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0:04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

我一直信服一句话“上帝持有真理,也乐于给予,但你要先找到他”。换成中国的古话就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语文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品质的快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感到,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与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坚持和良好的习惯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

自学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使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逐渐的进行下去,老师要帮助学生制定一套学习计划,并及时通过检测题检验自己的自学成绩。通过自评自查,扬优弃劣,调整计划,达到方向不变,安排灵活的目的。因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要专不要散;要深不要浮;要恒不要懈。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的形式很多:可以在书上作记号、批注,或者在笔记本上写摘录、提纲、概要、也可以剪贴。做好笔记,可以增强记忆,积累资料,选择重点。所做笔记要做到经常翻阅,对上面所记的东西要勤思、勤用,不懂的地方要勤问,促进思考,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人类感彩中神奇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是指一个力求接触和认识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它能给人类带来积极的情感和体验,因此对人的行为产生动力的作用

学生的兴趣从多方面反映出来: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课外事物的兴趣、对时事政治的兴趣等。作为语文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好的老师,它能指引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更浓厚的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也能不断总结学习方法,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到自学能力。

三、好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剂”

1.培养学生分析教材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那么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学生对教材有了分析能力,在他们预习、复习中会减少被动性和盲目性,能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形成顺序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的各种途径,为自己主动学习奠定基础。语文教学一般为单元教学,每一单元教学都有教学目标和读书板块,教师可运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各单元的内容如何体现教学目标的方式要加以分析、感悟,让学生写出或谈谈每一课的学习体会,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能提高。

如小说《故乡》,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这种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通过人物性格的归纳,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思维的能力;通过在故乡画面上画上合适的人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源的能力

说到自主学习,就不得不说信息的获取,因为有好的信息获取手段,才能更加有效的自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利用各种信息、从中吸取有用信息能力的大小。教师要注意创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信息观念的环境气氛,使这种有益的环境气氛能给予学生一种对学问知识孜孜不倦追求的内驱力以及对自己拥有知识不知足的危机感。因此,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如学习《成功》一课,课前可让有条件的同学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室里搜集有关成功、勤奋、机遇、天资的名言,搜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等等。

3.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和释疑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常积极主动的态度,既然如此积极,那么遇到疑问就要勇于提出和解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爱刨根问底探讨问题罢了。”有了问题,才能促使人去思考,从而使人产生解答问题的内在动力,这是学习活动不断深入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主动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些问题较幼稚、片面,教师也应肯定和引导解决。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要的是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相信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2

【关键词】学习规律主观能动性方法

学生的学习就是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认识前人已知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之一。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1)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即想问题。(2)通常我们所说的“做”,即做、行、动、实践,或者叫办事情,就是通过做把自己的想法和理想变为现实。(3)通常我们所说的快乐意志、干劲等精神状态,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要搞好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谓是因人而异,各有其法。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勤学好问”。“勤学”就是要勤奋学习,认真刻苦努力学习,同时,也一定要做到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众所周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天道酬勤”的道理。“好问”就是要好提问,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那么,是谁“勤学好问”呢.毫无疑问,学习的主体当然是学生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最关键的在于是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勤学好问。

学习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始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把“想”和“做”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落到实处。这是学习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学生学习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按照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规律学习

朱熹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特别重要。

“思”,就是要动脑筋想。熟读是前提,精思才是关键。不动脑筋深思熟虑,就不能弄清其中的道理,就不能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相辅相成,学因思而成,思因学而高。

“严”,严格要求自己把所学课程搞懂学好,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这就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按照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学习环节的学习过程的规律性进行学习

经过预习,上课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听课要耳脑并用,要动口、动脑、动手,要聚精会神,争取当堂解决问题。

通过复习,弄懂道理,理出思路,巩固知识。一般来说,复习可分为三步:当天复习、阶段复习和考前复习,每一步都有自己的重点和相应的复习策略。

通过完成作业练习,使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注重同一式练习法,即许多练习都紧紧围绕同一个基础知识类型进行,以达到使基础知识巩固的目的。通过教师的辅导解决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而真正理解、消化、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每一环节上,都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勤学好问”。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创新来自于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自觉培养探索问题的兴趣。(2)要敢于超越前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3)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只有深入学习和研究前人已有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才能通过自己的智慧,作出合理的想象,形成创造性的结果。(4)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机遇偏爱富于想象和有创造性思维的头脑,偏爱有长期准备的头脑。(5)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要能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按照大脑的活动规律学习,学会看书,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它不仅要动脑积极地进行思维,还要动耳、动口、动手,而这些感官都要受大脑控制。大脑的活动过程是兴奋与抑制两种状态有节奏地循环往复的过程。遵循大脑的这个活动规律,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本所在,当然也需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看一些参考书,但决不能抛开课本。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3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枣核》

