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十篇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十篇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0:23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1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新学期开始,“双减”新政落地,将让中小学的办学生态发生巨变,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增强,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无疑更重,专业性要求更高。“双减”之下工作量虽略有增大,但也促进了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如何提高作业质量,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这是“双减”给老师们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要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常规工作。

  “双减”新政给老师带来了哪些影响?“双减”之下,如何让教育回归,让幸福回归?下面我谈谈对“双减”的感受和看法。

  一、“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加强备课质量,优化课堂,布置作业,力求“少而精”,致力引导学生找到学习乐趣。

  “双减”出台,意味着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找到学习乐趣,当他们的内驱力被激发,学习就会变得轻松,也会主动向课外延伸,拓宽知识广度。“双减”之下,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

  作业批改是落实“双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师要比过往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科学布置和批改作业,并根据作业情况,更精准地为每位学生构建学习档案。“双减”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避免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

  因此,我布置的书面作业不超过20分钟,尽量做到精且优。另外还有20分钟的阅读时间,由学生自主把握。作业批改有优、良、中等标准,个别同学完成质量不高的会做批注,再抽时间对他们面批面改。谈到分层布置作业的问题,小学生的分层不会特别大,所以学校暂时还是全级统一作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多阅读。

  二、如何让课后服务变得更有意义?老师应该跟时间赛跑,在夹缝里挤时间。

  我们教师应该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科学合理布置课外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切实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强课后服务的水平。

  实行“双减”工作以来我们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更注重提升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家庭作业主要是让孩子们完成一些像跳绳、排球、篮球这样体育类的,还有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完成一些他们喜欢的兴趣爱好。

  我校启动新学期课后服务工作后,所有教师坚守岗位,在服务时长、服务形式、课程项目、师资队伍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老师们改变了在课堂教学习惯,主要是理念的转变,课堂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在课堂上腾出更多的时间,低年级是15到20分钟的巩固练习时间,高年级是10到15分钟的巩固练习时间。减少了孩子们回到家里完成作业的情况。

  三、落实双减”,扎实常规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双减”政策,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将“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分层作业要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生作业抄写本上呈现出来;每周一次组内集体备课,做到人员分工,经验相互分享,保证备课如实开展;落实常规工作,狠抓教学质量。

  积极学习本期常规考核要点及变化,及时了解教育文件,仔细研读教参,明确教学流程,注重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反馈开学教学工作手册撰写情况,要注重课题研究的撰写,工作手册的指导思想要结合“双减”政策、教科院提升课堂质量六项建议、本期教导处工作计划进行撰写。其中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具体工作措施要一一对应。

  总之,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常规工作,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好常规工作,真正有效地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双减是一项政治任务,学校和教师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关键。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双减工作作为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让校外培训回归教育初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要更加关心关爱教师,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引导教师严守师德师风底线,用心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发挥个人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课后服务更精彩,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我们教师要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对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用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家国情怀,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良好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造就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

     一、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削减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二、增强集体备课,仔细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

  确,依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地课时教学目标,并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育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有目标,避开随意性。在讲解课文中完成。如: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对容易写错的,在检查预习时重点强调,采用集体书空或抄写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运用各种办法或近、反义词,或联络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课后及时写下。有了课堂上说的基础,回家完成写的任务就轻而易举。对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减轻了学生业余负担。

     五、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仔细练习。让学生作业负担小,又得到最大的训练,做到及时高效。每周针对单元目标出好周周练,进行些操练。

     六、设计分层作业: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获得现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获得学习,获得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开学季,上好“双减”第一课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双减带来的“惊喜”一一校外培训做“减法,业余时间做“加法”,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去追寻童年的“诗和远方”。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相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双减”大礼包为孩子们送上开学“见面礼”,家长们也更加期待全新的打开模式。开学季,如何让“双减”在校园里与暑期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减负政策在校园里落地,孩子关心,家长注重,全社会关切。教育部门、学校应把“双减”政策贯穿到新学期的教育任务当中,精心准备好“双减第一课。把各项“硬举措”落地落实,首先要深刻把握“双减”重点,对标对表,把举措与实践有机衔接起来,严格把控好书面作业量,探索推出延时托管服务等,让“双减政策与教育改革同频共振,打开更多新场景,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双减”落地,关键看行动,更要看力度。各地要细化措施,从严监管,让好政策见到好效果。当前,很多地方积极采取行动,纷纷推出“课后服务细则,让“双减走进校园拥有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箱”。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2

  教师关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

  xx小学缪华良校长的讲座令我感受颇多。缪校长在介绍凤凰小学的“校本化实践的三项行动中”中提到“有所不为,做好五个‘无’”。“双减”下的作业设计确实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沙龙交流中,各位教育专家碰撞智慧火花。特别是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与落实的探讨,为作业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阐明了方法。浙江省教研室喻伯军老师总结了八个字:“精选、先做、全批、返回”,高度凝练,醍醐灌顶。如何击破这八个字,如何落实这八个字,我想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一、主题式作业,实现学科整合

  主题式作业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这类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融通学科,使语文外延得以充分展开,构建大语文。如学习了《燕子》一课,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画出来,并用简短文字说明,或根据内容制作小燕子。美术课上老师进行评价,讲解,修改作品,实现语文与美术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式作业,实现知识内化

  实践式作业的设置要激发学内化课本知识的作业,学会把语言内化为技能。如学习了《守株待兔》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这样的作业训练了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挑战。

  三、分层式作业,实现各取所需

  作业的设置的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加学生对作业的选择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层级的作业。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基础性作业(侧重字词句等基础性知识训练的习题),能力性作业(侧重于段落、篇章和习作等练习题),拓展性作业(侧重于读写结合,内容拓展性习题),三种作业自助餐供学生选择,使不同学力的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学有所获。

  四、趣味式作业,实现学而不厌

  单调的学习活动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并会心生厌倦。因此作业的设置也应贯彻愉快教学原则,增强趣味性。如在学习了“田”、“地”“雪”字之后,布置学生猜谜语作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形象地记忆生字,一石二鸟。

  思想引领行动,行动践行思想,聚焦“双减”,深化课改,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赋能。

