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7:39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1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遇与挑战

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体,承担着祖国发展之重任,能否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地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发展,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效果。因此,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局势下,高校必须从自身出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安全是意识形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有关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对于意识形态安全概念尚无统一界定。本文从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内容入手将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

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虽无统一界定,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1]。具体来讲,我们所谓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我们所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受来自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威胁、侵蚀乃至同化,并能保持稳定、健康发展[2]。

(二)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

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其他安全共同构成了国家安全体系,意识形态安全从存在之初就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的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指导思想、民族精神、政治信仰和社会道德秩序的安全[3]。因此,意识形态安全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国家政治发展的各个方面。此外,在复杂多样的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内涵和外延逐渐被扩大,还包括安全、道德安全等。总之,从我国战略思维的角度看,国际上围绕意识形态的斗争愈演愈烈,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此外,西方国家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大肆宣扬“中国”、“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企图通过对中国国民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灌输扰乱中国内部和外部环境。而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多元化将对我国的长治久安、社会稳定产生极大威胁。因此,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责任和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光荣使命,同时,担负着培养一批批能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的有血有肉的优秀青年,使他们冲破历史之桎梏、架起中国之脊梁的任务。高校是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阵地,而意识形态安全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具体来说,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校始终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

虽然网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文化迅速兴起,并成为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阵地,但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复杂性、虚拟性等特征,使网络传播平台中鱼龙混杂,既有封建腐朽的思想观念的侵蚀,也有西方意识形态的恶意渗透[4]。而我国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学生存在缺少民族认同感、国家荣誉感,对于国家意识形态也尚不了解。因此,在这个尚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共识、对国家和领土安全尚未有明确认识的群体中,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极为重要,高校这一传播载体也较为安全与稳定。

(二)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

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政权合法性、保证政治稳定,而且能够指导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地将意识形态界定为与“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并列的一种上层建筑———“观念的上层建筑”,一种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5]。因此,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上的上层建筑,依据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论述,应该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6]。因此,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将有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维护我国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此外,当前国际国内环境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此来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的威胁。

三、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正确认识当前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宣传思想工作建设的水平。

(一)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机遇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在新形势下一项艰巨的任务,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责任重大。一方面,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向一个新阶段。国家越重视,高校就越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大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投入,壮大师资队伍,提升软硬件水平。此外,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文化平台日益兴起并逐渐发展。网络文化中的内容虽复杂多样、鱼龙混杂,但却从另一角度弥补了高校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内容局限性、滞后性、单一性等问题。多元开放的网络平台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内外现状,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实时性也有助于大学生对于政治文化、国情民生等信息的有效吸收,提升对国家政治的兴趣。所以,在网络时代中,只要提升大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辨识能力,就能有效运用网络这把双刃剑,抓住网络传播这一新机遇,使之更好辅佐高校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一,前文提到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当代大学生过于依赖和信赖网络媒体,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又使得国内外多种意识形态混杂。其中,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平台,肆意传播谣言,企图左右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致使缺乏政治辨识能力的大学生受其影响,价值观出现偏离和错位,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出质疑和否定,极大威胁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第二,回归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依然存在众多问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引起部分高校的足够重视,目前很多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活动中又鲜有政治活动的开展,这一切的问题都成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此外,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动荡和国外意识形态的肆意侵略,都威胁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大学生这一群体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和特殊性,又使得一旦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那造成的后果将是崩溃式的。所以,高校必须勇于应对一切挑战,坚决保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受侵略,勇敢抓住机遇,努力培养大学生居安思危的能力,提升大学生们的政治热情。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当今,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寻找应对挑战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入手,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创新多样化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多采取课堂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课程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堂枯燥乏味、师生间缺少互动、课堂讲授的内容存在滞后性和落后性、学生听课效果不佳等等。因此,高校创新教育方式迫在眉睫。高层领导班子首先要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打造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并将作用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弘扬主旋律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打造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力的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传播和发展,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创造广阔的土壤。

(三)借助网络传播媒介辅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平台的快速性、多样性将有力地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此外,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的政治冷漠现象也应引起重视。要依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力量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讲授与网络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积极传播正能量,坚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要利用好网络传播媒介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总之,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必须清醒认识到现有的教育体系在安全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战,抓住发展中的每次机遇,积极革新,与时俱进,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莫岳云.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J].湖湘论坛,2010,(4).

[2]袁三标.从软实力看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3]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王景云.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创新与优化[J].中州学刊,2012,(28).

[5]岳杰勇.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与考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0).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2

生态安全也可称为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绿色安全等,1977年莱斯特布朗在《重新定义国家安全》的报告中最早将环境问题纳入国家安全考虑。2000年我国国务院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也首次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但到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概念涵义仍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生态安全应该主要指人类生态安全,即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安全,是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危险的状态。可以说,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安全的前提,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因素。生态安全概念区别于传统安全概念,具有许多鲜明的与传统安全概念不同的特征。

(1)整体性与全球性。传统安全概念主要是一种区域性概念。现实世界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综合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一种有机整体,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其它生命共同享用同一个地球,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同所有的人和人以外的所有生命都戚戚相关,表现了生态安全的共同性。事实也表明,生态安全的挑战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避开生态危机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单独地解决全球范围的生态安全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边主义地保护自己的生态安全。生态安全的表现和性质、本质和产生的根源和后果、解决途径等都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所有生态安全问题的性质都这样。因此,生态安全已经是全球性事务。(2)自然性和社会性。传统安全主要是社会性概念。生态安全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态的好坏表示,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表象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的实质是人的问题,具有社会性。自然灾害成为安全问题,虽然它起源于自然因素,是自然规律的作用,表现为自然现象,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由于它对人和社会的利益造成损害,需要从社会的角度进行评价,由人的利益来定义;人和社会的活动又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和控制,以减轻它造成的损失,人和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变现了它的社会性,也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综合性和根本性。在国家安全网络中,其他安全多表现单一性特点,生态安全则具有综合性和根本性。生态安全是全部生态安全要素森林、海洋、草原和农田四大生命系统,大气、水源和能源等矿产资源三大环境系统安全性的综合,而不仅是指其单个要素的安全性。同时,生态安全是最深层次的安全,人类和其他生命必须依赖地球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这种依赖具有根本性和绝对性。(4)滞后性和动态性。传统安全大多是立刻和明显地表现出来的,生态安全则常表现了滞后性和动态性。生态安全问题主要方面是由于人和社会活动引起的,与这种活动产生的经济价值相比较,它的不良的环境后果会在过了很久才表现出来。问题的滞后性是普遍的,大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土地受到侵蚀,沙漠化、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慢慢地出现,森林慢慢地消失,其严重性一时难以发现,环境危害从开始到崩溃点出现有一个过程。生态安全问题的形成也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有的因素是单独起作用,更多是叠加地起作用,任何层次或区域的生态安全及其程度都会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生态安全的法律保护状况

