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范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3:21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1

改造以来,我国财政出入绝大部门年份出现赤字,并越来越倚重国债本事,这是具有特定宏观经济背景的,其积极作用应予充实肯定。但与此同时,这么多年赤字和债务累积形成的标题也不容轻忽。

1、财政赤字长期化,不光增幅加快,而且现实财政赤字要比帐面财政赤字紧张;

2、国家债务范畴加快增长,当局的债务包袱日益綦重沉重;

3、当前我国的国债运行正在步入借新债还宿债的高度债务时期,大大低沉了当局未来的偿债本事。

对我国改造历程中分外是90年月以来财政赤字和债务范畴扩大的缘故原由举行分析,择其要者是:国家财力会集程度过低,而且呈长期降落趋向,这是赤字和债务范畴膨胀的重要缘故原由;财政付出总量增长缺乏有用控制,付出布局调解滞后,增长了财政平衡的压力;别的,还有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财政赤字补充要领的变革、我国国债的限期较短等,都在肯定步骤上推动清偿务的扩大。字串1

我们以为,近两年国家出台的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属于反经济周期的短期调治步骤,不克不及长期实验。由于长期扩张性的赤字、债务政策无疑加大了财政危害,增长了通货膨胀的潜伏压力,而且会引致经济增长的颠簸,归纳到一点,便是势必会加剧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危害。别的,当前国际上一些国家财政调控实践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需引起我们的存眷,这便是议决完满税制,压缩付出,进而淘汰赤字和债务,寻求财政平衡目的。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鉴于上述分析,本文的底子看法和主张是:以后一个时期国家应把控制赤字和债务范畴作为财政政策的底子取向,这是从整个百姓经济宏观全局出发思量作出的一个重要刚强。

把控制赤字和债务范畴纳入中长期财政生长筹划

近两年国家采取的肯定程度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是对宏观经济运行调治的短期政策步骤。从以后的趋向看,我们必须实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和债务范畴,并应议决纳入中长期财政生长筹划,分步实验,垂垂向财政平衡的方向开心。国表里经济理论和实践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克不及长期太甚使用,财政赤字和债务范畴须要保持在一个公正范畴内,否则将会影响百姓经济的长期稳固生长。从西方财政理论的生长轨迹看,已在早期凯恩斯主义的底子上大猛前进了一步,即更看重夸大的是“周期动态性的财政平衡原则”大概“相机决议的财政政策”,而不是一味地主张赤字财政政策。从现实来看,西方一些产业化国家在已往相当永劫期内,极为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确曾带来过经济的短期繁荣,但终极的恶果是经济长期滞胀。拉美一些生长中国家70年月以来纷纷扩大赤字和债务,试图以此推动经济生长,但高赤字和高债务难以为继,到80年月初期引发了紧张的债务危急和恶性通货膨胀。正由于此,当前国际上无论是发达国家,照旧生长中国家,出现了一种寻求财政平衡的生长趋向,值得存眷。“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中国作为一个生长中国家,经济总体生长程度不高,国家财力会集程度又云云之低,财政赤字和债务范畴必须同我国百姓经济的较低遭受本事相顺应。当前和以后一个时期,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不稳固因素增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要组成部门的财政政策,必须分身当前和长远,长期高赤字高债务无疑会增长未来百姓经济的危害系数。因此,下一步财政政策取向面临着一个庞大转动,即应该把控制赤字和债务范畴作为一项中长期政策明确下来,这大概是一种较为岑寂的、理性的选择。

字串5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2

关键词:陈述语气“少+Vp”句结构形式语义类型完句范畴

“少+Vp”结构与祈使语气、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等四种句子语气结合都可以成活为单句,其中祈使语气的成活能力最强,陈述语气“少+Vp”句仅次于祈使语气,成活能力强于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本文主要考察“少+Vp”结构与陈述语气结合的情况。

一、陈述语气“少+Vp”句的结构形式和语义类型

(一)结构形式

“少+Vp”结构与陈述语气加合成活为单句时结构形式比较简单,主要类型为:主+“少”+V+了+(数量短语)+名词。

这一结构形式中动词后往往出现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并且对现在造成了一定的结果或影响。句中的数量短语既可以是定量也可以是约量。例如:

我少拿了几个作业本。

我少拿了三个作业本。

我少拿了作业本。

陈述语气“少+Vp”句的主语在实际的交际语境中可以省略,主语对陈述语气“少+Vp”句的成活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语义类型

“少+Vp”结构在陈述语气中的语义类型比较单一,表示“比较义”,即“与一定的标准相比,数量减少”。在说话人的心里存在一个明确的衡量和比较的标准,这个标准说话人有时并不说出来,但是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得知。

二、“了”的作用

主语为第二人称代词时,“了”在“少+Vp”结构成句的过程中起到了区分句类的作用,即有“了”出现时,“少+Vp”结构为陈述句;没有“了”时,“少+Vp”结构为祈使句。例如:

少放(一)点/些牛肉!少逛一会儿街!

少买几件衣服!少看一会儿电视!

少喝(一)点/些酒!少逛几次街!

以上例子都为祈使语气,但是如果在“少”和“Vp”之间加入“了”,句子便由祈使句转变为了陈述句。例如:

少放了(一)点/些牛肉!少逛了一会儿街!

少买了几件衣服!少看了一会儿电视!

少喝了(一)点/些酒!少逛了几次街!

由此可以看到,“了”实际上起到了区分句类的作用。

三、陈述语气“少+Vp”句的完句范畴

有些结构形式需要与特定的语法范畴组合,才能加合上陈述语气成活为单句,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旨,我们把这些语法范畴称之为完句范畴。“少+Vp”结构与陈述语气结合成活为单句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其完句范畴主要包括程度范畴、否定范畴和比较范畴,具体如下:

(一)程度范畴

一般是在“少+Vp”结构前添加程度副词“很”,除此外还可以是“极”“甚”“太”“绝”等程度副词。例如:

(1)他很少发表评论。(秦晴《丁香无语――父亲秦兆阳剪影》)

他少发表评论。

(2)村子里极少发生失盗什么的。(孙方友《哨兵》)

村子里少发生失盗什么的。

(3)我们的生存,沙沙,太少懂得与自然的融合。(韩春旭《背对命运的独白》)

我们的生存,沙沙,少懂得与自然的融合。

(4)他们两家似乎绝少来往。(刘心武《曹叔》)

他们两家似乎少来往。

(5)章回小说甚少提到她们经历“选美”的过程。(《读者(合订本)》1993年)

