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3:24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1

一、明壮心:梳理壮族传统文化特征,为壮族文化“正名”

壮汉族群自秦汉以来经历了由对立冲突到共融共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壮族以其开放的胸襟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吐故纳新,至今仍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由于壮汉互动和融合日益密切的现实,许多汉族学者和官员及相关人士,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壮民族缺乏本民族的鲜明特征,“壮族没有特点”成为普遍流行的一种观念。壮学研究有必要正视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回应,澄清模糊的认识,阐明壮族文化的特征。事实上,壮族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虽然不断地经历着重组与再生,但是其深层文化精髓仍根深蒂固地在壮族人民的血液里流淌。只是在长期的壮汉文化接触、交流与融合中,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被不同程度的遮蔽了。在党中央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壮族学者义不容辞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梳理壮族文化的悠久历史渊源,明确壮族文化本质特征,认识壮族文化的更新机制,如此方可更为有效地宣传和弘扬壮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增强壮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实现壮民族的振兴与社会文化的繁荣,通过重新审视壮民族的传统文化,深挖民族文化精髓,唤醒沉睡在人们心中的民族意识,“激发民众的创造潜能,切实地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品味,实现心智的澄澈与统合”。①

为了让本民族人民对本族群的精神活动、精神生活、信念系统、思维结构、人格塑造、价值取向、情感体验、心灵境界、文化精神、民族意志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也为了改变外界由于对壮族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的知之甚少而造成的“误解”,一批壮学研究者身负重任为壮族文化“正名”。覃德清教授以其多年对壮族的系统研究,从精神和心智层面全面论述壮族文化,梳理出了鲜明的壮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基于水稻培育和种植基础上形成的“那”文化和“弄”文化,是壮族文化衍生的根基,是壮族文化开放性与封闭性特征的基础,是壮族“坚忍聪灵,宽和明达”的文化心理与民族性格形成的物质条件;基于诗性思维外化成果而创作的以《布洛陀》、《嘹歌》和刘三姐民歌为代表的歌咏文化传统,是壮民族诗性思维与诗性智慧的体现和代表,反映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思维结构、情感体验、信念系统和价值取向;基于原生基础上形成的自然崇拜、图腾信仰、祖先崇拜、信仰和布洛陀人文始祖等信仰,体现了壮民族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世界观;基于高超智能水平和工艺技术而制作的崖壁画和铜鼓等,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另外,与汉族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构成了壮族多重的文化认同,与汉族共同搭建了壮汉文化互助共赢的运作机制,体现了壮汉文明共生模式的人类文明史价值,更加彰显了壮族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总之,“壮族传统文化特征”这一部分对壮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历史演进等做了详细的论述,使得壮民族的历史文化非常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覃德清教授在绪论中指出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部分明确壮族现代文明重组以及演化发展的地域区间、生态环境背景、族群文化渊源,从纵横交织的网络体系中,确认壮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强化历史的纵深度,将壮族精神文明建设置于深厚的历史与族群文化格局中,给予多方位的审视,避免就事论事地对壮族精神文明作平面式的简单分析。”②

二、立壮志:乘精神文明建设之风,推进壮族文化建设

《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的后半部分“壮族现代文化建构”探究壮民族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方向,表达了作者对壮族文化发展的见解与关切之情。

覃德清教授认为,文明社会的现代建设,不是单纯的模仿文明的外表,而重在民众的心智结构的统合。壮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首先,最主要的是唤醒麻木的民族意识,找回失去的民族记忆。其中,校园可以作为民族文化展演的有效空间,因此,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力举措,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同时,覃德清教授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三语”教学,即从壮汉到壮汉英并重的壮族教育改革设想,并指出“唯有置身于全球化的场境中,壮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方有机会得到彰显……壮族人只有深入汉文化圈和英语语境,才更为真切的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进而充分理解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紧迫感。”③要实现壮族文化的现代建构,就要唤醒壮族民众的族群记忆,找回民族认同的文化根源,培植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迎接21世纪社会文化发展大潮流的挑战。

在壮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和谐”理念是壮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覃德清教授对壮民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提升和人格塑造的论述中,阐发了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内涵,提出了“和乐美境”的营建策略。在壮族地区实现“和谐之境”、“富乐之境”、“美化之境”的构想是后现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的融合体,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与安详,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完美结合,最终上升到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和乐美境”的构想和覃德清教授在《关于开展岭南民族研究的构想》中提到的的“五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五安”包括安居、安业、安家、安身与安心,这是个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理想境界。天人和谐与人文重建是覃德清教授关注的学术视角,本书字里行间亦体现出了覃教授的这种学术旨趣。

壮族聚居区处于西部文化和东部文化、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多层文化重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人文资源,因此,在生态文明与壮族小康社会建设中,作者认为不能盲目地模仿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走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应更多的关注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将会让壮族人民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村落的建设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新村落的选址、现代化建筑的搭建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不能只为了单纯的物质生活享受,而更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好时机。小康社会既要物质的富足,又要精神的充实,但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民族文化之根,否则,在人们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挥之不去的将是精神生活的空虚。

壮族现代文化建构是中华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下,壮族人民应明确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寻找壮族现代文明重构的正确方向,以繁荣壮族文化建设。

三、兴壮学:借鉴文化人类学学理,充实壮学研究理念

《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注意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强调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对壮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人文重建问题进行探究,用指导变迁的理论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文化人类学的参照意见。同时,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日臻完善,在很多跨学科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相关前沿理论与方法的传播与应用也因时代、地方、领域的不同而得到新的阐发。

壮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叶,是以研究壮族社会群体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体系。壮学的历史使命一是增进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壮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推动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壮学丛书》大致由壮学典籍资料和研究专著两个系列组成,《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是壮族传统文化研究和壮族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党中央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覃德清教授把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融入壮学研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着实是将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壮学研究的有益尝试。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始终贯穿该书的始末。该书的调查研究工作自1988年开始,最早是以文献法和观察法为主,从文献资料中提出了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族诗性思维特征的关系,为成书提供了阶段性的成果;第二阶段作者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实地调查为主,采用了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主要以族群文化为主,强调以民心调适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旨归;在深入调查的第三阶段,作者走访了广西的主要壮族聚居区,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加深了壮族诸族群卓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的体验和理解,提出了“天人和谐、文明共生”的初步构想,积累了各典型村落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情况,为全书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田野资料,充分体现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实证精神,使该书避免了纯粹的理论分析与阐述。

由于56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不尽一致,因此也决定着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和弘扬,也要有所淘汰和摒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品位。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现和成就应在其他少数民族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而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构的有效进行,对高效推进广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覃德清教授的《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及时出版,从学者的角度阐释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为壮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壮族文化的现代建构,提出了理论思考和丰富的现实例证,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文明重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吴秋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研究生)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2

