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的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5:03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1

关键词:信息传播展示空间造型要素

展示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服务形式和丰富的信息内容,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展示活动概念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由于展示活动的需要,作为服务属性的展示设计逐渐被大众接受。展示设计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传播物质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功能,是一种应用性复合设计。

展示空间中信息传播的模式

展示场景中信息传播经常是综合性、全方位、多渠道的形式:发放宣传资料、赠送纪念品、视频播放、人机交互、展台界面设计、人员交流、活动推广等。归纳起来,展示空间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有:产品陈列形式、工艺与模型展示形式、活动推广形式、体验感受形式四种类型。

1.产品陈列式

从人类社会早期的物品集中交换延续至今的展示形式就是产品陈列式,这种展示形式虽然比较传统,但是最实用、最常见,适用于有具体的实物可以展示的企业,例如汽车展、电子产品展、建材展、家具展等等。展品本身承载企业最主要的信息内容,是信息传播中的主角。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推广,需要若干配角。例如展台设计,展台的造型、色彩、质感等要素直接影响展示效果。

2.工艺与模型展示形式

在有些展会上,企业传达的重点信息是产品的制作流程、制作工艺、产品的内部结构或复杂功能,模型展示的信息多是大型的机械、工程、楼盘或复杂项目,抑或是有的展品太大不方便拿到展会,企业也会通过模型的形式展示。这种展示形式必须有现场的演示配合,或者让观众亲自参与才会有直接的印象,具体的产品和企业信息也需要通过现场的工作人员解说传达。

3.活动推广形式

展会上活动推广的目的是吸引眼球、增强人气。通过一些舞蹈表演、名人演出、礼品发放、有奖问答等活动,增大信息传播的受众面,增多信息实效传播的机会。

4.体验感受式

体验感受往往与交互设计联系在一起。观众通过亲身体验,将身体感官获得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使信息传播更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很多高科技的展示和游戏场景的互动展示,都让观众自己参与操作。

展示空间的基本形态与信息获取

展示设计中常用的空间形态有三种:闭合空间、开放空间、复合型空间。闭合空间例如一个室内空间单体,除了门之外,四周是封闭的,空间界面具有十分强烈的限定性。在限定出入口,尤其是出入口在同一个地方的情况下,展示空间可以考虑采用用闭合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可以使参观路线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观众对展位信息全面了解,不会有遗漏。例如博物馆中的动线顺序有严格的限定。开放空间是指主要空间界面是敞开的,观众视线没有太大的限制。这种空间往往具有多个进出口,有利于观众从各个方向进入展示空间,观众进入空间以后,动线略显混乱,难以全面的把握展位信息。复合型空间是将两种空间形式做结合,尤其是将两种空间的优点结合起来,主要应用在大型展位上,即在开发的大空间前提下,对空间做进一步细分,使各个小空间由闭合空间组成。同时,根据需要小空间也可以做成各种主题空间。

1.空间形态的比例尺度

不同的形态比例尺度使人产生不同心里感受。例如,高度固定的情况下,面积对空间感受有影响:面积越大,空间越矮。合理的展示空间形态必须满足展示设计的规律,是展示信息的物态化表现。

2.展示空间的态势

在展示空间中,为了能够使产品更好的向观众展示,迅速快捷的传递信息,空间形态应该有一定角度变化,形成方向感和态势。空间态势有利于表现展示主题,感染观众心理。对于复合型展示形态,造型要素更要考虑空间序列和空间结构、展示内容、设计美学和文化意蕴等,从而塑造空间态势a,形成韵律和节奏。

展示空间界面与信息传播

广义的展示空间界面可以理解为展示空间的每个角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狭义的展示空间界面是展示空间在方位上的限制形式,即:天覆、地载、围隔,是构成展示空间的基本条件。

界面形态的造型语义肩负信息传达的功能。展墙是空间界面的代表之一,它能够限定和分割空间,营造展示环境,承载展板、展品等立面展示信息,另一方面又是空间外部界面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可以设置大型logo和喷绘、与主题有关的卡通形象等,通过具有信息内涵的平面和立体造型传达展示信息。现代展示设计为了更多的吸引观众,充分利用展示空间推广展品,作为界面的展墙更趋于实用化。展示空间的地台界面根据展示内容需要而定,多采用地台抬升的效果,既方便展墙布置和展架安装,又可以提升展位的品质。地台的结构较多,运用也是灵活多样,可以在展位内统一铺设,也可以在局部铺设,也可以根据主题需要与光效、金属、玻璃、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等材质模块配合使用,增强展位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展示空间上部界面通常是展馆建筑的顶棚,也有葡萄架式的简易格栅吊顶和局部吊顶。

展示空间材质肌理与信息传播

材质肌理的信息传播主要体现在材质触摸手感和材质语义上。日本设计师吉冈德仁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用材质触动感官”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逐渐得到欧美设计界的承认。2002年,他设计著名的“honey-pop”纸椅,超越了近百年内的任何木材、钢材以及塑料等作品,赢得了“世界最具原创性”的美誉。

材质肌理的信息传播存在于我们认知体验中的感受,通过质感语义的阐释,使其与观众产生共鸣。例如,金属的拉丝和抛光表面处理,带给观众的是现代与高科技的认同纤维材料的柔软特性,给观众美好印象,始终激励人们去追求,玻璃的表面反射光的色彩,足以引起注意,玻璃的各种色彩变化,形成了美妙的视觉效果,陶艺的传统感受与粗犷质感,形成历史、自然、返璞归真的联想。

展示空间光效与信息传播

光效设计作为展示设计的基础,不仅要提供展示空间的基础照明,还需要突出展示对象、以及和其他整体的协调性。迅速有效地传播信息更是光效设计的首要任务。

1.展示空间三个照明层次

由理查德.凯利提出的照明设计理念――照明分为环境照明、焦点照明和戏剧化照明三个层次,非常适合注重光的艺术性和表现性的展示光效设计。根据展示光效设计的特点和任务,参考理查德.凯利所提出的照明设计理念,可以将展示光效设计概括为环境照明、重点照明、情景照明三个基本层次。