章回小说少提到她们经历“选美”的过程。

以上例子都是对目前的事实或情况的一种陈述,句中如果没有出现“很”等程度副词来表示程度范畴,那么陈述语气“少+Vp”句无法成活。

在这一结构中的表示程度的副词“很”其意义已经发生了虚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对一段时期内或目前的情况或事实的一种陈述,并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程度并没有加深。

(二)否定范畴

“少+Vp”结构前出现“没”“没有”等否定副词表示否定范畴使“少+Vp”结构成活。例如:

(6)她没少偷偷端详朱信那两道飞扬的剑眉、棱角分明的脸膛、凸现的喉结。(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她少偷偷端详朱信那两道飞扬的剑眉、棱角分明的脸膛、凸现的喉结。

(7)我们家没有少交过一分钱。(周少华《和我的父亲周荣鑫》)

我们家少交过一分钱。

(三)比较范畴

“少+Vp”结构可以进入到比较句中,使其成活。例如:

(8)唐龙,你比他少吃十年大米咸盐。(柳建伟《突出重围》)

唐龙,你少吃十年大米咸盐。

以上这些句子如果去掉这些语法范畴都无法成活,它们无法明确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旨,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四、结语

“少+Vp”结构与陈述语气结合在结构形式和语义类型上都比较单一,规律明显;“了”字在“少+Vp”结构成活时能够区分句类;“少+Vp”结构与一些表示程度范畴、否定范畴和比较范畴的词语组合在陈述语气中便可成活。本文只对其中的一部分完句范畴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究竟哪些具体的结构形式需要具备哪样的语法范畴才能成活,为什么这些语法范畴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吕文华.“了”与句子语气的完整及其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3).

[2]李泉.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J].语言文字应用,2006,(1).

[3]金廷恩.汉语完句成分说略[J].汉语学习,1999,(6).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3

关键词:产业;集合性;层次性;范围性;分类标准

中图分类号:F0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38-02

1概述

城市与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关注产业集聚模式的优化与调整[1]。学界虽认可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产出的正面作用,但对于何种产业集聚模式更能促进经济产出上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专门化集聚对经济产出更重要[2]。

而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3]。其关键之一在于相关研究中选用了不同层次的产业分类。如刘修岩和何玉梅(2011)将制造业分为15大类,而吴三忙和李善同(2011)则进一步分为169小类,因此得出相反的结论。

鉴于产业集聚概念的集合性,本文从层次性、范围性两方面对产业范畴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现有的产业分类标准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2产业范畴的集合性

作为产业集聚的主体,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范畴,随社会生产发展与社会分工,其内涵在不断演变。从生产角度,产业是某种相似特征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集合性使产业随集合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含义。学者们对产业定义的差异,体现在产业概念具有的层次差异与范围差异两方面。产业概念的层次性与范围性,见表1。

3产业范畴的层次性与范围性

3.1产业范畴的层次性

产业范畴从层次上可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为链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桥梁,产业经济学可被称为是“中观”的经济学。产业可视为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与宏观经济整体间的若干集合。

中国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一是源于欧美的产业组织理论,二是源于日本的产业发展理论,这两个领域对产业定义有一定差别。

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的微观层面。从产品的功能相似性出发,产业组织将产业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生产具有相似功能与替代性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即具有竞争关系的卖方企业集合。此时可将“产业”等价为“行业”。在欧洲主流产业经济学者眼中,“产业”、“市场”、“行业”等概念是等价。

产业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的中宏观层面。从产品的生产相似性,产业发展将产业定义为一定区域内在原材料、工艺技术或用途具有相似性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

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具有因果的辩证性联系,可从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综合的角度,将产业定义为使用相似原材料与工艺技术、提供相似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与企业的集合。

3.2产业范畴的范围性

产业范畴从范围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泛指由社会分工形成的,由众多种类与层次构成的经济体系,包括国民经济活动中各行各业,大到部门,小至行业,一切从事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服务活动的集合体。

基于工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特殊位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工业化过程的密切性。狭义的产业特指工业,即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不含农作物等基础原料的生产与劳务服务活动)。

4产业集合的分类标准

产业集合的分类标准是确定其之间的界限。从产业的范畴出发,较为普遍与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三种。

依据产品是用于生产还是消费用途,可将产业分为用于各种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与用于个人消费品的第ii部类,并提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两大部类通过交换实现实物与价值上的相互补偿。常见的生产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等,因此依据生产需要的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将产业分类。如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该种分类方法带有规范性的产业升级视角,间接的指出国家与地区产业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产业。

但该种分类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对一些生产要素使用与投入较为平均的产业很难进行划分;二是按照功能相似性与替代性产品来划分的产业,可能因为所处国家与区域的不同及其所处的自然禀赋条件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被划分至不同产业集合,如中国的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美国的农业则属于资本密集型。

依据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来分类的,还有将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

其中,农业、轻工业主要依靠土地与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重工业主要依靠资本,属于资本密集型。

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是两大部类分类法的衍生。从两种分类法的关系来看,农业、轻工业主要生产个人消费品,重工业主要生产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

与前两种分类相比,依据产品的综合性质与替代性进行分类更符合对产业内涵的诠释,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与标准产业分类法。其中,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是通用于众多国家的产业分类方法。

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对产业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但仅将社会生产活动分为三类过于粗线条,在进行更细致的产业分析时需要更为详细的产业分类方法。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

联合国(1948)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国际基准分类[7]。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iSiC,或作为本国标准产业分类的基础,对经济统计、人口、生产、就业、国民收入和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分类与编制投入产出表。随着经济活动组织变化,出现了新的经济活动类型,因此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iSiC进行了多次审查和修订,把全部经济活动从大到小分为门类、类、大组、组4个层级,其中共21个门类,并以字母a-U编码,共有99个类。

1984年之前,中国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并非从产业范畴来划分,且与iSiC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没有衔接[8]。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分类标准开始与iSiC挂钩,于1984年首次颁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84),并于1994年、2002年与2011年进行了三次修订,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与1094个小类。

5结语

作为产业集聚的主体,不同研究中对产业内涵界定与分类标准都有所差异。而对于同一个产业系统,采用不同分类标准,会呈现出不同的产业集聚特征。从而使相关研究进行经验分析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文章从层次性、范围性两方面系统分析了产业的范畴。并对目前主流的产业集合分类标准及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在进行产业集聚研究时,特别是对于范围较大的区域,要尽可能要选取较为细致的产业分类标准,但也要考虑数据是否可得等现实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学科;内涵;研究体系;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75-04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媒体早已开始了与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数字媒体领域,并渗透到了教育、经济、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应用与服务之中,前景广阔,也引起了全世界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关注,而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近几年,我国除在政策上引导与激励数字媒体产业上发展之外,对数字媒体相关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