文征明诸体皆能,而且皆有所成。其篆书师法李阳冰,一笔一画不出李氏左右,书风温和,不失书卷气。其隶书则深受《受禅碑》的影响,结字方整,笔笔中规中矩,于端庄雄健之中透出一股雅致。其草书,取法怀素与黄庭坚,并将两者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所书字法之准确,笔法之娴熟,已达到了精练的程度,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流美气息。

上述三种书体,草、隶是文征明不常书写的,传世作品不多,成就也不如其他书体影响大。

代表文征明书法艺术最高成就的是他的小楷,其次是他的行书。文征明的小楷以晋唐小楷为基础,具体地讲,师法锺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和欧阳询《九成宫》等,并能变革元人软弱秀媚的习气,力求古朴苍劲,以传达魏晋小楷端庄流利、刚健婀娜的气韵。单从这一点看,已难能可贵。因为自唐以后,小楷形成两种不同的写法,一是遵循钟、卫之法,笔画求其疏朗;一是沿用唐人之法,以大字缩小的方法写小楷。文征明立足于晋唐之间,以一种新的认识,把小楷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其特点为:格调高雅,法度严谨,工整精致,往往以以敬反正的空间效果,把整体之间的每一字通过揖让、向背甚至夸张的手法使飘逸灵劲和工整细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文氏家法。这正如丰道之所说:“(文征明)小楷招本钟、卫,金声玉洒。”他说:“古无真正楷书,即钟、卫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自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

由于文征明确立了自家独特的小楷艺术风格,从而奠定了他在楷书发展史上特殊的地位,奠定了他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其楷书代表作有《前后赤壁赋》、《离骚经》等。

文征明的行书,远宗二王,近师赵孟烦,旁涉苏轼、米芾和黄庭坚。其书字法主要来自《圣教序》以及黄庭坚。他学二王,从赵孟颊去窥视晋人,所以他的行书笔意带有赵的痕迹。他学黄,是受沈周的影响而涉猎的。因此,在他的行书中,一直脱不去赵孟颊和黄庭坚的影响。

但是文征明的取法又是与众不同的。至少在明代书风颓靡、馆阁风行之际,他没有受其影响,而是由宋元直入晋唐殿堂。学王他得其潇洒,学苏他得其恣肆,而黄字之诘屈、赵字之俊秀,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笔下,我们不能不赞叹文征明是一位非常善学而极有融合能力的书家。其书无馆阁之俗气,也无鼓媚之弊病。这在当时是相当可贵,也是极难做到的。也许如此才使文征明的行书在明代书家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文征明是一位理性极强的书家。正是他的理性,才表现出他与其他书家不同的特征。他的行书,从无草率之作。每每下笔,法度谨严。其用笔流畅劲健,不仅笔笔精到,而且还富有弹性。特别是转折处提按顿挫的处理,非常微妙。其结体多有变化,字形端庄典雅。其章法、布局疏密有致,很善于把独立的字法,通过笔意连贯起来,使其字的意态横生、气息畅达,于古淡之中展现平和之趣,遂成笔力道劲、体态雍容、风流儒雅的行书艺术特点。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3

关键词:霜期变化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p423.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229064

霜期是指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霜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初霜出现以及终霜结束时间的早晚,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国80%以上区域呈现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的趋势[1],在1961―2007年的47a间,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期提早2d/10a,初霜冻日期推迟1.3d/10a[2]。春季K霜日提前结束和秋季初霜日的推迟来临使得霜冻期缩短而作物生长季拉长,对农业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阳信县地处鲁北地区,为华北平原与黄河三角洲交汇地带,是传统农业生产县,霜期长短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资料来源及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所选资料来自于阳信县1981―2015年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资料。对所选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气候倾向率的变化对资料的趋势进行分析。

2阳信县霜期变化特征分析

1981―2015年阳信县霜的出现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主要出现在每年10月下旬―次年4月上旬,其中11月―次年3月出现日数占全年的94.6%。初霜日最早出现在1992年10月5日,终霜期最晚出现在2000年4月24日,霜期最长198d,出现在1996年,无霜期最长227d,出现在2014年。

2.1霜期的年代变化特征分析

从表1可知,阳信县霜期变化时代特征明显。20世纪90年代初霜出现最早,平均初霜日为10月17日,终霜结束最迟,为4月11日,霜期最长,与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相吻和[3]。2001―2010年初霜出现最迟,平均初霜日为10月25日,而终霜最早结束年代则出现在2011―2015年,可以明显看出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趋势。

2.2初霜日特征分析

近35a,阳信县初霜日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22日,最早出现日期为10月5日(1992年),最晚出现日期为11月10日(1986年)。由图1可得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明显的晚霜年代,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霜出现日期明显提前于平均初霜日,为显著的早霜期,其后初霜日随着年代的变代逐渐推迟。根据35a初霜日变化曲线,计算得出初霜日变化线性回归方程y=0.1403x+41931,可见阳信县初霜日变化总体呈推迟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4d/10a。

2.3终霜日特征分析

近35a阳信县终霜日的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7日,终霜日最早出现日期为3月19日(2007年),最迟出现日期为4月24日(2000年)。由近35a终霜日变化曲线(图2)可知,终霜日变化年际变幅较大,无明显的时代特征,总体呈提前趋势。计算得出终霜日变化线性回归方程y=-0.1199x+41737,可知阳信县终霜出现日期呈提前趋势,变化倾向率-1.2d/10a。

2.4无霜期变化趋势分析

1981―2015年阳信县无霜期平均197d,最长227d(2014年),较平均值长30d,最短172d(1992年),较平均值短25d,最长无霜期与最短无霜期日数差值为55d。由图3可看出,20世纪80年代无霜期较长,有60%的年份高于平均日数,20世纪90年代无霜期有70%的年份低于平均日数,其后明显增长,近年来变辐较大。根据无霜期变化曲线,计算出无霜期变化线性回归方程y=0.1745x+194.03,可知无霜期变化总体呈延长趋势,变化倾向率1.7d/10a。

3结论

随着年际的变化,阳信县初霜日变化总体呈推迟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4d/10a,终霜结束日期呈提前趋势,变化倾向率-1.2d/10a,霜期缩短,无霜期延长。

阳信县霜期变化时代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霜日有明显极晚值,无霜期较长,20世纪90年代初霜出现最早,终霜最晚结束,霜期最长,其后至最近年份,霜期明显呈缩短趋势。

参考文献

[1]宁晓菊,张丽君,杨群涛,等.1951年以来中国无霜期的变化趋势[J].地理学报,2015,11(11):1811-1822.

[2]叶殿秀,张勇.1961―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8,12(6):661-665.

[3]王业宏,高慧君,张璇.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62-9063.

