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学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2:09

能源科学技术篇1

【关键词】体能训练;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科学探究

1、前言

在现代技术高度分化的与高度综合的今天,体育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体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作为竞技体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高度重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不同的运动项目除了有自身的特点外,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创新训练理论,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技术训练,已经祸不单行。在体能训练中理论创新除了结合运动解刨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外,还要结合运动训练学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有的训练理论加以否定肯定再否定。最后形成成熟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理论。

2、体能训练伴随竞技体育和人体运动能力需求的变化而发展的

有关“体能”的概念来源,早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国际运动医学会就成立了“国际体能测试标准化委员会”,并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六大内容;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试、生理学测试、体格和身体组织测试、运动能力测试等。对此拉森提出了构成运动员体能的10大因素包括:防卫能力、肌力能力、肌爆发力、柔韧性、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耐力。同时,1983年熊斗寅和卢先吾合译的《体育运动词汇》中的身体负荷能力physicalcapacity也译为身体能力或“体能”。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有关“体能”的解释为:指人体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等两部分构成。何雪德1等根据“体能”一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和频数,推测“体能”概念可能是1983年项群理论的提出后,体能与技能相对应而存在,体能这个概念日益被教练员、运动员所接受和使用,同时在对外学习交流时“体适能”的传入和中国特色化,体适能也日益融合到体能概念中,并逐渐流传开来,确定下来,特别是1994年开始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炒作,使“体能”一词家喻户晓。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学会对适能的定义是:适能是个人运作的能力,适能好的人具备下列条件:配合遗传的适度器官健康以及应用现代医学知识的能力。足够的协调、体力和活力以应付突发事件及日常生活。团体意识和适应团体生活能力。充分的知识和了解以决定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参加全面的日常活动应有的态度、价值观和技巧。有利于民主社会的精神和道德特质。适能包括5个部分体适能、情绪适能、社会适能、精神适能、文化适能2。

3、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方式

在体能训练领域国内外现如今也是百花齐放,有很多门派对于同一训练的效果所使用的训练方式持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有基本的训练理论产生,在中国的体能训练中有普遍出现大训练量,大训练强度的状况。这是因为教练员大多对于体能训练所遵循的原理有所不懂,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一节训练课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纵观所有的运动项目,除了马拉松比赛时间超过90分钟之外,大多项目都是在90分钟之内完成,这一原则的把握就要求在体能训练中时间不要过长,另外一条训练原则要求在训练当中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做的动作姿态控制,假如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运动员手持哑铃必须身体保持正直,建议坐在板凳上进行练习,为什么要坐着却不是站在呢?这是因为在直立的情况下训练的着重点不如坐着,因为站着的时候下肢在神经调配下会自愿参加到训练中帮助上肢运动,这应的训练效果就有违背训练的最终目标,另外一个就是训练中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在训练中有很多训练状况是运动员自身感觉负荷很大,就会要紧牙关,屏住呼吸,这样就打破了正常的呼吸节奏,进而影响到血液的载氧能力。中国运动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力量大,但却容易受伤,这种情况不能归结到运动员的特质状况不好,这是因为人体中639块肌肉,在传统的运动训练中有很多小肌肉群得不到锻炼,进而导致人体整个运动链中力的传导流失很多,比如排球运动员的主公手,就必须有发达的上肢力量作为扣球的保障,但是对核心躯干的力量训练也不容忽视,因为很多球都是在跳起的状态下扣杀球,在空中运动员躯体处于失重状态,将全身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上肢,身体躯干保持直立,通过下肢的起跳将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经过核心躯干,整个运动链都是处于一个运行状态,才能挥出有力的扣杀球。最后在训练中姿态的控制还有预防运动伤病困扰的作用,比如一个做深蹲的运动员,在承载很大负荷以后做蹲起,膝盖如果超过脚尖,那么躯干所承受的压力对膝盖的损伤将会最大,因为阻力臂大于力臂。这时候承受的负荷最大。再一个就是起的时候注意发力点,做蹲起要到达的的训练效果是强化膝盖周围的肌肉,进而保护膝盖。但是很多运动员的膝盖经过大力量训练之后都会膝盖有损伤。根据上述的例子可以肯定的到处训练原则的遵循,是与运动训练理论的支持有关的,这些训练原则都是根据人体在运动中生物力学,生理学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结语

原理是人们对训练认识的结果,是对规律的反映。原理是主观的反映客观规律。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为了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依照相应的原理去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就是原则。训练原理的产生也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训练规律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要把握运动训练规律,掌握训练原则。3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体能训练始终都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年度,不同运动项目其身体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比重、负荷量也有所不同,就是在一个训练年度里因为不同的训练时期,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在体能训练中有很多训练原则就是遵循哲学中的原理比如说;循序渐进,在运动训练中对于一项训练内容的训练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反应是有周期性的同样一个刺激在长时间的一个刺激都身体就逐渐适应,如果不调整符合就不会有新的刺激参与到训练中,这样就失去训练效果。系统训练,为什么要系统训练,这是因为运动员是一个有机体,在做出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在协调配合完成动作,另外运动员的身体也是逐渐适应训练,假如一开始就进行爆发力力量训练的时候,很容易受伤,并且不会出成绩,这是因为运动员连基本的力量训练都没有进行,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结合,没有力量谈何爆发呢!从实际出发,就涉及到运动的项目实际,运动员自身条件的实际,目前所处状态的实际,在训练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科学的处理好专项训练。

【参考文献】

[1]何雪德,龚波,刘喜林.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2):9-13.

能源科学技术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技术

技术哲学家艾德(D.ihde)曾深刻地指出:“虽然在低技术(lo-tech)的条件下,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灾难,但现代高技术(hi-tech)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却极大加速和加强了这一过程。”循环经济正是在科学技术的“无度”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循环经济模式是作为一种解决其堆积如山的生产垃圾及废物的主要手段而被积极发展。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循环经济模式则不失为一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双赢’经济模式,通过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既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实现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目标。”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经济体制,其发展会牵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其中,最为首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变革。“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而科学技术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唯有科学技术的合理变革才能带动并支撑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就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以探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会导致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体制下的作用与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作用有所差别。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进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关键因素,“科技-生产-经济”的统一体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建构。但从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上看,科学技术在传统经济发展中只能是作为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发挥作用。比如,借以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等。而新型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所组成的大系统,科学技术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这也就决定了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也会发挥其不同以往的独特的支撑作用。总的来说,科学技术要作为一个子系统加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中,也就意味着,在循环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将作为内生变量进入生产领域。曾有文章指出了上海市推进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至少在三个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环境保护技术

