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1:49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比较教育研究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对哲学、文学、艺术、建筑学等领域产生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在人们为了使教育适应“后工业社会”,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1]从此,教育学者开始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对现今教育的教育目的、研究方法、教育规律、课程改革及教师观等多方面进行批判与反思。比较教育研究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构成一种显现的关系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英国《比较教育》杂志开辟专刊讨论后现与比较教育的关系问题说明比较教育研究与后现代之间构成了不可回避的关系。1996年7月世界比较教育协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比较教育年会的主题是“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表明了比较教育研究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建立了关系。[2]在讨论后现代与比较教育之前,首先对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及其来龙去脉的简单分析是必要的。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产生及特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本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后来大约在七十年代初,这股思潮传到欧洲大陆,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它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批判否定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有教育理论研究者认为,不管怎样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对很长时期浸润在现代主义,甚至前现代主义中的教育学界而言无疑会产生清醒和清新的效应。吸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合理因素,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深刻反思后现代主义视野中传统的比较教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是探索比较教育研究未来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传统的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传统的比较教育研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解构和颠覆。

(一)确定性

“比较教育并不是存在于人类生活之外的自然客体,而是由参与其中的人组成,由领域中的本质、起源、目的、特征等组成。也就是说,比较教育由信任真理的人所提出,争论于什么组成了这个比较教育的真理。”[3]在比较教育学界至今仍对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学科还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等问题争论不休。所有的比较教育学者似乎都在寻找、论证一个确切的答案。努力探求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里毫无疑问地肯定,这是一个有确切答案的问题。而从现实来看,论争的结果是越来越困惑、矫情,及至无疾而终。

(二)同一性

“事物之间存在同一性,并且这种同一性是可以移植、嫁接的,即比较教育中的借鉴”。在比较教育中借鉴的前提是确信事物具有本质,相信真理的普遍存在。比较教育学者认为,通过对不同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能够推断出存在于所有教育现象中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即事物的同一性。人们正是怀有寻找事物可以通用的确定的同一性的“野心”,来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但是,“同一”的借鉴结果往往不太令我们满意,比较教育学者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找寻到了存在于事物之间的真实本质,或者开始怀疑是否存在真理。例如,在某个国家,由于政府对教育的投人增多,导致教育质量提高。但是,这样的所谓“本质”、“规律”、“同一”在其他国家的效仿,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

(三)依附性

就整体而言,比较教育研究多偏向发展中国家的探讨,而后现代主义基本上是以欧洲与北美为讨论焦点。比较教育产生于欧洲,在西方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双重影响下,对西方文化话语系统的依附是主要的,世界各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深受欧洲的影响,世界比较教育研究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表现出明显的依附性。从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现状来看,存在严重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四)盲目性

世界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泛国际化过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国家的比较教育的形成是基于本国本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的比较教育体系,也就没有可能实现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国际化只能在共同的话语环境下进行。[4]在现代比较教育研究系统中,不考虑本国文化传统而盲目引进别国的教育模式,实际是一种泛国际化的思想。泛国际化的明显表征就是盲目性。

三、后现代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主张

(一)强调差异性的研究目的

由于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主义,所以其对比较教育研究目的观也是各种各样的。比较教育的鼻祖朱利安创建比较教育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促使自大的法国人或欧洲人张开眼睛看世界;二是希望通过比较教育研究来建立一门实证的真正的教育科学。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教育制度差异的动力及因素。霍尔斯认为应该将比较教育学视为一门比较社会学,其目的为提供教育形态学、确定教育的各层面与各因素以及找出教育与社会间关系与互动及找出影响教育变迁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等三个方面。王承绪、顾明远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可以找出教育发展规律并促进教育改革。薛理银认为比较教育的目的是提供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决策知识三类目的。[5]

由此可见,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是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暗示,而不是从普遍的、一般性的逻各斯(logos)中心主义标准中得到暗示。它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它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而不是现代主义下的一种“权威的声音”。因此,从后现代主义来看比较教育研究目的,其应该是具有强调差异性、否定中心化的、多元的、鼓励批判的哲学导向和思维特点的。

(二)研究对象的边缘性

后现代主义者提出关注知识和力量的合法化问题,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我们现在对事物的理解与知识已经被男性、欧洲中心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判断所控制。他们相信,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少数利益集团会被轻而易举的剥夺权利。因此,后现代比较教育关注的是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少数利益集体以及当地组织力量,鼓励个体选择,认为力量存在于个体之间。[6]

正如柯文(Cowen,1996)所说的,比较教育研究大多是反映欧洲、北美、纽约的焦虑,显现出相当的区域性,并未去了解如日本、台湾、南韩,或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意识形态、教育制度或社会的自我认同等,也未去探讨阿尔及利亚、伊朗、马来西亚及巴基斯坦等国家建构的伊斯兰认同,更少去了解中欧与东欧国家合法性危机以及其教育改革[7]罗斯特(Rust,1991)认为:一方面,欧洲的文化中心主义造就了优越意识,形成了对于非我族类的压抑,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同性恋及不同生活形态者在现代的发展历史中,往往需透过暴力才能使其主张获得重视,就后现代主义观点来看,主流体须接纳与认同所有被压抑的群体,去创造生活形态与嗜好异质的社会[8]。鉴于此,比较教育研究关注的是全世界的教育问题,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教育问题,其应该从一个宏观的视野来看全球教育发展态势及显现出的教育问题。莹以更多的边缘群体尤其是欠发达或不发达群体这些作为研究对象。

(三)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

范式是指科学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一切信念,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和成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式提供了人们观察和理解特定问题和活动的框架,决定了人们行动的目的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特定的范式可以理解为研究者据以提出或建构特定研究对象,并对有关这一研究对象的资料数据进行评判、分析、解释、概括的理论框架。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与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不同的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便应运而生。

多元文化主义基本观点的形成是对普遍主义及相对主义思想的扬弃。它肯定了普遍主义对真理存在的认同,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客观真理并不因为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而陷人虚无。但是,由于各文化对人类价值观存在不同标准,因此认识是可以多元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唯一的真理。多元文化主义肯定了相对主义对异文化的尊重,但同时坚持:通过阐明自己的立足点,任何人可以发表自己对异文化及其价值的评价。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使各国人民认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及其价值观,在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9]

当今时代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研究必然要反映这一时展的理论背景,因而促进国际交流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成为比较教育的重要任务。比较教育研究通过其卓越的贡献进一步加强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项目以及教育议程的全球化。这不仅需要对全球化这一客观事实的理解与认同,而且还必须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做出贡献。与传统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不同的是,这一分析范式它作为一种理论方法肯定了跨文化传播的意义,那就是根据文化路线进行重新解释,将历史变化的程度转变成结构上的重组,使分析模式能够适应特殊形式的需要,使所接受的文化或者民族有一个特定的重新解释和适应过程。可以说,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伴随比较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呈现多样化。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发展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10]

四.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研究比较教育的意义

正如前文所述,后现代推崇“多样性、差异性和边缘性”,主张文化的包容性,多元化。作为现代性理论的批判者后现论深刻影响着比较教育研究,对于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而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人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这意味着向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普遍性和惟一性提出挑战—要求在教育研究中容纳一切规则、方案和标准主肯定了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总之,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来为比较教育研究把脉,无论是从现实的后现代性征象而言,还是就理论研究的前瞻性而言,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思想渗入比较教育领域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以往比较教育研究多半偏向静态的与外在的教育制度的比较,但是在当今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却应该是更深层地挖掘态的教育活动及教育关系的真实意义。比较教育研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量的”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比较上,而应该朝向更深层的“质的”意义及文化内涵的发现与体会的方向迈进。比较教育研究者更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现象,如个别学校、社区和少数人群的教育问题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不仅肯定了比较教育自身研究范式的文化多元性,而且能对某一具体文化背景中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度研究,还能防止用单一理论文本解释不同地域的平面化分析现象,最终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自身方法论的科学性发展。

(二)有利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理论性问题的澄清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研究比较教育,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折中的领域,它包含着许多动态的边境,它的轮廓难以确定。因此,在比较教育中存在许多理论问题尚待解决,如比较教育是否由于边界太广,而使它难以成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大部分算是一个政策导向型的领域还是一个理论型的领域,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直觉应该起多大的作用在多大程度上,比较教育应该吸取其他理论来洞察、研究问题,这种理论的应用应在研究中占有多大的比例等。这些问题都是比较教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性问题,借助后现代主义视角有利于为研究者提供思考另辟奚径,有助于比较教育中理论性问题的澄清。

总之,致力于一种差异与不确定性的后现代比较教育研究的确对我们现代的比较教育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但是当现代比较教育不断地被后现代主义所解构的时候,我们也不妨对后现代主义本身进行解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清地认识后现代主义对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爱民.当代西方教育思潮[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8.

