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龄化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4:06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1

兄弟相及,孙悟空是他艺术生涯的珠峰

2016年是六小龄童的哥哥小六龄童去世五十周年,50年前,十七岁的哥哥对守在病床边的少年嘱咐说:“当你演成了美猴王孙悟空的那一天,你就能见到我了”。那时的六小龄童对死亡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却自此接过了哥哥手中的金箍棒,在练习猴戏和饰演孙悟空的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二哥曾是父亲最中意的接班人,永远失去亲兄弟的痛是无法弥补的,但你不能永远在这种心情当中,要心安理得地站起来,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实现他的遗言。”

六小龄童的母亲一共抚养了十一个孩子,只有六小龄童是难产而生。六小龄童出生的时候被医生夹着脑袋“拔”了出来,然后涂了一脑袋的紫药水。他开玩笑说,“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而我是生下来‘佛头着药’,也许冥冥中真的有缘。”因为难产加上不足月,小时候的六小龄童,体质不算好,性格也安静内敛,父亲并没有打算让他继承衣钵。然而二哥的变故陡生时,六小龄童的哥哥姐姐年纪已经大了,延续二哥艺术生命的任务,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六小龄童身上。

那时正是1966年,“”拉开序幕。六小龄童尚未开始学艺,父亲便被隔离审查。后来,六小龄童拜父亲的老师薛德春先生为师,每天凌晨五点,风雨无阻地练功。没有练功房的时候,六小龄童就在人民广场的角落、服装公司的自行车棚、绍兴越王台等地方“练武”。户外空间大,却容易受伤。六小龄童在练习中摔出过永久的疤痕,伤成过血尿,他的父亲和母亲甚至不忍心看他练功,可他依然勤练不辍。“艺术不是逼出来的,一切都是出于我的自觉,出于家族的责任感和义务。”

这种责任感和义务感也贯穿了之后整部《西游记》的拍摄过程。拍摄《西游记》时,六小龄童400度近视加200度散光,为了表现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每次开拍前,他都会盯着聚光灯,一直看到两眼酸痛流泪。眼中有眼泪就会显得灵活,六小龄童又在眼睛上画一圈眼线,再用金纸贴一条金边,再配合他从真的猴子那里钻研“学习”来的演技,才有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明亮有神、对妖魔鬼怪咄咄逼人的火眼金睛。

《西游记》1982年开机,当年的拍摄条件有限,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书中许多火烧的情节,都是用真火来烧。《三调芭蕉扇》一集在吐鲁番火焰山拍摄,六小龄童需要在高热的天气里吊着威亚,穿着石棉衣服,浑身着火地飞过烟雾师提前引爆的火区。拍《大战红孩儿》时,更因为石棉衣质量有问题,六小龄童在大火中险些遇险。由于孙悟空角色的特殊性,替身很难找到,所有高难、危险的武打动作,全部是六小龄童一人完成。

六小龄童从小苦练的扎实功底和整个剧组的用心琢磨终于有了回报,1988年春节,央视开始播出《西游记》前25集,万人空巷。《西游记》电视剧获飞天、金鹰双奖,六小龄童则获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六小龄童常被问道:“为什么你演的别的角色的影响都没有超过孙悟空?”六小龄童回答,“因为我的优势在这里,很多演员都说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但我认为我演的孙悟空是我自己艺术生涯的珠峰。”

孙大圣变成大反派,观众不答应

有不了解的观众觉得,六小龄童一部戏吃了一辈子。六小龄童却说,“不是这样的,孙悟空不能因为有大闹天宫的辉煌就不去西天取经了,还得继续走。但是演员有时候是为观众活着的,很多事情不允许。”

《西游记》前25集拍摄完成后,由于条件有限,补拍始终难以开启。在妻子于虹的鼓励和陪伴下,六小龄童开始积极转型,尝试其他角色。但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转型之路并不容易。1991年,六小龄童在电影《过年》里饰演一位老实巴交的大哥,获得百花奖最佳男演员提名,可观众的反应却是:老师演得很好,但孙悟空这么窝囊我们接受不了。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六小龄童出演《连城诀》的花铁干时。观众都认为,这个堕落的大侠被六小龄童表现得入木三分,可同时也说,孙悟空人见人爱,花铁干人见人恨,我们接受不了,希望老师不要再演了。

提起这些,六小龄童有一点无奈,更多的还是坦然,“这些角色我也很用心,但一个聪明人要了解自己最能做好什么,了解你的气质和形象,把精力集中在你能努力做好的范畴里。”比如六小龄童饰演《1939・恩来回故里》中的,一开始的缘分就是因为王希钟老师给六小龄童化妆时,觉得六小龄童的脸型和气质与总理隐约有些相似。

王希钟老师这样一说,六小龄童便上了心。2000年,六小龄童41岁,而总理1939年曾回到自己的故乡绍兴宣传抗日,刚好也是41岁。当时这段故事还没有做过影视作品,于是六小龄童一面调整自己的外形,根据形和神去接近总理,一面请编剧参考这段历史,试着写一个剧本。

在塑造这样的历史人物时,六小龄童除了要求神似,也十分注重外形与人物原型的贴合。他在只接气质与自己相近的角色的基础上,还嘱咐化妆师可以“随便动”。眉毛比历史人物粗就刮掉,头发也要削成像人物原型的样子,如果削不像,就专门做一个头套。是江浙人,说普通话会带出一些绍兴口音,六小龄童也将其细致地演绎出来。“演戏是戏细戏,人生也是一样,所谓戏,只有在细节上下功夫,才能成为真正的戏。”

