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5:02

网络社会调研篇1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本科;社会需求;调研

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及实践”成果(批准号:2010ZR0018)

“应用型人才培养”概念提出已久,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成果,但缺乏建立在市场导向基础上的调研及系统研究。本文将“应用型人才”界定为厚知识、重能力、高层次、高素质、两强于(即在动手能力上强于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在理论基础知识上强于高职学院的毕业生)的经世致用的人才。在强大的网络时代,借助互联网搜索及调查,可方便快速收集海量信息,因此,本文主要借助网络平台并辅之传统调查方法,对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为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一定的实践支撑。

一、调研方案说明

1.调研目的

通过市场调研要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现状;2)收集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及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社会评价,及时调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3)了解用人单位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意向,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拓新的培养模式。

2.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用人单位,具体来源包括:1)通过前程无忧平台参与网络调研的企业单位;2)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3)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合计500家。

3.调研方法

主要借助前程无忧的网络调查平台,并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问卷,辅之传统的访谈法,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及企业老总提供准确信息。

4.调研规划

1)调研流程

2)调研地区

由于我国地域性特点比较明显,全国性数据的指导意义和研究意义难免大打折扣,由于课题组服务学校所在地为四川,因此选择四川省作为调研地区更有价值。

3)调研时间及有效样本

本次调研时间范围设定为半年。调研共计发放问卷530份,回收500份,剔除残缺以及无效问卷20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率为96%。

5.调研组织与实施

1)组织机构:专门成立“应用型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小组,对本次调研全权负责,负责调研计划制定、调研具体实施与调查报告的完成。

2)问卷设计:问卷设计采用专家意见法和座谈法的方式。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即调查单位基本情况、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共设计问题20个。

3)人员培训:组织调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调查目标、问卷思路、提问技巧等。

4)预调研:问卷设计完成后,在小范围内进行预调研,以提高市场调查的问卷设计质量,保证调查效果。

二、样本分析

本次调研选择的样本涉及各种性质、各个行业、各种规模的用人单位,有足够的代表性。

1.企业行业样本分析

本次调研对象三大产业均有涉及。其中it行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行业参与面更广。

2.企业规模样本分布

企业规模主要通过企业人数这一指标获得,各种规模类型的企业占比相差不大。

3.企业性质样本分布

此次参与调研的样本以民营企业居多,占整体样本的54%;其次为国有企业,占21%;外资企业占比10%。这正符合本次调研范围――四川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这一客观现实。

三、调研数据解析

1.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类别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根据调研结果发现,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当前更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占比69%,远远超过研究型人才(占比14%)、技能型人才(占比17%)的需求。

2.不同行业的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同

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通讯、电力等传统工业类企业更需要应用型人才,是各行业之中对动手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重视程度最高的群体。这与传统工业企业工作内容更多地集中于技术型和动手型的实际有很大相关性。批发业、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等传统商业和服务行业则更重视具备应用型管理能力的人才。比较特殊的是公共行政行业,这类行业中约80%的单位属于国家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所以在能力需求上与国家机关相仿,对各项能力均衡发展的要求很高。

3.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不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其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等三项指标。

不同规模企业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关注度都在同步提升。企业规模越大,对职业技能的需求越高。特别是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对员工职业技能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各规模企业。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型企业已成为教育市场,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教育市场的重要需求方。

4.应聘成败的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对应聘成败的影响较大的因素排名前两位的是个人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36%)、工作实习经历(28%),而较为传统的两个因素“学校及学位”、“学习成绩”占比分别为13%和10%,这说明用人单位更多是从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去进行人才选拔,同时非常看重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经验,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名校标准或者将学习成绩作为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

5.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质量需求分析

1)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相同条件下用人单位会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在调查中,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优先选择应聘者的因素中,有工作经验占比62%。

2)用人单位最关注的学习成绩,排列前两位的是实践实习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实践实习成绩占比57%,专业课程占比47%)。这与“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相同条件下用人单位会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一结论不谋而合,说明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大学生在校期间校内校外参与的各种实习实践经历,并从中积累的经验。

3)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排名前三位分别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4)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能力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专业技能排名第四。

6.用人单位对招聘的毕业生评价分析

1)应届毕业大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目前的应届大学生进入职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有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58%);缺乏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52%);另外有40%的用人单位选择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有三成的用人单位选择了“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这说明大学生作为职场新人,在就业心态上还有待改进,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

2)用人单位招不到理想的大学毕业生的原因分析:虽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基本满意,但要想招到理想的大学毕业生还存在一定的障碍,63%的用人单位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用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巨大差异”,有22%的用人单位选择“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如何弥补这种差异,需要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学科专业,同时大学生应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转变个人求职理念。

7.用人单位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分析

1)用人单位多数认为毕业生实习时间半年左右较为恰当。从毕业实习时间长短的设置来看,安排为3-6个月较为适宜。

2)96%的用人单位认同高校对专业课程配备实训课程,关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为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超过80%的用人单位认为只要安排得当,愿意高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32%的用人单位愿意与高校共建实验室。

4)用人单位认为要促进和帮助毕业生就业,最应该改进的是应聘者的心态和高校教育方式。从数据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要帮助毕业生就业,最应改进是还是学生本身的心态问题(65%),同时高校教育方式也值得改进(38%)。

四、调研结论及建议

1.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大、高校应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即意味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机会多、市场广阔。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2.强调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平衡发展

从调查数据来看,企业在对员工工作技能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会把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平等对待。作为劳动力的使用方――广大用人单位在员工选取上唯“学历”、“分数”独尊的时代已经结束,更希望得到的是既具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又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反映到学校教育中,就要求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制造者――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能力为导向”,既要重视基本技能教育,又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培养二者兼备的大学生人才,满足企业全方位需求。

3.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机会的提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调查发现,单纯的通过课堂教学、知识灌输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需求。大部分用人单位从企业效益的角度,在招聘大学生时,看重学生工作实践经验及实践课程成绩。

从学校专业教育角度来看,高校应该做到:1)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和实践环节的学分;2)开门办学,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入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践。

4.改革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其设计应精密结合企业需要,职场模拟的实践教学充分强调职业能力训练;优化教学计划中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5.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教学、微机训练、讨论训练、角色扮演、现场演示等手段,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对学生进行实训。

6.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和企业导师;培养、鼓励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报考职称证书;教师进入企业相关部门顶岗工作。

7.加强地方院校与企业的沟通与互动

校企双向互动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一方面要积极探讨开拓合作渠道;另一方面主动寻求合作项目,以项目作为桥梁进行互动,建立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良性合作机制。

8.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不容忽视

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都与职业心态、职业素养有关。因此,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教育过程中,除学生能力培养外,还应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能清晰地自我定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吃苦精神的意志品质、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并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好就业、就业好”,保证持续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技能需求调查,2011(09)

[2]崔晓迪.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04)

[3]罗树坤,赖洪燕,叶勇玲.毕业生素质能力及用人单位人才规格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7)

[4]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06)

[5]前程无忧HR人力资源调研中心.http://.

作者简介:

网络社会调研篇2

关键词: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 结构方程模型 拜年网

一、研究背景

在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研究中,资本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它经历了从最初经典意义上的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到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等社会学意义上的资本概念的发展过程(becker,1964;bourdieu,1983)。经典的资本概念以及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都是针对孤立的以原子形式存在的个体而言的,而社会资本则是将个体与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体系和方法上的突破。正因为如此,社会资本作为新资本主义思潮的代表,成为近20年来讨论得最多的热点议题之一。但是,在这些讨论中,大多数都是采取思辨的形式、从抽象概念的角度来探讨的,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进行清晰的阐述,缺乏概念的操作化定义,更谈不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测量模型和实用工具,从而在对其概念的使用上存在着许多混乱不清,只能将研究局限在抽象的概念探讨的层面,无法深入地进行实证化研究。