(一)我国生态安全的法律保护状况(限于立法方面)。我国已经颁布的关于生态安全的法律大致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水土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森林法》、《气象法》、《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等。从现有这些法律看,我国的生态安全立法有着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重经济利益,轻环境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特点,具体存在这样一些缺陷:(1)生态安全立法缺乏预见性。从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颁布至今,我国的生态安全立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拓展的过程。但是,在我国生态安全保护工作中起基本法作用的《环境保护法》主要围绕环境污染防治角度进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则留给了其他单行法规定,给人一种只是污染防治法的不完善印象。(2)生态安全立法的手段单一。生态安全法的涵盖综合性要求采用多种手段方法来实现生态保护目标,但目前立法没有明确规定中央、地方、部门及个人的权利(权力)义务,导致开发者为争夺资源开发的利益而不顾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严峻局面,对生态安全造成客观威胁。从而生态立法应注重生态学、生态科学、生态伦理等多学科、多种方法的运用。从研究成果上来看,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国外或者国际上生态安全理论的介绍,对生态安全的概念、价值、制度体系的研究,对生态安全的某一部分内容生物安全、环境安全、遗传资源、物种入侵、国际贸易中的生态安全、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等等,没有深入的具体制度研究,尤其是能够对现行法律的解释、修改与完善直接发挥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没有。客观而言,生态安全作为生态保护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对其进行的各种研究都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意义都不容否定。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目前这种仅仅满足于从理论到理论、远离中国实际与司法实践现实的研究也是令人忧虑的,中国这些年来环境立法的理想化与执法环境、执法效果之间的距离,已经对理论研究的某些倾向敲响了警钟。

(二)可以借鉴的国外生态安全法律保护状态(限于俄罗斯)。(1)俄罗斯关于生态安全理论研究的现状。俄罗斯对生态安全理论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确立了生态安全法调整的对象及其在生态领域和生态法中的地位问题;②确立了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制度和方法;③确立了对生态安全保障进行法律调整的立法方法。在俄罗斯有关学者起草的《俄罗斯生态立法发展构想》中指出,现有的有关生态安全的立法不符合立法技术要求,过于抽象,多半是宣言式的,与俄罗斯联邦宪法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法律文件不一致,国内缺少生态安全法律实施的有效机制,并提出了生态安全法律关系应作为法律关系调整的优先方面加以考量。为此,学者们提出了关于创建俄罗斯生态法的特别法体系以及实现俄罗斯其他法律部门的生态化将是保障生态安全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有关生态安全法律调整的立法方法方面,有关学者提出应该制定并通过新的俄罗斯联邦国家生态安全学说,认为以先前已经通过的有关生态安全的法律规范为基础,然后再由各联邦主体制定各自的生态安全的法律规范作为补充的做法将会对生态安全造成损害,应该制定实用于全国的、直接生效的联邦生态安全法,可在一些领域中给各联邦主体留有一定的余地。(2)俄罗斯生态安全立法体系的构建。俄罗斯生态立法概括起来有四部分构成,即:宪政意义上的立法、经济意义上的立法、社会意义上的立法和国际意义上的立法。为了保障生态安全立法能够在联邦国家权力机关、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地方自治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协调,俄罗斯制定了《关于生态安全法律信息实用的分类方法》,作为推荐性的实用标准在立法实践中加以采用。宪政意义上的生态安全立法首先体现为生态安全保障被俄罗斯联邦宪法确定为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及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权利。经济意义上的俄罗斯生态立法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中,对生态安全机制的广泛采用,通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在立法的层面上将生态安全的保障确定为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将生态安全保障视为环境保护活动和环境利用行为的具体要求;在经济立法中确定了生态安全保护的客体、技术参数以及独立的追诉程序。社会意义上的俄罗斯生态安全立法体现在企业和员工社会生态责任的明确。国际意义上的生态安全立法可以理解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性生态灾难和技术灾难对各国生态安全威胁的不断增加,促使各国必须面对全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俄罗斯生态安全的国际立法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开展是在独联体国家之间进行的。

三、生态安全法治化的初步设想

(一)关于生态安全法治理念的问题。从发展趋势来看,生态安全立法必须从法的规范主义占主导地位向自然权利至上传承与转换;从利用刑事惩罚手段与生态犯罪作斗争向预防生态犯罪这一首要的国家政治任务的法治理念转型。这样,我国的生态安全立法必须加大对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生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力度。理想和实际中,都应该将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再生利用作为生态安全保障的目标和基础,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再生和质量提高纳入生态安全范畴,以此促进将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体系看作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手段。

(二)关于生态安全立法体系的设想。完善的生态立法体系可以包括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立法。相对而言,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两方面的法律规则较为全面,而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两方面的立法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用生态安全的观念指导自然资源的相关立法。

(三)关于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设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法律制度,至少必须首先在宪政意义上明确立法保障,建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形式,在我国宪法中明文规定公民生态权。建议在生态安全保障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中,对公民及生态保护的民间组织进行公共参与的权利及义务作出详尽规定,以此推动公众参与生态安全保护的实践。建议主动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积极开展国际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通过参加多边协定等形式的国际法律规范,健全国际意义上的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四)关于相关配套制度的设想。必须通过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来实现对生态安全的保障。一是建立相应调节制度,规定生态审计、生态保险、生态认证、生态许可、生态税征收、生态警察制等经济的和行政的调节制度,进行一定的制度整合与创新。二是开展对经济决策的生态影响评价,从经济决策与国家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进行考虑。三是通过政府和市场对生态效益受损害的地区给予补偿,例如对林地的生态效益的补偿;江河上游地区环境保护与下游地区资源开发或减灾受益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四是进行生态安全教育,在生态安全基本法中明确生态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形式,确立以普及生态知识和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为目标、多层次的生态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3

一、立足队伍建设

全州生态安全警察机关工作中班子建设是核心、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永恒的主题,努力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密、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生态安全警察队伍,也是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这一神圣使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竭力解决当前生态安全警察机关工作中存在各种不相适应问题的客观要求。坚持开展政治练兵、岗位练兵、体能练兵为内容的三大练兵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要以“三项”建设和“三考”为平台,坚持用改革的举措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把管理体制、组织机构,机制,制度等建设贯穿于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始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受新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开创我州生态安全警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新局面,推动我州生态安全警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做到令行禁止。在队伍的教育管理方面,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生态安全警察机关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依照《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管理条例》、“五条禁令”、“六条警规”的要求,内铲积弊、从严治警,要承担起抓队伍教育管理的责任。定期组织分析民警的思想状况,处理好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在工作安排上,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做到业务工作与队伍建设两不误。各级政工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针对民警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情况,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具体。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政工干部要注重自身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以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作风、影响身边的同志,为广大民警树立榜样。在生态安全警察队伍内部,坚持以调动、激发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关爱民警、从优待警,定期进行民警体检,对病情得到有效治疗。完善分配制度、任职、职业保障制度、协调解决民警的职级待遇和后顾之忧,争取民警在政治上有奔头、待遇上有看头,不断增强生态安全警察队伍的执行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针对性、多样性、艺术性。做好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要摸准民警的思想脉搏、有疾放失、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思想问题。要特别注意思想上不思进取、纪律散漫、见利妄为、晋升待遇上攀比、工作马虎了事的人,针对这类人的帮助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关口前移”。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要多样化,通过报告会、演讲会、讨论会、交流谈心、对话沟通等形式,提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讲究艺术性,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开展立功创模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教育和示范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的教育,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教育培训,提高技战术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安全警察队伍的理论和工作实践。学习借鉴省内州、市在警察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州生态安全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步伐。强化教育训练、注重专业培训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训练要面对全州队伍的实际分层次施训。初级生态安全警察侧重基础理论、警务理念、警务技能,警务技术的训练。中高级生态安全警官侧重宏观政策、组织指挥和领导决策能力的培养,避免教育训练内容重复往返和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的陋习再次出现。增强民警的体能训练、定期进行体能达标测试、解决民警体能素质差,遇有实战说不过、追不上、打不赢的问题。

