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4:24

区域发展研究篇1

[关键词]区域物流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区域间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代区域间的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和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产业分工协作的不断增强使现代区域物流的价值和重要性突显出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更深层的巩固。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业已是大势所趋。

一、我国现代区域物流发展概况

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本世纪初开始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国家领导人多次针对物流发展问题发表讲话,与物流主题相关的各级会议不断召开,社会分工中也开始出现了以物流为主业的企业,一些省市和发达的经济区也已经开始着手制定自己的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北京市已经完成了“北京市综合物流系统规划研究”;沈阳在“十五”规划中全方位融入现代物流;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争取成为中国及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枢纽;作为全国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及航运中心的上海市,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把现代物流同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列为上海市四大新兴产业,并编制了《上海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广东省已将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经济领域四大主攻方向之一;山东省政府由省经委牵头,选择一批大型工商企业进行试点,重组企业物流系统,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和社会基础条件,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人们对现代区域物流的重要地位和其功能价值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全国各地区都纷纷增加对区域物流发展的投入,并将其视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问题分析

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的区域物流业在探索中不断得以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我国的区域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区域物流方面的现行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制定明显落后于我国现阶段区域物流的发展要求,“条块分割”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上仍然沿用“条块分割”的办法,导致了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和行政管理的分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使得原来是一个系统资源的区域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分割到若干个部门。这样以来各地区的资源便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各地区物流部门之间也因为缺少有效的联系与协调而难以开展良好的跨地区性的区域物流服务,无形中造成了“区域封锁”,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2.区域物流体系构造不合理,组织分散,社会化程度低。难以开展大规模、大范围的区域间物流服务。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仍然沿用原有的一套物流组织形式,即企业自身覆盖产、供、销各环节的全部内容,“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而且开展的功能多以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一般功能为主。这些物流职能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覆盖较广区域的物流网络,开展有效的区域间大规模物流服务。

3.缺乏与区域物流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区域物流的专业化人才储备不足。在任何一个国家里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有一支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我国的区域物流业正处在高速蓬勃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发展的关键和黄金时期。然而我国在此方面的人才培训机制建设还很落后,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

三、促进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由政府出面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区域内各部门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应该站在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高度上,制定区域物流的发展计划,统一规划发展方案。要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政府应该为各部门创造一个政策协调平台,科学合理的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制定可以鼓励和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政策,为区域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逐步扩大物流体系功能,完善资源整合,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要通过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高效的、有规模效应的、能实现联合运输的和经济的区域物流支撑体系。要努力发展多样化、多渠道的物流方式,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大力推进以物流作为主要产业的“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区域物流业中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区域物流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打破“区域封锁”,开展大规模区域间物流。

3.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高素质区域物流技术的人才。要制定各种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和资助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区域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尝试各种新开发的理论性技术的实践和应用。

其他一些措施还包括要大力推进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区发展交通;努力推广和大胆尝试应用新的现代化物流技术;通过信息化建设构筑现代区域物流的信息交换平台,增强物流市场的信息透明性等。

参考文献:

[1]平海:谈谈区域物流发展及规划[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05期

[2]华蕊:浅析我国区域物流体系[J].物流科技,2004年08期

[3]高海晨:区域性物流规划的探讨与思考[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谈毅: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4年10期

区域发展研究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物流;三水区

中图分类号:F8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36-0129-02

onRegionalDevelopmentoftheLogisticsindustry:Sanshui,FoshanCity,Guangdongprovinceasanexample

Longtianjian

(economicSchool,GuangdongBusinessUniversity)

abstract: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dependsondevelopmentoftheregionallogisticsindustry.theauthorstudiestheeffectofthedevelopmentofregionallogisticsonth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byanexampleofSanshui,Fushancity,Guangdongprovince.theauthorpointsoutsomequestionsofthedevelopmentoftheSanshuilogistics.accordingtotheconclusion,theauthorputsforwardsomepolicysuggestions.

Keywords:regionaleconomic;regionallogistics;Sanshui

在国际上,物流业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以这样讲,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他过程都可以包含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邮政业等,是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物流业发展。发展物流业既是建立区域物流系统的要求,也是产业集聚的要求。物流业的发展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丰富产业内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物流业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区域经济体内城市的“极核”作用,强化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载体的扩散作用。本文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为例研究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及对策。

一、三水区物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1.经济优势

物流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很大程度上,物流取决于商流,商流又取决于生产和消费。一个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变化而变化。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优化的产业结构是三水区物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三水区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以工业为龙头,以打造高标准园区为载体,以引进外资和大项目为主攻目标,以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聚集升级为主要措施,以营造良好的投资运营环境为保障,工业经济继续强势带动,全区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精心编制工业区规划,重点打造三水大道以东的东部工业板块。成立了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强化省级开发区的示范作用,加大了整合力度,共投入35.2亿元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等6个部级产业基地落户三水,园区档次和承载力迅速提升。明确园区产业定位,以引进外资和大项目为重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招商引资,全区产业聚集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3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32亿元,增长34.2%;第三产业增加值71.85亿元,增长13.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490元,比2005年增加10745元,增长28.5%。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的比例为5.5∶66.3∶28.2,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区域与交通优势

三水区的区域与交通优势为三水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水区地处珠三角经济圈中部,毗邻港澳,紧接广州、佛山禅城区等大中城市。三水水陆交通发达,广三铁路、三茂铁路和321国道、广三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三水大道一级公路纵贯全区南北,随着珠二环、佛山一环的开通,三水将加速融入广佛都市圈。设有三水海关、对外口岸集装箱码头、可停泊3000吨级船舶的三水港、进口货物保税仓、港澳货运车辆检查场和大型铁路货场。

