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考核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4:10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1

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开展2019年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准确掌握各乡镇、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舞发〔2018〕9号)要求,县政府食安委将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开展2019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目的

通过对评议考核,准确掌握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贯彻落实上级食品安全工作部署情况,客观分析研判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查找薄弱环节,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全县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督察考核时间

7月督察、12月考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考核内容

《***2019年食品安全目标考核标准(试行)》、《***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细则》

四、考核方式

(一)考核自评。各乡镇、各成员单位按照《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细则》进行自我评价,并向县政府食安办报送自评报告。

(二)现场考核。县政府食安办牵头,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进行现场考核。

(三)综合评议。县政府食安办根据考核内容进行计分,得出考核评议最终结果,形成考核报告,报县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县政府食安委对本次考核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确保考核工作有序开展。

(二)确保考核质量。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按照严格按照本通知所附考核标准和考核细则进行自查,如实整理上报相关材料、数据,积极迎接考核工作。

(三)严肃考核纪律。建立考核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平衡照顾和形式主义,确保考核工作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取得实效。

联系人:***  电话:*******

附件:

1、***2019年食品安全目标考核标准(试行)(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2、***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细则(试行)(县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2019年3月26日

附件一:

***2019年食品安全目标考核标准(试行)

乡镇政府(100分)

考核项目

细则分值

评分标准

材料

得分

备注

工作部署

30

1、制定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力度,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体整治措施,统一部署安排,组织开展突出问题整治(20分)。

2、与行政村和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10分)

有文件、综合考核部署、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工作部署

10

1.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增强分析处置能力。2.加强对农村聚餐的监管。3.加强对养老院、福利院食堂的食品安全教育.

报送信息材料

能力建设

30

1、乡镇食安委、食安办规范化建设,责任到人,安排专人具体承担食品安全管理工作(15分)。

2、加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建立档案并定期培训,全面构建覆盖农村、城镇社区的基层一线食品安全协管员网络(15分)

有牌子、有文件。

有文件。

能力建设

20

1、制定完善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应急预案(5)。

2、组织应急演练(以学校为重点)(15分)。

有方案,活动,照片,总结

能力建设

10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乡镇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查看2018、2019两年度财政预算

加分及

否决项

加分项

由县食安委、食安办掌握日常工作评估

否决项

对发生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乡镇,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资格。

***2019年食品安全目标考核标准(试行)

食安委职能部门(100分)

考核项目

细则分值

评分标准

材料

得分

备注

工作部署

20

1、制定食品安全年度工作要点,召开专门会议(10分)。

2、与下级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10分)。

有文件、台账。

能力建设

20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对本监管环节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能有效控制,及时处置,查明原因,按时上报,反馈信息,防止将食品安全信息人为放大(应急处置方案10分、措施10分)。

有方案、措施。

能力建设

60

按照县政府食安委要求,认真履行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日常监管,有效落实本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健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根据各单位职责不同,按附件二执行)

有工作方案,工作总结。

加分及

否决项

加分项

由县食安委、食安办掌握日常工作评估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2

【关键词】电力保障;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一、前言

电力保障专业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后营业及电费部新建专业,重点负责66户高危及重要客户;重大政治、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其他高压电力客户电力保障工作,电力保障专业是公司为了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保障供用电安全,以国家有关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电力行业标准为准则,对用电客户的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用电实施专业性检查的全过程。

二、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市场不断变化,电力客户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并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营销策略实施的结果。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一强三优”的总体工作思路,明确了“须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来适应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要求。建设高效、严谨、灵活的服务体系也是现代电力企业适应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应对各类电力市场变化的有效途径。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行后,电力保障作为新兴专业直接以电力市场“延伸服务”的新姿态登上了舞台,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的理念。

由于电力保障是三集五大后的新兴专业,没有具体的管理体系可循,电力保障作为公司营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服务面广、点多,既包括高危及重要用户;人员密集型企业如商场、医院;重大政治、宗教活动场所,还包括急难险重突发事件如救灾、抢险任务。二是电力保障用户设备复杂多样性,各种设备新旧不一,为电力保障接入造成困难。三是电力保障专业成立时间短,保障队伍年轻、经验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工作实践较为缺乏,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如何在管理制度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让电力保障高效、有序的运转成为当务之急。

三、主要做法

电力保障是顺应电力客户服务发展趋势,在有重大政治活动、重大宗教活动、突发事件过程时为客户提供应急电力保障后备支持,一旦发生停电情况零间隙提供电力支持,保障客户重要负荷。即电力保障是供电企业安全可靠供电的有效延续。

在成立之初经过现场情况调查和情况分析,致力于提高电力保障管理水平,提升人员素质,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管理创新之路,提出“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四化”管理体系,即保障管理制度化、资料管理科学化、人员管理精细化、物资管理规范化。让电力保障高效、有序的运转,保证电力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安全、高效的服务客户。

1.以制度促管理,以考核促工作,推进电力保障管理制度化

以制度促管理。首先在成立之初,撰写了编号为BDG07-2301-2012的《电力保障管理》。管理中从电力保障客户端管理中的接受保电任务到下达保电任务,到客户端安全检查,到制定方案,到现场落实保电措施,到最终资料归档,都具有详细的制度规定,并将其流程化。

其次应急电源车是电力保障班的生力军,在重要保电情况下必不可少。确保应急电源车可以稳定运行是电力保障工作的核心,针对应急电源车的使用制定了《应急电源车使用管理办法》,办法中从应急电源车的型号、工作方式、安全守则、到应急电源车的常规检查、应急电源车的管理职责分工、应急电源车使用要求、到应急电源车的保养和维护及考核,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应急电源车的使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以考核促工作。根据“工作项目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核化”,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精细化考核工作。按照日常工作项目,将其分为7项:保障次数、保障质量、培训、资料整理、安全、创新、5S物资管理,针对每一项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见图1)。将保障质量纳入考核之中,不能光凭保障次数的多少来判定员工工作的态度,而是以完成质量的高低来衡量,以此鼓励员工工作积极性,高质量完成保电任务;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创新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这种细化的考核制度为工作的全方面进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图1绩效考核表