猴戏不姓章,校园是他第二个花果山

六小龄童和妻子于虹只有一个女儿,现在留学国外,并没有做“第五代猴王”。二胎政策开放以后,有些观众建议六小龄童和夫人再要一个小猴王,也有许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希望拜六小龄童为师,传承猴戏。

对于观众的热情,六小龄童回应,“不是说六小龄童的孩子就一定行,章氏家族的后代全能演孙悟空演得好。演员成功与否还是合不合适的问题。”同时,六小龄童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末代猴王”,他专门创立了一个美猴王艺术学校,培养猴戏的传人,还在筹划全球海选猴王传人。“谁是猴王不是我说了算,而是全球观众共同决定的。”六小龄童希望,能够通过大型媒体,再请一些专家评委,大家共同选出几个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六小龄童一直强调,猴戏不是章家的,猴戏艺术要百花齐放。上海京剧院排《齐天大圣》,六小龄童写信祝贺;北京京剧院要做《齐天大圣》的挑战赛,六小龄童录视频帮忙宣传。但百家争鸣不意味着恶搞炒作,“艺术要百花齐放,但不能是非不分,不能没有正统的价值观。戏说、恶搞的节目、影视,收视越高,票房越高,危害越大。”

一些戏说、恶搞孙悟空和《西游记》的作品拍出来以后,为其贡献票房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大学生,痛心于此,六小龄童在学校的每一次讲演,都会重申这个问题。“玄奘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连印度的小学课本上都有玄奘的故事,我们现在的小孩只知道唐僧,还问我孙悟空有几个女妖的女朋友,这怎么行呢?”

比起“演讲”,六小龄童更喜欢将他在学校与同学们分享心得的过程叫做“讲演”,先讲后演,先分享,再互动,最后再表演一段猴戏猴棍。这样气氛活跃起来,再加上六小龄童本身的经历和人格魅力,很多耳熟能详的道理被他说出来,往往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每次六小龄童去学校讲演时,讲台两边都坐满了学生,他开玩笑说,“有一种回到花果山的感觉”。

从2004第一次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讲演到现在,六小龄童已经去过海内外800多所学校,包括大学、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今年三月,六小龄童登上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台讲演,他想让永不言败、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猴王精神走向世界。

传播西游文化和猴王精神的过程中,有些外国观众不能理解孙悟空这只“猴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觉得孙悟空是和蜘蛛侠、变形金刚类似的形象,六小龄童便会郑重地回答:“美猴王孙悟空是勇敢、智慧、正义的化身,他代表着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

Q&a

Q:今年5月,您去佛国尼泊尔出席《西游记》尼泊尔语首映,遇到飞机剧烈颠簸,您说自己内心却无比平静,那是怎样的情况?

a:当时是天气原因,还属于正常。那是六七十人坐的小型螺旋桨飞机,而且尼泊尔的文化部长,和各位大德高僧等等很多人在飞机上,个别人的尖叫也正常。我自己感觉还好。因为到了天空以后你要想的非常大,非常开,就像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在天上那个感觉。那时候路过喜马拉雅山的珠峰,看得到珠峰的山脉和云层,虽然飞机颠得很厉害,但是我觉得很释然。而且5月21日是释迦牟尼诞生日,那个时候,那个节点,那种心境,就是浴火重生的感觉。

Q:学习猴戏、拍摄《西游记》对您的性格和心态有什么样的影响?

a:我在拍西游记之前,童年有点过分的内向,愿意做自己的事,不愿和别人接触,不喜欢和大家伙一起玩闹,喜欢静。我的性格说实在的不适合演猴戏,但是二哥十七岁白血病去世了,家里的哥哥姐姐有的已经不从事猴戏了,有的年纪比较大了,只有我还有希望。所以要去很快地接受它、适应它。演了孙悟空以后,我的性子也发生了变化,比较快节奏。我接受不了男人很肉,干什么事很慢。我是想好的事,今天要做就必须今天做掉,上午要做的事就不会放到下午。

Q:当年拍摄《西游记》的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候甚至要冒生命危险,最难的时候,想过要放弃吗?

a:没有。我二哥说,演成美猴王孙悟空就能见到他了。而且我在电视剧《猴王》里饰演我的父亲,长了一辈,这样既能感受到真实故事里弟弟的心境,又能在戏里感受到父亲的状态,就更觉得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必须从二哥手中接过金箍棒,延续他艺术和生命的高度。在这个人生的历程中我就觉得义无反顾,没有放弃、退缩出现在我的心境里。所以我说每个人一抬脚,你必须往前走,你可以往左,往右,但是你不能退。

Q:对您而言,饰演、鲁迅先生这种历史文化人物的形象,和饰演孙悟空这种神话人物相比,哪种更难一些?

a:其实很多角色我都有兴趣想演,但是观众有时候接受不了。像这种角色我觉得只能演一次,因为我的主要优势不在这里,而我的情况尽量不能失误,很多人都在看着我。包括演鲁迅,就是一种巧合,上海电视台要做一期诗意中国的散文朗诵晚会,打电话说让我演鲁迅先生的,在那么多演过鲁迅的演员中,我也许是惟一说绍兴话的“鲁迅”。上海人艺的一位师父还给我做了头套,造型做得非常好。后来我把表演的明信片给周海婴先生看,他说父亲生前没有穿过这件衣服,我说这是我演的。后来他给我题了四个字,叫“演艺人生”。