三水具有集大型港口码头(三水港)和铁路货运站场(白沙货运站场)以及紧邻大型枢纽机场(广州新机场)于一体的优越条件,这是三水独有的优势,为三水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区位条件。三水区境内河流交错,西江、北江、绥江在此汇流。西江流经西南街道、白坭镇边境,北江从北至南纵贯大塘、芦苞、乐平、西南等镇(街道),并经思贤与西江相通。另流经区境内,长度在14.6公里以上的河涌有西南涌、芦苞涌、漫水河、青岐涌、樵北涌、九曲河、左岸涌、大棉涌、刘寨引水涌、乐平涌等10条。全区主要江河、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特别是位于西江下游出海航道金马大桥下游3000吨级的三水港,对外交通可以与广肇高速及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纵一、横三连接,是西部物资水路中转的主要集散地;加上西南口岸码头、三水港和三江码头三个公共码头以及二十多个货主码头,三水的水运体系在交通系统中最为发达和便利。而且与周边地区相比,三水的水路运输成本具有明显优势。

二、三水物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三水物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水区能提供规范的物流服务的企业为数不多,且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只有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小企业,缺少龙头物流企业。

(2)物流业结构不合理。三水区物流企业多数按传统企业模式运营,只提供运输、仓储、包装服务等传统物流业务,缺少诸如流通领域的加工等现代物流业务。

(3)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物流业是一个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产业,三水区缺乏一个统一的物流信息化平台,既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信息成本,又不利于三水区物流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明芳.现代物流业需要升级发展[J].浙江经济,2007,(3):46-47.

区域发展研究篇3

关键词:国家发a展战略;区域发展;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01-03

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达成国家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最高的规划,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地方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每个区域发展而言,将会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有很多区域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也有部分区域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对地方区域规划能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区,经济区的主体是河南省,并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省等12个地市3个县区,经济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入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继续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更好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加快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等有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文献综述

杨龙等(2012)从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向地方以新的方式赋权,地方以新的方式影响中央的政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会得以拓展。任俊英(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且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推动中原崛起,进而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田林元(2010)指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原经济区可以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牛正兰(2007)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选择的。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相关联的。倪鹏飞(2010)指出,要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放到全球范围来看,充分利用全球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带动发挥本地区的各项优势,培育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刘荣增(2010)指出,强心固边应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基本保障,产业承接与聚集应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文化合力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纽带。王作成(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面临的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一个核心增长极作为发展引擎来引领区域发展,来强化经济区内的经济联系并完善经济区的功能。要加快推进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的国内竞争力。赵夏爽(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中原经济区争取在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综上,已有研究多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现有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相关文献也多从中原经济区建设较单一的层面出发,研究如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以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为视角的文章则比较罕见。本文则试图以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例子,系统地阐述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在总结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下中原经济区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及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分析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南省历来都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河南的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之首,有着“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民以食为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2.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十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为中原经济区勾画出了一幅发展又好又快的蓝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经验的客观需要。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看,东部沿海的经济布局已基本完善,但中西部经济区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内的经济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区域内经济互补性强,内在联系紧密。推动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通过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促进国家统筹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加快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1.举全国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要加大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并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认真落实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各方面的政策。《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份标志着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文件的出台,更是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动纲领和清晰明确的指导框架。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支持性的政策,可以举全国之力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这些政策出台以来,中原经济区各方面的建设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落地;以航空港为依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已经获得了批复;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也纳入了国家铁路网规划;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也在逐步推动。

2.眼球效应吸引外资和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将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带来巨大的眼球效应。从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情况看,眼球效应已逐步显现,也已经给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投资、人才等发展机遇。富士康、联邦快递、俄罗斯空桥、菜鸟科技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引入,有力地推动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一步地产生了眼球效应,带动了一些其他配套企业的逐渐入驻。有了眼球效应以后,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形成更为长期、有效的注意力经济效应,最终完成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3.待遇平等化,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中,都有了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少数没有的如浙江省,也都在为此而努力。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前,是没有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的,所以在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以后,有关领导和专家便为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努力,引起国家的重视,也为自身争取到与其他省份相平等的待遇,是以变制变,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而且由于地处内陆,开放成本高,河南及周边内陆省份在对外开放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及瓶颈制约,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将逐步打破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瓶颈制约。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以航空港为依托的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这会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同时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也将成为重要的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四、抓住契机,更好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一年多以来,虽借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已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之外,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来看,区域内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还都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较严重;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化”发展不协调;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较少;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未很好发挥;区域互动联动机制仍不完善。

1.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协调发展。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推动“四化”协调发展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河南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地位尤其突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注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不牺牲粮食和生态的准则,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次,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也有助于转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放开省辖市的户口限制,加大农民工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农民进城提供好各类社会保障,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建设特色产业。推进信息化进程,使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

2.加强城市建设。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加强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区域周边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群。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郑州和洛阳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说明这两个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综合能力较强,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两个增长极,起到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但是两个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和影响能力依然有限,其影响长期以来不能涵盖省内周边的一些城市,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城市影响区的挤压。所以,必须要继续全面提高郑州的竞争力,促使郑州从经济、规模、城市建设与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实施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同时,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使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3.发展软实力。一方面,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特又显著的文化优势,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但是,目前在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层次和附加值都比较低,尚未把这些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力量。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层次的文化及旅游产业,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大力拓展文化品牌,真正使中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口优势。2010年7月,河南人口就突破了1亿,同时拥有3000多万富余劳动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曾经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在人口红利快要消失之际,河南的人口优势将大大发挥,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内人口的综合素质,并要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从而把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4.加强与外省联动。中原经济区并不是只靠河南省的力量就能建设完成,也不能仅仅依靠区域内所包含的一些省份来进行建设。一方面,区域内部之间各省要有分工及合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市场准入及政府服务等主要方面和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等重点领域,使得每个省份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发展空间能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还要完善与区域外其他省份的合作机制,密切与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任俊英.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田林元.浅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4]倪鹏飞.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5]王作成.集中力量,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竞争平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区域发展研究篇4

