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6:49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国蓬勃开展,这对提升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闲散人员就业、创建城乡和谐的新局面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问题,这里我们选择几个极为重要的提出来就教于各位同仁,望引起重视。

一 规范指导理念

指导理念是指开发乡村旅游时应该树立的目标和和观念,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和阐释。二是推广这一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所在,即开发理念。

目前流行的概念有农家乐、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业部门用休闲农业,旅游部门用农业旅游;农村工作办公室则使用农家乐。内容相似,交互替代,并且各自推出了示范户、点、村。虽然使人们感受到了通力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形式,却也暴露了步调不一,各自为政的行政弊端。概念不规范,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有人认为搞好农家乐就是搞好了新农村建设;也有的认为做好休闲农业,便做好了乡村旅游。概念不规范,也使人们认不清方向,抓不住重点,尤其是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面对多种概念,更是无所适从。事实上,国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有过统一,这就是“乡村旅游”。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议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一词;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应该是基于对中央精神的理解。所谓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这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旅游的空间概念,除已建成的景区、高尔夫球场、大型度假设施外的一切在乡村旅游活动都包含在乡村旅游概念之中。这个定义阐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这是一种以乡村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农民;同时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备。第二层,以旅游为纽带,转移消费热点,既满足了市民求新、求异、求知的心里需求,又自然的促进了城乡交流,达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目的。农家乐是指在农户家庭中进行的吃、住、娱的活动,概念内涵狭窄,只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何况外来人员在农家吃住娱的过程中,更多享用的是公有资源,而不是一家一户的私有资源。休闲农业是从产业的角度的单一定义,就内容而言,也只是乡村旅游中观光的一个方面。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旅游发达的国家,尽管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之说,但正式文件多数仍使用乡村旅游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同国际接轨,把农村、农业、农户旅游的概念统一到乡村旅游之中,以规范视听。

基于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我们在开发理念上应该以提高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就业,造就城乡和谐为目标。而不是以开发乡村旅游为幌子,把占有土地资源的矛头由城市转向农村,或租赁一片土地建造企业的疗养院;或修建自己的后花园。吴仪副总理在给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应该规范到这条主线上来。

二 设置开发门槛

从经济学角度看,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因游客空间位移形成的经济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乡村旅游开发,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适度开发。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必然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我们根据对浙江、四川、陕西、山东、江西、广东五省的大规模市场调查和1500余个乡村旅游点的实地考察,依靠GiS、旅游流等技术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得出三个结论。

1.地理位置选择三种类型

一是年游客量在10万人以上的大型景区周边,尤其是山水型景区周围的村落倍受中老年游客和自助游客欢迎,也是对景区接待设施的一种有效补充。二是环城市游憩带(城乡结合部),车程在50分钟左右,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作依托的村落。如山林、庙宇、河溪、农业科技园、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以双休日家庭、亲友市场为主体。三是景观或建筑或民俗奇特的边远山村。如气候、水质特别的长寿村,建筑布局奇异的八卦村,风俗少见的民族村等,是自驾车、驴友市场重点关注的地方。能满足多层次城市居民的心里需求,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都属于这三种类型。

2.每一个村庄称为一个乡村旅游点

同类型的村庄,优先考虑具备开展旅游活动条件、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的村寨。小的自然村可以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乡村旅游点,建筑风格只要能够协调统一即可,不必过于强求所谓“原始”,乡村的内涵可以多种多样。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的农户,不能超过总户数的40%,否则,将会形成产业链条中断。余下的60%农户可以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尤其是本地生态型餐饮原料的供应,一般一个农户需要8~10个供应户,产业链还可以合同形式由本村延伸到无条件从事乡村旅游的村寨。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2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又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之后,经过对解决“三农”问题多年的探索与思考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记。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精辟概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农村的高度统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战略决策。“三农三牧”问题始终是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事求是地说,也始终是没有彻底解决好的“症中之症”。不走新路,不出新策,不多管齐下,恐怕难以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首先,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牧区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村牧区水利建设,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按照以城带乡、同步规划的原则,支持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牧区延伸,行政嘎查村全部通路、通电、通电话,实现乡乡能上网。做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节约土地、设施配套、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引导农村牧区居民点布局。继续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干旱缺水地区和高砷高氟地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方面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牧区。全面普及农村牧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两基”攻坚计划。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大力改善贫困落后地区的办学条件,建立农村牧区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继续实施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全面完成初中计算机教室建设任务。加大全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完成小学以城镇寄宿制中心小学为主、初中以城镇为主的义务教育体系,实现普通高中全部集中到旗县所在地。加强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牧民医疗卫生条件。巩固和完善以旗县医院为骨干、苏木乡镇卫生院为基础、覆盖农村牧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合作制度,对因病致贫的困难农牧民实行医疗救助。推进农村牧区基层文化站建设,编制实施全区苏木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继续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牧区信息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对农牧户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用于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其次,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着力调整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牧业。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改善种植业结构,稳定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和饲草料种植效益。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增加单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扩大专用小麦和玉米、优质小杂粮、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农牧业结构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推行舍饲圈养、模式化饲养、集约化经营,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互补。稳定发展牧区畜牧业,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保护基本草牧场,全面推行休牧、禁牧和轮牧。优化养殖业结构,加快良种繁育,提高自繁能力、良种比例和单位产出。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商业物流;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546-05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物流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产业,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而在物流产业中商业物流更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当前商业中的较高业态连锁、百货公司和商业中心的运转基础。同时一个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也和很多因素相关,城镇化的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1]。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化为城镇型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速度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但是在数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环境污染、留守儿童、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影响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一个立足于建立在整体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各种因素使农村得以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同时,中国的西北地区一直以来是中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但是因为区域以及历史的原因,物流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用新型城镇化的视野来研究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希望给西北地区进一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予以借鉴。本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是建立在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解析,明确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构建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要求;另外一个层面上,以西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1概念解析

虽然城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为了更好的区分新旧城镇化的概念,有必要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

1.1城镇化

城镇化的概念源自城市化,是不同研究者为了区别彼此的研究切入点进行的概念区分。城市化其本身包含两层含义[2]:第一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第二是城市的生产以及生活特征开始影响城市周边的地区。当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人口的非农化转变、地域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城镇化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城镇化意味着务农人口的不断减少、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活观念的不断延伸。

1.2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提出的,更强调人的本质性特征,发展现代工业、统筹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实现其与农村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高效集约、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1.3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对城镇化过程质量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注重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在注重城镇化硬件措施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农村居民的就业、居住、升学、医疗等社会问题,是一个观念的彻底革新。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提出了特色化的发展,也就是不同地区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3]。

1.4农村商业物流

农村商业物流的概念是从区域物流的概念延伸而来,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物流的一个小分支,强调一定区域内商业物品的物流,所以必须首先弄清区域物流的概念。区域物流是国家物流体系的分解,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建构在区域基础设施基础之上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一个包含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传递全过程的总体。

2农村商业物流的特征

区域商业物流作为一种有别于国家物流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区域紧密相关性。地区性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形成的相对独立空间,区域物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表现为区域内的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以及实体性。独立性表现在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内部各个物流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紧密关系,不同的区域商业物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表明区域商业物流之所以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内,其利益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4];开放性说明区域商业物流的独立性并不代表其是完全封闭的,其发展的过程也是和外部相互联系的过程,需要和其他的区域物流进行分工协作,以及职能调整,最为重要的是,在明确其他的区域物流的特点之后,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特征形成自身的区域优势;区域紧密相关性表示区域商业物流归根到底是和一定的区域相联系的,那么所处区域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商业物流带来影响。

