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工作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1:49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1

按照区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__街道党工委积极行动,由副书记、党办主任及社区相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工作小组,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并于2月1日――2月18日期间开展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如何紧密联系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新高潮进一步推向深入。

党的十七大闭幕后,__街道上上下下就掀起了学习落实十七大报告的高潮。一是抓好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系统的学习领会报告精神,总结回顾了街道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就是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教育人,鼓舞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方针,结合街道的实际,不间断的解放思想,把区域发展作为街道工作的第一要务,调整思路,用创新理念引领街道各项工作蓬勃开展。二是街道党工委始终抓住用科学理论武装的这条主线,把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特别在学习十七大报告中注意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其次在掌握基本原理上下功夫,第三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做到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组织街道和社区建立理论中心组,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到人员、时间、地点、内容、笔记体会五落实。同时街道和社区为党员群众举办专题报告会6场,使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人心,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路线方针政策扎实推进。三是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推进,__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和卫生城的重要决定,__街道党工委总结几年来创城经验,把提高全民素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辖区开展了“创和谐社区、建温馨家园、当文明家庭”竞赛活动。在居民群众中开展了“清洁__、美化家园、争做文明市民”的大讨论。举办了“美化家园,我该怎么做”的经验交流会。与此同时,街道社区开设市民学校、家长学校、母亲课堂,对全体居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强化公民个体道德素质,强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看,这些卓有成效的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居民的两城联创的参与热情,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四是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工程。几年来街道党工委把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放在打造特色品牌上,累计投入资金10万余元,每逢学习雷锋纪念日,在__广场都举办大型集会,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学习雷锋先进事迹,坚持十几年在__社区开展服务一条街活动,广大志愿者通过为居民修自行车、剪发、修鞋、义诊、法律咨询等活动,为3000余名辖区居民提供了无偿服务,体现了学习雷锋的闪光点无处不在。

街道党工委唱响又好又快发展主旋律。20__年街道经济迅猛发展,为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春节前夕街道党工委认真落实长春发组织部开展民生帮你办集中行动的通知,召开落实十七大关注民生帮扶启动仪式,街道领导和辖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慷慨解囊,与困难家庭子女结成助学对子,为十个孩子每人资助助学金300元,并签定长期包保协议,与街道党员和干部纷纷捐款为26户困难家庭送去慰问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参加会议的党员群众无不为之感动。各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结合,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流动人口的特点开展入户调查走访慰问活动,共走访慰问200余户,送去党的温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三贴近”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重要的是为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比什么都重要。

街道党工委十分关心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主动把宣传思想工作做细,针对拆迁安置补偿问题,街道设专人负责,书记亲自挂帅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街道原化

工厂职工养老金问题,街道主要领导没少操心,经过努力终于得到妥善安置,从而稳定了一方。连续五年为辖区百姓做十件实事好事,累计增加居民群众健身路径4套,铺装巷道5万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绿化150多万平方米,改善居住环境。完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满足群众文化要求。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建立帮扶基金,帮扶弱势群体,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二、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创城”工作。

一是抓绿化美化工作。去年全街绿化面积达5000平方米,植树20__余株,建生态环保小区和生态单位,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力开展了爱国卫生工作,增强了辖区居民健康教育意识,同时认真开展全民除“四害”活动。二是抓换届选举工作。去年是社区居委会第三届换届选举,街道党工委以怎样换,换得好为目标,建立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负责人以确保选举的公正。做了深入调查确定了选民登记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培训提高参选人员的业务知识。确保了把有素质、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在社区上岗。

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下步思路和主要措施。

现状:社区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社区居民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学习,参与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性强。街道党工委因势利导,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根据社区特点将__社区定位为“文化型”社区。为了加强街道硬件设施建设,街道相继投入了50余万元,对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装修,购置了一流的设备。现在,社区的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主要有以下几项:

__社区服务站。占地504平方米,各种设施总投资40余万元,设有图书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配备了背投电视、家庭影院、电子查询机、数码相机、投影仪等设施。开设了“红色网吧”,向社区未成年人和党员群众免费开放。

街道社区活动中心。位于南街超市二楼,面积1000平方米,是居民王维东的私人房产。街道与王维东商议共同开发,今年,街道已相继投入3万多元用于装修,粉刷了内墙,清洗了外墙,改造了门脸,铺装了大理石地面,铺设了室外路面,改善了内外部环境,购置了相关设备、工具。成功举办了三十余场次省、市、区较具规模的乒乓球比赛。

__省老干部大学。今年初,__省老干部大学落到__街道辖区,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庞大资源,积极与之协调、沟通,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我们举办了“庆七、一”文艺汇演、老年大学艺术节等多项活动,成为街道社区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基地。__市老年乒乓球锦标赛在此举办,反响很好。街道还在此设置了老年大学,红星老年歌舞团也在这里落户。现在,社区活动中心已成为长春市老年人乒乓球训练基地和街道老年人学习活动基地。

__社区报。由退休党员自发创办,他们负责编辑、撰稿和一切出版费用,报纸每月一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社区内的好人好事及大事小情,深受居民喜爱,目前共计出版了40余期。

红星歌舞团。由具备文艺特长的社区居民组建,街道投入了5万余元为其购置了音响及其它必备的服装、道具等,他们结合反腐倡廉、计划生育、崇尚科学、反对等现实题材编排文艺节目,进行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好评。

红色网吧。社区现有民办网吧两处,分别位于__小区15栋和19栋,共有150余台电脑供居民上网使用。__社区内同时开设“红色网吧”,供居民免费上网。

下步思路:我们认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民心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务实之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有益举措。为了将好事办好,街道专门组织人员下到社区,深入群众中间,调查了解居民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本着“百姓想玩儿什么,我们就设置什么;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的原则,依据现有条件,以社区活动中心为基点,向社区乃至全街辐射,将__社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文化娱乐圈。在现有活动设施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计划投资20万元,丰富活动项目,增添活动设施,使社区文化娱乐圈上水平、上档次。产业圈活动设施主要分三类:一是健身类。包括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室、健身路径等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社区活动中心已有乒乓球室和台球室,具备一定规模。我们准备在中心设一处健身室,购置健身器材,满足健身爱好者的要求。我们还计划在室外安装两套健身路径,分别设置在中冶新奥、石油化工设备小区,供群众闲暇时使用。二是文教类。包括网吧、图书室、电教室、市民学校、科普大课堂、__社区报等内容。除现有2处民办网吧外,我们计划将“红色网吧”迁到活动中心,并扩大规模,至少保证15台电脑,收费要比民办网吧低,并逐步增加电脑数量。图书室在社区服务站内,现有书刊千余册,数量不算多,我们打算继续充实图书数量,达到3000册以上。市民学校主要用于创业技能培训,为百姓创业提供服务。科普大课堂主要请专家、学者搞讲座,为社区居民传授健康常识,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三是娱乐类。包括室、舞厅、歌厅和露天电影院。下棋是一种十分普及的娱乐项目,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除了在活动中心内设有室,我们还准备在泰来小区31栋楼下、26栋楼下和同心路南侧树林下制作6个水泥棋桌和石礅,供居民茶余饭后休闲使用。我们还计划组建社区电影放映队,采用露天放映的方式,放映百姓喜爱的影片。文化娱乐圈建成后,居民可以就近就便利用石桌棋盘、健身路径、网吧等活动设施自行开展娱乐活动。此外,街道、社区还将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一是每年举办一届社区趣味运动会,一届乒乓球比赛和一届棋类比赛;二是每半月搞一次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科普讲座,每季搞一次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夏季每周放映一场露天电影;四是定期开放图书室、电教室和网吧,供居民学习使用;五是每年举办一次百姓书画展和社区艺术节,为居民展示才艺提供舞台。