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目标。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有两种手段:一是从源头上开发少产生甚至不产生污染物的技术,这种技术被称为“清洁技术”;二是在产生污染物的情况下,采用消除污染物的技术,实现对有毒有害的废弃物的净化处理,这种技术被称为环境工程技术。清洁技术是与循环经济基于同样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欧共体委员会1985年对“清洁技术”做出了定义:“旨在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或浪费的根源,并有助于节省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任何技术措施。”目前,世界各国在清洁技术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大体上说,清洁技术“现在主要的努力集中在材料替代与能源替代两个方面,即用无害材料替代有害材料,如用干净能源替代肮脏能源,等等”。在企业层面实施以清洁技术为主体的清洁生产实际上就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小循环。在以往的生产发展中,在材料与能源的选择问题上更多地被生产者所考虑的无疑是成本问题。因为在其他影响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原材料的成本越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能越大。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要求既满足成本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能越大。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要求既满足成本低,又能够实现尽可能的降低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人类只能依靠人类发展的智能武器——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当然,清洁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力量。当科学技术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材料替代和能源替代的时候,就需要得到另外一种技术力量的支援,这就是环境工程技术。这种技术与清洁技术不同,它无需改变任何一道工业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添加科学的净化装置,使最终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无毒无害,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对企业而言,从短期利益与企业自身的利益来看,添加净化设备与装置从直观上看似乎是增加了成本、减少了收益,是“亏本的买卖”。然而从长期利益与人类全体的利益来考虑,事实却并非如此。大自然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生产车间”,它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原材料。一旦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导致这一“生产车间”的“减产”甚至“停产”,造成“供不应求”甚至“停止供应”,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企业的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如果说环境保护技术主要针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就是主要针对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循环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技术环节。从根本上说,所谓废弃物是具有相对性的,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其“价值”一定程度的恢复,变废为宝。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同一生产过程,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提取废弃物中所包含的有用成分,再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转化为资源重新投入生产过程;另一方面,这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可能会被转化为另一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资源,甚至这一产业的废弃物可能会被转化为另外一个产业的原材料。这也为中循环乃至大循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项目开发。例如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有:信息产业废物资源化技术、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有机废物堆肥化技术以及利用废物制取建筑材料的技术等。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弃物产生,如果能够在废弃物的充分有效利用方面取得突破,也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则会使资源短缺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三、新能源技术

能源就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现代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动力之源。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能源问题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源大战。尽管没有硝烟、没有炮火,这场战争同样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前途的战争,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形势复杂的战争。越是发达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这是由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可以将世界各国的能源大战归结为一场科学技术的战争。新能源技术就是开发比现有的资源效率更高、污染更小的新能源的新兴技术,主要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新能源技术的诞生具有巨大的意义。首先,人类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柴薪、煤炭和石油。柴薪属于一种低能能源,它所释放的能量只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煤炭和石油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就意味着它们会有枯竭的一天,人类以往对能源的无节制地使用更是加速了其穷尽的进程。而新能源技术以开发新能源代替旧的能源为目的,致力于开发高能量且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其次,石油和煤及其制品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对大气产生巨大的污染,从而破坏自然环境以及影响人类的健康。而新能源技术所致力于开发的新能源则是经济、无污染的理想能源,可以称其为清洁能源。

总之,新能源技术所带来的新能源无论是从性能、来源上看,还是从对环境的影响来考虑,都远远优于煤炭、石油等旧的能源,是未来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基础。上述三项技术都与发展循环经济以保护环境的目标相统一,甚至有人提出“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技术和废弃物(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环境保护与防止资源短缺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两个问题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得到解决,循环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当然,除了上述三项技术之外,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来支撑其发展,这也就决定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滕福星:科技进步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3]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童天湘:高科技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能源科学技术篇3

以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为背景建立的工业体系主要是传统产业,多以开采原矿出售或出售初级选矿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产品,采掘业的比重大于加工业,产品单一,不能形成合理的产品链。选矿工艺不成熟,开采方式落后,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如柴达木大部分盐湖矿床为多种有益组分共伴生的综合矿床,但目前只是开发其中的一种组分钾。由于综合利用工艺尚未解决,其它镁硼锂等有益组分没有综合回收利用,使得钾盐开发中老卤就地排放,原卤进一步老化,钾矿资源遭到破坏;芒硝的开采多为人工开采,采富弃贫现象严重,形成资源浪费;元明粉生产工艺及设备落后,早已停产;高纯镁砂的生产工艺不过关,至今无法组织有规模的生产;溴、碘、铷的综合利用,尚未进行新的深入研究,无法考虑开发利用问题,严重制约了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部分地方小厂在矿产资源中还在使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有的工艺和生产成本均缺乏竞争力,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柴达木矿产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由此可见,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同时科技进步也将对柴达木地区科技资源的整合、科技布局的调整、科技进步的方向、科技创新的重点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了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评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别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那么这种经济增长就是集约型的。否则,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粗放型的。因此可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一方面,循环经济是一个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为一体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不论是企业清洁化生产,还是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不论是资源的生态化利用,还是废弃物的再生化处理,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而科技进步则是解决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主导力量。调整资源开发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推动和支撑。

1.科技进步对资源开发的影响

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所导致的。科学的资源开发战略,是在不断有序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拓宽对现有资源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推广应用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系统化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煤炭资源为例,煤的洁净燃烧和转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煤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又如在材料方面,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重新设计材料性能,使其与生态系统相容。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资源开发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

2.科技进步对减少资源消耗的影响

科技进步一方面使人类可以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减少对传统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少用或不用污染性资源;另一方面使人类可以减少各类资源的使用量。要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就必须采用新的技术生产节能产品、设备和生态环境材料。如节能电光源、绿色照明技术与产品、节电和节水产品与技术、变频调速技术及产品、工业节油技术及装备、节能型家电、节能型燃气设备、节能型供热供暖设备、节能型建筑产品及技术、节能风机、水泵、冰蓄冷技术、节能型机电设备等新型能源转化材料与技术、绿色工程材料与技术等。

3.科技进步对治理环境污染的影响

粗放式经济增长在我国总的经济增长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巨大破坏来获得利益的生产模式还没有得到完全改变。对已经被污染的环境,如果任其自然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周期。利用科学技术,如水化学技术,空气净化等技术,可以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进行抢救性整治。同时,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清洁生产,把污染治理从生产的末端扩大到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省能源、污染小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考虑后续的废物处理问题。总之,通过科技进步,发展一系列环境友好技术和生产工艺,以达到减轻污染,减少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呈现出一种加速增长的趋势。从有文明史记载到20世纪初,全球经济规模只增长到约6000亿美元,而这还不足现在全球每年经济规模增加的数量。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而全球经济规模将达到150多万亿美元,是现在的5倍,如果人类继续沿袭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规模的增长对环境所形成的负荷是不言而喻的,必将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面临一种两难境地。当前,人们力图通过大幅度降低污染强度而实现人口总量绝对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情况下的抑制环境退化的目标,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正是发展循环经济所要达到的目的。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进步。无数事实证明,科技进步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真正解决好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和谐发展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在改变人类命运的过程中具有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今天,在人类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两难境地,从而寻求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关头,把希望再一次寄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上。在讨论科技进步的重大意义时,一个更为现实的背景是:在全球跨进新世纪的时刻,各主要国家都在纷纷考虑21世纪自己在国际领域中的地位,并为此制定战略和对策。在形形的战略和对策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不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一个日益显著的趋势是,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经济竞争和国家安全这几个重大战略课题被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予一体化的考虑。这至少表明,科学技术发展已经被十分密切地结合到有关环境的战略与对策的考虑中。在跨入21世纪的前夕,我国政府提出了以“科教兴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这与循环经济发展是完全吻合的。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如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生态产业链、环境工程等都有对科技进步的要求。科技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和手段,开拓新的可利用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2.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因此可以说科技进步可以控制资源。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而存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意义在于其同生产力其他各个要素的渗透和融合。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其他要素之间不是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即科学技术是作为乘数乘到生产力三要素上去的。显然,当科学技术为零时,生产力为零;当科学技术不为零而大于零时,生产力便会成倍地增加。科技进步越快,这个倍数越大,经济增长就更快。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快科技进步,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3)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导力量。从根本上来说,产业的形成、分解和新兴工业的诞生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历史经验证明,三次产业的依次出现和重心转移以及各次产业内部各个阶段的依次递进,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科技进步改变产业结构的过程是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可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机器设备去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技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应用的密度越来越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当技术水平高度发展时,生产的高效率使得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又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结构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4)科技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科学技术落后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科技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如,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产生,就帮助人们认识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其危害;第二,科技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如,生物工程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运用,都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三,科技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关键链接技术及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模式,不是传统社会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模式,没有先进循环型技术路线支撑,循环产业链就不完整,循环经济技术必须创新。因而,可以说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生命线。

