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5:36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1

【关键词】人本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改革;重要性;原则;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重视对学生体质的锻炼,但却忽视了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导致一些大学生存在思想冷漠,精神异化的问题。人本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学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人本理念,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人本理念的内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人本理念的核心,即注重学生的自我开发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人本理念的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侧重于某一方面,而是在协调社会,学科,学生本身三者的基础上,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人本理念贯穿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价值,实现学生个性的自然流露,使其身心愉悦。高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自由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将人本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人”为出发点开展教育工作。

二、人本理念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的办学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科目,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囊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以丰富的思想,理智的态度对待周围事物,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与他人建立信任互助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人本理念,将蕴含着“真、善、美”内涵的人本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完美契合,打造个性化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1、将健身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结合

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也制定了人文教育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实施,体育教学依然局限于掌握体育技巧层面,这就导致体育人文教育不尽人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将体育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结合,体育最本质的价值即健身价值,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重视这一点,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都有所提升。而人文价值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给予学生自由空间,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互动式教育。

2、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具有主导性,而学生具有主体性,如果教师将自身权威强加到学生身上,学生就会产生“要我学”的想法,从而不去主动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当从人格上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成长和发挥个性的空间,促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理解,从而为人本理念的落实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人本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仅仅提高体育技能的目标,要求学生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目标。同时,要求教师建立更为全面的教学目标,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各个层面学生的潜能,最重要的是要将“育体”转变为“育人”,加强学生情意目标的培养,即要充分体现学生精神意志,让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会实践,价值取向,健全人格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人本理念”还要求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能力,智慧等层面进行设计教学,以逻辑关联性为主进行多样化、实效化、灵活化、人格化的教学。

建立多层次性的目标。不同的学生具有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接受同样的体育教育,就会使体育失去激励和导向作用。为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浮动”的教学区,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细分,例如可以分为“技能,体能,知识”三大区域,并在其下划分小区域,“技能”可按照体育项目分为田径技能,跳远技能等;“体能”根据学生自身素质划分;“知识”可分为理解,应用等。学生则要根据教师细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层次,如有的学生擅长于田径技能,可着重发展田径,同时加强田径技能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建立全面的教学目标。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人本理念要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各个层面学生的潜能,最重要的是要将“育体”转变为“育人”。如体育教学可将目标分为“体能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等,教师根据全面的目标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情意目标的培养,即要充分体现学生精神意志,让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会性,价值取向,健全人格等都得到全面发展。

2、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建立人本教学体系,即淡化竞技,发展个性,注重健身,培养体育能力。教学内容要具备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做到全面、多样,保持深度及广度的平衡,力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加强体育健康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通过传授体育美学、人体科学、健身美学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应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发出体育创意课题或教学项目,充分利用学生的本质特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会团队合作。例如在教“篮球传球”技巧时,教师先分析其中的技巧,传球知识,及传球内容,然后选出学生来进行手把手教学,指导完毕后可以让学生们分组练习或者进行传球游戏,可以分别采取单手侧传球,双手胸前传球,行进间传球等多种传球方式进行游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篮球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具备全面性和可接受性。多样性即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自身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并偏重于非竞技类课程的教学,如体育理论知识,学生情感等。可接受性即教师应选择既不过于简单又不过于困难,并且在深度及广度上保持平衡的内容,如可选择娱乐类,健身类,休闲类,实用类的内容。高校体育也可开设健美操,瑜伽等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引导学生们更多的参与到体育美学中去,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

3、做好教学评价

人本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从以往的“分数评价”转变成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评价,体育教师可以参考资料建立量化标准评价体系,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意识、健康情况、体育知识、体育能力等进行评价。

高校体育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将人本理念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践行能够充分实现互动教育,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最佳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天博,程鹏.浅析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6).

[2]王光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

[3]曹桂祥,黄欣加.“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3).

[4]王萍丽.“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1).

[5]雷城如.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基于“以人为本”教育观视角[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课程改革;科学素养

       【abstract】foundationcoursereformprimaryschoolsciencelessonfixedpositionindevelopmentthestudent'ssciencecultivatedmanners,letthestudentcontrolscientificknowledgeinsciencetheinvestigationtheprocess,developmentitlovescience,lovehometown,lovemotherlandofemotion.inthereformtheimplementtheprocess,teachershouldconfidencegoodcoursereformofbasicprinciple,realizationroleofchange,makereformsmoothlyprogress.

