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8:08

茶文化的感悟篇1

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称虚静之美。先秦诸子百家对虚静之说,有过种种论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从大处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从小处说,如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亦如此。静始于虚,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

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日本“茶道四规”中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即佛门文化的性质。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便不会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

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对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静始于虚,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

历代茶人在咏茶的创作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围绕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由茶悟而升华,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虚静之“静”,不是意味着自始至终需“静”得鸦雀无声,需“静”得肃穆庄严,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对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茗叙、说笑、听曲、赏戏。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看成都的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便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风貌。

茶文化的感悟篇2

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茶艺馆、茶饮料的大量出现,品茶也成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时尚文化,茶文化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通过茶事活动和茶的品饮,使人们进一步领悟到其中深厚文化内涵,既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滋润,又可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可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关键词:生活品茶茶文化茶道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中国古人的饮食观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观念,体现了“民以食为天”,这七件事全是关于饮食的也就亳不奇怪了。但是把茶与柴、米等并列,视其为生活之所必需,这在有些人看来似乎难以理解,其实,茶叶从被人类发现到利用,就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了。尤其自唐、宋以来,茶不仅成为“比屋之饮”,饮茶达到了“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的程度。而且,茶叶还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古时政府利用少数民族生活离不开茶,以茶作为交换马匹的物品,实行“以茶治边”的政策。在唐代,茶叶还曾作为边疆地区官吏的饷银。这些反映茶的特殊地位的现象,都是其他生活物品所不多见。中国人是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中国茶道不仅是深沉的,而且是隽永的。中国茶道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因为中国茶道是和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一起走来的。极其重要的儒、释、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汇在茶文化中。

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茶艺馆的大量出现,品茶也成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时尚文化,茶文化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如今走在城市街头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大小小风格不一的茶馆,很多人也已习惯于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到茶艺馆品品茶、聊聊天、看看茶艺表演,放松一下。还有会议、座谈我们都会用茶来接待我们的贵宾,茶成了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茶是健康饮料,对我们的健康功不可没。现在市场上出现多种与“茶”有关的饮料,已悄悄的、逐渐的取代了原已占领多年的外来饮料“碳酸饮料”。饮茶对于人类,不仅仅是生津止渴的生理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同时又能显示高雅的修养,成为一种文化艺术行为,因而茶叶被誉为“本世纪最文明的饮料。”而稳居于三大饮料之首。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得特别的感觉。”这是鲁迅先生在《喝茶》这篇杂文中说的一段话。这“特别的感觉”我认为就是茶文化的体现,在品茶中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茶文化是我国传统而古老的历史与大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艺和礼法是属于形式部分,道是属于精神部分。茶是和平的饮料。茶能净化心灵,强身健体,丰富人生。因此,以茶为“道”,就是以茶为生活的路。茶道就是生活之道,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与人心灵相通,化解鸿沟,促进和谐和了解,使人从一般的生活中走出来,代之以美感、价值感和充实感。

中国茶文化是以茶事活动为中心,并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达到精神享受和人格的锻炼。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性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陈香白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这就不由我们想起在那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的那副优美的“茶”字画卷和几百人组成的“和”字,这不正体现出茶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吗?茶之特性是“清和淡洁”。饮茶之功效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因此,茶就成为人生道德理想的象征,把饮茶当做励志、雅心、怡情、养廉的一种手段。通过茶事活动和茶的品饮,使人们进一步领悟到其中深厚文化内涵,既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滋润,又可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可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茶文化的感悟篇3

走进南靖

南靖,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故乡。这里的土楼宛若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闻名天下。南靖素有生态家园的美誉,还有“梅香别有韵,林静翠无尘”的梅林生态古镇—悠长的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当然,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南靖有着绝佳的风景、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自然少不了茶叶的传承。而茶叶在南靖的土楼文化中更是占有了重要的分量。高山、生态、环保的优势让南靖的茶产业大放光彩。这里的土楼红茶、新种铁观音、丹桂等茶叶品种早已驰名中外。

在古雅静逸的云水谣古镇中,“南靖茶”究竟舞动着怎样的别样身姿?又能让你在品饮中悟出怎样的智慧?或许,只有走进南靖,才能觅到答案吧。

由南靖县政府主办,福建电视台经济频道《茶视界》栏目及梅林镇政府、土楼景区管委会等多方承办的“南靖茶旅文化节”于2012年8月22~24日间进行了三天的茶旅活动。此次茶旅文化节主旨为寻南靖茶香、观土楼群落、品南靖小吃、鉴南靖茶质、访梅林古镇、论茶旅文化、创艺术作品等“养心游学”系列活动。来自北京、上海、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武夷山等地的茶友们一行60多人将在依山傍水的千年古镇云水谣及世界非物质遗产地南靖土楼景区里养心、品茶,感悟客家文化。

土楼游学

大巴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南靖,一行人在梅林古镇一下车,早有热情的茶艺小姐捧出上好的香茗迎接贵客。梅林古镇有百年的文化传承,只低头看看脚下被路人无意间打磨得很光滑的石板路便知道这里的沧桑。

活动的出发仪式是在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茶友们便三五成群地聚在古镇溪流两岸了,摄像机、照相机、手机,每个人都在拍着自己心目中的古镇晨域时光。

简短的仪式后,在导游带领下,大家游览了最具备崇礼重教这一文化内涵的精致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建在沼泽地最高、最奇的方形土楼—和贵楼。

当然,土楼群落的最亮点当属田螺坑土楼群。它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形成天圆地方之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土楼母亲的“裕昌楼”,又叫“东歪西斜楼”。此楼是福建土楼中最古老的,有700多年历史,东斜西歪的梁柱,是运用圆形土楼内部相互挤靠的力学原理而建成的,至今仍悠然地屹立在溪水河畔。这几处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点之一。

