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安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3:08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1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校;依法治国

在当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仅靠保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及学生组织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要发挥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边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本文主要讲述笔者关于边疆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为什么需要对边疆高校学生普及安全教育

(一)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

目前大部分边疆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都是学校的一个行政处室,行政上归属各边疆高校管理,业务上归公安机关指导,没有行政执法权,可以接警,但不能惩罚,使边疆高校保卫部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无法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保卫部门有力使不出,而真正的公安机关面对社会上错综复杂的案件,工作压力较大,对于学校发生的小偷小摸,无暇顾及,对学生们的求助,显得力不从心。

(二)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不足促使改革出新的模式

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有专题讲座的安全教育模式、现场观摩教育模式、利用国家法定的一些节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的模式、现身说法的教育模式、.网络宣传教育模式。然而,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却也有许多的不足,比如全教育内容相对单调,涉及面窄,往往局限于防火、防盗、防骗、防自然灾害及交通安全等几个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等时下颇受关注的新内容则涉及太少。边疆高校的宣传媒体在安全教育中作用发挥的也不够,没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校园扩充到多校区,人才培养也由过去的单一向多方元化发展;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广泛。有的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或进行勤工俭学,还有的因种种原因干脆吃住在校外,特别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接受来自于不同主体、不同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多,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显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由性也越来越强。而目前安全教育主要停留在说教上,且基本与学生特色的活动(娱乐活动等)无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很难创造出安全的环境来。所有这些都说明,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四)法治社会的需要

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标准的不断提高,边疆高校校园治安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已纳入社会主义法治轨道。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均明确了边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基本上形成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这为边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而要使大学生遵纪守法、把法律规章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深入、全面和规范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则是必然途径。

边疆高校应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中,在新生进校时,就要将安全教育定为必修课,可编写规范的安全教育读本作为教材,安排专职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同时可聘请公安、消防、银行、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员,给学生授课。各学院尤其是各分团委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安全教育月”、“全国法制宣传月”等教育契机,应融入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和安全工程等方面的安全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应融入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内容。安全教育的融入,拓展延伸了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同时也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辐射面。针对本学院的学生安全教育的需求和现状,确定教育主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辅导员要通过班会、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在班级层面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要把安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大学生公寓,每个宿舍要选出安全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公寓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安全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宿舍安全员,将安全教育送进大学生宿舍。学校可研究制定宿舍安全员队伍建设及奖励办法。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如何在边疆高校进行和加强安全教育

边疆高校的安全是全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形势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议边疆高校成立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学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大学生安全教育会议,分析本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研究制定教育的计划和方案并督促学院和学生管理部门贯彻落实。

(一)普及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例如:《宪法》、《刑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要充分发挥边疆高校公共基础课、法学专业课以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论坛等作用,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应通过各种法律实践活动来推进法律知识教育,应与公检法执法机关建立共建关系,通过举办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守法自律意识,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开展多种形式

通过设计安全知识竞赛、逃生技能比赛、自救互救实战演练、安全宣传漫画设计比赛等主题,来加强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掌握安全本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安全意识与责任。

(三)进行校级安全教育

校级安全教育课领导机构要由各边疆高校主管安全工作的书记、校长担任主要领导,保卫、教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安全教育课的实施工作。边疆高校要将这一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评估中去,及时督促检查安全教育课的落实情况,经常性地选派教师走出去进行有关的培训和学习交流;开展安全教学研究,将成型的科研成果推广开来,进而推动安全教育课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把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要明确责任,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管理计划,育内容,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应统一编制边疆高校安全教育的教材,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课时,以保证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三、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教学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大学生涉及的网络犯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种是网上购物或网上交友被骗,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为此,首先应当加强网络法律知识的教育,通过网络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在网上是非法的,是法律严令禁止的,以免大学生由于网络法律知识的欠缺,参与到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中去;再者就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不要轻信他人,更不要随意的接受他人的邀请,或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知他人,避免上当受骗,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综上所述,在现在,安全教育形势更加复杂,这就要求边疆高校要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一种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向适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取得实效,真正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防范能力,使边疆高校的校园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稳定,让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汪绪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1(8).

[2]刘建清.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制约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

[3]董刚.学分制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2

中心学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有关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根据镇中心学校所布置的安全教育具体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对我校的安全教育进行自检自查,报告如下:

一、落实工作

作为校长,首先要明确自己出任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着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向师生安全负总责。首先对此项工作做到了大力宣传,利用学校晨会和间操时间向学生广泛宣传。使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不但从校内要做好宣传,校外也同样做好宣传,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确保学生在学校的安全。在社会上也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

二、检自查情况

1、              组织健全、明确责任

①成立了领导小组,有专人抓,并且明确自己身上的职责,工作目标明确。    

           组  长:李大兵

副组长:刘湘宁

 

组  员:姜延库 常 影

刘 璐 徐 波

②我校建立了安全工作例会制度,每月例会一次,每次例会并备有详细的记录,要求教师同样也备有详细的记录。除此之外我校还建立了课余活动制度,饮食制度,课堂活动制度,课间活动制度,体育活动制度。

③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专门围绕安全教育的内容布置详细的内容。同样年终也做好总结。

 

2、              加大管理力度,校内无重大案件发生。

我校全年无任何刑事案件,内盗案件的发生,学校在放假期间安排值日与值宿教师的工作,并且备有学生护校队,每天教师与学生并做有详细的记录。对学生的饮水问题,我校要求学生每天自带一个干净瓶子或小杯,到指定的饮水处去接水,放学回到家之后进行消毒,最好从家带水,避免了学生共用一个杯子喝水。并且与学校附近的商店签下了责任状,落实了责任。

3、              化安全及社会治安控制体系。

①我校安排每天值日教师,值宿教师由固定1人担任,并建立值日值宿制度,在每天的工作中有详细记录,记下当天发生的事情。

②在我校的微机室、电教室、图书室都已装上铁门,并装有铁栏杆,避免了这些宝贵的公共财物的丢失。

③我校除了在假期安排护校生外,平时每天每班安排两人对校内的环境与学生课间的活动进行排查,并且安排值周生轮流站岗,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询问。

4、              搞好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为了做好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晨会时间要求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确保学生知道什么活动是安全的,让学生自身树立起安全意识,除些之外,我们还利用广播与宣传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最先知道、了解、排除隐患。

5、              为创建“和谐、平安校园”而共同努力。

学校与中心学校签订工作责任状之后,同样,学校与班主任、科任也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在加深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意识的情况下,同时,也让他们深得自己身上的重任。我校在此项规定下制定了检查,评比制度,各班的学生安全情况与班主任的年末考核相联系。

三、存在的不足

我校从这一年来看,并没有重大事故与案件发生,师生共同在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学习,但也存在着不足:

1、              家校联系力度不够,有个别学生无法保证放学回家路途中的安全。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3

一、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各乡镇文教室及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做出安排,春节前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确保不落一校,不留死角。排查工作要突出以下8方面重点:

1.消防安全:重点排查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学校交通安全:排查校车是否安全,驾驶员资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未经检验合格的机动车接送学生和幼儿;3.设施设备安全:排查学校锅炉、燃气、水电气、体育场地与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设施;4.公共场所:游泳池、实验室、礼堂、学生食堂、宿舍、厕所等重要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5.学校食品卫生:卫生设施、餐饮设施、日常饮用水、自备水源及二次供水设施(包括饮用水设施)的管理情况,食堂管理情况、食品留样、入库索证登记、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6.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检查报告制度和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是否健全完善,校园安全防控系统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7.学校治安防范:学校门卫室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保安配备、防范器械配备、监控报警系统等是否符合要求等。8.假期留校学生的安全管理:留校学生管理制度、措施是否到位,日常饮食、出行、用电、出入登记、请销假等制度是否完善和落实。

二、全面整治安全隐患

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隐患排查整治清单、落实整改责任制。要严格遵照“有隐患不排查是失职,排查出来不治理、不整改是渎职”原则,对排查出的所有风险隐患,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标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各级各类学校,要针对这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专门隐患排查整治清单,实施“清单式”管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逐一登记、逐一落实整改责任和责任人。对学校不能够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要按照《河北省学校安全条例》规定,分清相关部门职责,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或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并做到文字留档。省、市安委办要求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零容忍”,限期整改到位,复核销号,实现闭环管理,确保见底清零,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严肃处理。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4

关键词:高校 安全教育 和谐校园 问题 对策

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先把安全逃生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此后国内各大高校也相继效仿。2006年北京市将安全课设为高校的必修课,并和其他课程一样记入学生成绩册,这种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安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成熟的经验,有些高校对安全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与科研、教学等相比,安全教育仍处于边缘化地带。

当前的形势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认识到安全教育对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高校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

一、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1 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快速扩张期,高校领导主要关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对外交流等有形的成果,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缺失,致使安全教育在实施中形式大于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运行体系不够成熟,安全教育未能规范化、常态化,系统性不够理想。有些高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 安全教育师资不足。当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保卫干部和部分辅导员承担,而保卫部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复转军人,也有留校的毕业生,还有人才引进时安置的家属,由于教辅部门编制有限,这些人经常是超负荷运转,并且他们的工作中心还是在安全管理上,整天忙于“灭火”。兼职教师的数量都不能满足要求,更谈不上专职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了。有的学校主要依靠聘请社会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人员的流动性更大。

2 部分人员素质难满足需要。现有的安全教育队伍中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对安全教育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遑论进行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一些学校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又很少对安全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更谈不上对相关人员的实践锻炼,导致安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亟待充实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教育、既能做好具体工作又能开展教学的安全教育师资。

(三)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时效性有所欠缺

1 安全教育课程缺失。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高校未能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导致安全教育缺少主渠道;有些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却没有把它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安全教育的课时、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规范管理,教学体系不健全;有些高校经常以讲座、报告、公益宣传等替代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零敲碎打,系统性不强,因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 安全教育内容陈旧。现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内容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现阶段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与大学生有关联的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但是社交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相关内容并未被纳入教育的视野,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新内容也亟待完善。

(四)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如人意

1 安全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展板宣传等传统方式,也有的学校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为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曾经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媒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因此,应该创新教育手段,采用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方法,从而使安全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当前安全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输,忽视了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传输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只限于纸上谈兵,会导致知行相背离的现象,削弱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1 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2 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高校的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目标规划、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效果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力求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得到保证,从制度上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合理选配授课教师,并对安全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统一组织考查,实行责任追究制,以保证安全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1 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建设。在校内建立一支以高校保卫干部、部分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相关课程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要正视物质保障,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条件、职称评定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工作热情。

2 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安全教育师资基本素质的研究,做好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在岗教师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高校还要关注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优选基础较好的教师,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专业教师。

(三)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

1 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规范有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天然的教育资源,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要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依据制定出的教学大纲,系统、规范地进行教学活动;严肃课堂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确保教育的效果。

2 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渗透安全教育。首先要利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体系,有意识地渗透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要发挥专业教学课堂的作用,任课教师在授课时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安全教育的内容,部分专业课程也应当传授一些专业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高校的特点,做好阶段性的安全教育,对重点人物、重点阶段、重点任务要做好专题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1 理论教育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在理论灌输时注意结合案例加以解释,把生活中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借鉴,或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做到以案施教;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开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形势报告会或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校报等传播媒体和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一种习惯。

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利用学生组织活动的热情,使安全教育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对学生宿舍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教育和提醒,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把安全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3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在安全

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分析、安全演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通过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也可尝试在校外建立安全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安全文化的隐性教育

1 注重校园安全环境建设,营造高校安全文化。高校的安全教育,应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安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安全观的形成,使大学生对安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安全教育中,要把潜移默化的环境文化熏陶与直接活跃的教育活动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5

论文摘要:安全问题是目前发生在我国高校的常见重要问题,实施安全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尤其重要。国内研究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从安全教育的定义、内容、存在的问题、对策四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探寻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高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安全教育定义的研究

一般说来,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有着统一规范的定义,所以关于安全教育的定义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认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面临的安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已涉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这一点黄维平、韦帮得也是认同的。而王能武认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总的说来,高校安全教育定义研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研究主要认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环境等的安全而运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实行的教育措施。

二、关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将安全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三点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四点

张玉华、袁成龙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相比狭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已拓宽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另外,孙光辉也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四点:“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交通安全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五点

姬学民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教育即有关安全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法规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学生学法、知法、懂得依法办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法纪法规学习,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应该包含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点

李晓明认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有学生违反了这些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规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杨绪霞,薛刚认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划分的更细更全面。 三、关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袁健认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内容不够全面且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张玉华、袁成龙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只是走过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整。谭汝媚认为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大学生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宋江浩认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化发展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园外来人口增多,校园住宿条件等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外人员参观、访问等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问题,在校生人数众多,层次多样,使得校园也更加复杂,安全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响校园安全问题。王能武对上述观点也是认同的。

研究者罗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对安全教育有了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新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袁健认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认为提高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安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校园网络。

谭汝媚认为高校党政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大安全投入,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网络知识安全教育。宋江浩认为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完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防盗窃、防诈骗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认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姬学民认为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突出重点,有区别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编教材,规范教学。精编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点,提高实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如专业保卫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转好重点学生、重点时期和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接着,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关注心理,爱护学生;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李晓明认为: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平安氛围;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安排学时,开设课程;明确内容,选编教材;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辅导。

研究者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体可行性意见却不够。以后的研究可能会针对时展所出现的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进行非安全教育定义,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视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6

为落实国务院、省、市、区安委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下同)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学校安全管理盲区和漏洞,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管理格局和机制,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文件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区学校安全工作实际,特制定区教育系统安全管理责任清单:

一、制定清单的依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7〕35号);

(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的通知》;

(四)《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X发〔2011〕XX号);

(五)《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X办〔2013〕XX号);

(六)《XX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行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的实施意见》;

(七)《XX市XX区教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八)《XX市XX区教育局关于全面实行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的实施意见》。

二、制定清单的基本原则

(一)“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原则;

(二)做好业务工作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岗双责”原则;

(三)业务部门侧重管“人”,安全部门侧重管“物”,相互配合管理原则;

(四)安全事故及纠纷产生“归因”原则。

三、教育局各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清单

(一)共同责任清单

1.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法规性文件和规章,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