       【keywords】primaryschoolsciencecourse;coursereform;sciencecultivatedmanners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各国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重要的一环,我国也不例外,在教育部的指导和主持下,面向世纪国家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展。年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以综合课为主,在小学一年级开设科学课。至此,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在全国开展。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改革要取得成功,教师必须把握好科学课程新标准及科学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实现观念上的转变。

       1.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六个范畴概念性知识,即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科学的理智,即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科学的伦理,即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又称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科学与人文,即科学与哲学、文学、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科学与社会,即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方面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即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小学科学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普遍低的现状。

       2.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一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学习科学课,学生要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并能应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与过去相比,在课程目标上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与科学知识并列的目标,即要实现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三位一体。这是科学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

       2.1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是指要求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内容,包括生命世界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物质世界物质之间、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地球与宇宙地区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三大部分。

       2.2 科学探究目标。中国自古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科学教育。既要继承前人留下的科学遗产,又能掌握“点石成金”的方法,使人类的知识宝库不断充实。科学探究过程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物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飞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事己的提问作出假想答案,并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与活动进行探究,学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它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对科学课的学习,要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3.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真正要把教学改革搞好,离不开广大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如果教师固守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这支改革主力军将变成“阻力”。因为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改变,还包括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革新。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千百年来,教师在人们心中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智者,而教师本身也以传授知识作为职责。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科学要素为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转变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将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树立开放的观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再将学生封闭在教室、学校中灵活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必限制在课堂上合理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教材以外的知识来学习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定论的精神。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很难驾御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2.1 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学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学会自由思考,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3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初中教师实践程度新局面

中图分类号:C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一.初中教师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新局面

经过我们对初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不难发现,与新课改理念实施最初的流于形式相比,城乡初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整体上是比较好的,无论是农村地区的初中教师还是城镇初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实践更加脚踏实地,并逐渐打破了“理论毕竟是理论,实践毕竟是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状态,初中教师能够将新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创了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1]。城乡初中教师无论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处理师生关系方面还是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都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确实将生本观念落实到教师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由关注知识与自身组织教学的便利性转向了关注学生的容易接受性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将科学准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考虑怎样设计才有助于自己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经调查发现,现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在设计时,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与反映,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模式上,由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逐渐过渡到以“学”为主的师生双边互动的学习模式,也就是说,教师逐渐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于学生,学生已经逐渐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演变为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独裁者。在师生关系上,更多的老师表示,自己愿意并希望能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再辱骂学生甚至是体罚学生,并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怀。教师更加注重赞扬学生而非批评。在教学评价上,教师也逐渐注意到学生的平时表现,如课堂上讨论的参与度及回答问题的情况,还有学生课后发现问题的能力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等,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逐渐由单一的成绩为主转向多元化的评价。以上种种具体表现,都是初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以生为本”观念的落实情况的反映。由此可见,生本观念不仅已经深入教师之心,更重要的是这种观念已经逐渐的落实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初中教师落实新课改理念的自觉性大大提高,由被动的接受者已逐渐转变为积极的践行者。在新课程改革推行初期,大多数教师对于新课改保持着一种冷漠的态度,并表现出极度不适应的行为,因而教育改革初期,新课改理念的推行基本都是靠教育部门的行政命令强制推行的,以单一成绩为主的评价制度也使得教师排斥新课改理念。但经过我们对城乡300位初中教师的问卷调查及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落实践行新课改理念的自觉性大大提高。新课改的推行以由外部的强制力转变为教师自身的内在动力。教师已经不再排斥新课改理念,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也就是说,从思想认识上,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改革成败与教师之间这种息息相关的关系。只有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之中,基础教育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三)我们还发现,老师教龄不同,对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也会有所不同。青年教师对于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远远好于老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凡是教龄在10年以内的都能够很好地把握新课改理念,并将之很好地落实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这些教龄在10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期待新课程改革能够更深入,改革的更彻底。并希望自己能够紧跟教育改革的脚步,为教育事业增砖添瓦。教龄高于15年的特别是已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表示自己仍然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并且部分老教师反映,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与否与自身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老师觉得与新课改相比自己仍然喜欢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环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由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培养的青年教师逐渐走上工作岗位,将会为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相信在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交流中,老教师也会逐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二、新课改理念落实过程中暴露的新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可谓是层出不穷。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及困境的分析,大多数研究将新课改推行受阻的原因归结于教师对新课改持冷漠态度[2]、教师压力加大[3]、农村地区新课改推行阻力重重[4]。特别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轨、靠行政命令强制推行课改、教育功利化和以单一成绩为主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陷于理想和现实的困境中。我们的调查则发现了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些具体的新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问卷调查发现,基础教育改革虽已推行十多年,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新”及新教材的“新”内涵理解不到位,认识过于片面化。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的“新”就是新的教材,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创新;对于新教材的“新”则简单的理解为图片的丰富性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新课程理念的“新”主要体现在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重建新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及研究学习;改革课堂教学;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等方面[1],而不单单是新的教材,其实新课程理念的“新”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思想的新颖科学,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新教材的“新”主要体现在教材资源的丰富性,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科间联系加强及教材与社会联系更紧密等方面,并且在编写教材时,更加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而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及新教材理解不到位,那么在用片面化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时,教学实践必然也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够完全准确的将新课改理念贯穿落实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