随着游览的深入,此次活动重头戏关于“养心游学”的主题探讨拉开了序幕,茶友们在研讨会上就“景区与茶,茶与养心”展开了热烈的辩论,与会的传统文化学者、新闻媒体记者、微博达人等,畅所欲言,在领悟养心游学的真谛的同时也为管理方提出了怎样借助世界非物质遗产景区促进茶产业发展献策献力,讨论了如何以电影拍摄之地的明星效应提出“云水观音”、“云水红茶”的品牌创意;怎样能在休闲文化的精神享受中,完成对茶叶的别样“消费”;还有茶“俭、清、和、静”的品质内涵,怎样与神秘多彩的土楼文化、千年古镇的生态环境二者捆绑出击,擦出不一样的、只属于南靖的火花,进而推广南靖县茶旅文化,感悟茶旅文化的融合对茶旅身心健康带来的益处。

爱上南靖茶

茶旅文化节离不开的自然是文艺活动。第二天晚上,在书杨镇的裕昌大酒店由南靖县政府代表队与欣骋之旅—茶友行代表队共同举行了联欢晚会。晚会上,一曲“欢迎你到土楼来”,唱出了南靖县人民洋溢的真情,一段“我家住在闽江边”的舞蹈带来了闽江两岸的儿女用勤劳和智慧描绘出的美丽与多姿,呈现一派茉莉飘香、莺歌燕舞。民族舞、民俗情,你献舞来我献歌。晚会上,腾讯网上墙互动,微博达人踊跃发稿,南靖茶旅文化节的感言、悟语、祝贺语、愉悦情,传递至网络星空!茶友们两日来的领略、感悟也通过微博展示到屏幕上。

茶文化的感悟篇4

关键词:茶;传统文化

一、前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茶叶发现至今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说,虽说只排在七事最末,但“柴米油盐酱醋”均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将茶与之并列,也能看出茶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当然,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赋予了茶更深层次的内涵,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即茶文化。茶文化流传千年,经久不息。至今,仍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饮茶,重不在饮而在与品。品茶,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所谓“茶品如人品,茶道即人道”,说的正是茶与为人之道的关系。好茶之人往往喜欢在闲暇之余泡一壶好茶,细饮一番,使自身得到享受的同时,达到精神的升华。

二、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传说,茶最早发现与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因此最初,茶被当做是一种药材来使用。其后,人们开始饮茶,把茶从一种药材转变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至此,真正意义上的茶便产生了。

魏晋时期,文人好饮茶。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渐渐增加。茶脱离了它的一般形态,即作为一种日常生活饮品,进入文化圈之中,形成了一种茶的精神,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

南北朝时期,玄学大兴。这种将老庄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思潮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玄学大家爱好清雅,正与茶的特性相符,从而引发了士人阶级饮茶之风气。进而促使茶文化的发展。

唐朝时期,全民皆饮茶。唐朝人陆羽所著《茶经》一书,标志着茶文化正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此外,还陆续出现了其他有关茶叶的著作。

宋朝时期,经济发达,茶文化更加兴盛。出现了专业的品茶机构,更有官方设立的茶事机关,将茶分级。茶仪成为礼制。茶叶在此时的民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元明之后,饮茶走向了繁复奢侈的道路,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变少。但茶文化仍然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尽管近代时期国家积贫积弱,茶文化逐渐没落,但随着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茶文化方面的关注也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茶文化,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茶文化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三、茶文化的特性

1.物质性

茶的本质是一种种植作物,是一种人们日常使用的饮品,这决定了它的物质性。它有六大分类,每一类别都独具特色,形态、滋味乃至饮用方法都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的茶叶,组成多种多样的茶相关产品。这些产品,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社会性

茶的出现,满足了社会成员,即人类的需求。针对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有各种不同的茶产品出现。可见茶的社会性。

3.历史性

茶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植根于中国的农耕文化,更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和淘汰,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从而发展成为当今的茶文化。

4.多样性

我国地大物博,且不说南北差异,即使相隔不过百里,其风俗习惯都有可能不同,更不要说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茶文化与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

5.时代性

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茶文化也是如此。社会文明的进步,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四、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的儒、释、道等多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将其融合在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1.中庸之道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主要宣扬“仁爱”、“礼”等观念。这些思想,造就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并且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数千年。中国的茶道,则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这种中庸、包容、平和的思想。

茶之味,多清淡。不甜不腻,亦不算苦。这样的味道正符合儒家所谓中庸的思想。在品茶时,人们往往要心态淡然平和,从泡茶到饮茶,一气呵成,自然而不刻意,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宁静之美。

茶禅一味

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便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文化与佛教思想结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这种修行,主张的是心静则成佛。

茶使人心静、不乱,有节制。这种特性,暗合了禅宗的修行之法。因此,茶文化得以与佛教文化相融合。

3.天人合一

道教思想与茶文化结合,使得茶文化带有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即崇尚自然,崇尚质朴的精神。

在茶文化中,讲求回归自然,在饮茶时,愿意与自然亲近。最好不过融于天地之间,在品茶的同时,感受着整个世界,从而来体悟自然的规律。此外,中国茶文化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将自然万物看做有灵之物,而不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将人世间的美好品格赋予万物,并通过感悟,来体会世间真理。

正因为天人合一之道,品茶者更容易融入自然,感受自然,发现自然的美,进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意境与悟性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一种意境美。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机勃勃的韵味之美。而中国的茶文化也讲究这种意境。品茶,一方面品味茶之香、水之醇。另一方面,品茶人更注重茶道的意境。那种融于自然、心境平和的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悟性。将自己与茶道融合,去感受茶香、感受自然、感受万物、感悟人生、感悟真理、感悟真善美,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解放与超脱。

五、茶文化的功能

1.社会功能

茶文化在形成之后,在整个社会上就发挥了重要的功能。首先,茶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过节期间走访亲友,送上一些好茶,即文雅又讨喜。在友人聚会时,泡一壶好茶,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更是爽快。此外,许多地区人们的婚俗有送茶礼一说。可以说,茶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占据着不小的位置。

