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2:11

教育政策作用篇1

(一)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对于人才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改版。仅仅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于社会生产的需要,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才能带来个人更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路线,处理好个人发展和时代要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大学生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正确认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培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接班人。

(二)达到教学目的的多样化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踏入社会实践做好铺垫。通过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能够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学生思想内涵上的引导和教育,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功力实用主义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观念,带给大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发展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加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升,带来社会生产生活新的发展格局。

二、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才发展以及推动现代化教学意义的发挥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加强高校中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氛围,积极营造学生的良好学习环境,从而将形势政策课教学带来的思想教育作用更好的发挥。在现有的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由于思想观念以及方法上的缺陷造成了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对于形势政策课教学意义的认识不足,导致相关教学资源的投入和运用不足,使得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处于表面化,没有真正被落实到实处。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形势政策课教学对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积极作用,老师也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过程当作任务在完成,从而使得教学中缺乏创新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学校和老师的不够重视,最终也带来了学生对相关课程的不重视,对于形势政策课的学习处于懒散的状态,没有对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观念进行较好的梳理和掌握,最终使得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意义丧失和落空。

(二)教学内容实时性不强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应该是以当生的社会热点以及时事内容为教学知识点的,这些导致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需要具备敏锐的直觉感官,及时的掌握和传达中央的最新方针政策,才能有效保证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意义。但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形势政策的教学中,老师没有在课前对时事内容进行搜集和掌握,而只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案例以及理论分析过程,没有做到对重大事件的及时捕捉,造成一种枯燥的、程式化的教学过程,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学生的互动参与缺乏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来调动学生的互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由于传统观念中,对于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还处于僵化的课堂讲解式的教学状态中,没有注重对学生参与热情的调动,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习任务的现状。这种互动参与性的缺乏,也使得形势政策课教学的课堂氛围不浓,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感,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沟通,最终带来教学效果的不佳。

三、形势政策课教学的改进措施

发挥形势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教学理念上的创新,是我国促进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手段。形势政策课教学的改进措施分为以下三点。

(一)树立全面人才培养观念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也应该积极发生转变,树立全面人才的培养观念。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观念,了解时事发展局势,培养学生的现代化发展观念,扩展学生视野,将学生的成长成才目标建立在更加全面、科学的基础上。

(二)提升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老师是教学环节设计的主要角色,提升老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其教学积极性,从而不断促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只有老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热情,才能充分的去感染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给学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加深形势政策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发展之路,最终更加深刻的发挥到形势政策课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过程中的死板和枯燥导致了形势政策课课堂教学氛围不足,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也较低。利用多媒体以及新兴的教学措施,改进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呆板状态,积极鼓励学生的互动参与以及生活实践,让学生在自我感知中加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认知,从而达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最终发挥形势政策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结语

教育政策作用篇2

关键词: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方法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认知转化的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信息交流、促进认知转化进程的过程。而情感既可以是人们认识的催化剂,也可以成为认识的阻滞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情感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促进、激发受教育者的正性情感,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一、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的推进器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活动主要是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业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业的信念情感和专业情感。信念情感是专业情感的心理基础,专业情感是信念情感的延伸和巩固。积极的信念情感和专业情感体验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者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

一方面,积极的信念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效开展工作的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行业的积极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著、奉献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地认识、对待教育对象,积极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动力量。同时,情感本身的感染性使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烈的热爱、鉴定的信奉的精神,对受教育者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教育对象接受教育,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化效力[1]。另一方面,肯定的专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长期有效地推进工作的坚厚的基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仅仅具有一腔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驾驭激情的本领",这个本领就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

(二)情感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催化剂

其一,情感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都离不开情感,情感也是认知活动的重要因素。情感产生于认知,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所认知,尤其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有了认识的时候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情感是通过认知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它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于认知活动之中,并影响着认知活动的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只有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需要的满足,并对其产生了情感后,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知活动才能深深根植于其精神世界里。

其二,情感对受教育者的行为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成受教育者形成与社会要求相符的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正确的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受教育者的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情感主要通过对需要、动机、意志力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来影响受教育者对行为的选择与否以及选择的方式、方向如何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把握受教育者的情感,努力发现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发挥其对受教育者行为选择的导向作用,特别要善于发现与转变受教育者消极的情感,减少对行为的消极影响。

(三)情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主客体之间互动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主客体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实效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对活跃教育气氛,保证教育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受教育者在思想感情上接受了教育者,那么教育者所发出的信息,才有可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反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感情沟通,一厢情愿地、冷若冰霜地进行理论灌输,受教育者就会对教育者产生疏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样教育者所发出的信息就难于被受教育者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关系中,教育者良好的情绪素养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受教育者在与教育者的交往中,首先感受到的是教育者的情绪情感。教育者良好的情绪情感素养可以有效地实现德育的情绪化,便于教育对象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情绪情感在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运用情感教育法的方法策略

(一)以情生情的教学准备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善于发现教育内容的情感因素,并使自己与教育内容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教育内容的加工提炼,发现其背后的情感素材,从而引发自己的情感,使教材中所蕴含的隐性情感得以尽可能地发掘。如把看上去似乎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出乎意料地与生动事例、有趣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趣味性而产生学习兴趣。

其次,教育者还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和状态进行教学准备。把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情感要求,是情感教学法的基础教师要培养、激励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何情感要求。只有真正地把握了学生的情感脉搏,情感教学法的运用才能有的放矢。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还包括了解学生情感上的不足是什么。只有这样,情感教学才能找准基点、富有针对性。[2]

(二)以境促情的课堂教学策略

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多方面、多形式、多途径地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既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情感性、艺术性。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和谐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还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克服交际中的心理障碍,使每一堂课,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如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策略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另外,教育者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对板书进行艺术构思,使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结构整体化、表达情景化。

(三)以诚动情的人际关系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具有长久的实效性。民主、平等、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以"诚"相待,尤其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更要以"诚"待之。

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是千差万别的,要激发他们对学习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的热情,教育者必须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而情感沟通最近的切入点,就是教育者的爱心和诚恳。情感是伴随着人的行为活动而产生的,又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得以保持和巩固的,同时也是通过行为活动来加以表现的。教育者要在平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细致入微地关心爱护受教育者[3],做到"台上是良师,台下是益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真诚和热爱,由此产生的情绪情感氛围营造效果要比苦口婆心的说教的效果好。诚然,仅仅有教育者的真诚是不够的,还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也要以诚相待,遇到挫折后主动向教育者寻求帮助,共同与教育者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荣红.论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2]林长法.谈情感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2005(11).