第二,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网络资源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大。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分依赖于网络资源而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增加教师的惰性。经问卷分析可知,部分老师在备课时主要通过网络搜集资源,而在备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见解、图书馆资料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部分老师选择在网上下载一些别人已做好的课件直接加以利用或稍加修改后再加以利用。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在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长了老师的惰性。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也不得到发展。

第三,非中考科目的课程形同虚设,名存实亡。新课程下的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而在基础教育推行过程中,受升学压力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初中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课外活动课等课程形同虚设,虽然课表上安排的有这些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课往往都被划分为语文、数学等中考科目的自习课。经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升学更主要,学生在假期也可以自己参加各种活动。由此可见,这与新课程理念是相违背的。非中考科目形同虚设,只能增强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应试能力,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发展。体育课的缺失,也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不爱运动的坏习惯。总之,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健康的发展。

第四,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不强。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特别是要掌握校本研究的理论方法,是“研究型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对新课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校本研究要求以学校为主阵地,教师为主体,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5]。但目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仍然对什么是校本研究,怎样进行校本研究这些问题理解不清,有的甚至都没听过个“新名词”。也就是说,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在新课改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应该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可行性建议

第一,教育部门应加大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力度,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宣传深度。让在职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同时,清楚的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理念到底“新”在哪里,使得在职教师从内心接受新课程改革,进而进一步将新课程理念深入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第二,将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工作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结合。提高中学教师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进而逐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弥补传统教案的不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关注学习过程”[6],这与新课程理念的生本观念是相一致的。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加大对一线教师的校本课程研究能力的培训,切实将教师从传统教育的“教书匠”培训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校本研究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也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将新课程理念深入贯穿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获得陕西师范大学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改革刚要》(试行)2001版

[2]王中华《新课程改革遭遇教师冷漠态度的文化审视》[J](《教育探究》,2007年04期第16页)

[3]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2卷(2002年)第7期第53页)

[4]管金星的《浅谈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第240页)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课程;课程结构

中国分类号:G423.07

引言

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中的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素养。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下,体育课程为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在积极改革中,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以提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体育课程由原先的身体素质逐渐转向体育素质发展,并且在体育课程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中都发生重大的改革,因此,为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体育改革,体育教师要从根本做起,以竞技体育为基础,以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动下,体育课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新的体育课程观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为体育课程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除此之外,体育课程在发展中要考虑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育竞技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不仅包括了体育活动,也包括了体育理论,其中,体育课程的含义以及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所谓的体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了在体育课程之外的经验以及体育课程之内的经验。并且在体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把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其成为有机结合体。

(二)体育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隐蔽课程,这种课程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体育知识,并且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内容进行课程的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课程的实施。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体育教学观念对体育课程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观念得到改变,在以新理念为指导思想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教学观念。