四、打造特色品牌,培树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情况及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我街以打造特色社区主,切实服务辖区居民。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人际和谐”的理念,抓四个社区的特色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省老干部大学这一资源优势,为居民开设琴、棋、书、画课程,引导居民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提高居民文化品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老年人歌舞团、老年健身操晨练队、老年合唱团队伍,将__社区打造成文化型社区。二是发展社区服务业,进一步壮大各种专业和志愿者队伍,为社区百姓提供便利服务;多渠道地开展社区居民需求的经营项目,如家政、中介、维修等低偿和有偿服务,主动介入物业管理,实现社会化和效益化的管理;依托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实行日间照料,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把雷锋社区打造成服务型社区。三是与辖区单位省

司法警官学院联合,每季度为社区居民举办一次法律常识普及活动,组建法律志愿者队伍,与居民楼住户对接,定期对居民进行普法教育,将旺达社区打造造成法律教育基地。四是充分利用毗邻__开发区、__汽配件一条街、西水开发即将启动等诸多优势,引导、鼓励居民进行全民创业,并积极为暂无资金的创业者办理小额贷款,保护创业者创业热情;加大社区创业培训力度,多形式开展创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百姓创业技能,将__社区打造成全民创业型社区。五、宣传思想工作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一)怎样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实践的问题讲得不够,用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生动活泼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得可信、朴素自然、真切感人还不够,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扣居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多民、为民、富民、安民的好事实事,才能由远而近,化虚为实,变浅为深,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宣传思想工作,往往存在说成绩好上加好,谈经验津津乐道,往往以好掩丑,以偏概全,以正面宣传为由回避甚至掩盖矛盾和问题,有的听而不闻,有的视而不见。因此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发挥监督作用,对、形式主义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应理直气壮的揭露和抨击。

(三)主要反映在研究思想多元化多就多样的情况不够深入,研究不良思想文化渗透的对策不够,研究在互联网中如何保持主动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新理念,新机制不够。因此,必须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和社会思潮的新变化,准确把握理念热点,创作倾向,媒体动态和社会舆论,克服机械照搬,只注重过程,就事论事倾向,发挥好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领社会潮流健康发展。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2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47.3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25.8公里。耕地面积8796.9亩,其中撂荒土地787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3

一、基层司法工作开展落实基本情况

香蜜湖街道司法所于2002年10月份正式挂牌成立。三年来,我所以普法依法治理为核心,在基层司法建设作了大量工作,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发展与稳定,为社区法治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整体推进基层司法工作向纵深开展。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和队伍建设,是搞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保障。几年来,我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04年,按照市司法局关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量化考核评分标准的要求,我所在基层司法工作的软硬件上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落实了办公场所,办公面积基本达标,办公设施如用车、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视听设备、电脑等已配置齐全,丰富了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我们加强了“四室一库”的建设,档案设施、防御装备齐全,并加强了对档案的分类、整理、装订、防护工作。我们初步在各社区建立了社区法律服务站,建立人民调解组织8个,有42名人民调解员参与社区工作,还吸收了辖区内一些律师事务所签约共同开展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妇女儿童维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普法宣传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基层司法工作的效率;逐步建立了社区司法信息员制度,完善了社区法律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了社区预警工作体系;加强了普法宣传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能讲、能演、能打硬仗的群众性法律文化宣传骨干队伍,社区法制观念正在不断提升;社区法律自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灵活机动,随时解决群众的法律问题。目前,香蜜湖司法所的组织机构已经基本落实,人员逐步配备到位,现有一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司法干部(也是全市唯一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司法所干部),全所工作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层次,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我们还多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培训活动。2003年3月,我们组织辖区人民调解员举办了人民调解员培训班。2004年3月,又举办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来自辖区七个基层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共32人。基层司法工作队伍的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司法各项工作水平提高。我所被市司法局评为“2004年度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一级所”。

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居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几年来,为了推动依法治街和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我所以三大普法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了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彩,如法律咨询、文艺演出、法律有奖问答、图片展览、宣传栏等,普遍提高了社区广大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我所在辖区设置了9个法制宣传栏,已出法律宣传栏专刊近200期,每月定期更换宣传资料,向群众派发《深圳市劳务工学法用法读本》等各种普法宣传材料数万份。据统计,司法所所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2次,参加的居民达20405人,赢得了广大社区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首先,街道领导干部带头,司法所积极工作,推动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强化依法行政意识。2003年街道全体公务人员和科、室、站、所负责人参加了区政府举办的依法行政培训班,全部通过考试。2004年6月,我们组织居委会干部职工学习《行政许可法》,提升了社区法治建设水平。其次,加强外来劳务工法制教育,注重社会实效。2004年7月,司法所举办了“法律进社区”大型专场文艺晚会,宣传《劳动法》,社区居民和劳务工2000多人观看了演出。9月,司法所、劳动保障所联合举办劳务工普法骨干培训班,四大建筑公司和新科泰工业区近200人参加培训。三是,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成为学法、用法、守法的一代新人,巩固了这一新兴的普法阵地。综治办、司法所多次组织了青少年学生接受禁毒教育,到国家禁毒教育基地学习、参观禁毒巡回展览,为根治毒品的侵害打下了新的基础。近年来,司法所、社区服务中心又从文化的角度开展普法宣传,以文化进社区和法律进社区为中心,开辟了群众性法律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大大了提高社区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参与性,使国家的法律、法规深入民心,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依法治国的成功希望,有力地推动了辖区“大普法”格局基本形成。

加强了人民调解工作,积极疏导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近年来,司法所建立健全了民间纠纷处理程序、人民调解工作纪律、人民调解工作承诺、纠纷排查制度、人民调解工作守则、人民调解庭纪律、调解庭当事人主要权利义务等规章制度。2004年度,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5宗,成功43宗,成功率达到95.6%,制止群体性上访和群体性械斗2宗,制止上访150人次。2005年1—5月份,共调处纠纷18宗,成功15宗。围绕“三个下降、一个上升”的目标,成功调处了“香梅街简跨桥”、日洁公司劳资纠纷、香蜜湖实验学校和朝阳学校拆建纠纷等重大群体性案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认真执行劳教政策,提高改造质量,做好刑释解教人员重返社会的教育工作,降低再犯率。2004年来,司法所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衔接制度、安置帮教工作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帮教刑释解教人员11人,帮教率达100%,转好率100%,除2个原法轮功练习者因年老体弱没有安排外,都已安排就业或协助其自谋职业,没有重新犯罪的现象。

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群防群控,保一方平安。近年来,综治办、司法所、城管科、城市管理执法队,坚持从普法依法治理出发,积极搞好“严打”整治斗争。我们清理乱摆卖21248宗,查处占道经营361宗,超线摆卖453宗,查处违法养犬34宗,无证医疗20宗,查处车压人行道52宗,违法户外广告205宗,处理有关脏乱差的群众投诉343宗,拆除违章建筑90000平方米,立案处理各类违法违章行为143宗,对各种违法违章行为罚款95190元。辖区治安面貌焕然一新。

逐步开展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支持。2004年,街道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我们急群众之所急,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辖区困难群众办理了法律援助证40个,提供法律援助2次,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法律诉求困难。