在社会资本的定义上,一般都将其视为可以从中获得回报的社会关系(lin,2001a)。这个定义是在一般概念的基础上而言的,而在具体的操作化定义上,是通过社会网络来将社会关系操作化。所以,在实证研究中,社会资本作化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本,即社会网络资本。对这个前提的承认,是对社会资本予以清晰地概念化并进一步提出测量指标和模型的基础。在社会网络分析的意义上,社会资本指的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中的,在有目的的(工具性)活动中可以获取并加以动员的资源。从这个定义上说,社会(网络)资本具有三个特性,即嵌入性、工具性和可及性。作为一种资本,社会资本对于资本的主体要产生回报,林南(同上)将社会资本产生作用的途径总结为“信息、影响、信用、强化”。“信息”指的是社会关系可以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影响”指的是社会关系可以在工具中对具有重要作用的角色施加影响;“信用”指的是个人的社会关系可以成为其信用的证明;而“强化”指的是社会关系可以强化个体的身份和认同感,一方面为个人提供情感支持,另一方面为个人对某些资源的使用权提供了公众认可,从而有助于维持个人的精神健康以及对某些资源的使用权。但是,在对社会资本的运用上,需要区分个体与群体这两个不同的层次。社会网络资本,从个体层次上说,指的是嵌入在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来说,指的是个体网(ego-centricnetwork);而在群体层次上说,则是将群体作为一个行动单位来考虑,在总体上可以动员的资源,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而言,指的则是整体网(socio-centricnetwork)。一般而言,从群体层次上讨论社会资本的更倾向于概念和理论上的推演,操作化得不够,布迪厄(bourdieu,1983)和科尔曼(coleman,1988)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是其代表;相对而言,从个体层次上讨论社会资本更易操作化,大多数研究者,如r.s.伯特(r.s.burt)和林南都是持这种视角的。对于讨论社会资本时需要区分层次这一点来说,许多研究者在研究中并没有清楚地区分或者是加以明确地说明,从而造成了诸多的混乱和错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同样的网络属性对于个体和群体层次的社会资本来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如对于个体网来说,密度小的社会网络对于个体更有意义;而对整体网来说,更加致密的社会网络则意味着群体拥有更加有效的社会资本。

只有在弄清楚了讨论社会网络资本时需要明确研究的层次之后,对于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才有可能。就现有的研究而言,对于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有三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线性的策略。这种测量策略以弗奈普(h.d.flap)为代表,其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测量社会网络资本。首先,当个人有需要时,其社会网络中有意愿或有义务提供帮助的人的数量;其次,这些人提供帮助的意愿的强度;再次,这些人所能提供帮助的能力,即这些人所拥有的资源的多少(flap、graaf,1986)。弗奈普所定义的社会网络资本可用以下公式表达:

这种测量策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即嵌入在个体网或整体网中的社会网络资本),都可以采取这种测量策略。但是,这种测量策略需要对网络的信息有最全面的掌握,在测量的具体实施中很难实现。所以,尽管这个测量模型简单而清晰,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屠龙术”,很难在具体的研究中予以应用。

另外两种测量策略则都只是针对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而言的,即在个体网中讨论社会网络资本,但这两种策略分别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体网中的社会资本进行测量。一种强调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另一种则强调网络中嵌入的资源。前一种测量策略以r.s.伯特为代表,他提出从个体在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来定义社会网络资本。个体在一个社会网络中越是处于桥梁性的位置,即所拥有的“结构洞”越多,则其个体网中的社会资本也越多(burt,1992)。后一种策略则以林南为代表(lin,2001a),他指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测量嵌入在个体网中的资源:(1)网络中价值最高和最低资源之间的距离(差异性);(2)网络中价值最高的资源的价值(达高性);(3)网络中所有资源的种类(多样性或异质性);(4)网络中最典型的资源或资源的均值(构成性)。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测量策略并不是互相排斥和对立的,而都只是在一定的理论假设下对社会网络资本进行测量的角度。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者对于从网络中嵌入资源的角度来测量社会资本都是接受的,但是对于从个体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角度来测量社会资本则存在着争议。一般来说,接受这种测量方法的多是一些更多地强调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学者,他们对于结构主义的方法有着某种类似于原教旨主义的迷恋。对于这种测量策略比较中肯的意见是由林南(lin,2001b)提出的,他认为,最稳妥的方法是将个体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作为影响其社会网络资本的外生变量,而不要作直接测量社会资本的指标。因为网络位置对于社会资本的意义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是不同的。例如,某个人要找工作的话,他需要的是一个异质性大的、松散的社会网络,以便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而某个人需要社会支持时,其需要的可能是一个致密的,同质性强的网络,以保证社会支持的强度。

以上的三种测量策略,无论哪一种,都只是用来测量社会网络资本的指标体系,或者说是测量模型,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测量工具。在这里,所谓测量工具,就是某一个具体的社会网络。前面提到过,因为研

究层次的不同,社会网络可分为个体网和整体网两种类型。在大多数研究中,我们都是从个体网即个体的层次上来讨论社会网络的。而对个体而言,由于定义网络的社会关系不同,可以有多种社会网络,如讨论网、社会支持网等。关键性的因素是要寻找一个能最有效地反应行动主体在工具中可动员的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作为测量其社会资本的工具。所以,在社会资本研究的实证化过程中,与社会资本的测量相关的实际上有两项内容,一是建构一套有效的测量指标体系(测量模型),二是寻找出一个能最有效地测量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测量工具)。

因此,在跨文化研究中,在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上需要同时检验测量模型和测量工具的跨文化有效性。具体到国内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而言,尽管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被引入国内学术界已有多年,也有着数量不算少的实证研究,但在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上仍然只是沿用国外学术界既有的成果,没有用实证的方法去探讨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前景下是否存在一个普适的、可用来测量嵌入在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的测量模型,以及在这个模型下,是否存在一个可以有效地测量个体在工具中可动员的社会资本的实际的社会网络。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恰恰是希望对上述状况有所突破。

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关于社会网络的模块

测量模型的建立和测量工具的选定都需要实证数据的支持,而在国内的大型社会调查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所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generalsocialsurvey,cgss)为此提供了条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宗旨之一,所以关于社会网络的模块是其重要的内容。它关于社会网络的模块不仅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社会网络,而且在历年的调查中对同一个模块进行了重复调查,提供了历时性的数据,这对有效的测量模型和工具的确定都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关于社会网络的模块涉及两种具体的社会网络,一个是重要事情的核心讨论网(discussionnetwork),另一个是中国人农历新年的拜年网(chinesenewyeargreetingnetwork)。讨论网是一种基于定名法(namegenerator)的社会网络技术的社会网络,最初是在198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国家民意研究中心(norc)所主持的综合社会调查(gss)中被使用,它是经典的社会网络工具(burt,1984)。所谓核心讨论网,就是询问被调查者在过去的半年里,同哪些人讨论过他个人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并请他举出这些人的姓或称呼。然后从给出的这些人中,限定选取前几位(一般不超过9位,最常用的是5位)作为核心的关系人,并进一步探询这些关系人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与这些关系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具体的问题是:“大多数人时常会和他人讨论重要的问题。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配偶、家人、亲戚、同事、老同学、邻居、朋友及其他人等。在过去半年内,您和谁讨论过对您来说是重要的问题呢?请你说出所有这些人的姓或简称,如老张、小李、王姨、老伴等(调查员:将被访者所说的交往对象按重要性程度,将其中最重要的5个人依次记录在下表第一行,同时请调查员记录被访者提出的全部人名的数目。注意:如果提名超过5个,记录实际数字)”。

在被调查者给出这些关系人的称谓后,调查员进一步询问这些关系人的以下信息:(1)被调查者与之讨论重要问题的关系人的数量(讨论网的规模);(2)与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讨论问题的性质(工具性、情感性、混合性);(3)与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人际关系类型(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同事/邻居/其他);(4)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性别;(5)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年龄;(6)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教育程度;(7)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职业;(8)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工作单位性质;(9)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管理级别;(10)与核心讨论网中关系人的交往频度;(11)核心讨论网中所有成员的熟悉程度(矩阵)。

需要指出的是,第(11)项中的矩阵是非常有意义的,正是由于它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让我们计算核心讨论网的一些反映社会网络结构特征重要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

关于讨论网的问题只在2003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被询问过,表1是讨论网的一些基本指标的描述统计。

而所谓拜年网,指的是采用一种所谓定位法(positiongenerator)的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它是专门针对中国社会的情况所提出的一种社会网络(lin,1991,2001c)。即被调查者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即春节期间以各种方式互相拜年的人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具体的调查内容为:(1)拜年者中亲属的人数、亲密朋友的人数、其他人的人数,以及由之推出拜年网的规模及各类关系所占比例;(2)在社会等级结构中从高到低列出了一些种职业(包括无业者),询问被调查者的拜年者中是否有从事这些职业的;(3)列出了8种不同的工作单位类型,询问被调查者的拜年者中是否有在这些单位工作的。

在2003年、2006年和2008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都询问了关于拜年网的问题。在2003年,所列出的职业有产业工人、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医生、护士、厨师、饭店服务员、商业销售人员、无业人员、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商业人员、行政办事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官员、党群组织负责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保姆等18种。对2003年度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厨师、饭店服务员、无业人员这三类职业区分度低,所以在2006年度的调查问卷中予以删除,同时增加了私营企业主、农民、农业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个体户这五种职业。表2列出的是拜年网在2003年、2006年调查的一些基本描述统计。

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社会,城乡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所讨论的只限于中国城市社会的情况。同时由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在本文完成时尚未最后,所以本文所用的数据只涉及2003年和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城市样本,样本量分别为5894和6013。

三、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模型

在有了可资利用的数据的前提下,下一步就是提出一个可以用来验证数据的测量模型。在前面所讨论的三种不同的测量策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城市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普适性的测量模型。模型所包含的测量指标如下:(1)网络的规模。(2)网顶,即网络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在这里,我们将其操作化为网络中所包含的处在最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在测量职业的社会地位上,我们采用甘泽布姆(ganzeboom,1992)发展出的“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指数”(isei)为指标。所以,网顶即网络中所包含的最大isei值。(3)网差,即网络的

