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十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十篇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2:02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1

1.FiDiC合同条款中D-B模式与epC模式风险分担的差异

1.1在FiDiC合同条款中,阐述D-B模式的是黄皮书《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ofContractforplantandDesign-Build),阐述epC模式的是银皮书《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ConditionofContractforepC/turnkeyprojects)。该两种模式大致相近,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承发包双方风险分担的方式不同。按17.3款的规定,雇主在D-B模式中比在epC模式中多承担的风险为:

1.1.1雇主使用或占用永久工程之任何部分,除非合同可能如此规定;

1.1.2由雇主人员或雇主对其负责的其他人员提供的工程任何部分的设计(如果有);

1.1.3不可预见的,或不能合理预期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已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的任何自然力的作用。

1.2正是因为承发包双方承担的风险不一样,FiDiC建议,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采用D-B模式,不采用epC模式:

1.2.1如果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料,以仔细研究和核查雇主要求,或进行他们的设计、风险评估和估算;

1.2.2如果建设内容涉及相当数量的地下工程,或投标人未能调查的区域内的工程;

1.2.3如果雇主要严密监督或控制承包商的工作,或要审核大部分施工图纸;

1.2.4如果每次期中付款的款额要经职员或其他中间人确定。

1.3另说明,D-B模式中雇主的风险与我们熟悉的FiDiC红皮书《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ofContractforConstruction)是一样的。在此,如果仅从承发包双方承担的风险看,D-B模式更靠近C模式(施工承包)。

1.4从本文1.1.3可以看出,FiDiC最主要的划分风险的原则(承包商承担风险的范围以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能否合理预见为限)在epC模式中失效。进一步,结合银皮书中的4.12款和5.2款看,实际上,epC模式要求承包商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负责,并承担由此而引起的风险。

2.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界定

2.1指导意见对工程总承包的界定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该概念界定存在如下问题:

2.1.1以工程总承包企业界定工程总承包,难免有概念循环之嫌。

2.1.2全过程承包自然是工程总承包,若干阶段的承包就未必如此,比如,只承包勘察或设计或采购任务就很难被认定为总承包。

2.2与总承包概念相对的是分承包。实际上,与FiDiC的银皮书、黄皮书和红皮书相对应的承包都是总承包,三者的共同点是承包方承包了施工。

2.3建设项目展开的阶段一般为:计划、设计、施工、运转。(此处的计划主要指可行性研究,不包括勘察设计。)从此阶段划分看:

2.3.1epC模式承包的阶段包括计划、设计、施工;

2.3.2D-B模式承包的阶段包括设计、施工;

2.3.3本文1.3中的C模式(施工承包)仅包括施工。

2.4应说明,总承包概念容易引起的误解是人们喜欢将之等同于建设全过程承包,指导意见亦未能完全避免该误解。若立足于建设全过程,则唯有epC模式可堪称总承包;若立足于项目的全过程,即考虑2.3中项目的运转,则可能只有Bot及其派生模式可堪称总承包。

2.5因此,工程总承包的概念宜界定为: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合同约定对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之全过程或至少包括施工的若干阶段的承包。除此之外的其他承包可称为阶段或分项承包,但按承包的应有之义,只承担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不应属于专项承包。

2.6与2.5相应,工程总承包企业可界定为:具备相应资质,能对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之全过程或至少包括施工的若干阶段进行承包的企业。

2.72.5中对工程总承包的界定与指导意见有所不同,按指导意见,不包含施工的承包,比如设计-采购(e-p),也属于工程总承包之列。但是,这种不同不应该影响到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界定(请参见本文4.2.2)。

3.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界定

3.1指导意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界定为:“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该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如下:

3.1.1与2.1.1相似的问题;

3.1.2“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并不能与指导意见对总承包的界定区别开来,比如,承担项目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任务(指导意见中的项目管理承包pmC),到底是工程项目管理还是总承包?

3.2在指导意见中,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应是相对的,即工程项目管理总是在代表业主对工程总承包(指导意见中的总承包)进行管理。如果我们不这样理解,按指导意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界定,则工程项目管理完全可以回到业主自营的时代。另外,指导意见已明确同一企业或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两企业不可同时承担一个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总承包,-这即说明,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之所以相对,是要力求二者互补。

3.3明确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系相对互补的关系,则按本文2.5的界定,不论是工程总承包或是专项承包,都可需要项目管理的介入。但是,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则可能构成例外,即,对于包括可行性研究的epC模式,需项目管理的介入,应不会有过多的质疑,但对于只承担可行性研究的项目管理服务,是否需要另一项目管理企业介入项目管理,则是值得质疑的。

3.4考虑到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受托方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按指导意见的陈述),而控制和管理最原初的依据即是可行性研究,因此,0对只承担可行性研究的项目管理服务,应不需要另一项目管理企业介入项目管理。-FiDiC在本文1.2.3中的建议也即是此理。

3.5有鉴于此,工程项目管理宜界定为:受托方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或专项承包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3.6与3.5相应,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界定为:具备相应资质,可对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或专项承包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包括承担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做作为可行性研究之必要结果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的企业。

4.二企业的比较及市场培育

4.1对比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4.1.1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力求一种相对互补的关系;

4.1.2工程总承包以施工为主导,工程项目管理以可行性研究为主导;

4.1.3在总承包epC模式中,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在可行性研究方面可能会有所融合(后者对前者更多的是参与而非管理)。

4.24.1中的分析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目的是要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而言,以此界分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是适当的。理由如下:

4.2.1不具备施工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与不具备可行性研究能力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一样,都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4.2.2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上,可能只侧重一二方面任务的承揽,比如,工程总承包企业可能只进行设计-采购(e-p)承包,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能也只承担设计和采购管理,但具体的承揽任务的方式不应该影响两企业的界定。在指导意见中,之所以会出现2.1.1和3.1.1中的循环,也是出于此种意识。

4.3以我国目前的现状看,在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中,设计与施工都有实力较雄厚的企业来完成,但计划与运转环节则相对乏力。因此,