加强基层司法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城市社区依法治理的新途径,不断提高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了推动基层司法工作深入开展,香蜜湖街道司法所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基层司法理论研究,努力探索依法治社的新途径、新思路,发表了多篇基层司法工作论文,将我所基层司法工作总体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4年,我所在《中国党政报道》发表了《开展司法干部素质教育促进深圳司法工作上新台阶》;在中共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参考》发表了《从处理福田人民群众纠纷工作中引发的思考》一文,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市司法局《深圳普法通讯》发表了《我对法律进社区的几点想法》;在福田区司法局《福田基层司法简报》,发表了《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实现法律进社区新突破》。在深圳市委办公厅《信息快报》,司法所发表了多篇法制文章,如《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几点建议》、《我市人民调解工作队伍亟待规范》、《强化我市劳动纠纷工作的五点建议》、《警民联调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基层司法工作建议。其中《我市人民调解工作队伍亟待规范》、《警民联调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法委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近来,司法所为推进我市安置帮教“四化”建设,还特别撰写了《全面推进安置帮教“四化”建设努力开创“和谐深圳”新局面》的工作论文,通过了省司法厅的论文评审。

通过基层司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辖区群众的法制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法制文明程度、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明显好转,各类治安、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暴力抗法事件明显下降,群众的安全感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根本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目标、实现平安和谐的社区法制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层司法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几年来,香蜜湖司法所在基层司法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要看到,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司法所体制不顺,影响了司法所职能的充分发挥

街道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化解矛盾、推进依法治区的前沿阵地。但目前,我区司法所体制不顺,隶属不清,人少事繁,兼职过多,职能缺位,客观上影响了基层司法所职能的持续履行。

当前,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按照中央文件精神的有关要求,实现了司法所机构独立,编制单列,实行区县司法局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有的作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而我所属于街道办事处直接领导、区司法局业务指导的模式。这种的模式,主要缺点有三:

一是隶属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缺乏科学性。为了实现基层司法工作的公正性,必须要求司法所独立行使职权。然而,司法所交由街道管理,其权利的行使容易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街道和居委会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往往居委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同时担任调委会、帮教小组的成员,造成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高素质法律人才不能合理流动,难以形成专业化的基层司法工作队伍。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这不但要求我们要加强基层司法的软硬件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管理结构上调整司法所机构,实现科学的治理结构。

二是不利于专业化管理。基层司法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法制素质。从社会发展来看,社区必然走向依法治理。因而,队伍建设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标准是搞好司法工作的客观要求。然而,从目前的的基层司法工作管理体制来看,区司法局只能对司法所工作实行业务指导,不能行政领导,势必阻碍司法所高起点统一规划、高标准统一建设,也影响了司法行政效能和整体水平,不利于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工作流动性大。司法所作为街道的内设机构,不但要从事本所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往往还要参与街道其他事务性工作,如群众文化、计划生育等,有时甚至还要抽调人手协助街道其他部门的行政工作,这样势必造成司法干部不能专注于本职工作,影响司法所法律职能的有效发挥,不利于司法所“高质量运行”的规范化要求。

(二)司法干警行政编制严重不足,阻碍了司法所“高质量运行”

在2002年10月司法所收编时,全区各司法所只有1名司法助理员,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历的仅1人,平均年龄达41岁,队伍呈现“年龄大、学历低、专业人才缺”的特点。收编后,区司法局坚持以素质强队伍,强化教育管理,大力开展队伍素质建设;大胆起用了部分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司法所长;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按照每个司法所2-3人的定编规定,到高等院校和各类人才交流会新招录干部10人,调整人员3人,9个司法所总人数达到21人,人员力量得到充实,妥善解决了大批矛盾纠纷,为社区和谐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法治基础。

然而,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司法所的职能也日益增多,社会发展对司法所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共管”工作模式越来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从发展方向来看,司法所应当向科学的分工协作方式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能和效率,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我区应当学习宝安司法局的先进经验,调整司法所行政编制数量。

(三)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狭窄,队伍专业化素质不高,抑制了人民调解整体水平的提高

当前,制约我所人民调解工作水平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狭窄。我所民调工作的范围主要

集中在邻里纠纷、婚姻、劳务关系、债权债务、宅基地、继承、赡养抚养、赔偿等方面,而区域性、行业性调解还没有发展起来,普法宣传工作和“法律进社区”活动不全面,社会覆盖面较差,工作效率较低。然而,如小区物业管理,调解一旦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而我们的调解员比较缺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在调解中深感困难重重。但我市消费者委员会十分缺乏群体性纠纷的调解经验,物业管理纠纷也只能交由基层司法部门调解,才能保持社区稳定。当前,基层司法部门与消委会都是独立调解,还不能融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调解工作的风险性。

二是调解员队伍专业化素质不高。目前,全所共有人民调解员42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36%,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调解员中,法律专业毕业的就更少了,队伍文化层次和法律专业水平相对较低。

(四)经费短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功在党和政府,利在人民群众”的特殊公益事业。香蜜湖街道已设立法律援助工作,逐步开展了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但由于存在以下几个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与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矛盾较突出。一方面有众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辖区符合条件的外来劳务工相对较多,特别是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和普法宣传的深入,广大社区群众尤其是社会特殊群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能够用于法律援助的资源有限,受到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仅局限于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寻求法律帮助的案件,按三月份统计,我街道辖区低保户、特困户就有40户,其他许多依法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事项,我们也难以满足。

二是法律援助经费没有保障,比较短缺。由于基层财政困难,领导一怕增加人员编制,二怕增加负担,很难在经济上予以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站所需的业务经费也没有直接纳入区财政预算。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不够高。由于经费的制约,法律援助工作站考虑不增加办案费用负担,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难免走过场,工作不认真细致,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工作资料,东拼西凑,直接影响案件质量的提高。

此外,宣传力度不够,队伍建设未加强,工作制度不完善,区司法局对法律援助工作管理指导不足等,都严重制约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进一步改进基层司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开展基层司法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司法组织建设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强司法所整体工作效能,总结推广经验,不断创新基层司法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稳定大局、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

(一)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所队伍整体素质

大力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基层司法工作的关键。今后五年,我们应在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司法队伍建设,规范司法所建设:

首先,要密切与街道党工委和区司法局党委的关系,建立一支牢不可破的基层司法工作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司法工作队伍的党建工作,在我所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党建带队建,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学先进、树典型,不断增强队伍的凝集力和战斗力。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的要求,大力加强司法所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其次,要认真贯彻司法行政队伍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结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特点,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支有理想、有政治素质、有法律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将基层司法队伍建设成一支终身学习的学习性队伍。我们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对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对社区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矫正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建立健全以基本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培训制度,将基层司法工作者培养成法律宣传员、法律教员、法律咨询员、司法员的“四员型”人才,做社区群众的领头人,使群众形成有困难、有纠纷找司法工作者的良好习惯,强化理性维权意识,自觉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区安宁。同时,我们应将学习培训与岗位职责和考核奖罚等制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训实效,尽快造就一支适应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

第三,我们应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完善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注意吸收社区离退休老法官、检察官和法律工作者参与基层司法建设,特别是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吸收社区老党员参与维稳工作,发挥余热,调动一切积极性,做好传帮带,维护社区稳定祥和的大好局面。

第四,我们应与辖区公安派出所合作在各社区设立警民联调工作站,共同开展治安调解和人民调解工作。工作站应当由公安机关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组成,充分发挥工作站“短、平、快”及时、便利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特点。