(四)、严把队伍的“入口、畅通出口”。生态安全警察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处罚和刑事司法力量,是肩负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专业队伍。必须针对生态安全警察机关工作的特殊性挑选合格人员进入我们这支专业队伍。要按照《人民警察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人民警察录用规定。对年龄、学历、专业、体能、思想品德认真把关,没有在专业学校接受严格教育训练的毕业生、除特殊专业外,不准招录到生态安全警察队伍里来。严格执行警察考录制度,坚持凡进必考。下决心清理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把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从警察执法岗位上换下来,协调人事部门畅通“出口”、合理安排。

(五)、建立科学的考核用人机制。全州生态安全警察机关对民警、科所队长、公安局长等各级警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能力测评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办法,考核测试程序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并形成制度化。考核测试结果要与警察的晋升和薪酬挂钩,努力营造一个“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竞争环境,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新型用人机制。加强班子和队伍的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按《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依照民主、择优的组织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善团结、业务精、工作作风扎实、秉公执法、纪律严明、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民警按组织程序选配到州,县生态安全警察局的领导岗位上来。根据领导干部下管一级的规定、实行领导干部下管一级,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

二、夯实基础工作

在维护生态安全工作中,基层生态安全警察机关是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战斗实体,是整个生态安全警察工作的根基所在、县级生态安全警察机关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锲而不舍地“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即“三基工程”建设)。紧紧抓住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生态安全警察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工作、主动工作、创造性地工作,推动县局和派出所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科学发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这支队伍量少质弱在素质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如何把握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方面“为与位”的关系,有效应对可能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生态安全警察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战略取向上,要以构筑现代警务机制为目标,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要顺应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要求,强化对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突出问题的调研和掌控工作,实现可能引发的各种群体性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由事后处置向事前化解的转变;二是要及时了解掌握生态安全工作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提高打击危害生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的攻坚克难能力,实现打击处理违法犯罪由粗放随意性向依法专业性的转变;三是要进一步落实“三情”、“四网”、“两管理”工作,顺应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确定社会性、区域性维护生态安全的重点防控体系,实现防控体系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四是树立人性化理念,顺应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要求,制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安全行政管理办法。实现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由单一的专业型向社会性、群众性参与转变;五是要顺应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要求,确保生态安全警察机关必需的现代警务保障,实现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粗放型向科技优化型的转变;六是生态安全警察队伍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执法活动中要向开发企业、开发商和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国家对生态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条例、禁令。引导开发企业、开发商、“法人”,遵守法律、法规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相关规定。变单一的打击查处型为教育服务型的转变。

(二)、加强警务保障能力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州、县两级生态安全警察机关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做好汇报,参照地方行政公安经费保障标准、努力将生态安全警察机关经费保障纳入中央、省级和地方财政预算。积极配合上级森林公安机关做好重点项目建设,解决无房县局和派出所的业务办公用房和各项建设资金难以到位的问题,加快县局及派出所业务办公用房建设步伐。同时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生态安全警察局、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加大装备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实现县级生态安全警察局、派出所有独立办公用房,提高装备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派出所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三)、切实推进“三项”建设。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技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犯罪与反犯罪的较量更多地体现在对科技手段的运用和对情报信息的掌握上。要高度重视情报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及时掌握,研判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动态信息。大力推进网上办公、网上办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加快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生态安全警察执法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安全警察机关的执法权威和地位,积极协调地方行政公安、检察、法院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生态安全警察机关独立行使涉及危害生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的刑事侦查权和行政处罚权,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对危害生态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三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以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拓宽密切警民关系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践行“生态立州”

多年来××州森林公安机关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捍卫国土生态资源安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担负起了守护一片绿色、维护一方平安的光荣使命,全州广大森林公安民警发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夜以继日的开展工作。更名后的生态安全警察机关广大民警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从今往后的工作职责再不是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这个概念。职责、职能已经扩大到从陆地到大气这万事万物的保护上了!这就是“生态”。历史赋予了生态安全警察机关维护生态安全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践行“生态立州”,全面维护我州生态环境安全。

(一)、践行“生态立州”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指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民赖以生存质量的基础。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损害了长远利益。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4

随着海岸带和海岛开发范围和密度加大,沿海工业污染加重,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不仅造成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局部海域水质指标超标甚至成为污染区域(如防城港、钦州湾近岸局部海域受无机氮和石油类污染物污染严重),而且还造成近岸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海草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二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由于内海捕捞过度、海水养殖、海岸湿地围垦和海洋环境污染等,附近海区生物种群减少、一些珍稀海洋生物濒危,改变了海洋生物群落结构,降低了海区生物多样性。三是海洋捕捞造成北部湾海洋渔业生态系统退化。由于内海和中下层海产资源捕捞强度过大(达到90%左右)、捕捞工具改进和渔民缺乏可持续性捕捞意识,渔业资源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捕捞行为,捕捞增产只能靠大量捕获幼鱼和低营养级劣质鱼种,“营养级联效应”造成北部湾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下降[1]。是海洋资源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制约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北部湾海洋生物综合开发层次和效率普遍较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占主导,而海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开发、海洋生物产品贸易等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慢、规模小,加重海洋生物系统产出压力。第三,能源安全问题。北部湾能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的利益争夺和矛盾冲突加剧;能源供应与需求矛盾突出;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效率较低、浪费大;能源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贸易与世界市场脱节,能源价格存在不合理之处;工业能源、城市能源和生活能源供需紧张,等等。这些问题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使泛北部湾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第四,湿地生态安全问题。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30年)》,广西北部湾共有湿地47.78万公顷,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33.60万公顷,河流湿地5.20万公顷,人工湿地3.90万公顷。

当前,北部湾湿地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工厂兴建,湿地面积缩小。二是人为破坏。20世纪50年代的围海造田、90年代之后的滩涂围垦养殖等,造成湿地遭受很大破坏。三是湿地功能由于遭受污染有退化趋势。第五,森林生态系统安全问题。一是沿海防护林受破坏严重、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功能低。二是森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整体功能较低。

维护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的必要性

维护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需要。

第一,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任务:一是不能忽视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约占GDp的14%[2],因此泛北部湾区域因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二是泛北部湾区域内各国出于国家利益需要,对生态资源的争夺、对生态恶化的责任推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三是某些国家打着“环境责任国际化”的幌子,借环境安全之名干涉他国,推行“环境殖民主义”,将区域问题国际化。四是就国内政治发展而言,以人为本的生态执政观是政党执政理念的优化;各级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树立绿色政绩观、打造生态型政府;用生态安全理念指导社会建设、推进生态型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国家安全意义。

第二,维护区域稳定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构筑和谐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具体实施,就面临的生态安全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而言,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刻不容缓,这是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维护区域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须落实在具体空间,广西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突出生态空间的区域性和特殊性。广西北部湾正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是当前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战略意义,同时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多重影响。

保障泛北部湾生态安全的对策

针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的严峻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建构泛北部湾生态安全格局。

第一,完善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生态安全保护制度,制定《泛北部湾生态安全公约》。迄今为止,尚未有类似泛北部湾生态安全的环境安全协议或“公约性”的制度解决方式。实践表明,生态安全的维护离不开国家或政府的主体作用。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的最早提出者和倡导者,我国应从区域生态安全和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视野,促成具有法规约束力的《泛北部湾生态安全公约》的制定,并促成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