  教师关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

  通过上周关于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探讨,我感受颇深,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成长空间我认为,创造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灵活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目标:让每个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和能力,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选择或再创造,提倡适者为上。

  二、提高教师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学生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可视的重要环节。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双减教师心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教育双减教师心得,请大家多多关注“蜗牛文摘”。

 教师关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

  减负提质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提质,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才能有效的提质减负。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

  3、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

  4、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

  5、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得到学习,得到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教师关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教师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在备课中应有针对的备课,在教学中也应有针对性的教学,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在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双减工作落实后,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多了,首先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支配时间的有效性。其次,要做好学生休息时间的引导,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充沛的精力。学生在学习中也应注意,循序渐进。

  三提高作业效率。教师布置作业前,应做到广泛浏览博览,做到心中有数,作业布置时要做到少而精,指向性明确,针对性强。教师作业反馈应及时,也可以发挥“小教师的作用”,兵教兵将教将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3

关键字:施工图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十多年来,随着民用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设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对建设成本控制日益重视,建设项目全程管理,尤其是对建设资金的控制已成为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随着建筑设计市场日趋成熟完善,各设计单位对其施工图的经济指标控制亦成为其在建筑设计市场能否拥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手段。另外,节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同样要求进一步降低建筑单位能耗。故此建筑设计阶段的施工图优化已成为各方共识,并在近些年来催生出一个新兴行业,同时亦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施工图阶段结构优化设计的参与方及困境

根据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民用建筑设计一般需经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传统的建筑设计合同要求设计企业(乙方)按照约定时间向建筑企业(甲方)提供合格的设计成果(施工图等),对设计的经济性要求并不显著。但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设计市场愈趋完善,现代建筑企业对设计成果的经济性要求已成为其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而设计企业限于国家规范等相关行业规程及设计期限的约束,难以花费更多精力进行优化设计。故而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优化设计的公司,他们熟悉相关设计规范,可以为甲方提供优化意见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建设成本,从而对建筑设计市场产生了影响。

然而,优化公司一方面受雇与甲方,把甲方的经济利益作为其服务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优化意见却需要通过乙方的成果(施工图)体现。虽然其优化意见一般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但因其立场与设计企业存在差异,提出优化意见时既难以衡量设计合同规定的设计期限带来的压力,又难以估计设计修改所需要的人力成本,故其优化意见的实现同样面临重重困难。

面对这样的设计市场新形势,作为一线设计人员,在与甲方及优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对常见的一些优化意见应有一些基本认识及应对措施。

三、结构选型及计算模型优化

一般来说,涉及结构选型及计算模型参数选取的改变将带来全面而重大的影响,故应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解决。但实际工作中,常常在施工图阶段遇到这类全局性的优化,诸如基础形式的改变,竖向构件布置的调整,楼盖形式的变化等,这多数是由于建筑功能的重大改变,或前期相关资料缺失,亦或相关审批程序不到位等原因产生的。这类问题原则上不属于优化设计范畴,应与甲方协商,全面衡量工期、造价、设计力量等因素后妥善处理,本文不再赘述。

四、结构构造方面的优化

结构设计总体分为两部分:建立模型计算分析及依据计算结构绘制施工图。当前结构优化主要集中在施工图优化,即依据同一个计算结果,仅通过改变构造做法来实现一定程度的优化。这是设计人员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1)板配筋优化。板配筋量在总含钢量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也不能忽视,尤其对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而言,板配筋优化有不小的意义。无论单向板或者双向板,其受力及计算模型都比较明确,计算结果在常见的板厚及板跨时大多由最小配筋率等构造要求控制。故优化公司对此项通常的优化意见是上皮负筋采用分离式(包括半分离式),下皮通长并均符合计算值,同时尽量减小板厚。

从工程实践来看,楼板开裂通常更多的是因为温度,砼收缩等原因导致,而采取的措施通常也是在关键部位适当提高配筋量,配筋方式采用双层双向而不是分离式来应对。另外,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分离式配筋产生的钢筋定位偏差或错漏导致截面有效配筋量不足的问题也屡见不鲜。故此对于常见的多高层民用建筑,下列几个部位板配筋方式一般宜采用双层双向:首层和顶层并适当增加板厚;对平面比较狭长(宽厚比大于4)的两端开间;竖向交通核及两侧皆空的连廊;内天井等平面开大洞的洞口周边。这些部位在当前主流的计算分析软件中若不经特别设置其板筋计算结果与普通部位没有显著差异,故需人为适当加强。

另外,对大底盘地下室的顶板需要单独讨论。大底盘地下室顶板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面积通常较大,且与数个主楼首层相连,但板面标高差异一般均大于600mm,即需要按照错层或者开洞对待,计算模型存在边界效应。2.顶板的梁柱平面布置受到地下室功能影响并不均匀,诸如车道、坡道、各种设备用房、人防区域等等,导致板跨不均匀及大量异形板。3.顶板上荷载多样,分布亦不均匀,例如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等。4.某些荷载在设计时可能未确定,例如园林景观专业的局部增厚覆土,大型乔木,孤石等。5.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临时荷载,例如材料堆载,临时施工电梯,脚手架荷载等。6.为减小温度应力和砼收缩裂缝设置的若干条施工后浇带、膨胀带等。7.由于顶板上一般均有覆土,板面大多属于二a类环境,其耐久性问题,裂缝宽度的控制及自防水性亦不容忽视。8.当相邻板块由于跨度荷载等原因导致板配筋计算值差异较大时,采用分离式配筋也难以兼顾构造要求,往往出现级配相差较大的钢筋交错布置,对这种情况的受力性能亦缺乏了解。故此大底盘地下室顶板配筋优化不能简单采取分离式,而应分区域区别对待,对主楼与地下室顶板交界处一跨范围宜适当加强,对后浇带所在板跨不宜采用分离式,对板跨较大荷载也较大的车道等部位宜局部增加板厚以使板变形及配筋量变化更加均匀。

(3)梁配筋优化。梁作为可承受各种荷载的应用最广泛的水平受力构件,几乎是各种受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受力形式复杂,与竖向构件组合后形成体系效应更难以一概而论,本文仅对涉及框架梁配筋构造方面常见的优化措施稍加讨论。