[2]朱旭东.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8(4)

[3]Soniamehtapeterninnes.postmodemismDebatesandComrativeedueation:aCritiealDiscourseanalysis[J].ComparativeedueationReview,2003,(5).

[4]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77.

[5]冯增俊.比较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28.

[6]于杨,张贵新.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6(9)

[7]Cowen,R.Lastpastthepost:Comparativeeducation,modernityandperhapspostmodernity[J].Compara-tiveeducation,Vo.l32,no.2,pp151-170.(1996)

[8]王景.从后现代主义看比较教育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2

关键词:教育正义;正义教育化;教育正义化;现代性教育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是以颠覆整个“正义”的原初框架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现代社会所谈的教育正义已然不是真正的教育正义。教育正义在现代社会成了一种实现诸如自由、平等和权利等现代价值观的手段和策略,已然被降格为一种权宜之计。现代社会对古典教育哲学的种种基础性颠倒表明,整个现代教育是基于“不义”,已然无“正义”可言。现代社会在教育领域所谈的教育正义只是基于人为约定的无根基行为。它拉平而非拔高人的道德,把人引向个人自由权利的获得而非提升人的灵魂高度。它只是为了满足民众权力欲与物质欲从而稳定人心的并不高贵的谎言。

一、教育正义:现代社会的“咒符”

正义在西方古典教育哲学中,主要体现为一种宇宙的等级秩序和理性法则。它是用来表达个人心灵和城邦中各部分之间整体和谐的概念。古希腊人对正义的思考是基于宇宙目的论的,而被科学武装了头脑的现代人,彻底颠覆了目的论。按理说,一个事物的根基被挖,建基于其上的东西自然被推倒和否定。然而不相信目的论的现代人,为什么又要谈教育正义这个话题呢?这个问题确实令人费解。就好像旁系为了争夺王位,把直系继承人杀掉,却又为什么要在祖庙里供奉他呢?个中缘由,值得玩味。

(一)自然正确:正义的原初框架

正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思想的源头即古希腊那里,正义的本义是“right”,即正确、合宜。一个人或一个城邦应做合宜之事。事情合不合宜,它的标准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高于人的“自然”或神。到了中世纪“自然”被理解为上帝,但不管是神(理性神)还是上帝,都是高于人的。这个高于人的标准,是一种逻辑在先的宇宙等级秩序和理性法则;所以人类谈正义,是为了给自身的行为或社会的行动提供一种合法(自然法)或合理性依据。它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它要求人应存有“知无知”的心态,对高于人的事物存有敬畏之心。

(二)功利追求:教育正义现代性意向

既然正义的基础被否定了,现代人为什么又要谈论教育正义呢?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传统的证成性(justification)。所谓证成,是指通过历史事件(包括理论事件)来证明当下各类建制的合法与合理性。黑格尔曾经说过,一提到古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就有一种精神家园之感。现代人都承认古希腊和希伯来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说,谈教育正义只是西方思想家的一个传统,一种理论的延续。现代人谈教育正义是一种合法性寻求的手段。现代人希望依靠传统的力量来为自己所主张的生活方式辩护,以求得稳固的历史基础。第二,现实的挤压感。古典的宇宙目的论,让生活在现实苦难中的人感知到头顶上还有一个浩瀚的星空,它警醒人偶尔应该仰望一下星空,它预示着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让人的精神向“上”、向“善”。祛魅了的现代人已经不再相信提升人的“应该”,他们只相信和关心人的“现实”。现代人谈教育正义的目的是为了使人在现实中“生存”得更好。因此,正义与否关键看教育是否给予了受教育者得以谋生的知识,或者教育正义关注是否给予了学生一种符合当下公认的现代价值立场。谈教育正义,是为了规范教育中的背离现代价值的个人行为与社会行动。

(三)正义“咒符”:现代人的“命运”

现代人谈论教育正义,已经背离正义的原初之义。这是出于一种功利目的,是为了通过教育达到论证当下建制的合法性,以及规范教育中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教育作为。在正义的基础被置换的情形下,依然谈教育正义,从长远来看是一种传统的延续,从当前来看是一种现代人的理论策略。实际上,现代人只是沿用了教育正义之名,把现代人所认同的价值塞入其中。现代人自以为祛魅了,但实际上教育正义就像一个“咒符”一样,永远附着在人身上。现代人越想摆脱它,它越像幽灵一样闪现在人面前。自以为通过教育正义就可以实现人类的现代性理想,它就越发让人一步步走向人性的悖谬。由此,可以理解现代人谈的教育正义,实际上只是谈论教育的“现代性价值观”。正如前文提及的例子,杀掉合法继承人后,其实供奉的只是他的名号而已,内容已经被彻底置换,而且供奉只是为了表明自己“僭越”行为的历史合法性,其背后隐匿着现实功利的追求。至此,有必要追问和澄清:现代社会的教育正义是何种教育正义?

二、教育正义的“古今之变”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所谈论的教育正义已然是被改头换面的“正义”。欲充分理解这种置换,必须揭开它的“红盖头”,即考察教育正义的“古今之变”。

(一)正义的教育化:教育正义的古典之义

谈教育正义古典之义,不能不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正义有个人灵魂正义与城邦正义之分。两种正义实际上是同构的,后者是前者的放大。个人灵魂正义是人灵魂中理性、激情和欲望的和谐。城邦正义是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的各司其职。两种正义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三种德性(美德):智慧、勇敢、节制。在个人灵魂中,理性在激情的帮助下顺服了欲望;在城邦中,只要统治者在辅助者的帮助下让生产者相互不僭越,就使各部分的德性得到发挥。只要显现了三种卓越的德性,就达到了正义。在古希腊,三种德性与正义一起构成了“四主德”。

在柏拉图那里,不管是个人正义还是城邦正义,都是基于自然的正义,即自然正义(naturalright)。它指向的是“人应该如何生活”的人类根本性问题,即人怎样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好。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好。活得好,活得合宜;做得好,做得合宜,就是正义之义。但是正义的实现,必须建立城邦,因为正义只有在城邦教育中才能实现。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正义被表达为德性及其德性的实现活动。个人灵魂的正义离不开城邦教育,个人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实践城邦的正义。这两种正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同构的。人只能通过理性的力量,通过不断地教化,让人不断地向“善”,从而无限接近和遵守自然法则,实现正义。

教育在最高意义上就是哲学,而哲学是追问和探求最高的知识。诸如正义等德性和幸福就是最高知识。教育在最高的层面上就是把正义等知识教化并践行到个人与城邦。教育是要把“作为理性法则的正义”进入到人的灵魂之中,以实现个人灵魂正义。同时,教育也要把“作为宇宙自然秩序的正义”贯彻到城邦之中,以实现城邦正义。一言以譬之,古典意义上的教育正义是高于人的自然正义通过教育使人涵养德性从而灵魂和谐以致在“人事”中显现出正义,即正义的教育化。