4.3.1加强企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能力几乎既是行业界所期,也是指导意见的一个侧重。在指导意见中,无论是项目管理服务(pm),还是项目管理承包(pmC),可行性研究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指导意见将epC模式作为工程总承包的第一推荐,也无非是要强调可行性研究。人们易于将工程总承包等同于项目的全过程承包,更像是出于这种行业期待。但是,

4.3.2以目前的情况,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以加强企业的可行性研究能力为重点,应无可非议,但不宜急于以行政的力量将epC模式作为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重点,因为这里不仅涉及到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同时,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可行性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与epC模式相适应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得以诞生的前奏。

4.3.3涉及项目运转环节的总承包,比如Bot,只是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融资问题(FiDiC出版其银皮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适用于Bot项目或类似投资模式下的设计采购施工合同),可与epC模式的总承包一并考虑,并可以此藉市场需要来促进与epC模式相适应的总承包企业的发展。

4.4鉴于4.3的分析,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培育发展适应D-B模式的总承包为宜,这可以通过勘察设计企业或施工企业的改造和重组,或通过二者的结合,得以便捷地实现。-在这一点上,指导意见是十分中肯的。但是,指导意见同时鼓励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发展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应的能力,还需注意两点:

4.4.1按指导意见,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承接业务的最大范围是项目管理承包(pmC),因此,即便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它们也更愿意承包设计或施工任务本身。另外,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也不能界承包失败之后再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因为一般而言,后者发生在前者之前。

4.4.2以4.3.2的分析,如果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还没有发展成为与epC模式相适应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则其在能否发展具备可行性研究能力方面可能会受到局限。如此,按4.2.1的分析,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必然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4.5因此,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宜通过建筑业中的中介机构,比如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经整合而完成。但值得强调的是,在此整合过程中吸收建筑师的加入应系十分必要。

4.6应说明,指导意见的目的之一,是意欲通过建筑行业结构的调整,以使其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从FiDiC合同条款中D-B模式与epC模式风险分担的差异入手,分析界定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目的就是要廓清二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但是,一种企业能否发展,还需具备制度层面上的发展空间。以本文对二企业的分析界定,届制度空间充分时,二者之间的相对互补关系即可组合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各种工程管理和承包模式。

「参考文献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2

关键词: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毕业设计课程

以往技工院校电子专业的课程大多是以学科体系为主,所讲授的知识比较分散,基本没有体现出整个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工作过程,在教学上已经远远滞后于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学校从2009年开始在电子专业高级工毕业班开设了毕业设计的课程。对于技师学院的学生来说,经过4年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后,完全具备实施该课程的技术水平。通过几年的课程实施与不断改进后,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下是课程具体实施的6个环节。

一、课程的策划

笔者学校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高级工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时为每周6节课,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即安排一位指导老师辅导不超过30名学生,以保证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并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辅导。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学校会安排一些有企业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以保证教学质量。毕业设计形式采用实物作品与论文相结合的两种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又通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技术上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课程实施场地与时间安排

在课程实施与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安排好合适的场地与设备给学生,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在教学实施的场地上,白天正常课程的6课里面会安排每30人一个实训室给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实训室里提供必要的工具与仪器设备,例如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电脑等,也允许学生自带工具与笔记本电脑进入实训室,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便利的制作场地与条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每周6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也把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在每周的晚自习时间里把实训室也开放给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三、分组与选题

第一天的课程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选题,原则上规定每个小组不超过3人。分组以指导老师意见与学生自我组织相结合,最后得出分组名单。选题是实施毕业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学生安排好合适的课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要适中,又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去制作。笔者学校一般会由指导教师提供20个左右的课题供学生进行选择,考虑到学生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在课题难度上会按照20%属于高难度、50%属于中难度,30%属于低难度来组合。

四、制作过程与教师指导

在学生分组完毕和选择好课题以后,就要开始设计方案了。毕业设计方案是整个毕业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该教学环节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每组学生都要把完成的毕业设计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审查,指导教师在审查以后再给出技术指导意见,然后把意见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学生修改后要再给指导老师进行审阅。

确定了设计方案以后,接着就要求学生列出元器件材料清单与采购计划。一般来说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与材料,只要学校有的都会提供给学生,但是有些学校没有的材料,学生就要自己到电子市场或者在网上进行采购。指导老师在学生制作与调试电路的过程中也会指导学生解决一些技术上的疑难问题。毕业设计的主体还是学生,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去做,在学生遇到困难以后,也要尽量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督促和技术指导的作用。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由于学生都没有写作论文的经验,因此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讲授论文写作的流程、格式与方法等知识,同时可以给出几篇范文给学生参考。为了鼓励学生写好论文,指导教师也可以设立论文优秀奖来奖励论文写得好的同学。

五、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

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周,就要进入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的环节。学生既能会做项目,又要把技术要点说出来。在该环节,笔者学校组织包括指导老师在内的5名教师担任评委,给每组学生的作品打分并现场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由每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由学生通过ppt来介绍作品的结构、工作原理、具体功能和收获感想等。然后由评委对该组的学生进行现场答辩,考察学生的技能和理论水平。在答辩现场也会安排本专业的其他学生进行旁听,从而让现场答辩起到公开示范的作用。

六、评价与反馈

在每个小组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环节结束以后,各评委会根据毕业设计作品的功能、技术难度、学生的答辩表现等给每组学生进行评分,然后由评委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现场点评,给学生提出技术上的改进意见。学生评分表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分,课程的总成绩就由这3部分成绩综合起来。当所有小组都完成演示与答辩以后,指导教师现场宣读分数,并对每一个小组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毕业设计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可以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以前的“要我学,要我做”改变为“我要学,我要做”,并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向更高端的技术领域进行探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小组合作与沟通、学习和自我探索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过程,使技校生熟悉整个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过程,掌握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即将踏进社会的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润华.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初探[J].职业,2014(30).

