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9:05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1

1.1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生活化

体育的价值就是实现体育贴近生活、生活充满体育。只有这样体育才能更好地展示体育的魅力、实现体育的价值。因此中学体育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教学不管是为了实现健康体育还是终身体育,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实现现代化体育教育也是时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构建体育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服务,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加强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生活化和现代化。

1.2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立体化

教育倡导“以人文本”,任何教育都是以学生为根本,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同样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这也是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体育离不开生活,生活同样缺不了体育。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享受运动的快乐,从而获得愉悦的体育情感体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和需求,使体育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能够更多地了解体育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立体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更好地展示体育的高难度动作,全方位展现体育技巧,实现我国体育教育向现代化迈进。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的立体化还可以向学生展现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

1.3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模拟化

体育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有充分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一般情况下,中学生缺乏专业的体育基础,运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一些体育知识的讲解时难以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最终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技术。通过对体育教学的动作模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这样的动画模拟中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相应的体育动作,而且教师也能够减少体育教学的压力和工作量。在信息化技术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实现体育教学。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比赛视频等,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知识,强化学生的体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锻炼的意识,最终实现体育信息网络化教学的目标。视频中实际运动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略体育的魅力。

2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2.1实现体育教学结构的优化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我国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差异,导致许多的体育知识只能靠学生的想象以及教师的讲解来进行。长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最终会影响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动态的画面以及专业人员的演示来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提高自身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除此之外,教师通过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还可以减少教学压力和教学负担,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进行交流,减少不必要的体育教学环节。在网络中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来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2.2能够准确把握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体育有关内容时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第一,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了解我国体育教学的动态,从而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提高教学的质量。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状况,能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快速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尽量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把体育教学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2.3提升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教学信息的实时交流,从而能够帮助中学体育教师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教师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我国国内的教学方法,还能够了解国外的一些先进教学模式,从而为自身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思考。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对事物一般都充满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体育教学的特色化。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和兴趣爱好,找到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2.4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体育知识,书本上一些抽象的讲解最终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除此之外,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体育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下降。所以中学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可以动态模拟体育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最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3结语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33-02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叛并区别于现代的思维方式、叙事风格和价值取向,根据其对解构和重建的不同倚重,它又被分为否定性的和建构性的两大类型,前者质疑并批判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现性的至上权威、自由主义社会观和进步主义历史观等,这一类型的后现代主义又叫做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后者虽也有对现代性的质疑和否定,但它更注重重构和再造,注重视角转换的创新、生存关系的调整、和新型价值选择的引导,所以,这一类型的后现代主义又叫作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就后现代主义与教育的关系而言,后现代主义已经浸润到教育的不同领域和层次,逐渐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支配性的理念和图式,成为从根本上影响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过程的价值观。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生成原由,厘定它的内容构成及其特点,从而说明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所含涉的重要意义。

一、现代性的教育的张力与困境促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形成

传统教育的成熟形态是在人类开启并进入现代化历程中逐渐完成的,这种成熟形态作为现代教育的凝结和定型,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教育。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性是现代化长久历程造就的市场体系、法律制度、理性原则、自由主义等实体要素和观念形态有序结合形成的生存模式及其价值取向的总和,现代性教育作为现代性生存模式及其价值取向的一个方面,对现代化的推动是实质性的,对现代性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现代性的教育以体系化的持续运作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了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主体资源,而且还表现在社会现代化动力要素的增强,社会秩序有序化的维护,社会整体进步的推动等方面;而从微观层面上看,现代性的教育也是一个改变个体身份和命运的实质性途径,是家庭和个体期望的精神承载,是幸福意识和乐观主义理想生发的关键过程。然而,现代性的教育在实现总体成就的同时,也逐渐甚至加速暴露出它自身的张力和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它在使大众转变为精英的过程中由试图弥合精英与大众的对立变成精英与大众的张力扩大的动力因素,不仅原有的知识、技能、责任等方面的差距得不到消解,而且也在促使精英向大众化逆转过程中使精英对社会应有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荡然无存。其二,教育的同质化和教育的多样化的应有平衡被忽略,现代教育在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过程中加剧了对同质化与多样化的平衡的破坏,多样化教育及其价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同质化教育则被推向极致,导致资源浪费、人才单一且大量过剩,现代教育自毁前程,功能机制贫乏,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其三,现代性的教育在面对物质功利和社会责任、人本中心和利本中心之间的张力过程中,如何戒除功利化对教育的冲击,防止利本中心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的侵蚀,也是一个在根本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现代性教育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流于形式,其人本中心的价值取向仅仅具有象征的意义。现代性的教育除了无力摆脱上述张力和困境等问题之外,还存在如下偏向:第一,它设想并夸大了教育对象的蒙昧程度,使其永远有待启蒙、有待灌输、有待炼造,从而忽视了对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的培育和引导。第二,它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规训和控制的过程,理性同一性成为规训和控制的尺度,它丈量和测定同一性阵营,隔离和排除差异性的他者,遏制和驱赶那些不堪教化、不可规训和不能控制的相异的和陌生的存在物。第三,它标榜知识叙事的可靠救赎,崇尚和崇拜宏大叙事,遵从思想范式的典范,渴求真理的照耀,向往知识的普渡,忽视了普遍叙事之外特殊发声者的价值,忘记凡人小语内含的真知慧见,不知道内生、自创的能量和价值。解决现代性的教育所面临的张力与困境及其运作偏向,必然促使教育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二、趋向解决问题的实践本位和重视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育转型构成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本质内容

后现代主义的两种类型,无论其理论风格和叙事旨趣如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传统教育特别是现代性的教育发生变革或转型,并通过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带动一种新型教育事业的具体实践。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在教育价值观上主要作为反思性的和批判性的教育方法引导教育者从规范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变,促进教育实践的过程从知识本位到事实本位的转变,培养受教育者的真正能动性和自为性,使受教育者在场景化教育氛围中以真正主体的在场和问题求解的使命促进教育在整体上呈现为教育者、问题场景、受教育者自为的三元互动、彼此转化的动态过程,其中要求“时过境迁”高于“原则优先”和“体系本位”,要求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平等对话和彼此成全,要求知识、原理等在教育场景化中的过程生成而不是教育的先在给予和长期的灌输。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以反思性的审视和批判性的拆解,防止现代性在教育上的痼疾重生,防止后现代处境下教育重新倒退为体系叙事,防止原理钳制事实,防止知识替代或扼杀生活,始终引导教育与人的生命成长的契合,引导受教育者从被规训对象转变成为真正自主的主体,从人与知识的单一吸收关系转变为人与生活、人与问题困境、人与价值重建等多元成长和跃迁关系,诸如此类证明了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在教育价值观上也是建设性的,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事实上,正是在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思考及其价值取向的成就和主张的基础上,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才能更进一步地推动教育发展过程脱序于旧的理念、惯行模式、现代偏向、更全面地寻求教育内在构成成分和基本环节的应然功能的激活,更具体地揭示教育价值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在理念、视角、目的、手段、状态和趋势等方面突现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全新内容和进一步的积极建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张从现代性的同一性教育转向并落实后现代性的差异性教育,当追求体系统一性、知识统一性和人才培养统一性的现代性教育不能应对复杂、多变、充满风险的问题现实和无力转向后现代处境时,直面问题中心和风险现实就成为后现代主义立命担责应运而生的直接根据,其使命意识通过差异性教育的主张得以彰显。所谓差异性教育,是由生存实践的具体性、问题的复杂性、人才需要的多样性等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个性化教育,这种教育着眼于现实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复杂性,着眼于人才需要的多样性和人才供给的有效性开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包括教育理念的多元化、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教育机构和学校设立的差异化等,避免教育的同质化、使教育真正适应实践的不同需要,真正以对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促进的社会进步。