据笔者统计:自2000年至2011年9月份,我国开设数字媒体相关专业的院校已有110余所,甚至已有院校开始了硕士或博士层次的数字媒体技术教育。可见,我国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体系已经初见雏形,而国外的数字媒体学科的发展较之国内先行,学科研究更加细致。因此,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内涵、研究内容,学科理论基础进行探讨,十分重要,这对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的建设有一定的助力,也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促进数字媒体技术从业人员间的相互交流。一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内涵

在我国110余所设置了数字媒体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专业名称直接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院校60余所,授予工学或理学学位,包括首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浙江大学;二是开设“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的院校50余所,授予文学学位,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

就现状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这两个本科专业在人才选拔来源、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去向上有所区分,从而让人产生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是两个不同学科的理解。但笔者认为:从学科本质上来讲,这两个领域应该归为一个学科范畴,即“数字媒体技术”学科。我们可以从技术与数字媒体这两个概念自身的解释上去理解。

其一,从“技术”的概念上理解:哲学角度,技术被认为“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人类社会中通过技术创造发明在历史上形成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即人为了达到自己所选定和提出的目标,在自己的一切生活领域中使用着的物质手段和方法的体系。”从这一角度而言,艺术创作其本身也是在生活领域中使用到设计方法的过程与结果,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意识也是技术概念下的一种方法体系。因此,数字媒体中的艺术创作也是运用到了数字媒体中的技术体系。

其二,从数字媒体其本身意义上理解:一般意义上的“数字媒体”泛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产生、记录、处理、传播、获取的信息媒体。从信息技术的角度上,“数字媒体”可划分为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的感觉媒体(内容产品);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信息处理工具),也称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数字媒介设备)。由此可见,数字媒体中的技术包含三个方面:数字化内容产品的创造技术(创意技术),数字信息编码处理技术(加工技术),数字媒介技术(传播技术)。

由上可见:数字媒体技术应是一个涵盖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范畴,是一门包括了信息技术与艺术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而且数字媒体中的信息技术除了内容产品的创造技术之外,还包括数字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媒介技术等其它方面。

事实上,我国台湾地区在《2004台湾数位内容产业白皮书》中定义“数字内容产业”为:“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并加以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而2005年,我国发表的“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对数字媒体给出的定义是: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

可见,数字媒体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字内容产品,更关注了产品应用、消费和服务的过程。因此,这里涉及的数字媒体技术不应仅仅是数字媒体内容产品技术,而是应该还包括产品应用与消费、服务与评价过程中的支撑技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学科体制范畴下,数字媒体技术应该关注的是包括数字媒体产品技术在内的,数字媒体生产、应用、消费与服务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技术,是宏观概念上的技术(哲学领域范畴的技术),是一个信息技术、艺术设计技术与人文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体,如消费与服务过程中的服务与管理理论也是其研究范畴。

宏观而言,数字媒体技术是一个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研究范畴,其研究对象是数字媒体产品及其应用服务,研究范畴包括对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利用与管理、服务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给出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定义是“数字媒体技术是研究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及其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二 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研究现状

一个完整的学科设置除了有细致务实的研究内容与方向之外,更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美国是数字媒体产业大国,其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也相对较为完备,因此对比探究中美两国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研究与建设现状,能更好地让我们把我与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研究体系。

1、美国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研究

对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以数字媒体产品技术为重心的学科设置、以数字艺术创意技术为重心的学科设置、以数字媒体信息处理为重心的学科设置。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5

凌驾于现实个人之上而又控制个人的所谓“历史目的”,原来只是无数受分工制约的个人非自愿、而又必然地形成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关系而已。它虽然对于每一个体而言是异己的,但却形成于个人力量的联合,是个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形式。千年黑洞,今始开一线天。而这一秘密之所以隐藏了千年,绝不是因为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不及他聪明,而是因为解答历史动力之谜的现实条件尚不成熟。如果不从历史条件的深度进行思考,崇拜马克思的人将无法走出迷信的误区,排斥马克思的人也将无法领会他的伟大。[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5](p47)进一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说到底是历史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结果,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只有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目光,我们也才能真正理解先前的历史目的论。在回答第二个生存论疑难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则更加显示了其与历史目的论的本质关联。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了西方悠久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样追求人类朝向一个崇高的目标或方向发展。那种切断西方弥赛亚救世情怀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关联的科学主义观点貌似“客观”,其实是非常浅薄的。切•格瓦拉的名言“没有悲天悯人的心肠,社会主义就无法存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关系的极好说明。如上所列,历史目的论有多种历史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的历史观领域,是不同的历史目的论厮杀的战场:“理性”和“自然”杀死“上帝”,“类本质”又杀死“理性”和“自然”。厮杀的过程就是哲学家们在更高层面上追求人的尊严的过程,就是向人自由自觉地为生存意义自我立法的境界迈进的过程。正是攻击先前历史目的论的战斗性,使得马克思最初同样(在形式上)以历史目的论作为武器,其典型表现就是“异化”理论。“异化”、“复归”范畴是历史目的论哲学的基石:“目的”是正题,“异化”是反题,“复归”(回到目的)是合题。历史目的论的这种张力结构,正是引领人类不断超越现实、趋向理想的能动性之源。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目的论的批判继承,就集中体现在对这种能动性的重铸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3](p87)如果不拘泥于字面,我们其实应当这样理解马克思的原意:共产主义也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也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但与历史目的论不同,共产主义运动的条件由现有前提产生,而不是由哲学家的幻想产生。绝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按其字面意思来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之所以有这容易让人误解的话,只是出于区别于历史目的论的需要,只是出于与之前自己的哲学信仰进行彻底清算的需要,因而在词句表达上难免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下面我们就进入对马克思扬弃历史目的论的思想三阶段的考察,这一考察的线索是“异化”范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运用。大体来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第一阶段,《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是第二阶段,《资本论》及其手稿是第三阶段。

