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7:51

计划生育研究篇1

【关键词】计划生育新人口政策

一、文献综述

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介绍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出台背景:

(1)国际背景

玛格丽特桑格出于优生学和种族主义的角度宣传计划生育,成为计划生育的首场者;1912年,第一届国际优生优学大会在伦敦召开;1936年,普林斯顿大学设立了人口研究所;二战后,控制人口的全球思潮开始兴起,出现诸如:《人炸》、《增长的极限》等控制人口书籍;1946年1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立人口委员会,自此之后,联合国人口委员会督促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对坚持控制人口国家给予经济上的援助。

(2)国内背景

张京生首先引进计划生育这一理念,但在当时并不被受重;建国后响应的“新人口论”,马寅初第一个提出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理论,率先提出计划生育政策,被当时的思想理念驳的体无完肤;1981年,中国人口学会成立,力崇宋健、陈道等人思想,接受联合国基金援助,严格控制人口;近年,以牛文元、胡鞍钢等人提出“低碳发展国家行动方案”,认为中国最大挑战就是人口问题,呼吁控制中国人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2、学术分歧

面对计划生育政策,学术界并不没有一边倒,计划生育政策在饱含争议中出台,至今也分为两种不同观点。

(1)赞成计划生育学者观点

支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学者,以胡鞍钢为代表人物。胡鞍钢对中国人口的研究始于1985年。1989年,胡鞍钢在《人口与发展》明确提出中国会相继迎来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和老年人口高峰,反对人口红利说。

(2)反对计划生育学者观点

与近30年宣传的中国人发理论相反,易富贤认为从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来看,根本无法界定中国人口的上限,中国人太多的说法只是危言耸听。并且否定人口比例与资源失调这一问题。具体分析了在客观条件上中国是矿资源大国,而水资源不够用只是技术还不够先进,没有将雨水利用起来,近年很多国家开始开发海水转变为淡水技术,所以水资源并不缺乏。他认为人是资源的消耗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创造者,人力资源就是一个国家的优势,从人口来看待世界经济,印度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

二、未来人口政策的前景

那么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如何发展呢?

1、增加人口

无论二胎政策是否软着陆还是突然全部开放,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中国必须开始发展人口,发展青壮年劳动力。中国在这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如果不发展青壮年劳动力,就无法再继续提高经济,更加无法应对沉重的老年负担。中国应当并且尤其发展有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因为单纯靠以往人口优势产生的人口红利不是一种长远发展的方法,依靠简单劳动力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按照全球发展趋势,这种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2、加大教育投资

中国大学扩招以提高高校就学率,十几年下来,就学率看似升高但是隐藏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大学盲目扩招,最终结果是太多的本科生没有在大学学到很多知识并且出来仍然找不到工作。加大教育投资应当是实现教育公平,让偏远山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水平,如今大学里,尤其是重点高校,来自农村孩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教育不公平导致农村孩子上大学困难,不利于改变当前的经济结构,全面发展。当今大学也应当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不要一味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而盲目扩招,这种才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发展。

3、改变现在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中国人口不可能增加到从前的数量,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如果我们还想保持经济大国的实力,必须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再以手工业制造为主要经济来源。而且改变经济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牺牲环境带来的GDp是不可取的。适应中国人口的发展就必须改变经济产业结构。

4、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比城市低很多,农村低收入老年人收入基本上来源于农业,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提高农村老年人整体收入水平的必须完善农村养老保障。而对城市老人而言,重要的是发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发展,让老人们能够有个安静愉快的晚年。

5、平衡人口结构

如上文所述,计划生育在一定方面恶化了重男轻女的现象,因此未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坚持控制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基础上,还应当兼顾男女比例平衡的问题,以缓解性别比例失衡带来的问题。从思想上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制度上杜绝产前性别鉴定等非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易富贤.大国空巢.

计划生育研究篇2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18-02

现代社会,女性的流产率、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重复流产、低龄流产等现象越来越普遍,使计划生育高危手术的在数量上与危险程度上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本文选取2008-2012年在我中心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18176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2年在我中心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18176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1-63岁,平均年龄(43±2.1)岁,经筛查后确认为高危手术4103例。

1.2研究方法

对确认为高危手术的4103例进行术后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若发现异常者,及时来院就诊;详细记录高危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008年-2012年我中心实施的计划生育手术有人流、药流、放环、取环、输卵管结扎,其中手术量最多的分别为人流、取环,详见表1。其中高危人流手术比例总体呈递增形式发展,并发症发生率呈递减形式发展,详见表2;高危取环手术比例与并发症发生率均呈递减形式发展,详见表3。