环境照明为展示空间提供整体性基本亮度,一方面满足参观者在空间中自由活动的需要,一方面为会展局部重点照明做铺垫;展示中局部重点照明建立在环境照明的基础上,以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光线塑造展品的形象,将展示空间中重点视觉信息强调出来,迅速捕获参观者的视线,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情景照明充分运用光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塑造更具艺术感染力的戏剧性展示气氛,渲染展示气息、烘托展示主题。

2.三个照明层次的表现力

展示光效设计的三个层次非常清晰,不过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根据展示的内容和展示设计的主题,光效设计会有侧重于以某个层次作为主要的照明方式,使其变得特别突出。任何一种照明层次变得特别突出时,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能够塑造个性鲜明的照明效果。

1)塑造展示空间

突出环境照明的展示光效设计的这种手法多用来塑造明朗、轻快的展示气氛。当需要展现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且要求全部表现出来,或者展示环境以白色为主色调时可以采用。空间和展品的各种细节都由环境照明清晰的表现出来。

2)突出局部重点照明

当展示环境比较暗或者比较单调时可以采用突出重点照明的展示光效设计。这样来塑造展品使展品在其衬托下显得异常明亮,参观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重点照明塑造的展示内容上,从而达到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3)烘托展示氛围

烘托展示氛围主要是指利用光塑造品牌形象或企业形象。情景照明非常富有戏剧性色彩,视觉冲击力很强,能够深刻的打动观众,容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当以塑造品牌形象或企业形象为展示设计的主要任务时是非常好的选择。

展示光效设计的三个照明层次各自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而且经常交织在一起,对它们的把握,要从艺术的角度,根据展示设计的主题灵活运用。展示设计中,照明设计的艺术性表达,使参观过程成为审美体验过程,能够令参观者身心愉悦,从而有效的传达展示信息。

结论

展示空间设计是信息服务性有价空间造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人”、“物”、“场”的关系,有利于展示空间的设计、建造和拆除,有助于强化展示信息,提高信息传递质量和信息传递效率。基于展示空间中,信息的传播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特点,对展示空间的系统构成要素进行拆解,分析各个要素与信息传播的联系,从而扩大信息传播的可能性,为展示空间设计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展示空间分析与结构设计,安晓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05

[2]展示设计,徐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9

[3]展示空间设计,闻晓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1

[4]信息传播学,司有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08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2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3

【关键词】视觉传达;传者

一、设计师的任务

设计师的任务和视觉传达的任务密不可分,不同的视觉传达任务,设计师的设计任务也不相同。从整个视觉传达传播的信息来看,设计师都要面临一样的任务,那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从反馈中再进行第二次加工处理三个步骤。

(一)收集信息。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收集信息,只有收集好的信息才能进行好的加工。信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所以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这就要求设计师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甄别,进而选择对自己设计有用的信息,这样进行下一步设计,设计好作品,才能进行传播活动。当然,在收集信息的时候,设计师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有用性,还有注意信息的全面性。信息的收集活动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活动,收集信息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设计师付出艰辛的劳动。

(二)加工信息。设计师收集到的信息是分散、繁杂的。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适合传播,设计师必须对这些最初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制作。设计师从其中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加工后传播给受众,达到传播的目的。对信息的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形式和内容。在形式方面,设计师从传播的目标来看,要对信息进行舍弃,舍弃那些对设计作品意义不大的内容,保留那些对传播有益的信息;从内容来说,设计师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使得信息条理化和系统化。概括地说,设计师具有传播信息的决定权。该传播的没传播和不改传播的传播了,这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设计师的责任也是巨大的。所以,设计师对信息的甄别和加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设计师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也要受原有信息的约束,不是完全脱离原信息的范围。传播的信息还得受到社会的道德约束。

(三)处理反馈信息。传播的终端是受众。但是信息到达受众那里,不是意味着传播的结束,还有信息的反馈。同样,设计师视觉传达作品不是到受众就终结,还得从受众得到反馈信息,如果一个设计师不注重反馈的意见,就不会清楚自己的信息是否符合受众的兴趣和爱好,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反馈收集,设计师才会了解受众兴趣点,收集反馈信息才会让设计师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收集反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设计师的视觉传达作品在传播完成后得到的反馈信息;二是在进行传播活动前对受众的兴趣、习惯、愿望的调查,根据结果制定出传播的策略。

二、影响设计师的因素

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设计的时候,表面看是个人的行为,是设计师的独立活动,但是这个活动其实受到了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包括设计师的个人素养、媒介组织等,与设计师所处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这些环境因素造成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影响设计师的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一)政治和法律的因素。设计师所处的就是一个政治环境,没有脱离政治的真空环境,社会中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舆论都会对设计师的思想行为产生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进而反映到设计师的视觉传达作品中,设计师的意识也是具有意识形态的,设计师设计作品必然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

(二)文化因素。文化是人类生活和民族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设计师不可能在脱离意识形态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设计师在进行创作设计的时候,要以社会所认可的社会道德标准和社会法律为准绳,在社会认可和规定的范围进行创作,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营造视觉传播气氛,同时应该注意过滤、加工与视觉传播相关的新现象、新事物等新信息。

(三)设计师自身的因素。设计师的个人因素在设计作品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设计师个人所受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对设计师的作品和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设计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传播价值。

(四)受众的因素。设计的最终归属地在于得到更多的受众认可,在受众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自己需求的信息,设计师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信息传达。为得到更好的传播,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之前,就要做好调查,为设计作品做好准备,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行为等基本信息,从而有的放矢,才会创作出受众接受的作品,达到双赢的结果。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4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

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 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5