第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张从现代性的知识优先性教育和原则本位论教育转向并且践行后现代性的问题优先性和实践本位论的教育,这一价值取向无疑是后现代主义弃绝同一性教育追求差异性教育的具体化,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运作目的上张扬后现代主义危机意识和务实意识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是在危机和困境中诞生出来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正是抓住了知识优先性和原则本位论的现代性教育脱离问题实际、忽视实践诉求的弊端,尤其抓住了现代性教育的弊端带来的教育对现实需求的不适应,十分重视并主张以问题的优先性和实践本位论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的推行,认为知识不在问题之外,原则不在实践之上,知识产生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原则是实践的提炼,只有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才创生新的知识和各种可行的方法论原则,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重视新型知识原则的创建,重视方法或原则的意义,但它更重视问题的解决,重视实践本位所具有的根本意义。

第三,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张从现代性的绝对主义终成论教育转向后现代性的相对主义的过程论教育。现代性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是把教育看成是唯一的终极性成全人的,只有获得某个阶段或某个层次的教育,一个人才能成为有身份的社会化的人,才能被认为是有文化的人。这是一种典型的绝对主义终成论教育观,是现代性的教育在社会功能上被虚妄夸张的通病,因为它不能解决教育对人的培养的有限性问题,不能解决教育在训化人的理性过程中如何引导人创造性潜能的发挥问题,不能解决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开发与专业受限的张力问题。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抓住了终成论教育观的实质及其可能的和现实的消极后果,主张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展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育需要在培养人的长期过程中克服自身张力,教育也只有在持久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本关怀。这种过程论教育价值观拒斥理性至上的教育观,主张教育过程既是对人的持续关怀,也是对人的情感成长、意志培养、信仰熏陶等的全面关怀。过程论教育价值观拒斥符号化形式化的教育观,主张教育过程是对人的内涵完善和实质能力的成全,过程论教育价值观拒斥等级化和功利化的教育观,主张教育是对人的圣化诉求的永久推动过程,是对人的与功利化无关的精神完善、境界养成的持久过程。总之从内涵、能力、灵性圣化、境界锻造等实质上建构人,这样的教育必然是过程论。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3

教育现代化不能离开启蒙精神的指导,要尊重启蒙的思想遗产。重申启蒙、反思启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前提。面对教育与启蒙的这种“耦合”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胡金木撰写并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启蒙与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启蒙问题研究》一书,深入探讨启蒙与教育的关系。

首先,捍卫人之为人的尊严是教育启蒙的价值诉求。启蒙是指向人的,人是目的,捍卫人的价值尊贵性是教育的实践使命与价值追求。忽视或漠视人的尊严的教育是一种野蛮的教育。当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的发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灌注了启蒙先驱者的大量心血。在某一种意义上说,启蒙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与祛魅的过程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立人”展开的。尊重人的独立自主之人格,教育要以人的方式对待人,而不能走向一种非人化与非我化。《启蒙与教育》中说:“启蒙了的教育是一种理性而自由的教育,它教给人们一种自主选择、自我决定、自我治理的能力与特质。”捍卫人的尊严在现实的教育中表现为一种主体性教育。在启蒙的精神指导下,主体性教育逐渐被人们认同且付诸实施,并在今天成为一种教育实践原则。

其次,教育启蒙经历了从救亡造“材”到启蒙立“人”的价值转换。《启蒙与教育》认为,不管是启蒙还是救亡,它们的落脚点都是兴学校以育人才,但所育之人才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培养何种人才,教育现代化早期着眼于技艺器物层面,培养救亡所需之“材”,以应救亡之需;后期则着眼于思想层面,唤醒民众,以期启蒙立“人”,而后自强。在救亡主题下,人们更加关注人与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在启蒙的主题下,人们则更加关注人与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救亡与启蒙的关系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工具性价值与本体性价值的纠缠,教育也正是在这种价值转换中徘徊向前,逐渐地祛除蒙昧、走向开明、实现启蒙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尊重这种启蒙的历史遗产,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破除“奴化”与“物化”的教育,而关注“人”的教育。

再次,自由理念与理性精神相互缠绕在教育启蒙之中。在启蒙精神的影响下,近代中国教育发生了许多“革命性”变化,其中就出现了一种“杂糅式”的自由主义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在价值目标上表现为关注人的价值、彰显人的主体性以健全国民;在教育方式上则强调人性化教育,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人,反对奴化与物化教育。教育的这种“革命性”变革并未在近代中国大地普遍生根发芽,理性主体与理性精神的缺席是自由主义教育理念失败的基本原因。近代中国缺乏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与民众普遍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情绪,是教育启蒙历程不顺的一个重要原因。时至今日,面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冲击,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理性精神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告别理性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命题。培养理性而自由的主体性公民仍然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最后,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着双重转型与双重启蒙的任务。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表现出一种双重转型的局面,一方面坚持不懈地促进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警惕现代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教育转型这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存的境遇催生了启蒙话语的双重性,启蒙话语与后启蒙话语同时存在。《启蒙与教育》认为,若离开了这一双重转型语境,要么忽视中国发展的本土性而进行生拉硬拽式的话语移植,要么无视世界发展的国际性而进行自鸣得意式的闭门造车。只有秉持双重转型理论,中国教育研究才能摆脱非此即彼、不东不西的理论困境,才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教育学理论。

鉴于中国特殊的教育现代化语境,教育研究者需要立足启蒙的双重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保持一种张力。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4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影响 对策

进人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信息化与现代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也接踵而至,随之在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一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了巨大冲击,使阅读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式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从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将导致基础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正在逐步确立,如素质教育的观念,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超前教育的观念,活化教学和发展个性的观念等等,这些新的观念使教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使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1.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时空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速度、距离、范围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学形式实现了开放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向是:教育将大大拓展其空间,从校际交流、合作,走向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教育走向国际化。另外,教育空间必然发生分散化、组合化等变化。例如,最近出现的远程大学、虚拟大学、网络大学等。教育空间的另一种变化,表现为内在功能扩张.21世纪的大学不只是教育中心,它还是一个信息中心、学术研究中心、以及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及传播中心。

教育的时间观念向两头延伸。这就是:一头向“前”延伸,突破只重视“现实”的教育观,实行超前“预期教育”;另一头向“后”延伸,突破所谓“教育期”、“工作期”的观念。未来人们所经历的将是一个“学习一工作一学习”的反复过程。