关键词:县域开发区;贵州省盘北经济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一、贵州盘北经济开发区基本现状

贵州盘北经济开发区是一个以煤为基础的工业型开发区,成立4年多来,在“零”基础、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坚持“立足煤、依托煤、超越煤、跳出煤”理念,以“贵州新型材料生态工业区及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西南地区重点能源化工生产集聚区”发展定位为引领,推进“一区四园多组团”建设,努力打造贵州省“五百亿级”新型工业园区,依托境内黔桂发电厂、黔桂天能焦化厂、盘北煤矸石电厂、盘北洗煤厂、松河煤业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44个地方煤矿及洗选企业,基本建成了柏果煤-电-化-材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洒基煤-电-材循环经济产业园。

(一)基础设施完善,承载能力增强

坚持“3年打基础、4年大提速”的发展思路,按照“北产南城东景西流”布局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围绕规划抓配套,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编制开发区总规、产规、控规、规划环评、土地利用方案等,为园区建设提供重要遵循。累计投资30余亿元完成园区“一环四横四纵”路网建设,其中主干道53.3公里、白改黑道路5公里,供水管网58.3公里、排水管网102.5公里、通讯管网53.3公里、燃气管网60.2公里,架设电网2公里、迁改电网68公里,治理河道1.5公里。

(二)扶持政策全面,投资环境优越

制定《盘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盘北经济开发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管理办法》、《盘北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建立了“代办制”、“一事一议”等服务制度;努力在社会治安、权益保护、招商引资、产业支持、工作效能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三)招商效益显著,产业发展强劲

坚持领导带队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互联网+招商等,加大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交流,达成了江苏工业园、锂离子电池生产、高精度铜箔生产等一批重大项目投资合作意向。目前,累计开工建设项目51个,建成投产项目29个,在建22个,双源石膏粉厂成功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挂牌,盘北煤焦化资源交易储备中心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县域开发区(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发展中依然存在规模较小、服务功能不健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较少、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有的园区规划还有待逐步完善。

(一)体制机制不顺

主要是管理机构不健全、权责不匹配。一是体制不顺。县域开发区(园区)管委会一般属于市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一般由市委管理,具体事务委托当地县级政府管理,存在人事分开的情况。二是审批无权。开发区(园区)内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局、住建局、社会事务局等单位,但无相应的行政职权,对企业服务仅限于协调、代办等作用,具体办事机构还要依托县相关职能部门,使企业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解决。三是人员不专。管理人员大多是当地调配的干部,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真正懂经济、懂规划、懂建设的专业人员少,经济类复合型、高素质招商队伍更是少之又少。

(二)项目用地困难

自新土地政策执行以来,“征地难”、“拆迁贵”、“供地不足”等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开发区(园区)发展的瓶颈。一是土地开发模式滞后。大多数开发区(园区)主要是通过征用集体土地,完善基础设施如土地平整、给排水等按照“七通一平”或“九通一平”建设,然后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出让给企业。这种土地开发模式已不适应园区可持续发展。二是土地审批难度大。在国家土地政策日趋收紧的宏观背景下,各开发区(园区)获得的“土地供给”指标很难满足园区建设和大项目入驻的现实需要。三是土地利用效率低。入驻开发区(园区)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主,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投资强度低、土地产出率低等问题。四是土地价格机制不全。各开发区(园区)在土地利用政策方面各自为政,有的为了招揽项目投资,高额的土地资产以低价、零地价出让给企业使用,导致价格评估体系不健全。

(三)招商效益不高

招商引资存在形式单一、地域m窄、队伍薄弱、主动性不足等问题。一是招商产业单一。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带动型项目偏少,除高精铜箔、锂电池外,其他项目产业带动能力较弱,产业链延伸空间狭窄。二是招商方式单一。主要采取领导带队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互联网+招商等,地域限于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且缺乏专业化招商人员。三是招商服务单一。受体制机制制约,各种行政审批权在县直相关部门,园区仅限于服务代办等“原始阶段”,无法提供“准确、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产业带动不强

各开发区(园区)内普遍存在产业集群化程度低、企业间行业关联度小等情况,缺乏区域带动力强、产业链条延伸好,并在全国打得响的明星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开发区(园区)经济总量普遍偏小,还未发挥县域经济“主要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融资体制不畅

县域开发区(园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土地抵押从银行贷款和少量的财政扶持资金,融资形式偏于单一,没有充分利用民间借贷市场和社会闲散资金。入园区企业投产少、经济效益不佳,上缴税款少;土地出让价格偏低或者零地价,土地财政收入有限。入园企业投资主要靠自有资金,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难以发挥金融财务杠杆效应,使企业错过很多发展商机。

三、发展对策

对于开发区(园区)而言,服务“企业”的特性更为具体和明显,要科学设计有效的服务、监管等机制和优惠政策,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的办事效率。

(一)创新体制机制

坚持“谁招商、谁监管、谁收益”的原则,理顺开发区(园区)内管委会、投融资公司、本级政府、乡镇街道四者之间财权、事权、监管权的划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一是优化管理体制。按照编制总量控制、职能优化整合、人员放开搞活的原则,允许管委会自主设置内设机构和人员配备,完善管委会机制,增强行政运行效率。二是优化机构职能。探索完善开发区管理机构与所在地政府协调互动机制,明确园区重点承担开发建设、经济发展等工作,社会事务由所在地政府承担。三是优化用人机制。坚持以环境聚人才、靠事业留人才、用制度促人才等措施完善用人机制,激发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职务能升能降的活力;通过园区与乡镇间领导干部双向交叉任职、人员轮训、挂职锻炼等培育多能性人才;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与国内外招商队伍合作,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