网顶和网底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网络中ise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4)网络异质性,即网络中所包含的不同职业的数量。(5)网络的密度。网络的密度对于个体网来说,是测量个体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指标,它等于网络中实有关系数量和可能关系数量的比值(scott,1991)。之所以使用网络密度而非网络中包含结构洞的数量来测量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是因为结构洞的数量与网络的规模相关(burt,2000),将这两个指标同时用在测量模型中可能出现测量误差相关。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拜年网中网络的密度是无法直接计算的,我们以拜年网成员中亲属所占比例的平方来作为其估计值。这种处理方法的思路是,一般情况下,网络成员的亲属之间互相拜年的可能性大,而其他成员之间互相拜年的可能性则要大大地降低,所以将其简化假设为网络成员中的亲属之间都有拜年关系,其他成员之间都没有拜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密度为:

其中,d为网络的密度,n为网络的规模,m为网络成员中亲属的数量(王卫东,2006)。由于非亲属之间拜年的可能性也存在,所以,用m/n来取代(m-1)/(n-1)是使得估计值更接近于真值的一种修正。

在提出了测量指标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这个测量模型用于经验数据时能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是,我们提出的对于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模型中的大多数指标都不是直接的观察指标,而是间接指标,无法用经典的测量理论来计算其信度和效度。而结构方程模型则提供了一套在这种情况下计算信度和效度的方法(bollen,1989)。具体方法是通过结构方程的测量模型,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来计算既有的一套测量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就本文来说,具体的分析步骤是:首先,对测量模型进行拟合,看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度(goodness0ffit),如拟合良好,说明模型整体上有良好的效度。其次,看估计出的各项测量指标的标准化负荷是否足够大(绝对值大于0.3),如是,说明各项指标亦具有良好的效度。再次,在前两点满足的前提下,对同一时点上两个同构但不同内容的模型进行同时估计,互为效标,如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足够大,则说明模型具有普适性。最后,在以上各项都满足的情况下,对同一模型在不同时点上先分别估计,建立非约束模型。再将各个测量指标在不同时点上的负荷约束为相等,建立约束模型,如估计出的非约束模型与约束模型差异不显著,则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测量信度。

表3:讨论网和拜年网的测量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在设定模型时,由于网络规模这个指标的信度最高,所以将其设为参照指标;同时,由于网差=网顶-网底,网差和网顶这两个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倚性,所以在模型中将这两个指标的测量误差设为相关,分析结果详见表3。首先,以2003年的数据为例,从整体上看,讨论网和拜年网的测量模型整体上都拟合不错,rmsea都小于0.05,所以,这个测量模型用于测量讨论网和拜年网中的社会资本在整体上都是有效的。而分别看各指标的标准化负荷时,除了在讨论网中,网络密度的负荷过小(-0.19)以外,其他所有指标的负荷都较好,这说明,各个指标对社会网络资本都具有较有效的测量效果。但更严格地说,拜年网比讨论网能更加有效地测量个体的社会资本。接下来,对2003年的讨论网和拜年网中的社会网络资本测量模型同时进行估计,其结果见图1,从中可以发现两个潜变量,即讨论网中的社会资本与拜年网中的社会资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这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由于前面的分析说明拜年网相对于讨论网是更好的测量社会资本的工具,所以在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测量信度时,本文只对拜年网进行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分别将2003年和2006年的拜年网中的社会资本的测量模型进行估计(非约束模型),这个多组非约束模型的各组的负荷是非常接近的,而将各组(年)的负荷设定为相等来建立约束模型时,约束模型和非约束模型之间的自由度的差为4,而这两个模型的卡方值的差仅为3.38,这说明约束模型和非约束模型之间无显著的差异,即测量模型在测量嵌入在拜年网中的社会资本时也具有良好的测量信度。

四、结论

网络社会调研篇3

配图:报告封面

据了解,在此次调查中,主办方针对大、中型论坛社区、SnS社区、开放平台等热门互联网应用,在社区用户(网民)、社区经营者(站长)两类人群中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和总结。调查历时一个多月,共收集社区站长和社区网民的样本数量为7580份。同时,调查还得到了国内多家社区门户、iDC服务商以及数百家知名互联网社区网站的关注和支持。

2009年是网络社区商业模式深入探索创新的一年,一方面,SnS服务的迅速兴起为社区运营商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网络社区SnS化趋势逐渐清晰。本次报告就中国网络社区用户使用SnS服务的行为特点、网络社区运营者(站长)提供SnS服务的现状、网络社区进驻SnS市场的机会空间等问题进行专项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网络社区的口碑及舆情价值逐渐为企业所认可,成为重要的网络公关平台。本次报告基于网络社区在营销过程中的品牌公关及管理层面的属性特点,从数据层面给出一些策略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报告共包括三个专题:中国网络社区发展分析、网络社区营销价值、社区电子商务(eSn)。

截至2009年9月,中国有306.1万家(CnniC)独立网站,从门户到行业网站,从地区门户到个人站点,80%以上网站均拥有独立社区。然而,一方面,互联网社区经营者和从业者需要更多的数据指导日常工作和运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外人士更是对互联网社区缺乏足够的判断基础,无法准确把握整个社区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业内人士分析,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通过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对社区经营者和行业外人士了解社区发展和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另据了解,该报告作为《站长》俱乐部的一项服务,完整版目前仅面向其高级会员发放。

研究报告下载:zz.comsenz.com/s2009/dcfb/2009_club_report.rar

附:报告目录

i.研究背景

ii.研究方法

(一)艾瑞网络调研(网络用户)说明

(二)艾瑞网络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iii.概念定义

Ⅳ.报告摘要

V.报告正文

专题一:中国网络社区发展分析

1.网络社区发展概况

2.整体网络社区发展分析

3.中小论坛社区发展分析

4.网络社区发展趋势

专题二:网络社区营销价值

5.社区营销发展概况

6.社区广告现状分析

7.基于社区的网络公关现状分析

8.线下活动现状分析

专题三:社区电子商务(eSn)

9.社区电子商务概念及发展概况

10.社区电子商务用户行为分析

附录一.2009年网络社区用户调研数据补充

11.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用户基本属性

附录二.2008年站长部分调研数据补充

12.网络社区基本情况

13.网络社区运营软硬件环境情况

网络社会调研篇4

〔关键词〕情绪调节;儿童;网络情境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3-0011-03

情绪调节是指人际互动中对自我或互动对象的情绪的调节:一方面,自我的情绪会因为互动情境中他人的接纳、理解、安慰、赞赏或拒绝等因素而增强或减弱;另一方面,自我通过表达接纳、理解、安慰、赞赏或拒绝等因素而增强或减弱互动对象的情绪。情绪调节在心理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既策动人的本能行为,又干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既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动力,又对人的行为起着组织作用。情绪调节是情绪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情绪的核心成分,对个体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成员在情绪表达规则约定的文化背景中,实现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情绪表现的预测与控制,会提高社会交流的效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研究者们开始探讨网络情境下儿童以怎样的方式来调控情绪。对儿童网络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蕴含在以下方面的研究中:(1)儿童的网络偏差行为。研究发现,个体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交流过程(CmC过程)中易发生不符合某一团体期望和规范的情绪和行为[2]。(2)网络游戏与儿童的攻击。研究显示,沉溺于网络竞技类游戏并满足于在游戏中扮演英雄等正面形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3]。长期高频率地接触网络电子类游戏,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敌对感的增加、暴力犯罪、同情心的缺失。(3)儿童的网络成瘾行为。网络的成瘾会损害儿童的情绪智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人格的发展[4]。(4)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主要体现为未成年人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人格冲突突出[5]。已有研究发现,情绪调节的显著特点及人们对情绪的认识、理解和调适都存在年龄的差异[6],但有研究发现,情绪调节的外显态度不依赖于年龄发展的稳定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当个体面临丰富多样的内在和外部因素变化时,情绪调节机制更趋于复杂化和综

合化[7]。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网络情境中儿童情绪调节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研究方法与程序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小学儿童在网络和现实情境中的情绪调节情况。研究选取被试200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共191人,其中,三年级47人(男23人,女24人)、四年级49人(男28人,女21人)、五年级47(男25人,女22人)、六年级48人(男28人,女20人)。被试均为无严重躯体障碍、心智正常的儿童。

(二)研究方法

问卷共24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另一部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的方式主要分为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忽视调节、宣泄调节和重视调节。自然调节是指在遇到情绪问题时,顺其自然,使情绪恢复正常。抑制调节是指遇到情绪问题时,压抑自己内心本身自然的情绪。忽视调节则是指人本身故意避开问题,从而达到忘却,使情绪恢复正常。宣泄调节是指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在合适的场合通过合适的方式发泄出来,从而使情绪放松,认知恢复正常。重视调节则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认知调适等方法使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本研究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33。

