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十篇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十篇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7:04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1

工作报告主要是在汇报例行工作或临时工作情况时使用,是报告中常见的一种。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汇报范文,欢迎阅读!

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汇报范文一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精神,切实解决医保扶贫政策宣传盲区,提升医保扶贫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做到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全覆盖,结合江西省医保局关于贯彻落实《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局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地渗透医保扶贫政策宣传,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保局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医保扶贫工作放在首位,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体成员抓落实的制度,加大对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黎川县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工作计划》认真规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精心准备,强化宣传

(一)提前编印资料。组织精通业务的人员围绕分级诊疗制度和“生病找谁看、大病怎么转、报销怎么办”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及异地就医备案、门诊慢特病鉴定报销、门诊“两病”等相关内容,参照相关医保政策,进一步细化精化政策内容,简化流程和程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精心编印宣传资料。近年来共印制《黎川县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单》50000份,张贴宣传海报2000多份。

(二)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先后2次组织对全县乡镇、定点医院、村卫生室的医保扶贫、医保分管领导、经办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业务骨干配合乡镇和各医院分片对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医护人员等人员进行医保扶贫政策集中培训10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包村、驻村、医保经办、帮扶干部和医护人员医保政策宣传水平,提升了政策扩张宣传成效。

(三)多层面广宣传。一是线下宣传。利用节日、重大群众活动,在县日峰镇东方红大道家家乐超市前,在洵口镇、熊村镇、西城乡、宏村镇、龙安镇、德胜镇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活动,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集中宣传13场次,抓促乡镇和医疗机构在人口密集场所设置公开宣传专栏(板牌60多处(面),在政府政信息公开平台推送各类医保扶贫政策、信息简报10多条,悬挂横幅条50多幅,充分利用乡镇、行政村文化广场、政务中心和医院大厅等公共场所音频视频设备高频次、广覆盖循环播放了政策宣传片和音频材料,切实提升群众医保政策知晓率,引导群众积极参保、理性就医、按政策就医。二是线上宣传。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和“黎川”微信公众号以及职工微信朋友圈等网络手段宣传医保扶贫政策,扩大宣传范围。确保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三、持续发力,攻克难点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慢性病办理不及时和异地转诊转院办理手续不重视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持续推行简化医保慢性病认定程序和“集中式”办理服务模式,持续着力优化转诊转院办理手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政策,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慢性病办理告知书及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医保扶贫政策传递到户、传递到人,切实提高群众对慢性病医保政策的知晓度,全面落实医保扶贫政策。

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汇报范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精神,切实解决医保扶贫政策宣传盲区,提升医保扶贫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做到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全覆盖,根据《医疗保障局关于加强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地渗透医保扶贫政策宣传,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体成员抓落实的制度,加大对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县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认真规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互联网+”强宣传。充分利用“官方”、“乐享”、“智慧医保”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十问十答”、社保卡“一卡通”、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要点等最新医保扶贫政策动态,浏览人次达10000余人次。

三、制作本地方言宣传片。与县电视台联合制作本地方言小品“医保政策宣传片”在“特别关注”栏目滚动播放。

四、制作发放宣传资料。将百姓最关心的医保政策要点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以漫画、问答等形式制作成服务指南、宣传折页,并按辖区内人口户数发放至各乡镇及各帮扶单位,共计发放20000余份。

五、乡镇及医药机构配合宣传。动员各乡镇及各定点医药机构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十问十答”海报、发放宣传折页、设置宣传栏、政策培训解读等方式配合医保扶贫政策宣传。

六、培养“宣传员”。借助召开全县村干部培训会、驻村工作组培训会、医疗保障扶贫工作会等契机,培养一批医保政策“宣传员”。

七、组建“宣讲团”。借助“年文化”、“五下乡”、坝坝会、户主会等机会,走村入户点对点、面对面宣传医保政策,达到入户宣传全覆盖,并结合贫困户患者情况入户进行针对性宣传,贫困人员医保政策知晓率显著提升。

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汇报范文三

为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县医保局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力争让医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是健全机制。紧密结合国家和省、市医保政策,立足我县实际,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健全医保宣传工作机制,成立医保政策宣传领导组,明确职责、合理规划,制定宣传方案,落实责任,把医保政策宣传作为落实医保惠民政策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抓手。

二是突出重点。及时转发和学习国家和省、市医保局调整的最新政策,特别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的意见等重点内容,采取召开座谈会、讨论会、举办培训会等多种形式,贯彻学习相关政策知识,做到心中有政策、审核有标尺,确保医保惠民基金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刀刃上。

三是丰富载体。县医保局积极主动协调县融媒体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督促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充分利用广播电视、qq、微信、门户网站、经办窗口、宣传栏等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向广大城乡群众宣传医疗保障政策法规,今年以来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00余份,制作展板、悬挂条幅300余块(条),接受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2

以《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和《____自治区消除疟疾实施计划(2011—2020年)》为依据,贯彻预防为主的科学防治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实施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县、乡(镇)相关临床医师的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提高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加强全民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控的工作局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不出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继续巩固全县消除疟疾成果。

(一)疟疾年发病率

全县保持不出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

(二)发热病人血检和质控管理

1、县直医疗单位、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要达到100%;血检对象:“三热”病人(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者)和到过国外(非洲、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等国)回归人员。

2、发热病人血检率。

按照《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中疾控传防发[2015]139号)的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年“三热”病人血检总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0.5‰;疟疾主要传播季节5~10月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镜检后的血片(阴性血片和阳性血片)要妥善进行保存,以备上级查验。各单位血检任务数详见附表1。

3、县疾控中心要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镜检质控督导,保证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质量。复核各医疗单位10%的已检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