[2]汤光华,伍礼杰,曾春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九步循环指导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3]杨碧石.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3

《征求意见稿》提出行业未来5年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增强行业专业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业务服务创新为支撑,以加强行业党建为政治保障,继续深入实施做强做大战略、人才培养战略、国际趋同战略、新业务拓展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着力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使行业服务能力与国家经济总量规模相匹配、与国家公共部门改革和公共资源管理需求相匹配、与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相匹配等。

《征求意见稿》围绕职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市场化水平总体改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和国际化水平显著增强提出了4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其中既考虑以往规划的延续、与现行战略的衔接,也充分考虑完成目标的现实条件以及可行性。

此外,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化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战略,中注协同时印发《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初步确定,到2020年实现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战略目标。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未来5年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要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为依据,打造智能化、互联化、移动化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体系,到2020年实现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战略目标。《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未来5年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聚焦在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行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和注协机关办公信息化。具体包括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信息化架构,建立技术架构标准与数据标准;全面更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建设协同办公系统,构建行业管理服务智能平台;按照云计算服务模式,分类施策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作业和内部管理信息化向云应用转变;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行业数据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4

一、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开展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居家养老、出行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我市市区共有多层住宅(四层及以上,七层及以下)4557栋、13186个单元,其中成规模分布的住宅共2573栋、7895个单元;零星分布的住宅共1984栋、5291个单元。近年来,我市多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出台老式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的建议。少数条件较好的住宅小区如苍梧一期业主积极要求加装电梯,希望市里尽快出台指导意见。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2015年,根据市政府安排,由我局牵头制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性意见。为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连云港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市十三届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意见》,并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意见》全文共十四条,明确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报主体、申报条件、资金筹集方式、审批程序和安全管理职责等内容,弥补了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中的空白。

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近期开展情况

自2017年初我市出台《意见》以来,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我市首部加装电梯—苍梧小区7号楼3单元正式施工后,市民咨询量与日增多。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成功加装电梯7部,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有24部,正在施工的有16部。

(一)加装电梯难点剖析

1、业主意见统一难

加装电梯关系到各方物业私权的复杂关系。不同年龄,不同楼层,不同需求,众口难调,往往是高层住户强烈要求加装电梯,而低层无所谓,甚至反对。电梯是后来加装而非原发设计的,必然外置凸出于外立面,从而可能导致低层住户因采光、通风、噪声、公共空间占用等问题反对加装电梯。业主意见难统一,仍是加装电梯最大的制约。

2、改造资金筹集难

在加装电梯期间,需要投入的费用包括勘测环境、规划设计、土建和购买安装设备等。一般情况下旧楼加装一部电梯需要投入的费用大概为40万~60万元。如所处的地形条件特殊,地下管网复杂的话,需要投入的成本还会更高。后期电梯投入使用,还将产生电梯运行、维护、保养等相关费用。高昂的加装费用让很多业主望而却步。为此,许多城市都出台了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如:北京市对电梯购置及安装费用按照每台24万元补贴,对因安装电梯产生的管线改移费用最高补贴40万元;南京市财政补贴最高每台20万元;上海市财政补贴最高每台24万元。我市在起草《意见》之初,我们曾提出加装电梯资金筹集以业主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贴为辅的建议,但在草案审议阶段因市财政困难未被采纳。最终《意见》明确我市加装电梯资金筹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业主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具体分摊比例由业主协商确定;2.申请使用业主名下的住房公积金;3.属于房改房的,可以申请使用单位住房维修基金;4.社会投资等其他合法资金来源。

3、改造工程特殊性强

由于是针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前需对配电线路、地下管网类别、数量、位置等进行全面勘察,而实际操作中往往没有编制规划设计、管线迁移方案等应对举措。同时,因增梯工程导致的管线迁移非常规项目,运营商依据现行标准改造迁移管线缺乏规范成熟的实施方案。

(二)加装电梯推进举措

为破解我市加装电梯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局牵头规划、质监、消防等职能部门,积极调研学习、完善配套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全力推进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一是学习借鉴经验。《意见》出台后,我局联合规划、业委会、社区、物业、电梯公司等多部门实地学习调研先进城市成功经验,为开展我市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配套政策。牵头规划、质监、消防支队、公积金中心联合编印《连云港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办事指南》,进一步深化政策解读、细化办理流程、明确办事窗口,实现所有部门受理地点和咨询电话“一本通”,切实提高了《意见》的可操作性。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纸、“两微一端”传统和新兴媒介全方位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印制3000余份《意见》张贴在市区多层住宅小区,并通过街道社区广泛发放《连云港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办事指南》。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主动靠前服务,继续深入一线,遵循“业主自愿、平等协商、政府引导、保障安全”的原则,在业主充分沟通协商通过表决的基础上,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为群众做好加装电梯服务工作,起到引导、推动和服务的作用。

一是全面总结学习。回顾总结我市加装电梯经验教训,积极学习调研发达城市解决问题好的经验做法,全方位加大典型经验案例宣传和推广力度,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有序开展,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近期,我局将再次组织学习调研,赴相关城市学习增梯先进做法,破解我市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二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引导专业经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出资参与增梯改造中涉及管线设施设备的迁移改造;通过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有偿使用、落实资产权益等方式,吸引各类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增梯的设计、改造、运营;支持规范各类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改造。如我市玉带新村小区在改造过程中,海州区政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街道社区牵头,引入社会资本,由北京一家公司以“无偿加装,有偿使用”模式参与增梯改造,目前该小区已有8个单元正在加装电梯,涉及面积约1万㎡,惠及96户业主,已完成投资200多万元,有效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热情。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5

一、总体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准则》、《条例》查摆出来的问题,逐项细化整改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注重增强整改落实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带动加强和改进各项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二、整改任务和落实措施

根据2016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征求的意见和2017年1月16日市审计局党组民主生活会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整改工作。

(一)理想信念方面

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党性修养不够深入

整改措施:一是丰富学习形式,充分利用每周例会、“周二夜学”,系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周必学、月必谈,做到学习教育常态化;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要为审计干部上一堂课,并参加其他审计干部的讲课,适时邀请其他行业(部门)老师授课,增强领导干部政治敏感性。二是系统学习业务知识,坚持每天看报,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财经法规选编、审计专刊、审计专网等学习政治理论、审计业务、法律法规、计算机辅助审计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水平;加强对分管工作的指导,对其他审计机关好的思路、好的做法,及时指导相关股室人员。

