仍无法整合决策过程中的多个重要因素。

3.相对论阶段。在这阶段中,外部控制的决策方式,转变为内部控制。学生不再毫无区分地接受外在的影响,他们开始知道自己才是做决定的重要因素。他能够在做生涯决策时,比较不同职业及其不同的内涵与责任,从而能够更为现实地考虑职业选择。

4.承诺阶段。在这阶段中,大学生在分析职业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各种职业都能持客观的态度,由于已经基本明确自己的个人特质,因此,他们形成了对职业目标的明确承诺,愿意为此努力、承担责任,同时,还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四)大学生的生涯发展任务

舒伯等职业指导大师将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退出期五个阶段。从这个观点来看,大学生在经历成长期的基础教育后,其生涯发展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需要完成“特定化”与“实践”两个职业发展任务即由试验性职业偏好转向特定性职业偏好,并完成职业性偏好的训练,进入就业的时期。要实现这个任务大学生需要积极进行生涯探索活动,即通过一系列实地工作或者对工作世界信息、数据的了解,促使个人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工作角色等特征以及以能够符合个人这些特征的职业,有清晰肯定的了解。也就是对自我特质、各种不同的职业或工作内涵,以及个人的环境与资源进行探索,以便建立未来的生涯发展目标的各种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促进生涯意识的唤醒,逐渐理清生涯发展方向,并为之做出必要的准备。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一)完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自我认知和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从而在职业生涯决策中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具体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职业决策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生涯特点入手,将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全程,分层教育和指导,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名大学生能够从发展的角度积极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指导水平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指导是一项涉及很多学科和领域的、专业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同时这门课程目前在我国没有作为一门专业来系统学习和研究,但是这部分工作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业务精湛、能力水平过硬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配备兼职教师为辅助的相对稳定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教师队伍。在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的能力,提升满足每个个体学生职业需求的指导能力。

(三)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的服务体系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的服务体系建设,是职业指导工作全方位、可持续性开展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应做到专业化、专门化、平台信息化,根据不同年级明确教学目标、分步实施,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教学内容和指导体系,使不同阶段的教育既体现出不同层次的特点又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积极引导毕业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顺利就业的目的,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述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0

[2]兰亚明.大学生职业生规划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9

教育规划分析篇7

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一件事发展的好坏是有极大影响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是未来医学界的中流砥柱,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未来医务界的健康良好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以及目标影响,能让医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不被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成为未来医学界的栋梁。

一、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建立起来,经济所有制发生很大改变,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也逐渐融入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商业气息逐渐浓厚,有一些大学生就十分注重自己的个人需求和利益,只关注自己自身的发展,然而这与时代赋予医学生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大城市、大医院是不少医学毕业后一心想去的地方,却十分不愿意去那些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过分关注个人的待遇以及个人的享受,缺少社会责任感,这与时代的要求相违背,医务人员应该心怀天下,救死扶伤,不应考虑很多个人因素,应该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学,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不违背时代的要求与使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基础

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同时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也是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所提倡的基本思想,有利于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政治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为人民服务,不受世俗眼光的干扰,在奉献中现实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必然要求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当代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医学生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明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均衡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不能满足全面发展的要求,新的医学教育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已经悄然取代旧的模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促进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培养,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医学生的时候,提倡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也要引导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的实现方式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管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是辅导员队伍的职责所在。作为一线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践行者,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辅导员可以促进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史记》云:“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有直接接触,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帮助者,行为道德的引导者,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生长环境和思想转台,面对学生不正当的思想或行为,要多沟通多指导,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去劝说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在学习期间要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多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大会,开展读思想政治教育经典书目等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领导才能去践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让医学生在踏入社会知识,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知与定位。

(二)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医学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也在专业医学学习中有所体现。广大医学老师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内外思想教育的主要主要践行人之一,广大医学专业老师要善于挖掘与发现专业医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培育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引导学生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在学习上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进行合理指导,以此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医学生的医学能力,使医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三)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久持远的影响,校园里应该大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关的展板,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展示,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是巨大的,有利于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让医学生在良好环境下深受熏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现代科技,利用科技推动宣传,为国家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和未来医学界栋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养成一个合理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对医学生的熏陶作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规划分析篇8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UrbanplanningeducationBasedonLowCarbonCities

Qiweifeng

(ConstructionalengineeringSchool,ZhejiangUniversityCollegeConstruction,Hangzhou,Zhejiang310058)

abstractthispaperstartwiththereviewsofthedevelopmentstageofChina'surbanplanningeducationtoanalysenewrequestofurbanplanningeducation.afterthediscussiononthedevelopmentbackground,disadvantagesofeducationstatus,thentheauthorraisesnewcountermeasuresbaseonlowcarbonurbanplanningeducation.