马克思对“异化”范畴的第一阶段运用:借历史目的论的形式开展现实批判

也许有人反驳说,马克思1843年的这一表述不能与1857年的表述同日而语,因为前者悬设“本质”(前异化)而后者是纯粹的客观描述。这种反驳是我所不能同意的,对此,下文(“五”)将结合《1857-1858年手稿》再行讨论。同样,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范畴,我们也不能作单纯历史目的论的理解。马克思在行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历史目的论的形式追随,并不能等同于全然接受历史目的论本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肯定性运用“异化”范畴的最主要文本。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工人的劳动产品创造得越多,他就越受产品的支配;工人的劳动行为出自于自己,却变成消极的受动;工人把本属于人的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个体生存的手段;工人劳动创造了资本家,但工人却从属于资本家。[6](p52-6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遭受的最大批评就是在形式上预设了“本质———异化———复归”的历史目的论模式,但如果由此认为马克思真的相信在工人异化之前(时间意义的)有一个“本质”状态,则大错特错。吉登斯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最为中肯,他澄清到:“通常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从抽象意义来思考‘人’这一概念的”,“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所表明的并不是‘自然人’(没有被异化)与‘社会人’(异化了的)之间的张力,而是表明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所蕴含的潜力与这种潜力实现之不可能性之间的张力。”[7](p19)这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以为远古才是人类黄金时代,这是马克思不屑一顾的封建社会主义者的看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借用历史目的论“异化”范畴的实质,在于以这种张力结构来揭露现实的非人道性,而不在于相信历史会自行向“本质”复归。相反,“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6](p128)。因此,在马克思使用“异化”范畴的第一个时期,就蕴含着将规范尺度与科学尺度统一起来的纽带。

马克思对“异化”范畴的第二阶段运用:以拒斥“异化”范畴的方式表明新世界观立场

“异化”范畴在唯心史观统治时期的历史观领域,总是服务于历史目的预设的。唯物史观创立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坚决与历史目的论划清界限的需要使得他们把“异化”作为严厉批判的对象。这种批判集中体现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神圣家族》开始反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复归”的提法,明确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p118-119)《神圣家族》在历史观领域,将历史与人的关系进行了一个哥白尼倒转,历史从先前的支配个人的超级人格,变成了追求自己目的的个人的活动总和。《神圣家族》以讽刺性的口吻提及“历史目的”:鲍威尔“把‘群众’和‘精神’之间的斗争‘规定’为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8](p119),从而陷入了宗教幻想。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p152)在这里,“实现”范畴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归”范畴的替代是意味深长的,它以范畴变化的方式表明了与历史目的论的原则区别,即在历史目的论中,“本质———异化———复归”的道路是超人身的“历史”的自我运动,而在新历史观(进一步发展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追求自己目的的个人的活动构成了历史,而实现人的目的的途径仍然是个人的联合实践。尽管此时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仍然缺乏总体性批判,但以感性个人的活动来为历史提供解释的思路,却预示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即将出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异化”一词的讽刺性使用最能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历史目的论的立场。他们写到:“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3](p85-86)“哲学家”在这里是个贬义词,只有他们才爱听“异化”这种空疏而无力的字眼。“异化”所受的这种嘲讽与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地位恰好形成两极。马克思即使在形式上也不能容忍“异化”范畴对新世界观的亵渎,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与历史目的论进行“彻底”的决裂。上文我们曾分析过,马克思恩格斯为了表明这种立场,甚至说“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见“二”),想必读者朋友最初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这句话时也感到有点蹊跷吧。准确的说法应是:“共产主义确实也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但它不能停留于理想层面,而必须付诸行动。”因为共产主义尽管植根于现实,但也必须有理论灵魂引领。同理,《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异化”的那种鄙视,有相似的意味,即为了划清新世界观(也即新历史观)与历史目的论的界限而有意为之。《共产党宣言》也是如此,它称“德国著作家”“在法国人对货币关系的批判下面写上‘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哲学胡说”[3](p299)。不过我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术语本身,而是整体思想,关注的是马克思仍然借历史目的论的张力结构进行价值预设的事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革命之处不在于抛弃历史趋向的目的,而在于从现实(而非头脑)当中引申出合理的目的。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关切在这个合理目的面前的“异化”。终于,进入《资本论》创作阶段后,马克思又与“异化”范畴进行了亲密的“复婚”。

马克思对“异化”范畴的第三阶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规范性与科学性内在统一的高度自觉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6

关键词:广告产业竞争力内涵研究范畴

在中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的特定背景下,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构成的广告产业是否能在际竞争中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广告产业裨益良多,更具有重大的家战略意义。在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视角下,分析中广告产业与发达家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探究中广告产业的竞争力提升的可行路径,可谓正当其时。而研究广告产业竞争力首先要明确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一、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一)产业的概念

在民经济中,“产业”是介于宏观的民经济运行和微观的企业经济活动之间的中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对产业的定义是“产业是指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我经济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提出“产业是由民经济中具有同一性质的经济社会活动单元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或“产业是指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一切领域,而每一个具体产业又是由同类型企业集合而成”。也有学者认为以民经济部门来定义产业会造成“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矛盾,提出将产业定义为“以满足人类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社会组织的集合。”这个概念从产业的内在本质出发,较为科学地界定了产业范畴和产业归类。

(二)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关于产业际竞争力的概念至今仍处于不断争论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1、际比较生产力说

在际上影响最大的波特教授和内认同度较高的金碚研究员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都属于此类。

波特指出,产业竞争力是在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其他更高的生产力向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或购买者需要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

中社科院金碚研究员把产业竞争力归结为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的更高生产力,向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

2、区域竞争力说

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提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陈红儿、陈刚也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内市场上的表现和地位。这种表现和地位,通常是由该区域产业所具有的提供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具体显示出来。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说

中社科院裴长洪博士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来源出发,提出产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在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

4、比较能力和综合能力说

张超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盛世豪指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

5、要素资源配置说

郭京福教授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体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及转换,稳定持续的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体现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关系,表现在市场上如产品价格、成本、质量、服务、品牌和差异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差异化能力。

由于基本假设和分析角度不同,上述概念并没有对“产业竞争力”达成统一的界定,但形成了如下共识:

其一,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概念;

其二,产业竞争力是以企业竞争力为微观基础,家竞争力为宏观目标的,同时受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影响;

其三,产业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双重含义,是产业综合能力的体现。

基于前文对“产业”概念的界定和“产业竞争力”的中观取向,可将“产业竞争力”概括为:一的某一产业比他的同一产业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业和服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概念将产业竞争力的“属”归纳为“更有效的提品和服务的综合能力”,说明了产业竞争力的本质是产业的综合能力。将产业竞争力的“种差”表示为“一的某一产业比他的同一产业”,也显示了产业竞争力中观层面的内涵,明确了其与“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区隔。