1.梁上皮纵筋采用通长筋+架立筋方式,下皮纵筋部分(比如第二排)不伸入支座,取0.9ln。这种配筋优化方式的依据是梁的弯矩包络图中上皮跨中不出现负弯矩,下皮两端不出现正弯矩。故该方式适用于非抗震或抗震设防烈度较低的情况,对于中高烈度区宜慎重,对于高烈度区不应采用。对剪力墙连梁,高跨比较小的深梁,截面高厚比较大的薄腹梁也不适用。另外,当梁明显受到扭矩作用时,例如带雨棚的边梁或者弧形梁等,亦不宜采用架立筋形式,而应在满足规范对抗扭纵筋数量和布置间距要求的同时适当增加抗扭箍筋的配置。

2.考虑梁上部翼缘作用以降低梁底筋的配筋量

新版pKpm软件Satwe菜单中增加了考虑梁上部翼缘有利影响的可选项。通过比较同一计算模型在是否勾选该选项的两个计算结果后可以发现:第一,因为考虑翼缘影响仅对梁正截面底筋起作用,而计算上皮负筋时不考虑,故程序仅对各梁单元在第五步计算单元内力并配筋时才考虑翼缘作用,而不是在组装总刚度矩阵时就计入翼缘影响,这是一种节约软件运行机时,提高效率的做法;第二,在输出结果中对某些梁截面配筋达到某特定条件时自动将梁替换成steel单元(具体条件还需咨询软件开发单位),这也是程序开发范畴的简化处理,但对用户来说事实上需要以未考虑翼缘效应的结果来做配筋参考,这样无疑增加了设计校对工作量;第三,这个选项是对模型中所有梁单元均起作用,而事实上某些梁没有或者需折减翼缘的有利作用,例如上翻梁(即倒t型梁)等;第四,考虑翼缘作用对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梁比较适用,而对可能承受往复水平作用的梁(典型的如剪力墙连梁),亦并不合理。故在考虑采用该选项做优化设计时,也不能盲目适用,还应加以区别对待。

(3)剪力墙配筋优化。剪力墙作为一种结构受力构件,不但能承受竖向作用,同时还能有效承担水平作用,其布置灵活,与梁板柱等构件搭配后可使得结构体系千变万化,很好的满足建筑功能要求,适用性极广,这方面的经验早已浩如烟海,本文不再赘述。从结构优化角度来说,剪力墙因其体量大,也是各种常见结构构件中优化效果最明显,对综合含钢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故此常常成为优化工作的重点。剪力墙的优化,关键在其合理的平面布置,关于这方面的技巧亦早有许多论述。但进入施工图阶段,再对结构体系做较大调整为时已晚,下面就针对这个阶段的优化谈几点感受。

1.剪力墙长度的优化调整。当确定建筑平面中某个位置需要布置剪力墙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最经济的墙长如何取。若是有建筑的门窗洞口限制,当然可以取至洞口边缘,若无限制时,墙长的下限一般首先考虑8倍墙厚多一点,即短肢剪力墙的上限,经过一轮试算后,通过观察轴压比,来调整墙长。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时轴压比可以看三、四层或者底部加强区以上一层的值,而不是底层。这是因为,首先底层或者一层,由于建筑功能的变化,常作为公共空间,且外立面亦多采用干挂石材,其对墙长墙厚的变化有一些余量;其次,底部加强区以上一层,通常已是建筑标准层,对结构布置的限制与以上各楼层相比变化不大;再次,该层也常是砼强度等级变化的位置。故该层常常出现剪力墙轴压比超限,暗柱超筋等问题。以该层作为确定墙长的依据,可以比较快速准确的达到优化值。当然,对于短肢剪力墙宜尽量避免,因为规范对这种情况的剪力墙配筋要求更严格;而对于一字型剪力墙,其两端尽量增加端柱或翼墙,这样可有效减小lc的长度。

2.剪力墙配筋优化。剪力墙无论墙身还是暗柱配筋,各本规范都做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且大多数情况均由构造要求控制,并无多少优化余地。当前多数优化意见仅是对个别条文的逐字“优化”,诸如:框架剪力墙中墙身竖向及水平筋采用10/8间隔以符合规范条文规定;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与楼面相交处未明确是否需要增设暗梁;墙体中的水平拉筋在满足配箍率的条件下采用单肢而不是方箍等。这些措施看似微小,但整体算来也颇为可观。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对梁板墙的各项优化措施,在增加设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亦提高了施工环节的人工成本,及监理、甲方等现场管理的复杂程度,这与当前以“效率优先”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其优化效果对各方主体的最终经济效益还有待更多的总结交流。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4

关键词燕尾隧道大跨度反向挑顶变断面衬砌

ConstructiontechniquesfortheChilingswallow-tailed-typetunnelofXiangtang-putianrailway

tongXiangyang

(ChinaRailway14thBureauGroup4thengineeringCo.,Ltd,Jinan25002)

abstracttakingtheChilingswallow-tailed-typetunnelofXiangtang-putianrailwayforexample,thepaperintroducesthetechnologyofinvertedtop-diggingfromthesingle-tracktodouble-trackofswallow-tailedsectionandhydraulicformworkjumbofortheliningoftunnelwithtechnologyoflargespanandvariablecrosssectionliningwithhydrauliccarriageofvariablecombinationofportal-framesandsmalltemplates,tointegrateconstructionresource,reducetheconstructionperiodandensuresafety,qualityandbenefit..