教育政策作用篇3

论文摘要: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中遇到了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里,政治合法性不仅来源于公民与政府的“社会契约”,而且还依靠政府的政绩特别是在经济上的政绩和由此产生的公民对政治权威的态度。为了解决这种危机,欧盟应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一,提高公民文化意识,帮助公民理解政治活动的目的和政府的基本管理运作;第二,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对政治结果的个人影响力。

欧洲人在公投宪法时明显表现出对欧洲公民身份的缺损。“欧洲公民”这一意识概念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和实施,但从其成效来判断,它却以失败而告终。在2004年公投时,选民们以各国公民的身份而非欧洲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这也是公投失败的原因之一。众所周之,公民权是集体认同的表现之一,同时又是集体认同的核心之一。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集体公民权的高效实施将会是欧盟认同突破“瓶颈”的重要的动力之一。

政治文化是政治研究的一个领域并且逐渐成为衡量政治凝聚力的一个标准,并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加布里奥·阿蒙德最早提出此概念。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系统,由系统内所在的人的政治认可度、感情和政治判断力组成。其中政治认可度又由人的行为偏好和政治心理等诸多因素组成。当政治文化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时,它将提高整个政治系统的凝聚力,特别是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反之,它一旦被忽视,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就会出现。

政治合法性危机体现了政府和其公民之间的紧张关系,显示了公民对政府纲领政策的不满情绪,对政府办事低效率的抱怨,进而对政府政策初衷表示怀疑,导致其不愿履行他们的公民职责。

根据政治家潘的观点,在现代社会里,政治合法性不仅来源于公民与政府的“社会契约”,而且依靠政府的政绩,特别是在经济上的政绩和由此产生的公民对政治权威的态度。

为了解决这种危机,政府应该有相应的几步应对措施。第一,提高公民文化意识,帮助公民理解政治活动的目的和政府的基本管理运作;第二,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对政治结果的个人影响力。

对于欧盟来说,其政治合法性危机来源于几个方面:民主赤字,欧盟公民定义的模糊性和欧盟内部的就业政绩不良性。这几个方面都对欧盟一体化的进程起到了滞后作用。解决这些难题的一个核心关键就是提高欧盟的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的提高和公民的个体意识形态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建立一种有利于欧洲共同认同的个人意识形态就在欧盟教育政策中体现出来了。欧盟教育政策的实施可以看作是欧盟在全球化影响下对我者/他者的二元的对立的重新建构。

欧盟民主赤字表现在欧盟各个政府机构运作缺乏透明性,其运作机制犹如迷宫般复杂,而且工作效率明显不如各个成员国政府机构。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到了民众参与到民主政治的热情,也割断了政治上层同民众的联系。总之,民主赤字充分表明了欧盟政治文化的薄弱。

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欧盟进行了改革。首先,欧盟将其政策决定过程透明化,从而增加政府上层和民众的联系。改革包括增强欧盟议会的作用,增加能够拉近与民众距离的补充性原则,使得更多的民众能够理解和参与。归结为一点就是简化其复杂的机构运行措施。欧盟的某项政策出台需要经过三个层次的协商: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而前两者是管理机构上层进行讨论协商的地方,普通公民无法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进一步增强了欧洲议会的作用,因为这也是欧洲公民能够最近地接触到欧盟政治的地方。这一点在欧阿姆斯特丹协议里有所表现。

其次,提高欧盟合法性更需要提高政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时候,就业问题特别是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是极为敏感的。为了推动欧洲教育维度,青年教育培训项目鼓励青年工人在共同体范围内跨国流动。“伊拉斯谟”项目鼓励大学生进行跨国校际的交流。还有为没有学历的欧洲青年提供教育机会的“夸美纽斯”计划,这一系列的计划使得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参与,同时也关怀了弱势群体。这是欧盟民主和福利的全面体现。其中达·芬奇计划的出台便是欧盟力挽狂澜的大好时机。此项计划意在为欧洲各国公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让欧洲公民以更有力的姿态进入到世界劳动市场里。用更为通俗的话说便是让欧洲人争夺其他地区公民的饭碗,以别人的饭碗来解决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同时又进一步增加了我者/他者的二元对立。在全球化形势下,全球经济的压力要求提高竞争力,降低劳动成本和开放市场。而欧盟所扮演的角色是“欧洲利益”的代言人,“欧洲改革”的倡导人和“欧洲经济区”的组织者,其作用是最大限度减少在经济全球化下各成员国之间的“恶性”竞争,①维护欧洲社会传统和价值观念。而在这种形式下,单一国家是很难“单枪匹马”解决问题的。欧盟如能成功地使得欧洲人把竞争的矛头对准了欧洲大陆以外,这样便会促进欧洲人忠诚度由民族国家到欧盟的转移,从而巩固它领导的合法性。

从欧盟成立以来,作为欧盟公民的公民权和作为成员国的公民的公民权的区别和联系一直是困扰着欧洲民众的政治难题,这也对欧盟的政治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教育的职能即是使欧洲公民在各种学习中意识到新的社会规范和规则,承认欧盟治理的合法性问题,即民族国家治理的转移,换句话讲就是民族主权的部分让渡。作为欧洲的公民和作为成员国的公民有何差异呢?是否会得益呢?这不仅成为了一个学术上有争议的话题,更是让欧洲人自己头痛的现实问题。欧洲公民身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后便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就其普及和应用程度来说,却没有多大的效力。这也直接影响②“培养欧洲公民意识形态”这一主线始终贯穿于欧盟在对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欧盟教育政策的实施主要起着意识建构的作用。欧盟此次的教育政策是对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一次总动员,同时是对社会个体意识形态的建构教育政策是政治上层建筑意识的直接的传达。教育的方向和宗旨都源于政治意识,包括欧洲公民社会权利的建构和欧洲公民身份的认同。在公民社会权利的建构中,教育政策起到了对欧洲社会分配制度的重建作用,更关照青年雇员、失业者和受到社会排斥的人群。同时,又起到了对“欧洲制度的重建”的作用,强调了社会伙伴和市民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建构主义者认为行为体的认同、偏好和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行为体通过学习、认知,逐渐内化有关一体化的规范与规则,从而导致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③

理论上,欧洲公民资格包括超越国界的团结意识,归属于这个集体的意愿和实现此目的的行为。这些将引发欧洲朝着增强欧洲人们之间交流、凝聚力、互动和彼此理解的方向前进。人们通常认为,欧洲公民资格源自欧洲各国公民共享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源自他们的历史亲和力和相似性。但是,人们也认为,这种公民资格意识还仅仅是在形成中,特别要通过提高教育合作和人口流动的自觉努力程度来推动这一过程的实现。教育应当唤醒欧洲各国人们的欧洲人意识,而欧洲资格已经被用来指称对欧盟存在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或意识将成为人们对近在眼前的欧洲一体化产生认知上的认可和依赖。④而“优厄迪斯教育信息网”的开通为欧洲范围内的人才的流通和市场的需求建立了互动的联系,以及鼓励欧洲大学生跨校际的伊拉斯谟计划正是从这一维度来促进欧洲公民的意识。