Keywordslowcarboncities;urbanplanning;prospects

我国的城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发展和建设日新月异,而城市规划理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编制城市规划蓝图、引导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从业人员具有与时俱进的规划理念和先进分析手段。而掌握和应用这些先进理念的便捷手段即是接受相关的规划教育,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由此可见,城市规划的发展正是取决于规划教育的超前性和引导性,这既是规划学科发展对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也是保证城市科学合理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20世纪50-70年代:初设起步的阶段。在这阶段,国内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是少数几个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之一,但受整个环境的影响,城市规划教育发展极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2)20世纪70-90年代:逐步重视阶段。在这阶段,城市建设步入正轨,城市规划得到逐步重视,对城市规划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展开。

(3)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突飞猛进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开发日新月异,在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各级规划设计和管理部门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激增,城市规划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4)21世纪以来:在这个阶段,由于城市快速发展而显现的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城市化进程开始由注重数量向质量转变,国外的各种有关城市健康发展的先进理念逐步引入并加以研究和实施,城市发展顺应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新政策。城市规划从单一的物质形态规划相综合规划转变,规划的指导思想从营造城市的秩序性和效率性向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城市规划教育的要求也在顺应趋势适当调整。

新时期城市规划在规划体系、编制思维、规划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对当今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如城市规划如何解决社会公正与和谐、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等。自本世纪初,众多的规划新理念诸如紧凑城市、城市增长管理、新城市主义,特别是低碳城市的规划新思维,为城市规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低碳城市的发展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将人类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全新时代,大规模的生产和人口的高密度使得全球资源结构和生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生效。2003年,英国最早颁布《能源白皮书》,为低碳发展模式提出了较为详细的目标和路线图。自此,世界各国将低碳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于2009年明确提出了清晰量化减排指标,即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城市既是我国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低碳社会的载体,选择合适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引导城市低碳节能发展势在必行。

2基于低碳城市的规划教育现状及不足之处

2.1现状

目前城市规划专业可以分为理工两大类,工科类主要源于建筑学,较重设计、制图等技术科学,轻分析、管理等社会科学;而理科类则源于地理类,重社会科学而轻技术科学。相应的,上述两大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均有一定的侧重。目前对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趋势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有侧重点,即维持目前理工分类的规划专业,同时也有的学者强调应该两者融合。

2.2不足之处

2.2.1针对低碳城市理念的教育缺失

低碳城市作为一个新兴的规划理念,在目前的规划教育体系下,基本呈缺失状态。由于目前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低碳城市的涉及面广泛,除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外,其他诸如低碳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系统工程理论等,也是指导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而这些理论在规划教育中处于缺失状态。

2.2.2低碳产业发展教育的缺失

城市的低碳节能,除了城市空间、用地布局和城市道路规划方面,城市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城市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能有效实现节能减排,但传统城市规划,在产业布局规划和转型上的教育环节相对较少。

2.2.3低碳分析的技术手段缺失

低碳城市的构建,要用到相应的低碳分析技术,即对碳排放的衡量、测度,低碳的评价标准体系,一方面,传统的工科类专业针对规划分析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针对低碳的分析技术和手段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化。

3基于低碳城市的规划教育对策

由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规划教育阶段就应有重点、针对性地加以强化。

3.1加强低碳相关理论的教育和培训

首先,应构建完整的低碳城市理论体系。低碳城市规划涉及面广,因此不可能有一种单一的理论来指导规划建设。通过吸纳相关领域的理论,结合传统城市规划的理论,构建完整的低碳城市理论,便于指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再次,在传授其他相关理论时,要强调对低碳城市构建的指导性。比如:低碳经济学的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减排技术创新,以“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低碳城市”,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工作和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低污染和零排放;城市空间和用地布局理论则提倡紧凑的城市形态、功能混用的用地布局来实现城市的高效节能;城市道路交通理论则提倡道路的有效利用、公交优先等,提高道路的通达性,通过合理有效的城市道路带动城市的高效运转,实现城市的节能减排等;其他的相关理论,诸如系统工程理论、景观生态理论、紧凑城市理论等,应加以研究和分析。