2.达成目标:

登录习网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观看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

①观看教学资源一和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云中窥月”,掌握字词与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②观看教学资源三“微视频一”,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二“拨云见月”,运用层进式批注阅读法,初步感悟课文。

③观看教学资源四“微视频二”和教师批注范本,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三“踏花寻香”,学会勾画出作者情感关键词和句并进行批注归类,从而进一步深入感悟课文,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④观看教学资源五“微视频三”和名诗范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四“指染风华”,学会总结作者情感关键词和句,进行迁移写作。

3.学习方法建议:

牛刀小试,同学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合作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清单。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二、学习任务

1.登录习网学习平台,通过观看教学资源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云中窥月(基础知识):

①我扫清字词的障碍了吗?能利用这些字词和成语造句吗?

(运用资源:课本和字典)

②我需要查找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这篇课文吗?

(运用资源:登录习网观看资源一作者简介与资源二生活背景)

(如需了解更多背景资料,请通过网络搜索资源并上传至习网平台作业包,与同学分享)

(2)拨云见月(文意理解):

①初读两遍课文后,我对这篇文章初步的感受是什么呢,我能尝试着写出来吗?

②我能通过微视频一,学会运用层进式批注法,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圈画吗?

(运用资源:登录习网平台观看微视频教师范例一,学习层进式批注法)

(3)踏花寻香(领悟主旨):

①我能通过微视频二和教师批注范本,学会对之前批注的内容从感彩的方面进行情感关键词和句的归类吗?

(运用资源:登录习网平台观看微视频教师范例二,将完成后的分类批注内容上传至习网平台班级空间,进行小组交流)

②我能做好准备,通过课上十分钟与小组成员的探究,将整合后完成的批注内容提炼,揭开文字的面纱,透析作者的情感,在讲台上跟学习伙伴们分享我的学习成果吗?

(运用资源:登录习网平台班级空间观看本小组其他成员上传的批注内容,交流讨论,准备进行课堂讲授)

(4)指染风华(拓展延伸):

我能抽取文中的情感关键词句,将本文浓缩成一首小散文诗或者散文片段吗?

(运用资源:登录习网平台观看微视频教师范例三及名诗范例,尝试仿写散文诗或片段)

2.由组长牵头,各组员在习网班级空间上互相探究、整合所有任务清单问题,确定各成员着重负责的板块,自由设计课堂讲授方案,准备课堂讲授。(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4人,由班级语文前10名为组长,再挑选程度不等的三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三、困惑与建议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根据任务清单自主学习,你有什么心得、困惑、建议吗?请写在来吧!

我们的想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我们设计的这份自学任务单,是基于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原则,按由浅入深四个层级设置学习任务的。课前学生登录习网平台,通过观看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其目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掌握简洁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了四个任务。

任务一,观看教学资源一和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云中窥月”,掌握字词与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旨在让学生在课前掌握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扫清阅读障碍,任务是否完成,通过课堂小测的评价方式得到反馈。

任务二,观看教学资源三“微视频一”,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拨云见月”,运用层进式批注阅读法,初步感悟课文。这一环节微视频的应用,让学生快速学习领悟层进式批注阅读的学习方法,其要点在于依据“词-句-段-篇”的逻辑顺序,掌握层层递进的批注方法,对课文进行一个初步的感悟解读。微视频应用是我校正在开展的一项省级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它的特性是:方便、快捷,不受地域、时空限制。而层进式批注阅读法有别于传统的零散式批注阅读,它遵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逻辑顺序,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它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任务三,观看教学资源四“微视频二”和教师批注范本,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踏花寻香”,学会勾画出作者情感关键词和句并进行批注归类,从而进一步深入感悟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层进式批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微视频,学习归类情感关键词的方法,如“急切类,思乡类”,从而进一步深入感悟文章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这里要求学生将批注的学习成果打包上传至习网平台空间,习网是一个个性化教育智能平台。通过班级空间,上传学习成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这一方式能及时有效地评价监控调整学习,为课堂当小老师展示学习成果做准备。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评价标准

一、语文学科本体“三维”目标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

三是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三是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

