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5:44

全面发展理论篇1

论文摘要: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有过论述。江泽民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的、深刻的论述,继承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终身思考的问题。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几乎分布在他们共同和分别撰写的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差不多覆盖了他们三大理论范畴的所有领域。但是,长期以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地位被淡化甚至被隐没,这既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失误,也有历史的原因。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继承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已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他们所向往的新型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思想,并已开始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未来新型社会的最终发展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在1894年1月,恩格斯应《新纪元》周刊之请,用概括的字句来描述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和但丁所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难”的旧纪元的区别时所讲到的:“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虽然继承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从理性和永恒的正义出发,谴责资本主义的罪恶,构思社会主义的美好轮廓,却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和现实力量,因此也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指明了这一任务落在无产阶级身上,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依据这种科学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发动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无法实现的,工人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建立起“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为前提和基础,而这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建立必须借助于政治革命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我们强调和突出的是与政治革命相关的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被忽视或淡化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者列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做过有益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他们的理论虽然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但仍是以政治革命为中心,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偏重于政治革命领域,对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创立了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邓小平理论,抛弃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强调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认为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认为,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但恢复而且强调和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反思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结果。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无不受到他所在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的制约,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个人“是现实电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多次讲到“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物质生产等相对于个人来说的“前提和条件”为基础的,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实践,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出了新的概括和论述,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新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人的发展。同时又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上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有新的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更明确地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存在着教条式的理解,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非现实,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并没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错,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过:“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驶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并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突兀实现的,它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表述过这种思想,认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这是一个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并“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集体财产”,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实际活动过程,这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江泽民继承了这一思想,而且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类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基于这种科学的认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江泽民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政治方面,“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经济方面,“要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文化方面,“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极其实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这必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全面发展理论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14-04

[作者简介]覃婧怡(1991―),女,广西柳州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系2010级本科生。

从古到今,人的全面发展是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关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描绘的“美、智、仁、勇”相结合,从康德强调的个人道德自主与个性的自由,发展到黑格尔推崇的通过教育达到人的完善,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设计的“劳动公社”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才能到马克思主义者将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指明了现实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在迅猛发展的社会形势下,也同样面临“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观?怎样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的课题。大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融入时展的大潮,健康地成长成才。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无非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提升。这要通过教育训练来达到,“未来教育对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另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展现。这需要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2]。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把“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化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进入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奠定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力后备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否将会深刻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5]。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内在地包含着如下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指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实践培养底蕴深厚的人文素质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二是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展现,主要表现为社会为大学生展现个人能力提供一个平台,即一个充分就业的机会。“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6]119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第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大学生能力的展现奠定基础。当今社会正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一个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竞争中更能够把握机会展现自我、服务社会。德才兼备历来都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标准,也最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德才兼备在现阶段被具体化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底蕴深厚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词最早出于《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7]在这里,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文明礼仪。它包括了人对于生命的态度,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心与天道的关系的态度,是一种更具时代特征的“德”。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德”主要指人际道德。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凸显出来的生态失衡现象,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文道德观念。20世纪下半叶以来,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道德逐步成为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养。大学生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应该有与时展趋向相适应的观念,应该具备建立在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基础之上的人文价值取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展和完善健全的人格。其次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大学生必须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韧性,同时还要具备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有打破陈规的勇气,不唯书、不唯上,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适应创新型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再次是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大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8]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才”的发展。学好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未来立足社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基础。最后是拥有健康的身心体魄。健康的身体能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繁重的学习、实践生活,应对未来竞争激烈的职业生涯,健全的人格能使得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发展的,只有在交往过程中,人才能够得到自我实现。”[9]