[4]陈乾金,张永山.华北异常初终霜冻气候特征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5(3):33-39.

[5]韩荣青,李维京,艾婉秀,等.中国北方初霜冻日期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0,65(5):525-532.

[6]赵淑芳,慈航,陈连侠,等.近40a枣庄霜冻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15,35(3):23-25.

[7]唐晶,张文煜,赵光平,等.宁夏近44a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07,9(3):39-43.

[8]万碧梅,钟美英,魏伟良.1957―2010年五华县霜冻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256-257.

[9]杨允凌,杨丽娜.邢台地区近5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963-5965.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4

【关键词】明清;民俗;民俗娱乐

明清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从历史行程看,它既是皇权终结的时代,也是传统社会向近代递嬗的变革时代。在民俗生活领域,虽然我们难以见到特别明显的时代标志,但我们从民俗生活的细微变化中同样可以感觉到明清时代社会民俗的新特点:除了传承古老的生活传统外,民俗生活空间空前广阔,社会生活中的民俗元素特别活跃,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选择丰富多样,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

明清民俗史,作为一部断代民俗史,它是中国民俗史重要环节。明清民俗史从概念上来说,它关注的是明清时代民俗文化的发展演进过程,是对明清各类民俗事象的描述与理解。明清民俗史的各部类间有着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同时又与民俗的历史传统有着前后承继的关系。明清社会处在中西对接与古今杂陈的复杂时代,民俗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明清民俗总体特征是世俗化,人们对世俗生活空前重视,无论是庄严的祭典,还是寻常的儿童娱乐,人们都以世俗的需要为基本前提。具体说来明清民俗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民俗仪式与民俗象征的扩大与丰富

民俗文化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民众的愿望、欲求、理想及情感大多通过民俗仪式与民俗象征来表达。明清时代,是一个世俗文化发展的时代,也是人与人接触交流密切的时代;人们重视感性与情趣的生活,在表达内心愿望与调剂人际关系时,人们往往采取仪式或象征的方式。因此,明清民俗生活较之过去更为丰富而生动。

岁时节日是民众生活中的特殊时间,围绕着岁时节日同样是民俗的仪式与象征。明清时期传统的岁时节日形态已经十分成熟,每一节日都有固定的节日主题与主要节日事象。岁时仪式与节日庆典形态完整,如新年,年前驱傩等送旧仪式与年后迎新等庆贺仪式浑然一体。

年后的迎新庆贺仪式,人们以开门燃放爆竹为起点,接着祭祖、清早“出方”(向当年吉利的方向出行)、拜年、耍社火等。新年万事求新,男女都要身穿新衣服,头上戴彩纸或丝绒制作的花胜,脚穿新鞋。年糕是年节的象征食品,更岁饺子是北方地区普遍的新年食品。正月十五的元宵同样是年节期间的象征食品。这些节令食品它的价值主要就在于它的文化象征意义。春联、门神画是迎新的重要民俗象征,明清时期春联、门神画普及社会,迎新纳福成为春联、门神画的主要题材。为了供应社会需要,清代出现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江苏桃花坞等四大年画制作基地。人们善于以字画的寓意象征来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

在信仰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娱乐休闲民俗中也充满了仪式与象征,明清社会人们更多的以仪式与象征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民俗仪式与象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和谐与人的精神的欣悦

二、民俗信仰与民众生活深入结合

明清时代,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统治阶层的膨胀,人均占有的自然与社会资源匮乏,在生存空间相对紧缩、生存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人们心理感受与精神状态受到社会境遇的明显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迫使他们要在精神上寻找出路,自古相传的神灵信仰,在明清时代找到了适宜的社会土壤,同时明清社会又酝酿出诸多新的神灵与民俗宗教。在明清社会生活中民俗信仰呈现出弥散状态,在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等民俗文化领域无不渗透着神灵信仰意识,各种与神灵信仰有关的禁忌与巫术流行于社会。明清民俗信仰有三个突出的变化:第一,推出了四位具有全国影响的民俗主神。关公、观世音、碧霞元君、真武大帝四位被明人奉为正神。主神信仰的确立在文化史上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民俗信仰对象的相对集中与统一,表明当时民众心理状态的趋同与精神联系的紧密。

第二,成了跨区域性的信仰圣地。与主神信仰相联系的是信仰圣地的形成,明清中国信仰圣地北有泰山,供奉碧霞元君,中部有武当山,供奉真武大帝,东南有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

第三,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民间宗教组织。清时期在传统的佛道之外,民间出现了众多的民间宗教组织。如白莲教、罗教、弘阳教、黄天教、闻香教、西大乘教、三一教、八卦教、一炷香教、等。这些民间宗教大多以传统民间信仰为依托,糅合佛道二教的相关教义与偶像,自撰经典,自成谱系,自创门派。

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兴起的历史社会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生存压力增大,阶级分化加剧,人口流动频繁,人们在固有的社会组织结构之下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因此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特定之上,以精神的追求以超越现实的生死之痛。

三、城市民俗生活娱乐性特征突出

明清时期的重要民俗变化之一,是城市民俗生活的凸现。在唐宋以来城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明清城市化过程加快,特别是江南地区,城市生活已经成为地方社会举足轻重的内容。城市民俗生活主要以市民习惯性生活方式为内涵,在城市市民生活传统中娱乐性活动突出。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的生活消费需要空前增长,娱乐性休闲活动在明清时期城市民俗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城市民俗娱乐性活动中,节庆和游艺杂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节庆是传统民俗的重要内容,明清城市的节庆日包括传统节日与城市行业祖师诞日、忌日。同样是传统节日,城市市民比较村民更重视它的娱乐性。城市节日形式是街道巡游与广场式的聚观。此外,城市民俗生活追求动感与刺激,观赏性与竞争性等,因此明清城市街头常常看到各色的游艺杂耍活动。

明清民俗的上述特点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民俗的传承性,也凸显了它的时代个性。从明清民俗演进的路向看,民俗愈来愈成为民众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的文化方式。在民清文化日益世俗化的过程中,民俗文化不断地补充、丰富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宁:“明清民俗对折子戏之影响”,《艺术探索》,2010(1)。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5

(一)色彩的特征

色彩在装饰审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色彩来装点服装是人类对审美的本能。服饰的色彩能体现出一个民族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多种寓意特征。

(二)造型的特征

服装的造型特征即服装的轮廓,主要多指服装的外部形状。服装在最初产生时,是将不加裁剪修饰的布匹直接裹在身上.随着我国传统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便有了最为独特的东方传统造型,将服装的平面形态逐渐转化为立体的形态。大体可分为两种造型:服装的静止造型、服装的运动造型。传统服装的静止造型,是指服装在剪裁设计时将其放在平面上,或在模特身上保持静态不动,这样呈现出服装颜色,造型、剪裁等基本特征,成衣放在静态的模特身上,观察与人体的协调性,使服装呈现最完美的状态。服装的运动造型,是指将服装穿在动态的人体身上,随着人体的多种运动,观察服装各个部分的比例,经过设计师合理调整,使整个服装达到和谐。不论是传统服装的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其造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简洁大方,合身得体。