二、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研究范畴

(一)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根据前文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界定,可将广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的广告产业比他的广告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业和服务的综合能力。其中,广告产业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广告产业的定义最初见于张金海、程明所提出的“广告产业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以提供广告服务为专门职业,接受客户委托,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设备,专业从事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等各种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的专门化行业”。这个概念是对以广告业务为核心的传统广告产业的高度概括,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广告产业的产业形态已经发生了并正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此,张金海、程明提出了“大广告产业”的概念,即包括整合营销传播业务在内的整体产业形态。虽然他们并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大广告产业”的概念,但其提出的广告产业应该涵盖包括战略咨询、市场调查、公共关系、终端促销、媒体购买、网络营销和事件营销等服务在内的行业,其实是廓清了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广告产业的内涵可表述为: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以提供整合营销传播业务为专门职业,接受客户委托,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设备,专业从事战略咨询、市场调查、公共关系、终端促销、媒体购买、网络营销和事件营销等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的专门化行业。

(二)广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

广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广告产业的产业定位。长期以来,中的广告产业被定位于服务行业。在家统计目录中,广告业作为特种服务业与娱乐、洗浴等行业并列;在《中华人民共和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广告业也属于“服务业”的子目,与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税率同为5%;在《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中,广告业被定义为用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幻灯、路牌、招贴、橱窗、霓虹灯、灯箱等形式为介绍商品、经营服务项目、文体节目或通告、声明等事项进行宣传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业务。

而在美,广告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配合家产业结构调整,是作为家战略产业来重点发展的。当时美将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迅速向后发达家和地区转移,将包括广告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家战略高度,美的广告业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确立了世界广告中心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的英则将广告产业定位于创意产业。在1998年出台的《英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根据该定义,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与广播出版等行业为创意产业。广告产业作为智力型产业,属于创意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2009年9月,我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广告产业与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并列为家重点文化产业,广告被列入了第一梯队的重点文化产业。至此,广告产业属于典型的高级结构的产业主体的地位得以确认,广告产业以其有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特性,被纳入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智能经济的范畴。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7

产业经济,也许对于许多人而言,不过是浏览报刊时,连概念都未来得及形成便一扫而过的词眼,但对于每位产经人,却永远有一种温暖的亲切感和充足的幸福感。我与产业经济的结缘实属偶然,如今要用文字去一一述说它的内涵,有兴奋,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宏观与微观中,发现产经的意义

谈到经济学,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一门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学科。那么何为产业经济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确什么是产业。产业即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文化、教育……总之,它概括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活动。

产业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对于这个富有学术意味的命题,或许我可以随手翻开《现代产业经济研究》,指着一段加引号的表述完整严密几经修改完善的定义向你逐字解释,这样的方式严谨省事,却毫无意义。产业经济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对于我而言,它是经济学研究中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片博大精深的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观经济领域。

首先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来感受微经、宏经、产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每天所进行的个人消费,所购买产品的价格波动,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问题,都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即社会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政府)的决策问题;而国民经济增长,政府利税调整,通货膨胀及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涉及到国民经济宏观现象的问题,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简而言之,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厂商和消费者个体的关系,而宏观分析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产出问题。在这两者之间仍存在一片广阔的研究领域,如一些生产、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发展,这些经济组织集团本身的演进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等经济现象,对这些经济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研究就属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因此可以发现,产业经济学既与宏经、微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内容,它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这也是产业经济学之所以被既注重经济总体水平的增长,同时又需要关注民生的政府所偏爱的原因之一吧!

理论和实践中,体味产经的丰富

我一直很喜欢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概括产业经济学的专业特色。试想在上午的反垄断经济学课上,刚刚讨论过政府竞争政策的制定,中午关注新闻时,就看到发改委对于电信和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经济学的影子,用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现象,这是学习产业经济学乐趣无穷的过程。

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产业经济学区分于其他商科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的重要体现。经济学更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和解释等,而金融学相对而言偏向实务,例如建立金融模型,对于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相对较高。与这两者不同的是,产业经济学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上,我们相继学习了产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无论是研究企业行为、政府政策还是产业的空间布局,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而又是产业经济的整体研究范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大三的我回顾这一两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感觉到它们的价值所在,产业经济这样一个原本迷糊的学术名词在我脑海中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兴趣和梦想中,确定产经人的未来

不知道这样的两个词能否引发你们对于就业的一点联想。除少数潜心学术的同学会选择做研究这条出路,大多数人是需要走上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相关领域做出贡献的。产业经济学属于典型的应用经济学范畴,其学科设置的初衷便是培养学生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合格的专业工作人才,因此,对于就业的关注,是产经人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

产业经济学有着广泛的令人心动的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去政府部门,分析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变迁和产业竞争等方面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的“抓手”;可以到银行工作,做信贷审核员,根据行业发展背景和企业组织、经营、竞争的知识,对信贷投放进行分析判断,做好信贷审核工作,这是银行最基础的工作,是行长必备的素质;可以到证券和基金公司工作,从事投资策略分析、行业研究甚至首席经济学家,主要内容是对行业变化、企业经营进行深入研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咨询,这是当今经济学专业最有“钱途”的工作;可以到各行业的公司工作,一般进入公司战略发展部,尤其是大公司,主要内容是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状况和发展挑战与机遇,企业组织、经营和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变革等,是未来成为ceo的基础工作;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或自己投资,例如与他人合伙创业、合伙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加入私募基金公司等。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8

关键词:创业;扎根理论;要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经济和管理学界就一直非常重视“创业”这个十分重要和活跃的领域。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和增强。同时,创业成功率低一直是困扰着创业企业的一个难题,本文对一家创业成功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利用扎根理论总结出此企业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各种要素与成功创业的经验,为后来的创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

(一)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本文主要利用扎根理论通过对深度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加以概念化,归纳演绎,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三)文献数据分析法

文献数据分析法是通过对各种关联性资料的搜集、检索、归纳与分析,以找出相关数据间相通的逻辑与命题,论证其间的因果关系。本文收集了有关创业、创业过程、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并加以回顾整理分析,作为研究的基础。

二、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影响某企业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各种因素

本文按照扎根理论分析将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主要分为以下阶段: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

(一)开放性译码

经过对访谈资料的反复揣摩,即对被访谈者的话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现概念,并对概念加以命名,然后将所发现的概念归类到各自的类属中去。通过对访谈资料记录的开放性译码分析,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31个概念和10个范畴。