2.资料管理科学化

以资料完善为基础,以信息共享为保障,促进资料管理科学化。

(1)以资料完善为基础。对经常保电或有可能保电的重要客户进行统计分析,依照客户类别及重要程度分为政治活动一级保电、政治活动二级保电、突发事件保电、抢险救灾保电和生产保电,完备对重要用户信息的搜集。资料的完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下面一一介绍。

一为最优路径的完善。应急电源车体积较大,驾驶起来较一般车辆较为困难,如果路况好,更有利于车辆的安全和保养,且若为非紧急保电,保电的时间确定,只需在定点时间以前赶到即可,但是,突发事件发生时,需争分夺秒,因此如何安全、快速的从应急电源车位置出发到达用户地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情况,特成立“路径优化小组”,对在册的每个重要用户进行实地考察,按不同时间段车辆拥堵情况不同来制定不同的路径选择,将详细路况备案,完善到用户资料夹中,以备查用。

二为保电方案的完善。保电方案包括用户配电室位置、应急电源车停放位置、重要负荷大小、接线柜位置等,都影响着电力保障完成的质量。在非紧急电力保障情况下,可提前勘查现场,向用户配电室工作人员了解相关知识,为方便下一次保电,在每次保电后,对保电方案进行整理,将用户配电室位置、应急电源车停放位置标记清楚,记下重要负荷大小,需要接入的柜号,电缆型号等,完善到用户资料夹中,以备查用(如图2所示)。

图2保电车辆位置图

三为用户配电室资料的完善。对重点用户应当掌握用电设施基本情况,建立并及时更新变(配)电设备清册、电气接线图、设备试验报告、二次设备整定参数等档案资料。重点用户应当根据电力安全保障工作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制定重大活动期间用电设施运行方案等,明确活动期间用电设施操作要求、巡视检查规定、自备应急电源运行方式,保证用电安全。同时建立用户电工或管理人员的电话号码簿,以方便具体联系,第一时间掌握用户现场情况。虽然完善了重要用户的资料,但是对用户情况最清楚的还应该是用户的电工或值守人员,能够随时与用户联系,掌握用户情况建立联系人档案是必要的。

四为应急预案完善。针对突发事件,形成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构建完备的应急预案流程。根据“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统一编制了包括1个总体应急预案,4类突发事件,健全应对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流程,从预控、预警、响应、恢复、总结改进5个应急阶段,建立了灾害预警机制,健全应急预案流程,确保应急工作“反应快速、运转高效”。实战出真知,把重要用户按重要程度分成不同的小组,以此按不同周期排出应急演练次数,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从实战案例、案例研讨、持续改进3个方面,做好应急实战工作,快速应变、确保安全。

(2)以信息共享为保障。现实中用户的配电室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用户用电量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对此,提出与用电检查专业形成信息共享。因用电检查专业需定期对用户配电室情况进行检查,对用户情况的了解具有时效性,而电力保障专业对用户情况的了解比较全面,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对信息进行共享,及时对用户情况进行更新,为资料的完善提供保障。

有了资料的完善,使得资料的管理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真实有效的管理手段,打破了原有用户提供资料的单方面壁垒,主动收集用户资料,使得用户资料具有完整性,而信息的共享,使用户的资料实时更新,不等用户提供,就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这种科学化的资料管理,促使用户资料具有时效性与完整性。

3.人员管理精细化

以专业培训为抓手,以专业技术人员上讲台为亮点,依靠信息化建设手段,鼓励技术创新,全面推进人员管理精细化。

(1)以专业培训为抓手。为人员细化层次,针对每个人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因电力保障专业担任着社会应急抢险的工作,当发生应急突发事件时,有人员可用、有技术可循是关键所在。而电力保障为新兴专业,专业人员较少,特建立以电力保障班人员为主,以高低压检查班人员为辅的人员保障机制。针对保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特制定培训计划,将人员分为三类,一类是专业电力保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技术熟练;第二类是后备电力保障人员,经验不足;第三类为用电检查人员(即紧急情况下辅助保电人员),电力保障经验相对缺失。根据这三类人员的情况,以第一类为主导,一对一帮扶第二类人员,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现场经验为主导,加强与第三类人员工作的交集,每两周一次技术交流会,为保障人员开辟二次学习的机会,积极拓宽电力保障专业技术水平。

(2)以专业技术人员上讲台为亮点。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现场经验亦不可忽视,独自探索很久,不如专业人员的一句点睛之语。对此,提出把讲台让给专业技术人员,每周一安全例会后,请电力保障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其他员工授课,此外针对电力保障人员不太熟悉应急电源车车况的问题,特与厂家联系,邀请专业人员到现场指导培训,对应急电源车的基本操作、日常保养、注意事项等一一进行了讲述,并将指导培训过程录制下来,作为课件定期培训,使保电人员更快掌握应急电源车的操作使用及日常保养。“上讲台”这一举措,激起了学习的热情,为技能鉴定人员提供了学习的便捷途径,定期向学习人员征集问题,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来做讲授,使得讲课有重点,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挑战,要上讲台就要求“讲师”不光要会干,还要会说,为了能给“学员”们讲清楚问题,讲师们也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拓宽视野,提升境界。

人员管理精细化,为电力保障人员提供了再学习的平台,查漏补缺,蓄力未来,潜心内练,不断提升电力保障专业水平再上新台阶。

4.物资管理规范化

在具体操作中彰显规范化,在实际效果中体现规范化,在不断完善中注重规范化,全面推进物资管理规范化。

(1)在具体操作中彰显规范化。以5S管理为标准,整齐清洁的物资摆放,是提升员工士气,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将电力保障专业物资库按类别摆放物资,把常用物品和应急物品分开,定期打扫,并制定管理规范:电力保障班人员负责库内应急抢修工器具的保管和出入库记录工作;要掌握应急抢修工器具的用途、性能及相关情况;要对库存应急抢修工器具建立《应急抢修工器具出入库记录》,要认真登记,做到帐卡物相符,坚持日账日结,月账月清;按月对常用应急抢修工器具盘点,逢季对重点应急抢修工器具盘点,每半年对所有应急抢修工器具全面盘点一次;应急抢修工器具要定置摆放,整齐有序。