一、“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途径特征分析

在“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中,传播者为三级组织,分别为省电大、市电大、县级分校及教学点。这三级组织形成三级资源平台,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既包括教材内容、考试考察内容还包括农业信息、农业技术、课程教学等。这些学习资源首先通过网络或者多媒体等传播渠道传递给学校教师,然后由教师经过加工和整理,形成既有对文化水平相对普遍较低的农民学员而言易于理解的视频方式传播的ip课件、双项视频直播课、Cai课件,又有专家辅导讲座、文本材料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内容。经教师整理加工后的学习内容或通过面授课堂教学或转化为动态教学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资源平台传递给“一村一”学员。网络教学平台还可提供实时教学活动、BBS论坛空间等供师生交互。

在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将“一村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媒介技术手段与教师的面授课堂、网络教学相结合,信息传递由教师经由网络再到学员经历了三个级别的信息传递,在传递上呈现出多级化的特点。“一村一”的信息传递也可以不通过网络直接传递给学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增加网络这个平台后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传播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也更快,对于学员的持续性、经常性开展自主学习更有利。根据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观点,“创新——扩散”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与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事实上,“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一村一”受众内部的人际传播活动。通常情况下,“一村一”远程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为由政府传给农民先进代表即“一村一”学员再传递给普通农民。这一传播过程中,“一村一”学员就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承上”即通过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技能;“启下”是将习得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在广大农民中传播开来,解决“信息入户”的问题。“一村一”学员这一“承上启下”的作用事实上是履行了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创新人”的职责、功能。有研究者认为,在当前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简单机械地将技术和设备等投入进去,如果没有熟悉当地情况、具有影响力的“人”引路、指导、发动,就不能真正解决如何融合现代化和传统的优势这一问题,那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则很难在该地区发挥出作用来。对于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所带来的密集信息而言也不例外,只有在村子中存在善于利用新知识、新技能的这些“人”,由他们组织、带动村民,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一村一”远程教育的开展给信息闭塞的农村带来了大量的新知识,新事物,使得每个村在传播渠道上能够有望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因此,“一村一”远程教育在传播途径上呈现技术手段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多级传播特点。

二、“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过程特征分析

由于“一村一”传播途径具有技术手段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特点,那么它的传播过程则兼具这两种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特点。以技术手段为传播途径的信息传播过程相对简单,这决定了它的传播过程相对单一,传递方式也是单向的,即由远程信息(教学内容)传递于教师;而复杂的人际传播决定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传播者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传播途径的信息是人际传播信息的主要来源,其次还包括教师整理后的信息资源以及教师所利用的传播平台即二级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于是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具有异质、多向性。并且这种传播过程中还有人与人、人与机的多种互动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信息源源不断输入,也不断向外界传播信息,具有显著的开放性。根据“一村一”远程教育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的选择,按照互动中是否借助网络,将这一远程教育活动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划分为“网上”与“网下”互动两种形式。由于“一村一”学员中大多为利用业余时间在职学习,同时来自各个乡、镇、村相对分散,学习时间也不一致。另一方面本地教师力量的缺乏,还要外请教师,形成“师生准分离”的状态,于是集中面授、生产实践课更多的是选择“网下”开展,而象学习资源的传递等则更多的选择“网上”互动。呈现了“网上、网下”两种互动方式。与此同时,各教学点之间还实现了“教师与教师”、“资源与资源”互动。

根据远程教育传播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关系,在“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四个基本要素传播主体即教师、传播客体即学生、传播媒介即媒体技术手段、传播内容即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着以下八种关系:教师——学生、教师——教师、学生——学生、教师——信息资源、教师——媒体技术手段、学生——信息资源、学生——媒体技术手段、信息资源——媒体技术手段。笔者认为在这八种关系中,影响“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本质属性的是传播主客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因为,人是一切传播活动的主体,只有处理好传播过程中人的关系才是传播的关键。由于受农村现实条件的制约,形成了生生协作互动和师生协作互动这两种独具特色的互动形式。协作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协作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协作互动;协作互动的主体既有师与生,也有生与生;协作互动的媒介既包括利用媒体技术手段为媒介的师与生、生与生的间接协作互动,也包括不依赖媒体技术手段充当媒介的师与生、生与生的直接协作互动;协作互动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也可以是远程异步间接互动。这种师生协作互动的传播,既体现了教师在整个互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来。此外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地缘关系或者相同的职业经历等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学习小组,这种生生协作互动有利于发展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师生协作”互动与“生生协作”互动充分发挥了人际传播的优越性,大大提高了传播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体现着多向、异质的信息互动特点。

三、“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要素的特征分析

“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一样,它的传播要素主要包括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但其较大众传播模式的传播要素在特点上则有所不同。

1.传播者在加工、传递信息时受信息资源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一村一”远程教育的传播模式中,教师作为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处于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教师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加工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送者,在加工、传递信息时,教师既受到信息资源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人格特征、社会群体),既有来自个体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社会的、组织的、专业的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由于受到个人知识水平的影响,教师在理解传播信息时理解会有偏差和误差。例如课程农村政策法规如果仅依靠法学基础知识而没有农学作背景支撑则不易理解。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对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源制作显得十分棘手,大多数情况需要技术人员支持,那么在技术人员不了解理论体系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信息加工的误差。笔者认为“一村一”传播模式中,传播的主体还应该包括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开发者、教育管理者、技术制作者等。

2.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既要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个人因素的制约学生作为远程教育信息传递的最终归宿,是“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的主要受众。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很多,可以选择地接受来自课堂的教学信息,也可以选择地接受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还可以选择网络其他资源。学生在面对纷杂的信息时,决定选择所要接受的信息既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个人因素的制约。与教师一样,作为个体的学生的知识水平、人格特征等同样是制约其选择的影响因素。例如学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其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且学员的自身知识背景也是其在“一村一”学习的重要基础。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6

 