3.2构建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教育培训

低碳城市的规划体系可分为三大类,即宏观层面的低碳规划、中观层面的低碳规划、微观层面的低碳规划。宏观层面主要解决区域空间的低碳减排,以城市群或者多个有联系的城市为研究对象;中观层面以单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观层面的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来实现低碳城市;微观层面则以城市道路、居住区规划、建筑规划等位研究对象,重点解决城市具体发展中的具体低碳规划问题。因此,在不同的规划层次和领域中,低碳城市规划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宏观层面重点从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交通网络布局等出发构建低碳城市;中观层面则从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密度分区和开发强度控制,功能混用型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绿色交通(非机动交通系统、toD、公交优先等),城市森林、绿化布局,城市增长边界等方面展开;微观层面从绿色建筑设计和布局等入手。由此,在低碳城市构建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内的规划教育是尤为重要的。

3.3深化低碳城市产业规划的教育和培训

城市产业的低碳发展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产业低碳化为目标,兼顾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同时大力发展和培育低碳型产业,自主创新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能、太阳能、绿色物流等产业。二是加强产业联动,一方面构建低碳经济产业链,另一方面加快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因此,需要在传统城市规划知识结构中,强化城市产业规划和引导的理念。特别注重在现有规划课程的设置中,重视产业规划的内容。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针对城市和乡镇的物质形态规划,增加城市产业规划的相关内容很有必要,可单独设立城市产业规划的课程,在高年级社会综合实践课程中是当年增加有关城市产业的调查选题和规划课题,以作为基于低碳城市规划的城市专业课程设置的补充。

3.4强化低碳城市分析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低碳城市规划融合多种规划理念,势必需要采用经济、社会和规划的多种分析方法,再结合计量模型、GiS空间分析等各种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分析判断,制定低碳城市构建的规划方案和对策。因此,在规划专业中,也要强调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结合,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知识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加强技能训练和美观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各种宏观层面的规划知识,以及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贺慧,余柏椿.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教育新思维[J].高等工程教育,2009(1):94-98.

[2]董琦,甄峰.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8(17):11-14.

教育规划分析篇9

论文摘要:学校发展规划是中小学管理的一种改革实践,是学校管理决策的一种要素。一所学校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农村中小学校长面前的重大课题。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也是学校发展的指针。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变化之大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强调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近年来多项政策中也不断提出要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湖北是一个教育大省,全省中小学教师近46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30多万人。面对这一全新的机遇与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掌舵者和引导者,如何科学地制定和实施sdp去把握和开展工作,响应时代的精神去积极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很值得我们去关注。我访谈了湖北某县几所农村中小学校校长,对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规划简述(sdp是什么)。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developmentplanning,sdp)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于英国,最早由一些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提出。它是一种发展性的“校本管理”策略,强调通过“校本规划”,探索学校管理问题,因为其具有针对性,所以效果很好。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这个概念,学校发展规划主要是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以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提高,是一种政府间接管理学校的方式。[1]

目前,学校发展规划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定义。代表性定义有两种:一种是把学校发展规划定义为围绕学校发展性目标,同时又兼顾基础性目标而设计的学校发展综合性方案;另一种认为学校发展规划(schooldevelopmentplanning)不仅仅是学校发展方案(plan),更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改变,是筹划或设计学校整体发展的活动或过程。前者注重静态的规划,把学校发展规划等同于形成一种文本;而后者则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文本,又认为是管理方式的更新,涉及相关的过程与活动等。应该说,后一种界定更能体现当代学校发展规划的本质属性。因为在“方案”与“过程”的向度上,我倾向于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本质上是“过程”。过程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本质属性。将学校发展规划归结为“过程”,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也符合计划范畴概念的演进趋势。[2]