Q:现在您经常在世界各地的高校中做讲演,传播西游文化,起初促使您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

a:因为孩子没有鉴别力和鉴赏力是很可怕的。有偶像崇拜很正常,但我见过一个女孩子,对她偶像疯了一样地尖叫――他没有演过什么电影,也没有很有名的歌,她这么疯迷,是因为他长得好。这个不正常。包括我也知道有人是接受孙悟空和白骨精谈恋爱的,他只是觉得很好玩。其实年轻人骨子里是喜欢传统艺术的,但是他不清楚,所以你要给他掰开来揉碎了讲。都是猴子,脸上贴上毛就是孙悟空?不是这样。你要告诉他中国的艺术博大精深,他才了解。2016年2月3日上午,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消息,宣布我获得“最大规模《西游记》纪念品收藏世界纪录”,圆了我多年的吉尼斯之梦。

Q:因为您比较反对恶搞西游,有人就说六小龄童是“西霸”,谁演他都要批评,对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a:我既不是领导,也不是机构负责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谈自己的观点。我说的话都是对戏不对人,演绎风格不一样可以,孙悟空像人一样走,我不会说什么的,但是不能拿祖宗开涮。今年春节期间,十几亿老百姓希望看六小龄童上春晚,就能说明问题。中国的观众是最好的,也是最难对付的,他不会因为你是名人或者偶像就无条件拥护你,在根本问题上他非常清楚。,甚至国外,都有很多演员塑造过孙悟空的形象,但有调查显示,我的支持率达到98.8%,我的底气在哪里?中国传统文化。孙悟空从绍兴的社戏走到美国的时代广场,这不是我个人的力量,是我们国家强大了,我的背后有那么多人在支持。有些东西是要坚持的,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Q:3D版的《敢问路在何方》现在进度如何了?有可能在猴年上映吗?

a:只有我这个孙悟空和艺术顾问,还有马德华老师的猪八戒是确定的,其他都没确定。这个片子迟迟没开机,因为分歧非常大。美方就会讲,为什么四个老男人会去西方那么远的地方,经历这么多磨难,他不能想象。另外他会问沙和尚能不能变成女的,孙悟空的父母是谁,他为什么要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我就带他去吴承恩的故乡,带他了解西游记的故事。在很多地方,都有普通的农民兄弟跑来拥抱,都有小孩会说:哇孙悟空爷爷。他就知道孙悟空在中国人心中是这样一个人物。我说你要改的话人家要骂死你,他就笑了,说:你再给我点时间,我慢慢去看。所以电影的进展我们不能着急,猴年放肯定不行,但我一定不会放弃。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2

“他觉得人皆我师,他可以吸收各派的长处,而不是一招一式完全跟别人一样”

六龄童本名章宗义,1924年出生,绍兴人,因6岁开始上台演出,而取艺名六龄童。六龄童的父亲章益生是名成功的戏曲班主,靠把大城市的服装、道具、水绉纱、马鞭等戏曲用品贩卖到绍兴小城镇,积累出资金,在上海开办了老闸大戏院。并把绍剧戏班“同春舞台”带到上海,主演绍剧。绍剧据说有三百年历史,五百出剧目,六龄童被认为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

从出生起,六龄童就生活在同春舞台的耳濡目染中,起初学的是二花脸,但青春期遇到了“倒嗓”,六龄童一时间无事可做,干脆轮番到上海的各大戏院看戏,连看了各种京剧、沪剧、昆剧等剧种后,最后被盖叫天的连本《西游记》所吸引,渐渐萌生了学习猴戏的念头。

戏曲分文戏、武戏。猴戏在武戏中又自成一路。自清末民初,猴戏又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注重王气,“南派”强调猴气。猴气,不是猴化,“不是人学猴”,而是“猴学人”。孙悟空是“人、神、猴”,这是各派体验的结果和目标。王气显示其威美,猴王几乎弃绝蹲爬动作,大起伏,求气势;猴气模仿生活,细腻、活泼。可以说是各有追求,各尽其美。

脸谱,也显出两派追求的差别。“北派”猴王的脸谱是个倒葫芦,因为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这也是注重王气的一种根据;“南派”脸谱是一个桃子,这刚好跟他们注意模仿猴子的生态特点相一致。另外,细小动作上也有差别。猴王手搭凉棚观望,“北派”的手指头是直的,“南派”的手指头是弯的。