(牵头领导:张xx,责任股室:各股、直属事业单位,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

政治敏感性缺乏,党内关系不够正常化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党内生活,加大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力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参与度,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党内生活事务的热情,不断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

(牵头领导:陈xx,责任对象:全体党员,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三)作风方面

1.工作不够扎实

整改措施:强化工作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加强对审计一线工作的了解与指导,在每个项目审前、审中、审后深入审计一线,表现为:审前1次,审中5次,审后2次,审前掌握情况,审中指导审计一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审后征求被审单位意见及整改落实情况。指导的同时,对审计干部的工作纪律、言行举止、廉洁纪律等方面也要及时掌握,让审计干部时时绷紧廉洁纪律这根弦。

(牵头领导:各分管领导,责任股室:各业务股室,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2.联系服务群众不够主动

整改措施:首先,深入开展挂钩帮扶工作,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听取群众意见,多了解群众的需要,让审计干部更加贴近群众,更明白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其次,每个月班子成员要走村入户至少1次,与村干部、村民座谈,聊家常、听情况、记心里,带着思考回来,带着办法去,把“联乡挂村帮户”活动、“精准扶贫”工作贯穿到审计工作中,强化审计为民服务意识,推动审计整体工作上新水平;此外,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经常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关心和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营造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牵头领导:陈xx,责任股室:各股、直属事业单位,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四)担当作为方面

1.开拓创新精神不够

整改措施: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面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和群众的需求,坚持改革创新,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通过提高政治觉悟,从思想上提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升班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的统筹兼顾和协调能力,加强对工作的研究和分析。三是坚持抓点带面的原则,在树立典型的同时,注重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牵头领导:张xx,责任领导:各分管领导,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2.大局意识有所缺乏

整改措施:所有班子成员要增强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坚持率先垂范,带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重大事务的协调处置和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破解,提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面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

(牵头领导:张xx,责任领导:各分管领导,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五)组织生活方面

1.组织生活剖析不够

整改措施:班子成员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问题,自觉交纳党费,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班子成员之间应敢于亮剑,深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搞一团和气。

(牵头领导:张xx,责任领导:各分管领导,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2.党内生活制度执行不够到位

整改措施: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党员大会时营造“大家讲,大家评”的氛围,引导党员发表意见建议和心得体会。

(牵头领导:陈xx,责任股室:各股、直属事业单位,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

1.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整改措施:一是坚持率先垂范,增强担当意识,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工作人员的纪律管理。二是坚持勤政廉政,严守工作纪律,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外出办事要执行请假报批手续,对一些急难险重工作,要带头落实,为干部职工做好表率。三是结合业务工作,常抓廉政建设,除了会上讲话、签订责任状外,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结合审计工作具体研究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牵头领导:陈xx,责任股室:各股、直属事业单位,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2.履行监督责任意识不够强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党章》和《准则》办事,模范遵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审计“八不准”等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工作纪律、行政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问责,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长期不起作用甚至起负作用的党员,进行严肃教育,对不合格的要严肃党纪、给予组织处理。

(牵头领导:林xx,责任股室:各股、直属事业单位,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三、加强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坚持领导带头,落实整改责任

党组书记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按照本《方案》的部署,做好分工,任务到人。按照边整边改原则,立行立改,能够做到的,要马上就改;需要统筹协调逐步解决的,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促进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坚持开门整改,自觉接受监督

局党组、领导成员个人要针对查找出的问题,高度重视,积极认真逐条逐项整改。要立说立改、要广纳意见建议,实行开门整改,自觉接受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整改落实进展情况要按规定报送市纪委、组织部,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6

培训载体的选取

参与培训的对象是同一单位中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工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缺少实训教学培训实践。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培训载体,成为了本次教学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点。

初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电缆架设案例”,意图以电力行业最普通、最熟悉工种实训教学培训来指导学员。经课题组演示测试和讨论认为:该案例专业性强,不能在培训中演示与实施,且管理类、技术类等人员难以接受。第二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驾驶员培训案例”与“厨师培训案例”。这两个案例的选择具有普适性,能在学员中形成共有话题,培训氛围很快能形成,学员能在讨论中建立实训教学流程、提出各环节注意事项。实践结果表明,培训有效果,能形成共鸣。但是,培训局现于空谈,没有形成实践,学员也不能真实体会到自已面临实践的问题。另外,该案例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培训,缺少团体配合。

针对初选载体的讨论与实践,我们选用“七巧板拼图”游戏作为教学载体。该游戏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学员;占用时间少、难度小、可拓展性强,具有创新性,能结合到生活与生产中;材料消耗经费少,容易准备,占用场地小,便于在课堂上开展;教学过程中有学员动手、教学演示、成果展示;可个人完成,也可团体合作,并能进行作品分享。

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设计

本次培训任务设计是以三次剪纸游戏为载体,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学员体验实训教学过程为目的,通过讨论与总结分析实训中的现象为手段,从而提高学员培训教学能力。任务实施流程充分体现实训教学各环节,任务中有意设置障碍。任务难度由简单到复杂,任务工艺要求由模糊到具体,任务思维由混乱到规范到创新,任务实施流程由不完善到合理,任务组织由个体操作到团体协作。有安全事项、操作步骤、工艺和质量标准,有操作示范和总结点评。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设计详细见表1。

基本行动导向的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中结合培训目标,以七巧板拼图剪纸游戏为载体,不断提升任务难度,进行行动导向设计,从学员体验中发现实训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找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和总结中提炼出实训教学流程,实训教学组织、指导、演示方法与技巧等,从而提升学员实训教学能力。

第一步,聘用观察员。从学员中挑选2名观察员,通过观察员对任务实施过程的观察与发现,找出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现象,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学员的自我发现,更能体现实训教学组织与指导的关键点,具有说服力。

第二步,实施任务,进行实训教学指导。指导过程中提示安全事项及注意事项,收集学员意见,指出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提示实训教学中的一些必然现象。

第三步,单个任务实施后的总结分析。每完成一个任务,首先由观察员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形成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然后由学员补充分析;最后由教师点评分析。