2.教化功能

茶文化融合我国各家文化之长处,对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都有所规范。茶文化中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教导着人们去感受自然、感受世界,从而感悟到时间的真、善、美。茶文化的平和,让人们心平气静。茶道要求以礼待人,恭敬谦卑。

3.经济功能

茶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从古至今,茶产业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份推动力量。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出口产品之一就是中国的茶叶。可以说,中国古代经济的辉煌,有茶叶产业一份功劳。而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茶文化,从而针对茶文化消费,继而促进经济的繁荣。

六、当代茶文化的发展

时至今日,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加富足。政府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于是,茶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

1.茶馆文化

当今的茶馆,与过去的茶馆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尤其是茶艺馆的出现,让现在的茶馆与古代茶馆有了巨大的区别。所谓茶艺馆,就是让客人在品茶的同时,欣赏各种艺术品。在这种交互的过程中,试图将品茶也变为一门艺术。

此外,茶馆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复古的、传统的中国文化。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现在的年轻人在休闲时更倾向去咖啡馆喝一杯咖啡而不是去饮一杯茶。面对这样的状况,发扬茶馆文化,让人们感受到茶中所蕴藏的古典美感,是很有意义的。

2.茶文化研究会

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研究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自从形成到现在,茶文化研究会为我国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著作、论文。并其围绕着茶文化,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研讨会、博览会等等,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七、弘扬茶文化

当今中国,人们生活逐渐富裕,各种休闲方式增加,尤其是一些外来的产业比如咖啡馆进入中国,对茶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弘扬茶文化也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之一。

1.国家需重视对茶文化的推广

茶文化要让更多人知道,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手段,尤其是现今的多媒体手段来推广茶文化,不仅可以让茶文化走出国门,冲向世界,更能促进整个茶叶经济体系的增长。

2.加深对茶文化的研究

研究茶文化,不能只看到当今社会,更要回顾过去,研究古人的经典著作,从中整理出完整的茶文化体系,进而能更好的弘扬茶文化。

3.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

我国的采茶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茶园地区有可以联系的自然景观或人为景观,就可以发展一个旅游线。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赏茶花,采茶叶,亲手炒茶、制茶,最后品茶。这种一条龙的路线最适合宣传茶文化,与此同时还能刺激茶园当地经济的增长,一举数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7)

[2]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茶文化的感悟篇5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严、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不论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露出来的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古来日本茶道文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求自然状态。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师倡导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茶文化的感悟篇6

台湾佛光山高僧星云大师在与香港传媒大亨刘长乐对话中谈到:“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但禅并非佛教的专利品,可以说人间到处充满了禅机。”又说:“佛教是开启智慧之教,教人也教己,度己也度人。”的确,禅在今天,已经变成一种脱胎于佛禅的生活智慧、一种拯救心灵的世界观。

中国文人,自中唐以来就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习禅悟禅。如儒家以吟诗读诗来习禅,所谓诗为儒家禅。画家以画达禅,在作画读画中悟禅,可谓“画禅”,或者说“画里禅”。书法家以禅喻书,把佛禅中得到的感悟转化到书法中。造园家把禅悟之趣与园林之乐融化在一起,构筑起一方“人间闲地”,创造出可供精神悠游、心灵恬和的禅境。爱茶嗜茶的文人则好品茶说禅。唐宋以来,文人名士好与禅师一起品茗消闲,怡情安性。

茶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一种技艺,还是一种思想精神和哲学理念的载体。作家那家伦在《饮茶三道》中说:“茶属诗,茶道归于哲学,归于禅。”说得言简意赅,深中肯綮。

中国历代爱茶喝茶人在长期品饮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茶文化,大体上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如茶、水、火、具,日常的饮茶等;二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层,如与风土人情、礼仪礼节、文学艺术融合的茶俗、茶礼、茶艺;三是精神文化层,即茶道、茶禅。“茶禅一味”应是茶和禅在哲学层面上的交会。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吟道:“此物清高世莫知,古人饮酒多自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唱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他们都是在喝茶的实践中体验悟禅,已经超越了“茶水”这物质层面,得到了茶在精神思想上的妙味。

还有刘禹锡的“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石人。”

余靖的“郡庭无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笋茶。”

文徵明的“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

蔡复一的“茶品在尘外,何须人出尘。茫茫尘眼醉,谁是啜茶人。”

今人作家何为说“每一个饮春茶的早晨仿佛是入禅的时刻。”

以上这些饮茶者的禅悦、禅悟,正好印证了赵朴老的一首诗:

阅尽几多兴废,七碗风流未坠。

茶文化的感悟篇7

茶的功德相传是久远的。自从开天地,瘟疫始终威胁着人们的繁衍生息,神农氏为解救众生遍尝百草中了毒,最后凭借着茶解了毒,这有可能是茶的第一次亮相。据传,后来庙宇道观的师傅念经打坐累了,初尝了它的味道,体验着它的功效,慧心灵感地感悟到,这是上苍赐予的仙草。

茶大度奉献自己的历史可谓久远。人们很早就萌发了禅茶一味的理念,这也是修身养性之人悟出的真谛。

茶,生长在江南秀丽的山川迷人的水乡,它集山川灵秀水乡俊美于一身,它纳日月精华雾霭雨露于一体,采茶的季节到了,茶与那些采茶女有着肌肤相亲的律动,纤纤秀指嫩嫩茶芯,清明的雨露沁着茶的叶尖儿,湿润的茶树间走着采茶的姑娘。茶是高贵的,自然的精灵受不了现代机械的叨扰,只能用手探,用心境相通,于是,清明前的‘茶’与清明后的‘茗’被请回家,开始了自己的旅行,开始了自己的禅修。