(二)强化用地保障

坚持“控制总量、限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用好每一寸土地。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合一原则,科学规划布局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及服务配套设施各占“三分之一”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区、管理服务区、商业服务区和居住生活区等。二是盘活存量土地。加大企业闲置土地的清查处置力度,建立园区企业退出机制,企业闲置土地超过1年的进行处罚,闲置2年以上的进行收回。对出让土地或划拨土地中设定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投资强度、单位面积税收等事项进行核查,达不到相关要求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或退出处置。三是控制增量用地。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严格控制增量用地指标,优先安排重大招商引资和新型工业化项目用地指标,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工业用地依法适当增加容积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倡导“立体发展”理念。

(三)优化投资环境

坚持“开发区的事开发区办”的原则,对涉及招商引资项目的县内审批事项,委托授权园区各职能部门集中、统一办理,提高项目审批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一是创新招商模式。创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招商团队,探索聘请知名企业家作为园区经济顾问和法律顾问参与制定和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包括项目谋划、项目包装、潜在投资者分析跟进、项目洽谈、项目审批、项目建设期服务及企业后期服务等在内的全程式投资促进服务。二是提高入园标准。根据产业的集聚程度、投资强度、用地规模等制定多层次的准入标准。并以此为准入红线,跳出单个项目招商思维,倡导产业链招商。三是完善服务方式。树立开发区(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特区”的思想,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只要投资者进入园区,就由专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对重点项目实行分管领导跟踪负责制。成立企业权益保护机构,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人和事,由企业权益保护机构监督有关部门依法依规、限期处理到位,全方位构筑“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四)优化产业升级

开发区(园区)产业规划要与县域产业集群规划有机结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良性互动机制,确保园区产业有扩张力,重点产品有竞争力,龙头企业有集聚力。一是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采取“一区多园,分工协作”的形式,把位置相距较近、结构雷同、功能相似、规模偏小园区,纳入一个园区管理。如盘县境内的三个园区(红果、盘北和盘南)可合并成“一区多园”,并申报部级开发区或新区。按照“经济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园区特色化”的原则,致力打造“区中园”、“园中园”,实现企业间资源相互配套,能量多级利用,物料闭合循环。二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把产业基础好、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上游龙头企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引进和扶持的重点,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条,加快聚集和扩张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关联度。通过技术改造和“攀高枝”,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如盘北开发区可依托黔桂煤-焦-电-化项目,围绕下游化工产品,策划、包装、引进30万吨煤焦油精深加工项目、15万吨粗苯精深加工项目等。三是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引领、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参与为补充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落实国家科技投入政策。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采取补贴、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和创新奖励等。

(五)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和完善园区的金融服务,认真分析园区信贷特点、需求状况和发展态势,探索金融支持园区建设的新路子,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和金融服务要求。一是探索融资模式多元化。通过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公司和项目收益债;对一些带有公益性的商业项目采取ppp模式融资。如盘北开发区锦绣盘北城市综合体和盘北汽车商贸广场项目采用ppp模式融资5.2亿;标准厂房项目发行项目收益债券融资8.5亿元。二是优化调整债务结构。建立“短、中、长”融资需求配比体系,根据园区建设周期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作及时调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创新财政扶持模式。探索建立园区产业发展基金随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运用资本注入、业务补助、增资奖励等多种手段,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机构。引入金融机构和专家,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财务、咨询等服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设立小额信贷公司,解决园区企业短期借款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探索和开办知识产权、排污权、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等抵押质押贷款。五是加强培育企业上市。加强上市辅导,支持有上市意愿、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扩大融资范围和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成功发行公司债和企业债的非公有制企业,按发行额度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研究篇5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2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1)

摘要: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关键词:区域协同;影响因素;机制;测度

0引言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1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①覃成林(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②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③这种观点实质上将区域协同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曾坤生(2000)认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④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⑤。

2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因素;另一类是新因素。传统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如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资金因素尤其是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最大;⑥李亚玲、汪戎(2006)与李忠强等(2005)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⑦⑧陈国阶(1997)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⑨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⑩

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铮(2006)认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吴传清、刘方池(2003)与孟令国(2004)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长远发展;{12}{13}赵景柱等(1999)认为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受阻。{14}

陆大道(2003)认为在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的两类因素中,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15}

3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即通过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和社会间的协调度。如毛汉英(1991),张晓东(2003)、张佰瑞(2007)等人分别基于县域、省域及全国空间尺度对经济中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了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铭(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别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上述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内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对于协同的内涵的理解、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解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对于传统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历史等新因素研究较少;且没有将协同程度与发展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仅仅是孤立的区域经济协同的计算结果,而不能得出区域协同是否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体协同是否能促进区域的发展的结论。

4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企业三类经济主体,这一点在学术界有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怎样利用这三类经济主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却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才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支付方面对某地区的倾斜以及地方政府设法多从中央政府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23}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视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如张庆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24}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和市场在协同区域发展中处于相当的地位。周叔莲、魏后凯(1998)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刘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26}周绍杰等(2010)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三个区域协同实现体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如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的三种协调机制即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运作。{29}

5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型,故对于战略的研究在整体区域协同研究中占据了主要内容。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场化。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栋生(2004)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才、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流动,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0}胡鞍钢(2004)认为只有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31}徐现祥、李郇(2005)通过对长三角的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分割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实现跨省区协调往来成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目标。{32}

第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陈彦旭(200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该研究运用古诺模型从纵向产业合作和横向产业合作两种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应,并得出结论只有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33}吕政(2004)认为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的集中化——产业集群的出现——生产要素地区配置不平衡性——区域不协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34}周肇光(2007)认为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35}

第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陈栋生(2005)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主张在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的基础上,划分“政策点击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36}赵改栋、赵花兰(2002)认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且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37}周民良(200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观点有政府应该实施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件和和社会保障措施,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9}刘英奎等(1997)认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产业政策,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结构,各地区分工协作,互相促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各地区要素禀赋逐渐变化,区域经济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将最终实现协调发展。{40}

注释:

①蒋清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5,(6).