关键词:信息稳定;信息传播;社会秩序;传播时机

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当我们看到信息传播活动的积极影响时,也不能忽略其负面的作用,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旦出现信息不稳定的现象,将会对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等造成不利的影响。所谓信息稳定,我们将其定义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流量和结构必须同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实际上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真实、流量必须适中、结构必须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常态,否则将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信息稳定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信息内容稳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部所包含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处于相对平衡的一种状态。笔者以为这里的信息内容稳定应当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信息内容的有用性;二是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一致性。

1.信息内容的有用性是信息稳定的基础。信息内容的有用性指的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真实且有价值。虚假信息的传播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失范。2007年年度假新闻之一的“纸陷包子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真相是,编导訾北佳为了完成任务,以喂狗为由,要求卫某等人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人肉馅,制作了二十余个“纸箱馅包子”。与此同时,訾北佳秘拍了卫某等人制作“纸箱馅包子”的过程。在节目后期制作中,訾北佳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编辑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播出带。訾北佳捏造事实,编制的这一虚假新闻,向受众传播了内容不稳定的信息,不仅引起了北京市观众的恐慌心理,对国家形象也造成了影响,可见虚假的信息内容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巨大的。

信息的价值也是信息内容稳定的一大因素。如今的网络社会存在着“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双重问题,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各种信息以零成本的条件在互联网上传输和扩散,使网络成为信息的海洋;另一方面,缺乏把关人的网络也滋生了假新闻,充斥着各种失实、侵权、色情、暴力的信息。实际上,与网络信息的总量相比,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网络上大量无价值信息的存在,使其易成为引起社会问题的隐患。由于网络缺乏有价值的信息,网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暴力、色情信息上,而这些暴力、色情信息的泛滥,致使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这两个空间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在网络“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一些缺乏价值的网络信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甚至演变为社会热点事件,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2006年上半年发端于网络的“女子虐猫事件”和“铜须门事件”,都是因为网络信息的不稳定,最终升级以致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

2.信息内容的一致性是信息稳定的保证。信息传播过程是传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根据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对社会秩序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受到传播者个人主观因素以及传播渠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传播内容往往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尤其表现在国家农村政策信息的下达执行过程中。政策类信息内容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政策变通。

政策变通可以分为“功利性变通”和“表意性变通”,它一方面指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中央文件的内容进行变通处理,变通后的政策与上级所要传达的中央精神已相去甚远,政策的实质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尽管名义上、形式上符合政治要求,实际上却有意歪曲、偏离了政策目标,甚至与政策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也指政策主体不顾客观条件和形式发展的变化,有意或消极不作为地机械照搬政策,致使政策目标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常见的变通的方式主要有:敷衍政策,只做表面工作,或者只宣传不执行;对政策断章取义,歪曲政策原本的含义;扩大或缩小政策调整的范围、对象,使政策的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等。政策变通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它是传播者对于传播内容的曲解,这种现象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政策信息内容的稳定,使政策的执行偏离目标,失去执行的意义。

保证信息内容的稳定要求信息传播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都树立起责任意识,信息者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传播者也必须保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变通”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信息结构稳定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搭配和布局上处于相对科学和合理的状态。就是说,社会传播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的比例应当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否则,信息传播就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使社会出现不稳定。笔者认为,要保证信息的结构稳定,一方面要保证信息传播时,传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结构比例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另一方面还必须在传播过程中,使信息传播的多方主体都有话语权,以保证信息的平衡,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7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德育就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价值观念的传播。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新矛盾、新变化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新特点,高校德育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传播的效果。

一、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播过程

(一)德育过程与传播过程在基本要素构成上具有一致性

传播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及信息反馈这5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在传播中它们是缺一不可的。而高校德育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具备上述5个基本要素。第一,传播者(教师),是指在德育传播过程中制作并提供信息的教育者;第二,传播信息(教学内容),是指有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内容;第三,受传者(大学生),是指德育中接收信息的受教育者;第四,传播媒介(语言、多媒体等载体),是指教育者向大学生宣传教育时使用的沟通渠道;第五,信息反馈,是指大学生对教育者所作出的反应,是受教育者态度、行为对教育者的影响。这五个要素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实体,它们通常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为德育过程的要素,缺一不可,相互作用。

(二)德育过程与传播过程具有目的一致性

人类的传播活动从来就是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过程。因此,二者具有共同的目的,都是教育者(传播者)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受传者)实施某种影响,以期转变受教育者(受传者)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三)德育过程与传播过程都具有双向互动性

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符号会聚的过程和信息共享的过程。传播首先是双向性的,即表现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两大传播要素的双向鼎立和传、受两者之间的信息双向沟通与交流;其次是互动性的,即传、受两者不仅共享信息、互传信息和一起创造信息,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德育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协同互动的传播行为实现的,德育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受教育者的信息反馈,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德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传播过程,它应该遵循传播学关于传播要素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并贯穿传播过程始终的基本原理和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传播要素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传播规律。

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规律来分析德育传播的效果,既可以发现传统德育传播过程的不足和缺陷,又可以把握影响德育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以增强新时期德育传播的实效性。

二、影响德育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德育效果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的。德育传播活动能否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除了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外,德育教育者的素质和影响力、受众的政治倾向及个性差异,以及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传播媒介是否良好,都是影响德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教育者因素

教育者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首要因素。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主体因素对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德育活动的施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育者对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理论知识和信息的“守门人”,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大量德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整理和选择,从而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以确保其教育的导向性;(2)教育者自身因素能够对德育传播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教育者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悦目性等。教育者权威的确立主要是依靠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学术造诣和突出的能力及才华。传播学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好;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差。而且教育者在信仰、个性、情趣、爱好、心理距离上与大学生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的风度仪表和身体容貌大方得体、赏心悦目,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二)教育内容因素