这一系列的教育计划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欧洲公民身份的强化。在对公民意义的重新诠释中有三个核心即自由性、进入性、归宿性。在自由性方面,欧盟教育政策在促进人口流动的原则就是最好的表现。自由移动具有促进统一市场的运作和加强欧盟国际竞争力的能力。如在“夸美纽斯”计划中,目标为在计划实施期内,每20个欧洲儿童中就有1个参与此计划到他国学习。“伊拉斯谟”计划希望到2011年,让300万学生在欧洲大陆内自由流动。在这样大的人口流动中,欧洲各民族国家特有的归宿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定义的欧洲集体归宿性,即“知识社会”的归属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内部的归属性。进入性是指一个公民在特点时期能够切实享受被赋予的权利的程度。这样“进入性”的着眼点就在于政治吸纳与排斥的机制上。这些机制又反过来支持着政治和社会经济平等理想的实现,也就是让广大公民通过教育体系来更直接参与到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中来。通过教育计划的实施,即通过实践,欧洲公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建构了偏向统治阶级(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意识形态。于是这些主体就在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按照他们的信仰来行动了。

总之,欧盟在建立其合法性的路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建立合法性的道路还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田德文.欧盟社会政策和欧洲一体化.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325.

②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12.

③田德文.欧盟社会政策和欧洲一体化.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379.

④段素菊.全球化公民资格·教育改革——欧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学术论坛,2003,(3).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田德文.欧盟社会政策和欧洲一体化.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

[4]埃德加·莫兰著.康征,齐小曼译.反思欧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教育政策作用篇4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成长发展功能

在大学生具备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只有具备了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坚定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增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树立大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当中去;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全面发展,将自己塑造为顺应时展要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强和改进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具体地说,“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智能开发功能

一是激活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最多开发4%~6%,而爱因斯坦开发了18%。人的大脑的开发是靠激活沉默的神经元,而神经元的激发是需要有信息去刺激碰撞的。接触了解的信息越多,神经元激发就越多,人的大脑的开发也就越多,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东西,让学生获得专业信息之外的其他学科信息,开阔视野,接受更多的外界刺激,从不同角度激活他们的神经元,让他们变得更聪明。二是开发人的潜意识。有研究表明: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的比为95%~97%∶3%~5%,就像海里的冰山一样,意识只是浮在海面的冰山一角,而在海里的潜意识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人要变聪明就要不断地去开发人的潜意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激活人大脑中的神经元,开发人的潜意识。

从人的素质来看,当前的社会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与活动范围成正比,想要提高文明程度,就要扩大活动范围;人的生命智慧和眼界、视界成正比,想要聪明发展,就要扩大视野;人的道德情怀和人的胸怀成正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一般来说道德情操是高尚的。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多的关心课堂以外的世界,课堂以外的世界是我们的生命之需、成长之需、发展之需,这也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二、认知功能

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一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校大学生都很年轻,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另外,这些大学生普遍都是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们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和磨难,对形势的认识和对政策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此时的他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启发,以明辨是非和应对复杂形势的挑战。二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能拓宽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信息进行搜集,并对信息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分析的能力,对大学生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

三、社会化功能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学习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二是社会按文化价值标准把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一个人要想真正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即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等。大学生最终全部都必须走上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他们必须实现社会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充分了解社会需要,清醒认识社会要求以及自己将要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化的最直接、最强有力的证明,就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规划未来、实现顺利就业的能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每一个大学生家庭的殷切希望,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重。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高素质的生力军,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很好的借助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社会、对学校还是对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满足大学生接受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现实需要,有利于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择业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流动观念,有利于在大学生成才立业的关键点上提供必要支持,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潇.浅议新时期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

教育政策作用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电子商务;网络犯罪

第一章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我们科学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逐渐演变出来的。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干预和影响,以期待其转变思想观念,塑造人们的道德品德,预期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主要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为重点,也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伦理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曾经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显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使“内化的人的品质”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品质的改变,这也是实践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体现和证明。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切合实际地对这些具体的人开展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从主客体的角度来考察价值,认为价值产生于人与外物的关系,外物作为客体满足了主体人的需求,就产生了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实践活动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性质来满足主体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主体的人、社会具有导向价值,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方向上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动力价值,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能动性,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还可以塑造主体人的人格,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对于社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领域和拓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规范。我们不仅需要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环境的实际相结合,准确把握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施加干预和引导,才能更好的作用于实践。

(一)电子商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到网络购物时代,享受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与畅快。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都在逐年增加,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也在增多。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先进的商务活动方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法律和制度等因素还不完善,层出不穷的问题也是逐渐暴露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诸如网络诈骗,非法虚假交易,个人信息丢失,不良竞争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电子商务环境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诸如在管理上的技术受限,电子支付问题,以及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化环境的冲击下,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大量的网络信息充斥着网络环境,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网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问题层出不穷,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等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及时介入,把握网络的特点,利用网络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除了我们需要在网络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安全通畅,人们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不劳而获的思想导致网络病毒时刻潜伏在网络环境中;欺诈欺骗等行为也同样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虚假的信息、诚信的缺失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思想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引导网民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干预网络欺骗以及诚信缺失的虚假交易等行为。同时也需要对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人们提供一些网络交易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电子商务的对策分析

在《导言》中,马克思有这样一段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说服人的理论,理论没有很好地实践,学习、宣传和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层出不穷的问题就证明思想没有被人们所内化。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环境的实际,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好地作用于网络、服务于网络。提高网民的思想素质和觉悟,创造性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本质论:引导理,干预网络犯罪

网络具有虚拟性、言论自由、信息泛滥等特性,很多网民对于处于新奇等原因对于网络没有正确的认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网络,理性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干预人们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欺骗,散布虚假信息和言论等违法犯罪行为。另外,我们也需要利用网络的一些优势,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创新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规范和引导人们理性使用网络。

开展深入、细致的网络调查,对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归纳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符合电子商务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施加影响和干预,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二、价值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诚实守信

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是一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得到所要达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段性、渗透性的特点,我们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我们要长期教育、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大能够对人们价值观正确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的教育,青少年是使用网络主力军,要从小就教导他们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尤其在网络这个信息大杂烩,观念复杂的网络领域,更应该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念、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导向和规范作用,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看待事物、办事情,帮助人们提升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电子商务活动也能够得到稳步发展。(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主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育政策作用篇6

教育政策评估是教育政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评估活动,人们能够判断某一教育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政策的延续、革新或终结;同时,还能够对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为以后的政策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因而,教育政策评估也是促进教育政策科学化的关键一环。由于教育政策研究在我国刚刚兴起,教育政策评估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有助于我们改进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