2.督促各学校对本科室(院)“三定方案”中所涉及的工作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3.对本科室(院)直接组织的各类活动承担安全主体责任;

4.开展业务工作时,必须对安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

5.协同做好教育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具体责任清单

1.安全管理科:负责全区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指导、监督、检查、协调和考评工作;负责全区学校各种硬件设备设施、供学生活动的器具器械、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路道标牌、校车等物体的安全隐患检查和监管工作;负责牵头处理因校园设备设施、活动器具器械等物体的安全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学生伤害事故;负责配合相关科室协调处理在教育教学、集体活动等过程中,因教师管理不善或指导不当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学生伤害事故;牵头协调学校做好学生人身伤害责任保险工作;负责区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全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负责配合区卫生健康局指导、监督各学校抓好常见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2.办公室:负责牵头、协调相关科室处理教育局信访、综治维稳及应急等相关安全工作;负责统筹协调有关教育安全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安排局领导班子每学期至少1次的学校安全专题研究工作会议,安排局主要领导每季度至少1次带队检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3.教育工委办:负责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安全、执政安全等政治安全相关工作;负责参与教育系统有关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定期对区教育党工委、局领导班子成员,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有关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等内容的学习教育培训;负责牵头、协调相关科室处理区教育系统内校园性侵等有关师德师风问题的事故处理;负责对全区教育系统学校安全工作中不履责、不尽责和失责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监察。

4.组织人事科:负责将有关学校安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安全标准知识合格考试纳入新任校(园)长任职条件;负责落实公办学校安全主任岗位职数配备;负责落实教育系统学校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中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5.基础教育科:负责指导、监督公办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全区公办中小学把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法制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落实常规管理中的安全工作;负责牵头处理公办中小学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校园集体活动以及中小学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因教师管理不善或指导不当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学生伤害事故;负责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负责配合区相关部门指导全区学校做好禁毒禁赌、防邪反邪的教育活动。

6.民办与职业成人教育科:负责指导、监督全区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和经教育局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机构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督促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和经教育局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实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负责牵头处理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校园集体活动过程中因教师管理不善或指导不当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学生伤害事故;负责指导、监督全区民办学校采购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规定的、有关学生安全的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建筑材料、体育器械等。

7.学前教育科:负责指导、监督全区幼儿园日常教学及游戏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牵头处理幼儿园在室内和室外组织的幼儿学习、游戏等活动过程中因教师管理不善或指导不当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幼儿伤害事故;负责指导、监督全区民办幼儿园采购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规定的、有关学生安全的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建筑材料、体育器械等。

8.计财科:负责局机关安全监管工作的经费保障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全区学校财务及资产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全区公办学校采购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规定的、有关学生安全的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建筑材料、体育器械等。

9.基建设备管理办:负责全区公办学校在建校舍的安全监管,建立公办学校老旧校舍安全长效机制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监督校舍安全责任主体开展校舍安全隐患的排查、检测鉴定,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区公办学校小散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监管,牵头处理办公学校因监管不当发生的安全事故。

10.招标采购中心:负责指导、监督全区公办学校通过招投标采购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建筑材料、体育器械等,要求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规定的安全标准。

11.教育工会联合会:负责教育工会组织各项活动的安全管理;参与涉及教职工权益安全事故的协调与处理工作。

12.教育督导室:负责建立全区教育系统学校安全工作督导评价机制,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6〕4号),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综合督导,促进教育系统安全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13.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研究、指导全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负责牵头处理学生因心理不健康导致的行为异常或出现不安全行为事件或伤害事故;负责牵头处理学校教学所用的辐射材料、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器具和有毒有害废物等因教师管理不善、使用或处置不当,发生的师生伤害事故;负责处理学校有关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问题。

四、学校各处室安全管理责任清单

(一)共同责任清单

1.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法规性文件和规章,落实上级有关学校安全工作部署和文件通知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

2.督促各教师对本处室所涉及的工作职责,落实签订的“一岗双责”安全工作责任书工作要求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

3.对本处室组织的各类活动承担安全主体责任;

4.开展业务工作时,必须对安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

5.协同做好学校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具体责任清单

1.安全办:负责宣传贯彻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法规性文件和规章,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布置、指导、监督、检查、总结学校安全工作;负责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应急预案、安全操作规程、各种检查表册和各项安全档案,建立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和管控措施;负责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治安、消防、食品、交通等各种主题的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负责学校“三防”及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安保人员管理、安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检查、节假日安保值班巡逻安排;负责校园内房舍亭台、假山水池、围墙边坡、花草树木、路道标牌及各种设备设施、用于学生活动的器具器械、校车等物体的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和管理工作;负责牵头处理因校园房舍、设备设施、活动器械等物体安全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和伤害事故;负责配合、指导相关处室协调处理在教育教学、集体活动等过程中,因教师管理不善或指导不当而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负责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配合区卫生部门牵头做好学校常见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负责学校应急疏散演练工作;负责落实校方责任险和学生意外伤害险的投保工作;负责学校安全、卫生各项工作资料的上报工作。

2.办公室:负责牵头处理学校信访、综治维稳及应急等相关安全工作;负责学校安全宣传报道、突发事件书面报告、接待媒体采访等工作;负责与公安部门联系审查学校编外入职人员安全资质;负责安排校领导班子每学期2次的学校安全专题研究工作会议,每学期安排1次校长亲自带队的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负责安排学校节假日的行政值班、安全检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3.党支部:负责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执政安全等政治安全相关工作;负责定期对学校党支部委员、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员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有关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等内容的学习教育培训;负责学校内部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处理;负责学校校园性侵等有关师德师风问题的事故处理;负责对学校各处室安全工作不履责、不尽责和失责实施监察。

4.教学处:负责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导学校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管理,监督科任教师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负责落实检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规范落实各功能场室等安全工作规程及实验室中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专人管理;负责牵头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管理不善、指导不当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学生伤害事故;负责配合做好学校常见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5.德育处:负责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上级有关校园安全工作部署、班主任岗位安全职责等工作要求;负责落实学校“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活动,多途径、多形式对师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包括组织自救自护常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负责把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法制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落实学校常规管理中的安全工作;负责对学生课外活动、教室内外、运动场所的活动和晚自习后住校生活动进行安全监管;负责牵头处理学生在校内课外活动,校外军训、社会实践活动中因管理不善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学生伤害事故;负责预防和处理学生因心理不健康、行为异常的校园伤害事件及学生欺凌事件;负责配合做好学校常见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6.总务处:负责落实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监督落实学校总务后勤人员岗位安全职责、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负责校舍、设施设备、消防器材等修缮更新,学校小散工程施工方安全资质审核及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负责严格落实食品原料的采购和索证索票、食品留样、饮用水检测、食堂用电及燃气设备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台账;负责落实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的供应;负责做好学校常见病、传染性疾病的病菌消杀和卫生工作。

7.科研处:负责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市区有关文件规定,指导学科教师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渗透安全教育,引导教师因时、因地、因势开展学生安全教育;负责定期召开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安全应急方面的处理程序会议;负责实验室管理和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处理因教师管理不善或指导不当发生的学生实验伤害事故。