在绍剧中,猴戏的地位并不高,只以折子戏的短小形式出现,没有长篇的大剧本。六龄童当时没有师傅可以求教,只有一位武戏老师可学基本功,其余所有的表演基础全靠各处偷师得来。“所有上海滩演猴戏的艺术家的表演他都去看了,其实就是偷戏,他觉得人皆我师,他可以吸收各派的长处,而不是一招一式完全跟别人一样。”六小龄童这样回忆父亲当年学猴戏的经历。也正是在这种博取众长中,六龄童渐渐研习出迥异于其他戏种的个人风格。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把六龄童的演技推向高峰,其中著名的三打――一打,二打,主要是糅进了张翼鹏、郑法翔的动作。“美猴王”张翼鹏的特点是细致,注重刻画人物性格,一招一式都精心设计。他吸取了花旦的动作,柔美有魅力;郑法翔却是大起大落,有棱有角,起伏有致,,比较粗犷。第三打则完全突破程式,孙悟空急了,故意撒出一些野气;回花果山一段,吸收了李少春、李万春的表演风格,把王气演足。孙悟空被逐时对唐僧的跪拜,是六龄童的创造,为六龄童所独有,叫“五心朝天拜”。跪着跳起,再跪着跳倒,连跳连拜,很见功力,为行家们所称许。六龄童演到这里,总是很动情,让观众感到鼻子发酸。六龄童还尤其注意眼睛的表演,力求通过一些细碎的动作,突出一双神气的的眼睛,表现孙悟空的“神韵、智慧和胆识的跃动”。没有这双眼睛就没有孙悟空!

他胃口不好,儿子章金山都是靠“你要吃饭,才能下床,只有恢复体力了,才能练功,再上舞台”来哄他吃饭

六龄童的代表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获得了第二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发行72个国家,使六龄童驰名中外。正赶上困难时期,又为国家换回很多大米、白面。尽管这样,“”浩劫,猴王也不能幸免。舞台上已经悟到“猴学人”,生活中却要“人学猴”。红卫兵的“千钧棒”横扫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小猴子们都造反了,“南猴王”六龄童被打成了“戏霸”,让他烧行头,刨祖坟。

1971年底,医生检查,六龄童腰肌肥大、腰部受伤,断定他早晚要瘫痪。六龄童不信邪,照样练功,不但没瘫,又登台演出了。“”后,恢复了团长职务又当了全国政协委员,他高兴得每天练嗓子、练武功。他说,只要让我演出,比让我当官还高兴。1985年春节,上海电视台邀请他表演一段猴戏,他兴奋极了,马上把过去的录音磁带翻出来,对着大衣柜的镜子,一招一式地练了起来。

六龄童年过花甲,仍上台演出,体力不如先前,不能靠武功,就在表演上下功夫。他的演技更加娴熟,表演更加细腻。过去说一声“打妖怪去”可以翻几个筋斗,现在是一跺脚,一蹲,把身子慢慢一转,在转身中渐渐高上去,金箍棒轻轻提起来,头盔、羽翎不断地抖动着,心里感觉到是飘上去了。虽是另一种做派,却与原先的异曲同工,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令人动容的是,六龄童于戏曲艺术一生的追求,即使到了70岁高龄,他仍登台演出。虽然已经年迈,六龄童仍一直保持着练功的习惯,平时在家压腰、压腿,看电视时也会下意识地把腿轮流扳上来。80岁时他参加电视节目,说着说着一下子坐着把脚抬到头顶,观众们愣住几秒才开始满堂喝彩。照顾父亲六龄童30年的章金山回忆说,这几年,父亲金箍棒耍不动了,他就画猴。老人去世前两个月,胃口不好,章金山都是靠“你要吃饭,才能下床,只有恢复体力了,才能练功,再上舞台”来哄老人吃饭。他知道,父亲就是为演戏而吃饭的。

“父亲给我拍了1000多张照片,有各种孙悟空的造型,举棒子的、孙悟空高兴的、孙悟空怎么痛苦的、孙悟空怎么拜师……”

80高龄的六龄童做客电视节目时,被问到自己对后代的打算,简单答道,希望子子孙孙都有人学猴戏,传承下去。令人欣慰的是,老人家的事业有继承者,那就是他小儿子章金莱,他正是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当初《西游记》的导演杨洁打电话请六龄童推荐扮演孙悟空的人选,他竟然不假思索地向杨洁推荐了刚刚演了一年多猴戏的第十一个孩子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在许多场合都说过,他是接下哥哥的“金箍棒”。六龄童的二儿子“小六龄童”最得父亲真传。1957年在中苏友好大厦小礼堂演出时,就抱起过演罗猴的小六龄童。不幸的是,17岁那年,小六龄童的生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白血病夺走。

儿子的去世让六龄童很伤心,他深知戏曲演员不容易,有时表演还很危险,但同时又希望有人来继承,内心很矛盾。看到六小龄童学戏兴趣浓厚,六龄童就下定决心培养他。那时,年幼的六小龄童也在心底许下心愿――在哥哥倒下的地方,重新拾起金箍棒,继承父亲和兄长的事业。

父亲对于艺术的执着和信仰,对六小龄童产生了重要影响。老人曾多次给小儿子谈这样的想法:猴戏不是章家独有,不要有门户之见,一切都是为艺术服务,要欢迎各界人士用各种方式传承中国的猴文化。

当年,正是在父亲的极力举荐之下,尽管最初并不被导演杨洁看好,但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演技,六小龄童最终塑造了荧幕经典。六小龄童说,最感激的是父亲。当六小龄童接下主演孙悟空的任务后,父亲送给他一本《取经路上六十年》的手稿(曹禺题字,周建人作序),它是父亲一生心血的凝聚,记录了六龄童学艺、成名。遭难、晚年坎坷经历,也记录了他对猴戏独到的见解和精彩表演。