4、流动人口血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卫生部、公安部等5部《流动人口疟疾暂行管理办法》(卫防字[1985]41号)和__《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办法》及《__县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田政办发〔2012〕180号)等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县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大型流动人群聚居地,特别是是外出非洲、东南亚等国务工回归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定期搜索传染源,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重症病例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流动人口血检任务数为300人次。

5、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实验室确诊率100%。所有的疟疾病例均需保留血片备查。

(三)传染源管理。

报告的疟疾病例,100%要经实验室确诊;确诊的病例要在24小时内按全国疟疾病例治疗方案(见《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附件1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实施治疗,治疗比例达到100%;100%疟疾病例3天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按自治区疾控中心2016年下发的调查表进行(附件4))。治疗后一个月血检复查,对失访人员要提供佐证材料(有调查记录、失访原因等)。

(四)抗复发治疗。

对上年的间日疟病人在流行季节开始前进行抗复发治疗(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服药率达100%(有禁忌症及外出除外),全程足量率达100%;对失访人员要提供佐证材料(有调查记录、失访原因等文字说明)。对疑似疟疾病人,在采血的同时要给予假定性治疗,治疗率达100%,同时保留血片以备复查;确诊病例及时根治。

(五)病灶点病例主动筛查与处理。

在病例网络直报后1周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活动性疫点和非活动性疫点开展病例筛查,内源性病灶点血检率要求达该点人口数的10%以上;外源性病灶点的血检率要求达该点总人口数的5%以上。所有活动性疫点处置率达100%,有详细处置报告(如疫点人口资料、蚊媒调查结果、处置措施、影像资料)。对于筛查发现的疟疾病例,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报告。

(六)技能培训。

1.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防人员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接受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培训达100%;县直医疗单位和各乡镇卫生院镜检员,接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率要达100%。

2.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内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传染病科和发热门诊)临床医生,接受疟疾防治诊治知识培训率要达100%。

资料要完整(有培训方案、通知、签到、日程、培训教材、考试、照片、总结等)。

(七)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3日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阳性病人抽取4-5ml抗疑血于3天内送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

(八)主动病例侦查。

各乡镇均需主动开展病例侦查,主动侦查血片占全年血片总数的40%。

(九)传疟媒介监测。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或结合本地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开展传疟媒介监测或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工作。

(十)健康教育。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适宜场所,采取多种形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且资料完整(计划、健康教育教材、照片、总结)。

(一)加强领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各医

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分管领导和防疫专干要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的疟情动态,发现疫情要及时上报,不得漏报和瞒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二)多部门协作,构建疟疾防控网络

加强与财政、教育、广电、商务、公安等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开展疟疾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网,县疾控中心要有2名以上专职寄防人员,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及乡镇卫生院要有1名专(兼)职疟原虫镜检员。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够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疟防知识知晓率

各单位要结合4.26疟疾宣传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疟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和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外出(非洲,中南亚)务工人员和其家属。并保存宣传资料、发放登记表、现场工作影像等资料备查。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疟疾诊治能力

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县疾控中心负责各单位师资培训及镜检人员培训;各乡卫生院负责本单位人员和辖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培训,县直医疗单位负责本院的急诊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传染科、防保科的临床人员的培训,年至少开展疟疾防治技术培训1次。

培训内容的重点是:疟疾病例的识别,疟疾诊断和治疗,疟疾防治知识的传播,尤其输入性疟疾的及时发现,报告和治疗。

(五)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疟防工作督导,每年至少2轮次。检查工作方案的执行、血片制作、疫情控制、镜检质量和疟防资料等情况。要有督导记录,指出存在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县卫计局汇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疟疾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工作,建立健全白内障患者统计、筛选、手术和费用报销的规范化、长效化机制,保证所有白内障患者特别是贫困白内障及时脱盲复明,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全面加强区级医院的眼科建设,让每位有康复需求的白内障患者都能及时得到复明手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全区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使全区所有积存的和新增的白内障患者都能得到复明手术治疗;将白内障复明手术费用列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全面建立针对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工作标准及主要内容

1.组织领导无障碍

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卫生、财政、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协调运作的组织管理机制,创建工作纳入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纲要、区卫生工作“十一五”规划、相关防盲治盲工作规划;建立白内障复明手术数据库。

2.白内障筛查及组织输送无障碍

①发现病员。建立长效、高度负责的随报机制,乡(镇)、社区(村)医生、康复员、残疾人工作专职干事、社区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对辖区贫困白内障患者随发现、随登记、随报告;每年组织开展白内障患者调查摸底,掌握辖区内白内障患者特别是贫困白内障患者的发生情况和手术需求情况。

②筛查患者。乡镇残联对发现的贫困白内障患者,要通过上报区残联后及时转介到定点医院眼科进一步筛查、确诊。

③输(转)送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乡镇残联要做好转介、跟踪服务,对已确诊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好救助服务、登记、审核及上报审批工作;按照定点医院确定的手术时间,组织贫困白内障患者到定点医院实施手术,并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④建档回访。社区(村)医生、康复员或乡镇残联工作人员,要做好术后贫困白内障患者回访服务。回访的重点包括术后效果、本人生活、家庭贫困及改善情况等,并填写《康复服务记录》档案。社区(村)回访率要达到100%,乡镇残联抽查回访率达到50%以上。

3.公共白内障认知无障碍

①区残联、区卫生局要将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的救助政策宣传到社区、家庭。向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好“知情服务”工作,让患者本人及家庭三知情:一是知情白内障病症的防治知识;二是知情政府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的有关政策、救助减免等规定;三是知情贫困白内障患者应到何时何处报名、筛查、手术,怎样办理免费、优惠复明手术申请手续,切实让贫困白内障患者受益。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现“白内障无障碍”的重要意义。