(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意义(为什么要制定sdp)。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学校管理方式的更新,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来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的综合性方案的过程,是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能力,并不断探索学校的发展策略、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学校发展规划的整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校的原有基础、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在反思学校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明晰学校的使命、愿景和目的;形成学校的教育哲学;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创建的需要,选择学校优先发展项目,明确完成优先发展项目所需的时间和条件;制定每一个优先发展项目的行动计划;监控和评价学校发展规划,包括各项计划的实施状况和目标达成状况。学校发展规划的上述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好学校发展过程中整体推进和特色创建、协同合作和个体发展,观念改变和实践跟进之间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学校的改革。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校长和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系统整体变革的重要改革实践,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为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分析诊断学校存在问题、帮助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三)制定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的步骤(如何制定sdp)。

一般来说,学校发展规划包括三个部分四个方面的内容。三个部分是指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课程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发展规划。四个方面包括学校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展望、发展要素确定和设置保障系统。然而,在制定规划的具体方面(即规划过程)至少要存在三个基本活动,即通过内部分析发现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环境中发现潜在的威胁和机遇,如何对前两个方面进行最佳的回应。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分为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委员会;第二阶段,广泛征求社区和学校的意见;第三阶段,归纳并明确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阶段,草拟学校发展规划;第五阶段,讨论、确定和报批学校发展规划;第六阶段,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第七阶段,回顾总结学校发展规划。[3]

二、目前中小学校(农村地区)制定sdp时存在的问题

我针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中的几点问题(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根据什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怎样做学校发展规划;一个好的学校发展规划应包含什么;怎样为学校发展规划提供保障等问题),通过访谈某县几所中小学校长,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多数学校的发展规划实际上是一种对学校发展的一般性描述,规划本身缺乏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分析方式和结构框架,对于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思想方法、管理模式和学习工具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2.大部分学校规划意识强,可是对于制定学校规划的目标(要达到何种程度和成绩)却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盲目跟风得很厉害,并没有从分析自身学校条件着手来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3.当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出台后并没有积极投入实施,而是采取“束之高阁”的态度放在文件保管室,真正实施的并不多见。即便有个别学校实施,在解决学校发展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及操作性都有待进一步增强。4.多数规划是校长个人意图的细化,受校长个人教育价值观或个性特征的影响,其规划前提参数以政策性与经验型为主,规划方法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基本上是校长制定,然后学校中层干部进行研讨并通过,并没有基层教职工、家长、学生、社会的参与。5.许多学校认为学校发展规划与社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几乎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没有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成功实施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呢?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三、如何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晰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

一个系统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不仅是一个“文本”的形成,而且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这种新的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校主体的内在发展,关注目标、过程与绩效及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强调广泛参与、至下而上,每一个规划成员一起分担责任。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持续行动的过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客观需要,又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成立一个结构严谨、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专项小组。

学校发展规划是涉及学校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详细周密的部署。在做规划之前和制定整个规划的过程中,校长及其有关制定规划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不应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创造与构想,应该是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结晶。这个专门小组成员比例应该科学合理,应由规划专家、老中青年龄占合理比例的教师代表、高中层领导及基层代表人员、社区领导代表、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共同组成,每一个阶段都应让他们积极参与,做到群策群力。这是制定出被广泛认同的发展规划的基本条件。

(三)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信息是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之前应对学校目前所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准问题,解决难题,排除学校未来发展的障碍。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就是swot分析法,即分析学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或采用雷达图分析学校的硬件、软件,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状况。其次,还可以对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进行分析,可采用pest方式,即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维度来进行;查找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采用问题树、问题归类、问题的优先排序、发展线等方式。另外应对所处同一地区的相同类型或办学实力相当的学校进行调查分析,吸取它们在制定sdp时的经验教训,这对于自己学校在制定sdp方面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四)校长的角色转换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校长作为一个学校改革的掌舵者和领导者,应从自我入手,提高规划意识,增强关于规划工作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校长培训,有关教育管理专业学历培训,提高学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校长专业化。从理念方面建立共同愿景(sharedvision),让教师有一种团队归属感及安全感,从而上升为一种组织自豪感。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形式可以以专题讲座、短训班、课题分析、外出学习、课例分析等;据调查,课例分析这种形式很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欢迎。积极创造机会让年轻教师或中层干部去参加学习交流,增进他们的业务水平,使未达到教学学历要求的教师到有关专门培训学校或高校进行继续学习,提高教师整体的知识面。