(二)教育的正义化:现代性教育正义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之时,正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际。自然科学的张扬是现代性教育的基本背景。它的基本前提是非目的论。首先,自然科学彻底颠覆了“目的论”,更不相信存在“自然正义”。古典教育哲学所理解的为人的灵魂教化提供客观标准的自然,在自然科学那里成了在人的理性掌控之下、可以用来研究的对象。特别是随着近代主体性觉醒之后,人们只相信自己的理性,一切都要经过理性法庭的审判才具有合法性。正义成为人们经过权力博弈与利益考量之后的一个协商的结果。正义俨然成了一种可以讨价还价的伎俩。教育正义的“约定化”必然会导致教育正义的相对化,从而否认了正义的普遍性。

其次,现代性教育正义的约定性是基于近代以来的社会契约论传统。社会契约论是以自然状态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自然状态学说为建立契约从而确立近代国家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不论是霍布斯、洛克,还是卢梭都强调通过约定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确立。在这样的社会中,正义被理解为遵守各方一起协商而成的各种制度和规则。反过来,社会制度和各种规则又保障人的各种权利。现代性构想的各种规则或规范被认定为正义。现代性教育正义就是使教育符合这些“正义”的法则。简言之,现代性教育正义实质上是指教育的正义化。

教育的正义化,带来了对正义的简化理解,使得正义由古典时代的“自然正义”向现代的“自然权利”(naturalright)转变。现代性教育正义被进一步简化为使教育符合教育结构中的各项被认定的权利。

三、教育正义的“古今之争”

现代性教育基于启蒙理性,在近代自然科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科学化的潮流之中,与古典教育相比已然面目全非。现代社会得以可能,是以对古典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彻底颠覆为前提的。教育正义经历着一场巨大的“转向”。这种转向实际上是对原初教育正义的基础进行了深层次的反叛。教育正义“古今之变”的背后潜藏着激烈的“古今之争”。

(一)教育的制度背景:“合法政府”置换“最佳政制”

整个现代性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以建立“合法政府”为目标;从小的方面来讲,是以培养其行为合乎合法政府制定的规范的公民为目标。现代性教育彻底改变了古典教育哲学中所追求“最佳政制”的理论目标。从“最佳政制”到“合法政府”的转变,是与教育所追求的根本主题的改变直接相关的。在古典教育哲学中,教育正义指向的是“人应该如何生活”,它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的基本假设之上的。在这种理论框架中,人是积极向上的,追求一种上升式的灵魂生活。这种教育正义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正确的生活”。

现代性理论转向的关键人物马基雅维利颠覆了这种追问“应该”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不是要追问“人应该如何生活”,而是要探讨“人实际上是怎样生活”。霍布斯沿着此路,进一步把情感而非理性作为人的根本。亦即,人根本上是趋利避害的情感动物,其最强烈的情感是对死亡的恐惧。基于此,人类应该识时务地建立合法政府来达成社会秩序,求得保全。这个转变进一步强化了教育使人追求欲望生活的合法性。这就意味着,教育正义已经彻底改变了古典教育哲学中把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的形而上学假设。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教育正义是基于“应该”的教育正义,亦即“应该即正义”。它的最高追求是通过对人的教化达到建立人实现正义的“最佳政制”,反过来在最佳政制中达到人的灵魂的和谐,实现教育正义。现代教育正义是“现实”的教育正义,亦即“现实即正义”。它没有最高的追求,只是把现实中能实现的“次好”的东西当作直接目标。它只要求做到“合法(约定法)”,从而保障人在教育中的各种权利。

(二)教育的理论根基:“自然权利”置换“自然正义”

正义在本义上是与自然等级秩序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社会,在平等主义潮流的席卷之下,已经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什么自然等级。现代社会在沿用正义之名时,把根基进行了抽离。现代性教育中所谈的教育正义,是一种否定宇宙等级秩序的“正义”。这种教育正义用“人”置换了古典教育哲学中的“自然”。人在品尝到“人是正义的尺度”的味道之后就匆匆地把自己扶上“自然”或“神”的宝座。人成为正义的原因和尺度。或者说,正义的根据被置于人身上。在社会契约论的脉络之中,这种基于人的约定正义,最终被理解为“自然权利”。

自然权利在现代政治框架中又被理解为个体的自由权利。由于启蒙理性打破了自然等级秩序的宇宙论与目的论,社会制度被理解为是人为(或约定)的人工制品。制度与规则设立的目的被理解为保护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和满足人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自然欲望。此时的正义被化约为为获取和平而必需的社会正义,一种个人在满足欲望的基础上遵从国家各项教育制度的正义。对国家来说,个体与社会制度的正义并非重要和根本之事,因为它只是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条件和手段。现代性教育鼓吹教育正义,实际上正义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现代性教育看重的是正义的结果,而非正义本身,即个人灵魂与社会秩序的和谐。从自由的个体推导出了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的建立和教育的开展则是为了个体的自由。教育的着眼点由自然法或神法所指引的人的灵魂高贵,转向了人的获取欲望满足的权利。现代性教育正义预示着,受教育者看重实利技术性知识,摒弃了对人的灵魂起支撑作用的智慧之爱。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3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教育思维是重视个人意愿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中性等特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可能无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将无法避免地冲击着中国教育理论的构建与教育实践的运行实施。尤其是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的构建。应该超越后现代思维,将后现代主义思维中的特色融入到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构建的进程之中。

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风靡于西方思想界,并逐步影响到全球的各个领域。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影响、震撼着我国高校教育,也毫无例外地冲击着现代高效的教育思维。因此,深刻地剖析后现代主义,对于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反思与重构,更好地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

后现代是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面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又是一个多元、没有统一标准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后现代主义者们用“后现代性”为工具,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后现代主义的特征:(1)不确定性;(2)破碎性;(3)反传统性;(4)趣味性;(5)内在性;(6)整合性;(7)中性化;(8)扁平化。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挑战与扬弃。在思维的方法方面,后现代主义强调整合性与扁平化。在思维的性质方面,后现代主义属于非线性思维,非理性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上的选择。

二、后现代主义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提供崭新的视角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新意不仅在于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

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在不断的前进,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设计艺术教育的20年历程里,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在构筑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体制的这条路上上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前进。进一步深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的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思考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积极解决学校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现代主义为高校教学体制研究重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质量观,我们生活在后现代时代,后现代主义教育体制更加注重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人才。就课程而言,不再追求课程的统一,内容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加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中的主客体的关系,教学主体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二者在对话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学习实效;就教学评价而言,不在是一次考试成绩决定,而是兼顾更多其他的因素,达到综合素质评定的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说过:“大学,必须赶上世界变化的节奏。我们的教育要从体制、机制、教材、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而首要一点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理念有一个以谁为主体的问题。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对学校来说,以学生为主体,首先体现在学校职能的转变,从管理转向服务。我们要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启发学生的自我服务。”这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整在发生主客体互动的变革。

将教学体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利用最大的教育平台,创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态度,最终达到双赢的社会效应。

三、运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进行再思考

后现代教育思维具有重视个人意愿和参与,崇尚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趣味性和扁平化的特征,它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并进而与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思维都发生的激烈的碰撞。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利用的话,后现代主义思维能够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教育,根植于各种文化背景、各种局部性和特殊性的知识以及各种各样欲望上,它还很重视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的学习经验,它必须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

思维方式的革命将给高校教育带来新生力量,也只有认定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开启一个崭新的教育时代。