(三)纹样的特征

第一,纹样多种多样,首先,最开始的原始社会图案,以彩陶图案为代表,有人物,动物,线条形式较为质朴。其次,有很多古典图案,商周时期的青铜,刺绣,秦汉时期的瓦当,宋代瓷器图案,明清时期的玉器等等多样纹路。最后,在少数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图案,如哈萨克族的地毯图案,布依族的蜡染图案等。第二,突出形式美是突出内在神韵的最鲜明的表现,纹样的形式美突出了深厚的文化背景。服饰图纹表现出了我们先人对未来,对生活的向往,对趋吉避凶的重视,巧妙运用人物,花鸟,文字等等来作为纹样。第三,突出民俗个性,服装的纹样内容大多配合着个人对世俗社会的看法,这样纹样会体现出明显的民俗个性。

二、传统民族服饰应用的原则

(一)色彩和谐原则

对于现代人来讲,服装色彩的阶级性,象征性相对于传统时期没那么明显,人们会随着自己的心情爱好自由的搭配颜色,但是中国传统色彩的配色规律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仍然使用。第一,主色调的运用,在衣服的色彩中,要有一个主色调,其他颜色为其衬托,色彩虽然丰富,却十分协调,无色泽堆砌之感,并在服装中也多有表里异色,相互映衬,形成和谐。第二,充分运用万能色。如被称为黑色,白色的五行之色。在颜色鲜明的对比色中加入这种万能色,更可以衬托出鲜艳的色彩,巧妙的运用色彩纯度,明度的变化使之更加和谐。第三,合理运用调和色,在传统服饰色彩运用中业有对调和色的运用,即运用好同类色,将同一色调的色彩明暗的不用进行配色,这样的配色更能突出平和雅致。

(二)款式得体原则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开展,西方文化不断的融入,我们的对服装的审美方式不断发生了变化。传统民族服装款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讲求礼义廉耻,服装造型多以宽松为主。它侧重展示出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人的内在精神气质。表现出平面的、宽松的、自由的以上下联署为主要结构的服装风格,展现出种涵蓄的、隐约之美的风格特点,能从中体会出婉转涵蓄的美的感觉。要将服装的传统造型与现代造型相结合。在领子设计上,传统服饰中最为常见的是立领,在现代设计中通过改变领口的大小,弧度倾斜方向等等都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方法。在襟部传统设计上主要分为大襟,对襟等,现代服装设计中,襟部很多地方也加入自由发挥的成分,变化后使其更加丰富,单襟、双襟甚至无襟等等多种襟部款式。

(三)工艺亲和原则

首先,现代生活中,由于经济发展,审美方式发生了多样变化,对服装的款式要求也逐渐个性化。在款式造型上,作为现代人也应遵循传统文化中的人与天地一体,把握整体中追求自然,然后再在款式上追求特色,这样才与我们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其次,在我国传统的服装造型设计上有很多工艺手法,刺绣,手绘,抽丝等等都是我们织造中最难得的传统手工艺。

三、传统民族服饰应用的方法

(一)直接应用法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直接运用法即是了解了传统民族服饰中体现的地域,时代特色,把传统民族服装中各种元素直接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运用民族服饰的造型,工艺,颜色等多种元素。把握住传统民族服饰的多种特征,包括色彩的自然和谐性,阶级体现性,造型的静止运动等多种形态。

(二)间接应用法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6

关键词:病态万物有灵梦十夜

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特征

20世纪30年代,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最早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一词,用于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其后意大利的文评家再次使用了该词。然而,魔幻现实主义并未被欧洲的文学评论家所接受,而是飘洋过海到了拉丁美洲,在当地作家的文学创作中生根、发芽。当拉美评论界点评马尔克斯的长篇巨著《百年孤独》(1967年)时,“魔幻现实主义”一词首次被运用。结合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与欧美主流文学截然不同的特征。它将写实和幻想相融合,以神化模式表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表达作家对时代洪流中的巨变所产生的理解和观点。换言之,利用幻想和现实相结合的效果,将现实的场景和出于虚构幻想的非现实情景相加,其中穿插夸张、怪诞、虚实交错,打破生死和时空界限,置入神话、传说等具体手法[1]。

然而,经笔者研究发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也具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二.《海边的卡夫卡》中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海边的卡夫卡》具有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物以以不同方式游走于虚幻与现实之间。

1.人物病态的精神特征实现魔幻效果

主人公田村卡夫卡是个有妄想倾向的少年。由于自幼缺乏母爱,不断受到来自父亲的诅咒的刺激和孤独感,令其产生妄想,从体内分裂出一个守护自己,聆听自己心声的“叫乌鸦的少年”。这些症状实则为典型的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作品中身患精神疾病的人,除了田村卡夫卡,更有田村的父亲。一个知名的雕塑家,却有人格分裂的症状。其双重人格中的一个人格为残忍虐杀猫咪的琼尼.沃克。作家通过为作中人物赋予精神病患特征,令其有了在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间游走的能力和条件。这一特征的设定助推了作品魔幻的色彩效果,为以魔幻方式表现现实社会特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东西方古老文化的有机结合营造魔幻效果

在作品中,作家运用了古希腊著名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令少年身负同样的诅咒或神谕。但作家并没有照“俄狄浦斯”的故事情节那样令人物出走躲避诅咒,而是安排人物出走主动迎合诅咒。《海边的卡夫卡》中,田村在去四国的路上遇到一年轻女子,他便想着眼前人或许就是自己的姐姐,因而对其产生性幻想。不仅如此,田村卡夫卡在怀疑佐伯是自己母亲的情况下,仍在梦幻与现实间与其发生关系,并在梦中强行与姐姐交合。对古老希腊神话的创造性发挥,使得该人物、情节更具后现代主义色彩,更有现实意义。然而,村上春树不仅创新了希腊神话,还在故事情节的助推器上安置了日本古老神话中的“生灵”文化装置。例如,作品中提及少年中田在昏迷事件醒来后失去了部分记忆却拥有了听懂猫语的神奇能力,还失去了一半身影。作家借医生之口点明这种现象类似于《源氏物语》中所描写的“生灵”现象。在笔者看来,作品中古老传说的出现实则是作家提醒人们对过去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审视自身文化,包括对战争的反省。