第二,大学生在能力展现过程中不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能否在竞争剧烈的人才市场赢得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对所有在校大学生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也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他们的内在综合素质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而这种内在的综合素质和持续稳定的发展后劲,其外在的表现就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最早出现在商业领域,主要指一些公司在竞争中所拥有的其他同类公司在短时间内难以复制和超越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以扎实坚固的专业技能为基础,以独特的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诚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身心体魄为体现的能力,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内在统一的,同时也符合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趋势。这意味着大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寻求能力展现的过程也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过程。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60,他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关系上的提升;马克思还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完善联系起来,他设想“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6]243。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具体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大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联动。

第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其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渐的积累过程,需要其自身的努力。首先在观念上,厘清自我身心发展的关系、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一个有社会担当的大学生。其次在实践上,要加强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大学生在巩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不断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利用人类创造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实自己,促使自己在知识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要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知识创新需要的人才,全面和可持续地发展,仅仅靠拥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不仅能为大学生学习间接的理论知识提供直接经验支撑,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还能提高大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0]再次,大学生在重视自然科学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文科学的学习和思考,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做一个正视自己、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新时代的青年。

第二,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训练条件。马克思主义一直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11]。因此,必须切实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而教育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在学校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首先,在思想上,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大学生在民主、平等、关爱、尊重的氛围下学习、生活,同时这种人文关怀也会潜移默化,内化成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潜能,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他们通过接触大量的媒介信息而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他们追求自由、喜欢时尚、渴望新知,思想非常活跃。因材施教就是以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前提,重视对大学生的个性塑造,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再次,在实践上,通过开展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社会调研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展现自我、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三,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如果说大学生的自身努力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相结合推动的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则为大学生展现其能力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舞台,最终使得全面发展成为现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憧憬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6]243社会主义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台阶,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意味着公平的真正实现,从生产力的角度说则意味着创造和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意味着新的工作岗位的增加,意味着充分就业的实现,为大学生展现其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总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包含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中,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大学生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只有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3卷[m].197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2卷[m].1979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

[3].选集:3卷[m].199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卷[m].198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0.

[5].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6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199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60,243.

[7]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郭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拓展[J].求实,2006(2).

[9]陆雪飞.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探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5.

全面发展理论篇3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

在高校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考研需要。不想考研的学生,旷课率比较高,而到课的学生中则学外语的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反映了社会微观领域内,对于邓小平理论应用价值的观念错位。从实践的意义上讲,邓小平理论以当代中国为特定的研究对象,解决了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广泛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以其理论上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和实践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从普遍的意义上讲,邓小平理论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

只有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所面临的外在环境条件,使我们自己融入时展的主流之中,把握和利用历史所提供的机遇,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引导我们朝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前进,加快自己的发展。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和所面临的外在环境条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时代是一个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概念,是指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综合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全局性概念,即由某个进步阶级所开辟的历史时期,其中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时代就是这种大的历史时期与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辨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时代是指哪一个阶级处于一个大的历史时期的中心地位,决定着该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主要发展方向和历史特征。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夜所撰写的《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特别强调了把握时代特征与制定正确策略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只有在……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邓小平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时代观,提出了“和平与发展”[1]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正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质,明确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制定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时代观,解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科学洞察力、判断力和理论思维的方式,正是我们每个人在解决自身的人生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能力,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素质技能和思维方法。毫无疑问,任何个人的发展,必须融入时代的洪流之中,明确自身对于社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对客观环境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够找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准确定位,发现并抓住机遇,解决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比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外在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进行有效地调整,大学毕业生必须准确地认识并把握这种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就业取向,避免陷于所谓结构性就业不足的困境。

所以,学习掌握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时代观,解决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科学洞察力、判断力和理论思维的能力,对于提高我们自己的理论素养,解决大学生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实践哲学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实践哲学[2]的范畴,是邓小平适应时展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进行的哲学思考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持。我们要学习邓小平的实践哲学思想,尤其要学习作为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具体转化形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展现了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对于大学生解决生存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指导价值。

全面发展理论篇4

关键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它通常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并和教育的实然状态相区分。

尽管客观现实对教育理想的产生和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但教育主体对理想的教育形态的追求却是从没中止过的。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和社会全体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组织对受教育者的价值期望,也是受教育者自我的价值追求,因而是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而且,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因此,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一、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