六小龄童形容当时如被压在五行山下般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父亲给我拍了1000多张照片,有各种孙悟空的造型,举棒子的、孙悟空高兴的、孙悟空怎么痛苦的、孙悟空怎么拜师……所有这些动作他全部给我拍成照片。但是他说,‘你不要有压力,这是给你作为拍电视剧的一个素材’。我马上就明白了,就是那个时候你应该忘却自己,留下的是孙悟空的灵魂和它的躯壳。”电视剧《西游记》拍成,收视率让其他电视剧难以望其项背,六小龄童塑造的电视荧屏美猴王,复制了父亲当年家喻户晓的辉煌,也让更多观众知道了南派猴子的灵动、活泼。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3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1959年4月12日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浙江绍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1982年,六小龄童在二十五集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主演孙悟空一角,被评为中国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及第一届(新时期十年1978年至1987年)“中国电影电视十大明星”奖,同时,以一百二十三万多张选票当选为“中国第二届电视十大明星”第一名。1998年凭借《西游记续》中孙悟空一角,获得2000年度由中央电视台颁发的全国十佳优秀演员奖。2004年在电视剧《欢天喜地七仙女》剧中饰演太上老君。

2007年6月在38集全球首部立体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同时扮演吴承恩和孙悟空两个角色。

2009年主演电视剧《北平战与和》,饰演胡适。2013年主演的武侠剧《新燕子李三》正式杀青。2016年,在中美合拍的3D魔幻电影《敢问路在何方》中再次出演孙悟空。

六小龄童六岁从父六龄童练艺学武。1976年6月在上海高中毕业后,考入浙江昆剧团艺校,专攻武生。

六小龄童家被尊称为猴王世家,真正演猴戏是从他曾祖父开始的,随后是祖父、父亲、哥哥和他。他父亲从六岁开始学猴戏,为此取艺名为六龄童。到了他二哥章金星演猴戏时,父亲就称二哥为“小六龄童”。不幸的是,1966年哥哥章金星患白血病夭折了。待到1982年,章金莱先生拍《西游记》时,父亲暝思苦想,决定将“小六”颠倒一下,于是就有了“六小龄童”这个名字。

感情生活

六小龄童和于虹的婚礼在1988年6月12日举行。1990年11月,女儿妞妞(章同童)出生。

哥哥离世

1966年4月13日,六小龄童的哥哥小六龄童因患白血病去世。

父亲去世

六小龄童之父六龄童章宗义于2014年1月31日20点25分病逝于绍兴,享年90岁。2014年2月16日上午,在绍兴殡仪馆举行追悼会。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4

“孙悟空可以七十二变,我可以七十三变。”六小龄童自饰演孙悟空后,又陆续演过、鲁迅、胡适等,每一个角色都演得异常认真。他说:“这些角色都是在为饰演吴承恩做准备。”

而剧本最早写于20世纪90年代,起初名字叫《美猴王之父》,六小龄童不满意,又请别人重写,连名字也改为《吴承恩与西游记》,直到2007年,该戏才开拍,其中的艰辛曲折,外人难以想象。

六小龄童虽然是闻名遐迩的艺术家,但并没有助手,找投资,递送剧本,他都独自披挂上阵,四处奔波,费尽口舌。他又不会开车,一旦听说哪里有投资意向,就立刻坐车赶过去。

有的影视机构接到六小龄童的剧本,称先研究研究,却再也没有了下文,甚至连剧本都搞丢了,让他苦闷伤怀不已。有的投资方在签约的关键点,却提出了荒唐的附加条件,要一个五大三粗的投资人饰演唐僧,令他啼笑皆非,无法签约。

路似乎越走越窄,但六小龄童的认真、热情和努力终于使其“柳暗花明又一村”,导演阚卫平和投资方决定帮助他实现愿望,同时向吴承恩这位中国四百年前的大文豪致敬。

开机时,六小龄童郑重地剃了光头,如同当年拍摄《西游记》一样,推掉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他要做到像演孙悟空一般,竭尽全力争取完美。

自从走进剧组,六小龄童再也没有离开过剧组半步,从开机到关机,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由于时代变了,他们再也不能像过去拍《西游记》那样从容不迫、精益求精地“磨戏”,而是要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地拍戏,才能不让制片方的投资遭受损失。因此,作为主角的六小龄童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另外,从吴承恩的少年、中年到老年,年龄的跨度很大,他常常一天要换三套妆。此时,他已经快50岁了,依旧默默地承受着,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他习惯在头天晚上找第二天拍戏的搭档对戏,让有的后生深感意外:“章老师(六小龄童的本名叫章金莱),您是大艺术家,还需要对戏?跟您拍放心。”有的后生稍有懒惰,耽于安逸,他也不依不饶。

在戏中,六小龄童同时饰演两个角色:一是现实人物――吴承恩,一是神话人物――孙悟空,一会儿在地上,一会儿到天上,确实需要“七十二变”方可。他虔诚认真地在二者之间来回穿行,身心上的分离和融合、疲累和挣扎,外人是无法切身体验的。

人一过于求真,就难免给人留下笨拙的印象,但六小龄童知道自己拍戏从来不靠什么讨巧的“聪明”,只是用心、用心、再用心,只要能够拍出精彩纷呈的好戏,即使叫他一百声“笨蛋”、“傻瓜”,又如何?