后现代主义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颠覆还表现在研究思维的转变。在这方面,它吸收、采纳了分析哲学、当代释义学以及法国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以语言取代了以往的意识,这种思维的转变标志着,研究焦点不再集中于认识主体和意识内容,而转向语言学的讨论,讨论主体群之间的活动及关系。这种思维倾向凸显了以往教育研究中差异性受压抑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直接介入语言——知识之间关系的讨论。后现代主义特点具有分散性,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所以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思维的创新给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去,以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性高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艺术设计教育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时机的成熟,新思潮的冲击,传统艺术教育应该突破原来的体制,打破旧观念的束缚,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一种符合时展特征,又有利于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现行教育模式。

从某种意义来看,后现代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其所揭示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方面正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所缺少的。后现代的思维特点为我们的现代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思考和融入后现代思维的合理内容,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浅谈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教学管理[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2]任虎马辉:《关于综合性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几个问题》[J]《艺术教育》2007年第1期

[3]马永建:《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a]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部分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4

关键词:研究生;政治观;社会意义;个体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91-02

政治观教育并非是研究生教育的附带物和装饰品,而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明确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1]同样,一名合格的当代研究生必定是专业扎实、政治过硬的青年才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速变化和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前进,研究生的政治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世纪的进程中,我国仍然面临着科学发展和“和平演变”的挑战。因此,加强对研究生政治观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个体意义。

一、研究生政治观教育的社会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承前启后不断奋斗的历程。”[2]研究生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他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使研究生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需要强有力的政治观教育和引导。

(一)研究生的政治观教育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成千上万政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已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发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小康事业的完成,主要是依靠人。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但这不是普通的人,而是“认识到人民自己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3],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根本要求的政治上合格的人。政治上合格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根本要求。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的形式、任务和内容。”[4]其中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完成国家的政治任务,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人民群众是政治主体。当前我们的政治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完成这一宏伟的政治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而政治上合格的劳动者,能把政治思想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研究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是未来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主体,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研究生只有政治坚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具有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的情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责任感,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研究生正确政治观的确立,要依靠教育。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往往与其政治观念的形成有关。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政治的认识就越系统和完整。通过加强政治观教育,引导研究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自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站到维护国家、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走好人生路,接好革命班。列宁曾经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5]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研究生政治观教育在维系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生政治观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也有自己的实际。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什么都搞不成”,“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6]可见,我们要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改革,二是稳定。因此,政治观教育必须有机地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行,这是现实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事业的进行,离不开现代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掌握者――研究生参与。他们的政治观正确与否,关系着改革事业的进步和国家政治的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人对改革开放持不同的观点或怀疑的态度,这一观点在有些研究生中也很有市场。为此,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才能够促进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7]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通过实践活动,把是非讲、利害对研究生讲清楚,从而赢得广大研究生的支持。

其次,研究生政治观教育是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前进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国内形势看,我们的中心工作是现代化建设,但我们必须明确两点:一是阶级斗争虽然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还会以各种新形式、新特点在一定方位内出现并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二是我国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8]这两方面都有个政治问题,都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同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业务)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等,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抓住“灵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总之,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坚持德育首位,这一切都要求必须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

二、研究生政治观教育的个体意义

(一)对研究生进行政治观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

首先,政治观教育和政治引导是研究生个体培养的现实需要。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人的意识活动中,政治观念是灵魂,是准绳。如果不进行政治观教育,研究生的理想、德性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准绳。弱化或淡化政治观教育,是难以达到“育德”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作为跨世纪的当代青年研究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相应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为研究生必备的政治素质,它不仅包括政治觉悟、政治理想、阶级感情、组织纪律,还包括关于政治的知识,对政治过程的了解以及基于这种认识基础之上树立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态度,而且还包括政治参与的方法和技术。如果忽视政治素质锻炼、培养和提高的研究生,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其次,从国内形势看,我们的中心工作是现代化建设,但我们必须明确两点:一是阶级斗争还会以各种新形式出现并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二是我国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9]这两方面都有个政治问题,都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同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业务)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等,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抓住“灵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总之,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坚持德育首位,这一切都要求必须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

(二)加强研究生政治观教育是研究生个体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首先,研究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政治观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研究生会不断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而政治影响是根本性的影响。“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政治观点看待社会、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青年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高级知识群体,在他们走向社会,与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发生联系时,就会从属于某一阶级和阶层并为其服务。”[10]因此,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研究生群体这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表现出来的政治观有所不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必然表现为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人们只能根据这种政治环境的要求确立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研究生处于身体、知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日趋成熟,政治、思想感情变化迅速,处于既成熟又未完全成熟阶段。一方面,政治观基本形成,掌握了基本的政治知识,对社会政治有了独立的见解,具备了较强的认识能力,形成了政治自我;另一方面,因其社会经验的局限,思想不稳定,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左右。研究生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政治观具有不稳定性特征,因而必须对他们加强政治观教育。

其次,政治观教育是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强烈要求青年大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不能有任何偏废,特别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指出:“学生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11]研究生要实现自我价值,要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加强政治观教育是重要的方向保证。现代社会呈现全方位开放态势,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社会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更深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政治与道德、艺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渗透、融合等作用无时无处不在发生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政治知识、政治敏感、政治觉悟等,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参与经济建设。可见,政治观教育能为研究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提供方向指导和目标导向,是研究生成才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43.

[2]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4]列宁.列宁文稿: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407.

[5]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4.

[7]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6.

[8]邓小平.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

[9]邓小平.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5

[关键词]后现代生态主义学困生去中心多元性创造性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主体间性视域下地方院校英语学困生转化与发展问题研究”(11JK0301);商洛学院大学英语教改项目(w11jyjx105)。

引言

“学困生”指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柯克在上世纪60年代所提出。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困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英语学困生在各个高校普遍存在,而且伴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其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英语学困生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以后现代教学观为基础对英语学困生教学进行改革,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化教学的精髓,更利于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和发展。

“后现代”与“后现代教育”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上世纪60年代所兴起一种重要的文化哲学思潮,其影响力波及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并最终与之分裂,它是对传统人文和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否定和反叛。“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富于变化,因此其定义难以界定,但其基本精神和价值模式可以概括为:强调否定性和不确定的思维特征、非中心化的解构策略、多元化的方法论。

后现代教育观正是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教育的工具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后现代教学观强调教育的自主性、隐喻性、平等性、开放性和多元化,提倡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1]。

“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的定义是由德国学者赫克尔(e.H.Haeckel)于1866年所提出,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随着人们对“生态”理解的不断深入,促使“生态学”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大,就本质而言,生态学是揭示生命体之间以及生命体与无机世界之间所存在的复杂关系的学科[3],就广义而言生态学已不单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特殊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中引入生态学的概念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斯图尔特(steward)所提出的文化生态学。1976年,克雷明(Cremin,L.a.)在他的著作《公共教育》(publiceducation)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概念。教育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注重研究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其目的是研究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力求实现教育生态结构的最优化和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佳功能的一门科学。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就有学者开始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方法延伸到教育研究,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根据教育部于2007年8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朝着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课程管理“三级化”以及教育环境“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可见生态化教学将是中国高校英语教育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同时生态化的教学理念必然会为英语学困生的教学提供新尝试和思路。

后现代教育观与生态化教育观之关联性

后现代教育观是一种生态化的教学观,后现代主义者将生态化的观点引入教学之中,使得生态化教学观与后现代教学观休戚相关。后现代教育观强调去“中心化”和“强权性”,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教学过程的对话性和交流性;尊重“差异性”,包容“异质性”,反对追求共识和统一标准;承认和保护学习者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倡学习者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倡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者的不断发展。

生态化的教学观以学习者为本,注重人性,强调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最终实现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发展。生态教学观旨在彻底改造传统教学观念下的教学超载、关系失衡、人性泯灭、话语控制、权力集中、和谐无存等现象。生态主义教学观从根本上杜绝了现代主义教育制度下所造成的学生人格扭曲和精神分裂的现象,充分实现学生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完全解放。

后现代主义对英语学困生教学的启示

英语学困生教学应当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后现代教学观所提倡的尊重“差异性”、“去中心性”、“多样性”及“创造性”重新审视学困生的英语教学,建构生态和谐的英语学困生教学系统。