(2)在实际效果中体现规范化。制定了防风、防水、防干旱、防洪涝应急工具表,明确应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急应物品清单;制定了应急装备配置标准,明确个人、车辆、班长的必备应急物品名称和数量;针对电力保障的工作性质,应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建立个人快速取用物资库。个人物资库为个人常用及应急抢险必备物品库,方便个人取用,以最快速度取得所需物品及安全工器具,为突发事件提供便捷条件。在电力保障班库房内开辟一排储物柜,为每个电力保障人员准备一套安全工器具及应急必须物品,除按照安全工器具的正常检查周期检查外,对所有工具物资进行定期检查更换。如有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可以第一时间取得所需物品,缩短应急处理时间,为有效保障电力提供便利条件大大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制作应急工器具厂家联系表,方便随时与物资配送厂家联系,及时做好应急物资的维护与补充,为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3

1搜集与设计绩效测评内容绩效测评内容的确立直接关系到绩效测评指标的延续性、适用性及有效性。首先可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学校实际工作状态作为指标内容的构建依据,设计出绩效测评内容问卷,勾选衡量方法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尺度,即非常重要、重要、普通、不重要、非常不重要5个选项,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最终确定考核内容,使其实施时能得到较高的认同度。

2构建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绩效测评指标由三级指标组成(见表1),“德、能、勤、绩”组成一级指标,以德为首,绩为主,假定年度考核总分为100分,则德占22分,绩占50分,能占15分,勤占13分;每个一级指标再细分2个二级指标,共8个;二级指标再细分三级指标,共18项,各三级指标之间存在内在逻辑联系,权重不尽相同。

3建立绩效指标评分细则通过调研和访谈,并结合绩效评价发展趋势制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每年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进行滚动修订,不断完善,以保持其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具体实施时应对评分细则再进行分解细化,如“紧急任务完成情况”第1层次为尽管工作很多,仍能主动承担紧急任务,圆满完成任务。第2层次是虽然没有主动承担紧急任务,但有安排能接受,能有效完成任务。第3层次为安排的任务基本能完成。第4层次是以种种理由拒绝接受工作。

二、保障绩效测评指标实施的建议

一套科学、实用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能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发展的管理模式与监督制度,有效管理和控制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和结果,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目标,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价值取向。

1加强日常考核,实行绩效过程管理实行绩效过程管理,要以事实、数据为依据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和过程控制,了解各岗位绩效目标的执行状况,及时发现目标偏差并加以改进,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管理可以借鉴4种方法:用关键事件法弥补目标管理法考核单一、不宜相互对比的问题;用360度反馈评价法弥补目标管理法考核人员信息来源单一的问题;用层次分析法解决目标管理法难以分解、不好定量或定性的问题;用档案袋法更好地体现目标管理法以人为本的精神,更真实地反映被考核人员的成长历程。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4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问题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74-02

作为医疗护理工作最前线的急诊科,常收纳的是急、危、重病人,工作节奏快,加上患者家属焦虑、急躁,让抢救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极容易出现意外,引发医疗纠纷。护理管理作为一种行为,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1],护理中的每个细节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因此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凸显出了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细节管理,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4个病房,护士共20名,其中2个病房为护理常规管理区,另2个病房为护理细节管理区,以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5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对护士的考核:利用我院相关考核办法和护士操作合格评定规定,评价护士合理合格率,>90%为合格。

患者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对护士护理服务态度、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沟通能力等。

2结果

2.1护士评价结果20名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缺陷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风险意识均存在不合格率,具体分布如表1

2.2患者满意度通过调查,156例患者中满意131例,满意率83.97%。

3讨论

3.1问题分析

3.1.1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偏低。之所以急诊科医疗投诉纠纷逐年增多,除了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外,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密切关系[2]。当面对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异常后,常表现为措手不及,导致因抢救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在遇到急诊患者多,有些护士为了完成大量的急诊护理和抢救工作,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或自行删减程序,比如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导致工作出差错。从表1中可以看出,20名护士中技术操作合格率仅为80%,远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3.1.2服务水平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竞争已逐步由技术转为服务,患者的满意度也多有服务所决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繁多,加上患者家属处于着急总是会不间断的向护士打听患者情况,护士容易出现烦躁、言语生硬、敷衍的情况,给家属留下不良印象,本组护理满意度偏低主要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

3.1.3物品准备不充分,完好率低。急诊科是一个应急部门,所用物件随时随地要处于准备状态,但由于部分护士意识不强,导致物件准备不充分,影响抢救效果,且在抢救完后,物件归回不细心,致使物件遗漏和缺失。本组中20名护士中只有13例物件完好率达标。

3.1.4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完整。由于护士在患者入院时首先进行的是抢救工作,一般在抢救完后补写记录,导致病情记录不完全,缺乏准确性[3]。比如急诊时间、生命体征等。由于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变化快,在诊疗过程中需要随时记录病情,因此护士在陪同过程中要时刻带好记录本,但在实际中护士往往忘记带记录本,而检查后的填补又容易遗漏。从护士的护理文书中还发现,对治疗药物的记录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药名用缩写,如“硝酸甘油”写成“硝甘”,导致其他人看不懂,对于剂量的记录未注明单位,如“0.5mg”写成“0.5”等。

3.2细节管理对策

3.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优质服务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制度管理,根据医院实际制定严格、具体、可行性规章制度,能够将护理人员纳入优质服务的轨道,并让其持续性。比如我院通过广泛征集意见,结合实际,对《护理管理手册》、《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书书写标准》、《规范化服务流程》等进行完善,并定期对护士工作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晋升、加薪等的依据。

3.2.2优化入院服务。由于急诊患者病情急危,若等一切手续办好后再进行救治,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我院诊断病情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治程序,病情严重的若有家属陪同,让1位护士带领家属办相关手术,其他护士进行抢救,若暂无家属陪同,由首接护士负责全程接送患者进病房,并向其介绍病友、环境、安排好日常生活用品。护士长随后主动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家属联系方法,并及时通知家属。让患者充分被尊重,及时得到救治。