二、从学生自身主体地位评价

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

一是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三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四是评价自学能力。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的机遇,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切能让学生自学得知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机会。

三、从教师主导教育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就难以实现。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要保证学生学好语文,评价必须把“教师主导”作为重要内容。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每篇课文)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二是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景是否有吸引力等。二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教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5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

按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认为必须涵盖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汉语文本体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汉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汉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汉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四个方面。

1、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

汉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汉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汉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汉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汉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汉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汉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三是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汉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

3、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

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汉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汉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

4、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学生主体

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

1、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

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

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2、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3、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4、评价自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是说,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的机遇,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切能让学生自学得知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机会。教师要舍得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场,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自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汉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汉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要看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师主导

崔峦同志说过: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汉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就难以实现。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6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情为所动,教师情为所开。从形式上看,师生不经意间快乐的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学习是潜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

有人提出“要通过知识的教学,不断发展孩子的智力素质,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想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预习新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个问题如果要求他们想很多解决的方法,那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样往往导致上课时间的拖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到了预习,如果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那么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体验,感悟,交流,操作活动,更好地掌握知识。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初步理解新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质疑的学习过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刚开始,学生对于怎么预习一窍不通,因此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来读数学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多想想,书上这一种方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依据?除了这一种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数学问题吗?可以怎样来解决?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来认识和判断问题。通过预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为第二天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常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纸箱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如:有个性格很内向的学生却在课堂上主动在讲台上来观察老师带来的教具,并给同学讲他所看见的形状与同学所看见的有什么不同等。课堂上气氛热烈,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学生情绪高涨。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出示几张汽车的照片,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结合汽车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及通过玩手中的长方体并猜出颜色这个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纸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纸箱的哪几个面,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通过这个实验,创设了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质疑解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学生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是落实“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动手、动眼、动口,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兴趣,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满课本的方法,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大好时机,我们应当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多角度提问。例如在每一课新知结束,教师在练习中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习了新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又如,书上一些活动课,内容较多,但书上的问题比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看到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哪些解决的方法?学生很高兴去思考问题,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异常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探索,提高了数学素质,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操作与合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实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操作,交流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启迪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自主学习能力;质性研究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同时,自主学习的发生需要内在学习动力的支持和积极情感的投入[1]。目前,自主学习相关理论探讨的思辨性研究[2]、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3]、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业成绩关系的量性研究[4]等已开展,但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及情感体验研究鲜见报道,而学生自主学习的经历及体验是教育者应深入研究的领域。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学生护理技能自主学习[5]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及行为表现,分析促进其自主学习的因素,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启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015年7月至12月接受基础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学生表达清晰,愿意参与研究。遵循信息饱和原则确定样本量,即访谈内容中不再出现新的概念,最终访谈8名学生,均为女性,年龄17~18岁。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课题组在阅读文献及研讨的基础上,围绕护理技能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拟订半结构式访谈提纲,经质性研究专家、护理教育专家审定修改及预访谈测试,最终确定访谈内容如下:培训前,护理技能采取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及课后复习情况;培训中,自主学习计划表和自主学习评价表给你学习带来的变化,操作课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小组代表操作—师生评价、纠错—分组练习”,你的感悟是什么;培训对今后学习的影响。2016年2月,选择交谈方便、不受干扰的教室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遵循保护隐私、知情同意的原则,经研究对象同意,全程采用录音、笔录等方法进行记录,及时确认研究对象的感受或观点,访谈时间以不出现新信息为止。1.2.2资料分析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每次访谈结束后,将录音及观察资料转录为文字,文字资料的分析由3名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成员包括基础护理任课教师、护理教育专家、现象学研究专家。小组成员仔细阅读、深入讨论,找出有意义的内容进行编码和分类,并提炼主题。将主题及相应的解释返回研究对象处征求意见。为保护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以a~H的编码代替研究对象。

2结果

通过现象学研究法的分析结果,提炼出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3个阶段,共7个主题。

2.1培训前主题1:技能训练机械模仿。学生已习惯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护理技能教学中,学生采取听、看、背及模型上机械训练。a:“教师怎么示教,我就怎么练习。”D:“有时忘了教师示教的步骤,看看周围同学如何做的,几乎不向教师请教,差不多会就行了。”主题2: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欠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低下,表现为自我规划几乎为零、自我监控时有时无、自我评价时常空缺、自我管理处于被动执行状态。e:“我平时不制订学习计划,期中期末考试时制订很粗的复习计划,即哪天复习哪门功课。”H:“晚自修主要做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抄写实验报告,再有时间就背技能操作步骤。学校实训室课余时间开放,每周一次的课后实训室训练因没有有效的监督,人多,轮流练习一下就好了,也不管做得对与错。”