根据调查显示,计划生育高危手术主要因素为闭经,主要成因包括宫内节育器嵌顿及断裂;流产次数频繁,时间间隔短;子宫高度倾屈,内膜修复障碍[1]。闭经时间超过1年者取环手术出现并发症的机率相对较高,本次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闭经时间超过1年者,iUD残留5人,取环失败4人,子宫穿孔1人,在并发症总数中所占比例为21.01%。一般情况下,闭经后0.5-1年内,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下降幅度尚未明显,内外生殖器的萎缩现象也尚未明显[2],在这一时间段取环,成功率相对较高,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若闭经超过1年,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明显下降,内外生殖器的萎缩现象明显,致使iUD过大,容易形成嵌顿,手术操作难度加大,在取环过程中容易伤及宫颈、子宫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用于计划手术中,有效提高了计划生育高危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例如超声引导技术的发展,在手术中,医生可根据显示的宫颈、子宫、盆腔实际情况准确找出宫腔的深度与方向,定位环位、环型[3],有效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避免在手术中盲目刮宫,使术后闭经、子宫内膜损伤的情况得到明显减少,并杜绝了人流不全与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而随着可视人流技术的推广使用,也减轻了人流对人体的伤害,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英.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2例防治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1,09(16):142-145.

计划生育研究篇3

关键词:计划生育历史溯源历史意义主要措施

1计划生育政策历史溯源

计划生育是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的措施,它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控制人口的政策。特别是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的发表,计划生育逐步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949年~1961年,鼓励生育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劳动力,国家基本上鼓励生育。虽然马寅初在1957年发表《新人口论》提出节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受到重视,马寅初也作为反动分子被打倒。

1962~1969年,限制生育政策提出。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批示,大力提倡晚婚。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并在部分市、县试行。

1970~1980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并全面推行。197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计划正式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73年明确了“晚、稀、少”的方针,经过逐步发展,政策明确要求,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生育间隔3年以上。

1980年~1984年。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抽紧。198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

1984年-现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并稳定下来。在农村放宽了生育二胎的条件。并且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制定了本地区的计划生育条例,实现了区别对待、多元化的生育政策,并推出了计划生育相关配套政策。

2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意义

2.1有效遏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了发展压力据专家测算,计划生育实施30年来,使我国人口由高出生、高增长变成低出生、低增长,30年少生了近3.5亿人口,而我国是个人均资源贫瘠的国家,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资源不及世界的1/3,石油资源不及世界的1/20,等等。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利用还是粗放型的,因此人口增速的放缓,缓解了发展压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2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条件薄弱,许多软件硬件条件都不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性制度尚未建立,急需资金积累,人口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突出。可以说计划生育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基数,不仅有效缓解了我国作为资源小国的发展瓶颈问题,同时也有避免了这些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

2.3初步扭转大众的生育观,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倡议、宣传、行政手段乃至法律、法规手段的强力推进,有效扭转了我国大众几千年来封建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同时也间接的促进大众观念从重“生育”,到重“养育”、重“教育“转变,有力的推进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婴幼儿营养水平的提高。

2.4有力的回击了“生育观”的错误观点,有利于确立正确的生育文化生育权被许多专家标榜为最基本的人权,他们认为搞计划生育就是限制人权。其实殊不知,任何人的人权都不是孤立的,都与他人、集体、社会息息相关,世界上没有不受节制的人权。以基本人权为标榜的自由生育权,挤压的是其他人的生育权、发展权,危害的是他人、社会和子孙后代。可以说计划生育是一场移风易俗的伟大革命。实行计划生育,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的文明、科学、进步的生育观念,就是要求家庭的生儿育女服从国家的根本利益,让人们懂得人口科学知识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

3当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些错误认识

3.1错误认识一: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男女性别比偏高许多专家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严厉指责,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计划生育导致了我国男女性别的严重失调,他们估计我国男女性别比高达115-118:100,然而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有力的驳斥了这一观点,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男女性别比为仅为105.:100。退一万步说,就算我国男女性别比达到115-118:100,也不是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无论是“一胎”政策、“一胎半”政策或者“多胎”政策,根据生物学原理和概率统计,男女性别比应该都是1:1。导致我国男女性别比偏离的真正原因是以下三个。一是性别选择,由于我国“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还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在农村希望生男孩的愿望非常强烈,非法鉴别胎儿性别,人为选择出生婴儿性别的情况仍然严重,是导致我国女性偏少的主因。二是女性的漏报。在超生的家庭,孩子一般是n女+1男的模式,为了规避处罚,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故意漏报女孩的数量,使女孩成为“黑人”,而男孩子由于承担传宗接代的使命,一般都有正式户口。三是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环境污染加剧,代表男性的Y基因的存活能力明显强于代表女性的X基因,因此,导致男婴出生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现正逐步引起人口学家的关切。