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内在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来认识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相互关系。托尔斯顿·胡森(Husen·t)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起点的平等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动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结果的平等则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主体的最终体现。综合教育平等这三方面的内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的平等权利的实现。教育理想的实现,不能不以教育平等这一内在条件作为前提。

社会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外在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须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与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民族、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涉及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应当说,社会平等体现为在同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阶级和经济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当教育理想适应社会关系发展规律时,它就会相应得到实现;可一旦教育理想与社会关系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成为教育理想实现的障碍。可以说,教育理想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能实现的社会平等程度上。

教育理想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主体认识的改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设想也会发生转变。但无论这种主观期望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教育理想的实现都不能超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理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形态,与教育平等、社会平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教育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因此被称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自由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如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中的“每一个单个人”的发展。然而,没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发展,而不应是一部分人得到发展,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教育就要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来促使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育平等则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人即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做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教育起点的平等,是指教育组织为全社会的各个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应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各个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接受教育的起点也应有不同。教育起点的平等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起点,个体如果享受不到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连最基本的发展机会都不存在,那么其全面的发展则无从谈起。

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仅是教育起点的平等,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是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应享受的受教育的平等,是指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都享受到的平等且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并不在“全面”二字,而是表现在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即独立个性)的发展。在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未特定化”都不同的情况下,却采用相同的教学规则、教学方式及教材等进行教育,是无法培养个体真、善、美统一和谐的理想个性的。在我国教育传统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记》中提出的“豫时逊摩”的教育原则,都闪烁着“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之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平等的理念,与能否实现教育过程的平等有最直接的关系。教师面对在智力、个性、相貌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应给予尊重。“人格的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不管地位、才智、经济的差别多大,人本身作为应该被尊重的主体,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平等的差异性对待原则,教育应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为有所差异的个体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有所不同的机会。另外,应重视对从教人员平等意识的培养,要求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对于天赋较低的、个性素质不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受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机会的平等,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在教育的起点和过程实现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才会实现。个体在诸如禀赋、能力等生理心理条件方面以及生活环境、机遇等社会条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也就导致个体在以后各自发展的结果产生差异。对于众多不一样的个体,却用统一的结果来规范,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教育结果平等的具体体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评价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否引导每一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结果,获得自由的发展。

三、社会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无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受到他所在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制约,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也现实地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在自身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是人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从缔结社会的意义上说,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人类社会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种属尊严,个体人也才因之具有相应的作为人的尊严。

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是平等的。

对于教育来说,社会平等是指:不论人在种族、民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社会出身、家庭背景等存在任何差别,都不能限制、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平等对待。它体现在:①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的平等;②不使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不为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不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境地。体现社会平等的教育,才“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条件、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制度性和体制,如精英教育政策、重点学校制度、择校高价生规则、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不仅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政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活动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受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

社会平等也是人的发展最为基本的外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平等的发展:《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款宣称:“不论礼会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最早主张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一夸美纽斯也在《大教学沦》中明确指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社会平等足一个相对存在的范畴,社会平等的程度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没有社会平等这一外在条件,人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人的身心就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自然也不能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了。

四、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互动

英文版《大不列颤百科全书》“教育哲学”条目称马克思是教育哲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关心的是中心问题,是医治人类的异化和非人化一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段,作为解放手段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喈的发展.规定一个教育目的,就要从理想本身和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这两个方面去考虑,教育目的的双重特征在于,它不仅必须被理解为各种“理想”.而且至少在机构化的教育中还必须被理解为各种规章据此,教育目的就是一种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教育理想也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完美实现。