3.“万物有灵”思想增强了魔幻现实主义效果

《海边的卡夫卡》中作家曾多次提及战争,表达自己的反战意识。例如作者借杀猫者琼尼.沃克之口对中田说“世上讲不通这种道理的地方也是有的,谁也不为你考虑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中略)战争就是一个例子。(中略)一有战争,就要征兵。征去当兵,就要扛枪上战场杀死对手,而且必须多杀。你喜欢杀人也好讨厌也好,这种事没有人为你着想。迫不得已,否则你就要被杀。”作者更借“叫乌鸦的少年”之口说出战争是“活物”的观点,“哪里也不存在旨在结束战争的战争。(中略)战争在战争中成长。(中略)战争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活物”。这一观点明显受到日本“万物有灵”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战争也是一种有灵性,有意识的存在。正是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增强了作品的魔幻色彩,并深化了作品现实主义的主题。

三.村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具有原发性

通过上一章的分析,读者或许已可以接受《海边的卡夫卡》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的论点。笔者想进一步阐释――没有证据显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是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而产生,但却有证据表明,早在村上之前,日本文学中早于拉美产生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即日本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原发性。对此,笔者翻阅日本近现代的多数作家的代表作品后发现,早在夏目漱石的《梦十夜》里已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了。《梦十夜》中的“第一夜”、“第三夜”、“第十夜”都在以梦境的魔幻性讲述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西洋舶来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间的冲突,对日本社会造成的巨大改变,以及人们面对改变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迷茫之情。以“第十夜”的故事为例,主人公庄太郎头戴巴拿帽象征着人们接触并接受了一部分西洋文化。而素不相识的美女象征着对日本国民来说有陌生感的西方舶来文明,对于这一文明,代表着日本普通民众的庄太郎不知所措,美女建议要么跳崖,要么接受被猪舔。这无外乎隐喻国民要不选择灭亡,要不接受本不愿接受的外来文化。庄太郎和猪抗争了七天,最终还是被猪舔。他回到小镇后感慨再也不要随便看美女了。这一情节表达了日本国民艰难的、被动的接受西洋洗礼的过程。而《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数次提及作中人物阅读夏目漱石的作品,至少暗示该作品的完成受到夏目漱石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边的卡夫卡》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征,这些特征的产生与其说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毋宁说是受到本国传统文学的影响,可谓具有原发性特征。这一原发性并非一日形成,而是早在明治时代就已初见端倪。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夏目漱石,周若珍译.《梦十夜》.文汇出版社.2011

3.徐哲韧,罗志祥.日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漫谈.金田.

4.刘喜萍.论《海边的卡夫卡》战争隐喻的两面性.长城.2009年3月

5.姜海涛.游走于虚幻和现实之间――从《海边的卡夫卡》透视村上春树的世界观.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月

注释

[1]《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7

一、文学经典的特征 

从整体角度来讲,文学经典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历史穿越性与时代当下性统一特征 

文学经典的历史穿越性与时代当下性统一特征是基于创作过程产生的。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创作者的字里行间无疑会展露出其所处时代的信息[1]。同时,在时间维度上,文学经典的魅力还体现为其所涵盖的意义更加普遍而广泛,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流传和保留。 

(二)独创性特征 

作为文学经典的关键特征之一,独创性特征也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揭示人性内涵、刻画风俗文化等方式,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在感受到作品震撼力的同时,与之产生深刻的共鸣。 

(三)民族品格特征 

民族品格是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从文学经典的生成过程来看,其诞生与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要素之间息息相关。基于这一特征,文学经典能够引起大量读者的共鸣。此外,基于民族品格特征的文学经典可以在本民族之外的其他区域广泛流传,其原因在于:文学经典的民族品格可以引发其他民族人们的阅读欲望和交流欲望,其为民族精神、民族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电子媒介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电子媒介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文学场域方面 

在电子媒介视阈下,我国的文学场域呈现出明显的包容性特征和平等性特征。电子媒介不仅加速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其还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开放的话语权。基于上述背景,人们不仅能够自由地传播、阅读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还可以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见解和联想及时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子媒介视阈不仅缩小了普通民众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现代文学精神的发扬和回归。就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款电子社交软件——新浪微博而言,在电子媒介的开放环境下,话语权的回归激发了普通民众的表达欲望。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美刺讽喻为例,该软件中关于城管、鲁迅、闰土和猹的微博近10万条[2]。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数字充分验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精神价值的广泛传播和沿袭。 

除此之外,电子媒介视阈下文学场域对现代文学的影响还体现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解读。从以下几位近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的解读以人性情怀和人文关怀为主;鲁迅则以国民式的批评著称[3]。而在电子媒介视阈中,大量普通民众的加入在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解读类型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特征:普通民众可以从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物生活和經历中,代入自身的困顿和热情,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认同式的解读。这种解读在延续现代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涵的同时,对当前时代自身的生活现状进行品悟和反思。 

(二)传播形式方面 

基于传播形式的电子媒介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可以利用以下几种要素进行分析: 

1.人物形象。林老板、赵慧明等人物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的典型英雄形象。以茅盾《林家铺子》中的林老板为例,不论是面对流氓混混,还是债主,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极其饱满,让人读之又爱又恨。从茅盾这部作品在不同年代中所受到的待遇来看,三十年代,人们对其的评价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以赞扬为主基调。但在新时期,由于人们的审美等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其这类作品的价值和精神并未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叙事演绎。电子媒介视阈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诸多新的渠道。除了传统的文字类型之外,部分民众根据自身的理解,将原本文字形式的现代文学经典转化成视频、图片以及图文配乐等多种不同形式。例如,2004年初,某网友制作出了一个名为《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Flash,短短几分钟的Flash充分概况的鲁迅一生的经历和辉煌[4]。这种符合时下人们阅读、欣赏特征的方式无疑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和传播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 

在电子媒介视阈这一大背景中,由于受到背景环境、审美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在特定背景中广受好评的林老板、赵慧明等人物形象在电子媒介视阈下遭受了冷遇。此外,普通民众话语权的回归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将自身对现代文学经典的看法和体悟表达出来。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激发了人们的交流欲望,从交流内容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有所体现和沿袭。人们不仅在阅读现代文学经典的同时,也会将自身的相似情感和情绪表达出来,这种交融的共鸣是电子媒介视阈的典型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卢兴.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赵凌河,卢兴.新文学场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修辞[J].文艺争鸣,2014,04:174-179.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8

关键词:展示设计;传统与现代;民族文化;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J50-02文献标识码:a

thenationalFeaturesinexhibitionart

CHoUYan-hua

社会进入文化世纪和文明时代的今天,许多展示设计逐渐走向以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地区间的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与信任为主旨。