3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理论的提出对中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过度追求数量以及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对于在西北地区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现状

1984年是全国范围内城市数量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1984年以前由于国家城市发展的重心在于中西部地区,则西北地区的城市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城市的数量是全国城市总数的35%,但是1984年以后,随着国家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城市数量仅仅占到全国的18.3%,在数量上明显滞后于东、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城市非农人口仅占全国的16.6%。城市等级层次,不同规模,发展战略意义是不一样的,和东中部地区进行比较,西北地区在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数量上都明显落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分布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这也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城市密度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在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上,西北地区居民处于落后状况。从这些衡量指标综合来看,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亟待调整思路,进行跨越式的发展。

3.1.1西北商业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分析物流运输是物流产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衡量物流运输水平一般是以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以及单位里程。西北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的是公路运输,而铁路运输以及高速运输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也显示出西北物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3.1.2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增长率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较慢,只有甘肃省6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20%,同时西北地区的地区之间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其中新疆地区在西北地区呈现明显的落后态势。

3.2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分析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的地理因素制约,也有主观战略发展因素,只有清晰了解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打破发展的壁垒,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观念来实现发展。

3.2.1地理环境恶劣对于区域的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地理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但是西北地区相对于东、中部地区,交通条件比较恶劣,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普遍缺乏,大型商品物流的重要依靠水运是其发展的致命伤。

3.2.2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但是西北部地区在这一方面明显滞后。卫生问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交通及通信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西北地区进一步的发展。

3.2.3观念与管理水平落后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水平的落后。服务意识差、管理模式落后、制度创新难都是其落后的重要原因。

3.2.4城镇化特色挖掘不足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不同地区挖掘自身特色,实施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以及地理环境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对其特色没有加以很好的利用[5]。

4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构建

中国西北地区,要想突破现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型城镇化的构建。

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各种协调的过程,是重视发展质量的过程。规模协调包含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不同的层次,要实现规模协调,就要在不同地区实行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国家要协调发展大、中、小型城市的数量;要加强不同地区的协作,注重合理流动农村人口;功能协调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城镇化还必须发挥文化和政治的作用,要使城镇的各个功能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协调要强调在不同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是新型城镇化注重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使人口、环境、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西北地区在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普遍的因素,还要关注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城市,要重视其不同的作用,对于中心城市强调综合服务型功能,要进一步进行中型城市的建设,要重视镇这一层级的发展,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在职能上突出重点,依托西北地区特殊的风俗民情,打造特色专业城镇。

5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区域商业物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东、中部地区的商业物流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因为物流行业在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加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大量的物流设施虽然已经老化,但是依然长期运作,使很多物流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物流体系分割不合理,资源不能完全利用,商业物流不同于其他的物流,批发企业、物资企业、储运企业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在西北地区最初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思维,商业物流一般散落在各个商业企业中,资源处于无法进行合理利用状态,设施也不能进行相互利用和集中管理;没有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国的东、中部地区,一些大型的商业企业现在已有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限制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进一步发展[6];第三方物流发展进程缓慢,因为物流的高额的基础成本性,在一个地区,形成第三方物流,从而进行统一管理,是一个地区发展商业物流最好的模式,但是西北地区因为观念和历史原因,往往没有这种第三方物流的意识,而是选择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但是由于其规模的限制,又常常带来季节性等资源浪费;信息化水平低,中国的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体系在信息化技术上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商品识别码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技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导致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的落后。

5.1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现状

农村物流因为和农业结合在一起,而农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所以农村商业物流也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包含了从农产品的形成、存储、加工、消费的全过程,以及农村人口生活用品获得全过程的物流形态。在中国的农村物流发展中,西北地区比较滞后,研究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现状,有利于准确发现农村商业物流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5.1.1农村商业物流交通状况中国西北地区的农村商业物流所依赖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传统型的运输工具,例如铁路、公路以及水路运输。近七年建成新线8431km,到2004年末,全国铁路复线总里程24908km,电气化总里程19102km。2004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4.9亿t,比1997年增加7.7亿t;完成货物周转量19086亿t/km,比1997年增加5832.7亿t/km;完成旅客周转量5712.2亿人/km,比1997年增加2127.3亿人/km。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在农村构建起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公路运输是连接农村点对点物流所依赖的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到200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2万km,乡镇通公路率达99.5%,行政村通路率达92.9%,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个和8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增大,2004年末达19.5km/km2,比1997年末增加3.86km/km2[7]。综合物流运输方式,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铁路和公路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更为先进的运输方式在农村商业物流的应用非常有限。

5.1.2农村商业物流信息通讯状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业物流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农村基本的信息通讯工具例如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2004年,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354万部增加到6.47亿部。全国形成了“八纵八横”格状光缆干线,移通信网、数据网、ip电话业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5.1.3农产品物流现状在农村商业物流中,农产品物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出现,随着点对点的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就全国的农产品交易数量的比例分配而言,全国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

5.2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问题分析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在基础设施、信息设备都呈现出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农村的农产品物流更是城市商业物流的空白项。但是单单研究现状是没有作用的,必须深刻了解现状背后隐藏的农村商业物流的现实问题,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

5.2.1商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的商业物流所依赖的运输工具最主要的还是铁路、公路、水运这些传统型的物流方式,对于运输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应用在农村商业物流上较少,同时基础设施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物流运输工具上,农村商业物流在物品的保管以及包装和设施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5.2.2农村商业物流专业化水平低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本身就是分工的结果,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农村商业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就是作为一个农村经济的辅助工具,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商业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商业物流存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农村商业物流的很多方面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统筹发挥作用。

5.2.3农村商业物流的政策调控不到位因为商业物流在投资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短期内不易收回资金,并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和介入。但是,相对于政府部门对城市商业物流的调控,其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调控,显然存在较大的管理不足,使得不公平竞争、无序竞争、不公开交易、不规范操作经常性发生。

6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建议

新型城镇化理论相比较传统的城镇化理论,有了很多方面的改进,那么新型城镇化理论对于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为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6.1重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规划建设

物流作为一个产业,近几年来其对于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各个地区也都非常重视区域商业物流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特别强调事前的规划,联系到商业物流的建设,西北地区本来的地理条件就比较恶劣,在建设区域物流的时候,更要做好规划,同时联系当地的商业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等等,要借鉴东、中部地区发展商业物流的经验,在进行具体的商业物流建设前做好区域的规划。

6.2对现有的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设施进行整合改造以及新建

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节约和整合。同时对于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有必要先对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由于当前西北地区的物流资源散落在各个商业机构中,做好对当前资源的充分利用,翻建、改建以及新建设施要同步实施。必须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撑,对当前的设施进行集约化的管理。

6.3重视商业物流的信息技术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重视创新,以及新兴技术的利用,而物流系统如果想做到高效,就必须发展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化的内涵是通过建立商品数据库,使商品代码化、运输网络合理化、经营管理电子化,从而实现从订货、运输、分配全过程集约管理。

6.4更新发展理念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物流行业是21世纪的重要的利润来源。但是相对于互联网行业,知识型人才的高度密集,商业物流特别是农村商业物流,人才是特别稀缺的。对于农村商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采取实地培训的方式,在实际的物流操作中增强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同时因为农村商业物流是建立在城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在发展农村商业物流的时候借鉴城市商业物流发展的经验。

6.5将农村商业物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物流行业是牵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动脉,但是正如其特点所示,其初始投资巨大,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必须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可以采取有关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费缓交等手段来刺激民间资本对农村商业物流的投资。由于目前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投入一定的研发资本,政府可以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农村商业物流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娟娟.西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7(5):92-94.