全面发展理论篇5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有过论述。******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的、深刻的论述,继承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终身思考的问题。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几乎分布在他们共同和分别撰写的各个时期的着作中,差不多覆盖了他们三大理论范畴的所有领域。但是,长期以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地位被淡化甚至被隐没,这既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失误,也有历史的原因。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继承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已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他们所向往的新型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思想,并已开始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未来新型社会的最终发展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在1894年1月,恩格斯应《新纪元》周刊之请,用概括的字句来描述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和但丁所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难”的旧纪元的区别时所讲到的:“我打算从马克思的着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虽然继承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从理性和永恒的正义出发,谴责资本主义的罪恶,构思社会主义的美好轮廓,却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和现实力量,因此也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指明了这一任务落在无产阶级身上,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依据这种科学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发动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无法实现的,工人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建立起“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为前提和基础,而这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建立必须借助于政治革命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我们强调和突出的是与政治革命相关的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被忽视或淡化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者列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做过有益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他们的理论虽然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但仍是以政治革命为中心,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偏重于政治革命领域,对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创立了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邓小平理论,抛弃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强调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认为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认为,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志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但恢复而且强调和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反思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结果。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无不受到他所在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的制约,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巨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个人“是现实电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多次讲到“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物质生产等相对于个人来说的“前提和条件”为基础的,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实践,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出了新的概括和论述,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新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人的发展。同时又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有新的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同志的讲话更明确地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存在着教条式的理解,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非现实,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并没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错,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过:“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驶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并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突兀实现的,它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表述过这种思想,认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这是一个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并“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集体财产”,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实际活动过程,这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继承了这一思想,而且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类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基于这种科学的认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政治方面,“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经济方面,“要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文化方面,“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同志的这一论述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极其实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这必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全面发展理论篇6

马克思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提出劳动应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这是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劳动及其成果发展到较高程度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被消灭的情况下才能被消除其异化的性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奠定了考察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地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就个人自身来考察个人,个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他成为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分工造成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片面畸形发展,使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年))和《资本论》(1867年)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更加成熟。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流通过程的分析,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同时,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发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尺度——自由时间。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性,必然性,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很多,但其思路脉路是清晰可见的。综合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和把握:

2.1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的能力,又包括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2.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相对于自然关系而言的,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

2.3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

2.4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产品极其匮乏,人的需要只能在一个极其低下的层次上得到满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被消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3、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了简单清晰的认识。但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搞好现代化建设,仍然是当今中国社会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其解决手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就会日益改善,物质文明程度就能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必然造成生产劳动者的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和新的需要;社会生产力发展了,还会大大地缩短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人的自由时间,从而增加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时间。

第二,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证,使社会主义成为真正的民主。作为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建立和完善新的公有制及其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文化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熏陶必不可少。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是人的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文明的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中存在和发展的,对人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条件的思考,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进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人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搞好搞活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而不断发展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终极目的,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几十年来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搞好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人的发展,因为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又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重要的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是不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而人越能够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也就越多,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社会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理想。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异化劳动;生产力;现代化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说:一方面,每个人既能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每个人又能获得与个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条件。此外,在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全社会一切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全面发展理论篇7

【关键词】马克思;全面发展;形成;内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近乎贯穿了马克思全部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多部著作中都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提出到逐步成型再到完善的过程,通过梳理其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更准确、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原因和根源,同样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马克思就是在批判的继承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了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所创造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即人类由手工劳作进入到使用大机器生产时期才提出的。

首先,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使人类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使得人们有多余的自由时间能够发展自身空间。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技术性变革使社会劳动不断分化,使人的劳动分工发生变革,正如马克思所说:“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才能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分工加剧了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使人片面的发展,造成人身体上体力和智力的畸形化,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其结果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的发展,而资产阶级的发展是以牺牲工人阶级的发展为代价的。劳动者为了肉体的生存,不得不被迫去劳动,从而成为了劳动产品的奴隶,而劳动活动本身也不再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途径,变成了维持人生存的一种手段。阶级斗争成了内在矛盾激化的最高表现。因而社会化大生产越发展,阶级矛盾越尖锐,人的全面发展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矛盾。三次大规模的工人革命运动实际是无产阶级争取个人生存与发展权利的表现,是为追求个性解放,自由而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斗争。