一、教育政策评估的内涵

教育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评估的一个重要分支,教育政策问题专家彼得森(p.Z.peterson)认为教育政策研究与其他公共政策领域研究相比并不需要特殊的概念或特殊的方法。因而,我们对于教育政策评估内涵的理解可以建立在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之上。

所谓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贯穿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对教育政策评估的内涵作如下界定:所谓教育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教育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通过对教育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为政策的转变、改进和制定新政策提供依据。它是一种对教育政策运行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的社会科学活动。

为了便于研究,结合教育政策运行过程的程序,我们可以将教育政策评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预评估、执行评估、后果评估。预评估是指政策执行之前的方案评估,旨在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后果预测分析;执行评估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旨在检视执行过程是否按原定政策方案进行,如果继续执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后果评估则是对政策执行后的产出和影响进行的评估,包括政策效益评估、效率评估和影响评估。

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政策评估中,教育政策评估涉及到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是否正确,政策目标是否恰当,政策方案是否可行,政策方案是否不折不扣地得到实施,政策执行资源是否充足,政策执行机构是否健全,政策效果是否明显,政策效益和效率是否达到满意程度,政策影响是否较好等方面,因而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受到教育内部和外部诸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教育政策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应该与考察教育政策的全过程结合起来。

二、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

以色列学者内伏认为,一次完整的评估应包含下面10个方面的内容:评估的定义,评估的功能,评估的对象,应该调查的变量,应该使用的准则,评估的听取人,评估的过程,调查的方法,评估者的特征,判断评估的价值和优缺点的标准。以此为线索,在上述教育政策评估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可以将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种: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在教育政策问题认定和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教育政策的目标由模糊逐渐清晰,教育政策的预评估中就包括对教育政策目标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审查。然而,教育政策的问题认定和制定本身就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教育本身等方面的影响,因而教育政策目标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难以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完全明确。随着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演进,政策目标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此外,一般而言,教育政策涉及面广,要使一项政策获得理解和支持,顺利地通过并加以实施,就必须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要求,就其本质而言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因而,政策目标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散、不明确的情况。教育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给政策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得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教育政策评估的信度和效度难以得到保证。

2.政策评估的方法亟待改进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前后对比法、对象评定法、专家判断法和自我评定法。前后对比法为评估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对象评定法扩大了政策评估的范围,专家判断法提高了评估活动的客观性,自我评定法使得政策评估活动经常化。然而,各种评估方法也各有不足。在我国,有些地区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把评估作为炫耀工作绩效的手段,无论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政策评估的结果总是“成果辉煌,政绩卓著”。对象评定法由于参与评估的政策对象可能不完全了解政策对自己的影响,而从当下获得的积极利益或自我利益受损来判断政策的好坏,使政策评估与客观实际之间产生一定的分离。专家判断法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中国社会的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专家判断法的客观性、准确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自评法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政策执行人员参与政策过程,政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声誉和工作,因而不免会出现文过饰非、隐恶扬善的情况。这些问题有些是评估方法本身的问题,有些则是带有本土色彩的问题,总之,评估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3.政策行动和环境改变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我们在评估一项教育政策时,总希望能在政策行动与实际社会情况的改变间建立一种因果关系,即实际社会情况的改变会受到政策行动的影响。但是实际社会情况的改变往往受到教育政策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某种情况下更多地受制于经济政策、文化政策而非教育政策,在实际的政策运行过程中,教育政策往往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4.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教育政策行动的效果往往是多重的,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正向的,有些是负向的。教育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常会出现政策制定者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办重点中学的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然而,在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重点中学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单纯应付考试,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成了教育发展的主流,结果负面效应很大,造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缺乏。

5.有关人员的抵制

教育政策评估归根到底是对教育政策功过得失的评判。这种评判与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员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积极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决策者和政策执行人的声望和社会信誉,反之,消极的评价则会危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人的角度,他们总是希望政策评估有利于自身。人的心理特点和组织的惰性也不利于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展开,“人们从潜意识里对自己及自己的选择计划和运行有所偏爱,喜欢品评他人及其作为而不愿接受他人批评。组织总是习惯一如既往地运行,不喜欢变革,而评估往往意味并伴随着批评和变革。”因而,评估必然会受到有关人员的消极对待甚至阻挠,影响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获取数据困难

充分的信息和数据是教育政策评估的基础,在政策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教育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就得不到保证。我国的教育政策信息系统还处于初创阶段,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不尽一致,而按照不同口径统计的数据之间差异很大,非十分专业的人士不大可能分清其中的差别。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教育政策执行机关不重视信息管理,敷衍了事,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已经过时,不能反映现在的教育发展状况;有关信息资料得不到及时的收集和科学的分析,教育政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7.政策评估的经费不易取得,专业人才缺乏

教育政策评估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反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即教育政策评估本身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在现实中,教育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和价值还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于听从上级指示,“认真领会,全面贯彻”,甚少对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质疑。全面考察教育政策从问题认定、制定到执行全过程的教育政策评估更是刚刚起步,评估的经费来源匮乏,这严重制约着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开展。教育政策评估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政府机构和学术界对于教育政策评估的关注和研究还刚刚开始,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熟悉评估方法和技术的人才可谓凤毛麟角;现在的政策研究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当好参谋,或者完成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学术机构的科研经费也主要来自政府,很少有其他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的政策研究和政策评估当然不易做到。

8.缺乏判断评估的价值和优缺点的标准

教育政策有好坏之别,同样,教育政策的评估也有优劣之分,即存在着对“教育政策评估”的“评估”,本质上是对教育政策评估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理论基础中公平、正义、平等、效率、效益等复杂关系交叉在一起,很难有一个明晰的标准。教育政策评估的优劣得失仅仅停留于一般的理论分析,较少有深入的理论建构和量化的数学模型,教育政策评估还主要表现为经验总结、工作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与真正的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政策评估仍有相当的距离。 三、推进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对策

针对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思想、组织、制度、手段诸方面改进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切实解决困扰我国教育政策评估顺利推进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高教育政策评估的水平,促使其向纵深发展、日益成熟:

1.提高对评估工作及其意义的认识

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政策议题的确定、政策制定(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的颁布执行只是政策过程的中间阶段,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完善和更新,没有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好”政策。因而,教育政策的评估,无论是过程评估,还是终期评估都是教育政策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育政策评估在教育政策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政策评估绝不是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它贯穿于教育政策的全过程,不仅有助于政策部门认识政策的特点、优劣和成效,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补充、修正和完善政策,而且还有助于开发政策资源,增强政策效益。因而,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认识教育政策评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其次,端正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政策评估既不是歌功颂德的工具,也不是专门否定有关人员工作成果的“长舌妇”。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相应范式的社会科学活动,它是基于基本的逻辑和人类认识规律而产生的。教育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认识和实践过程,同人类其他认识过程一样,不可能完美无缺,必须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到逐渐深化的过程。教育政策评估正是这一过程的“加速器”。所以,教育政策评估至少应具有两方面的功能,除了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探寻原因,提出建议,发挥建设性批判的功能。有关组织和人员重视政策评估工作,注意发挥政策评估作用,不仅不会影响社会声誉和地位,相反可以避免犯大的错误,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民主、公正、豁达、负责任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的信赖。

2.教育政策评估制度化

教育政策评估的制度化是指将教育政策评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制度纳入有关政府部门或决策部门的工作日程。教育政策评估制度的建立首先应在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起预测评估、执行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的完整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克服以往那种只重政策制定,忽视政策评估的积弊。重视教育政策评估结果的分析和消化,及时吸收评估的成果,通过教育政策评估得到相应的反馈,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不断改进、修订和补充教育政策的内容,使整个教育政策过程形成良性循环;教育政策评估的制度化建设也能保障教育政策评估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从而逐渐消除政策过程的盲目状态和主观随意性。其次,建立教育政策评估基金也是教育政策评估制度化的题中之义。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浩繁的工作,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协作,收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经历相当长的分析研究过程,足够的资金保障是教育政策评估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为此,应建立专门的教育政策评估基金,同时设立教育政策评估资金的筹措委员会,利用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促进教育政策评估的研究和开展。

3.建立独立的教育政策评估组织

只有建立起独立的教育政策评估组织,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落实教育政策评估制度。教育政策评估的组织化建设可以把大批专门人才集中起来,从事教育政策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政策评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教育政策评估组织在财政、人事和资源调配上如果完全依赖政策制定或执行机构,教育政策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就难以保证。为了防止教育政策评估的“异化”,保持教育政策评估组织的相对独立性,甚至比建立教育政策评估组织更为重要。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在建设教育政策评估组织的过程中加以借鉴。如美国的兰德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近年来大量从事教育政策的评估工作,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布鲁金斯研究所依据政府和私人的需求,从事合同式的研究工作。他们不仅在人事管理上独立,财政来源也多元化,即使从政府那里得到政策评估的经费,事先也签订合同,作为提供政策服务的合同方出现,因而他们与政府的法律关系是雇佣合同关系,而非行政隶属关系,这样就有效地杜绝了“人情评估”、“奉命评估”、“形式评估”等现象。

4.明确教育政策目标,精选评估对象

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应尽可能明确教育政策的目标,尽可能使教育政策的目标量化,并规定目标达成的时间,为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参照系。进行政策评估时,必须回顾、审视原定的政策目标,检测目标达成的程度,还应检讨政策目标本身是否符合形势的发展,是否依然可行。另外,由于教育政策评估可资利用的资源有限,实际上不可能对所有的教育政策都进行评估。我们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选择那些政策目标比较明确,评估资源比较充足的政策;优点和局限性已经显露的政策;效果显而易见、比较好测定的政策先进行评估。我们还必须贯彻有效性原则,首先评估那些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政策,评估结论具有推广价值的政策,评估成本较低的政策。精选教育政策评估对象的另一层内涵是指在使用对象评定法进行教育政策评估时,在注重参与评估的政策对象广泛性的基础上,应考虑采用质的研究方法的原理,对对象进行分组和编码,把政策对象的主观情绪体验和对政策的评价尽可能加以区分。

5.建立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系统

没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不能进行科学决策;同样,也无法进行科学评估。但是由于教育政策影响的广泛性、教育政策资源的复杂性、教育政策执行部门的层次性和重叠性都给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的收集带来了困难。为此,在教育政策过程的开始阶段,即从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开始,就应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政策信息系统,对教育政策信息的收集、加工、交流和使用进行理论研究和总体设计。

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系统的核心任务是系统地记录有关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投入、产出和外部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具体包括:“(1)教育政策问题和目标;(2)投入某项教育政策的资源以及分配状况;(3)教育政策执行的情况;(4)教育政策实施对政策目标群体所产生的影响;(5)教育政策实施所造成的社会与经济变化;(6)社会公众对教育政策的反映等等。”为了保证信息资料的全面、客观,提高评估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建立与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系统相配套的信息收集制度,使教育政策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时间上、次数上、数量上、范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还应力求教育政策信息收集的标准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统一,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格式,特别是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统一统计口径,以便于归纳、整理、加工、筛选。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我们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加速教育政策信息的传播、加强信息沟通上的规范化建设,使之尽可能及时、顺畅。

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社会各有关部门和人士切实关注,真心支持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开展,现存的问题就可以逐步得到解决,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务实、可信的教育政策评估体制会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32.

教育政策作用篇7

关键词:教育政策;传导;要素;机理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61-05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教育政策科学伴随着西方政策科学的蓬勃兴起,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作为对政策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执行问题始终吸引着广大政策研究学者探索其发展规律,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并且在近年来转向对教育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政策文本、执行主体、执行环境、作用受体等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注。公共政策研究学者麦尔科姆·高金在《执行理论和实践:面向第三代》中指出,政策执行是一系列发生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行政与政治决策和行动的复杂过程,应重视各种层次中执行动态面的探讨。学者们已逐渐着眼于教育政策执行与相关主客体认知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层级执行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但对“政策传导系统”的系统构建和机理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成果不多。

一、教育政策动态运行的特征解析

关于教育政策的定义,学界的定义有很多,袁振国将其定义为“从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到最小的学区行政机构做出的影响两个学校以上行为的行政决定。”萧宗六认为“教育政策是针对学校的教育目标、途径和方法的总体规定,是国家和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政准则。”张新平则把教育政策理解为“一种有目的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刘复兴通过建构教育政策的4个维度,即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教育政策的本体形态、教育政策过程、教育政策的特殊性对其内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挖掘。“政策作为一种政治系统的产出,不仅表现为部门的规章,同时也以条例、法律、法令、法庭裁决、行政决议以及其他形式存在。”教育政策习惯上被界定为静态的政策文本,通常包括以文本形式存在着的各类方针、精神、文本、文件的集合,尤其是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文本内容反映着政治目的或政策目标的诉求表达,也是政策制定者所计划的行动方略和实施路径。文本分析和解读是最为惯常的政策研究的起点,政策研究者必须透过文本的静态特征去深度挖掘文本的动态内涵。政策文本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公众诉求表达进而发展为“自上而下”的政府意志实现,文本呈现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一领域综合影响的结果,它能够敏锐的感应社会过程的变动和多样性。”随着对教育政策的研究从机械地文本解读延伸至对政策理解、政策执行、政策传导、政策实现、政策评估、政策修订等一系列有目的的动态过程,教育政策开始呈现出典型的动态特征,从初始的文本状态发展到充满复杂性、差异性、不确定性的链式形态,将研究者的研究视域引入教育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和权利博弈的流动过程。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在教育政策从制定到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包括执行者、受众等都不会对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被动接受而不产生任何反应,他们必然会从自身所处的情境和条件出发,对政策文本的阐释赋予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在行动层面上也会表现出群体、个体间的互动、争论、冲突和沟通。因此,作为研究者,必须对政策从起点到终点充满深刻而丰富的洞察能力,进而突破单个主体、单个案例研究方法的局限,将教育政策传导过程中多个行动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作为研究目标,突破简单描述分析政策实现过程的单一向度,转向多主体“非线性”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政策传导系统的要素构成和特征分析