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环节是形成循环生产技术体系,没有能够实现循环生产的技术就不可能进行循环生产,更不可能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循环生产技术并不等同于环保技术,尽管它们具有环保功能并在环保产业中广泛运用。这是因为,循环生产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普遍存在于各个产业、各种生产活动中,它是新工业生产技术的广泛集成和组合。例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都要参与到循环生产技术的集成中,才能形成全面的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目前,循环生产的技术要素并不缺乏,主要是缺乏自觉的组合与使用。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是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实现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的需要,也是实现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的一个重要措施。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涉及的矿种多,需要多种技术的组合与集成创新,才能促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生产水平,缓解和解决目前矿产资源在传统资源开发模式下存在的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和问题。但是,就目前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而言,相当多的技术多为一枝一节,不具有循环经济所要求的跨工艺、跨流程、跨行业、跨部门等基本技术特征;有相当多的技术在循环经济概念提出之前已经出现,多为过去在“清洁生产”中生产和使用的技术,只不过是现在再挂上“循环经济”之名;相当一部分技术的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低。另外,循环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但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的全部问题。因此,在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我们不能把循环经济与科技进步对立起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同等重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发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第一,要利用新材料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推动矿产资源工艺技术设备的高科技化。我国工业设备各个年代生产制造的都有,由于国民经济一直采取粗放发展的方式,忽略对已建成的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少设备都属于应该淘汰的落后设备。因此在循环经济高科技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生产设备分类进行淘汰或改造,根据自身条件加大力度实施工艺设备技术改革。

第二,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推动、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支撑和引领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通过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高,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解决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问题,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广推进循环经济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道路。

第三,下大力气扶持一批在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型高技术企业,通过大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带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提高。重点要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循环经济型企业。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高新技术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高新技术具有高、精、尖、新的特征,但是高新技术不等同于“清洁”技术,也不是没有污染或污染程度低的技术。高新技术也有环境污染问题,也要消耗短缺资源,而且高新技术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连带性等特征。以美国为例,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为主的硅谷地区就存在着典型的高新技术污染。据美国硅谷报告的污染状况:一是高度危险的废溶剂等化学物质正从约80%的地下储罐向外泄漏;二是地下水中发现了大约100种化学物质;三是圣克拉拉郡发现了150多处地下储罐有泄露,并且有200口公共水井和私人水井被污染;四是每年有3~12万t的重金属从硅谷通过地下水道排入旧金山湾,正在使附近的湿地蒙受严重的环境危害。另外,硅谷的大气污染也相当严重,对此,要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要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其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也应该适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要运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来规范高新技术,要构筑从宏观到微观的主体化环境保护体系,以防治高新技术污染,使高新技术在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水平时遵循“绿化”的方向。

四、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传统产业的增长模式,是以低水平需求和产业结构为背景,所需求的都是成熟技术或中低水平技术,这些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就可以解决。随着成本要素的不断提高和增加,低成本利润的效率逐渐降低,中低技术的市场空间日趋缩小,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保持增长,就需以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依靠科技进步改造和振兴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的传统产业。要加快科技进步,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以先进科技为先导把矿产资源开发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贡献程度,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各产业技术相结合,带动矿产资源开发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从高能耗、高物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要重视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传统产业的内涵发展,依靠高科技的投入,解决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综合回收利用差、投入产出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依靠高科技的投入,提高现有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新的生产部门,延伸产业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使现有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性能比有较大的改造。

能源科学技术篇4

一、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变革

在农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非常缓慢,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揭开了工业经济的序幕。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实现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产生的以核能、激光、计算机、电子与信息等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以制造工具为主的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化生产的主体,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实现了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科学化改造,使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完成了生产力由“硬”到“软”的过渡,从而使知识经济成为了一种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如果说农业经济是以原生性资源(土地)为基础,经济发展取决于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工业经济是以再生性资源(制造品)为基础,劳动力、商品和资本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知识经济则是以智力资源(知识、人才)为基础,以知识的创新和投入为主体,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和创新性知识的广泛应用。

二、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科学知识为资源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中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是知识、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即以智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力系统。因此,科学技术是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科学技术导致了高技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中叶,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技术群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导致了以信息生产和服务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技术产业开始出现。它们的兴起,使产业结构的链条得以向前延伸,拓宽了经济发展的领域与空间。

2.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以科技密集度大、创新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这使新兴产业和应用新技术的产品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3.科学技术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表现为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在全部产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4.科学技术导致了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成本降低、性能改善,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品种不断涌现。

三、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智能化。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升级换代,即由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跃升。而促成这一质的变革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系统的全面改造。

知识经济之所以有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就是因为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并且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因此,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就比工业经济中占有稀缺自然资源――土地和石油等更为重要。今天经常为人们所提到的则是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他的成功主要靠的是无形的资源和财富――知识。

2.现代科学技术对知识信息来说具有核心地位。发达国家高科技的产值、出口额的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其他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作为首要依托的经济,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实质上也就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四、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工业经济时代,机器、设备和原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

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即有实物资源,也包括知识和信息资源。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资源、甚至是主体资源。

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能源科学技术篇5

关键词: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41-0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今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日益依存于科学技术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人类才能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振兴科技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且日益尖锐,解决粮食问题只能依靠科学技术

目前我国每日每人食物消耗2600~2700大卡的热量,消耗蛋白质60~80克,而人均每年占有400千克粮食,大体上可以满足这一标准。当然食物质量不高,动物性蛋白不足,仍属于低消费型。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仍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如果不依靠科学技术的突破,农业生产很难获得大幅度的增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

(二)经济增长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中国的第二产业以高于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增长,在工业化过程中要维持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将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尽管中国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高,经济增长必然要受资源的较强制约。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提高工业生产和其他部门的效率和效益,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

(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需要有科技来引导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将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对新型、优质、名牌消费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迅速改造传统的消费品工业,发展新型消费品工业。但当今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能源和资源高消费模式,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并不适用,中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努力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费水平的前提下满足消费需求。

(四)以技术创新促进新的产业群成长,才能有效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高通货膨胀中,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价格提高是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向以节约劳动力为目标的技术进步方向发展。同时,产业向着以技术设备代替劳动人员,向着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要求为产业服务的服务业快速增长。

二、中国在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领域面临的挑战

(一)科技整体水平仍比较低

科技部2005年完成的对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资源环境和先进制造六大领域的调查得出明晰的结论,我国科技总体研发水平落后领先国家5年左右。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二)部分产业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生活科技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境保护产业的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成为与信息、医药等相当的产业,每年以5.5%的速度增长。而我国这些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称,需要在大力发展有关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推动这些产业的规模发展。