[2]姜大立,王丰,甘明.西部商业物流中心发展思路[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2):5-8.

[3]薛荔,陶德馨.中国商业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物流科技,2006(5):1-3.

[4]谭春平,王烨.甘肃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基于西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9(5):53-55.

[5]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现状与政策性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6):99-103.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 农联 

        当前,在讨论“三农”问题时,往往是就“三农”谈“三农”,极少有学者在探析“三农”出路时论及邓小平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关于中国农村改革“两个飞跃”的设想。同样,十六届五中全会虽然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通篇没有“两个飞跃”的字样。由此,可以定论“新农村”绝对“新”不到哪里去,必然会沦为过去所提的“三农”问题的翻版。不过唯一区别在于“三农”侧重指问题,是一个问题性概念,而“新农村”则是个目标性命题。

         (一)“三农顽症”告诉我们什么

         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解读上,笔者发现虽然参与解读的学者很多,但都是整齐划一的认识。极少有从“新农村”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中掘出“新意”来。就其原因来说,大概中央对“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以往“三农”改革的继续,本无新意,当然,也就嚼不出新味道。倘若真如此,恐怕“十一五”后,当我们在盘点五年来的成果时,“三农”处境不比现在更进一步恶化已是大幸。尽管凭心而论无论政界还是学界可能在这五年中就所谓的“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花了不少心血,但五年后的现实并不会为我们的“劳苦”而有所改善。这样没招“十二五”还得痛定思痛再抛出个“建设社会主义新新农村”的概念来,然后焦头烂额再五年。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呼吁重新审视“三农”的根本矛盾和政策。早在五年前,当在武汉目睹了李昌平声泪俱下写给朱镕基总理的“万言书”后,曾花了近两个多月时间到四川、湖北、新疆等省实地考察。在考察后,提出了系统的农村改革设想,即“农联”模式化的初步构想,同时预言如果中国的农村不迅速渐趋式向“农联”模式迈进,任何改革措施只会使“三农”问题积重难返,政府陷入“三农”发展的泥潭只会越来越深。五年过去了,“三农”依旧是焦点,唯一变的是李昌平换成了吴春桃夫妇,而原来的李昌平也过上了甚是体面的生活。李昌平走了,吴春桃夫妇来了又去了,五年后又会是谁呢?“三农”问题为何成了“顽症”?根本原因何在?其实笔者之一在《经济学消息报》(总第672期)中已就此问题作过专题论述,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核心不在农民问题,而在农村问题,也即农村的长远发展问题,而不是我们“年年提、月月提、日日提”的“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这是个很严重的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偏差。如果不针对主要矛盾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解决去改去革,而仅仅“为增加收入而改革”那么再动听的宏伟大计也必然无济于事。

        (二)权威专家对“新农村”运动的解读

        如今,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命题,这无疑是一个实质性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契机。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实现“第二个飞跃”已提上议事日程,关键得看这是个什么样的“新农村”。

        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解读,怎样才是正解呢?应该说来,最能代表学界、政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权威解读的无疑是林毅夫、张红宇、丁力等学界和政界名流在《21世纪经济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专题中的系列阐释。从文中对嘉宾的介绍可知,林毅夫是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红宇以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丁力以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身份参与了“新农村”的解读。应该说来凭资历和阅历这三位对“三农”都是极具话语权的,他们对“新农村”或“三农”的理解无疑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关于“新农村”的形成背景林毅夫教授从“三农”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提出“新农村”是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现实要求。张红宇和丁力二位则从农村的发展要求来阐释“新农村”的意义。就如何实现和建设“新农村”,林毅夫认为,“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的,最持续的就是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里大量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笔者认为,减少农民是必然的,而最关键的是如何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不是泛化概念下的“农民”。当然这不仅仅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更是农村社会长远发展的必然。在就如何构建新农村这个问题时林毅夫认为,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认为这是“把钱用到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地方,因为这样建设能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张红宇的认识也如出一辙,认为要启动农村市场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并指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两条道路:“一是农业内部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要求政策上要多予少取。比如,拓展补贴范围和增加新的补贴等”。丁力认为,新农村下农民要转变为新型农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都得有新的转变。颇有新意的是,丁力指出建设新农村实际上是农村“就地城市化”。丁力的认识无疑已经接近基于“两个飞跃”设想下新农村的真正内涵。尽管三位“三农”专家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远见卓识。但从总体上看“三位”专家对新农村的把握,更多地仍着眼于现实中“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新农村运动”的认识仍然还停留在“三农”改革的修补之上,并没有更多的新意和重大突破。但却能代表了当前相当多政学界人士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观点。由此可见,正如笔者所担心的,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没有着眼于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

        (三)“新农村”的意义应该何在

        笔者认为:“新农村”必须实施新的农村发展战略才能谓之“新”,应该是对以往“三农”改革的重新审视和再定位而不是当前“三农”改革的继续。“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应该是一场农村的革命,一场基于邓小平所提出的“两个飞跃”设想的革命式改革。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的“新农村运动”才具有真正的历史意义,才能切中“三农顽症”的要害。否则,任何意义上的“新农村”都将是以往“三农”提法的继续,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则会沦为“表决心”的漂亮口号,从而失去任何实质性意义。

        在改革中,无论政界还是学界似乎都存在一种心理偏好,即总喜欢将一项政策措施的意义夸大,并将其与历史上某次重大的变革作“战略意义”上的等量齐观。比如,不少学者将“费税改革”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之后农村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可实际上“费税改革”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作用极为有限,即便全部免除农业税并不断地再给农民补助,它的作用也仅仅只能停留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上。要不“费税改革”已经被“深化”了这么多次,“三农”问题却反而越来越突出了呢?故解决“三农”问题不是“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这么简单。“三农”的结症在于长期以来“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当前最广大的农村仍然无法摆脱“个体家户生产”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样的“小生产”是无法应对越来越开放有序的“大市场”的。如果不走真正?“产销一体化”并尽快实现专业化大生产,那么“农户经济”必然会走向没落,“费税改革”是挽救不了“小农经济”的。

        如前文分析,当前对“新农村”的解读文献中除了一些套话和官话外,大多没有深入到“新农村”的实质,认识的层次不深。目前看来“新农村”的提出仅仅是基于当前“三农”问题的日益尖锐,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再度重视而已。其意义顶多只能同在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深陷发展的泥潭后提出“振兴东北”一样。所以在“三农”问题处境日益恶化后提出“新农村”,在逻辑上是不难理解的。这样的解读中“新农村运动”只能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国家的宏观战略调整相并列。当然,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的解读绝对是不够的。

        按照笔者的理解,如果真要纳入“三次重大变革”?比较的话,那么土地革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无疑是两次重大变革,第三次重大变革是什么呢?这就是邓小平“两次飞跃”所设想的第二次飞跃,即“集体经济”。当然,这里的“集体经济”绝不应该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前的那个“集体经济”,而是具有现代公司制特征的有广泛农民参与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产销一体化”组织,也就是后文所提出的“农联”。此次十六大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虽然没有提到“两个飞跃”的思想,但仍可视为实现“第二次飞跃”的一个重要契机。如果新农村的意义是为了实现“第二次飞跃”的话,无疑“十一五”就是“第三次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四)如何将“两个飞跃”的设想融入“新农村运动”