一、展示的意义

展示设计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际、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并伴随着各种设计的流行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它基本含盖了文化交流、旅游展示、会议交流和商业展览等几个方面,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主旨的实施过程。会展业能够促进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文明、进步与繁荣,也对一个国家、地区以及城市的文化、文明、经济发展交流,促进本地区的对外影响和提高经济效益,加速招商引资并使其全面走向繁荣有重要意义。

二、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展示设计新理念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几千年淀积起来,无比绚烂和辉煌的艺术精髓,是在该地区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体现出来的思维与表达的结晶。展示设计师在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思想理念,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在设计师的酝酿、提炼和加工中,民族艺术中的工艺制作方法、原理、符号、特征、色彩以及某些表现形式,被借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并辅助以现代科技手段、新型材料和新的工艺流程,使作品给人以更深刻的思想共鸣和视觉感招力,在此种力量的躯使下,民族血液和精神力量得以升华。今天的展示设计师更应该从艺术家、教育者和文明使者的角度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做一个引领时代的传播者、教育者和开拓者。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大胆创新的激情、带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寻求新的设计方法和利用新型的装饰辅助材料,使设计理念和与之配合的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人性化、个性化、思想化,把艺术语言和思想的功能性汇为一体,用设计语言来创造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设计出符合时代观念,给人以身心健康和舒适的展示空间环境,让人在观展中赏心悦目。

三、设计师要深入解读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体现社会进步、时代风貌和文明是展示设计的目的,展示设计师要积极深入地调研和整理民族文化中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研究地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艺术作品的基本造型、图案、色彩特征。去粗取精,对有价值的形象进行配色规律、形式美感、构成特点等分析和整理。研究各种纹样特点和特殊符号的含义,在做到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和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也是设计师的文化积淀和人类思想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是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反映,也是现代展示设计师灵感和思想的源泉。展示设计具有显著的商业特征,也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在酝酿设计创意时,也应该在有商业特征的同时,展现时代风貌和文化意识。设计者不仅要对参展商的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注意挖掘本地区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意义,以富有特色的、民族的、或现代文化艺术语言进行形象化的阐述。因此,通过设计师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将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以自己掌握的设计技巧辅以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设计出的作品与民族文化艺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给参观者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其主题是“人类―大自然―科技:一个新世界在诞生”,通过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使地球的明天变得更好,中国馆外墙装饰有巨幅长城布景和京剧脸谱,显示出浓厚的中国特色,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此创造过程中,设计师总结了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和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找出了适合民族文化特征的形式语言,用合理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提炼、融合、成为设计师自己的艺术语言。因此,在展示设计中,只有把握民族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族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信息并激发灵感,并且确定设计主题与风格,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加深内容的新奇感和丰富性,进而深化与创作出富有新意的造型、样式,但又不失民族风格的作品。要使民族文化作为设计作品的营养,设计师需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助对民族文化的感受引发自己的联想,以民族艺术的独特语言和视觉图像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得设计作品在融合时代特征的同时,保持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四、展示设计作品要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深刻了解有关民族文化的含义。凡是在一个民族和地域长期发展,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的剪刻、中国结、戏曲、木偶、舞蹈、音乐等,都属于民族文化艺术,都是设计师提取的必要元素。但是,展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区域内人们对展示的整体造型及表现方式的崇尚和追求,并使这种区域性的形象通过竞相模仿和媒体传播而形成一种极大限度的扩散性的社会潮流。同时,展示设计的流行又标志着一定区域和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有的审美倾向及文化面貌,并体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设计的展台、道具等必须讲究时尚,富有时代感和引领时代潮流的新风范;设计师对现代展示设计的思维把握应该是时代特征鲜明、三维空间和谐、视觉效果清新超前、参观路线灵活顺畅、材料应用健康新颖。优秀的设计大师们,会从民族文化中寻得灵感,从最原始的民族那里找到了启示,自然也就能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利用日益发达的物质和生产所带来的便利条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创造出多变的视觉传达效应。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系统且独具特色的文化,现代展示设计,要求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做形式上的修剔、语言上的提炼并融入时代气息。

五、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美感体现

现代展示设计,在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形态中,要体现其外观上的形式美。许多展示设计,在其结构上就应用了以曲线、弧形、圆形等具有曲线特征的划分形式,使其外观和功能特征之间起到了密切协调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能力也迅速提高,展示设计与社会发展、人文因素以及人们的文化素养相一致,因此,在展示设计中,应用了以曲线形态为主体,如圆形、弧形等抽象、具象、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形态,同时也突出了色彩及材料应用与造型形态划分,相结合的功能美。功能美是基于物质材料、自然属性而展现给人们的美。展示设计美涉及到功能与外观之间的协调关系,纯商业性质和以文化教育为背景的交流性展示,其功能和要求是不同的。任何一种展示设计其色彩、外形、空间划分和工艺、材料、质地的不同应用,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效应。纯商业性质的展示要求用牢固、耐用、防水、防火的材料,色彩上也要与特定的室内光线相一致;以文化教育为背景的交流性展示则要求形式上新颖、大方,设计上美观、富有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并突出设计主旨、目的和时代气息。把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同时展示设计的色、形、质等要素也要与不同人体的均衡、比例、对比以及参观路线的顺畅息息相关,除给人们一种长宽比例的整体适度感外,在整体造型、划分形式、尺寸的合理安排与它的颜色、材料应运于搭配又必须符合人们的基本审美情趣――既要巧妙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音符,又唱响了时代的奏鸣曲;既要体现出展示设计作品的与众不同和主题,又在展示民族文化的同时不失时代潮流和大众化语言。此类展示才能达到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给观展者美的愉悦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品味,又能使现代展示在生动的时代气韵中充分洋溢出一种源远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主旋律。传统文化是经过创作而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审美对象,如著名民族舞蹈艺术《雀之灵》可谓抒情经典。那绵柔、富于力度的翩翩舞姿,那用高难度的形体动作和尽显孔雀个性和特征的语言提炼,尽现出的美丽和神韵,使人们沉醉和叹为观止。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美在这里更具有高尚纯真感,既可感、可触,而又妙难言传。总体而言,与人类其他文化一样,民族文化也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传播意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政治气候及不同民族风格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在中国特有的传统审美观念中,至少有两点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其一,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崇尚科学、崇尚自然。其二,是中国绘画和建筑艺术中所追求的神韵和审美理念。许多世界性展示活动促进了展示设计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相互掺融。在展示设计中除从本民族传统元素中寻找启示和灵感外,还应该把借签和挖掘的领域扩大到更多的民族。就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又互不相同,可以广泛的采取多民族的特点进行设计也可以广泛的与其它国家的特色相结合。