(一)对体育教学中“重教轻学”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我国传统体育课程之中,教学观念主要采用单一的方式,往往会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思想中前进,在教师的思想中发展的局面,这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动力,会使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而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1]

(二)对体育教学中“重传授轻发展”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这种情况虽然使学生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文化有所了解,但是却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了忽略。在素质教育理念中,教师要对此现象进行改变,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课堂中,要积极唤起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体育知识由传授向发展进行转变,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又能对自身起到良好的放松作用,对智力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康的身躯。[2]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体育课程不单单是针对体育教材,而是在利用体育教材的辅助中,把教材中的功能得以发挥,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体育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会传授学生体育动作与动作要领,而对于在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很少有教师教给学生。虽然很多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会很多体育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不会利用学到的技能进行身体锻炼,也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时的动作要领,没有告诉学生这些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对体育教学中“重统一轻差异”的模式进行改变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需要学生按照相应的模式与格局进行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会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会从根本上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3]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课程在改革中要改变传统“重统一轻差异”的基本模式,要根据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进行教学,只有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中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与特长,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模式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清晰化

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具有目的、计划的活动,在课程改革中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在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中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在开展中具有方向性。教学目标作为整个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是评价体育课程是否顺利改革的标准,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要实行体育教学的清晰化,根据教学的对象以及教学的对象的水平进行划分,其中,体育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为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体育教学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这四个表现形式中,体育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的系统。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合理化

体育课程不单单是对体育知识进行积累,更重要的是对体育方法进行总结与讨论,要想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就要使体育课程改革更具合理化,并且要认清课程结构的主要影响要素。[4]体育必须课与选修课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相互配合与相互结合中进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

结语: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下,体育课程作为诸多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只有在传统课程的模式中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因此,在对此改革中,要对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拜托课程的惰性特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以及体育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5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新课程改革《纲要》特别强调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及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而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化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评估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48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宄、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反思当前师范教育实际状况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推行,在很多方面的确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强烈冲击。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形势。

 

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心理上的消极现象

 

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强调社会本位、教师本位和精英主义,新一轮课程改革则是对旧有教育观念进行了大胆扬弃,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进行彻底变革,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理念的提出与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传统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它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理解;而且新课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课时少、内容多、知识新,也要求将现代科技与时代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知识纳入新课程内容。“总体上要求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但是由于教师原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已深深扎根于脑海中,且操作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这使教师在新旧教育理念的交替中,自然而然产生了矛盾和抵触心理,也出现消极现象。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心理压力较之以前更大了。因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心理上的消极现象。

 

(二)师范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把对教师的专业化、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需求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恰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现代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教育研究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1.课程设置未能突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师范教育专业如何在课程结构设置中有助于培养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培养未来创新教育、教学型师资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了解到,师范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数仍以学科体系为主,学科专业课程比重过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偏低,必修课门数过多,且没有将有关新课程内容列入,选修课较少,学科之间缺乏整合。课程内容较陈旧,无法反映当今科学发展新成果,也与基础教育实践相脱离,缺乏培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及可操作性课程,未能体现师范特征。很多学生在毕业前的教育实习过程中深感在校时对新课改内容、新课程理念和实施方法的掌握太少,在实习中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应加大有关基础教育发展对未来师范生要求方面的选修课比重,构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模块,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突出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动手能力、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方面培养的课程,结合知识内容及专业技能的需要,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每学期选出1一2门课程作为重点来加强思维的深度与加大思维量,系统地训练师范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邀请对新课程开展较好的中学一线教师来校给学生开设与新课改相关内容的讲座,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学新课改的真实信息。

 

2.课堂教学忽视新课改对师范生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高等院校师范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中小学需要的新型教师,关键在于其课堂教学是否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新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过程教育,强调教学互动,倡导人本教育、创新教育,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然而新课程背景下,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采取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传授灌输为主的培养方式,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教师本身对基础教育新课改内涵理解不深不透,对改革内容掌握不多,甚至有些教师产生

 

了矛盾和抵触心理,再加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厌学现象时有发生。

 