3.2错误认识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我国老龄化许多所谓的人口学家认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或者加速了我国老龄化。那么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呢?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逐步走进老龄社会。可以说,老龄化是全世界性的趋势,而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计划生育与否与一个国家的老龄化基本没有关系。那么,导致全球步入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是平均寿命的延长。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是平均寿命长的国家,比如我国,建国前我国人均寿命不到35岁,而到现在接近73岁。一个平均寿命短如35岁的国家是永远不会进入老龄社会,因为还来不及老已经死了。二是老龄化标准已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由于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许多国家考虑把男性退休年龄调整到62或65岁,把60岁作为老人的标准已经有点过时。

3.3错误认识三: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人口红利的终结这个错误观点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只认为人是一种生产者,不承认人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者。什么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很显然,人口红利是指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对于自身所消耗的社会物质的一个阶段。而人在幼年和老年创造价值小于自身消耗价值,是一个净负值。

事实上人口红利也不一定带来经济的高增长。从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韩国、新加坡、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先后出现“人口红利”,然而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最富裕的如新加坡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而最穷的越南人均GDp在2005年仅有600多美元。相同的“人口红利”期所导致的经济增长的不同结果意味着“人口红利”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资源存载能力有限,过多的人口反过来将严重制约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加节制生育,盲目的扩张人口,不仅不能带来人口红利,反而抑制了国家的快速发展。应该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维护和延长了我国人口红利期。

4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议

4.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30多年来,我国计生委的工作人员冒各种骂名,顶各种干扰,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许多所谓的人口学家,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无端指责,混淆视听,迷惑了广大老百姓。特别是提出了“计划生育将使我们亡国灭种”的谬论等等,在群众中引起极大的恐慌。虽然,我国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并接近更替水平,重要原因是育龄妇女婚龄后移,多胎生育有所减少,但仍可能反弹,加上我国近三亿多妇女有生育能力,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大部分尚未达到要求少育的水平,巩固计生成果还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而且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三个出生高峰的顶峰,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仍然很繁重。因此,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就是要坚持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不动摇,进一步加大宣传,努力肃清错误思潮的影响,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严峻性、长期性和重要性。

4.2查漏补缺、做实做细虽然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管机制,但是对两类人群的监管仍然存在不小的漏洞。一是流动人口,一是高收入人群。前者是流动性大,居住地与户籍管理脱节造成的,可以通过强化辖地管理,实行计划生育全国联网管理等方式解决。后者是不少高收入者,仗着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以上交罚款代替管制,起了很坏的示范效果。特别是给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一种“有钱有权就可以生”的错觉。对这一部分人应该采用冻结账户、严控收入来源等严厉措施,震慑挑战法律底线者。

4.3加快试点,长远考虑虽然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政策法规,但任何一个政策必定有他的适用期限,考虑到人口政策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看清他的利弊,特别是人口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大前提下,也应该选择部分适当的地域实行“两胎制”或“自由生育”试点,充分认证,科学摸索,彻底搞清利弊,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积累科学、真实的依据。

4.4奖罚并举,优化保障搞好计划生育,就需要把计生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计生工作同勤劳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拓宽经济来源,针对人口老龄越来越严重的状况,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发展和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多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潘贵玉.中华生育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2]史正.艰难的决策深远的影响科学决策.2011.03.1-5.

[3]ansleyJ.CoaleandChenShengLi.BasicdataoilfertilityintheprovincesofChina,1940-82.east-westpopulationinstitute,1987.

[4]宋健,于景元.人口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蒋正华.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6]邹骥.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10[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

[7]陈胜利,周长洪.生育文化指数[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8]欧阳清,覃世民.创新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探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5).

[9]美国人口咨询局.2009年世界人口数据表[R].北京: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译,2010.