(五)关于实施与评估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包括检查、设计、实施及评价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学校发展规划是检查、设计、实施、评价四个过程的循环统一。实施环节是关键,根据规划文本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重在操作;评价环节主要是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重点在于学校自评。在决策、制定、实施、评价学校发展规划时应该做到公正、公开。决策权应体现公平,校长或中层领导不能依据自己的个人意愿决定,而应把决策权委托给那些深入、详细了解背景因素并将影响规划过程的人,这种做法才是明知之举。

(六)争取校内外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有力支持。

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不同群体之间观点达成一致的过程,也是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上确定共同价值观、目标和途径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各部门和所有成员的积极性,通过深入沟通和广泛参与,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意见。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不强,在配合学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不能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可是,在这一地区的一所实验小学采取了很好的应对措施——发展“家长学校”和举办“学校文化周”,以定期观赏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或举办学校校园文化来带动家长的参与意识。

此外,学校还应处理好自身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和政府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和政策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9,970.

[2]童康.学校发展规划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2,(5)

[3]晏清才,龚春燕.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j].中国教育期刊,2006,(7).

[4]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8,(2).

教育规划分析篇10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07-01

一、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正在大规模进驻高校教学,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这对于高校以及大w生的意义都在不断增强。具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综合主客观因素的分析,确定职业生涯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在具体的规划中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评估,即一个人对于自身能力、性格、特长等影响职业因素的分析;环境评估,即一个人对相关的就业环境和市场需求所做的分析;目标决策,即对于所选职业的要求或者需求的分析;计划实施,即合理评估职业选择与获取需要的具体实现方案,也就是自我的行动;反馈调整,即通过信息的获取实现的对于自己职业规划各方面的调整。这五个方面构成了职业规划的内容,而思政教育也就是从这些方面对职业规划进行影响。

二、思政教育对职业规划作用的体现

(一)自我评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对自己的了解,也就是自我评估,对于自己能力、兴趣、适应力以及价值观认可等的分析和评价是择业就业规划的基础,而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的把握不够精准,往往自我评估不真实。此时,就需要思政教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具体来说,通过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矫正来端正其对自身的认识。许多学生由于崇尚享受、奢侈,不愿受苦,而将自己的定位偏重于高端产业,或者说不切实际地想做少劳多得的工作,这种由于价值观不正确引起的自我定位不准确,极有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价值观的矫正和提升,可以让学生不只是追求工资收入与个人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满足,其在职业规划时,也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二)环境评估

思政教育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其在评估环境需求时,看到更为宏观的社会画卷。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中国梦两步走正在大踏步迈进,可以说正是国家对人才极其渴求的时刻,时代的需求在呼唤当代学子。在思政教育中,告诉学生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动向,让学生知道国家发展的新动向,例如当下热议的一带一路。让学生能够看到市场的广阔性,而不局限于大城市、热门专业和就业方向。通过思政学习了解社会的广阔背景,则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评估会更具张力,能够发现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机会。

(三)目标决策

决策依靠的是信息的收集和筛选,信息的收集在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中有了较为集中的体现,因此,目标决策更为侧重信息的筛选和分析。许多学生学习了思政教育,了解了国家形势、政策,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然而无法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有用信息。在信息的选择和分析上,思政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个人价值会影响个人对信息的评价,因此思政教育通过价值观培养能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发展之路。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方法论的选择和学习,能够让学生增强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四)计划实施

目标一旦确定后,最主要的就是付诸行动,也就是计划实施问题,这也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核心步骤。任何决定没有实际行动的支撑,永远无法成为现实,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显然是计划实施的第一步。思政教育能够告诉学生实践与行为的重要性,明白任何规划都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只有用行动加以践行,才能成为现实。除此之外,思政的作用还体现在给予了学生将目标付诸行动的方向和道路,心怀高远、脚踏实地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践行中应该始终坚持的理念。只有始终坚持目标,并且从小事做起,打牢基础,才能真正通向目标。思政教育让学生明白,要实现职业规划的目标,就要增强自身能力,在生活与学习中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五)反馈调整

反馈调整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适应的过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即使已经拟出一个相对确定的计划并为之努力做出过相应的行为,然而在具体的各个阶段中,难免会出现现实情况,例如外界条件和自身因素的改变,此时就需要学生能够根据现实情况,敢于改变。思政教育中的现实适应,即根据现实情况及时做出改变,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哲学观点,正是反馈调整的理论基础。由于现实世界瞬息万变,就算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够适应更好的职业岗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途,那么实时调整目标和计划,也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

三、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思政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