第五,要建立一支基层司法理论研究队伍。目前,随着我区正逐步进入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公民权利意识增强和高风险社会时期,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增多,如何加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维护深圳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我们不但要学会不断总结实践工作经验,同时还应当开展基层司法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为方向,以构建“大普法”格局为目标,立足福田“大服务”、“大环境”战略,整体推进基层司法普法工作向纵深开展

开展基层司法普法工作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从根本上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立足福田“大服务”、“大环境”战略,将这一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长效机制,迎接“五五”普法新阶段,不断提高城市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工作经验,按照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把推进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四五”普法总结验收相结合,研究制定街道“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树典型、学典型,迎接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周年,整体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增强全民法律素质,提高社区法制化管理水平。

其次,要进一步深化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社区司法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守法,建立和完善各项学习、考核制度,加大对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的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和推进“未来太阳学法用法”工程,针对青少年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探索开展针对性强、形式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第三,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宣传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于广大经济主体要依法开展经济工作,不断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我们一方面要在辖区各工业区、商业街宣传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对个体经济、民营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继续抓好流动人员和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整体推进合法经营、安全生产环境体系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消费环境,为全面进入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为实现“零就业“、”一就业“的目标,司法所应在区就业指导中心和辖区劳动中介机构的现场招聘会上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活动,促进社会就业人员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办理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司法所还应当与街道劳动站、经济科、工会、安委会等部门合作,对辖区内的劳动中介机构开展劳动法、从业道德的宣传活动,开展“文明招工月”活动,防止社会中介机构在招用工活动中的欺骗劳务工行为;对企业干部职工、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劳动法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努力为广大劳动者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环保的工作环境。同时,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居民就业促进条例》的要求,与劳动站等部门合作,积极促进居民的就业工作。

(三)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重整行政隶属关系,强化司法所机构的职能作用

《司法部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工作的意见》指出,“司法所应当是县、市、区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指导管理和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条件暂时不具备的,也可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内设机构。”要从中央“达到适应形势发展、丰富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职能作用”的要求出发,为确保基层司法所的力量配置与新形势下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适应,我们建议,实行市、区司法局技术、行政管理为主,街道协作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体制,使司法所成为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挂靠在街道,司法所所长同时兼任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这样,司法局、司法所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有利于司法所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司法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开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四)从基层司法工作的客观实际出发,求真务实,认真落实和解决司法所干警队伍的行政编制

《司法部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司法所应当履行九大职能。然而,最主要的职能应当是指导人民调解(含警民联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协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繁重,需要长抓不懈,因此必须实行专干分管。司法所所长亲自全面“齐抓”,压力大,难免力不从心,同时也会忽视一些更重要的高层次决策作用,影响司法所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因而,必须增加一名分管副所长,把正所长从劳力型活动解放出来,走向智力型活动,承担更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总的来看,从现有的工作量出发,各司法所应当将单列行政编制增加至8名为宜,促进司法所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突破基层司法工作的“瓶颈”求发展,实现司法所的“高质量运行”。

(五)围绕“三个下降、一个上升”的目标,开展人民调解员素质教育,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新领域,实现人民调解工作新飞跃,更好地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人民调解应紧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筑民调工作新平台:

首先,要加强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我们应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通报制度、归口办理制度、领导包案和挂牌督办制度、排查调处考核制度、信息处理机制、业务公开公示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集体研讨制度以及对突发、易激化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规范排查调处工作程序,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排查调处工作的方式方法。

其次,我们要开展人民调解员素质教育,实现“调、防、教”三结合,促进民调工作上新台阶。人民调解员素质教育就是要根据调解队伍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调解员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调解员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调解员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调解员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种教育要始终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注重教会调解员“学会学习”,打造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同时,我们还应当建立数字化、电子化的调解员教育,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和平台,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工

具的作用,提高学习力。

第三,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行业性、区域性的自律性人民调解组织。一是要在辖区开展警民联调工作。二是要与市、区消费者委员会、区法院联合开展“消法进社区”活动,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人民调解试点工作。目前,我所已在全市率先开始与市消委会合作,初步形成联动能力,共同交流调解经验,形成优势互补,这也是“法律进社区”活动的一个新的突破,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三是要与区总工会、区人民法院、街道劳动站共同合作,宣传劳动法知识,集中联合开展劳动纠纷人民调解试点工作,弥补劳动法和工会法在劳动纠纷诉求机制方面的缺陷。四是要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应急处理机能,防止事态扩大,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六)立足社会实际,改革基层法律服务所

香蜜湖法律服务所始建于2002年左右,与香蜜湖街道司法所是“两套牌子、一套人马”。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香蜜湖法律服务所的业务工作一直没有有效地开展起来。

从服务于稳定的大局出发,我们认为,应该改革法律服务所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律服务所的发展。一是创新法律服务所体制,将法律服务所的性质定为“不定编制、不定级别、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事业法人单位。法律服务所主任由区司法局聘任,执业人员及行政辅助人员由法律服务所聘用。在法律服务所的布局上,打破一街一所的格局,特区外的街道可设两个所,特区内的街道仍设一个所。二是改革社区法律服务站的隶属关系。我市社区法律服务站的设立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体制不顺。如果将社区法律服务站并入法律服务所,作为法律服务站的分支机构,对外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我们相信能更好地为社区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

(七)以人为本,管教结合,全面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今年,广东被中央确定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第二批省份。我市的试点工作也即将启动。这项工作对我们香蜜湖街道司法所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认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群管群教、管教结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各部门密切分工配合,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把好衔接关、接受关和监管关,通过教育宣传和帮困解难感化人、促进思想转化,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街道应当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公安派出所、法院、检察院和司法所共同组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司法所,所长兼任主任,负责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我们还要建立街道、社区、用人单位三级矫正网络体系,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化。

其次,要广泛宣传,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一是要做好用人单位和社区群众的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转变观念,消除疑虑,引导他们逐步接受并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矫正的社会监督工作中来;二是要做好矫正对象家属的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积极配合政府和社区改造矫正对象;三是要做好矫正对象的工作,随时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思想顾虑,认识错误,缓解对抗情绪,端正心态,促进思想转化。

第三,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街道和司法所应当制定社区矫正工作纪律、工作请示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公检法司联席会议制度、矫正对象接受制度、报到登记制度、外出请假制度、会客制度、回访制度、迁居制度、解矫预警和解矫通报制度、社区矫正工作责任制度、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制度、公益劳动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就业安置制度等,严防漏管和托管失控。同时,市、区司法局也应当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量化考核评分标准体系,提高矫正质量和矫正效果。

第四,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和质量。一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字化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将矫正对象个人资料输入电脑,随时可查;二要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建立便捷、高效、互动的通信联络方式,及时将有关事宜通知矫正对象及其亲属,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

第五,要建立社区矫正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矫正,因人施矫。矫正对象自卑心理强、忧郁、情绪不稳定,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矫正,就会自暴自弃,走向自毁的道路。心理辅导室应当针对具体的矫正对象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分别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强化矫正对象的自控能力。

(八)广泛整合社会资源,以“四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推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上新台阶

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应坚持“党政齐抓,社会参与,严管重教,妥善安置,重树新人”的原则,贯穿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力求在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实现新突破。要注意因人制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社会安置帮教与家庭安置帮教相结合、一般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安置帮教与监所教育相结合,遵循“组织工作网络化,档案管理规范化,就业安置市场化,帮教服务社会化”的安置帮教工作总体思路,逐步建立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安置帮教工作网络,积极探索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