(三)科技成果转化慢

中国的基础研究和尖端技术发展较快,而一般产业技术发展过慢。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由于开发试验资金不足长期不能产业化,却用大量外汇重复引进国外技术。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技术交易和技术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科研发展和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没能起到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四)技术改造、引进与国内研究和开发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严重存在着重引进、轻开发、重建设、轻改造等现象

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引进对加快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相当重要,但引进后的自我开发、吸收和创新则是赶上并超过技术先进国家的根本所在。而中国一直以大量重复引进生产能力为主,对引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创新的投入一直很低,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而且抑制了中国国内的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一直处于跟踪国外而无法超越的状态之中。

三、发展科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政策措施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十一五”期间,要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力争取得重要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若干重大科学工程,支撑科学技术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上述发展方针和目标的实质,是要以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

(一)加强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适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进行可持续发展技术选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形成一套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系统和比较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经济体系。促进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的配置合理的科技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的研究。

(二)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科学研究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瞄准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选择中国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开展研究。结合国际科学发展和中国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新兴带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组织实施一批有重大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的关键项目和能够提高国家的主体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

(三)加强中国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

(四)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研究制定中国清洁生产技术政策,开发、引进并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特别要加快清洁生产工业技术的开发利用。开发应用典型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通过采用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技术来降低单位产值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污染的最低限度排放。围绕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体系的建立,开发水资源和水处理、烟气脱硫、资源循环与再生综合利用等技术。

(五)加强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文化宣传和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全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危机感;通过公民义务教育和新闻媒介宣传,加强对全社会的科学知识普及,创造一个崇尚科学知识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宣传科技成果,使人们了解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渐进过程和内在规律,树立对发展科技的正确认识,增强民众的科技意识,推动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解决的是中国前进的方向问题――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中国前进的路径问题――光发展不行,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发展,才是惠及全社会成员的发展,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发展。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正在进行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许多更深层次上的自然规律也有待于我们去深入认识。只要我们不断地认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将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信领王孔秀王希荣.可持续发展概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能源科学技术篇6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技术

前言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焦点话题,如何科学利用资源实现加速发展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水文水资源是重要的基础型资源,对于保障经济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和保障价值。水文水资源技术是新时期信息技术、控制理论、生态科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统一体,对于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科学利用水文水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在生态恢复、环境保护、水系治理、水资源管理、抗旱排涝等重要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确保社会总体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对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予以高度地重视,要认清水文水资源技术在我国发展的实际,清楚地了解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探寻新时期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的措施和要点,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扎实的基础和技术性保障。

1水文水资源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1.1水文水资源技术的预测预报技术

当前水文水资源技术通过预报预测技术大大提高了书剑能力,从而为社会整体提高了抗旱和防洪的能力,使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减灾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预测预报采用气象与税务结合、天气雷达技术和分布式水文模型,实现了预测预报准确性的提升。

1.2水文水资源技术的监测技术

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包括了新型、高灵敏度的水文信息的监测传感器、远程传输、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与设备、地下水温度和水位等自动监测的技术与设备、河湖水质的红线自动监测的技术与设备、依靠卫星遥感信息进行大范围的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分析技术与设备等。

1.3水资源的配置与调度技术

水文水资源技术将总量控制来作为核心的统一调度的流域水资源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从单一的水利工程调度跨越到跨流域或全流域多水源(过境水、地下水、地表水)的统一配置和调度技术。

1.4水生态环境改良与水环境治理技术

水生态环境改良与水环境治理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污染的问题,并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改善改良生态环境。从宏观上来看,水生态环境改良与水环境治理技术包括了富营养化水体的水上种植的技术、城市乡镇河网的多功能疏浚技术和设备、大型渠道的清污技术、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生物的操纵技术和淤泥固化的技术等。

2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

2.1水文水资源技术监测水平低下

当前我国的水文水资源技术存在着技术总体水平不高的实际问题,对于水环境中常见的干旱、洪涝等实际问题的实时监测存在着能力方面的不足,这导致的水文水资源设备和技术难于满足水文预测预报工作的需要,更谈不上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

2.2水文水资源技术的理论基础薄弱

生态水文研究是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基础,是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发展方向,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和理论存在着基础不牢、研究不足的问题,特别在旱区、寒区、水系和森林方面的研究异常薄弱,严重影响了水文水资源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3水文信息缺乏共享

水文水资源技术强调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而实际的情况确实由于投入的不足,水文水资源技术的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出现建设上的滞后问题,水文水资源信息难于交换,信息的完整性也得不到保障,这与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不能合拍。

2.4水文水资源技术的新方法应用缓慢

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水系整治是水文水资源技术的新方向,由于主观认知上的不足和客观资金上的限制,导致水文水资源技术的新方法不能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不能及时将水文水资源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导致恶性循环,影响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再开发和在应用。

3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的趋势

3.1对水文事件的预报和监测能力

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发展将会突出水文信息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要与气象卫星、监测站、气象雷达形结合,形成水文水资源的全面观测体系和立体监测网络,这对于整体水文事件和极端水文事件监测和预报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2水文水资源技术的跨学科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讲求的综合和交叉,水文水资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社会科学、生态科学、经济学呈现出交叉互补的态势,这有利于水文水资源技术的丰富和完善,同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也有利于整体生态的修复与协调。

3.3高新科技元素在水文水资源技术中广泛应用

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大发展的今天,水文水资源技术得到高新科技元素的辅助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应用方式的突破,要把握这一时机,立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以技术融合为手段,不断提升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应用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事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水文水资源技术应该起到先行军和探路者的作用,要围绕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积极开展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应用工作,真正起到信息引领、技术支撑和基础服务的作用和功能。当前水文水资源技术的进步正在加速,要把握这一前所未有的良机,通过水文水资源技术的深化,实现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水文水资源技术的长远价值,为社会提供更为丰富和有效的水文水资源,在确保水文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促进和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文明,董增川,钱蔚,朱成涛.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007(08).

[2]王银堂,田庆奇,袁小勇.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需求分析及推广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0(11).

[3]徐明珠,杨洋,王海荣.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09).

能源科学技术篇7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

能源科学技术篇8

〔关键词〕图书馆;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版权问题;资源挖掘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19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100-03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Chinasscienceandtechnology,toenhanceChinasabilityofscientificresearch,thispapertookthenetworkdevelopmentlibraryasthebasis,throughtheresearchandanalysisofonlinelibraryofnetworktechnologypopularizationinthedevelopmentenvironmentoffreeacademicinformationresourcesminingbranchofinstituteofcopyrightissuesinvolvedintheprocess,withthedevelopmenttrendofinformationmoderniz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relatedChinaslawsandregulationsandsupport,tosort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opyrightissuesinvolvedinLibraryandinformationusers,theoriginalofthethree,fromthemacrolevelandmicrolevelperspectivetoproposethesolutiontothelibraryoffreeonlineacademicinformationresourcesminingcopyrightproblemsinvolvedintheprocess,inordertocreateagoodenvironmentforacademicnetworklaythefoundation.