六、结语展示设计是集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且衔接紧密的实用艺术。展示设计既包含有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空间创造内容,又有商业实用美术的导向,还有街头广告的时尚意识与舞台设计相似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段和总体设计思维。但是,展示设计更为突出地集中了各类展示艺术的优势,显示出其展示的多维性特征,突破了二维空间的平面假设形象的一种信息传达方式,不仅能使观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还能看到操作演示展品的过程,甚至亲自动手体验展品的魅力。从效能上看,也更为时尚,更能引导大众消费意识,更富有参展商的经营发展战略理念,达到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数倍经济效益的效果。因此,展览展示特别需要设计者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出的展台能够产生多方面的商业效能。将民族文化的象征性艺术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以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其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宽设计的视觉语言。要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觉和新的表现手法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设计理念和表现语言,并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在展示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诠释和定位,使设计作品散发出博大而包容的民族文化神韵。好的展示设计不但美在形式而且美在内涵,它应该既有高科技的形式美,又有理性思想的艺术美;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崭新形式,又能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9

关键词:艾略特勃洛克象征主义诗歌《荒原》《十二个》比照

作家大都是敏感的,诗人尤其如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诗坛,一大批诗人把敏锐的嗅觉深入时代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一反浪漫主义诗歌矫揉造作的滥情和只关注自身小我的局限传统,借极富创造性的笔调,以各种意蕴深厚的形象去囊括丰富之世界、复杂之人生。这就是现代主义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象征主义诗歌。以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发轫,经由兰波、威尔兰和马拉美等人的理论完善,前期象征派诗人将视角转向城市的丑恶和人性的黑暗,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纯粹理念和抽象概念。而以艾略特为代表的后期象征派诗人,则让象征与时生关联,突破个人情感局限,将象征手法运用得登峰造极,使后期象征主义成为波及世界的诗歌流派。其中,艾略特的《荒原》不仅使他成为象征主义诗人中的佼佼者,更令他稳坐现代主义诗歌代言人的头把交椅。

一、一代宗师艾略特

19世纪中后期开始,以令人生畏的速度崛起的科学技术影响了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最深刻的莫过于改变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进程。新兴的经济结构加速了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加重了现代人的生存压力。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乐观精神被一种弥漫的虚无主义所替代。而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根深蒂固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和文化体系。《荒原》正是这样背景下的时代产物。

(一)象征艺术的典范

从标题我们即可看出,“荒原”即象征着西方精神世界的枯竭,是作者对整个西方社会文明的深刻质疑。艾略特写作这首诗受弗雷泽的《金枝》和魏士登的《从祭仪到神话》中的传说影响。他从前者借取了巴比伦、叙利亚、塞浦路斯和埃及的关于繁殖者崇拜的神话。艾略特又从后者借用了关于圣杯的传说。在第一章《死者葬仪》中写道:

四月是最为残酷的月份,荒地上

生长着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又用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

诗中暗示出的景象便是荒原:四月的春天再不是人们熟知的早春的生机与美好,而是被欲望和回忆病态地占据着,一切都潜藏在死气沉沉和行将毁灭的虚无之中。《荒原》要探索的正是荒原荒芜的缘由以及如何使其复苏的象征性意味。

第二章,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对夫妇的卧室的场景:上流家庭的妻子烦躁不安,不断向丈夫发问,并斥责丈夫;丈夫却心不在焉地应付妻子,展示了夫妻间因缺乏沟通和爱而不协调的状态。而场景突然切换到一个低档酒店,两个下层妇女的交谈,莉儿深陷生育的生活窘境无法自拔,本节最后一句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一剧中奥菲莉亚的道别词“晚安夫人们,晚安,亲爱的夫人们,晚安,晚安”结尾,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莉儿的不幸未来。

《荒原》的第三章《火诫》标题源于释迦牟尼的《火诫》与奥古斯汀的《忏悔录》。这里恰好与艾略特在《荒原》后半部分所做的大量独白者的冥思苦想相互照应,表达出作者本人期望通过东西方博大的宗教智慧结晶来普度众生,挽救灵魂,还原人性的主题脉络。

(二)“整体象征”艺术的先锋

艾略特伟大而富于创见性地将“荒原”作为整体象征物统贯全诗,诗歌在内容上通过种种客观对应物的建立得以彰显。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认为,《哈姆雷特》一剧缺乏外部事物和情感世界上的完全对应,即“客观对应物”。“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换一个角度说,寻找‘客观对应物’来艺术地表达情感的过程也是一个隐喻的过程,一个将抽象的经验投射到‘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等客观事物之上的客观化的过程”。

整首诗就是通过“荒原”这个整体象征意象的确立,从而统摄全局的。作者将荒芜之感借助意象进一步强化:

沿着人们踏过的街道的边缘

我看到女仆潮湿的灵魂

正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

在“荒原”这个整体象征意象之下,包含着一个个“局部的小象征、小现实主义、小自然主义的写作技法,而且是反复、重叠式使用”。在全诗中,对“风信子花少女”、“上层社会女人”、“莉儿的朋友”以及“女打字员”等的刻画无不渗透着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风味特色。更为巧妙的是,作者也不将他们作为个体来展现,而是把其看成一种类型,压缩成一种理念,一并抛给读者。

总之,《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诗,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作为后期朦胧诗的巅峰之作,它既非单纯叙事抑或落入抒情的俗套,而是把成碎片状的场景出人意料地拼接串联,让毫不相干的意象以罗列重叠的方式得以展示,以“荒原”的整体框架构架之,不仅使场景、意象内部有机地联系起来,更是彰显了作为现代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其背后深藏的正是西方文明衰退的历史必然性。在其意象之间和场景之间的巨大跳跃中,我们更能体会出作者在思维上天马行空的天才特质,与此同时,我们在紧随其思维跳跃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忽略了诗人本人的情绪,使隐藏其后的感情与读者的感情相对应,再佐以大量的典故、对话、场景、引语等,画面感强烈而有层次,浑然天成又引人遐想无限。不过分地说,仅以一首《荒原》,就足以让诗人艾略特成为独享读者敬仰和膜拜的一代宗师。

二、东西合璧的勃洛克

在英美象征主义诗歌的滚滚大潮之中,20世纪的俄罗斯的广阔大地上正孕育着一位象征艺术的伟大诗人——他就是被誉为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苏维埃时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的俄国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作家勃洛克。如果说艾略特是一位在诗歌艺术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革新旗手,那么勃洛克则是一位嗅觉敏锐、兼采众长的时代弄潮儿。毫无疑问,艾略特在象征主义诗歌道路上竖起了一面旗帜,而勃洛克的诗歌创作,则是将旗帜的精神与自身民族性综合、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在这种程度上看,勃洛克正是东西方象征主义艺术的产物。

(一)独树一帜的象征诗人

纵观俄国象征派诗人的诗作,其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呈现出鲜明的重视心理、哲学、宗教等精神意识形态领域的内涵,却忽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的特色。而正是在年轻的象征主义诗人勃洛克的笔下,俄国象征诗中原有的心理、哲学和宗教的内容得以传承,与此同时,西方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得以发扬,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又为他所具有,在诗歌的选题与思想主旨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特色,这一特质又为其他象征诗人所少有。难怪连诗人自己也认为:“《十二个》——终归是我写下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当时我的生活是与时代共呼吸的!”