马克思正是在资本主义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探析,科学的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旨在推进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争取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轨迹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伴随着马克思实践观的转变以及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逐步深入,经历了从抽象到现实,从思辨到科学的过程。具体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雏形的出现

马克思在其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中学毕业论文中,阐述了关于对人的发展的最初认识,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马克思将人类的幸福和个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认为职业是实现个人发展的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新的人的理想,指出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虽然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并没有使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但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已经树立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明确提出了全面性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轮廓依稀可见。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形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理论基础,推广于社会生活领域的考察,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特别是实践概念的提出以及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证,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分工是同一定社会条件相联系的,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分工,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人的发展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旧时分工造成人们畸形片面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决定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最后,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在精神和物质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发展自己本身,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成熟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并走向成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他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时期,马克思在论证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从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发展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为标志,马克思科学地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四大过程,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同时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发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自由支配时间,指出最大的生产力与财富在于自由支配时间中人的一般能力的充分发展。正是从自由时间的角度,马克思揭示了整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规律。马克思认为资本最终会违背自己的意志,将社会的劳动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进而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身的发展腾出更多的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就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本论》标志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的确立,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的揭示了人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历史性和必然性,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实现了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从空想变成科学的重大飞跃。

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根本、最深刻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规定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实际是人本质的实现和丰富。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和他人的关系,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社会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现实的人”不是出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活动的不断发展的具有自然性、意识性和社会性的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所谓“全面发展”不是指每个人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同样的发展,而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全自由地发展自己全部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等。具体来说,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一)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本质的第一层面上讲,人的发展是指人的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的发展。劳动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劳动,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劳动更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包括体力,也包括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随着教育的革命,创造型的素质教育将取代灌输型的旧式教育。一方面广泛吸收人类文化史上的全部优秀遗产和最新科学成果,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于知识转化为能力,特别是转化为自己的智力结构和一般发展能力。人的自由创造力将得到巨大的发挥,想象力将大大增强,上述种种能力的总和,也就构成了人的能力发展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劳动是社会的劳动,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的能力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交往的普遍性使世界市场成为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交流形成后,人们彼此在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可以得到交流,能够拓展人的视野,做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不断丰富、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

(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的最高成果是自由个性的形成。马克思用“自由个性”这一概念来表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人们能控制自身的生存条件,构成人个性的各要素,人的体力、智力、兴趣等得到全面而自由发展。具有“自由个性”的人是“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在马克思那里,自由个性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与他律性相对的自律性,能自己制约、支配自己;与强制性相对应的自由性;与盲目自发性相对应的自觉性,能意识自身和外部条件;与依附性相对应的独立自主性,能自己支配自己的生存条件和活动;与重复性相对应的独创性。

同社会形态的发展一样,人的片面畸形发展逐步过渡到全面发展也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在资本主义产生前,生产力水平低下,阶级压迫的生产关系以及旧的分工方式存在,人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片面畸形的发展着。机器大工业的推广和使用,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和全面的关系,为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可是,生产资料私有占有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又成为抑制人的全面发展趋势的社会力量。废除私有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则使人的发展超越了又一大阻碍。随着人类的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旧的社会分工,人也从物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的发展也将不再受物的关系的统治和偶然性对人的压抑,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全面发展理论篇8

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刻内涵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重要问题,它也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本身就是“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因此,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才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活动。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标志着人本质力量的呈现和人存在状态的充实。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都是违背人性的,都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本身。所谓人的需求的全面发展,就是包括人的物质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求、自由的需求等等得到发展和满足。