        1990年邓小平首次系统提出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重要论断是其农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解决历史积累的“三农”问题,不可能再拘泥目前这种常规办法,小搞小闹,否则是难以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施以大手笔、出手非凡,才能振奋人心,才能彻底改变农村发展的旧观念,才能尽快改善“三农”形势和城乡关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此探寻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就必须有新的纬度:

        第一,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问题可以通过民工输出等多种方式来解决,但农村问题却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没有农业生产力的真正提高一切改革都将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一个具体要求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具有规模经济的大生产。这是我们“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那种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人均耕地少,没有必要实现农业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的大生产是极端错误的。这种认识只会把农村引向死胡同。

        第二,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办事,而不是一味的帮扶。市场原则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权,还农民自己决定如何发展自己的权利,让农民自主自愿自发走向专业合作组织。要强调合理引导下的农民自治和自由组织,不能靠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实行生产和销售的联合。再就是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包括市场主体即农民地位身份的平等和产品、服务交换的平等。为此要彻底废除“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不公平、不公正的户籍制度,还农民国民待遇,同时实现农业产品的商品化避免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剪刀差”现象,实行等价交换。

        第三,必须坚持走集体化、公司制的道路。走集体化的道路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经济以及有效解决农村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必由之路;而公司制的组织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管理的保证也是建立现代化农村的必然要求。让农民自主自愿组织成立农村联合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农联”)使之成为在性质和职能上区别于当前乡镇企业、中介组织、农业协会以及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资产、技术、资金、劳动力以及农产品等入股“农联”,成为“农联”股东或固定员工并享受获利分红的权利。需要强调一点:“农联”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的生产型经济实体,是联系分散农户、逐步实现土地集中、生产环节的统一生产经营以及流通环节的一体化管理等职能于一身的集体组织。

        第四,必须以积极而稳妥的土地政策制度创新为依托。这是农村改革与发展新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着。没有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就不会有农业产业化,更不可能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规模经济。而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关键在于土地流转的真正实现。为此要在家庭联产责任制下在保证农户原始承包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和集中方式。让农户拥有完全的租赁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使土地不仅仅成为“温饱”的保障,更要成为农民长期收益的保障。由于我国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差,所以在土地流转中要强调确保土地给农民带来长期收益权,要积极探索实践用土地买社会保险,以土地作资产入股分红、拿土地使用权换工作岗位等方式来保证农民的长期利益,避免简单的一次性现金补偿。

        第五,充分发挥外部力量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农村要城市化、农民要变为市民、小生产要变成社会化的大生产,在当前必须要强调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是农村改革与发展新型模式的必然要求。鉴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训新型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也即“农联”模式)下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乡一级政府的行政职能要淡化,或考虑取消部分地方乡政府的行政设置,只设立区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在乡的驻点或办事处,并且要突出强调其科技服务和经济引导的功能,充分发挥规范市场、维护农民权益的作用。另外要多途径、多渠道地实现农联与城市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等其它经济实体的业务合作,共同融入乡村城市化建设,实现各经济实体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彼此服务,从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达到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和目的。

        实现“两个飞跃”的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坚持走“农联”模式化的改革道路无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新农村的理论探索。它的目的在于长远着手通过解决农村中“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为此,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苗长虹·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4]张新华等·城镇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初探—以佛山市为例[j]·南方农村,2004,(3)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5

小盘高送转概念股如火如荼的演绎中。笔者将小盘高送转概念股进攻路径划分为三大进攻群:第一进攻群是以奋达科技、云意电气为标杆的小盘高送转超级大龙头,本月最大涨幅均已经超过100%;第二战斗群是以同大股份、天银机电、中颖电子为代表的四小天王,以东华测试、安科瑞、美晨科技、麦捷科技、鼎泰新材、佛慈制药等处于主升浪军团股票;第三战斗群是以高盟新材、北京君正、同有科技、东方电热、浙江世宝、温州宏丰为代表的技术上处于突破临界点的潜力群。

根据历史规律,高送转的炒作分为三波:第一波炒朦胧,第二波炒作确定性,第三波炒填权。笔者认为,今年高送转概念股较往年启动早,炒作力度也更强,目前第一波炒作有进入阶段性尾声迹象,但调整后的高送转概念股还将继续活跃,故建议投资者紧盯两大领头旗帜的市场变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积极参与第二和第三进攻群中的潜力品种,充分分享高送转概念股独立行情大餐。

国家安全大主线上,城市监控、信息安全、国防军工概念股如期进入整理,防控识别区和嫦娥三号概念股异军突起。深化改革大主线上,以中昌海运、金鹰股份、宁波港为代表的舟山自贸区概念股;以杭钢股份、深康佳、珠江钢琴为代表的概念股;以金山开发、上海贝岭、锦江股份为代表的上海国资委概念股,也是各领三两日,但都无法形成持续性的上涨。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6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空间功能;发展路径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后显现的“城市病”、“农村衰落”等诸多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和政界对城市化的重新思考,认为:城市化不应该只注重城市规模无休止地扩充,而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农村也不应该单方面向城市无休止地提供资源,而忽略自身的功能和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空间概念的农村和乡村都简单表示为与城市相对应的“尚未城市化的地区”,经常被混用而不加以区别。正是如此,既相区别又相依存的孪生概念农村和乡村的界定含混不清,直接导致对城市和农(乡)村发展的定位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没能明晰。基于此,本文从非城市地区的界定为出发点,重新定位城市化,并在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下确定非城市空间农村和乡村的定位和功能变迁,从而为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提供依据。

一、非城市地区界定

1、地区属性界定标志

目前,对于地区属性的界定主要是通过单一的行政区划标准明确的,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一个地区的属性往往与最初的定位发生了严重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经济水平、人员结构、空间功能等方面。因此,本文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属性应该是围绕社会经济特征并通过空间大小、人口和社会结构、经济文化水平、空间联接能力和作用范围(资金流、商流、人流,信息流)等多个方面综合反映和区别的。基于此,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明确:一是法律地位。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定一个地区的司法权、中心职能以及在管理中的地位等因素,从而明确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之间的界限,这是最传统也最公认的标准,但却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二是居民区的大小和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量和面积区域的相对比值差异是突出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人口总人口/总面积的算术密度、总人口/居住和生产面积的人口生理学密度、总人口/(农业用地面积×单位面积产值)的供养密度、总人口/总居住面积的居住密度、农业劳动力总数/农用地面积的农业密度、农业劳动力总数/(农用地面积×单位面积产值)的土地使用密度、农业经营者总数/农用地面积的人地比、住房总数/计划建筑用地面积的建筑密度来反映。三是就业密度。目前,我国城市化研究中尚不多见用就业密度反映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的区别,但实际上这是区域发展研究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因此,就业密度可以通过每平方米的就业人数来表示。一般城市空间到非城市空间的就业密度会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规律。四是农业份额。农业份额是标注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最传统和最基本的指标。高农业份额是农村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而高工业份额是城市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五是结构弱化。非城市空间也被称为结构弱化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弱化很难通过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可以依照人口统计(人口密度、净迁移)与经济(地区产值、工农比例、税收)对比综合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距离)构建一个指数反映非城市空间的结构差异。