1.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的“差异性”观是一种生态化教学观的体现。生态教育观以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为基础,承认学生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后现代主义的反对传统教育观念下所产生的“同一性”,提倡“差异性”,尊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让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按同一进度和同一内容学习,并以同样的标准评价他们,如果达不到同样的标准,他们就被贴上“差生”的标签,这种“公平”事实上造成了对学生最大的不公平[4]。后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学习效果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不能成为划分学生等级的标准,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质,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被“隔离”和“异化”。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无可比性和优劣性之分。“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学困生都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不仅使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更能够使他们获得个性鲜明的成长。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其实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个体,促进教育走向良性与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之路。

2.去“中心化”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主张消解“中心”,反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权威”和“主导”地位。后现代主义教学观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师生关系方面应当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消解传统教育中教师的霸权地位,教师应成为学困生的倾听者,帮助者,交流着和支持者,教师应当真心关注学困生的情感与精神的需求,走进学困生的心灵、倾听学困生的心声,成为学困生感情的依靠和港湾。同时,在学困生和非学困生之间也应当建立起平等关怀的纽带,消除对非学困生对学困生的排斥和偏见,使他们能够相互倾听,相互帮助,使学困生能够消除自卑情绪,积极面对英语学习所面临的困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这种“平等协作”的“伙伴关系”正是贯彻了教育生态观中各“主体因子”之间的共同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协同进化最终和谐发展的主张。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性还体现在教学范式从传统的“独白式”向“对话式”的转变。教育活动不是教师带动学生,更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改造。真正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和对话而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对话式”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沟通”、“理解”、“解释”和“意义”的基础之上。然而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独白式”的教学仍处于教学活动的主流地位。教师向学生“灌输”既定的“客观真理”,学生“异质性”的话语权被剥夺,教师用“独白式”的话语权力传递着“真理”的话语,学生主体的“存在性”已经完全消亡。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无疑会在“压抑”、“专制”和“枯燥”的“独白式”教学中迷茫、浮躁、沉沦;相反“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助于充分而合理地发挥学困生被遮蔽的主体性,使他们卸下加在他们身上枷锁,而重新追求自身主体的合理性,以“主体”的姿态回归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对话式”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双向性”“主动性”的交流对话,它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重新塑造了教师和学困生的角色,否定了传统“单向式”、“独白式”的权威教育,形成了一个生态化的教学范式,彻底改善了英语学困生教学的模式。

3.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是对现代主义“二元论”主流思想的颠覆,是一种包容并进的思想。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提倡教育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教育的“差异性”体现在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困生对大学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制定不同的教学评价,打破整齐划一、简单机械的教育形式和评判标准,实行多元化的评价,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评价的标准往往重结果,轻过程[5];重分数,轻能力。分数的等级划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总是在分数的压迫下无法翻身,厌倦学习,从此恶性循环。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既要重视学习过程,又要注重学习结果;既要注重整体,又要关注个体,这种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视角评价学生不仅更加科学合理,而且能够关注个体的优势与潜能,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关怀思想,真正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

4.创造性、开放性

后现代主义倡导创造性和开放性,反对本质主义和必然性。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知识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而主动建构和生成的,知识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个人头脑的创造物”,是主体在与外界的交往和互动中创造和生成的[6],因此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意义的创生。因此,在学困生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困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学生有所发展。例如: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易于知识的建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质疑或提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潜能。

结语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关注教育的生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师生教育内部元素间的整体性、联系性、互动性和平衡性,是一种生态化教育观。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在学困生教学上提出了个体差异,师生平等,教学多元化和创造性的生态化学习理念,对大学英语学困生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方曙光.试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下教师素质的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06,(6):148.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0.

[4]汪乔山.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后现代主义观透视[J].四川邮电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4):621.

[5]高会宗,李春仁.试评传统教学评价机制的功与过[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2,(3).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6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第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内容源泉。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与时俱进的,越来越倾向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宣传与释疑,对当前的国内外的时政热点问题的讲解与分析,为大学生释疑解惑,培养大学生正确分析判断世情、国情及其相关时政热点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思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政治观及其形势与政策观,不断地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不断地要求与时俱进,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为不断与时俱进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因而要坚持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充实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内容,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第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方法指导。首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等。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方法指导。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身心变化,形势与政策教育要适时地进行变革。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这才是理论的价值所在。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贴近大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分析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其次,要解放形势与政策教育者的头脑,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抛除这种“可有可无”的错误想法。再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变革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内容要常讲常新,要把握中共中央最新政策动态,及时向大学生分析时政热点问题,解答学生疑惑。最后,变革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媒介不断创新,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目标导向。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都是符合自己时代要求、解决自己时代问题的科学的理论。而形势与政策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且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时时刻刻地引导着形势与政策教育向着培养全面人才的育才目标努力。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靠保证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也是时代赋予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历史使命。而且,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义不容辞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政治方向。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是要遵循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所要坚持的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的要求,提高其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将他们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治导向功能,让大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善于从政治角度来看待分析当前的一些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纲领、政策、路线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政治方向。

其次,传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泛滥、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时代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弘扬的主流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高校最具时效性的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有效的平台。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这一平台,向大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特点及其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的需要。让大学生及时地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实践意义所在。

再次,营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和谐环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再创新,而不能够付诸实践、指导实践,那也是一种华丽的摆设。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他们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潮,往往不知作何判断,显得无所适从,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重要的稳定功能,这种稳定作用体现为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积极地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理解和认同党和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稳定他们的政治心理,从而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发挥这种稳定政治局面的功能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相互契合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支撑,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靠保证与前沿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在相互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回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解决时代课题。一是共同回应时代要求。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只有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要求,才能获得生机与活力,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也更加深入,同时,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思想交流,文化融合、冲突更加频繁。国际依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西化”与“分化”,特别是对青年人的“西化”,这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在这样一个形势严峻的时代大背景下,把握时代精神,顺应时代要求,就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及其落实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具体教学中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不断回应时代要求。高校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时,为了回应时代要求,一方面,要对大学生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他们的头脑;另一方面,要及时地向大学生传达党中央制定的最新的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二是共同把握时代脉搏。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解决时代问题。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要求、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创新的结果。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攻坚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这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当前时代脉搏。同志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时期,要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7

一、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进步过程

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化的研究有经济特征学派、政治特征学派、科技特征学派、思想心理学派以及多维综合学派。要准确地把握现代化看来不可专注于某一个角度。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英格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书内也认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体系,是由不同的系统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服务四个基本方面。一个社会是否是现代化的,要用系统的观点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我国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中阐述道:“我们所说的现代化,乃是社会主义形态的一种高度发展的文明形式,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全部特征”。总而言之,社会现代化虽然是个综合的社会体系,但它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社会的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具体地说,主要有如下十点:

(1)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英文中在educa-tion(教育)前面所冠的形容词obligatory,其含义为义不容辞的、必须的、义务的。所以这里的义务应当理解为带有强制性的,也就是必须实施接受的意思。义务教育准确的定义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顾明远主编《教育辞典》第1卷,第69页)。1619年诞生于德意志魏玛邦的义务教育,到19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普遍实行,尔后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目前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教育制度,年限一般在5年到12年之间,可见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2)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之上,构筑起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完整体系。

(3)职业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

(4)成人教育高度发展,终身教育思想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贯穿整个教育体系。

(5)教育事业法制化,实现依法兴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也就是说,从教育思想到办学、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的标准,以教育法制化为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高等教育走向“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之路,职业教育走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之路。

(7)教学内容丰富而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各有侧重地设置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8)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采用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声像教学与电子计算机教学。