首先,应从政治思想上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安置帮教志愿者组织,提高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邀请辖区党团员志愿者与刑释解教人员签定“学法律常识,做守法公民”手拉手帮教协议书,让全社会共同关心他们,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帮教网络。我们还应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订阅法制报、《人民调解》期刊等报刊杂志,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开展政治思想学习,充分体现政府和社区对他们的热情关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思想上、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重新做人,重新融入社会。

其次,应改进和完善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工作。要认真落实《意见》有关衔接工作的要求,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出狱(所)后直接流散于社会,不落户或人户分离以及“三假”人员的查找、排查、清理和管理工作,严防脱管失控。要从刑中、刑后两个机制上作好工作。一方面,要作好在刑人员的工作台帐,做好先安置帮教工作,与深圳地区的监狱、看守所、拘役所、劳教所的同志和在刑人员的家属一道,做好在刑人员的思想政治改造工作,从源头上推动和帮助他们自新、自立;另一方面,要与辖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室、企业联合,在社区共同开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宣讲、咨询工作,联合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逐步建立起从服刑在教、刑释解教到就业安置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体制。对累教不改的,实施重点监控。

第三,要实施真情帮教感化的“绿色人文帮教”工程。即:送乡情,每年进行一次联合帮教活动,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参加文娱活动等社区文化活动;送亲情,定期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家属、转化帮教典型现身说教,以案说法,进行一次亲情规劝活动;送知识,定期开展向刑释解教人员赠送一本反映社会新风貌的好书活动,帮助其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社会公德意识、法制意识和文化知识水平;送教育,邀请刑释解教人员参加街道、司法所、社区组织的各种法制教育和普法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教育;送温暖,每年为刑释解教人员家庭办一件实事。

第四,司法所、社区调委会、社区民警室对刑释解教人员应做到定时、定人进行回访帮教安置工作,特别是要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生活状况,及时解决问题。对基本生活有困难的,要帮助申请最低基本生活保障。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中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在劳动改造、劳动教养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安排就业时适当予以照顾。同时要积极引导他们自谋职业和外出务工,走自力更生之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办理政照等,逐步向市场化安置方式转移,不断探索安置工作的新形式、新路子,提高就业安置率。我们应尝试与辖区内的一些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安置部分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我们还要实施技能培训工程。注重发挥街道劳动站的作用,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建立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与社会资质考试并轨,制定减兔培训费的优惠政策,对家庭困难刑释解教人员减半收取学费,对家庭特别因难的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免费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自身的劳动技能水平和适应社会的劳动能力。

(九)加大经费投入,群策群力,推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长效开展

我们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联系,构筑法律援助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律援助工作格局。法律援助工作站应当真正发挥职能优势,减轻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的压力,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面。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与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的关系,多联系、沟通,工作上互相支持配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指引。

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一项社会事业,但主要是政府的职责,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应当直接纳入区财政预算,建立起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最低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考虑我市的实际情况,建议设立专门援助基金,接受社会的广泛捐助,专款专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功能。在开辟财力资源的同时,也要积极开辟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使众多的优秀法律人才包括社会团体、法学院校有资格的优秀人才参与进来,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法律援助工作站要积极主动地向街道党工委、区司法局请示汇报工作,及时反映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党政领导理解、重视和支持。要狠抓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以高素质的队伍来保障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另一方面要抓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不断探索方便群众、简单易行的工作程序,规范法律援助信息、统计和档案管理体系,保障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4

目前全市城市区人口共50.3万人,有城市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居委会104个。设立街道党工委16个(海港区10个,北戴河区2个,山海关区4个),党总支2个(市开发区珠江道党总支、船厂路街道党总支),建立社区党支部102个。全市街道社区党员8921名(其中:海港区5414名,山海关区2300名,北戴河区376名,开发区831名),社区干部473名(其中:海港区289名,山海关区115名,北戴河区31名,开发区38名)。

省、市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区委高度重视,都专门召开会议对社区党建进行谋划部署,进一步理清社区党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提出目标要求。海港区专门成立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提出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力争通过一至两年的努力,达到“全市示范、全省优先”的目标。山海关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对街道、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党建工作的地位、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努力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社区党建的工作氛围。北戴河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着力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从调研情况看,全市各城市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基础较好,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建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突出重点,党建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为构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并以此为纽带,组织动员辖区内各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各区委把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并发挥其作用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辖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努力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合力。目前,全市18个街道(占街道总数的100%)和97个社区(占社区总数的93%)建立了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其中作用发挥较好的分别达到89%和54%。海港区街道普遍建立了社区党建协调会议制度,并对组织机构、协调原则、议事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共驻共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山海关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区属单位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党建联席会章程》,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分别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去年一年来,辖区单位党组织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社区大力支持,为所驻社区建立宣传栏23个,添置微机5台,捐赠图书两万余册,投入资金10万元,有力地加强了社区党的建设。

(二)加大投入,社区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为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各城市区先后调整了社区设置,整合社区资源,社区数由2001年的207个调整为104个,并同步设置社区党支部,基本达到了“一区一支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山海关区投入资金190多万元,新建、改建社区办公用房,并为社区安装了办公电话,购买了电教设备、健身器材和图书等,使12个社区全部达到了“三个一百”的要求。同时,每个社区由区财政按每人每年400元拔付办公经费。开发区街道和社区办公条件十分优越,仅祥安里社区就投入130万元进行改造建设,开发区西区每个社区都是一座二层小楼。街道和社区每年有固定经费,根据工作需要还可专门申请经费。北戴河区每个社区均达到了“三个一百”要求,设施也较为完备。海港区88%社区达到了“三个一百”要求,所有社区都配备了电话,建立规范了档案和工作制度,近半数社区配置了电脑,实现了街居联网。

(三)夯实基础,社区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近一年来,各城市区普遍加大了队伍建设力度,采取招聘、招考、选拔等多种形式,将一批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社区“两委”班子,彻底扭转了社区干部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的落后面貌。目前,全市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的672人,占总数的85%。山海关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招聘了82名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27.7岁,全部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每人月工资550元以上并由财政列支。北戴河区通过公开选拔、直选和招聘国家干部等形式,为社区居委会配备了31名社区干部,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为38.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0%以上;海港区于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聘用了190名社区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29.7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5%。同时提高了社区干部待遇,月工资达到了400--550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从机关选派和从社区聘任的办法配备了30多名社区干部,正式职工享受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聘任人员月补贴300元。

(四)注重实效,街道社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各区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山海关区开展了党建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创建文明社区和“四进”社区活动,专门制定下发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开展了全区在职党员到所住社区党组织报到登记、为社区党建做贡献活动,强化对在职党员的管理。采取政治学习日、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开展了党员联系户活动,扎实推进党员为居民办实事,先后解决困难问题200多件,解决纠纷上百起。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意见》,规范社区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仅南关街道工委当年就增收党费5000多元。北戴河区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自身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保证了社区党员关系不漏、组织生活不断、教育管理不松。对流入社区的大批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各社区党支部及时把他们编入支部,并进行分类登记,目前已有185名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被纳入社区党支部统一管理。同时提出“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开展了“双争”、“四保”、“五带头”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作用。他们以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利用配置完善的社区电教点,定期组织党员集中收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风廉政专题片加强教育。海港区除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外,一些街道还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系站”,对下岗职工党员、来社区内经营务工党员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五好先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党员进社区,为党旗增辉”等活动,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文化路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了以“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栋,争作好党员”为主题的“三带一争”活动,燕山大街街道党工委开展了争作“‘学习、助困、文明、巡逻’四标兵”活动,港城大街街道党工委以“党员奉献在社区”为主题,开展了“每月听一次居委会工作通报,对社区工作提一条建议,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的“四个一”活动,海滨路街道党工委开展了“亮身份、树形象、比奉献”活动,印制了“党员家庭”标志牌和致社区党员的倡议书,登门入户向社区党员进行登记宣传。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找准定位,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各区不断充实完善社区工作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功能,使社区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有力支持。海港区成立各种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为居民上门服务。一些社区还设立了“服务热线”,随时解决居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北戴河一些社区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和职业介绍所,努力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2003年共安置下岗职工177人。同时举办了服装裁剪、美容美发等培训班,共培训下岗职工178人次,有125人通过培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立了秧歌队、票友会、腰鼓队等娱乐团体,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警卫室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治安防范体系,积极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开发区努力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街道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成立了服务站,小区内设立服务网点。社区设立的医疗网点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义诊。山海关区各社区组织了锣鼓队、队、老年健身队,开展公民道德知识竞赛,举办文艺晚会,丰富社区居民文体活动,水泉社区、罗城社区还开办了“温馨小饭桌”、社区幼儿园等服务机构,不仅增加了社区收入,而且受到了辖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二、存在问题