8.共青团、少先队:贯彻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学校安全管理规定,负责在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中设立安全委员,经常开展对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安全教育;负责制定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各类大型集体活动预案,开展活动前的安全教育。

9.工会:负责工会组织各项活动的安全管理,发挥工会组织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监督作用;负责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参与涉及教职工权益安全事故的协调与处理工作;负责协助党组织做好校内不稳定因素的访谈、记录及上报工作。

五、制定清单的几点说明

(一)本清单是在细化落实“制定清单的依据”八个文件通知时,针对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部门履职“边界不明”“责任不清”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规定,以此减少或消除安全管理中的盲区和漏洞。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7

关键词:中学生安全教育挑战对策研究

中学生安全教育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提高中学生防范与处理事故能力及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使他们能应对生活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处境而开设的一种教育。虽然中学学生安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问题出现比较多的还是学校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

一、中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中学生安全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对中学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中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中学生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但是活动过于形式,中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只了解活动的主题,而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全然不知,甚至少部分中学生对活动的主题都不了解。这样的安全教育过于形式化,没有让给中学生真正的了解安全教育,教育的内容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另外,即使学校积极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但是很多教师与学生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参与度不高,他们在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案例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

教育方法相对简单,是中学生对安全教育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中学开展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采取说教、通知、宣传栏和黑板报的形式。这些方式并非中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然而例如邀请相关部门(交通、消防等)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相关安全教育电视节目播放、安全教育实际演练、老师讲解时结合具体事例等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教育的方法。

3.安全教育方面资源不足

(1)学校教师资源的缺乏

校园安全教育的老师存在很大的流动性,是我国安全教育一直发展不起来很重要的原因。中学的安全教育老师主要是思想教育和体育老师,还有就是交通、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都是兼职的,学校没有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中学安全教育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

(2)安全教育教材的不足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这方面资料有很多,包括出版的书籍,音像制品。中学是有一些这方面的课外读物,但学校大多没有统一使用安全教育的教材,使得教师对安全教育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很强,只是一味地重复自己熟悉的内容,但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用性内容涉及较少,这使得中学生得不到系统完善的安全教育,这也对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安全教育时间的不足

对于中学生来而言,学习渠道主要是课堂,这也是吸取中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国中学对安全教育课堂设置很不乐观,学校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时间很难保证。很多中学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没有设置安全教育。学校大都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所以中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时间肯定是不足的。大多数都渗透在学科教育里,但也只是警示,肯定不够,也缺乏安全演练活动,很多时候安全演练成为了出事后的“被演练”。这些方面的缺乏,使得很多中学生很难掌握自救自护的能力,万一出现意外,中学生难以有效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二、对策与建议

1.思想上注视中学生的安全教育。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就是把学习学科知识当成了教育理念,从而忽视了安全教育,忽视了安全教育。让很多学生养成了学习安全教育知识是没有必要的这种错误观念。针对中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频频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函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从而摆正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学校真正意义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思想上进行安全教育,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后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则会更具有激励作用,学校定期开展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事迹表彰活动,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推动安全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2.构建多元化安全教育模式。

为了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应该开设多元化安全教育。比如开设讲座,播放相关的教育视频等,让他们有兴趣去了解安全方面知识,与此同时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的理念。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的,学校的安全教学也应该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渠道,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安全知识的学习上。可积极组织一些有实践意义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进行一些摄影和新闻作品的品读,摄影作品内容展现的是一些由于安全意识缺乏而导致的损失和危害,如摄影作品可形象地展示由于疏忽导致的火灾场景,因不遵守交通规范导致的车祸场景等,通过图片的形象展示不仅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更能从潜意识里触动他们的神经,从而能够进行自觉主动的安全知识学习。

3.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

对于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借鉴安全教育做得好的国家的经验,改变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有心无力状况的处罚,我国亟需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我国教育部门也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编写一套由易到难的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虽然对我国校园安全立法问题高度关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一直没有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缺乏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已经严重了影响了我国中学安全教育的发展,使得很多学校安全教育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4.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有条件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学生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安全教育仅靠学校和家庭是不够的,要依靠社会力量,三方齐抓共管,为学生安全营造良好安全氛围,防止意外发生。

三、结语

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安全教育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来说,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中学生安全教育任重道远,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学生安全教育,总之,学生安全教育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做到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8

1.1学校体育公共安全问题

构成学校体育公共安全问题的主体因素是学生生命财产安全.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相关师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干扰.尤其是人身意外伤害风险对于学校的影响较大,发生此类意外伤害事故,当事学校将面临各种纠纷、诉讼及赔偿,这一系列后果将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究其原因则不外乎于:

(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2)学生自身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身体条件和常识认知.

(3)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教学安排不合理管理不善工作失职.

(4)学校对体育活动缺少精密的组织管理和安全防范措.

(5)自然因素和意外因素,来自校外的偶发害,学生个体特殊异常心理状态造成的伤害等.上述问题在技术上,进行防患于未然的可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

1.2国外学校体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

在国外有关青少年学生公共安全的教育命题早已被重视.有关生命公共安全教育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他认为通过对学生健康与生命安全问题的剖析,从而唤起学生在校园里对待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生命教育在全球得到逐渐推广,在实践操作层面则以体育娱乐休闲课程的形式进行开展,同时嵌入有关户外活动安全的教育内容.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随后的研究中,学会生存、生命安全教育的意识被日益强化,并逐步纳入一些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在国外的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当中,尤其注重提高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意识.崇尚生存教育的理念,校内设置的相关必修课程中包括了安全教育和生存技能训练的内容.同时在不定期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利用学校体育活动的各环节进行火灾逃生、紧急避险的排演.因此国民的体育健身与安全综合意识上十分强烈,在学校内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和应急生存技能,让他们在参加各类社会公众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应对方式积极有效.俄罗斯1991年,基于国内的社会现实及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调整,其中专门开设了生命安全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涉及:户外活动环境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可能造成的危险、极端异常情况下的个人安全、体育休闲方式与生命安全等内容.俄罗斯的生命安全教育显然把生命安全问题放在一个更新的高度、更广泛的基础上看待和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安全观.

2体育法学的学科特征

“体育法学是法学领域一个独立而重要的门类,之所以说体育法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体育运动的特殊性要求和反映,这是体育法学能够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主要特征”.体育法学是指以体育法律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介于法律科学和体育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近年来对体育法进行界定时,日本学者干叶正士提出了体育固有法和体育国家法的划分.促使学界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的体育法概念,狭义的体育法接近于体育规则,而广义的体育法接近于国家法.因此,体育法学的范畴还不能完全从体育法角度来归纳,而更多是要从体育法律制度方向来认定:其范畴主要包括:体育法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体育法的理论原则和相关规定,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及法律责任.以及体育领域里的一些实际现象.并依据事物的本质现象发现内在规律并逐步完善理论体系.虽然体育法学需要运用法理学和法学学科的相关理论以及体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予以支撑,但并不片面追求在这些学科理论上的高深性和原创性,而是借用这些理论解决体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虽然它也有自己的理论内容,但与法理学相比,与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学的基本理论相比,它不可能进行法学基础理论的原创,而更多的是将这些法学理论在体育领域进行具体的和创造性地应用,其目的是应用法学理论来认识和解决体育领域中的法律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作为人类独特的一种人文现象,在法学理论不断创新、软法理念逐步兴起的情况下,对体育现象中大量规则和惯例加以研究,也是对法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和独特贡献.