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的支持下展开的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讲授者—指导者)、学生的地位(接受者—主体)、媒体的作用(演示工具—认识工具)以及教学过程(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等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现代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而不是“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开拓型、创造性人才),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包括情商、智商、智力、能力多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师生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型。

2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存在的间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校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应用软件及教育资源库不足;信息化与现代化教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应用不普及;信息化人才缺乏,教育者的信息化素养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为解决上述间题,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教育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2.1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陈至立部长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技术手段再先进,如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仍难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就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就当前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

(1)摒弃教育技术“从属论”的错误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绝不仅仅是改善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学形式乃至教育理论产生冲击,使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使教育思想由以传承性教育为主向创造性教育为主转变。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决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促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形式等的更新,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2)改变以“教”为中心的错误认识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交互性、开放性、非线性和人性化,因而其运用于教育和教学,主要贡献是对学生学习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在选择和获取信息资料、相互讨论和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途径。因此,要使现代教育技术物有所用、用有所值,就必须摒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多从学生的“学”上考虑问题,把改善学生的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着眼点。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认识到位,要有超前意识,否则将永远落伍要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课程或专业,提高认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2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设施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条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美国从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来,到2000年已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欧盟国家、新加坡、日本等国在2003年前后,也将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各类各级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还相当不平衡。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振兴教育的六大工程之一。它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并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的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构建远程教育的专用平台;建立教育软件和课件的开发中心、教育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图书馆,实现全国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城域教育网也正得到当地政府、当地电信部门、当地广播电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城域教育网被设计成为当地的教学资源中心、教育管理中心和远程教育中心。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力发展,这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进程。

(2)校园教育教学网建设

校园网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途径,校园网建设的目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校园网建设一般分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管理应用三大阶段。它主要包括校园主干网、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功能教室等,并将各局域网有机地连成一体,形成多网合一,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我们应将校园网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切入点和实破口,校园网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也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

当前,各校对校园网建设都十分重视,但必须认识到位,特别是领导要认识到位。坚持校园网建设为一线教学服务的原则,着重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为教师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提供方便,不能只是用校园网来装“门面”。

2.3不断丰富教育信息资源

网上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现代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容量,资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着现代教育被认可程度及教学效果。建设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因此,一所学校教学信息资源是否丰富,能否满足教与学的需要,以及获取信息是否方便,是衡量其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各校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如下几点:

(1)信息量偏少;

(2)信息交流不够方便;

(3)专业特色不强;

(4)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分工不明确。

通过对教育教学数据库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教育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电子网络教材等建设,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育信息资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采用“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方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时更新、不断丰富和有效维护教育教学资源。

2.4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

信息化建设除了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外,人才保障尤为重要。凡事以人为本,要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这就好比建“路”、造“车”、培养“驾驶员”,三者缺一不可。提高广大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可靠保证。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是靠人“驾驭”的,技术再先进,但人的素质跟不上去,仍然不可能普及应用。学校应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培养和引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高、中级人才,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和提高所有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通过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等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

提高现代信息素养主要应抓好如下几点:

(1)熟练掌握以文字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课件制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能力;

(2)深刻认识当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应用;

(3)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和交流教育信息,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新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4)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5

论文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标志,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将对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不仅是使学生而且也使教师在全方位地接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1要深刻领会发展教育技术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从战略高度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以后他又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些指示不仅是小平同志积极倡导发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指示,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深刻揭示了科技、教育同现代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变革,逐步实现其自身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模式等方面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的阐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从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发展教育技术的作用,这就奠定了教育技术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积极关注各种先进媒体的应用,如:计算机教学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所产生巨大影响。在计算机还没有开始进入普及的时候,他就要求“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我们已经承认比国外落后了”,就“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力戒空谈”的思想。

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首先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努力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各领域、各学科的应用和研究。

2深刻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

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借助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电化教育又有什么关系?本人认为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2.1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的大量产生和快速传递是20世纪的基本特征之一。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成熟阶段。现在仍处于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中。被看作这种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同属于现代信息技术范畴。

对什么是“多媒体技术”,说法很多。一般认为,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来集成和传播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主要指文本、图形、声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和动画等。

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诸如电化教育、语言实验室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辅助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远距离教学、网上通信教育、人工智能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以及现代教学设计、现代媒体教学法等都是现代教育技术。他们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格局。

2.2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名称从20世纪30年代正式提出至今已有60多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随着对“电化教育”实践与理论探讨的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化教育”内在的局限性及与时代的要求难以适应性,已越来越明显。“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是历史的必然性。在我国,电化教育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可以说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电化教育的理解也已经涵盖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质,但我国“电化教育”在国际系统中往往使人困惑和误解,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如全球网络教育的风靡),国内外同仁越来越迫切要求尽快将“电化教育”改为通用的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它可以反映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便于进行国际交流。

2.3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人类教育技术在漫长发展历程中,已经历了口语技术、文字技术(约产生于公元前350。年)、印刷技术(约产生于7世纪初)、电子视听技术(约产生于20世纪初)、多媒体网络交互技术(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五个发展阶段。从广义上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由来已久,有的学者认为,人类早期的语言教学和后来的直观教学亦应被看作是教育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两个阶段。“教育技术”是一个通用概念,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技术”,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有高有低而已。

本文所讲的“教育技术”不是上述广义上的“教育技术”,而是指20世纪初来源于美国的“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一词。

从19世纪来到20世纪初至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发明,使教育走上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信息获取方式,这被称为第四次革命。每次革命中我们都可找出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证。但是这样来探讨教育技术和基本内容也未免太宽泛了。于是,人们习惯上把第四次教育革命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即“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它要求综合运用人本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包括音像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内容包括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般目标是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其最高目标是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学与教的最优化。

而在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发表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该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则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很明显,在音像技术中,理应包括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技术。原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中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内容早就给了科学的、全面的界定:“在实验中,要巩固和发展以投影和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资源;积极发展计算机教育及辅助教学,推动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验研究交互网络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进行有关虚拟现实的研究实验工作”,并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指南》中开列了大量以投影、幻灯、录音为实验媒体的实验课题。这就再也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投影、幻灯、录音、录像是现代教育技术应有之义。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名称不同,但概念的内涵、基本思想都相同,即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内容。它们都注重探讨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学习资源和现代与教的最新科学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没有现代的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理论就没有今天的教育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传统的教育技术和现代的教育技术之分。有人把音像媒体作为“传统教育技术”,而把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那也许是他把教育技术等同于媒体的缘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技术”或“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概念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展,只有深刻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才能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

3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现代化。教育实现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是当务之急。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本人认为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有抢占“制高点”的意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勤学苦练,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本领。

3.1教育观念的变革

现代化教育技术之所以被称作是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信息时代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领先一步就将领先一个时代”、“采用最新技术就容易实现超越”。就像燕汽机的发明使用带来工业革命一样,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将带来知识的革命,广大教师在真正地认识抢占“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责任,要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奋不顾身地投入教育改革的潮流。

