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十篇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十篇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9:13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1

为做好全县城乡居民2020年度基本医疗保险费集中征缴工作,根据《周口市医疗保障局、周口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河南省医疗保障局、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周医保〔2019〕4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0年,各乡镇(办)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率应高于上年度,各乡镇(办)工作目标(见附件二),确保应保尽保,提高保障水平,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持续增强城乡居民新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促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二、征缴范围、标准、流程

1.征缴范围。我县不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的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其他人员。中小学生在户籍所在行政村参保。

2.征缴标准。2020年度保费每人缴费250元。国家财政人均补助520元。

3.资助标准。特困供养人员、困境儿童保费,财政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稳定脱贫人员除外)、艾滋病患者、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计生户家庭(1人)保费,财政资助每人30元。同一资助对象只享受一种资助,标准就高不就低。资助对象缴费时,先全额缴纳保费,再退还财政资助部分。

4.工作流程。乡镇(办)统一组织,以村为单位统一把保费交邮储银行,再由税务局开具发票。

三、时间安排

2019年10月11日—2019年12月11日,共60天,分三个阶段。

1.动员和征缴阶段20天:10月11日—10月31日;

2.集中征缴阶段20天:11月1日—11月20日;

3.扫尾、对账和总结阶段20天:11月21日—12月11日。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医保费征缴工作领导组,刘国庆县长任组长,郝四春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人社、卫健、教体、医保、农商银行、邮储银行、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见附表一),切实加强对全县医保费征缴工作的领导。乡镇(办)要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精心谋划、全面组织,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大干两个月,坚决完成工作任务。

2.密切配合。税务局要做好征缴工作牵头协调、信息汇总传递、资金入库、政策宣传、资助人员退费等工作;医保局做好任务分解、政策解释、信息传递、证件办理等工作;财政局做好代缴资金筹集拨付、资金监管、对乡镇奖补等工作;教体局做好中小学生参保宣传工作;扶贫办、民政局、卫健委做好各类资助人员信息核准汇总和行业的组织工作;邮储银行做好保险资金的代收和划转工作;全县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要协助乡镇(办)做好城乡居民保险费的征缴工作;融媒体中心要利用全媒体做好征缴氛围的营造工作。

3.强化督导。县委、政府督查中心牵头,卫健、人社、医保、税务各派一名副职,组成专项工作督导组,每天下乡入村督导工作。实行周通报制度,主要通报工作进度、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卫健委、税务局、人社局、医保局负责人,在征缴工作期间,要全力以赴抓工作落实,深入乡村“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4.严格奖惩。第一阶段结束后,召开小结会,由2-3个乡镇(办)介绍先进经验,并对完成任务60%以上的前十名乡镇(办),兑现以前年度奖励资金3万元;第二阶段结束时召开推进会,工作进度后2名的乡镇(办)党委书记作检讨发言,完成任务80%以上的前十名乡镇(办),兑现以前年度奖励资金2万元;第三阶段结束时召开总结会,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分四个档次奖励:100%完成任务的奖励15万元;完成任务98%—99.99%的奖励10万元;完成任务97%—97.99%的奖励7万元;完成任务96%—96.99%的奖励5万元;完成任务96%以下的无资金奖励。

五、工作要求

1.提升政治站位。各乡镇(办)、各相关单位要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医保费征缴工作重要性。充分估计工作困难,制订详细工作方案,一把手亲自负责,把工作抓细抓实,不得向卫生院、村医一推了之。

2.切实澄清底数。征缴对象底数不清是近年征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办)要充分运用统计、公安、扶贫、卫健等部门数据,采取数据比对和入户调查相结合并逐村公示的办法,把应参保人口底子核实。底数就是任务数,要确保应保尽保,不能遗漏。2020年凡发生居民漏保个案的,有关部门要查清具体情况,追究乡镇(办)相关人员责任。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2

2009年是劳动保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劳动保障事业经受住了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峻挑战。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民生为主线,以统筹城乡为重点,以“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劳动争议仲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效能建设、纠风、就业、灾后重建、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等11项工作先后在全市、全省、全国交流经验。劳动保障工作实现由全面推进向全面提升的历史性跨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加快、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将2009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统筹城乡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广元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先后得到市政府审定和省厅批复。二是在*县的试点取得圆满成功。通过前期准备、面上推进、常规办理、总结提高等阶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12.58万人参加新农保,73.9万城乡居民按新制度参加了医疗保险,劳动保障“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就业促进工作卓有成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000人,完成目标任务28000人的114%;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2000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就业3500人,完成目标任务2600人的135%;新增257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9%,有效控制在年度目标任务范围之内;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16000人,培训后就业率77%,完成目标任务11000人的145.5%,创业培训4000人,创业成功率53.5%。培训农民工12.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2万人的107.5%;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78.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77万人的102.3%;劳务收入47.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45亿元的104.9%;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2万元(其中个人贷款4567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1095万元),完成个人贷款目标任务1800万元的254%。发放岗位、社保、培训、职介等再就业补贴资金14247万元。

(三)社会保险征缴再创新高。征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17.2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23.1万人,征缴基金9.3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8.01万人,征缴基金4.15亿元;失业保险覆盖12万人,征缴基金410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28.1万人,征缴基金2.97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66.1万人;工伤保险覆盖13.9万人,征缴基金0.32亿元;生育保险覆盖6.6万人,征缴基金0.41亿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2.58万人,征缴基金费3.69亿元。

(四)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是“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确定在*县和利州区分别创建一个和谐工业园区,在剑阁县创建一个和谐乡镇,并按要求指导县区做好创建工作。二是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有序推进。集体合同覆盖企业已达795户,完成目标任务792户的100%;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160户。三是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成劳动保障监察标准化任务,积极调处劳动纠纷,前置仲裁调解程序,建立全覆盖的调解工作网络。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876户,补签劳动合同2.4万人,为5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押金1321.1万元,督促57户用人单位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476万元;全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862件,其中调解处理1177件,结案率95%以上。

(五)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推进。调整后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有680个,规划投资82308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程共实现开工485个项目,完工215个项目,完成投资1.27亿元。其中:县区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7个项目,完成投资6587万元;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286个项目,完工189个项目,完成投资5812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开工189个项目,完工26个项目,完成投资31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搞好试点启动,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取得重大进展。

自广元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后,劳动保障即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广元统筹城乡的突破口。经过三年多的精心准备,形成了《广元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省厅4月29日给予了正式批复

。5月27日,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在*县正式启动,省厅张成明厅长亲临现场宣传动员。历经四个月的艰苦努力,出台并实施了城乡完全统一的劳动保障政策,彻底打破了城乡的政策分割和各种人为限制,让广大城乡居民普遍得到实惠,试点取得了圆满成功。统筹城乡就业:就业各项优惠政策逐步覆盖到*全县城乡劳动者,创造了更多平等就业的机会。在全县39个

乡镇建立了面向城乡的职业培训、就业信息、就业援助等“三大体系”,建立了就业失业登记和劳动力资源管理“两项制度”,实施了“1+4”统筹城乡就业模式和“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试点结束时,*县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9镇5园区城乡登记失业率3%,较试点前下降1.5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90%以上,较试点前上升5个百分点。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根据广元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低水平、广覆盖、多档次、相衔接”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探索出全民社会保险的路子。组织12.58万人参加新农保,征缴保费3.69亿元。从17岁到96岁不同年龄段的人员都积极参保,劳动年龄内和超龄人员参保比达到2.4:1。全县有3.88万参保农民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均月待遇120元。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打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二元制度模式,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经办管理“两统一”。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合二为一,新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将原由卫生部门主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能整体划转劳动保障部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实现了归口和统一管理。*县的医保制度在实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就达73.9万人,为应参保人数的100%。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39个乡镇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717个村61个社区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面向全国招考了50名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落实了873名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居民小组劳动保障联络员,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编制、经费全额纳入政府管理,社区、居民小组协理员和联络员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12月上旬,由西南财大校长助理林义教授、川大和财大社保系主任蒲晓红、胡秋明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四人到*调研,对整个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充分,制度运行平稳,工作推进有力,群众普遍欢迎,效果好于预期。

(二)突出就业援助,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充分发挥。

全面贯彻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结合广元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对我市就业带来的压力。一是积极构架就业政策体系。年初,我局深入项目建设单位、企业、乡镇(街道),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广元就业的形势与任务》、《广元市就业供求状况调查报告》等专题调查报告,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内援外稳”的就业工作基本指导思想。6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通知》(广府发〔2009〕29号),下发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规范职业培训、加强就业资金管理等6个配套文件,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就业再就业。二是广辟渠道扩大就业。结合我市实施产业承接转移、资源转化、重点及新上项目开工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等经济发展战略,将“就业服务”贯穿整个产业和企业发展全过程,切实把产业、企业发展的过程变成帮助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的过程。三是突出特色针对性规模化促进就业。在市域及全国14个广元籍农民工集聚地大力推广“1+4”统筹城乡就业和“七位一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今年在*县“九镇五园区”走出了以培训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的统筹城乡就业新路子,城乡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左右,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四是突出重点援助就业。市政府批转了《关于促进五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方案》,分别从政策、目标、措施、服务上进一步明确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工作责任,落实了具体任务,各部门各司其责,协同配合,采取措施,全方位展开了对灾区群众、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高校毕业生专项就业援助。与600多家市内外企业合作,援助4187名高校毕业生、1379名就业困难人员、16.3万名返乡农民工、5.19万名灾区群众、7866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五是加强培训促进就业。强化地方特色技能品牌培训,创建麻柳刺绣、白花石刻、剑门豆腐、*猕猴桃、*雪梨等广元地方技能品牌,形成培训促进就业与就业引导培训的良性互动。六是着力创业带动就业。在全市实施创业促进就业工程,着力解决创业启动资金,小额贷款担保资金不足由国司解决,从而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小额贷款担保的瓶颈制约。搞好创业帮扶,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显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54%,帮助1329人自主创业,创业成功率达53.5%。七是提升配置服务就业。将“就业服务”贯穿整个产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组织招聘-技能培训-指导签订劳动合同-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就业服务链”,切实把产业、企业发展的过程变成帮助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的过程。建立用工求职寻呼台、就业服务网络、《广元就业》专刊“三位一体”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实现高效、专业的就业服务。同时,建立“三位一体”服务与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促进扩大就业相融合机制,规范中介行为,加强就业服务管理,在全市形成市、县、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导,各民办、群团职业中介为辅助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三)狠抓扩面征缴,社会保险作用彰显。