计划生育研究篇4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中心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无认知功能障碍,无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家族史,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自愿进行计划生育手术。使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共100例,年龄在17~36岁之间,平均为25.52±4.51岁;既往计划生育手术次数为0~4次,平均为2.11±0.61次;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41例,高中及以上59例。实验组共100例,年龄在17~35岁之间,平均为25.98±4.04岁;既往计划生育手术次数为0~5次,平均为2.32±0.77次;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44例,高中及以上5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手术次数和文化程度等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医生根据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按顺序扩宫,然后用合适的吸管吸出胚胎组织,再用刮匙清理宫腔,整个术中均未使用局部麻醉及全身麻醉等操作。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沟通及干预措施,主要为患者讲解计划生育手术的过程、配合方法、并发症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沟通及干预措施,主要为;(1)热情接待:在患者进行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前,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迎接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内,并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如既往史等,并主动积极地介绍自己,告诉患者如果有任何需要都可以与护士沟通,介绍手术的方法和其中的配合措施,让患者知情同意。(2)抚触干预:在门诊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护士全程进行抚触干预。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可以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患者手术进程及即将结束等,对表现好的患者要进行表扬。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护士还可以进行抚摸肩膀等措施。(3)音乐干预:在手术室内播放适合女性的轻音乐,让患者放松心情。在音乐的陪伴下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疼痛感受和顾虑,并给予解答,耐心地教会和引导患者掌握更好的避孕方式。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感、焦虑程度和不良反应。其中疼痛感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评分为0~10分之间,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患者根据手术中的感觉评分。焦虑程度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不良反应由护士进行统计。

1.4数据处理。所有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程度和疼痛感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x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疼痛感低,患者焦虑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手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计划生育研究篇5

根据《关于2008年度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办发﹝2008﹞65号)精神和省人事厅下达的年度增人计划,2008年我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2名。

一、招聘岗位及专业

1、优生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1名(中级岗位)

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方向:分子遗传学)

2、男性研究室主治医师1名(中级岗位)

泌尿外科学专业(男性学)

二、招聘条件

1、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毕业;

2、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计划生育科研事业;

3、体貌端正,品学兼优,具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4、身体健康。

三、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方式:采取电子邮件投递简历或邮递简历的方式进行。

简历内容包括:本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各学历层次学习成绩单、各种奖励证书及相关专业业绩证书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简历需张贴(或上传)本人近期免冠照片一张。

报名时间:由公布之日起—2008年6月23日

投递简历联系方式:

联系人:樊兆宜

联系电话:0531—82597807

e-mail:fzy20069@163.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玉函路69号(山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邮编:250002

2、资格审查:我所公开招聘小组根据招聘条件对应聘人员简历进行严格审查,于2008年6月25日将结果通知考生。

四、考试内容和方法

应聘中级岗位的博士学位人员,通过资格审查可简化程序直接进入面试。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以专业能力为主。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五、考核体检

根据面试成绩,按照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以不低于招聘人数1.2倍的比例,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考核采取查阅档案、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体检在省级医院进行,体检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体检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六、签订聘用合同

经考试、考核、体检合格人员,公示7日无异议后,由我所提出聘用意见,经省人口计生委研究同意后,报省人事厅备案。由省人事厅发放《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通知书》,双方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

山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计划生育研究篇6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寿光市

一、引言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前往其他地区的滞留暂居的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趋势,流动人口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自身的问题,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现在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重心,因为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薄弱环节。

寿光全市人口113万,流动人口总数为10791人,流动人口占全市人口的0.95%。其中,流出人口数5464人,流出寿光市的育龄妇女3430;流入人口数5327人,流入寿光市的育龄妇女3338;跨省流动人口数2481人,省内流动人口数8310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寿光市基本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虽然寿光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

二、寿光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息沟通亟需加强

流动人口往往是为了生存、发展等原来进行迁移,由于流动人口构成复杂、行业随意、行为隐蔽、流动性强等多方面的因素给入户调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计生部门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而且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重大,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

2.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一是有的镇(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制度、阵地、队伍建设尚不完善,管理漏洞多,控制能力弱,尤其与外县市区交界的偏远村庄、城市社区、住宅小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和下岗失业、人户分离等特殊人群计划生育管理尚未真正到位。二是虽寿光市开展了各部门相互协助、支持管理流动人口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这一制度操作上存在一些难度:综合管理涉及部门多、可操作性差、实施难度大、易流于形式。三是寿光市与流动人口的户籍地的管理服务职责不清晰,致使两地相互推诿,导致管理和服务渠道不通畅,制约了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优质服务的落实。

3.基层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查环查孕、随访情况、信息统计等基层基础工作上,仍存在管理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

三、加强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措施

1.继续加大宣传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宣传

一是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居住地,像流动人口免费发放《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小册子,增加他们的计划生育知识,让他们真正了解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然后真正的参与到计划生育工作中来。二是向用雇佣流动人口多的企业发放关于计生的刊物,引导企业参加进来。三是通过电视等媒体深化宣传教育,比如通过《寿光日报》《人口·计生》专版和电视台《人口在线》专题节目的宣传教育来深化人们对计生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2.加大城市社区计生工作力度。建成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居民自治、单位企业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规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园区、住宅小区计划生育管理,重点解决失业、无业、自由职业人员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修订完善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健全计生制度、阵地、队伍和管理服务网络体系。