教育观念变革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接纳。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在教育学中的广泛应用,不单纯是手段的更新,更主要的是由认识时代特征而产生的观念的认可。事实说明,教育者已经充分感受到信息时代的降临,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这是教育观念变革的第一步。二是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传统教育思想包括对教育要素、教育结构、教育模式的看法,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基于现代教育的全新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正在形成。信息时代由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带来的信息交流,要求每个人都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在大量信息之中分析、挑选有用的加以利用,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学习的问题.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应试教育显然无法承担这种重任,因而,时代对人提出新要求的结果必须会引发传统教育观念的变革,即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促进“角度”的转换,即由知识的权威者,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知识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树立起现代化的教育观。

3.2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这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必备的条件和基本功。面向21世纪的教师只有以“精”、“深”来构造自己的专业知识大厦,要有雄厚的人文科学功底,诸如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天文地理等现代社会与自然科学诸素养便是教师博大精深大厦的根基,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而教师人文科学知识的获得又主要是靠平时的刻苦钻研与辛劳积累,只有天长日久的不断积累,及时地“充电”,不断更新知识,广纳最新动态信息,课堂上方能如鱼得水,才能出奇制胜。

信息时代新知识、新事物、新行业及一切可能性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面对迅速变化的实践热点和迅速老化的旧知识,要想跟上这个社会并自由地生活和工作,随时都有必要学习,因为“比你的竞争者学习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竞争优势”,教育存在的深刻必要性就决定了教育将走向终身化,终身教育应有三个含义:第一,人的一生中随时都有必要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25岁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二,信息技术为各个年龄段都提供了相应的受教育的手段和内容。第三,掌握学习方法。这是更重要的。只有学会了学习,才可以在变动不居的社会和知识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信息时代学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即时和大量获取信息与培养技能的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跨越。

3.3要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发展。陈至立同志在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与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教师要消除对教育技术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纠正只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和打字工具的偏见和误解,认识发展多媒体教育的深远意义,努力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本人认为广大教师要逐步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以视听技术为主的教学技术,如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的操作以及教材的编制、使用技能。

(2)掌握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如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利用数字音像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存储等技术。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52―02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本源和基础,人才培养必须把人的现代化放在第一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肯定“人的现代化”这一内在价值,正是为了通过它来实现并外化为社会价值,因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竞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基本抓手,这已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状况与现实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现代化人才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不适应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因此,改变人才培养观念,实现由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转变,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笔者拟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人的现代化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一、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社会发展领域里带有整体性变迁的一种现象、一种形式,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有人认为,人的现代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人的现代化是指整个人类状况的现代化,即包括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的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化;狭义的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个体素质的现代化以及个体素质与社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主体性的增强。

其中,人的主体性又表现为人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更加自主、能动并且具有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人的现代化重视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崇尚发挥人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于人的现代化,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至少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生活,二是素质,三是能力,四是关系;只有在各个层次上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与此相似,众多学者认为,人的现代化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能力素质现代化。人不仅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要掌握丰富的现代知识和技能,具备多种适应现代社会的素质和综合发展能力。(2)社会关系现代化。现代化的社会关系应该是:劳动者既是普通的劳动者,又是从事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积极活动的社会劳动者。(3)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其中,现代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多面性、动态性、独立性等特征。人的现代化需要具有科学的、富有创造性的、充满理性的思维方式。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素及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比,技术技能型人才虽然在社会总体劳动链环中处于中后部,但他们处于一线的关键岗位,是一线的生产者、组织者和指挥者。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涉及诸多要素:一方面,人才培养过程要符合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符合现代化人才的标准,他们不仅要具备特殊能力,即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职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具有现代化所需的综合素质。其能力范畴应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指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相应的知识;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它是基本的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的生存能力,又是基本的发展能力,它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活动中必备的基本素质。

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即人才的培养与人的现代化要求不相符,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现代化人才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主体性教育缺失,实际存在着过度专业化和功利主义倾向,对人自身的关注不足。(2)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缺失,缺少人才素质的弹性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非技术性的因素。(3)创新教育缺失,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待加强。(4)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人的现代化所要求的人才的个性化、多样化很难得到满足。

三、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

在社会现代化这一大的系统中,人的现代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教育对于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而巨大的贡献。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人的现代化的步伐密切相关。而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的现代化的要求,首先要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1.从工具主义到以人为本

在工具主义这一人才培养观念中,人的自主性、自我发展是没有位置的。工具主义人才培养观念强调标准与效率,但却无法克服其本身致命的缺陷,即忽视了人自身的社会性、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片面强调人的工具性和效用性,缺少对人本主义的足够关注。所追求的是通过反复训练对受教育者进行某种技能教育,使之成为会劳动的工具,强调受教育者的机械服从和顺应,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实际能力和个别差异性。

这种把受教育者当作教育的客体加以塑造,而不是当成教育的主体来加以培养,其塑造出来的人既缺乏主体意识,也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此外,过去过多地强调人才培养的工具价值,强调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受教育者应有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存在价值,特别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最终造成受教育者人格的欠缺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能力的缺失。人的现代化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技术人员和劳动者,同时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发展、丰富其完美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应是关注人本身,关注人与人类社会的终极发展。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应做到“以人为本”。它具体表现在:从满足受教育者被动学习和应付岗位需求转向满足受教育者主动学习和完善自我的需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受教育者进行自主性学习,力求将技术技能的习得与人格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促进个体就业谋生、追求生活质量、实现社会价值和获得自主发展等需求的实现。

2.从单纯技能培训到综合职业素质培养

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种“专才”式教育,它注重人才技术技能的“专才”化培养,内容和目标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工种应该达到的技术技能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受教育者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与人的现代化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不相符合。人的现代化预示劳动者正由“单位人”逐渐走向“社会人”,这对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般知识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知识于新的环境;同时,劳动者可能不得不经常变换职业,需要进行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具备学习能力、创业能力,使其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要。人的现代化要求社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不仅仅指某项专门技能而是其综合职业素质,既包括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以及合作共事的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即要求所培养的劳动者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又有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和适应转岗、换岗的能力,以满足其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就业弹性的需要。基于这些考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在注重受教育者专门技能培养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到全面提高人的综合职业素质上来,由只针对某个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培养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敬业精神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

3.从重传承到重创新

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是面向过去和现在的培养。它强调对教材和技术技能的被动接受,表现为唯上、唯书、唯权威。而人的现代化强调人的独立性,要求尊重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创造性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它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素质。人的现代化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高新技术引领上,其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还是创造性应用,技术创新尤为重要。

对受教育者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只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而要敢于突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学框架,将教育者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到培养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不仅要提高受教育者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中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给他们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为他们设置自主创新的情境,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放到重要位置,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转变继承性教育旧观念,树立创新性培养新观念,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4.从划一教育到个性教育

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把人看作简单的生产工具,把教学场所看成是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施行的是划一教育。