②加强协作,普及知识。区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白内障防治知识和贫困白内障复明政策宣传;卫生部门将白内障复明列入三下乡、“全民保健计划”、“爱眼日”、“防盲治盲知识普及”等工作中;残联组织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做好贫困白内障手术受益者的宣传报道,利用每年的“助残日”、“爱眼日”、“盲人节”等,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爱眼护眼意识。

乡(镇)、社区(村)要利用辖区宣传阵地,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向居民广泛宣传白内障防治知识,使所辖区域内的白内障患者和居民认知率达80%以上;60岁以上高发重点人群的白内障防治知识认知率达90%以上。社区(村)卫生、康复服务站(点)要有白内障防治等宣传材料。

4.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无障碍

①由区残联和区卫生局确定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

②宿迁市中医院和*区珠江医院为全区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各医院至少有1名能独立完成现代囊外摘除白内障和植入人工晶体手术、熟练掌握白内障复明手术技术的眼科医生,承担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全区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人数应占有康复需求白内障患者的85%以上,人工晶体植入率达90%以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不低于9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率达90%。

③定点医院要有手术室和相应的手术设备,有专门的手术医疗组,有诊疗常规和手术方案,对术后患者进行跟踪服务,避免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手术能力达到本地区筛查患者的80%以上。

5.患者承受手术费用无障碍

①对全区享受城乡低保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医疗费用全免手术,对未享受城乡低保的而又生活困难的白内障患者减免手术费用,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按当地相关医疗保障制度规定的收费标准和报销办法执行。

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费用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报销;有自费能力的白内障患者自行解决手术费用。

③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家庭的白内障患者,凭相关证件复印件及证明材料,到乡镇残联领取、填写《*区白内障复明优惠手术审批表》,经逐级审核后,报区残联审批。患者持区残联出据的《*区白内障患者优惠手术通知书》,到定点医院进行手术,手术费用按医疗保险规定报销后,再到区残联办理医疗费补助。

④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免费手术对象: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白内障患者凭低保证复印件(要有照片和低保证号),如果是配偶患白内障,要有证明配偶的相关材料。

优惠手术对象:低收入家庭患者由乡镇出具家庭情况说明,由区残联审核属实方可办理申请。

⑤定点医院手术收费标准

白内障患者每例手术费用700元,手术费用包括:术前眼科检查、常规检查,人工晶体、术后用药及处置等手术费用。

6.白内障服务机制运行无障碍

保证新生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及时手术复明一例。

四、创建活动的组织、经费和政策保障

1.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

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的“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区残联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创建活动,各成员单位派一名联络员参与办公室工作。各乡镇、*经济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并制订例会制度、检查制度、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制度等。

2.建立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①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在手术实施过程中组织记者深入定点医院和患者群众中现场采访,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创建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增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②教育部门负责把眼保健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

③民政部门负责参与贫困和重点优抚对象中白内障患者的审核、确定,并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救助。

④财政部门根据创建活动需要,负责落实符合条件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经费的筹措,确保及时足额划拨,并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有关政策,为复明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就业服务。

⑥卫生部门负责建立初级眼保健网络,落实定点手术医院的组织管理、专业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病员筛查工作;会同区残联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定点医院进行审查验收,督促定点手术医院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跟踪和服务工作,及时处理好并发症等具体问题,如出现医疗纠纷,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

⑦慈善总会负责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筹集手术资金,使更多的贫困白内障致盲残疾人都能获得免费复明手术。

⑧红十字会负责组织人员到社区和农村基层开展义诊咨询、白内障手术病员筛查和宣传防治眼病科普知识等活动。

⑨残联组织负责进行白内障患者的摸底调查,贫困患者的审核、审批,并协同卫生部门做好病员筛查工作,对筛查认定符合手术条件的贫困患者填写《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审批表》,同时负责具体制定复明工作计划,输送病员,确保患者按时到医院手术。

3.检查制度

区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白内障复明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是复明人数、复明质量和救助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病员发现、报告、筛查、审批等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验收后应及时将情况报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办公室。

4.经费和政策保障

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经费落实到位,全免手术费用由区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社会捐助等渠道予以解决,减免费用由定点医疗单位和区财政共同分担。同时,区残联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用于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经费。

②建立手术意外保险制度。对因出现手术意外、术后并发症的后续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补偿。

五、实施步骤

共分六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年6月—8月)

①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区政府牵头,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并开展工作。

②通过广播、电视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公众了解政府对贫困残疾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意义及救助补贴等有关政策规定,动员残疾人就近就地报名登记,接受手术治疗。组织白内障复明政策和防治知识宣传,将白内障复明列入卫生系统“全民保健计划”、“防盲治盲知识普及”等系列宣传活动中,使白内障致盲残疾人及家属对白内障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③在全国助残日、爱眼日等活动期间,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残联等部门组织眼科专家、医务工作者、残疾人工作者、志愿者等开展义诊、咨询及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电视专题片、宣传画、知识手册和社区防盲治盲知识培训,减少疾病发生。

2.调查摸底阶段(20*年7月—8月)

①由区政府牵头,区残联、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和医疗单位等参与,成立调查小组,负责领导实施全区调查摸底工作。

②建立基层普查队伍。各乡镇负责牵头,结合基层卫生网络建立普查队伍,人员由基层医疗专业人员及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残联等部门抽调,包括村、社区人员参与。区卫生局负责对普查人员的业务培训。

③普查登记造册。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制定调查登记、审批、汇总表格。各乡镇的普查要逐村、逐户、逐人调查,对贫困白内障致盲残疾人,各乡镇负责汇总登记造册,做到不漏一人。

3.筛查复查核定阶段(20*年8月—9月)