本研究共对200名儿童进行了施测,剔除6份未回收的数据,实际回收194份,回收率为97%。剔除3份无效数据,有效问卷共191份,有效率为95.5%。剔除无效数据的原因是被试填出了自相矛盾的数据,故不纳入本研究的研究数据中。

二、调查结果

(一)不同性别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的网络情绪调节情况(m=9,SD=3.89)与男生的网络情绪调节情况(m=7,SD=6.01)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父母学历与儿童网络情绪调节情况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父母学历水平高低与儿童网络情绪调节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进一步进行t检验,发现父母学历高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与父母学历低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存在显著差异(t=3.46,p

表1父母不同学历水平的儿童网络情绪调节情况表

学历水平mSD

父亲大学及以上111.15

高中或中专92.11

初中96.54

小学及以下78.23

母亲大学及以上92.04

高中或中专93.07

初中74.48

小学及以下57.21

(三)不同网络痴迷程度的儿童在现实世界中的情绪调节方式

网络痴迷程度由问卷中第17、18、19、20四题判断(17、19题按a=1,b=3,c=2计分,18、20题按a=3,b=2,c=1计分)四题总得分4分为低痴迷程度者;总得分大于4分小于9分者为中等痴迷;大于9分为高度痴迷者。

方差分析显示,高度痴迷者在情绪调节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度痴迷者(F=18.98,p

表2不同网络痴迷程度的儿童现实世界的情绪调节情况表

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忽视调节宣泄调节重视调节

mSDmSDmSDmSDmSD

高度痴迷者52.7343.5841.9353.8962.35

中等痴迷者93.0584.0194.3384.1792.19

低度痴迷者115.52124.84123.98105.01114.76

表3不同上网频率的儿童现实世界的情绪调节表

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忽视调节宣泄调节重视调节

mSDmSDmSDmSDmSD

经常43.5755.0285.0064.0358.07

一般88.1163.4775.3195.7876.87

偶尔86.3964.0193.7685.7295.23

极少117.2195.8884.80114.6297.87

(四)不同上网频率的儿童现实世界的情绪调节方式

为便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将经常和一般定义为高频率,把偶尔和极少定义为低频率,然后通过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上网频率对儿童的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宣泄调节和重视调节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高上网频率儿童在这四种情绪调节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上网频率儿童(F=2.36,1.67,1.38,0.96,p0.05)(见表3)。

三、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儿童在网络情绪调节方式上没有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现实世界的男女情绪调节方式呈现显著不同。在现实世界中女生比男生更善于运用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和哭泣等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8]。由于性别刻板效应,现实世界中的女性儿童情绪表露是受到成人支持的,而男性儿童不允许轻易表现自己的情绪[9]。在网络情境中,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和快捷性,儿童情绪调节和表达受到现实社会文化影响和约束的可能性减小,情绪表达的网络空间无限,情绪宣泄的手段和方式多样,情绪表现容易引起相同情绪体验个体的呼应和共鸣,男性儿童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表露。网络空间的情绪表达随着现实世界的社会文化约束力减弱,情绪宣泄和情绪恶搞等不良网络情绪问题行为时常发生。可见,文明、知性、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已成为网络时代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发现,父母的学历与儿童网络情绪调节的能力呈正相关,但具体的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有研究发现,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的行为及养育方式相互影响[10]。结合访谈发现,学历高的父母从事工作较稳定,有一定时间照看儿童;学历低的父母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照看儿童的时间少,儿童上网时间和使用网络的情况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父母情感温暖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11],父母情绪教导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有促进作用,而情绪紊乱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有阻碍作用[12],积极的亲子沟通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调控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13]。可见,家庭功能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儿童对情绪的观察还是父母的情绪教养方式都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氛围,积极与儿童进行平等的交流。

调查发现,高网络痴迷度的儿童在现实世界情绪调节方式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度痴迷者。高上网频率的儿童在自然调节、抑制调节、宣泄调节和重视调节四种情绪调节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上网频率的儿童。高上网频率儿童的情绪表现和社会交流多呈现于网络平台,面对现实世界的情绪感知能力显得迟钝和不敏感,情绪调控方式发生频率较少。高网络痴迷儿童身心过度沉陷于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等娱乐上,情绪情感较长时间内处于“在线”状态,对现实世界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处于“离线”状态。现实世界的情绪调控是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网络痴迷程度高对儿童现实社会的人际、身心和社会功能具有损伤。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而计算机互联网则是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媒介。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互联网,网络情境中的儿童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社会应该加大对网络产业的监管力度,促使其良性发展。相关部门应不定时对网吧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允许少年儿童进入网吧的行为,同时加大对违法经营网吧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与此同时,要对网络游戏产业实施严格的内容审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同时鼓励游戏开发者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游戏。学校应改变计算机网络课程只讲网络科技知识,不探讨网络情绪调节问题的固定模式,应该考虑将网络情绪调节教育穿插到计算机网络课程之中,以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分析,解决少年儿童网络情绪调节的认知无概念和模糊化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1):109-110.

[2]Denegri-KnottJ,taylorJ.thelabelinggame:aconceptualexplorationofdevianceontheinternet[J].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s,2005(1):93-107.

[3]沈莉.家长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雷雳.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实证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6):791-797.

[5]李新娥.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探微[J].图书馆学刊,2005(6):132-133.

[6]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J].应用心理学,2001(2):17-22.

[7]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11(5):1095-1100.

[8]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5(4):517-523.

[9]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91-95.

[10]morrisaS,SilkJS,SternbergL.theRoleofthefanmilycontextinthedevelopmentofemotionregulation[J].SocialDevelopment,2007,16(2):361-388.

[11]王明忠,周宗奎,陈武.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人际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的间接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3(2):288-291.

[12]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张萍.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2(2):199-210.

网络社会调研篇5

关键词:网络德育研究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的社会,“信息时代”是我们对当今社会的一种称呼。在这样的社会中,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为载体,其中,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信息的传播量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有效途径,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中,但其本身就具有的“双重”作用不得不让我们来认真研究――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在使用物联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怎样的道德情操。

一、什么是网络德育研究

不同的学者对什么是网络德育有着不同的看法:

其一,网络德育教育即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网民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虚拟实践活动。网络德育是网络和德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现实德育在网络上的延伸,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二,所谓网络道德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德育途径,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是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把互联网的发展给学生带来的正负效应,以及给学校带来的德育教育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寻找切实有用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实现我们的网络德育教育目标。

二、进行网络德育研究的原因

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隐匿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使用者来讲既有利也有弊。根据有关专家的调查发现青少年群体正是使用网络最多的人群,青少年人群的总体特点是:身心发展――快速而不平衡,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力求实现同一性;独立意识的增强;伙伴关系密切;认知改变。不可否认,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强、好奇心重,但,同时,青少年对外界事物还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容易沉溺于网络中,而网络往往给青少年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首先,网络中充斥着很多不良信息,给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很多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变化。虽说“网络无国界”,这无疑也是给国外网络对我国进行“文化侵袭”敞开了大门,“非主流”群体的出现也有其很多因素。其次,青少年由于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求知欲强、好奇心强,抵制诱惑的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而缺乏与现实世界的交流和沟通,造成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淡,缺乏必要的道德情感,甚至有的青少年越来越孤僻、自私、暴力倾向明显。就像新闻中报道的一些青少年群殴事件、网吧事件等,为社会增加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再次,网络环境的隐蔽性特征很容易让青少年迷失自己,在网络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言行,更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自律降低。正如在去年举办的某次运动会时,网易视频直播某运动员比赛现场,在视频的聊天窗中,充斥着许多人的猜忌、嘲讽、谩骂以及大量的不文明语言。这种现象可能不仅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第四,借助网络,青少年中逐步开始从违反道德走向犯罪的人不在少数。如,崇拜黑客,制造和传播病毒;涉黄;网络、诈骗;利用网络实施抢劫等。第五,沉迷网络,迷失自己,荒废学业。如,青少年逃学上网,整夜不归等,这些情况都令家长非常头疼。面对这类情况,社会、学校、学者、家长都在积极的努力,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树立青少年的良好的道德意识,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网络德育研究的方法

在网络德育研究的方法中,很多学者主要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进行研究:

(1)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是行动参与者(研究者、教师、学生……),在教育或社会情境中,共同参与、从事的自我反省研究,以增进教育活动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其特点是行动者即研究者,研究者即行动者。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追求解决具体问题。行动研究的结果具有实时性,它所获得的结论,只应用于工作进行的场所,注重立即的运用,而非发展原理或普遍的应用。

行动研究的类型有多种,而我们通常用“由实际工作者通过批判性思考并采取相应行动所进行的独立性性的研究”这种方法来研究网络德育问题。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和结果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德育调查,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可了解到德育是否跟进世界网络化趋势,可获得目前青少年在网络中的德育状况,用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以供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参阅。