3.2.3改进诊疗期护理质量。在诊疗期,我们的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以“三贴近”为服务宗旨,既“贴近病人”突出“情”字;“贴近临床”突出“精”字;贴近社会”突出“实”字,充分满足患者需求。比如以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多为灌输式,即使患者讲解足够详细和透彻,患者能够记住并应用的仍然很少,对此,我们加强了细节,在进行每次的护理前,先与患者交流,说明此种护理的作用和目的,在直观和感受中掌握教育内容[4];与病人交流过程中,我们更注重患者的心理,要求护士以热情的态度提供给患者微笑服务,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操作要求护士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让患者从精湛、娴熟的操作中感受专业;对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患者,采用不同的交流方法,如普通农民,语言要朴实、通俗,文化水平高的患者可采用比较专业语气交流,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护理内涵。

3.2.4提高风险意识。抢救仪器由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和清扫,保证随时能够正常运行;对抢救物品进行登记,抢救完后逐一核对,避免丢失,若有缺损,立即向护士长报告以备案;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对每项检查和核对的内容进行仔细登记;通过学习纠纷案例,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控制风险能力,杜绝自行简化操作和凭经验行事的现象;指导护士书写护理文书,并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要求其规范、及时登记,真实、客观、准确、有效的反应出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于无意识、无陪人、无资金的患者更应加以重视;通过相关培训,如技能、急救处理方法等,提高护士工作能力和风险预见性,并能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

3.3效果通过采取细节管理后,护士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

表2细节组和常规组效果比较(例,%)

注:*与常规组比较,p

4小结

护理细节管理是护理服务内涵的拓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保障,让护理从“病”转变为“人”,畅通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营造了良好的护患气氛。我院在急诊科实施细节管理后,有效的规避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纠纷,树立了医院良好形成。

参考文献

[1]袁兆秋急诊科护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吉林医学2006,27(12):1566-1567

[2]张军群浅论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189-190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5

关键词:医学装备;质量管理;评审;应对措施

一、评审表达方式

1、评审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2、判定原则是要达到“B-良好”档者,必须先符合“C-合格”档的要求,要到“a-优秀”,必须先符合“B-良好”档的要求。

3、细则条款的性质结果

二、医学装备管理评审应对措施

1、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建立

根据“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管理、责权一致”原则建立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1)组织领导。由医院科主任以上级别的分管院领导组成,负责全院资金的预算管理、统筹安排。

2)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由医院设备科各成员组成,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全过程。

3)使用部门。由各医学装备临床使用科室组成。使用部门应当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在设备科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医学装备日常管理工作。

2、医学装备相关制度及流程制定

1)制度

有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制度、医疗设备决策管理制度、设备器材购置制度、设备验收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设备报废更新制度、保障医学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规范、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制度、计量设备监测管理制度、计量仪器周期检定制度、医学装备使用评价制度、医疗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和考核制度、医学装备使用人员再培训考核制度、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

2)流程

有大型设备招标工作流程、设备采购工作流程、设备到货验收流程、设备维修工作流程、设备报废报损流程、设备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流程。

3、医学装备的配置管理

1)配置原则及配置标准

要优先配置功能适用、技术适宜、节能环保的装置。注重资源共享,杜绝盲目配置。在考虑医院设备的装备时,有两个原则应共同遵守,一是经济的原则;二是实用的原则。对单价在50万元及以上的医学装备有完善的可行性论证资料。

2)大型医疗设备年度使用评价分析

设备使用:使用科室要进行本月的使用情况统计,开机时间,检查人数,月收入的统计,报职能科室,作为年终对设备的效益分析评估。

功能开发:使用科室应积极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开发新的检查项目,扩大对病种的检查范围,增加对该设备的使用率,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医院的综合检查能力,更有利于病人的全面治疗。全面的参考信息,更有利于病人的全面治疗。

社会效益:要考评该设备在本地区为患者起到的作用,能为患者解决的诊断价值。

成本效益。年终效益分析,设备的折旧费,年保修费,维护修理费,材料耗损费,工作人员工资奖金,请专家费这几大费用的总和,同年设备收入的总费用相比,确定设备的成本效益。

4、医学装备相关人员管理

1)人员的配置。建立医学装备管理组织技术队伍,队伍组成有大学医用设备相关医师、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负责医学装备的管理与维护、维修等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2)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每台医学装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新进设备必须经厂家工程师对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并填写培训记录表,待操作人员培训合格签字方可验收,新设备培训完成之后一个月内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设备操作的岗前培训合格证。

3)相关人员的考核。按季度对各科室设备使用人员进行相关制度职责及设备操作流程、使用保养等考核,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医疗器械提供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安全保障与咨询服务,提出改进措施并查看持续改进与落实情况。

5、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

1)质量保障合格的使用登记。有医学装备质量保障,医学装备须计量准确、安全防护、性能指标合格方可使用。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医学装备的临床使用合格登记记录。

2)鼓励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和报告的措施。对医学装备临床使用人员进行医学装备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相关临床、医技使用部门与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人员均能知晓,并制定相应的不良事件报告的奖惩规定,鼓励装备使用人员及时上报相关不良事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应对方案。

3)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的追踪分析表。职能部门建立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和安全事件报告分析、评估、反馈机制,根据风险程度,风险预警,暂停或终止高风险器械的使用。有对发现问题的分析评价、改进措施及落实情况的追踪记录。

4)特殊装备(如高压容器、放射装置等)的自查和监测资料。放射与放疗等装备的机房设计、建设、防护装修和设施符合安全、环保等有关要求。机房显著位置有规范的警示标识。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与机房工作人员知晓防护有关要求和措施。有对特殊装备的定期自查和监测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发现的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以及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记录。

5)计量设备监测记录。有记录设备的清单,清单内容包括计量设备的定检测记录、监测日期、有效日期、监测结果、设备的放置科室等。计量设备随时保持在待用状态,无因“计量错误”的原因所致的医疗安全事件。

6、医学装备的应急管理

1)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的实时监管。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有每个月一次的设备完好率和使用情况以及设备操作人员的记录。