①初步筛查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在乡镇卫生院初查登记的基础上,村(社区)负责组织登记在册的人员到指定地点,由眼科医生复查确定手术适应症人员,并由乡镇进行登记。

贫困白内障致盲残疾人凭社区出具的证明到乡镇报名登记,并填写《江苏省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登记表》,乡镇签署意见加盖印章,经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后,介绍到指定的医院施行免费手术。手术医院负责填写《江苏省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登记表》一式三份,自存一份,报市、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一份。

②复查审定由区手术医院负责。各乡镇负责把初筛人员送到定点手术医院。对复查审定的人员由医院确认写病历,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最后填卡、入册。

③认真做好年度手术完成数量的汇总汇报工作,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白内障复明手术汇总表》,并交省备案。

4.实施手术阶段(20*年9月)

①区卫生局负责指导、督促手术定点医院医疗技术、设备等的充实和加强,保证手术质量。

②各承担手术任务的医院要抽调政治思想好、有奉献精神、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成立医疗组。

③实施手术前,医疗组要对手术对象进行最后全部复查、审定,要有完整的手术方案,由手术对象本人或委托人签署手术意见书,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④手术后,医院应对手术对象用药或留院观察,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员,要及时处理。如出现手术问题,按照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办理。

⑤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眼科专家,到手术定点医院检查手术实施情况。

5.检查验收和总结表彰阶段(20*年10月)

根据《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区检查验收评分表》要求,由区创建领导小组,按照自查自评(县级)、复查复评、考评验收的程序,经市创建领导小组验收同意后,上报上级相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4

一、立项督查的重点工作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集镇的医疗卫生实施建设,加快县医院住院楼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启动10个村卫生所改造,迁址戛洒新建县第二人民医院,并与戛洒卫生院整合。配备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适度提高村卫生所医生的工作补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率和群众收益面。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加强重点集镇的医疗卫生建设,迁址戛洒新建县第二人民医院,并与戛洒卫生院整合。该项目自2月28日起,县政府*副县长多次组织县卫生局班子研究制定了3套建设方案。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伟和副县长*的组织领导下,县卫生局、县商务局多渠道寻找投资商,经过积极工作,先后有6家到戛洒现场考察、洽谈11次,在洽谈过程中,投资商认为,优惠政策、投资环境都比较好,但是办医院投资大、回报慢、效益低而没有投资意向。二是加快县医院住院楼建设。规划建设规模7000平方米,投资105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00万元,市配套100万元,县配套200万元,县医院自筹550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设计和预算等工作,进入工程招投标程序,年底启动基础工程建设。二是改扩建水塘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和平甸卫生院住院楼。扩建水塘卫生院门诊综合楼501平方米,总投资3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0万元,县级配套5万元,自筹1万元;改建平甸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1000平方米,投资38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0万元,县级配套5万元,自筹3万元。均可在12月底竣工验收。三是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共投入9.9万元资金完成了业务用房改造,于8月15日挂牌正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已完成居民调查、建立健康档案等工作。四是投资60万元新建10个村卫生所。目前,除扬武镇顺水村卫生所因交通道路建设中断运输延期外,其余9个村卫生所已全部完工,待验收后可以投入使用。五是投资20万元修缮了8个村卫生所。六是投资52万元完成104个村卫生所的设备配置。八是投资10万元为建兴、平掌、者竜、老厂4个边远卫生院配置医院管理系统。九是投资12万元为建兴卫生院配置一台黑白b超。十是投资25万元为新化、漠沙、扬武、水塘、老厂5个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卫生救护用车。

(二)配备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专职人员。为加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今年5月份,在12个乡镇建立了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站,在乡镇卫生院加挂工作站牌子,由卫生院院长兼任站长,配备了1名专职人员,2名卫生监督员,落实了办公地点,同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使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开始就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站工作成效明显。

(三)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一是针对乡村医生文化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基本医疗服务技术难于提高的实际,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临床进修学习,每名乡村医生年内跟班学习一个月,目前已完成全县328名乡村医生的培训。二是积极开展村卫生室人员中医药专项技能培训,每个村卫生所选送1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全县共培训120名,目前已完成培训。三是县乡170人参加实践技能培训,合格118人,合格率69.4%。

(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率和群众收益面。2009年,全县共有5.72万户22.4万人自愿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95.91%,乡镇、村、组覆盖面达100%。2009年度与2007年度相比,参合户数净增999户,参合人数净增6022人,参合率提高了2.58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2009年市级下达我县参合率达95%的工作目标任务。按人均90元筹资标准,全县共应筹集基金2016.54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资金到位率100%。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资金使用率和群众受益面,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补偿制度,调整优化了新农合补偿政策,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县2009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通过调整,使我县的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完善,补偿程序进一步简化,报销及时、方便,农民真正得实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取消门诊就医受行政区域限制,实现了参合农民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自主选择,自由就医,并且门诊和住院医药费均实行统筹现场减免,简化手续,及时补偿,解决了群众报账繁琐的情况,最大程度方便群众。

二是优化补偿模式,由原来的“家庭账户+住院统筹”改为“门诊统筹+住院统筹”,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受益面。三是大幅度提高政府补助标准,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其中:个人缴纳10元/人·年,中央财政补助40元/人·年,地方各级财政补助40元/人·年。四是适度提高补偿标准。实行门诊统筹后,门诊现场减免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封顶线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100元;单次补偿不再设上限,均按实际处方价的30%报销,但累计不得超过封顶线。住院补偿取消了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补偿比例乡级由起初40%提高到70%,县级由30%提高到55%,县外由20%提高到30%;封顶线由起初的5000元提高到15000元。同时,积极探索单病种管理,对顺产、无并发症剖宫产和单纯性阑尾炎3个病种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实行单病种限价定额补助管理,并且在保持限价不变的基础上提高了补偿标准,顺产,乡级由原来的每例补300元提高到400元;无并发症剖宫产,乡级由原来的每例补900元提高到1300元;单纯性阑尾炎,乡级由原来的每例补800元提高到1200元。截止10月20日,全县参合农民共享受门诊、住院补偿累计15.24万人次,减免补偿金额1114.94万元,其中:门诊补偿13.82万人次,补偿金额128.27万元;住院补偿1.42万人次,补偿金额986.67万元。群众受益率达68.04%;资金使用率为55.29%。全县住院补偿达到15000元封顶线的有7人。