一是强化扩面征缴。深入宣传社保政策,采取上门征收、银行代扣、电话催收等多种形式征收各项基金,建立征收、监察、执法联动机制,促进了参保扩面。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基金征收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千方百计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全市55097名退休(职)人员参加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人均待遇增加156.1元,调整后基本养老金1027.8元。医疗保险方面,继续推进医疗保险监管改革。在明确“两定点”由政府公开采购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建立了关破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关系接续办法;建立了基本医疗异地就业结算办法;建立了鼓励参保人员“小病到小医院、大病到大医院”的就医机制;完善了医疗、工伤保险结算办法,将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缩短8年,将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下降20%,将居民和职工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将居民医保起付线降低200元;将职工医保封顶线由3.8万元提高到8万元,居民医保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7万元(直接达到6倍),将补充医疗保险由15万元增加到18万元。三是提高统筹层次。今年4月,我市全面实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按照统一筹集资金、统一使用资金、统一管理资金的原则,失业保险统筹调剂功能显现,确保14970名符合条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为切实提高工伤统筹层次,依据《广元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办法》,出台了系列的配套管理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建立了预决算制度。四是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全市按185号文件规定办理了1.09万名超龄人员的参保和待遇审批手续,征收养老保险费41078万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532元。认真做好破产、撤销、解散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大力支持企业改革重组,并有力保障职工社会保险合法权益。组织对广旺集团代池坝煤矿、建平机电工业公司等企业破产中职工的医疗、工伤保险的清算工作,已清偿到位医疗保险基金3818万元。五是继续推进医疗保险监管改革。淘汰了1家定点医院和1家定点药店,补招了2家定点医院和2家定点零售药店。新增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在物价部门规定的基础上统一下浮达22%以上,卫生材料进销差价率、药品进销差价率以及新进药店药品价格进销差价率均在1%以内。六是加强基金监管。强化对基金运作全过程的监管,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的现场检查工作。对旺苍、剑阁、元坝、利州等县(区)的自查工作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无新的挤占挪用和违纪违规情况发生。七是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问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策。

(四)突出督查指导,劳动保障特殊政策全面落实。

采取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新闻会、市级部门督办会和组织巡回检查指导、定期督办通报等方式,以“五缓四降三补两协商一核销”为核心内容,创造性地落实地震灾后和金融危机特殊政策,有力地支援了困难企业。养老保险方面,截至12月底,全市第一批上报核销的16户因灾关破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统筹部分金额376.2万元,第二批17户1811.29万元,已经省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第三批申报核销84户困难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6113.15万元,已上报省社保局,待省上安排实地核查。全市共办理因灾缓缴养老保险费企业141户,涉及缓缴职工人数3万人,缓缴金额2.66亿元,因金融危机缓缴28户,缓缴职工人数1.08万人,缓缴金额2897万元。医疗保险方面,及时为困难企业办理缓缴,严格审批程序,政策覆盖面达70%以上;为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降低缴费费率1%;保障了在地震中受伤后续住院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失业保险方面,落实“缓缴、降率、补贴”特殊政策,先后帮助152户企业度过难关,政策惠及44000多名职工,切实避免大规模失业,确保了岗位不流失。

(五)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

将恢复重建作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加快发展的良机,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力度和速度上狠下功夫。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资金领导小组,抽调5名同志组建重建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积极创新向上衔接沟通、与相关部门和县区的互动互助、恢复重建督促检查等机制,强力推进灾后重建。二是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指导下,结合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特别是对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机构上合理布局,在职能上完善加强,在服务上规范提高。各县区都编制了重建规划,县区按8000-12000平方米、乡镇按100-300平方米的规模落实了场地和资金,目前各县区都已进入施工或准备阶段。三是切实搞好培训。邀请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对全系统项目业主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灾后重建专题培训。四是加强督促指导。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张进度表“四个一”项目落实制度,全面推行局长-分管领导-科长-工作人员逐级负责、分线实施的“梯级管理模式”,对市本级的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通报,对县区实行两周一通报。五是打造规范样板。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和机构名称、基础台账、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五统一”的要求,着力打造规范化示范服务中心,以此带动全市的基层公共服务建设。六是积极争取支持。主动向上汇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灾后重建中央投资5.8亿元,本年度可完成投资50%以上。

(六)狠抓劳务输出,农民工工作实现新突破。

搞好灾区重建与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对接、工业园区建设与失业返乡农民工供需对接、基础建设与失业返乡农民工供需对接,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9.8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利用浙江、黑龙江对口援建的机会,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向市外输出6.5万人。为进一步推进“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7月13-17日,市政府领导和分管秘书长带领劳动保障、财政、农劳等部门赴浙江省宁波、嘉兴两市,确立了政府间人力资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2+1”和“1.5+1.5”职业技能培训合作机制,明晰了在长三角地区实施“重点突破、夯实基础、逐步扩大、全面推开”“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的具体思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并代市政府草拟《关于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广府发〔2009〕23号),制定和完善了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各项政策。

(七)狠抓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认真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月以来,紧密结合劳动保障工作的特点和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广泛深入动员,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专题调研活动,认真抓好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学习理论、解放思想、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整改落实、健全机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根据梳理的21条意见和建议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并通过电视台和广元日报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全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工作创新和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二是进一步丰富“创一流”活动内涵,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方面狠下功夫,认真分析研究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落实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生活会、参加帮扶村文娱活动,增强了领导班子团队精神;通过开展登山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参观市容市貌、阅览画展、了解市情等活动,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了部门新形象。三是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将制度建设放在效能建设的突出位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出台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黄红牌制度、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度、效能投诉制、执法责任制、行政责任追究制、考评考核制度等十项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理事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行为引导到养成素质,建立起了追求效能的工作运行体系。四是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确保依法行政。按照“两集中、两到位”原则,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事项按要求和做法进行了严格清理并规范了行政审批项目,制订完善规范政务中心大厅劳动保障窗口办结的审批管理方案,切实做到项目“七公开”,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运行体制,更好地发挥了行政服务的效能。五是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扎实搞好综合工作。深入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切实增强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加强信息宣传,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舆论氛围;做好综治、维稳和应急管理工作,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资金缺口大。虽然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和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矛盾较为突出,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同时存在。我市作为全省使用就业资金较好的市(州),今年在统筹城乡就业、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培训补贴等方面资金缺口达2亿元。

(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压力巨大。虽然今年我市社保基金征收完成情况很好,但存在很多特殊因素,如超龄职工参保缴费,在征缴的基金中占了很大比例,而现在已停止实行这一特殊政策,今后也就不存在这一块基金的征缴。受“5.12”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参保企业的缴费能力明显下降,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的落实,导致一些企业的缴费主动性减弱,加之因企业破产改制经费不足,企业保费的征缴困难。

(三)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就业服务信息功能的丰富性尚未充分挖掘和开发,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性、整体性运作环境还未形成,不能满足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开展。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员详细情况及待遇数据信息急需清理和规范,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查询、对账工作不能开展。医保业务经办软件开发滞后,设备老化,已严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需求。

(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目前,尽管整体执法环境已有所好转,但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不按时支付工资等问题在部分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劳动保障侵权投诉量增加,劳动保障维权任务十分繁重,人手不足。

(五)劳动保障基层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滞后。服务内容、标准不规范,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手段单一、原始,导致整体效率不高。

四、2010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一年,劳动保障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局将继续按照中央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较大突破。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全面推行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为主线,以灾后恢复重建为重点,以班子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狠抓落实,提质增效,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新跨越。

(二)主要目标

全年新增就业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1万人,困难就业群体30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培训农民工10万人;劳务输出7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8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万人,征收基金5100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万人,征收基金3000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2万人,征收基金2800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2万人,征收基金3000万元;生育保险参保6万人,征收基金300万元。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1、做好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全市推广。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经验和成果。就业方面,按照城乡劳动者均等化就业服务和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方向,分项在全市稳步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方面,搞好已试点新农保制度与国家新农保制度的对接,并在全市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方面,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配套政策,规范经办工作流程,建立起比较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建立起与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经办能力,加快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的规范建设。

2、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市、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并投入使用,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吸纳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全面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围绕“五类”群体,开展好“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补贴工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援助活动。三是以创业促就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全面建立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努力开创全民创业的新局面。加强同财政、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四是加强协调配合,扎实做好农民工工作。按照“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和“1+4”统筹城乡就业模式,扩大组织化输出转移规模。不断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路径,切实提高农民工整体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维权救助和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工商、税务、信贷、土地等扶持政策体系,帮助农民工创业。

3、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办法,积极做好开展省级统筹的各项准备工作。以“金保工程”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养老保险统一制度、统一政策、统收统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业务经办流程和经办事项及经办标准。完成历年个人账户基础数据清理、采集、录入、审核工作,建立市级集中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巩固现有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切实开展好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研究解决市级统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我市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抵御风险的能力。探索统筹城乡居民医保试点。按照医改方案中关于“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管理“两统一”。

4、加大执法维权力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继续强化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的监督管理,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行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加强集体合同审查备案和劳动关系宏观调处,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探索用人单位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加强工资支付情况检查,遏制工资拖欠。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配套办法,健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普遍建立乡镇、工业园区、社区、行业协会、企业等为组成形式的多层次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完善应急预警和报告制度,重点关注并妥善处置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军队退役人员再就业问题和统筹城乡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3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市直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参保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们以“继续解放思想,切实改善民生”为动力,以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己任,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充分发扬锐意进取、克难攻艰的开拓精神,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__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社会保险费征缴完成情况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额总计完成31182万元。其中:

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完成14099万元,占全年任务10370万元的134%;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完成12236万元;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完成5995万元,占全年任务5377万元的111%;

4.失业保险费完成1388万元,占全年任务630万元的220%

5.工伤保险费完成1049万元,占全年任务776万元的135%;

6.生育保险费完成221万元,占全年任务212万元的104%;

(二)社会保险扩面参保情况

1.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职工6324人,占全年任务2312人的300%,参保总数达到33323人,占全年任务32246人的103%;

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9012人,占全年任务37600人的104%;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1046人,占全年任务48100人的106%(其中农工民工6126人,占年任务5800人的106%);

4.工伤保险参保30554人,占全年任务30412人的100%(其中,高风险企业农民工17545人,占年任务17305人的101%);

5.生育保险参保21690人,占年任务21600人的100%;

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1138人,占全年任务11000人的101%。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持快速推进态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郑州市今年确定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这是继去年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民医保”之后,又一关乎全市民生的又一件大事、好事。为了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尽早实现全民养老目标,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们按照“抓好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从8月1起起在超化镇和西大街办事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试点运行。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市于8月29日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在借鉴两个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思想抓认识,明确责任抓落实,健全机构抓基础,迅速部署抓发动,精心组织抓效果”的工作步骤,从9月1日起全部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在我们的积极参与、指导和协调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组织领导、政策宣传、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参保动员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截止11月25日,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已全部达到参保“零突破”的要求,其中有9个乡镇参保突破千人,3个乡镇突破2千人,特别是作为试点乡镇的超化镇继续保持领先和快速发展势头,参保人数已达到6200多人,全市参保缴费总数达到29789人,并有22177名居民已开始领取养老待遇。由于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效果显著,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发亮率郑州市人大调研团一行16人于10月23日莅临我市,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前段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通过找问题,解症结,对工作措施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力争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内,使参保进度有一个大幅度的跃升,确保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把这件关系全市人民的大事办好、办实,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和厚望。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平稳运行。我市于去年9月份成功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4万多人,为了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平衡运行,及时让广大城镇居民享受到医保待遇,今年,我们认定了市第一人民医疗、市中医院等5家医疗单位为第一批定点医院,建立了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并从4月1日起正式运行。止目前,我市城镇居民市内、市外住院达1579人,报销医疗费用337万元,初步显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功能。为增强政策的吸引力,提高群众参保续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8月份,我们又对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进行了部分调整,进一步降低了个人缴费标准,提高了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并建立了缴费年限与待遇水平挂钩机制,从而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目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度扩面参保已经完成,续费工作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我们力争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到12月20日前全部完成续费任务。