德育内容是德育传播的核心,也是决定德育传播效果的根本。传播学研究表明,对传播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传播内容本身。德育能否起作用及所起作用的程度,关键在于德育内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一些大学生反映,“当年最不喜欢上的课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毕业后真正有用的,特别是在宏观思想、思维方法指导等方面,却恰恰是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给与的。”这说明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人、塑造人的,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高校德育要吸引当代大学生,最根本的是靠德育内容的理论逻辑魅力和强大的说服力。

(三)教育媒介因素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需要信息交流的媒介。在德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样需要媒介。德育媒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书籍、杂志、报纸、照片等占有一定的空间,称之为空间性媒介,它以负载文字及有序的线型符号为主,适宜传播复杂的思想和严谨的材料,或篇幅较长、不紧急的信息资源。广播、无线通讯等属于时间性媒介,它以负载有规律的诉诸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为主,适合用来传播悦耳的音乐、紧急的事件和进行情感暗示。课堂教育教学、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电影、电视、电脑等属于时空性媒介,它兼有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共同特点,传播过程具有时空共进、声形并茂、形神兼备的特点。在实际的德育传播过程中,性质特点、功能不同的媒介对德育的传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优化、创设、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德育传播活动,是提高德育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受教育者因素

根据传播学理论和德育基本理论,传播者(教育者)与受传者(受教育者)是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共同构成一组传播关系(传受关系)。就教育者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制作、补充、发展自己的德育信息,使之更加完善、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收。就受教育者而言,它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德育信息,而是不断地选择、记忆、归纳、处理,并把新获得的信息并入自己已有的信息体系中。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法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的对象那里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因为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在接受信息时,往往是从其各自的立场、观点、兴趣、情感出发的。可见,德育传播活动对应方的受教育者,同样是影响德育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教育环境因素

环境对德育传播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影响下的高校德育社会化趋势已日益明显。除了传统的家庭影响外,校外的大众传播媒介、社会风气等因素也在不断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并起着“反复强化、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的作用。

一般说来,德育传播与环境之间常常会产生如下矛盾:第一,德育传播的内容要求与周围环境不一致。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他周围的一切情况都作为环境因素对其产生影响。这些情况成为个体评价德育内容的重要“参照系”,如果德育所传播的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周围环境严重对立,势必导致受教育者的内心冲突和选择困惑,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德育传播的效果。第二,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传播活动不一致。比如,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只重视子女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的养成,家庭影响会有意无意地阻滞子女接纳德育信息,造成信息的堵塞。有的家长甚至向子女传播与核心价值导向相悖的意识和态度。再比如,大众传媒中的一些大众文化,尤其是商业性宣传,受商业利益驱动,其暗示或诱导的目标与社会主流舆论导向有一定的差距,上述这些矛盾无疑都会影响德育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育者、教育媒介和受教育者是最主要的三个因素,而且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教育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作为德育传播过程的控制者起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它作为传播行为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教育媒介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教育媒介是德育传播活动的中介物,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或手段。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作用。

三、提高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主要对策

要提高高校德育传播的实效性,应以课堂德育传播为核心,优化教育者队伍,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并有效利用媒介。

(一)优化高校德育队伍,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人格魅力

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德育活动能否进行及进行得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主要是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

1·加强政治素质建设,当好“把关人”

当前从国际上看,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大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极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教育者要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一定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纪律性。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信息进行鉴别、收集、整理和选择,把正确的具有导向性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当好“把关人”或“守门人”。在新形势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

2·提高德育队伍的业务素质

要提高德育的传播效果,高校德育工作者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因此,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者业务素质建设,要更新理论知识结构、提高教育与科研能力、增强人格魅力等。

第一,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德育课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在实践中,由于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在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决定课程内容的取舍,随意性较大。这就要求,一方面高校主管部门,既要有计划地选派德育课教师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德育课跨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讲授德育课的教师,只有潜心向学,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建立广博丰厚的知识结构,善于用知识和事实的力量去打动学生,才能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传受关系的确立,从根本上讲不在于教育者是否获得了教师职务的任命,甚至也不在于师生共在一个课堂,而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信息差、知识差。

第二,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用先进的理论引导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在当展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对于社会实践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回答,特别是要教给学生认识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在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寻求平衡点。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教材上抽象的理论作出诠释。善于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熟悉大学生的话语特点,缩小教学语言与学生语言之间的距离,让理论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大学生真正领悟到德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加强自身修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其特殊性在于他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具有主观能动精神的人。教育者要传授知识,要教授思维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育者的角色地位和话语特权,使其必然会以自己的行动、价值理念和精神风范影响着受教育者。因而,教育者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坚定的信念感染学生;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和个性魅力为学生做出示范。

(二)满足受教育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的效果与满足受传者的需求程度有关。受传者需求是客观确定传播活动目标的基础。在德育传播活动中,往往出现传播者“一头热”的现象,这就降低了德育传播活动的效果,甚至使其流于形式而产生一定的负效应。为此,德育传播活动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技术不断变革,就业压力较大,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等客观形势,如何成才以及成为怎样的人才是大学生当前的最大利益诉求。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以人为本”进行德育传播,在德育传播中有的放矢,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切合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德育传播才能有好的效果。

2·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寄托。德育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交往活动。人们选择、接受某种理论,其实就是选择了今后人生的方向道路,就是使自己承担了某种责任,有了明确的精神追求,从而确立自觉学习的意识。德育传播,一方面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及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关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人生命运”的大事,是事关“生活谁主沉浮”的紧要事,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寄托。

3·要能够引起大学生的价值共鸣。德育教师在传播德育的基本理论时,要意识到学生是“有能力进行自由思想和选择的高级生命”,而不是一堆无思维、无选择能力的石头。德育传播贵在引导大学生自由地思索、积极地选择,而不是空洞地灌输和生硬地说教。德育工作者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问题,解除困惑,坚定信念、进一步获得道德认同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拓宽德育传播渠道