2)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演练。建立医学装备应急预案的应急管理程序,装备故障时有紧急替代流程。制度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方案,进行实地模拟医学装备的应急演练,并有对演练过程的记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的记录。

7、医学装备的质量管理。

1)有由科主任、工程师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装备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分工明确,并附有相关资质的原件或复印件。

2)对质量与安全小组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培训与教育并有相关资料。

3)有明确的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根据指标规范对质量管理过程进行每季度一次的监管分析,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查看落实情况,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相应的制度与规范。■

参考文献

【1】徐海琴,曹铁军.抓住医院等级评审机遇提升医学装备管理水平【J】.科学管理.2012,12;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加强企业应急预案工作,扎实提高企业应急准备能力,2015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首次部署开展了集团应急预案现场专项检查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工作。

评估采取资料查阅、员工访谈、现场抽查、实操检验等方法,借鉴“四不两直”的方式,共抽查机关处室19个、二级单位9个、基层单位18个,组织开展现场演练7次,桌面演练3次,顺利完成了量化评估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评估背景

理念认识的深化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长期以来侧重应急响应,忽视应急准备。习惯于以预防事故代替应急管理,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救援上。因此,加强企业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探索开展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已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法律法规的要求

新《安全生产法》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及应急能力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石油集团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开展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总结评估工作。已上报国务院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送审稿)》专门规定了“应急准备”“应急评估”等章节,明确对企业及有关部门落实应急准备,开展应急准备评估、应急处置与救援评估的工作要求。

工作推进的需要

中石油集团自2009年起开展应急预案审核工作,实施应急预案备案管理,但是主要侧重于应急预案文本的合规性与实效性。在从“全”到“优”新的历史阶段,有必要通过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推动预案编制、宣教、培训、演练等实施工作落实,最终实现管理持续改进和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

评估做法

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在以往应急预案审核工作基础上,此次评估明确了以下原则:

一是评估范围突出复查抽查,从已开展审核的52家企业中选择12家企业,覆盖炼化、管道、勘探、销售、工程技术等重点业务板块。

二是评估对象突出“一普三重”,即主要企业普遍性备案审核,重点生产企业、重点事故企业、重点项目现场审核,涵盖机关、二级单位及基层单位。

三是评估内容突出关键问题,以既往审核发现的风险评估、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等环节为重点,全面评估应急准备工作情况。

对表检查专家参与

中石油集团安全环保与节能部专门立项,委托中石油集团安全环保与技术研究院开展“应急能力评估”课题研究,借鉴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制定了《企业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细则》《现场应急检查对照表》及《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审核问题清单》(2009-2014),为评估提供依据和工具方法,提高了检查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同时,中石油集团安全环保与技术研究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其分管领导及安全与应急所人员分别担任组长或各组联络员,通过实践检验课题成果,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还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

事故导向创新形式

此次评估以事故为导向,以问题为核心,以实战为目标,针对应急预案“一定了之、一发了之”造成的“哑巴应急”问题,将“笔试”改为“口试”,将“查台账”改为“考能力”,将“检查作业”改为“随堂测验”。

改变以往仅在会议室里查文本记录、现场检查设备器材的做法,在现场设定事故情景,要求企业按照预案演练,检查企业应急准备情况。特别是利用首次会或末次会领导到齐的时机,组织一次针对本单位主要风险的桌面推演,评估组现场考核评估,既增强了公司领导的应急意识,又考查了企业实际处置能力。

多种方法贴近实际

此次评估结合企业生产工艺、重大危险源等实际,探索多种演练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侧重企业基层,设定的演练情景多是小量泄漏或燃烧,着重考查企业初期应急处置能力。

侧重贴近实战,在一个装置开展演练后,随即在另一装置接着开展演练,强化企业危机意识、实战意识。

侧重结合实际,根据企业情况设定氨气(氯气、原油)泄漏、氢气燃烧等事故,逐步展开事故情景,考核企业应变能力。

侧重关键岗位,提问一线员工、班组长、调度员、负责人等关键人员,考核其对岗位应急处置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评估结果分析

演练总结评估缺少整改落实

应急演练的目的是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公众,这些都建立在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整改的基础上。问题得不到整改落实,演练就失去了原有意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中均有对总结评估问题整改的跟踪验证要求。

由于以往的检查多数停留在演练时限及演练记录上,加之企业对应急演练作用认识存有偏差,以为按期演练并做记录就行,没有将总结评估整改提高作为最终目标,造成应急演练总结评估及问题整改普遍弱化。评估发现,3家下属单位的演练记录普遍缺少问题分析及整改跟踪验证,如集团某石化公司橡胶厂统一印制的总结评估表上就没有演练问题分析及整改跟踪落实项。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7

关键词:修井作业;井控;认识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续,作业过程中易导致一、=级井控失败的恶性井喷失控事件。为此,提高井下作业井控水平,杜绝失控井喷则成了稳定队伍、提高效益的关键。 一、并控的基本概念

1 井控 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即,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保持井底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保持平衡,保证修井过程的顺利进行。

2 井控分级

一级井控(又称主井控或初级井控):指仅用合理的修井液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孔隙压力,实现没有地层流体侵入井内.井口无溢流产生的井控技术。

二级井控:指地层流体侵入井内,井口出现溢流、井涌后,通过地面设备及时关井,使井口回压和井筒液柱压力共同平衡地层压力.并通过洗压井等井控技术排除气侵修井液,重建井底压力平衡达到一级井控的井控技术。

三级井控:指一、二级井控失败,发生井喷失控后,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重新恢复对井口的控制,使之达到二级井控状态.进一步恢复到一级井控的井控技术。

3 井涌

溢流进一步发展,修井液大流量涌出井口的现象称为井涌。

4 井喷失控

指无法用常规井控装置控制井口喷势,而出现敞喷的现象。

二、老油区的地质特点

1 地层非均质性和对圈闭认识的不完全性。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在油藏内部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异常高压区。

2 开发程度的不同,使油层之间的压差不断加大。特别是注水开发的不完善性,使层间矛盾进一步加剧。

3 油层之间压力系统各不相同,油层压力也各有所异。多层开发井中,地层之间喷、漏间互现象屡见不鲜。

4 油水井投产时间长,套损、管外穿等现象在众多开发井中存在。使原本复杂的井内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井喷失控的危害