从蒸、炒开始,茶表现出忍辱负重,从挤压揉搓算起,茶释放出自己的清香。索取与付出在静静地融合,希望与历练在无声的延续,茶完成了从生长到诞生的崇高华丽转身。

遇水而成茶饮,茶,堂而皇之又默默无闻地走上了舍身之路,把自己的身心布施给人们。茶在水中起伏飘渺,茶在水中慢慢的变色,茶在水中释放出芳香,一缕香魂随着水汽飘向了回归。

茶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知,止渴生津,清新心脑,除懒去惰,醒神益志,解酒却毒。茶的功效逐渐在佛堂庙宇、隐者仙人的推崇下精进,走入寻常百姓家。教化重开丝绸之路通延到域外,让茶的文明漾出国度,至此,华夏与茶密不可分,以共同的释义走向世界的舞台。

轻轻地捏一撮茶叶,缓缓地斟一壶沸水,那翠绿色。那淡黄色,那琥珀色,留香四溢沁人肺腑。人们感恩茶的恩赐。对茶的现身很虔诚。于是茶经出现了。茶道出现了,衍生的茶文化出现了。围绕茶文化产生的高雅谈吐,伺候茶产生的虚静之美,人们以行动反馈茶的恩泽,走向了清高和耐人寻味的境界。

茶文化的感悟篇8

两杯茶,袅袅娜娜散发出茶香,浑厚,而又绵柔,那香气慢慢地在屋里游走,然后淡去……

灯下,是一个爱与艺术的天地。潘惊石与孙清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品茶,观赏刚购到手的好石。这一对“神雕侠侣”经常是一个晚上一壶茶,一起探讨各自的得意之作。两人曾以汶洋冻石合作了“龙飞凤舞”,惊石刻龙,小虫刻凤,真是珠联璧合,龙凤呈祥……

相遇岩茶

论起喝茶,潘惊石已有十年的历史了。前期喝的是铁观音,这几年才改喝武夷岩茶。与岩茶遭遇,早在十年前去武夷山旅游时就领教过,那时感觉不是很好,回来后依旧沉浸在铁观音淡雅的柔情里。

再次与武夷岩茶遭遇,还得从三年前的一个冬天说起。那年冬天,应武夷山朋友卢君之邀,潘惊石到武夷山小住数日。几天来小雨不断,云山雾雨,无法外出游玩,只能呆在朋友家中喝茶。卢君是个开茶庄的爱茶之人,每日陪潘惊石喝茶、谈茶。

朋友泡茶很是讲究,水是托人从山里带回的山泉水。在福州喝惯了自来水泡茶的潘惊石说:“这茶汤颜色好美,像寿山石的红芙蓉。我过去喝得岩茶怎么不是这个味?”

“如何?”

“香。醇厚,气韵独特。这叫什么茶?”

“老枞水仙。”

就这样,潘惊石中了岩茶的迷魂大法,再也走不出去。这次因雨而与岩茶的相遇,从此让武夷岩茶成了惊石小虫两口子的知己。

潘惊石过的日子是典型的慢生活。不用上班,也无需向谁请假。他常常是凌晨睡下,中午醒来。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泡茶喝茶。有时朋友来了,一整个下午便在岩茶中度过。他现在几乎只喝老枞水仙了。

茶中悟石

潘惊石在寿山石文化城开了间店,店日“寿山石部落”,平日里都是小虫坐镇店中,不管是否相识,她常常是一边拿出好茶泡上,一边拿出寿山石请客人品赏。店面不大,却摆了一个惊石从乡下购回的大磨盘,在大磨盘上摆开茶具,泡茶喝茶,特有感觉。磨盘上放的那个看似木雕的茶盘,只有凑近了瞧一瞧摸一摸才会发现原来是陶土烧制的!惊石用的东西就和他的雕刻风格一样,总是与众不同,特色的茶洗、茶盘、茶罐、紫砂壶、随手泡等,一应俱全,连最普通的茶杯都颇具艺术色彩与古韵。就是那个大磨盘,先人们怎么想也想不到,有一天磨盘会被城里人当作茶桌,被乡下人弃之一边的废物,竟会被当作文化的象征……

潘惊石是个很有悟性的人。玩寿山石更是满脑子的创新思维。他对寿山石雕刻的悟性似乎与生俱来。在寿山石雕界还没有人胆敢把蛇立起来雕刻的时候。他从家里养的眼镜王蛇生动的姿态中获取灵感,先用泥巴捏了一个站起来的蛇的造型,大概敲了半个月,这只蛇完成了,获得赞誉声一片,这是潘惊石第一次玩圆雕。

茶文化的感悟篇9

关键词:赵朴初;赵州禅师;吃茶去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76(2016)01-0026-05

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1907-2000),斋号“无尽意”,人称“赵朴老”,不仅在佛学上造诣深湛,而且在书法和诗词上堪称圣手。终其一生,赵朴老对赵州从谂禅师都非常佩服,在《赵朴初韵文集》[1]中留下了不少体悟和赞叹赵州禅师“吃茶去”的诗词。

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的公案非常有名。据说有两位参访者慕名来到赵州禅师晚年驻锡的观音禅院,赵州禅师问:“上座曾到此间否?”其中一位回答说:“不曾到。”赵州禅师对他说:“吃茶去。”再问另一位:“那一人曾到此间否?”另一位回答:“曾到。”赵州禅师依然对他说:“吃茶去。”观音禅院的院主大惑不解,于是就问赵州禅师:“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赵州禅师喊了一声:“院主。”院主随声答应了一下,赵州禅师对他说的仍然是那一句话:“吃茶去!”[2]88

这则公案充分体现了禅宗丛林中“禅茶一味”之旨。赵朴老非常喜欢这则公案,将其奉为参禅悟道的典型,对之屡致赞叹,时常形诸自己的吟咏之中。

一、赵朴老对赵州禅师的服膺

丛林中盛传“赵州八十犹行脚”之语,这无疑是对赵州禅师勤于参访善知识的称扬和赞叹。赵州禅师髫年出家,足迹所至,遍及南北,在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参访的公案。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领袖人物,赵朴老巡游各地,时常会想到这里曾经是赵州禅师的云游之地。