1、党建工作协调机构不健全。市委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区委要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成立党建工作联度会,并且要求于2003年年底前,区、街道社区三级全部建立党建工作协调机构。从调研情况看,各机构建立情况不乐观。有一些街道建立了类似机构,但有的没有章程,有的只有雏形,发挥作用不大。相当一部分社区则没有建立相应机构。一些社区则表示不知道此事。

2、部分社区干部不熟悉业务工作。结合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各区先后采取多种方式骋用了大批年轻干部从事社区工作。特别是海港区今年年初一下子就有近200名招考的社区干部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些年轻的社区干部学历高、有工作热情,整体素质较好。但是他们刚刚从事社区工作,一切业务工作还不熟悉,特别是对社区党建工作还较为陌生,不知道如何去开展工作,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3、一些社区党费收缴工作有漏洞。调研中发现,社区党员上缴党费过低。大多数社区党员每月党费仅收几元钱,如开发区祥安里社区党员每月只收1元钱,党费流失严重。党费收缴过低,一方面原因是因为离退休党员、外地转入党员的工资情况不明,无法核定收缴标准。另一方面也有社区党组织收缴工作不深入等原因形成。

三、几点建议

1、加强督导,不断完善党建协调机制。结合党建“推进月”活动,加强对各城市区党建协调机构的组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争取让各城市区在6月底以前全部建立起三级党建协调机构。同时要求他们制定《章程》,建立情况通报制度、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实现规范化运作,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建立党建协调机构,切实达到推动社区党建共驻共建,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目的。

2、搞好培训,进一步提高街道社区干部整体素质。针对我市各区街道社区大批年轻干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际,要以各级党校为阵地,采取集中培训、电化教育、参观学习等不同形式,加强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城市管理及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同时,建议组织一次街道社区党务干部培训班,并组织他们到社区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北京、上海、福州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以进一步开阔眼界,增强素质,提高工作水平。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5

一、领导重视,推动调研工作深入开展。

搞好调查研究是街道信息调研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切实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领导,一是明确由宣传部长分管、信息调研科科长主抓,建立健全了包括街道班子成员、科长、及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内的调研工作网络。街道还专门为信息调研科配备了车辆,真正做到了人员、经费、车辆三落实,为搞好街道调研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到调研工作和其他工作一起研究部署、检查推动,一起考核评比、总结表彰。年初,街道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全年的调研工作提出规划,制定并发放了《中共__街道工委20__年调查研究工作的安排意见》、《__街道调研课题申报表》,分解任务,确保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年底有总结、有表彰。三是将信息调研科列入机关行政科室进行管理,参加了轻轨环境整治拆迁、东沿村回迁等重点工作,使信息调研科深入了解街道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了解工作如何开展,为撰写调研报告积累了实践体会。四是信息调研科承担了主要领导、主要工作所有的文字材料,便于了解主要领导的工作思路,并负责街道的信息、宣传、新闻报道工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积累了理论体会。五是对全街道调研工作年初就实行了定课题、定人员、定时间三定制度,使调研理论文章来源广泛,保证多中求精,优中选优。六是班子成员、各科科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每人确定1个重点课题,深入工作实际,利用5个月的时间,根据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分别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工作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归纳梳理问题,形成调研报告46篇。这些调研报告对存在问题分析透彻,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较强,很有操作性,为今后更好地发展__提供了建设性的观点、建议。形成了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研究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局面,有力推动了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明确“三个贴近”,强化“三种调研”,时刻把握工作重点。

(一)坚持贴近中心,把握重点,强化超前性调研。围绕中心工作,瞄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充分、深入的调研,拿出具有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的调研材料。例如:在实施轨道房山线东沿村整村回迁这个重点工作中,针对村里的复杂情况和实际问题,街道成立回迁专案组,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情了村里的各类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回迁方案,从而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已经确定了回迁户数和回迁人员并张榜公示。

再如: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和规范社区的建设、管理与服务,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各级领导比较关注的重点。__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最终形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得到了区委研究室的重视,很快在《房山调研》上进行了刊登。

(二)坚持贴近领导,把握意图,强化及时性调研。根据领导意图及时深入基层了解下情,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街道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从中找问题、找经验、找对策,为领导部署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如:围绕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街道组织部门深入调研,撰写了《加强党员队伍基础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深入分析了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就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有效推动了党员队伍建设。

(三)坚持贴近实际,把握关键,强化问题性调研。调查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为领导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关键要抓住工作中,特别是群众中的“热点”、建议结合实际修改此文章]“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领导排忧解难。一年来,我们围绕推进城市化建设所遇到的社区建设、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了调研,撰写了《规范社区建设共建和谐家园》、《加快城市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整体水平》等调研报告,及时向街道领导反馈情况,提出问题和对策,适时地发挥了参谋作用。

三、采取“四种做法”,坚持“四种形式”,提高调研质量。

在采用传统的座谈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围绕调研工作“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紧跟调研工作发展的形势,采取“四种做法”,坚持“四种形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调研质量。

四种做法:一是坚持走出去。先后多次到调研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的单位、部门走访、座谈、学习,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坚持请进来。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传授调研知识,认真学习做好调研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等,不断提高调研质量。三是坚持定期培训。街道每季度聘请有关人员对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及基层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增强领导干部的调研意识,提高广大干部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四是坚持定期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成果交流会等,定期交流调研成果,对照先进,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促进调研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种形式:一是坚持带着问题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亲临工作一线,听群众讲真话、实话和心里话,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二是坚持放下架子,保持谦虚的态度,与群众交知心朋友,虚心向基层和人民群众学习,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调研依据,杜绝走马观花现象。三是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剖麻雀”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杜绝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现象。四是坚持朴实文风,要求调研文章内容充实精炼,既有详尽的基层情况,又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因分析,更有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杜绝华而不实现象。