3.教学评价机制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求考核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但现阶段,大部分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单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考核范围,忽略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的综合评价;考试命题以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居多,应用性题目较少,考核形式也往往拘泥于笔答,实际操作较少。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严重制约了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对新课改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改变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因此,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既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任务。贯彻新课改精神,必须对教学思想观念进行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使教学过程中“以师为中心、以教为基础”的教学观念向强调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和两个主动性的教学观念转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关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树立现代课程理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学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应变。

 

(二)面向新课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绝大部分都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因此在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能否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学生上岗前的关键。为了尽快使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首先应围绕新课改方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积极改变以往一味以课堂、课本、教师、分数为中心的现象,向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方向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他们真正学到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其次,要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师范生的教学专业能力水平是当前高等院校师范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所以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必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教学技能竞赛等,把独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原则引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加强师范生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好是能够与中小学进行合作,让中小学为高等院校的师范生提供见习和实习基地,以增加师范生感知和实践新课改的平台,提高对新课改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要求。

 

(三)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顺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顺应基础教育发展,调整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主动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这一重大改革给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担负着为我国培养未来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教育专业,在新课改下,如何顺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如何根据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应从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考虑,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改革以往传统师范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应从师范生的发展状况和今后发展的需要考虑,从学科领域和本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对未来师资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课程,并将学科前沿信息和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懂得获取和处理有关学术信息,具备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探索式、互动式教学,变单向传播过程为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双边活动过程,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形成探索认识、发现结论的能力。同时应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对他们多进行有关新课程改革的专题辅导,使这些未来的教师在校期间能真正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这样才能为今后在教师岗位上实施新课程作好观念、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才能尽快适应教学要求,培养适应未来基础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的新型教师。

 

(四)评价机制应符合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6

一、新课改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课改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改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教师走进新课改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改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新课改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三、新课改的基本价值

这次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四、新课改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课程功能的单一化。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落实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有了可能。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7

【abstract】Foundationeducationnewcoursereformisanoverallofchange;withstudentdevelopmentforshouldbelookforcoursereformofbalancemachine,thesebe2ofthecoursemodelheavyGou.Buttheinnovationofcourseprincipleincludeagaininnovationofschoolview,innovationofcourseview,innovationofteachingmaterialviewandinnovationofteachingview.thistexttrythistwoproblemmakesomestudy.

【Keywords】newcourse;Reform;theories;innovation;Development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1.课程典范的重构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1.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2.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2.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2.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2.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2.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8

一、引领教育未来

改革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自2000年全国开始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至今已17个年头,对全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江苏是全国教育大省和教育强省,在“十三五”期间,针对全省基础教育存在的内涵建设、机制创新、教学关系、教师专业性等问题,江苏省教育厅于2015年制订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旨在动员与组织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者,围绕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广泛讨论,进行积极探索。“江苏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作为其中一个重点项目,通过对前瞻性问题的探讨,按照“激发群体智慧,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思想高地,引领教育未来”的总体目标,计划在2015―2020年期间设立专项经费,每年重点扶持30个左右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努力创造“校校有教学改革项目,人人参与教学创新活动”的新局面,形成“科研兴教、科学学习、科技推进”的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引领江苏基础教育“十三五”乃至较长时间的创新发展。

二、创新培训方式

本期培训班,紧紧围绕提高培训成效这一目标,突出三个方面的指导:一是政策指导,安排了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的重要讲话和基教处处长马斌的报告;二是实践指导,安排了第一批项目学校的实践经验介绍;三是理念指导,每个组配备一位专家,全程参与讨论交流。

开班仪式上,朱卫国向学员介绍“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与任务”。他首先回顾了我省基础教育在“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十二五”是江苏基础教育大建设、大发展、大创新和大提升的五年。我省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围绕我省“十三五”教学改革这一话题,朱卫国具体谈了五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关于教学改革的认识问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人应尽职责。二是关于教学改革的成效问题。充分肯定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三是关于教学改革的挑战问题。我省基础教育依然面临实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挑战、传统教学关系难以根本变化的挑战、均衡化提升教学质量的挑战、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挑战。四是关于教学改革的任务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精神,激发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五是关于教学改革的推进问题。要牢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着力改变教学文化,深化课程的有效整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拓展学习深度和宽度,努力提高教学改革实施能力。