(3)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音、视频等手段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归纳、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采用文献检查手段,让学生到图书馆、展览馆、新华书店等地方,对有关书籍、报刊、文献及因特网中收集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汲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4)实证分析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着眼于当前社会或学科现实,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那就属于实证分析。在网络德育研究中,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有计划地建立德育网站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拓展德育时空,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建立触网学生个案。最终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网络环境下跟进触网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分析。

(5)对比实验法

运用对比实验法,就是将某个要研究的事物同一个已经确定知道其结果的事物作对比,以便确定某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这种方法时,总要将进行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相似的组,其中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是实验组,然后通过实验(也就是在对照中)判定实验组具有某种性质或受某种影响。

参考资料:

[1]王经涛、王俊英主编《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开明出版社,2001

[2]刘爱莲,《试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湖南教育》2002年第21期

网络社会调研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网络人际传播

“社交网络”即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节点,编织社会结构,扩大社交范围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集即时通信、博客、论坛、邮箱、游戏、音乐、视频等于一体。其用户在线上线下皆以相对真实化的背景为纽带,以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为节点,形成一张巨大的用户关系网,足以网住任何人。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和滚雪球式的不断放大,社交网络逐渐狂欢化,近似于一场人人都可以带着自己的“亲友团”来参与的大型假面舞会。

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人类交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使人们变得越来越孤寂,因为他们总是独自处在一个狭小的容器中,极具破坏性地取代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另一方则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带来人际交流的完美化,它使得思想摆脱地域及身体的局限自由交流。

根据2011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社交网站2010年的用户规模约为1.5亿”, “从职业来看,学生用户所占比例最多,占比达37.5%”。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交网络的早期采用者、中坚力量,逐渐身陷其中。究竟社交网络是拓展了他们的交流渠道,使其与原有的亲朋好友更加亲密?还是占据太多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时间,疏离了原有的关系呢?社交网络是否架通了由网络编织的线上和线下两种已经分化的交流之间的联系,使其重新融为一体呢?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说明。

一、研究目的和构想

1、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探究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现状,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从总体和类型上把握大学生社交网络中交流的特点。考察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其线下人际交流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好友”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现实生活中的好友。

2、假设

(1)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拓展了他们与其亲朋好友的交流渠道,使得他们更加亲密。

(2)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建构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网络,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虚拟关系逐渐趋真化。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华中师范大学所有在校生为调查对象。线下发放纸质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1份;线上参与网络问卷调查的人数为97人,有效答卷为88份;有效回收率为90.6%。在有效回收的269份问卷中,男生138人,占总人数的51.3%,女生131人,占总人数的48.7%,这与当今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符。

2、研究方法

鉴于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的特殊性,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得样本具有代表性。此外兼用了参与观察、文献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

3、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的内容涵盖了用户的基本人口统计学资料,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使用的时间与频率,交流的内容与对象及其效果。

三、调研结果分析

1、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

总体看来,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参与度较高,在269名被调查的同学中,246人使用了社交网络,占比为91.5%,可见,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广泛流行。从所在年级上看,从大一到大三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之后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一个相当高的比例。从性别上看,女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明显高于男生。

2、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长与频率

在246名被调查对象中,61.2%的用户的使用年限超过3年;超过一半的同学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社交网络。一周内使用社交网络的平均时间:4.7%的人一周使用一小时以内,11.4%的人使用一至四小时,9.7%的人使用四至七小时,22.5%的人使用七至十小时,51.7%的人使用十小时及以上。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成为社交网络的深度用户。

图1、大学生一周内使用社交网络的平均时间长度

3、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对象

57.1%的大学生用户称,在社交网络上的大多数好友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同学,42.9%的社交网络用户好友是来自线上交往。根据综合得分排名(排序得分与选择的频率的积/参与人数),大学生的主要联系的对象依次为:亲密朋友6.02分,排在第一位;同学5.93分,排在第二位;一般朋友5.07分,排在第三位;家人4.76,排在第四位;老师、恋人、陌生人位于其后。近一半的同学倾向于选择亲密关系交流;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同学倾向于选择陌生人进行交流。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无论是从占用户的好友数的百分比,还是主要联系的对象来看,都占有绝对优势。

尽管如此,社交网络并不是人们与亲密关系的主要交流工具。调查显示,82.4%的用户表示,其主要的网络交流工具是即时通讯工具,只有12.2%的用户会主要采用社交网络作为其与亲密关系的主要交流工具。

也就是说,社交网络中大学生主要的交流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但大学生主要还是采用即时通讯工具来与这些熟人交流沟通,社交网络充其量也只是发挥了补充作用。

4、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内容

在交流内容的选项中,91.2%的人选择了普通问候,86.7%的人选择了无关紧要的闲聊,83.1%的人选择了情感状态,79.2%的人选择了学习生活,77.3%的人选择了热点关注,37.2%的人选择了人生目标、价值。可见,周围信息和普通问候是大学生在社会网络上谈论的重点,将交谈内容区分为浅层表露(包括普通问候、无关紧要的闲聊、热点关注)和深层表露(包括情感状态、学习生活、人生目标与价值),按选择倾向的不同将大学生分为浅层表露偏向型、深层表露偏向型,其中80.3%属于浅层表露偏向型,19.7%属于深层表露偏向型。可见,大学生在社会网络上的交流既有浅层表露也有深层表露,但以浅层表露为主。

图2、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交流的主要内容

在社交网络上,即使与亲密对象交往,也主要是浅层表露,这提示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可起到维持交往双方关系的作用,但对关系的深入发展作用有限。或者说社交网络并不适合深层表露,因为社交网络上的交流不具备一定的私密性,需要承担一定的人际压力。

5、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效果

(1)对“好友”的认知发生改变。本次调查中,41.5%的用户表示其“好友”人数在300人以上,这些“好友”遍布于各个行业、各个城市。然而,73.2%的用户表示他们平均一周内联系一次的“好友”数在5人以下,甚至还有许多“好友”从未联系过。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好友”一词的认知。

然而,“好友”数量的多少,并不意味着用户交流传播圈子的大小。因为数量只是代表一种可能,交际圈子需要较为频繁的交流来维持。70%以上的用户表示,他们经常联系的好友数目往往少于5人,也就是说,尽管他们有很多好友,可能他们与好友之间几乎未沟通交流过,而成为陌生的好友,浮在;事实上,他们的核心交流群也就是那么三五个人。

(2)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态度。有超过80%的同学在社交网络上公布了自己的学校、姓名及性别。尽管如此,人们对于在社交网络上暴露个人信息的态度还是比较担忧的,当然也有3%的同学没有在这类社交网络上公布任何真实的信息。69.7%的同学感到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保护。这可能与他们或者他们的同学曾经因为个人信息暴露在这类网站上所带来的不愉快的经历有关,24.24%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有过由于个人信息在这类网站上的公开而带来麻烦。

当前的社交网络缺乏较为规范的管理,其巨大的用户群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导致社交网络过于商业化;甚至会有少数人员在人们几乎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取得他人的信任,谋取非法利益。这给社交网络用户带来了极不愉快的体验,由于社交网络中消息的病毒式传播,可能会迅速传开,因此影响整个社交网络的信誉。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79%的用户会主动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也就是说,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友行为比较谨慎。由于近年来,网络诈骗,病毒的传播,以及社交网络本身的无序性等,使得人们更为谨慎的对待陌生网友。

(3)社交网络的使用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影响。仅有24.24%的被调查者愿意与社交网上认识的人进行线下交流。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影响:31.3%的社交网络用户选择面对面交流更为融洽,而54.6%的人选择没有影响,14.1%的人选择更加疏远了。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于面对面交流是没有影响的,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有利于面对面交流的,其余14.1%的社交网络用户表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导致面对面交流更加疏离。

结语

1、总体上看,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上的交流是一种浅层次交流,对其关系的进一步深入作用不大。交流的对象大部分是熟人,且亲密对象多于非亲密对象,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在熟人的信息橱窗中随意闲逛。尽管社交网络有与熟人保持联络和信息交流的技术可能性,但受制于社会因素的限制,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假设(1)不成立。

2、所有被调查用户都不同程度地表示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好友是通过社交网络结识,但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好友还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友行为较为谨慎,将近80%的被调查用户表示,不会主动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而且也没有与陌生的好友进行实质上的交流,更不会与其进行线下交流。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被建构”了一种人际关系网,但他们与这个网中的绝大多数人的交流非常少。这种关系停留在表面,更没有现实的互动,网上的关系也就停留于网上。假设(2)也不成立。

3、社交网络解构了传统的好友交流群,通过“好友”的批量化生产,重新建构了一种巨大的聚合圈。社交网络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用户既是这一社交网络产业链上的工人,也是通过这一产业链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打包消费,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化、符号化。 “好友”仅剩下一个符号,一个躯壳,它可以被任意的编码解码,甚至解读。所以,它没有为人际交流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入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①张楠、钱艳丽,《SnS网络社区的出现及走红——以校内网为代表》,《今日南国》,2009(3)