〔Keywords〕library;freeacademicinformationresources;copyrightissues;analysisandresearch

如果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科技的普及运用则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网络科技的支撑下,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平台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而起的网络图书馆学术交流平台更为当代科技研发者带来了多方面的便捷,但这也加大了相关信息资源管理难度,尤其是针对部分免费学术资源的管理。近年来,随着法制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知识产业产权的保护格外重视,在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过程中,如何协调科技创新者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与相关学术文献创造者的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代网上学术信息资源挖掘者以及各大行业所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因此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对我国未来经济、科技创新发展有着重要发展意义。

1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特点与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的实际进展图书馆作为我国知识信息资源的存储中心,在信息化时展的今天,当代图书馆已基本实现与现代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如今,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完善图书馆建设工作,扩展学术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扩大知识存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网上免费学术资源作为网上学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科研机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教学工作者提升个人知识储备的主要信息资源,在相关工作的进展过程中运用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能有效降低各大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成本,提升相关专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11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特点

与传统实体信息存储方式不同,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是以互联网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信息资源,是现代网络科技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有效弥补了传统学术资源浏览与下载的不足之处,具有学术资源覆盖专业广、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内容丰富等特点。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挖掘为信息用户带来多方面便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在任何时间与空间环境中浏览与下载学术资源,有效提高了学术资源的使用率;除此之外,网上免费学术资源还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及时性,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用户不仅是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传播者与创造者,用户在网络浏览与下载免费学术资源文献的同时,只要在网络覆盖面积之内,就可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人进行学术交流,发表个人的对所涉及领域的见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有效提高了我国学术资源的传播效率,为当代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挖掘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实际进展情况

近年来,为提升我国科研质量与学术信息资源传播率与使用率,在网络科技的支撑下,当代图书馆的免费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基本实现与互联网科技接轨,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挖掘工作取得很大发展进步,持续为用户提高各类免费学术资源的阅读与下载。在实际学术资源下载过程中学术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从事者可从多种渠道获取免费信息资源,例如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在其官网上为用户提供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的免费学术信息资源,并且还设置了免费在线阅读功能,为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多方面便捷;另外,为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发展,各大高校与社会图书馆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也逐渐意识到网络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将网络科技融入到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当中,如今各大高校与社会图书馆已基本实现馆内在藏图书与网络图书的同步,当代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等都在网络科技的支撑下开展网络图书馆建设工作,并为信息用户提供部分免费学术信息资源;除此之外,目前我国不少学术资源数据库或相关服务商也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免费学术资源,例如中国知网,该学术资源服务商为非会员用户提供了学术期刊的目录与摘要的免费下载功能;维普资讯也为非会员用户开设了中文期刊的免费搜索引擎,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在前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过程中取得较大的发展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学术资源的使用率与传播率[1]。

2挖掘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所涉及的版权问题与避免侵权行为的必要性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当前我国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日益丰富,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各大科研机构纷纷加入到了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当中,但免费学术资源下载与资源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也随之而来,并随着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扩展而日益突出。在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法律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注重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解决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所涉及的版权问题,已成为实现当代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挖掘工作实现持续化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21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挖掘过程中所涉及的版权问题通常情况下,我国各大免费学术信息挖掘工作主要通过网络电子期刊杂志平台、网络数据库、学术论坛、科研会议、各大教学机构的科研组织以及资深专家的个人网页挖掘免费信息资源,各大网络图书馆运营管理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对网络可供使用的、具有实际价值的免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整理,为社会各大高校学者以及相关领域科研机构提供免费下载,进而达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目的,但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无线形式向社会群众提供作品,使公众自由选择信息资源接受或获取信息的权力,但这项权力的行使者是学术资源信息的原作者。从社会工作角度分析网上图书馆属于第三方组织机构,其主要工作任务则是加工整理、制作文献索引数据或文摘数据库,并通过网上图书馆平台将这一信息资源传播非公众,这与我国新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出入,若完全依照《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进行免费学术资源挖掘工作,图书馆应做好学术信息资源的核实工作,想要避免出现版权侵权行为应通过纸质方式将学术资源提供给受众,这样一来首先加大了图书馆工作者的工作量,增加了图书馆建设工作的人力资本投入资金,也未能体现出现代网络科技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般认为网上图书馆在学术资源的整理与编辑相关专业的学术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需要得到资源创造者的认可与同意,但要尊重原作者的署名权,虽有效缓解了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挖掘工作与原作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但仍存在一定弊端。

22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下载所涉及的版权问题

图书馆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存在的价值在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但无论是当代学术研究者还是网上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过程中都少不了相关文献资料的下载。我国《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作品原创作者拥有合法的复制权,即作品原创作者拥有通过拓印、录音、录像、翻拍、录音、复印、印刷等方式对原作制作多份的权力,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信息资源量大等特点,信息用户在浏览与下载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使难以做到所有文献下载均向原作者申请或说明,因此用户在网上图书馆下载免费学术资源的过程中难以出现侵权行为,并且我国《著作权法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相关组织机构或个人在使用未经原作者同意的已的作品时,不得影响原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能存在损害原作者合法权益与利益的行为,为避免侵权现象发生,我国部分网络图书馆虽限定了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与相关机构在使用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版权问题[2]。

23避免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出现侵权行为的现实意义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免费学术资源已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免费学术资源的挖掘与使用,不仅能有效增强相关学术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我国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我国学术科研成果的质量,对我国各大学术领域的理论知识创新有着重要发展意义。然而学术信息资源作为原作者的个人劳动成果,如果在学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得不到信息用户的尊重与肯定,会对原作者造成沉重的心理打击。如今,我国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日益丰富,网上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平台挖掘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避免侵权行为发生,一方面能使作者的合法权利受到保护,充分调动学术研究者的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推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步伐,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当代网络科技的普及运用,网上免费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已成为各大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因此在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过程中化解原作者与信息共享的利益冲突,避免侵权行为发生对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有着重要发展意义[3]。

3网络时代背景下,解决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涉及版权问题的建设性意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反观我国人均GDp发展现实,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1世纪是注重知识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知识科技是各大企业发展的命脉。如今,网上免费学术资源已成为各大行业工作者、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获取较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在网上学术信息资源挖掘与信息用户的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版权侵权行为是对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对其个人劳动成果的肯定与尊重,因此结合时展背景与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所涉及的实际侵权问题,想要在网上学术信息资源挖掘过程中避免侵权行为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利用相关政策法规,细化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工作流程从我国图书管的免费学术信息员挖掘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其侵权问题主要涉及在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与学术资源的下载使用过程中,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在学术信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图书馆有权力与义务保护原作者的知识产权。从法律角度来讲,免费学术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任何资源都具有成为免费信息资源的先天条件,但在成为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之前首先要经过原作者的同意与许可,并且网络图书馆在向用户提供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下载与使用过程中不会向用户收取任何费用,然而受网络科技高速发展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内容日益丰富,每天在信息资源平台上出现的学术信息资源不计其数,因此想要有效避免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过程中出现侵权行为,我国应利用相关法律政策来完善图书馆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的工作流程,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实现免费学术资源挖掘工作的科技化、规范化与现代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4-5]。

32提升信息用户个人文化素养,引导信息用户认可与尊重原作者的个人劳动成果在社会发展当中,人作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创造者,想要的营造良好的学术发展氛围,仅仅依靠图书管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远远不够,只有学术信息资源对社会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才能体现学术资源原作者以及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挖掘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并且学术资源主要以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为主,想要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价值还需用户的对资源的合理运用,从这一角度来看,信息用户、免费学术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原作者在利益上虽存在一定矛盾,但在学术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上却存在相关依赖与促进的关系。不可否认,当代网络技术发展推动信息资源的发展丰富了我国学术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提高学术资源信息的使用率与传播率,但也加大学术信息资源的管理难度,想要实现我国学术资源的持续化发展,提升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质量,图书馆在细化与完善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工作的相关流程时,也应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力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有效提升信息资源使用者个人文化素养,引导信息用户在学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做好相关备注与说明,充分尊重与认可原作者的个人劳动成果,只有提升用户信息的个人文化素养,引导信息用户科学、合理、守法的使用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信息用户与原作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建设持续化、科技化与现代化的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交流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6-7]。

参考文献

[1]徐勇.网络舆情事件演变的动力学建模及预警监测[J].现代情报,2016,(4):14-19,56.