第二,建立泛北部湾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一是建立泛北部湾国家生态安全组织领导协调机构,负责和掌控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和变化趋势。二是针对我国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的相关信息尚缺乏足够的获取、检测、分析、、评估、预测能力,生态安全预警能力亟待提高的状况,完善各级各类专门的监测、分析机构和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类相关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建立完整预警与防范体系,在国家生态安全组织领导协调机构的组织协调下,有效地获取、相关生态安全信息,为国家生态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三是实施动态监测,对泛北部湾资源与环境安全度及各项生态安全衡量指标进行适时的关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第三,积极开展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我国应以维护国家为基本原则,开展生态安全信息交流、生态环境监控、环境污染防治、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一是达成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国际合作的价值共识,使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共享模式成为价值认同,避免生态资源的恶性争夺,促成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着力解决各国、各地区跨境河流污染治理、跨区域物种入侵、跨区域生态失衡、海洋资源保护等生态问题。三是维护生态安全“集体行动”之责任合理划分与承担。Risse-Kappen认为,集体权责是解决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3]。集体行动的参与各方都应该认识到合作必定会带来明显的国家净利[4];同时应该进行责任合理划分与承担,体现公平合理原则。如通过《泛北部湾生态安全公约》或成立具有法律约束性的“生态安全专门委员会”,实施更加细致的“硬法约束”和“软法约束”。#p#分页标题#e#

第四,建立市场化生态安全保护体系,优化生态治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利益机制的调节对于生态安全更具动力性。一是在生态资源和环境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各方通过协商、谈判,协调利益收益,降低生态资源管理成本,既要避免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公共地悲剧”,又要避免“反公共地悲剧”,从而破解“资源魔咒”[5]。二是建立区域性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治理收益和生态破坏成本具有外溢性,如上游的国家对河流污染的治理,会使处于中下游的国家享受好处;生态环境破坏若不及时进行补偿,就会因为累积而不断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程度加重,从而增大污染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泛北部湾区域各方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制定下游对上游、受益区对受损区、受益者对受损者的利益补偿政策,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制定泛北部湾能源资源安全风险防范对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我国应该全面重视泛北部湾区域能源安全问题,尤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集石油加工与储备、进口煤炭交易与配送和电力生产于一体,服务“三南”(西南、华南、中南)地区的国家战略性能源安全生产基地,为实现泛北部湾区域“互惠的能源安全”作出表率。一是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二是确立市场对能源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统一协调、规划,加强能源资源管理;三是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协商和合作,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和沟通,强化能源政策磋商和协调,创造良好的能源安全区域政治环境;四是提高能源供给能力,鼓励能源产业投资,扩大世界能源供应,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尤其促进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维护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满足经济社会对能源的正常需求;五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鼓励研发和使用核能、水电等非化石能源,全面推进能源节约、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5

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的定义。在我国,生态安全亦称为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并被冠以国家职能的含义,称为国家生态安全或国家环境安全,它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基本上始于1990年代后期,主要背景有三:一是国内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赤字膨胀,自然灾害加剧。特别是连续出现的特大洪灾和急剧扩大的荒漠化,引起全国上下的极大震动;此外,1987年,第四十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169号决议确定二十世纪后十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纲领》,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也加强了这一领域的立法,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等机构,有关的理论和实践中开始涉及生态安全的问题。二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全国生态环境的源头地区,直接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三是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产生的反响。

“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其最直接的客观标准是防止出现生态赤字。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极有限,各种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这本身就是一个赤字,更可怕的是这么低的人均占有量还在急剧减少,也就是说这是一组双重的赤字。我国风蚀水蚀的土地面积达3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土地质量退化,2000年,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其中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对23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名第100位之后,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而全国80%的河流和45%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而影响使用。1995年参加全球统测的10个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了5个,1998年上升到8个,而据美国世界资源所1999年的公布结果,当年在世界1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9个。我国北方城市每平方公里每月的降尘量50多吨,有的地方高达100多吨。1980年代,我国受酸雨污染的农田面积约4000万亩,到了1990年代仅南方7省就造成农田减少1.5亿亩,而酸雨给两广川贵4省区带来的年经济损失达160亿元,2000年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草地“三化”(退化、沙化、碱化)不断扩展,目前,全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达1.35亿公顷,其中中度退化以上草地面积已占半数,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地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1994-1998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5894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人均占有率世界排名100位之后,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年均出现森林赤字5400多万立方米,乱砍滥伐等原因每年毁林达151万公顷。98年以来这种毁林势头虽然得以控制,但森林资源赤字欠帐太多,森林资源严重破坏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全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与森林赤字有关。我国四大海区污染程度逐年加剧,其中最明显的是因有机物污染而造成的海水富营养化,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998年我国监测到的赤潮22起,而2000年则上升到28起,累计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在20万平方公里的近海海域中,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占1/4.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生态灾民,生态赤字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构成威胁。

环境安全可以说是我国国策问题的核心。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半被自然灾害所抵消,且生态恶化趋势严峻,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果生态安全问题不解决,社会安定就没有基本的保证,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

保证我国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关键在于确保各种重要的自然要素的生态功能,特别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首先这是国家的一种新型的重要责任,有关部门表示,为实现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我国今后将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生态问题实行更加严格的监控和防范措施,并通过立法和政策予以保证,如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和法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制度,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等。其次,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也是每个企业、每个公民的责任。生态赤字并不是国家的赤字,也不是灾区的赤字,而是全体国民的赤字,要强化公民和企业的环境意识,自觉地防止环境污染,自觉地保护和节约能源和资源。

二、国外环境安全理论与我国生态安全理论的比较

环境安全也是当今国际斗争的一个新领域。生态(环境)安全由美俄两国较先提出。

一般认为,环境安全的概念于1980年代末期由美国人最先提出,当时正处于冷战结束后,美国人认为国家安全政策的目标已开始从单纯的军事安全逐渐演变为包括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在内的几重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安全,二是能源安全。美国的资源和能源大量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它认为国外重要的和敏感的能源和资源的流向都可能会引发国际冲突,都会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三是环境安全,指他国或国际环境存在的问题都会对本国造成影响,例如赤道带国家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对其他国家气候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等。四是生物安全,指生物系统的稳定与健康,特别是人口问题和食物系统问题。美国的国家环境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单边主义一起,逐步成为其环境霸权主义的组成部分。总之,美国的国家环境安全所依据的是,外国的环境行为可以影响到本国的环境系统,引起所谓的域外环境损害,而对本国的环境造成威胁。美国的国家环境安全主要目标并不是针对其本国的环境问题,而是与其环境霸权主义相联系的,它的逻辑是,任何发生在他国的、他国之间的、地区性的乃至全球性的事件,只要对美国的环境安全造成损害、威胁或者有潜在的威胁,美国就可以进行干预,以解除、减少对美国的损害或者威胁,保护美国的环境安全。这是以保护本国的环境安全为名,为干涉他国的内政提供理论根据。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美国对内对外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外它以环境安全为由干涉他国的内政,对内却经常放任其本国的环境污染对全球造成的威胁。例如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更加强调其本国的环境安全,而漠视他国的环境安全,典型的事例是拒不接受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对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限制,美国是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根源,不加限制的排放,将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俄罗斯的环境资源法学界将生态安全作为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一类社会关系大致也始于1980年代后期,《俄罗斯联邦宪法》将保障生态安全规定为俄罗斯及其各主体共同管辖的事项,《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环境保护法》将保障生态安全作为保证人和公民的生态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措施,1995年11月17日还通过了《联邦生态安全法》,作为保障生态安全方面的专门性联邦法律。但有学者认为,俄国的生态安全概念与保护环境是同义词,而不是一类新的社会关系。