3.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即寿光市计生部门对流入本市外地人口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与流动人口户籍地取得协商,然后对流动人口必要证件进行查看和登记,对流动人口进行重新建档登记,然后进行管理,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工作机制。

4.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不是由它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公安、卫生、民政、工商、社会保障、教育、房管、建设等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只有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通过各个部门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基础信息共享,杜绝新婚、流动人口、出生等方面的漏统漏管。重点解决市区内流动人口、企业下岗、失业无业人员及小区居民计划生育管理问题。

5.贯彻落实全国文明执法会议精神,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协管干部制度,加大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力度,畅通渠道,整顿工作作风,严格计生群众工作纪律,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导师姓名:刘超

参考文献:

[1]李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24):403

计划生育研究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困境对策

一、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亿,跟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情况相比,十年增加5.84%,而人口众多是造成人均资源稀少的直接原因,人口问题也一直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自身素质的提升等。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增大劳动力,加大粮食的生产量,政府鼓励多生多育,我国人口从当时的4亿多迅速扩大的八亿。在1981年,政府才开始意识到人口膨胀太快所带来的问题,并且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然而,计划生育在实施的初级阶段,仅仅控制的是部分人口的增长,以当时每个家庭五个孩子作为基本计算,当时的人口出生率远远大于人口的死亡率。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人口增长的速率依然在继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的迅速膨胀,也直接导致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对于我国资源缺少的局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口众多势必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弊无利。计划生育作为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民就应该本着科学发展的可持续理念去高度的配合与理解。国有企业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其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的政策的实施。总之,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将计划生育作为长期要求的基本国策。

二、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企业计划生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为计划生育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的不断深化与改革,进行工作岗位以及工作人员的大大缩减,出现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能的局面,而由于经济竞争的激烈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效益下滑,亏损的状况,从而造成计划生育得不到更好的实施,计生管理部门被撤销,生计工作无人问津。撤销或者合并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力度大大的削弱。第二,婚姻管理与生育管理密不可分,而两个部门所进行的双向管理,不免会造成遗漏的现象,再加上信息传达不及时,会为生育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三,人口的大量流动会为人口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育龄人群流动居多,会为企业计划人口以及计划生育的管理带来麻烦。

三、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从思想上变更基层人民群众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态度,是推动计划生育工程的好办法。企业要坚持与时俱进,宣传好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强化工作人员计划生育的国策意识以及相关的知识,促进计划生育实施的进度。企业要实时开始宣传计划生育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多媒体,报纸,电台,讲座等方法对企业员工进行宣传与教育。

(二)完善贯彻奖惩制度

严格实施计划生育的奖惩硬性措施,加强法制教育,向员工灌输计划生育的正确观念,一方面,对于企业员工计划生育落实的好的员工进行一定数量的奖励,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超生等违法生育行为的惩罚力度,不论老板或者员工都得认真贯彻落实。最后对于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而要求做性别鉴定的一律拒绝,禁止因为性别问题而终止妊娠。

(三)强化计生人员的培训

加强基础管理,及时掌握员工的婚育信息。加强计划生育培训力度,重点落实外聘人员的婚育工作。企业人口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中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强化培训,包括基础业务培训,工作技巧培训,工作技能培训,岗位适应培训等,对于新人进行职前培训。

四、结语

计划生育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人口控制方针。目的是为了通过抑制人口增长,科学调控人口年龄层次比例,实现整体人口的科学分层,需求人、社会、经济、资源、文化的综合协调发展。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导致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难度大、效果不佳等。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实现人口与社会,资源经济,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国有企业计划生育是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国人口众多,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国人口快幅度的增长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今,计划生育的贯彻实施,也已经对我哦过人口的增长带来了明显的效果。所以,贯彻实施计划生育当务之急,国家才能够走上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认识和建议[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4期.

[2]李小娟.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J].企业研究,2011年16期.