3学校体育法学教育理念的构建

体育法学的理念是大众对于体育法基本原理的感知,是大众对于国家与公民、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体育法意识的高级形式.体育法的相关知识是形成体育法理念的基础,体育法理念则是公民在掌握一定体育法知识的基础上,对于体育法问题、体育法现象进行的理性化的思考.学校体育的精神与法律的精神高度契合,有着天然联系,都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都追求公正、公平、公开的精神,具有积极、崇高的价值取向.法律就是社会行为规则,而规则恰恰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生命线.所以体育法学本身就是法律知识与学校体育人文内涵的有机结合,无形中化解了学校体育法学教育内容的知识化与人文化之间的矛盾.校园内的各类群体包括:教职工、学生掌握了体育法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后,可能随着记忆的减退而忘却,而体育法理念一旦形成则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甚至终生影响或指导着校内的教职工和学生,对校园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与体育法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体育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在体育法学教育或普法教育中获得,而体育法理念的形成,除了理论知识引导外,更有赖于校园内日常学习生活的实践.

4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公共安全与体育法学意识

4.1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公共安全意识

学校体育课的健身、娱乐、竞技性,以及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普设课程.公共安全意识是建立在体育法学普及教育和公共安全知识的掌握基础上的一种公众意识.公共安全意识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没有专门的体育法普及安全教育,附设渗透于其他课程中进行附加教育,作为主要课程常设于学校教育课程的十分少见.因此体育法学课程的普及程度较低,导致学校体育安全和普法意识淡漠,甚至在出现学校体育公共安全事件时以体育法学理论为支撑,进行维权的手段十分有限,导致难以形成主动的体育法学意识.导致学校有关部门在处置与管控学校体育相关的事件纠纷时面临诸多难题与困境.因此、通过学校体育课程这个平台,融入和渗透体育法学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培育校内群体的学校体育公共安全意识,成为实施体育法学普及教育,有效实施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力保障和重要途径.

4.2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法学意识

体育法学普及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具体主动的表现形式,是大众关于体育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认知.它包括人们对于体育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体育法功能的认识,对体育法实施的评价等等.和其他公共法律意识观念形成过程一样,体育法意识形成也需要教育、推广、普及达到认同、遵循、利用的过程.公众社会意识的强弱,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出社会进步的程度.同样公众体育法学意识的强弱,也一样能够反映出社会体育发展的水平.这一系列发展进程的快慢、质量的高低都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普及引导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一方面传统学校体育教育功能,能够培养人们积极的体育娱乐休闲意识.积极的体育娱乐休闲意识,能够有效激发大众的社会体育休闲娱乐需求.同时社会大众合理的体育休闲娱乐需求,需要规范专业的体育法规制度来保障他们参与体育休闲娱乐需求的合法权益,人们的体育法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孕育而生.在此学校体育法学的普及教育对于大众形成较为成熟的体育法意识启到了先导作用,为有积极体育需求的人们在维护自身合法体育休闲娱乐需求权益时能够有效应对.

5学校体育公共安全和体育法学教育现实状况

5.1学校体育公共安全和体育法学教育匮乏

我国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已得到初步体现,但所占比重不大,没有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案例;体育安全教育的形式仍以讲座和展览等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专项教育课程,校园内关于体育安全教育的参与和体验较少,校园内体育安全教育的影响力有限,体育法学知识十分匮乏.

5.2与学校体育公共安全和体育法学教育师资专业素养匮乏

体育师资素养仍然是制约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普及教育的核心问题,与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学普及教育相对应的专业师资力量极度匮乏,现有师资对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学普及教育的理论体系、实践运用缺乏了解.

5.3学校体育公共安全和体育法学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的脱节

现阶段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学普及教育理论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学校体育安全的制度建设尚未形成,体育法学理论体系尚未成熟,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还未建立.

6学校体育公共安全和体育法学教育发展对策

(1)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学普及教育建设.

根据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普及教育、应急避险能力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相互联系,将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普及教育纳入日常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之中.以学校体育课程为平台,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法律氛围,构建有效保障学校合法权益的维权体系.在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运用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应对各类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的实例事件,从而不断充实学校体育法学实体内涵,完善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实现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普及教育的常态化运行.

(2)重构教师学校体育公共安全和体育法学教育专业素质.

重构教师专业素质,改变以往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和教师职后培训,在体育师范教育环节中加大该领域的认知教育、体育法理论培训、课程实践技能引导培训.强化体育学科教师的专业交叉培训,将相近学科有实践经历体育教师,送到专业院校进行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学专业培训.

(3)结合学校体育公共安全实践完善体育法学教育理论体系.

加大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投入,推进体育法学相关交叉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依据各学校现实条件,针对教职工和学生制定学校体育安全和体育法学普及教育的课程内容.学校体育教育学工作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法律氛围,构建有效保障学校合法权益的维权体系.在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运用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应对各类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的实例事件,从而不断充实学校体育法学实体内涵,完善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

7结语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9

[关键词]学校安全问题;教育权;主知主义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湘乡育才中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然而,这一事件并非特例,近几年学生踩踏事件如同煤矿生产事故一样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至今,已有25起学生踩踏事故发生,其中以2005年的7起为高发期。因而教育部于2005年11月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但仍未奏效。与此同时,学校的人为伤害事故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2009年12月18日,山东临朐县五井中学张继鑫因被老师罚站而冻死在排水沟中,尽管当地教育局对其死因予以否认,但该校老师的“冻死舒坦论”却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而近几年,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是有增无减,加害者的手段和做法已经使得犯罪行为“幼稚化”和“简单化”。面对学校安全的现状,为人父母者无不对近几年学生遭受的天灾人祸痛心疾首,并不断追问:学校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吗?教师是可以将子女以生命相托的对象吗?面对学校教育的现状,谁来为学生的安全负责?此种追问迫使研究者必须对学校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求化解之道。

一、学校安全问题的缘起:子女教育权的让渡

学校安全问题主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所受到的人身伤害。我国著名学者劳凯声指出:“根据学校事故发生原因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校事故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类。”褚宏启教授则将学校事故分为十类,内容涉及学校的管理、建筑、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总体而言,对于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学校负有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的责任,这不仅表现在对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和健康的风险的防范,也表现在消除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伤害的过错行为。对学生安全的关注既是人本主义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儿童教育的国家化