近年来,由于对国际安全的非军事性威胁因素日益引起西方国家关注,环境安全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其中比较活跃的国家为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讨论比较积极的组织则有北约、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欧美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北约1999年的《国际背景下的环境与安全》、加拿大1999年的《环境、短缺和暴力》、德国2000年的《环境和安全:通过合作预防危机》、美国2000年《环境变化和安全:项目报告》等。

总的说来,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的含义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生态安全与各国国内法上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或各国环保部门从事的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基本相同,在规范类型上主要属于国内政策和国内法规范;第二个层次的生态安全则是外交、军事等领域之内的新概念,在规范类型上主要着眼于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在解决环境冲突中的单边主义机制。如果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生态安全概念加以比较,中、俄两国主要使用生态安全的概念,侧重于第一层次的含义,其中我国的生态安全概念主要体现了防止生态赤字、防治自然灾害这样一种国家职能;俄罗斯的生态安全概念主要体现的是“作为保证人和公民的生态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措施”这样一种公民基本权利;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主要使用环境安全的概念,侧重于第二个层次的含义,将环境安全作为“制定包括全球环境挑战在内的新的世界安全议程”。

三、生态安全的法律意义

生态安全的制度目前在我国还主要限于政策的层面,实践证明有必要及时地将其上升为法律规范。生态安全是环境资源法学的一个最新的研究领域,将环境资源的保护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要求环境资源法的理论基础、调整范围、体系结构均应有新的突破,亦对法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系统性要求,必将有力地推动法学研究特别是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同时,生态安全在我国作为一项新的国家责任,直接涉及国家法定职能,与宪法、行政法有紧密的联系;生态安全对国家安全的法律含义赋予了新的内容,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刑法亦有密切的联系;基于对环境安全的不同理解,它涉及国际法的重要原则,加强我国生态安全法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利于使符合和平与发展的科学的生态安全理论为更多的国家所认同;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安全对法理学提出了一些挑战性问题。环境安全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完善,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是维护我国的环境和发展权利、反对环境霸权主义的需要。

四、我国环境资源法体系中生态安全法的内容

我国生态安全法制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这是我国生态安全法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生态安全法制,并应对来自国外的可能性的挑战。我国生态安全法制的宗旨应取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具体有两个因素:一是保持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这是我国生态安全法的主要功能;二是在国际环境保护中维护我国的环境和发展权利。我国生态安全法的内容应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国家生态安全法;二是国际环境安全法。

国家生态安全法制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防治自然灾害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首要任务,减少环境赤字是我国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发挥国家职能是我国生态安全的主导方向,明确公民权利是我国生态安全的法治保证。

国家生态安全法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生态学。生态学以生态系统为研究的中心,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据此,生态安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它取决于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安全;第二个层次是生命系统的安全,它取决于环境系统的安全;第三个层次是环境系统的安全,它取决于特定空间(包括空气、气候、阳光、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安全。因此,特定空间的安全应是生态安全的基础。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6

关键词:天津市耕地后备资源生态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1“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界定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反之,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则处于受威胁之中。

岳健等学者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做了较为定性的描述,认为生态用地是指除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为人类所利用但是用于农用和建设用以外的用途,或主要由除人类之外的其它生物所直接利用,或被人类或其它生物间接利用,并主要起着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区域或全球的生态平衡以及保持地球原生环境作用的土地。

“生态用地”包括农用地中的林地、园地、牧草地,建设用地中的盐田和水库水面,以及未利用地中的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苇地、滩涂、湖泊水面和河流水面等地类,其中林地、园地、牧草地、水域具有显著的自然生态功能。

2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市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以反映土地生态安全的全面性、代表性、主导性、评价因子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区域差异性以及资料的可获得性为原则,结合专家知识和天津实际状况选择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以准确反映未利用地先天条件所体现的生态安全属性。考虑到坡度、高度等因素在自然适宜性评价中已经体现,剔除这两个共性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分级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另外,对于一些较具专业性的环境学、生物学指标,建立替代性、综合性指标来取代。

鉴于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服务价值以及其开发利用中生态风险的难以估算,在宜耕性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采用“生态用地”这种一票否决的方式,衡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性,对于开发利用影响难以度量的或者其本身就是很好生态用地的耕地后备资源,要尽量保留其现状,保留其生态价值,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宝贵景观资源和生物资源的流失。为此,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到生态用地的范围,而划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未利用地,自然也不能开发。

水资源保护: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将于桥水库、北大港水库、团泊洼水库等按照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相应的保护规定加强保护;在地下水开采比较集中的平原区,划定地下水源保护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质环境:基于泥石流、滑坡、滑塌、崩塌、矿山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多种地质灾害要素的空间分布,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地质灾害的适宜性分区。

生物多样性:天津市城市规划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构筑充足的生态格局,由林业用地、自然保护区等作为区域生态体系中重要的物种栖息地,在此将自然保护区看作为生态用地。

土地利用规划:在天津市域范围内,建设湿地、河流生态廊道、人工生态防护廊道以及滨海生态防护带,控制城市热岛的扩展、缓解组团间的相互污染影响规模,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具体来讲,就是建设“三区九廊道”:构建北部蓟县山地、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与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等三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蓟运河生态廊道、潮白新河生态廊道、独流减河生态廊道、海河―北运河生态廊道、子牙新河生态廊道、滨海生态廊道、唐津高速生态廊道、引滦明渠―贝壳堤生态廊道和西部防风固沙生态廊道组成的九条生态控制廊道。

湿地:由于泥沙淤积,库容缩减,在水库周边区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水库湿地,该类湿地是重要的生物栖息活动场所。因此,该类未利用地也属于是生态用地范畴。

通过对天津市生态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提取各评价因子空间信息,建立各因子单因素级别空间数据库,通过其空间分析功能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表1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生态过程或要素因子分级及分值权重

地表水资源保护分级一级水源地保护区二级水源地保护区三级水源地保护区其它区域0.30

分值155075100

地下水资源保护分级城市地下水源防护区城市地下水源补给区城郊地下水源防护区其它区域0.20

分值255075100

地质环境适宜分区分级不适宜区较不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0.22

分值103080100

土地利用规划分级林地规划区绿化隔离区域其它区域0.28

分值3060100

直接排除开发生态用地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排除开发范围

3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市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以耕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为基础,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提取生态安全各评价因子空间信息,建立各因子单因素级别空间数据库,特尔菲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评价因素的空间叠加,得到各个叠加图斑的综合分值,扣除生态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耕地后备资源,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天津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划分为禁止开发区、低生态安全区、中度生态安全区、高度生态安全区,获取天津市土地利用的安全分区评价结果。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分区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天津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分区图

4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市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自然适宜评价结果与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的叠加,分析天津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程度。排除自然不适宜和适宜程度较低的耕地后备资源,将自然中度适宜和高度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列入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数;将自然中度适宜和高度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中落入生态用地的耕地后备资源作为禁止开垦的范围,再扣除开垦后可能引起的生态安全程度较低的耕地后备资源,可以获得基于生态安全考虑的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这些后备资源主要是自然适宜程度和生态安全程度都处于中高以上级别的耕地后备资源。