为了适应人的现代化对人才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所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不同需要的人才,使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时期的培养成为一个现代化真正需要的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由此造成个体在技能领域、专业领域的分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受教育者的培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赋予其个体职业能力,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基于个人潜能和智力类型的多样性,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了解,针对其个性发展特点,从“帮助每一个人成功”的观点出发,有区别地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一个人的不同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个性教育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资质的唤醒,弘扬自我的生成和塑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单纯强调受教育者具体的操作技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格和职业倾向,而要适应他们的个性发展,要为他们的特长发展、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尊重他们的选择,激发他们的兴趣,将他们的爱好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和独特个性,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在增强受教育者谋生本领的同时,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C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周运清,等.新编社会学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宇.试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3).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现代性;高等教育;现代性困境;精神家园;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48-04

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大学章程与中国高校教育信仰制度建构研究”(10YJa710034)之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干承武(1968-),男,安徽马鞍山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现代性与高等教育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强国富民的强有力保证。也正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社会边缘逐步进入社会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开始探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问题,并逐步掀起了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的热潮,然而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在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于其现代化的指标和指标体系,而忽视了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教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层问题、普遍问题、共性问题,是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支柱,考察教育的现代性应当是研究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教育学本体意义上的研究。

现代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一种普遍态度,“是与当代的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们所做的志愿的选择,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就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1]它具有普遍性,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打上现代社会的烙印。

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不同的学者视角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时代、新时代”的意思;也有的认为现代性是与传统的断裂;还有的从世界观、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视角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和制度模式;还有的认为个性自由是现代性的时代特征,“理性”和“主体性”是现代性自我确证的原则等等。

无疑,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性思想的深入,无论从时间观念、还是从与传统的关联,或者是社会制度、生活原则、主体精神等方面说,深刻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蕴涵都有重要的导向和借鉴意义。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呼唤与之适应的具有现代性的高等教育思想,但是高等教育的现代性悖论却一再出现,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两个层面都出现了话语困惑和行为迷惘的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时时处处伴随着自身的现代性困境。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累累硕果,然而冷静地观察和深入地思考就会发现,在辉煌的教育成果背后,仍然有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

1.唯智主义的盛行。

唯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孔子之后,整个封建大一统时代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文化专制,提倡“唯圣人言”,传习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代圣人立言,遵循“道统”“师法”,谨言慎行。科举制度确立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基调,科举采用的贴经、墨义更强化了知识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损失了知识的内在价值和人文精神。这种教育思想遗风通过儒家道统得以存留,而新中国初期对苏联“重智”教育思想之吸收也加深了我国教育的唯智主义氛围。进入新世纪,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往往成为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指标,围绕着民族国家的建设和竞争,科技理性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科技理性的发达加深了唯智主义的现实表现,成为现代社会的又一表征,在服务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号召下,高等教育作为精神栖居地的原始性质逐渐被科技理性所遮蔽。

如果从信仰的角度看,唯智主义就是智育信仰,是一种不完全的“人文关怀”。智育信仰注重现学现用,急学急用,强调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呼应,强调可测量的分数,这带来包括教育时间在内的教育资源的畸形开发。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唯智主义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促进学问的发展,人为将高等教育有利于知识、学问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

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这种价值观越发盛行。高等学校不再是培养少数学术精英的殿堂,而开始转变成与社会智能化生产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学习机构。高校忙于扩招和升格,形成了学生的“知识失业”。简单来说,承担的工作岗位不需要高学历者,学生所学的部分知识就失业了,这造成了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级技工之类的就业者严重缺乏。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导向发生了偏差,不能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

2.人文教育的漠视。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源于一种切实的历史处境――现代性的遭遇。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但同时,市场、科技理性等现代社会的标志性成果严重侵蚀着大学的人文本性,使人文教育边缘化。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还深受当代最为流行的两种科学观的影响:一种是实证主义科学观;另一种是功利主义科学观。这两种科学观的最大缺陷和偏颇恰恰在于:实证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一个本质特征,即思想性和创造性;功利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文化性和精神性。因而这两种科学观未免显得狭隘,建立在这种狭隘科学观之上的教育观必然也是狭隘的,即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性和实证性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性和创造性的创新教育;只注重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价值,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而忽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将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3]

纽曼曾从知识与信仰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人文教育危机的可能性,认为知识与信仰的错位是现代大学危机的主要根源,从知识与信仰关系的视角,分析、评述了人文教育危机产生的理由。纽曼认为这种危机源自大学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大学正在变成技术、技能的培训基地。也由于科学对近现代社会和文明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科学从来没有受到像近现代社会这样对其如此之大的重视和推崇,表现在近现代的教育体制中,无论从教育的对象,还是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可以说,占主导地位的都是科学技术(即理工科)教育,如此强盛的理工科教育不仅使科学家队伍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改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从根本上巩固和加强了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也使人文教育的式微在所难免。

3.工具理性主义泛滥。

“工具理性”的思想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工具理性使人摆脱了贬低人的尊严的宗教枷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又使人一味追求功利,漠视情感与精神价值,成为机器和金钱的奴隶,从而重陷异化的羁绊之中。现代化的基调是理性化,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虽带来了物质进步,但也造成了社会病态。因为它只涉及达致具体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以理性的态度来将对象以工具对待,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这种工具主义往往是从一种物质实体化和社会本位化的观点出发,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忽视价值理性,重视工具理性。即重视专业、知识、学术本身的技术性实用意义,而忽视其作为塑造人、改造人的人文性意义;在人、教育和科技的关系上,没有把人培养成能在终极关怀层次上驾驭科学和技术的主体,只是使人成为科学、技术运行中的一个环节,一种为机器所摆弄的工具。只看到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体性价值。从一定意义上看,知识经济时代,注重知识灌输和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受现代工业的效率精神和批量生产的影响,或迫于各种压力,或自觉地贯彻了工具理性的教育观,高等学校成了培养标准化人才的工厂,一批批标准化的人才被源源不断地投放市场。这种“工具型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它旨在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现代文明技能,学校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工具型教育”的功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由于文化结构上的严重缺陷,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往往单一发展。不少人掌握了高科技并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但精神上却无所依皈,理想信念泯灭,道德沦丧,急功近利,一些人甚至异化成了“科技奴隶”“经济动物”和“智能强盗”。

4.功利主义危害。

有人说,中国教育功利的背后是整个教育体制制度的功利,教育浮躁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就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其引导下,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引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实现的价值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

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对我国的教育实践造成的最直接、最有危害的后果是造成了人的工具化。人一旦被工具化,教育也就只能在他自身以外即他所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之中来衡量他的价值。人的价值隶属于机器工具,人不再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是实现自身欲望(自身欲望最终也是为外在的经济、社会需求服务)的手段;人也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的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的人。[4]我们的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于人的物质层次的发展,严重偏向于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和培训,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碍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5]高等教育自身的媚俗使得高等教育追求的是社会的认可,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高校对造就所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追求,学校课程由此也偏向那些能迅速带来实利的课程,比如经济学,而忽视陶冶人性的艺术类课程。功利主义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人的工具化,完全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

三、高等教育现代性困境的反思

我们在抱怨高等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的时候,更应该深刻反思问题的根源,从高等教育的现代性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1.明确高等教育的本体意义。