②孟盈,《疏离还是拓展——网络社会初级群体社会关系分析》,《暨南大学学报》,2010(2)

③王方,《大学生QQ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网络社会调研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

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成瘾已作为一种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形成与学生内在的个性特征和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均有关系[1]。高级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我国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是学业成绩、学习的兴趣还是就业压力都有其特征性,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心理反应比较复杂,往往易转向网络寻求宣泄和支持,可能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本次通过对宁夏高职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旨在了解本地区高职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高职生中网络成瘾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与预防本地区高职生网络成瘾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2009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宁夏所有高职院校中抽取五所不同类型的高职学校,在选中的学校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07及08两个年级抽出8~10个班,所抽到的班级的所有学生均为调查对象,共2000人。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设的调查问卷,以自评式方式完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学生一般情况;2)网络成瘾情况:采用台湾学者陈淑惠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1]进行调查;3)社会支持状况: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由Zimet编制)[2]进行调查。调查时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填写,当场回收,调查时间为20min。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62份,有效回收率为83.1%。

1.3量表评分标准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全表共26题,采用四点记分法,以总分均数+2个标准差为网络成瘾;2)社会支持评分标准:该量表由12个题目组成,采用1~7分记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社会支持总分

1.4资料分析方法首先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的答卷,然后,录入有效问卷,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统计与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的1662名学生中男生27.1%,女生72.9%;汉族学生75.6%,回族学生22.9%;来自城市学生30.1%,农村学生69.9%;独生子女16.2%,非独生子女83.8%;医科类专业学生26.5%,财经类专业学生27.4%,工科类占30.1%,师范及其他专业学生16%;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71.4%,较差的占22.5%;36.8%选择在学校机房上网,53.1%的学生选择在网吧上网;17.5%的学生曾因上网而逃课;52.5%的学生上网知识来自同学和朋友。

2.2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

2.2.1网络成瘾情况1662名学生中,网络成瘾39名,占2.3%;网络依赖倾向187名,占11.3%;未成瘾1436名,占86.4%。

2.2.2网络成瘾与学生性别、学习成绩、生源地的关系对学生网络成瘾与性别、学生成绩、生源地关系的分析见表1。从表1可见,男生网络成瘾与网络依赖率要明显高于女生(p

2.2.3高职学生所学专业、独生子女、民族、年级等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本组调查的高职学生专业、独生子女、民族等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2.2.4高职学生每周上网时间、网龄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表2可见,在未成瘾组,每周上网时间在28h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9%,明显低于网络依赖与网络成瘾组的12.8和7.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5高职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表3可以看出宁夏高职学生使用网络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和学习知识。对网络成瘾组与未成瘾组在使用网络动机分析时发现:在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两方面未成瘾组所占比例为79.1%和48.6%,而成瘾组只占46.2%和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状况

2.3.1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状况本次调查的高职生中社会支持严重不足的有2.5%,社会支持有问题但不严重的学生有15.7%,社会支持正常的学生有81.8%;将社会支持按三个维度分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调查的高职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为(40.33±8.35);家庭支持分为(20.39±4.92);朋友支持分为(21.46±5.12);其他支持分为(19.37±4.59)。

2.3.2不同性别、生源地学生社会支持状况比较分析表4可见,无论是社会支持总分还是来自家庭、朋友、其他方面支持的得分女生都要高于男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3高职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关系表5显示网络成瘾组的家庭支持得分、朋友支持得分、其他支持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未成瘾组,经方差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5网络成瘾状况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s)

将网络成瘾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r=-0.129),社会支持得分越高,网络成瘾得分越低。

3讨论

本次调查的1662名学生中,网络成瘾率2.3%,网络依赖率11.3%,这一数据较国内有关网络成瘾调查的结果偏低[3-5]。就其原因可能:1)我区高职院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监督和管理相对严格,学生没有多余时间上网;2)各学校校园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吸引了学生;3)本此调查对象中女生多于男生;4)采用的网络成瘾的诊断量表、评分标准和调查对象的不同;5)调查时间不同,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随着时间推移及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青年学生网络成瘾率可能已发生了变化;6)本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发展速度与其它地区差异所致。

本次调查发现本地区高职学生中男生网络成瘾比例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3-4]。而在社会支持方面则恰恰相反,女生的社会支持好于男生,城市学生社会支持好于农村学生,也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对男性的要求要高于女性,尤其在独立性、对压力承受能力、发展能力、经济能力等方面,但与承受压力相对应的,则是各方面对男性提供各类支持偏低,这种状况很直接的反映到学校中,致使男生承受的压力更大,也更易感受到挫折,此时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疏解渠道、良好的来自家庭、朋友、学校的支持,就会很容易寻找网络世界的帮助。而女性在社会与家庭、朋友中容易获得各类支持,由于高职院校女生偏多,易沟通和交流,加之女性在感情上的敏感性和丰富性,也使得他们可以互相倾诉,排解压力,更多地寻求和获得感情上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沉溺于虚拟网络世界的可能性较小;至于农村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差于城市学生可能与学生所处的经济、文化环境和人们的意识不同有关。

此外,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而网络成瘾组学生的交友、角色扮演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成瘾组,其一方面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控制网络成瘾与网络依赖,另一方面也表明很多高职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支持和心理满足感,即当个人缺乏现实社会支持时,就会提高网络成瘾的倾向。根据依恋理论,个人为了得到外界的支持会持续侦查外在环境,以确定自己是否处在一个具有安全基础的环境中[7]。因此当个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足够的人际支持与安慰时,便可能转向网络世界寻求支持,而网络的隐匿性与交互性恰好可以满足这种愿望。因此可见,网络成瘾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更为深层的心理需求,而并非单纯是个人逃避现实的压力或寻求刺激而沉溺于网络上的玩乐等表象行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进一步关心其心理需求,把握其特点,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网络,正确利用网络,也提示我们给予高职生合理充足的社会支持既能够防止高职生网络成瘾,又可使网络成瘾的高职生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参考文献

[1]陈淑惠.中文网路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3):279-2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测定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133.

[3]宋桂德,李芮,刘长娜,等.天津市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153-154.

[4]毕玉,苏文亮,孙雅锋,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70-172.

[5]谢静波,汪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387-389.

网络社会调研篇8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调查与分析接触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95-02

为客观真实地了解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现状与特点,2010年11月至12月,笔者所在的新疆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调研组开展了“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现状”调研工作。本文中的数据均来源于此次问卷调研结果。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昌吉、伊犁、喀什、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区8所高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6份,问卷回收率94.5%。从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上来看,本次调研覆盖的民族类别、政治面貌、年级专业、生源及家庭背景等方面比例是适中的,问卷的结果应该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现将有关内容归纳和分析如下。

一、基本状况及其特点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的状况比较复杂,与非艺术类大学生相比,具有较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艺术类大学生上网频率高,但绝大多数学生不赞成通宵上网。调查显示:93.4%学生均有上网的经历,其中,汉族学生仅有4.1%、民族学生仅有2.5%回答未上过网,说明艺术类大学生上网的比率非常高,民汉学生经常上网的比率为42.8%,接近调研人数一半。调查还显示,一、三年级学生上网比例高于二、四年级,在所列的艺术专业中,音乐、美术和影视戏剧专业学生比其他艺术专业上网频繁,来源城市和城镇的学生上网的比率远远高出来自农村和兵团学生。调查数据还显示:有59.7%的艺术类大学生不赞成通宵上网,男生赞成通宵上网的比率高于女生的比率;影视戏剧专业赞成通宵上网的学生较其他专业的学生多,赞成率超过了不赞成率;四年级学生赞成通宵上网的较其他年级的学生多,赞成超过了不赞成率。说明艺术类大学生绝大多数不赞成通宵上网,但因专业和年级不同略有个别不同,表现出艺术类大学生的更加个性化特征。

2.艺术类大学生上网目的多样,但绝大多数学生注重思想性。对网络中不健康内容调查显示,有52.3%的艺术类大学生浏览过,有47.7%的学生“从不看”网络中不健康内容,男女学生浏览不健康内容的比例接近,其中从不浏览网络不健康内容的女生有36.1%,男生有11.6%,女生的比例接近男生3倍;舞蹈专业的学生从不浏览网络不健康内容的比例高于浏览过网络不健康内容的比例,与其他艺术专业的学生刚好相反。调查还显示,在实现网络服务中,有75.7%的学生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59%的同学浏览新闻,查找学习资料,获取有用信息,25%同学网上聊天,13.6%同学与家人、朋友联系,收发电子邮件。说明学生上网的主观上是想利用网络学习,但另一方面存在利用网络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对娱乐休闲类信息选择有强烈倾向。这些说明,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在网络信息选择上与实际动机存在明显差距,虽然上网目的多样,但绝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还是注重网络思想性的。