三、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

我市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亮点。为了使这项亮点工作“亮上加亮”,今年,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大力实施亮点所(站)工程。旨在通过亮点所(站)建设,把我市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克服资金短缺和工作协调方面的难题,加大站所建设力度,17个亮点所和42个亮点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所(站)建设居郑州市前列。目前,“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优良、设施齐全”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在我市已基本形成,并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和标准发展,从而为广大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搭建了一个优质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和谐社会建设。由于我市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表现优异,11月17日的全省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特意安排在我市召开,通过会议载体把我市的经验做法向全省进行推广。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有的放矢,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清欠力度。今年以来,通过对征缴清欠工作形势的科学分析,我们把征缴清欠工作重心放在三个增长点上面,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收到了明显的工作效果,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额总计完成31182万元,同比增长34%,各项基金节余39185万元,基金征缴和结余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1.把清理企业欠费做为增长点。重点把生产经营逐步好转的欠费企业作为监控对象,经常性摸查企业资金动向,加大征缴清欠力度,适时下达催缴通知书或督促企业履行还款协议。大部分企业都能积极配合及时清理欠费,其中部分企业还把多年来的欠费全部清理完毕,一举摘掉了欠费帽子,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宋楼煤矿清理全部欠费300万元,创明电力清理全部欠费50万元,金源特变清理全部欠费12万元,甚至自成立以来几乎从未缴过费的商业驻郑办也把多年累积的10多万元欠费也全部清偿到位。全市各欠费企业今年清理欠费总额达到1200万元。目前,我市原国有集体企业当中,除停产倒闭企业以外,近87%的企业已实现无欠费目标,企业缴费工作已基本步入正常轨道。

2.把企业离岗职工和失业再就业人员补缴费作为基金征收的增长点。几年来,经过持续的政策宣传,我市有4000多名离岗职工相继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但由于收入不稳定,由此导致的缴费不及时、长时间欠费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还有许多离岗职工一直没有办理续保,长期游离在缴费之外,“遥无音信”。为调动这部分群体的缴费热情,激活这块庞大的费源,我们抓住社会保险年度结算的有利时机,规定凡在年度结算前即6月底前补缴费的,可适当加收滞纳金,并在5月份以通知的形式,通过电视、广播向全市企业离岗职工、失业再就业人员进行宣传,通知发出后,引起了广大企业离岗职工、失业再就业人员群体的强烈反响,主动前来补缴费的人员络绎不绝。据统计,累计前来补缴人数达到2600多人,补缴总额2600多万元。个人补缴费的成功推进,不但成为今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一大亮点,而且也成为促进基金征缴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3.把“以扩促征”作为增长点。我们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前提下,以充分调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10个责任委局等外部力量和严格内部考核为手段,以个体私营企业和原参保企业的临时工、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以福利企业退税把关为机遇,不断把扩面工作推向深入。通过加大扩面工作力度,增加参保人群拓宽缴费来源为征缴工作增添后劲,实现了扩面征缴工作的良性循环。截止7月底,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已全部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扩面任务。今年以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共新增参保6324人,参保缴费总人数目前已上升到33323人,创下了自20__年以来历史最高记录。同时,在我们积极协调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有力参与和配合下,农民工伤保险工作继续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参加工伤保险的高风险企业已达223家,农民工参保17545人,如期实现了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的预定目标。

(二)严格标尺,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我们始终把待遇发放当做一项民心工程和增强社保信誉的有效手段,严格以“四个一”为标尺,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和支付,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一是养老金发放一分不欠。今年以来,共为11942名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8115万元。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率100%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的目标,有力地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二是失业金发放一个不少。今年共为1122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485万元,保证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确保了全市大局的稳定。三是医保费用支付一次不缺。共为51189人次的门诊病人支付医疗费1966万元,为4862人次的住院病人支付医疗费1977万元,确保了广大职工的基本医疗权益。同时,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减轻职工负担,从今年7月1日起,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待遇水平又做了适当调整。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由3.2万元提高到4万元;门诊重症慢性病年度支付限额提高200元;市外住院统筹基金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即退休人员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5%提高到90%,在职职工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3%提高到88%。职工医保待遇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满足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保障参保患者的医疗保险权益,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四是工伤生育待遇一起不漏。今年共为182名工伤事故受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金450万元;为69名生育女工支付生育保险金29万元,切实保护了工伤职工和生育女职工的权益。

(三)强化稽查,构筑社会保险基金流失防护墙。为杜绝少报、瞒报缴费工资现象,防范应征基金流失现象的发生,构筑一道坚实的社会保险防护墙。我们充分运用社会保险稽核审计职能,对用人单位申报的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人数进行了全面稽核,确保了基金应征尽征。在缴费工资申报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四不接收”原则。即:资料不齐全者不接收;没有在本企业经过公示的不接收;没有职工签字的不接收;单位不做出承诺的不接收。从而在制度和程序上对用人单位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和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深入用人单位对申报工资不实、使用临时工不缴费和无故欠费等问题进行严查细核,督促用人单位如实申报、如数补缴、及时参保、按时清欠,确保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今年,我们共稽查五险六项参保人员43695人,占全部参保总人数的40%。补缴120人,占应补缴人数的100%;清理往年欠费405万元,占欠费总数的28%;通过规范申报和加大稽核力度,把少报、瞒报、漏报现象减少到了最低度,有力维护了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深查细纠,规范医疗保险定点药店服务行为。为了切实维护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权益,规范定点药店服务行为,加强对定点药店的监督,增加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透明度。根据群众举报和多次暗访所掌握的情况,我们于7月4日上午组织人员对市区内21家定点药店的医保服务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对摆放生活用品、串换药品,刷卡购药与提供的清单、票据不一致问题较为严重的8家药店做出了停止医保服务的处罚,整改到位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恢复其定点医保服务资格,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其医保定点服务资格。同时要求所有定点药店两周内在网络中完整建立“药店现备药品目录及价格目录”库,并严格按照参保者刷卡购买

药品的真实品名、剂量和价格输入微机,打印清单并提供票据。

(五)查缺补漏,提高社会保险基础管理水平。今年5月15日,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对我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我们在认真整改检查组所反馈的企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查缺补漏,举一反三,把整改范围扩大到所有险种,对初始到终端之间所有的管理运行环节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规范,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业务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险基金安全防控体系,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保险基础管理水平,有效确保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六)以人为本,加大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随着社会保险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局原有的业务大厅由于面积小,经常造成前来办事的群众排长队甚至拥挤现象,群众为此颇有意见,社会各界也对此十分关注。为此,从以人为本,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的理念出发,在进行研究论证后,我们把原有的临街门市房改建为新的业务办理大厅,把个人缴费群体从老大厅内分离出来,以彻底解决排队拥堵现象。经过近3个月的改建,新大厅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新大厅整体使用面积为280多平方米,宽敞通透、光线充足,设施齐全,环境舒适,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处处显示了人性化的特点,服务设施建设居全省先进水平。新大厅的投入使用,不但改善了我局的办公条件,提升了窗口形象,更为广大参保人员创造了一个方便、高效、快捷、舒心的服务环境。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私营、个体企业参保难。虽然今年的扩面工作效果明显,成绩突出。但从参保面上看,还没有一家企业达到全员参保的要求。私营个体企业参保少、参保人员比例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愿为职工办理参保的心理仍比较普遍;二是缺乏相应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制约,无法强制企业参保的难题暂时难以解决。去年国家虽然把参加社会保险做为福利企业享受退税待遇资格的条件,但对其他行业企业却没有具体的制约措施;三是部分乡(镇)、办事处的领导对扩面工作缺乏热情,主动督促企业参保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二)停产企业欠费难以清理。尤其是国资公司所属的16家停产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欠费时间长,欠费数额大,职工反应强烈。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清缴欠费问题久拖不决,这也是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六、20__年工作安排

20__年度的社会保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通过完善一个机制(部门联动和内部激励机制),巩固两个成果(扩面、征缴),推进三个转变(社会保险从覆盖企业为主向覆盖城乡转变,从覆盖从业人员为主向覆盖城镇居民转变,从覆盖部分群体向覆盖全社会转变),强化四项管理(基金财务、基础信息、业务运行、内控监督),提升五种水平(管理科学化、业务规范化、办公信息化、队伍专业化、服务精细化),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开创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一)社会保险费征收目标

1、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完成11500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征缴完成120__万元;

3、失业保险费征缴完成850万元;

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征缴完成5000万元;

5、城镇职工大病救助费征缴完成300万元;

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征缴完成400万元;

7、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费征缴完成100万元

8、工伤保险费征缴完成850万元;

9、生育保险费征缴完成150万元;

10、基金当年征缴率达到95%以上,清欠率达到50%以上。

(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目标

1、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要达到2800人以上;

2、企业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达到33000人以上;

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要达到48000人以上;

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要达到38000人以上;

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要达到37000人以上;

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要达到18000人以上。

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000人以上;

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要达到51000人以上;

(三)工作重点

1、严格标准,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要按照“养老金发放一分不欠,失业金发放一个不少,医保费用支付一次不缺,工伤、生育待遇一起不漏”的“四个一”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2、突出重点,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一是以私营个体企业和自由职业人员为重点,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力度;二是以高

工伤风险企业为重点,继续加大农民工参保力度,全市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年终要达到100%;三是要以民营个体企业为重点,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四是继续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力度,确保年内全市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80%;五是要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60周岁以上人员要保证应保尽保,60周岁以下人员要逐步纳入。

3、强力征缴,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一是要继续巩固原国有集体企业的正常缴费,不出现新的欠费单位;二是要做好私营个体企业参保后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清欠工作,保证其缴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自由职业人员和离岗职工积极按时缴费;四是要协调有关部门对长期欠费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及时通过资产变现等办法,督促其清欠,确保应收尽收;五是要坚持一票式征缴,避免发生各项险种之间征缴失衡问题,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同步缴纳。

4、完善机制,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健康运行。一是要突出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二是要根据郑州市下发的五个配套文件,制定具体的业务流

程和操作办法,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之间的顺利衔接。

5、切合实际,做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要按照《河南省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的基本政策精神,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和科学分析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各项基础数据信

息,对我市现行的生育保险办法进行全面改革。在此基础上,并及时出台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水平和待遇支付水平合理,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职工生育保险办法。

6、强化监管,确保基金安全。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各项

规章制度;二是要加强财务基础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利用电算化科技手段,真实、准确、及时地做好基金管理工作;三是要积极组织开展日常稽查、重点稽查和举报稽查工作,并有重点地进行专项稽查和专案稽查,不断推进社会保险稽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四是要继续延伸社保稽查业务范围,将参保单位的人员参保情况、缴费情况、工资申报情况、待遇领取情况、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履行协议情况等全部纳入稽查范围;五要突出稽查效果,整改率要达到100%以上;六是要围绕待遇支付和业务办理两个重点,严查违规办理手续、错核错发待遇及骗取社会保险基金行为;七是要经常性开展内部审计和基金检查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基金的监管措施和力度,严防贪污、挪用现象的发生,确保基金安全。