在国民教育制度、特别是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之前,家庭在儿童的教育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因而不管儿童进入私立学校抑或在家上学,他们的人身安全始终是从教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就读,公立学校逐渐取得了对儿童教育的控制权。而根据国家意志建立起来的学校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其服务的重心也逐渐从家庭转移到国家。随着现代学校科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它们逐渐成为一个自我繁殖的庞然大物,力量强大到足以对抗外界的压力,可以对学生的发展和安全不负责任。概言之,随着教育的国家化,一方面对儿童的个别抚育被收归集体,致使某些学生的特殊需要受到忽视;另一方面同龄儿童的集中也带来了某些安全隐患,增加了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冲突或者灾难带来的危害。比如,四川汶川地震如果发生在放学之后,学生的伤亡也许不会如此之大。教育的国家化实际上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理性化。传统的以血缘关系和亲情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庭教育,一旦被公立学校教育所替代,就必然会淡化情感的力量,教育者也会采用非人格化的方式来对待他人的子女,因而会削弱他们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学校教育的路径依赖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人们便会对其产生路径依赖,若要改变制度的“锁定”,就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尽管有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但也保护了某些群体的既得利益。美国经济学家韦斯特(e.west)就指出,免费公立学校的建立打击它的竞争对手——私立学校,同时减少学校对学费的依赖,并使教师获得垄断胜工资,因此公立学校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寻租,它保障了部分群体的特殊利益。吴康宁教授也指出:“学校之所以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就校长和教师自身而言,说到底是利益驱动使然。也就是说,校长和教师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或者避免自身利益受损,才不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公立学校制度建立之后,由于利益集团的驱使和学校自身的逐利行为,在关注社会需求和促进学生发展两大教育目标的天平上出现了失衡,重心明显地前移。尽管进入20世纪以来,不少教育学家为“成人”的学校教育目标奔走疾呼,然而强大的制度依赖使得学校教育总是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关注较少。扈中平指出:“建国以来,培养‘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公民’等,是我国教育目的对培养什么样的受教育者的定位的几种典型表述。”不难发现,我国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社会取向性,学生个体发展总体上处于“失语”的状态。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学生个体的需要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然而学校教育制度的“惯习”依然驱使人们偏离对学生发展和安全的关注。

综上所述,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逻辑起点来看,随着家长对子女教育权的让渡,公立学校更多地承担起了对学生的保护责任。然而,由于公立学校在价值取向上更多地关注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安全存在某种程度的忽视,因而造成了学生安全问题的隐患。

二、学校安全问题的诱因:主知主义的泛滥

(一)工业化的运作逻辑

现代学校担负着传承知识和教化国民的重任,因而学生和教师理应将知识作为日常活动的中心。然而,现代学校不是印刷厂或复印店,学校教师不能将知识批量地复制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没有学生主动的精神活动,任何外部的影响都可能徒劳无功。伴随资本主义发展而兴起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因其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天然联系,在日常运作中也采用了批量生产的模式。此种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逻辑依据的是“抽象人”的假定,它将所有学生的个性统统抹平,将其视为有待加工的原材料。在此种思维模式下,具有主体能动性和生命活力的学生常常被物化,学校除了关心知识的复制之外,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与身体的需要。在竞争取胜和效率至上的时代,学校教育的工业化逻辑更加凸显,对“人”的关怀也就被置于次要地位。就湖南育才中学的踩踏事故而言,事发地竟没有照明设施,对于晚自习课后大量人流在此通过的隐患,学校管理人员竟无察觉。此种对基本人文关怀的丧失在某种程度上便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工业化逻辑所致。然而,学生的求知活动必然包含在生命活动之中,缺乏生命关怀的教育活动必然遭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

(二)理性对身体的宰制

现代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实际上是理性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学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同样遵循着理性对身体的宰制。作为知识源头的理性,凭借其抽象性和思辨性千百年形成对身体的轻蔑、无视和奴役。原本寄寓身体的精神却被无限地抬高,形成了对身体的绝对优势。“这种精神的异化,导致几千年来,哲学、神学、科学、理性和由此形成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意识形态,除了把身体作为一个无限索取和投资的对象之外,都是对其施以压制、奴役、摧残和迫害。”现代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此种精神的异化。就教学方式来说,体罚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不能不说与教师的此种观念有关。对于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来说,身体是微不足道的,是需要严加管束的。因此,“不打不成器”以及各种冷暴力时有发生。在日常学校管理中,理性对身体的支配不仅体现在显性的权力运作上,而且也体现在“全景敞视式”的监控上。近几年,许多学校为了规避直接体罚学生带来的纠纷,转而采取消极的限制态度,严格规定学生的作息时间,使学校形同兵营或监狱。湖南育才中学晚自习后留给学生洗漱、就寝的时间仅有20分钟,而山东五井中学也严格限制了学生熄灯后的活动,张继鑫同学正是因为触犯学校条律而致死的。可以说,现代社会中理性对身体的僭越是造成学校安全问题的根本诱因。

(三)应试文化的规约

从中国现实的学校教育实践来说,长期的应试文化使得教育实践者和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学习上,对其他事务缺乏应有的关注。就湖南育才中学来说,湘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廖威乾承认育才中学在湘乡市很有名气,因而许多家长想方设法、不惜血本将子女送入该校就读,结果导致该学校学生严重超编。地方教育部门虽多次出面制止,但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我们不仅要追问,在已知学校人数超编的情况下,家长为何还要将子女送入该校?地方教育部门为何没有严加管理?学校领导为何没有考虑安全隐患?可以说,这一切都淹没在育才中学较好的升学质量中。对于家长来说,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子女能否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于其中的安全隐患可能尚未意识或不予重视。对于地方教育部门来说,育才中学较好的考试成绩也影响了他们对该校其他问题的干预力度,毕竟“瑕不掩瑜”。对于学校领导来说,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他们也只能依靠学校的升学质量。可以说,在应试文化编制的大网中,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无可逃遁。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学校教育实践开始溶冻,然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压力和要求依然如故,在此种制度规约下,许多学校不得不又返回原路。

三、学校安全问题的化解:人本教育的回归

针对学校的安全问题,各种对策和法令纷纷出台,然而现实的困境却令人们感到十分无奈。对于校园踩踏事故,即便是中央下发了通知,但是仍然屡屡发生。其中缘由不仅仅是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更重要的是学校组织的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的忽视。因此,化解学校的安全问题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教育者对学校组织“育人性”的认识

对学校安全问题的忽视首先源于人们对学校组织特征的误读。作为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学校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化解学校的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让教育者对学校组织的特征正本清源,认识到学校的“育人性”。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萨乔万尼(t.Sergiovarmi)的观点,学校在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共同体,其成员不是按照外部设定的角色及其要求行事,而是拥有一种与他人具有相同意向的社会生活。学校组织的此种特性要求教育者必将“育人”摆在首位,抵制工业化的运作逻辑以及“权力”“金钱”对学校场域的浸淫。只有教育者认识到学校组织的根本特征,将学生视为完整的人,而不是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学校的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化解。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需要按照“育人”的标准,增强教育实践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学校安全问题必须融入到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中,增强他们的实践反思能力。学校安全问题的化解重在防范,而防范意识的形成又在于教育者的实践反思活动。为化解学校的安全问题,教育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家园’

‘乐园’。学校应以关爱为中心,应强调关怀和情感交流。学校不仅要成为‘有效率的学校’,更应该成为‘有德行’的学校”。只有建设具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安全问题。