②覃成林.论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纵横,1996,(1).

③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2).

④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4).

⑤陈耀.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⑥赖明勇,包群.开放经济中我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1).

⑦李亚玲,汪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12).

⑧李忠强,黄治华,高余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S1).

⑨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地理科学,1997,(1).

⑩李燕茹,胡兆量.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地理,2001,(6).

{11}王铮.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12}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13}孟令国.信息技术革命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经济问题探索,2004,(5).

{14}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15}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3).

{16}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地理学报,1991,(4).

{1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地理研究,2002,(4).

{18}张晓东.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资源科学,2003,(2).

{19}张佰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9).

{20}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经济地理,2005,(3).

{21}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4).

{22}李孝坤.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

{23}樊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经纬,2006,(2).

{24}张庆杰,申兵,汪阳红,袁朱,贾若祥,欧阳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9,(7).

{25}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2).

{26}刘普,李雪松.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2009,(3).

{27}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8}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4).

{29}田扬戈.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论坛,2000,(2).

{30}陈栋生.东中西协力联动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3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信息,2004,(12).

{32}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12).

{33}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8,(8).

{34}吕政.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35}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当代经济研究,2007,(6).

{36}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当代经济,2006,(6).

{37}赵改栋,赵花兰.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2002,(2).

{3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2).

区域发展研究篇6

关键词:区域发展能力;能力方法;能力本位;自生能力

作者简介:魏丽莉(1971-),女,甘肃定西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12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32-04

一、引言

近年来,贫困、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宏观失衡问题,提升区域发展能力是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和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有关区域发展能力的研究大量涌现,但少有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综述。另外,现有的区域发展能力研究多以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的能力理论、韩庆祥的能力本位论和林毅夫的自生能力理论等主流理论为基础,而这三种理论观点相对独立。在这三种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梳理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内涵、实现基础和培育路径,将加深对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解,为整合区域发展能力理论并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一、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能力理论强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1]。能力本位论提出相对于权力本位、金钱本位的能力本位,呼吁将塑造能力人和能力建设作为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2]。自生能力理论则认为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不同主体的能力培育都要借助于比较优势[3]。

(一)能力理论

森认为新古典主义忽视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主体性地位[4]。他以自由为价值标准,将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真实自由的过程,提出了能力方法理论[5]。能力方法重视中间环节,关注同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能力”和“功能”,各种物(商品和服务)只是实现“能力”和“功能”的手段之一,物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目标终点,期间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手段和目的间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不同国家和发展阶段的物并没有实质性差异,而中间环节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些中间环节在能力方法中具有比物更为重要的作用。

森的能力方法为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实践中,森帮助设计的《人类发展报告》提出能力清单和能力贫困指标来度量人类的发展程度[6]。理论上,能力理论的引入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形成了区域自生能力理论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理论。

(二)能力本位论

文化形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旧体制转型时期,韩庆祥(2002)提出了能力本位论[7],主张以能力为主导的价值观。为了探索落实能力本位[8]的方法,韩庆祥(2003)提出了“能力人”假设和“能力建设”理念,强调我国未来的发展应以塑造具有能力本位意识、以能力本位为人生价值追求、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人即“能力人”为重点[9]。能力建设理论为构建与提升区域发展能力提供了借鉴[10]。

(三)自生能力

林毅夫(1999)定义自生能力为“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的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11]。主张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变量,转型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创造条件使企业从没有自生能力变为有自生能力[3]。自生能力理论为社会主义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企业、产业乃至区域的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已有国内学者由此提出了农村自生能力、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等概念。

(四)小结

上文简单介绍了三大能力理论。研究区域发展能力,从能力方法来看,关键是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拓展人们能够把握的能力集合;从能力本位论来看,关键是以能力本位为价值核心,促进“能力人”的形成,达到“能力建设”的目的;从自生能力理论来看,关键是在顺应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最终形成自生能力。

二、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基于上文对能力理论的阐释,本文将借鉴由能力理论衍生出的有关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汇总并梳理其内涵、实现基础、培育路径等概念。

(一)区域发展能力的内涵

从区域发展能力的定义来看。李盛刚(2007)认为,自我发展能力是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其他方面和谐、平衡、长效发展的能力[13]。王科(2008)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为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14]。

从区域发展能力的内容与构成来看。杨先明(2004)将能力结构定义为“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15]。陈军民(2008)把农村自主发展能力分为农民个体自主发展、农户家庭自主发展和村庄整体自主发展三个层次[16]。成学真、陈小林(2011)认为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包括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区内企业竞争力,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地方政府调控能力[17]。

由此,本文认为研究区域发展能力首先应从哲学层面明确能力、发展能力的概念;其次确立区域发展过程即为能力建设过程的思路。厘清区域发展能力的内涵应明确以下几点: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区域要素禀赋决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区域发展能力的发展主体为区域内个体、组织、企业、政府等相关单位,现实载体为各主体的发展能力及不同主体发展能力相互之间的耦合。