7、开拓创新,打造社会化管理服务优质品牌。要把拓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做为主题,在管理上创新意,在服务上创特色,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打造社会化管理服务优

质品牌,确保在郑州市、河南省及至全国的领先地位。

8、规范业务运行,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一是要对现有的业务操作程序和流程进行再调整和再设置,建立一套更加科学、严密、完整的业务运行和防控体系,形成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业务办理链条,杜绝各种差错和漏洞的产生;二是要以增收节支为目的,加强对退休、失业、工伤事故、女工生育、各种慢性病、医保体检等各项资格的认定把关工作,实行经办人员初审、科室负责人复审、主管领导核定、办公会认定的“四步走”程序,并将认定结果向职工所在单位进行反馈或向社会公示,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考核指标体系,扩充考核内容,提高考核标准,进一步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考核和监督。同时,要逐步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引导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机制;四是要加大对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以“大进快出”来有效解决“进得来,出不去”的难题,真正实现失业保险的良性循环;五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算机系统功能,进一步细化需求,全面核实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历史缴费情况,逐步完善参保人员的缴费记录;六是要按照职工医保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4

为建立覆盖城乡职工和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现就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保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覆盖城乡职工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调整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根据《*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和《*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都应按时足额缴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企业按照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20%、职工个人按照工资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退休时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对已经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缴费满10年但不满15年的人员,可延长缴费至满15年,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完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根据《*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费率由27%调整为33%,其中单位缴费费率由22%调整为25%,个人缴费费率由5%调整为8%。最低缴费基数为参保职工本人档案工资,本人实际工资低于档案工资的,以本人档案工资为准。

(三)调整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根据《*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依法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应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征地参保人员范围内,对同期参保、享受待遇不同的人员养老金标准适时进行调整,所需资金在征地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列支。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调整,由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和市财政部门备案,所需资金在征地养老人员养老保障基金列支。

征地参保人员在领取养老金前死亡的,其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一次性返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补贴部分不予返还。

征地参保人员和征地养老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已领取的养老金未超过本人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差额部分一次性返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补贴部分不予返还。

(四)调整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根据国家规定和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凡与城镇各类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都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照规定的标准缴费,享受相应待遇。

(五)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根据《*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从去年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将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和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1.建立农村企业和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企业及其农籍职工以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用人单位按照6%、职工本人按照2%的费率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满15年的农籍职工,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2.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个人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根据预期的待遇水平确定,待遇水平不低于领取时本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线,缴费标准随待遇水平的提高进行调整。市和区县按照规定标准对农村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补贴。

3.建立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去年底前年满60周岁、具有本市农业户籍、在本市居住满20年、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按规定享受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待遇。补助资金由市和区县按照规定标准筹集,确保发放。在《*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实施前,已经建立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的区县,凡超过该办法规定补助标准的,仍按原标准执行。

(六)建立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按规定领取就业证、与本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以下简称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可按照《*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和《*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一)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根据《*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本市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参加统账结合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按照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9%、职工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2%的费率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同时应按照1%的费率缴纳门(急)诊大额医疗保险费。职工和退休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享受住院、门诊特殊病医疗保险待遇和门(急)诊大额医疗费补助待遇。

参加大病统筹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6.3%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参加城镇个人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应当按规定以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6.3%的费率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和退休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享受住院、门诊特殊病医疗保险待遇。

调整完善大额医疗费救助政策。去年,将在职职工大额医疗费救助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50元,将退休人员大额医疗费救助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60元。将大额医疗费救助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以后年度大额医疗费救助筹资标准和救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调整完善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注资政策。按照退休人员的不同年龄段,分别确定不同的个人账户注资标准。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全年注资480元,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全年注资600元,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全年注资720元。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注资标准根据基金运行情况适时调整。

(二)调整完善公务员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从去年7月开始,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由单位管理改为全市统一管理,建立公务员医疗补助社会统筹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仍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由市和区县分别筹集。筹资标准为市财政部门、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定缴费基数的5%。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公务员医疗补助社会统筹基金实行单独列账,独立核算,统一经办。公务员住院医疗、门诊特殊病医疗和大额医疗费救助补助标准,公务员发生的门(急)诊医疗补助标准和起付标准均执行《*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规定的标准。

(三)调整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根据《*市农民工医疗保险办法》,用人单位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照3.5%的费率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按照规定的标准享受住院、门诊特殊病医疗保险待遇及大额医疗费救助待遇。

(四)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从去年1月开始,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学生儿童、无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和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纳入保障范围。城镇居民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医疗保险费。对于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重度残疾、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和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不缴费,政府全额补助。参保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享受住院、门诊特殊病医疗保险待遇。

(五)建立农村企业及农籍职工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企业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参加大病统筹医疗保险,企业按照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6.3%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和退休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享受住院、门诊特殊病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救助待遇。

(六)建立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可按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按照规定的标准缴费,政府按照规定给予补贴;农村居民患病就医按照规定享受医疗补助待遇。

三、建立覆盖城乡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

将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由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扩大到城乡各类企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市失业保险条例》,城乡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按照单位工资总额的2%、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分别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失业后,按照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医疗补助、丧葬补助等待遇。

建立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失业保险制度。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可按照《*市失业保险条例》参加失业保险,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

四、建立覆盖城乡职工的工伤保险制度

将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由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扩大到城乡各类企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根据《*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城乡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以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初次缴费的,按0.5%、1%、2%的行业基准费率确定缴费费率,以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调整确定基准费率,职工个人不缴费。职工发生工伤后,按照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建立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可按照《*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伤保险待遇。

五、建立覆盖城乡职工的生育保险制度

将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由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扩大到城乡各类企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城乡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按照职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之和的0.8%按月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职工享受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

建立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生育保险制度。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可按照《*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参加生育保险,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生育保险待遇。

六、建立目标考核制度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5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会议,是继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后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9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工作,部署安排2010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会前,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这两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就这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刚才,县劳动保障、卫生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表态性发言,会上签订了基金征收工作目标责任书。下面,我根据县政府常务会议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009年,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合作医疗工作稳妥推进,运行平稳,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合率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参合率实现了逐年稳步提高,2009年参合率达95.1%,比2008年参合率81.8%上升了近9.3个百分点,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平均补偿比从2007年的32.8%提高到今年的42.2%。各级财政补贴逐年增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受益面逐年扩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我县参合农民享受住院补偿人数达55190人(次),门诊慢性大病补偿2711人,补偿医疗费用6333.45万元,全县享受大额补偿达到2.5万元以上的有38人,住院报销人次逐年增加,今年1-9月份与去年同期比较,住院人次增加83%。广大农村群众就医观念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发生了根本变化,“大病拖、小病扛”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就医后能及时得到医药费用补偿,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通过不断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得到较大改善,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四是新农合管理逐步规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全县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县、乡、村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领导体系;在资金筹集和管理上,通过不断规范筹资程序、严格资金管理,初步建立了由村到乡到县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在资金安全运行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合作医疗基金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了资金收支两条线封闭运行;在医药费用补偿上,全县实行了微机网络结算,出院即补,并试行了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网络结算;在卫生服务监管上,逐步形成了卫生部门主管与多部门监督、群众反映与主动调查、现场明补与按时公示相结合的服务监管机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的工作效果离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宣传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干部对政策理解得不深不透,导致广大农民对新农合政策认识上存在误区;政策宣传没有全面进村入户,面对面的宣传做得还不够到位。二是筹资工作长效机制没有形成。由于群众缴费工作没有好的模式和经验,各乡镇目前主要采取下计划、乡村干部逐户上门收取的方式筹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加之筹资工作中的表册、合作医疗证的填制内容多,给我们的筹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些乡镇在收不齐参合农民的筹资款时,只能采取垫付的形式完成任务,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基层负担。三是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乡(镇)、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技术人员短缺、不能很好地就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四是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院管理力度不大,门诊报销还不规范,乡村一体化不完善。以上这些问题如不予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县2010年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实施。

2010年,是我县新农合运行的第四年,新农合政策在基金筹集标准、分配方式、门诊医药费用补偿等方面都重新进行了调整,基金筹集标准由2009年人均100元调整为150元,其中,农民由原来每人缴纳20元提高到30元,中央、省、县级财政配套由2009年人均80元调整为120元。同时,要求农民参合率必须达到95%以上,并从2009年11月1日开始启动门诊统筹工作,参合农民每人每年最高可以享受150元门诊统筹补偿。这些重要调整,一方面扩大了农民的受益面,进一步提高了补偿水平,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实惠;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做好新农合基金征收工作带来了压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新农合的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而提高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就必须抓好宣传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大造声势,深入宣传,扩大影响,务求实效,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还要注重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让他们也能了解政策内容,享受医疗保障。要在宣传过程中讲透实施新农合制度的内容、目的、意义和好处,让广大农民消除增加缴费的误解,从而乐意接受这一新的惠民政策。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重点抓好乡镇和村干部的培训工作,使之全面掌握合作医疗政策制度、资金管理、报销程序,尤其是针对2010年度个人缴费提高到每人30元这个标准,要向农民群众宣传解释清楚(虽然个人多缴10元,但政府却增了40元的配套资金),消除群众的疑虑,取得群众的支持。

(二)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行门诊统筹工作。按省政府有关规定,全省必须于11月1日启动门诊统筹工作,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可按20-30%比例报销。根据我县实际,综合考虑基金风险和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等因素,我县门诊基金实行全县统一管理,以乡镇为单位独立核算,门诊基金按人均32.5元提取,主要用于门诊医药费用报销和门诊慢性大病补偿。参合农民在本镇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门诊费用除去不能报销的药品与项目费用后按30%比例补偿,每人日封顶线为8元,年封顶线为150元。门诊统筹基金出现结余时,结转下年度使用。基金透支时,由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按比例承担,并实行责任追究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农民不承担风险。乡镇定点医疗机构要遵循诊疗原则,严格控制门诊次均费用不合理增长,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处方次均费用控制在30元以内,乡镇卫生院控制在40元以内。各乡镇要制定实施细则、基金预算方案,坚决落实门诊统筹具体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基金风险,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确保门诊基金安全。

(三)强化资金筹措,确保按时完成筹资任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是基础,同时又是难点工作。说是基础,在于只有农民自筹资金筹集到位,并达到规定的覆盖面,上级才会拨付配套资金;说是难点,在于参合资金每年都要征缴,牵涉群众切身利益。对此,各乡镇、相关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把资金筹措作为重点,全力抓好筹资工作。一要规范筹资程序。按照登记造册、收取基金、开具票据、填发合作医疗证等程序进行。二要明确参合条件。参合对象必须是县内常住农业人口,原则上必须以户为单位全员参加,在征收中,严禁搞家庭选择性参合,做到户不漏人。三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优抚对象等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仍继续由县民政局按有关政策规定代缴参合资金,确保上述群众参加新农合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要做到原参合农民继续参合,未参合农民积极参合,各乡镇特别要关注外出务工农户、留守老人和胎儿的参合,提高参合率。四要加强征收基金管理。征收资金实行日清日结,并及时上缴入库,严禁坐支、挪用。征收收据填写必须注明参合人数、参合者姓名,并在征收截止时,存根及未用完的收据全部上缴乡镇财政。征收结束后,县财政要组织专班认真复核,做到上缴资金与参合人数相符,对查出多收少缴的乡镇,县政府将予以严肃处理。要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群众自愿积极参合,确保在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合作医疗基金的征收任务。