马斌以“让思想实践未来――关于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为题,对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文件进行解读。他表示,江苏“十三五”基础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新的理念引领教育实践。本次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以“激发群体智慧,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地,引领教育未来”为总体目标,将项目分为三大类:一是面向基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二是面向江苏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推广项目;三是面向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在项目定位上,要体现前瞻性、原创新、基层性、应用性、推广性。项目要以聚焦学生学习、课程建设、教学创新为方向,走“科研兴教―科学学习―科技推进”的技术路径,做到“四实”:实际、实招、实验、实效。在项目标准上,要求有前瞻理念,有实践创新,有效能比析,有辐射带动。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是主流趋势。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督学彭钢为培训学员作“教育研究方法三则”专题报告。他认为,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应在方法的运用上走在前列,主动寻求研究方法的专业支持,提升实践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在分组讨论后,培训班安排了集中交流。对于第一组的7个中学项目,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倪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理解每个项目的核心概念,对于前瞻性的概念,要想实现教育教学范畴内的有效转化,就要进行概念的挖掘与转换;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内容的设计,选择合适的项目推进方式,精准化地进行实验;三是进一步提升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各项目学校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此次项目,组建核心成员队伍,引领整个教学改革与发展。

对于第二组的8个中学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军建议:一是进一步聚焦主题,突出重点,相关概念及主题词要进一步明确,提高项目的操作性;二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积极获得专业支持,做到定期反思和评价,加强过程管理;三是进一步强化成果意识。成果要以理服人,做到理论与数据的共同支撑。

对于第三组的7个信息项目,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何善亮教授建议:一是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操控自变量的实验研究,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是否考虑走实验性,需要进一步思考;二是项目建设上,要思考前瞻性理念在实践中的限度、条件与局限;三是项目推进上,每一所学校都需要科学论证项目建设什么、怎么建设和建设的预期。

对于第四组的8个小学项目,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认为各具特点,有的关注教学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旨在同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专业成长与生命发展;有的着眼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主张深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难度或是三维目标,更多的是思维、认知、生活、社会相互之间的联系;有的不仅是评价儿童当下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指导与激励作用,充分体现了尊重儿童、期待儿童、保护儿童的思想。

对于第五组的7个小学课程项目,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认为要具有全球视野,了解相关的国内外走势。有些项目要建立统领性的上位概念,率先进行理论建构,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实验项目,不能仅仅作为研究课题;二是综合项目,不能孤立操作,要考虑项目的支持与配套系统;三是一个项目,不能作为教育全部,既要防止窄化项目功能,又要防止泛化项目意义,避免无限放大项目的作用。

对于第六组的8个学前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省学前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孔起英建议:一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界定概念内涵及外延;二是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在学习教育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涉猎社会学理论、人类发展理论、文艺理论等,实现跨学科学习;三是强调研究的规范性。遵循行动研究的思路:前期方案设计是什么――在实践中出现什么问题――反思及后续的改革;四是强化成果意识,建议项目组设置学术秘书,对每一次研讨进行总结。五是加强项目组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6位专家点评后,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对本次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提出了三点指导意见:一是在主题凝练上下功夫。保持概念一致性,一个项目可以有多个概念,但需要统一的上位概念进行整合。项目的内在设计要融通、自洽。加强整体设计意识。二是加大创新力度,充分体现项目前瞻性:(1)问题解决意识。问题的解决与创新是前瞻性的重要标志。只有内生于课堂的问题讨论,才具有前瞻性。(2)抵达教育本质的努力。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基于对人的培养的不满而提出来的。也就是说,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人的成长规律的再认识,前瞻性教学改革要更加合乎教育本质。(3)关注时代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4)具有借鉴性与推广性。三是理论的介入。本次实验项目虽然都是应用性研究,但也要注意理论的建构。学理上说清楚,明晰核心概念,个案的特殊性要体现普遍性。强化成果表达,牢固树立学生与教师成长的根本价值,有项目完成意识,最终形成文本代表作。

三、探索教改前沿

前瞻性项目,要求立足现实需求,瞄准前沿态势,解决教改关键问题。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9