Keywordsswallow-tailed-typetunnel,largespan,invertedtop-digging,variablecrosssectionlining

中图分类号:U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对于隧道燕尾段的施工,大部分铁路隧道燕尾段均在洞口段,目前常见的施工方法均是先大跨后双连拱、先双连拱后小间距的施工顺序。本工程因燕尾段距进口较近且围岩较好,设计取消连拱地段,由进口施工。为缩短工期、确保安全,采用了反向分部开挖施工技术,即小间距段右线隧道先行正常施工至大跨段交接位置,向大跨段按照一定坡度向大跨段挑顶施工,后采用反向分部扩挖形式完成大跨断面正常施工,后左线(后行隧道)施工至小间距结束,大跨段二衬采取了主副门架断面可变式液压台车进行施工。

2工程概况

赤岭隧道设计为燕尾式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438+515、DK445+600,隧道线间距由进口的25.38渐变成4.6m,燕尾段起点为DK440+130,终点为DK441+081,包括双线小间距段269m和双线大跨段682m。燕尾段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燕尾段平面示意图

3小间距段施工

3.1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总体施组安排,赤岭隧道进口右线先行,先行隧道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进行开挖,Ⅳ级、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后行隧道为减少对先行隧道的影响,进入小间距后开挖全部采用三台阶法进行开挖,间距较小地段采用短进尺、二次爆破,掏槽眼整体往左偏移等方式确保中隔墙稳定。小间距隧道左右线错开施工,且后行隧道的开挖面滞后先行隧道的模筑衬砌不小于50m。

3.2小间距隧道关键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中间岩体的稳定,是小间距隧道施工的关键。本隧道中岩墙最窄处仅为1.6米,中岩墙的加固措施和后行隧道的爆破开挖是能否安全施工的关键。

3.2.1中岩墙对拉锚杆施工

(1)中岩墙最窄处仅为1.6m,为保证中岩墙的稳定及安全,在中岩墙起拱线以上设对拉锚杆,锚杆用Φ22钢筋按设计预应力锚固。

(2)预应力锚杆采用后张法施工。在后行隧道上半断面按设计位置钻孔打穿岩体,凿除杆体两端砼弧线部分,使垫板与砼面密贴,张拉端设在后行隧道内,锚固端设在先行隧道内;由后行隧道上半断面送入杆体,将锚固端的垫板与杆体焊接,并用喷射砼封闭孔口;用注浆机沿杆体向孔内注浆,注浆后用锚杆拉拔器立即张拉至设计预加拉力,用扭矩搬手双螺母锁定,并用喷射砼封闭孔口。预应力锚杆安装如图2所示。

图2对拉锚杆安装示意图

3.2.2钻爆设计

3.2.2.1爆破材料

采用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及导爆管起爆。

3.2.2.2爆破设计原则

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炮轰波对围岩的扰动,达到保护围岩的目的。对于围岩情况好的Ⅱ级围岩一定要严格按光面爆破参数进行爆破,力求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3.2.2.3爆破设计

Ⅱ级先行隧道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掏槽眼偏右布置,减少对中间岩柱炮震影响,开挖进尺控制在2m左右,Ⅱ级后行隧道采用两台阶法施工,掏槽眼偏左布置,开挖进尺控制在1.2m左右,Ⅳ、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局部微弱爆破,多打眼,少装药,尽量减少炮震对围岩的扰动,开挖进尺控制在1榀拱架。掏槽眼采用三级V形掏槽,循环进尺3.5~3.8m,赤岭隧道进口大跨段加宽6m地段双线控制爆破炮眼布置见下图3所示。

图3Ⅱ级围岩后行隧道台阶法炮眼布置图

最大段允许用药量以允许爆破震动速度来控制,由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Q--最大一段允许用药量kg

V--振带安全控制标准cm/s

R--爆源中心到振速控制点距离m

K--与爆破技术、地震波传播途径介质的性质有关的系数

α--爆破振动衰减指数

大跨段加宽6m段控制爆破炮眼药量分配见表1所示。

表1大跨段加宽6m段控制爆破炮眼药量分配表

双线光面爆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2所示。

表2双线光面控制爆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大跨段过度施工

4.1大跨段过度开挖

右线小间距结束后首先进入大跨加宽600cm段,该段开挖宽度20.3m,高度12.83m。由于跨度较大,为保证施工及结构安全,采用挑顶后反向分步开挖法,大跨分部开挖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大跨分部开挖示意图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5

关键词:aGV、电磁导引、双线轨道、RFiD导向、物联网

按照导引方式分类,aGV可以分为电磁导引、激光导引和视觉导引等方式。实验和应用表明,电磁导引具有高性价比、地面平整等优点。但是路径难以更改,轨道布设繁琐,成为制约其普及的因素。本文提出的方式旨在改善这一问题。

近年来,物联网概念火热,RFiD作为物联网中的核心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本文将展望aGV系统在未来物联网中的使用方式和优点。

典型电磁导引方式

电磁导引一般是在地面下沿预先设定的行驶路径埋设电线,当高频电流流经导线时,导线周围产生电磁场。aGV上左右对称安装两个电磁传感器,所接受电磁信号的强度差异可以反映车辆偏离路径的程度。

图1为典型电磁导引方式示意图。其中共有1~10号磁钢定位点:1、2、3、4、8、9、10号磁钢所在的环路交流频率为f1:1、2、3、5、6、7、8、9、10号磁钢所在环路交流频率为f2。aGV在确定路线以后,通过选择对应路线上的频率实现节点导向。通常aGV是顺时针或逆时针单向运行的。

磁钢起定位作用,小车在检测到不同磁钢时定位并执行相应任务。可以将不同位置磁钢定义为等待指令点、加速点、减速点、选频点等。

电磁制导采用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轨道布置繁琐、路径更改困难等局限性。如果工位数量较多,则轨道设计更加复杂。

新导引方案

为了较好地解决传统电磁导引方式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中采用了双线轨道布设和节点RFiD导向方式,并根据需求设计了aGV小车。

1、aGV结构设计

aGV的结构采用图2所示的前轮差速驱动的形式。

RFiD读写器、电磁传感器组和霍尔元件依次按照顺序排列。aGV控制系统中含有电机控制设备,确保前轮转速

致和稳定。当电磁传感器靠近电磁导引线时,检测到的交流信号增强,反之减弱。电磁传感器组不断感应电磁信号,计算并修正aGV与电磁导引线的相对位置。

2、双线轨道

对于选频电磁导引方式,由于每个环路上通有不同频率,通过不同频率环路交叠实现aGV路径转移。如果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情况,要使用多个闭环路、多个频率实现aGV的路径转移,则不论对于aGV车身系统成本还是对于地面成本都将明显上升。双线轨道方式可以将所有工位点连接起来,路径设置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地面只需要一台或几台同频率发生器,轨道上电磁信号强弱基本相同。