四、做到“四个结合”,多渠道转化调研成果。

调查研究的指导作用在于成果的有效转化,调研不是最终目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调研成果发挥更大效能,指导工作实践。为此,街道工委、办事处一面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面抓成果转化,指导实际工作。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及时转化成果,指导、推动工作开展,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调研和出台文件、制定政策措施相结合。这点在今年下半年进行的轻轨环境整治拆迁及东沿村整村回迁工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有力推动了一系列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二是调研和出主意、当参谋,起草领导讲话相结合。在形成的调研报告中,有的已转化为领导讲话,有的转化为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重要决策,有的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调研和加强工作对外宣传相结合。对一些有助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经验材料,通过内刊《__快讯》,每月出一期《调研专刊》,将优秀的调研报告进行刊登,加以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深化工作成效的影响力。四是调研和选树典型、开展试点工作相结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选树了夏庄社区、安庄村和__三中分别为社区、农村和学校的典型,他们各具特色,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带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和今后方向。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少,挖掘深层次不够;二是调研报告质量不高,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制度建设。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下发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明确任务、时限和质量标准,做到责任、考核、奖惩相结合,充分发挥每位同志的积极性。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承担调研任务,形成上下协商、科室联动的调研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优秀调研成果评比程序、制度,年底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比活动,对调研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手段和人民群众力量,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应急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维护街道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在*”期间,建立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工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化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以办事处主导、街道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与职责

(1)成立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协调领导小组,作为街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机构。

发*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研究制订贯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制定街道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研究制订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并根据其性质、规模和影响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统一指挥、领导、协调各社区(村),街道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机构参与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统一规划、调配应急处置资源;请求区有关应急机构实施应急增援。

(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职责:组长或副组长负责召集应急工作会议,负责各类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下达应急处置工作指令;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重点牵头处置分管系统和联系社区(村)的突发公共事件;其他成员参与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工作。

2、应急办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执行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指导和监督检查社区(村)、街道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督促检查各街道(村)和部门应急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组织、指导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培训和演习;督促检查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

3、各应急指挥小组组成与职责

*

(二)组织体系及应急联动机制

1、为适应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形成分管领导负责,应急办和相关部门参与的应急组织体系。各社区(村)、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在应急协调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事发地和街道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应急联动,共同实施应急处置。

3、对跨社区(村)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由街道应急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相关社区(村)及部门参与,同时启动各自相应的应急预案。在依靠街道基本应急救援力量难以有效控制事态时,请求区应急委进行应急增援。

4、跨街道的突发公共事件,属街道范围内的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同时报区应急委,由区应急委统一指挥。

三、预测、预警

预测、预警是指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运用科学手段判断事件演进速度和规模,并按照预测结果做出预警的过程。

1、自然灾害。由事发地和国土、农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监测有关信息,包括灾害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及时向自然灾害应急办公室和街道应急办报告。重大及以上自然灾害由应急办向党工委、办事处报告(分管领导:周杨、李政,责任人:付文芳、周贵)。

2、安全生产事故。由事发地和事故所涉及的主要部门监测有关信息,

括事故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及时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和街道应急办报告。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由应急办向党工委、办事处报告(分管领导:周杨,责任人:*

3、突发环境事故。由事发地和环保部门监测有关信息,包括事故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及时向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街道应急办报告。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故由应急办向党工委、办事处报告(分管领导:周杨,责任人:陈鹏)。

4、突发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由事发地和卫生所负责监测突发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信息,包括事件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及时向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和街道应急办报告。重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由应急办向党工委、办事处报告(分管领导:*。

5、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由事发地和*、、维稳等部门监测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信息,包括事件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及时向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和街道应急办报告。重大及以上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向区应急办报告。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7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神,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施《北仑区数码港规划》,推进北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摸清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有关问题,根据区领导的指示精神,决定对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相关问题做一次全面调研,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区企业信息化工作。

二、指导原则

1、政府引导、效益驱动、市场运作

2、政府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三、调研目标

1、了解企业信息化现状,找出亮点

(1)企业上网工程(企业宽带接入、信息、企业建站、电子商务、网络邮箱、网络传真等)

(2)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仓库管理、eRp/CRm/SCm、人力资源和资产管理等)

(3)企业设计制造(CaD/Cam/pDm等)

(4)企业信息化取得成绩

2、了解企业信息化需求,研究对策

(1)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所关心的主题

(2)企业信息化发展计划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设想、今后的重点及目标

(4)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

(5)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建议

3、筛选项目,推进企业信息化

在统计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评价剖析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政策导向,在政府宏观导向和政策、支撑平台体系建设、普及和培训、宣传、技术推介等方面提出方案和规划,为政府正确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支持,为企业提供多层次、行业针对性强、面向效益提升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四、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调研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北仑区企业信息化调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单位:区政府信息办(信息中心)、发展改革局、科技局、统计局、外经贸局(经发局)、工商分局

其它成员单位:建设局、贸粮局、旅游局、科技创业园和新唇值赖?个街道、镇乡。

五、调研方式

由上述19个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镇乡抽调人员,邀请宁职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信息化企业,成立企业信息化调研课题组和推进工作专家顾问组。

调研课题组和推进工作专家顾问组将根据北仑区产业特色,由熟悉行业发展规律的、不同学科的专家队伍组成。充分利用专业信息技术公司、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政府渠道的力量。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进行调研。

(一)行业调研

行业调研以各行主管、分管口为主,街道、镇乡属地为辅,负责各行业《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行业调研报告的编制工作。要力争抽取2000家以上企业填报《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基本覆盖,规模以下企业至少1500家,并在详细分析回收的《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行业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二)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分成10个调研小组,选择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每组原则上跑200家),主要召开企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赴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和企业信息化需求。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年12月5日—20**年12月31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分解调研任务,全面动员,由经发局、发改局和街道、镇乡等各职能部门发起,分行业、区域发放《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到相关企业,同时采用纸面问卷和网上填报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展开一次全方位的普查;

(二)实施阶段:20**年1月4日—2006年2月28日(法定节假日除外),分10个调研小组开展实地调研;

(三)汇总阶段:2006年3月1日—2006年4月30日,其中小组汇总:3月1日—3月30日,回收《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录入数据库,详细分析调研情况,编制并提交行业、区域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大汇总:4月1日—4月30日,4月1日前各调研组将收回的《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汇总表及小组调研报告报送区信息办;5月底编制完成全区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七、责任分解

1.调研责任分解表:

组别行业负责单位

第一组外资企业200家(规模以上100)经发局(魏朝晖)、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二组外资企业197家(规模以上171)经发局(郑麒麟)、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三组制造业(塑机)273家(规模以上57)科技局(郑辉)、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四组1.制造业(文具)96家(规模以上21)2.制造业(汽配)80家(规模以上28)科技创业园(虞雁)、发改局(张楠)、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五组制造业(服装、针织)128家(规模以上34)发改局(刘磊)、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六组制造业(模具)428家(规模以上75)科技局(周瑾)、科技局(储晓峰)、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七组1.交通运输物流业80家

2.邮电、通信业38家

3.宾馆、餐饮业38家(规模以上12)信息办(王宁山)、旅游局(徐文辉)、街道镇乡

第八组批发和零售贸易520家(规模以上59)

工商分局(俞全红)、贸粮局(陈华)、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九组建筑业220家,其中建筑101(规模以上47)、房产77家(48)、监理设计42家建设局(曹育人)、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十组其它753家(规模以上146)工商分局(章页)、发改局(殷光亮)、街道镇乡(联络员)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8

今年,我们通过积极创建“大调解”机制,以“大调解”建设为平台,努力做好来信来访和纠纷处置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群体性矛盾,为街道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2、完善“大调解”工作制度建设。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社区主任、治调主任参加的工作例会;每周由各社区反馈稳定工作动态;基层居民小组综治协会会员随时反馈不稳定信息。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并及时做出处置预案。二是领导周三接待日制度。坚持实行党政领导周三轮流值班接待群众,并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的来访,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限时解决,并跟踪督办。对于确实不能解决的,也坚持向群众做好说服和解释工作。三是接待登记制度。对群众的每一件来信来访,街道调处中心都认真进行登记,做好记录,并填写分流交办意见,由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交由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办理,办理结果告之调处中心备案,调处不成的及时回流中心或告之当事人通过其他渠道解决。四是限期处理制度。根据各类不同社会矛盾纠纷,分别制定调处完成期,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对其调解的纠纷都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调处不成的及时回流中心或告之当事人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五是重大疑难纠纷请示报告、会办制度。