2、农村和乡村的特点与差异

基于以上对非城市空间地区属性的综合测定,农村和乡村在其发展定位和功能上其实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首先,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而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人类活动,这就决定了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农村对空间的依赖性要远远超过城市,具有鲜明的地域标签。其次,在一般解释中,乡村与农村概念没有本质差异,或和村落、乡村聚落等概念相联系。本文认为,乡村是指居住在城市以外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农业产业相联系的农村概念相比,乡村更强调从文学性的角度表达空间概念,更具有人文情怀。总之,农业这个生产活动或产业部门是农村所指向的空间所依托的基础,而脱离了不论工业还是农业的产业依赖性的纯粹意义上的居民区才是乡村的实质。基于工业化的城市快速发展,为城市营造了楼房林立、车流不息、人流如织的外在繁荣形象,但也引发了厂房和烟囱浓烟滚滚、交通拥挤、秩序混乱等的斑斑病症,这些无不唤醒了人们对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的乡村的思念之情,催生了农业和乡村浪漫主义。以地缘和血缘为基础,乡村的概念范畴创建的是一种与过度发展的城市景象完全不同的和谐理想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亲密而直接,山川田野、河流湖泊、飞禽走兽是乡村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人与人之间打破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冰冷,以非常熟络的情感进行“家长里短”式的密切交往。可见,农村是一种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乡村所彰显的是与城市和传统农村都截然不同的理想生活方式。

二、新型城市化的定位

从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地区属性的差别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新型城市化包含两个过程,即外在的以人口机械迁移为特征的物理过程,以及内在的以人口迁移为载体的城农(乡)文化经过矛盾碰撞而融合、升华最终统一为新型城市文明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和农(乡)村两个空间肩负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一方面,农村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城市建设需要的物资和人员;另一方面,城市不断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将先进、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向农(乡)村渗透。伴随着物理迁移和化学融合,城市和农(乡)村矛盾不断得以调和,功能分工不断得以深化,从而逐渐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区域功能的不同需求,最终形成新的社会结构划分。可见,一般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单一衡量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是存在问题的,城市化进程衡量的指标也不应该是人口从农(乡)村向城市迁移的简单等同,它涉及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环境等的一系列紧密而复杂的关系变迁,甚至还会受到如自然灾害、历史变革等地方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城市体系的动态和特征在政府决策、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和管理作用下发生巨大变化。

三、新型城市化主导的非城市空间功能变迁

1、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农村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由于城市一直是政治中心,是权力者集中和政令形成的地方,城市和农村表现出明显的角色差异:城市是先进、文明的标志,城市人决定什么是社会发展应该提倡鼓励的文明趋势;农村则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是城市压制和征服的对象,农村人只能处于弱势被动接受城市的“游戏规则”。具体表现为: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被称为“乡下人”,传达出城市人对农村人行为和生活习惯的轻蔑与偏见情绪;如果要肯定农村人的诚实、质朴、深明大义,则对其作出“做派不像乡下人”的肯定,而“跟城市人一样”的评价则显现出农村人对城市人的极度羡慕。可见,城市人和农村人在相互评价和认同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然而随着“城市病”的爆发,农村人对城市人的羡慕在城市对农村的不断掠夺与歧视中逐渐被磨灭,农村人开始对城市人表示出排斥,甚至嘲讽和不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因素严重冲击了农村的传统等级观念、伦理价值,从而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秩序和农村人安然接受生活方式;并且,农村人积极向往先进文明城市的追求常常被城市人“不平常”或不对等的待遇而打破,而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钟摆式颠沛生活的初期让农村人羡慕的“走出农村的优秀农村人”失去得到的落差更是让其充满不平衡感。即便是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病”表现出的不满,往往归罪于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太多,破坏了城市良好的“规矩”,却忽略了城市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问题。显然,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从工业文明和社会及产业分工中生发而出的新型文明以扬弃的方式取代了源自传统农业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社会规范。

作为工业化派生物和经济发展集聚效应产物的城市化,决定了农业部门和农村对于工业和城市的意义。无论任何体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都带来了农业对工业无偿的资本积累贡献,而这种贡献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农村和农民的“牺牲”,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出路也根本在于工业化。

2、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与乡村的概念已经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发生了质的改变。乡村成为城市重要的附属功能区之一,即通过农业专业化和机械化,乡村与物质生产部门的农业逐渐脱离了依存关系。[3]在此阶段,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到城乡差别已经基本消除的现代社会,城市和乡村在社会有机整体中肩负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功能。至此,乡村成为了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生活方式城市化了的农村,是经过城市文化改造了的农村,即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

3、农村到乡村的过渡

工业化进程呈现出的农村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城市快速发展与农村由于农业机械化将农业劳动力不断挤出农业和农村呈现出以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同时下降的“农村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在此阶段,与农村相对应的区域空间概念是工业城市,也就是说,城市工业发展所主导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机械迁移的物理过程是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其次,城市优越外壳铸造的“城市梦”导致城市规模效益下降乃至出现负效益,呈现出工业和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发展。在此阶段,农村受到各种城市因素不断地渗透,并与当地因素实现融合升华;农业渐渐脱离对农村空间的依赖,成为现代农场,工业渐渐退出城市而迁入城市近郊的工业聚集区。[4]至此,城市与农村的功能发生重大转变,并逐渐形成差异化格局。上升为纯粹生活居住型社区的农村成为拥有与城市社区住房、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基本功能对等但拥有环境元素(山川田野、河流湖泊、飞禽走兽)不同的乡村;从工业生产功能中解放出来的城市空间则逐渐成为商业、金融、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中心。

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从理论和国际发展经验上,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乡)村功能的不同要求造就了农村和乡村不同的特征。新型城市化打破了原有城市化的以造城运动、城市圈、城市带建设为典型特征的发展老路。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再是城市与农(乡)村的相互割裂,而是通过明晰农(乡)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关系和发展方式,以农(乡)村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城市化、以居住地为身份标签的身份认证打破为基本表征,实现城市与农(乡)村居民无差异价值认同的城农(乡)一体化,即城市与农(乡)村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这也就决定了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乡)村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保证了城市和农(乡)村同时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1、统筹城乡发展

无论何种体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都会对一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积累,呈现出农业要素向城市的净流出;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形成小农破产、农村凋敝的“农村衰落”,最终出现城农(乡)两极分化。但无成本“城市养料”的供给地和“泛城市化”的无序之基都不是农(乡)村的长期发展定位,农业和农(乡)村需要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与城市统筹发展,并在宏观战略层面上重构户籍制度、调整土地制度、完善保障制度,在中观管理层面实现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城农(乡)均等化、微观操作层面创建农村社区,最终实现城农(乡)一体化。

2、注重功能分工次序

通过非城市空间功能的变迁,城市和农(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优先次序,才能保证城市和农(乡)村的发展不会或重复发展。作为对农(乡)村人口同化和空间扩张的城市化,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乡)村的渗透和功能演变有着不同的要求,即农(乡)村担负的功能应该由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确定,农(乡)村建设的目标应该由城市发展的能力来定位。

3、脱离模式固化

不论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还是农(乡)村的建设发展,都不应该是政策性的固定模式。因为城市和非城市空间的发展都不是孤立事件,两个空间的发展在目标和任务方面的进程设计,在具体建设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都需要与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相契合,即根据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依据,针对性设计该地区城市和农(乡)村的适应性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建娜.拉住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J].城市问题,2013(4)2-6.