从系统论角度看。教育政策传导的机理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构成系统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对传导的路径和流程进行解析,进而建立严密且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如果把教育政策从制定、执行、评估到反馈的所有活动看成一个系统,则教育政策传导的构成要素可分解为主体(形式主体和行动主体)、介体、客体、环境。形式主体指实现特定政策目标而制定的政策本身,其形态以文本和信息为主;行动主体指参与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的组织或机构,如:国务院、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介体是用以传导教育政策的一系列机制、手段和方法;客体指教育政策传导过程中具体指向的利益相关者,又分为宏观客体和微观客体两类,其中宏观客体特指受教育政策影响或调控的行业或社会部门,微观客体指政策效用直接发生作用的正式或非正式教育机构、居民家庭、独立个体等;环境指教育政策传导所处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教育政策系统中联系主体和客体的所有通道以及政策反馈的回路统称为教育政策的传导路径。

教育政策从文本形态向实践层面转化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有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作用驱使。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从效率层面和行动层面的对政策执行过程的控制、管理、监督和反馈;内生动力主要来自于各政策利益共同体或相关者对政策内容的需求和政策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追求。

1.系统性

当某一项教育政策形成时,会围绕其实现过程形成一个特定的社会系统结构,该政策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复杂的人际网络。教育政策传导的系统路径一方面表现为纵向延展,即从政策、执行,按政府科层结构逐级向下,一直到具体涉及的微观客体、组织或个人,同时又从横向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公共媒体向全社会传递,利益相关者从民间层面参与到了纵向传递的各环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复杂通路。而在系统中的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利用“表达机制”表达个体和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教育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得到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分配份额。当各方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系统中的“沟通机制”也会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中寻找均衡点,也就是罗尔斯所提出的“重叠共识”,不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意见都会寻找到一种为各方所接受的认识和理解,既能保证政策制定者所追求的社会整体性利益的完整。又能实现政策传导客体所追求的群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当教育政策传导呈现出系统特征时,研究者的观察视野就必须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全方位、多角度地透视政策传导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其政策传导规律和政策价值实现可能。

2.复杂性

在教育政策传导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在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相互牵制,影响着系统的秩序和流程,有的若不能充分预见,加以控制,便会改变政策传导的方向和路径。严重的会导致政策传导的阻滞和失败。“内在机理涉及行动主体、时间、环境、政策争论、价值观冲突等复杂因素,其过程充满了利益冲突与竞争,呈现出教育的复杂性和教育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与社会的复杂性相契合的一种新图式。”在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政策传导体统中,政策与人之间的对话、沟通、冲突、差异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参与到教育政策活动中的成员对于政策利益的诉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也就形成多元的理解性差异,进而在行动上也会表现出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复杂化表现。即使面对同样的传导内容时,利益相关者群体和个体也会从个体利益的角度产生差异化的反应,而形成顺应、接受、建设、反对、抗争、冲突、破坏等一系列现实反应,从而加剧政策传导路径的不确定性。

3.信息对称

教育政策传导过程中,无论是政策文本还是价值追求,都是以信息传递和互动的形态在系统内流动和交换。网络媒体的不断兴起,使得传统的政策传导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信息在现实社会空间和网络社区空间中的传播形态也不断地丰富化和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利,即可以公开得到或可以得到足以充分显示一个用于他的裁决程序是可靠和公平的信息——当这种信息是可以公开获得或为他所获得时,他就能知道这一程序是否可靠和公平”。信息对称(informationsymmetry)是指实现教育政策传导程序公正性的保证,也是实现充分传导的基础原则,而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各利益相关群体或个体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的效率,造成部分社会机构或社会成员优先获得信息资源,甚至进行信息截流和信息变形,进一步加剧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从而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4.价值负载

在教育政策的意义构建中,价值是政策制定、传导、实现过程中始终必须承载的,即“价值负载”(Value-laden)。“教育政策的活动主体在处理各种教育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时,需要面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比较各种事物和教育活动的价值并做出一定的政策选择。教育政策的活动主体做出选择的依据就是其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即在他们的观念中何种价值处于优先地位。”教育政策传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实质价值或政策价值观的理想追求,具体包括教育政策制定中的价值选择、教育政策传导中的价值负载和教育政策实现中的价值追求。政策传导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价值偏离、价值冲突、价值失落和价值重构的动态过程,也会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政策受体的反应呈现出正方向或负方向的价值变化,有时也会与政策传导发生脱离,最终使教育政策的价值负载功能无法实现。

三、教育政策传导系统的机理初探和路径解析

教育政策传导系统是政策文本从政策制定、执行到目标实现、评估反馈进而政策调整的全部动态传递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社会环境、政策工具、宏观与微观客体等交换信息和能量并具有反馈功能的开放系统。教育政策传导在注重政策文本本身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公共管理部门的效能和执行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传导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理解差异、行动差异和意义建构能力。较之于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间的单向性的行动过程,教育政策传导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层次交互作用的环状系统,尤其是政策作用的组织或个人也不再是在系统末端被动接受政策内容,而有可能在政策出台的第一时间接收到政策传导,第一时间参与到教育政策动态运行的全过程。

1.教育政策传导摆脱传统的“上令下行”式封闭通路,呈现出开放的全通道式传递

教育政策在制定完成,进入实施阶段之后,政策信息便以两种形式或通路对外传导。其一就是通过“上令下行”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科层体系中传递,即通常所说的“体制内”传导;其二就是通过新闻或新闻传媒向社会各阶层各群社群落传导政策内容,即“体制外”传导。较之体制内传导的纵向行政式所表现出的层递性和封闭性,体制外传导的更具开放性、广泛性和全通道式。其传导的对象并非仅仅是与政策相关的客体,而是全社会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现代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呈现出“无边界”倾向,广泛的民间意见参与到了政策实现的全过程,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所有人都能通过开放地接纳信息来反思来自不同地方的观点,并采取互动的思辨以及讨论如何看待背后隐藏的问题,从而达到理智。”作为教育政策实现的最终利益主体,广大公众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对教育政策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的评估和反馈意识。通过非官方的形式进行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并不断以各种形式影响和监督着“体制内”的信息传导和政策执行,并且形成了有效地政策回路,向政策制定者和过程执行者提供信息和方法,促进其进行有效地行动调整和机制调整,教育政策传导也就摆脱了传统的单向性和封闭性而更造成的不对称性,呈现出全通道式、无边界式的广泛参与性。