(二)区域发展能力的实现基础

从实现区域发展能力的条件来看。马顺福(1998)认为,区域发展能力主要由经济主体的人力资本状况、经济活动的协作方式和程序决定[18]。徐君(2003)和周彦(2006)认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由经济效益和地区积累能力决定[21],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积累[10]。康晓玲、师耀武(2004)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作为解决西部城市新贫困的目标性措施[19]。

从影响区域发展能力的因素来看。苏基才(2007)将农村自生能力缺乏的原因归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矛盾[20][22]。姚晓东、曲福田(2008)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因素为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23]。李慧、鲁茂(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本配置效率及要素区际的单向流动[24]。

发展能力是主体和客体对象关系中的一种能动力量,本文认为,分析发展能力的实现条件应持两种角度:既从主体角度观察客体,又从客体角度观察主体。分析区域发展能力则应考虑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等各社会经济运行方面的因素。

(三)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路径及评价

从内部优化路径来看。刘爽(2001)认为,健康生存能力、接受教育与获得知识的能力、就业与经济发展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是消除能力贫困,提升地区发展能力的关键[25]。罗晓梅(2007)认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经济主体在经济实践中的能动性的生成、发育、发挥的过程[26]。

从外部作用路径来看。李盛刚(2006)认为,加强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措施和途径有:加速农业产业化、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增强组织保障、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12]。陈军民(2008)认为,提高农村自主发展能力的途径有:强化财政、金融与信贷支持,建立强有力的村庄领导核心,增强农民的村本意识[16]。徐君(2003)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还包括制度效能的提高[10]。廖国民、王永钦(2003)认为,企业技术优势、竞争优势、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同样作用于区域自生能力[28]。苏基才(2007)认为,激发与再造农村自生能力的关键是要统筹借助政府公共财政的非市场外力[22]。

从综合评价来看。顾朝林(2001)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指标构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9]。杨先明(2007)根据他对能力结构的定义,构建了包含资源配置能力、经济开放能力、学习能力、技术发展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30]。姚晓东(2008)则从区域层面分析和探讨江苏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27][31]。成学真、陈小林(2010)根据他们对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内涵的界定,从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地方政府调控能力、区内企业竞争力五个子能力系统出发,构建区域发展自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7]。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发展能力是生存能力的延伸,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既要把握区域内的静态禀赋资源,又要考量资源组合效率。探索培育路径既要分析能力发展主体的能动性,又要考虑外部环境的约束。区域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应同时反映个体能力和群体能力。因此,可以由行为主体(个体、企业、政府以及组织)的角度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即个体发展能力、企业发展能力、政府发展能力、组织发展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上文系统地梳理了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研究成果。发展的本质是生存,生存的主体是人,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发展是由内因外因共同决定的[31]。本文认为,在内外因素共同决定区域发展能力的视角下,区域发展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区域发展主体[32],区域发展能力的主体、形成路径和目标存在着内在联系,区域发展能力的分析既要纳入区域要素禀赋的约束,也需要考虑在特定条件下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发展能力理论需要能力本位论对能力概念的哲学解释和能力建设的思想;需要能力方法以人为本的宗旨和能力即自由的理念;还需要自生能力中对要素禀赋结构提升方法及现实目标的解析。但是,现有的区域发展能力研究对这三种理论只是零星的汲取,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囊括所有有关能力的理论精华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关于区域发展能力的一般性结论,对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理论基础的建设

就发展的主题而言,虽然三种能力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朝着能力差异的方向趋同,对区域发展能力的研究有很大启发:能力的生成基于资源,且现实的能力通过资源的组合效率来体现[33]。研究区域发展能力理论,要明确不同能力理论对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意义,并适当借鉴经济转型理论[34]、演化经济学理论[35]。经济转型理论立足于现实,有助于对区域发展能力优化的探讨;演化经济学则提供主体观、进化观、创新观等思维方法[36]。

(二)应处理好的问题

不同研究视角下,区域发展能力理论关键概念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整合区域发展能力理论时,应持开放和发展的态度,平衡兼顾地处理好主体与客体、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结构与总量、培育手段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对区域发展能力构成的每一部分都持多元化视角,统筹考虑组合效用。

(三)理论展望

考虑到区域发展能力的政策创新价值,其研究重点还应包括: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贫困地区、多民族集聚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生态屏障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存在的问题[37];如何在加强能力与制度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拓展区域可行权利[38];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理念下实现区域发展,如何在政府主导的改革中落实区域主体的核心地位[39];如何在后危机金融时代,世界经济力量寻求新平衡,区域经济资源和利益的重新洗牌的情况下完成各方利益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40.

[2]韩庆祥.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307—318..

[3]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12):15-24.

[4]胡怀国.从新古典主义到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J].经济学动态,2010,(10):112-119.

[5]马克·布劳格.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270-271.

[6]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40.

[7]韩庆祥.论能力本位价值观与建立一个能力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2,(01):64-70.

[8]李群山、梁媛媛.国内“能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5,(06):55-58.

[9]韩庆祥、雷鸣.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22-32.

[10]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06):41-46.

[11]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01):1-44.

[12]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5-18.

[13]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结构与培育:给予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8,(03):100-103.

[14]杨先明.强化能力建设[n].云南日报,2010-10-25:1.

[15]陈军民.贫困地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03):409-412.

[16]成学真、陈小林.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01):99-104.

[17]马顺福.论转型时期贫困地区发展的能力约束和权力约束[J].新东方,1998,(4)21-28.

[18]康晓玲、师耀武.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西部城市新贫困[J].西北大学学报,2004,(11):49-53.

[19]周彦、吴一丁.新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J].科技信息,2007:338—339.