高等教育中唯智主义的盛行和人文教育的漠视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是对高等教育之本体意义的遮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已经很好的诠释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意义。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中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人需要的相对全面和丰富、个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了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宗旨而存在的高等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证,因为高等教育三大功能的首要功能就是培养人才,这也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尽管千百年来,高等教育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但培养人才始终是其首要任务,高等院校必须以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为己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现代高等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站”,也是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立身社会的资本和在社会阶层流动当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定要通过文化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各个环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兼顾高等教育的多重功能。

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书中说到人的四种境界:自然的、功利的、道德的、天地的,功利的总处在低层次的位置。前面谈到的高等教育的功利追求就是指高等教育过于着眼于功利化的一个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应有功能,从而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困境。应该说功利追求是高等教育功能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不排除功利考量,也必须带有功利的成分,但同时,教育的功能从来都是多元的,而且是有主线的,教育功能的主线必须是反映教育的主功能。

20世纪开始,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尽管如此,民族国家、市场、科技、企业仍然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左右着高等教育规模、形态、模式和演变,政治的或功利层面上的驱力是高等教育的最大驱力。高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培养人的标准都要围绕为公众服务和为国家服务的显职能而展开,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社会的“服务站”,这种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对这种状况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在经济竞争激烈、技术不断更新、社会日趋复杂的环境中,高等学校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期望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工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6]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曾强调了大学的四项职能,其实就是要求大学要恪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职能,不要偏离大学发展的本体,要重拾传统大学精神,保持大学应有的品格。大学一旦沦为现实经济与社会的工具,对大学而言,是卑微而可怜的,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则是可悲的。大学要为现实社会服务,但它更要关注长远,关注未来。大学与社会之间是互动的,这种互动是一种“不离不亲”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就是坚决反对大学成为象牙塔的阿什比,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某些象牙塔还是需要的。布鲁贝克也说:“在学问的圣殿里有许多厅堂。在有的厅堂里,学者是通过在隔音的实验室里拨控制盘来验证真理的;在另一些厅堂里,他们是通过在喧闹的城市、福利中心、诊所、法学院等地方参与工作来积极验证真理的;还有一些孤军奋战的思想家是在静寂的图书馆里通过钻研故纸堆来验证他们的思想的。”[7]

3.赋予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使命。

“精神家园”是一个带有比喻和象征意味的词语,同时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哲学话题。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人们对精神家园内涵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精神家园是一种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是人们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

近代以来,西方知识文化中日益强烈和激进的实证主义给西方文化打上了知识权威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印记。在现代社会,启蒙运动中断了超越性的道德源泉,而理性化的现代性又无力提供这种价值源泉,人的现实关怀取代了人的终极关怀,而现实关怀又呈现为一种多元的离散状态,相对主义大行其势,这种情形体现了信仰的真空状态,反映了现代人寻求精神家园的困惑。虽然不能要求现代教育为现代道德文化危机与意义危机负全部责任,但现代教育也不能对此漠然视之。[8]

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路径之一,就是通过高等教育培育学生具备勇于探求“真、善、美”的精神和能力,高等教育应该敢于和善于担此重任,大学理应成为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宝库。大学之目的不只在于发展知识,研究学术,同时还在于培育人才,开风气之先河,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精神文化组织,其精神文化建设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汤一介先生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希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上做出贡献,必须有文化上的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身文化的来源和历史发展以及其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等自觉地作认真的思考。”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以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国家和民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园地,这就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使命。

4.呼唤对高等教育的信仰。

高等教育信仰就是对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及对高等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然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并以之为高等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它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各级组织(政府、企业和社会)、高等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高校)、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活动的受众(高校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性质、行为、目的、功能等的信仰的统一。高等教育信仰也是在参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并在高等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如前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诸多的困境,无论从教育哲学、教育政策、培养目标上讲,还是在办学类型、规模范围,以及课程设计上,功利性都几乎处于压倒一切的优势。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已经被放得太大,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了生产文凭和知识的商业机构,成为了教育与权力合而为一的官僚机器,也扼杀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或多或少地弱化了高等教育信仰。

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着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用信仰来承载。人之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作为精神存在的最核心的要素就在于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领悟。领悟来源于启示,来源于仰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深入人心,触及灵魂,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人之为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揭开”和“除去”功利和工具对整个人生的蒙蔽,使人回到生命的本源,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理解他们自己的当下处境。教育信仰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信仰内在地包含着对教育自身的信仰。只有本真地理解高等教育,坚信高等教育信仰是高等教育的内在品性,唤回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信仰,高等教育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参考文献:

[1]福柯.何为启蒙[C]//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430.

[2]鲁烨.后危机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再认识[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1,(1).

[3]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J].教育研究,2007,(1).

[4]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

[5][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8:219.

[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教育目的;启示;反思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是一种以反思、批判和否定近现代文化、理论取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解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解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方式,它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现代教育也产生了冲击与震荡。因此,深刻剖析后现代主义,准确揭示其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质疑,对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后现代教育目的的基础

后现代思维方式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及“平等性”等等,这种思维关注的是人与世界的复杂性、丰富性。该思维所体现的对“平等”的新认识和对“主体性”问题的重新认识,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础。

1.后现代思想体现了对“平等”的一种新的认识。

一般而言,“平等”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指同质的平等,也就是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多样性的对象。一种含义是指异质的平等,即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的对象。“后现代主义强调每个人之间的差异,主张‘去权威’、‘去中心’、‘拆结构’,其核心思想可归纳为:承认异质的平等观。”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具有普遍本质的个性,强调维护学习者个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教育;反对从单一理念出发去关照世界、解释世界的做法,宜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存在千古不变的教条,主张教育活动中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受教育者的发展具有多种的可能性。

2.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问题的重新思考。

后现代主义眼中的“主体”是具有流动性、生态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主体的流动性是指后现代主义不再把主体当作是非历史性、固定不变的实体或状态,而是随着社会网络的变迁而不断地被创造和生成。后现代主义强调主体的生态性,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去除人的简单规定性,恢复人作为一个具体的主体的本来面目,使人从抽象的主体回归到具体的主体。主体的创造性,是指人不单是作为社会产品的存在,而且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处的环境做出自由反应的、具有真正创造性的存在。

由于基础的基本一致,因此,虽然后现代各种流派众多,但其教育目的呈现出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

(二)后现代教育目的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解构与启示

“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规划。”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有助于我们反思和重构现代教育目的。

1.应重视人的不确定性,反对人的各种形式的预设,教育目的是人的个性发展、自然发展。

“在后现代教育目的中,没有真善美化身的人,没有柏拉图式的哲学王的形象,投有高大全;只有多层面的、复杂的、活生生的、自相矛盾的、自由的特殊个体,他没有任何限定性,不断的自我构建,创造出自己的本质。”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人没有先天的本质,人只有生成的随机性和不可确定性。

现代的教育目的却是以培养“完人”与“全人”为目的的。故而,现代教育总是在追问,培养出来的人是否能达到某种要求,而不是关注培养出来的人是否依然具有人本身所应该具有的丰富与独特性。