单导引线的演变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a到B为主干道,在a、B的两侧有C、D两个工位。通过在a、B中间拉线引出路径至C与D。如果有更多工位,在B的右侧还有e、G、F3个工位,则可以通过从B点引出新的双线轨道。由此可见,根据实际调度量需求和每个工位的物流范围等实际情况,轨道可以灵活设计。

由于该方式中一条轨道/路径由两根电流相反的电磁导线引导,存在电磁信号部分抵消情况。利用双导线的外侧信号导引,电磁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显然与信号源功率、双线之间距离以及电磁探测器的放大倍数等因素有关。实验证明,该方式与普通单线引导一样有效。

根据上面的方法,设置了如图4所示路径。该路径适用于流水线生产物流系统、仓储系统、医院病房、图书馆等场所。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路径,其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及事业单位中对aGV路径的基本需求。

该路径连接6个工位,在每个工位及节点置有RFiD标签。双线轨道方式能够保持电磁制导成本低、地面整洁的特点,同时进一步降低地面费用、aGV控制系统费用,并提高路径铺设的灵活性。

3、节点RFiD导向

研究中,在节点及工位铺殴S50标签。该标签数据保存期达10年,可无限次读和近10万次写;具有8K位eepRom;成本极低,可维护性好,便于整个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当aGV通过电磁导引到达节点时,读写器首先读取标签中保存的位置信息。控制系统规划下一条路径并向主控机提出请求,主控机批准则继续前行,不批准则等待主控机指示。aGV在到达每个节点时都进行下一步规划。

图5为aGV节点RFiD导向示意图。aGV检测到减速点磁钢时减速,并准备读取RFiD标签。当RFiD检测到标签时,读取信息,通过一系列处理获取下一步动作信息。若下一步动作信息为转向或直行,则aGV完成规定动作,并时刻比较两侧电磁感应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在转弯或直行完成后,下一个加速/减速磁钢将加速离开。

控制和调度系统

1、aGV控制及定位

根据图4所示的路径图,将该方案置于轿车总装线应用背景下,其空间布局如图6所示。以x轴和v轴对整个电磁轨道俯视图做二维标识。所有标签都有一个唯一包含横纵坐标的标识号。由此,所有节点被一个标识号唯一标记,两个相邻节点标识号唯一确定一条路径。

根据S50标签存储结构,在标签中存入本点标识号及关键字,相邻点标识号及关键字。在对转弯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或者节点处分支路径大于4条情况下,为标签中存入各点的陀螺仪角度信息,便于通过陀螺仪辅助转向。

2、控制系统框架及调度流程

aGV控制器对电源(充电)、液晶屏、电机伺服控制器、电磁导引模块、移载模块、无线网卡、陀螺仪、RFiD读卡器等几个功能模块进行控制。由于RFiD的引入,aGV自主导引能力增强,能够充分挖掘aGV作为自主载体的智慧导引能力。

调度系统框架图如图7所示,通过无线局域网使3台aGV与主控机数据交流。由于在节点标签中已经存有大量协助aGV自主选择路径及导向的信息。新方案的调度系统比传统电磁制导方式相对简单。对于主控机,更多关注对系统的监视和管理,直接参与制导aGV导引减少,便于系统升级及维护。

新型aGV应用展望

全自动化智能物流中心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取得快速发展,aGV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渐渐发展成为具有智慧的物流终端,即更加自主和智能。aGV可以与物流系统的物联网进行联网运作,实现智慧物流。

首先,托盘、货箱及各种需要运输的物品上可以加贴RFiD标签,aGV上装有反向散射型读卡器。由于每一个RFiD标签都有唯一能够识别的iD号,aGV能够将经过的各工位上的物品iD号读取并发送至主控机。通过该方式可以对物流情况进行高效定位和管理。

其次,新方案的基本原理是RFiD的识别定位功能和信息存储功能,这与物联网系统的基准点一致。采用新方案便于aGVS与物联网系统的集成和电子地图定位及管理,能够缩短作业时间、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降低运转费用及实现可视化管理。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疏散

一、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疏散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对疏散路线,安全出入口,疏散距离,避难层。消防规范对安全出口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指的是通向疏散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疏散路线要简捷,易于寻找、辨认。

安全疏散在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1、疏散走道必须要做到门与房间隔开,距安全出口1.4米内不得设置台阶,走道上也应尽量避免设置踏步,宜用缓坡。2、疏散楼梯首层宜直接将出口开向室外。建筑中情况比较复杂,疏散楼梯必须设置在建筑中部时,疏散楼梯应设置简短封闭的走道或门厅通出室外。规范对4层以下的建筑作了放宽,允许首层楼梯间的出口在距外部出口15米的范围内。3、疏散路线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正常情况下,人们是有秩序的,但在火灾发生时,由于人们惊恐的心理状态,易出现拥堵。如旅馆、写字楼、科教建筑、医院、商业建筑、通讯建筑等人员密集公众建筑,每个分区应设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而对于剧院、电影院、礼堂等观众厅安全出口数目不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员数目不可多余250人。要保证室外安全出口的畅通,要严格控制好安全疏散的距离。4、丁字型走道计算疏散出口(房门)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时,袋形部分可以折算成两倍的距离计算成双向疏散的距离。如丁字型袋形走道部分疏散距离为5米,双向部分疏散的距离为10米,则为20米的双向疏散距离。5、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必须要合理,应急照明的设置也很关键。

二、高层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的方法和对策

对于综合性的大型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疏散标志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具有代表性的有高层住宅、办公建筑、旅馆。实例如下: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外廊式或内廊式走道,对于塔式住宅,其特点是以电梯、楼梯和公共走道组成一个平面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分布在核心的四周。这种平面形式布置紧凑,既方便平时使用,又便于火灾时紧急疏散。大型办公和旅馆高层建筑,凡采用大空间办公室的,大多采用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2、合理布置疏散出口