计划生育研究篇8

关键词:现代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模式;档案资源;信息技术

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不断被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背景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顺应时展趋势,满足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从而推动现代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模式得到有效利用,为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创造条件。本文结合新时期和新趋势,就如何实现现代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模式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1变革思想观念,实现管理意识现代化

首先要变革思想观念,顺应档案管理现代化趋势,有效开展管档案管理工作。

1.1存在的不足

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年龄较大,思想观念落后,沿用经验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未能有效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难以提升计算机管理水平和综合技能。

1.2完善的措施

革新思想观念,接受档案管理现代化理念,注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为管理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习《档案法》和相关规章制度,提高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管理意识上实现现代化。从而有效顺应新时期和新趋势,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活动,掌握专业技能和管理技巧,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2整合档案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现代化

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确保档案资源完整。然后采取数字化处理措施,做好归档工作,方便档案资料查阅。

2.1存在的不足

对档案资料的整合不到位,档案资源整合和利用的传统方式为人工方式,效率低下,工作水平低,容易出现遗漏现象,制约档案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与现代化管理理念也不相符合。

2.2完善的措施

在档案资料整理和利用过程中,要注重信息技术利用。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利用,提高资料整合技能和综合水平,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整理与开发利用。要构建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资源库,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努力提高工作水平。管理人员要增进与信息员的联系,确保档案资料收集到位,防止出现遗漏现象,并提高档案资源共享水平和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3提高综合技能,实现管理技能现代化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加强自身学习,促进档案管理综合技能提升,满足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

3.1存在的不足

管理技能现代化是计算机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新要求,也是顺应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但一些单位没有顺应这种趋势,管理技能不足,难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2完善的措施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要顺应时展趋势,注重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利用,从而系统完成文件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各项工作,推动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人员要加强先进技术学习,满足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结合岗位要求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前提下,还要学习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等,掌握其使用技能和方法,努力成为管理理论知识扎实,责任心强,能熟练掌握并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4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工具现代化

注重信息技术利用,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扫描技术等,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4.1存在的不足

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不断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下,为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应该注重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利用。但一些单位管理经费不足,制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提高,难以有效适应管理需要,对计划生育档案资料的有效利用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4.2完善的措施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内容复杂,工作繁琐,程序复杂,加大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制约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重视现代化管理工具利用,从而促进管理效率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资料分为技术服务类、行政审批类、社会医疗服务类文书。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按类别将所属条目内容打印出来,从而方便检索。还可以按档案文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和流程化,降低人为因素在档案归档管理的不利影响,促进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工具作用的充分发挥。并且还可以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失误,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5加强管理培训,实现管理人员现代化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技能,让他们掌握管理技术,顺应档案管理数字化和现代化趋势。

5.1存在的不足

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下,为促进工作水平提升,应该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综合技能。但一些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其他方面,忽视管理技能高、责任心强的档案管理人才引进,制约他的工作技能提升。又如,一些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年龄老化,仍然沿用传统经验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未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扫描技术的应用方法,难以有效适应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或者在管理工作中,忽视严格遵循管理规范要求,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管理需要,制约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

5.2完善的措施

相关单位要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充分认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在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管理要求落实和开展各项工作。一方面,注重引进管理基本理论扎实,管理综合技能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充实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队伍。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有效适应管理工作需要,构建结构合理,综合技能强的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有效培训。采用课堂授课、专题讲座、调查研究等形式,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技能,促进管理人员综合水平不断提高,有效适应档案管理需要。此外,管理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增强责任感和道德水平,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各项工作,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代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规范工作人员各项操作,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因此,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顺应时展趋势,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制度措施,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进而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档案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为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葛平爱.创新“两分法+网格化”计生档案管理模式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J].山东档案,2014(2),51-54

[2]王建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管理科学,2015(3),57-58

[3]王英雁.浅谈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J].科技信息,2013(23),261

计划生育研究篇9

如何强化村级管理,进一步健全经常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网络作用,真正实现以村为主,工作重心下移,解决计划生育“梗阻”在村问题,提高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是新形势下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村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一法、一条例”,各级党委政府发扬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精神,注重加强村级队伍建设,减员增效,提高村级计生人员待遇,尊重群众民利,注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推动村级管理步入经常化轨道的新路子,使计划生育村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计生形势的发展,目前村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