挖掘出来的10个范畴分为创业天赋、实践经历、思想、意志、政府影响、其他组织影响、群落、城市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氛围。其中,实践经历是一个人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是其宝贵的财富,对于他在创业过程中处理各种状况很有帮助,包括的概念有经验、学历、学习、总结;政府影响是对创业企业的政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影响,作为创业企业必然要与政府各个部门接触,因为政府为他们创造的各种环境对于其创业至关重要,包括政府效率、政府措施、法律;城市环境在各方面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激情以及企业发展,包括机会、城市文化、人力资源、规范、城市名气、资金;氛围是影响创业企业文化的重要要素。

(二)主轴译码

主轴译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上文已经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开放性译码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创业者创业的过程,理解创业者的思想。在开放性译码中我们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了各种概念和范畴,结合创业者对创业过程的讲述,发掘出其创业动机是如何产生的,产生创业动机之后实施创业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创业,并且哪些要素是对创业有直接影响的,这些过程中各个概念和范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创业动机产生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这是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对于创业者的思维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总体而言,本文研究企业的创业者创业动机产生的过程如下:通过创业者周围群落可能是朋友、家人等的启发,也可能是创业者本身有了一个好的想法而且看到了市场的机会,通过群落的鼓励而产生创业的想法。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只是这方面还不足以让创业者真正的形成创业动机。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刺激,创业者不甘心于现状和拥有一定的抱负心以及不断的思考会使创业者更加坚定的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他的实践经历和不断的学习过程会增强自己的信心。经过这几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刺激最终创业者形成自己的创业念头,即所谓的创业动机,并且创业的具体思路开始在创业者的心中慢慢成熟。创业动机的最终坚定是创业者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当创业者开始创业之后,各种环境对其影响重要性开始凸显,这时候的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环境影响创业者的同时,创业者也要学会适应环境并适当改变可以改变的环境以使其创业顺利进行。某企业的创业者在创业开始运作之后受到的环境影响如下,其中意志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关键的,这也是个人的品质问题,需要后期去培养。而实践经历则是帮助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去较快的适应这种状态,处理事情更加游刃有余,这会使得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更加的顺畅。当然其他的范畴对于创业者来说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如政府的政策,如果创业者的企业是政府政策所鼓励的,创业者会得到政府的支持,而相反则会遭到各种阻碍。而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环境,它包括了城市资源和机会等,城市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创业者对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而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也是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机会则是创业企业生存的法宝,本文的创业者正是看重了还未细分的市场空间这个机会,迅速进入行业,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除此之外,这些要素中创业天赋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变量要素,创业天赋包括创业者的性格,能力等。受访者认为创业天赋虽然影响创业但绝非很重要的因素,性格绝对不影响创业,而能力可以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来弥补,创业天赋究竟对创业的影响有多大还是十分难测量的。

经过以上对范畴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范畴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某企业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要素包括城市环境、经济状况、氛围、意志、思想。这些要素促进了创业者创业的成功。而城市环境因为各个城市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城市名气、城市资源。氛围也是一样的,每个创业者身边的氛围各不相同,因此造就了创业者创业成功的独特要素。

(三)选择性译码

选择性译码指的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范畴中经过系统的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范畴”,分析不断地集中到那些与核心范畴有关的码号上面。核心范畴必须在与其他范畴的比较中一再被证明具有统领性,能够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在分析中如果找到了几个核心范畴,可以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将相关的范畴连接起来,剔除关联不够紧密的范畴。最后确定一个真正的“网线”,将其他范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主轴译码中我们通过分析得到了创业者创业的动机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创业的动机,然后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刺激影响下开始自己的创业过程,包括公共环境,即所谓的政府环境、其他组织影响、城市环境、氛围、经济状况等,同时自己还要不断的思考,并且坚定自己创业的决心,

不断的坚持。创业者创业的过程(见图1)。

三、研究结果

通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并且结合访谈,我们不难发现影响某企业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要素包括城市环境、经济状况、氛围、意志、思想5个方面。

城市环境包括了城市的名气、城市文化、城市资源等方面。城市的名气对于一个创业的公司来说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在访谈中创业者明确表示上海这个城市的名字加到创业公司的前面会给企业带来好感,会使企业的认可度比在一般城市创业的企业认可度高;而城市文化对于一个创业的企业来说可以提高其效率,在一个快节奏的城市中创业可以促使公司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企业的效率不能提高肯定就会被其他的企业所淘汰,因此这个要素对于创业企业有促进的作用;城市资源则在于提供创业企业良好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各种无形的资源。

经济状况对于创业者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的,其中在中国这个大的背景下,经济相对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很多行业发展还不成熟,这就会提供给创业者很多机会,看到机会的创业者必然会牢牢抓住,某企业的创业者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个行业里的细分市场还没有竞争者,因此抓住机会迅速进入,成为这个细分行业里的领头企业;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巨大,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市场,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创业企业的创业氛围对他们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公平与理性,这里的公平是指创业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公平的,理性是指创业企业所接触的各种关系是理性的,不掺杂太多感彩的。

在某企业创业者创业的过程中意志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创业的路上有很多诱惑,而支持着创业者不断前进的力量就是意志,面对困难不断坚持,面对诱惑坚定信念,面对前景不断努力,这就是支持创业者的源源动力所在。

影响创业者成功创业的最后一个要素是思想。在研究中发现创业者有一种特殊的自信,这种自信不同于一般的自信,创业者经历过很多失败,但是面对失败摆好正确的心态,并且总结出自己的优劣势,这时候使自己更加了解自己,从而培养出了这种特殊的自信;另一方面,创业者一个人创业是不太现实的,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带团队,之所以带团队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优缺点,团队就是利用每个人的优点来弥补各自的缺点,这样才能提高效率,避免错误,而团队的成功与否对于创业成功与否很重要。带领团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宽容,不要深究大家的缺点,而应该善于利用大家的优点,这样一个团队才能融为一个整体,这也是影响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某企业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各种影响要素是如何对创业过程产生影响的,这种影响不仅仅是表面的,并且是深层次。某企业的创业者如何把握这些要素对于他能否创业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寿仁.创业路径[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迈克尔・H.莫里斯,唐纳德・F.库拉特科.公司创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郑冉冉.成功创业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4、威廉・a.萨尔曼,霍华德・H.史蒂文森,麦克・J.罗伯特.创业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何伟.高技术创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政策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5).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9

自2010年5月位于广东南海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员工因不满薪资待遇而罢工开始,一系列劳工事件震动了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在一些大型工厂,罢工的参与者动辄上千,其密度和规模都超出了过往以偶发独立事件为特征的劳工纠纷。虽然不少罢工事件以加薪告终,但留在外国投资者、企业管理者、政府和工人心中的种种问题并没有解除: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否开始动摇?丰富而低廉的优质劳动力资源是否到了枯竭期?加工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中国如何解决保持竞争力和提高员工工资之间的矛盾?