在《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吴承恩有多场哭戏,这是他真性情的流露,也是让剧中人物立体化的手法。有人认为,让人笑容易,叫人哭难。因此拍起戏来,有的演员哭不出来,导演会同意他利用眼药水刺激眼睛,以此达到流泪的效果。六小龄童却不苟同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是演员不负责任,没有完全发挥演艺水平的表现。轮到他要“哭”了,他就认真地酝酿情绪,不管远景还是特写,都一样投入地哭,直哭得周围的人也跟着抹眼泪。

正是这样认真到笨拙,用简单又执著的心意来拍戏,不怕细致入微的研磨,也不畏严冬酷暑的考验,六小龄童才塑造了不可复制的美猴王,也才在5个月零5天后顺利完成了《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等待着观众对这部戏的最终评定。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5

寇老1912年农历3月出生,16岁参加革命,跟随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参加革命前曾在私塾里背诵过《弟子规》、《论语》等。中华传统文化德与善的启蒙养正使他老人家受益终生。参加革命后,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更是刻骨铭心,铸造了寇老生命和生存的精神支柱。正是德与善、党性与人性的融合,让寇老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情舒畅,活得快乐平和。寇老常常说,在战争年代,他们跟着党,提着脑袋闹革命,有多少战友牺性了宝贵的生命,但义无反顾,死也跟着共产党走。在长征路上、在抗日战场,自己也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长征途中被打成“改组派”,是朱老总的一句话救了自己一命。“”中又被打倒,靠边站。历尽苦难,矢志不移,靠的就是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人生的觉悟。

对于党员干部一定要觉悟的问题,寇老语重心长地向身边的同志们道出了自己的感悟——

党员干部要终生努力。努力什么?努力觉悟。觉悟党的性质、宗旨,觉悟党员干部的责任、义务。党员干部凭什么觉悟?一靠学经典,二靠躬身实践。

党员干部学习优秀文化和马列主义经典,一定要力戒三种陋习。

一戒怀疑。怀疑是学习的大忌,是党员干部觉悟的障碍。同志在此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为党员干部学习经典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目前,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崇德兴仁,更为党员干部坚定党的领导,增强党的观念,坚守党的纪律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戒浮躁。体现在学习上,静不下心,沉不住气,坐不下身,急功近利,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究其原因是信仰缺失。科技发展、物质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幸福、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诱发和助长了享乐思想,加之各种西方思想侵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不强,品德不高尚,信念不坚定,辨别是非能力差,在各种考验、诱惑面前打了败仗,当了俘虏。

三戒空谈。空谈即夸夸其谈,不结合实际,光说不练假把式。对党的性质、宗旨、教育,说在嘴上,写在本上,挂在墙上,坐而论道,就是不结合自己思想,不触及自身灵魂,不落实在行动上。

学贵力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能把所学到的仅仅念在口上,记在心上,而是要真诚力行,落实在生活、工作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中,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天天生活在喜悦当中,神清气爽,身心健康,快乐无比,这才是觉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躬身实践要注重德行的修养。德行分三个层面,一是修身,二是处事,三是待人。

修身,怎么修?“要先正其心”。此“心”是指个人的思想、见解,“正”是正确无误,即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长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原则,长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浩然正气,身自然就修好了,面对各种诱惑就能拒腐蚀、永不沾,就能永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代表,群众的领导,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特别是在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6

关键词:马子善;老牛;耶尔古拜;心理变化;生死观

回族作家石舒清,在他的小说《清水里的刀子》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生与死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除了马子善和他的儿子耶尔古拜之外,还包括那头老牛。这篇小说里的老牛,是一头被作者人格化、人性化了的牛,象征了一种看透生死的达观人生阶段。

从马子善的老婆去世,到耶尔古拜宰杀家中唯一的老牛给母亲做“四十”,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的心理都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一、马子善――冥思与顿悟的追寻者

小说从埋葬完马子善的老婆讲起,在坟院,他有一种对死的困惑与恐惧心理。先是想到了自己从一个鲜活的婴儿、强壮的青年到现在这副模样,觉得尴尬、心酸。接着,他想到了村子,规模由小到大,坟院也从空变满,感到失意。随后,从老婆刚给自己当媳妇到如今去世,又联想到自己死亡的时刻,但是“想到必死无疑的自己连自己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想到自己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死掉,他突然觉得一种异常的伤感和恐惧”。

马子善回到家里,得知儿子耶尔古拜要宰杀家中唯一的老牛做“四十”。虽然主张量力而行,但是面对儿子的劝说,他最终答应杀掉老牛。小说中先后两次用“凉凉地”来描写马子善的行为与心理。此时的他,内心充满了矛盾。

四十祀日的前三天,老牛开始不吃不喝,马子善的心理出现强烈变化。他记起老人们讲过的故事,意识到老牛不吃不喝可能是在清水里看到了那把刀子。老人受到了难以言说的感动和震撼。可是这时他仍然伤痛不已,老牛可以知道自己的生死,可是人却不知道。

四十日祀日的前一天,马子善庄重地磨好刀子,晚上到牛棚里过了一夜,第二天躲开了宰杀老牛的场面。当他回到家时,在牛头上看到了平静与宽容,看到了一张“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他在老牛身上领悟到了对死的从容。

马子善的心理变化在三个主人公中最为曲折,他经历了“对死的伤感和恐惧―困惑与矛盾―被老牛的“生死观”感动和震撼―在老牛身上领悟到生死哲学”这一过程。他在冥思与追寻中感悟到了生死。