1、有的村领导基本不管。一些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对亲自抓,负责总责认识模糊,认为计划生育是专干的事,所谓亲自抓,就是抓专干;部分村班子软弱,管不起来,所谓负总责,就是看考核,很少俯下身去抓重点解难题;另有一些村支书、村主任有个人副业,无暇顾及,加之市、乡约束乏力,某种程度上成了抓自己个人副业,不负责。2、有的村专干管不过来。多数村专干一人对乡计生办布置的十余项基础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报酬不足以成为个人主要收入,导致专干不“专”,被动维持、应付。3、有的育龄妇女小组长不会管。相当一部分小组长素质不高,其中一部分是只出于利益动机的村干部亲属,加之待遇偏低,只能跑腿儿,送信儿,开会儿,己远远不能满足育龄群众的服务需求,不能适应当前计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4、育龄群众不愿让乡计生人员代管。由于村主要工作指标和上级考核前的准备工作多数由乡镇包办代替,且宣传形式呆板,内容空洞,实用性差,考核形式教条,内容要求与群众文化素质差距较大,加之季节、时间不定,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时有冲突,多有扰民之嫌,容易在群众中造成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5、约束机制弱化。依法管理机制不健全,综合治理不完善,村级工作运行缺乏有力保障,导致约束乏力,管理工作出现断层。6、计生人员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能有效落实。税费改革后,市、乡经费普遍吃紧,投入相对不足,全市657个行政村,500人以下的村253个。农业税返还为20%,减去村“两委”工资,经费所剩无几,也就是说最少近40%的村计生人员开支已难以保障,提高待遇,落实优惠更无从谈起。因此在那些经济基础薄弱,村无积累的乡镇,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的报酬难以充分调动村级计生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待奖励激不起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二、对策及建议针对村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势必影响全市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健康的开展。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大力探索,形成一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管理新机制。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要做好村级计生工作,组织是保证,队伍是关键。因此,首先要选配好村“两委”班子,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加强其对人口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认识,真正做到亲自抓,负总责。二是健全村计生办组织。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择优录用有一定文化水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计生事业的专干、小组长,优化其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村级计生人员整体素质。三是完善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人多、面广,能人汇集,贴近群众,灵活多样的优势,真正起到宣传、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使村级网络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形成计生工作县级宏观调控,乡级具体指导,村为主、户落实的管理格局,建立起坚强有力的组织载体。2、完善合同化管理机制,强化计划生育民主管理。《人口法》的颁布实施,要求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实现“两个转变”,文明执法,依法行政。体现在村级管理上,可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框架,规范村规民约,实行合同化管理,即经民主商议,以村民共同认可的形式,制定《计划生育协议书》,明确村干部包括专干、小组长和村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把法律、法规所赋予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具体化的融入《计划生育协议》,使其具有合法性、民主性、互约性,使村组干部行使管理职责有明确标准,群众监督有实在内容,权利与义务对等,使每一个村民在参与管理的同时,也无形中管理自己,使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秩序进一步规范,形成管理、监督、责任、义务的良性循环,以有效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村干部含专干、小组长职责和村民责任。明确责任,严格奖惩,是调动积极性,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为了确保村级计生工作纳入经常化轨道,可采取乡镇党委、政府与各村“两委”签订任务明确、奖惩严明、要求具体的计划生育责任书,村“两委”与村专干、小组长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村“两委”与已婚育龄夫妇家庭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定期评议等制度,做到有责任,有义务,有管理,有监督,并且严格奖惩,严格“一票否决”,以增强村级主动承担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调动村民参与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起乡、村、户之间有责任,有义务,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4、加强指导,建立工作运行保障机制。村级管理离不开乡级指导,更需要行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一是把农村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经济等融入计划生育工作,置乡、村职责于计生工作中,置计生工作于日常各项工作中,扩大计划生育辐射面,以避免工作断档,防止乡、村脱节,出现断层。二是加强乡级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可实行包村制、例会制村支书、村主任、村专干,以便经常面对面地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计生工作的动态信息,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水平,使村干部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不减,工作力度不减,使他们想干、会干、能干。村级也实行专干、小组长例会制,及时沟通信息,增强凝聚力,激发他们抓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村级管理健康运行。5、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优化社会环境。生育的经济效益是夫妇和家庭决定生育子女数量的一个基本动因,而实践也进一步证明,通过利益调整和经济杠杆的作用,调节农民的生育行为,把来自外部的约束力转化为发自内在的驱动力,以此刺激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这既是引导和补偿农民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政府实施人口宏观调控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进一步完善市级利益导向机制,切实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一是制定落实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先优惠经济政策,使他们能够获得直接的经济实惠。二是落实独生子女奖励,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实施救助。三是制定落实母婴保健、社会化养老等社会政策,使其在整个社会中都能体会到优越感,充分体现奖励性和导向性,形成一个wenmi.鼓励少生优生,促使转变婚育观念的整体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6、强化综合治理,优化村级工作环境。计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一村、一乡、一部门孤军奋战难以奏效。尤其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必须有付诸实际的真抓真重视如开会必说,调研必谈,见面必问,真正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为确保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村级管理纳入经常化轨道,从方方面面创造条件,形成一种上面重视,周围协助,下面配合的良好的村级工作环境。①经费保障。计生经费不足是影响当前农村计生工作上水平的重要因素。待遇偏低、报酬落实不及时,服务设施跟不上,奖惩不能兑现等,都将严重影响村级计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阻碍计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经费投入问题。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级积累。二是畅通市、乡经费投入渠道,明确管理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发展计生协会实体、开展社会募捐等形式,增加投入渠道,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目前情况下,可本着突出重点,计生优先的原则,年初将村级经费按比例上交乡镇,不足部分乡镇无条件的予以补足,一次性到位,设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以确保村级计生人员报酬及时兑现,奖惩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约束激励作用,并逐步提高村级计生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②法制保障。加强法院、民政、司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及时解决村级管理中出现的违约纠纷,为村级工作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全方位提供法制保障。③服务保障。一是对市乡有关部门强化行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村户,搞好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市、乡各有关部门支持、配合、指导村级开展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任务,并纳入对部门的目标考核,同时赋予村计生管理人员有直接要求、争取县级有关部门提供必要帮助和支持的权力,以约束各部门必须积极参与计生工作,进而提高村级管理的服务功能。④舆论保障。市、乡两级党委政府以责任制的形式调动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报刊、电台、电视台开辟固定专栏,设置固定专题节目,坚持长期宣传计划生育。文化、宣传部门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婚育新风,造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形成广泛深入的宣传环境,为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推动村级管理工作提供舆论保障。