任何教育改革都是一场从观念到行为的文化重构。[5]学前课程变革中包括很多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和课程观,这些观念对学前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先进的、正确的观念可以指导课程改革沿这正确、理性的方向发展,落后的、极端的观念会阻碍课程改革进行。学前课程的每一次变革也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革命,人们接受新观念的过程是对原有观念的扬弃的过程。批判是在对现实思考基础上的批判,批判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观念的更新、变革,就不可能有课程的全面深化和实质转变。实践也证明,凡取得课程变革明显成效的幼儿园,首先是抓住了课程观念、思想的更新这条主线。[3]就儿童观而言,就是我们怎样看待儿童问题,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如卢梭等都批判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应当把孩子看做孩子。在中国传统教育观下,我们对儿童没有正确的认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早期的幼儿教育家对传统的儿童观提出质疑,要求人们正确地看待儿童,儿童的课程设置应有别于小学的课程。只有充分认识儿童,考虑儿童的需要、兴趣,注重儿童的成长过程,才会生成满足儿童需要,有益于儿童发展的课程。

观念的更新对变革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学者刘佛年教授所说:“任何改革都要以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复苏与发展,都是从观念变革开始的。”[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在学习对象上存在着单一性。但自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积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以至于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前教育改革为学前教育作出的最大贡献在于普及了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5]80年代以来,人们在学前课程改革达成的共识,就是以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品质培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但意识层面的观念更新并非易事。(1)观念的更新需要理论的支持。理论是多方面,包括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论,教育理论是我们认识教育的基础,我们只有理解了学前教育的特点、儿童的特点(包括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等特点,并将这些认识上升到观念、意识层面,才会对我们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常说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2)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是观念更新的推动力。我们对已有的教育进行反思、批判,才会看到他的不足。纵观历史,学前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更是一个对旧传统不断反思和对新理念不断阐释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活动是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没有反思我们看不到成功和不足,没有对现实的反思就没有进步。如教师对自己实践工作的反思是很难发生观念上的改变,强加的观念很难被理解,从而造成观念和实践的落差。

二、在学前课程改革中,自身文化基础上的教育创新重于模仿、移植其他文化中的教育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全面学习苏联到20世纪80年代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多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可知,引导我国教育改革的主导价值理念来自苏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改革者始终持有这样的心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世界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以使“教育与国际接轨”,于是,“走出去”、“请进来”的跨文化学习和交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有关国外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模式的介绍性文章也没有间断过。[5]在学前课程改革的路上,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不断实践,才使我国的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1)继承、引进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继承和引进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继承是对自身文化扬弃的过程,是发扬自身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引进是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借鉴他国先进理论、经验和理念的过程,引进为改革输入了新的血液,但引进有时会带有盲目性,不假思索的引进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继承、引进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建国初期,我们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经验,曾对美国的实用主义全盘否定,对以其为指导的老一辈幼儿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的思想也加以批判,历史证明,他们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的教育实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如“活教育”理论和“单元课程”教学方法有旺盛的生命力,对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对其适合中国实际的宝贵思想和经验我们要继承。20世纪80年代,在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中,如何处理好引进的多元价值理念与本土理念之间的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依据某种西方理论进行本革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验证的过程,改革中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的实践也应该是一种验证的实践。正因为是验证而不是模仿,这种验证需要基于我们自己文化的思考和解释。”[5]

(2)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系。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引进的理论如果未经实践,我们就看不到它的优越性和不足,以及它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是否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创新。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新的教育理念、理论的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新的理论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新的理论需要怎样改进才更加合理。所以,理论研究者必须与实践工作者之间需要交流。我们在引进其他文化过程中,经常出现“食洋不化”的现象,我们经常推行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往往使一线工作教师不知所措。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缺少对话,造成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悖逆。引进的理论西方教育理论时,必须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并以本土文化为本位进行比较、判断、选择、借鉴。改革过程是从盲目到理性的过程,2001年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体现了开放中的本土性。