[2]陈丽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实践与启示[J].现代情报,2016,(4):110-114.

[3]郭春侠,李诗琪.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探析[J].现代情报,2016,(4):128-133.

[4]马晓亭.基于情景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研究[J].现代情报,2016,(4):90-94.

[5]汪初芸,苏建华.图书馆电子资源编目研究进展分析[J].现代情报,2016,(4):134-136.

能源科学技术篇9

关键词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设计;模式构想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scientificandtechnicalinnovationserviceplatforminlocalmunicipalgovernmentshallbebasedonthefunctionaltransitionofthescientificandtechnicaldepartmentsfrom‘projectmanagement’to‘resourcesmanagementandknowledgeservice’,andbeexertedonmainbodytraining,resourceintegration,mechanismestablishment,methodperfectionandcapabilityupgrading.bymeansoftheanalysisandresearchonthebasicconnotation,objectivetask,socialfunctionandmainliabilityofscientificandtechnicalserviceplatform,theconstructionandpatternwereputforward,soastosetupamoderninnovativeservicemodethatcollectedtechnique,information,market,talent,knowledge,policyandmanagementallinoneinregardtotheself-innovationalofserviceenterprise,industrialagglomerationand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

keywordslocalmunicipalserviceplatform;functionaldesign;patternconsideration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与模式,建设地市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并将其转变成特色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是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基础作用的需要,是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1-6]。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必须立足促进政府科技部门由“项目管理”向“资源管理、知识服务”的职能转变,着力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主体、整合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建立科技创新服务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服务手段、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1基本内涵和目标任务

1.1基本内涵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指的是根据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求和优势特色产业特点,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培育、涵养、凝聚、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完善相关基础条件设施,建立产学研用工作机制,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具有综合性、公益性、共享性、开放性、中介性、服务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特征的现代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向社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二者并重、共同推动的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目前,主要有企业(或高校、院所)的创新服务平台、产业或行业或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3种平台构成了3个层面的创新服务平台,既互相联系,又各有区别。

建设主体一般由政府、企业、高校、院所、教育培训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建设方式按投入情况可分为3种:一是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依托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建设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二是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投入为主,科技部门给予补助,在高校院所建设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或公共专业创新服务平台;三是以企业投入为主,市场运作,科技部门给予科技经费补助,在企业建设各类专业创新服务平台。

1.2目标任务

政府科技部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传播规律要求,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主体培育、资源集聚和载体建设,构建基于服务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信息、市场、人才、知识、政策、管理一体化现代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服务职能、服务场所、服务设施、服务团队、服务能力、服务机制和资金保障,能够面向市县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实时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通过“两连接、两沟通”(通过连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科技成果的完成者,沟通科技成果的信息源头;通过连接企业、城镇、农村的各种科技经济组织与个人等科技成果的使用者,沟通科技成果的信息需求)整合、集成、运用相关科技创新要素和科技服务手段,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大科技工作格局,实时高效地为企业、农村提供全方位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服务,从而发挥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服务作用。

2社会功能和主要职能

2.1社会功能

作为政府科技部门集聚资源、服务社会、连接供需、要素中转的重要窗口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枢纽和经济技术辐射作用。其主要具有四大社会功能:一是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功能。作为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综合服务平台,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科技成果的供给者联系紧密,是技术、信息、市场、物资、人才、政策、资金、中介等科技资源的集聚场所,具有整合集聚科技资源的基本功能。二是提供实施公共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作为整合、加工、配置、提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公共产品的信息服务平台,与企业、城镇、农村各种科技服务组织和个人等科技成果的需求者联系广泛,是技术、信息、市场、物资、人才、政策、资金、中介等科技资源的流通枢纽和辐射中心,具有提供实施公共科技创新服务的另一基本功能。三是连接沟通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功能。作为连接沟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中转中枢,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供需双方的对接,满足各种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通过“两连接、两沟通”,进行技术、信息、市场、物资、人才、政策、资金、中介等科技资源的集成、管理、配置、调度,实现科技信息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和服务需求。四是协调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主体的功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公共服务、连接沟通和技术转移优势,决定了其可以通过政策调节、项目引导、信息咨询、资源配置、市场运作等手段,协调培育各类科技创新服务组织,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主体的多元化,确保各个时段、各个环节都有公益性或营利性创新服务主体作为。

2.2主要职能

作为一个开放服务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和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要求政府赋予其一定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业务职责和内容,并随实际工作的变化而调整。目前,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可以初步定位为6个方面的职能。一是资源整合与市场配置职能。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扶持,企业参与,社会共享”的运作方式,发挥其资源整合和市场配置作用,实现技术、信息、市场、物资、人才、政策、资金、中介等科技资源的集成、提升、共享、服务。二是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职能。组织专家进行在线技术答疑和现场技术指导,为科研成果的完成者和需求者提供专业技术供求信息,为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个人提供科技检索、预定、咨询等信息服务。三是科技政务与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服务大厅和信息网站等科技服务窗口的作用,为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项目、成果、专利、职称、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申报服务和科技政策、法规、信息等咨询服务。四是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职能。把各级科技部门组织攻关项目取得的成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自主开发的成果,通过技术转移中心或创新驿站、产业技术联盟和辐射中心,推广到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去,促进技术转移,加速成果转化。五是科技宣传与技术普及职能。通过创办科技网站、媒体专栏和科技出版物,宣传科技政策、普及科学技术;通过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活动,提高企业职工、广大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素质。六是科技决策与专题服务职能。组织开展政府科学决策和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协调有关科技评估机构对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技术成果进行鉴定、评估及市场预测,积极开展企业诊断和发展战略咨询等专题服务活动。

3建设思路和模式构想

运用现代科技传播手段,以资源中心、信息网站、转移中心、服务大厅、辐射中心、创新驿站和服务直通车等条件建设为载体,通过建立功能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平台、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和科技专家咨询服务平台,沟通企业、农民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通过检索、预定、咨询、指导等服务形式,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企业和农村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构建基于服务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信息、市场、人才、知识、政策、管理一体化现代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3.1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平台

以培育凝聚各类专家、项目、资金、设备、专利、成果、产业、政务、中介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目的,建设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络中心、科技资源数据共享中心和产业技术交易中心。利用这一平台,对相关科技创新服务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实现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以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主要特征,从实物资源、网络数据库和集成服务3个层面搭建资源丰富、开放共享、技术先进、服务便捷的科技文献资源服务系统,使分散的科技文献资源在信息层面上实现整合、集成,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的高效、便捷、准确检索、查询应用。