2.教育政策传导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与权衡。致力于构建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机制

教育政策作用篇8

【作者简介】王吉康(1990—),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贾缓(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自21世纪以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政策越来越具有全球统一协作的特点。[1]UneSCo、oeCD、eU等作为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机构、引领了世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环境不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也显示出相对独立的特点。UneSCo2013年的《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从《贝伦行动框架》的视角、审视了成人教育政策的基本状况、探究了成人教育政策对象和目标、分析了成人教育语言政策。

 

成人教育政策应体现广泛性、包容性和综合性三个原则。[2]广泛性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人教育政策应包括广泛的学习内容,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容性是指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保证不同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能接受成人教育。综合性是指成人学习的目标应包括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多维向度。《贝伦行动框架》为检测当前成人教育政策提供了框架和标准。要理解成人教育政策的情况,首先要弄清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理解状况。

 

一、成人教育官方定义程度较低,理解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是保证和实现成人教育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制定者对成人教育的立场、价值取向、理解不同就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影响成人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成人教育的官方定义可以有效反映人们的理解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有58%的国家对成人教育有官方的界定。其中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高为73%、欧洲北美61%、非洲地区54%、阿拉伯地区43%、亚太地区最低为41%。[3]有些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没有文本定义,但实践中存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概念,成人教育既有文本的显性理解,也有实践的隐性理解。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的官方解释,成人教育的理解大体分为单一向度和多维向度。按照教育对象、内容和目标等,单一向度的理解可分为三个类别:(1)少数国家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扫盲教育,以15岁以上的人群为目标群体,教育程序和目标缺乏具体性。(2)六分之一的国家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成人基础教育或第二次教育机会,是对生活技能的培训。(3)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许多国家将tVet作为唯一关注焦点。[4]单一向度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线性思维,缺乏综合性;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初衷。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多维向度,将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1)依据教育程度、目标和形式,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2)目标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公民参与水平和生活品质。[5](第二份)对成人教育更为广泛的理解不可不归功于国际组织所颁布的《汉堡宣言》、《贝伦行动框架》等文件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二、成人教育政策普及程度提高,地区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化、具体化会极大地影响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成人教育的权益保证。成人教育政策的文本形式包括法律、条例、法规、计划、倡议等,形式较为多样。相比较《第一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目前成人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比例大大提高。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提交的国家进步报告中只有82%的国家教育政策直接或间接的涉及成人教育,其中56(全球36%)个国家拥有成人教育专项政策。[6]时隔三年之后的《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拥有成人教育专门政策的国家数达到了107(全球92%),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性和专门性大大提高了。虽然成人教育政策的平均普及度较高,但成人教育政策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详见表1)。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成人教育政策达到全面普及的水平,相较于2009年80%的普及率,增长很快;欧洲北美和非洲国家也达到了90%以上;亚太地区成人教育政策普及率最低,《第一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仅以亚洲国家为统计对象,普及率为83%,而SGRaLe将一些环太平洋国家例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太平洋国家纳入统计范围拉低了普及率,可见,太平洋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制定较少。

 

表1成人教育政策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拥有成人教育政策国家数百分比拉美和加勒比24100%欧洲北美3797%非洲2593%阿拉伯地区583%亚太地区1676%资料来源为UiL.SecondGlobalReportonadultLearningandeducation.

 

三、政策对象为四类人群,关注就业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对象即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教育政策所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人群。[7]目标人群范围的大小是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原则的标尺。报告显示: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四类:(1)按某一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包括有全年龄段(fullagespectrum)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是最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苏格兰有项光荣承诺,就是向所有公民提供优质教育。[8]有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劳动年龄人群(15—65)划为成人教育政策对象;有少数国家还将最活跃劳动人口(15—45岁)作为教育对象;欧美11个国家强调将老年人作为成人教育的对象。(2)与就业相关人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全球70%的国家将政策目标群体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就业人群、失业和半失业人群,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就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3)女性人群。关于性别,在历史上世界各地就存在男女教育的不平等性,妇女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着力于消除教育性别的不平等,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强调将女性作为教育政策的目标人群。巴勒斯坦作为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成人“不论性别”(regardlessofgender)都可以成为成人学习对象;但在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某些国家仍将男性作为接受成人教育的优先群体。总的来说,女性在成人教育政策中的地位日益得到提升。(4)社会边缘人群。社会边缘人群是指与社会相隔离,没有能力适应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准则的人群,通常是由于经济边缘化导致的。[9]具体包括地理位置偏远(处于边缘地区或受到隔离的人群)、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被社会排除的、无家可归人群和移民者)、教育程度偏低(文盲、辍学者和低技能工人)以及残疾和遭受身体或精神疾病的人群等。很多国家强调把他们纳入到成人教育对象中,体现了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的原则,也有利于边缘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发展。[10]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女性、边缘人群等弱势群体和与就业相关人群的受教育情况。

 

四、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功能主义目标为主成人教育理解的差异性、教育政策对象的多样性、成人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原则等都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应当是多维性的。多维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各国的成人教育政策中。71%的国家在成人教育政策中设定了目标,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提高和发挥整个教育系统或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把其纳入到终身学习框架中。(2)加强成人教育的内部效能,即提升成人参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3)具有人文性目标,在于使成人学习和教育产生影响或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主要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目前成人教育政策以前两项目标为主,[11]前两项目标属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在目标,是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第三项则属于教育之外,能对个人、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开放,保证成人的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减少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12]可见,其政策目标既有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统筹,也有个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目标方面,功能主义教育观成了实践上的优先选项。杜尔凯姆作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或功能由社会来决定,培养人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3]具体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关注成人教育的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为市场培养有知识、高技能、适合工作的人。区域性组织、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14]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这种政策目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五、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普及较低,种类多样教学语言政策作为成人教育政策的一项分类政策是衡量教育包容性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教育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在流动的社会中,人们所处双语或多语环境情况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在着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在保护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越来越成为成人教育政策考虑的重点议题。教科文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多语世界中三个教育原则:(1)支持将母语教学作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知识和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2)支持不同教育水平的双语或多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手段和社会语言多样性的关键要素。(3)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确保尊重人的基本权利。[15]据以上原则和各国具体情况,除了没有制定和分类未知两种情况外,全球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共有9种类型(详见表2)。教学语言政策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应用较广;地方语言较多的用于扫盲教育,其他国家语言的使用有教育程度的限定。报告显示:52个国家没有制定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全球只有58%的国家制定了语言政策,许多国家的教学语言政策是覆盖各类型教育的,不仅仅针对成人教育。[16]成人教学语言政策相比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程度,比例较低;教学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辅之以地方语言”的国家数最多达到了21个。部分欧美国家为移民提供本国语言的培训,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