(四)强化基础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技术依托。从三年来运行的基本情况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工作体制进一步理顺。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把合作医疗工作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增强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做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和县”。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禁小病大治、小病大处方、做套餐式检查,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对医疗机构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事件要彻底追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服务态度差、群众不满意、不遵守相关规定的,取消定点医疗资格,确保向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将城镇居民医保做为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克服各种困难,扎实推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扩覆征缴任务全面完成。2009年,应参保人数10.3万人,参保人数89502人,参保率87%,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扩覆征缴任务。

第二,医疗保障水平与保障待遇普遍提高。一是住院报销比例普遍提高。乡镇卫生院、县惠民医院就医报销比例由去年的60%提高到75%;二级医院由55%提高到65%;三级医院由去年的50%提高到60%;转外就医的由去年的40%提高到50%。二是综合报销比例得到提高。截止今年9月底,共支付医疗基金485.9万元,报销率为44%,比2008年度的28%提高了16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度因病住院的1610名居民进行了二次补偿,共补偿资金82万元。三是提高封顶线。在开展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第一年政策出台的基础上,将连续参保缴费5年以内的在一个保险年度内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8万元;连续参保缴费超过5年的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第三,医疗服务机构得到长足发展。在今年住院的2006人次中,一级医院305人,占住院总人次的15.2%,住院费用45.4万元,占住院总费用的4%;二级医院1078人,占住院总人次的53.7%,费用305.5万元,占住院总费用的27.3%;三级医院住院623人,占住院总人次的31%,费用767.3万元,占住院总费用的68.6%。特别是县级及以下的医疗服务机构,住院人数占总住院人数的68.9%。由此可见,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利于推动本地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

尽管我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居民就医住院进入三级医院及以上级别的较多,转外率较高,从统计的情况来看,这类居民占到了住院总人数的31%。二是医院药品配置比例失调,乙类药品比重较大,占药品目录总数的73%,大部分常用药都在乙类,严重影响了总支付率和居民的报销率。三是大病患者费用负担问题较为突出。申报费用3万元以上的有53人,占住院人数的2.6%,总费用272万元,占24.3%,支付106.9万元,支付率为39.3%,个人自付率高达60.7%。四是服务平台及网络建设滞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医院前台结算不能开展,给居民就医报销带来不便。五是相应政策不配套。尽管省、市出台了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和门诊慢性病政策,但是孝感市计算机管理系统目前还不能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联网结算,导致县市区一级的城镇居民不便实行门诊统筹和建立门诊慢性病报销机制,等等这些,有待我们在明年的工作中予以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因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有利契机,克服各种困难,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二)突出重点,强化举措,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要在年内完成95%以上的参保任务,也就是说要做到应保尽保,三年内要基本实现全覆盖。和今年相比,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异常艰巨。一方面指标任务非常重。市政府下达给我县2010年的指标任务是10.3万人,比今年增加了13498人。据统计,目前我县非农业人口共计14.4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3.6万人,在这部分应参保居民中,一部分人户口在大悟,但人在外地,包括在校学生和长期务工人员,不能在我县参保。所以,我县实际应参保居民约为9.8万人,工作压力非常大,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是参保群众不稳定。由于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象特殊性的制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为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群体,且参保又坚持自愿原则,不存在政策上的强制性,动员其参保的难度相当大。患病的、年龄大的参保对象基本上均已参保,尚未参保的居民多为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扩覆空间不大,从这个角度讲,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能否如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既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对政府执行力的一次检验,各乡镇、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全面完成参保率达到95%以上的工作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落实政策,发挥优势,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所谓落实政策,就是要把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全面宣传到位。要充分利用标语、传单、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老百姓关心的个人缴费标准、门诊统筹、医疗费用补偿标准等内容,使政策深入人心,吸引居民主动参保、乐于参保。所谓发挥优势,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保险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及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在宣传中的前沿阵地优势,对广大居民进行“零距离”的宣传。同时,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本乡镇、本部门实际,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抓住群众的心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宣传工作切实取得实效。近期,县劳动保障部门要牵头协调各责任部门和单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城镇居民医保宣传活动。

第二,抓住重点,合力推进,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一是抓住以城区居民为重点的参保群体。2010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城镇医疗保险新增扩面任务数为14597人(其中城镇职工1099人,城镇居民13498人)。能否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做好城区居民参保工作是关键。所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找到楼、走进门、问到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保尽保。二是抓住以学生为重点的参保群体。要以学校为单位,在总结今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学生参保登记、核定、缴费工作。要把现有政策中对学生的优惠和特殊优惠宣传到位,告知学生和家长,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发动工作,确保将应保学生全部纳入参保范围。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乡镇卫生院及招商引资企业的职工近几年一直未启动城镇医疗保险,今年年底前必须进入医保笼子,确保这两类群体享受医保政策。三是抓住以流动人员为重点的参保群体。各乡镇、各部门要在原居民续保的基础上将扩面重点放在已参加养老保险但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要通过开展调查摸底,掌握辖区所有用人单位及城镇居民应参保人数和参保缴费情况,建立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基础台帐。需要说明的是,凡从事灵活就业的当地非城镇户籍人员,可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参加医疗保险;已在当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当地户籍的农民工,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享受城镇居民医保待遇。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消除各类参保人群思想顾虑,提高政策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全县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第三,规范流程,全面推进,扎实搞好服务工作。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基数与今年相同,即:一般城镇居民210元,其中:国家补助40元,省财政补助20元,地方财政补助30元,个人缴费120元;学生及未成年人100元,其中:国家补助40元,省财政补助20元,地方财政补助30元,个人缴费10元;对城镇优抚对象、低保户及重残对象参保的,个人缴费部分仍继续由县民政局按有关政策规定代缴参保资金,参保续保手续与今年相同。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单位组织领导,社区调查登记,乡镇劳保所代收代缴,税务征收开票,财政管钱,医保经办、住院报帐”的工作程序,实行“一条龙”服务,积极主动地为城镇居民参保续保搞好服务,所有参保续保、扩面参保工作全部要在今年12月31日完成。居民所在单位(单位的普通居民、教育部门的城镇在校学生、居民所在街道社区)要组织调查摸底,逐一登记,要以户籍簿或身份证为准,详细填写每个居民的基本情况(尤其是身份证号码),并建立电子表格,每个保险年度分两次(12月31日前、2月28日前)用u盘报送县医疗保险局,县医保局要将各乡镇、各部门报送的居民参保资料及时录入,实行网络化管理;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所要每半月到地税部门结一次帐,保证居民医保基金及时足额入库,并及时将税票交返到参保居民手中;县财政局要保证居民医疗费用报销金额及时到位;税务部门要保证随时缴费随时开票,学生以县直学校或乡镇学区为单位集中开票,其它居民缴费票据要开到个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协调沟通,凭居民所在单位报送的资料及时办理参保续保手续,切实做到所有参保手续完备后的参保居民随时报帐。要继续坚持月通报、季调度制度,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领导,强化监管,确保圆满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各项工作任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点问题多,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两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的两项惠民工程,是政府行为,其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都在各级人民政府。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这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经常听取这两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困难和矛盾,促进这两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第二,要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要认真抓好责任书的落实。刚才,县政府与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的年底考核中,并严格兑现奖惩。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任务指标层层分解下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推进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劳动保障和卫生部门作为这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担负起综合协调的职责,特别是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参保居民、参合农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教育部门作为学生参保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全力抓好在校学生参保工作,尽快组织各学校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生参保工作;税务部门要结合参保、参合缴费特点,做到随时缴费随时开票到个人;财政部门要严格资金审查核实,保证县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制定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基金安全;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民政部门要落实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好五保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的参保、参合问题,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开展;审计部门要对两种医疗基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各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及时通报信息,切实齐抓共管,努力推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稳步开展。

第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县政府督查室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征收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及时督查基金征收情况和居民参保率、农民参合率进展情况。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思想不重视、领导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乡镇和单位要及时进行通报。对执行不力、操作不当而引发各类事件、造成负面影响的,将坚决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要制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目标与年度计划,强化目标考核,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力度大、成效显著的乡镇,将继续给予表彰和奖励。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6

(一)搞好试点启动,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取得重大进展。

自*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后,劳动保障即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的突破口。经过三年多的精心准备,形成了《*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省厅4月29日给予了正式批复。5月27日,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在*县正式启动,省厅张成明厅长亲临现场宣传动员。历经四个月的艰苦努力,出台并实施了城乡完全统一的劳动保障政策,彻底打破了城乡的政策分割和各种人为限制,让广大城乡居民普遍得到实惠,试点取得了圆满成功。统筹城乡就业:就业各项优惠政策逐步覆盖到*全县城乡劳动者,创造了更多平等就业的机会。在全县39个乡镇建立了面向城乡的职业培训、就业信息、就业援助等“三大体系”,建立了就业失业登记和劳动力资源管理“两项制度”,实施了“1+4”统筹城乡就业模式和“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试点结束时,*县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9镇5园区城乡登记失业率3%,较试点前下降1.5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90%以上,较试点前上升5个百分点。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低水平、广覆盖、多档次、相衔接”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探索出全民社会保险的路子。组织12.58万人参加新农保,征缴保费3.69亿元。从17岁到96岁不同年龄段的人员都积极参保,劳动年龄内和超龄人员参保比达到2.4:1。全县有3.88万参保农民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均月待遇120元。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打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二元制度模式,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经办管理“两统一”。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合二为一,新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将原由卫生部门主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能整体划转劳动保障部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实现了归口和统一管理。*县的医保制度在实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就达73.9万人,为应参保人数的100%。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39个乡镇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717个村61个社区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面向全国招考了50名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落实了873名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居民小组劳动保障联络员,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编制、经费全额纳入政府管理,社区、居民小组协理员和联络员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本文来自[文书文秘网]

12月上旬,由西南财大校长助理林义教授、川大和财大社保系主任蒲晓红、胡秋明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四人到*调研,对整个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充分,制度运行平稳,工作推进有力,群众普遍欢迎,效果好于预期。