图2基于生态安全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图

基于生态安全的宜耕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自然适宜度中等以上且生态安全中等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10611.40hm2,约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49.85%。3210.75hm2的耕地后备资源(约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5.08%)的土地受到自然保护区、城市以及土地规划的生态保护限制,被一票否决不能用于开发。

表2基于生态安全的耕地后备资源宜耕级别表

单位:hm2

规划区域自然不适宜自然低度适宜自然中度适宜自然高度适宜

生态及

城建用地禁止开发2388.590.00511.49310.66

生态效益低生态安全1515.16583.05340.141572.45

中生态安全908.811046.141006.583335.98

高生态安全183.131315.51719.185549.65

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和政策状态下,结合天津实际,要求我们要保护对土地生态环境意义较大的地类,比如现有沼泽、苇地等珍贵的湿地资源以及部分滩涂等。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降解污染物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被有关专家称为地球之“肾”,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们在天津市当前环境下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因此,不宜将这些地类纳入到土地开发的对象或范畴之中。

遵循以上思路,扣除开发后会对生态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津市的湿地及其它具有生态意义的地类外,则可大体计算天津市生态环境要求下可开发的各质量等级宜耕土地面积。在生态环境允许条件下,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天津市的平原地带和山间河谷地带,如图2所示,这些区域主要是目前未被利用的滩涂和荒草地,并且分布零散。而滩涂的开发往往受到水利部门的限制,可见考虑生态保护后天津市能够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并不多。

参考文献:

[1]岳健,张雪梅.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J]干旱区地理,2003,26(1):80-87.[2鲍文东,田成敏,赵奎庆,郭立友.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探讨[J].广东土地科学.2004(03)

[3]张重阳,董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以聊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02)

[4]时丽艳,王力,何冬晓.重庆黔江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7(05)

[5]朱桂英,李玉凤,范雪飞.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与对策[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04)

[6]石瑞年,张莉燕,姚国强,吴彦山.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1)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7

[关键词]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安全等级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S341.1[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7-352-1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焦点[1]。目前关于耕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Beesley[2]等在研究中强调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徐辉[3]等采用组合赋权法对黑龙江省宁安市耕地进行分析;禹洋春[4]基于生态足迹对重庆市耕地生态安全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得出,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和耕地数量变化方面[5];而国内的研究大多偏重对耕地生态安全的概念辨析以及静态研究[6]。总体而言,现阶段对耕地生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静态分析,鲜有对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中小尺度下的动态多因素分析。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对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对广州市保护耕地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可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7]。

1研究区域概况

1.1区域概况

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东部,是珠三角的经济腹地和政治文化中心,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对外交流的门户城市。市辖区总面积为7434.4km2,辖有越秀、荔湾、天河、海珠、萝岗、白云、花都、黄埔、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十二区。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耕地生态安全问题凸显。耕地面积从1990年的249479hm2减少至2012年的99086hm2,下降幅度达到60.29%。对广州市开展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可以促进广州市加强耕地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文献查阅法进行收集,其中数据包括了《广东省统计年鉴》(1990-2012年)、《广州市统计年鉴》(1990-2012年)、广州市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和相应的统计公报、《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以及通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网站公布的权威资料。

2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2.1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从保护耕地生态安全内容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的实际情况,遵循选取指标因子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基于pSR模型建立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把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面,并从耕地生态压力、状态和响应这三方面共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在生态系统压力层选择5项指标,分别为: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耕地面积、地均产值、城镇化水平;在生态系统状态层选取5项指标,分别为: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耕地安全系数、单位耕地面积农药负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在生态系统响应层选取4项指标,分别为:人均GDp、环境污染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灌溉系数。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地均产值、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耕地安全系数、人均GDp、环境污染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灌溉系数为正向指标;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单位耕地面积农药负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为逆向指标。

2.2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指标权重息息相关,本文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的指标权重。其中,指标值之间数值差距越大,表明指标内容越丰富,相应权重值也会越大;指标值之间数值差距越小,相应权重值也会越小[8],通过计算得出广州耕地生态安全指标权重值。

式中:k=1/nm;Yij为标准化后矩阵;wi代表的是熵权值;Hi代表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熵值。

2.3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为了更好地对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本研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得出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F是指耕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项指标综合权重;pi指标i的标准化值。

同时,依据相关研究成果[9]和结合广州市实际耕地现状进行等级划分和评价。在指标体系中通过多角度反映耕地生态安全状况,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每项指标进行加权评分从而得到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F,接着将F值取值范围划分为0-1区间并对应五个等级和相应的安全评分以及具体耕地生态特征,广州市耕地安全等级划分如下,F≥0.9(Ⅰ),等级为安全,生态结构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态功能较强,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健康且肥沃,指标覆盖率高;耕地生态环境受到较好保护,基本未受到破坏和污染,受到人类的干预能力较弱,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较强,基本没有生态问题。0.7≤F0.9(Ⅱ),较安全,生态结构尚且保持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开始由复杂趋向简单,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降低,有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耕地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干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污染,抵抗干预的能力下降,生态问题明显,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0.5≤F0.7(Ⅲ),等级为敏感,生态结构尚且保持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开始由复杂趋向简单,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降低,有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耕地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干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污染,抵抗干预的能力下降,生态问题明显,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0.3≤F0.5(Ⅳ),等级为风险,耕地生态结构恶化,生态功能受到损害,耕地生态问题较为突出。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而且生态功能不全,大部分功能受到损害后无法发挥;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问题突出;受外界干扰后恢复能力受到较为严重损害,生态功能恢复困难。F0.3(Ⅴ),等级为恶化,耕地生态结构受到严重损害,生态结构不完整,耕地生态问题十分突出。抗干扰能够非常弱,受干扰后恢复非常困难,基本丧失耕地生态能力,出现严重退化现象,面临的生态压力远远超出自身的恢复能力,急需投入力量予以重建和保护。

3评价结果分析

对2000-2012年广州耕地生态安全进行等级划分,分析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及动态变化规律,以达到分析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及了解耕地生态安全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的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耕地风险阶段,耕地生态安全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带来了建设用地的拓张和耕地数量下降,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带来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从而导致耕地环境破坏和质量下降,使得这阶段耕地生态安全处于风险阶段。2004年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耕地生态安全值有所上升,处于耕地生态安全的敏感阶段,但是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不长,2005年之后耕地生态安全从敏感阶段降到风险阶段,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主要是受到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以及粗放型耕地种植和生产经营形式有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加,耕地生态安全压力较大,耕地响应政策和措施暂时不能完全缓解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使得整体耕地生态安全有下降趋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2010-2012年,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从风险阶段到敏感阶段,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提升(表1)。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土地整理和修复、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

4驱动力分析

耕地生态安全变化反映了耕地资源与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广州市地势总体为东北高西南低,根据广州市地形情况进行分析和坡度分级,把全市分为5级,第一级为<2°的土地,占总面积的41.7%;第二级为2o~5o的土地占7.7%;第三级为5o~8o的土地占13.9%;第四级为8o~25o的土地占14.7%;第五级为>25o的土地占22.1%。全市耕地多分布在一级和二级坡度等级,集中在南沙区、番禺区等区域。从2000-2012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4927434万元到2012年的135512072万元,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同时,2000-2012年广州市人口密度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人口密度942人/km2上升到2012年的1106人/km2,人口压力逐年增加。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直接影响建设用地扩张范围和速度也不断加快,在土地总面积相对一定的情况下,建设用地的增加导致了耕地数量下降,给耕地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压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行动,在政策制定方面重视对耕地资源进行保护和改善,在技术层面重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继续坚持本地补充开发和易地补充开发相结合,缓解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