在诸多罢工事件中,让国际社会跌掉眼镜同时也多少让投资者松口气的是,工会扮演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促进工人复工的角色。从员工角度看,工会完全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从投资方和管理层看,工会并没有做到有效沟通并未雨绸缪地防止罢工的发生,工会可谓两头受气。

南海本田事件发生后,很多美国朋友都问我:中国的工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沃尔玛在美国没有成立工会,反倒在中国成立了工会?在罢工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工会的性质和作用将发生哪些变化?而国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问我最多的却是:美国式独立工会的组织形式是不是解决中国劳资纠纷的仙丹妙药?

在回答这些问题以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美国工会的历史和现状。

美国工会今与昔

在美国,工会是完全独立于企业和政府的职工代表组织。美国的机构主要可以归入公共企事业范畴(publicSector,主要包括警察局、学校、政府、邮局等国有事业和企业机构)和私有企事业范畴(privateSector)。在公共企事业范畴,工会迄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私有企事业范畴,其已是风光不再,这一点可以从工会密度(UnionDensity,工会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中略见一斑:公共企事业范畴的工会密度为36.8%,私有企事业范畴仅为7.6%,平均则为12.4%。

美国公众一般都认为,私有企事业范畴的效率、管理和创新优于公共企事业范畴。最能说明问题的应该是美国邮局了,这个有着230多年历史的老牌国有公司,由于未能把握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商机―快捷的国际间包裹递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眼皮底下冒出两个响当当的世界500强:联邦快递和UpS。所以,在公共企事业范畴占优势的美国工会,常常与低效、保守和缺乏创新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也许恰恰由于这一形象,美国工会密度自上世纪40年代末起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45年的36%降到今天的12.4%。其实,如果不是60年代开始的公共企事业范畴工会密度的快速增长抵消了私有企事业范畴工会密度的大幅度降低,今天的美国工会恐怕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今天,美国工会的主要活动就是利用会员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集体力量进行工资、福利和工作环境的谈判。虽然与上世纪50年代的鼎盛期不能相提并论,但美国工会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尤其是在亲工会的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美国工会的影响力正得到一定的复苏。

其实,美国工会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以19世纪30年代为例,女工在“血汗工厂”的纺纱厂里每天工作16-17个小时,但每周只能拿到不到4美元的工资,还常常因为迟到几分钟就被罚款,而任何抗议都会导致被解雇,至于克扣工资更是司空见惯。而在有工会组织的工厂,同样工作的待遇却是“血汗工厂”的3-4倍!可以想见,如此的差距会带来多大的感召力,工会的发展在这一段时期势不可当,工会运动提倡的一系列价值观得到追随者的认可,当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团结一致,休戚与共”(Solidarity),与其相呼应的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理念以及对平等的向往和对优越超人的蔑视。这些价值观的演绎形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民主和人权不应该停步在工厂大门和办公室接待室之外。工会的蓬勃发展,使得1890-1914年间,有工会组织的美国产业工人每周工资从17.63美元上升到21.37美元,每周工作时间从54.4小时降到了48.8小时。

但是,由于经济的繁荣以及工会组织缺乏思变、进取、卓越的领导力和愿景,20世纪20年代,人们看到的是工会运动的萎缩。有两组数字颇能说明问题:1919年,约有400万工人参加了近3600次罢工;1929年,仅有不到29万工人参加了约900次罢工。

有意思的是,在大萧条中,工会并没有像人们预计的那样得以复苏。1932/1933年间,美国失业率高达25%,因为会员穷困潦倒、付不起会费,工会大量流失会员,这个本就萎靡不振的组织再遭打击。

1932年3月,时任总统的胡佛签署了美国第一个劳工保护法案,即《诺里斯-拉瓜迪亚法案》(norris-LaGuardiaact),废除了当时颇为流行的“黄狗劳工合同”(Yellow-dogContract),即逼迫员工在签订劳工合同时承诺不参加工会。此后,又有一系列的劳工保护法案如雨后春笋而出,为美国工会的复兴铺平了道路。但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与犯罪组织及黑社会的瓜葛曝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会的社会形象。

政府眼中可资利用的

数字经济的范畴篇10

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提倡居民绿色出行,且绿色出行理念已宣传多年。例如,我国把每年的9月22日定为“中国城市无车日”,许多城市也已开展诸多相关活动。但目前对于绿色出行的宣传和引导,多呈现“动员式”特点,很少有系统化的长效激励机制和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居民的绿色出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常态化的引导。因此如何将绿色出行理念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自由选择和自觉行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对绿色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进行探究,为政府制定针对性的促进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引导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文献述评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被归纳为出行者特性、出行特性和交通工具特性三个方面(Bowmanetal.,2000:1;宗芳等,2007:48),其中出行者特性主要包括出行者的年龄(palmaetal.,2000:43)、性别(abane,1993:4)、收入水平(陈团生,2007)、教育水平(Sinha,2003:331)、职业(wanetal.,2009)、家庭结构(岳芳,2008)和小汽车拥有量(Limtanakooietal.,2006:36);出行特性主要是指出行距离、出行目的、耗时性、出行紧迫性、出行时间(Guoetal.,2002;Jungyul,2005:36;解放日报,2011);交通工具特性则主要是指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经济性(万菲等,2012:306)。

但有关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却不多见,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方面,tillyLine等人认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年轻人出行方式意愿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驾驶的欲望、价值观、自我形象、社会感知和对交通方式的情感态度,同时,虽然他们意识到气候变化,但对出行方式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仍然不够。他们宣称尽管现在有部分人选择远离小汽车,采用环境友好型出行方式,但并不是因为气候变化,而是被迫的(Line,2010:238)。我国学者许芳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绿色出行行为理念、家庭属性、交通管理水平、出行方式服务水平、出行特性等五个方面(许芳等,2011:104),而黄树森等人结合北京市的研究,提出出行者属性、交通特性、出行时间和出行地区特性为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黄树森等,2008:12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专门研究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这一变量范畴的文献还很少见,关于各影响因素对绿色出行行为的作用机制,现有的研究文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针对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进行研究,探索影响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由于绿色出行行为属于一个全新范畴,目前理论界还缺乏相应的成熟研究,即还没有成熟的测量量表和理论假设,特别是中国理论界的研究还不多见。进一步说,绿色出行行为这一议题还不完全清晰,需要进行探索性的质化研究。鉴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Groundtheory)方法,对原始定性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使之概念化和范畴化,然后通过持续比较、进一步浓缩,在各个概念、范畴要素之间建立联系,最终形成理论框架。扎根理论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开放式编码(openCoding)、主轴编码(axial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Coding)(Glasser,1967),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n2YC36.jpg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图