1·灵活运用相应的课堂传播方法

第一,专题教学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系统讲授可以保证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专题教学则可以把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讲清讲透,保证理论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多环节互动教学。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热点讨论、案例研读、课堂辩论等具体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问题的思考,从而达到好的传播效果;第三,“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相结合。前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后者则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第四,采用滋补法、接种法等传播技巧,培养学生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所谓滋补法,就是教育者可以通过灌输或提供正面的论点材料,使大学生直接确立或巩固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以此来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的方法;接种法就是教育者对大学生的预存立场和所持观点加以轻微的攻击或驳斥来抵制反面信息的方法。德育课教师,既要向大学生传授正面的德育信息,也要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评析批判,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2]。

2·合理安排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的比例

向大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应有利于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可以通过媒介向大学生提供各类感性材料,如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也可以借助媒介设计教学环节、创建教学情境,让大学生感知时代脉搏、社会发展现实和人际交往现实。当然这些感性材料的加工取舍应当有助于启发大学生把握现实与理论的内在联系。需注意的是,利用现代媒介不能陷入唯媒介论,并非使用现代化媒介越多越好,特别是对德育而言,教学内容带有较强的思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如果过多地突出音像画面,可能会影响或减弱对德育理论重点信息的传播。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学媒介,实现教育者讲授与借助媒介的有机结合,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3·积极利用新兴媒介,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德育传播效果

在高校的德育主渠道传播中,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往往缺乏交流。利用“博客”搭建网上交流沟通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这种状况。在此平台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具有双重性,这样就使得德育领域的实时双向反馈传播成为可能。教育者可以提前把教学内容和需要思考、讨论的问题,参考阅读的书目等在“博客”上,学生可提前学习,课上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后学生还可以留言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更加便捷的实时互动交流。这种互动性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科学地运用好这一平台,将会实现“德育传播由事后传播到事前传播,由定性传播到定量传播,由单方位传播到多方位传播,由静态传播到动态传播等一系列重大的转变”[3],德育传播的效果会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8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信息;职能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5-0145-01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成员获得知识的最为有效的渠道之一,能够帮助个体完成终身教育,为社会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是进行文化信息传播重要的有生力

量。[1]所以,公共图书馆承担着加强先进公共文化信息的传播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

1公共图书馆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

作用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多重职能发展趋势。当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进行教育、文化传播、培养阅读兴趣和信息服务等。因此,在先进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的发挥中不可替代的作,对公共文化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受众提供大量的知识资源,通过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2公共图书馆在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2.1公共图书馆的传播者

传播者是公共图书馆能够顺利参与先进文化信息传播的最为重要的执行者。传播者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进行文化信息传播,他们的传播学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的效果。一直以来,我们就十分重视对受众使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但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变化,对传播者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也要受到关注。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一直都是被动服务,即读者主动到图书馆中获取文化信息,这就导致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多缺少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针对传播者的培养制度,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传播学理论知识,从而在传播先进公共文化信息过程中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水平。

2.2公共图书馆的受众

公共图书馆参与先进公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受众是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受到地域、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人口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信息传播中,要分析受众的职业、文化程度、人口结构等因素,了解不同人群的信息接收能力,注重维护不同受众的获得文化信息的权利。因此,公共图书馆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受众素养的研究,从而尽可能的为受众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个性的信息服务。

3公共图书馆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

职能

3.1提供社会价值实现驱动

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多元化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信息需要。公共图书馆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个体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信息,完成终生学习的目标。[2]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信息中心,可以为当地文化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因此,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公共图书馆发展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提供社会需求驱动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成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精神文化资源无法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部分地区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依然不足。与此同时,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地区的社会成员普遍缺乏信息素养,专门从事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人员也相对较少,因此,社会成员获取公共文化信息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公共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也就随之增大。公共图书馆为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更是时代赋予社会的责任,对于满足社会成员的信息需求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3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近二十年来,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面临机遇和挑战。第一,公共图书馆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成本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得到有效降低。通过利用网络,社会成员在不需要亲自到图书馆阅读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文化信息,享受到各种文化信息服务。第二,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确保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过程更加的便利。近二十年来,互联网得到了广泛普及,在此之前,图书馆只能在读者到馆后才能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被动的,公共图书馆想要提供更为广泛的延伸服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数字化存储效率,有效克服地域差异和交通不便等客观原因引起的不便,而互联网可以使得公共图书馆文化信息服务不再受到地域限制。第三,在公共图书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各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受众提供更为广泛和全面的先进文化信息。

3.4提供分众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信息的传播者,自身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其在文化信息服务中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公共图书馆的受众多样化,所以要根据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细分受众。如,从人口结构角度来看,受众可以分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从民族角度来看,还可以根据民族或信仰来划分受众。公共图书馆的传播者要分析受众的需要、知识水平等因素,选择科学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细分受众,公共图书馆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为资源整合以及建立公共文化信息传播平台奠定基础。

4推动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

4.1推动多媒体资源整合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新媒体文化信息资源特色的多种类型图书馆,如电子型、互联网型等。公共图书馆通过各种媒体进行资源整合,特别是对文本、音频、视频和图像等资源要进行科学规划,将这些文化信息资源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此外,建立一个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数据库等资源整合,为社会成员建立一站式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4.2推动多系统信息资源整合

当前,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得到了国家政府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参与和开展公共文化的部门和机构也日渐增多,其中文化、教育、新闻等组成了内容丰富的资源系统。各部门和机构在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过程中,会不断运用和产生出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公共图书馆就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就要根据自身的实际以及优势,主动与各资源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尽可能的引入外部文化信息资源,最终改变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改善服务模式,推动先进公共文化信息的传播。

总之,公共图书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达到维护社会信息和知识公平的目的,有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9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户 多结点 信息传播范式 伊利集团