(二)突出就业援助,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充分发挥。

全面贯彻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对我市就业带来的压力。一是积极构架就业政策体系。年初,我局深入项目建设单位、企业、乡镇(街道),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就业的形势与任务》、《*市就业供求状况调查报告》等专题调查报告,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内援外稳”的就业工作基本指导思想。6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通知》(广府发〔2009〕29号),下发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规范职业培训、加强就业资金管理等6个配套文件,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就业再就业。二是广辟渠道扩大就业。结合我市实施产业承接转移、资源转化、重点及新上项目开工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等经济发展战略,将“就业服务”贯穿整个产业和企业发展全过程,切实把产业、企业发展的过程变成帮助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的过程。三是突出特色针对性规模化促进就业。在市域及全国14个*籍农民工集聚地大力推广“1+4”统筹城乡就业和“七位一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今年在*县“九镇五园区”走出了以培训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的统筹城乡就业新路子,城乡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左右,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四是突出重点援助就业。市政府批转了《关于促进五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方案》,分别从政策、目标、措施、服务上进一步明确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工作责任,落实了具体任务,各部门各司其责,协同配合,采取措施,全方位展开了对灾区群众、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高校毕业生专项就业援助。与600多家市内外企业合作,援助4187名高校毕业生、1379名就业困难人员、16.3万名返乡农民工、5.19万名灾区群众、7866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五是加强培训促进就业。强化地方特色技能品牌培训,创建麻柳刺绣、白花石刻、剑门豆腐、*猕猴桃、*雪梨等*地方技能品牌,形成培训促进就业与就业引导培训的良性互动。六是着力创业带动就业。在全市实施创业促进就业工程,着力解决创业启动资金,小额贷款担保资金不足由国司解决,从而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小额贷款担保的瓶颈制约。搞好创业帮扶,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显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54%,帮助1329人自主创业,创业成功率达53.5%。七是提升配置服务就业。将“就业服务”贯穿整个产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组织招聘-技能培训-指导签订劳动合同-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就业服务链”,切实把产业、企业发展的过程变成帮助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的过程。建立用工求职寻呼台、就业服务网络、《*就业》专刊“三位一体”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实现高效、专业的就业服务。同时,建立“三位一体”服务与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促进扩大就业相融合机制,规范中介行为,加强就业服务管理,在全市形成市、县、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导,各民办、群团职业中介为辅助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三)狠抓扩面征缴,社会保险作用彰显。

一是强化扩面征缴。深入宣传社保政策,采取上门征收、银行代扣、电话催收等多种形式征收各项基金,建立征收、监察、执法联动机制,促进了参保扩面。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基金征收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千方百计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全市55097名退休(职)人员参加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人均待遇增加156.1元,调整后基本养老金1027.8元。医疗保险方面,继续推进医疗保险监管改革。在明确“两定点”由政府公开采购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建立了关破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关系接续办法;建立了基本医疗异地就业结算办法;建立了鼓励参保人员“小病到小医院、大病到大医院”的就医机制;完善了医疗、工伤保险结算办法,将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缩短8年,将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下降20%,将居民和职工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将居民医保起付线降低200元;将职工医保封顶线由3.8万元提高到8万元,居民医保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7万元(直接达到6倍),将补充医疗保险由15万元增加到18万元。三是提高统筹层次。今年4月,我市全面实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按照统一筹集资金、统一使用资金、统一管理资金的原则,失业保险统筹调剂功能显现,确保14970名符合条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为切实提高工伤统筹层次,依据《*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办法》,出台了系列的配套管理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建立了预决算制度。四是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全市按185号文件规定办理了1.09万名超龄人员的参保和待遇审批手续,征收养老保险费41078万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532元。认真做好破产、撤销、解散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大力支持企业改革重组,并有力保障职工社会保险合法权益。组织对广旺集团代池坝煤矿、建平机电工业公司等企业破产中职工的医疗、工伤保险的清算工作,已清偿到位医疗保险基金3818万元。五是继续推进医疗保险监管改革。淘汰了1家定点医院和1家定点药店,补招了2家定点医院和2家定点零售药店。新增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在物价部门规定的基础上统一下浮达22%以上,卫生材料进销差价率、药品进销差价率以及新进药店药品价格进销差价率均在1%以内。六是加强基金监管。强化对基金运作全过程的监管,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的现场检查工作。对旺苍、剑阁、元坝、利州等县(区)的自查工作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无新的挤占挪用和违纪违规情况发生。七是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问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策。

(四)突出督查指导,劳动保障特殊政策全面落实。

采取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新闻会、市级部门督办会和组织巡回检查指导、定期督办通报等方式,以“五缓四降三补两协商一核销”为核心内容,创造性地落实地震灾后和金融危机特殊政策,有力地支援了困难企业。养老保险方面,截至12月底,全市第一批上报核销的16户因灾关破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统筹部分金额376.2万元,第二批17户1811.29万元,已经省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第三批申报核销84户困难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6113.15万元,已上报省社保局,待省上安排实地核查。全市共办理因灾缓缴养老保险费企业141户,涉及缓缴职工人数3万人,缓缴金额2.66亿元,因金融危机缓缴28户,缓缴职工人数1.08万人,缓缴金额2897万元。医疗保险方面,及时为困难企业办理缓缴,严格审批程序,政策覆盖面达70%以上;为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降低缴费费率1%;保障了在地震中受伤后续住院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失业保险方面,落实“缓缴、降率、补贴”特殊政策,先后帮助152户企业度过难关,政策惠及44000多名职工,切实避免大规模失业,确保了岗位不流失。

(五)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

将恢复重建作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加快发展的良机,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力度和速度上狠下功夫。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资金领导小组,抽调5名同志组建重建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积极创新向上衔接沟通、与相关部门和县区的互动互助、恢复重建督促检查等机制,强力推进灾后重建。二是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指导下,结合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特别是对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机构上合理布局,在职能上完善加强,在服务上规范提高。各县区都编制了重建规划,县区按8000-12000平方米、乡镇按100-300平方米的规模落实了场地和资金,目前各县区都已进入施工或准备阶段。三是切实搞好培训。邀请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对全系统项目业主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灾后重建专题培训。四是加强督促指导。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张进度表“四个一”项目落实制度,全面推行局长-分管领导-科长-工作人员逐级负责、分线实施的“梯级管理模式”,对市本级的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通报,对县区实行两周一通报。五是打造规范样板。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和机构名称、基础台账、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五统一”的要求,着力打造规范化示范服务中心,以此带动全市的基层公共服务建设。六是积极争取支持。主动向上汇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灾后重建中央投资5.8亿元,本年度可完成投资50%以上。

(六)狠抓劳务输出,农民工工作实现新突破。

搞好灾区重建与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对接、工业园区建设与失业返乡农民工供需对接、基础建设与失业返乡农民工供需对接,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9.8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利用浙江、黑龙江对口援建的机会,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向市外输出6.5万人。为进一步推进“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7月13-17日,市政府领导和分管秘书长带领劳动保障、财政、农劳等部门赴浙江省宁波、嘉兴两市,确立了政府间人力资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2+1”和“1.5+1.5”职业技能培训合作机制,明晰了在长三角地区实施“重点突破、夯实基础、逐步扩大、全面推开”“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的具体思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并代市政府草拟《关于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广府发〔2009〕23号),制定和完善了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各项政策。

(七)狠抓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认真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月以来,紧密结合劳动保障工作的特点和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广泛深入动员,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专题调研活动,认真抓好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学习理论、解放思想、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整改落实、健全机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根据梳理的21条意见和建议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并通过电视台和*日报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全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工作创新和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二是进一步丰富“创一流”活动内涵,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方面狠下功夫,认真分析研究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落实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生活会、参加帮扶村文娱活动,增强了领导班子团队精神;通过开展登山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参观市容市貌、阅览画展、了解市情等活动,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了部门新形象。三是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将制度建设放在效能建设的突出位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出台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黄红牌制度、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度、效能投诉制、执法责任制、行政责任追究制、考评考核制度等十项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理事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行为引导到养成素质,建立起了追求效能的工作运行体系。四是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确保依法行政。按照“两集中、两到位”原则,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事项按要求和做法进行了严格清理并规范了行政审批项目,制订完善规范政务中心大厅劳动保障窗口办结的审批管理方案,切实做到项目“七公开”,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运行体制,更好地发挥了行政服务的效能。五是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扎实搞好综合工作。深入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切实增强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加强信息宣传,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舆论氛围;做好综治、维稳和应急管理工作,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二、工作成效

(一)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统筹城乡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先后得到市政府审定和省厅批复。二是在*县的试点取得圆满成功。通过前期准备、面上推进、常规办理、总结提高等阶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12.58万人参加新农保,73.9万城乡居民按新制度参加了医疗保险,劳动保障“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就业促进工作卓有成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000人,完成目标任务28000人的114%;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2000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就业3500人,完成目标任务2600人的135%;新增257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9%,有效控制在年度目标任务范围之内;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16000人,培训后就业率77%,完成目标任务11000人的145.5%,创业培训4000人,创业成功率53.5%。培训农民工12.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2万人的107.5%;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78.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77万人的102.3%;劳务收入47.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45亿元的104.9%;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2万元(其中个人贷款4567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1095万元),完成个人贷款目标任务1800万元的254%。发放岗位、社保、培训、职介等再就业补贴资金14247万元。

(三)社会保险征缴再创新高。征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17.2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23.1万人,征缴基金9.3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8.01万人,征缴基金4.15亿元;失业保险覆盖12万人,征缴基金410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28.1万人,征缴基金2.97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66.1万人;工伤保险覆盖13.9万人,征缴基金0.32亿元;生育保险覆盖6.6万人,征缴基金0.41亿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2.58万人,征缴基金费3.69亿元。

(四)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是“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确定在*县和利州区分别创建一个和谐工业园区,在剑阁县创建一个和谐乡镇,并按要求指导县区做好创建工作。二是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有序推进。集体合同覆盖企业已达795户,完成目标任务792户的100%;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160户。三是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成劳动保障监察标准化任务,积极调处劳动纠纷,前置仲裁调解程序,建立全覆盖的调解工作网络。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876户,补签劳动合同2.4万人,为5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押金1321.1万元,督促57户用人单位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476万元;全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862件,其中调解处理1177件,结案率95%以上。

(五)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推进。调整后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有680个,规划投资82308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程共实现开工485个项目,完工215个项目,完成投资1.27亿元。其中:县区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7个项目,完成投资6587万元;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286个项目,完工189个项目,完成投资5812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开工189个项目,完工26个项目,完成投资318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资金缺口大。虽然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和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矛盾较为突出,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同时存在。我市作为全省使用就业资金较好的市(州),今年在统筹城乡就业、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培训补贴等方面资金缺口达2亿元。

(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压力巨大。虽然今年我市社保基金征收完成情况很好,但存在很多特殊因素,如超龄职工参保缴费,在征缴的基金中占了很大比例,而现在已停止实行这一特殊政策,今后也就不存在这一块基金的征缴。受“5.12”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参保企业的缴费能力明显下降,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的落实,导致一些企业的缴费主动性减弱,加之因企业破产改制经费不足,企业保费的征缴困难。

(三)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就业服务信息功能的丰富性尚未充分挖掘和开发,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性、整体性运作环境还未形成,不能满足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开展。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员详细情况及待遇数据信息急需清理和规范,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查询、对账工作不能开展。医保业务经办软件开发滞后,设备老化,已严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需求。

(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目前,尽管整体执法环境已有所好转,但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不按时支付工资等问题在部分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劳动保障侵权投诉量增加,劳动保障维权任务十分繁重,人手不足。

(五)劳动保障基层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滞后。服务内容、标准不规范,服务整体水平44000多名职工,切实避免大规模失业,确保了岗位不流失。