二、老牛――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以四十祀日为分水岭,在那之前的老牛,是家里的大牲。被马鞭子打,被役使犁地,有时候甚至连一个拉粪的机会都没有,这时候的老牛只是自然界中一头普通的耕牛。

祀日的前三天,老牛仿佛看到了清水里的刀子,它主动为自己举办了一个“清洁的仪式”,开始不吃也不喝,以便让自己能够清清洁洁地归去。它表现得宁静端庄,就像是一个明澈了一切的老人。

直到老牛死后,它留给世界的仍然是一张平静、宽容、波澜不惊的脸。

作者通过他人的视角和老牛的行为反应,赋予老牛一种神秘的力量,将老牛人格化,老牛就像是一个被役使,却依然任劳任怨、看破生死的旷达智者,具有人的品质和心理,追求清洁的精神和灵魂。

三、耶尔古拜――人类青年阶段的代表

宰杀老牛给母亲做“四十”是耶尔古拜的决定,最后他也实现了这一愿望。文中两处突出表现了耶尔古拜的心理。

马子善从坟院回到家以后,看到耶尔古拜因怀念母亲而哭泣,他想要劝说儿子,却没有行动。因为马子善觉得“儿子若到了自己这个年龄,就不会因亡人而哭了。自己若在儿子那个年龄,大概也还是要哭的。这都是很自然的事。”这几句话,揭示了人类看待生死的一个普遍心理发展过程。耶尔古拜和马子善的不同反应,体现了人类从青年阶段到老年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

耶尔古拜在四十祀日之前的一段时间,领着老牛散步、给老牛清洗身体、为老牛梳理尾巴,看到老牛吃草时显出享受般的旷达和随意,心里充满喜悦与激动。这时候的老牛,在耶尔古拜的心里,拥有了一种独特的品质和意义,老牛将携带着使命,去拯救苦海中因自己的罪行而受难的亡灵。

处于人生青年阶段的耶尔古拜,还不能够深入老牛的生命领悟到生死的哲学,也不能够像老牛一样,超达乐观地对待死亡。耶尔古拜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在青年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四、总结

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围绕宰杀老牛做“四十”这一中心事件,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在面对生死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时,耶尔古拜代表了人的初级阶段,马子善代表着人的中级阶段,而老牛则象征了人的高级阶段。老牛最终在形而上摆脱了人的控制,它不仅肩负着搭救亡者灵魂的重担,而且完成了净化生者灵魂的任务,最终成为马子善“超我”的投射,表现出一种从容淡静的生死观,达到了精神的自由。

参考文献:

[1]石舒清:,1998年05期.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7

一、激感,引发体验

英语教学不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光靠一般的讲课所能解决的。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现实生活,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解读文本。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谁不乐此不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而是应该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唤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激情。

2.丰富形式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关注点而非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多采用游戏、制作、表演、背景设置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引感冲动,从而走进文本。如在教学“atChristmas”这课时,我拿出了圣诞节时人们常戴的圣诞帽、漂亮的圣诞树。老师有关圣诞节的背景介绍,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一首“wewishyoumerryChristmas”歌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创设情境,丰富体验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我们应该珍视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积极组织引导,在思维的碰击中创造火花。

1.走进生活

生活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带着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而这种对生活产生的真实情感是我们教师无法通过自己美丽的言辞强加给学生的。如:在教学时,我把讲台设置成一个购物柜台。柜台上摆满了学生喜欢的物品,让学生自己上台购买物品。

2.链接生活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脑中已存储了与语言相关的经验、知识。教学时,我们可以激活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的经验,引导联想。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如:在教学3B“aboyandagirl”后,我设计了招聘电台节目主持人的环节,请学生用英语向大家介绍自己。有许多学生真把自己当成了电台节目主持人。手里拿着话筒,模仿着电视里的小主持人,亲切而不失可爱的向大家介绍着自己。

三、朗读感悟,深化体验

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厚积薄发,对话中的话像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一样。把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在朗读中体现出来。朗读可以品评角色,体验真情,感受美好,读中促思,使文章中的任务一个个化做活生生的形象再现于学生的脑海,让学生入情入境。

1.含情美读

美读包含默读、诵读、朗读、朗诵、咏唱等读书方法,只要能很好地体现出作品的风格、能很好地传情达意地读皆可称为美读。提倡美读,就是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情调、韵味、意趣,让学生在读中,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声醉情痴。实际上,这就是在多中感官配合协调下进行着体验。如教学5BUnit7partHSayaRhyme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朗诵下面的小诗:

twinkle,twinkle,littlestar.

Howiwonderwhatyouare.

Upabovetheworldsohigh.

Likeadiamondinthesky.

twinkle,twinkle,littlestar.

Howiwonderwhatyouare.