计划生育研究篇10

我国人口数量大,计划生育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根本目的就是在于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速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投入、流动人口多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执行难度较大,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不容乐观。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发展效率,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必须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基于此,加强对现阶段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1政策执行难度较大

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贯彻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下,农村地区获得了一些列的惠民政策,其中,两免一补、农业税减免、新农村医保政策等等都给农村人民到来了很大的实惠。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三农问题,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然而,这些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在某种意义上也给农村人口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增强了计划生育与一些惠民政策之间的矛盾,加大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执行的难度。

1.2计划生育工作单位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相对缺失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并不单单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一个单位或机构能够完成的工作,还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有时候公安部门在办理上户手续过程中,仅凭出生证明就可以开办,对小孩的出生是否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过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非法生育的气焰。另外,很多医疗结构中,只要小孩在该机构出生,就给予其办理出生证明,甚至还存在孩子家长可以买到假证明的现象。

1.3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够稳定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相对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很难完成这项工作。但是,现阶段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者空有极大的责任,但是本身权利较小,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另外,农村计生办工作人员任务较重,但是待遇相对较低,缺少有力的激励政策,使得很多农村计生工作人员脱离岗位,给农村计生队伍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1.4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财政投入不足

从我国全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事业财政投入的基本情况上来说,不管是东部农村地区的人均15元,还是中部与西部地区的人均10元,更有甚者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中,计划生育事业投入人均不足10元,给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造成严重的制约。计划生育工作离不开宣传,如果财政投入不能支撑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必然会给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带来阻碍。

2.解决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现阶段,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放开二胎,但是计划生育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提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有效途径。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缓解三农问题的压力,笔者基于过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2.1计划生育政策应该以人为本

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工作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村民自治,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的参与到计划生育工作中,不断的提升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同时增强对非法生育的监督。在相关政策中,还应该结合农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不断的规范与调整,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2.2加强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

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第一,公安部门在小孩落户时,要求在出具医学出生证明的同时出具结婚证、生育证或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合法有效证明,再给予上户;第二,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对擅自为育龄妇女实施解除节育措施手术的,坚决予以打击;第三,医疗机构严格坚持凭证检查和凭证生育制度,并及时通报同级计生主管部门,否则,追究医疗机构及当事医生的责任。

2.3不断的强化农村计生队伍建设

针对现阶段农村地区计生队伍待遇低、成员老化等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第一,对农村计生队伍、村级专干队伍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的提升计生队伍的业务能力以及工作水准,增强计生专员的责任意识;第二,尽可能减少计生专职干部的兼职工作,让其具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计生工作中;第三,提升农村计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制度,提高计生队伍的稳定性与积极性;第四,在计生工作实施过程中,采用有效的责任制度,将责任细化到具体的计生人员头上,提升其对工作的责任感,保证计生工作政策的落实。

2.4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基础,也是营造良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手段,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采用更加多元化的途径,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的渠道,让农村朋友更好的理解这项基本国策,提高农民的意识,让其自觉的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保驾护航。

2.5与时俱进,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尽快改革和完善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的方式以及内容,建立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要根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切实将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农村基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之中。要建立计生、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联手,统一做好农村公共优质服务的一条龙体系,并努力拓展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的质量,简化管理的程序、体现管理的重点、减少管理的重复,确保人口公共管理服务的实效性。另外,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口比例、性别比例等普查的结果,对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规范计生工作程序,制定有效的工作制度,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提供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