(2)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络中心。通过对区域内各类专业大型科学仪器信息进行系统登记、编程、上网、管理,建立区域年度科技补助制度和共享管理服务机制,探索国内乃至国际协作共享模式,确保用户快捷准确地查询到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各类信息,并能在线向仪器拥有单位提交使用申请,满足个性化需求。

(3)科技资源共享数据中心。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区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科学重组和系统优化,按照自建、联建、共享等数据库建库方式或公众、特色、专业数据库内容形式,在重点建好地方科技专家库、科技成果库、科技项目库的同时,与国内外大型科技网站、特色数据库无缝连接,实现海量互联网科技信息的共建共享。

(4)产业技术交易中心。发挥资源和组织优势,组建一批专家服务团队、专业产业技术联盟和科技创新驿站,把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较为紧密的高校、院所、研发中心、工程中心、产业联盟、研发基地、创业孵化器等的成果、项目、专家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形成独具特色的网上区域产业技术交易中心。

3.2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以科技文献、科学数据、大型仪器、交易中心等集聚平台的科技资源为依托,以科技网站、短信、热线等现代传媒为手段,构建具有检索、预定、咨询、、呼叫、共享、服务等功能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1)科技信息港网站。作为服务枢纽和信息门户,通过资源集聚和信息模块建设,即时提供科技文献检索、科学数据共享、大型仪器协作、自然资源应用、试验基地开发、专业技术服务、产业技术转移、科技创业服务、科技合作交流、科技政务信息和相关预定咨询等服务。

(2)科技短信服务中心。针对用户需求,与电信运营商、信息运营商建立合作联盟,发挥手机、信息机等信息终端的科技传播功能,开展科技短信的收集、整理、编辑、审定、输入、发送或咨询回复等活动。

(3)科技信息港wap网站。手机作为全新媒体,具有便携性、及时性、定向性、私密性和交流性等特点,手机上网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发送方式。科技信息手机(wap)网站,与手机搜索引擎商建立联盟,可以使手机用户享受到无处不在的科技信息服务。

(4)中小企业自助联盟。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创业、融资、研发、销售、发展需要,自行加入科技信息网中小企业自助服务联盟系统,想要的信息,获取想要获取的技术,确定理想的合作伙伴和问题解决方案。

(5)科技服务热线。通过集成应用12396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这一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平台专家、信息、技术优势,可以开展包括电话咨询、双向视频咨询和网上在线答疑等形式的科技咨询服务活动。

(6)数字读者俱乐部。依托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和科技资源共享数据中心,建设区域科技数字图书馆和数字读者俱乐部,采取开放服务和会员服务相结合形式,为用户提供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等电子阅览服务。

(7)远程视频咨询系统。根据区域经济特点与需求,引进推广以卫星宽带网络为主的农村远程视频专家咨询信息服务系统,借助连接科技信息网站资源,开展个性化即时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活动,以求解决科技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8)物联网传感中心。通过整合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推动物与物、人与物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实时技术信息服务。

3.3科技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和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基础上,突出抓好科技专家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依托资源中心、信息网站和专家团队,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技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

(1)科技服务大厅。作为应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调度中心和开放窗口,为满足基层、企业和广大科技信息需求者的检索、预定、咨询、指导等服务诉求,主要承担科技政务、专业技术、科技热线、科技短信、科技查新、文献检索、专家调度等咨询服务职能。

(2)技术转移中心或科技创新驿站。县区和产业集聚区设立转移中心或创新驿站,主要是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应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为依托,信息化集成手段为支撑,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创新支持服务。与区域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大学、研究机构、技术转移中心、行业协会、各类中介机构发展合作关系,形成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企业需求表达机制和合作沟通集成网络模式。

(3)科技信息辐射中心。县区、乡镇和农业示范园区设立科技信息辐射中心,主要是以农村科技需求为导向,应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为依托,信息化集成手段为支撑,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提供“系列化”示范推广服务。在县区、乡镇选择一批涉农龙头企业、种养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组建科技信息辐射中心,承担信息咨询、人才培训、产业示范、科技推广、技术辐射等服务职能。

(4)科技服务直通车。科技服务大厅、技术转移中心或创新驿站和辐射中心配置一定数量的科技服务直通车,组织专家开展经常性科技下乡活动,通过走访企业和科研单位挖掘技术源头与技术需求、遴选示范基地,指导产业规模开发,承担宣传普及、技术培训、专题调研、项目对接、现场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职能。

4参考文献

[1]张利华,陈钢,李颖明.基于系统失灵理论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85-89.

[2]黄苇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3]罗珊.国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经验启示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09(8):75-78.

[4]许世卫.构建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5-10.

能源科学技术篇10

[关键词]HeaD战略科技期刊 重点领域结构调整期刊布局

[分类号]G237.5

当前,上海正以创新型国家战略为指导,立足于自身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以构筑“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和数字上海”为目标的科学技术发展“HeaD'’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知识服务业成为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保障环境、奠定向创新型社会转型基础的重要策略。科技期刊作为知识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因此获得发展契机。

1 “HeaD”战略下上海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

“HeaD”战略界定的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技术创新方向是未来15年上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也是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从"HeaD"发展战略的视角审视上海科技期刊,不难发现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的期刊资源相对稀缺。在现有369种上海科技期刊中,有59种涉及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其中只有43种属核心期刊;有76种涉及11个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其中只有44种属核心期刊。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内的期刊分布也不平衡,65%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期刊集中在医药卫生领域,而“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空天战略产品”、“信息产业基础战略产品”、“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和示范”等领域的核心期刊仅有1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等领域的核心期刊甚至空缺。这表明在调整上海科技期刊结构时,需要引导期刊资源向上述重点科学技术发展领域倾斜,以适应上海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推动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

2 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的界定

2.1 界定标准

引导期刊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要明晰并界定未来上海科技期刊的重点发展领域。这驱使我们将目光投向"HeaD"战略指向的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技术创新方向,探寻上海科技期刊在这些领域中的投影,甄别出其中的优势领域、弱势领域和空白领域。具体而言,以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现状为基准,参照2006年上海各学科领域期刊在全国的定位、2002―2006年上海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SpSS分析结果和2004―2006年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研究结果,分别从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重点技术创新领域两个视角对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按优势领域、弱势领域、空白领域进行界定,判断标准。

确认一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或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是上海科技期刊的优势领域、弱势领域还是空白领域,可从四个方面界定:一是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及其核心期刊占有率。对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而言,优势领域要求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不低于2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必须高于70%;弱势领域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低于1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不高于50%;而空白领域则要求相关学科核心期刊数量必须为零。对重点技术创新领域而言,优势领域要求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不低于1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必须高于70%;弱势领域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不超过5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低于50%;而空白领域则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不超过3种,其中核心期刊数量为o。二是该领域核心期刊的全国优势度和发展潜力度。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领域要求两者均为正;弱势领域要求两者均为负。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领域要求全国优势度值为正;弱势领域要求其值为负。三是该领域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趋势。优势领域要求其呈上升趋势;弱势领域则要求其呈下降趋势。四是该领域科技期刊在全国范围的实力分布水平。优势领域要求其实力分布水平不下降;弱势领域则要求其实力分布水平不上升。