(二)完善学校的显性和隐性制度环境

化解学校的安全问题需要从显性制度和隐性制度两个方面人手。按照美国学者罗兰(G.Roland)的观点,制度可以分为易于变革的制度和难于变革的制度,前者鲜明地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上,而后者则体现为文化、价值观、信念和社会规范的变革。就学校安全问题来说,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有关学校安全的规定便属于前者,然而此种制度变革尚不足以防范学校事故的发生,2005年以来的学校安全问题便说明了这一点。为此,要真正化解学校的安全问题,就必须促进两种制度变革的良性互动。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要根据明确的安全规定转变教育者的文化认知,使其真正在教育实践中体现正式规则的要求。而教育者价值观念的转变也必将进一步增强正式规则的执行力度。因此。从微观层面上说,学校不仅要制订明确的安全防范规则,而且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尊重人、关心人和呵护人的精神融入到教育者的日常实践中。只有从制度环境上加以保障,学校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化解。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篇10

平安稳定、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办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学校现有师生2700余名,46个教学班,主控室、计算机房、多功能报告厅、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等各项功能馆室46个,全封闭塑胶田径运动场一个、塑胶篮球场三个,现有计算机300余台。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责任重大,我们的目标是“创建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并以此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回顾一年来学校“创建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的历程,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化职责

学校高度重视“创建平安校园”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05年新年伊始召开的学校综合治理专题会议上就重新调整并成立了新一届“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的格局,政教处、教导处、团队、总务处等职能处室具体分工协调,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学校“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以实现“五无”工作目标为核心,即:无校园刑事案件,无群体性踩推挤伤事件,无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较大交通安全事故,无造成师生严重伤害和影响的传染性疾病发生。坚持“明确责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创建平安校园与学校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先进单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解决具体问题抓起,铲除校园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的文明、卫生和安全有序,扎实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内容包括:学生常规安全检查、学生常规纪律检查、学生仪表检查、学生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学校值班领导值班巡视、保卫人员工作职责及制度的检查、学生管制刀具携带情况调查、学校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学生交通、防水、防火、防电等安全检查;学生各项法制宣传日活动、远离、消防自救、环境保护知识等专项宣传教育、“以案释法”专题教育、人身自我保护教育、“11。9”专题教育活动及佳山防火专题教育由政教处负责;体育、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安全常识教育检查及有关法律法规学习、教学常规安全检查、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安全情况检查等安全知识教育检查、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体检、调查等由教导处负责:学校卫生情况、学校及各种电路、报警器、用电设备、围墙等设施安全情况、师生用电情况、各种消防设施、设备质量及性能、学校楼道、楼梯、扶手、照明等安全情况检查由总务处负责。“创平安校园”办公室设在学校政教处,制定具体的创建实施方案,负责“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常规落实、督导与协调。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责任追究

学校在明确职责、全面实施“校园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落实责任追究制。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分别与各处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岗位负责人针对不同部门的安全指标,签订“创建平安校园目标责任书”(暨“05年综合治理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创建平安校园”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创建平安校园系列任务、内容、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实施责任追究制后,各处室、班级能够经常自觉地在各自范围内主动开展自查、互查活动,“创平安校园”办公室负责及时将上级对创建“平安校园”的指示传达到相关处室及进行情况通报,同时负责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政教处、团队、总务处、教务处人员具体分工,各司其责,及时找出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学校在完善各处室《工作职责》、《先进班集体工作量化考核条例》、《“五个十”工程实施办法》、《“三结合”教育网络工作章程》、《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教师值班管理制度》、《校所联防、警校共建工作章程》、《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制》、《班主任日常工作制度》、《关于加强活动课课程管理的若干规定》、《体育工作管理制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其处理办法》、《关于加强“问题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意见》、《家长学校章程》、《“爱心社”工作章程》、《特殊群体分类实施方案》、《校园“双十佳”评选标准及办法》、《优秀、模范班主任评选标准及办法》、《校园精神文明之花评选标准及办法》、《关于加强学校用电、用电管理的若干规定》、《学校蒸饭、烧水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基础上,明确并长期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考核各处室、部门、班级和每位教职工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从学校预算中拿出专项基金,设立安全奖,对各处室、班级及教职工进行专项考核。三、强化意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落实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基础,也是学校上下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的需要,是广大师生员工以及学生家长的热切期望和迫切要求。在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都分别针对学校安全方面,从不同角度利用学校橱窗、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专题会议、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专项动员、专题教育、明确要求,并带领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我校面临的形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大量、频繁的宣传与强化,形成“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氛围,为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扎实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安全问题,预防为主,学校明确各处室领导、班主任和所有教职工都是安全员,都有定岗、定位的“安全工作职责”。学校长期坚持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内行政领导值班制、节假日学校领导带班、行政人员值班制,学生意外情况落实“首遇制”。在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门安全的第一关同时,坚持保卫干事频繁巡视、强调,外来人员落实“门岗登记制度”,严控学生私自外出,实行特殊情况学生外出凭借班主任开出的“离校证明单”手续,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创平安校园”领导小组每月检查一次,配合辖区派出所每季度检查校园安全情况一次。每天由政教处负责落实、督察学校行政人员值班和领导带班情况,并做好值班记录,对校园卫生、秩序、两操情况、管制刀具携带情况、自行车排放情况、正常教学情况、学生出勤情况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班级各项指标考核结果每周一通报。学校领导多次在教职工大会和班主任、年级组长例会上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教育教学安全事故和学生安全管理情况定期通报,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学生健康。对学校临工、工作人员进行卫生防疫及食品安全教育和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学校落实每天免费为学生提供开水、义务为中午不回家学生蒸饭,在校内开展“拒绝购买校外摊点零食,保洁校园环境卫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宣传教育活动,并把此项内容纳入班级规范管理考核之中。交通安全、交往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人身自我保护,等内容是学校安全工作中常抓不懈的工作,学校每学期都请市交警五大队常宏凌教导员、市花山区湖东路派出所所长李国财(学校法制副校长)或专职宣传干警赵锡玉到校进行专题、交通安全法、交通案例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题法制讲座,学校还就上述有关内容,每学期进行法制教育案例分析

坚持不懈的强化教育、宣传、引导、定期通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较敏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意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学生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均能及时、高效地与校医、政教处或班主任、相关老师联系,或及时拨打110。四、把握重点、强化落实,讲究措施有了制度,关键在于落实。每学期校长与各处室负责人及各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为调动各班级的创建积极性,学校开展了“四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三讲”(讲正气、讲礼貌、讲科学)为主题的“做合格中学生”、“创文明班集体”活动。校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每周抽查,每月综合检查,在期末进行全面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定期进行卫生保洁、水电设施、照明设施、教室门窗、消防等处进行安全检查,政教处、班主任按要求经常进行学生常规规范检查、佳山防火教育、管制刀具检查,对“问题行为学生”实行专项教育转化,并建立专项转化档案;总务处建立检查台帐;不同年级家长学校频繁加强学生安全相关内容教育与案例分析;学校“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及整改情况、时间,使安全检查制度化。1、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无小事,处处有安全。学校各种会议、如校长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都要讲安全工作,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每周班会都讲安全工作,班级黑板报要以安全为主题,做到安全工作常常讲,不断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05年以来,有记录的、涉及安全内容的学校行政会近十次、教职工大会至少五次、国旗下专题安全讲话四次、课间操涉及安全教育讲话每学期不少于十次、安全教育已成为政教处、校长室、班主任日常常规工作不可缺少内容之一。强化安全教育,我校充分利用专题班会、黑板报、学校宣传栏(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强化;通过班级、团支部多种渠道向学生灌输安全知识、自救知识;利用年级组长、班主任例会,首先培训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培训学生,向学生宣传防水防电、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方面自救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年来,各班级共出涉及“创平安校园”专题黑板报六期,组织涉及安全、疾病预防、未成年保护、交往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的学习、参观活动十余次;在学生劳动实践、军训活动中均安排安全自救知识、国防、环保教育知识。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学生安全防范体系。每学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二十二中学生一日常规》和《安徽省中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加强安全教育的再学习。政教处、团委、心理咨询室定期进行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心里健康专题讲座、高三学生应考心里调试,学校分别在不同年级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使防病防疾知识深入人心。本年度请市交警五大队常宏凌教导员到校进行交通安全专题讲话两次、到校进行交通安全专题宣传两次,学生进行交通安全街头宣传活动四次,此外,学校还经常通过不同宣传渠道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包括提醒学生往返学校如何选择安全交通车辆。