第四步,实训教学总结。小组分别对3次实训任务教学设计的优劣、实训教学中的指导方法、实训教学组织等进行讨论,形成实训教学流程,并进行课堂分享。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分析。

培训实施中的现象与启示

通过多次培训教学实施,我们对培训过程中的现象不断进行观察和分析,将现象展示给学员,总结并启发学员分析实训教学中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培训目标。现将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与实训教学启示见表2。

培训实践中设计了3个不同任务,每个任务的培训目标不同,培训组织形式也不相同。任务一培训目标不明确,学员不能获得预期能力培养。任务二培训目标单一,只解决了具体能力培养。任务三培训目标多样化,以团体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完成个体能力发挥的同时,也培养了团体协作精神。任务二和任务三的组合,或更多形式的组合,可以适应于不同能力培养目标。实践证明,当培训任务一定时,我们应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以及培训条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培训组织形式。

培训流程要清晰

从3个任务实施过程看,一个清晰的培训流程可确保培训顺利实行。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培训流程是:阐明培训目标、明确培训任务、讲解分析理论、作好操作演示、说清安全注意事项、发放工器具材料、作好实训指导、回收作品、回收工器具材料、进行分析点评、清理作业现场。以上是课程开始后的过程,可视具体情形进行调整,如当任务复杂时,可进行边演示边操作,然后反复练习,这时就需要提前发放工器具材料,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在课程开始前,我们还有隐性工作:明确培训目标、分析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任务、设计培训方案、落实场地设备、准备工器具材料、测试培训任务、制作质量评分标准等。往往在我们培训实践中会有意无意的忽略其中某些环节,这样可以省心省力,但却会导致培训效果下降,培训目标达不到。

培训指导要筹划

通过本次培训实践,我们有意在任务中设计缺陷,并在指导时明确指出学员存在的错误,以示范方式让学员明确指导方式和收效。首先,培训指导要有依据和规划,即根据培训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培训指导的重点和关注的细节。第二培训指导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安全事项在任务开始前应交待清楚,任务过程中要时刻留心和不断提醒,任务结束后要总结反思,同时还应有必要的安全预案。第三,培训指导时除依据评价标准,发现不良现象及时改正外,还应发现表现优秀现象并予以及时示范。

回顾总结要及时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7

一、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内涵

规范化培训是建立在集中培训、自主研修和“带教指导”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的情况下进行的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的可操作、可测评的一年期见习培训。

规范化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的前提,又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3]。在整个规范化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单位根据见习教师的特点,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和需求分析开发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课程。特别是“带教指导”研修,带教教师根据见习教师特点制订的带教计划可谓是“因师施带”,在一年期的见习培训过程中根据见习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行为的变化随时调整带教计划,杜绝了培训计划的程式化。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内容主要由“职业感悟与师德修炼、课堂亲历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专业发展规划与教育科研”四大模块构成,由18个具体的“培训要点”组成。培训要求以经历这18个要点且完成这18个要点规定的任务为主,亲历过程或结果评定均体现在见习培训手册上,作为一年见习期培训考核和入职注册的主要依据。培训形式主要采用集中培训、自主研修与带教指导相结合的研修模式。集中培训主要偏重师德教育、教育理论教育以及职业认同引导教育;自主研修主要是见习教师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理论书籍、科任教材以及教育管理相关书籍的研读;带教指导主要任务是使见习教师在优秀的教育教学团队带教过程中,能够较快地正确认识与适应教师角色,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整个见习期的培训由具备培训资质的教师进修学校、见习教师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三方共同完成。

四大培训模块,18个培训要点使得培训单位在实施培训过程中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引,实现了培训过程有“抓手”,实施过程有“规范”,培训结果有实效的新任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规范化操作培训流程更明确。

二、规范化培训实施的新突破

规范化培训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集中培训、自主研修与带教指导三个培训方面存在的“各自为政”、培训内容重复的局面,实现了三方研修重点各有突出,相互补充,推进提升良性的见习教师培训格局。见习教师规范化操作培训流程很好地规避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培训随意性、盲目性,确保了培训有明确“抓手”,有规范的实施过程指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较之以往的新教师培训实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突破。

1.目标引领,确保培训有的放矢

规范化培训有四大模块目标,培训的18个要点的亲历为实现四大模块目标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可操作的微型目标引领。培训要点的微型目标也正是实现模块目标的使能目标。见习教师习得教育教学规范行为和教育管理知识,需要每一个使能目标的实现。

带教教师根据见习教师特点为其制定的研修目标规避了见习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随意性,提高了研修目标达成的实效性。例如,“结合跟班教学实际,编一个单元的学生课堂或者家庭作业,并写出理由”。这些详细的可操作、可测量的培训目标,规范了培训指向性。

2.任务驱动,确保培训稳步推进

培训必须源于真实的体验才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任何的“言传”指导作用都很难赶上一次亲历的效果。任务驱动的培训模式贯穿自我研修和带教指导的整个培训过程。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每一个培训要点的实现都可以与见习教师的真实亲历相结合,那么目标性和教学情境也就同时具备在见习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使得见习教师在带教教师分配的真实任务中进行探索学习,极大地激发见习教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年的见习期内,带教计划和见习计划稳步推进了规范化培训。18个培训要点的逐步亲历和达标,为见习教师适应并逐步胜任课堂教学和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模块三“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中三个培训要点:

(1)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策划并主持一次主题班会。

(2)就某个主题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就某位学生的某个问题作一次家访。

(3)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写一份班级情况分析和两位学生个案分析。

见习教师根据这样的培训要点进行模块培训的拓展,可以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和德育体验,稳步推进个人学习,掌握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要点。

3.过程记录,确保培训反思提升

为确保培训过程的完整性,调整带教计划的针对性,使得带教教师对见习教师的评价更为客观,统一印制了《带教教师记录册》;为了使得见习教师反思更具有针对性,统一印制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记录册》。记录册按照培训要点进行设计,真正做到了培训要点与记录册的相互对应。记录册不仅为见习教师和带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带教教师和见习教师实施培训项目进行规范引导。