[2]王家庭,赵丽.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城市蔓延的动力[J].财经科学,2013(5)67-76.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7

一、综述与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多维度理解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综合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大都给出了综合性的界定。通过对这些综合性的概念界定进行分析,发现基本上都是对以下三个维度的综合:一是教育发生地域的维度,二是教育对象的维度,三是教育内容的维度。从教育的发生地域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刘春生和刘永,他们认为,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综合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者石伟平在其所著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城市及工业发达地区实施的工业、服务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对的另一类职业技术教育”,他强调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设在农村。以上观点立足于农村和城市在地域上的明显区别,旗帜鲜明地从发生地的角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是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从教育对象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春生、王虹主编的我国第一本《农村职业教育学》(1992年)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对农村广大的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刘春生、刘永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职业技术教育”。张力跃在《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子女为主要对象”。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就是农村人口,农村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农村学生,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决定的,符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从教育内容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石伟平编写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中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蔬菜、花卉、药材等内容。刘春生、王虹在《农村职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从以上观点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应当围绕“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即第一产业来进行设置。尽管刘春生等学者认为应当设置“加工、运输、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但总体仍然应当以涉农专业为常规的和主要的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内容的设置,最初是为了适应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求,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技术水平。

二、嬗变与冲突: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界定的现实困境

(一)生源枯竭使“办在农村”几近名存实亡

农村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至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历经了从恢复发展到陷入停滞、从鼎盛时期到步履维艰的兴衰起伏,并从曾经多数人的“理想选择”沦落为当前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其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农村职业学校和生源从数量上由充沛到短缺、质量上由优质到低下、结构上由多元到单一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教育分流制度的恢复,在生源方面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应当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这一精神,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当时各地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1985年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在这些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加之市场需求旺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增加最快、生源最好的时期,到农村职业学校就读也成为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这一时期,全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由1979年底的2000余所发展到1992年的6900余所,几乎每县都办起了职业学校;农村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9年的23万增长到1990年的195.5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以及农村中职学校自身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职学校发展陷入停滞,生源出现了滑坡现象。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化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开始被逐渐打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被推向市场,和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城市的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户口、就业等方面的附加价值也随之消失。由于城市中职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较之农村中职学校有明显优势,从而使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流向了城市中职。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导致了“普高热”现象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严重流失。从目前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办在农村的职业学校数量锐减,县均只有2所左右,而现存的农村职业学校也普遍存在生源差、办学效益差等诸多问题,有些学校因生源枯竭甚至可能随时停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体制改革使城市职业学校附加价值消失,城市学生大都不愿意上职业学校,生源界限被打破,呈现出农村生源向城市中职学校单向流动的态势。这种生源的单向流动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农村职业学校生源枯竭,难以为继;二是在所有的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且占比9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职业教育还有必要办在农村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中职呢?

(二)市场化导向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日趋“离农”

改革开放之后的十余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和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农村中职学校开设了农学、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等和第一产业密切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农业生产规律、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毕业生。1984年至1992年,农村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430余万,这些毕业生大多留在家乡工作,并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村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1993年起,由于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的总体吸引力大大降低,涉农类专业的招生出现了严重困难。为适应新的形势,很多农村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面向二、三产业的专业,如计算机类专业、数控机电、电子商务、宾馆旅游、服装设计等。然而,由于办学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农村中职的新设专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实习场所和优秀的专业教师,这自然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往往达不到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和规格,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因而这一阶段的农村职业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目标。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客观上推动了“普高热”,加上长期以来社会上轻农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村职校毕业生出路较差的现实,使广大农民认为让孩子读高中、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普高班来吸引生源、维持生存,还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则被迫停办或者转型为普通中学。进入21世纪之后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失败的,也未能实现“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教育目标。

三、反思与展望:“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何去何从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8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居民,新农村建设,居住模式

【abstract】:fordifferentbelow,underthebackgroundofurbanizationofthelivingpatternalsobehavedifferently,explorationandstudyofthesemodesforthedeepresearchonChina'surbanizationbroughtaboutbythechangehasthevit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mainlyaimsatthecontentinthegeneralresearch,andanalysesthebackgroundofthecurrenturbanizationthreeresidentslivingmode,thistotheactualurbanizationresidentslivemodelresearchandexplorationtohavethecertainreferencevalue.

【keywords】:urbanization,ruralresidents,thenewruralconstruction,livingmod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镇化是当前国家农村发展的主要模式,以这种模式为基础,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过度,城镇化给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整体的规划建设理念还是经济发展的方向,农村城镇化在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生活的基础上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在这一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居住模式的变化极具代表性。独门独院宽阔的居住空间一直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居住模式,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农民的独立存在性一直在居住模式中被体现,而城镇化必然会打破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对于传统农村居住理念带来一定的冲击。由此可见,城镇化不仅仅是对农村居住模式的一种改变,更是对于农村居民思想的一种改变。因此,研究和探讨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模式能够了解这种变化对于农村居民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2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模式

与传统的居住模式相比,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模式压缩了居住空间,所寻求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聚集。当前的城镇化背景下居住模式主要有三种,而这三种模式都能体现出与传统农村居住形式的不同。

2.1形式上城镇化的农村居住模式

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居住模式的彻底改变是不现实的,因此,沿用农村传统的居住模式仍然是当牵扯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居住模式。它没有改变原有农村居民的居住理念,尊重原始的居住状态,但是,在居住环境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形式上的城镇化是着眼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生活物品集散等,一般在城镇化的居民生活区道路都比较畅通,并且有主要集市等,正是这些生活环境的改变才使得农村首先从形式上进行城镇化改变。这种居住模式的存在对于农村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让农村居民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居住观念。形式上的改变并不是城镇化过程的最终目的,而只有让农民从思想上接受了这种居住观念,才能真正转变传统的居住形式,达到真正的城镇化目的;其次,是对传统农村居住观念的尊重。我国传统农村居住观念历史久远,其中存在着许多文化和思想,这些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而这种形式上的改变给予这种思想和文化足够的转变和传承时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三,这种形式符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城市化的过程首先要经历农村的城镇化,这种转变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而以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而言,要进行形式以及内容上的居住模式转变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形式上的转变为突破可以有效的保证城镇化居住形式的进一步转变。

2.2偏城市化的集中小区模式

这种居住模式已经在城市边缘的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被逐渐推广,它高于一般的城镇化居住形式,已经逐渐趋向于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居住方式。这种居住方式是经历了形式上的城镇化居民形式,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小区为主的城镇化居民居住形式几乎在大多数较大城市周边都存在,这种模式已经完全区别与以前的农村居民居住形式,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这种居住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风格的一致。与传统的农村建筑风格相比,这种居住模式无论是居住空间的大小还是房屋的居住配置几乎都是一样的,也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弊端,它已经取代了以个人性格为主的居住形式,模式化的房屋空间布置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其次,空间的高度压缩。与传统的居住模式相比,集中小区居住模式压缩了居民的生活空间,它用空间的延伸代替了原有居住形式的面积铺张,当然这对于城市边缘居住土地面积的减少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模式。当前的城镇小区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与当前城市化小区管理模式相似,只是在一些管理方法上不同。偏向于城市的集中小区模式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城市整体的生活压力,但是,从农民的角度而言,这种方式可能是以牺牲个人生活理念以及生活空间等为代价带来的伪城市生活方式。

2.3空间压缩下的新农村生活模式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视,新农村概念营运而生。新农村的概念实质是在不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基本条件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且统一管理的农村居住新模式。从新农村提出到现在,这种城镇化居民居住方式已经被证明适合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这种居住模式高度压缩了农民生活的空间,但是它不同于偏城市化的居住模式,它尊重农民的居住习惯,并且给予农民独立自用的生活方式,仅仅是将较为扩散的居民居住方式变得相对集中。分析和研究这种居住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研究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农村军民居住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居住模式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通过这种聚集的生活方式,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城镇化的规划和发展;其次,尊重农民的独立生活。前文中也提到,与城市化的居住模式不同,这种居住模式充分尊重农民的独立生活,能够让农民按照传统的居住思想及居住理念继续生活;第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实际就是乡村城镇化的有效过度,当生活环境与生活设施规划完善之后,所体现的就是整体城镇化的居住生活模式。