3.艺术类大学生网恋发生少,但绝大多数学生不反对网恋。调查结果显示:有16.6%的艺术类大学生有网恋经历,有83.4%的学生没有网恋经历,其中女生没有网恋经历的人数高于男生人数;有73.8%的艺术类大学生不反对甚至可以接受网恋,仅有26.2%的学生不能接受网恋;有26.2%%的学生同网友见过面,34.3%学生有过或者正在谈恋爱经历,有21.3%的学生是通过网上认识恋人的,有43.6%的学生认为网络上可能甚至可以找到真正的爱情。这些数据说明,艺术类大学生网恋发生少,但绝大多数学生不反对网恋,甚至相信网络上可能甚至可以找到真正爱情的学生也较多。这种现象表明,有的学生可以在网络社会中与从未谋面的网友联系,但不善于与现实环境的人进行沟通或者不适应周末的真实环境,造成学生人际交往中可能会产生的紧张、孤僻、冷漠等人际交往障碍和其他一些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事实表明,调查数据充分显示出了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具体状况和特点。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之所以会呈现上述状况和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网络给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场地。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从调研的结果来看,艺术类大学生作为现代人的一个组成群体,同样不可避免生活在网络社会之中,他们既是现实的主体,当然也应该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社会发展在促进人的主体性朝更高层次发展的空间。与非艺术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更关注主体个性发展,他们更喜欢在网络社会环境中完成主体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表现在年级越高上网比率越高、对网络的要求也越高。

2.艺术类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思想活跃,不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艺术类大学生产生影响,一些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价值取向通俗化、功利化,注重个人利益,轻视国家集体利益,注重金钱实惠,轻视理想追求。艺术类大学生爱好广泛,竞争意识强,思想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性,但却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普遍对前途感到迷惘,容易使他们在校期间无所事事,易于到网络中去寻找目标。此外,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许多学生专业能力较强,文化基础却很薄弱,更多地关注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公共文化课极不感兴趣,不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3.网络监管与引导的缺失导致艺术类大学生上网的盲目性更高。由于年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等所限制,大学生往往对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缺乏选择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正面的东西不去占领,负面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正确的信息得不到捕捉,不良的信息就容易形成市场。而网络监管与引导的缺失,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网络使用没有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网络中更容易表现出不良自主性,即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动机,在网络社会中为所欲为,放纵自我,作出有悖于网络社会规则的行为,如:浏览不良信息、散布黄色信息、错误言论,甚至充当网络黑客。同时,还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上网学习习惯,出现沉迷于网络娱乐、一味追求虚拟感官刺激,甚至导致网络成瘾,形成对网络的盲从性或工具性。

4.个性鲜明但缺乏合作意识,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网恋率更高。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加之授课方式主要采取一对一个别授课、分组上课等主要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独自练琴、练声、练笔、练功、练画等,因而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而形成“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思想。同学间缺乏交流与合作,从而导致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薄,也给寻找恋人带来障碍。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又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拓展人际交往重要工具与手段,使学生对网络社会的交友比在现实环境中更广泛和频繁,通过网络使自身的不良情绪有了传递和表达的对象。这些给艺术类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寄托感情与进行交友、寻找恋人等,都提供了虚拟的可能。

三、对策与建议

1.切实规范网络建设。调查中发现,在大学生看来,建立和完善宣教网站、培养专职网络工作者、规范和引导各种论坛、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加强网络监控是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所选择,但更愿意在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中接触到扩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时事评论、心理咨询、在线思想交流和中华传统文化等。因此,第一,在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时,必须重点考察他们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网络沟通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第二,要加强时事评论、心理咨询、在线思想交流和中华传统文化等板块的设计和建设。第三,坚持发表正面引导文章和批驳错误言论双管齐下的网络舆论建设方针。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营造正确高效的网络舆论氛围。

2.着力开展网络教育。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从调研的结果来看,艺术类大学生作为现代人的一个组成群体,同样不可避免生活在网络社会之中,他们既是现实的主体,当然也应该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社会发展在促进人的主体性朝更高层次发展的空间,我们要更多关注艺术类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更多关注他们在网络社会环境中主体性的成长。在大学四年学习中,二年级是接受文化和专业理论通识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量比较大,要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拓展,创造条件扩充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利用网络摄取知识和信息。

3.加强日常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除了加强必要的理论教育外,应该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引导,尤其要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正确引导,针对他们在网络中表现的不良自主性,即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动机,在网络社会中为所欲为,放纵自我,作出有悖于网络社会规则的行为,如:浏览不良信息、散布黄色信息、错误言论,甚至充当网络黑客。因此,要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成才中的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发挥网络资源的最大效益。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上网学习习惯,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关系,避免沉迷于网络娱乐,一味追求虚拟感官刺激,导致网络成瘾,形成对网络的盲从性或工具性的现实选择。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管理和教育,同时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4.积极探索网络社会的情感导向。从调研数字分析,网络社会是艺术类大学生拓展人际交往重要工具与手段,学生对网络社会的交友比在现实环境中更广泛和频繁,研究网络社会学生的人际交往,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和感情动向。在前面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艺术类学生对不良情绪的传递和表达首选对象是朋友,关注艺术类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感情与交友,并积极引导网络择友和交友,是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课程教学在注重技术传授同时,还需要任课教师从学生身心成长的角度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亲情、友情、爱情等道德情感与平等互助、协调一致的道德关系。

综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新疆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网络的频率虽然较低,阅读的内容也相对单一、健康;但网络的影响依然存在,在不断干扰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何清文,黄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前沿,2008(5)

2.岳爱武.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探析.当代教育论坛,2009(1)

3.王汝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微.电化教育研究,2007(6).

4.胡针.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1(6).

5.李瑜.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1).

网络社会调研篇9

引言

社会性媒体(Socialmedia/Socialnetworking)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媒体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免费应用、集体构建、协作分享、汇聚智慧。其平民化的特点,吸引了国内外广泛的用户群体参与使用[1][2][3]。在中国,大学生是社会性媒体最主要用户群之一,新技术工具会影响使用者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4],这种转变也必然会迁移影响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学习。研究社会性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社会性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将有利于充分发掘社会性网络的潜在价值,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地使用社会性媒体。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希望了解大学生使用社会性媒体的情况,探索社会性媒体自身的潜在教育价值,尝试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社会性媒体。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中包括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共计23道题。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当前大学生使用社会性媒体的总体状况如何?(2)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社会媒体有哪些?(3)大学生经常使用各类社会性媒体做些什么事情?(4)社会性媒体的使用是否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是否产生了影响?

2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和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在读研究生。调查对象年龄范围定位在19-25周岁之间。调查范围尽量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问卷利用网络问卷平台“问道”网来,问卷发放时间自2010年3月30日到2010年7月30日。回收问卷310份,有效问卷308份。

3数据统计方法

对研究过程所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主要利用“问道”问卷平台(省略/5948971788.aspx)自身的统计功能和excel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二研究结果

1参与调查人群情况及使用社会性网络情况

如图2,3所示,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份,除青海、内蒙、新疆、台湾、香港等地区,均有学生参与调查,来自国内各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很早就知道社会性网络,但多数是大学期间才真正开始注册使用(见图1(a))。据学生反映,高中时因为受到家长的管制和限制,所以只有进入大学才可以真正使用。而高中毕业后,他们的社交圈子才真正展开,社会性网络可以让他们和友人保持联系。超过46%的学生每天至少登陆一次社会性网络,超过32%的学生每周登陆社会性网站的次数在5-7次之间(见图1(b))。可以看出社会性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媒体网络

本调查列出各种常用的社会性网络,希望了解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社会性网络有哪些,具体结果如下(如图4所示):

参与调查的学生最经常使用的社会性网络有新浪博客、Google、百度百科、迅雷、酷狗、优酷网、土豆网、开心网、校内(人人)网、腾迅QQ和淘宝网,学生中超过80%的人选择使用上述社会性网络。从上述社会网络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学生们主要选择博客类、社会交友类、娱乐多媒体类和网络购物类等网络。

社会性网络虽然使用广泛,但由于不同网络其功能特点和好用性也影响着用户注册数量,对于大多数网络来说,学生们常常以访客的身份来访问,成为注册用户的却很少(如图5所示)。

学生们注册的网络主要有:校内(人人)网、腾迅QQ、淘宝网、迅雷、百度百科、优酷网、土豆网以及新浪博客。社会性网络注册率并不高,校内(人人)和腾讯QQ是注册量最高的网络,注册率分别是76.6%和71.1%,其他社会性网络只有很少的注册量,以访客身份使用社会性网络成为学生们最惯常的行为。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学生们普遍选择使用校内(人人)和腾讯QQ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者访谈了部分学生,学生们表示:由于校内(人人)和腾讯QQ上有他们的同学,他们的同学大多使用注册这两个网络,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这样他们才可以与朋友和同学取得联系,关注彼此的发展和动态。