4.搀扶带教,确保培训理念浸润

“教师所缺的和所需要的不是纯理论方面的知识,而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教师专业成长与成熟的重要因素。[4]”搀扶式的带教指导则确保了培训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的建构和发展。

见习教师的带教指导主要集中在带教指导过程中,“由见习教师的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具体负责开展学科教学技能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等活动。见习教师的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要加强对带教教师和见习教师的管理,关心带教教师和见习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创设良好的带教、学习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带教指导的项目是多方面的,多方面搀扶式的带教指导使得见习教师的成长更有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见习教师对培训理念的认同。

5.跟岗研修,确保培训规范创新

跟岗研修是“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带教导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研科研行为,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以深刻感受与领悟‘带教导师’的学科教学和教研科研理念、策略和行为等的培训方式”[5]。这种跟岗可以为见习教师提供真实现场环境的示范学习。

规范化培训在自主研修和带教指导时,在“课堂亲历与教学实践”模块中要求“除平时随班观课外,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摩10节课,写出观课报告;点评3节其他教师的课,写出评课报告”。这种跟岗研修以及跟岗反思对见习教师习得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管理规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见习教师在跟岗研修的同时不仅对习得的规范进行借鉴吸收和创新,真正实现学有所获,还可以从带教教师那里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跟岗研修确保了培训项目优效实施,也为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规范—模范—创新”的科学成长路径。

见习教师不但对带教教师进行跟岗研修,带教教师还跟踪研究见习教师,进行“跟生研导”。“带教教师的带教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0次,其中学科教学技能指导不少于15次,班主任工作指导不少于5次。”这种“跟生研导”不仅可以实现全方面的指导,还可以让带教教师反思带教指导以及自我的教学行为,实现指导的同时提升自我,也是促进带教教师提升研究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对规范化培训考核的相关思考

“见习教师的规范化培训考核由市(县)教师进修学校、见习教师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具体实施。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以理念更新、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为考核重点。见习记录册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这种考核规定从培训的全程性着手,带教教师对见习教师的评价将直接影响着见习教师的考核结果。见习记录册上的研修项目也为考核提供了可以操作实施的指导,整个研修的考核以“听评课、备课、编写教案、课件制作、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等学科教学技能指导项目和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班集体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家访、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班主任工作指导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在记录册上都有明确记载,真正做到了考核目标明确可测量。考核目标明确可测是实施规范化培训有效的保障。

由于培训时间跨度大,培训的过程监控必须加强,没有规范的过程监控整个培训都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过程监控应是每一个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单位切实加强的方面。

综上所述,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不仅仅是简单的见习教师岗位适应性培训,更是对见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培训。规范化培训目标明确,实施有抓手,项目可操作、可测量,其培训课程设置、研修方式也为在职教师进行有效的岗位研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文为安徽省蚌埠市201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与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11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健.自化化人:呼唤专业化的教师培训[J].中国教师,2010(7).

[2]张恰.论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培训教材设计模式[J].教师教育研究,2010(6).

[3]卢荷,谢贤智.搭建平台式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4]徐巧英.帮助与建构:教师培训的真正意义[J].中国教师,2010(8).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8

一、本方案所指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对城镇规划区(县城控制区和乡镇中心镇区)以外的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并新增耕地,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保持建设用地总量平衡。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新增耕地指标可以在本县有偿使用,也可以转让其他县(市、区)有偿使用。新增耕地指标作为城镇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占用耕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公益事业、基础设施、抢险救灾、军事设施以及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的拆迁安置用地除外),政府从城镇土地出让收益中转移部分资金到农村,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

二、农村土地整治应遵循群众自愿、依法补偿原则,保护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拆旧建新补偿、补助标准、新村建设方案等,要广泛征询村民意见,最终确定的方案要充分公开、广泛宣传,依法足额补偿到位,做到村民理解乐意接受。

三、农村土地整治可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做法,以空心村、危旧房、石结构房、地质灾害点和造福工程搬迁改造为重点,纳入近期农村土地整治范围,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四、农村土地整治要突出规划的引导作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管理,引导村民集中合作建房或由政府统一建设安置房,严格控制零星建房,建新房者必须将其所占用的旧宅基地退还村委会统一复垦,原已实施造福工程、地质灾害搬迁的农户不再进行安置。

五、农村土地整治充分拓宽安置渠道,按照一户一宅或一户一套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安置应尽量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有效整合中小型水利、农村交通、村镇建设、农村扶贫、中低产田改造等各类资金,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农村土地整治相衔接,有效促进新村建设。

六、原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属于集体的,整理后形成的耕地仍属原集体经济组织,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发包给村民,或由该农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原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属于国有的,整理后形成的耕地仍归国有。

七、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统一组织协调,研究部署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整治方案的实施,县政府成立县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农办、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国土资源局、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农业局、民政局、水利局等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

县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工作进行部署、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督促,指导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制定各项鼓励政策。项目区所在的乡(镇)也要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如下:

乡(镇)人民政府:是项目实施的业主单位,负责编制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以及组织农村旧房拆除补偿安置、土地复垦等具体实施工作,根据计划分季度上报实施进度。

县农办:负责在实施造福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把农村土地整治区群众搬迁安置纳入工作盘子,实现资金捆绑使用,确保项目效益最大化,并出具造福工程相关证明材料。

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项目所在地的乡(镇)村建设规划,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指导,并出具危旧房相关证明材料。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政策技术指导、将整治安置区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安置区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牵头组织新增耕地验收、土地增减挂钩调剂服务等工作,并出具地质灾害隐患相关证明材料。

县农业局:负责项目用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土地复垦土壤改良的技术指导,参与项目新增耕地的验收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受灾造成房屋倒塌、危房的核定,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县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负责农村土地整治资金收支情况监管,规范资金使用。

县水利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电力公司等部门负责对新村建设配套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和监管工作。

八、组织实施

1、确定项目区范围。各乡镇要充分征求相关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选取旧宅基地闲置相对较为集中,群众大多愿意拆除的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项目区应相对较为集中连片,允许以乡镇为单位,将若干个的农村整治点捆绑为一个项目申报,但要求净增耕地面积不小于10亩。国土资源部门要联合农业、规划建设等部门进行前期的项目踏勘。