(五)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

将恢复重建作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加快发展的良机,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力度和速度上狠下功夫。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资金领导小组,抽调5名同志组建重建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积极创新向上衔接沟通、与相关部门和县区的互动互助、恢复重建督促检查等机制,强力推进灾后重建。二是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指导下,结合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特别是对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机构上合理布局,在职能上完善加强,在服务上规范提高。各县区都编制了重建规划,县区按8000-12000平方米、乡镇按100-300平方米的规模落实了场地和资金,目前各县区都已进入施工或准备阶段。三是切实搞好培训。邀请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对全系统项目业主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灾后重建专题培训。四是加强督促指导。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张进度表“四个一”项目落实制度,全面推行局长-分管领导-科长-工作人员逐级负责、分线实施的“梯级管理模式”,对市本级的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通报,对县区实行两周一通报。五是打造规范样板。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和机构名称、基础台账、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五统一”的要求,着力打造规范化示范服务中心,以此带动全市的基层公共服务建设。六是积极争取支持。主动向上汇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灾后重建中央投资5.8亿元,本年度可完成投资50%以上。

(六)狠抓劳务输出,农民工工作实现新突破。

搞好灾区重建与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对接、工业园区建设与失业返乡农民工供需对接、基础建设与失业返乡农民工供需对接,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9.8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利用浙江、黑龙江对口援建的机会,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向市外输出6.5万人。为进一步推进“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7月13-17日,市政府领导和分管秘书长带领劳动保障、财政、农劳等部门赴浙江省宁波、嘉兴两市,确立了政府间人力资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2+1”和“1.5+1.5”职业技能培训合作机制,明晰了在长三角地区实施“重点突破、夯实基础、逐步扩大、全面推开”“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的具体思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并代市政府草拟《关于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广府发〔2009〕23号),制定和完善了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各项政策。

(七)狠抓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认真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月以来,紧密结合劳动保障工作的特点和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广泛深入动员,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专题调研活动,认真抓好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学习理论、解放思想、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整改落实、健全机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根据梳理的21条意见和建议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并通过电视台和*日报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全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工作创新和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二是进一步丰富“创一流”活动内涵,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方面狠下功夫,认真分析研究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落实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生活会、参加帮扶村文娱活动,增强了领导班子团队精神;通过开展登山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参观市容市貌、阅览画展、了解市情等活动,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了部门新形象。三是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将制度建设放在效能建设的突出位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出台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黄红牌制度、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度、效能投诉制、执法责任制、行政责任追究制、考评考核制度等十项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理事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行为引导到养成素质,建立起了追求效能的工作运行体系。四是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确保依法行政。按照“两集中、两到位”原则,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事项按要求和做法进行了严格清理并规范了行政审批项目,制订完善规范政务中心大厅劳动保障窗口办结的审批管理方案,切实做到项目“七公开”,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运行体制,更好地发挥了行政服务的效能。五是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扎实搞好综合工作。深入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切实增强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加强信息宣传,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舆论氛围;做好综治、维稳和应急管理工作,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资金缺口大。虽然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和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矛盾较为突出,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同时存在。我市作为全省使用就业资金较好的市(州),今年在统筹城乡就业、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培训补贴等方面资金缺口达2亿元。

(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压力巨大。虽然今年我市社保基金征收完成情况很好,但存在很多特殊因素,如超龄职工参保缴费,在征缴的基金中占了很大比例,而现在已停止实行这一特殊政策,今后也就不存在这一块基金的征缴。受“5.12”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参保企业的缴费能力明显下降,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的落实,导致一些企业的缴费主动性减弱,加之因企业破产改制经费不足,企业保费的征缴困难。

(三)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就业服务信息功能的丰富性尚未充分挖掘和开发,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性、整体性运作环境还未形成,不能满足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开展。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员详细情况及待遇数据信息急需清理和规范,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查询、对账工作不能开展。医保业务经办软件开发滞后,设备老化,已严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需求。

(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目前,尽管整体执法环境已有所好转,但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不按时支付工资等问题在部分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劳动保障侵权投诉量增加,劳动保障维权任务十分繁重,人手不足。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

0引言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城镇各类用人单位;二是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具有本市城镇户籍的各类城镇居民。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主要覆盖对象是农民。

1现存三种模式差异比较

1.1面对人群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主要面向城镇各类企业。城镇居民医保主要面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本县城镇户籍居民,包括未满十八周岁的居民(未成年人),中小学生、未享受公费医疗的大中专及技工、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等。“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主要面向的是农民。

1.2缴费来源不同城镇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不享受政府补贴。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在个人缴费基础上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新农合基金统筹方式为:参合农民个人缴费,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补助。

1.3医疗保险待遇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筹资水平较低,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上略低于职工医保。新农合的医疗待遇最低,报销的范围也最小。

1.4缴费要求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设立最低缴费年限,达到缴费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必须每年缴费,不缴费不享受待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当年购买,次年生效享受报销待遇,其最低档费用为20元/年/人。

2现阶段农民工医疗保障实施状况

2.1农民工是我国二元结构的夹缝中产生的一种特殊阶层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中,但其户口却是农村的。他们在城市中属于被边缘化的一类群体,享受不到城镇企业职工的医疗待遇。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以后“新农合”又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率的医疗保障。在他们受到病痛侵扰时,多是拖延病情而不及时就医,所以“新农合”对他们来说名存实亡。

2.2现阶段所能覆盖到农民工的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太少,满意度太低一些农民工不参加“新农合”主要是基于“新农合”的保障水平低,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而且一般都为青壮年得病率低,所以不愿意投保,即使愿意投保,得了病还得回农村报销,参加和理赔程序太繁琐等。

3农民工投保意愿调查

调查发现,由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在执行上是相互独立的,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以后无法享受原籍地的合作医疗,所以合作医疗对他们来说名存实亡,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又覆盖不到他们。所以52.8%农民工希望一种确实可以保障他们利益的医疗保障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险模式。另外,现有的保障范围太小,并不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大多数农民工希望保障范围扩大,调查显示,49.10%的单位认为对农民工应该大小病都保,所以在制度建设上,可以考虑扩大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保证农民工对基本医疗的可及性。

4基于城乡统筹下的模式选择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四种模式供农民工这个群体参加医疗保险。

第一种模式是单独为农民工设立一种医疗保险模式,设立单独的账户,由专门的组织负责管理,单独保障农民工的切实利益。由我国发展目标是和谐发展城乡,可知这种单独为农民工设立的模式是与现实目标相违背的,所以不能采取。

第二种模式是让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把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一视同仁。但是农民工的特征是流动性大,流动于不同城市间,在不同地区参保只能保证当期,所以只保住院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大多数青壮年农民工来说,医疗保险没有吸引力。

第三种模式是让农民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把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加入到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范围内,保障农民工的利益。根据农民工的流动性大的特征,可以得出这种模式也是不适合农民工的。

第四种模式是,建立一种全面统筹的,把现有的三种医疗保险模式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保险模式,实现城乡医疗保险模式的有机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统筹城乡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指明了方向。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应该选择能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衔接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的转化中实现三大系统间关系互动和演化均衡。根据分析得出,这种模式应该是第四种模式,即把现有的三种医疗保障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模式,这是最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它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侯文若.社会保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版.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8

尊敬的卢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

近两年,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将两年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向各位领导和委员汇报如下:

一、近两年工作回顾

两年来,我市的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即待遇发放),突出两个主题(即征缴、扩面),实现三大突破(即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征缴清欠率)的工作思路,以全面增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种保险抗风险能力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不懈努力,确保了社会保险基金实力持续增强的良好势头,社会保障在我市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突出,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和谐新密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保险基金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基金支撑能力是社会保障工作的生命线。要想提高基金的支撑能力,征缴是前提和保证。为此,长期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影响征缴工作的核心问题,重点在“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征缴清欠率”上求突破,努力扩大参保范围,增加缴费人数,强化基金征收,从而使我市的社会保险基金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20__年,完成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19002万元,较20__年同比增长12%,基金累计结余达23800万元;20__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达到了26064万元,较20__年同比增长45%,基金累计结余过3亿元。基金实力的持续提升大大增强了基金的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近两年来,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前提下,我们把部门联动形成的外部力量和加强内部考核激发出的内在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外促内驱,不断把扩面工作推向深入。20__年至今,共为包括私营个体企业、自由职业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9635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1999年8月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参保人数总和的3倍。截至20__年底,我市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总人数已达到30584人;参加失业保险总人数达到37816人;参加医疗保险人员总人数达到44692人;参加工伤保险总人数达到35995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达到13808人;参加生育保险总人数达到18115人。各项数据均创下了自20__年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

(三)参保职工社保权益得到有力维护。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是社会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始终把待遇发放当做一项民心工程和增强社保信誉的有效手段,严格以“四个一”为标尺,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和支付,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养老金发放方面:累计共为12244名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4992万元。由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养老金发放程序和责任机制,从而保证了发放工作做到了无少发一人,无错发一人,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的目标要求,有力地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失业金发放方面:按政策规定共接收1163名失业职工,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230万元,保证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确保了全市大局的稳定。职工医疗保险方面:20__年来,累计共为参保患者支付住院医疗费6200多万元,有效地利用医疗保险互助共济优势和“病有所医,医有所助”的作用,确保了广大职工的基本医疗权益。同时,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减轻参保职工的经济负担。从20__年7月1日起,参保职工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得到了大幅提高。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市内住院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8%、90%分别提高为93%和95%,市外住院报销比例由原来的70%、72%分别提高为83%和85%;慢性病人的门诊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5%提高为75%。工伤生育待遇发放方面:20__年以来,累计为397名工伤事故受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金556万元,为200名生育女工支付生育保险金67万元,切实维护了工伤职工和生育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均衡了企业之间工伤生育支付费用畸轻畸重的现象,为企业的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持续推进。两年来,我们以突出建设亮点所站为目标,努力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使我市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处在领先地位,成为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亮点。为了使这项亮点工作“亮上加亮”,我们克服资金短缺和工作协调方面的难题,加大站所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12个亮点所和26个亮点站并投入使用,另有4所8站正在建设中,即将投入使用。所(站)建设居郑州市前列。由于我市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成绩突出,20__年4月,华南、中南六市退管工作年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代表到我市进行了实地参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对我市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把新密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推广。20__年,河南省、郑州市又相继在我市召开现场会,与会的省、市领导和其他兄弟县(市)、区的同行在实地参观,听取了我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后,对我市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优良、设施齐全”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在我市已基本形成,并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和标准发展,从而为广大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搭建了一个优质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和谐社会建设。

(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有序进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是20__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重点和难点工作。为加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进步伐,尽早实现全民医保目标,从去年3月份我们就开始进行筹划准备,在完成大量而繁杂的调查摸底和数据测算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8月底出台了《新密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新密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并于9月11日在郑州市所属县(市)、区中率先召开了启动大会,拉开了正式实施的序幕。在三个半月的艰难摸索中,逐步确立了以多方位、立体式的全覆盖政策宣传为先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职能部门为中坚,以党委政府推动为保证的有效工作机制,从而调动了社会一切力量,营造浩大声势,全面出击,重点突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截止20__年12月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参保4.1万人,按时完成了郑州市下达的参保目标,参保人数居郑州市六县(市)第一位。从今年4月起,我市城镇居民已开始全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实现我市全民医保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社会保险