(二)数据收集

基于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的质化研究方法,本文利用开放式问卷对代表性城市居民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在深度访谈中,我们采用问题聚焦访谈法,即访谈者在访谈中通过建立参与性的对话方式,引导访谈对象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访谈内容聚焦于访谈主题(岳婷等,2013:34)。本文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时间设定为1个小时左右,以给访谈对象提供相对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表达余地。在正式开展访谈之前,访谈者首先向访谈对象说明访谈的主题和注意事项,并做交流讨论。本文所用访谈提纲如表1所示。

(三)样本选择

基于扎根理论和研究目的,本文采用理论抽样的方法选择访谈对象(王建明等,2011:4)。由于质化研究要求访谈对象对访谈主题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将访谈对象限制在本科及以上学历、对绿色出行行为有一定认识、思维活跃、信息丰富的20~45周岁的中青年个体。同时,依据理论饱和准则,本文共选择32个访谈对象,其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n2YC63.jpg

n2YC64.jpg

三、研究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

将访谈记录进行整理,我们得到近5万字的访谈记录。然后随机选择2/3(22份)的访谈记录进行扎根编码分析,另外1/3(10份)的访谈记录进行扎根理论饱和度检验。在扎根编码过程中,我们严格依据Strauss&Corbin的扎根编码技术程序进行操作,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Strauss,1990)。同时,为了避免编码者个人偏见对编码结果的影响,提高编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在编码时采用编码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过程中,首先是对访谈资料的译码,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编码、标签和登录,以通过持续比较分析获取初始概念。其中标签选择时,我们尽量采用访谈对象的原话,并从中直接命名概念或抽取相关概念,以尽可能消除编码者个人偏见影响。为深度挖掘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对访谈记录中比较简单的以及过于模糊的回答予以排除,最终共得到500余条原始语句及相应的初始概念。由于初始概念数量庞杂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笔者选择重复频次在3次以上的初始概念进行范畴化。同时剔除个别前后矛盾的初始概念。表3反映了本文对原始访谈记录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的结果即为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到32个初始概念和25个范畴。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对每个范畴仅选择有代表性的原始访谈记录语句和初始概念予以罗列。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就是发现和建立各个概念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主轴编码中,研究者每次只对一个范畴进行深度分析,围绕这个范畴进一步探索相关关系,分析每一个范畴在概念层次上是否存在潜在相关关系,因此称为“轴心”或“主轴”。通过主轴编码,本文最终梳理出六大范畴。出行者心理意识——对应范畴环境认知、责任感知、行为感知;社会规范——对应范畴群体压力、面子因素、社会风气;出行特征——对应范畴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出行耗时、出行紧迫性;交通工具特性——对应范畴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舒适性;制度技术情境——对应范畴城市交通管理制度、奖惩机制、宣传教育和公共交通系统完善性。

n2YC65.jpg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也称核心式登录,是指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系统建立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联结关系。本文通过对主范畴和其他范畴与绿色出行行为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其联结关系如图2所示。我们确定“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这一核心范畴,围绕这一核心范畴,将其与其他范畴之间的联结关系确定为出行者属性、出行者心理意识、社会规范、出行特性、交通工具特性和制度技术情境等六大因素影响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行为。其中出行者属性和出行者心理意识是内因,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本文将其界定为前置因素。而社会规范、出行特性、交通工具特性和制度技术情境等四个情境因素是驱动强化因素,其影响前置因素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方向和强度。本文将此联结关系架构定义为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指在不获取额外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某一个范畴特征,以作为停止采样的鉴定标准(Fassingeretal.,2005:156)。本文的理论饱和度检验用预留的1/3的访谈记录进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已发展得足够丰富,对于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六大范畴均没有发现新的范畴和关系,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形成新的构成因子。因此,我们认为本文所构建的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在理论上达到饱和。

n2YC37.jpg

图2 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四、模型阐述

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者属性、出行者心理意识、社会规范、制度技术情境、出行特性和交通工具特性,但具体影响因素对于绿色出行行为的作用机制、影响路径不同。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出行者属性是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内因,即前置因素,因不同的属性使得出行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态度和具备不同的行为能力,直接影响绿色出行行为的产生。

根据行为心理学和行为教育学原理,心理意识决定行为动机,出行者的心理意识决定其心理偏好,进而促进行为的发生,因此出行者的心理意识也是其产生绿色出行行为的前置因素。在先前的一些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心理意识等同行为,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理意识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即意识不等于行为,有相应的意识不一定产生相应的行为。本文从深度访谈中发现,心理意识与绿色出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取决于心理意识的强弱。如果城市居民对于绿色出行行为的意识很薄弱,那么其实施绿色出行行为的可能性则几乎为零。另一方面,本文从深度访谈中得到启发,出行者心理意识的强弱又取决于其心理意识的形成方式。如果出行者的心理意识形成来自于亲身感受或出于个人情感,则其心理意识会很强,而如果来自于书本说教和硬性规定,则其心理意识就会相对较弱。

出行特性和交通工具特性是影响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内部情境因素,是绿色出行行为的驱动因素。社会规范和制度技术情境是影响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是绿色出行行为的强化因素。笔者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分析发现,内部情境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于前置变量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但因调研样本在年龄和学历方面存在一定限制,故本文重点讨论情境因素对意识—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从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调节效应受到意识强弱的影响,当城市居民的心理意识较弱时,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就会相对较强。另一方面,调节效应也受到情境因素强弱的影响,当情境因素的强度很强时,其调节效应也会相对较强,反之亦然。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得出,出行者属性、出行者心理意识、社会规范、制度技术因素、出行特性和交通工具特性为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出行者属性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结构、收入水平、私家车拥有量;出行者的心理意识主要包括环境认知、责任感知、行为感知;出行特性主要包括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行耗时、出行紧迫性;交通工具特性主要包括舒适性、便利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风气、面子因素和群体压力;制度技术情境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制度、奖惩机制、宣传教育和公共交通系统完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