(9)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制度。

(10)形成完整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社会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的十点要求,大多与教育体制相关,特别是前五条的内容,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2.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现代化,一般是指经济与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采取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政策,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争取达到现代教育水平的过程,以及最终使得教育高度发展,满足本国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教育向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先进水平的转化。教育现代化的水准并无一个绝对的尺度。由于教育本身具有较为复杂的属性,如有社会性、生产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等,因而有的教育规律具有世界性,有些规律依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因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区别,不可能划定全世界统一的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现代化,现阶段可以参照经济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所达到的教育现代化水准,结合我国物质、观念、制度、传统等若干层面的实际状况,确定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各个主要项目的内涵,在实践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

具体地说,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如下七点要求:

(1)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起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为教育现代化奠定思想基矗。

(2)教育目标的现代化。教育要使社会成员具备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人所应有的素质。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3)教育结构的现代化。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功能齐全,效益优良,结构优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要建立完善教育法规体系,加强管理手段与制度的现代化建设,为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法律上与条件上的保障。

(5)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材,建设优秀的教材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6)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视听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进行教学,扩大施教范围,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7)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现代化。以先进的教育科研方法与教育实验手段,揭示出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教育现代化对现代教育的七点要求,涉及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思想基储价值观念、管理原则等问题,故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1.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机构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这两个概念是隶属与包容的关系。教育体制是指教育机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与有关制度的总合,而教育制度是指整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教育体制包容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隶属于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但是教育制度改革有其自身具有的更深刻的内涵,教育制度的创新必须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条件。教育机构指的是进行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场所和从事教育管理及研究的机关。教育应当做广义的理解,所以教育机构应当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如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院校、职工学校等)、学前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辅导站)、成人教育机构(如职工大学、干部管理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考试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如国家教委、省市教委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如教科院、教科所、教育教学研究室等)。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就是符合我国国情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服务的教育机构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

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可以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教育目标、科学的学制系统、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均权型的领导管理模式、法制化的管理制度、健全的教育科研机构与信息网络。

(1)坚定正确的教育目标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建立的现代教育制度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这个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出发点与归宿所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这个双向制约影响链条的中心环节是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政策规定,都要以这个教育方针为核心。衡量教育制度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教育界乃至社会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这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正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诚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科学的学制系统

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也称学校系统。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形式、教育性质、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关系。现代教育制度建设,要求建立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包含各级成人学历教育在内的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保障适龄儿童与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因此适龄儿童与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保证适龄儿童与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还实行制订一系列与学制相配套的完善的制度,如国家考试制度、学生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以及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与教育督导、教育评估制度。这些内容既是教育法的规定,也是建立科学的学制的基本要求。

(3)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也应作为教育制度统摄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正是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现代教育制度,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除实施上述的学校教育制度外,还应实施一系列非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一般指的是学校教育。与之相对应的非正规教育,主要指的是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与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以及广播、电视台(站)等大众宣传媒介形式,向社会公民有组织实施的教育。值得提出的是,我国80年代初期诞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就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投资少效益大的新制度、新形式。

非正规教育可以包容在广义的社会教育之内。社会教育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必将得到高度发展。社会教育中的社区教育同社区建设的结合,是教育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城市与农村将逐步形成“中心城市一县一乡(镇)”为基本形式的网状社会教育结构。这些都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值得探索的问题。非正规教育与社会教育为社会公民提供了与工作、生活密切联系的广袤的学习空间与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它具有实用性、直接性、现实性与灵活性,并且具有与个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特点,因此是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说学校教育制度在终身教育思想统摄下,要进行一系列变革。用终身教育的观念运行教育,教育不再只是人生前一个阶段的事情,而要贯穿于整个人生。

终身教育思想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可以说是使一个在需要接受某种教育的时候,能够受到以恰当的方式和内容给予的最有效的教育。这样,教育就不必也不可能全部集中于人的年轻时代,必须在人的一生中分散地进行。相应地,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有机会接受终身教育,而且还应当主动地要求接受终身教育。

为此,学校教育就为实施终身教育或使社会公民从事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其中包括属于认识能力的智力因素条件与属于志趣、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条件,特别是应具有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否则,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就是一句空话,无法得以实现。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要相应地进行调适,重点是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创造性、教学的双向交流等。仅此还不够,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向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开放,学校的设施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可为成人提供服务,还应开讲座、搞培训、办函授,采取多种形式发挥终身教育机构的作用。终身教育体系,大致来说,包括作为准备教育的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两大部分。学校教育是相对稳定的,而成人教育是灵活多样的。但从整个终身教育体系来说,它是个灵活性的教育体系,实施终身教育要考虑教育设施和教育机构,但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教学的模式、培训的方式和教学的手段,要求管理机构通过联络、组织、协调、咨询、中介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得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充分发挥教育与培训的职能。

(4)均权型的领导管理模式

反映国家教育制度上的特点的模式,称之为教育制度模式。从世界范围看,教育制度模式大致可分为集权的、分权的与均权的三种类型。原苏联、中国、法国属集权型代表,强调国家办学、集中统一管理;美国为分权型代表,强调地方分权,实施开放、多样的管理;日本为均权型代表,强调集权与分权的结合,中央与地方政府均有一定的教育决策权。这里“均权”不是指平均分配权力,而是指大权在中央,小权在地方,中央与地方两权结合。这只是个大致的区分,每个国家在管理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尽一致,不尽典型。我国解放以来,经济上采取原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教育管理上也仿效原苏联的集权型管理模式,强调集中领导。

这种方式在建国初期的历史条件下,集中运用较为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开创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但随着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改革和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集权型教育管理模式不仅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潮流,而且有悖于我国的国情,已大大不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更与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相左。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正是与世界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即均权化相一致的。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取向是采取在国家掌管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发挥地方管理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原则。

《教育法》第十四条中明确提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更具体一点,《教育法》第十四条与十五条的内容指出:①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②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③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⑤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教育工作。以上这些规定,不仅是规范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条款,引导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学校的组织管理要广泛地吸纳社会各界的参与与介入。

(5)法制化的管理制度

教育法制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现代教育制度建设,要求在教育行政管理与学校管理上实现依法管理、依法治教。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8

一、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进步过程

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化的研究有经济特征学派、政治特征学派、科技特征学派、思想心理学派以及多维综合学派。要准确地把握现代化看来不可专注于某一个角度。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英格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书内也认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体系,是由不同的系统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服务四个基本方面。一个社会是否是现代化的,要用系统的观点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我国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中阐述道:“我们所说的现代化,乃是社会主义形态的一种高度发展的文明形式,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全部特征”。总而言之,社会现代化虽然是个综合的社会体系,但它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社会的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具体地说,主要有如下十点:

(1)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英文中在educa-tion(教育)前面所冠的形容词obligatory,其含义为义不容辞的、必须的、义务的。所以这里的义务应当理解为带有强制性的,也就是必须实施接受的意思。义务教育准确的定义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顾明远主编《教育辞典》第1卷,第69页)。1619年诞生于德意志魏玛邦的义务教育,到19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普遍实行,尔后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目前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教育制度,年限一般在5年到12年之间,可见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2)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之上,构筑起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完整体系。

(3)职业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

(4)成人教育高度发展,终身教育思想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贯穿整个教育体系。

(5)教育事业法制化,实现依法兴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也就是说,从教育思想到办学、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的标准,以教育法制化为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高等教育走向“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之路,职业教育走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之路。

(7)教学内容丰富而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各有侧重地设置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8)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采用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声像教学与电子计算机教学。

(9)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制度。

(10)形成完整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社会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的十点要求,大多与教育体制相关,特别是前五条的内容,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2.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现代化,一般是指经济与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采取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政策,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争取达到现代教育水平的过程,以及最终使得教育高度发展,满足本国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教育向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先进水平的转化。教育现代化的水准并无一个绝对的尺度。由于教育本身具有较为复杂的属性,如有社会性、生产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等,因而有的教育规律具有世界性,有些规律依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因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区别,不可能划定全世界统一的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现代化,现阶段可以参照经济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所达到的教育现代化水准,结合我国物质、观念、制度、传统等若干层面的实际状况,确定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各个主要项目的内涵,在实践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