稽查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堵塞用人单位瞒报、漏报、少报、错报职工缴费工资的漏洞,积极维护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20__年以来,我们充分运用社会保险稽查审计职能,对用人单位申报的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人数进行了全面稽查。通过稽查,共查出少报职工缴费工资基数680多万元,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01万元,查出企业少报缴费人数1180人,并及时督促他们办理了参保手续。为了充分发挥稽查审计在社会保险工作中的作用,经市编委批准,今年专门成立了副科级规格的社会保险稽查大队。通过公开招录,选拔了10名素质高、业务精的人员,并配备了车辆、电脑等装备,目前已形成了接受举报,立案查处,督促整改的规范机制。社会保险稽查大队的成立,必将为社会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今年工作安排

20__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一是以私营个体企业和自由职业人员为重点,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力度;二是以高风险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平安计划”的落实力度,全市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年终要达到100%;三是继续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力度,确保年内全市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80%。

(二)强力征缴清欠,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一是要继续巩固原国有集体企业的正常缴费,不出现新的欠费单位;二是要做好私营个体企业参保后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清欠工作,保证其缴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自由职业人员和离岗职工积极按时缴费;四是要协调有关部门对长期欠费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及时通过资产变现等办法,督促其清欠,确保应收尽收;五是要坚持一票式征缴,避免发生各项险种之间征缴失衡问题,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同步缴纳;六是要以居民所在地劳保所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责任主体,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年度缴费工作。

(三)完善机制,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健康运行。要加紧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建立城镇居民医保缴费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提高参保人员缴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既能进得来,更能留得住,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健康正常运行。

(四)开拓创新,打造社会化管理服务优质品牌。一是要把拓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做为主题,在管理上创新意,在服务上创特色,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要加快示范所(站)建设进度,年内示范所达到100%,“六到位”退管站达到90%,示范站达到35个。要通过加大投入,提升水平,努力打造社会化管理服务优质品牌,确保在河南省、郑州市的领先地位。

(五)规范业务运行,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一是要对现有的业务操作程序和流程进行再调整和再设置,建立一套更加科学、严密、完整的业务运行和防控体系,形成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业务办理链条,杜绝各种差错和漏洞的产生;二是要以增收节支为目的,加强对退休、失业、工伤事故、女工生育、各种慢性病、医保体检等各项资格的认定把关工作,实行经办人员初审、科室负责人复审、主管领导核定、办公会认定的“四步走”程序,并将认定结果向职工所在单位进行反馈或向社会公示,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考核指标体系,扩充考核内容,提高考核标准,进一步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考核和监督。同时,要逐步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引导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机制;四是要加大对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有效解决“进得来,出不去”的难题,真正实现失业保险的良性循环;五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算机系统功能,进一步细化需求,全面核实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历史缴费情况,逐步完善参保人员的缴费记录;六是要按照职工医保管理模式,加强工伤职工的住院管理和费用结算,提高效率,减少基金浪费;七是要进一步加快各险种网络系统建设步伐,以业务信息化促进管理规范化。同时,要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和异地保存,及时、准确上报各项数据;八是建立业务手续会审制度,每半年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对业务手续进行一次抽查。对发现有问题的手续实行责任倒查,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精心准备,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郑州市今年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已制订出初步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当中。预计下半年,郑州市所属各县(市)、区将要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我市将会形成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对于改善我市民生状况,稳定社会大局,促进社会和谐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市有60多万城乡居民,届时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将会十分繁重,需要做好实施前后的调查、测算、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参保办理等大量工作。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一定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这项惠及新密数十万城乡居民的好事办实、办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两年的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

(一)私营、个体企业参保难。虽然近两年的扩面工作效果明显,成绩突出。但从参保面上看,还没有一家企业达到全员参保的要求。私营个体企业参保少、参保人员比例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愿为职工办理参保的心理仍比较普遍;二是缺乏相应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制约,无法强制企业参保的难题暂时难以解决;三是部分乡(镇)、办事处的领导对扩面工作不够重视和缺乏热情,主动督促企业参保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二)停产企业欠费难以清理。尤其是国资公司所属的16家停产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欠费时间长,欠费数额大,职工反应强烈。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清缴其欠费非常困难。这也是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各位领导、委员: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9

零陵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局长 xxx

(xxxx年x月)

同志们:

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去年以来我区城乡居保工作成绩,全面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今后工作重点。同时组织开展政策学习、业务经办、基金财务、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以提升全区经办人员业务能力,解决业务经办过程中碰到的典型问题。下面,我先讲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一、客观总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xx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全区城乡居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切切实实把城乡居保这项民生工作落到了实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根据xx区人民政府的考核办法,我区各乡镇、办事处细化参保缴费任务,制定工作奖罚措施,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劳保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做到了任务、措施、责任“三明确”。2017年全区参保30.33万人,缴费人数19.71万人,收缴保费2696.35万元,完成市政府交办任务141.91%,参保缴费缴率达99.54%。待遇领取人员8.66万人,发放养老金9767.33万元,确保我区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2017年完成区政府下达征缴任务较好的有xxxxxxxxxxxxxxxxxxxx工作措施突出,征缴率并达到了98%以上,但xx镇、xx办事处征缴工作落后,缴费率只有79%和78%。

(二)自主缴费工作顺利推进。推行自主缴费既是城乡居保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防范挪用、挤占保费风险的重要方式。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全力以赴推行自主缴费工作,全区通过银行网点或代办点自主缴费的人数由2015年的11万人上升到2017年的19.31万人,自主缴费率由60%上升至98.61%。

(三)特殊群体补助及时发放。我区从2015年2月份开始,逐步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原民办及代课教师、乡村医生和老放映员的生活困难补助通过社保卡及时进行了。2017年231人次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金9.22万元;9647人次民办及代课教师的生活困难补助219.57万元;525人次乡村医生的生活困难补助45.46万元;115人次乡村放映员的生活困难补助10.45万元,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征地保障工作规范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重点民生工作。在零陵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我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到了政策全面、制度完善,业务经办规范,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例。

从2008年10月起实施保障政策至2019年12月期间,共收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约2.1亿元,该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共涉及100多个征地项目,共征地2万余亩,截止目前,全区符合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件的共有125个村组(社区)涉及约12700人。截止目前,按老政策办理了养老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046人,已发放失地农民生活保障费2948.69万元;全区按新政策共为4644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手续,支付缴费补贴合计约1.45亿元;2017年新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2810人,已办理参保审批手续2017人,政府补贴资金约6680万元。目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约8千万元。

二、2020年工作要求

(一)开展集中缴费活动,全面完成征缴任务。根据省中心的要求,今年我区集中在4、5、6月征收城乡居保保费,请各乡镇办事处立即安排城乡居保保费征缴工作,制定征缴时间计划,采取农行网点或代办点自主缴费、智慧人社手机缴费、村干部代收为辅的征缴方式,再根据缴费情况开展“突击月”4、5月集中收缴,争取在今年6月底以前,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征缴目标任务。

(二)认真开展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严防死亡冒领。

一是要严格按照《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实施办法》开展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认证工作。今年认证的工作要实现从传统认证方式到技术认证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通过领取资格认证台账转变为通过“智慧人社”手机app进行技术认证。但对于卧病在床、没有办理国家社保卡等无法通过技术认证的人员,仍然要通知领取待遇人员规定时间内在《领取资格认证台账》上签名按手印。同时各村(社区)每年务必要对正常领取待遇人员的名单进行张榜公示并拍照,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对于工作不落实的乡镇办事处,将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考核办法》扣分并扣减当年工作经费。

二是每月要及时上报死亡人员名单,严防死亡冒领养老金的情况发生,保障基金的安全。对于死亡瞒报、迟报的现象,每发生一起,将按相关文件进行处理,情况严重的,将依据相关法律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业务经办。要未雨绸缪,加强业务经办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特别是村(社区)干部存在手工收取保费的情况,要督促其及时解缴,从源头上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参保人的个人权益不受损失。一是要建章立制,设立红线,各项业务要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及制度规定办事,不逾越政策规定办人情业务、虚假业务。二是要按规定作好信息系统的数据保密工作。乡镇平台的网络连接上做到专线、电脑使用上做到专机、人员操作上做到专用,通过这种方式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作出修改完善:一是扩大犯罪主体的范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城乡居保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请大家务必要有安全意识,要及时修改系统登录的初始密码,导出的数据要加密后保存或传送,更加不要向第三方提供相关信息获取利益,否则将追悔莫及。三是要作好相关档案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办理参保登记、参保终止等相关业务时,务必要按规定收集相关证件资料,并作好台账登记,按要求将相关资料复印存档,同时将申报资料原件报上级相应部门审核。

(四)强化政策宣传,做好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下发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宣传资料,引导参保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补贴,符合参保条件的要及时办理参保手续,每年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缴费,以便于可以及时享受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补贴;各乡镇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和经办流程的学习,然后再组织被征地村组的相关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使经办人员能够做到政策熟悉,业务流程清楚,按要求上报参保资料等相关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严把审核关,杜绝办理人情业务、关系业务,绝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将严格追责。

城乡医保征缴工作总结篇10

(一)就业和再就业主要指标任务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00人以上;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3、就业培训人数:2200人;

4、安置“4050”人员就业人数:260人;

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3400人,其中省内新增转移人数:2900人;

6、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数:3400万元,其中支持个人创业占总数的比例:70%以上;

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200人;

8、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总额:240万元。

(二)养老保障主要指标任务

1、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32898人;

2、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130人;

3、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8540万元;

4、退休人员档案接收人数:8605份;

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5500人。

(三)医疗保障主要指标任务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200人;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000人;

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530人;

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771人。

二、主要工作措施

学习贯彻十精神,是人社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的讲话要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稳定工作、收入增加,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险服务需求作为人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3年,我局将围绕十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几方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一)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着力解决征缴扩面矛盾和基金收支矛盾。一是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以宣传普及为先导、完善制度为重点、执法监督为保障,继续全方位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为重点,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在工业园区扩面征缴上有新突破;二是要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到2013年城乡居保覆盖面达到80%以上。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着力加强经办能力建设,确保基础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全面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面;三要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待遇政策,切实保障城镇医保参保人员医疗待遇,提升参保人员的健康指数;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力度。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着力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矛盾。一是开发就业岗位。要强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努力挖掘和开展就业岗位,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创业平台建设,营造全民企事业的氛围;二是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三是在平等就业上得到更好体现。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发挥好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的政策效应;四是在稳定就业上得到更好加强。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就业;五是做好用工服务工作,畅通招工渠道,鼓励中介组织参与招工,培训企业职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监测企业用工信息,实现招工与就业有效对接;六是积极与省市人社部门沟通对接,做好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申报准备工作,落实农民创业基地项目申报资料准备,继续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工匠培训工作,根据实际需要满足培训需求;同时积极做好人事人才等工作,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解决劳资矛盾,特别是保障金制度。一是要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好“属地管理、部门负责、业主负全责”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大劳动关系工作力度。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依托,稳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重点推进小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是要加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力度;四是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拓宽保障领域,把交通、水利、公路等建筑领域纳入农民工工资保障范围;六是要探索推行劳动保障协管员制度,加大工业园企业用工日常监察,减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