1 井喷失控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井喷失控一旦发生,尤其是当井喷失控一时难以控制时,相关单位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抢险工作,给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2 井喷失控使其修井作业更加复杂化

1)对地层胶结情况造成严重破坏t2)地层砂在流体携带下无控制的喷出,对井口装置、井控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3)长时间的无控制井喷,易造成井下套变、套破等严重损伤。

3 井喷失控极易导致火灾

发生井喷失控易导致流体中的砂粒与井口碰撞、摩擦引发火灾,给抢险带来更大的困难和危险。

4 影响经常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发生井喷失控,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流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还对抢险人员、周边居民产生极大的威胁。

5 井喷失控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井喷失控发生后,将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给农田、水利、渔牧业生产带来伤害。

6 井喷失控将会破坏地下油气资源

发生井喷失控,会造成油气资源的损失浪费,甚至失去油藏开发价值。

7 井喷失控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浪费

实施井喷抢险,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同时,易造成地层坍塌和地面塌陷,导致油气井报废和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8 井喷失控将对单位的声誉产生无法弥补的影响

井喷失控,会对队伍管理、施工能力、企业形象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利。

四、井控危害的消减措施

1、建立完善的井控管理体系

按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控制”的工作理念.建立纵到底、横到边、组织周密的井控管理体系。

2、完善井控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工作持续改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各种井控标准、井控措施就难以落实至各环节,井控工作就会出现纰漏,就难免发生井控事故。

1)分级管理制度。按着“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将井控管理的责、权、利逐级分解,直至班组、个人。使大井控的理念、意识深入到每级组织、每名员工,形成人人关心井控,人人执行井控标准,逐一落实井控措施的良好氛围。

2)井控培训、演练制度。努力通过轮训让员工全面、系统的了解井控知识和操作方法,让岗位人员熟练一、二级井控的实施对策和操作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井控成功。

3)防喷器定期试压、检测制度。通过加强防喷器定期试压、监测,确保所用防喷器性能完好、实用有效。

4)防喷器配套、安装制度。在全面了井史资料的情况下合理配套、标准安装,确保满足井控需要。

5)井控监督检查制度。按着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完善井控监督检查制度,促进各项井控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

6)开工检查验收制度。接着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完善开工检查验收制度。促进各施工现场严格落实“三标管理”。推动各项井控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

7)建立防硫化氢防护应急制度及井控工作例会制度。

3 加强井控配套、检测,建全井控资料

1)加强井控装备配套,完善井控设备检测。

2)编制详细的井控装备安装、试压标准及操作规程,日常管理,维护、使用细则等。

3)实施井控装备追踪编号,建全井控装备投产、检测、保养、使用及报废等相关资料。

4)建全井控培训、应急演练、应急抢险等日常管理资料。做到有据可查.促进各项制度的严格落实。

4 加强井控培训、严格培训效果考核

1)明确培训取证的岗位、轮训周期、培训内容、考核办法和井控取证培训管理办法。

2)选择适合现场条件和队伍基础素质的培训教材,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培训。

3)编制垒面的鉴定考核细则,对学员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参加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井控培训合格证,实施持证上岗。

4)井控培训应以自然班组为单位,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开展。

5、编制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强化班组预案演练

1)根据作业施工工序,编制班组井喷应急操作程序。即按着作业内容、井控装备、作业装备、人员配备等,编制相应的班组应急操作程序。

2)按着编制好的班组应急操作程序,认真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和演练。做到每一名员工能按应急操作程序熟练并合格的完成本岗位工作,能密切配合相关岗位顺利并合格的完成应急操作程序。

3)日常应积极开展班组应急演练,以提高员工的井控意识、应急操作技能和成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力求傲到现场井况判定准确,应急措施实施快速,完成井控安全、顺利。

4)一旦出现井喷险情,现场作业班组应充分利用发现早、喷施小、风险低、易抢险、成功高的特点,积极开展班组应急抢险工作,把抢喷风险、井喷危害、物资消耗、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降低至最低。

6、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严肃监督考核

1)对井控培训工作组织得力、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主管领导、主管人员和参加培训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不按时组织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主管领导、主管人员和参加培训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

2)对按规定组织现场应演练、考核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未按规定组织现场应演练或操作考核不达标的单位给予经济处罚,井通报批评。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8

【摘要】医院急诊科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急救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是体现和反映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体现病人第一宗旨的最直接的表现[1]。为了加强急诊科的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2007年5月我科开始对全科护士进行小组制量化考核。通过小组制量化考核,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护理环节质量,既节能降耗又提高科室效益,同时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小组制;量化考核;急诊护理管理;实践;体会

        1存在的问题

        1.1护士工作缺乏配合: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对医院陌生环境产生恐惧和不安,加之疾病的性质:急、危、重,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医护人员彼此配合不好,如果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急救技能不过硬,工作程序缺乏严谨,可导致医患纠纷和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1.2有效信息沟通不到位:急诊科护士与医生共同完成抢救工作,缺一不可,每一个岗位都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但是每个人强调个人主义,忽视团队配合共同协作的精神,为此也有惨痛的教训。病情发展到哪一步,抢救的每一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怎样及时有效地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如何正确把握时机,值得我们深思。

        1.3急救技术欠缺:随着急救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及患者对急救的要求也很高,无论何种原因,只要患者在医院死亡,家属都不会接受。要求我们护理人员院前、院内急救技能过硬,任何护理人员技术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医疗安全。

        1.4工作欠缺: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医护人员由于人员不足[2],工作流程混乱,不知道孰重孰轻,往往是忙昏了头,主次不分,难以把握轻重缓急。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全科26名护士,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9岁;主管护师9名,护师8名,护士9名;管理人员1名;其中本科8名,大专17名,中专1名。

        2.2制定考核方案并实施 

        2.2.1制定考核细则与内容:①素质管理:标准分20分。包括: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按规定时间到岗,仪表规范,挂牌上岗,礼貌用语,服务主动热情;凡科室护士违反其中一条者,扣其2分(凡违反者现场签名)。②质量管理:标准分30分。严格按照护理部