具体地说,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如下七点要求:

(1)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起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为教育现代化奠定思想基矗。

(2)教育目标的现代化。教育要使社会成员具备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人所应有的素质。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3)教育结构的现代化。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功能齐全,效益优良,结构优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要建立完善教育法规体系,加强管理手段与制度的现代化建设,为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法律上与条件上的保障。

(5)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材,建设优秀的教材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6)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视听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进行教学,扩大施教范围,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7)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现代化。以先进的教育科研方法与教育实验手段,揭示出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教育现代化对现代教育的七点要求,涉及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思想基储价值观念、管理原则等问题,故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1.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机构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这两个概念是隶属与包容的关系。教育体制是指教育机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与有关制度的总合,而教育制度是指整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教育体制包容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隶属于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但是教育制度改革有其自身具有的更深刻的内涵,教育制度的创新必须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条件。教育机构指的是进行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场所和从事教育管理及研究的机关。教育应当做广义的理解,所以教育机构应当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如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院校、职工学校等)、学前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辅导站)、成人教育机构(如职工大学、干部管理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考试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如国家教委、省市教委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如教科院、教科所、教育教学研究室等)。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就是符合我国国情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服务的教育机构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

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可以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教育目标、科学的学制系统、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均权型的领导管理模式、法制化的管理制度、健全的教育科研机构与信息网络。

(1)坚定正确的教育目标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建立的现代教育制度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这个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出发点与归宿所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这个双向制约影响链条的中心环节是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政策规定,都要以这个教育方针为核心。衡量教育制度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教育界乃至社会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这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正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诚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科学的学制系统

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也称学校系统。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形式、教育性质、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关系。现代教育制度建设,要求建立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包含各级成人学历教育在内的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保障适龄儿童与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因此适龄儿童与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保证适龄儿童与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还实行制订一系列与学制相配套的完善的制度,如国家考试制度、学生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以及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与教育督导、教育评估制度。这些内容既是教育法的规定,也是建立科学的学制的基本要求。

(3)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也应作为教育制度统摄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正是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现代教育制度,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除实施上述的学校教育制度外,还应实施一系列非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一般指的是学校教育。与之相对应的非正规教育,主要指的是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与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以及广播、电视台(站)等大众宣传媒介形式,向社会公民有组织实施的教育。值得提出的是,我国80年代初期诞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就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投资少效益大的新制度、新形式。

非正规教育可以包容在广义的社会教育之内。社会教育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必将得到高度发展。社会教育中的社区教育同社区建设的结合,是教育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城市与农村将逐步形成“中心城市一县一乡(镇)”为基本形式的网状社会教育结构。这些都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值得探索的问题。非正规教育与社会教育为社会公民提供了与工作、生活密切联系的广袤的学习空间与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它具有实用性、直接性、现实性与灵活性,并且具有与个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特点,因此是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说学校教育制度在终身教育思想统摄下,要进行一系列变革。用终身教育的观念运行教育,教育不再只是人生前一个阶段的事情,而要贯穿于整个人生。

终身教育思想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可以说是使一个在需要接受某种教育的时候,能够受到以恰当的方式和内容给予的最有效的教育。这样,教育就不必也不可能全部集中于人的年轻时代,必须在人的一生中分散地进行。相应地,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有机会接受终身教育,而且还应当主动地要求接受终身教育。

为此,学校教育就为实施终身教育或使社会公民从事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其中包括属于认识能力的智力因素条件与属于志趣、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条件,特别是应具有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否则,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就是一句空话,无法得以实现。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要相应地进行调适,重点是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创造性、教学的双向交流等。仅此还不够,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向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开放,学校的设施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可为成人提供服务,还应开讲座、搞培训、办函授,采取多种形式发挥终身教育机构的作用。终身教育体系,大致来说,包括作为准备教育的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两大部分。学校教育是相对稳定的,而成人教育是灵活多样的。但从整个终身教育体系来说,它是个灵活性的教育体系,实施终身教育要考虑教育设施和教育机构,但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教学的模式、培训的方式和教学的手段,要求管理机构通过联络、组织、协调、咨询、中介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得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充分发挥教育与培训的职能。

(4)均权型的领导管理模式

反映国家教育制度上的特点的模式,称之为教育制度模式。从世界范围看,教育制度模式大致可分为集权的、分权的与均权的三种类型。原苏联、中国、法国属集权型代表,强调国家办学、集中统一管理;美国为分权型代表,强调地方分权,实施开放、多样的管理;日本为均权型代表,强调集权与分权的结合,中央与地方政府均有一定的教育决策权。这里“均权”不是指平均分配权力,而是指大权在中央,小权在地方,中央与地方两权结合。这只是个大致的区分,每个国家在管理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尽一致,不尽典型。我国解放以来,经济上采取原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教育管理上也仿效原苏联的集权型管理模式,强调集中领导。

这种方式在建国初期的历史条件下,集中运用较为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开创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但随着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改革和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集权型教育管理模式不仅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潮流,而且有悖于我国的国情,已大大不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更与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相左。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正是与世界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即均权化相一致的。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取向是采取在国家掌管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发挥地方管理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原则。

《教育法》第十四条中明确提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更具体一点,《教育法》第十四条与十五条的内容指出:①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②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③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⑤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教育工作。以上这些规定,不仅是规范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条款,引导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学校的组织管理要广泛地吸纳社会各界的参与与介入。

(5)法制化的管理制度

教育法制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现代教育制度建设,要求在教育行政管理与学校管理上实现依法管理、依法治教。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9

关键词: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启示

在当前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受现代西方国家道德观念的影响,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面临巨大的冲击,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有下降的危机。科学理解和领会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持续开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用的研究,能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包含四个方面含义,即思想、道、德和教育。“思想”即人的社会政治思想、社会政治原则、人生价值取向;“道”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行为准则;“德”则是人的主体的德性自我、道德自我,是人守“道”的自觉性、自律性表现。孔子认为,“仁”是道德的根本,“道”是人们的理想和行为准则,“德”则是“道”在具体行为中的体现[1]。黑格尔认为,伦理是社会的,道德是个体的,思想则主要反映的是社会要求,是社会的政治规范、伦理规范,而道德主要反映的是对个人的要求,是个人的德性规范。个人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接受社会的政治目标、政治规范和伦理规范,并落实到道德自我的建构,在现实的政治、人伦关系中达到道德实现和人格提升。现代社会普遍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而形成人们的信仰信念方式来维持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具体来说,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调节社会关系,由此保证社会存在的稳定性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作为一种意识形式,道德与其他意识形式诸如政治、法律、宗教等相比尤以道德遵守的自律性为特征。道德不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起作用的,而是靠人们内心信念的自律,通过人及社会扬善惩恶的思想、言行要求,舆论的善恶评价,使人们的行为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教育”则是依照一定的教育模式,将思想、道、德的要求施加于人,传授于人,并将其内化为人的精神和意识并自觉遵守的过程。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也即思想道德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个包容性广泛而又使用频率高的概念,成为超越时代、革新传统思想的代名词。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现代化”是指社会和人的现代特性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活动,具有发展、创造、创新和前沿化特性。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发展创新三个方面。从“时间”上可以把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解为是相对于古代的、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性质”上可以把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解为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继承、发展、转变而来,它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包含着“现时代的性质”内涵。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每个青年必须懂得,只有接受现代教育,他们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2]邓小平同志也在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伟人们的讲话已明确指明了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质,也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现代化教育地位的全面审视和战略思考,对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等;道德教育方面主要是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誉观为核心,以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校要紧紧围绕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入研究新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发展。