对政策性较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各类重大的疑难纠纷,都由调处中心及时向分管领导以及街道主要领导报告,研究处置方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会办,尽可能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六是督查回访制度。为提高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矛盾纠纷的调处水平,对矛盾纠纷分流后进行跟踪、了解、监督并指导,掌握调处情况,今年下半年,我们在岔路社区建立了“纠纷评议室”,邀请纠纷当事人的邻居、街坊作为居民代表参加纠纷调处的旁听,让他们“听身边事,评身边人”,听取群众对矛盾纠纷调处结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总结、反馈,一方面促进了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社区形成好的风俗习惯。七是考核奖惩制度。将“大调解”工作纳入街道对各社区、部门和单位的千分考核。对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调处化解矛盾工作不力,致使矛盾纠纷激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将追究相关部门、个人的责任。

3、健全“大调解”长效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运作机制,街道加强“大调解”机构成员单位的分工协作和整体联系,突出强化在矛盾纠纷的处置上下功夫。一是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为保证“大调解”机制的有序运作,街道根据纠纷处置程序,及时制定了“大调解”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群众来访、接待登记、立案受理、分流指派、依法调处、结案归档、跟踪回访七个工作流程,详细制定每个流程的工作方式、工作要求以及具体工作部门,确保了“大调解”工作在实际的运行中有章可依,规范有序。二是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今年3月,街道党工委下发了《关于矛盾纠纷、群众来访事项移送和归口调处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调处中心成员单位的分工和协作,形成矛盾纠纷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调处—分流—会办”三段式纠纷处置模式。三是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街道按照上级要求的“预警在先,矛盾早消化”,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每月一次排查工作例会、每周不稳定信息上报以及纠纷信息的快报制度,认真疏理本辖区内近阶段存在的不稳定隐患,研究处置方案。

同时,为改变纠纷找上门、有纠纷才去调解的被动局面,变被动为主动,掌握矛盾纠纷的隐患,司法所干警深入群众的家中,与群众谈话、座谈、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及时排除隐患或有针对性的进行法制宣传,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由于上下联动很好地执行了快报制度,使得街道快速、妥善处置了岔道社区圩塘、圩村集体土地占用问题,宋村、赵村群众要求尽快拆迁问题,中前社区征地兑付等数起群众性矛盾。四是建立职能整合的调处机制。大调解中心在纠纷调处中,专门建立起多个部门职能整合的调处工作机制。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等街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会办、督办,相关职能部门整合优势,积极参与。例如:马山、中前、杨村社区群众反映征地补偿安置问题、都是在调处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疏理后及时上报党工委、办事处,在街道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主持下,多次召集司法、、土地、拆迁办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逐一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统一的答复意见。统一口径,逐门逐户向群众答复,反复向群众讲明政策。由于工作细致到位,各项资源有效整合,工作人员力量集中,较为妥善地处置了数起群众性上访事件。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9

由党组成员组成,区党组会议。党组书记主持,不定期举行。党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和意见;研究讨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决策和重要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干部的考核、任免事项;研究落实市、区党委安排的重点工作以及向党委汇报的报告和意见;组织开展党内生活,开展成员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研究有关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

区常务会议

由区长、副区长、办公室主任组成,常务会议。由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部门的负责同志根据需要列席。常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和审定一个时期工作安排、总结、报告;研究审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年度财政预算以及资金等使用安排;研究重要的通令、通告、公告、决定、规定、办法、意见等;决定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奖惩;决定向省、市推荐的先进集体;讨论报请市和区委批准的重要事项;研究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讨论通过报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定的议案;研究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报请区解决的重要事项;审定以区名义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的安排;讨论其他需要由常务会议决定的事项。

区全体会议

必要时通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负责人列席参加。由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区全体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办公室主任和序列局、办正职人员组成。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有重要议题可临时决定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学习传达上级重要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指示、决定,讨论贯彻意见;部署全区性的重大行政措施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通报形势,总结工作,部署安排全区性的工作或某一方面的重要工作;讨论修订的重要公告、通告、命令、决定、规定等;讨论其他需经全体会议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区长办公会议

对需要提请常务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协调讨论,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办公室主任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由区长或区长委托副区长主持。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处理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做好必要的准备;研究需要提请联席会议、人大会议讨论的事项;研究处理基层单位需要提请区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听取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协调和落实区有关决定事项。

区专题会议

确定有关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参加,专题会议由区长或副区长主持。不定期举行。会议专题研究、检查、安排区长或副区长个人分管的工作,协调办理具体事项,讨论落实上级部门委办的重要事宜。专题会议也可采用现场办公的方法,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

街道工作调研报告篇10

###地区联委会2004年度工作总结2004年是我街道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经历撤镇建街,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一年来,在区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在本联委会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切实履行联委会职能,为区、街道两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学习知情,增进共识要生动活泼地开展联委会工作,须以学习、知情为前提。据此,本联委会努力遵照政协领导提出的“要使政协成为学习型的群体”的要求,突出重点,组织委员学习。一是学习政治理论,包括:“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报刊杂志有关文章等等,联系实际谈体会,在重大问题上增进共识。二是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报告会、专题讲座,特别是街道组织的专题讲座、报告会,从宏观上了解形势,掌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动态,进一步提高委员的政治洞察力和光荣感、责任感,从而不断增强参政议政的自觉性。二、发挥智力优势和位子超脱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联委会各项活动今年来,联委会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增强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一是委员们经常深入###街道基层,深入了解社情~,听取他们对###镇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看法,摸清“群众最关心什么,群众最希望解决什么”。针对###的实际情况,委员们关注###撤镇建街农村改革深化以及出口退税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街道党工委专题听取有关意见。二是在撤镇建街过程中,充分听取政协委员们对规划、体制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协商共事,为推进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言立论、献计献策。三是加强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口子的联系。做到经常交流工作、互通信息、研讨重要问题,组织好重要调研协调活动,对街道环境整治、农村改革深化、企业支持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等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献计献策。今年,街道联委会提交议案7份,积极参政议政。三、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五个一”活动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联委会的一项特色工作,联委会一直关心关注镇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展。截止11月底,我街道引进外资486万美元,内资3750万人民币。其中联委会委员乌根祥引进外资300万美元,委员徐敏引进外资186万美元。“五个一”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我街道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四、积极撰写提案、调研报告在信息报送方面,对于时效性、针对性强的社情~,经分管领导审阅后向区政协报送。如今年五月份,市国土资源局出台的《###市城区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及地价评估管理若干规定》,群众反应强烈,我们以《群众对新出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反映强烈》为题报送给区政协。《关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几点思考》、《关于三权前置一权“独立”》、《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农民问题》发表在农业工作通讯。五、存在的不足一年来,我们感到联委会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抓得不紧,特别是组织集体学习不够;由于人员分散在多个系统,活动开展没有形成制度化,组织活动比较困难,高质量信息通报较少,对民情社意反映的深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协信息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政协信息工作队伍建设,扩大信息来源,确保信息传递的快捷和高效。###区政协###地区联委会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