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人是历史的主体,所以社会历史就是人的发展史。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指人的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的能力或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他曾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恩格斯也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这种全面发展的人是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只有每个人先达到全面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人的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潜力和现实能力、体力和智力等。只有人的这些能力或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的自由。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在他看来,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马克思特别强调和提倡个人的独创性和自由,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事实上,人的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人的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在其本质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交往,因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没有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普遍联系,个人的才能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当代启示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虽然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制定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劳动者通过发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的愿望,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我们的公有制水平还未能达到马克思恩设想的那种发达程度,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力量也不能忽视。要努力探寻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完善和搞活公有制之外,还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改进,鼓励自主创业,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要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全面发展理论篇9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能力;生产力;素质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内涵是指人的智力,体力能充分自由的发展,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际的需求,同时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也高度发展。也就是指德、智、体、美、劳和谐完美的发展,是人智能和潜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人需要的全面丰富与满足,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

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劳动和社会活动获得了需要的满足,而需要的满足又产生出新的需要。因此,马克思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的发展包含着多方面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社会产品的缺乏,使得人的需要只能在较低层次上得到满足。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物质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人的精神需要及各种社会需要却不能得到同步满足和发展。相反,由于资产阶级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既利用“考究的需要”,又利用“粗陋的需要”[1](p.91)来进行投机,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真正需要的压抑和扭曲。“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需要……促使他进行新花样的享乐,从而使他陷于经济上的破产。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其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自己本身的利己需要的满足。”[1](p.91)马克思深刻揭露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人的需要的扭曲。

“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1](p.85)社会主义之所以把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根据就在这里,是符合马克思本意的。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把人的本质归纳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活动和发展的。人的内在的全面丰富的本质只有在全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表现和实现。因此,“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p.295)。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也包括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指出:“资本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又在怎样的程度上使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片面化,受到限制等等。”[2](p.410)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造成的这种异己的,片面化的社会关系,成为了人自身发展的束缚。“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个人从这个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是对这一发展的限制的不断消灭,这种限制被意识到是限制,而不是被当作某种神圣的界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2](p.36)这段话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其交往关系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不断突破。

人们只有在物质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思想文化等关系,个人的社会性才算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三)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2](p.125)。过去人们常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一切分工的消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导致了不同学科领域,甚至同一学科不同专业的人之间在学术沟通上的困难。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2](p.330),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发展”[2](p.223)。“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2](p.61)针对旧制度与旧式分工造成的劳动者片面发展的状况,马克思特别强调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的劳动生产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使所有的人除了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外,还能够从事科学,艺术和社会活动,而且“……只有通过大工业达到的生产力的大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理论的和实际的公共事务。”[2](p.520)由此看来,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主要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能力、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现实历史过程,它作为一种终结理想是指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但作为一种目标与方向,它指引着人类不懈地对之追求,同时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把人的需要区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2](p.774),无论是社会创造的需要还是自然的需要,它们的满足和发展都必须借助于社会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即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才能在满足其较低的需要层次上,再产生出丰富多样的社会创造的需要,如精神生活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人的需要才变得丰富而具体,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需要系统。

在当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一矛盾,使得人的需要同社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前进。所以,发展生产力是促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进而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自然经济形态极大地限制了人们交往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受生产力水平和交往空间局限性的制约,人们只能形成极其简单的,狭隘的关系。人难以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p.551)交往的贫乏不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从而也就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开放性的经济形态。它极大地增强了各主体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从而使人在这种普遍的交往中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竞争型经济,它也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人的聪明才智,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物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人对物质的追求与占有,以有利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同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也使得个人既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权利,但又必须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把个人和社会的利益统一了起来,实现社会所有成员的全面发展。因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

教育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知识和经验,培养人,生产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11)可见,马克思早就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先后提出了“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等教育方针。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全民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丰富多样的教育体系,坚持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针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作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

教育要以什么姿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也就是说:教育必须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数量足够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足够的动力。这种教育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它不仅注重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还注重人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养成。它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的新的实践形式,将直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的繁荣,而是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和理想状态,并不是不可实现的乌托邦,而是可以通过一代代人的实践去逐步实现的目标。我们必须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现实,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这一最高理想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全面发展理论篇10