我国农民在作生产经营决策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足。市场信息的缺失往往导致农户经营决策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者产品卖不了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就是基于这一问题诞生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健康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双向传播模式,实现和谐的环形传播,最终可以消解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劣势。从最初的“企业+农户”到最近的“企业+奶联社+农户”传播模式,伊利集团在“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发展道路上探索了多年。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该范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使其进一步得到修正与完善,对推动新农村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内涵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概念的引出来源于“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企业+农户”主要是指是涉农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与农户建立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提供一定有偿或无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或资金来换取农户农产品的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常被称之为“分包制”或“订单农业”。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现实中大部分是通过合同进行连结的,农户按合同规定生产农副产品。企业按合同规定收购、加工、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与“企业+农户”的生产组织活动相伴而生的,是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信息传播活动。众所周知,信息是一种网状结构。由众多结点和结点间的联系组成。这些在信息网络中连接信息流的结节之处被称作信息结点或者信息接点。信息结点将各种信息流联结成一个系统,是整个信息传播体系中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因此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诸如各种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等一系列与农民生计相关信息也是通过众多信息结点,利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等信息渠道,最终使各种涉农信息实现在信源和信宿问的循环送达。

传播学理论一般认为,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组成的。在以往的传播过程研究中,传播常被看作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单向直线型运动,尽管有反馈机制,受传者仍被置于被动地位。而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生产发展中,信息接受者其实具有和传播者同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播活动中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因此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始主体、中介、传播终主体之间有机联系,围绕涉农信息的传递、交流功能而构成的组织化的整体。传播主体通过信息传播系统提供的传播渠道及大量的涉农信息资源,来进行生产、传递、接收和利用涉农信息。整个传播系统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见图1)

从静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传播者(传播始主体)、传播客体、中介、受传者(传播终主体)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动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协调,日趋和谐的演进过程。从纵向及时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由图中各环节构成的包含反馈效应的涉农信息传递(交流)系统。从横向及空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为最终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而与其他系统配合的动态组织。

二、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构成

1 伊利集团和奶农同为传播主体

传播系统的主体就是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就一次传播过程来看,传播主体可分为始主体与终主体。随着一次传播过程结束,始、终二主体的角色或相互更换,或相互渗透,从而推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有序化,促使传播过程连续进行。

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主要是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为传播过程的一端,信息传播范围是奶农,奶站业主,养殖区业主,牧场业主等。当作为信源时,伊利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通过技术服务队伍,报告和培训以及服务热线等方式将市场、价格、质检、政策和技术培训等涉农信息“自上而下”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奶农。在传播过程另一端的广大奶农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结点将需求信息、咨询信息、个人信息等涉农信息“自下而上”的传递至伊利集团。(见图2)

2 伊利集团与奶农间多种形式的信息结点

农民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而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的伊利集团和广大奶农中间存在着以奶业专家大院为代表的科研第三方,以奶牛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自发合作组织,以奶站为代表的企农交易中介,以奶联社为代表的委托第三方等等多种信息结点。通过各种信息结点整合分散农户。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缩小单个农民与企业的信息差距,最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涉农企业服务农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信息结点有: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

奶站与伊利集团签订供奶合同,伊利集团与农户之间通过奶站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是较为传统的信息结点。伊利集团将市场供求、价格、政策标准等信息通过组织传播方式传递给奶站,奶站再由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农户通过人际传播向奶站提供个人信息和咨询信息来获得伊利集团的奶款以及技术培训。

奶牛合作社是收集奶农需求信息,获取技术信息、法律政策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并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向涉农企业传播,争取农民话语权的重要信息结点。涉农企业往往会对这些根据奶牛合作社传递的信息对自身的信息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有利于实现涉农企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与农民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自下而上”信息传播的有效对接。

奶业专家大院是具有监督协调和科研协助意义的第三方组织。专家大院的运营机制是由政府牵头,专家指导,逐步融入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目标是要发展成科技型企业,实现市场化经营,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因此奶业专家大院作为信息结点,更多的是收集和传播农业奶业的服务信息,信息传播方式有:上门服务、电话等一对一人际传播;网络远程培训,举办培训班等组织传播。

 

奶联社是针对“公司+奶站+奶农”养殖模式的出现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生产经营模式。奶联社以强大的信息投入能力和获取、交换信息的能力可以整合并取代传统奶站、奶牛合作社以及奶业专家大院,使三者合一,既弥补了单个农户的信息素质不高,信息意识淡漠,对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主动信息的“失语”等以往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涉农企业信息传播和信息管理的威本。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科学化的奶牛养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奶质量,推动实现社会、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三方共赢。

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是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断总结经验和修正的成果。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在本质上都体现了韦期特利一麦克莱恩中介模式中c扮演的中介角色。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作为伊利集团和农户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传播渠道的角色c,是守门人。因此干预着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在信息传递中进行着组织协调。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信息结点,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伊利集团与奶农双方的传播主体地位就是通过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等中介(信息结点)使涉农信息在整个传播范式中的良性流动来实现的。

3 其他要素:客体、环境和目标

(1)“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即是传播内容。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农民最需要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疾病处治和防疫信息69%,先进养殖技术信息61%。惠农政策信息40%,良种供应和配种信息39%,饲料供应信息3l%和原奶市场行情10%(见图3)。传播学上强调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要求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这就意味着始主体所传之涉农信息不仅要能被终主体理解,而且也正是终主体所需要的。伊利集团在对奶农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奶农之需,在奶牛改良、养殖现代化技术培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伊利集团的对农培训运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和沟通,所以受培训者感到满意,对于主动要求学习的奶农,集团则组织其到示范户那里观摩和学习,来样板奶站居住生活一点日子,进行跟班学习。因此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涉农信息传递做到了应农所需,通俗易懂,样板示范。信息易被终主体接收。

(2)“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

与“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的是信息传播系统的传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传播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环境。具体包括自然经济发展状况,交通及电力状况,文化教育状况,通讯、邮政情况,语言使用情况,媒介种类,媒介拥有量和普及率等等。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100%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99.6%的村通电,97.5%的自然村通电;98.1%的村和88.3%的自然村通电话;87.2%的乡镇有邮电所。25.5%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9.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1.2%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但是网络基础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宽带网络。