2.2培训中主题3:培训开始参与意识不强。课前需完成“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课后完成“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阶段性书写“技能项目反思日记”等,绝大多数学生面露难色。C:“好烦啊!”F:“其他同学参加,我也参加看看吧。”主题4:学习准备度的提升。“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由我的学习目标、我的学习资源、我的学习措施、我的学习时间等组成。a:“刚开始,制订的学习目标不符合要求,在教师指导和同学帮助下,能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D:“以前偶尔课前会预习,只是翻翻书,大概看一下,现在要制订学习计划必须熟悉内容,课前会认真看书,看操作视频,同学间交流一下,争取制订一份较好的学习计划,教师在全班展示我的学习计划,受到表扬有点小得意。”主题5:学习投入度的提升。传统的技能操作教学,学生是旁观者,学习投入度较低,“小组代表操作—师生评价、纠错—分组练习”教学顺序,使得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投入度提高。B:“课前反复看视频、看书,上网搜索微课,多次到实训室训练,请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同学指导,设置临床情景,组织好与患者交流的语言,组内同学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甚至梦中都在练习技能。”F:“之前看教师示教没有压力,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现在同学代表操作后,组内要展开讨论、评价、汇报等,我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题6:学习专注度的提升。“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教师评价。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反馈信息,携带小册子随时记录评价内容。B:“以前处于模仿做一遍、走马观花看一遍的状态,现在会认真完成,而且同学会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仔细观看同学操作,发现自身和同学操作错误之处,相互交流,不能解决的疑问请教教师。我更喜欢技能操作。”e:“课后或晚自修,组内同学集合,给对方提供评价记录,再次讨论、指出操作不当之处,各自书写评价表。”

2.3培训后主题7:延续自主学习的思考。经过一学期培训,学生渐入佳境,如何延续则是教育者应思考的问题。G:“我们有阵痛、有收获、有乐趣……如果下学期没有这种学习氛围,大多数同学可能会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

3讨论

3.1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持续引导

本研究中,培训后学生表示“下学期如果没有这种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表明常规教学中教师自主学习指导缺乏或不足。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诸多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6-7],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价值,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应思考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扮演的角色,精心设计教学情景,频繁地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3.2任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本研究显示,学生缺少对学习进行计划、评价、监控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设计了对自主学习技能进行直接指导的“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和“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作为任务,“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引导学生先“学”起来,做好具体学习准备,“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营造了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氛围,专注于“做中讨论”“做中评价

”“做中反思”,并延续到课堂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进步,增强了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3.3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样本数偏少,还需要在其他高职院校范围内对本研究结论做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张美娟,顾婷,陈露露,等.新课程改革下我国自主学习研究进展[J].职教通讯,2016(3):27-30.

[2]刘宁宁.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张宏,涂玮,郝玲,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本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30-33.

[4]肖武云,王晓萍,曹群英.培训元认知策略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J].外语学刊,2011(2):109-112.

[5]张美娟.元认知策略培训探析———以“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6(5):71-74.

[6]刘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反思[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语文本体《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四个方面。

1.1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1.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1)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2)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

1.3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

1.4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5)是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学生主体

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

2.1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2.2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2.3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2.4评价自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是说,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的机遇,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切能让学生自学得知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机会。教师要舍得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场,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自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要看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3.教师主导

崔峦同志说过: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就难以实现。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要保证学生学好语文,评价必须把“教师主导”作为重要内容。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如下三个方面。

3.1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每篇课文)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3.2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主要看三个方面。(1)看教师是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景是否有吸引力等。(2)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教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3.3评价教师的基本功素质。这里的素质是“狭义”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外在”的素质包括读、写、算、画。主要看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亲切,有感染力;写画是否美观、实用,能否起启示、点精、梳理作用。内在的素质主要看课堂调控能力,是否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恰当的引导自学,正确的处理突况等。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9

小学生良好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因此,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就担负起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

“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了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好学’‘会学’养成教育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着力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的成果与成效

(一)研究成果

1.初步探索出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方法与途径。

(1)构建“生本课堂”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激发学习兴趣。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因此有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预习。教师改变了以往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预习—展示—交流—指导——反馈”,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课前预习:利用新课前一天晚自习,让学生按预习导航的问题自学课本、合作交流,也可多方搜集资料。此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尤其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课上展示:

第一步:利用1—2分钟进行预习检测,由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第二步:课堂展示。通过课堂讨论、问答、学生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展示预习中的收获、体会和困惑,学生尝试讲道理、理思路。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处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反馈:目的在于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结果,对学生掌握知识进行反馈、检查。通过反馈,检测当堂巩固程度,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

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先导,以展示交流为核心,以教师引导为辅线的教学流程。

(2)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年假期,我们通过深入各村屯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写下心得,开学评选“读书模范家庭”。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朗读、速算等竞赛活动,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2.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之“会学”。

教师在“农村小学生‘好学’‘会学’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的带动下不断探索,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五画预习法。一年级实验教师结合孩子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注重了低起点和细节的要求,整理出适合低段学生使用的“五画”阅读法。“一画,用数字标出文中的自然段;二画,用“”画出需要写的生字;三画,用“”画出需要认识的字;四画,画出喜欢的词句;五画,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五画”阅读法浅显易懂,便于操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2)阅读感悟随笔法。年级实验教师根据高段学生已有一定阅读能力的状况,侧重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并将阅读、摘抄、写作相结合,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生活随笔,使学生养成了“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3)数学预习方法。把第二天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先从头到尾地看一遍;在新出现的概念下作记号,看教科书是怎样解释这些概念的;认真看新公式、定理是怎样证明出来的,在证明的过程中,有没有用到过去学过的知识,有哪些;多看几遍书上是怎样解答例题的;把课本合上,看看自己能否将公式、定理证明出来,能否把例题做出来,将自己的解答过程和教科书对照一下,看看是否一样?不一样的话,区别在哪里,错在哪里;预习的内容里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仔细思考,经过独立思考仍无法弄清楚时,把这个问题记在教科书或笔记本里,上课时看看老师讲到没有,如没有直接向老师请教。

(二)研究成效

1.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研究,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普遍增强,涌现出一批科研骨干,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2.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课题实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方法更科学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学”“会学”的养成教育使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3.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

“农村小学生‘好学’‘会学’养成教育研究”使我校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师们具备了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控能力差,好习惯不能长久,反复现象严重。

2.受不良家庭因素的影响,家校不能很好的形成长久合力。

四、努力方向

1.深化课题成果,推进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凸显办学理念,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特色。

自主学习的看法篇10

关键词:学导式;应用;反思

众所周知,有效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课改下的基本教学理念,也是影响高效语文课堂,确保语文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将学导式教学法与语文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求知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因此,本文就对学导式教学法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导式课堂中的主人。

一、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自主阅读、自主看相关的视频、自主练习是学导式教学法应用的第一步,也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自学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父母的两种不同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等等。之后,组织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词、自主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放一些音乐,比如:“爸爸妈妈辛苦了”“妈妈我想你了”等等,目的就是要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解疑环节

该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并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评价结果呢?还有学生提出:爸爸的评价太不客气了,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有学生提出:父母的这种做法孩子能理解吗?如果理解了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理解呢,孩子会不会记恨父亲呢?……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地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一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来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

联系。

三、精讲环节

精讲环节是指在结束了上两个环节之后,我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未能解答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讲

解,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比如:我针对“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如何看待父母不同的爱?”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最大化地实现,同时也在强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演练环节

该环节是学导式教学法应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更是明确改进方向的重要环节。所以,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完成了下面几道练习题,如:

(1)思考:“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2)为什么作者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如何理解这两种“爱”。

……

组织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理解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反思:

上文仅是对学导式教学法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中应用过程的简单介绍。不过也可以看出,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有效地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比如:(1)时间的搭配上。在自主学习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张,很多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文本内容的时候,我们就结束了自学,导致在解疑环节看不到他们的表现,致使后面的环节越拉越远,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自然而然地就被排除到活动之外,严重不利于课堂面向全体学生。(2)精讲环节过细。其实有些问题学生在“解疑环节”已经讨论过,比如:父母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一问题,从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我们就已经将这一问题抛出来,因为这既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是重难点,所以可以说,学生从自学、解疑讨论这些环节都不会脱离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所以,在精讲环节,我们不需要再用过多的篇幅进行讲解,只需要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明确观点即可。

综上所述,学导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而且在反思中我们也看到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所以,在以后的应用中,我们要重新学习、重新认识,以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