        下发的各项护理指标,包括急救药品、物品、仪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等合格率内容。合格率低于规定的1%扣1分,高于1%奖1分,检查1项不合格扣2分。③三基考核:标准分20分。每月科室组织三基考试(理论、操作)凡未达标者或不参加者扣5分,成绩超过95分者奖2分,低于85分者扣2分。④规范化管理:标准分20分。按照规范化管理措施,工作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重点,实行小组制量化管理,即主管以上者由大家推选产生科室质控组长,每人负责具体的质控任务。凡检查1项未完成扣小组长2分,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具体分工。⑤绩效管理:标准分10分。 按照医院年初下达的各项任务,逐步下发到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收支双向管理,实行量化管理措施和二级分配方案,打破以往的大锅饭及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体制。 

        2.2.2考核方式:护士分组前动员:分管领导、科委会成员先组织召开会议,再召开科室全体护士会议,统一意见,将科室25名护士分为5个护理小组,按照护士性格、能力强弱搭配进行分组,统一排班时间,职责明确,将各项考核指标(奖惩、投诉等)同小组成员挂钩,进行小组制工作。成立护理小组制:科主任、科护士长负责总质控。分别制定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和实施方案,不定期进行督导。小组组长具备5年以上急救工作经历、经验丰富且身体健康和具有奉献精神者,由全科护士投票推选产生,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评价考核:按照医院管理细则和科室制定的工作流程,科主任、科护士长考核护理组各位成员,包括成员工作态度,严肃认真,急救理论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护理工作流程是否熟练,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

        3讨论

        3.1小组制量化考核的理念:小组制量化考核是一种护理管理达到更高标准、更快捷、更人性化的研究,是现代急诊护理管理的趋势。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急救技术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2]。考核后的成绩在每周一护士晨会上公布,小黑板上显示,并在当月绩效中兑现,使这一管理方法得以交流和发扬,使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实行正负强化激励法改变了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管与不管都一样的局面。

        3.2小组制量化考核改变传统观:小组制量化考核加强了护士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正负强化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护士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科室中量化管理与绩效二次分配方案的实施,使护理人员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转变观念,传统吃大锅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唯有端正学习态度和服务态度,真正意义上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3小组制量化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小组制量化考核增强护士们的自信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应急处置需要全面的知识,急救技术娴熟,并能准确判断危险场景[4]。护士配合的协调与高效性,直接关系到抢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3.4小组制量化的趋势:小组制量化考核将是一种趋势,通过树立节能降耗,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提高科室经济效益,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机制。

        4评价方法

        实行护士长护理骨干监督抽查考核制度,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将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5]。

        5小结

        通过实行小组制量化考核,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增强了医护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与协调[6],提高了医护成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和综合急救能力,体现出团结协作精神,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为提高抢救的质量赢得了宝贵时间,减少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沈丽,沈琴华.专科医院门诊预检[j].护士进修杂志,20091(24):2

[2]梁艳彩,侯海燕.护理人员短缺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6);73

[3]左月燃. 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9-92

[4]石敏.护士在心肺复苏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35-37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9

关键词:修井作业;井控;认识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续,作业过程中易导致一、=级井控失败的恶性井喷失控事件。为此,提高井下作业井控水平,杜绝失控井喷则成了稳定队伍、提高效益的关键。 一、并控的基本概念

1 井控 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即,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保持井底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保持平衡,保证修井过程的顺利进行。

2 井控分级

一级井控(又称主井控或初级井控):指仅用合理的修井液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孔隙压力,实现没有地层流体侵入井内.井口无溢流产生的井控技术。

二级井控:指地层流体侵入井内,井口出现溢流、井涌后,通过地面设备及时关井,使井口回压和井筒液柱压力共同平衡地层压力.并通过洗压井等井控技术排除气侵修井液,重建井底压力平衡达到一级井控的井控技术。

三级井控:指一、二级井控失败,发生井喷失控后,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重新恢复对井口的控制,使之达到二级井控状态.进一步恢复到一级井控的井控技术。

3 井涌

溢流进一步发展,修井液大流量涌出井口的现象称为井涌。

4 井喷失控

指无法用常规井控装置控制井口喷势,而出现敞喷的现象。

二、老油区的地质特点

1 地层非均质性和对圈闭认识的不完全性。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在油藏内部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异常高压区。

2 开发程度的不同,使油层之间的压差不断加大。特别是注水开发的不完善性,使层间矛盾进一步加剧。

3 油层之间压力系统各不相同,油层压力也各有所异。多层开发井中,地层之间喷、漏间互现象屡见不鲜。

4 油水井投产时间长,套损、管外穿等现象在众多开发井中存在。使原本复杂的井内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井喷失控的危害

1 井喷失控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井喷失控一旦发生,尤其是当井喷失控一时难以控制时,相关单位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抢险工作,给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2 井喷失控使其修井作业更加复杂化

1)对地层胶结情况造成严重破坏t2)地层砂在流体携带下无控制的喷出,对井口装置、井控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3)长时间的无控制井喷,易造成井下套变、套破等严重损伤。

3 井喷失控极易导致火灾

发生井喷失控易导致流体中的砂粒与井口碰撞、摩擦引发火灾,给抢险带来更大的困难和危险。

4 影响经常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发生井喷失控,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流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还对抢险人员、周边居民产生极大的威胁。

5 井喷失控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井喷失控发生后,将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给农田、水利、渔牧业生产带来伤害。

6 井喷失控将会破坏地下油气资源

发生井喷失控,会造成油气资源的损失浪费,甚至失去油藏开发价值。

7 井喷失控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浪费

实施井喷抢险,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同时,易造成地层坍塌和地面塌陷,导致油气井报废和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8 井喷失控将对单位的声誉产生无法弥补的影响

井喷失控,会对队伍管理、施工能力、企业形象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利。

四、井控危害的消减措施

1、建立完善的井控管理体系

按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控制”的工作理念.建立纵到底、横到边、组织周密的井控管理体系。