关键词:论组织管理;组织中人;全面发展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1]管理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可以说是与人类群体俱生的。个人作为社会主体的生存手段应该与其他社会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以达到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2]。为此,人们不得不放弃各自为政的行为方式,通过协同行动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在群体中协同每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管理。管理一般是在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中得以实施的,因而管理更多的是组织内的管理[3]。

作为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有既定的目标,这也是组织管理存在的必要前提。而从管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组织目标简化和概括为三个层次:环境层次(组织的社会目标)、组织层次(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或一个系统的整体目标)、个人层次(组织成员的目标)[4]。从这三个层次来看,个人层次与组织个人的物质、精神满足有密切关系,有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完善提高;组织层次目标的达到有助于个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发展平台,如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素质的提升对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提高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环境层次是最高的组织目标,人是社会中的人,组织是社会中的组织,社会的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必将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并为个人的完善提高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组织目标涵盖环境层次、组织层次和个人层次三个层面,将社会发展、组织赢利和个人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能忽视的是,在任何一个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中,管理都在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管理是一种知识,而以管理为研究对象的管理学则是一门科学。从学科研究对象、作用分类来看,管理学属于应用学科,是较低层次的,但却能使人类直接收益。因而,通过在组织中应用管理学知识是可以使组织中的个人获得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受益的,并以此作为其存在、发展、完善自身的前提基础。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或局限于这个较低层次知识的学习上,人的发展不仅工作技能要熟练、管理知识要掌握,还要学会正确运用合理的思维方法、管理技巧,权衡事情利弊得失的大局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为人处事观等,这就要求人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学习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外,还要运用较高层次的思维工具学科(如哲学,系统科学等)及一些基础学科(如经济学等)。

应当看到,管理是由人来管理的,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管理来发挥作用。组织管理中与人有关的知识有:生理学、心理学、社会、文化、教育等。结合这些相关知识,可以联想并参照maslow的需求金字塔来分析理解。maslow认为人们在考虑高层次的需求之前,那些低层次的需求必须先得到满足。作为低层次的个人的生理需求着重于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活资料的满足,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水和福利,以便员工可以舒适得供养自己和家人。而高层次需求的人类的安全需要也是处于保全个体的本能反应,这时组织应给予其个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归属感以使个人不受外界更多干扰、安心地工作。人生活在组织和社会中,就会与外人打交道,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对个人的环境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另外,个人的文化素质是否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相符合,也会影响到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空间大与否。此外,每个人还都有着实现社会价值的需求。这不仅要求组织给个人在工作中的自治与权利,解除对其个性束缚,还要为其发展创造空间,注重对个人培训、教育,以便使得个人在知识、技能积累的基础上为组织的发展壮大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通常把管理定义为运作组织的资源以便更好地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这里无论是决策者、实施者还是参与者都是处于一定组织、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正是在作为实践活动的管理的过程中,才能充分挖掘、发挥自身潜能,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着人的价值及自由。

管理的主体是组织中的人,而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前提来看,则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体现。人是一种社会的实践存在。在实践中,人把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主体的存在。人的生存意义在于不断的追求并实现自由本质的主体价值,它具体化为人格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其最终目的归结为人类自由本质的发展与能力结构的扩延。与此相适应,管理这一实践活动,其目标的制定,过程的组织、分工、协作、控制,外在环境影响及其最终绩效的评估都是相对于活动主体人而言的客体对象,两者在管理这一实践基础上形成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主体客体化(将主体的意图和目的灌输到组织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和客体主体化(通过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来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主体自身也得到改进和提高)。

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创造更多价值的实践活动正是人的价值的重要体现。人的价值是实现了的人的本质,是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结合管理过程来说,就是人要依靠管理手段、方法,组织协调控制等来达到自身目的,满足自身物质的、精神的需要。而其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在个人价值和组织(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体现了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每个人都要发挥自身能力去参与管理活动来满足自身需要,从而在社会价值增加、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