二、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的阐述和理解,我们知道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其实质就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在观念、体制、内容、手段等各方面要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实践和前沿化研究探索,最终实现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终极目标。

(一)努力实现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现代化

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现代化是高校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影响其他环节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科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正处在积极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的阶段,思想活跃,独立性强,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同时,也最容易受到西方思想道德意识渗透。因此作为高校教育者要不断研究当前学生思想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实现教育者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教育观念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开放的观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世界科技经济成区域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各国文化相互激荡,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大大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开放程度和社会化程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开放的大舞台,因此高校教育者一定要具有开放的思想观念。既要认真研究在开放现状下如何应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应对多元化道德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还必须研究怎样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模式,打破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校园文化等的界限,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前缘化的开放教育模式,这样才能与现代社会全面开放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第二,科学发展的观念。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的发展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者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不但要继承、弘扬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精神和优良传统,还要赋予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以新的活力,要不断创造发展新的理论与方法。第三,多元化观念。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思想观念的多层次性,道德要求的广泛性,必然成为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的一个侧面,使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呈现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特点。因此高校教育者要立足思想道德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观念,永远保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格局。第四,创新观念。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和发展性,客观地对教育者提出了创新性要求。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灌输、传达、解释、认识、理解,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现代社会和高校学生的实际,创造、创新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大力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教育潜能,提高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二)要努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

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直接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现阶段我国高校要在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誉观为核心,在培养具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四有新人”基本要求下开展传统内容教育的同时,注重研究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现代化必须以目标现代化为前提。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怎样紧跟时展的步伐,实现有力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有效建立现代条件下的社会公秩良俗,是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二是要立足传统放眼世界,具有前瞻性、前沿化。既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绝不放弃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团结友爱、自尊自信的民族精神,又要广泛研究世界各国尤其是主流国家的思想道德内容和发展趋势,如西方国家推崇的民主、自由、人权及等,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三是要不断研究敌对国家和反动势力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渗透,研究在全球化的开放、竞争、信息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抵制反动思想道德意识侵蚀能力的内容。如美国为达到西化、分化中国,全面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于1999年由中央情报局制定并由美国政府组织实施战略性西化分化中国的计划《十条诫令》,其内容有:“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为他们制造对色情产生兴趣的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耻,一定要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其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3]等,针对这种裸的文化、道德战略进攻,我们怎样思考和应对这一问题,如何让青年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和抵制能力,如何做到“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心”,这都是在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时代高校必须深入研究的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新内容。

(三)努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制现代化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制现代化,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而且是实现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制,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决策与管理体制、运行与监督体系。要通过体制现代化,实现教育决策、管理的现代化。其一要充分尊重、发挥教育者在教育决策、管理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更多的人关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要依靠群众,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集中群众的创造智慧。其二要遵循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态势要求,依照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办事,改变过去凭经验办事的传统方式,克服主观性和盲目性。其三要使思想道德教育适应法制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使之系统化、规范化。要形成体系完善、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环节配套的系统,即既要有研究、决策、咨询系统,有实施、执行、协调、环境影响系统,又要有反馈、调节、检测评估系统,以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系统、有序、高效运行。要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政策、队伍建设等有章可循,有制可行,对特别突发事件,有多种预案应对。其四要符合现代社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即各种教育机构设置、人员、经费、设备投入都能充分合理调配,发挥最佳教育功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四)要努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现代化

思想道德教育手段,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传递、接受思想道德信息的工具及其使用的方法。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如课堂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虽然也能发挥相当好的效果,但手段单一,方法单调,储存、加工、传播的信息量少,效能低。与网络、卫星电视、广播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广泛影响已不相称,与大量思想道德信息传播要求的广泛性、及时性、渗透性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要在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地在教育中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载体,改造教育信息的传递介质和途径,以实现教育手段的科技化、信息化、前沿化,最终达到效果最佳化,如互联网化、“天地合一”传媒化、高科技光电声动漫实景模拟演示教学等,通过实现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现代化,使之成为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力量。

总之,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是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在坚持和发扬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基础上,深刻领会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不断研究和探索现代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一核心,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始终紧跟形势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卢有志.略论道德信仰的含义特征及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60-63.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篇10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怎样让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大国,现代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否可以承担起这个沉重的的使命?答案当然是不行的。因此,在此之前,中国加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力度,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在含义。伴随着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教育的改革为中心和制度创新教育为重点的课程改革也被摆上台面。从我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让学生作为“整体的人”成长,学生的生活和科学世界的整合,寻求学生创造个性化校园文化来看,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公民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界的崛起。

关键词:现代教育公民构建有机结合

一、现代教育的含义

要想弄清楚现代教育的概念,我们就必须先领会教育的意义。古代中国没有教育这个说法,教和育有着不同的意思,教是教化,育是指培养自己的孩子,使其从善。中国喜欢从品德培养来讲明教育的意义。在现代化的前提下,现代教育理念它经常是与传统教育相违抗的。对于现代教育的定义,在教育范畴有不一样的观念。一个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分为古代和现代社会,因此,教育也相应地被分为古代与现代教育。当代教育的受教育者们被教育者教化成顺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现代社会活动的人。其他的一个是在性质的维度上,将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指的是西方教育历史上的两个流派,即传统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广义的传统的教育是历史的继承并广为流传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的教育系统;广义的现代教育是与当代生产,当代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匹配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仅仅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一个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紧密联系,被其推进和制约着的教育体系。将这些教育的含义整合,其实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的产物,收到现代化影响而形成,现代教育与现代政治制度、社会体系的设计密切相关,作为现代的社会体系中的成员,现代教育让现代人类开发和利用人自身和社会自然的能力达到了不可置信的水平。

二、公民社会的含义

公民社会是一个相关学科范畴出现的比较多的词汇。公民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概念。在近代社会之前,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经过区分,

公民社会中的现代意义开始呈现。在本文中,就是在现代的公民社会前提下对现代教育和公民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公民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来说,确定的公民身份和公民资格是十分关键的。

三、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建构的联系

现代化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中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推动,致使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有着独特的含义。公民社会的建设是被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的,现代教育在中间起到十分关键的效果,是公民社会里不可或缺的成分。它和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一起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设,它对培养公民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确立公民身份发挥着不同凡响的作用。现代教育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一个特别的体系。在现代化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特殊的联系。(1)、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必要前提

在工业革命以前,市民社会与国家整合,社会没有独立性,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组织。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某个水平时,公民社会开始形成,是以公民社会具有现代化的气质。当公民社会以一个独立的形象出现时,表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出现了裂纹,传统社会的秩序和系统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崩溃和重组,每个公民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个体,这种主体性很大程度的激发了他们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形成了,在宗教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了多样性。如何保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团结,近现代思想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功能。教育是公民社会的一个主要成分,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十分明显。

(2)、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保证

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现代公民社会在开始出现之时,就和现代教育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作为同样具备现代化气息的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现代教育一直围绕着公民社会的需求在实施。现代公民社会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从国家政治和公民社会的统一整合中分离开来,形成市民社会和国家政治社会,第二步是公民社从私人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公共领域的奠基。公民社会离开国家政治社会和私人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现代气息的领域,它会经历重新建设的过程。现代教育的现代性同样跟随着公民社会的现代化,使现代教育在个体社会化和知识权利合法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对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安全系统,它并不是在物质方面保证公民社会的持续,而是要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来保障公民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新的世纪刚刚开始,人类面对的制度创新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甚至学校教育模式的改进,这是一场绝不可能快速解决的改革,而是一场长期且艰辛的战斗,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在建构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我们应该关注到,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建构主义理论对传统的文化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形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育制度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质疑。虽然一些流派研究建构主义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他们观点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能够互补,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构建主义对学者和老师的要求是需要勇气,但也必须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相一致的方式从事相关研究。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实践探究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拒绝任何机械快速的模式,避免走老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