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向两个不同疏散方向进行疏散,一般应在靠近主题建筑标准层或其防火分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出口处设置疏散出口。在火灾时人们常常是冲向熟悉、习惯和明亮处的出口或楼梯疏散,若遇到烟火阻碍,人又在惊恐的情况下,往往会追随他们盲目行动,如只有一个方向得疏散路线是极不安全的。在条件许可时,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尽量靠近外墙设置。因为这样布置,可利用在外墙开启窗户进行自然排烟,从而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如因条件限制,将疏散楼梯布置在建筑核心部位时,应设有机械正压送风设施,以利安全疏散。安全出口(门或楼梯出口)的布置应均匀,具有不同方向的出口。如北京香山饭店,但必须注意的是,有的高层办公建筑,将两座楼梯相近布置,而且在同一个方向,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两者之间至少应保持5m以上的间距。

3、合理布置疏散楼梯

这是疏散道上的第二安全区域。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对于旅馆、办公建筑、教学建筑、科研建筑、医院、商业建筑、通廊式住宅等或其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

由于是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可以将两个疏散出口(主要是楼梯)布置在建筑物同一层平面的两侧,在发生火灾时就可避免人群拥挤而出现混乱的情况,发挥两个安全出口的作用。由许多火灾实例和试验得知,在火灾情况下,人们由于惊慌异常,有可能奔向窄狭地点,以致不能很快脱险;再次失去理智控制的人,往往追逐别人盲目行动等。若有了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能较好地与平时疏散活动结合起来,火灾紧急疏散就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4、疏散指示标志的重要性

在消防设计上,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往往会被轻视。特别是在装修设计上,能省则省,能方便则方便,能偷工减料则偷工减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消防设施在疏散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时,对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的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1)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有连续性,指示方向应按就近原则,尽量少用双向疏散指示标志,以免产生误导,影响人员逃生时间。双向疏散走道设置间距不应超过20米,袋形走道不应超过10米,转弯处及安全出口处均应在明显的位置设置。(2)疏散指示标志在墙面上应采用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地面上宜采用自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其它不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应禁用。(3)大开间的室内疏散指示标志宜设置在地面上或挂在吊顶上,因为在柱子上或墙面上设置时容易被遮挡。大开间应尽量在通道的地面上设置自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此种效果最好。

5、避难层(间)的合理设计

设置高层建筑避难层(间)是十分必要的。设置避难层(间)是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在火灾时安全脱险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就高层公共建筑来说,人员众多,紧急疏散是个大问题。层数在25层以上的办公、旅馆等人员较多的高层公共建筑,均宜设置避难层(间),但为既基本满足安全疏散需要,又能节约投资,宜缩小设置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旅馆(含饭店、宾馆)、办公楼和综合楼,应设置避难层(间)。

三、结束语

高层建筑是现代都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所以,建筑的安全性往往取决于疏散设计的合理性,我们只有不断的优化和改善高层建筑的疏散设计过程,才能够提升整个建筑的防火规范,确保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林莹;朱威.浅谈民用建筑应急照明的设计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2期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7

【关键词】软土路基;高水位;施工措施

0引言

软土是指包括淤泥、泥炭和其他软黏土在内的松软软黏性土。该土内天然含水率高,孔隙率大渗透性小;基本力学特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致使路堑施工难度加大;加之高寒地区周期性融冻,导致路基边坡、路基本体寿命缩减。本文结合高水位地段路堑施工探讨应采取的有效工程措施及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哈佳铁路佳木斯枢纽工程JFDK1+200-JFDK2+480段全长1.3km,地形起伏不大,地表覆盖种植土,厚0.3-1.0m,该段为庄稼种植地。路堑中心开挖高度3.0-7.0m,最大边坡长度9.8m;线路地形下凹,地表水从四面汇聚,地表以下6米左右可见明水。

设计采取的工程措施:该段路堑设置带截水槽拱形骨架,骨架坡脚设反滤层透水管、设双侧测沟,并侧沟内壁每隔2米设一处排水管。路基换填部位采用中粗砂内设一层不透水土工布。设计断面图见(图1)。

2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2.1完善地表排水系统

避开雨季施工,在路堑开挖前完善地表临时排水系统。开挖前首先做好路堑顶部两侧排水天沟,采用m10浆砌片石,随挖槽随砌筑,防止积水渗漏而影响边坡土体稳定性,根据流水方向,在路堑FJDK1+319处设置涵洞一处,保障排水畅通。

2.2路堑降水开挖

针对该段路基水位较高,根据土体内渗水量,施工中先行对路基进行临时降水,保障大型机械设备的施工作业顺利;坑内积水采用污水泵进行抽排至相邻排水设施。

水位降低后,为防止开挖土体时含水量过大,强度过低造成边坡失稳坍塌,亦或是导致无法施工时,还应对开挖地表进行晾晒数日,使水分蒸发,然后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互相配合进行开挖施工。开挖顺序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完毕后,第二层开始开挖,第一层于第二层间可留1m平台,平台可以有效减少边坡长度,而且可以稳定边坡;第二层分段开挖,开挖至第三层时刷去一至二层间平台土体,并于二至三层间留1m平台。按此方式循环开挖至路基换填标高处,开挖示意图见(图2)。

图2

2.3降水换填

路堑开挖至换填部位顶标高时,先行施工双侧C30混凝土侧沟,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两布一膜,于路基侧沟两侧边墙每隔2m错位设置一处排水管,管内填塞卵砾石,两端采用透水土工布进行包裹(见图3)。

换填层原土采用小型挖掘机配合自卸车分段开挖换填,开挖至换填层底标高0.2m处采用人工清理,以防止基床土体扰动;开挖至侧沟时注意保护侧沟,防止损毁。换填料根据设计要求采用a组填料,必要时可提高标准采用非冻胀a、B组料。

该施工措施,为保证路基换填过程中无需采用积水坑降水方式进行施工,减少晾晒时间;亦可以保障雨后换填土体排水通畅,并将地表汇水截排于换填土体以外。换填后可保证换填料不受土体渗水及边坡汇水对已换填路基部位产生浸泡,致使路基填筑压实度不满足技术要求,而延长的后续晾晒复压施工,相对可提高施工进度,且能保证换填部位施工质量。

2.4边坡防护

原设计该段落内设m10浆砌片石带截水槽拱形骨架护坡,护坡底部坡脚护砌厚度0.6m,长度1m;坡顶设堑顶平台,平台厚0.3m,宽1m;主骨架厚度0.6m,宽0.6m,两侧设挡水延,拱形骨架其他结构尺寸及形式见(图4、图5)。