譬如,赵朴老在游览峨眉山时,曾经模仿赵州禅师不到极处。1960年11月,赵朴老视察四川等地的佛教状况,趁机游览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至半山而回,写下《忆江南・峨眉山纪游》五首,其五云:“天下秀,低首让峨眉。极处赵州登不到,我今亦复半山回。此意几人知?”作者自注云:“赵州禅师礼峨眉,至放光处,不登塔顶。僧问:‘和尚何不到极处?’师云:‘普贤法界无边。’”[1]91彼时赵朴老不过53岁,尚属强壮之年,因此其游览峨眉至“半山回”,绝对不是什么体力不足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他想到了赵州禅师参礼峨眉的典故,领悟了赵州禅师所说“普贤法界无边”的玄旨,于是放弃了登峨眉山必至塔顶的执著,随缘而止。我们说,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固然属于“普贤法界”,但是,赵朴老为了佛教、为了众生而奋斗终身,又何尝有一时或一地不行于普贤境界之中呢!古德云:“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也许,这就是赵朴老当年在峨眉山上实地参悟赵州公案的体悟吧!

再如,赵朴老曾赋《赵州塔》一诗,真切地表达了对赵州禅师的景仰和崇敬之意。1986年5月,赵朴老到河北赵州县考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观音禅院,赵州禅师晚年曾驻锡之地,宋元时规模宏大、食指浩繁的丛林道场柏林禅寺,在经历了千数百年的风雨、硝烟与人事代谢之后,已经鞫为赵州县城之外的茂草,成为当地农民耕垦与放牧的地方,唯留下一座古塔,孤零零地矗立在夕阳残照之中。赵朴老睹物思人,诗思骀荡,仿佛看到了当年“杰出丛林”的赵州禅师,不胜感慨:“寂寂赵州塔,空空绝依傍。不见卧如来,只见三瑞像。平生一拂子,何殊临济棒。会看重竖起,人天作榜样。”[1]404对诗中“瑞像”,朴老自注云:“赵州参南泉。泉云:‘近从何处来?’师云:‘从瑞像来。’问:‘还见立瑞像无?’师云:‘不见立瑞像,只见卧如来。’”[1]414彼时赵州禅师虽然只是一个小沙弥,但已经在机锋迅捷中应答酬对自如,应答得体,由此可知其平生的机敏与智慧。如今朴老来游其人之化城,想见其人其事,既无法见到有“古佛”之称的赵州禅师,又不能拜访像南泉普愿那样的善于接引众生和教化弟子的大德高僧,只是在那座孤零零的宝塔之中,看到依然尚存的三尊佛像而已。经过了“”的残酷破坏,佛法凋零;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又怎能不令身为中国佛教领袖的赵朴老陡然生起对古代高僧的思慕之情呢!对诗中“拂子”,朴老自注云:“师寄拂子与王公云:‘若问拂子何处来,但云老僧平生用不尽者。’”[1]414寄拂子与王公,事在赵州禅师一化将毕、行将入灭之际,寓有赵州禅师嘱托王公护持佛法之意。朴老赋诗引此,显示出他对在赵州大地上重新出现像赵州禅师、临济禅师那样伟大高僧的殷切期盼。

又如,赵朴老曾在为恢复重建后的柏林禅寺殿堂撰写的联语中称述赵州禅师,希望柏林禅寺能够重现赵州禅师驻锡此地时的盛况。在赵朴老的关心和护持之下,经过净慧长老的多方筹谋和惨淡经营,柏林禅寺最终从茂草丛中得以恢复,崔嵬殿阁又重新展现出美轮美奂的雄姿。1992年柏林禅寺普光明殿落成,赵朴老应邀撰写楹联,挥笔写下:“本分事接人,洗钵吃茶,指看庭前柏树子;平常心是道,搬砖盖瓦,瞻依殿里法王尊。”自注云:“‘以本分事接人’、‘平常心是道’、‘洗钵盂去’、‘吃茶去’,皆赵州语。问:‘如何是佛?’答:‘殿里底。’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问:‘人王尊耶?法王尊耶?’答:‘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1]755从对仗工整的字句中,从运用巧妙的典故中,我们可以很自然地体会出朴老对赵州禅师的景仰之意,体会出朴老希望荣任柏林禅寺方丈的净慧长老继承和发扬赵州禅师禅风的殷切盛情。1995年柏林禅寺观音殿落成,赵朴老再次应邀撰联:“大悲水饶益众生,信有胜因成就菩提果;海潮音返闻自性,当知是处不异赵州禅。”[1]755他希望,那些虔诚的善男信女们在礼拜观音菩萨的同时,也能对赵州禅师的禅法有所领悟。

赵州八十犹行脚,凡是在中国历史上佛法兴隆之地,几乎都留有赵州禅师曾经参访的佳话。赵朴老对《赵州语录》非常熟悉,曾对其进行过专门研读,对留存下来的赵州禅师的参访经历无不了然。同时,他作为中国佛教的领袖人物,为了恢复和振兴佛法,巡游过许许多多的已经恢复的寺院和有待恢复的旧址。这些巡游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为朴老印证赵州禅法的良好机缘,使他对赵州禅师的服膺之情升华为充满禅悦和法喜的华美诗篇。

二、赵朴老对“吃茶去”的参悟

与同时代的临济义玄禅师以峻烈的机锋棒喝著称于世有所不同,赵州禅师非常善于从运水搬材等日常生活的“本分事”上指示参学者体悟“平常心”,因此展现出亲切、朴实、自然而又不失绵密细致的特色,这种禅风在“吃茶去”的公案中有着非常充分同时也是比较集中的体现。赵朴老对赵州禅师的禅风十分欣赏,深有体会,因而也很擅长在寺院用斋、人际交往和著作题词等琐事中参悟赵州禅法的宗旨。