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到文章里。通过理解、领悟、评议,把文章中的美读出来。

2.角色朗读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加强角色体验是指让学生充分参与言语实践活动,真切地感知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加深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如教学5aUnit7partD讲述的是狗和老鼠相互嬉戏的故事,我让学生细细品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把老鼠的得意和狗的沮丧读出来。学生在多种感官的配合下体会出其中的幽默气息。学生在情景描述时,表达的是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教学时采用换位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他们的情感思想。这样自然而然地把文本融入自己的心灵。

3.表演朗读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8

[关键词]幼儿;听说能力;策略

幼儿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悉心指导,给幼儿提供多听、多说的机会,他们的听说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一、从读、背诗词中感悟语言魅力

诗词中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经典语言。教师在指导幼儿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可增长幼儿的见识,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读、背诗词活动应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提出适宜的要求。2至4周岁以五言绝句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加长篇幅,提高难度,并从声音、表情、动作、语气等各方面加强指导,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悟经典作品的魅力,从而积累听、说的素材,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从听、编故事中学会认真听、说

培养幼儿认真听、说的良好习惯,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懂,才能正确地说。听故事是培养幼儿学会认真听的基本方法。幼儿不识字,只能让他们认真地倾听,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听故事的良好氛围,给他们听录音故事、听大人讲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刚开始听时,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坚持静心听故事,难免有意无意地发出声音。此时,教师应循循善诱,不断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或把故事分段讲播放,缩短听故事的时间,慢慢地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待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后,才逐步引导幼儿自己讲故事、编故事,或者根据以前熟悉的故事续讲,充分给他们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发掘想象潜能,激发说话的积极性,提高说的能力。曾经有一位教师给幼儿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可能这个故事很多幼儿都听过,有一定的领悟,教师让他们续讲故事,幼儿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续编的故事讲出来,都很有创意,语言组织能力也较强,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从游戏活动中逐步懂得交流方法

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孩子以游戏为生命”,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不断提高他们听、说的能力。教师可设计多种游戏模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并从中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交流。

1.开展模仿社会式游戏。可让幼儿在游戏中联系生活实际,扮演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医生老师等生活中的角色,让他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法解决活动中的矛盾。在游戏中,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组织语言交流。这样既玩了游戏,又锻炼了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9

处于青春期,成长摸索期的我们,其实很多心情感悟极其相似。

这也就是为什么《少年维特的烦恼》会流传的一个原因吧,青春成长的时期,我们不同,却也有相同。

看多了那些信誓旦旦的文字,尤其是自己曾经想的那些,好多现在看来都觉得在理,有的还仍会让人有小小的激励。

可是现实是,似乎除了一岁岁的年龄增长,其他的似乎仍在一成不变。

原来,当我们没有成长的时候,岁月除了让我年长,年老一岁之外,并没有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岁数往上加了。

没有成长,这样的不协调,随着时间增长,只是徒增了尴尬。

所以,所有人都是需要且必须要成长的。

对老龄化的感悟篇10

关键词:课外资料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如何在强化目标意识、文本意识、语文意识的前提下,适度、有机地拓展课外资料以有效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获得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1.还原背景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课文选材丰富,语言明白晓畅,但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会由于背景知识的缺失而出现阅读障碍。例如《菩萨兵》这篇课文的教学,单单凭借文本,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藏胞们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此时教师可补充资料:当地的军阀、土司互相勾结,欺压藏民,更把红军宣传成红发恶魔。为了嫁祸红军,反动军队甚至唆使他们的士兵打扮成红军的模样,到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藏民们不了解真相,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便望风而逃了。从而让学生理解了藏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又不明真相,正如“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为学习下文体会和红军战士关心藏胞、一心为藏胞着想赢得藏胞真诚的爱戴做了铺垫。在教学古诗文及写作时代久远的课文时,精当地引入写作背景资料,对突破教学难点大有裨益。

2.填补空白

任何文章都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框架,都具有一种“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将其隐含的“未定点”加以补白、拓展、深化,从而实现文本的意义甚至衍生文本的价值。如《说勤奋》这一课,没有详细地描写童第周究竟是怎样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这项难度很大的手术的,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一段资料进行“补白”:“青蛙卵膜剥离手术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因为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这样的手术需要耐心和细心,连童第周的老师都没有成功,但是他在显微镜下不慌不忙地、熟练地操作着。他像钟表工人那样细心,象绣花姑娘那样灵巧,象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在显微镜下,他先用一根钢针在卵上刺了一个小洞,于是胀得圆滚滚的青蛙卵马上就松弛下来,变成扁圆形的,再用钢镊往两边轻轻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从卵上顺利地脱落下来了。他干得多么利落啊!”

学生读了这段资料之后恍如亲眼见到了童第周做手术的情形,深深感动于童第周娴熟的技艺和知难而上的精神。

3.化难为易

有些课文情感含蓄、深沉,囿于年龄特点和有限的人生阅历,学生较难理解。如《安塞腰鼓》一文,作者为什么要感慨“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对此,教师可以展示介绍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以及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农民生存状态的资料,引领学生体悟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顽强的民族生命力!由此可见,教师其恰如其分地在学生对文本情感升华缺乏基础之时利用课外资料,就会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悟,思维“活化”之感。

4.升华主旨

文本是有待开发的资源,其背后的世界往往是无比深广的。课已终而意未尽,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这时,教师要善于以文本为核心,适机介入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如《生命桥》一课教学的尾声,教师可以补充一段作者沈石溪的简介以及他在《斑羚飞渡》这本书里的另一个故事《我和羊群的亲密接触》,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一步发掘《生命桥》的意义:“小说里的世界,寄托了作者的想望。《生命桥》表达的是作者的呼唤,是作者的渴望,呼唤临危不乱有胆略敢于献身的头领,呼唤群体的合作精神。作者写的是羊,但看故事的是人。当我们人类在面临危险与困境的时候,可以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这个“生命桥”的故事,这些羚羊们的表现给了我们启迪。”

5.功能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