(二)兼容并包的象征风格

“象征”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基本艺术手段,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隐喻和暗示某种抽象的观念或思想感情”,简言之,“象征就是以一物来暗示另一物”。[6]与整体象征相对应的另一种象征方法是“局部象征”,即不通过大的框架构建全诗,诗歌的各个部分有自己的小象征、小暗示,他们不一定与诗歌的题目发生关联,也不一定围绕诗歌的题目展开,可以说从结构上显得比较松散、自由。这种象征技巧多为俄国早期象征派诗歌中所见。勃洛克的《十二个》中的象征艺术也表现为一种“东西合璧”式的风格:

一方面,勃洛克的象征带有鲜明的俄罗斯象征诗派的笔调——“局部象征”的技法,这大多表现在俄国象征派诗人的创作之中,他们自有一套诗歌传统——或是叙事,或是抒情,将象征作为一种类似比喻、讽刺、渲染的技法,局部式、零散性地浸入字里行间,只要诗歌显露出一点点的象征倾向,那么它就是象征诗。他们对诗歌的命名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比喻”的技巧,并非真正的“象征”艺术。这种模糊的界定显然给勃洛克的创作带来了影响。《十二个》的命名强烈体现出了俄罗斯式的“象征”,“十二个”不仅指出了主人公是12名执行巡逻任务的赤卫队员,而且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圣经》中耶稣的十二个追随他的使徒。两千多年前的新时代之初,而新时代对于勃洛克来说是社会认知的革新,基督教的兴起代替了多神教信仰,人们的世界观中融入了“人人平等”的新思想。毫无疑问,诗人将耶稣选为了领导者:

还是突来的霜扰乱了它的花

他踏着轻柔的步伐,驾临在学风之上

雪花的细屑飞舞,犹如珍珠,

他戴着白色的玫瑰花环——

走在前面——这就是耶稣·基督。

长诗的最后一节引入了耶稣·基督,这是一个直接与题目相关联的象征意象,它既是严格地围绕主题的象征,又是对诗名意象的充分散发与拓展。

现代文明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建筑;建筑文化;文化结构;文化内涵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建筑已成为人类文化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文化属性已为许多建筑师所确认。“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建筑,是在一定地方与乡土上的为人们生活需求所组织的人为空间。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记载人类文化发展的石头的史书。建筑文化通过有形的物质建筑空间凝聚着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反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建筑创作的诱发力就越是需要深化对建筑文化的认识。

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建筑文化,是我国各民族长时期共同熔铸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韵味。从传统的“中原文化”、“吴文化”、“楚文化”等,到现代的“海派建筑”、“岭南建筑”等。地处荆楚之地的江城武汉,是一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中心,在这里曾先后孕育了新石器的早期文明、商周青铜文明、明清商业文化、近代西方殖民等文化形态型,经历了辉煌灿烂的里程。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她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纳了众多外来文化,形成了一座真正文化多元的,兼有山水特色的大都市,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建筑文化景观。

总体来说,当代武汉建筑文化的特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就形态上来说,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不拘一格。

2.建筑形式不断创新,有时代性。

3.在建筑群体中,各种建筑形式和风格并存,互相包容,互相协调。

4.住宅或其它公共建筑无不受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武汉当代建筑文化的最大特征。

武汉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

从结构上探讨当代武汉城市建筑的文化特征,有两点是十分鲜明的,其一是结构上的二重性特征;其二是结构上的二元性特征。通过对这两点特征做整体上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展示当代武汉城市建筑文化在中国大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内在联系。

一、重构造性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而此“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内核”文化是指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古老的、纯粹的、发育完善而自生根的文化;而“外缘”文化是新形成的文化,或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它是年轻的、非纯粹的,发育尚不完全,也非自生根的文化。内核文化具有强大的持续传延能力.当我们超越一个地区建筑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其后的渊源所在时,就会发现其本质的东西、精髓的东曲-是一脉相承的。

汇处,贯通南北.承接东两,战争时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平时为经济富庶、商贾云集之处。依据夏《禹贡》记载,江汉平原一带属于所分的九州之一的“荆州”,当时已经创造了与黄河流域一样辉煌的文明。商代修筑的盘龙古城,显示了当时楚人(最早生活在汉江流域的楚山一带,后移居江汉平原,接受中原等地的先进文化)在礼制、科技方而的杰出成就。与中原文化相比,楚文化起源于商周文明的青铜文化之后。其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通达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楚人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东吴、南粤、巴蜀交融,是极其多元和包容的。楚人喜欢筑景榭于台上,撷取商周文化雄伟的台、吴越文化中空灵的榭,建筑与景色随朝晖夕阴变化,似云缭雾绕,这是其所独创的。现存的建筑遗迹和器物反映出楚文化恢弘的气度,精致绝美的品质,凌厉坚毅的风骨,在中华先秦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楚文化对武汉建筑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是武汉建筑文化的“内核”文化。因此,武汉的建筑文化受其影响较深。当1861年辟汉口为通商口岸后,武汉成为多种内核文化的“交会点”,产生了新的城市文化并向周围地区辐射,使“外缘”文化向“内核”文化转换。但是,由于这些“内核”文化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力度上的差异,因此,武汉不同的城区产生了代表不同文化的建筑,这是武汉城市建筑文化结构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二元结构性

文化上的二元结构是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一个主要共性特征,这一特征在不同的城市中,由于基础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封建社会是我国古典建筑的最高代表。中国的古典建筑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独特的体系,总的来说,这一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变化甚微,而这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分不开的。相应的社会制度、建筑也获得了这一时期的平衡。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又多,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地域文化的交融;其次,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也是在借鉴、吸收世界上许多民族建筑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而逐步发展形成的,这是对世界文化的融合。以上两者是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形成过程巾的两个方面。因此。城市文化近代化必然会受到来自内外古今的多重闲扰,呈现出传统与近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为对立又交织共生的二元性特征。

总之,在建筑群体中,各种建筑形式和风格并存,互相包容。建筑与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筑文化的发展势必与时代的进程同步。当代的武汉建筑文化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结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创造出具有新时代感的特征。因此,我们在把传统建筑设计思想运用到现代建筑创作中,结合多元化的建筑创作思想,把武汉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万民.人居环境地域文化论[D].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0.1

[2]徐晓庚,白雪.楚艺术地理[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1.1

[3]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