[20]苏基才.激发与再造农村自生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J].南方农村,2007,(06):24-28.

[21]姚晓东、曲福田.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06):232-237.

[22]李慧、鲁茂.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多因素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8,(05):83-87.

[23]刘爽.试论消除能力贫困与西部大开发[J].中国人口科学,2001,(05):46-51.

[24]罗晓梅.论生存方式的变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J].探索,2007,(04):167-172.

[25]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09):32-39.

[26]顾朝林.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1,(05):281-287.

[27]姚晓东、曲福田.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06):232-237.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67.

[29]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49.

[30]闫磊、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区域经济,2011,(02):213-216.

[31]王振中.转型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89-300.

[32]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m].1912:2-4.

[33]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4.

[34]高国力.关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06-9-1:2.

区域发展研究篇7

我国关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国外相比时间较短,国外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事从19世纪开始的,主要研究为李斯特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交通运输业,并详尽论述了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法国对公路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运用到实践,例如,合理设计国土规划、协调法国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其主要的措施是在完善欠发达地区基础服务设施的基础之上,将发达地区产业进行转移,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中完善的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公路交通的完善与规划设计。

通过一系列的改善区域公路交通环境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五全综”、韩国的国土规划重点内容都是对公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总体来说,国外关于公路交通业的研究具有以下结论:(1)公路交通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与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2)公路交通运输业的灵活性与成本的廉价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财富;(3)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是区域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具有较强调控能力,也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4)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的关系,因此,公路交通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路交通的发展超前与滞后都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晚于国外,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较慢,造成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导致公路交通的研究也较晚,纵观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主要有交替推拉、相互作用、外部效果三种理论。“交替推拉理论”指的是随着区域城镇化速度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区域发展需求对公路交通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公路交通在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催生出一批新的产业与行业。在此阶段,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种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支持经济增长上,还表现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好的发展机会。“相互作用理论”是指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首先,公路交通成为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

最终会引起区域交通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地区公路交通业的发展。“外部效果理论”认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生产活动的工厂对其周边公路交通的要求较高,但公路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外部效益。项目的开发对于一定区域公路交通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使得原来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业有机会进行开发,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公路项目“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外部效果,也就是提高交通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偏向宏观,而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微观角度研究不足,如运用经济地理的增长极理论、涓滴效应、梯度外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2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及减少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益,如果将一个区域看做生态系统,为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分清区域这个系统的结构与配置,只有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是处理好系统内部产业与产业的衔接,只有高效的衔接才能够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与基础;最后是协调好区域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减小区域间的竞争,增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无不贯穿着公路交通的巨大作用。

(1)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公路交通的发展会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一方面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佩鲁“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初期的增长一定是不均衡的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先有后,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心地区地租的增高,生产成本的提高,经济后出现扩散现象,而在扩散过程中公路交通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2)公路交通改变区域区位条件,改善区域融资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一个区域的融资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融资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良好的融资环境,而公路交通是创造区域良好融资环境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融资环境起作用,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为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另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条件可以促进区域可进入性。一般在进行产业投资之前,一个区域应该具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因此,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时间上其实是早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的,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

(3)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加快地区城镇化速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8%,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而良好的公路交通设施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城镇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人口职业的转变,人口职业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非农业生产活动;其二为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主要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城市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其三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转变。公路网的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地区与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农业信息交流,有助于农村地区群众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3区域经济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公路交通是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两个功能:首先,公路交通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这是公路交通存在的根本价值;其次是公路交通的出现或者完善又不断引导或促进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不保障,也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原因。

(1)公路交通运输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相互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而公路交通业为这些物质要素流动的载体,可以说公路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但区域经济差异或不均衡或造就不同水平的公路交通设施,表现于经济发达地区公路交通的道路通达性与道路密度都较大,而欠发达地区常常表现为道路通达性较差,道路密度也较小。所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路交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相辅相成。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区域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对其系统发展快慢与规模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以及该区域经济总量的大小,如地区GDp、人均GDp等。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区域交通基础条件发展的快慢,从根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才是决定这个地区公路交通业发展快慢的直接因素或重要因素。

4结论与对策

(1)科学定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公路交通结构要坚持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只有全面科学定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才是地区建设公路交通的“指南针”,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其生产要素不同,而生产要素的不同决定着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与层次不同,只有紧紧扣住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公路交通系统才能够准确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2)公路交通建设要有利于区域内及区域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区域得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区域间及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只有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区域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这些流动的物质要素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这些要素流动起来,并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才能够得到发展。

区域发展研究篇8

作者简介:钱方明,男,教授,嘉兴学院商学院院长;

孙克,男,博士,嘉兴学院教师;

汤钟尧,男,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

摘 要:本文在对区域金融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不仅具有区域性特征,阶段性特征也比较明显。

关键词: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一、现有研究评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正逐渐推向深入,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不断创新,研究结论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不断增强。国内学者在借用国外学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有力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学术创新。学者们在探讨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同时,已经关注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等发展问题。

但是,从国内外研究文献看,研究一个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不少,但是对一国内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显不够。国内有些研究单纯依据宏观层面数据进行剖析,忽视了我国各地区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巨大差异性,使研究结论与具体实践有较大差异,减弱了研究结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同时,现有研究在实证方法、模型构建和时间序列区间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此外,由于数据获得上的限制,研究结论也不够丰富。因此,研究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更多地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展开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指导意义。二是需要选择合理的实证研究方法,能更精确地说明变量间的关系,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意义。三是不仅要研究金融发展与总产出关系,还应关注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等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一)研究方法选择