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解构瓦解了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作为现代性宏大叙事的一种类型,培养完人的教育目标是难以实现的。教育仍然可以注重学生各方面发展,但并不强求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特质和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教育目的应具有更大包容性,培养有“个性”的人。

2.应重视差异个性多元,反对本质权威一元。

后现代主义者都反对权威、本质主义,认为“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被理解”。在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看来,学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综合,也可以分科,可以开办以两门学科或活动为主的特色学校,也可以遵循各种不同的传统,对于学校教育目的应采取比较宽泛的态度,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标;而面对着具有如此丰富性、多元性的学生个体,教育应尊重他的禀赋,而不是去消减它。

在教育目的上,现代教育目的多是统一对所有受教育者的要求,趋向于用标准化指导和规范学生。受完人教育目标的影响,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要培养完满的、理想的人,却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强调个性服从个面,差异服从统一,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个性的泯灭、创造性的抑制。后现代者对差异与个性多元的重视,启示当今的教育目的要关注不同人群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要求,提倡培养有差别的个体、培养特殊人,重视不同的文化差异,反对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和地方教育目的的文化霸权。教育决不能培养整齐划一的学生,它应该遵循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帮助人成长”的任务,教育内部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

3.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教育目的,重视生态意识,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

后现代主义更多的是强调个人与他人、他物的内在关系的观点对现代教育目的的影响亦是巨大的。后现代教育者提出生态教育学,主张人、自然、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通过对现代主体性的颠覆,后现代主义教育者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与占有欲,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的秩序。

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高扬了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理解为统治和被统治、改造和被改造、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人类无限地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环境和生存平衡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地球正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于人类生存。更为严重的是,人对自然的支配却反过来导致了物对人的役使,使人沉溺于物欲之中,丧失了精神的追求。面对这种状况,现代教育目的的确立及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引导人们重视环境与生态意识,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谐的关系,发展可持续战略。而在这

一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对主体的哲学思考则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我们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中可以看出,它本着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主义原则,力图打破现代完人教育中“完人”这一概念对人的发展的限制及其中所隐含的权威话语,并将教育目的置于千变万化的生活世界、置于开放的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目的具有了生成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三)对后现代教育目的的困惑与思考

后现代教育目的找到了现代教育目的身上的顽症,而且试图去寻找解救的处方,但后现代教育目的自身的局限与困境使得其无法最终超越现代教育目的。

1.后现代教育目的坚决反对现代教育目的中的理性思维,然而后现代教育者所坚持的彻底反理性主义的立场,虽然有其思想的根源现实的基础,但就其理论来说,仍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难。首先,他们片面强调否定差别,排斥肯定同一的理论思维,是一种非辨证的思维方式,J・马什对此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肯定同一和在场没有否定差别和不在场就不可思考,那么反之亦然”。其次,就后现代教育者的反理性立场来看,存在着以理性的方式来批判理性的悖论。J・马什指出:“后现性批判中蕴含着自我参照性的悖论”。在他看来,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批判,并不能避免“给出批判的理由而又不陷入行为和旨义,操作和陈述之间的操作矛盾”,因此可以说,“在后现性批判能够摆脱理性基础之前就破坏了它的基础。”从后现代主义的反理性主义思潮的种种困难与悖论来看,它并没有根本解决以往的反理性主义所面临的同样的困难与悖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2.后现代教育目的观反对现代教育目的中的永恒性、普遍性和一劳永逸,试图超越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但它自身何尝不是一种本质主义:它只是用自己的目的去代替和消灭现代教育目的;它是开放的、包容的和可对话性的,却对现代教育目的采取彻底摧毁、压制的态度。不管后现代教育家承认与否,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将自己的话语看作永恒真理的倾向与企图。”教育目的的建构并不是从一个理想走向另一个理想,而是应当立足于现实,结合目前教育发展实际程度和所处的历史境遇,将教育目的理想作为一种追求,用现实的教育目的指导教育实践,充分尊重来自教育目的内外部的冲突和危机,不断的完善、丰富自身。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转型期;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52-03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飞速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千百万劳动技术大军的基本途径,其现代化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制约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在国家正处于转型期这个背景下,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一)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自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以来,在现代生产力的指导下,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学术界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西方化论,这是最早的西方现代化论者的观点,他们认为现代化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西方道路,它只能从属于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只要实现了与西方无异的结构化社会转型,才能使社会安定下来;二是工业化论,认为现代化的根本核心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将两者等同于一体;三是过程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社会各个领域变化的巨大变迁过程,而且这种变化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主要是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现代化进行了阐述,认为现代化是人的价值观、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转变的过程。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

在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之前,首先对教育现代化做简要的解释。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前,学术界对其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的现代性不断实现与增长的过程。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集中反映的一些特征,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呈现的新特点和新性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夺特征。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当从教育的相关组成要素理解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学体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在对教育现代化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现代化作出以下概括: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高水平状态,是传统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它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装备、师资队伍等在内的职业教育整体转换和不断增长的、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遵循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同时立足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去探索。要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还应当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1.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因素。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改变了社会的体制、组织、准则、信念,涉及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刻变化。各行各业不但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而且还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职业教育正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劳动技术大军的教育类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落实和建设职业教育。

2.人的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只有人在价值观、行为素质、态度等方面都经历一次现代性的转变,形成现代化的人格和素质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不仅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能提高人的素质。职业教育对人的素质现代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从狭隘的职业岗位拓展到职业群、职业生涯,着眼于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情商的养成,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健康心理和体质;为个体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从业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培养个体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又有适应职业转岗的关键能力,使其能应对现代职业的变化。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理念现代化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理念的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先导,树立客观、科学、创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要求。。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分别体现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等三个主体上。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着本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国家颁布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以及从宏观层次上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职业教育改革方面的措施。

2.学校教育管理者是学校的主要设计者和引导者。有了科学、超前、开放的办学理念才能有更好的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只有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学校才能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3.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朝着现代化迈进的保证。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等。

(二)教学体系现代化

教学体系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这就要求专业设置应体现灵活性和实用性,根据新的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职业的宽窄度,同时兼顾当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持续需求;教学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教学内容主要决定于当地劳动力市场、企业、就业的需求,体现区域性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实用性的原则,同时还应当不断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方法是使教育程序化的手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体现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三)办学条件现代化

办学条件现代化体现在教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硬件和软件方面。现代化的教育装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软件和硬件条件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学校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育装备陈旧、缺乏必要的实习实训设备等都会影响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

程。

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和走出职业教育困境的根本途径,它将成为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许多实验、实训教学可以通过虚拟技术来完成,从而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四)师资队伍现代化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职业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能否充分地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衡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一批学历和职称达标、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各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物质和制度层面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统领着整个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全过程,只有先进、超前的教育理念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但实现教育理念现代化需要其他要素之间的协调,其中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学体系的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外在表现。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对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动因有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全球化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社会大转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也正呈现出日益加快的态势。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它意味着全球市场的竞争。而加快企业改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来越具有紧迫性,这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是培养初、中级技术人员和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劳动者,他们是用人单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要及时地跟进与调整,促使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方式上进行革新,以迎接经济全球化对职业教育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要求改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需要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如果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说明培养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导致国内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面交错,就业定位下降;另一方面,还对传统行业的就业格局带来了冲击,使技能过时的劳动力大量剩余,所有这些都将加大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应当及时根据经济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新兴专业的比例、改革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规范,实现国家对现代化专业人才的需求。