3结语

文章所分析的三种居住模式几乎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模式。无论这种生活模式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它们都是城镇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而对于当前的农村居民生活状态而言,农民更加倾向于最后一种,这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一种居民生活居住模式,并且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医娜.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新农村居住空间模式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9,2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创设激励工艺设计机制;良性互动

在谈农村工艺设计观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农村的设计者和居住者。对于今天的青少年一代,特别是生长在城市里的青少年一代,农村在他们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概念?据我走访身边的100个初高中生的调查结果是70%的人认为,农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这是一种普遍的认同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无形中产生一道等级界线,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也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之一。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在中共文献中曾多次提出过,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2005年10月11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的要求,给农村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带来了曙光。在当代中国,我们知道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因为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和科技体系比较薄弱,农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比较低,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农村获得的财政、金融的资金支持也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明显的提高,同时中央每年都颁布“一号文件来解决三农问题,包括免除农业税等重大措施”[1],但这并未改变农业经济低速发展的状况,也没有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提高。

二、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工艺设计?

广义的工艺设计是集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和时代性为一体。含义过于广泛,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包括:经济、环境、民族、宗教、政治、时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工艺设计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极大影响;工艺设计是一个综合的学科,也从各种角度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所谓的工艺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技巧和方法,也是设计和制造的桥梁,设计通过工艺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工艺方法及其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设计是让追求成为可能,是一种艺术创造和创新,它既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要;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区别于艺术门类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独创性,设计本身打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烙印,这是其他艺术不具有的特点。所以广义的工艺设计是指从设计到生产过程控制的总称。本文所称的工艺设计就是指广义的工艺设计。

狭义的工艺设计是指工艺品,以手工艺为主,以工艺美术为基础,注重艺术性、功能性次之。传统工艺美术的基本专业有染织、装潢、陶瓷、服装、特种工艺等等,而当代工艺设计的基本专业为工业设计、农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广告等等。目前,我国在工艺设计的概念上出现了交叉模糊和混淆不清的现象。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采用的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一词,工艺和实用一词未能体现工艺制作的过程;因此,二者在专业门类上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从中也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需要什么,就有被称为“工艺美术”或“工艺设计”以适应时代、市场的需要。

2.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整体规划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艺设计在这个体系中是一个亮点支撑,同时也是个难点所在。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足够重视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不重视工艺设计与三农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与全民经济息息相关,大到整个农村小到一家一户。新农村建设的“新”不是只穿上件华丽的外套,让农民在自家的房墙上刷几遍白石灰;不是只在村口树立一座耀眼的标示牌;更不是建立一圈漂亮的围墙把农民的烂房子遮盖起来;而“新”的实质是由三农所呈现出来。“新”的体现是要求农民要有新思想、新生活、新追求、新气象;新思想的支撑是科学文化,新生活的支撑是科学技术、经济、政府的宏观领导、工业的反哺以及税收的补给和返还;新追求、新气象也同样离不开政府的理性引导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政府决策机构应用工艺设计的新观念,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程序、技巧和方法进行整体设计。

(2)指导作用。工艺设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都把工艺设计列入本国重要战略发展计划。有文化的设计才能占有世界的设计份额,才能引导人们健康的消费心理。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这样庞大的一个数字,按照比例来讲,农村人口是主流,也是工艺设计的研究对象和消费支柱。

(3)地方特色作用。办出地方特色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各乡镇、村社的不同民族、信仰、环境及经济条件进行不同的规划,其中包括乡镇、村社的建设规划、工艺设计规划、产业规划、财政优惠政策等等。地方工艺设计必须立足于发展本地经济,然后再辐射其他地区。

三、我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种工艺设计看法

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着力发展工艺设计。目前,乡村旅游、农业特色产业旅游与民俗风情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城镇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评审中增加工艺设计要求。

如云南是全国的一个旅游大省,她不仅有丰富的植物和金属,更重要的是有26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建筑形式,如大理的白族民居就是一大特色。白族是云南少数民族发展史中较为先进的民族之一,她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化还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讲到“三坊一照壁”我们都知道是大理白族民居的建筑,她属于单体建筑的四合院,这有利避开下关风,周围的墙体装饰干净整洁、休闲自娱,呈现出文人的气息;以木结构为主——这是因为大理是一地震多发区,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大理三塔寺就是被历史证明抗震性建筑。而今的大理民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承逐渐减少,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遮挡、所取代;在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今天,这是一个值我们深思的问题。在古城,为了满足旅游业的发展,竟破坏了古城的原始风貌;如指示牌,白板黑字、蓝板白字为了给旅游者方便建立自动银行提款机、电话亭等等与古城之间,不伦不类;这样的补充设施恰当吗?他们忽略的是工艺设计的传承与创新,那么监审和评估部门就应对其发挥职能作用,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看到与古城格格不入的后补设施,而是相得益彰。

1.加大工艺设计的投资力度,创设激励设计机制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工艺设计走向新农村市场的有力杠杆,我们不能等农村市场成熟后才去做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对农村市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设计市场丰富、设计对象多元化,设计作品就有广阔的前景;我国有9亿的农村人口,虽然目前的消费水平很难推动设计,但我们不能停留设计的脚步,我们还要加快设计的步伐,带动、刺激消费群体,这也得依靠政府的正确引导,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的就是人才和资金,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激励设计机制是对工艺设计人员进行的成果奖励。如韩国朴正熙在1972—1978年推行的“新村运动”中,政府在农村开支中所占的比例由4%上升到38%,使城市文化因素迅速渗入农村(含厕所的工艺设计),有力地影响着农民的心理、观念和态度,从此韩国农民的落后、保守、愚昧逐渐被现代公民意识所取代。

2.着力发展工艺设计,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着力发展工艺设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是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优化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对民间传统工艺的挖掘和延续是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特色作用;如云南傣族竹编工艺是傣族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美观实用。

其次政府可根据当地人口的文化层次结构进行教育和培训,引导促进工艺设计。如云南曲靖市罗平县的油菜花就是政府引导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典型素材,现在的罗平“油菜花”就是她的一个代言人;众所周知,罗平的早春二月、花潮奇观、气势之大,吸引无数游者前来观之。

最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安居工程是工艺设计民居的直接体现。如西藏林芝地区的农房改造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西藏政府在实施农房改造计划时,首先进行了整体的工艺设计,使林芝地区的每一个村庄的建筑风格及颜色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是协调、和谐和一致的,吸引着各游客都想去每个村寨探究同一民族的不同风情,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又使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转变又反过来促进了发展工艺设计。

四、工艺设计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工艺设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反之又推进工艺设计进程。我国加入wto后,可以看到全球性的、超国界的力量在对人类社会行为、思想、价值判断发挥作用。全球化作用机制使不同国家从经济、技术、产品、文化等方面进行激烈的碰撞与交流,设计文化成为各民族对话交流的新视角和立场。

以上是我对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肤浅的认识,我清醒地知道,这些观点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过我以为向政府决策机构的相关人员、工艺设计评审人员提出问题是好事,平静的海面激不起波澜。有异议、有挑战,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建立工艺设计社会化这个平台,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的工艺设计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eB/oL].http://news.sohu.com/20060222/n241958935.shtml.