加强实验课、室外课的安全管理,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安全及室外课、活动课的师生安全。学校电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师、音乐教室、语音室及药品室、仪器室、多功能报告厅,都有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且做到制度上墙。

学校每年新生入学前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军训涉及学生安全及良好个人卫生行为习惯,内容包括: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危险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措施;纪律整合教育。每学期第一个月为“行为规范教育月”,针对学生规范管理中出现的、常见的不良习惯,如网络文明、交往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高中学生抽烟现象、佩戴手机(小灵通)、佩戴挂件、迟到早退现象等等,进行逐一、专项教育、检查和整顿,并把规范教育工作延伸到学生“做人”的标准上进行教育、引导,使得二十二中学生整体上能够保持良好的学生形象,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安全自救、防范意识和能力。在规范教育和日常管理中,极少数屡教不改,精力分散,没有很好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班级有一定不良影响的学生,政教处上报学校行政会予以校纪处理,并建立专项教育、转化档案。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突出师德建设,提出“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学校干部队伍要加强政治学习,用理论凝聚教师:要改进工作作风,用人格凝聚教师:要加强交流合作,用情感凝聚教师。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提出“十八字”要求:善学习、重实践、严律己、多奉献、高素质、高效率。二是强调学校教职工要具有“三爱”(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三让”(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三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思想境界。对全体教师提出“四字”要求:高、宽、专、新,即思想境界要高、知识面要宽、业务要有专长、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此外,我们还要求每一位教职工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不管对学生有没有造成伤害,都要对相关老师予以严肃批评和处理。2、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暨“班风”建设,此为学校管理中的基础,争做“合格二十二中人”、争创“文明班集体”等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常规工作持续扎实的推进。下楼梯时靠右慢行,不准拥挤与喧哗、不准攀爬扶手,这是学生一日常规中的基本要求,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不能忽视点滴安全隐患。周一升旗、做课间操上下楼梯前,必须由班主任在教室门前集队再带入场地,活动完毕仍由班主任带回教室。课间不准学生外出校门购买零食,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打扫卫生时每位同学都要注意安全,如擦玻璃门窗时,不要让玻璃割伤身体、不站到门窗外沿清理等。教室内的电源插座不许学生摸,需使用由老师插电源。校内所有的体育场地、器械,未在老师带领下,不得私自玩耍。要求附近学生回家就餐,路远学生到食堂蒸饭,不到校外个体摊点、小吃部吃饭,不准将在外面买的食品带入校园,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安全常识。

3、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师生法制观念。在师生中开展学习公民道德纲要活动,并进行普法测试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竞赛,习惯养成知识竞赛,竞赛结果纳入班级考评,和创建文明班级体挂钩,和班主任津贴发放挂钩。

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学校经常组织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师德教育,防止教师犯罪发生与教育教学事故发生。我们充分挖掘校园内外教育资源,聘请佳山派出所汪桂义为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举办法制报告,开展安全教育、普法教育。法制教育主要以“懂法、守法”为主题,从“创安”的目的意义、青少年法制观念、中学生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深入阐述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师生学法、守法的意识。每学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带行为规范》,并组织学生学习。同时举行全校性的规范守则竞赛。4、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对这些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要求他们定期写出思想汇报,政教处定期找他们谈心,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能遵纪守法,不出安全问题。学校政教处还及时督查学生中的管制刀具、佳山防火、进入营业性网吧和观看不健康书刊,等安全因患,及时排除,加强教育,消除了安全隐患。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心里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即做到“八有两及时”:有专人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年度计划,有受过培训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现状,学校积极开展中学生安全系列讲座:家庭破裂子女的管理教育;后进生与青少年犯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障碍与预防犯罪;加强班集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集体凝聚力建设;针对性加强后进生转化等方面教育与探索。6、学校、社会、家庭共建安全管理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我们积极发挥省家教名校的优势,每学期开办每年高一、初一年级家长学校,依据需要举办非起始年级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校配合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主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了解学生校外表现,积极探索家校配合的最佳途径,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结合市教育局和公安部门“关于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集中整治、摸底排查”,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每逢重大节日,校长亲自带人督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查找安全隐患,发现一处,解决一处,发生一起,追查一起,直至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2005年12月中旬,政教处组织学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同有各处室、部门负责人对全校的实验室、电教室、微机房、教室、办公室、配电房、用电设备、线路、灯具、开关、仓库、体育保管室、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器械、教学设备、教学器械和学校、楼道等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排查。对排查的安全隐患填写《马鞍山市安全事故隐患基本情况登记表》。对存在的隐患采取了物防、技防、人防等安全措施,全校形成了立体化安全网络。由于对安全隐患防患的措施得力,遗憾的是由于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出现一起实验室失火事件、学生化学实验烧伤事件。学校政教处长期坚持每季度还对学生举办一次法制专题讲座,邀请交警五大队常宏凌教导员和学校聘请的法制副校长来校普及法律、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或进行交通安全图片展、未成年违法犯罪案例分析,旨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并自觉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五、广泛宣传,取得支持,加强保障

我校安全工作多年来一直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公安部门的支持是我校做好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学校与湖东路派出所年初签订治安联防警校共建协议书,每学期召开会议,开展联防工作,责任区民警张玉海、治安民警赵锡玉经常到我校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我校的内保安全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实地察看我校的安全设施,为我校出谋划策,排扰解难。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对我校周边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使我校的安全工作有了重要保障。11月初日邀请市消防支队有关人员来校作专项消防安全检查,对全校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并宣传有关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7月3日邀请市交警五大队有关人员来校作报告,宣传有关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并在校门口设立交通安全警示牌。12月13日邀请省出版局专家来校作《知识产权法》知识讲座。增强了师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一年来,由于上级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配合,我们始终把学校及师生安全工作当作大事抓紧抓实抓好,从不大意,从不麻痹,从不懈怠,一年来,我校2700余名师生无一违法犯罪,未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及师生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省家教名校、市示范家长学校。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六、总结经验,落实长效,警钟常鸣

敏感的安全意识、健全的安全制度、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待完善的教学设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良好的管理水平使学校全方位的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