5结论与讨论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是我国当前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问题,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实际,选取14个指标建立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分析法进行耕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值有上升趋势,但是安全水平仍然较低。耕地生态安全的压力值和响应值都呈现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值有所下降,对耕地的保护水平有待提高。2000-2003年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处于风险阶段,耕地生态安全不容乐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人口增加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在耕地响应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使得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处于风险阶段。2004年的耕地生态安全值有所提高,处于耕地生态安全的敏感阶段。2005-2009年的耕地生态安全处于风险阶段,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2010-2012年的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得到了保护和完善,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处于敏感阶段,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今后需要进一步修复和提高。

保护耕地生态安全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从经济和政策角度加强对耕地生态安全的经济投入和立法保护,减少经济发展给耕地资源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时,人口增长使得耕地生态安全压力增加,必须通过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安全。还需要加强对高质量耕地的保护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建设,因地制宜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现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共赢局面。耕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复杂体系,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长期动态分析和研究。在今后,应该继续加强对耕地生态安全的跟踪研究和耕地生态预警机制的建立,保障广州市粮食安全和耕地生态安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7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45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a790074,14YJa630083)、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拟与多功能保护研究)、广州市属高校科研计划一般项目(2012a014)、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2013JK134)、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2批)课题(12a037)、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411078056,201411078057)资助。

参考文献

[1]吴大放,刘艳艳,刘毅华,等.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3):257-267.

[2]BeesleyKB,RamseyD.agriculturallandpreservation/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HumanGeography[J].oxford:elsevierpress,2009,25(6):65-69.

[3]徐辉,雷国平,崔登攀,等.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6):180-189.

[4]禹洋春,刁承泰,施开放,等.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压力变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4):227-236.

[5]RasulG,thapaG.SustainabilityanalysisofecologicalandconventionalagriculturalsystemsinBangladesh.worldDevelopment,2003,31(10):1721-1741.

[6]陆耀邦,黄嫦慧,梁自力,等.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利用现状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5):66-72.

[7]XiangbinKong.Chinamustrotecthigh-qualityarableland[J].nature,2014,506(2):6.

[8]颜利,王金坑,黄浩.基于pSR框架模型的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资源科学,2008,30(1):107-113.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8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环境要素影响研究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话题,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激增,很多大中型城市陷入了严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能源匮乏等恶性循环中。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的复苏,工业能源消耗巨大,废水、废气的乱排放现象严重,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城市生态安全。

1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1城市生态安全的介绍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于生态安全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并且考验着区域生态环境是否有足够能力抑制重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土地、水资源、大气污染、生物安全等,当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维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就说明当地的生态是安全的。

1.2保护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环境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生态安全危机逐步呈现出来,例如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城市建筑密集,出现的严重的热岛效应,现在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等,这些生态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切身利益,所以,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2环境要素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表现

2.1自然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1)非农用建设用地增多。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用地和工厂用地等不断增加,很多城市在前期规划时,没有结合当地情况,缺乏设计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并且,随着房价的日益增长,给外来务工人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2)水资源的匾乏。我国局部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造成水资源紧张,加上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节水设备不完善等因素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使用率低。

2.2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

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管理方法不到位,考核指标不明确,加上地方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了监管力度与法律法规不协调,产生较大的实施阻力。

2.3尾气的大量排放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加重了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

2.4城市中的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城市中,大量的流浪动物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很多城市对于流浪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安全。

2.5人为因素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水资源浪费、工厂排污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态安全。

3防范措施与对策

3.1加强环境治理,控制污染

改变传统的防治观念,加强预防工作,加大整治污染源力度。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排污能力,将排污量降到最小。强化群众的环保理念,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保市场出现了各类环保产品,如生态厕所、节水淋浴等节能产品,可以大力推广和普及。对于工业污染,企业内部必须加强排污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设备的排污能力达到最优。

3.2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城市规划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并逐渐向生态经济方向发展。生态经济能够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初期,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物协调统一,保存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

3.3完善立法,加强管理力度

相关部门应结合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法程序,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对违规企业和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大力施行赏罚制度,进行责任分工,将责任明确到部门或个人,对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到有章可循,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及时解决。

3.4引入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最新的方法是生态足迹法。利用生态足迹法可直接分析某城市在给定时间内占用的地球生物生产率的数量,通过地区或国家的资源消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能源的比较,判断该城市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其生态系统是否安全。同时应该注意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作评价的时候应增加或者减少一些指标,不同的城市的具体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3.5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自人口的压力,但人口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完善系统的人口管理体系,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外来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一些贫困地区深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教材中,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保的社会氛围,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结语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复杂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政府方面应加大整治力度,狠抓落实,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达到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朝蓉,孙永玉,朱清科,叶文.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8).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9

【关键词】生态化信息平台安全与维护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平台建设高速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信息平台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与此同时在历经多年基础设施建设后,也暴露出较多隐患,阻碍了高职院校信息平台深层次、专业化发展。因此,生态化信息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理念和技术对于网络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广泛应用信息平台所带来的高效和便利的优点,但大量的信息资源过分依靠网络也存在严重不足,各种数据、资料、文件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因此,对生态化信息平台的维护与安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数据丢失或网络瘫痪,将造成的难以预测和无法挽回的后果。由此可见,信息平台的维护与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不但要防止网络数据丢失、非法用户入侵、网络犯罪等问题,还要保证生态化信息平台的稳定、安全、正常的运行。

1目前高职院校生态化信息平台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日趋重视信息平台安全问题,但主要侧重于防备外来未授权用户的非访问,过于注重技术问题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往往忽视了信息安全中的人的管理。造成了一些突出问题:

(1)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信息平台发展速度较快,造成人员专业教育与培训不足,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抱着“有防火墙就有了安全”的侥幸心理,对“防黑防毒”缺乏高度的警惕性,防护措施较为简单。很多信息平台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认为只有专业技术教师负责信息安全,安全防护意识不强。

(2)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投入。很多高职院校在生态化信息平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硬件投资而忽视软件投资,网络利用率低,多方面的资源不能及时整合和发挥相应的作用,使信息服务严重孤立化。所以,为使生态化信息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软件建设必不可少。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障,硬件不足影响应用效果,软件不足应用难以实现。建设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信息化软件平台是信息化应用的关键。

(3)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生态化信息平台建设方向和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的信息化部门对如何充分利用生态化信息平台,实现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以至于对生态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估计不足,把握不好,使其在较长时间里后无所适从,停滞不前。

2高职院校生态化信息平台的维护

2.1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维护

(1)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信息平台正常工作的前提,因此,网络设备的维护至关重要。其工作环境要有严格要求,如温度湿度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供电稳定和连续;并装有避雷、抗磁场干扰等装置。定期排查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光纤收发器、集线器等连接设备,查看指示灯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插头接触是否良好。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工作环境的卫生良好。

(2)服务器是生态化信息平台的核心设备,它在信息平台的安全运行中起着主导作用。服务器的日常维护重点有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数据备份、服务器优化、故障处理、磁盘空间以及内存监控和扫描病毒漏洞以及日志安排等。信息平台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了维持系统性能和速度,要定期将历史数据从在线服务器中移到磁盘或光盘上,并妥善保管好。

2.2数据安全和备份

数据安全是生态化信息平台维护的重中之重。尽管通过提高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容错能力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但却无法保证信息平台准确无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对于某些故障如失误操作、破坏性操作、病毒攻击、自然灾害等,要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信息平台正常运行。