2.经济全球化要求劳动者要有终身学习的品质。个体持续地终身学习需求对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要求应当对大量的失业人员和在职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技术的不断变化。因此,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有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服务的能力还很薄弱,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认识不足。尤其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僵化,这难免会影响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

20世纪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更是飞速地冲击全球的各个角落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和教育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经济,它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知识经济导致了高新技术的不断成长,引发了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升级,而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急剧下降,因此从事体力劳动者的就业人数就会不断下降。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在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制造业的主导,因此,就要求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依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去创造发展机遇。在人才的需求上也从操作技能型人才转向智能型人才;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转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转变。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就需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无论是在规格还是在层次上都要趋向高移化、复合化。

(三)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进入我国的西方社会思潮非常多,对我国人民及其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思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风靡于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人文与哲学思潮,对人的地位、人的思维、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提出了诸多创造性的观点,对我国广大青年及其道德教育产生了诸多的冲击[1]。我国现代化已经行进到今天,很多现代文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消极性,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兴趣。因此,研究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在简述后现代主义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多重影响,并提出如何趋利避害地推进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以期为当下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行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作为与现代主义相对应的一种社会思潮,来自于对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思潮的反思[2],内涵丰富多彩,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

1.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现代主义在给西方世界带来科技发展、知识增长、财富增加和人类进步等诸多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诸多灾难和悲伤,比如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导致人文精神信仰的迷失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反思现代主义的新思潮――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它在批判现代主义的缺陷和弊端的同时,对现代性与现代精神本身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重构[3],形成了自己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和理念。总的说来,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事物的具体性、有限性、变动性和人类科学的暂时性,强调思维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具体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特征如下。

一是反对理性至上与科学至上,提倡重视人的非理性和情感世界。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的一系列伤害,提出了我们应该反思单一地崇尚理性和科学,多关注人类的非理性和情感领域的东西,反对知识霸权。

二是坚决反对中心论和一元论,主张世界应该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反对统一性和同一性,提倡个性化与差异性。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的恶果,提出了我们的世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应该是强行的统一化和同一化;人类自身也应该是多样化,有着自己的个性,应该是有差异地发展。

三是反对权威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对人类的压抑和束缚,提倡人类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带来的权威思想,主张人类应该是自由为本性的动物,反对对人进行禁锢和同化,主张解放人类,还人类以自由之身。

四是倡导对世界的关心和爱护。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下现代社会各种失范失序的现象,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团结、相互关心。

从以上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想展现了一种后现代哲学思辨的特征,彰显了一种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也具有一种后现代美学的特征,彰显了回归自然与回归人性的理想愿望和人们的实际诉求,彰显了个性化、价值多元化、情景性和非理性等众多的思想特征。

2.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正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具有以上诸多的特征,这种思潮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4],具体如下:一是从思考世界来说,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新方式,那就是从和谐、多元的世界去理解整个人类和自然世界;二是从教育视角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我国整个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三是从哲学视角来思考,后现代主义思想为西方哲学世界提供了关注的新天地和新领域,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四是从理论发展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其他思潮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理论视野。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诸多积极和消极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会对我国道德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教育的对象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注重个性发展、德育模式要强调受众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和师生互动、要求教育方式要更多地采用道德对话的叙事方式行进、要求道德教育的评价要多元化思考等等[5]。除了这些积极的影响,也还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目标、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评价和教育方式带来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影响,比如促使道德教育课程开发主体由单一的国家垄断发展为今天的多种课程开发主体,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出现了多种课程的格局;促使道德教育目标从单一的学科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培养、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世界的训练;促使道德教育内容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转为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种综合型的学习内容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理念也由单一的灌输政治思想理论发展为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从单一的结论性评价发展为包括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方式等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方法日益多样化,传统与现代教育方法相融合,呈现一幅多元化的方法体系运行状态。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后现主义思想对道德教育客体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6]:其一,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是多元的,认为应该尊重个性的差异性,反对单一的思维方式。这种主张非常契合喜欢张扬个性和自由创新发展的青年群体,这极大促进了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品质的培养发展。其二,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应该和谐文明和平等相处,这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宽容、团结、协作、合作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的积极影响,表现为促使道德教育的教育者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改变自己的教育内容等。

三是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倡导一种人与人相互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这对道德教育领域中过去教师占据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地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平等化,应该互动交流。

四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现状,引发了道德教育目标的积极变化,使之转变为更多关心教育客体群体内心世界的发展情况,致力于培养心智健全的人;同时,促使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改过去单一的功利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

五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倡导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反对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这就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模式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说教式变为采用一种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和方式,积极推行师生道德对话和生生对话的教育形式。

六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要关心现实生活世界和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问题和危机,这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视域更多将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作为教育内容,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问题意识日益增强。

2.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想除了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积极的正面影响外,也具有诸多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道德教育的内容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去中心论和多元化,对于我国道德教育中提倡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和践行,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提倡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思想世界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表现在促使他们信仰世界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表现为过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和缺少社会责任感,喜欢叛逆和过分追求标新立异。

三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包含了诸多消极的东西,比如片面反对科学和理性、反对统一性、主张价值观多元化等等,这些对我国道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和认同。

三、回应后现代主义思想,推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上可知,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喜忧参半,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7],这些都是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行进中必须要注意的。总的说来,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影响和挑战,努力做出积极的回应,将之作为我国道德教育获得新生的契机,从而推进我国道德教育不断改革发展[8]。

积极构建科学和人性兼顾、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与理念,推动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这要求我国道德教育吸取后现代主义的人性化思想和克服其过于非理性化的思想,坚持人性化和科学化的价值取向,兼顾个性化发展和共性教育价值取向,将我国道德教育纳入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9]。

积极整合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推动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复合型发展。这就要求在我国道德教育行进中,我们务必要建构一种兼顾师生作用的新型关系,使“权威德育”向“人文与生活德育”转变;积极整合道德对话式的教育模式和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习融合起来;积极整合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形成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方式。

从教育内容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坚决避免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负面思想,让学生将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区分开来,让主流价值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思想,将理论教育和生活世界紧密结合,一起融入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从教育目的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积极将道德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转变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道德教育目标,推动我国道德教育素质化发展,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建构一套兼顾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优点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反思现代性的一种社会思潮,为我国道德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可喜可悲的变化和影响,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启示。这是非常值得我国道德教育积极回应的时代课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只有辩证对待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诸多影响,有针对性地建构起道德教育世界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永远闪烁着道德伦理之光。

参考文献

[1]刘贤礼.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校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8).

[2]武文锦.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理论特征[J].高校理论参考,1994(6).

[3]潘婕.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0(5).

[4]梁斌.后现代主义缘起及其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求索,2013(12).

[5]林雯月.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胡侠.新时期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7]张玲,杜朝举.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5).

[8]解如华.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德育改革[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