2、完善井控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工作持续改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各种井控标准、井控措施就难以落实至各环节,井控工作就会出现纰漏,就难免发生井控事故。

1)分级管理制度。按着“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将井控管理的责、权、利逐级分解,直至班组、个人。使大井控的理念、意识深入到每级组织、每名员工,形成人人关心井控,人人执行井控标准,逐一落实井控措施的良好氛围。

2)井控培训、演练制度。努力通过轮训让员工全面、系统的了解井控知识和操作方法,让岗位人员熟练一、二级井控的实施对策和操作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井控成功。

3)防喷器定期试压、检测制度。通过加强防喷器定期试压、监测,确保所用防喷器性能完好、实用有效。

4)防喷器配套、安装制度。在全面了井史资料的情况下合理配套、标准安装,确保满足井控需要。

5)井控监督检查制度。按着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完善井控监督检查制度,促进各项井控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

6)开工检查验收制度。接着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完善开工检查验收制度。促进各施工现场严格落实“三标管理”。推动各项井控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

7)建立防硫化氢防护应急制度及井控工作例会制度。

3 加强井控配套、检测,建全井控资料

1)加强井控装备配套,完善井控设备检测。

2)编制详细的井控装备安装、试压标准及操作规程,日常管理,维护、使用细则等。

3)实施井控装备追踪编号,建全井控装备投产、检测、保养、使用及报废等相关资料。

4)建全井控培训、应急演练、应急抢险等日常管理资料。做到有据可查.促进各项制度的严格落实。

4 加强井控培训、严格培训效果考核

1)明确培训取证的岗位、轮训周期、培训内容、考核办法和井控取证培训管理办法。

2)选择适合现场条件和队伍基础素质的培训教材,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培训。

3)编制垒面的鉴定考核细则,对学员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参加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井控培训合格证,实施持证上岗。

4)井控培训应以自然班组为单位,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开展。

5、编制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强化班组预案演练

应急管理考核细则篇10

一、精细化管理的缘由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其概念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开始实行精细化管理并逐步成为完整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到上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发展并渗透到不同的社会管理层面,一些企业和行政机关开始借鉴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实施事务、政务管理。

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实际是现代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化管理转变过程中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追求精益求精的管理目标,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企业整体效能。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本质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大致可概括为四个字:精、准、细、严。“精”是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准”是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准确的数据和计算,准确的时间衔接和工作方法;“细”是操作要细化,管理和服务要细化,特别是执行要细化,要将所执行的工作细化到每个人、每件事和每一天;“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第一,作为一种工作意识,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第二,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一种科学、规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系统思考、目标管理、精细作业等;第三,作为一种工作习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并强力推行,使精细化逐步成为大家“潜意识”的行为,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式管理的习惯。

精细化管理强调将工作做好做细,引用到医院,就是管好每个环节,如就诊流程是否合理,各类工作人员的接待方式、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是否达到就诊者的期望值,后勤保障是否到位,等等。这些都需要医院的管理者每天认真地考虑和分析,找出偏差并加以改进,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治疗和服务。

三、精细化管理的四大意识

(一)规则意识

这是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基础。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法治”和规则意识,强调规则高于一切,凡事都用“数据”和“规则”说话。规则意识并不只是制度意识,还包括程序意识,程序就是步骤和标准。

(二)系统意识

精细化管理着眼于医院的整体效果和效率,需要打破医院内部各科室的界限,而强调其协同与配合。如果没有系统性、全局性、均衡性的思考,就从根本上偏离了管理的目的,并且还会无谓地加大管理成本。

(三)细节意识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强调的是细节意识。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注重细节,把握过程,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尤其对待关键细节,我们更要举轻若重,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四)成本意识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优化流程,减少浪费,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但成本意识并不只是节约意识,还包括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意识,即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四、医院后勤保障的精细化管理

医院后勤保障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既包含了对医、教、研等临床业务工作的后勤支持,也包含了对医院员工生活的后勤帮助。其涉及范畴较为繁杂,但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医用品供给保障类,包括医疗设备、普通电器、办公家具、医用易耗物品(氧气、被服、印刷品等)的供给和维修;二是医用生活保障类,包括餐饮、水、电、气、通讯维修、房屋维修等;三是医疗环境保障类,包括保安、保洁、绿化、除虫、消防、车辆停放等;四是废弃物处理,包括生活垃圾清运、医疗废物处理、废水排放等。推行精细化管理,可以逐步实现医院后勤管理的零库存、低消耗、高品质和高效益,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工作规程精细化

客观地说,医院后勤岗位的工作规程、规章原本就有,问题是不够完善,尤其不能体现岗位工作人员责任和权利,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完善。例如:病房的空调坏了需维修,后勤工作人员应在接报后多少时间到达现场维修,应花多少时间完工,完工后耗材多少,正常使用保用期多长,以及完工现场善后处理和完工后工作质量的考核及奖惩,都应在工作规程中予以明确说明。

(二)消耗计量精细化

医院后勤保障方面的消耗有两个方面:一是医用供给方面的消耗,例如病房内水、电、空调、纸张、印刷品、被服、办公用具及家俱等方面的消耗,应全面准确地统计并纳入成本核算;二是后勤保障岗位本身的消耗,例如医院公共区域每月水电方面消耗的五金配件有多少,每月在保洁方面消耗的卫生用具等,都应该有计量标准和完整统计。

(三)合同履行保障精细化

医院所需的医疗设备和通用物资,大多实行招标采购并签定供给合同。这里的所说的精细化,一方面指合同在制定时条款的精细化;另一方面指保障合同履行的手段精细化。如到货期、安装调试期、试用期、维修保用期、违约责任等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以达到零库存的目标,同时还应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和详实的记载,以确保医院利益不受损害。

(四)成本核算精细化

医院在后勤保障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基建和物资设备费用;维修费用;日常消耗(水、电、气)及易耗品费用;后勤工作人员薪酬(工资、奖金、培训、加班等费用);物业公司管理费等。成本核算精细化,一要精确核算医院在后勤方面总体的投入,为来年预算提供依据;二要精确核算各科室消耗的后勤保障方面的成本,为成本消耗标准化提供依据。

(五)后勤应急保障措施精细化