(五)积极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制定下发《*县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09—2010年)》,启动新一轮防艾人民战争。加强防艾宣传,进行大型宣传活动8次,共发放宣传材料14011份;加大行为干预力度,免费发放安全套38388只;强化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完成自愿咨询检测415人,完成率166%;完成娱乐场所女性高危人群检测339人;完成婚姻登记人群艾滋病免费检测2655人,完成率120.7%;完成孕产妇hiv筛查3189人,完成率122.65%,术前筛查1716人;完成新入所未检测的被羁押人员艾滋病检测66人。

(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10月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247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91.1/十万(市下达控制指标107.2/十万),比去年同期下降18.8%。共发现管理结核病病人122例(市下达发现指标84例),发病率45/十万;疟疾发病1例。

(七)积极完成妇幼保健指标。2009年全县住院分娩数2454人,住院分娩率95.30%(市下达任务75%),比去年同期上升7.98个百分点;婴儿死亡42人,死亡率16.31‰(市下达控制指标20‰),比去年同期下降1.11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为38.83/十万(市下达控制指标60/十万);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八)积极开展问题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诊断筛查及救治工作。自2009年9月8日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县卫生局按照中央、省、市、县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开展问题奶粉清查整治和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筛查及医疗救治工作,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一是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二是及时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黑板报、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积极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及时开展流通环节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专项检查宣传活动。截止9月30日,共开展电视宣传12期,自行制作宣传材料400份,发放问题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患儿的健康宣教问答、检查三聚氰胺乳粉及企业名单宣传材料6000余份,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三聚氰胺的危害,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种问题奶粉整治工作。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水平。

县卫生局于2009年9月30日召开3岁以下婴幼儿中开展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调查工作培训会,参培人员涉及妇联、县级医疗机构、12个乡镇卫生院(防保站)院(站)长、儿科医生、妇幼专干等31人。培训会对调查工作表、卡、册资料的登记填写及筛查婴幼儿结石等知识进行了培训,对全县调查及筛查治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工作职责。四是及时清查整治问题奶粉。配合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专卖店等销售婴幼儿奶粉的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检查,出动卫生监督人员257人次,车辆25辆次,检查食品经营企业663户,下柜奶粉5626袋(盒),封存“三鹿”婴幼儿奶粉32千克。五是全面筛查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患儿。抽调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业务技能高的医生组成专家组,负责全县范围内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治工作。以各乡镇卫生院为中心,组织120个由乡村医生组成的婴幼儿奶粉事件筛查小组,对1460个村民小组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筛查登记工作。据统计,我县共有3岁以下婴幼儿8731人,截止11月10日,共筛查婴幼儿4888人,共筛查出泌尿系统结石儿童170人,并作个案调查。六是切实做好信息上报工作。自开展筛查工作以来,按照及时、准确、真实的原则,县卫生局将各乡镇上报的数据汇总后,于下午2点前上报市卫生局。六是保障经费投入,力保工作顺利开展。财政共投入30.4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拨付专项经费19.2万元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免费筛查;针对建兴卫生院的b超老化,未能开展b超筛查工作实际,投资11.2万元购买一台b超开展建兴乡的婴幼儿筛查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各项重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支持下,正稳步推进,但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受益率和基金使用率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参合群众持证就医意识不强,门诊看病不带《医疗证》,因此导致收益率低,门诊补偿金额低。

(二)新建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先后有6家投资商到戛洒现场考察、洽谈11次,在洽谈过程中,投资商认为,优惠政策、投资环境都比较好,但是办医院投资大、汇报慢、效益低而没有投资意向。因此,该项目推进困难。

(三)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人员偏少,难以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借调到合管办1人,调到卫生局1人,现只剩8人,工作任务难以及时完成。

(四)防治艾滋病工作点多面广,防治工作量大,特别是流动人口管理困难。

(五)乡村医生报酬有待提高。近几年因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乡村医生财政补助达到全市前三位,目前,待省政策出台后,再提高乡村医生补助。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按照省市要求,12月底前对住院参合群众实行二次补偿,提高受益面和资金使用率。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5

一、基本原则

区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救助建立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由政府拨款,对城乡居民实行医疗救助。

重大疾病救助由区民政局负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各街道办事处配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审核审批程序。

二、救助对象和标准

(一)救助对象。

具有区户籍的城乡居民,参加市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标准为:我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的家庭。

(二)救助标准。

参加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员,因患重大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或补偿后,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个人自负费用超过2万元以上的部分、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自负费用超过3万元以上的部分。救助标准为:

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居民:参加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在医疗机构范围内医疗费用按不超过90%比例救助,范围外医疗费用按不超过70%比例救助。当年度获得重大疾病救助的参合居民不再享受新农合二次补偿。

2.参加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医疗费用按不超过90%的比例救助,范围外医疗费用按不超过70%的比例救助。

3.限定各级医疗机构范围外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比例分别为:异地医院50%、三级医院40%、二级医院30%、一级医院20%,超过比例的医疗费用不予救助。