图5

采取拱形骨架护坡易于稳定边坡土体,骨架内安放空心砖植草防护绿化后美观。

但由于本段土体孔隙率大,土体内渗水快,水量大,若骨架坡脚处不设置泄水孔不利于土体渗水排出,对坡脚形成侧向压力将导致坡脚损毁,进而可能引起滑塌。因此优化设计后于坡脚处每隔2m设置一处透水管,排出坡体内渗水,减小损毁滑塌机率。优化后设计如图(图6)。

3结束语

由于采用了上述施工措施,避免了以前类似工程施工时常发生的路基处理水患严重、边坡坍塌、造成工程量加大而影响的工期和效益,也保证了边坡稳定及换填路基的施工质量。经过近六个月的考验表明,该段路基施工质量达到了各项设计指标,消除了高水位软土路基施工的种种病害,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S].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S].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8

关键词:结构;检测;功能;监控;诊断

1.高炉主皮带传动设备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结构

1)皮带传动设备监测系统的拓扑结构

高炉皮带传动设备远程监测系统由监测单元与状态数据库服务器构成,由分布式监测单位站点辐射到各个测点,通过网络把分布站的数据集中到设备状态数据库,利用统一的软件进行状态监测和趋势分析。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2)软件结构

远程监测及故障分析软件是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灵魂,Leadmeasure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平台同时提供设备信息管理功能、零部件特征频率自动计算、特征率自动搜索、多游标等辅助工具。利用信号分析模块进行设备的故障诊断,指导企业对设备进行预知维修。Leadmeasure软件在网络环境中运行,支持多客户端访问数据采集服务器,系统架构如下:

①数据层。驱动a/D卡完成工业信号(振动、噪声、压力、转速等)的数字化转换,对信号进行自动规则化保存和分类以供分析,对超标工业信号进行振动指标和物理指标报警处理,对采集的动态信号不进行数据库存储,规格化后文件方式存储。

②业务层。不包含信号处理服务,完成数据格式转换和传输。采用(applicationServing简称a/S架构)部署模式,实现状态监测与分析软件集中部署在低带宽网络环境下的远程快速访问。应用数据同步软件Synchronizer将存储的信号文件到intranet上。

③表现层。信号分析故障诊断平台,将业务逻辑完成放到本地,软件低耦合,接口规范化,易于网上升级与扩展。包括时域分析工具、频域分析工具及专家系统。

2.系统的监测范围

1)皮带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检测方法

①皮带跑偏。主要表现为两种现象:空载不跑偏、带料跑偏;带载运行时始终跑偏。前者主要原因为皮带落料点不在皮带的中心位置上,可通过整改落料点的方法来解决。后者可以在在线运行时视皮带跑偏情况调节各调心托辊和滚筒来解决。以上可以通过皮带跑偏的检测方法发现故障隐患。②异常噪声。主要表现为皮带机运行时其驱动装置、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及托辊组在不正常时会发出异常的噪声。可通过振动监测的方法发现故障隐患部位。③托辊严重偏心时的噪声。主要表现为皮带运输机运行时托辊常会发生异常噪声,并伴有周期性的振动。可通过振动监测的方法发现故障隐患部位。④联轴器两轴不同心。主要表现为在驱动装置的高速端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联轴器或带制动轮的联轴器处发出的异常噪声,这种噪声伴有与电机转动频率相同的振动。可采用振动监测的方式发现这种隐患。发现这种故障时,要及时检查联轴器及弹性块,避免减速机输入轴的断裂。⑤改向轮与驱动滚筒的异常噪声。主要表现为改向轮与驱动滚筒正常工作时噪声很小,发生异常噪声时一般是轴承损坏,或是不到位,导致轴承锈蚀损坏,轴承座处发出咯咯响声,轴承损坏时会伴有振动增大、温度升高的表征。可通过振动监测和温度监测的方法及时发现轴承故障。⑥减速机的异响。主要原因为不到位导致齿轮、轴承磨损,应立即检查加油,磨损严重需及时安排更换。可通过对各相应的供油点的压力检测方法及时发现故障。⑦减速机的断轴。减速机断轴一般发生在减速机高速轴上。常见原因有两种:设计强度不够或高速轴不同心。可采用振动监测的方式发现设备隐患。在不同心时,会在频谱图上反映出基频异常。发现故障后,在检修时应仔细调整其位置,保证两轴同心。⑧电机启动电流偏大。常见原因为皮带负荷较大或各电机负载分布不均匀。由于高炉主皮带通常都为多台电机同时驱动,启动方式通常为液力耦合器传动调速,当几台液力耦合器是否同步启动会导致皮带损坏,从而影响高炉皮带的使用寿命。如果同步启动,皮带受力点会均匀分布,启动平稳。如果液力耦合器不同步,则皮带的受力点分布不均,导致局部受力过大,从而可能出现起泡等现象,甚至撕伤皮带,导致高炉长时间停产检修。可以通过检查各液力偶合器是否完好或根据油位的高低来判断故障点。现场通过转速检测的方法来发现耦合器不同步的故障。

2)测点布置

根据高炉皮带设备的常见故障及维护经验,主要监测改向轮轴承座的温度及振动信号、减速机输入端的振动信号及机壳温度信号。通过分析振动及温度信号的变化趋势,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测点分布情况如图2、3所示。

3.系统的功能

1)实时信号采集、处理及管理功能

针对实际情况可对采集的频率、样本点数进行设置,按设定的时间进行数据采集而无须用户干预,对信号记录自动更新滚动,24h不间断在线运行。监测数据包括振动波形、电机电流、布料器温度等故障特征数据。监测机组实时数据的同时,保留设备状态的趋势、历史数据,供机组专业管理和诊断人员深入分析机组运行状态。

2)信号分析功能

通过信号分析功能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发生故障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①简易诊断分析。峰值、均值、均方根值、脉冲指标、峭度指标;②精密诊断分析。时域波形分析、频谱分析、倒谱分析、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的比较分析等多种分析功能;③图形功能。为进行各种分析比较,系统提供丰富的图形显示功能,可以进行单幅显示、双幅显示、四幅显示、X方向的放大缩小、Y方向的放大缩小、目标输入峰值打印、图形和拷贝等多种图形功能。