赵朴老为人谦虚、平和,自弱冠慕道,即蔬食终身,即便是寻常茶饭,他也能从中参悟出赵州茶的禅味来。1959年,赵朴老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者,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即山西五台山考察当地佛教发展的基本情况。他运用诗词创作代替日记撰写,最终写成了十四首《忆江南》,其中有《碧山寺午饭》一首,就很好地展现了他从寻常茶饭中参悟出的赵州禅师的“禅茶一味”之旨。朴老词云:“清凉地,清福属僧家。至味蔬羹香积饭,深禅盐笋赵州茶。心地发奇葩。”[1]56五台山由于海拔较高,山顶长年积雪,四季清凉,故而又称清凉山,因此我们可以将词中所说的“清凉地”视为赵朴老对五台山的称谓;又,僧人断除尘缘,出家修道,灭除了世俗生活中的无边烦恼,心得清凉,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词中“清凉地”视为赵朴老对佛教寺院的尊称。由于这顿斋饭是在五台山碧山寺吃的,我们有理由认为词中的“清凉地”同时兼有这两层意思。出家修道,可以享受佛法的清凉,故说“清福属僧家”。僧家的饭食称为“香积饭”,典出《维摩诘经》,因维摩诘居士到香积佛国请饭供养佛及众僧,后世遂将僧人饮食称为“香积饭”,汉僧自南北朝以来即行蔬食,并形成饮茶的习惯,遂有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响彻丛林,故而赵朴老称自己在五台山碧山寺吃的这顿斋饭为“至味蔬羹香积饭,深禅盐笋赵州茶”。禅宗乃“心地法门”,若能于日常蔬食中“明心见性”,即为“顿悟成佛”,是为“心地发奇葩”。很显然,赵朴老在这首词中对碧山寺吃斋的参悟非常符合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宗旨。

赵朴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大力推动中国佛教的对外交往,亲手缔造了中日韩三国之间的“黄金纽带”,他在人际交往中对“吃茶去”的禅意也有深刻地领悟。1980年11月17日,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贯首秦慧玉长老以朝礼天童山祖庭的名义率众来华,事后在赵朴老的陪同下参访各地,二人多有唱和之作。期间在上海玉佛寺,秦慧玉长老为玉佛寺书写了高青邱《寻胡隐者》诗堂幅,又书写了摺扇数柄,分赠同人,赵朴老分得一柄,上面书写的正是赵州禅师“吃茶去”三字,也有人分得的扇子上写着“双龙争珠”四字。赵朴老对此颇有感悟,于是就写了两首诗送给秦慧玉长老。其一云:“随缘文字留珠玉,展扇闻声唤吃茶。渡水看花无一事,春风送到法王家。”[1]302高清邱,即高启(1336~1373),字季迪,元末明初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因避难移居于吴淞清邱,故而号清邱子,明洪武元年(1368)入朝,授翰林院编修,纂修《元史》,未几辞职归里,以设馆授徒为业,洪武六年(1373),因受牵连,被腰斩于市。高启为当时著名的诗人,其《寻胡隐者》诗云:“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3]676语句虽然浅显,但却别有深意,如同禅诗一般,因而甚得禅师们的厚爱。秦慧玉长老为玉佛寺所书的堂幅就是这首诗。秦慧玉长老作为日本佛教界的著名高僧,其书法颇受人们的珍爱,而秦慧玉长老也十分慷慨,经常将自己的书法随缘赠送,得之者莫不视为珠玉。赵朴老得到的这柄摺扇,上面书写着“吃茶去”三字,朴老展扇之际,仿佛听到赵州禅师的这声招呼,因而感到无比地亲切,他真实地体会到,中国佛教界与秦慧玉长老为代表的日本佛教界的交往,就如同高启诗中所谓的“渡水、看花”一样,实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外面虽然是冬天,但大家一起在佛教寺院中品茗谈禅,就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们说,赵朴老与日本友人之间这种融洽自然交往中所蕴含的浓浓禅意,正是赵州禅师“吃茶去”三字所唤起的。

赵朴老德高望重,又很乐意与人为善,因而有不少著述家都希望获得朴老题词,以便借重其言。如,著名的茶叶专家陈彬藩先生将自己谈论茶叶的论文结集为《茶经新篇》,由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于1980年底正式出版。1982年,陈先生有缘拜会赵朴老,就拿出自己的这部著作,请赵朴老为之题词。赵朴老欣然命笔:“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1]354题词中所说“七碗”,出自唐朝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年。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饮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赵朴老依据此诗认为,饮茶七碗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饮茶一壶能够获得真正的旨趣,如此看来,与其忆持百千首偈颂,还不如像赵州禅师那样说一声“吃茶去”。赵朴老运用题词,很巧妙地将人们对茶叶的关注引向对禅的体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茶艺的品位,而且有助于破除人们对茶叶享受的执著,从而保证中国茶艺的健康发展。上世纪初,净慧长老受命到河北赵州主持恢复和重建柏林禅寺,为了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他重印《赵州禅师语录》,为此特地请赵朴老题词。就在1992年的春节这一天,赵朴老题写了《敬题》一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及千言,不如吃茶去。”[1]580赵朴老意在告诉人们,赵州禅师住世时通过慈悲化导和方便接引,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佛教的经论虽然有万语千言之多,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吃茶去”这则公案。这既是对《赵州禅师语录》的概括,又是对众多佛教经论的鉴别,具有将“吃茶去”的禅法视为“终南捷径”的意味。

寺院用斋、人际交往和著作题词,都是非常普通的日常事务。赵朴老从这些日常事务中参究“吃茶去”的禅意,可以说深得赵州禅师重视“平常心”和“本分事”的真髓,体现了这位大德居士对禅宗心法的深刻而透彻的领悟和体会。

三、赵朴老对“吃茶去”的运用

赵朴老作为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领袖,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经常以此为契机,大力向社会各界推广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希望藉此给人们带来些许禅法的清凉。