(三)救助金额计算方法

1.参保居民患重大疾病,经医疗保险报销或补偿后,对个人自负费用超过基数2万元(城镇职工3万元)以上的部分按规定比例救助;个人自负基数部分2万元(城镇职工3万元),先从范围外费用中扣减,范围外不足基数的,从范围内费用补足差额部分。

2.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因病发生的费用,先按照《区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实施救助,经医疗救助后个人自负费用不计基数直接纳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救助标准不变。

3.在计算救助金额时,按照先控制范围外费用占总费用比例,扣减基数后,再按照救助比例计算救助金额。

三、重大疾病救助范围

(一)重大疾病范围。以符合市政府号令《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和市新农合《iCD-10疾病编码》规定的住院病种为救助范围。

(二)医疗费用救助范围。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和门诊大病费用。

(三)其它。对于因疾病导致高额医疗费用的其他特殊情况,由区重大疾病专家认定组评定确认。

(四)救助时限。以发生的医疗费结算时间为准,其时限为上年度的10月1日至本年度9月30日(年时限为1月1日—9月30日)。

(五)下列情况不属于救助范围:

1.不符合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情况的;

2.因打架、斗殴、、吸毒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产生的;

3.违反《婚姻法》、《收养法》和《计划生育法》的;

4.不能提供有效收据或有效原始证明材料;

5.民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认定的其它特殊情况。

四、组织实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区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直有关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审议年度重大疾病救助意见。

(二)成立专家认定组。成立区城乡居民重大疾病筛查专家认定小组,由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员和聘请的市医疗卫生系统专家组成,负责因其他原因造成大额医疗费用情况的筛查认定工作。

(三)认定申报工作。区卫生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10月15日前,将核定的当年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人员名单及《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拟救助人员明细表》提供给区民政局。对符合救助条件但因不在我区参保而遗漏的居民和其它特殊情况须经社区、街道逐级核实后报区民政局的,由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审议核准。

(四)调查复查工作。居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区二级要做好对拟救助人员家庭实际情况的调查复查工作。符合救助条件的须经社区居民委员会对家庭状况全面调查评估,采取民主、公开渠道,实施张榜公示(时间5天)无异议后,由本人填写《区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救助申请审批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街道办事处复查后于10月25日前将申请材料提报区民政局。

(五)核查审议工作。区民政局根据拟救助人员情况进行核查汇总并提出初步救助意见,提交区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六)资金拨付发放。区财政局根据会议研究确定的救助方案,按照相关程序及时向各街道拨付资金,由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组织发放并将发放情况报区民政局。

五、监督管理

重大疾病救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发放资金追回及三年内取消享受救助资格,情节严重的交有关部门处理:

1.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救助待遇的;

2.提报材料不实,伪造、涂改相关证件的;

3.有关组织和个人故意出具虚假证明,协助骗取救助待遇的。

六、资金来源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二)资金管理:区财政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足额列入年度预算,据实拨付。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6

一、招聘原则

(一)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三)考试与考核相结合。

二、招聘范围及对象

截至年10月1日,在自治县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1年及以上,现仍在工作岗位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品行良好,身体健康,并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一)具有国家承认的卫生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二)取得初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

(三)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

三、招聘名额

我县具体招聘名额,由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局、市编办根据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缺额和符合招聘条件人员情况统筹下达。

四、实施步骤

此次定向择优招聘工作在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组织领导下,由县人事部门会同卫生、编制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分为六个阶段:

(一)前期工作及动员部署

1.制定我县定向择优招聘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并上报市人力社保局和市卫生局(年11月25日前);

2.县人力社保局会同县卫生局制定我县定向择优招聘简章。简章内容包括:招聘原则,应聘人员条件,招聘办法,考试考核的时间(时限)、方式、内容,报名时间、地点、方法及需交验的证件和材料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年11月30日前);

3.召开由各乡镇卫生院院长、乡镇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及县级相关部门参加的择优招聘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动员大会并招聘简章(年11月30日前)。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

报名及资格审查由县卫生局负责。

1.各乡镇卫生院组织报名、人员初审(年11月24日至年12月5日前);

2.各乡镇将《市乡镇卫生院定向择优招聘工作人员报名和审查表》及相关印证材料报县卫生局(年12月6日前);

3.县卫生局、县人力社保局、县监察局对各乡镇卫生院报来的相关材料进行复审(年12月20日前);

4.县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同时对资格审查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毕业院校及专业)、职称、工作岗位性质、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年限和工作经历等(年12月21日至27日)。

(三)上报材料,确定招聘名额

县人民政府将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花名册和乡镇卫生院编制及现有人员情况统计表报送市卫生局,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局、市编办下达的招聘指标确定我县的招聘名额(2011年1月15日前)。

(四)组织考试

考试考务由县人力社保局组织。县人力社保局、县卫生局、县监察局考前到市上领取试卷,考后将试卷送到市上统一阅卷。

1.考试方式:采取闭卷方式,考试一科,总分100分。

2.考试内容: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医药卫生政策法规、医德医风规范。

3.考试时间:初定为2011年1月16日上午9—11点。

4.考试加分:凡年10月1日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每连续工作满一年,加0.5分,上不封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护士资格证的加2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加3分;取得卫生类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及以上任职资格的加3分。以上加分项目可累计。县卫生局在2011年1月15前将参考人员的加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5.成绩公示。县人力社保局于2011年1月25日至1月31日对考试人员的成绩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成绩时注明加分情况。

五、有关政策

(一)招聘执业医师的处理

对属于卫生部招聘执业医师项目的人员,这次招聘后即按乡镇卫生院正式职工管理,不再享受卫生部招聘执业医师的待遇。

(二)编制管理

县编办按照有关标准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数,将此次定向择优招聘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纳入编制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乡镇卫生院定向择优招聘工作人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组长蹇廷超,成员梅绪权、李文胜、秦中和、刘学勇。具体负责定向择优招聘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2.资格审查组。组长代鸿,成员梅绪权、邵江涛、李文胜。具体负责定向择优招聘工作的资格审查和参考人员的加分认定。