3大学生登陆社会性媒体主要的行为活动

大学生们登陆社会性网络后主要做些什么活动[5][6]?通过汇总分析,参与调查的学生们使用社会性媒体主要进行:交友、与同学朋友沟通联系、关注和了解好友的近况、个人信息、写博客、分享经典的东西、抒发自己的心情、开阔视野和了解最新消息和动态。图6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社会性网络主要集中于娱乐、交友和沟通方面,学生们更喜欢单方面地“享受”社会性网络的服务,而不愿意主动创造、参与、建构、分享。主动分享和贡献行为十分不足。

4大学生使用社会性媒体的满意度评价

大学生使用社会性媒体时是否感到满意?参与调查的学生表示:社会性网络让沟通更加方便,信息丰富,能够满足和丰富他们的娱乐和生活。令人不满意的是:社会性网络均需要注册帐号,注册麻烦繁琐,不注册无法访问和使用必要的信息和功能;社会性网络中信息杂乱、良莠不齐,垃圾、诈骗和虚假的信息常常令人困扰,选择信息需要经过筛选和过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够让人放心,担心个人信息的泄漏;此外,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信息的公开性和免费性方面也有待提高。信息覆盖范围广,但是缺少个性化设置功能,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设置功能有待提升;各类网站植入广告过多,言论不够自由。

5社会性媒体对大学生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情况

社会性媒体是否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我们提供了“学习,交友,娱乐,沟通,购物”等几个关键字,而学生们所给出的答案集中在:交友、娱乐、沟通、购物方面。社会性媒体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方便快捷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在学习影响方面,学生表示:社会性媒体更加方便他们学习,而他们所谓的学习是指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视野开阔、知识面拓宽了!可见这里的学习是指一种比较广义宽泛的、没有针对性的学习,社会性网络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还没有发挥出来,对于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还有待于深入挖掘。

三研究结论

本次调查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发现很多问题,对当前大学生使用社会性媒体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社会性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腾迅QQ和校内(人人网)是当前大学生最经常使用、注册人数最多的网络,由于其受众范围广,学生们可以在此寻找到自己的朋友和同学,这是吸引大学生们注册使用的主要原因。

社会性网络中的娱乐、交友、沟通和个人空间展示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社会性网络所蕴含的分享、参与、协作、构建理念并没有得以充分实现。社会性网络自身具有的社会学习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大学生仅仅局限于利用其获取信息和开阔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群体智慧的汇聚与建构还没有真正实现。

社会性网络是一种面向大众的、社会性的、价值中立的媒体,其自身价值随着使用者应用而体现。社会性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和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网络上的信息杂乱、良莠不齐,虚假和不真实信息的存在给学生使用中带来了不安全隐患,为学生有效利用信息带来了困扰[6][7],当前学生是一种随性的应用,适当地加以引导,将有利于大学生有效合理地应用,发掘出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另外,社会性网络都各自为政,用户需要注册才能获得相关服务,这为选择使用社会性媒体带来了阻碍和限制,未来如何为用户设置统一的openiD将是社会性网络为实现互连互通所应该共同探索的一个话题。

研究也发现:学生们喜欢关注熟悉的同学和友人的动态,同熟悉的人分享彼此的心情和感受,与熟悉的人交流沟通,个人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考虑仍然在影响着学生们的网络行为。学生们主动与陌生人建立交往沟通的机会不大,社会性网络本身所蕴含的社会交互理念没有真正在网络上实现。深入挖掘社会性网络的社会交互价值,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挥社会性网络潜在的学习和教育价值是我们教育技术界人士应该给与更多关注的课题。

结束语

社会性网络自身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然而这种价值需要我们使用者去发掘才能实现。从本研究来看,目前多数大学生使用社会性网络时,社会网络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社会性网络确实正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可是社会性网络自身价值中立性在影响和阻碍着其价值的发挥,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们认真思考如何恰当地设计使用社会性媒体,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从而促进大学生群体更好地发展,这将是我们未来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over80%ofamericansUseSocialmediamonthly[eB/oL].

[2]Sarahperez.who'sonlineandwhataretheyDoingthere?

[eB/oL].

[3]GlobalYouthSurvey:Socialmedia[eB/oL].

[4](德)吉仁泽著,刘永芳译.适应性思维[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6:1-2.

[5]SocialmediainChina[eB/oL].省略/2009/01/12/social-media-in-china.>

[6]Daveevans,ClickZ.Socialmedia:theKeyisBehavior

[eB/oL].

[7]emre,Sokullu.openYou:theLimitsofprivacyontheSocial

web[eB/oL].

ResearchonChineseCollegeStudentsapplyingSocialmedia

LiYin-ling

(Collegeofeducation,HarbinnormalUniversity,Harbin150025,China)

网络社会调研篇10

Zhao等(2007)【24】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39个经济体样本的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实了法律作为一种影响internet扩散的因素。ndubizuet等运用二手数据的方法对不同国家的法律环境影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活动(ndubizuetal.2002)进行了实证分析【25】。一组调查研究也表明,监管环境对影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工业化经济体的国家(Gibbsetal.2004;Zhuetal.2005)【26-27】。国内学者宋祎旎(2007)【17】认为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环境影响其健康发展。沙际品(2009)【28】认为,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加深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活动的信任。蒋璐【29】(2011)提出我国网络团购中,法律纠纷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阻碍网络团购的发展。汤发俊【17】(2011)认为,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法律环境也会约束网络团购的发展。基于上面的文献理论和实证研究,可以进行下列假设,足够的适应性和支持性的法律环境在国家层面上对引导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将产生正向影响。法律环境对引导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将会产生正向影响。

2网络团购发展中的政策环境

在早期的国外实证研究中,iacovou等人(1995)【30】发现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激励政策能够促进eDi在加拿大的快速发展。mcKnightetal【7】(2002)认为消费者对团购网站的信任度受制度性保障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公共政策和制度在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团购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worldBank)的研究也表明,在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底期间,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在电信行业引进了自由竞争机制,使网络团购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本快速降低并迅速发展(worldBank,2006)【31】。新加坡政府对电子商务采纳和信息技术发展有一个非常清晰地愿景,不仅在国家信息技术发展上投入了很多资金,而且采取很多的教育活动去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thatcheretal.2006)【32】。从上述文献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的结论中可以进行下列假设,国家的政策环境(激励措施,举措,税收减免和其它的财政激励措施)对引导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会产生正向影响。假设5:政策环境对引导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将会产生正向影响。

3研究方法和调查结果

3.1概念模型和研究变量

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及研究假设的建立,本文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这个概念模型聚焦在网络团购发展中国家宏观层面的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构成对引导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影响,其中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这个研究中的五个假设在接下来的实证研究中将被进行验证,每个研究模型的构建都在先前的实证研究中被证实,然后没有研究去证实这五者之间在国家信息生态层面对网络团购中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本文将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设为自变量X,分别为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为自变量X1,技术环境因素为自变量X2,经济环境因素为X3,法律环境因素为X4,政策环境因素为X5,消费者网络团购意向为因变量Y.

3.2问卷设计

在此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对网络团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问卷设计包含三个部分:①网络团购消费者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和团购类型等;②网络团购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向与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为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③消费者网络团购参与意愿的调查,包括被调查人对网络团购的关注度、参与度、需要程度,网络团购的参与次数和金额,以及网络团购的推荐意愿等。研究中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对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因素对网络团购消费者团购意向的影响进行问项的设计,它是一般调查问卷中测量被调查者态度时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个陈述,根据程度的不同,都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这五种由浅及深的选项构成,并分别赋予其相应的分数1、2、3、4、5,最后得分能够体现出被调查者的态度。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题型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和量表题。在调查消费者个人信息时采用单选题的形式,在调查消费者参与团购活动消费类型时采用多选题的形式,在测度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时选用量表题的形式。

3.3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本次研究调查问卷采用的是互联网发放问卷方式,利用问卷星网站,以广大网民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收回204份问卷。收回的问卷中有14份问卷的被调查人没有参与过网络团购,因此将这14份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处理。最终得到实际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3.1%。

4数据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中,使用描述性统计来分析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对网络团购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程度的整体情况。从结果可以看出,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①现阶段,我国针对网络团购方面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情况相对比较好,互联网普及率高,公众接受新型消费模式的观念较强。②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日新月异,与网络团购相关的信息及安全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团购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及速度比较满意,评价也较高。③政策、法律环境的平均值都相对较低,说明现阶段我国针对网络团购的政策较少,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政策、法律环境评价一般。平均值最低的是经济环境因素,只有2.98,总体结论为一般。说明虽然现阶段我国经济环境虽发展迅速,但由于网络消费者主体为学生或年轻上班族,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体现在这群消费者自身时,现实感觉并不是很强烈。本文来自于《情报科学》杂志。情报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4.2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