2.2 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

根据上述标准,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优势、弱势、空白领域情况。

2.2.1 上海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期刊重点发展领域①生命科学是优势领域。如表2所示,它的期刊总数达27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77.80%;其2006年的全国优势度为0.184,发展潜力度为0.245;SpSS分析发现,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的学科期刊的功能效用呈上升趋势;此外,分析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分值以11分高居榜首,显示了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②空天与地学是弱势领域。该领域期刊总数为7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42.86%,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154,发展潜力度为-0.063,说明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与全国同类期刊的差距在拉大。SpSS分析发现,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出现了下降。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的研究也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在下降,显示出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发展式微。③测绘学、地球科学以及海洋科学这三个领域尚未实现核心期刊零的突破。对地观测和深空探测、河口、海岸及城市的生态与环境和深海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研究缺乏对口的期刊平台,因而测绘学、地球科学以及海洋科学应视为上海科技期刊亟需发展的空白领域。

2.2.2 技术创新领域的期刊重点发展领域①疾病诊断与治疗和重大新药创制是优势领域。前者期刊总数为19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78.95%,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o.140;后者期刊总数为13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84.62%,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220。SpSS分析发现,这两个领域相关的学科期刊的功能效用呈上升趋势。此外,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见表2)。②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及示范、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是弱势领域。生态科技工程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只有2种,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246。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领域有4种上海期刊,但核心期刊占有率为0。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有4种上海期刊,但核心期刊占有率为25%,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648。SpSS分析发现,相关领域期刊的功能效用出现了下降。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的研究也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在下降,显示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发展形势堪忧。③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是空白领域。目前,这个技术创新领域拥有上海期刊仅3种,均属计算机类期刊,尚未实现核心期刊数零的突破,并且没有一种期刊把报道智能港建设的理论研究进展和科技成果作为期刊的主

体内容。

3 规划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在未来的15年将以实施“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战略”为基点,大力推动11个重点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对此,上海应遵循这一发展趋势进行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规划。

3.1 围绕“一个方向,三面推进”具体展开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规划

“一个方向”:指以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为对象,强化优势领域,扶持弱势领域,填补空白领域,形成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内科技期刊的科学合理布局。

“三面推进”:即要抓住三个切人点。

・保障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保有量。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和手段,承载着传播科技成果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功能,对推动所属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推进上海市科学技术重点领域的发展,就必须首先保障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保有量,填补科学技术重点领域中上海科技期刊的空白,使重点发展领域的科研人员有交流学习的平台,使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有向外传播的渠道。

・丰富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内容资源。目前,在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76种上海科技期刊中,学术类的期刊有38种,而技术类期刊则相对较少,只有15种。这种状况与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这一思路不相吻合。因此,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科技期刊需要丰富自身内容,在具备一定理论研究内容的前提下,扩充应用技术传播、科技成果展示等内容,强化反映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报道,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在重点科学研究领域的59种上海科技期刊中,也需进一步加大对作为技术创新源泉和产业发展基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的报道,为提升上海知识竞争力奠定基础。

・建设重点领域精品期刊。要改变重点发展领域上海科技期刊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亟需提升重点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品第,创建重点领域精品期刊。可对基础较好的优势领域期刊进行扶持资助,同时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期刊进行培育。

3.2 强化既有期刊优势领域

对于优势领域内的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可采取“特区”管理办法,赋予这些科技期刊更多人、财、物方面的自,简化增刊的审批手续,放宽页码篇幅的限制,简化跨媒体出版的审批手续,鼓励其跨媒体出版,给与创办纸介质版、网络版及出版外文版的权利。同时,也应针对各领域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但与国际顶尖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细胞研究》,2007年其影响因子达到4.217,蝉联国内学术期刊榜首,但国外同类期刊Cell的影响因子达29.887。《细胞研究》创刊之初定位于建立一个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细胞生物学交流的桥梁和平台,这个任务已经很好地完成了,目前的目标是要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因此,需要强化、提升这一优势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首先,争取高质量稿源。为破解国内高水平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外流的难题,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引导性政策,激励生命科学领域高水平科研成果在相关期刊上首先发表。其次,根据上海中长期科学研究任务中提出的重点研究对象,对涉及干细胞、蛋白质结构以及化学基因组等研究领域的科技期刊可以在基金资助和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相关部门在刊号资源重新配置时应优先考虑这些领域的新刊申办请求。

疾病诊断与治疗和重大新药创制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实力不俗,但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差距相当明显。这两个领域科技期刊的内容都偏重于学术,缺乏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类期刊。因此,需要推进这一优势领域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和应用性转型。首先,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期刊的国际编委队伍建设,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担当主编或编委;推进期刊与境外著名期刊出版集团开展合作;政府部门可制定倾向性科技政策,努力改善海归人才建立实验室、组成团队、招收学生及申请研究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海外科学家回上海做一流的科学研究,鼓励他们担任期刊主编或编委,提高期刊办刊水平。其次,可以引导一部分学术类期刊提升对技术类稿件的使用比例,或者指导一部分学术类期刊向技术类期刊转型。从根本上讲,要搭建跨系统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研系统和生产系统的联合。再次,根据上海中长期科学技术创新任务中提出的重点领域,对涉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三大疾病诊疗、智能医疗装备、先进生物医用材料、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和基因转染色体动物的构建与应用等领域的科技期刊可以在基金资助和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3.3 扶持期刊弱势领域

扶持期刊弱势领域,首先需要加大对弱势领域期刊的培育力度,政策上给与适当的倾斜。如通过资助人才引进,吸收优秀的科学家担任编委和主编,培育该领域的期刊领军人物;设立专门的经费给予阶段性扶持。其次,需逐步引导弱势领域现有科技期刊聚焦前沿研究方向,调整报道主题和报道内容。如引导城市规划类期刊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热岛和浊岛效应等研究领域作为报道主题;引导环境类科技期刊通过开辟专题栏目系统性地报道有关水生态、环境生态风险等基础研究内容;引导农学类期刊围绕种源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组织报道主题;引导能源、环境类科技期刊开辟专题栏目,系统报道有关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湿地保护和绿地建设、重大灾害与风险监测和预警等关键技术;也可鼓励专门创办新刊来进行系统的报道。此外,还应结合领域特征分别制定措施。

对空天与地学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当务之急是提升期刊元气、遏制期刊下滑趋势。可以发挥政府桥梁作用,相关学科国家基金课题及上海基金课题的简讯,组织该领域科技期刊的编辑参加相关会议,促进期刊编委与课题组之间的联系,以方便期刊编辑约请专家写稿,提高稿件的学术水平与时效。

在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及示范、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等领域,亟需扶持龙头期刊,重振期刊士气。事实上,上海环境科学类期刊曾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创刊于1982年的《上海环境科学》曾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但2004年该刊受国家关停取缔政府部门办刊影响,转为内刊,其稿源质量和影响力大幅下降。因此,可考虑在上海期刊结构调整中,将刊号资源重新配给《上海环境科学》,让其回归正式出版物,利用其原有基础及人才队伍打造该领域龙头期刊,激活、带动该领域其他期刊的发展。

3.4 填补期刊空白领域

在上海科技期刊结构调整中,应优先考虑将刊号资源调拨给空白领域的申办期刊;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倡导空白领域期刊的创办,组织有资质的相关研究机构积极申办,并给与初期创办资金支持。针对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还应鼓励现有计算机类期刊涉猎报道智能服务、家用设备智能化、智能社区、智能交通与物流、智能城市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创办新刊与引导现有期刊内容转型双管齐下,为该领域研究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传播知识、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为保障该技术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