3)趋势分析功能

信号趋势分析功能能对设备的各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通过预测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时间,以便根据情况安排检修。在这里用彩色曲线表示过去的实测数据,趋势分析还包含工况条件筛选功能,可选择相关条件作为趋势参量。软件界面通过功能菜单支持各工作窗之间多重显示(层叠、均布),以提供更大信息量。

4)系统数据管理功能

①在线监测数据的档案管理功能。在线监测数据采用分钟数据(每3min采一组样,共保留最近120h数据)、小时数据(共保留最近3500个的数据)、日数据(共保留最近3500个的数据)。档案管理功能包括对这些数据进行显示、打印。档案转存(用作相对基准比较数据文件或作为设备从装机运行到检修整个周期的档案数据保留,作为历史数据以便于今后进行比较分析)。②系统文件管理功能。档案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但进行设备的故障分析时,需要对一些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时域波形、频谱图等数据进行文件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数据文件管理功能,可以将所有分析结果及时域波形进行存贮。③参数文件管理功能。参数文件是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系统数据进行自动转换和校准的重要数据文件。可以通过修改它来实现系统的数据自动转换和较准。但任意修改它是很危险的,会导致系统的意外错误,因此应对它进行严格的管理。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9

关键词: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21-01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这早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不少学校、老师,将活动课变成作业课、复习课,语文、数学等主科大量挤占非考试性科目的教学时间,学生苦于应付频繁的考试和大量习题,几乎没有空间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严重欠缺学习动力和兴趣,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可见,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那么,怎样让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减负共识,明确教育目标

当前,政府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也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因此,我们要倡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主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利用家长委员会等载体,加强与家长互动,指导好学生课外活动。对于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管理,并引导学生家长科学理性地对待家教补习。

这里,我们所说的“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课业方面应当担负的责任、履行的任务和承受的压力。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际上是指要减去超出学生所能承载的那一部分,而不是放任学生不完成课业任务,要正确理解“课业负担”。教师在针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要想更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只有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关键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杜绝一味追求的质量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认真负责地投入学习,我认为首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语文这一学科是非常灵活的,它的意境优美而且无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前提

语文这一学科知识面广泛、丰富,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知识面要广。俗话说得好,“给一杯水,要有一桶水”。这就是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扎实的功底。如:我在上《鲸》时,课文内容讲完以后,我还为学生介绍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其它现象,学生们很感兴趣。一些学生还会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提出了很多科学性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答不上来,那么我们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知识渊博,自身素质好的教师,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才会敬佩和信任这些老师,愿意接近他们,乐于接受他们的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

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要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精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恰当的启发点拨,真正起到主导作用,要始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调动、启发学生思维的行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同时又照顾到后进生的进度,决不搞课内损失课外补。

五、精简作业是保证

根据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致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课业负担是成反比关系的。”也就是说,学生课业负担越轻,学习效率越高;学生课业负担越重,学习效率越低。可见,为学生布置作业未必“多多”就会“益善”,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选择,抓住知识的关键所在布置作业,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而非增加数量。

双减作业布置指导意见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帮助;“学困生”

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如何在减负的同时关心“学困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效,我作了以下尝试。

1.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3)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有的时因为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只好抄袭,本节课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2.指导“学困生”合理利用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较多,其实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较好的效果。课前预习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学会怎么预习,我曾采取由扶着走到放开手的方法:一开始每次给出预习提纲,并作必要提示、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读、想想,然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圈圈点点。这样,通过预习,学生对新授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新授时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中心,提高效率。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比较熟悉。因此,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活动。而课前预习,便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良好机会。课堂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课前可以先做。比如,教学上海版义务教育课本数学第十册应用题例3,“小明家四、五月份的市内电话费共付79.68元。按规定每月月租费24元,超打一次电话费0.12元,小明家这两个月平均每月超打电话多少次?”这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课前我布置的预习任务是: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你家电话帐单上每一项收费的含义。知道什么叫月租费,什么叫超次费。第二天,学生都把帐单带来了,并兴趣盎然地相互比较:你家怎么用了那么多电话费,多了哪些费用算算。结果,上课时,并不需要教师解释,学生已对题中“市内电话费=月租费+超次费”有了充分的理解,为新授扫清了障碍。

3.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同唱一台戏,而且,戏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配角。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情况下,教师讲不如学生讲;教师教不如同学教。让学生真正参与互动,投入到学习中,就能促进思维,促进理解,促进记忆。在教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概念时,我组织了一场竞走表演赛。教师数秒,两个学生在相同时间内竞走。然后讨论:谁快?为什么说他快?是不是走的路程多的人就一定快?学生通过比赛讨论总结,理解了什么叫速度、路程、时间。整节课,从头至尾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我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稍加点拨,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课中经常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学困生”也不例外,当他们举着手,嘴中大叫着“我来”,甚至把他的手塞到你的鼻子底下时,应善待他们,让他们有上台唱戏的机会。其实,思维的火花,常常是在一瞬间产生的。不能让学生表达的激情被一次次以所谓的纪律压制下去。所以,讨论法是善待学生“插嘴”的好方法。

4.挖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无论是概念背景或例证,还是应用题内容的选择或练习题的设计,都应注意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一道“猴子分桃”的应用题远比“制造拖拉机”更受学生欢迎。鉴此,我在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给学生一张居室平面图,让学生帮助住户计算每个房间的面积,在教约数、倍数时,让学生分乒乓球:把12个球放在若干盒子中,使每盒数量相等,有几种放法?在教应用题时,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做小当家。这样一来,学习内容既有趣味性,也有实用性。对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有一种吸引力。教师不用强迫他们,好奇心已使他们开始积极思考了。

5.分层设计练习,布置弹性作业

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练习设计应是阶梯形的。各阶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并不是一次性划分成好、中、差,而是根据当堂的反馈情况,弹性划分。首先,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然后逐步提升、加难。让达到前一目标的学生先踏上一步,做后一层次的练习,教师则集中精力个别辅导刚才未懂的学生。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基础作业。变式题不会做也不要紧,听完讲评再做,不会感到有很重负担,学生对这种弹性作业布置很感兴趣,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进步。

6.实行订正奖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