三、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前课程改革有重大的影响

教育的某些方面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7]建国初期,我国在1949年制定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就是要求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取旧教育有用的经验,并借助苏联的经验。由于抗美援朝的影响,开展对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儿童中心主义进行批判,从而转向全面学习苏联。这一时期,学前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人们在思想层面上注重实际的结果,往往更看重儿童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对于费时费力的幼儿活动、游戏很少关注。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是要学生很经济地学会读写算的工具,很经济地接受千古以来人类改造世界的经验结晶———系统的科学知识”,“教学方法必须十分注意教学上的经济”[8]。当时的经济条件制约了学前教育发展,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水平。建国初期,人们对学前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对政府行为没有什么异议,政府和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对话。

20世纪80年代的学前教育改革是民间自发的以倡导“综合课程”开始的改革,90年代,国家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标志着国家行政力量介入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改革,也说明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教育与政治是分不开的,一般的教育改革都有政府的介入,政府怎样才能在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呢?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篇10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分析

近些年来,“创新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流行于教育行业。这种创新的教育理念不仅改变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也推动了高校的教育改革。高校教育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运用这种教育理念,找到新兴的教育管理策略,从而实现改进教育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人才培养等多个改革目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当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发现这种现状背后的成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1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1.1管理理念的落后。由于我国高校成立时间比较久远,每一所高校都有着特定的管理观念。由于这种管理观念根深蒂固以及改变传统观念的经费不足,导致高校一定程度上规避教育管理理念改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高校管理层一味规避教育管理观念改革,必定会使教育管理制度落后。让高校教育管理简单地落在“管”上面,缺乏因材施教的科学性、民主性。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也限制了高校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同时,我国高校管理手段也比较浅显。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呼声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也积极地响应呼声进行改革,但是改革效果甚微,这是由于改革的形式化,没有触及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反而居于表面的改革方式压抑了高校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1.2教师队伍素质低下。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因此学校的第一要务就是教学。但是,高校教学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一个独立的机构对高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当然,这个部门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校行政部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让很多高校都忽视行政部门的建立与完善,部门人员往往安排闲置人员,综合素质往往偏低,不具备行政管理的专业化知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必定会拉低高校管理的效率,乃至高校管理改革的进程。

2“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策略

2.1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也在逐渐突破过去的各种局限,逐渐具有了新兴活力。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完全颠覆,而是对旧教育理念的一种改进与补充,对当代的教育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管理工作主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改革的始终,从学生个体出发,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和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管理者首先要改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对于管理制度的完善,要从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和学术管理制度的健全改革出发,既确保高校秩序的有效进行,又要确保学生与教师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开展教学活动。而对于管理模式的完善,则要突破原有一刀切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建立并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有紧有松。2.2提高教师素质,创建新型队伍。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高校管理改革就是对人的一个连续不断的管理过程,必须将培育人才的人性化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教学工作。高校管理改革过程中,新的挑战将会出现在管理者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所以,在提高教师素质,创建新型队伍这一方面,首先要注重引进高校管理人才。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引进相关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其次,对现有教师的管理要从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开始,提供发展机会与平台,留住高校的专家学者。同时,改革管理的高校也应该逐渐完善高校教师的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地组织高校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员参加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一是增强培训的经常性。积极推行教师教育定期考学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与教学活动相适应的能力提高机制,安排高校基层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综合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其理念、拓展其思维、提高其能力,通过考学结合、以考促学,切实转变学风。二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根据教师各自的授课任务、自身特长、岗位需求、职务特点和发展潜能,建立分类培养制度,实行集约式培养、定向培养,使教师学其所需、学其所长、学有所用。三是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教师素质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更为灵活、有效地进行。总而言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最后一步,这一步的完美实施将直接影响改革效果的最终呈现,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对高校自身发展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要以创新理念的提出为根基,对现有问题与现状进行科学探究。结合高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高校管理工作理论知识,最终实现管理体制的改变。其中,在高校管理改革过程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把学生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放在改革的首位,让每一个高校人才都成为社会发展的贡献者。特别是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创新与管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创新教育理念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教育管理水平的低下,教育管理改革的举步维艰。因此,高校管理改革工作的推进,首先要改变教育理念,用“创新教育”理念来推进管理方式、制度以及人才管理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进展,最终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焦晓姣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