3高职院校生态化信息平台的安全

高职院校在应用生态化信息平台时,最担心却最经常面对的问题就是安全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面临黑客攻击和内部人员破坏的风险加大,重要信息被暴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各种吝样的安全问题,力求将安全事故降至最低。

3.1加强全员生态化信息平台安全意识教育

“人”是信息平台安全系统中的最核心的因素,同时也是最脆弱和最活跃的因素。普及信息平台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能够做到对某些常见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分析到位,解决合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生态化信息平台所面临的风险;(2)安全方针及目标;(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与信息平台安全有关的其它内容。通过安全教育使全院所有人员的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增强。

3.2建设主动安全防御体系

硬件的安全只是生态化信息平台安全的一个物质主体,更为重要的是软件部分。现在,信息平台的防御体系均采用主动防御,要想对未知风险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需要技术、流程和人才来共同支撑这个主动防御体系,然而简单的技术产品是不可能支持的。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建立统一的自动更新机制。及时下载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强化自身系统,实施自动更新,使病毒、恶意代码等无机可乘,可以对系统威胁起到检测防御作用。同时做好补救方案,严格测试补丁和漏洞,将发生失败的预期值降到最低。

(2)做好定期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制定、安全加固机制。定期风险评估对生态化信息平台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自身的薄弱环节及容易受到的威胁,评价分析结果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预防手段和解决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维护系统安全,避免出现信息平台被他人利用。

(3)安全策略符合性检查和自动修复机制。安全策略反映了管理层的意识形态,对自身安全的保护需求和信息安全的认识,因此,安全策略一定要完整、全面的执行。目前,安全策略未能较好的贯彻实施,执行力度不够,风险性较大。因此,制定可行的安全策略,明确目标,让所有用户清楚的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建立安全基线,合理使用技术策略强制执行安全策略,坚决禁止身份验证不合格的用户进入信息平台,确保资源共享和信息流安全流畅。另外,可以设置

自动修复功能,一旦客户端出现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自动修复达到安全级别,进而进入信息平台,保证问题的及时解决和用户的正常。

(4)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平台。高职院校生态化信息平台管理系统要想实现对整个学院用户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功能必须具备独立性,安全性,可靠性,改变传统的各应用子系统各自为政的身份认证方式,为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更高层次服务提供保障,奠定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教育信息平台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难免带来一些使用方面的问题:(1)现有的web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如:开放的网络使信息传输出现不文明现象;没有强制的身份认证功能,致使某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授权管理功能不统一、不严格、不规范;缺少面向应用分析的日志,不能为日后解决问题备案等。(2)众多用户面对多个信息平台时操作繁琐,不仅要重复输入账号,口令,还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因此,生态化信息平台要确保数据的安全使用、信息的及时传输和用户的操作便捷就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的、高安全、高控制的系统。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全院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和数据认证平台以及授权、认证体系,实现“一次认证,全面使用”。

3.3做到数据准确,信息全面,能及时反映整个高职学院情况,为学院将来的发展和创新积累数据,提供技术决策和分析

为使生态化信息平台能全面反映整个学院情况,提供整个学院的数据信息,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数据和业务功能的完整性,历史数据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系统的高性能性。业务操作、信息采集、报表分析和统计结果将作为决策支持的重要数据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化信息平台的维护和安全管理,努力消除高职院校实际的安全漏洞,建立健全信息平台维护与安全的保障系统,提高高职院校生态化信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性,并树立“全员管理,人人有责”的牢固责任意识,保证高职院校生态化信息平台正常可靠的运行,为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潘振宇.探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0,(4).

[2]宋颖杰.于明臻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J].医院管理,2007,45(17).

[3]石志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生态安全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对安全状态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安全预防措施,以促进架空送电线路的送电安全性不断提高,为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可参考依据。

一、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结构检测情况

由于受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架空送电线路铁塔会出现弯曲、倒塌等情况下,严重威胁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结构进行检测,提高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对于促进输电线路铁塔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结构组成和相关检测标准,可以从构件、材料、连接情况和附属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估,如钢板的尺寸、螺栓的紧固程度、角钢的尺寸、护栏的稳定性等。由于电路运行的相关工作人员为基础工作人员,在进行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结构检测时,不能将技术要求制定过高,并且,要使用简单的检测攻击进行操作,以便快速、有效的进行检测。例如:构件是否保持完整、构件有无弯曲情况、整体结构是否出现倾斜情况、脚钉有无严重损坏情况、爬梯是否安装牢固等,以保证架空送电线路送电过程的安全。

二、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分析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结构特点、运行情况等,对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订立计算的方式,将各种影响因素量化,从而根据计算出的相关数据,对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安全系数做出评估。

在实践过程中,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1.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在实践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来进行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的层次分析,可以找出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出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相关规定,常用的杆塔有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种,根据实际情况现在最合适的型号。因此,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需要对两种杆塔进行层次分析,一般包括铁塔的安全状态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单元、评价系统、评价项目和评价分项等四个主要层次,其中,线路铁塔为评价三元层次,而直线型和耐张型铁塔的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为评价系统层次,对材料、构造、附属结构等进行安全状态评价为评价项目层次,对各项目进行的进一步评价为评价分项。通过仔细分析各层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得出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层次分析模型,主要分为直线型铁塔结构安全状态和耐张型铁塔结构安全状态两种模型。

2.权重计算

通过将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分为两种层次分析模型,对材料、构建、变形情况和附属设施等进行分析,可以对不同层次之间的元素进行权重计算。并且,不同元素之间的重要性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量化的形式,可以进行矩阵判断,从而知道不同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根据矩阵判断相关数据和研究人员的结论,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各层次之间可以形成不同的判断矩阵,并且不同层次的元素都具有相同的一致性条件。通过矩阵判断,可以对架空送电线路铁塔不同层次所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上述检验,可以将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一致性指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例计算出来,从而提高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如果遇到研究人员较多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决策,通过判断矩阵的形式,计算出各层元素的向量,从而对不同元素产生的影响进行排序,最终得出综合排序向量,从而知道每个元素的权重。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当各元素之间的标准差达到一定值时,则可以得出有效的权重值,从而得出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项目的权重情况。从上述内容可得出如下结论:评价项目中的权重关系是构件占据最重要位置,其次是铁塔变形和构件与链接之间的问题,然后是铁塔材料的问题,最后是附属设施。

3.评估值相关计算

通过上述情况得到各层元素的权重之后,再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则可得出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值。由于直线型铁塔结构安全状态和耐张型铁塔结构安全状态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进行评价值计算时,要对所用的公式给以高度重视,直线型杆塔基数与耐张型杆塔基数各不一样,才能保证评价值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采用变权综合法计算评分值

通过对权重的确定、评价值的计算,可以得出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相关数据。而由于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整体评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个别构件出现严重损坏时,整体评价基本不会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反映出铁塔整体的真实情况。因此,可采用变权综合法对各指标进行计算,并根据直线型铁塔结构安全状态和耐张型铁塔结构安全状态的评价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基数,以提高架空送电线路铁塔整体安全状态评价值的可靠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方法对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铁塔的安全现状,从而提高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促进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彬.采动影响下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安全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

[2]李峰,袁骏,侯建国,安旭文.我国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可靠度研究[J].电力建设,2010,11:18-23.

[3]何迎春.基于故障树的架空输电线路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