2、编制实施方案。由各乡镇负责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项目区进行测量和规划设计,编制好农村土地整治方案,实施方案应明确拆旧补偿标准、安置方案、复垦方案等内容,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通过项目实施方案。

3、方案报批。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将报件送给县国土资源部门。县国土资源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会同农办、农业、规划建设、水利、财政等部门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县政府批准。

申报材料应包括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审批土地整治实施方案的请示、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图件、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土地整治实施方案的意见、村民同意搬迁的协议书、村民同意退还旧宅基地的协议书和拆旧地块相关影像资料等。

4、指标先行核定和对接。

经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上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审核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先行核定挂钩指标,纳入省厅建立的指标交易平台,实现指标对接,获得挂钩指标收益。

5、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获得挂钩指标收益后,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包括拆旧补偿、建新安置、复垦耕地、产权调整等工作。

6、竣工验收。土地整治项目按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后,乡(镇)人民政府先行自行组织自验收,然后以书面方式向县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初验合格后,复垦新增耕地再提请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共同组织验收。

报请复垦新增耕地验收时需提交乡镇政府验收请示、乡镇政府竣工报告及竣工图、县有关部门初步验收意见、拆旧地块复垦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表以及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7、新增耕地面积认定。村庄复垦新增耕地验收合格后,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对新增耕地面积进行认定,出具验收报告,并抄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根据验收报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相关图斑的变化情况以及向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系统备案情况,结算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纳入指标交易平台。

九、工作要求

(一)项目区选取要求

1、项目区必须是镇区外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土地利用数据库显示为203地类);

2、复垦潜力较大;

3、项目区涉及的村民整治积极性高,村干部组织工作能力较强。

(二)实施方案内容要求

1、项目情况概述

2、土地整治规模及投资估算

3、拆旧与补偿办法

4、安置与建新安排

5、村庄复垦耕地方案

6、资金来源与筹措办法

7、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8、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9、地块面积数据表

10、图件要求:上一年度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标出拆旧地块、安置建新地块位置)、村庄复垦设计图、安置建新地块平面布置图。

(三)项目管理要求

项目建设要依照有关规定落实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审计制,加强项目管理。经批准同意实施的项目建设要确保验收过关。项目区内不论是拆旧区还是建新区,必须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确定的位置实施,保证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验收过关。

(四)资金管理要求

县、乡两级均要设立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专户,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规范使用,确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财政、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对农村土地整治自己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前期按18万元/亩由乡镇人民政府包干统筹使用。专项用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主要用于项目区拆旧、复垦、补偿以及新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落实项目报账制,专帐核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规范管理。项目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县人民政府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分期拨付资金。

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包干使用费分三个阶段进行拨付:

1、项目启动阶段,按省厅核定指标的数量和补助标准(18万元/亩),先行拨付补助经费的40%作为启动资金;

2、完成拆迁和复垦,再拨付补助经费的40%;

3、项目完成通过验收,拨付剩余补助经费20%;

(五)时限要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自县政府对实施方案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全面完成。

十、考核奖励

把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列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人民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县政府建立奖励制度,对土地整治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奖励。项目自本方案实施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项目申报手续,并经县政府审批,按净增耕地面积1万元/亩给予奖励,三个月以内完成拆迁工作的,按净增耕地面积1万元/亩给予奖励;三个月以上至半年内完成拆迁工作的,按净增耕地面积5000元/亩给予奖励。剩余指标收益将用于农村土地整治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上。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9

1、做好新课程学习和培训

各普通高中学校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学校应组织教师全面了解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实验内容、实施策略等,使广大教师认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高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制订学校实验工作计划

校长是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普通高中学校应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

学校应制定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校情分析、目标任务、重点(特色)工作、课程设置、实施步骤、组织机构、保障措施等。各高中学校应将工作方案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制订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应严格按规定开设课程和安排课时,保证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或挪作它用。学校应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利用节假日和其它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4、开展学生选课指导

学生选课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学校应建立学生选课指导机构,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并将指导学生选课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责任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可将德育导师制度与选课指导制度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有相对固定的“导师”,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5、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各高中学校应当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实施意见》、《教学指导意见》,科学把握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难度,改变随意提高教学难度、提前结束新课、作业过多过滥等错误做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广大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知识观、教材观,积极探索模块式课程的教学方式,努力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可持续地发展。

6、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及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鼓励教师针对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下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校应认真总结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校际交流,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7、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应认真贯彻《浙江省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指导意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要制订专门的工作计划,建立专门的人员队伍,落实专项经费,形成广泛参与、统一管理、滚动开发、不断完善的校本课程发展机制。

学校应克服开发课程就是编写教材的错误观念,充分挖掘校史、校友以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教育素材,尤其要注重开发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成性、活动型课程,体现校本课程生动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逐步建立校际之间课程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共享机制。

学校应严格遵守教学用书征订、使用的各项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征订或动员学生购买未列入《浙江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教学用书。

8、实施学分认定与管理

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是新课程实验的又一个亮点。学分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毕业、升学、就业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充分认识学分认定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认真做好学分认定工作,并加强对学分认定的管理和监督。

9、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学校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要按要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与全省统一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衔接,提供较为真实可信的证据,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评价信息的管理,发挥其在学生毕业、升学和就业中的作用。

学校应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建立起客观、全面、公平、公正反映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要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功能。学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教师或班级排名次。

10、加强学生和班级管理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班级应实行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行政班管理为主、教学班管理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学生走班选修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同时要重视发挥学生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作用。

11、提供实验工作保障

学校要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各项工作组织,建立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通力合作,形成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合力。

学校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新课程培训、项目研究、课程实施等各项工作,并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学校场馆、设施、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新课程实施创造足够的物质条件。

学校应及时召开家长会议,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意义,消除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新课程的疑虑和误解,争取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氛围。

12、提高实验工作水平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篇10

关键词:大型工程;工程变更;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a

1、工程变更的主要内容

1.1、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图纸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提出变更的单位不同,一般由设计单位提出,经建设单位同意并由监理单位审核后下发施工单位实施,施工单位不能以各种理由拒绝变更。设计变更主要由下列原因产生:通过图纸会审发现问题;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引起;施工工艺发生变化引起;设备采购问题引起等。