3.维稳组。组长冉茂华,成员郑永东、李文胜。具体负责定向择优招聘的来信来访处置和维稳工作,制定维稳工作预案,处理招聘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4.政策宣传解释组。组长代鸿,成员梅绪权、李文胜。具体负责定向择优招聘工作的政策解释工作。

5.政审组。组长代鸿,成员梅绪权、李文胜、邵江涛。具体负责定向择优招聘工作中招聘人员的政审工作。

6.考试考务组。组长蹇廷超,成员梅绪权、李文胜、叶庆丰。具体负责定向择优招聘工作的考试考务工作。

各小组按照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做好我县定向择优招聘工作。

(二)严肃工作纪律

1.实行阳光招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广泛宣传招聘政策,确保每位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知晓信息、知悉政策;严格招聘程序,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强化招聘纪律。各有关工作组要认真清理、严格审查报考人员资格。对弄虚作假、者,取消报考资格,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招聘政策统一解释。招聘政策由县人力社保局、县卫生局、县监察局确认后由县卫生局统一对外解释,其他部门不负责政策解释工作。

(三)确保社会稳定

1.加强统筹协调。定向择优招聘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切实落实“一岗双责”稳定责任制,制订稳定预案,做好政策解释和矛盾化解工作。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省级生态县建设”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委的各项工作任务,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我委创建省级生态县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按时完成县交办的生态县创建各项任务。

(二)4月底前完成危险废物处置资料:县医疗废物委托处置情况汇总表;处置单位接收和处置全县医疗废物量汇总表;县医疗废物委托处置协议书复印件汇编;县医疗废物转移连单(存各医疗机构)。

(三)4月底前完成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标完成情况汇总、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计划、饮用水污染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我县近三年未发生饮用水污染事故的证明、村镇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等文件准备。

(四)4月底前完成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指标完成情况概述;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统计表;全县改厕工作总结;农村常住户数统计;使用卫生厕所农户数统计表;全县改厕投资明细表;全县改厕工作取得的荣誉证书复印件;有关农村改厕工程验收资料;政府及部门下发的有关农村改厕,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方面的政策文件准备。

(五)4月底前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末梢水水质达标率汇总,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汇总等资料。

(六)6月底前完成全县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点规范化建设,完成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水规范化处理设施建设,并规范运行。

(七)6月底前完成打造卫生改厕观摩点(每个乡镇2各以上),确保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

1.县疾控中心根据《省农村应用水水质卫生检测实施方案》,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提高农村饮用水监测的覆盖率。

2.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信息收集,做好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和部分分散式供水点供水方式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详细掌握全县农村供水有关数据资料。

3.结合生态县创建工作要求,重点加强对创建生态乡镇、村供水工程水质的日常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及时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对水样监测不合格的供水单位,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确保2016年安排创建生态乡镇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大于95%。

(二)农村卫生厕所整治工作

1.县爱卫办要在认真总结多年来项目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央项目督导组专家的意见,重点把好中央项目村的落实、项目村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改厕健康教育三个关,进一步提高项目技术指导能力,确保中央项目质量。

2.普及全县农村的公厕、户厕无害化改造工作,积极扶持中心村的改厕工作,在中心村全面清除简易厕所、露天粪缸,按人口比例规划建造无害化公共厕所,确保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在95%以上。

3.完成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指标完成情况概述。

(三)医疗废物、废水管理工作

1.认真落实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领导、责任、措施“三到位”。

2.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并按照要求全面开展考核,同时督促各医疗单位将医疗废物按规定统一收集,并交由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处理。乡镇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等偏远地区必须达到《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条例》规定的基本要求,经县环保局和卫计委同意后方可就地进行处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

3.卫生监督所要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强化对全县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专项检查,要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全县各医院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4.督导乡镇医院医疗废水规范化处置,村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创建生态县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县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和内在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生态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创建意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行动统一到位,宣传服务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二)明确责任,强化督查

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确保高标准完成卫计系统创建生态县的各项工作目标。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委统一时间要求完成各自任务,疾控中心负责对全县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及相关材料的收集。爱卫办要高标准完成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好数据资料的统计与收集。卫生监督所要进一步做好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督查工作。各医疗机构加强对本单位的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的自查工作,确保两废处置规范有序,相关登记汇总资料齐全。卫计委创建办将不定期开展检查,并对创建工作不落实的单位予以通报,相关责任人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8

为确保《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顺利进行,乡级以上政区应成立《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确保编纂工作顺利进行。

(一)编委会

成立《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民政局局长(兼县分卷主编)、副局长、任(均兼县分卷副主编),成员由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县教育局、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境保护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市管理局、县水务局、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县文化旅游局、县卫生局、县地税局、县国税局、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县体育局、县统计局、县气象局、县民宗局、县志办、县邮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电信、移动、联通分公司及12个乡(镇)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组成。

编委会负责《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编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编委会成员单位要确定人员负责本乡(镇)、本部门词条的编纂,并按时将编纂材料交县编委会办公室。

(二)编委会办公室

《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编委会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副局长秦国强兼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基层政权股股长担任,工作人员由县民政局办公室、基层政权股相关人员组成。

编委会办公室负责落实编委会确定的事项,指导、督促各乡(镇)、部门的编纂工作,承担各级词条的汇总、统稿和审核工作,指导各级词条编纂业务,汇总、审核、上报编纂成果。

二、确定编纂体例和内容

按照民政部的统一规定,《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采用工具书辞条类目式编纂,按县级、乡级两个层次设置条目。