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使用横截面数据分析法;二是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有三类: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以及混合数据。横截面数据是指对一个或多个变量在同一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取值的一组观测结果。混合数据则兼有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成份,与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相比,能够更好地在不同时期控制各种其他影响因素,因而能更精确地证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首先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然后选择panelData的固定效应系数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系数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panelData模型采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

(二)指标选取与变量表示

有关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本文各选取三个指标。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的指标有:①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Fir),用于衡量区域经济金融化程度;②人均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perce),用于衡量区域金融资源占有情况;③金融中介贷款与存款的比率(CD),用于衡量区域金融的效率。相对间接融资来说,直接市场融资所占比例非常小,因而本文将其忽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有:①地区劳动生产总值(GDp);②劳动生产率(Scl);③劳均投资(Ljtz)。本文所有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1992-2005年各年份《浙江统计年鉴》,浙江11地市相关数据均用全省GDp折算指数按可比价计算。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浙江11地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系数实证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结果显示,浙江各地市Fir、人均存贷款余额和经济发展指标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贷存比指标对于各地市情形有所不同。杭州、金华、台州、丽水和舟山的贷存比同各经济发展指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宁波、嘉兴、湖州和绍兴的贷存比同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温州具有同其他地市显著不同的特点,贷存比同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浙江11地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的固定效应系数paneldata模型分析结果见表2。结合表l和表2可以看出:

浙江11地市FiR、人均存贷款余额与经济发展指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1和表2显示相同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978-2005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2元增长到16294元,增长7.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65元增长到6660元,增长8.1倍。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了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促进了浙江金融业的发展。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对投资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促进了地方民间金融的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的落户。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促进了金融业的竞争,提高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速度与效率,金融环境日益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表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课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排名中,浙江有宁波(2)、温州(3)、杭州(4)、台州(6)、绍兴(8)、嘉兴(9)等6个城市进入前10位。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浙江企业劳动生产率。

杭州、金华、台州、丽水的贷存比同各经济发展指标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衢州、舟山贷存比与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除舟山以外其他地市的结论表2与表1一致。杭州贷存比与经济发展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的原因是有些金融机构在杭州以外城市没有分支机构,贷款数据发生在杭州,实际贷款发生在杭州以外城市。金华、台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融资在金融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企业融资渠道较多,是造成贷存比同各经济发展指标都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的重要原因。杭州湾地区的其他四地市(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贷存比与经济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区大量外资的引进和区外贷款的存在。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量迅速增长,2005年该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引进外资总额的63.01%。相对而言,浙西南地区引进外资的数量不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杭州湾地区引进外资主要以FDi为主,外资的进入不仅加速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还提高了该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嘉兴等地市在引进大量FDi的同时,还从上海、杭州等地金融机构获得了大量的区外贷款资金,使该地区资金来源多元化。

温州与其他地市存在明显的不同,即贷存比与金融发展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表2和表1显示了同一

结果。这一结果与温州民间金融现象有关。民间融资曾在温州金融市场中占有主要份额,1991年左右温州民间融资快速发展,约占银行贷款的80%。但近年来,温州民间融资占整个金融市场的份额开始下降,至2004年,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已达400多亿元,当年温州银行贷款为1534亿元,二者的比例约为20:80。5随着金融秩序整顿,银行等正规金融体制的改革,温州正规金融在金融市场中份额的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四、结论及启示

实证分析的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浙江11地市FiR、人均存贷款余额与经济发展指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浙江经济与金融呈现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局面,经济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扩张,金融发展不仅促进了GDp的增长,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浙江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地市贷存比与经济发展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资金来源的多元化,FDi和区外贷款是重要的原因。这些地区通过引进FDi、区外贷款等途径获得可观的资金。特别是近年来FDi的迅速增长,不仅促进该地区人均投资和经济的增长,还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温州贷存比与经济发展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民间金融曾在温州金融市场中占主要地位,但近年来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日益规范化,正规金融在温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温州引进外资数量相对较少,没有较好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升级。

以上结论进一步显示,浙江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不仅具有区域性特征,阶段性特征也比较明显。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适度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限制,进一步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私人资本市场、金融中介机构及股权市场、债权市场等,优化金融结构,提高浙江金融机构效率。增强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供给能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适应浙江经济发展对多层次、多品种金融产品的需求。

2、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成为民营企业持续扩张的增长源泉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浙江西南部地区应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使FDi在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杭州湾地区应注重吸引优质外资,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对全省其他地区产生更大的产业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5

[2]谢亚轩.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方法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3;1

[3]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金融研究,2002;10

[4]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10

[5]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10

[6]史永东,武志,甄红线.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预测,2003;4

[7]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7

[8]梁琪,滕建州.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研究.财贸经济.2006;7

区域发展研究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hi138\Com]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hi138/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区域发展研究篇10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信息经济和信息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信息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区域政府如何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实际情况,在现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将是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重视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概述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信息经济测度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量度。其中,主要涉及到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以及信息化指数模型。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环节,通过发挥信息经济模型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制定良好的规划。同时,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有利于区域政府对自身区域内的企业和产业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及产业化工程共同发展,进而为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问题。

 

2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应用

 

近几年,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政府重视本地信息化工程建设及支持信息化工程发展的同时,针对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工作,也逐渐的开展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明确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的作用,并不断优化其发展的模式,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1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发挥信息经济发展的优势,可以促使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通常情况下,信息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并在市场推广方面提高效率。其次,通过对信息经济活动的总结与分析,也能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2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也是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中企业及信息工程的发展中。通过政府积极鼓励信息经济及信息工程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促成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下去。其次,通过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可以有效的缩短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使之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展经济活动。

 

3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重视发挥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区域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利用信息经济发展的优势,实现企业创新发展,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体制创新,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实力。其次,区域政府还应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积极的探究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