1.2、工程洽商

工程洽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为解决问题一般由施工单位提出报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审查同意并签字盖章后,有施工单位实施,即工程联系单,工程洽商记录是工程变更的另一种形式,但不限于工程变更的内容。产生工程洽商的原因:施工中发现图纸仍有差错,对原设计影响较小的具体修改;图纸中非结构问题的处理;因施工条件变化;材料代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合理化建议;各种原因引起的工程量或工程数量上的变更;业主的功能要求变化、发生不影响原设计标准、功能的具体修改变更;用户的合理的特定要求;合同条件、技术规范、施工顺序与时间的变化。

2、工程变更的原因分析

2.1、设计图纸因素

由于设计引起的变更在建筑工程中要占主导地位,造成设计变更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设计方的行为。设计方在设计之前没有对建筑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施工技术!设备等缺乏全面的分析,导致设计的图纸不符合施工实际,以致出现边施工边设计的现象。二是由于业主方的行为。业主方在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时,其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比如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等与实际施工的要求不符,结果导致工程变更,再者一些业主在设计阶段会出现新的思路,这些新思路使得设计不得不重新考虑。三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导致设计图纸变更,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常见。

2.2、新增工程因素

工程施工具有很多不可预测性,结果出现了原招投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没有包含的“新增工程”:,新增工程会导致原来的工程被迫变更,造成新增工程的原因是:一是设计方设计的图纸达不到施工的要求,以致不得不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补充与修改;二是施工现场出现的一些变化,比如施工方为了赶进度,他们就会对某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更改,导致出现一些新的施工;三是招投标机构在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质量不高,导致不得不重新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补充与修改。

2.3、人为因素

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而导致工程变更的现象也非常多,比如一些设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他们会修改设计方案,甚至与有关建筑方串通骗取政府的投资资金,同时审查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工程变更环节形同虚设,达不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当然因为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工程变更的因素也不可回避,比如因为自然灾害!战争的不可抗力。

3、大型工程建设施工中工程变更管理措施

3.1、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对原来的设计提出工程的变更,以确保不足之处的有效处理,要编制相应的设计更改文件;建设企业以及承包企业提出的工程更改,要交于总监理工程师进行相应的审核。之后由原设计企业编制更换文件。工程的相关变更涉及到了安全以及环保的方面时,要交于有关部门审核。

3.2、监理机构

项目的监理机构要掌握实际的情况并收集相关的资料。总监理工程师一定要依照实际的状况以及设计变更的相关资料,并且依据有关的施工合同,指派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在完成相应的工作后,进行工程费用的评定以及工期的评估:对原有的项目与变更后的项目进行仔细的对比,并确定两者之间的类似度与难易度;确立变更后工程量;确立变更后工程的单价以及总价。与此同时,项目的监理机构应在变更的质量以及费用、工期这三方面获得建设单位的有效授权之后,总监理工程师在依照合同与施工企业和承包企业进行调节,意见一致后,总监理工程师将结果通报给建设企业,然后建设企业以及承包企业双方的负责人在更换的文件上签字。在项目监理机构还没有得到建设企业的授权时,总监理工程师要对建设企业以及承包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最终达成一致。建设企业以及承包企业没有达成一致的工程变更费用时,该项目的监理机构应依照实际的情况暂定一个价格,可以作为临时的进度款。在该项目工程款最终的结算时,则要依照最终商定的协议。在变更单未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发时,承包企业不能私自进行工程的变更。没有经过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的有关工程变更,项目监理机构就不能进行计量。

3.3、建设企业

在工程的变更指标涉及工作进行完之后,建设企业以及监理单位双方都要进行完工确认,对于比较隐蔽的工程,应同造价部门的工程师一同进行实际的现场见证,在之后的一周内提供影响以及记录的相关资料,给造价工程师,没有见证现场的部分,造价工程师应该将事后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核查明确。建设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发现设计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时建设单位就应该提出相应的建设标准、构造功能、运用功能、增减工程等内容,致使设计进行合理有效的变化。工程的申变表,是在建设企业审核批准之后,交由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给承包人签发相关的变更指示,承包人应依照所收到的变更指示进行工程执行。在变更指示完工后的5个工作日内开始完工计量确定,并且及时的填写确认表。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工程变更要点具体控制工作:设置变更审批权限及流程;变更签证内容,其主要包括:变更原因、依据,变更的内容和范围,对工程量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价格变化、合同价款变化的估算,对有关单位或有关工作的要求、影响以及对工程价款、进度计划、工程质量的要求和影响,并绘制相关的示意图,附相关的测量计算资料和费用估算资料等;关于工程变更工程量的签证和确认,签证前要仔细核对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对合同已包括部分的内容应剔除;签证应记录真实、内容完整、说明详尽,图示尺寸准确、计算过程符合各专业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计算无差错,施工签证及附件能够相互印证;签证意见要明确工程量是否属实,对签证内容较多的,要逐条签署意见,意见要清晰明白,无歧义;完整的签证单必须附工程变更申请表、工程变更联系单、技术专题会议纪要、变更设计图、现场草签单、测量图、原始数据记录、相关现场照片或影像资料等;追踪工程变更,实施奖惩,实时对工程变更结果进行追踪,进行效益评价。

3.4、工程索赔

合同变更是指施工时,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施工条件、施工进度、施工项目等出现变更;索赔是指履行合同时,对于不是自身原因导致的错误,要求施工方对相关的损失承担责任,并要求对方进行经济补偿,通常可以分为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工程施工中,变更索赔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主要工作,是企业经营、项目管理的重点,特别是对于一些工程造价环境比较复杂、施工时间长、结构复杂的工程来说,出现合同规定以外的费用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就需要充分利用变更索赔。作为工程项目合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变更和索赔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利润的有效途径。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变更索赔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淑珍.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1:109.

[2]程红利,王愧晓.浅谈工程变更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0:278+282.

[3]单秀峰.建设工程变更及索赔管理[J].陕西建筑,2014,0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