教育政策作用篇9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高校;思想政治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把握的基本方向

1.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摆正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

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形势政策教育。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形势政策教育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形势政策教育要在加强实效性的基础上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思考

1.突出主渠道地位。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2)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即通过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使之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与时展同步。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地采用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借助于形势与政策理论求得解决的方法。

(3)课程进行应确保有效性。要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非常必要。而要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要研究如何有效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

2.搞好两个建设:即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形势政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可控性,将计划、组织制度、实施措施、考核办法。等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另一方面,在以制度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定性的同时,授课的形式、内容、事件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3.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即要发挥好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及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要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基础与关键。其次,要充分发挥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牵头负责,教务处、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做到三个结合:第一,要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第三,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教育政策作用篇10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政策原则

政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乎着政策的制定者及其受政策约束者双方的利益。高等教育政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政策优则教育优;教育优则国家优。公平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教育公平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高等教育政策应始终贯彻、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政策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政策关系到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高等教育本身的和谐发展,其从制定完善、实施执行到发挥效用的全程必须把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始终。

一、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教育公平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追求的理想与目标,教育公平也是衡量与评价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普遍意义上人们所指的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无论是从其起点、过程,结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来看,都受到纷繁复杂的因素的影响,教育公平并不可以自发实现,教育公平需要衡量的标准、政府的调控、制度的保障。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深度剖析我国现存的教育公平问题,不难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或自然的原因所导致的,而主要是由于教育政策及由教育政策延伸出来的教育法规、制度、机制的缺失和错位造成的。因此,基于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教育公平视角下探究高等教育政策是有着深刻意义的,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预防与减少教育公平问题的出现。

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公共政策而言,公众对教育政策更为关心,大多数人对教育系统都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教育政策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我国,教育政策通常涉及教育政策的主体、教育政策的客体、教育政策的运行过程、教育政策发生作用的性质和方式问题。教育政策体现国家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教育发展的目标,在指导、解决各种重大的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教育政策总是以一系列的行动依据和准则的方式,有效地调节教育与外部社会之间和教育内部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调动各个层次、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1]高等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或政府为实现一定的高等教育目标,解决高等教育问题而做出的策略性规定,它是一个政党或政府的各个高等教育机构和人员及公民必须遵守的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行动规范和行为准则。[2]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在教育公平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必须实现学生的高等教育升学机会、受教育过程、学业成就不受包括家庭背景、性别、种族、居住地、身体残疾等个人或社会境遇的影响,而是建立在个人的先赋性能力和学习努力程度的基础之上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本身及其社会各个方面所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高校的扩招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理论者和实践者敏感地认识到高等教育政策有必要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而做出调整。通过高等教育政策的研究,不仅可以习得与政策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高等教育政策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政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3]这种导向与调控功能是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而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进行的宏观调控,若这只“看的见得手”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则势必对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公平视角下高等教育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公平的理想境界是每个人都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使每个人的个性和禀赋都得到充分发展。[4]而教育公平的理想境界是一种应然的状态,现实中的教育公平则与应然状态相距甚远,纵然如此,政府在确立实施高等教育政策是更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遗余力地使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之时就立足于教育公平,执行之时贯彻教育公平,奏效之时彰显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与政府有着莫大的关系――政府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笔者认为,在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政策时政府应遵循以下原则,以期使教育公平的水平最大地趋向于理想状态。

第一,立足平等。合理的平等才是公平的性质。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的公平。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是公民享受的一项基本权利,要求达到百分之百的平等。高等教育作为非基本权利注定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能力平等与规则平等。受教育者可以依据主观条件获得与其能力“相当”或“相称”的教育机会与教育条件,而且受教育者在凭借自身能力获得教育机会的整个过程中的规则必须是平等的。另外,高等教育的结果虽不尽相同,但必须实现形式上的平等,即素质在同一层次上的人,所收获得的结果应相当,不会出现因谋取了某些不正当特权而导致结果不平等。在教育公平的要求下,高等教育政策必须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并从实际上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平等作为公平的性质,是对高等教育政策质的要求,高等教育政策必须立足于平等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政策性因素所导致的不平等,以期在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上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第二,注重效率。高等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有效使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是高等教育政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高等教育政策在立足平等的同时必须注重效率,“平等和效率和谐统一即公平,否则就是不公平。”[5]一项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必须考虑其功用,这不只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实则是因为不能保障高等教育效率的高等教育政策名存实亡。高等教育效率基本涉及两个层面:一是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教育机会要与社会职业需求相适应、与学生的能力和要求相适应;二是高等教育应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业成就。高等教育政策应能较好地引导高等教育,避免盲目追求规模而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和社会问题;规范高校人才培养行为,切实要求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和学业成就最大化;凸显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总之,高等教育政策务必要注重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第三,适度补偿。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高等教育在质和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同时受到社会、文化、家庭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面实现教育公平还面临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以期尽可能地缩小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必须立足实际考虑到区域差异的存在;正视社会弱势群体的状况;建立切实可行的补偿机制。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高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积累和延续。”[6]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公,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与发达地区差别悬殊;根据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差别原则,机会应该向最不利者倾斜,“不论是追求何种形式的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不论人们对教育公平有怎样的理论主张,教育补偿政策一直是许多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公平政策。”[7]对于高等教育而言,适度补偿主要是为了解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由于地区、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差异所形成的不平等问题。高等教育政策应在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方面对弱势地区给予倾斜,不断缩小差距,直至弱势地区对高等教育机会的享有达到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政策应保障弱势群体获得受教育机会并顺利完成学业。总之,弱势地区与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实现教育公平,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政策中采取适度补偿得以实现。

三、结语

总之,高等教育政策关乎高等教育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与调控作用。高等教育政策不只是一系列静态的教育政策文本,它还反映着各个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利益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政策必须适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因此,笔者认为,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高等教育政策从制定实施到真正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务必要奉行、落实公平的原则,使高等教育实现长足的发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教育政策概念的规范化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91.

[2]陈彬.高等教育管理课程讲义(第四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2.

[3]徐力,徐辉.加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如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1(1):59.

[4]秦苏滨.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0(6):193.

[5]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J].教育研究,200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