宋绮霞.人口计生委办公厅[eB/oL].http://www.chinapop.gov.cn/rkgk/zgrk2/t20050920_31760.htm.

新农村建设概念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属于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城乡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体化,实现农村的三化协调发展。由于农村环境以及人文特点的不同,农村社区建设不同于城市社区。所以新型农村的规划应从农村地方特点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惠民工程。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统筹城乡规划提出的新课题,所以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又具备新的特点,就是在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城镇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农村合并,实现农村集约发展,形成更集中的农民生活和生产区域,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最常用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囊括了很多方面,不仅关系到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日趋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逐步被大众认可,并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应用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方效益的协调;其次,有利于改变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村服务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方案是科学有效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布局散乱。根据各地乡镇的实际反应情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并没有实现集约式的发展,依旧存在着农村规模小、数量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等一些问题。第二,建设用地粗放。根据农村实际调查情况显示,现在农村存在许多闲置或废弃的房屋,甚至出现村庄闲置,导致空心村和老人村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农村仍然面临着生活和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维护基础设施运营的程度低两大问题。第四,农村绿化和美化水平低。农村房屋建设大多是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房屋的地址、结构、标准等,所以农村乱搭乱建的现象经常可见,从而农村的美化和绿化程度受到影响。

(二)产生的原因

1、不尊重自然环境。地形、河流和资源等因素是影响我国村庄分布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考虑到村庄的地理环境问题。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全面考量农村自然环境,而是通过农村的区域情况划分农村社区,进而出现空间分布不平衡的农村社区。

2、不尊重人文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以组以及自然村进行划分,居住环境也是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农村的人文环境存在差异。然而在某些农村社区规划的时候忽视这种差异性,仅仅是村组数量性的划分,出现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不尊重自然与地域特色。在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存在着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但是人口数量少,分布区域比较散。一些乡镇农村社区容易忽视少数民族村庄社区建设,在许多农村会出现规模小的单独社区。所以,不尊重农村社区的自然与地域特色会导致农村社区规模小的情况出现。

4、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社区虽然是一项惠民工程,但同样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于城市,其社区建设必然会需要外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欠缺致使农村交通、娱乐、医疗、教育等建设进度缓慢,进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落后。

5、不集约用地。受到地形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身村庄分布就不集中,规模也是大小不一,而且农村在用地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农民住宅在质量和结构上又没有保证,废弃的房屋在农村中大量存在。加之,政府对农民房屋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农民房屋乱搭乱建,随意选址,没有明显的村庄中心划分区。农民对村庄的绿化意识也比较缺乏,导致农村社区的美化和绿化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绿色可持续理念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一)绿色可持续的理念

绿色可持续理念可以拆分成“绿色”和“可持续”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绿色主要针对的是资源环境化而言,新型农村社区是现代经济社会下的产物,其发展的基础不再依靠自然资源,而是将自然、社会人文以及科学技术三方面资源协调运用,实现农村社区环境和经济的绿色化。可持续是农村社区发展方式的选择,是根据农村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等实际情况,以最下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实现农村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式。故而,绿色可持续理念是新型农村社区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实现农村长久稳定发展。

(二)规划策略

1、空间布局规划

(1)根据当地的文化合理规划。社区是将分散的人群集中到一个区域,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功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应根据当地文化情况,合理布局农民社区文化交流区域,并保护和发扬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佛教文化、羌族文化等。布局结构应有利于社区农民之间的交流,加强人与人、人与社区以及社区和社区沟通,丰富农民的文化活动,进而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

(2)适宜居住。农村社区的建设位置上应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工厂位置等多方考虑。首先,泥石流多发或易发区不能建设社区,例如土质疏松的山脚处;其次,夏季雨季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边不能建设社区;第三,地址结构不稳或者经过资源开采的山体地区不能建设社区;最后,社区的位置不能再工厂顺风区。

(3)从整体反映地方与人文特色。社区的建设可以将当地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例如某县被誉为北方的“竹林水乡”,在北方拥有最大的竹林,还有秦河由北向南从社区流过。社区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可以依托秦河,将“竹林水乡”的意境展现出来。

2、功能结构规划。功能结构的规划包括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农村社区是属于镇区的管辖之内的,所以社区公共设施应该和镇区的设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做到统筹共建,互相共享。社区内部基本公共建设应齐全,比如,乡镇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等。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可以拟建老人院、市场、客运站等设施。其次,配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水厂等,一些使用煤气的社区还应配备煤气厂。

3、绿色交通规划。社区交通犹如人体中的血脉,贯穿着人体的全身。绿色交通是保证社区居民出行方便快捷的前提,在社区绿色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社区道路不同于城镇道路,社区道路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车服务,所以社区道路建设应具有很好的流通性,但是不能有太多的车流量,避免社区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社区居民屋前道路成环状,并与社区道路相互连接。社区停车场设置可以参照小区关于停车场的标准进行设置。社区内的停车场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沿路停车、房屋底层车库、公共区域停车。为了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停车位置,可以根据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和商业设施周边场地等情况,合理地配置公共停车场,使外来车辆和农机车辆有停放的空间。

4、绿化景观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规划突出表现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美化农村社区,改善社区形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社区绿化景观可以利用“核与轴”、“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在社区中建立绿化带,做到多样化种植,在社区中呈现出“干、枝、叶”的绿地结构形式。在社区中心,可以改良原有的水渠,将其充分利用,形成中心区的滨水观景带,并且可以在中心区和相邻的居民区之间建设水系,同时在水系的周围修建步行景观走廊,走廊沿线区域可以添加绿化场地,为居民的生活休闲提供场地,使之成为社区的绿化中心。

5、可持续能源及固弃物处理规划。可持续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天然气等生态能源,可持续能源在社区中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等消耗资源的依赖,还有益于环境压力的的降低,减少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和废弃废渣排放量,改善农村社区的环境质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居民使用可持续能源。比如在日照充足的地区,社区建设应考虑太阳能利用的规划,通过宣传手段,使可持续能源被居民接受,还可以利用政策优惠的方式大力推广居民使用太阳能。同时,在社区建筑建造时,应考虑太阳朝向问题。固弃物处理应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为建设目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再利用分类的清运以及回收将其废物利用。

6、水资源的可持续规划。由于我国南北降雨具有较大的差异,水资源的分布也是很不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可忽视的项目。无论降雨丰沛区,还是降雨量地的地区,首先水资源的规划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增加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其次,雨水充足的地区,农村社区要做好雨水和污水的分流排水系统,将社区雨水通过雨水管网重新收集,使之成为回用水源,利用简单的过滤手段进行处理,存放在绿化场地中的雨水收集池以及水景水内,这样观赏水景以及浇洒绿地、道路用水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雨水相对较少的社区,可以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形成两路供水,可以将洗车用水、家庭洗漱用水、场地冲洗用水等用中水代替,循环利用水资源,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促进了社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出路,如何在新的道路上找到明确的方向,是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首要任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最重要指导方针,对新型农村的建设同样有着明确方向的作用,特别是其中可持续的理念。可持续理念是统筹规划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以及科学技术资源合理运用的体现,形成长久稳定的发展环境。所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坚持可持续理念,合理规划农村社区结构,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念北,彭文英.生态文明理念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策略研究――以北京山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30).

[2]王建新.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07).

[3]肖哲涛,郝丽君,陈红涛.“三化”协调发展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应对[J].小城镇建设,2013,(02).

[4]李永东.乡村环境保护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化发展[J].环境保护,2013,(10).

[5]黄闯.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实践:问题、原因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3,(08).

[6]何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其科学含义[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