1990年8月,全国性的茶叶社团组织中华茶人联谊会获准成立,赵朴老专门为之题诗表示祝贺,于是便产生了《贺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之庆》这首诗:“不羡荆卿游酒人,饮中何物比茶清?相酬七碗风生腋,共吸千江月照心。梦断赵州禅杖举,诗留坡老乳花新。茶经广涉天人学,端赖群贤仔细论。”[1]536诗文大意乃是劝诫人们,不要羡慕荆卿终日以酒与人相互交游。为什么这样说呢?朴老为此设问,各种饮料之中,什么饮料比茶叶还能让人保持头脑的清醒?喝酒多了烂醉如泥,而喝茶多了不仅产生飘飘欲仙的,而且还能继续保持头脑清醒。当年赵州禅师举起禅杖,招呼参访者“喝茶去”,由此唤醒了愚痴的迷梦;坡煮茶时看到茶乳翻腾如花,顿时大受启发,诗思如涌泉一般喷薄而出,帮助他度过了艰难的流放生涯。茶叶杂志的编撰涉及到水土、气候、土壤等各种自然因素及栽培、松土、除虫等各种人为因素,因而需要诸位执事人员下大力气进行专门深入地研究。赵朴老的这首诗提到了赵州“吃茶去”,自然会引发饮茶者对这则公案的关注。

1992年6月,赵朴老南下广东,考察深圳佛教,虔诚的佛教居士、香港影业大佬、嘉禾公司的创办人蔡永昌先生与夫人嵇慧枫女士闻讯前来拜会,赵朴老以所携雨花石及绿牡丹茶叶相赠,并赋诗云:“志公说法点顽石,赵州谈禅待吃茶。千里赠君兼二妙,金陵灵气洛阳花。”[1]590志公,即南朝梁陈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他弘化金陵,由于善于讲经说法,曾感化得顽石点头,因而使南京的石头都沾染了佛法的灵气;而赵州禅师在与人谈禅的时候,经常指示参访者“吃茶去”。朴老自北京远来深圳,决定将两种奇妙的宝物同时赠予二位著名的护法大居士,即意味着听法开悟的南京名石雨花石和荣华富贵的洛阳牡丹花。此二物即便名贵,但对蔡氏夫妇这样的人家来说,却也谈不上什么稀奇,但经过赵朴老这么引经据典的开示解说,顿时具有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意义,而赵朴老的诗文和书法亦足以传世不朽,而且其间还寄寓着赵朴老对于他们在参学和护持佛法时勇猛精进的殷勤期盼,必然使蔡氏夫妇铭感于心,甚至可以起到千经万论都难以企及的鼓励作用。

1994年3月底,赵朴老南下金陵,晤会来宁探母的星云大师,期间也乘机与江南的高僧大德聚谈,共商中国佛教的发展大计。4月4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的方丈安上大和尚前来会晤,顺便给赵朴老带来了碧螺春新茶。平素喜欢饮茶的赵朴老对此十分感激,他特意赋词答谢安上大和尚,调寄《忆江南》,词云:“殷勤意,新茗异常佳。远带洞庭山色碧,好参微旨赵州茶。清味领禅家。”[1]647赵朴老并于词下自注云:“茶叶即摘、即焙、即用,味特清纯。怀素帖:‘苦笋及茗异常佳。’”[1]648清明节之前采摘焙制的苏州名茶碧螺春由于产量极低,因而十分珍贵,安上大和尚对赵朴老极为尊重和爱戴,故而赠之与赵朴老。赵朴老是精通此道的行家,他从这“即摘、即焙、即用”、“味特清纯”、“异常佳”的“新茗”之中,立即感受到了安上大和尚的殷勤情谊,终于找到了那种置身风景如画的洞庭山中的感觉。他心领神会地告诉送茶人:正好可以通过品味这种茶香,来参悟赵州“吃茶去”公案的微妙意旨,如此清香之味绝对领袖禅家群伦。在笔者看来,这末后一句“清味领禅家”,既是对安上大和尚所送新茶碧螺春的欣赏,更是对赵州禅师“吃茶去”的赞叹,同时也含有与同参道友相互激发精进、共同策励道心的诚挚之意。

1997年11月14日,赵朴老来到无锡小灵山,考察大佛事宜。小灵山在唐宋时期有一座祥符禅寺,香火十分兴盛,但元代以后就湮为废墟,如今古寺重光,住持大和尚茗山长老拿出题名册来请赵朴老留下墨宝,赵朴老挥毫立就:“昔来叹坏空,今来喜成住。欲招唐宋贤,来此吃茶去。”[1]716赵朴老以前也来过这个地方,当时目睹一片荒墟,令他感叹世间诸法皆为无常,凡有所作,莫不归于坏灭与空无;但如今故地重游,却见到殿堂崔嵬,名蓝又一次重新建成。朴老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是多么希望能够召集唐宋时代的高僧大德与贤士大夫,一起到此吃茶,同时参究“吃茶去”的禅意!茗山长老曾在武昌佛学院从学于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的忠实实行者。赵朴老“到此吃茶去”的词意,透露出他对茗山长老恢复名蓝古寺的充分肯定,对群贤毕至此地以重现唐宋时期辉煌的期许和信心。

自赵朴老入灭迄于今日,已经有15年之久。赵朴老在世的时候,还很少有人会将饮茶和参禅联系起来;如今,“禅茶一味”的说法被广为接受,成为禅客和茶人共同享用的精神财富,正在帮助尘劳中的人们清除内心的烦恼和疑虑。赵朴老所撰写的这些关于赵州禅师“吃茶去”的诗词,无论是在唤醒历史记忆上,还是在推广宣传禅学上,都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吟咏赵州茶的诗词寄托了赵朴老的无尽禅意。

参考文献:

[1]赵朴初.赵朴初韵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茶文化的感悟篇10

仔细品味那棵树上的茶。不想用任何言辞描述这棵茶的滋味。好茶的滋味只可感受,不可言传,任何言辞的描述都远离它的真味。

品味的时候,充满谦卑和尊重。正在进入身体的茶,虽然只是澜沧江边的一棵孤独的古茶树上的叶子,可这一片片叶子却绝不孤独,而是连接着整个澜沧江流域时光和造物的神秘谱系。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发现了上千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而茶树,正是宽叶木兰植物种群的近亲。在这片大地上,发现了许多三千多年的树龄的野生古茶树,而正在进入身体的这棵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种子正是来自野生古茶树。在这片区域中,拥有茶树的完整种群链条,因此有人论证,这里正是世界茶树的源头。在这个越来越功利化的世界上,一旦提到某种事物的源头,假如这种事物有利可图,那一定会产生许多争执,所谓哪里是世界茶树的源头当然也不例外。无意介入这种无聊的争论,只是对来自这片苍茫大地的一棵古茶树的叶子的滋味充满谦卑和敬意,觉得那正在舒缓进入自己嘴巴、喉咙,肠胃、血液和头脑的液体,充满了来自时光和造物的神秘气息,隐藏着不可能洞悉的某种自然密码,正在以一种寻常而又极不寻常的方式,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和恢弘的世界连接起来。只要这么一想,就感到喝一口茶,喝的是整个世界,感悟一口茶,就是对整个世界的感悟。

当然,这只是对自然世界的感悟,而一口茶中的世界并不只此。喝一口茶,还可感悟人类之间的关系。比如,世界上那么多树叶,为什么东方人就选择了茶?这其中,有什么因素是自发的,又有什么因素是自觉的?早在中世纪,茶叶就沿丝绸之路传到西方的天主教世界,但却不能流行,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到底是什么因素威胁到了上帝的存在,被天主教世界视为异教徒的饮料,立为禁忌?十八世纪,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饮料,又是如何攻破欧洲人的嘴巴和头脑里的禁忌,和牛奶联姻,塑造了西方下午茶的日常生活?十九世纪中叶,大英帝国和东方大清帝国的贸易中,如何因为一片小小的茶叶,造成巨额贸易逆差,又如何向中国输入鸦片,成功逆转这种状况,并由此引发一场以鸦片而不是以茶叶命名的战争?十九世纪末,大英帝国如何在阿萨姆邦和斯里兰卡,成功引种中国茶叶,并以自己生产的茶叶,偷偷置换了欧洲几代人形成的中国茶口味,在世界上有效篡夺了中国茶的正宗地位?喝一口茶,喝的其实是整个世界的人类历史。一口简单的茶汤,竟然和人类历史文化有那么多可思议的和不可思议的奇妙关联。

喝一口茶,还想到自己和茶的关系。孩提时代,就开始喝到爷爷奶奶守在火塘边上用土罐子烤的茶。那时,对所有茶的感受都无差别,全是那种苦中带香香中带苦的味道。经过几十年的喝茶历练,已经能够大略感受许多不同茶种,不同茶山,甚至不同茶树,不同制作,不同冲泡的茶叶的大致差别。喝茶有三个境界:喝茶是茶,喝茶非茶,喝茶还是茶。现在,自己正在初步进入喝茶的第二个阶段——喝茶非茶,体会的是喝茶的分别相。虽然比第一个阶段,喝茶的水平算是有了一点进境,但喝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第三个阶段:了悟茶道之后的茶无分别相。到了那个阶段,就再不用花费心思寻好茶,因为入口的任何茶,都是世界上的顶级好茶。那种境界,就好比饱看山水,了悟大地实相之后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大地河山,随心量所现,全是好河山。至于自己能否达到那个境界,还是随它去吧。

不知道这样喝茶,是否能算“正喝”?喝茶的时候,茶中有万千心思,不知道这样的心思,是不是喝茶的“正思”?而所谓茶道,最核心的含义应该是破除喝茶时的妄念,回到存在的实相。所以,有人问禅,赵州和尚说:“喝茶去!”问者愕然,问这是什么意思,赵州又来一句:“喝茶去!”

禅至简,茶道亦至简。可人心不至简,只会产生无数烦恼和是非。厌烦那些各种名目的茶会、茶谈、茶论。所谓茶文化正在复兴的年代,或许正是茶道彻底沦丧的年代,因为这样的时代,茶早已沦落为一种纯粹的消费品,所有关于茶的谈资,大抵离不开“利益”或者“金钱”二字。连接着天地之道、社会历史人生之道的茶,早已表面华丽,但内里却被肆无忌惮地庸俗化。

由此,想到前不久,一位老朋友前来品茶。

朋友带来了一位据说懂茶、爱茶,并且非常安静,但却是第一次谋面的朋友。

为他们泡了一壶刚才喝的茶。

三人对茶,细细品味。

三泡过后,那位老朋友以一位诗人对语言的特有天赋说了一堆描述这款茶的赞美之辞。那位朋友虽有过誉之词,但对这款茶的描述并不算离谱。况且,对茶的描述早已不再感兴趣,离谱或者不离谱,都已不在意。只是略微有些期待,希望第一次谋面的那位朋友,能够成为又一位有缘的朋友,而所谓缘,并非一定要和茶有关。

因为那位朋友饮茶的姿态,平静、娴雅而又清淡。他爱茶、惜茶的心思已经写在脸上,但茶已经喝到第四泡,他还是安静地一言不发。喜欢不爱说话,不大会说话的人,如果他能把茶喝完,还是不说一句话,那就决定交他这位朋友。

喝完第四泡,那位朋友发话了:“这茶你有多少?”

“不到五公斤。”

“不会吧?我要五吨,明年,你给我收五吨。”

天那,五吨!这只是一棵古茶树上的茶。独一无二的一棵古茶树,就像澜沧江边一位历尽沧桑,阅天地无数风月的孤独老者,每年能生长五公斤茶已经不少了,怎么可能有五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