(一)县级词条内容

1.政区概况——政区名称来历、简称、地理位置、政府驻地、政区沿革、政区划分、人口面积、民族构成等。

2.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

3.经济概况——农业、工业、商业外贸、财政金融等。

4.社会发展——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5.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

6.名胜旅游——旅游业概况、风土人情、土特产品、风景区、名胜古迹。

每个词条控制在15000字。

(二)乡级词条内容

1.政区概况——政区名称来历、地理位置、政府驻地、政区沿革、政区划分、人口面积等。

2.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

3.经济概况——农业、工业、商业外贸、财政金融等。

4.社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

5.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

6.名胜旅游——风土人情、土特产品、风景点、名胜古迹。镇增加第七方面:镇区市政建设——集镇道路、公共交通、给排水、供电、供热、燃气、园林绿化等。

重大事件、著名人物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每个词条控制在2000字。

三、具体实施步骤

按照市政府的安排,《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应在年6月30日前完成。

年1月30日前,做好《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年2月20日前,印发《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通知。

年2月28日前,召开《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工作会议,部署编纂工作。

年5月15日前,完成县级、乡级词条的起草、修改和初审。

年6月15日前,各乡(镇)完成辖区内乡级词条的汇总、统稿和审核工作,并将本级词条及乡级词条报县编委会办公室。县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词条也于6月15日前报县编委会办公室。

年6月30日前,县编委会办公室完成辖区内县级、乡级词条的汇总、统稿、修改、审核工作,并将编纂成果报市编委会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我县现有乡(镇)级政区12个,《政区大典》县分卷词条总字数达10万字,编纂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加强配合,确保圆满完成《政区大典》县分卷编纂任务。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及时协调解决本区域内《政区大典》编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政府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编纂委员会和办公室,既参与县级词条的编写,又负责对各乡(镇)、部门编纂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编纂成果的审核验收。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9

县新农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积极履行管理职能,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按照“公正、高效、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补偿方案,提高管理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金筹集情况

年筹集资金万元(其中自筹万元,各级财政补助万元);年自筹参合金元。

(二)农民参合情况

年,全县参合农民人,参合率为97%;截止到年12月30日,年度全县农民人有人参合,比上年增加人,参合率达到97.43%。

二、基金运行情况

三、主要工作开展及经验

(二)搭建县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科学管理上水平的关键。

积极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全年共开展信息化管理培训20期,累计培训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及县、乡新农合管理经办人员600余人次;完成了全县新农合管理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统计,17个乡镇按县、乡(镇)、村、组、户统一编号,参合农民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于5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于8月全面试运行,标志着我县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成,为网上在线审核、适时监控和信息汇总,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便捷科学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三)不断修订完善补偿方案是切实减轻参合患者医疗负担的关键。

(一)强化管理是确保基金安全合理运行的关键。

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制度化,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的监督作用,实行一年一申报,一年一认定,确保参合农民就医安全。严格落实“三级审核制”和“三级公示制”,按时完成了全年报账补偿兑现工作,当年资金使用率为96%,实现了当年资金深沉率不高于15%的目标任务;增加内设机构稽查股及相应编制人员,稽查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对县内和县外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化,两个管理办法(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外就医管理办法》)已通过县合管委议决、县法制办审核,将于年全面实施。基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是省、地新农合专项资金审计、检查顺利通过的保障。同时还组织业务骨干和乡镇合管站相关人员到周边县(德江、石阡)开展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为我县新农合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是我县常年筹资工作又创新成绩的关键。

常年筹资工作贯穿于我县日常工作中,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积极引导我县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参合。于元月、二月份在二次补偿资金发放期间,开展了“我与农民面对面讲政策”宣传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张贴“县新农合补偿政策宣传公告”1500余份;利用印江门户网站开设“农村合作医疗专栏”对补偿政策进行详细地、永久性宣传;把“六进村”活动与宣传工作有机结合,编排文艺节目,组建宣讲团等进村入户深入宣传。新农合政策成为乡镇逢会必提,干部下乡进村入户工作必讲的基本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我县新农合政策知晓率、准确率,进一步巩固了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部分合管站管理体制不顺,人员安排不够合理且不专职,工作经费没有保障,难以保证工作贯彻落实。

二是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缓慢。参合基础信息准确率不高;医疗机构既懂医、又懂电脑的业务人员严重不足;移动网速慢,跟不上工作的需要,移动公司维护人员不能及时进行维护等。

乡镇医保工作汇报材料篇10

第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鼓励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第六条国家实行乡村兽医登记制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兽医登记:

(一)取得中等以上兽医、畜牧(畜牧兽医)、中兽医(民族兽医)或水产养殖专业学历的;

(二)取得中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

(三)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连续5年以上的;

(四)经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

第七条申请乡村兽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乡村兽医登记申请表;

(二)学历证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或者乡镇畜牧兽医站出具的从业年限证明;

(三)申请人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并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乡村兽医登记证应当载明乡村兽医姓名、从业区域、有效期等事项。

乡村兽医登记证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申请续展。

第九条乡村兽医登记证格式由农业部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兽医登记,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登记的乡村兽医名单逐级汇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乡村兽医只能在本乡镇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不得在城区从业。

第十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有固定的从业场所和必要的兽医器械。

第十三条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第十四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处理使用过的兽医器械和医疗废弃物。

第十五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第十六条发生突发动物疫情时,乡村兽医应当参加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乡村兽医培训规划,保证乡村兽医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培训规划制定本地区乡村兽医培训计划。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第十九条乡村兽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登记机关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不按照规定区域从业的;

(二)不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要求参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的。

第二十条乡村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登记机关应当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中止兽医服务活动满二年的。

第二十一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违法使用兽药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