所谓软环境。是指由传播系统所需要的各种非物质条件构筑而成的环境。比如政府的重视,政策的引导,信息传播的氛围等等。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运行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计划指出,“在今后五年内,仍要把乳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继续建设大型乳业加工项目”。呼和浩特市政府则提出“奶业兴市”战略决策,起草《呼市奶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效带动了呼和浩特市奶业的发展,为“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目标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有关的信息人员、技术设备、涉农信息的管理传播交流过程和月的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实现涉农信息在传播始主体和传播终主体之间良性流动的多层次、复杂的有机职能系统。涉农信息传播就是由传播主体、中介、客体、目标等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动态过程。在伊利集团、奶农、奶业专家大院、奶牛合作社、奶站,奶联社等要素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中,这些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并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收益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

三、完善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建议

1 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建议政府不断加大对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加大示范与引导的力度。同时,要积极协助企业清理内外干扰的信息传播环境,以便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主体能够更加容易得到真实有效的涉农信息;进而协助企业加强对各个信息节点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与反馈的管理。

2 重视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组织传播是涉农企业——伊利集团与广大奶农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龙头,负责管理和维护多个信息结点的信息沟通与传播的质量。农户通常是通过伊利集团的技术服务部、奶站、专家大院、兽医站、奶牛合作社等信息结点组织机构的组织传播获取信息。组织传播中除了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外,还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形式,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在人际传播中,农村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可将示范基地和示范牧场作为培训基地召集周围邻居来这里集中培训,使伊利集团与农户问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更为直接和频繁,更好提升传播效果。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10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提升

随着我国媒介市场化的深入,我们面临的舆论生态以及新闻媒介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对广播记者而言,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是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建立现代传播体系。广播记者在媒介传播活动中处于特殊地位,因此,加强广播记者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媒介素养,是迎接新兴媒体的挑战,参加国际信息传播的竞争的内在要求。

一、何为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则起步较晚,于20世纪末才开始。英国学者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通过开展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并提高他们抗拒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水平满足”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公众认识大众媒介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最初的教导青少年如何规避大众媒体文化的消极影响,逐渐变成一种终身教育。

二、对广播记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提升广播记者的媒介素养,加强对广播记者的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广播记者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重新认识媒介信息的一些特质。作为沟通交际的中介,媒介具有实体性、中介性和扩张性。一方面,作为传受双方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和信息载体,媒介具有物理属性;另一方面,作为从事采集、制作和传播信息为己任的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等社会组织,媒介具有社会属性。在其社会组织层面,媒介为社会某一阶级或组织机构所操纵,它们代表着一定的阶级利益,因此,媒介信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观。

其次,了解媒介建构的理念,它包含以下几点:

(1)媒介建构具有现实性。我们说,媒介改变了人们对周围现实和整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受众解读媒介信息背后的社会,从而更加真实地认识当今如此复杂的现实世界。

(2)媒介信息具有差异性。媒介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笔者认为,知识结构完备、认知水平高的受众能够理解表层信息,解构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涵,从而能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取舍;而知识结构不完备、认知水平不高的受众不能接受深层信息。因此,媒介素养中的能力结构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3)媒介内容具有商品性。媒介内容的建构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经济的发展,决定媒介技术的飞快发展。而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必然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进程。所以,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是媒介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如何提升广播记者媒介素养

1、提升广播记者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对广播记者来说至关重要,在新闻工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是因为广播除了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其本质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广播记者有强烈的事业心。强烈的事业心是干好新闻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才有动力。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在辛苦的新闻工作中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把优秀的广播节目奉献给人民群众。另外,广播记者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因为,广播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记者必须把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如缺乏这种责任感造成舆论导向的错误,势必影响宣传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广播记者政治素质的基础。社会转型期,是体制转型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矛盾凸显期。我们要磨炼沉稳的职业观,需要拓宽知识结构,需要提升自身的从业技能,需要坚强的党性,需要塑造大气的世界观,需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合肥广播电视台始终将提升广播记者的政治素养作为重要的一环,狠抓政治学习不放松,每周均组织记者进行集体学习,要求记者每周阅读有关政策和文件,写心得体会。

2、提升广播记者的道德素养

广播记者应加强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和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素养。《新闻记者》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评选”出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在2003年的“编者按”中指出: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深深地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原本“评选”只是游戏之作,通过“评选”使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在道德的天平上,记者一定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假新闻。合肥广播电视台将提升广播记者的道德素养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假新闻。

3、提升广播记者的新闻素养

广播记者必须关注社会,服务社会,但是又要远离物欲、超越世俗,以探索真理、捍卫正义的勇气,成为时代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众所周知,新闻素养是记者的工作基础。对记者来说,求实、求准、求新、求快、求变,是我们必备的意识、素质和工作作风。抓社会主流、抓最新动向,应当是记者的基本能力。报道什么、如何策划、如何报道、报道效果如何?是记者应当随时考虑的新闻业务问题。新闻素质能为记者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记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进一步加强自己在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丰富的大众传媒业务常识,是一个合格记者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合肥广播电视台注重组织策划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记者的新闻素养,每年都有不少作品在省市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4、提升广播记者的知识素养

(1)增加知识储备。广播记者是文化的使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以扎实的文化基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进一步体现节目整体效果,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老一代广播电视工作者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精美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恰当的分寸;《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中,透过陈铎和虹云的语调,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悠远的回响,感受到奔涌着令人悸动的热烈。知识有永恒的魅力,也是成功的基础。

(2)丰富生活阅历。丰富的生活阅历是记者不可多得的财富,是增加新闻的真实感、可信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广播记者应深入社会,了解生活,掌握社会跳动的脉博和趋势。

(3)借鉴群众语言。广播新闻的语气、语调乃至表情达意,都体现在词汇上。到基层去,学习群众语言,就会使我们的稿件充满活力,才能有独特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